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论、实证、政策的有机结合——评《中国地方政府投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许嘉禾[1](2021)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提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要强、要兴,发展体育产业是主要途径。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高质量发展逐步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体育产业要提质增效和持续高速发展,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持。然而当下,金融体系在体育产业中的效用功能尚未能够充分发挥。因此,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金融支持问题,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命题。本研究立足于体育产业的经营实践,综合运用体育学、管理学、系统科学及金融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及范式,以现代产业和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按照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特征与机理、宏观效应、微观效率以及系统运行的次序,从理论分析到实证研究,展开工作。本研究的工作主要如下:一是梳理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发现体育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不足。二是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剖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三是在宏观产业层面,以耦合协调的视角,审视体育产业与金融体系的关联关系。通过建立序参量体系,引入耦合协调、剪刀差以及灰色关联等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影响因素。四是从在微观企业的层面,以“黑箱”的视角,根据金融支持与体育产业的不同维度,测度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通过筛选体育企业样本,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性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及其演变特征。五是根据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构建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优化体育产业金融支持,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着力点。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政府金融支持和市场金融支持均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随着体育产业金融需求的不断升级,政府部门对体育产业金融活动的认识持续深化,政策工具与国有资本逐步活跃。金融市场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各类体育产业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异军突起。体育产业嵌入金融体系的程度不断加深。但同时,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是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二是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三是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四是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2)我国体育产业具有快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业态丰富的结构性特征、高不确定性的风险性特征和消费供需的不平衡特征。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下,体育产业的发展特征进一步衍生出了独特的金融需求特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的是政策引导下的规模化金融支持、层次多元化的系统性金融支持、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以及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3)资本形成、创新推动和消费刺激是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功能组成。金融体系一是可以扩大资本积累,促进资本形成,缓解体育产业融资约束;二是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分散创新风险,推动体育产业技术、模式创新;三是可以实现跨期平滑、财富效应和风险保障,刺激体育产业消费发展。有效的金融支持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投资和消费两端,通过平衡产值结构、改善融资结构、变革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的结构转型升级;通过扩大要素供给、加快要素流通、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的要素生产效率;通过加速企业成长、优化公司治理、形成循环激励,促进产业的价值增值,精准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成长痛点,协助体育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4)宏观产业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体系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内生耦合机理和外部耦合功能,具有双向耦合协调发展机制。二者不仅维持了长期、高度的耦合关联性,并且实现了耦合协调度的持续跃升,呈现出由低水平协调向高水平协调演化的动态趋势。金融体系对体育产业的短时间、爆发性增长起到了有效地支撑作用。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尚处于发展周期的前期,其交互胁迫作用远小于耦合协调发展所带来的正向效应。与此同时,二者的耦合协调效应受到多种内生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风险投资市场、消费金融、政府扶持和金融创新等内生动力型因素,以及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变动等外生环境型因素,均与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密切关联。(5)微观企业效率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静态来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金融支持效率尚可,多数样本企业接近最优生产前沿面,但同时具有明显的技术制约特征。扩大金融资源投入规模前,需要着重改善金融技术水平。在金融支持效率内部,债权效率较好,股权效率欠佳,且股权效率呈现规模制约特征。在体育产业内部,体育企业板块、行业业态和空间地域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支持效率差异。第二,动态来看,金融支持体育产业的动态效率水平并未产生良性改观,反而出现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不足,产业金融技术创新水平难以支撑金融资源规模的快速增长。其中,股权动态效率下滑,技术进步水平下降明显,是导致整体金融效率下滑的主要原因。第三,动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表明,效率落后企业对领先集团具有追赶效应,但收敛速度较慢,且收敛速度存在体育产业内部的结构性差异,达到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的均衡仍需要较长时间。(6)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实证研究说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视为由政府金融支持、金融市场发展、宏观金融环境和体育产业发展所组成的动力学系统。第一,强化金融市场支持力度可以有效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相对而言,强化股权市场的效能略优于债权市场。股权市场更有利于体育产业规模扩张和要素生产率提升,债权市场则更有利于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第二,政府干预会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影响。弱化政府干预无益于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维持一定强度的政府金融支持具有必要性。适度增强政府干预有利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但当政府干预过度时,会造成规模增长与要素生产率下降并存,仅能“做大”而不利“做强”体育产业,最终无益于产业发展质量。第三,宏观金融风险能够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显着的负面冲击。随着体育产业深度嵌入金融体系,金融风险的损害力度可能进一步增大,需要审慎防范、积极应对金融风险。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金融政策体系,优化制度顶层设计;丰富金融服务市场,创新投融资渠道模式;推动金融技术创新,开发新型金融工具;优化企业金融管理,重视复合人才培养等策略建议。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探讨了金融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现状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明确金融功能的作用支点,厘清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2)结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产业与微观企业视角进行实证研究。综合运用数理模型及相关评价方法,设计序参量体系,测度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从不同维度测度并评价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特征及其变动规律。形成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的深层次认识,为优化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效能提供着力点。(3)构建了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设计模型变量及函数关系,并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仿真。探究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为企业部门的金融决策和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更具现实意义的参考。
莉姿(CHANTHANILEUTH VILATPHORN)[2](2020)在《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及其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老挝实行经济开放以来,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这得益于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不断完善。当前,老挝政府在为继续积极吸引外资作出努力,外商直接投资对促进老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推动相关制度变革等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变迁,作用于老挝外商直接投资的直接挤入效应非常明显,在间接促进了老挝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促进了老挝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就业率的提升。当然,外商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也产生了挤出效应,包括对老挝本土企业竞争力的削弱以及加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本文结合外商直接投资理论与制度经济学理论,基于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现状与老挝经济发展现实,探讨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产生与变迁历程,剖析制度理论框架下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变迁的特征与动因,进而对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基本内容展开研究,分析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功能与效应,研究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产生的效应机理与路径依赖及其经济效应。根据制度变迁理论与制度效应理论,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一种市场经济下的制度安排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变迁具有促进作用。在戴维·菲尼的理论框架下,影响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的因素代表了建立制度变化实证模型的一个重要方法。因此,我们在对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时,需要把有关影响制度供给与需求的重要因素考虑在内。在老挝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逐渐转变的过程当中,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投资制度内容的“介入”,不断作用于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变迁和效应。在新制度经济学领域,产生了一个基本命题,即:制度是内生的,它对经济增长会产生重大影响,制度的作用最终体现在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上。外商直接投资制度作为一个庞大的制度分支体系,其影响过程必然不是由一种FDI数据值来反映的,而是由多种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倾向的数据指标集展现的(即FDI制度因子),鉴于这种多对一评价值模型具有较高系数的分散性,本文以准入制度、审批制度、管理制度和鼓励制度为FDI制度评价指标体系中的4个一级维度指标,并分别从4个不同制度视角选取维度变量,借助MATLAB软件,对变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因子分析,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作为计量经济模型,利用协整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和老挝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老挝短期的政策鼓励并不能完全刺激外商直接投资比例的增加。从长期发展看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与老挝经济增长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影响,且这种正相关以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FDI综合制度值,老挝GDP将会增加0.7259%。且外商直接投资短期内对老挝的经济增长(GDP)的影响相对较小,即FDI波动1个百分点,那么经济增长将同向变化0.391628个百分点,且GDP的调整系数为-2.093457。整体来看,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与老挝经济增长间存在正相关的互作关系,其中管理制度、准入制度及鼓励制度是促进老挝经济增长和FDI投入的主要影响因子,由此得证老挝的FDI制度体系及其变迁总值可以刺激和促进老挝的经济增长,且拥有明显的经济效应。基于此,本文在最后通过对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经济战略目标与定位的分析,给出了提升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经济效应以及规避挤出效应的制度完善对策与建议,认为在建立外商直接投资制度时应注重老挝与外国投资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协调,应结合老挝社会与经济发展实际建立动态管理模式。注重对制度环境特别是法治环境与公平竞争环境的维护并充分发挥政府中介引导作用。
