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贡嘎山湾坝乡大熊猫的数量调查及方法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陈红利[1](2021)在《基于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传统村落开发保护研究 ——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承载着宝贵的历史记忆,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泉和基础,也是乡村振兴、革命老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却逐渐衰败、甚至消失。因此,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建筑独具特色、历史积淀丰厚、文化个性鲜明,被评选为2020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其保护研究和开发价值极高,在全国范围内极具代表性。2021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甘孜藏族自治州作为“老、少、边、穷”各种因素交集的国家深度连片贫困区,2020年已实现全域脱贫。尽管解决了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结合时代背景,基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人地关系,合理开发与保护传统村落,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势在必行。本文以甘孜藏族自治州238个传统村落(即71个国家级传统村落、214个省级传统村落,其中47个传统村落重复)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探寻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的分布规律,利用二维象限法对传统村落进行类型划分,针对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开发与保护对策建议,以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为其他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1)基于GIS空间分析,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法、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的地理空间格局特征,探讨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海拔、坡向、坡度、水系、城市、交通、经济等因素,为其传统村落分类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采用二维象限法,根据分类内部一致性、分类间差异性的原则,结合实地调研,选取影响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的主要因素,即海拔高程、生产方式、区域特色来划分村落类型,分为“农区中低海拔综合引力型、农区高海拔生态保障型、半农半牧区中低海拔文化重塑型、半农半牧区高海拔特色引领型、牧区高海拔治理提升型”5种类型。(3)基于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现场考察,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农区中低海拔综合引力型民宿经济发展无序,外来文化冲击传统生活方式;农区高海拔生态保障型村落环境恶化,生产方式传统,产出效率较低;半农半牧区中低海拔文化重塑型保护意识和方式落后,长效管理机制缺乏;半农半牧区高海拔特色引领型基础设施薄弱,资源难以持续利用;牧区高海拔治理提升型产业融合度低,意识技能缺乏。(4)针对不同类型传统村落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开发保护建议:强化农区中低海拔综合引力型传统村落区域龙头作用,保护非遗空间,民宿经济创意化发展;打好农区高海拔生态保障型传统村落“绿色牌”,改善生活空间,共建美好家园;整治半农半牧区中低海拔文化重塑型传统村落风貌,传承历史文化,塑造特色空间格局,树立特色旅游品牌;完善半农半牧区高海拔特色引领型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打造庭院空间;联合“互联网+”,创建牧区高海拔治理提升型传统村落智慧生产空间,重视文化教育,守护精神家园。
蔡新良[2](2021)在《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川西高原藏区作为集高海拔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旅游资源聚集区及生态脆弱区为一体的特殊空间区域,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解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成为川西高原藏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作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川西高原藏区地形地貌差异明显,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通道走廊。无论是从特殊的生态格局、国土安全、地缘政治,还是从国家总体布局来看,川西高原藏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极不均衡。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川西高原藏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迫切寻求破解产业发展困局的现实诉求下,进行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意义重大。综合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成果来看,前人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研究视角出发,在生态旅游基础理论、资源评价与开发、生态旅游系统、社区参与、扶贫效应、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有关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文献并不多,研究缺少全面性、科学性、系统性,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亟待构建,高原高山峡谷地区生态旅游理论框架体系亟待建立。川西高原藏区拥有富集的原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但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难以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成为最佳选择,而生态旅游业正是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生态经济的具体体现和最佳途径。现代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保护、教育和促进社区协调发展”四大功能,主张自觉责任观、动力系统观、可持续旅游观、全域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五观”,其发展理念契合川西高原藏区的发展诉求和区域特点,即在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特色优势而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改变城乡结构、不破坏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实现川西高原藏区的“脱贫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从川西高原藏区实际出发,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梳理总结了国内外以及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理论研究现状,并结合研究区域实际,建立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其扶贫耦合关系。其次,深入分析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等,并对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类型划分和定量定性评价。