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记录的网页显示方式的由来

数据库记录的网页显示方式的由来

一、数据库记录的Web分页显示方法缘起(论文文献综述)

周韩照[1](2021)在《多模态视域下的实时字幕翻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网络媒体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种视听翻译的新形式——实时字幕翻译。实时字幕翻译满足了媒体无障碍传播的人性化需求,为听障人士带来便利;它也是打破语言障碍、促进全球沟通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促进世界无障碍交流。这种视听翻译新形式在国外已经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如2018年获得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支持的Interlingual Live Subtitling for Access(ILSA)项目。而在国内,实时字幕翻译研究尚未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本研究首先梳理并阐释了实时字幕翻译的相关概念,阐述了实时字幕翻译的过程,对实时字幕翻译的操作过程和呈现形态进行了分类,并描述其不同特征;着重探讨了实时字幕翻译在翻译主体、翻译过程与翻译文本这三个要素上有何独特之处,并针对实时字幕翻译的多模态特性,试图解答如何从多模态视角增进对实时字幕翻译现象的认识。其次,结合实际案例,从多模态视角出发,针对实时字幕翻译个案中的视觉-语言多模态关系进行详细的探究。采用产品导向与过程导向相结合的描述性方法,一方面重点分析实时字幕翻译的翻译产品具有怎样的视觉-语言多模态关系特征、与源语文本相比存在哪些差异;另一方面从实时字幕翻译的翻译过程探寻实时字幕翻译多模态特征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并尝试解释其中的原因。最后从个案分析中总结归纳实时字幕翻译实践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我国今后的实时字幕翻译实践提供一些借鉴。研究发现,实时字幕翻译中多模态文本的视觉-语言多模态关系呈现出形符-形符、类符-形符、转喻、隐喻四种对等关系和外指、施动者-受动者、同位、附属四种互补关系的主要特征。实时字幕翻译过程使得译语文本中视觉-语言的互补关系增多,即译语文本相比源语文本更加依赖视觉模态与语言模态共同构建意义。从实时字幕翻译过程来看,视觉-语言的互补关系的强化、字幕与画面的协调性问题均可以归因于同声传译与译后环节的策略选择。实时字幕翻译过程的各个环节关系紧密,产生的连锁性反应最终影响了译语多模态文本的表现特征。

袁帆[2](2020)在《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研究 ——基于“三视角”理论框架》文中提出算法作为推动网络新闻传播领域智能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自动化新闻生产和个性化新闻推送领域。但是在推动新闻事业发展的同时,算法也在领域内引发了一些了问题,而这些问题深究起来都关乎于伦理。本研究从“三视角”理论出发,以该理论作为窥探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问题的研究框架。根据该理论,需要从处境性视角即现状、规范性视角即标准、存在性视角即主体表现三方面来诠释伦理问题。于是本文依据该理论提供的“三视角”,通过第三至第五章着重阐释、分析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的算法伦理问题。具体内容包括:首先,从处境性视角来看。算法确实在当下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引发并加剧了诸如信息茧房、社会价值观异化等一系列伦理失范问题,这些伦理失范问题束缚了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未来积极发展。究其原因是利益诱导与制度缺失等多方面导致。其次,从规范性视角来看。结合算法的特殊性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大背景,一个有道德的、合格的算法最基本要具备公正性即不歧视、预防性即要防范、尊重性即要合法、透明性即要可追溯、导向性即要负有积极舆论导向功能五大点。只有具备以上五点性质的算法,才能够辅助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未来发展。再次,从存在性视角来看。本文主要将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的伦理责任主体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算法的直接设计者和使用者即算法工程师,他们作为技术实践者会有意或无意的将价值观念、伦理倾向等内容渗透进算法。通过考察研究,本文发现现阶段算法工程师对算法伦理失范风险的认知比较浅薄、对算法伦理失范风险的改进意愿较为被动,算法伦理水平测量中专业伦理素养低等问题。第二类是算法的管理主体即产品经理等。本文以算法平台产品经理为考察对象,了解他们是如何认识算法伦理问题以及算法设计至完成阶段自我伦理定位。第三类是算法的施用主体即用户本身。作为算法的作用对象,同样作为数据的提供者,用户实质或多或少地参与到了算法完善的进程中。因此,用户对算法伦理失范风险的认知、感知以及应对反映着用户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规避风险。本文的结果显示,即便用户能够感受到算法伦理风险,但为了满足需求,其仍旧会选择消极态度应对算法伦理风险。通过从处境性视角、规范性视角、存在性视角的分析,本文同样从此三视角出发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建议,来促成合乎道德算法的实现。首先从处境性视角中,以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通过设计可习得道德的算法以及区块链技术予以辅助;其次从规范性视角中,参考西方经验,以外部法律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规范对算法行为及结果进行约束;最后从存在性视角中,以对算法工程师的职业伦理培育、用户算法伦理知识教育以及企业伦理管理三方面为切入,从主体内部涵化正确的算法伦理观、道德观。总之,对算法在网络新闻传播领域伦理失范的分析,对算法伦理道德标准的构建,对算法各责任主体的伦理考察,都是当下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当下最为缺乏的内容。研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具备公正性、预防性、尊重性、透明性、导向性算法的顺利实现。