林钊宇[3](2020)在《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美国次贷危机后,世界经济形势陷入萧条,全球经济维持下行趋势,国际贸易局势持续紧张,在这样严峻的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仍然保持着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国内物价稳定,离不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其中政府投资正是关键的一项经济手段。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中央政府简政放权,提高了地方政府地积极性,地方政府直接联系本地企业和人民群众,可以结合地方具体情况,更有针对性进行地开展政府投资。江西省是传统的革命老区,战争时期,曾经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关键一环,虽然近年来政府投资力度不断增强,经济总值呈不断递增趋势,但与周边的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省份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对地方政府投资,经济增长以及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民间投资,这三者进行了相关的理论论述,基于充足的理论基础,结合江西省实际情况,分析了政府的投资现状,经济发展情况,通过对江西省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的实证分析,结合计量数学模型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一个有效地说明,以期可以为推动江西省经济增长,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良性协调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探讨今后如何改善政府投资行为,最终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安百杰[4](2020)在《公共服务供给视角下的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共服务供给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利用财政资金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不只是一个经济的过程,更是一个政治的过程。这是因为财政资金的主要来源——税收,本质上是公民收入的一种让渡。公民的“税收牺牲”必然要求产生相应的效益,这正是开展公共服务供给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原因所在。在我国,财政资金往往会以“项目”的形式来支持公共服务供给,同时也因为效率、效果、效益等方面的不佳而饱受诟病。开展公共服务供给财政项目绩效评价,促进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水平的提高,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加强财政管理、推动治理效能转换的必然要求。“如何在公共服务视角下,有效地提高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水平?”这一研究问题由此而提出。近年来,中国在公共服务供给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推广模式,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亟需进一步考察分析我国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运作现状和理论立场,结合我国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任务与方向,来寻求建立与“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求相适应的策略优化路径。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分析框架的建构是本研究的基础。回顾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涉及的公共管理学、经济学、财政政治学等多重理论渊源,可以发现,除了致力于建构实践工作中使用的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框架标准,学界颇多聚焦于对财政项目绩效评价中应更加关注其政治性维度的探讨。财政政治学作为一种在经济社会和政治过程中共同演进的学科视角,核心内容在于认为研究财政的问题,一方面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利用数据和模型来分析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帕累托最优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从政治学科的角度,基于对国家治理效能和政府合法性的分析,关注公平、公民偏好等问题,来阐释财政现象。由此,财政政治学将政治维度纳入财政项目绩效评价中的理论阐述,成为本研究构建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治理模型的重要理论依据。研究基于财政政治学构建起以“公共价值理念”“PV-4E分析框架”和“实现机制”为核心的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治理模型,模型的核心内容“PV-4E分析框架”包括了“公共价值”“4E评价标准体系”和“多元主体参与”等主要要素。其中,公共价值是判定绩效达成与否的重要依据,在框架设计中处于顶层设计地位,其外在的衡量标准可以表现为政府行为的回应性和公共性。“4E评价标准体系”主要是基于“经济、效率、效果、公平”(4E)标准的指标体系设计。“多元主体参与”主要是指开展财政项目绩效评价要关注党委、人大、财政、资金使用部门和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度。基于所建构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案例分析、内容分析和问卷调查研究等方法,按照“历史经验总结——运转现状描述——发现现实差距——寻找优化路径”的研究思路展开研究。首先,研究通过对我国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历史梳理和政策文本分析分析,考察了其发展的历程与发展特征。一是结合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实践发展的历史,细化整个发展历程为财政收支平衡考核阶段、财政投资评审阶段、财政项目绩效评价试点阶段和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阶段。二是基于2003年以来的中央层面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类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探索总结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实践方向。三是对中央和部分省市级财政部门中负责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管理的工作机构的组建方式和职能文本进行分析,提炼其核心职能分为顶层设计、技术工具、绩效实践和成果利用等内涵。其次,研究通过对一项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活动的案例研究,考察当前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现实运作过程。选择了 2017年度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项目资金的财政绩效评价案例,结合对相关人员的“非标准化访谈”记录文本的理解,对项目基本情况、项目评价中的指标体系设计、评价过程、评价结果等进行描述,最终对权责关系和关键环节予以总结。认为,一是财政绩效评价中的程序设计,主要包括绩效评价准备、制定评价实施方案、组织实施绩效评价、综合分析评价、形成绩效评价报告、整理底稿等六个主要环节。二是论述了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实践中的权责关系。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涉及多方参与者,主要包括党委、人大机构、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资金使用单位和独立外部主体等,不同参与方由于其本身政治角色和职能定位特点而权责关系不同。三是财政绩效评价中的关键环节是既注重协商,又要注重评价方法的选择等等。再次,基于“PV-4E”分析框架的实证研究,识别并分析我国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存在的现实差距。在对收集的案例、政策文本、自填式调查问卷成果等相关文本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依据质性研究的思路,通过构建节点将分析资料的编码位置连接起来,使庞杂的文本资料纳入到“PV-4E”分析框架中予以分析,形成清晰的概念框架和研究范畴。从绩效评价理念设计、绩效评价执行和绩效评价信息利用三个维度,总结基于“PV-4E”分析框架的现阶段公共服务供给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现实差距。发现现阶段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存在的差距主要集中于三方面。一是财政项目绩效评价价值理念有待深化,表现为理念设计未聚焦于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和评价指标构建设计呈现“三多三少”的特征。二是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操作过程科学性欠佳,表现为目标管理粗放,难以为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提供借鉴意义;信息意识缺乏,致使实务操作中信息化水平低下;指标关注不均衡,评价中对合规性指标关注较多;绩效评价机构建设不完善,市场导向缺失。三是财政项目绩效评价信息利用度有待提升,表现为绩效意识淡薄,信息需求动力未得到充分激发;绩效信息隐匿,信息缺乏公开度、透明度;绩效评价信息挖掘缺失,信息支撑作用难以彰显。最后,在现状运转描述和现实差距分析后,“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探讨中国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优化路径。一方面,研究对美国绩效评价工具使用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总结其经验,寻找对中国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借鉴之处,主要包括:注重法治建设,寻找行政与法治平衡点以及注重多目标设置等方面。另一方面,研究回应我国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发展要求,从价值导向提升、技术性优化和绩效评价信息深度利用等方面提出具体优化策略。具体包括:在价值导向提升方面,提出要构建公共价值导向的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理理念和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开展理念。在技术操作优化方面,提出优化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项目选择、指标设计、技术使用和执业质量。在绩效评价信息的深度利用方面,提出创新财政项目绩效评价信息的利用机制,丰富财政项目绩效评价信息向提升治理效能的转换渠道和强化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利用的文化氛围等等。总之,开展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是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绩效的十分有效的手段,是尝试用“工具——价值”双重属性的方法来实现对帕累托最优状态后的进一步推进。同时也看到,当前的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开展中,各个政府部门普遍聘请专家对公共支出的绩效进行评价,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进步,却不符合税收正义的完全受益原则,因为公共支出的效应应该由承担税负的民众而不是专家在密闭空间中来衡量。由此,要发展和完善现代财政制度,让民众来发挥民意表达和参与预算决策的作用,才是符合财政政治学理念的公共服务供给的治本之策。从逐步关注政府职能到“治本之策”的发展,其间财政项目绩效评价作为一项“工具——价值”双重属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要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提升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价值性作用,而这也是财政政治学理论指导下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关键优化路径选择。
周丹妮[5](2020)在《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大国博弈等因素正冲击着世界经济,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也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越南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枢纽位置,并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与前些年中越经济关系中“贸易热、投资冷”的状况有所不同,2018年中期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促使中国企业对越南的直接投资规模迅速增长。有研究显示,中国企业在越南面临着“双重劣势”与中高级别的国家风险。如何应对来自越南当地的制度压力,成为中国企业在越南经营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结合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在越南经营的中国企业为例,试图发掘东道国制度压力对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及其绩效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及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机制,并将基于企业高层管理者领导风格的相关研究,探索不同领导风格在其中的调节机制。具体而言,本研究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1)东道国制度压力如何直接影响在越中国企业绩效,不同维度的制度压力各自产生何种影响;(2)东道国制度压力如何影响在越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本地化和人力资源自主权;(3)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如何,这二者在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扮演者什么角色;(4)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在不同的领导风格下有何区别,高层管理者的威权型领导风格和服务型领导风格是否会对上述关系产生影响。首先,本研究通过四家不同行业的在越中国企业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采用理论阐述、案例数据和模型构建三者相互印证的分析思路,探究了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东道国制度压力会显着影响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其中强制压力起负向影响作用;规范压力、模仿压力起正向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也会正向促进企业绩效,从而初步论证了本研究构思的合理性。其次,本研究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展开理论探讨与分层剖析,结合在越南实地企业调研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对探索性案例研究中得出的初始假设命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阐述,揭示出“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企业绩效”、“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自主权→企业绩效”、“领导风格——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企业绩效”、“领导风格——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构建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提出了36个理论假设。随后,本研究详细阐述了验证理论假设的问卷与量表设计过程,进行小样本预调研,通过内部一致性检验和CITC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初始调研问卷进行修正和净化,确定正式调研问卷。然后,本研究进行正式调研,从所搜集的有效问卷中筛选、整合出257家企业样本,在检验结构效度、组合信度、聚合效度、区分效度与共同方法偏差之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层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了规范的实证检验。最后,本研究对研究成果进行概括与总结,归纳出研究的理论贡献,提炼出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对东道国制度压力的策略,并在汇报研究局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通过上述研究过程,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东道国制度压力分为强制压力、规范压力和模仿压力三种类型,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强制压力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规范压力、模仿压力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则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强制压力显着负向影响企业社会绩效,规范压力显着正向促进企业社会绩效,模仿压力显着正向促进企业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2)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不同类型的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中承担了不同性质的中介作用,但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东道国强制压力对企业社会绩效的负向影响关系中并未起到中介作用。(3)企业高层管理者领导风格在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其中,威权型领导会削弱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对其社会绩效、财务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削弱企业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其社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服务型领导会增强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对其社会绩效、财务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增强企业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其社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本研究实现了以下研究进展:(1)突显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性,从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两方面解释了海外经营企业应对东道国制度压力的过程;(2)探索出东道国制度压力影响企业绩效的复杂机理,即东道国制度压力不仅能直接影响企业绩效,还能通过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领导风格会增强或削弱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3)揭示出新兴经济体顺向OFDI情境下东道国制度压力与海外经营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混合性发现。(4)有效弥补了现有关于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研究中实证不足的缺陷。