第三,依据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筛选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技术,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模型,并进行了时空评价。第四,通过甘孜州案例实证研究,分析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发展思路和扶贫效应评价。最后,结合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思路、开发原则和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促进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等。通过研究认为,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经济环境和科技水平等,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地理环境特殊性、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复杂、经济发展基础差,以及发展理念滞后、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下等。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机遇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川西高原藏区应围绕“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川西高原藏区战略性和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川西高原藏区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和引导作用,实施“生态旅游景区带动发展、‘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经合组织拉动发展、民族特色村寨驱动发展”的产业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提出了宏观调控、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区域合作、环境监管、安全保障、社区参与等体制机制,以及政策制度、资金投入、科技人才的保障体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何星[3](2020)在《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文中提出
陈茜[4](2020)在《四川省泸定县贡嘎中蜂养殖项目精准扶贫案例研究》文中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全面推进,减贫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获得感显着增强,但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仍然有396个贫困县,551万贫困群众还未实现脱贫。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多民族国家,习总书记曾在国家民委的一份简报上批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当前,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十四个连片特困地区”和“三区三州”地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落后,致贫原因复杂,贫困发生率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虽然国家给予了这些地区大力扶持,但是收效甚微,这些地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拔寨”之寨。为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向特困地区脱贫提供更多的参考路径,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数据模型,加强对典型模型内在机理的分析、研究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贡嘎中蜂养殖项目的引进和实施进行回顾分析,以泸定县和平村发展贡嘎中蜂养殖为研究样本,采用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治理理论和目标管理论分析基层政府和基层组织在推动精准扶贫中的主要做法,结合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实证分析研究法,探索精准扶贫在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实践路径。为共同应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问题,使贫困得以消除,民生得以改善,全面小康得以实现,并为全世界人民战胜贫困,提供借鉴。
张江峰[5](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张永柳[6](2019)在《四川山区国土空间规划探讨》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土开发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不匹配、国土开发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有必要对生态敏感脆弱带的山地型-泸定县进行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简明清晰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农业化战略格局和生态安全战略格局规划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基于泸定县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和相关基础资料(国土、环保、农业、林业、气象等)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法、自然断点法对该县域乡村空间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并充分结合《泸定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等相关规划,基于县域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空间用地适应性评价结果,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等现代规划技术手段,对泸定县乡村空间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利用GIS平台结合计量统计等方法就开发潜力、开发强度与资源承载力三个板块的空间布局和数理统计两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大渡河沿岸集中分布着开发潜力大、开发强度高的地区,该区域基本是乡镇行政中心,而全区域除泸桥镇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外,其余地区均为可载。(2)运用综合指数法中的动态综合指数法综合集成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将泸定县国土开发适宜性程度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四类。目前泸定县生态用地高度适宜和中度适宜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县域西部高山地区和东部地区,分别占全县面积的40.75%和26.37%;建设用地高度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大渡河沿岸区域,占全县面积的4.79%,而不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县域西部高山地区,占全县面积的37.25%;农业用地包括耕地和林地高度适宜区域也主要分布在大渡河沿岸区域,分布占全县面积的2.05%和4.08%。(3)基于县域乡村空间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和泸定县未来规划,泸定县国土空间布局中的生态用地主要规划在大渡河以西的高山地区,重点建立以生态红线保护范围的“核心区”和限制建设的“一般生态区”的城乡生态功能区,包括贡嘎山风景名胜区二级保护区、二郎山森林公园、大熊猫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贡嘎东湖省级湿地公园、九杈树湿地公园。城乡生态功能区主要发展以生态、观光、体验、康养为主题的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农业。(4)农业生产区是粮食生产、农业开发的重要功能区,它不仅是保障全市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区域,还是集研发、示范、展览、科普为一体的现代化、品牌化、高端化农业产业基地。泸定县农用地(耕地和林地)主要规划在全县除西部高山地区的大部分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度适宜区,应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5)建设用地集中规划在大渡河及其支流河谷两岸较平坦地带。城镇发展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形成以泸桥镇为“城市中心”、大渡河沿线为“城镇发展带”、冷碛、磨西等多个集镇为“城镇增长极”的“一心一带多极发展”城镇主导功能带。加快以大渡河沿岸为核心的城镇群建设,提升市区、重点镇和工业园区的人居环境品质。
