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封闭治疗体表淋巴结结核32例疗效观察

局部封闭治疗体表淋巴结结核32例疗效观察

一、局部封闭治疗体表淋巴结结核32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张超杰,胡金辉,赵希[1](2021)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诊治湖南专家共识(2021版)》文中提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是一种临床上较少见的乳腺慢性炎性疾病,近几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但由于其病因不明、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从而导致目前对该病的误诊率较高,特别是治疗不规范、效果欠佳,且病情易反复发作致迁延不愈,俗称"炎症中的癌症"。为此,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乳腺甲状腺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医学会普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乳腺甲状腺外科学组、湖南省预防医学会乳腺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结合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湖南乳甲外科联盟5个学术机构,联合省内从事该领域相关专家,就GLM诊治相关内容,多次在线上和线下进行充分研讨,力求不断完善,基本达成共识,共同制定《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诊治湖南专家共识(2021版)》。

于远航[2](2020)在《肉牙肿性乳腺炎病因及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背景: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以下均简称为GM)是以在乳腺小叶为中心,周边可见多灶性微脓肿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非干酪样坏死,坏死性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又称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好发于有过哺乳史,且于断乳后2-5年的20-40岁的初产妇或经产妇。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在临床上除了病理为诊断的“金标准”外,无其他明显特异性,极易误诊为乳腺癌等疾病,从而导致失治误治,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目的:本文第一部分对于GM的流行病学、发病原因、诊断、鉴别诊断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尽可能的抓住GM的病因学和诊治的关键。同时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找到GM的临床研究下一步的方向。第二部分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已经治愈的GM患者,以及借鉴近十年对于主题是对GM诊治进行分析的1048例患者,对其一般情况、发病特点和原因、诊治特点及后期随访复发的情况进行系统的认识,积累对该病的临床经验,对此后开展对该病的其他研究做一个基础,为今后开展该病的临床工作提供一个参考。方法:第一部分于中英文数据库中以“肉芽肿性乳腺炎”和“granulomatous mastitis”为关键词,1988年-2019年2月的全面检索大量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进行综述。第二部分1.在中文数据库中以“肉芽肿性乳腺炎”为关键词搜索,用“分析”为在结果中二次搜索,根据纳排标准最终剩余20篇文献,提取其中共1048例患者的相关信息。2.收集从2016年12月-2019年12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乳腺外科门诊治疗的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共60例,通过查阅病历资料,门诊及线上进行随访的调查,了解其情况,与文献中的1048例,共1108例患对其部分一般情况和临床症状体征、部分检查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第一部分文献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临床经验总结。结果:1.我院60例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范围25-44岁,其中25岁-35岁的患者居多,占总数的68.3%,其中BMI不在正常范围值的有文献中1048例患者最大65岁,最小16岁,主要集中在25-40岁。年龄段分布广,跨度大。本病全年均可发病,季节不限,本院研究中重要集中在夏季多发。文献研究中提到秋季多发。2.多数发生在断乳后2.5年内的初产妇和经产妇。研究中有哺乳期乳腺炎或乳汁淤积的共有235例,占研究总数的23%。单侧乳房多发,双侧发病在研究中只有20例双乳发病,其余都是单侧乳房发病,且在本院60例研究中有左乳多于右乳,其中涉及单象限发病的有39例,主要集中在外上象限。两个象限以上发病的21例,其中有3例患者全乳房发病。病灶大小主要为5-10cm,有32例(53.3%)3.本研究中本院患者病程7d-14个月,平均3.03个月。本院将该病分肿块型,脓肿型,窦道型,混合型。60例患者中,于外院就诊治疗过的有53名患者,来我院时处于肿块型的有23例(38.3%),脓肿型的15例(25.0%),窦道型的13例(21.7%),混合型的9例(15.0%);4.本研究60例患者中先天乳头畸形有24例,患过哺乳期乳腺炎或乳汁淤积的有19例,15例有患侧乳房外伤史,口服避孕药或精神类药物的患者有8例等。文献回顾中,哺乳期乳腺炎史有239例,先天乳头畸形或凹陷有223例,患侧外伤史50例,流产史53例,药物史34例,泌乳素增高28例等。5.进行相关检查过程中,60例本院患者患侧乳房导管扩张48例(80%),液体流动(液性暗区)44例(73.3%),患侧淋巴结肿大22例(36.7%)。文献中报道了427超声结果,其中82例被误诊为乳腺癌,其余主要以不规则低回声结节或肿块为主,部分显示液性暗区,脓肿形成,考虑炎性包块等。性激素检查中,异常患者不正常项出现69次,其中32例(53.3%)泌乳素不在正常范围内。60例患者中,有43例做了细菌培养+药敏,42例无菌生长,1例分泌物为含有金色葡萄球菌。文献中也有也有129例出现炎细胞浸润,怀疑恶变26例,误诊率较高。7.文献中采用的治疗,有抗生素、中药、激素、引流、外敷、手术等,术式主要为手术区段切除、单纯肿物切除、皮下腺体切除、乳房重建术、乳房全切术等。本院治疗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中药+手术治疗,第二种是中药+引流+手术治疗。中药辨证论治,引流采取普通切开引流术伴搔扒换药,手术为清创缝合术。两种治疗年龄、病程、分型、象限分布、伴随症状中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相同,有比较意义。中药+手术组治愈9例,显效12例,中药+引流+手术治愈24例,显效15例,总有效率100%,两组在整体疗效(P=0.00<0.05),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证明两组有效果,且效果明显;在乳房外形上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病灶最长径比较,第一组和第二组组内分别比较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明显差异,第一组和第二组治疗前的最长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一组和第二组治疗后最长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说明中药+引流+手术组在诊对术后病灶大小上优于中药+手术组。8.通过门诊、微信平均随访22.46±8.834月,中药+手术组原位置复发2例(3.3%),经过切开引流后再行清创缝合术后痊愈,随访未见复发;中药+引流+手术组随访期间未见原位置复发情况。结论:1.本病的近年来的发病趋势升高,且一般为女性,也有男性患者(但由于病人数量有限,本院未对男性病人进行统计)。2.该病好发于有过哺乳史,且于断乳后2-5年的20-40岁的初产妇或经产妇。3.四季均可发病,本研究中夏季多发。4.一般都是乳房外伤史、口服避孕药、精神类药物,外伤,泌乳素增高、促排卵、口服性激素类药物、哺乳期乳腺炎或乳汁淤积、肥胖、吸烟等不良习惯等提示可能有GM的发病相关因素。5.双乳均可发病,单侧多发,本研究中左侧多发,四个象限均可发病,本研究中外上象限多发。6.发病时主要是以初期以乳房肿块伴疼痛,后期发展破溃流脓形成窦道或瘘管且经久不愈,且发展过程迅速。可能伴有淋巴结肿大、发热、咳嗽、关节肿痛、四肢红斑、乳头溢液等症状。7.该病可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的可行初步诊断,但病理检查时GM的诊断金标准。8.治疗根据患者情况而定,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是目前本作者认为最值得推广的办法之一,本研究中认为中药+引流+手术方案更优。9.本病极易复发,切除范围要斟酌而定,选择手术时机,保持乳房外形美观也是治疗考虑范畴的重要范畴之一。术后也要一定时间内的药物调理,防止复发。