徐小武[3](2019)在《基于用户评价的技术博客小程序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Web时代的发展给博客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博客自诞生以来,其推广与使用促进了人类的交流与知识的传播。web3.0之后,博客虽然受到新事物的挑战,但仍为技术开发人员学习与交流的必备工具。纵观现有的网络技术博客,从功能架构到界面设计,看起来丰富多彩,实质上却是五花八门,影响了技术开发人员的使用体验。用户需求逐渐被忽视,博客的本质也逐渐发生偏颇,这就需要对技术博客的初衷、用户真实的需求做进一步的研究,运用设计学的相关理论重审技术博客的开发与设计,以提高用户体验质量。本研究首先对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其次通过网络爬虫搜集现有的典型的技术博客用户网络评论文本,发现用户在使用技术博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诉求,找出设计点。然后通过对竞品的分析与调研,结合需求理论与用户网络评论分析结果,提取用户需求点,确定技术博客功能的优先排序。最后基于美学及交互设计相关理论对各级页面进行设计,并结合Taro小程序框架、Express对设计稿通过结构层——表现层——行为层的顺序进行系统开发,并将开发完成的项目通过Nginx部署到远程服务器,完成整套设计开发流程。本研究可为技术博客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为技术博客用户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

付效燕[4](2019)在《基于CTA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研究及系统设计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满足7*24小时全方位开展用户体验研究的需要,本团队设计出基于情境感知技术的远程用户体验研究工具CAUX,其主要包括用户情境数据采集、管理与分析功能。目前CAUX工具的数据采集功能已经趋近完善,可支持UX研究人员进行大量的产品开发设计研究,但由于数据管理与分析功能尚未开发一直采用人工方法,导致研究人员整体工作效率较低。因此本文作者提出设计开发CAUX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以便提高研究人员工作效率,提升CAUX工具的价值。本系统设计采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进行系统需求、设计及评估,在UCD方法中常用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是任务分析方法,由于本系统是专为UX研究人员进行用户情境数据管理与分析设计开发的,而用户情境数据的管理与分析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认知活动,因此一般的任务分析方法已不适用。在任务分析方法中有一特殊的方法是认知任务分析方法,它是对传统任务分析方法的拓展,它不仅能将任务分成一系列的子任务,而且还能很好地捕获到用户在每一步任务操作过程中的决策及认知活动。因此为了在研究中更好地捕获研究人员对系统的需求,本文作者提出使用基于CTA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本文工作分为三部分:首先,运用迭代的思想,进行长期、多用户、多轮实验,以CTA五步法及UCD方法为基础,探索使用基于CTA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人员在数据管理与分析过程中的认知任务,获得他们在此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及关键知识,并为研究人员项目研究过程建立意义建构循环模型,以直观地指导用户需求分析;其次,以该模型为基础,根据所获的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并经过多轮迭代优化系统功能及界面,采用KANO问卷来收集研究人员对系统的主观态度和满意度,以此来验证基于CTA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根据设计的系统原型进行系统开发,并邀请研究人员对系统进行评估验证,以国际标准IS09241定义的可用性评估指标“有效性”、“效率”、“满意度”作为衡量准则来评估系统的可用性。结果表明使用基于CTA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可以有效获取研究人员的需求,根据所获需求建立的系统能很好地支持研究人员进行用户情境数据的管理与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验证了基于CTA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在具有高度复杂认知任务领域的有效性,并为今后用户需求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李慧迎[5](2019)在《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开放共享”的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开放教育资源就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逐步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终身教育的有生力量。如今开放教育资源不仅是学术机构研究的热门话题,而且也备受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关注。伴随着开放教育资源数量的持续增长,再加上市场运作和国际竞争等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问题也被提上议事日程。英国的继续教育和开放教育历史悠久,特别是二战后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的推动下,英国的开放教育资源无论是开放维度还是资源形式都越来越丰富。同时,英国高等教育素以“精英教育”着称,它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所做的努力举世瞩目。