张芳明[7](2019)在《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四川藏区城镇空间结构生态优化机制研究”(批号:51578454)的资助下展开的。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发展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的转型期,如何统筹好“山水田林湖草”等生态空间,引导城镇走向可持续化集约发展道路,是当下城镇发展的热门话题。作为全国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可持续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是四川藏区的必经之路。近年来由于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大量资金流的注入,并处于城镇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重功能发展的需求,大量人工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建设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与此同时,这种变革给千百年未曾有过重大人工干扰的四川藏区自然生态格局带开了冲击与诸多不稳定因素,例如景观破碎化严重,自然生态廊道被阻、生境情况恶化等。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思路展开研究。从探究四川藏区自然生态格局与城镇发展现状入手,利用叠加分析法,发现川藏廊道系统现状的核心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落实在空间上即为城镇发展对建设空间的需求和生态效益发挥对生态空间的需求,从而提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问题导向。问题具体表现在生态资源整合、现状规划建设、后期实施管控,针对这三方面问题:首先,量化分析生态资源。基于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综述,本文从生态基础设施(英文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简称EI,详见1.5小节释义)的视角入手,对川藏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空间尺度、生境类型、景观类型、网络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提取与分析。从而建立了区域—县域—镇域、建成区多尺度体系,并利用MSPA、综合网络分析等方法,分别从中提取出不同生境中的核心区、桥接区、孤岛等七种景观类型,并通过进一步通过网络评价发现不同尺度中生态格局的具体症结所在。接着,规划组织廊道结构。以生态基础设施的分析与提取为生态蓝本,运用最小累积成本法,经过筛选生态枢纽、识别潜在廊道、构建网络结构,构建了区域——县域——镇域、建成区层层密织的廊道网络系统,并通过叠加法量化了人与自然产生矛盾的空间点位。而后以网络系统结构为骨架,分别从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三个方面,对四川藏区区域——县域——镇域、建成区廊道系统进行进一步的规划组织与空间优化,层层渐进的缓解了廊道空间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而构建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廊道系统”。最后,提出实施管理策略。针对四川藏区,从优化区域约束框架、县域细化管控模式、镇域深化设计引导三方面,相应提出了具有适地性的实施策略与管理策略。
赵旭华[8](2019)在《九龙县旅游资源现状评价及开发利用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促进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精准扶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开展区域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和开发利用研究对于区域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藏彝族聚居地甘孜州九龙县为研究对象,在旅游资源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该地区游客特征及潜力市场进行了调查分析,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优势和劣势以及其外部机遇和面临的外部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九龙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建议及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九龙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自然资源丰富,人文资源独特,涉及到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人文活动等8个主类型,以及28个亚类,74个基本类型。(2)旅游资源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九龙县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观赏和科学考察价值,且九龙县具有良好的资源开发条件,开发九龙县旅游资源可带来较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九龙县共有特品级旅游资源2个,占旅游评价景区的25%,优良级旅游资源5个,占旅游评价景区的62.5%,普通级旅游资源1个,占旅游评价景区的12.5%,说明九龙县旅游资源总体质量较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3)游客特征及潜力市场分析结果表明,游客以中年人群为主,文化程度较高,职业构成自由化,偏爱休闲式旅行体验。生态、户外拓展、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前景较大,可利用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户外拓展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市场。(4)九龙县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处于甘孜州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经济圈,经济区位优势突出。政策优势方面,有九龙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同时九龙县有着交通基础设施较差、旅游产业体系不完善、旅游品牌开发不足等发展劣势。九龙县目前具有扩大内需及旅游业融入国家战略体系、低碳经济时代带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外部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水电、矿产开发与旅游开发矛盾突出、区域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生态环境脆弱及文化保护难等外部挑战。(5)九龙县旅游业发展从建立区域旅游协作组织、成立专业旅游行业协会、完善旅游政策法规体系三个方面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强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旅游交通、接待、娱乐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力度。
