一、“青岛现象”是怎样产生的?(论文文献综述)
许菲[1](2021)在《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韩自1992年正式建交,迄今已近30年,而两国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历史远比这个时间更长,城市外交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独特因素。单就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成果——缔结国际友好城市来说,从1993年7月1日首对中韩国际友好城市——连云港市和木浦市正式缔结友城关系算起,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韩间已缔结友好省市(姊妹城市)关系206对,韩国成为除日美两国外与中国签订友好城市协议最多的国家。最初,中国连云港市和韩国木浦市缔结友城关系,主要是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时至今日,中韩城市外交合作领域不再限于经贸投资领域,其交往发展广泛辐射到地方政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运动、妇女儿童权益、环境保护、城市治理等各个领域,交往成果可谓是全面开花。与此同时,中韩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层次不断深化,由最初的省市一级行政单位发展到区县级行政单位,社会组织、市民团体乃至个人纷纷加入到该行列。可以说,城市外交为中韩地方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营造了有利氛围,其在经贸投资、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城市治理、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成果良多,惠泽民众。经历了初期的接触和探索阶段后,经过磨合与调整,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逐渐走向稳定增长阶段,其交往目的和目标由最初的注重获得转向合作共赢发展。在此背景下,中韩国际友好城市的缔结形式不再限于“一对一”关系,开始转向“一对多”方式,而交往模式则由双边为主发展到双边与多边并重,中韩地方政府更深刻地认识到城市国际组织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交往对象也由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向其他地区辐射。总体来看,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然,不能就此回避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友好城市总体发展不平衡、合作形式比较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导致民众存在误解、扩大贸易引发双方经贸摩擦。虽然中韩地方政府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但往往是事倍功半。而究其原因则十分复杂,一些属于结构性的因素远非地方政府之力所能解决。如在超国家层面,国际组织越来越多的发挥作用而逐渐改变了既有的交往格局。在国家层面,中央政府的制约、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排除。在民间层面,非政府组织、传媒集团等社会组织实体,也谋求在对外交往中表达利益诉求,都成为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相交织,地方、国家和国际事务相交融,现阶段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形势和环境,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探讨。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超国家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次国家行为体、社会行为体四个层次,借助白里安·豪京的多层外交理论,并融合加里·马克斯、里斯贝特·胡格提出的多层治理理论,形成理论阐释和具象认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总体分析框架。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审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系由多元行为主体的影响交互所造成,远非是地方政府层次一力所能突破解决。同样,在多层面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的,还包括超国家行为体层面的各类国际组织、国家行为体的代表——中央政府,以及社会行为体层面的非政府组织和日益活跃的各类传媒力量。由于公民社会、地方行政、国家政治、国际政治在囯际政治国内化、国内政治国际化的交互作用下日益结合为一个多层化的世界政治舞台,由此中韩城市外交发展所牵涉到各层面因素也越来越多。其中的任何一个行为主体要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必须在社会、地方、国家和国际的多个维度层次上同时采取行动,才能够有望获得最终的成功。显然,中韩城市外交要取得持续健康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社会行为体、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等多元主体层次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基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当前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存在合作形式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民众时有误解等突出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虽然地方政府或能自力解决,但平衡区域发展、解决两国经贸摩擦等绝非地方政府能力之所及。以中韩地方经贸摩擦为例,虽然市民团体抗议、反倾销调查、构筑技术性壁垒等单一化的表象不时呈现,但实质却与国家层面的中韩同为外贸型经济增长模式不无关系。伴随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加快,中韩间产品差距减小、市场争夺趋于激烈,加之两国经贸依存度颇高,尽管中韩地方政府有较大意愿去寻求解决这些问题,但调整外贸、产业结构政策等属于中央政府权限,地方政府奈何不得,在政治、安全、外交等敏感议题上更是如此。不过,上述表象并不是说地方政府无可作为。其实,中韩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参与国际次区域合作和国际城市组织的契机,为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共同努力在国际平台上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也可以在联合国框架下、借助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来解决彼此间的争端。总而言之,积极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符合两国的核心利益诉求,有利于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包括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内的多个主体层次上的共同努力、统筹协调缺一不可。这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是中韩友好城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不仅与中韩地方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当地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意愿有关,更与国家层面的宏观发展政策等密切相关。对此,除地方政府自身的积极努力外,还需要国家层次宏观政策上的资源平衡调配,尤其是向中韩发展落后地区予以政策性倾斜,促进其走上外向型合作发展道路,更多、更全面地展现城市外交在新时期中韩伙伴关系发展中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杨雨洁[2](2021)在《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中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自主学习与自我评价的条件和机会,因此其主观能动性和独特的个人品质难以获得充分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顺应了目前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在社会发展背景的支持下应运而生。它为学生的自主建构、合作学习提供了平台。但是通过文献研究和实际调查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因其自身复杂性在实践层面的应用仍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制约了它的发展和应用。本研究基于教育理论对其进行实践性研究,旨在揭示该模式的特性本质和规律,进而获得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教学策略。本研究选择了初中物理单元复习课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型,一方面通过具体的课堂实践,针对若干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度研究,旨在透视问题本质,发现规律;另一方面尝试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分析教学现象、揭示内在机理,将实践素材和感性经验加以升华,形成实践性理论。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用Cite Space软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全面准确地了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同时对国内外的教学模式和有效性进行综合性研究,所有获取的信息作为本研究工作的起点。第二,通过文献研究,构建支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第三,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复习课教学进行调研,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四,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单重五环节课前部分翻转教学模式和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模式对“物态变化”单元复习课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研究。第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用理论指导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之后基于理论分析教学现象和教学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四个教学策略。