程颖慧[6](2020)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风险与效率研究》文中指出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为促进全球共同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是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迅速发展,对外投资额由2013年的126.3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201.7亿美元,投资存量更是超过1500亿美元。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已占同期对外直接总投资的12.7%。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取得的收获,为各国经济增长开辟了更多空间,为加强国际合作打造了平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新的贡献。然而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时会面临来自东道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存在的投资风险,这些风险会导致企业投资福利的损失。中国与更多国家通过“一带一路”携手共进,共谋发展,着力化解全球风险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背景,探讨规避投资风险和提升投资效率的路径,是中国对外投资企业生存、中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各国长期交流与合作推进的参考依据。文章重点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构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指标体系。借鉴国际知名评级机构的指标体系,增加了社会稳定、执政能力和对华关系等定性评估指标,将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形成适合中国国情需要的对外直接投资风险指标体系。二是,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风险评价,主要从指标和国别两个角度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价。在分指标评价中,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执政水平、经济条件、负债能力、社会稳定和双边关系的单项风险指标评估得分及综合风险得分,并按风险得分对国家进行排名。在分国别评价中,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综合评价值,具体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的投资风险表现。三是,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效率评价。选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经济变量和宏观、微观投资非效率因素,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以探析各影响因素对投资效率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进而减弱投资非效率因素对直接投资的干扰。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测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效率值,从国别、时间、区域等不同角度进行投资效率比较,分析具体的投资效率特征。文章研究的发现:(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表现出来的投资风险偏高,在选取的35个样本国家中,高风险国家约占三分之二。“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在政治、经济、金融、社会、对华关系五个风险评价方面的表现也不均衡。中东欧国家金融体系相对完备,投资安全程度整体较高,但由于其与中国距离较远,导致对华关系得分较低;中亚五国虽然社会风险较小,但由于其落后的经济条件、动荡的政治局势和较弱的政府治理能力,整体投资风险仍然较高。在描述和刻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的诸多因素中,政府执政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稳定程度三方面因素相关性较强,共同形成政治经济社会综合因素,其对一国的整体投资风险影响最大,已成为投资风险中最重要的因素。(2)实证分析相关经济变量和宏观、微观投资非效率因素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率水平和投资效率损失的影响。在所选的相关经济变量中除GDP和通货膨胀率对投资效率影响不显着外,其余变量都对投资效率影响呈显着性特征。其中经济自由度变量影响最大,这表明东道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少,中国企业对其投资面临的风险就越小,投资效率越容易提升。在选择的投资非效率变量中,对我国投资效率损失影响最为显着的是获得信贷难度指标与抑制腐败指标,该结论得到众多学者观点的支持。(3)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效率水平整体偏低。但由于投资效率和投资潜力成反比关系,所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还是很大的,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从国别、时间、区域等不同角度对投资效率值进行比较可以得出,效率水平会随时间推进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在国别分布上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收敛态势;在区域分布上呈现亚洲区域的投资效率较高,中东欧区域的投资效率偏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文章研究的创新之处:(1)目前研究中国对发达国家及新兴经济体投资的居多,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研究关注度不高。而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构成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在投资风险评价体系的指标设定上,本文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类别、地理区域差异,分别分析投资风险特征,构建的指标体系不仅包括汇率波动、政府负债等情况,还包含经济自由度、政府治理质量、政治稳定性、营商环境等方面的衡量。同时为体现东道国国家环境的“中国因素”,考虑到中国与东道国双边关系因素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将东道国对华关系也纳入投资风险指标体系中。(2)构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测度模型,采用的数据来自国内外权威机构的公开数据信息,如世界银行、全球经济、联合国、中国海关的官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以及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层次评价法,从指标和国别两个角度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价,全面量化评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结果客观公正。(3)在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率实证分析的变量选取上,本文将宏观政治因素与微观营商因素都纳入实证分析的框架中。这些风险产生的交叉影响,无疑会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效率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产生干扰作用,成为跨国企业“走出去”的巨大障碍。本文选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经济变量和宏观、微观投资非效率因素指标,探析各影响因素对投资效率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进而减弱投资非效率因素对直接投资的干扰,为“一带一路”建设效益和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雪梅[7](2020)在《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业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林业行业的晴雨表和林业企业的中坚力量,林业上市公司的责任更加重大,应更大程度上考虑森林资源的外部性,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如何保证在赚取经济利润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林业上市公司亟需解决的难题。林业产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其生产经营依托森林资源,其投资兼具了生产周期长、投资风险相对较大和经济效益低等诸多特征,并且关系到林农问题、国民经济发展问题和生态安全问题。近年来政府加大对林业产业上市企业支持力度,代表政府直接意志的政府补助必然对其投资产生影响,也会对社会责任起到重要的支撑和驱动作用。而当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管理层利己动机和战略动机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接纳与认同。在当今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重视加大的背景下,对宏观的政府补助对微观林业产业这一特殊行业上市公司的经济和社会后果进行研究,重新认识其社会责任履行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效果及作用路径提上日程。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为理论指导,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我国沪深两市林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在分析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与投资效率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机理及假设;其次,从变量的测度、主要回归分析方法和模型构建三个方面设计了研究的方案;再次,利用OLS、FE和Sys-GMM三种回归分析方法对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最后,提出了建立完善的政府补助驱动机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和投资效率的内部提升策略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本文按照“政府补助—企业社会责任—投资效率”的逻辑思路,发现并证实了政府补助不仅正向影响林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而且也发挥了对林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正向驱动作用,即政府补助产生的资源补给效果可以优化林业上市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投资效率的长期和短期积极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在政企关系之间这一“从外到内”、从宏观到微观的作用路径中发挥中介作用。本文丰富和发展了林业企业社会责任和投资效率研究领域,为林业上市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提供对策,有助于促进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实现,在政府、社会和企业之间建立完善的互动机制,并为相关政府部门与微观企业提供一定政策指导与借鉴。
陶银海[8](2019)在《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支持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能源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新能源产业既是世界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我国全面深化能源领域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近十年以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取得超常规速度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财政补贴的强力支持。然而,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总体进入发展壮大阶段,政府扶植政策造成的财政负担沉重、补贴效果降低、融资力度不足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仅仅依靠政府财政补助和企业自身财力支持已经不能满足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新能源行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确立能源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多渠道金融体系的融资作用以及与产业政策的协同作用,是破解当前新能源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核心所在,亦是促进新能源产业由政府主导型融资机制向市场主导型融资机制逐渐转变的诉求所在。尽管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资本市场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本身并不健全和完善,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机制尚未取得很满意的成效,从而导致新能源企业普遍受制于较为严峻的融资约束问题。本文基于经典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推演并绘制出了新能源产业的产业生命周期曲线和成本曲线图,同时还基于产业优化选择过程的演进象限图,进一步推演并绘制出新能源产业的业态演进象限图。借助新能源产业的产业生命周期曲线、成本曲线图以及新能源产业的业态演进象限图,深入分析了新能源产业业态演进过程中各阶段资本嵌入以及可能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并总结提炼出新能源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投融资特征与经营状况,从而提出了“一种可能包含空间溢出效应的非对称‘一轴两制’式资本市场支持机制”。在此之后,本文基于传统的计量分析和新近流行的空间计量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2009-2017年中国162个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考察了中国资本市场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系,以期阐释中国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效应。最终形成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新能源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和一般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对于资本需求的门槛更高,所需的资金数量更大,投资周期更长,投资风险极高,而且对于资本的需求贯穿于整个产业生命周期,这就导致新能源产业发展周期的各阶段资本嵌入方式和资金来源差异化明显,需要差异化的资本市场支持模式和手段来与之相匹配。然而当前我国以信贷市场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非常有限,尚未形成一套基于新能源产业生命周期和产业发展特征的,有效服务于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服务于中小高新技术初创企业的现代资本市场支持体系。第二,我国目前以信贷市场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非常不完善,基于传统的计量分析和新近流行的空间计量分析等研究方法的实证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点:在传统的计量模型分析和选择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考察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系时,银行信用融资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负向影响效应,但不显着;债券融资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正向影响,但也不显着;股权融资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则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效应。在传统的计量模型分析和选择总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来考察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系时,银行信用融资、债券融资均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正向影响效应,且均不显着;股权融资却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则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效应。第三,从全局Moran指数的计算结果来看,162个新能源上市公司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在2010-2012年以及2015年为正,而在2009年、2013年、2014年以及2016-2017年均为负,这意味着新能源上市公司之间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效应并不十分稳定;局部Moran指数图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大部分年限大部分新能源上市公司之间的局部空间溢出效应为0,但也有少部分年限和少部分新能源上市公司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不过这种空间溢出效应有正有负。第四,在选择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且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等3种经典的空间计量模型时,银行信用融资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负向影响效应,但不显着;债券融资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正向影响效应,且也不显着;股权融资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总的来说,基于传统计量模型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结果,中国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与理论预期相去甚远,中国资本市场尚未能对新能源产业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和支持作用,还需要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采取积极的主动的资本市场支持政策或者措施,来促进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陈羽桃[9](2019)在《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研究:度量、影响因素及印象管理》文中认为生态环境如水,经济发展似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并明确指出“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现阶段,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已是刻不容缓,必须推进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否则,纵有“金山银山”也换不回“绿水青山”。企业是资源的主要消耗者与环境问题的主要制造者。Pearce et al.