张冬玲[9](2019)在《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备受人们关注和喜爱的珍稀保护物种,是我国的―国宝‖,更是弥足珍贵的世界自然遗产。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点。对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不仅能给其他濒危动物保护提供宝贵经验,也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蓬勃发展。大熊猫现存种群分布在我国从北到南的六个山系,依次为秦岭山系、岷山山系、邛崃山系、大相岭山系、小相岭山系和凉山山系,分布范围包括了陕西、四川、甘肃三个省。秦岭山系,素有―动植物王国‖盛誉,是我国南北方气候以及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山系的野生大熊猫种群与其他5个山系的野生大熊猫种群有着明显的遗传分化,是一个独立的保护管理单元。本研究从两方面深入评估秦岭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首先,我们通过对已发表的秦岭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文献进行meta-analysis,总结评估秦岭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状况;然后,我们应用新收集的秦岭山系佛坪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的微卫星数据,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模拟其种群历史,进一步验证上述meta-analysis总结结果,并分析其原因,从而为秦岭大熊猫种群针对性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Meta-analysis分析结果显示,在6大山系种群中,秦岭大熊猫种群具有最低的遗传多样性,尽管秦岭大熊猫种群数量不是最低的。本研究使用非损伤性遗传取样法和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基于对秦岭山系佛坪自然保护区147份野生大熊猫粪便样品进行分析,使用12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个体识别,成功鉴定出50个个体。佛坪野生大熊猫种群的观测杂合度(Ho)为0.4346,期望杂合度(He)为0.4523;与最隔离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小相岭山系栗子坪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比较显示,秦岭大熊猫种群仍具有最低的遗传多样性。Meta-analysis分析认为导致秦岭山系遗传多样性最低的原因与其种群历史有关。通过对佛坪大熊猫种群的Msvar贝叶斯溯祖分析显示,在大约17 000年间有效种群数量从5218只下降到326只,大概下降了15倍,说明佛坪大熊猫种群经历了长期的种群数量下降。这种长期的种群下降最可能是导致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最低的原因,而这个种群数量长期下降的过程可能与历史上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关。针对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现状,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保护管理措施致力于秦岭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保护。建议应该有效地保护大熊猫栖息地,规划建设生态廊道;在隔离小种群,制定种群复壮计划,引进放归个体来提高小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赵阳[10](2018)在《四川省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文中指出泸定县位于四川省西部,大渡河流域中段,县内地貌切割较深,地质构造发育,地震时有发生,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县域内可利用土地面积有限,人类活动集中且强度较大,人地矛盾突出。县内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性高,受破坏的生态环境修复难度极大。开展泸定县的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有利于保护县域的生态地质环境稳定性,预防生态问题发生。通过收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和遥感数据,集成生态地质环境基础数据,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选取14个影响生态地质环境区划的因子,构建评价模型。使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计算各层指标权重,通过分析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三个目标层的空间分异特征,遵循生态功能区划原则,完成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与评价。通过研究得到以下方面的认识:(1)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尤其是受地形切割、地质构造和人类活动等要素影响,县域生态地质环境存在着显着的空间分异特征。高程因素决定了立体气候、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垂直空间分布差异。地质构造影响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对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分区形成重大影响;人类活动聚集导致了大渡河河谷地区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变高,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2)通过对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因子进行研究得知:(1)泸定县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大渡河流域两岸中山地区,这些地区受地质构造影响较大,地貌切割较深,水土侵蚀敏感性较高。(2)生态服务功能极重要区集中分布在大渡河中山地貌和西侧高山和极高山区,因降雨较为丰富,植被覆盖度高,水源留存作用明显,因此具有较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3)县域内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聚集区包括泸定县城、冷碛镇、兴隆镇、磨西镇、新兴镇、得妥乡,河谷地带水热组合条件较好,建设用地与耕地质量较高;但因人类活动强度过大,对自然环境扰动较大,造成自然生物资源留存少,河谷区的生态服务功能亟待修复。(3)结合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三个目标层因子,将泸定县划分为三个生态功能大区:(1)主要生态调节功能区,面积1380km2,占泸定县总面积的63.71%,主要分布于大渡河河谷西侧,应以保证生态服务功能为主,实行限制或禁止开发策略;(2)生态产业聚集区,面积348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6.06%,分布于大渡河河谷,为泸定县主要产业聚集区,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应实行优化开发策略;(3)次要生态调节功能区,面积438km2,占总面积的20.2%,主要分布在大渡河东侧,在保证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实行保护开发策略。
二、贡嘎山湾坝乡大熊猫的数量调查及方法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贡嘎山湾坝乡大熊猫的数量调查及方法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传统村落开发保护研究 ——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村落加速衰败,保护、活化与发展工作迫在眉睫 |
1.1.2 传统村落综合价值高,是乡村振兴与革命老区振兴的重要平台 |
1.1.3 甘孜藏族自治州成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需更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补充现有传统村落研究内容 |
1.2.2 有利于摸清家底,实现传统村落分类保护 |
1.2.3 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传统村落概念界定 |
1.3.2 国外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