刘聪[3](2021)在《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从文化育人的视角审视教学,对数学的关注不止局限于其工具性价值,更倡导渗透文化的教学。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使“数学文化”成为备受教育界乃至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数学文化的背后蕴涵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切人类的文明与智慧,它不仅包含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蕴含整个人类世界的丰硕成果与文明。实施数学文化教学不仅能改变学生的数学观,认识到数学不止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也同样具有人文性,与此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教科书作为重要的知识载体,在向人们科学的呈现知识的同时,也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任,发挥文化的德育价值、智育价值以及美育价值等,使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得以延续与创新。因此,小学数学教科书的重要性就变得不言而喻,教科书中有关数学文化编排与呈现的合理性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五四制)为研究对象,对整套教科书中所呈现出的数学文化进行统计分析,以传承作为本研究的切入点,主要从传承的形式与传承的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整体分析,在此基础上试图总结出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有关数学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文本分析法和访谈法。具体来说,采用文本分析法对青岛版教科书中所传承数学文化的形式(包括专题栏目、正文栏目、习题栏目和其他栏目四个方面)与内容(包括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美与数学应用四个方面)进行统计与详细分析,并基于此尝试总结出数学文化在教科书中传承存在的问题;采用访谈法是对所使用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五四制)的教师及学生围绕书中所呈现的数学文化相关内容及看法的调查。研究发现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传承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比如数学文化内容的选择过于强调应用价值、数学文化的呈现方式相对单一以及数学文化分布不均衡等。通过深入一线教学与教师、学生的访谈以及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存有这些问题的背后原因,可能是由于编者对数学文化传承的重视不够、缺少明确具体的标准要求、受教师教学观念以及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的影响等等。为了使数学文化在青岛版教科书中更好的传承,笔者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从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教科书编写需要重视数学文化内容的选择,丰富数学文化内容的传承形式,将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融为一体,合理规划数学四大学习领域中数学文化的比例等。对教科书的使用,首先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其次要正确对待数学文化内容,挖掘数学文化的价值;最后还要有效利用数学文化,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孙德健[4](2021)在《出行POI对在线经济型酒店区位的影响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的普及促使旅游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传统旅游产业和电子商务相结合产生了大批旅游电商,大量消费者选择在线旅游代理商(Online travel agent,OTA)上购买旅游产品。在线经济型酒店作为在线旅游产品的中坚力量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区域内合理选址,既能保证消费者出行方便,又能提高酒店知名度与经济效益,是在线经济型酒店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青岛市作为典型的旅游城市,通过研究青岛市在线经济型酒店的空间布局以及出行POI对在线经济型酒店区位的影响,有助于青岛市在线经济型酒店及其相关产业在空间上合理分布。本文通过对在线经济型酒店数据、7类出行POI数据的收集,基于Arc GIS软件的空间统计分析功能,先从全市和区市两个尺度对在线经济型酒店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继而运用缓冲区分析探索出行POI对在线经济型酒店区位的影响并为青岛市在线经济型酒店合理选址提供可行性建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青岛市全市在线经济型酒店在数量与空间分布不均衡,各行政区在线经济型酒店也呈现出不同空间分布的态势。(1)从全市来看,市南区和市北区数量与密度较高,其他行政区则相对较低。全市在线经济型酒店空间分布模式为聚集性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出“大核心聚集、小核心分散”的空间分布态势。(2)从区市尺度看,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即墨区的在线经济型酒店空间聚集态势表现更为突出并在空间上表现出相互依赖关系,各行政区酒店分布趋势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2)全市出行POI对在线经济型酒店的区位有影响,各类出行POI对在线经济型酒店的影响存在差异。从全市的尺度出发,全部出行POI对在线经济型酒店区位存在影响。具体来看,青岛市公交站、停车场、长短途汽车站和地铁站对全市在线经济型酒店的区位带来影响且影响力存在强弱差异,加油站、加气站、充电站则对在线经济型酒店的区位没有影响。(3)各行政区内出行POI对在线经济型酒店的区位影响不同,每个行政区内不同出行POI的影响力表现也存在差异。(1)在总体出行POI对在线经济型酒店区位的影响中,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三个行政区处于第一梯队,崂山区、黄岛区处于第二梯队,平度市处于第三梯队,城阳区、即墨区、莱西市、胶州市的出行POI对在线经济型酒店区位不存在影响。(2)每个行政区内影响情况存在差异,除了城阳区和即墨区内未有出行POI对在线经济型酒店的区位造成影响,其余行政区内至少有两类出行POI对在线经济型酒店的区位造成影响。(4)7类出行POI在每个行政区内对在线经济型酒店的区位影响存在差别。(1)公交站和停车场均对7个行政区内的在线经济型酒店区位造成影响,影响数量最多,从影响力来看公交站的影响力要强于停车场;(2)长短途汽车站和地铁站影响的行政区数量相较少一些,而加气站和充电站仅影响一个行政区内在线经济型酒店的区位;(3)值得注意的是,加油站在任何一个行政区内均未对在线经济型酒店区位造成影响。(5)在线经济型酒店的区位分布更趋向于青岛市主城区范围内,尤其以市南区和市北区交界附近为主,每个市辖区的市中心附近也是在线经济型酒店选址的较好选择。
曹宇浩[5](2021)在《内循环脱气厌氧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及产气对颗粒污泥沉速影响探究》文中提出随着研究人员对污水处理与资源化领域研究的逐渐深入,厌氧生物处理因具有运行成本低、可生化性能好、剩余污泥少等优点,逐渐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厌氧反应器在实际工程中常存在启动周期长、颗粒污泥形成困难、污泥易流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厌氧反应器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本试验试制一种新型厌氧反应器,针对传统厌氧反应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改良,从而优化反应器传质效果、加快启动速度、提升脱气能力、减少污泥流失,以期为实际工程和新型反应器研发提供借鉴。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是利用果蔬废水作为进水对内循环脱气厌氧反应器进行了启动试验,考察反应器运行效果;随后对反应器内的颗粒污泥的理化性质进行检测分析,探寻影响其产生及生长的因素;最后利用反应器内的成熟颗粒污泥进行清水柱、营养柱沉降试验,探究产气对颗粒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和结论如下:(1)试验仅用22d就完成了初始启动,启动结束后,反应器出现初生的颗粒污泥,并且COD去除率可稳定在85%以上;在第67d达到11.4 kg COD/(m3·d)的设计负荷,反应器各项指标良好;反应器极限负荷可达15.8kg COD/(m3·d),最高产气量达到20L/d。说明内循环脱气反应器具有启动速度快,抗冲击能力强的优点,完成了设计目标。(2)经过驯化后颗粒污泥外观变化明显,随着颗粒污泥逐渐成熟,大中型颗粒污泥(粒径>1.5mm)占比显着增高;颗粒污泥的机械强度由59%上升至85%,说明反应器运行良好;反应器运行后期VSS达到30g/L,VSS/TSS=85%,说明反应器能维持较高的污泥浓度且污泥活性较强。(3)营养柱沉降试验表明产气作用对中等粒径(1~2mm)的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影响较为明显,其中粒径在1.5~2mm的颗粒污泥在营养柱与清水柱中速度沉降差值最大达到-27m/h。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气泡的顶托作用增大了颗粒污泥下沉时的阻力和浮力,而这种效果对中等粒径的颗粒污泥影响尤为明显,因此反应器设置脱气系统对防止颗粒污泥流失是十分有必要的。