冯明华,周文健[3](2019)在《45例颈淋巴结结核抗痨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治疗颈部淋巴结核的护理,减轻病人的痛苦,以利于病灶尽快缩小,溃疡面愈合。方法回顾45例颈部淋巴结核抗痨治疗中的心理护理和药物护理。结果规律全程抗结核、配合局部抗结核治疗及护士精心护理,疗效良好,有效率84%以上。结论规律全程抗结核、配合局部抗结核治疗颈部淋巴结结核,可对脓腔内的细菌进行彻底清除,有利于病灶的愈合,治疗的同时给予精心护理,可缩短治疗时间。

余洋[4](2019)在《化痰解凝糊联合超声导入干预结节型淋巴结核的效应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验证化痰解凝糊超声导入治疗结节型淋巴结核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效应机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12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化痰解凝糊超导组)、对照1组(空白超导组)、对照2组(利福平超导组)、对照3组(化痰解凝糊外敷组),每组32例。治疗14天后,对未脱落的四组病例的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免疫指标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1.61%、77.42%、76.67%、93.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淋巴结横径、淋巴结纵横比、T-SPOT水平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淋巴结横径、淋巴结纵横比变化情况与三个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治疗组治疗前后IL-10、IFN-γ、CD4+、CD4+/CD8+水平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1.化痰解凝糊联合超导治疗结节型淋巴结核,可以有效缩小淋巴结,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并降低T-SPOT水平。2.该方法治疗结节型淋巴结核疗效满意,可能与其能有效抑制患者外周血中的IL-10、提高IFN-γ、CD4+、CD4+/CD8+水平相关。3.化痰解凝糊联合超导治疗结节型淋巴结核,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副作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田培宝,王迎雪,李雨染[5](2000)在《局部封闭治疗体表淋巴结结核32例疗效观察》文中认为