1.3.3 国内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可能的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GIS空间分析法 |
1.5.2 二维象限法 |
1.6 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
1.6.1 技术路线 |
1.6.2 数据来源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2.2 自然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环境 |
2.2.3 水文环境 |
2.2.4 动植物资源 |
2.2.5 旅游资源 |
2.3 社会经济 |
2.4 农牧区分类 |
3 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分析 |
3.1.1 空间分布的集聚特征——整体呈集聚分布 |
3.1.2 空间密度的分布特征——南密北疏、东密西疏,呈“核心-边缘型”分布 |
3.1.3 空间分布的均衡性特征——数量和密度呈现极强的不均衡性 |
3.2 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海拔高程因素 |
3.2.2 坡向因素 |
3.2.3 坡度因素 |
3.2.4 河流水系因素 |
3.2.5 城镇化因素 |
3.2.6 交通因素 |
3.2.7 社会经济因素 |
3.3 本章小结 |
4 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的共性特征和类型划分 |
4.1 传统村落的共性特征 |
4.1.1 自然选址格局 |
4.1.2 文化景观特征 |
4.2 传统村落的分区方法及类型划分 |
4.3 本章小结 |
5 甘孜藏族自治州不同类型传统村落存在的问题 |
5.1 农区中低海拔综合引力型 |
5.1.1 特点 |
5.1.2 存在问题 |
5.2 农区高海拔生态保障型 |
5.2.1 特点 |
5.2.2 存在问题 |
5.3 半农半牧区中低海拔文化重塑型 |
5.3.1 特点 |
5.3.2 存在问题 |
5.4 半农半牧区高海拔特色引领型 |
5.4.1 特点 |
5.4.2 存在问题 |
5.5 牧区高海拔治理提升型 |
5.5.1 特点 |
5.5.2 存在问题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不同类型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传统村落开发与保护策略 |
6.1 农区中低海拔综合引力型 |
6.1.1 保护传承非遗空间,民宿经济创意化发展 |
6.1.2 强化区域龙头作用,辐射带动村落发展 |
6.2 农区高海拔生态保障型 |
6.2.1 改善生活空间,共建美好家园 |
6.2.2 发展生态经济,打好“绿色牌” |
6.3 半农半牧区中低海拔文化重塑型 |
6.3.1 整治传统村落风貌,塑造特色空间格局 |
6.3.2 突出文化资源特色,树立旅游品牌形象 |
6.4 半农半牧区高海拔特色引领型 |
6.4.1 改善基础设施,打造庭院空间 |
6.4.2 立足生态本底,挖掘区域特色 |
6.5 牧区高海拔治理提升型 |
6.5.1 联合“互联网+”,营造智慧生产空间 |
6.5.2 重视文化教育,培育本地人才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资料数据来源 |
六、论文框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
第1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生态旅游 |
1.1.2 生态旅游业 |
1.1.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
1.2 研究相关理论 |
1.2.1 沟域经济理论 |
1.2.2 山地生态经济理论 |
1.2.3 生态旅游系统理论 |
1.2.4 民族生态旅游理论 |
1.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2.6 民族社会学理论 |
1.2.7 民族经济学理论 |
1.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1 川西高原藏区发展现实选择 |
1.3.2 生态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
1.3.3 生态旅游与扶贫效应耦合性关系 |
1.3.4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扶贫效应 |
小结 |
第2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环境特点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条件 |
2.1.4 气候水文条件 |
2.2 综合区位分析 |
2.2.1 交通区位 |
2.2.2 生态区位 |
2.2.3 经济区位 |
2.2.4 旅游区位 |
2.3 历史人文背景 |
2.3.1 历史沿革 |
2.3.2 民族文化 |
2.4 生态旅游资源条件 |
2.4.1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类型 |
2.4.2 生态旅游资源主要特征 |
2.4.3 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及优势 |
2.4.4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
2.5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2.5.1 政治环境因素 |
2.5.2 自然条件因素 |
2.5.3 社会发展因素 |
2.5.4 经济环境因素 |
2.5.5 科技水平因素 |
小结 |
第3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3.1 生态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3.1.1 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贯穿于生态旅游业发展 |
3.1.2 推动了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
3.1.3 有力促进了川西高原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
3.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地理环境特殊 |
3.2.2 生态环境脆弱 |
3.2.3 社会环境复杂 |
3.2.4 经济发展基础弱 |
3.3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还非真正的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 |
3.3.2 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提升 |
3.3.3 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
3.3.4 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
3.3.5 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
3.3.6 生态旅游产品同质化明显 |
3.4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发展理念仍然滞后 |
3.4.2 专业人才较为缺乏 |
3.4.3 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
3.4.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小结 |
第4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时空评价 |
4.1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基本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划分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4.2 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2.1 确定指标权重 |
4.2.2 指标总权重 |
4.2.3 评价指标权重一致性检验 |
4.3 评价模型的建立与指标量化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量化评分档次 |
4.3.2 评价指标量化与标准化 |
4.3.3 建立评价模型 |
4.4 基于指标模型的时空评价 |
4.4.1 时空评价的重要意义 |
4.4.2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分 |
4.4.3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 |
小结 |
第5章 案例: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