贾东洲[6](2021)在《砂轮工件界面荷电微液滴雾化形成机理与磨削性能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微量润滑是一种清洁、高效、低耗、低碳的冷却润滑剂供给新方法,避免了传统浇注式润滑大量使用矿物性切削液的高成本、威胁自然环境和操作人员健康的技术难题,已在机械零部件加工制造领域广泛应用。尽管微量润滑方式实现了润滑剂的减量化供给,然而依然存在以下技术瓶颈:微量润滑剂依靠高压气体雾化,其液滴粒径、分布及输运随气流场扰动难以精准可控,常伴有PM10和PM2.5可吸入细小液滴生成,不但降低了润滑剂有效利用率,而且依然对环境和人员健康存在一定威胁,无法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难加工材料磨削。基于以上迫切需求和技术瓶颈,作者所在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提出了静电雾化微量润滑(EMQL)新工艺。新工艺采用静电场和气流场协同雾化、可有效降低雾化液滴平均粒径和分布跨度,并提高其沉积和渗透性能。在学位论文工作开展前,静电雾化的优势已经通过加工验证性实验证实。然而,对于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静电喷嘴雾化机理、雾化液滴输运及界面撞击动力学机制、切削区多场协同冷却润滑机理等科学本质尚未揭示,无法实现微量润滑剂参数化精确可控供给。针对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喷嘴雾化特性及磨削区作用机理等科学本源问题,论文开展了静电喷嘴多能场驱动作用下环状液膜撕裂破碎雾化和小液团破碎雾化理论研究工作。研究了荷电液滴界面撞击动力学行为,揭示了电场强化换热机理,探索了静电雾化微量润滑磨削区冷却润滑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静电喷嘴环状液膜撕裂雾化和小液团破碎雾化液滴体积平均粒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磨削加工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静电雾化微量润滑荷电喷嘴环形液膜破碎初次雾化机理,揭示了电场参数与气流场参数对喷嘴出口处环形液膜厚度、横向波长及纵向波长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荷电工况下环状液膜K-H波动和R-T波动规律,建立了环膜撕裂雾化液滴体积平均粒径数学模型,得到了电场参数和流场参数对液滴平均粒径、粒径分布跨度R.S值和PM10/PM2.5百分比浓度的影响规律,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2)基于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喷嘴在不同喷雾截距上的液滴粒径测定实验,分析了气场参数、电场参数对雾化体积平均粒径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包含气体初始速度、喷嘴电压、射流距离等影响因素的小液团破碎雾化体积平均粒径数学模型;研究了静电雾化过程中气体动能损失、液体表面张力势能变化及电场力做功变化规律,依此建立了静电雾化系统能量分配比例模型。(3)建立了不同气压和电压条件下微液滴速度演变模型,得到了液滴撞击液膜前的初始速度和粒径;构建了荷电液滴撞击液膜动态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回弹、铺展及飞溅破碎三类液滴撞击液膜行为,揭示了外加电场对液滴撞击液膜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了荷电液滴与液膜撞击过程中速度场、压力场及空间电荷密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液冠形成机理及液滴发生回弹、铺展及飞溅破碎行为的动力学机制。(4)研究了针板式电极结构空气介质条件下电晕放电过程,分析了正电晕放电和负电晕放电过程中带电粒子运动及碰撞规律,结合高电压作用下微观粒子间电离、复合、吸附等电化学反应,建立了空气介质电晕放电简化模型;结合静电雾化磨削区换热边界条件,依据静电场控制方程、两相流场控制方程以及多物理场耦合方程,构建了基于EHD电场强化换热效应的温度场数学模型,并研究了模型换热空间电场、速度及压力分布特性。(5)开展了干磨削、浇注式、气动微量润滑和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四种工况下难加工材料钛合金Ti-6Al-4V平面磨削加工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润滑工况下的磨削力、摩擦系数、磨削比能及工件表面形貌,揭示了外加电场在磨削区的润滑机理。结合正交实验法和信噪比分析,进行了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射流参数优化实验,确定了最佳供气压力、喷嘴电压和喷嘴角度,对微量润滑剂破碎雾化过程及荷电液滴与液膜撞击行为进行了验证。(6)开展了基于生物活性剂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增益磨削钛合金实验研究,分析了卵磷脂添加项对大豆油表面张力,动力粘度、电导率以及荷质比的影响机制;研究了不同卵磷脂掺混比例混合油液磨削工况下的工件表面形貌和面粗糙度,揭示了卵磷脂磨削区润滑增益机制。进行了干磨削、浇注式、微量润滑和静电雾化微量润滑不同工况下钛合金磨削实验,并利用热电偶法测量了磨削区温度,分析了外加电场对磨削区冷却机制。
刘辉[7](2021)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的对策研究 ——基于对青岛市10个行政村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体育服务完善是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内涵,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是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短板,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和完善对于完成体育强国建设目标有重要意义,同时,发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还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造福乡村百姓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政府对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投入有限,市场又趋富避穷,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作为一种存在于政府部门供给和市场化供给以外的供给方式,促进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多元化,能够对政府和市场的供给进行有益补充。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意味着要发挥村庄和村民主体地位的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村民互惠互利的合作供给,而一个共同体中的社会资本存量通常会对共同体内自愿合作的出现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根据青岛市农村的分布情况,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了青岛市的十个行政村作为调查对象。对这十个行政村进行了深入调研,充分了解了青岛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青岛市农村社会资本情况。调研发现,青岛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存在村民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的意愿不强;村民向村委会和非营利组织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意愿不强;民间体育组织内部存在“搭便车行为”;农村传统观念制约村民参与民间体育组织;农村闲置体育场地资源得不到有效运用等问题。对于前两个问题,本研究以社会资本理论为依据,构建村民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意愿与农村社会资本的关系模型和村民为村委会或非营利组织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意愿与农村社会资本的关系模型,运用SPSS统计软件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功能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农村社会资本良性发展可以提高农村居民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的意愿;农村社会资本良性发展提高村民为村委会和非营利组织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意愿。通过理论分析,论述农村社会资本良性发展如何化解青岛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中民间体育组织内部的“搭便车行为”,以及如何改善农村传统观念制约村民参与民间体育组织的问题。最终根据青岛市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青岛市农村社会资本良性发展的对策以提高青岛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水平:加强法治建设和制度供给;加快农村自发组织的发展;提升村民的道德品质;发挥农村党建引领作用。针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分别从促进村委会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促进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促进企业或者个人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三个角度为政府部门提出了提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水平合理化建议。