梁艳辉,赵磊[6](2016)在《胸腺五肽辅助治疗颈部淋巴结核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INF-γ和IL-10水平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胸腺五肽辅助治疗颈部淋巴结核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IL-10和INF-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颈部淋巴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单纯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胸腺五肽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后2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IL-10和INF-γ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发热消失时间、乏力盗汗消失时间、颈部疼痛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CD3+、CD4+和CD4+/CD8+和INF-γ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而CD8+和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胸腺五肽辅助治疗颈部淋巴结核可显着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米晓燕,宁宝华,张琳,郭东方[7](2015)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淋巴结结核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内消瘰疬丸和健脾润肺丸联合药物化学治疗颈淋巴结结核的疗效。方法:将97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8例,两组均采用3HRZE/9HRE方案治疗,同时治疗组加服内消瘰疬丸和健脾润肺丸,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6个月末,治疗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机体一般状况改善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个月末,对照组和治疗组淋巴结吸收和伤口愈合总有效率分别为59.2%、7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月末治疗组淋巴结吸收和伤口愈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消瘰疬丸和健脾润肺丸联合药物化学治疗颈淋巴结结核效果显着,值得临床应用。

徐振华[8](2011)在《针拨加局部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针拨加局部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科学分析,对疼痛、活动角度、活动角度、功能活动以及X线影像学等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能否更有效的减少疼痛的发生时间,扩大活动范围,减少病人痛苦。为将此法纳入常规化、标准化及临床推广提供一定的依据。确定平常的局部封闭治疗加入简单的针拨方法可以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属临床性研究,采用随机单盲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共100例患者,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首先对比了年龄,T检验显示:针拨治疗组的平均年龄为47.5岁,封闭治疗组平均年龄为48.5岁,经比较没有显着差异(T=0.864,P=0.390>0.05)。在两个组别的性别方面检验结果显示:X2值为000,对应的P值为0.987,大于0.05,说明两组性别比较没有差异。(一)治疗效果方面的检验结果:1、针拨治疗组的简化疼痛评分为14.2,封闭治疗组简化疼痛评分为16.7岁,经比较具有显着差异(T=2.466,P=0.015<0.05)。2、视觉疼痛卡检验结果显示:X2值为8.179,对应的P值为0.042,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3-4天疼痛口述检验结果显示:X2值为9.843,对应的P值为0.049,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现有疼痛强度具有明显差异,针拨治疗组疼度强度为0度、1度和2度的比例明显高于封闭组,3度、4度和5度的比例又明显低于封闭组。(二)中医方面治疗结果检测:舌苔结果显示:X2值为20.008,对应的P值为0.000,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舌苔变化具有明显差异,针拨治疗组舌苔变化比例为82.1%,明显高于封闭组的38.6%。脉象结果显示:X2值为20.044,对应的P值为0.000,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脉象变化具有明显差异,针拨治疗组脉象变化比例为83.9%,明显高于封闭组的40.9%。(三)西医治疗结果检测:握力结果显示:X2值为10.853,对应的P值为0.004,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握力恢复具有明显差异,针拨治疗组握力增大比例明显高于封闭组,而封闭组握力减小比例明显高于针拨组,说明针拨组疗效好于封闭组。活动范围结果显示:X2值为11.477,对应的P值为0.003,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活动范围恢复具有明显差异,针拨治疗组活动范围增大比例明显高于封闭组,而封闭组活动范围减小比例明显高于针拨组,说明针拨组疗效好于封闭组。功能障碍结果显示:X2值为10.163,对应的P值为0.006,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功能障碍恢复具有明显差异,针拨治疗组功能障碍减弱比例明显高于封闭组,而封闭组功能障碍增强比例明显高于针拨组,说明针拨组疗效好于封闭组。疗效标准判定:X2值为8.559,对应的P值为0.036,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疗效具有明显差异,针拨治疗组痊愈和有效比例明显高于封闭组,而封闭组无效比例明显高于针拨组,说明针拨组疗效好于封闭组。结论:1、针拨治疗组的简化疼痛评分说明针拨治疗组简化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封闭治疗组。2、视觉疼痛卡检验结果说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具有差异,针拨治疗组评分为0和2的比例明显高于封闭组,但是评分为4和6的比例又低于封闭组。3、术后3-4天疼痛口述检验说明针拨治疗组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封闭组。