5.1.1 战略地位显着 |
5.1.2 世界级旅游资源富集 |
5.1.3 旅游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5.1.4 生态旅游业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
5.2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2.1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
5.2.2 旅游可进入性仍然较差 |
5.2.3 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 |
5.2.4 生态旅游管理水平较低 |
5.2.5 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够 |
5.3 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
5.3.1 高山峡谷生态旅游 |
5.3.2 高原山地生态旅游 |
5.3.3 原生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
5.4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发展思路 |
5.4.1 加速打造“一核两中心” |
5.4.2 着力拓展三轴发展 |
5.4.3 积极建设三个旅游城镇圈 |
5.4.4 扎实推动三大区域发展 |
5.4.5 打造生态旅游业重点和旅游品牌 |
5.5 甘孜州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分析 |
5.5.1 生态旅游业扶贫实践 |
5.5.2 生态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 |
5.5.3 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评价 |
小结 |
第6章 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建议 |
6.1 可持续发展思路 |
6.1.1 以建设世界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 |
6.1.2 构建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新格局 |
6.1.3 发展基本原则 |
6.1.4 产业发展路径 |
6.2 可持续发展建议 |
6.2.1 制度保障体系 |
6.2.2 发展对策建议 |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生态旅游业扶贫效应调查问卷 |
附表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 |
附表3:川西高原藏区主要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表 |
附表4:甘孜州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系统构成一览表 |
附表5: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统计表 |
附表6:甘孜州主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表 |
附表7:甘孜州旅游扶贫村统计表(2016-2019) |
附图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示意图 |
附图2:国家生态重要性评价图 |
附图3:国家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
附图4:四川省五大生态旅游发展片区区位图 |
附图5: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 |
附图6: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格局 |
附图7:川西高原藏区旅游景区带动扶贫村分布示意图 |
附图8:川西高原地区高程图 |
附图9:川西高原藏区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
附图10: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4)四川省泸定县贡嘎中蜂养殖项目精准扶贫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国家精准扶贫动因及发展现状分析 |
1.3.1 国家精准扶贫的动因分析 |
1.3.2 国家精准扶贫发展现状分析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本文的思路与内容 |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本案例的研究价值 |
1.5.1 本案例典型性分析 |
1.5.2 本案例代表性分析 |
1.5.3 本案例研究客体和研究视角分析 |
第二章 泸定县贡嘎中蜂养殖项目精准扶贫案例描述 |
2.1 案例选取背景和数据来源 |
2.1.1 案例选取背景 |
2.1.2 案例数据来源 |
2.2 泸定县贡嘎中蜂养殖项目精准扶贫案例的主要做法 |
2.2.1 规划产业布局,实现造血扶贫 |
2.2.2 整合帮扶资源,降低贫困户养殖风险 |
2.2.3 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激发脱贫动力 |
2.2.4 建立歇帮机制,巩固脱贫成效 |
2.3 泸定县贡嘎中蜂养殖项目精准扶贫案例的特征提炼 |
2.3.1 蜜蜂养殖技术得以提升 |
2.3.2 养蜂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
2.3.3 实现蜜蜂养殖与农产业协调发展 |
第三章 精准扶贫案例中以人为本关键因素的分析 |
3.1 精准扶贫工作中以人为本的重要作用 |
3.1.1 以人为本的内涵 |
3.1.2 人民群众的重要性 |
3.1.3 人民群众是精准脱贫的主力 |
3.2 精准扶贫工作中人本原理的运用 |
3.2.1 外因帮扶 |
3.2.2 内因帮扶 |
3.3 基层政府及自治组织在运用人本原理中的作用 |
3.3.1 基层政府在运用人本原理中的作用 |
3.3.2 自治组织在运用人本原理中的作用 |
第四章 精准扶贫案例中多元共治关键因素的分析 |
4.1 精准扶贫工作中多元共治机制的重要作用 |
4.1.1 多元共治的内涵 |
4.1.2 精准扶贫中多元共治机制的构建 |
4.2 贡嘎中蜂养殖项目多元共治机制的各方构成和效用 |
4.2.1 贡嘎中蜂养殖项目多元共治机制的各方构成 |
4.2.2 贡嘎中蜂养殖项目多元共治机制的效用 |
4.3 多元共治机制的构建背景和方法 |
4.3.1 精准扶贫工作中多元共治机制构建背景 |
4.3.2 精准扶贫工作中多元共治机制构建方法 |
第五章 精准扶贫案例中扶贫对标关键因素的分析 |
5.1 精准扶贫工作中扶贫对标的重要作用 |
5.1.1 扶贫对标的内涵 |
5.1.2 扶贫对标的重要意义 |
5.2 精准扶贫工作中目标效益原理的运用 |
5.2.1 目标效益原理的内涵 |
5.2.2 精准扶贫工作中目标效益原理的运用 |
第六章 泸定县贡嘎中蜂养殖项目精准扶贫案例的经验和启示 |
6.1 激发群众治理内生动力是基础 |
6.1.1 唤醒群众的角色意识 |
6.1.2 发挥脱贫致富的典型示范作用 |
6.1.3 利用荣誉激励巩固脱贫成效 |
6.2 健全多元共治机制是关键 |
6.2.1 对口帮扶的有序开展 |
6.2.2 完善项目运行的督查机制 |
6.2.3 多元主体之间协商沟通渠道畅通 |
6.3 平衡投入产出关系是持久保障 |
6.3.1 经济效益是短期保障 |
6.3.2 社会效益是中期保障 |
6.3.3 生态效益是长期保障 |
6.4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现实背景 |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社区参与理论 |
四、差异化理论 |
五、体验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
一、水磨镇概况 |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
一、川主寺镇概况 |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
一、古尔沟镇概况 |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纪要 |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6)四川山区国土空间规划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现状 |
1.3.2 关于“三区三线”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2.1.2 适宜性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位理论 |
2.2.2 人地关系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质地貌 |
3.1.3 土地利用现状 |
3.1.4 水文水系 |
3.1.5 气候气象 |