(1989)认为将环境因素融入到资本投资等企业重大财务决策当中可以解决盈利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绿色投资,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Martin and Moser,2016),正是将环境目标和环境战略转换为企业实际行动与更高环境绩效的一种财务资源和无形资源分配(Ate?et al.,2012),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关键。从本质上而言,企业绿色投资的目标应该是减少企业的环境污染,而现实中企业管理层进行绿色投资的动机则包括监管优先、绿色形象树立和生产成本节约等(Maxwell and Decker,2006),且大多数企业在环境方面的投资行为更多的体现出“被动”迎合政府环境管制需要的特征(唐国平等,2013)。基于此,值得疑问的是,企业的绿色投资真的有效提升了企业环境绩效吗?投资后的具体效果在多大程度上是“事与愿符”抑或“事与愿违”呢?这是企业绿色投资的重要经济后果,即企业绿色投资效率问题。考虑到企业的资源有限且绿色投资无法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绿色投资是将企业资源转移给了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从而导致传统绩效目标与企业社会价值目标之间的冲突。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需要在股东利益和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间取得平衡(Carroll,1991)。一方面,股东不愿承担绿色投资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大多数利益相关者却希望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来减少环境污染。因此,企业是否能够优化绿色投资的投入产出效率显得非常重要。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关注的是绿色投资而非绿色投资效率,且受限于企业环境数据的可获得性,已有关于绿色投资效率的研究也多集中于宏观层面或中观层面。可见,对于微观企业层面的绿色投资效率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政府监管是企业环境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企业绿色投资效率作为企业环境实践效果的反馈,势必会受到政府环境规制的影响。我国实行的是环境规制权限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分配的监管方式,中央政府制定的各项环境政策和监管规定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来负责具体执行(Zheng,2007;金刚和沈坤荣,2018;Zhang et al.,2018),并且环境规制的实际效果关键取决于执法力度(包群等,2013)。我国进入绿色发展新时期后,在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中不断提升环保因素所占的比例,并实施了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等举措(宋献中和胡珺,2018),彻底摒弃了过去“唯GDP”的政绩评价倾向。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各地方政府对于环境规制的执行情况也发生了变化,加之我国各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改革进程存在差异,则地方政府在环境规制执行力度上的异质性会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然而,已有文献中针对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执行效果对企业绿色管理的直接影响的分析却并不多见(龙文滨等,2018)。环境信息披露是企业实施印象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面对现阶段公众愈发强烈的环保诉求和政府愈发严格的环境监管,企业披露包括环境信息在内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主要目的是影响投资者及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感知、提升企业形象并建立良好的企业声誉(Deegan et al.,2000;Guthrie and Parker,1990;Hooghiemstra,2000;吉利,2016)。尤其是当企业的环境绩效较差时,其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相反越高(Clarkson et al.,2011;Rockness,1985;沈洪涛等,2014),以此来调解环境绩效不佳对企业环境声誉的负面影响(Cho et al.,2012),并且这种增加环境信息透明度的印象管理策略也不容易被信息使用者所识别出来。虽然政府不断加强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但企业的环境治理真的“言行一致”吗?企业绿色投资效率是企业污染防治效果的一种客观、真实的体现,衡量的是企业的“行”。如果企业的绿色投资效率较低,就会产生强烈的动机通过企业的“言”来进行印象管理,造成绿色投资效率不能被客观公允地反映到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中。而已有关于企业层面印象管理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财务信息披露方面,较少关注企业的非财务信息披露印象管理(张正勇和邱佳涛,2017)。鉴于此,本文以“效率”为切入视角,对企业层面的绿色投资效率进行了度量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企业绿色投资效率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关系。全文共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并指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围绕几个主要研究问题提出可行的研究思路并规划适宜的研究方法。最后,总结本文的研究创新与研究贡献。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本章首先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系统地梳理了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外部性理论提供了企业绿色投资效率问题的根本来源与重要性的理论依据;资源基础观理论和环境战略管理理论为深入理解和分析企业绿色投资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持;制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社会责任理论为研究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影响提供了分析思路;信号传递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则为企业绿色投资效率与环境信息披露印象管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本章围绕绿色投资、绿色投资效率、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印象管理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进行了文献综述,发现已有研究多数集中于探讨绿色投资而非绿色投资效率。与此同时,文献中针对地方政府执行环境规制来推动企业积极开展绿色管理的直接效应分析也比较匮乏,且鲜有研究讨论企业的环境行为实践是否言行一致。最后,在总结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简要述评。第三章,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本章首先系统梳理了我国环境政策与环保监管体系的演进过程及不同时期的特点。在充分了解制度背景的前提下,结合理论与实际对企业绿色投资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并将其划分为预防型绿色投资和治理型绿色投资,进而根据投入产出原理和资源配置有效性定义了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具体概念。此外,本章还回顾了我国绿色投资的发展进程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详细介绍了企业绿色投资效率度量的理论与方法,并分别基于环境规制执行的视角和环境信息披露的视角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和印象管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第四章,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度量与评价。企业是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的基本细胞,在当前愈发严峻的环境治理形势下,企业的绿色投资是否真的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环境绩效呢?本文第四章以“效率”为研究视角,基于我国重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绿色投资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详细手工数据,应用基于松弛度量(SBM)方法的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微观企业级的绿色投资效率进行了量化以及全面的评价分析。研究发现,虽然重污染企业的绿色投资效率获得了动态增长并取得技术进步,但平均效率水平仍然较低,且主要是由企业绿色投资存在投入冗余问题造成的,说明在我国绿色投资总体规模不足的情况下都未能充分利用绿色投入资源。这也表明企业管理层在面对日益严格的环境监管时,只是粗放地对环境维度进行了投资,忽视了资源的有效分配和价值创造使用。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污染物排放量而言,企业绿色投资对于绿色投资效率值呈现高度敏感,尤其是治理型绿色投资的影响力最强。本章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识别环境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风险节点,为企业实现财务与非财务管理的相互平衡提供了依据。第五章,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影响。政府监管是企业环境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将监管方向从绿色投资驱动转向绿色投资效率驱动是引导企业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关键。在第四章使用数据包络分析对我国重污染企业的绿色投资效率进行量化的基础上,本文第五章从执行层面分析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力度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具有显着的倒“U”型影响,并且根据污染排放强度不同,企业绿色投资效率对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的反应存在差异;(2)相较于采取反应型环境战略的企业,实施前瞻型环境战略的企业绿色投资效率受到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的倒“U”型影响更为显着,这表明企业环境战略是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影响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作用机制;(3)中央环保督查与高管持股加强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与企业绿色投资效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而公众环保意识和企业财务绩效则对此产生了削弱作用;(4)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力度对企业绿色投资冗余具有显着的“U”型影响。本章的研究结论为我国当前的环境监管变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表明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实施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执行来优化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第六章,环境信息披露视角下的企业绿色投资效率印象管理。环境信息披露是企业进行印象管理的一种直接渠道和载体。企业绿色投资效率作为企业污染防治效果的真实反馈,是否能被客观公允地反映到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中呢?本章通过研究企业绿色投资效率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考察了重污染企业的绿色管理活动是否“言行一致”。研究发现,重污染企业的绿色投资效率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显着负相关,这说明企业在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时存在印象管理,并且主要是通过提升排污信息透明度的方式来获得信息使用者对其环境责任履行的好印象,从而建立绿色企业形象和环境声誉。与国有企业相比,企业绿色投资效率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负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着。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绿色投资效率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媒体关注度较高、高管持股比例较高、企业价值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着。本章的研究结论表明,环境监管部门在评价企业的绿色绩效时不能只依赖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除了监管“言”,更要监管“行”。第七章,提升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对策建议。本章分别从企业、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提出了提升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对策建议。对于企业而言,需要重树企业价值观念、变革绿色管理模式、优化企业资源分配。对于政府而言,应该积极推进以绿色投资效率驱动的生态文明建设、维持中央环保督查的常态化、加强差异化环境监管、引导重污染企业实施前瞻型环境战略,并构建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公益环保组织应该深度参与到环境监管中来,而媒体和公众则可以分别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和社会监督作用。第八章,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本章归纳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局限与不足。最后,探讨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本文的研究创新主要包括:第一,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实现了对微观企业层级绿色投资效率的量化。采用数据包络分析这种非参数方法来度量企业绿色投资效率,能够将财务信息与环境信息相结合,并克服传统效率评价方法在进行权重设置时的主观因素影响、避免传统计量模型设定可能存在的误差问题,从而更加客观的测度出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第二,从执行力度的视角探讨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关系。政府环境监管不仅需要完善的环境立法与健全的环境制度,更需要各地方政府的严格执行。即使环境政策设计得科学合理、精细巧妙,若不能得到彻底的执行,也将只是形同虚设。本文研究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执行力度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影响能更加贴近现实,反映出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的变化怎样影响企业对投入的各类绿色资源的利用效率,深化了环境规制与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第三,基于印象管理理论探索了企业如何在环境信息披露中对其污染防治行为进行印象管理。环境信息披露是企业实施印象管理的一种途径但却不易被察觉。本文结合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新要求,检验企业绿色投资效率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环境治理的印象管理(即并非“言行一致”)动机与策略,从而能够扩展微观企业层面印象管理的研究。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拓展了对企业绿色投资经济后果的研究。区别于以往文献更多的关注绿色投资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重点考察了绿色投资效率,并通过手工搜集相关数据,使用数据包络分析对微观企业层面的绿色投资效率进行量化分析,揭示了我国重污染企业当前的绿色投资效率水平整体偏低,且主要是由于企业绿色投资存在投入冗余的问题造成的。这为企业管理层提升资源的有效分配和价值创造使用指明了具体改进方向,有助于企业实现财务与非财务管理的相互平衡以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第二,本文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的研究视角。环境因素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衡量能够将环境绩效整合到企业绿色投资决策中,这不仅能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也为企业解决股东与广大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提供了有效思路,即优化企业绿色投资效率。此外,通过验证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中存在印象管理,能让利益相关者更有效地识别企业的环境信息并做出更好的决策,这也延展了企业印象管理研究领域的学术文献。第三,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更深入广泛地探索我国环境监管变革之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证据。通过考察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影响,有助于监管部门更有针对性的调整监管重点、措施及力度,并对不同特点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的环境规制执行来优化其绿色投资效率,这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绿色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文关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中存在印象管理的研究发现也为监管部门制定更有效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和政策提供了依据。