本文通过对战后英国大学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其保障开放教育资源质量所做的工作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维度的开放教育资源及其相应的管理机制,为我国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借鉴。本文以时间为纵轴,将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以质量文化为分析视角,考察五种不同形式的开放教育及其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机构的内部质量保障程序和内外部的质量评估过程,最后对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及动因进行总结,并从中得出有利于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几点启示。全文由9个部分组成,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共7章。第一章回顾战前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情况。尽管英国的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英国大学最早的开放教育资源可能要追溯到19世纪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和大学推广运动。本章阐述了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和大学推广运动的开放背景、开放教育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影响,为理解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章探讨海外办学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海外办学将本国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向海外扩张,消除了学习者在地理空间上的障碍,但它并未降低门槛,也不免费。海外办学中的开放教育资源包括课程、师资和管理模式三类,其质量保障主要由各院校负责。本章试以英国诺丁汉大学为例,介绍了它为保障开放教育资源质量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内部评估机制、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跨国教育评估及专业认证机构的外部评估。第三章考察开放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大学以“四个开放”为使命,不设门槛,为所有希望实现梦想和潜力的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以促进教育公平。由开放大学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包括优质的课程材料、热心的员工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支持服务系统。开放大学为确保其开放教育资源质量,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保障体系,并每年发布详细的质量数据。同时,这些开放教育资源作为开放大学的一部分,也要接受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的院校审计和全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的评估。第四章分析产业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产业大学是英国政府利用技术力量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的一次有益尝试,其主要的开放教育资源是产业大学提供的信息咨询与指导服务,以及在产业大学组织的培训中担任各种角色的员工。产业大学经历了由政府投资到自主经营的过程,为了提升品牌质量,产业大学既要遵循国家标准,也制定了一系列内部质量保障措施。作为教育服务产业,产业大学主要接受教育标准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和一些专业组织的评估。第五章阐述开放学习项目中的开放教育资源。开放学习项目以“免费向全世界任何人开放教育”为宗旨,将开放大学的部分优质资源免费提供给全世界使用。开放学习项目中的开放教育资源主要是课程资源,它不仅可以免费获取,而且遵循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其资源可以被再次利用。这是开放教育资源在开放维度上的重大尝试,开放大学在这个项目上也是且行且思。一方面严格确保开放资源的质量,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并根据调研结果对开放学习项目进行改进。对于开放学习项目中的资源虽然没有官方评估,但一些政府间组织和民间组织进行的评估可供参考。第六章剖析慕课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慕课是开放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发展,慕课中的开放教育资源既包括慕课课程也包括慕课平台。慕课课程的质量由课程提供者把关,慕课平台的质量则由创建者负责。英联邦学习共同体颁布的《慕课质量保障与认证指南》,为慕课提供者如何保障质量提供了指南。作为一种新事物,暂时没有官方组织对慕课进行评估,但一些学术团体和民间组织从多角度对其进行了评价。第七章对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进行审思。战后英国大学的开放教育资源非常丰富,资源提供方严格自律的内部质量保障和多方参与的外部质量评估为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驾护航,使开放教育资源成为英国高等教育的新名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动因,包括四个方面,即文化传统、国际思潮、供需失衡和技术发展,并指出其对我国开放教育资源发展的启示。结语部分强调指出开放教育资源的目的决定了其开放的维度,技术的发展为开放教育资源提供了无限可能,质量文化是理解质量内涵和推进质量管理的关键元素。然而质量文化的培育非一日之功,在借鉴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管理机制时,应紧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