3.2 社会经济概况 |
3.2.1 人口现状 |
3.2.2 国民经济概况 |
3.2.3 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 |
3.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4.1 土地利用数据 |
3.4.1.1 农用地 |
3.4.1.2 建设用地 |
3.4.1.3 其他用地 |
3.4.2 生态环境数据 |
3.4.3 社会经济数据 |
4 县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
4.1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 |
4.2 评价思路与流程 |
4.2.1 评价思路 |
4.2.2 评价流程 |
4.3 土地资源承载力基础状态评价 |
4.4 土地资源开发建设基础评价 |
4.4.1 评价指标值计算方法 |
4.4.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
4.5 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评价 |
4.5.1 评价指标值计算方法 |
4.5.1.1 人均耕地生产能力 |
4.5.1.2 耕地开发利用程度 |
4.5.1.3 耕地开发压力状态指数测算 |
4.5.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
5 县域国土空间用地适宜性评价 |
5.1 评价范围与评价单元 |
5.1.1 评价范围 |
5.1.2 评价单元 |
5.2 评价思路、原则与流程 |
5.2.1 评价思路 |
5.2.2 评价原则 |
5.2.2.1 针对性原则 |
5.2.2.2 持续利用原则 |
5.2.2.3 实践性原则 |
5.2.3 评价流程 |
5.3 生态用地适宜性评价 |
5.3.1 评价指标体系 |
5.3.2 评价指标值计算 |
5.3.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3.4 生态用地适宜度计算与等级划分 |
5.3.5 生态用地适宜度评价结果 |
5.4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
5.4.1 评价指标体系 |
5.4.2 评价指标值计算 |
5.4.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4.4 建设用地适宜度计算与等级划分 |
5.4.5 建设用地适宜度评价结果 |
5.5 农业用地适宜性评价 |
5.5.1 耕地适宜性评价 |
5.5.2 林地适宜性评价 |
6 泸定县国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
6.1 生态空间布局及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规划 |
6.1.1 规划思路 |
6.1.2 规划目标 |
6.1.3 规划原则 |
6.1.4 技术方法 |
6.1.5 生态空间布局 |
6.1.6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
6.2 建设空间布局及城镇开发边界线划定规划 |
6.2.1 规划思路 |
6.2.2 规划目标 |
6.2.3 规划原则 |
6.2.4 技术方法 |
6.2.5 建设空间布局 |
6.2.6 城镇开发边界线划定 |
6.3 农业空间布局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规划 |
6.3.1 规划思路 |
6.3.2 规划目标 |
6.3.3 规划原则 |
6.3.4 技术方法 |
6.3.5 农业空间布局 |
6.3.6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
6.4 县域”三线三空间”布局规划图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学科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研究意义 |
1.2.3 实际应用价值 |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关键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 相关概念辨析及界定 |
1.5.1 城镇廊道系统 |
1.5.2 生态基础设施 |
1.6 相关研究进展综述 |
1.6.1 四川藏区 |
1.6.2 生态基础设施 |
1.6.3 城镇廊道系统 |
1.6.4 基于EI的城镇廊道系统构建方法 |
1.7 小结 |
第2章 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现状问题梳理 |
2.1 四川藏区自然生态格局现状 |
2.1.1 自然生态格局基本条件 |
2.1.2 自然生态格局基本特征 |
2.1.3 自然生态空间变化概况 |
2.2 四川藏区城镇发展现状 |
2.2.1 城镇发展背景 |
2.2.2 城镇发展模式 |
2.3 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现状问题导向的初步提出 |
2.3.1 生态资源整合问题 |
2.3.2 现状规划建设问题 |
2.3.3 后期实施管理问题 |
2.4 小结 |
第3章 区域—县域—镇域现状EI要素提取与分析 |
3.1 基于EI要素的研究尺度划分 |
3.2 区域尺度 |
3.2.1 EI中不同生境类型的要素数据收集与分类 |
3.2.2 EI中不同景观类型的提取与分析 |
3.2.3 EI网络评价分析 |
3.3 县(市)域尺度 |
3.3.1 EI中不同生境类型的要素数据收集与分类 |
3.3.2 EI中不同景观类型的提取与分析 |
3.3.3 EI网络评价分析 |
3.4 镇域、建成区尺度 |
3.4.1 镇域生态基础设施要素分析 |
3.4.2 建成区生态基础设施要素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EI的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结构基础搭建 |
4.1 空间层级构建 |
4.2 研究基础与思路 |
4.2.1 结构搭建思路 |
4.2.2 方法与路径 |
4.3 区域层级网络结构搭建 |
4.3.1 筛选生态枢纽 |
4.3.2 识别潜在廊道空间 |
4.3.3 构建廊道网络系统 |
4.4 县域层级网络结构搭建 |
4.4.1 筛选生态枢纽 |
4.4.2 识别潜在廊道空间 |
4.4.3 构建廊道网络系统 |
4.5 镇域层级网络结构搭建 |
4.5.1 筛选生态枢纽 |
4.5.2 识别潜在廊道空间 |
4.5.3 构建廊道网络系统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EI的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空间规划组织 |
5.1 区域层级 |
5.1.1 构建目标与原则 |
5.1.2 功能结构 |
5.1.3 空间布局 |
5.1.4 土地利用 |
5.2 县域层级 |
5.2.1 构建目标与原则 |
5.2.2 功能结构 |
5.2.3 空间布局 |
5.2.4 土地利用 |
5.3 镇域、建成区层级 |
5.3.1 构建目标与原则 |
5.3.2 功能结构 |
5.3.3 空间布局 |
5.3.4 土地利用 |
5.4 模拟绩效评价 |
5.5 小结 |
第6章 基于EI的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实施管理策略 |
6.1 实施策略:全域化 |
6.1.1 区域——优化约束框架 |
6.1.2 县域——细化管控模式 |
6.1.3 镇域——深化设计引导 |
6.2 管理策略:协同化 |
6.2.1 协同化规划政策编制 |
6.2.2 动态化环境影响评价 |
结论 |
研究的主要成果及结论 |
创新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九龙县旅游资源现状评价及开发利用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区概况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3.5 研究技术路线 |
2 九龙县旅游资源现状及评价 |
2.1 九龙县旅游资源现状 |
2.1.1 自然资源丰富 |
2.1.2 人文资源独特 |
2.1.3 旅游资源类型多样 |
2.2 九龙县旅游资源评价 |
2.2.1 定性评价 |
2.2.2 定量评价 |
3 九龙县游客特征及潜力市场分析 |
3.1 游客特征分析 |
3.1.1 游客性别比例及年龄分布 |
3.1.2 游客文化程度及职业构成 |
3.1.3 客源市场 |
3.1.4 游客出游偏好 |
3.1.5 游客消费基本特征 |
3.2 潜力市场分析 |
3.2.1 生态旅游市场 |
3.2.2 户外拓展旅游市场 |
3.2.3 文化旅游市场 |
4 九龙县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 |
4.1 发展优势 |
4.1.1 资源优势 |
4.1.2 区位优势 |
4.1.3 政策优势 |
4.2 发展劣势 |
4.2.1 交通基础设施较差 |
4.2.2 旅游产业体系尚不完善 |
4.2.3 旅游品牌开发不足 |
4.3 外部机遇 |
4.3.1 扩大内需及旅游业融入国家战略体系的机遇 |