潘世磊[10](2019)在《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大幅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传统的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导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尤其是近年来城市污染不断向农村转移,农村生产和生活污染逐渐增加,农村生态环境堪忧,严重制约农业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投资水平较低,效果不明显,农业生态资本存量减少。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生态建设摆在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农村的“绿水青山”能否以及如何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山银山”将直接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以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为主线,注重在保护“绿水青山”的过程中进行开发利用,将其转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山银山”。因此,研究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对保障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为研究主题,是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益贫效应及其与精准扶贫协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67330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中生态资本的投资绩效评价与投资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71804196)所做的延伸和拓展。论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然后通过比较分析和规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较为系统地分析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产生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实证检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以期为通过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来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本文研究内容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阐述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回顾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介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全文技术路线;最后提出本研究的可能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农业生态资本、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阐述生态资本等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并对现有理论进行评析。第三部分分析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的实现机理以及构建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的分析框架。第四、五和六部分为本文核心内容。第四部分对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生态效应分析。首先构建农村生态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综合指数法分别测算分析不同省份以及不同区域农村生态状况。然后采用PSTR模型对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的生态效应的非线性结构进行分析。最后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生态影响的空间效应。第五部分对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首先建立农村经济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各省份和四大经济区对农村经济状况的发展趋势进行比较分析。接着采用PSTR模型从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两个不同方面研究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非线性影响。最后,采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检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并分别对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分析。第六部分对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社会效应分析。首先就农村社会状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分别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然后采用PSTR模型研究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社会发展考察指标的非线性影响。最后,采用空间检验方法检验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被动型投资和农村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检验分析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社会发展影响的空间效应。第七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基于以上较为系统的研究内容,论文主要结论如下:一、就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生态效应而言,(1)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平均来说能降低沙化土地面积占比,提高自然生态环境质量。(2)考虑空间作用下,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总体上无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农业生态资本被动型投资显着提高沙化土地面积占比值,且跨区域差异明显。(3)整体上,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的生态作用的非线性和空间效应已然显现,且存在差异,同时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二、就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而言,(1)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将显着非线性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在较高水平上将不利于农村恩格尔系数所代表的农村经济发展。(2)农业生态资本被动型投资整体上无益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考虑空间作用的情形下,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无明显影响。三、就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社会效应而言,(1)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在较高水平时能明显提高农村社会发展程度,但同时也提高人口增长率,不利于农村社会发展程度的大幅提高。(2)农业生态资本被动型投资仅在其较低水平时能显着降低自然灾害救济费,促进农村社会发展。(3)考虑空间作用下,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的增加将不利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态资本被动型投资的增加将显着降低农村医疗设施发展水平,不利于农村社会发展。整体上看,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被动型投资对农村社会发展的非线性作用明显,而空间效应不明显。综上所述,本文可能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创新:(1)从农业生态资本投资视角研究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选题上具有创新性和原创性,同时构建了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村发展的分析框架,拓展和延伸了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理论和农村发展理论体系。现有研究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理论主要探讨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或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关于农村发展的研究大多数主要关注于农村经济或农业经济抑或是农民收入增加,鲜有直接涉及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2)将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划分为农业生态资本主动型投资和农业生态资本被动型投资两种基本类型研究,并对其投资水平进行探索性测算。现有关于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研究主要探讨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内涵、功能等,由于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理论尚处于发展初期以及直接以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为统计项的统计内容与数据缺失,因此现有研究鲜有涉及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水平的测算。(3)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非线性结构识别与验证;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生态、经济和社会产生作用的空间效应识别与检验。以上分析及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提供参考。
二、理论、实证、政策的有机结合——评《中国地方政府投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理论、实证、政策的有机结合——评《中国地方政府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
1.1.2 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 |
1.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诉求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体育产业 |
2.1.2 高质量发展 |
2.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
2.1.4 金融支持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2 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3 体育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4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认识 |
2.2.5 文献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2 产业结构理论 |
2.3.3 产业融合理论 |
2.3.4 Schumpeter金融促进理论 |
2.3.5 金融结构理论 |
2.3.6 金融深化、金融约束与金融内生理论 |
2.3.7 系统理论与经济效率理论 |
第3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与不足 |
3.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 |
3.1.1 政府金融支持现状 |
3.1.2 信贷市场支持现状 |
3.1.3 债券市场支持现状 |
3.1.4 股票市场支持现状 |
3.1.5 风险投资支持现状 |
3.1.6 其他金融市场支持现状 |
3.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不足 |
3.2.1 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 |
3.2.2 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 |
3.2.3 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 |
3.2.4 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尽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特征与机理 |
4.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 |
4.1.1 “支柱地位”与扩张趋势: 亟需政策引导的规模化金融支持 |
4.1.2 丰富业态与结构演进: 亟需层次多元的系统化金融支持 |
4.1.3 投资风险与不确定性: 亟需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 |
4.1.4 消费升级与供需优化: 亟需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 |
4.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机理 |
4.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组成 |
4.2.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金融支持效应分析——基于耦合协调视角 |
5.1 研究方案设计 |
5.2 研究方法选择 |
5.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复杂系统特征 |
5.2.2 耦合的应用 |
5.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
5.3.1 耦合机制的内涵 |
5.3.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 |
5.3.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
5.4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5.4.1 耦合测度模型 |
5.4.2 灰色关联模型 |
5.4.3 序参量体系与数据选取 |
5.4.4 熵值赋权处理 |
5.5 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
5.5.1 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
5.5.2 耦合关联与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
5.5.3 基于剪刀差的进一步讨论 |
5.6 耦合协调效应的影响因素 |
5.6.1 影响因素识别 |
5.6.2 变量选取 |
5.6.3 影响因素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金融支持效率评价——以上市公司为例 |
6.1 研究方案设计 |
6.2 研究方法选择 |
6.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投入产出特征 |
6.2.2 方法思路与适用性 |
6.3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6.3.1 模型构建 |
6.3.2 样本选取 |
6.3.3 指标测算与数据处理 |
6.4 静态效率矩阵分析 |
6.4.1 综合金融效率分析 |
6.4.2 股权静态效率分析 |
6.4.3 债权静态效率分析 |
6.5 动态效率演变分析 |
6.5.1 金融效率的动态演变 |
6.5.2 股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
6.5.3 债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
6.6 效率收敛性分析 |
6.6.1 金融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6.2 股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6.3 债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系统建模与仿真 |
7.1 研究方案设计 |
7.2 研究方法选择 |
7.2.1 系统动力学原理 |
7.2.2 系统动力学组成模块—基于Vensim实现 |
7.2.3 系统动力学特点及适用性 |
7.3 建模准备 |
7.3.1 模型构建原则 |
7.3.2 系统边界确定 |
7.3.3 模型基本假设 |
7.4 模型与变量关系构建 |
7.4.1 子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
7.4.2 总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
7.4.3 系统流图设计及主要变量 |
7.4.4 变量函数关系确定 |
7.5 模型检验 |
7.5.1 外观检验 |
7.5.2 运行检验 |
7.5.3 稳定性检验 |
7.5.4 历史检验 |
7.5.5 灵敏度检验 |
7.6 策略仿真分析 |
7.6.1 基础仿真结果 |
7.6.2 市场金融策略仿真 |
7.6.3 政府金融干预仿真 |
7.6.4 金融风险情景仿真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及其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外学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外商直接投资理论 |
2.1.1 外商直接投资(FDI) |
2.1.2 FDI形成的理论基础 |
2.2 制度及制度变迁理论 |
2.2.1 制度 |
2.2.2 制度变迁理论 |
2.2.3 制度变迁中的产权理论 |
2.3 制度效率理论 |
2.3.1 检验制度效率的交易费用理论 |
2.3.2 以制度效率为核心的契约理论 |
2.4 制度经济效应理论 |
2.4.1 制度经济效应 |
2.4.2 制度意义上的外商直接投资制度效应 |
2.4.3 外商直接投资制度效应的发生机理 |
2.4.4 外商直接投资制度效应的路径依赖 |
第3章 老挝经济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
3.1 老挝经济发展现状 |
3.1.1 老挝GDP发展水平 |
3.1.2 老挝经济产业结构 |
3.1.3 老挝基础设施发展水平 |
3.1.4 老挝劳动力就业率 |
3.1.5 老挝经济发展优势与劣势 |
3.2 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现状 |
3.2.1 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规模 |
3.2.2 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源 |
3.2.3 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 |