万悦[6](2017)在《基于知识建构的社会性阅读平台开发》文中提出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师生更关注内容的传递和获取,而非观点的概括与升华、积极的认知、知识的可持续性增长以及社区知识和集体责任的培养。而社会性阅读是改进传统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借鉴前期案例成果,从知识建构(Knowledge building)的视角促进社会性阅读,提出运用双层支架支持阅读的社会性学习,加强阅读过程中的协作交流。最终开发了一款具有双层学习支架的社会性阅读平台以实现该理念。论文工作包括以下三个部分:首先,文章对知识建构、社会性阅读和支架这三个概念进行了辨析,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共性和联系,阐述了为何将知识建构引入社会性阅读,以及如何通过知识建构下的支架要素支持阅读教学。其次,梳理已有的实践成果,总结目前社会性阅读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短板,提出了面向知识建构的社会性阅读平台,并设计了相应的应用模式。该平台的核心是双层学习支架,创新点在于能够协同支持知识建构和阅读讨论,随后基于该支架,研究开发并实现了一款面向知识建构的社会性阅读平台,对该平台进行了初步的应用,通过具体用例对系统进行评价。初步的测评结果表明,基于双层支架的社会性阅读平台能够将知识建构理论更好地融入社会性阅读过程中,激活读者的互动交流,促进观点的多元表达以及持续性的变化,推进集体知识的演进,强化协同知识的建构。

郭聪[7](2016)在《基于SSH框架的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考制度的改革以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高考考生的数量、考生的成绩种类、考生的数据都越来越多。同时,省份之间的录取数据中批次、科类、专业代码存在差异,这些不但严重影响了招生工作和报到工作的进度,而且还增加了人力、物力与资源的消耗。所以,一个高效的基于SSH框架的辅助数据处理管理系统已经成为迫切之需。笔者立足于两次招生工作的经验,对招生工作的流程和数据流向进行了优化,经过充分论证分析、设计了招生处理系统的模型。实际开发时经过对比查找和反复斟酌,最终采用新版本的Struts2、Hibernate4、Spring4三大框架进行整合,并结合bootstrap框架和安卓客户端在前台给予用户友好的反馈。在功能实现方面上,通过一键上传自动初始化、标准化,用户管理,数据反馈、打印等充分实现了多功能处理;通过输入校验、验证码、AES加密、二维码扫描技术体现了安全性;通过便携的、可移动的app操作突出了便捷的特点。经过测试,该系统能够实现录取考生数据的导入、录取数据的初始化、标准化、考生数据的扩展、录取通知书的打印、用户权限的管理、数据的导出与反馈、新生通过扫描二维码报到等功能,满足了通用性。这些功能贯穿招生和新生报到工作,满足用户需求,并为与高校其他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实现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整合一站式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陈檬檬[8](2016)在《提货入库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本论文所描述的项目为作者在亚马逊(中国)实习期间参与设计与实现的实际项目。本人参与了本项目主要功能的开发实现,并通过单元测试,功能测试对系统进行了验证,修复了存在的问题。本系统现已投入使用。本项目的核心功能在于对提货车辆的派车规划,运货车辆作为实现物流合理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对其调度进行合理优化,为亚马逊(中国)在货物采购环节优化车辆分配方案,为企业降低采购物流成本。本文从实际需求角度出发,研究并设计了提货单管理,派车,货物状态追踪等重要功能模块并整合成提货入库系统。本文详细的描述了本系统的背景、实际意义,并描述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进行架构设计、概要设计、数据库设计和详细设计来构思系统的整体设计。用流程图、类设计图和时序图展示各个模块的实现逻辑。之后,本文简要描写了本系统的功能测试和非功能性测试两个方面的测试过程以及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合理的评估。另外,本文中还对本系统的核心功能--派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派车时不仅要考虑车辆装载货物的重量体积限制,还需考虑到车辆限号,车辆不允许进入市区等实际因素,同时考虑供应商对提货时间的限制,寻求相对优化的派车结果。文中以VIP供应商派车和整车、零担派车为例,对这三种情况的派车流程和算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人在本项目中负责的模块有:承运商管理模块、提货单管理模块、派车管理模块和货物状态追踪模块。工作内容包含对这些模块的需求分析及功能点划分;对各个功能进行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包括数据表的设计、展示效果设计、接口设计等:对各个功能的开发实现,包括后台代码的开发和页面展示的开发:以及对各个功能的测试工作和问题修复。现在本项目已上线使用并在持续改进中,每年可以为亚马逊(中国)节约几百万的成本。并且,本项目正在着手开发Android版本的应用程序,方便卡车司机更新货物状态。