高凯凯[8](2021)在《钢筋在碱激发混凝土中的锈蚀及粘结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适应绿色发展的要求,绿色胶凝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已经成为建材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传统胶凝材料硅酸盐水泥生产的过程中,释放温室气体并消耗化石能源。为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低能耗高环保的胶凝材料的探索与研发的任务变得极其重要。碱激发矿渣水泥作为一种新型胶凝材料,它以节能、环保和高性能的优点,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钢筋在混凝土中的电加速锈蚀试验,研究了钢筋在碱激发混凝土(GPC)和普通混凝土(OPC)中的锈蚀情况。针对锈蚀钢筋与GPC和OPC间的粘结性能这一问题,通过中心拉拔试验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有限元模拟软件做了部分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钢筋在混凝土中的电加速锈蚀试验,对钢筋在GPC和OPC中的不同锈蚀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钢筋在OPC中更早发生锈蚀,普通混凝土试件在锈蚀率为1%左右时,试件出现了锈蚀开裂,GPC试件在锈蚀率为2%时,出现了锈蚀开裂,并通过氯离子滴定试验和压汞试验发现,在抵抗氯离子侵蚀的性能上和孔隙结构的密实度上,GPC优于OPC。2.通过拉拔试验,研究了锈蚀后钢筋与两种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发现不管是GPC试件,还是OPC试件,其初始阶段的粘结应力、极限阶段的粘结应力及钢筋的滑移距离,都会随着锈蚀率的增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现象,锈蚀率在0.5%左右,初始阶段和极限阶段的粘结强度均取到最大值。3.在钢筋未发生锈蚀或处于低锈蚀水平时,两种混凝土与钢筋间表现出相近的粘结强度,对于OPC试件,当锈蚀率大于0.5%时,其粘结强度受锈蚀率影响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对于GPC试件,当锈蚀率大于1%时,其粘结强度出现下降。在试件发生锈蚀开裂时,不管是钢筋-GPC试件,还是钢筋-OPC试件,其粘结应力都发生急剧下降,并且钢筋的滑移量增大。4.基于本文的拉拔试验,利用Abaqus对拉拔试验进行了模拟,建立了拔出试件的有限元模型,运用接触作用和约束作用定义了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作用,最后结合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证实了对锈蚀钢筋与GPC间的粘结性能进行模拟的可行性。
马哲昊[9](2021)在《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装配式建筑具有绿色高效建造、环保节能减排等特点,是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建筑,也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空间布置灵活,运输、安装效率高等优势,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装配式结构形式之一。但是,历次震害均表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区域及连接部分始终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且纯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易出现“强梁弱柱”的层屈服机制。因此,针对量大面广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发展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震结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旨在发挥装配式建筑高效建造等优点的同时,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人工消能塑性铰和摇摆墙,优化结构的变形模式,使得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高耗能、低损伤等优点。本文采用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局部至整体,从构造、节点、框架、体系四个层面,系统地对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构造层面。提出了新型人工消能塑性铰,通过拟静力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人工消能塑性铰的破坏模式为附加耗能钢板受压屈曲后开缝截面位置的撕裂破坏,可实现塑性损伤控制;人工消能塑性铰具有稳定的滞回耗能能力、优异的延性和极限转动能力;采用卷边加劲槽型附加耗能钢板,可避免出现过早受压屈曲现象,其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得到显着提升,开缝形式和开缝宽度对其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影响较小;Open SEES模型中,采用Hysteretic本构模型的纤维梁单元模拟附加耗能钢板,零长度单元模拟机械铰的方法,可较为准确的模拟新型人工消能塑性铰的滞回行为。(2)节点层面。开展了基于新型人工消能塑性铰的装配式框架节点的试验研究,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节点可将塑性损伤控制在附加耗能钢板中间开缝段位置,避免了节点核心区域的损伤,其破坏模式为附加耗能钢板中部开缝段在往复拉、压过程中的严重屈曲及轻微撕裂;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节点相较于现浇RC框架节点,极限承载能力提高约30%以上,延性提高28%以上,滞回曲线相对更加饱满,耗能能力增强,刚度退化速度较慢;卷边加劲的附加耗能钢板屈曲后仍具有一定刚度及强度,但过早屈曲易导致加载过程中出现两侧附加耗能钢板均处在受弯的状态,产生滑移,导致滞回曲线不饱满,降低耗能效率;采用ABAQUS软件建立的框架节点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有限元参数分析中,引入了人工消能塑性铰截面屈服弯矩降低系数γ,模拟分析结果表明,γ近似取在0.75至0.85范围内时,可使得该框架节点最大限度发挥附加耗能钢板的耗能能力,并控制非耗能构件的塑性损伤;采用Open SEES软件建立的框架节点简化有限元模型,可较为准确的模拟框架节点的滞回行为,并有效提高计算效率。(3)框架层面。开展了基于新型人工消能塑性铰的装配式框架和框架-摇摆墙缩尺模型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并通过有限元模型对试验结果模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试件的破坏模式均实现预期的“完全梁铰”破坏机制,塑性损伤集中发生在各层梁端的人工消能塑性铰处、装配式柱脚的耗能钢片处以及摇摆墙与框架间的连梁处,而传统节点区域仅轻微损伤;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整体性强;摇摆墙对采用现浇柱脚试件的初始刚度和极限承载能力影响较小,对采用装配式柱脚的试件则有较明显的提升;试件延性系数均大于4.0,峰值荷载对应的位移角均超过1/25,极限位移角均超过1/20;试件刚度退化主要源于附加耗能钢板翼缘加劲卷边的屈曲和柱脚混凝土的累积损伤;加劲卷边的屈曲,使钢板进入受拉强化阶段前需要抵消受压的残余变形,而限位钢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附加耗能钢板的屈曲变形,减少滑移段范围,使滞回曲线更为饱满;采用ABAQUS建立的有限元框架模型,在变形模式、破坏模式、滞回曲线、裂缝发展以及应变等方面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采用Open SEES软件建立的简化模型同样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且计算效率显着提升。(4)体系层面。采用静力推覆分析、动力时程分析以及增量动力分析等方法对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模型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消能塑性铰显着提高了框架结构的中、后期承载能力,极限位移及延性均有较大提升,增加摇摆墙后,延性和承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体系层间变形更为均匀,可充分地发挥人工消能塑性铰的滞回耗能特性,显着减小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相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减少48.5%;层间位移集中系数减少47.7%;通过人工消能塑性铰和摇摆墙构造,损伤变形集中在人工消能塑性铰处,梁、柱等构件的损伤程度为无损伤或轻微损伤;相较于RC结构,人工消能塑性铰框架-摇摆墙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显着提高。