3.2.4 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模式 |
3.3 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经验 |
3.3.1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政策 |
3.3.2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聚集效应 |
3.3.3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 |
第4章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历史变迁 |
4.1 发展中国家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三阶段模型 |
4.1.1 三阶段模型 |
4.1.2 老挝引进外商投资的不同阶段 |
4.2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变迁历程 |
4.2.1 开国时期 |
4.2.2 开放时期 |
4.2.3 21世纪以后 |
4.3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变迁的特征 |
4.3.1 呈“渐进式”特征 |
4.3.2 呈独资化趋势 |
4.4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变迁的动因解析 |
4.4.1 政治制度因素 |
4.4.2 社会经济因素 |
第5章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内容、功能与效应分析 |
5.1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基本内容 |
5.1.1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准入制度 |
5.1.2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审批制度 |
5.1.3 老挝外商投资经营管理制度 |
5.2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功能 |
5.2.1 强制与调节性功能 |
5.2.2 引导与开放性功能 |
5.3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效应分析 |
5.3.1 FDI对流入国的挤入效应 |
5.3.2 FDI对流入国的挤出效应 |
5.3.3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挤入效应 |
5.3.4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挤出效应 |
5.4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问题与缺陷 |
5.4.1 外商直接投资制度执行力度差 |
5.4.2 外商投资法律体系不健全 |
5.4.3 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经济效应不明显 |
5.4.4 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实施机制不完善 |
第6章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
6.1 理论假设 |
6.2 变量选取 |
6.2.1 准入制度维度变量选取 |
6.2.2 审批制度维度变量选取 |
6.2.3 管理制度维度变量选取 |
6.2.4 鼓励制度维度变量选取 |
6.3 数据来源 |
6.4 老挝FDI制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4.1 数据质量分析及预处理 |
6.4.2 变量筛选 |
6.4.3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6.4.4 综合值计算步骤 |
6.5 老挝FDI制度的经济效应分析 |
6.5.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6.5.2 协整性检验 |
6.5.3 老挝FDI制度体系经济效应的回归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提升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 |
7.1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经济战略目标与定位 |
7.1.1 外商直接投资在老挝的经济战略目标 |
7.1.2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经济战略目标 |
7.1.3 老挝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战略利益冲突 |
7.1.4 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战略定位 |
7.2 促进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完善的对策建议 |
7.2.1 健全老挝外商直接投资法律制度体系 |
7.2.2 构建“互利、互益、长期绿色”的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环境 |
7.2.3 加强老挝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韧性化”管理 |
7.2.4 转变政府职能、构筑宏观引资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
2.1 投资的概念界定与分类 |
2.1.1 投资的基本概念 |
2.1.2 投资的分类 |
2.2 政府投资的基本概念和职能特点 |
2.2.1 政府投资的基本概念 |
2.2.2 政府投资与公共投资 |
2.2.3 政府投资的职能特点 |
2.3 政府投资范围 |
2.3.1 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领域 |
2.3.2 自然垄断行业 |
2.3.3 有效需求管理 |
2.4 政府投资效益的影响因素 |
2.4.1 政治因素 |
2.4.2 制度因素 |
2.4.3 结构因素 |
2.4.4 规模因素 |
2.5 经济增长的定义 |
3 地方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 |
3.0 地方政府 |
3.1 地方政府投资的内涵 |
3.2 地方政府融资的方式 |
3.3 地方政府投资现状 |
3.3.1 地方投资的主导地位日益增强 |
3.3.2 投资行为合法合理 |
3.3.3 投资决策需要更科学 |
3.3.4 资金来源有待规范 |
3.4 民间投资内涵 |
3.5 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3.6 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4 江西省地方政府投资 |
4.1 江西省经济发展现状 |
4.2 江西省政府投资现状 |
4.2.1 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
4.2.2 政府加大公共服务投入 |
4.2.3 政府加大民生社会保障的投资力度 |
4.2.4 推动政企事业单位改革开放进程 |
4.3 江西省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 |
1、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向区县级扩张较快 |
2、融资渠道窄 |
3、负债率高,贷款周期长 |
5 江西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简介 |
5.1.1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
5.1.2 脉冲响应函数 |
5.2 数据与变量的选择 |
5.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各变量平稳性检验 |
5.4 VAR模型滞后阶数选择 |
5.5 VAR模型平稳性检验 |
5.6 johansen协整性检验 |
5.7 脉冲分析 |
5.8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5.9 方差分解 |
6 结论 |
7 政策建议 |
7.1 规范和引导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建议 |
7.1.1 因地制宜科学地协调地方政府投资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 |
7.1.2 完善政绩考核机制 |
7.1.3 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 |
7.2 地方政府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建议 |
7.2.1 要确定地方政府适度的投资结构和投资规模 |
7.2.2 要通过对不同产业釆取相应的措施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
7.3 加快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
7.3.1 推进政策引导,减少直接干预 |
7.3.2 削减垄断保护,打开多层次的融资通道, |
7.3.3 建立专门部门,发展行业协会 |
7.4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
7.5 建设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建议 |
7.5.1 依法管理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 |
7.5.2 对地方政府投资平台的风险控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公共服务供给视角下的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以顾客为导向的新公共管理观念的风靡 |
二、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政策背景 |
三、中国经济新常态加剧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的紧迫性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公共服务 |
二、财政项目绩效评价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进展 |
二、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研究的主题和观点 |
三、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五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研究框架 |
二、论文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理论渊源 |
一、政府治理基础理论 |
二、经济学理论渊源 |
三、财政政治学解释 |
第二节 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治理模型的现实和理论依据 |
一、现实依据 |
二、理论依据 |
第三节 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治理模型的构建 |
一、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治理模型的“PV-4E”分析框架要素 |
二、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治理模型的实现机制 |
三、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治理模型的构成 |
第四节 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治理模型的内涵分析 |
一、理论内涵 |
二、优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发展——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历史进程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收支平衡考核阶段 |
二、改革开放后的财政项目投资评审阶段 |
三、财政项目绩效评价试点阶段 |
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阶段 |
第二节 中国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发展特征 |
一、政策文本的数据选择 |
二、中国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政策发文特征 |
三、中国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推进内容 |
第三节 中国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管理机构的职能特征 |
一、绩效评价中财政部门作用描述的必要性 |
二、省级财政部门绩效评价管理机构组建方式 |
三、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治理机构核心职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现实运作——基于S省项目资金的绩效评价研究 |
第一节 案例选择缘由及概况 |
一、项目选择缘由 |
二、项目基本情况 |
第二节 财政项目绩效评价中指标体系设计 |
一、指标构建原则 |
二、指标设计 |
三、指标效度与信度 |
第三节 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执行过程 |
一、评价流程 |
二、评价方法 |
三、现场评价的实施 |
第四节 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结果评估 |
一、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赋分和评等 |
二、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问题反馈 |
第五节 权责关系与关键环节: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重点 |
一、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实践中的程序设计 |
二、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实践中的权责关系 |
三、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实践中的关键环节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现实差距——基于“PV-4E”框架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治理中的“PV-4E”框架分析路径 |
一、“PV-4E”框架的分析价值 |
二、“PV-4E”框架的分析路径 |
第二节 数据收集与分析过程 |
一、研究设计与文本选择 |
二、文本情况简述 |
三、数据分析过程 |
第三节 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现实差距分析 |
一、财政项目绩效评价价值理念有待深化 |
二、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操作过程科学性欠佳 |
三、财政项目绩效评价信息利用度有待提升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它山之石:美国绩效评价工具的操作经验 |
一、美国绩效评价的主要工具及其特征 |
二、美国绩效评价工具的治理经验 |
三、美国经验对我国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启示 |
第二节 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价值导向提升 |
一、价值导向提升原则 |
二、面向新时代的财政项目绩效评价价值理念深化路径 |
第三节 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技术优化 |
一、优化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项目选择 |
二、优化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设计 |
三、优化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技术性操作 |
四、优化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执业质量 |
第四节 财政项目绩效评价信息的深度利用 |
一、创新财政项目绩效评价信息的利用机制 |
二、丰富财政项目绩效评价信息向提升治理效能的转换渠道 |
三、强化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利用的文化氛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分析框架 |
二、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发展进程 |
三、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现实运作 |
四、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现实差距 |
五、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优化路径 |
第二节 展望 |
附录一: 论文中所用的表格 |
附录二: 论文中所用的图示 |
附录三: 非标准化访谈提纲要点 |
附录四: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下绩效信息应用研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y位论文y阅及答p情况表 |
(5)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关键概念内涵与界定 |
1.3.1 东道国制度压力 |
1.3.2 人力资源本地化 |
1.3.3 人力资源自主权 |
1.3.4 领导风格 |
1.3.5 企业绩效 |
1.4 研究基本框架 |
1.4.1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组织社会学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 |
2.1.2 资源基础理论 |
2.1.3 资源依赖理论 |
2.2 企业国际化的制度压力相关研究 |
2.2.1 文献筛选与基本情况列表 |
2.2.2 国际商务领域中引入制度理论的过程 |
2.2.3 制度压力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机制 |
2.2.4 企业国际化的制度压力相关研究述评 |
2.3 本地化相关研究 |
2.3.1 本地化的分类与测量 |
2.3.2 本地化的前因研究 |
2.3.3 本地化的后果研究 |
2.3.4 本地化相关研究述评 |
2.4 自主权相关研究 |
2.4.1 自主权研究的发展脉络 |
2.4.2 自主权的前因研究 |
2.4.3 自主权的后果研究 |
2.4.4 自主权相关研究述评 |
2.5 领导风格相关研究 |
2.5.1 威权型领导相关研究 |
2.5.2 威权型领导相关研究述评 |
2.5.3 服务型领导相关研究 |
2.5.4 服务型领导相关研究述评 |
2.6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相关研究 |
2.6.1 中越双边关系研究 |
2.6.2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状况研究 |
2.6.3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相关研究述评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投资环境与外资企业在越直接投资现状研究 |
3.1 越南概况 |
3.1.1 越南发展简史 |
3.1.2 自然地理与资源状况 |
3.1.3 行政区划 |
3.1.4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状况 |
3.2 越南投资环境发展现状 |
3.2.1 越南宏观经济现状 |
3.2.2 越南贸易现状 |
3.2.3 越南自由贸易协定签署情况 |