封树芬[9](2015)在《汲古阁刻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毛晋是明末清初常熟藏书家与刻书家,声名远播,贡献卓着。论文以毛晋汲古阁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其刻书活动,包括汲古阁之藏书、刻书目录、校勘情况、底本选择、印本先後等方面。全文共六章并一附录,首冠以绪论,以明研究现状。主体部分依次为:第一章介绍毛晋家世生平及着述。利用常熟图书馆藏抄本《汲古阁毛氏家谱》,补充其生平家世。对学界很少关注的毛晋着述进行文献学的考察,着录其作品内容、版本、流传及收藏地等信息,以供参考。第二章论述毛晋藏书,考察其来源及流散,重点研究最具有价值的毛抄本。初步汇编《存世汲古阁抄本目录》,并由此归纳分析毛抄本的特点、价值及影响。另详述毛扆所编鬻书书目《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版本情况,以补前人阙漏。第三章研究其刻书目录,详细介绍并辑补“知而未见书目”及“代刊书目”;利用陶、顾二目分析毛晋刻书类别,结合明末社会背景及学术背景分析其选刊缘由。第四章研究其校勘,运用毛晋手校本诸多案例,分析归纳其校勘方法、内容,并将手校本与刻本相对校,还原校书至刻书的整个过程,研究其校勘改字处理方式,指出清代以来学人所谓的毛刻“好臆改”的观点,实有偏颇,不足为信。并汇编整理《毛氏手校本经眼录》;充分利用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及浦镗《十三经注疏正字》,考察毛本与诸本异文,具体分析其致误之由,进一步考实毛晋刻书并未如前人所言“舛讹甚多”。第五章考查汲古阁刻本采用底本情况,以《津逮秘书》及毛刻唐人集为代表,考察出毛晋在底本选择上,遵循择善而从的原则,以宋元旧本、抄本及家藏本为主,多为罕见之本。毛氏既不迷信宋本,亦不排斥坊本,而是从实际版本价值出发来选定底本,从而厘清了清人所谓毛晋刻书不据家藏善本而妄改的说法。第六章研究汲古阁本初印本及後印本的情况,略补前人研究之漏,了解毛晋刻书过程及其认真态度,批评了叶德辉称毛晋“亦妄庸者流”的不实之论。当时书坊据汲古阁原版重印及重刻本情况亦作了些汇编及论述。此外,研究清代以来汲古阁本的流传及影响,重点是《四库全书》采用汲古阁本的情况及馆臣对汲古阁本的评价问题。毛晋藏书刻书成就突出,为一时之冠,其刻书方法及思想极大影响後来者,为古籍保存及流传作出了巨大贡献。

连伟[10](2015)在《基于B/S和C/S混合架构的北京移动自助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几年来,自助服务终端作为一种新型服务方式,以其便捷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在金融、电信、娱乐、煤气水电等服务行业得到了广泛使用。北京移动自助服务终端从2008年开始投入运营以来取得了良好社会及经济效益,然而随着电子渠道自助客户量的不断增加和部署地点的多样化,自助服务终端系统原本使用的B/S系统架构受到传输速度慢、带宽要求高等问题制约,已不能满足客户使用和业务发展需求,急需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完善。课题研究根据目前北京移动自助服务终端系统的特点,设计了新型的B/S和C/S混合系统架构,并通过java等技术实现其设计功能。首先通过对国内外银行、电信行业自助服务系统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结合北京移动自助服务系统现状提出了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其次对B/S和C/S系统架构优缺点及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采用B/S和C/S混合架构。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应用程序,分离动态和静态数据传输机制,从而实现大幅降低即时数据传输量,解决困扰目前传输速度缓慢、新增业务扩展受限等问题。重点以缴费子系统的整体需求和业务操作为例设计和实现整个系统。最后全面测试整个系统,据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能购满足网络环境及业务办理需求,达到了预期设计要求。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北京移动投入运行,运行情况稳定,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于自助服务系统在中国移动其他省市公司及相关行业的推广具有借鉴意义。

二、数据库记录的Web分页显示方法缘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据库记录的Web分页显示方法缘起(论文提纲范文)