亓烽旭[10](2021)在《基于POE数据分析的青岛地铁公共空间适度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铁的兴建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兴活力,带动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地铁建设走向与城市发展方向趋于一致。然而,在这一发展趋势下,地铁站公共空间的设计却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现象。如何对地铁站空间进行量化分析,空间设计以什么样的标准和方式融入到地铁站空间,此类问题尚未得到解决。通过对前期资料整理发现,前人对地铁空间的研究,大多以地铁空间公共艺术装点、引入地域文化符号、借鉴国外地铁站空间设计等为出发点进行研究,而以公共空间的功能性与装饰性的权衡为出发点,讨论建筑空间的适度性设计的相关研究尚不全面。笔者尝试以POE数据分析方法,探讨适度性角度下地铁公共空间的优化设计策略及实际案例,以论证地铁公共空间中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本研究通过解读适度性结合POE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与SPSS数据量化分析的方法,对地铁站空间适度性设计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调研方式梳理地铁公共空间的影响因子,对其进行影响权重分析。探寻地铁站空间适度性改造的方法,解决当前地铁站公共空间存在的一些功能不均、尺度不适、导向不明等问题。本研究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建立适度性角度下地铁公共空间的优化设计数据模型,并应用于对青岛地铁三号线李村地铁站公共空间的设计研究,希望能对未来地铁站空间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二、“青岛现象”是怎样产生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岛现象”是怎样产生的?(论文提纲范文)
(1)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既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和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城市外交的界定、沿革和理论基础 |
一、城市外交的界定 |
(一)城市外交的定义 |
(二)城市外交的特征 |
(三)城市外交的形式 |
(四)城市外交的作用 |
二、城市外交的沿革 |
(一)城市外交的发展 |
(二)城市外交的繁荣 |
(三)中国的城市外交 |
三、城市外交地位的确立 |
(一)城市成为城市外交的主体 |
(二)城市外交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 |
(三)城市国际组织提振城市外交地位 |
四、多层外交理论对城市外交的阐释 |
(一)多层外交理论的内核 |
(二)多层外交理论的辨析 |
(三)对城市外交的再阐释 |
小结 |
第二章 中韩城市外交的演变发展与地位作用 |
一、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历程 |
(一)接触探索阶段 |
(二)磨合调整阶段 |
(三)稳定增长阶段 |
二、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情况 |
(一)中韩双边交往情况 |
(二)中韩多边交往情况 |
三、中韩城市外交的进展成效 |
(一)友好城市数量持续增加 |
(二)友好城市合作领域扩大 |
(三)友好城市合作层次加深 |
(四)发展成果惠及两国人民 |
四、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特点 |
(一)交往对象的多层次性 |
(二)同层交往的非唯一性 |
(三)结好偏好经济发达地区 |
(四)从注重获得走向合作共赢 |
五、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 |
(二)城市外交对中韩关系发展的积极作用 |
小结 |
第三章 中韩城市外交主要行为体层次分析 |
一、超国家行为体层次 |
(一)全球性国际组织 |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 |
二、国家行为体层次 |
(一)居于支配地位的中央政府 |
(二)囿于地域主义的国内政党 |
三、次国家行为体层次 |
(一)具备担当城市外交主体能力和意愿的城市 |
(二)外部环境有利于作为城市外交主体的城市 |
四、社会行为体层次 |
(一)不能被忽视的非政府组织 |
(二)引领舆论的新旧传媒集团 |
五、不同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 |
(一)次国家行为体与国家行为体的相互作用 |
(二)次国家行为体与超国家行为体相互影响 |
(三)社会行为体对次国家行为体的不同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及成因 |
一、各地区总体发展不均衡 |
(一)资源条件导致的友城分布不均 |
(二)政府偏好招致各项发展不平衡 |
二、合作形式单一、影响受限 |
(一)开展城市外交常用的合作方式 |
(二)倚重某一形式的现象普遍存在 |
(三)以浙江为例评估城市外交效果 |
三、民间主体参与程度不高 |
(一)中韩城市外交由官方主导 |
(二)官方合作欠灵活、效果不佳 |
(三)政府参与过多、民间积极性低 |
四、传播不足、民众易受误导 |
(一)塑造城市形象太重视官方交流 |
(二)效果不理想、应重视渠道和方式 |
(三)第三方误导易致民众看法片面 |
五、经济摩擦、贸易保护增多 |
(一)中韩双边经贸总体情况 |
(二)中韩经济摩擦现象增多 |
(三)韩国过度采用保护手段 |
六、多层外交理论下中韩城市外交问题成因分析 |
(一)相关利益集团的干预 |
(二)地方条件能力的差异 |
(三)国家制度体制的制约 |
(四)国际组织调解的盲区 |
小结 |
第五章 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路径抉择 |
一、运用国家力量,统筹地方发展 |
(一)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边界 |
(二)平衡中央和地方的资源调配 |
二、拓宽交往渠道,创新合作形式 |
(一)借鉴其他国家城市外交模式 |
(二)加深合作层次尝试内容创新 |
三、鼓励多方参与,建立互惠机制 |
(一)鼓励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 |
(二)落实惠民机制争取民众支持 |
四、重视媒介作用,强化传播力度 |
(一)注重媒体公关树立良好形象 |
(二)拓宽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 |
(三)加强对自媒体的监控和疏导 |
五、借力国家外交,融入国际组织 |
(一)借助国家外交改善外部环境 |
(二)大力发挥国际组织建设作用 |
六、促进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城市外交作用 |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北方”“新南方政策” |
(二)发展战略对接对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积极影响 |
(三)深化城市外交对中韩发展战略对接的促进作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的相关概念综述 |
第一节 翻转课堂 |
第二节 复习课 |
第三节 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法 |
第四节 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教学模式 |
第五节 单重五环节课前部分翻转教学模式 |
第六节 混合学习 |
第三章 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信息加工理论 |
第二节 个体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节 社会文化理论 |
第四节 社会建构主义和支架式教学 |
第四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复习课教学的基本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性别与教龄分析 |
第二节 针对翻转课堂理念及实际应用的现状调查 |
第三节 针对复习课现状的调查 |
第四节 针对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复习课的现状以及看法调查 |
第五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单元复习课的设计与教学实践 |
第一节 翻转课堂单元复习课的优势 |
第二节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
第三节 翻转课堂单元复习课教学实践案例——《物态变化》 |
第六章 《物态变化》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的评价 |
第一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物态变化》单元复习课的教学效果研究 |
第二节 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物理单元复习课实施的态度 |
第七章 《物态变化》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学生的自我建构 |
第二节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与目标教学 |
第三节 社会文化理论与课堂内化中的共同建构 |
第八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
第一节 选课策略 |
第二节 课前注重学生自我建构的教学策略 |
第三节 课上注重生生共同建构的教学策略 |
第四节 师生交流阶段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 |
第九章 结语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语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件二:前测和后测成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1.全球化背景下传承数学文化的需要 |
2.数学文化传承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3.数学文化在教科书中传承的必要性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教科书的已有研究 |
2.关于数学文化的已有研究 |
3.关于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已有研究 |
4.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小学数学教科书 |
2.数学文化 |
3.传承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目标 |
2.理论基础 |
3.研究方法 |
4.研究思路 |