3.2.4 越南投资相关法律现状 |
3.2.5 越南吸引外资的优劣势分析 |
3.3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现状 |
3.3.1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概况与发展历程 |
3.3.2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结构分析 |
3.4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现状 |
3.4.1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概况与发展历程 |
3.4.2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结构分析 |
3.4.3 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影响机制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2 案例探索的理论预设 |
4.3 案例设计方法论 |
4.3.1 案例选择 |
4.3.2 数据搜集 |
4.3.3 数据分析 |
4.4 案例企业简介 |
4.4.1 D公司 |
4.4.2 J公司 |
4.4.3 L工业园 |
4.4.4 W所 |
4.5 案例内数据分析 |
4.5.1 东道国制度压力 |
4.5.2 人力资源本地化 |
4.5.3 人力资源自主权 |
4.5.4 企业绩效 |
4.6 案例间数据分析 |
4.6.1 概念与维度编码 |
4.6.2 案例间信息评估 |
4.6.3 初始假设命题与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
5.1 理论模型的提出 |
5.2 研究假设 |
5.2.1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5.2.2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本地化关系假设 |
5.2.3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自主权关系假设 |
5.2.4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5.2.5 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5.2.6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双中介作用的相应假设 |
5.2.7 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关系假设 |
5.2.8 假设汇总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调研问卷设计与小样本预调研 |
6.1 问卷设计方法 |
6.1.1 问卷设计原则 |
6.1.2 问卷设计过程 |
6.2 各变量的初始测量量表 |
6.2.1 制度压力的测量量表 |
6.2.2 人力资源本地化的测量量表 |
6.2.3 人力资源自主权的测量量表 |
6.2.4 企业绩效的测量量表 |
6.2.5 领导风格的测量量表 |
6.2.6 控制变量的测量 |
6.3 小样本预调研 |
6.3.1 小样本抽样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小样本检验方法 |
6.3.3 小样本检验结果 |
6.3.4 初始测量量表修正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
7.1 样本数据搜集 |
7.1.1 样本对象选择 |
7.1.2 数据搜集与筛选过程 |
7.2 企业层面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量表质量与变量结构分析 |
7.3.1 分析方法介绍 |
7.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7.3.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7.4 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及企业绩效影响关系研究 |
7.4.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7.4.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7.4.3 结构方程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7.4.4 结果讨论 |
7.5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效应分析 |
7.5.1 中介变量的内涵 |
7.5.2 中介效应的检验操作 |
7.5.3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
7.5.4 结果讨论 |
7.6 领导风格的调节效应分析 |
7.6.1 调节变量的内涵 |
7.6.2 调节效应的检验操作 |
7.6.3 威权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
7.6.4 服务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
7.6.5 结果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对策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东道国制度压力各维度的不同影响机制 |
8.1.2 人力资源本地化和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 |
8.1.3 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 |
8.2 理论贡献 |
8.3 管理与实践对策 |
8.3.1 政府合理布局中国企业对越南的直接投资 |
8.3.2 企业“入乡随俗”并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社会责任 |
8.3.3 有效整合东道国社会网络资源 |
8.4 研究局限 |
8.5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2 :在越中国企业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风险与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相关研究 |
1.2.2 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相关研究 |
1.2.3 对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与投资效率的理论基础 |
2.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1.1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1.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1.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2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理论 |
2.2.1 投资风险概念的演进 |
2.2.2 投资风险的构成 |
2.2.3 投资风险的测度 |
2.3 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理论 |
2.3.1 投资效率内涵 |
2.3.2 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测算方法 |
2.3.3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效率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1 评级机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评价述评 |
3.1.1 以发布投资风险报告为主的国际信息机构 |
3.1.2 国家信用等级评分机构 |
3.1.3 对各评级机构指标体系的评述 |
3.2 对外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基本原则 |
3.2.1 适应性原则 |
3.2.2 致性原则 |
3.2.3 客观性原则 |
3.3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理论基础 |
3.3.1 政治风险 |
3.3.2 经济风险 |
3.3.3 金融风险 |
3.3.4 社会风险 |
3.3.5 对华关系风险 |
3.4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风险指标体系 |
3.4.1 政治风险指标 |
3.4.2 经济风险指标 |
3.4.3 金融风险指标 |
3.4.4 社会风险指标 |
3.4.5 对华关系风险指标 |
3.5 小结 |
第4章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评价 |
4.1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现状 |
4.1.1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总量分析 |
4.1.2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结构分析 |
4.2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评价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4.2.1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评价模型的设定 |
4.2.2 数据来源 |
4.3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分指标评价 |
4.3.1 投资风险分项指标分析 |
4.3.2 投资风险综合指标分析 |
4.4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分国别评价 |
4.4.1 “一带一路”整体国家投资风险评价 |
4.4.2 “一带一路”沿线各区域投资风险评价 |
4.5 小结 |
第5章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率评价 |
5.1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率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5.1.1 理论模型 |
5.1.2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率模型设定 |
5.1.3 数据来源 |
5.2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影响投资效率水平的因素分析 |
5.2.2 影响投资效率损失的因素分析 |
5.3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效率水平分析 |
5.3.1 按国别分组的投资效率水平 |
5.3.2 按时间分组的投资效率水平 |
5.3.3 按区域分组的投资效率水平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7)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政府补助与投资效率的研究现状 |
1.3.2 政府补助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现状 |
1.3.3 企业社会责任与投资效率的研究现状 |
1.3.4 政府补助、企业社会责任与投资效率的研究现状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投资效率 |
2.1.2 企业社会责任 |
2.1.3 政府补助 |
2.2 政府补助、社会责任与投资效率的理论基础 |
2.2.1 投资效率的基础理论 |
2.2.2 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理论 |
2.2.3 政府补助的基础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与投资效率的现状分析 |
3.1 林业上市公司的的基本情况 |
3.2 林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现状分析 |
3.2.1 林业上市公司投资支出的现状 |
3.2.2 林业上市公司投资规模的现状 |
3.2.3 林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基本情况 |
3.3 林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分析 |
3.3.1 林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现状 |
3.3.2 林业上市公司拥有的森林资源 |
3.4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的现状分析 |
3.4.1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总体情况 |
3.4.2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产权性质分布情况 |
3.4.3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种类和数量情况 |
3.4.4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与利润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4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影响的机理及假设 |
4.1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
4.1.1 非效率投资的主要成因 |
4.1.2 政府补助与投资效率 |
4.1.3 政府补助、产权性质与投资效率 |
4.2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对社会责任的影响 |
4.2.1 政府补助与企业社会责任 |
4.2.2 政府补助、产权性质与社会责任 |
4.3 林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
4.3.1 企业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机理 |
4.3.2 企业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研究假设 |
4.4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
4.4.1 林业产业投资的特点和国家投入资金的主导地位 |
4.4.2 政府介入林业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
4.4.3 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作用路径 |
4.4.4 社会责任对政府补助和投资效率的中介效应假设 |
4.5 本章小结 |
5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影响的研究设计 |
5.1 被解释变量投资效率的测度 |
5.1.1 林业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测度 |
5.1.2 林业上市公司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 |
5.2 中介变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测度 |
5.2.1 林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识别 |
5.2.2 林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的评价方法 |
5.2.3 林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的评价结果分析 |
5.3 解释变量政府补助与其他控制变量设计 |
5.4 主要回归分析方法 |
5.4.1 面板数据所特有的内生性问题 |
5.4.2 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YS-GMM) |
5.5 模型构建 |
5.6 本章小结 |
6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 |
6.1 面板数据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
6.1.1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
6.1.2 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 |
6.2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6.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2 相关性分析 |
6.3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
6.3.1 政府补助与投资效率的回归分析结果 |
6.3.2 不同产权性质政府补助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
6.4 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
6.4.1 政府补助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回归分析结果 |
6.4.2 不同产权性质政府补助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
6.5 林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对政府补助与投资效率的中介效应检验 |
6.6 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探讨 |
6.7 稳健性检验 |
6.8 本章小结 |
7 基于政府补助和社会责任的林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提升策略 |
7.1 建立和完善政府补助驱动机制 |
7.1.1 维持并加大政府补助的力度 |
7.1.2 提升政府补助的使用效率 |
7.1.3 加强对政府补助资金使用的监督 |
7.2 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
7.2.1 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 |
7.2.2 制定企业社会责任实施战略 |
7.2.3 加强对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
7.2.4 政府法制体系的完善 |
7.2.5 引入其他利益相关者治理 |
7.3 林业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内部提升策略 |
7.3.1 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 |
7.3.2 提高公司内部技术创新与管理 |
7.3.3 加强公司营运资本和现金流量管理 |
7.3.4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作用 |
1.2.2 新能源产业资本市场融资效率方面的研究 |
1.2.3 新能源产业发展中资本市场支持体系的构建 |
1.2.4 其他国家资本市场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借鉴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能源产业及资本市场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能源的科学内涵和范围界定 |
2.1.2 新能源产业的概念界定 |
2.1.3 资本市场内涵与外延的界定 |
2.2 资本市场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资本市场理论 |
2.2.2 产业发展理论 |
2.2.3 产业结构理论 |
2.2.4 企业理论 |
第三章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3.1.1 新能源产业已经从起步阶段进入发展壮大阶段 |