(1)多模态视域下的实时字幕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实时字幕翻译的兴起与发展
        (一)我国实时字幕翻译的兴起与背景
        (二)研究意义:实时字幕翻译的必要性与发展趋势
    二、研究综述:实时字幕翻译研究在国内外的发展差异
        (一)实时字幕研究在国内外的发展差异
        (二)本论文对现有研究的推进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实时字幕翻译概述
    一、实时字幕翻译的相关概念、操作过程与呈现形态
        (一)实时字幕翻译相关概念梳理
        (二)实时字幕翻译过程概述
        (三)实时字幕翻译操作过程分类
        (四)实时字幕翻译的呈现形态
    二、对实时字幕翻译的理论认识:翻译主体、翻译过程与翻译文本
    三、实时字幕翻译的多模态性
第二章 多模态翻译理论:多模态关系与多模态文本翻译
    一、多模态关系与多模态文本的构造
    二、多模态文本分析与视觉-语言关系
        (一)迪塞尔托及其多模态文本分析模型
        (二)聚焦视觉-语言关系:跨模态交互关系
    三、应用与拓展:本研究的多模态分析框架
        (一)从源语到译语:从多模态源语文本分析到多模态文本分析
        (二)从静态到动态:在实时字幕翻译研究中的拓展
        (三)本研究采用的多模态分析框架
第三章 实时字幕翻译案例的多模态关系分析——以2019 年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的实时字幕翻译为例
    一、多模态语料的选取与前处理
        (一)案例选取
        (二)多模态文本前处理方法:分割、转写、对齐与标注
    二、产品导向分析:实时字幕翻译产品的视觉-语言关系
        (一)多模态译语文本产品的视觉-语言关系
        (二)多模态源语和译语文本中视觉-语言关系的差异
        (三)实时字幕与画面的协调性差异
    三、过程导向分析:翻译过程环节中的视觉-语言关系探究
        (一)翻译环节:同声传译
        (二)译后环节:连锁反应与应对策略选择
    四、讨论与总结:基于多模态关系分析的实时字幕翻译优化建议
结语
    一、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2)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研究 ——基于“三视角”理论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网络新闻传播领域智能革命的到来
        二、网络新闻传播领域中算法伦理失范现实
        三、传统新闻伦理规制不完善,新伦理框架尚未形成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三节 “三视角”理论及核心概念
        一、“三视角”理论阐述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及基本任务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六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及工具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应用概述
    第一节 算法的历史变迁
        一、作为数学实践的算法
        二、以图灵机为载体的现代算法
    第二节 网络新闻传播领域中的算法应用
        一、新闻自动化生产应用
        二、新闻的算法推荐应用
        三、算法在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的其他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处境性视角: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失范现实
    第一节 算法的伦理关涉
        一、“伦理”与“道德”的概念
        二、算法关涉伦理的两个维度
    第二节 算法伦理失范的具体表现
        一、算法制造信息茧房,群体极化现象加剧
        二、算法扩大新闻圈“生态失衡”,价值观异化风险增高
        三、技术神话下算法权益侵犯频发
        四、算法认知存在缺陷,偏见与歧视屡见不鲜
        五、算法权力兴起,技术赋权悖论凸显
        六、算法商业目标浓重,触及非公正传播
    第三节 为什么算法会伦理失范
        一、算法伦理失范的理论究因:算法介入下新闻业“合理性”的偏移
        二、算法伦理失范的诱因:商业化诱导算法逐利
        三、算法伦理失范的归因:缺乏系统的算法规制体系,有空可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规范性视角:合乎道德的算法标准
    第一节 公正性:弥合信息资源差别的需要
        一、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的算法公正
        二、算法的不公正传播——以搜索引擎“学术竞价”现象研究为例
    第二节 预防性:虚假新闻及恶性内容传播的防范
        一、为什么算法需要具备预防性
        二、算法预防性的表现
    第三节 尊重性:算法合法运行的基本条件
        一、算法尊重性的伦理解读
        二、算法尊重之一:对他人智慧成果的尊重
        三、算法尊重之二:对用户隐私权的尊重
    第四节 透明性:作为新闻透明组成部分的算法透明
        一、新闻客观性:作为结果的客观
        二、新闻透明性:从结果到过程的客观
        三、作为新闻透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算法透明
        四、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透明的实现与反思
    第五节 导向性:社会主义大众传播的必备条件
        一、互联网时代前与后中新闻传播的导向性
        二、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导向性的内容涵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存在性视角:算法各责任主体的伦理考察表现
    第一节 算法设计主体:算法工程师的算法伦理认知考察及伦理水平测量