5.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6.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一、教科书中数学文化传承的依据及其教育价值 |
(一)教科书中数学文化传承的依据 |
1.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相关政策、文件的规定 |
2.课程标准中对数学文化传承的要求 |
(二)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 |
1.数学文化的德育价值 |
2.数学文化的智育价值 |
3.数学文化的美育价值 |
二、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传承现状分析 |
(一)数学文化的传承形式 |
1.专题栏目中数学文化的传承 |
2.正文栏目中数学文化的传承 |
3.习题栏目中数学文化的传承 |
4.其他栏目中数学文化的传承 |
(二)数学文化的传承内容 |
1.数学史的传承 |
2.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承 |
3.数学美的传承 |
4.数学应用的传承 |
三、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传承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
1.数学文化的选择过于强调应用价值 |
2.数学文化的呈现方式相对单一 |
3.数学文化的分布不均衡 |
4.师生对数学文化传承的认知及使用上存在偏差 |
(二)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传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编者对数学文化传承的重视不够 |
2.数学文化的传承缺少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标准 |
3.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造成教师对数学文化的不重视 |
4.受课堂时间分配影响,导致教师对数学文化教学的疏漏 |
四、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传承的建议 |
(一)教科书中数学文化传承的原则 |
1.数学文化内容的选择应遵循可读性和丰富性原则 |
2.数学文化内容的呈现应体现过程性原则 |
3.数学文化的传承形式要遵循多样化原则 |
4.数学文化编写应体现科学性与发展性原则 |
(二)给教科书编写者的建议 |
1.重视数学文化内容的选择 |
2.丰富数学文化内容的传承形式 |
3.将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融为一体 |
4.合理规划数学四大学习领域中数学文化的比例 |
(三)给教科书使用者的建议 |
1.提升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
2.正确对待数学文化内容,挖掘数学文化的价值 |
3.有效利用数学文化,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出行POI对在线经济型酒店区位的影响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速度迅猛 |
1.1.2 住宿业中经济型酒店占有重要地位 |
1.1.3 在线酒店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各类因素密不可分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在线旅游与OTA平台 |
2.1.2 酒店 |
2.1.3 经济型酒店 |
2.1.4 POI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经济型酒店研究综述 |
2.2.2 POI数据应用研究综述 |
2.2.3 酒店空间分布研究综述 |
2.2.4 文献述评 |
2.3 相关理论 |
2.3.1 区位理论 |
2.3.2 地理学第一定律 |
2.3.3 区域增长极理论 |
2.3.4 “核心-边缘”理论 |
第3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数据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青岛市概况 |
3.1.2 青岛市住宿业发展概况 |
3.2 研究数据 |
3.2.1 数据收集 |
3.2.2 数据处理 |
第4章 青岛市在线经济型酒店空间分布特征 |
4.1 市域分布特征 |
4.1.1 数量分布特征 |
4.1.2 空间分布特征 |
4.2 市辖区空间分布特征 |
第5章 青岛市出行POI对在线经济型酒店区位的影响 |
5.1 市域出行POI对在线经济型酒店区位的影响 |
5.1.1 总体出行POI对在线经济型酒店区位的影响 |
5.1.2 各类出行POI对在线经济型酒店区位的影响 |
5.1.3 各类出行POI对在线经济型酒店区位影响对比 |
5.2 市辖区出行POI对在线经济型酒店区位的影响 |
5.2.1 总体出行POI的区位影响 |
5.2.2 总体出行POI区位影响对比 |
5.2.3 分类区位影响对比 |
5.3 各类出行POI区位影响的区市比较 |
5.3.1 各类出行POI影响情况 |
5.3.2 区位影响对比分析 |
5.4 基于出行POI的未来青岛市在线经济型酒店区位选择趋势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内循环脱气厌氧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及产气对颗粒污泥沉速影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厌氧生物处理概况 |
1.1.1 厌氧生物处理基本原理 |
1.1.2 厌氧反应器发展概况 |
1.1.3 国内外厌氧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 |
1.2 厌氧颗粒污泥研究进展 |
1.2.1 物理性质 |
1.2.2 生化特性 |
1.2.3 厌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及结构 |
1.2.4 厌氧颗粒污泥影响因素 |
1.3 颗粒污泥流失原因研究 |
1.3.1 污泥流失原因 |
1.3.2 防止污泥流失的方法 |
1.4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传统厌氧反应器的不足 |
1.4.2 课题研究目的 |
1.4.3 课题研究内容 |
1.4.4 课题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1.1 试验整体装置 |
2.1.2 反应器改进装置介绍 |
2.1.3 内循环脱气厌氧反应器工作原理 |
2.2 试验仪器 |
2.3 试验材料 |
2.3.1 试验用水 |
2.3.2 接种污泥 |
2.4 试验方法和测定指标 |
2.4.1 废水性质和反应器运行参数的测定 |
2.4.2 颗粒污泥性质的测定 |
第3章 厌氧反应器启动过程运行现象与分析 |
3.1 反应器初始启动期试验研究 |
3.1.1 反应器初始启动期运行参数的确定 |
3.1.2 初始启动期的现象观察与数据分析 |
3.2 反应器提高负荷阶段试验研究 |
3.2.1 反应器提高负荷阶段运行方法及参数 |
3.2.2 负荷提升期的现象观察与数据分析 |
3.2.3 反应器提高负荷阶段酸化现象及解决措施 |
3.3 反应器探求临界负荷阶段试验研究 |
3.3.1 反应器探求临界负荷阶段运行条件控制 |
3.3.2 改变进水方式对反应器负荷提升的影响 |
3.3.3 反应器探求临界负荷阶段的现象观察及数据分析 |
3.4 反应器综合运行性能分析 |
3.4.1 有机负荷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3.4.2 反应器内VFA及pH值的变化 |
3.4.3 出水碱度及pH的变化 |
3.4.4 产气量 |
3.4.5 反应器出水污泥浓度变化情况 |
3.5 反应器改变搅拌强度试验研究 |
3.5.1 试验方法 |
3.5.2 反应器改变搅拌强度期间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厌氧颗粒污泥物化性能研究 |
4.1 颗粒污泥物化性质研究 |
4.1.1 颗粒污泥外观变化 |
4.1.2 颗粒粒径 |
4.1.3 机械强度 |
4.1.4 反应器内污泥浓度变化 |
4.2 颗粒污泥培养条件的讨论 |
4.2.1 新型厌氧反应器水气动力条件 |
4.2.2 温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粒径厌氧颗粒污泥产气作用对其沉降性能的影响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实验装置 |
5.1.2 污泥来源 |
5.1.3 实验方法 |
5.2 不同粒径的厌氧颗粒污泥物理性质对比 |
5.3 粒径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速率的影响 |
5.4 颗粒污泥沉降速度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6)砂轮工件界面荷电微液滴雾化形成机理与磨削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注释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传统磨削加工冷却方式及其危害 |
1.1.2 绿色磨削加工冷却方式及优劣性能评价 |
1.2 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切削研究现状 |
1.3 液体雾化概述 |
1.3.1 雾化分类 |
1.3.2 雾化质量评价 |
1.4 液体雾化过程分析 |
1.4.1 连续相破碎雾化 |
1.4.2 小液团破碎雾化 |
1.5 课题来源 |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7 课题研究意义及论文框架结构 |
1.7.1 课题研究意义 |
1.7.2 论文框架结构 |
第2章 静电喷嘴环膜破碎微液滴粒径数学模型及其雾化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喷嘴环状液膜不稳定性波动研究现状 |
2.3 静电雾化喷嘴环状液膜PIV观测实验 |
2.3.1 PIV图像数据采集系统 |
2.3.2 气压对液膜不稳定性影响分析 |
2.3.3 电压对液膜不稳定性影响分析 |
2.4 荷电液滴体积平均粒径数学模型 |
2.4.1 液膜厚度数学模型 |
2.4.2 纵向波长数学模型 |
2.4.3 横向波长数学模型 |
2.5 荷电液滴平均粒径数学模型计算及误差分析 |
2.5.1 模型输入参数确定 |
2.5.2 数学模型计算结果 |
2.5.3 验证性试验及模型误差分析 |
2.6 静电雾化液滴粒径分布特性 |
2.6.1 粒径分布跨度R.S分析 |