鲁付荣[9](2010)在《颈部淋巴结结核局部封闭治疗28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结核局部封闭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愈率,缩短治疗疗程,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方法:利用药物局部封闭治疗结节型、浸润型颈部淋巴结结核28例,探讨应用最佳封闭治疗的时机、药物及方法。结果:28例患者采用封闭治疗均得到彻底治愈,无一例复发或继续发展为脓肿型、破溃型。结论:颈部淋巴结结核的结节型、浸润型如果能系统规范化局部封闭治疗,并选择好封闭时机,预后较好,避免复发或继续发展为脓肿型、破溃型而手术治疗,从而缩短治疗疗程,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孟令超,庞智宏[10](2009)在《浅表淋巴结结核93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二、局部封闭治疗体表淋巴结结核32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局部封闭治疗体表淋巴结结核32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诊治湖南专家共识(2021版)(论文提纲范文)

1 GLM的定义
2 GLM的流行病学
3 GLM临床表现
4 GLM可能相关诱因/病因
5 GLM评估要点与评估方法
    5.1 GLM实验室检查
    5.2 影像学检查在GLM诊断和病灶范围评估中的作用
6 GLM临床分类/分型
7 空芯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在GLM诊断中的作用
8 CNB穿刺点选择的重要意义
9 CNB确诊为乳腺癌的治疗策略
1 0 CNB穿刺组织/脓液细菌培养(特殊的培养基)及二代测序的意义
11 GLM的鉴别诊断
    11.1乳腺癌
    11.2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症/导管周围乳腺炎
    11.3乳晕下脓肿
    11.4结核性肉芽肿性乳腺炎
    11.5硬化性淋巴细胞性小叶性乳腺炎
12 GLM的糖皮质激素治疗
13 GLM的免疫治疗
14 GLM的抗生素治疗
15 GLM的抗结核治疗
16 GLM的中医药治疗
    16.1内治法
        16.1.1中医辨证论治
        16.1.2中成药
    16.2外治法
        16.2.1贴敷法
        16.2.2中药外洗/熏洗
        16.2.3提脓去腐药捻引流术
        16.2.4刮匙搔刮捻腐术
        16.2.5生肌法
        16.2.6垫棉法
        16.2.7针灸法
17 GLM的手术治疗
    17.1手术时机
    17.2手术范围
    17.3手术方案
18 GLM I期、II期乳房重建的可行性
19 GLM不同分型/类型对应治疗方案
    19.1肿块期
    19.2脓肿形成期
    19.3复杂难治期
20 GLM临床治愈标准及评估方法
21 GLM随诊与全程管理

(2)肉牙肿性乳腺炎病因及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GM的病因及临床诊疗的研究进展文献整理
    1 引言
    2 流行病学
        2.1 国外流行病学
        2.2 国内流行病学
    3 病因及和增加发病几率的因素
        3.1 西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1.1 自身免疫
        3.1.2 炎性反应
        3.1.3 激素水平改变
        3.1.3 避孕药
        3.1.4 其他
        3.2 中医的病因病机
    4 临床表现
        4.1 发病部位和好发部位
        4.2 临床症状和体征
        4.2.1 主要临床表现
        4.2.2 伴随症状
    5 诊断
        5.1 符合临床表现
        5.2 辅助检查
        5.2.1 实验室检查
        5.2.2 影像学检查
        5.3 病理检查
    6 鉴别诊断
        6.1 乳腺癌
        6.2 炎性乳腺癌
        6.3 急性感染性乳腺炎或乳房脓肿
        6.4 浆细胞性乳腺炎
        6.5 乳房结核
        6.6 结节病
    7 治疗
        7.1 手术治疗
        7.2 非手术治疗
        7.2.1 激素治疗
        7.2.2 中医治疗
        7.2.3 其他治疗
    8 随访与复发
第二部分 肉芽肿性乳腺炎病例临床回顾
    一 资料与方法
        1 文献病例资料来源
        1.1 检所关键词
        1.2 相关检索数据库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1.4 检索步骤
        2 临床资料来源
        2.1 研究对象
        2.2 选择患者标准
        2.3 诊断标准
        2.4 疗效评价标准
        2.5 外形评价标准
        2.6 观察指标
    二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年龄分布
        1.2 患者BMI值
        1.3 发病季节
        1.4 婚育史、哺乳史
        1.5 既往史
        1.6 过敏史
        1.7 家族史
        2 临床症状与体征
        2.1 发病部位
        2.2 病程
        2.3 临床症状和体征
        2.4 外院治疗及诊断情况
        3 辅助检查
        3.1 实验室检查
        3.2 影像学检查(以基本的超声检查为主)
        3.3 病理学检查
        4 治疗
        4.1 中药运用
        4.2 根据一般资料就行基线分析:
        5 随访与复发
讨论
    1 一般资料讨论
    2 发病机制讨论
    3 临床症状讨论
    4 诊断讨论
    5 治疗讨论
    6 本研究中治疗方式的优势
结语
    1 结论
    2 存在问题及展望
        2.1 课题方面的不足
        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中引用病例的文献来源
附录二 收集病例调查问卷
综述 肉芽肿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45例颈淋巴结结核抗痨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结果
4 护理
    4.1 饮食护理
    4.2 心里护理
    4.3 换药护理
    4.4 全身抗痨用药护理
4讨论