3.1.2 风能产业基本走向成熟,前沿技术领域开发依然落后 |
3.1.3 太阳能产业发展态势迅猛,关键技术存在依赖性 |
3.1.4 核电产业发展稳中求进,发展趋向规范化和成熟化 |
3.1.5 智能电网投资幅度增加明显,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 |
3.1.6 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产业发电水平较低,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
3.2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
3.2.1 新能源弃风弃光问题 |
3.2.2 新能源补贴相关问题 |
3.2.3 新能源核心技术缺乏问题 |
第四章 我国新能源产业资本市场支持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我国新能源产业资本市场支持现状 |
4.1.1 资本市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总体支持力度不足 |
4.1.2 银行信贷是当前最重要融资渠道,但存在明显对象歧视 |
4.1.3 证券市场支持形式和力度不断增加,但准入门槛依然较高 |
4.1.4 风险资本对新能源项目投资热情高涨,但运行与管理尚不规范 |
4.1.5 民间资本支持取得一定成效,但缺乏市场选择空间 |
4.2 我国新能源产业资本市场支持存在问题 |
4.2.1 产业风险过大致使资本不敢轻易进入 |
4.2.2 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受阻 |
4.2.3 资本市场内部缺乏融资协调性 |
第五章 资本市场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理研究 |
5.1 资本市场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因分析 |
5.1.1 以新能源产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资本市场支持与保障 |
5.1.2 补贴资金吃紧敦促新能源产业寻求多元化资本支持 |
5.1.3 新能源产业融资特征与资本市场层次体系设计理念契合 |
5.1.4 资本市场为适应产业发展而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 |
5.2 新能源产业的业态演进过程及资本嵌入 |
5.2.1 新能源产业的业态演进过程 |
5.2.2 新能源产业发展周期的各阶段资本嵌入 |
5.2.3 资本嵌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空间溢出效应 |
5.3 资本市场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制建构 |
第六章 资本市场支持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模型及假设 |
6.2 数据及预处理 |
6.3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及稳健性 |
6.3.1 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及阐释 |
6.3.2 模型估计结果稳健性的初步考察 |
6.4 嵌入空间计量分析后模型的稳健性考察 |
6.4.1 三种经典的空间计量模型设定 |
6.4.2 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及被解释变量的空间自相关性 |
6.4.3 空间计量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及阐释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发挥制度创新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
7.2.2 坚持企业主体地位,构建与产业政策配套的资本市场长效支持机制 |
7.2.3 加大对风险投资的支持和保障力度,丰富风险资本介入模式 |
7.2.4 重视资本市场信息技术应用与新能源结合,构建信息化支持机制 |
7.3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研究:度量、影响因素及印象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5 研究创新与贡献 |
1.5.1 研究创新 |
1.5.2 研究贡献 |
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外部性理论 |
2.1.2 资源基础观理论 |
2.1.3 环境战略管理理论 |
2.1.4 制度理论 |
2.1.5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6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2.1.7 信号传递理论 |
2.1.8 印象管理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绿色投资 |
2.2.2 绿色投资效率 |
2.2.3 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 |
2.2.4 印象管理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
2.2.5 文献述评 |
3.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
3.1 我国环境政策与环保监管体系的演进 |
3.1.1 改革开放前至20 世纪80 年代 |
3.1.2 20 世纪90 年代至21 世纪初期 |
3.1.3 绿色发展新时期 |
3.2 企业绿色投资及绿色投资效率的界定 |
3.2.1 企业绿色投资的定义 |
3.2.2 企业绿色投资的分类 |
3.2.3 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界定 |
3.3 我国绿色投资的进程与现状 |
3.3.1 我国绿色投资的发展趋势 |
3.3.2 我国绿色投资存在的问题 |
3.4 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度量: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3.4.1 效率分析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
3.4.2 效率的度量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 |
3.4.3 非期望产出在效率度量中的处理 |
3.4.4 DEA方法用于度量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可行性 |
3.4.5 DEA方法与其他度量投资效率方法的比较 |
3.5 企业绿色投资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基于环境规制执行的视角 |
3.5.1 环境民主主义与环境权威主义 |
3.5.2 环境规制执行偏差 |
3.5.3 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与企业决策行为 |
3.6 企业绿色投资效率印象管理的理论分析:基于环境信息披露的视角 |
3.6.1 企业印象管理的动机 |
3.6.2 企业印象管理的策略 |
3.6.3 企业印象管理的效果 |
4.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度量与评价 |
4.1 引言 |
4.2 研究设计 |
4.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2 变量定义 |
4.2.3 模型设计 |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企业绿色投资效率值分析 |
4.4.1 企业绿色投资效率值的全样本分析 |
4.4.2 企业绿色投资效率度量的有效性验证 |
4.4.3 企业绿色投资效率值的分组评价 |
4.5 投入无效率与产出无效率分析 |
4.6 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敏感度分析 |
4.7 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动态变化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与企业绿色投资效率 |
5.2.2 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企业环境战略与企业绿色投资效率 |
5.2.3 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与企业绿色投资效率:中央环保督查与公众环保意识的调节效应 |
5.2.4 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与企业绿色投资效率:高管持股与企业财务绩效的调节效应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2 变量定义 |
5.3.3 模型构建 |
5.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 |
5.4.2 相关性分析 |
5.5 多元回归分析 |
5.5.1 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 |
5.5.2 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影响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作用机制探讨 |
5.5.3 企业外部因素对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与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影响 |
5.5.4 企业内部因素对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与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影响 |
5.5.5 进一步分析: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执行与企业绿色投资冗余 |
5.6 稳健性检验 |
5.7 本章小结 |
6.环境信息披露视角下的企业绿色投资效率印象管理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企业绿色投资效率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
6.2.2 企业绿色投资效率、媒体关注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
6.2.3 企业绿色投资效率、高管持股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
6.2.4 企业绿色投资效率、企业价值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
6.3 研究设计 |
6.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2 变量定义 |
6.3.3 模型构建 |
6.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 |
6.4.2 相关性分析 |
6.5 多元回归分析 |
6.5.1 企业绿色投资效率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 |
6.5.2 媒体关注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 |
6.5.3 高管持股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 |
6.5.4 企业价值对企业绿色投资效率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7.提升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对策建议 |
7.1 企业角度 |
7.1.1 企业价值观念需重树 |
7.1.2 企业绿色管理需变革 |
7.1.3 企业资源分配需优化 |
7.2 政府角度 |
7.2.1 推进以绿色投资效率驱动的生态文明建设 |
7.2.2 维持中央环保督查的常态化 |
7.2.3 加强差异化环境监管 |
7.2.4 引导重污染企业实施前瞻型环境战略 |
7.2.5 构建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
7.3 其他利益相关者角度 |
7.3.1 公益环保组织深度参与环境监管 |
7.3.2 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
7.3.3 公众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
8.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我国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评价得分明细表 |
附录2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案例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生态资本研究 |
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研究 |
三、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村发展关系研究 |
四、相关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农业生态资本 |
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 |
三、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生态资本理论 |
二、资本投资理论 |
三、农业生态经济理论 |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节 理论评析与思考 |
一、生态资本理论的缺陷与不足 |
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研究的思考 |
第二章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实现机理及效应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分析 |
一、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现状分析 |
二、农村发展现状分析 |
三、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与农村发展关系分析 |
第二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实现机理分析 |
一、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生态效应实现机理 |
二、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实现机理 |
三、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社会效应实现机理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的分析框架 |
一、生态效应 |
二、经济效应 |
三、社会效应 |
第三章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生态效应分析 |
第一节 生态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测算 |
一、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方法 |
二、熵权综合指数法的原理 |
三、生态效应水平测度与分析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生态影响的线性效应与非线性效应 |
一、PSTR模型原理与实证模型构建 |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生态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 |
一、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构建原理与方法 |
二、空间相关性检验与实证模型选择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一节 经济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二节 经济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与分析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影响的线性效应与非线性效应 |
一、PSTR实证模型构建 |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 |
一、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构建 |
二、空间相关性检验与实证模型选择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社会效应分析 |
第一节 社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二节 社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与分析 |
第三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社会影响的线性效应与非线性效应 |
一、PSTR实证模型构建 |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对农村社会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 |
一、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构建 |
二、空间相关检验与实证模型选择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理论、实证、政策的有机结合——评《中国地方政府投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许嘉禾. 山东大学, 2021(11)
- [2]老挝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制度及其经济效应研究[D]. 莉姿(CHANTHANILEUTH VILATPHORN). 吉林大学, 2020(03)
- [3]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林钊宇.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4]公共服务供给视角下的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 安百杰. 山东大学, 2020(01)
- [5]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D]. 周丹妮.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6]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风险与效率研究[D]. 程颖慧.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7]林业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社会责任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D]. 关雪梅.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8]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支持机制研究[D]. 陶银海. 兰州大学, 2019(02)
- [9]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研究:度量、影响因素及印象管理[D]. 陈羽桃.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10]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效应研究[D]. 潘世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