2.6.2 PM10 与PM2.5 百分比浓度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荷电射流主段破碎微液滴粒径与能量分配比例模型及实验验证 |
3.1 引言 |
3.2 荷电小液团破碎雾化实验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方案 |
3.2.3 粒径测量结果与分析 |
3.2.4 喷嘴远端液滴粒径分布跨度分析 |
3.2.5 喷嘴远端PM10 与PM2.5 百分比浓度分析 |
3.3 小液团破碎雾化液滴粒径数学模型 |
3.3.1 破碎雾化粒径数学模型建立 |
3.3.2 液滴粒径模型验证 |
3.4 雾化系统能量分配比例模型 |
3.4.1 雾化系统表面张力势能变化 |
3.4.2 雾化系统动能变化 |
3.4.3 雾化系统电势能变化 |
3.5 能量分配比例模型结果及分析 |
3.5.1 模型输入参数确定 |
3.5.2 模型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荷电微液滴撞击平面液膜动力学机理 |
4.1 引言 |
4.2 荷电微液滴撞击平面液膜动力学分析 |
4.2.1 荷电液滴撞击行为理论建模 |
4.2.2 荷电液滴撞击行为物理建模 |
4.2.3 模型计算结果 |
4.3 荷电液滴撞击液膜行为 |
4.3.1 液滴回弹动力学行为分析 |
4.3.2 液滴飞溅破碎动力学分析 |
4.4 多角度液滴撞击液膜行为 |
4.4.1 非荷电液滴多角度撞击液膜 |
4.4.2 荷电液滴多角度撞击液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场强化植物油基微量润滑油膜换热机理与温度场动态模型 |
5.1 引言 |
5.2 针板式电极放电机理 |
5.2.1 针板式电极电晕放电过程 |
5.2.2 电晕放电粒子间反应及理论模型 |
5.2.3 电晕放电阀值电压计算 |
5.3 电场强化油膜换热理论模型 |
5.3.1 电场强化换热理论建模 |
5.3.2 电场强化换热物理建模 |
5.4 电场强化换热温度场动力学分析 |
5.4.1 空间电场特性分析 |
5.4.2 空间速度场分析 |
5.4.3 空间压力场分析 |
5.5 电场强化换热温度场研究 |
5.5.1 电场强化换热温度场对比分析 |
5.5.2 电压对空间换热强度的影响规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静电雾化微量润滑钛合金磨削机理及表面完整性评价 |
6.1 引言 |
6.2 实验装置及材料 |
6.3 静电雾化微量润滑润滑机制与实验验证 |
6.3.1 实验方案 |
6.3.2 实验结果 |
6.3.3 电场作用下的润滑机制分析 |
6.4 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参数优化正交实验 |
6.4.1 实验方案 |
6.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3 验证性实验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生物活性剂静电雾化微量润滑磨削增益机制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装置及材料 |
7.3 实验方案 |
7.4 生物活性剂对基础油物理属性的影响机制 |
7.4.1 生物活性剂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
7.4.2 生物活性剂对运动粘度的影响 |
7.4.3 生物活性剂对电导率的影响 |
7.4.4 生物活性剂对荷质比的影响 |
7.5 表面形貌评价及生物活性剂润滑增益机制分析 |
7.5.1 工件表面完整性评价 |
7.5.2 生物活性剂磨削区润滑增益机制 |
7.6 磨削区温度评价及热量分配比例系数 |
7.6.1 磨削区温度评价 |
7.6.2 磨削区热量分配比例系数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7)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的对策研究 ——基于对青岛市10个行政村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相关研究 |
1.3.2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相关研究 |
1.3.3 社会体育领域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 |
1.4 概念界定 |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 |
2.调研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2.1 青岛市城镇化概况 |
2.2 研究样本的选取 |
2.3 调查研究的设计与开展 |
2.3.1 问卷设计 |
2.3.2 问卷信效度检验 |
2.3.3 访谈设计 |
2.4 调研方案的实施 |
3.青岛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现状和问题 |
3.1 青岛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现状和问题 |
3.1.1 青岛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硬件设施不足 |
3.1.2 青岛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软服务”匮乏 |
3.2 青岛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现状 |
3.2.1 .非营利组织供给现状 |
3.2.2 村委会供给现状 |
3.2.3 企业或个人供给现状 |
3.3 青岛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1 村民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的意愿不强 |
3.3.2 村民向村委会和非营利组织表达意见的意愿不强 |
3.3.3 民间体育组织内部存在“搭便车行为” |
3.3.4 农村传统观念制约村民参与民间体育组织 |
3.3.5 农村闲置体育场地资源得不到有效运用 |
4.青岛市农村社会资本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之间的关系 |
4.1 农村社会资本良性发展提升农村居民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的意愿 |
4.1.1 研究假设 |
4.1.2 假设验证 |
4.1.3 小结 |
4.2 农村社会资本良性发展提升村民为村委会非营利组织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意愿 |
4.2.1 研究假设 |
4.2.2 假设验证 |
4.3 农村社会资本良性发展避免农村“搭便车行为”的发生 |
4.4 农村社会资本的局限性 |
5.提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水平的对策 |
5.1 促进农村社会资本良性发展 |
5.1.1 加强法治建设和制度供给 |
5.1.2 加快农村自发组织的发展 |
5.1.3 提升村民的道德品质 |
5.1.4 发挥农村党建引领作用 |
5.2 促进村委会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 |
5.3 促进非营利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 |
5.4 促进企业或者个人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1:农村社会资本测量与村民参与意愿调查问卷 |
附件 2:访谈提纲 |
附件 3:访谈记录 |
(8)钢筋在碱激发混凝土中的锈蚀及粘结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碱激发混凝土简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氯盐侵蚀下碱激发混凝土内钢筋锈蚀研究现状 |
1.3.2 钢筋在混凝土中的锈蚀试验方法 |
1.3.3 锈蚀钢筋与普通混凝土间的粘结性能研究现状 |
1.3.4 钢筋与碱激发混凝土间的粘结性能研究现状 |
1.3.5 粘结滑移有限元模拟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
2.1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机理 |
2.1.1 粘结力 |
2.1.2 变形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机理 |
2.1.3 钢筋锈蚀对粘结强度的影响机理 |
2.2 粘结强度 |
2.3 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
2.3.1 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
2.3.2 锈蚀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钢筋在碱激发混凝土中的锈蚀研究 |
3.1 试件的制备 |
3.1.1 试件设计 |
3.1.2 钢筋的处理 |
3.1.3 混凝土的原材料 |
3.1.4 混凝土配合比 |
3.1.5 试件养护条件 |
3.1.6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测试 |
3.2 钢筋的电加速锈蚀试验 |
3.2.1 腐蚀电流密度的选择 |
3.2.2 钢筋电加速锈蚀试验步骤 |
3.2.3 钢筋实际锈蚀率的测量 |
3.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钢筋在碱激发混凝土中的锈蚀机理分析 |
3.3.1 氯离子滴定试验与压汞试验 |
3.3.2 压汞法测试混凝土孔径分布 |
3.3.3 钢筋锈蚀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锈蚀钢筋在碱激发混凝土中的粘结性能研究 |
4.1 试验概况 |
4.1.1 试验设备 |
4.1.2 加载制度 |
4.2 试件的破坏形态分析 |
4.2.1 试件破坏形态的种类 |
4.2.2 破坏形态分析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锈蚀率对极限粘结强度的影响 |
4.3.2 锈蚀率对初始粘结强度的影响 |
4.3.3 锈蚀率对平均粘结强度的影响 |
4.3.4 碱激发混凝土试件与普通混凝土试件粘结-滑移曲线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锈蚀钢筋与碱激发混凝土粘结性能有限元模拟 |
5.1 有限元模拟简介 |
5.2 有限元模型建模 |
5.2.1 材料属性参数的定义 |
5.2.2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5.2.3 部件装配 |
5.2.4 定义钢筋和混凝土的相互作用与边界条件 |