(4)化痰解凝糊联合超声导入干预结节型淋巴结核的效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祖国医学对淋巴结核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1.2 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对淋巴结核的认识
        2.1 定义
        2.2 流行病学
        2.3 病因
        2.4 分类及分型
        2.5 治疗
    3. 结节型淋巴结核的研究进展
    4. 化痰解凝糊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案
    3. 观察指标
        3.1 疗效观察指标
        3.2 安全性观察指标
        3.3 免疫观察指标
    4. 疗效判定标准
    5. 统计方法
    6. 技术路线
    7. 结果
        7.1 临床疗效
        7.2 中医症候积分
        7.3 淋巴结横径
        7.4 淋巴结纵横比
        7.5 T-SPOT检测结果
        7.6 ESR检测结果
        7.7 安全性指标
        7.8 免疫指标
第三部分 讨论
    1. 结果分析
        1.1 疗效分析
        1.2 安全性分析
        1.3 免疫指标分析
    2. 分析讨论
    3.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录
致谢

(6)胸腺五肽辅助治疗颈部淋巴结核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INF-γ和IL-10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1.3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2.4 2组治疗前后IL-10和INF-γ水平比较
    2.5不良反应
3 讨论

(7)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淋巴结结核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治疗:
    1.4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断: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
    2.2 两组治疗情况:
3 讨论

(8)针拨加局部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实验研究
    一、临床资料
    二、研究方法及标准
    三、研究结果
讨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9)颈部淋巴结结核局部封闭治疗28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依据
    1.3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分型依据
    1.4 封闭前治疗经过
    1.5 封闭方法技巧
2 结果
3 讨论
    3.1 封闭时机的选择
    3.2 封闭前药物的应用
    3.3 封闭注意事项
    3.4 麻醉方式
    3.5 封闭期间及封闭后药物的应用

(10)浅表淋巴结结核9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相关检查
    1.4 治疗及预后
2 讨论

四、局部封闭治疗体表淋巴结结核32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诊治湖南专家共识(2021版)[J]. 张超杰,胡金辉,赵希.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1
  • [2]肉牙肿性乳腺炎病因及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D]. 于远航.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45例颈淋巴结结核抗痨治疗中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 冯明华,周文健.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18)
  • [4]化痰解凝糊联合超声导入干预结节型淋巴结核的效应机制研究[D]. 余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8)
  • [5]局部封闭治疗体表淋巴结结核32例疗效观察[J]. 田培宝,王迎雪,李雨染. 开封医专学报, 2000(04)
  • [6]胸腺五肽辅助治疗颈部淋巴结核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INF-γ和IL-10水平的影响[J]. 梁艳辉,赵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12)
  • [7]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淋巴结结核的疗效观察[J]. 米晓燕,宁宝华,张琳,郭东方. 吉林医学, 2015(15)
  • [8]针拨加局部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研究[D]. 徐振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1(04)
  • [9]颈部淋巴结结核局部封闭治疗28例分析[J]. 鲁付荣. 中国医药导报, 2010(12)
  • [10]浅表淋巴结结核93例临床分析[J]. 孟令超,庞智宏. 中国防痨杂志, 2009(08)

标签:;  ;  ;  ;  ;  

局部封闭治疗体表淋巴结结核32例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