4.3.2 低碳经济时代带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特别机遇 |
4.3.3 加快藏区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 |
4.4 外部挑战 |
4.4.1 水电、矿产开发与旅游开发矛盾突出 |
4.4.2 区域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 |
4.4.3 生态环境脆弱及文化保护难 |
5 九龙县旅游业发展建议及对策 |
5.1 完善旅游管理体制 |
5.1.1 建立区域旅游协作组织 |
5.1.2 完善旅游政策法规体系 |
5.2 强化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 |
5.2.1 完善旅游人才制度体系 |
5.2.2 创新人才培养内容及方法 |
5.2.3 优化旅游人才成才环境 |
5.3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
5.3.1 交通设施建设 |
5.3.2 接待设施建设 |
5.3.3 娱乐设施建设 |
5.4 加大旅游资源保护力度 |
5.4.1 自然资源保护 |
5.4.2 文化资源保护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9)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保护遗传学和遗传多样性 |
1.1.1 保护遗传学 |
1.1.2 遗传多样性 |
1.2 非损伤性遗传取样法 |
1.2.1 概念和研究状况 |
1.2.2 非损伤性取样方法在大熊猫研究中的进展 |
1.3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 |
1.3.1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及研究现状 |
1.3.2 微卫星分子标记在大熊猫研究中的进展 |
1.4 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5 研究地概况 |
1.5.1 秦岭山系概况 |
1.5.2 秦岭山系大熊猫分布状况 |
1.6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Meta-analysis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样品采集 |
2.2.2 粪便DNA的提取 |
2.2.3 微卫星扩增 |
2.2.4 性别鉴定 |
2.3 数据分析 |
2.3.1 基因分型及检测 |
2.3.2 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 |
2.3.3 STRUCTURE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2.3.4 MSVAR贝叶斯溯祖分析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Meta-analysis |
3.2 个体识别和性别鉴定 |
3.3 佛坪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
3.4 佛坪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的遗传结构 |
3.5 佛坪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的溯祖分析 |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
4.1 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现状分析 |
4.2 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的种群历史及影响因素 |
4.3 对野生大熊猫种群的保护管理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10)四川省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质环境数据 |
2.2.1 DEM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2.2.2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数据 |
2.2.3 地震数据 |
2.2.4 地质灾害数据 |
2.3 生态环境数据 |
2.4 社会经济数据 |
第3章 生态地质环境主要因子特征 |
3.1 主要因子选取 |
3.2 地质环境因子特征 |
3.2.1 地形地貌 |
3.2.2 地质构造 |
3.2.3 地层岩性 |
3.2.4 地震动加速度 |
3.2.5 地质灾害密度 |
3.3 生态环境因子特征 |
3.3.1 气象因子 |
3.3.2 归一化植被指数 |
3.3.3 植被类型 |
3.4 社会经济环境因子特征 |
3.4.1 土地利用分布 |
3.4.2 路网分布 |
3.4.3 人口密度分布 |
3.4.4 国内生产总值 |
3.4.5 产业分布概况 |
第4章 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 |
4.1 生态功能区划原则 |
4.2 生态功能区划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4.3 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评价 |
4.3.1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4.3.2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
4.3.3 植物保护等级划分 |
4.3.4 生态地质环境敏感性评价 |
4.4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
4.4.1 生物种群丰富程度评价 |
4.4.2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
4.4.3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
4.5 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评价 |
4.6 生态功能区划格局 |
第5章 泸定县生态功能分区评价 |
5.1 主要生态调节功能区评价 |
5.1.1 海螺沟国家地质公园和燕子沟景区(A1、A2) |
5.1.2 西部高海拔水土保持区(A3) |
5.1.3 西北部水源涵养与生物资源保护区(A4) |
5.1.4 南部水源涵养与生物资源保护区(A5) |
5.2 生态产业聚集区评价 |
5.2.1 县城生态农业产业聚集区(B1) |
5.2.2 冷碛镇、兴隆镇矿业农业产区(B2) |
5.2.3 北部河谷生态农业区(B3) |
5.2.4 南部河谷生态农业区(B4) |
5.3 次要生态调节功能区评价 |
5.3.1 东北部生态资源保护与水源涵养区(C1) |
5.3.2 东南部生态资源保护与水源涵养区(C2)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贡嘎山湾坝乡大熊猫的数量调查及方法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传统村落开发保护研究 ——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D]. 陈红利.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川西高原藏区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蔡新良.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3]川西北高原藏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及扶贫效应研究[D]. 何星. 西南民族大学, 2020
- [4]四川省泸定县贡嘎中蜂养殖项目精准扶贫案例研究[D]. 陈茜.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6]四川山区国土空间规划探讨[D]. 张永柳.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7]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四川藏区城镇廊道系统构建研究[D]. 张芳明.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8]九龙县旅游资源现状评价及开发利用对策研究[D]. 赵旭华.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9]秦岭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现状分析[D]. 张冬玲.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10]四川省泸定县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 赵阳.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