5.2.5 网格划分 |
5.3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 |
1.2.2 塑性铰转移构造 |
1.2.3 框架-摇摆墙结构 |
1.3 课题来源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人工消能塑性铰(ADPH)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
2.1 引言 |
2.2 试件设计 |
2.2.1 设计原则 |
2.2.2 试件制作 |
2.3 试验概况 |
2.4 试验现象与破坏特征 |
2.5 试验结果分析 |
2.5.1 滞回曲线 |
2.5.2 骨架曲线 |
2.5.3 耗能能力 |
2.5.4 刚度退化 |
2.5.5 延性 |
2.6 ADPH简化有限元模型 |
2.6.1 模型建立 |
2.6.2 模型验证 |
2.7 小结 |
第三章 ADPH框架节点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框架节点试件设计 |
3.2.1 设计原则及假定 |
3.2.2 试件及制作 |
3.2.3 试件材料 |
3.3 试验概况 |
3.3.1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
3.3.2 测点布置及量测内容 |
3.4 试验现象与分析 |
3.4.1 试验现象 |
3.4.2 节点破坏特征 |
3.5 试验结果分析 |
3.5.1 滞回曲线 |
3.5.2 骨架曲线 |
3.5.3 耗能能力 |
3.5.4 刚度退化 |
3.5.5 延性 |
3.5.6 纵筋应变 |
3.6 节点承载力理论分析 |
3.6.1 理论推导原则及假定 |
3.6.2 屈服荷载及屈服转角 |
3.6.3 极限荷载及极限转角 |
3.6.4 理论推导与试验骨架曲线对比 |
3.7 框架节点有限元模拟分析 |
3.7.1 模型建立 |
3.7.2 材料本构及单元设置 |
3.7.3 相互作用及边界条件设置 |
3.7.4 现象及破坏模式对比 |
3.7.5 梁端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对比 |
3.7.6 参数分析 |
3.8 框架节点简化有限元模型分析 |
3.8.1 模型建立 |
3.8.2 材料本构及单元选取 |
3.8.3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验证 |
3.9 小结 |
第四章 ADPH框架-摇摆墙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框架试件设计与制作 |
4.2.1 试件构造与尺寸 |
4.2.2 试件制作与安装 |
4.3 试验概况 |
4.3.1 试验方案 |
4.3.2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4.3.3 测点布置及量测内容 |
4.4 试验现象与破坏特征 |
4.4.1 KJ-1试验现象 |
4.4.2 KJ-2试验现象 |
4.4.3 RW-1试验现象 |
4.4.4 RW-2试验现象 |
4.4.5 变形模式及破坏模式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4.5.1 滞回曲线 |
4.5.2 骨架曲线 |
4.5.3 延性 |
4.5.4 耗能能力 |
4.5.5 刚度退化 |
4.5.6 应变分析 |
4.6 框架有限元模拟分析 |
4.6.1 模型建立 |
4.6.2 材料本构及单元设置 |
4.6.3 相互作用及边界条件设置 |
4.6.4 破坏现象对比 |
4.6.5 滞回曲线对比 |
4.7 框架简化模型有限元分析 |
4.7.1 简化数值模型 |
4.7.2 模拟结果 |
4.8 小结 |
第五章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参数分析计算模型 |
5.2.1 模型基本信息 |
5.2.2 材料本构及单元选取 |
5.3 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 |
5.3.1 静力分析方法 |
5.3.2 承载能力与延性 |
5.3.3 变形模式 |
5.4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
5.4.1 地震波选取 |
5.4.2 结构屈服机制及破坏模式 |
5.4.3 层间位移角响应对比 |
5.4.4 构件损伤比较 |
5.5 易损性分析 |
5.5.1 结构性态点定义 |
5.5.2 IDA分析 |
5.5.3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 |
5.5.4 结构易损性曲线 |
5.6 小结 |
第六章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初步设计方法探讨 |
6.1 引言 |
6.2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强度设计 |
6.3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水平作用下的连续化解答 |
6.4 ADPH框架-摇摆墙结构初步设计建议 |
6.4.1 基本规定 |
6.4.2 计算要点 |
6.4.3 构造及施工建议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10)基于POE数据分析的青岛地铁公共空间适度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青岛地铁的发展现状 |
1.1.3 研究支撑 |
1.1.4 POE理论功能及定义 |
1.1.5 适度性设计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地铁空间与“适度化”设计藕联性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数据分析方法下地铁公共空间适度性设计相关理论基础 |
2.1 地铁公共空间的“适度化” |
2.1.1 地铁公共空间构成 |
2.1.2 “适度化”的概念 |
2.1.3 适度性的界定 |
2.1.4 适度性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
2.1.5 地铁内部空间的适度性评价因素 |
2.1.6 把握空间适度化设计的重要性 |
2.2 数据分析方法 |
2.2.1 均值分析法 |
2.2.2 因子分析法 |
2.2.3 复杂网络分析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分析方法下地铁公共空间适度性设计调查 |
3.1 POE的标准及分类 |
3.1.1 评价标准 |
3.1.2 POE(使用后)类型分类 |
3.1.3 POE理论的应用及具体方法 |
3.1.4 POE理论的组织 |
3.2 问卷设计与样本分析 |
3.2.1 问卷设计 |
3.2.2 问卷样本分析 |
3.3 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
3.3.1 整体分析 |
3.3.2 均值分析 |
3.3.3 因子分析 |
3.4 适度性评价分析 |
3.5 青岛地铁公共空间适度性设计实地调研 |
3.5.1 空间设计调研 |
3.5.2 空间界面调研 |
3.5.3 导向标识调研 |
3.5.4 公共设施调研 |
3.5.5 地铁广告调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铁公共空间适度性设计策略 |
4.1 空间布局适度性优化策略 |
4.1.1 区域划分合理化 |
4.1.2 人流组织高效化 |
4.2 空间界面适度性优化策略 |
4.2.1 色彩统一化 |
4.2.2 材质地域化 |
4.2.3 造型整体化 |
4.3 标识设施系统适度性优化策略 |
4.3.1 标识系统规范化 |
4.3.2 导向系统明确化 |
4.3.3 设施系统团块化 |
4.4 地铁广告适度性优化策略 |
4.4.1 布置合理化 |
4.4.2 形式个性化 |
4.4.3 内容系统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青岛李村地铁站公共空间适度性设计实践 |
5.1 青岛3号线地铁概况 |
5.2 李村站反馈数据及调研问题 |
5.3 李村站公共空间适度性设计建议 |
5.3.1 标识设施系统地域性设计 |
5.3.2 空间界面与周边环境的适应性 |
5.3.3 景观文化设施丰富性 |
5.3.4 空间尺度的适宜性 |
5.3.5 空间色彩的适度性 |
5.3.6 基础服务设施合理分布 |
5.3.7 交通流线导向标识的有序化设计 |
第6章 结语与思考 |
6.1 结论 |
6.1.1 理论层面 |
6.1.2 技术层面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附录 |
致谢 |
四、“青岛现象”是怎样产生的?(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D]. 许菲. 吉林大学, 2021(01)
- [2]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物理复习课中的实践研究[D]. 杨雨洁. 青岛大学, 2021
- [3]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传承研究[D]. 刘聪.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出行POI对在线经济型酒店区位的影响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D]. 孙德健.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内循环脱气厌氧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及产气对颗粒污泥沉速影响探究[D]. 曹宇浩.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6]砂轮工件界面荷电微液滴雾化形成机理与磨削性能评价[D]. 贾东洲.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7]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供给的对策研究 ——基于对青岛市10个行政村的调查研究[D]. 刘辉.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8]钢筋在碱激发混凝土中的锈蚀及粘结性能研究[D]. 高凯凯.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9]装配式人工消能塑性铰RC框架-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马哲昊.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10]基于POE数据分析的青岛地铁公共空间适度性研究[D]. 亓烽旭.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