        一、研究缘起及文献梳理
        二、研究准备及问卷设计、发放
        三、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工程师的算法伦理考察数据分析
        四、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工程师的算法伦理考察问题发现
    第二节 算法管理主体:算法媒介(类)产品经理的伦理考察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设计
        四、分析
        五、小结
    第三节 算法施用主体:平台用户的算法伦理风险认知、感知及规避考察——以算法推荐资讯平台用户为例
        一、研究缘起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问题
        三、研究设计
        四、描述性结论
        五、影响用户算法及其伦理失范风险认知的因素
        六、影响用户算法伦理失范风险感知与规避的因素
        七、结论与发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三视角”理论下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合乎道德算法的实现
    第一节 处境性视角:以技术治理技术
        一、设计可习得道德的算法
        二、区块链:算法透明实现可能的重要技术支持
    第二节 规范性视角:外部法律规范及职业道德体系设计
        一、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规范与政策设计
        二、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设计
    第三节 存在性视角:算法各伦理责任主体内部素养提升
        一、算法伦理知识教育:新闻受众媒介素养提升的重要内容
        二、计算机专业伦理教育:算法道德代码注入的重要途径
        三、平台伦理管理:算法伦理环境构建的重要方式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基于用户评价的技术博客小程序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技术博客和技术开发人员界定
        2.1.1 技术博客概述
        2.1.2 技术开发人员的定义
    2.2 微信小程序设计理论概述
        2.2.1 微信小程序的发展概述
        2.2.2 微信小程序的优势分析
        2.2.3 影响小程序使用的设计因子分析
    2.3 技术博客和微信小程序的关系
        2.3.1 结构层面与微信小程序WXML
        2.3.2 视觉层面与微信小程序WXSS
        2.3.3 交互层面与微信小程序的JAVASCRIPT
    2.4 用户需求理论概述
        2.4.1 用户需求的定义
        2.4.2 用户需求定义的原则
        2.4.3 用户需求定义的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网络文本的典型技术博客的用户评价
    3.1 数据获取
        3.1.1 数据获取工具及途径
        3.1.2 数据获取方法
    3.2 数据分析与统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技术博客用户需求调研
    4.1 用户需求访谈及分析
        4.1.1 用户访谈前期准备
        4.1.2 用户访谈数据整理
        4.1.3 用户访谈数据分析
    4.2 人物角色模型法及运用
        4.2.1 用户数据的聚类分析
        4.2.2 构建用户特征速查表
        4.2.3 用户角色模型的创立
    4.3 场景剧本法及其运用
        4.3.1 场景剧本的创建
        4.3.2 提取用户需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功能的确定
    5.1 典型技术博客功能分析与参考
        5.1.1 功能模块的分析
        5.1.2 归纳总结
    5.2 新功能的确定
        5.2.1 新功能确定的依据
        5.2.2 技术博客功能的确定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技术博客小程序设计与开发
    6.1 技术博客设计实践
        6.1.1 任务流程与用户界面
        6.1.2 功能布局与原型设计
        6.1.3 各级页面设计输出
    6.2 基于Taro框架的技术博客开发实践
        6.2.1 系统开发环境
        6.2.2 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
        6.2.3 系统各功能模块实现
    6.3 技术博客测试与评估
        6.3.1 选取用户
        6.3.2 稳定性能测试
        6.3.3 评估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线上成果展示
附录2 技术博客用户访谈提纲
附录3 用户测试问卷
附录4 设计说明书

(4)基于CTA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研究及系统设计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用户需求分析的相关研究
        1.2.2 认知任务分析相关研究
    1.3 研究工作概述
    1.4 论文章节安排
2 相关理论和方法
    2.1 CAUX概述
    2.2 任务分析与认知任务分析
    2.3 意义建构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CTA的用户需求分析
    3.1 方法探索思路
    3.2 数据管理与分析过程中的认知任务分析
        3.2.1 基础知识收集
        3.2.2 任务图建立
        3.2.3 关键知识获取
        3.2.4 知识模型化表示
    3.3 用户需求分析
        3.3.1 人物建模
        3.3.2 情境模拟
        3.3.3 需求描述
    3.4 本章小结
4 系统的迭代设计及方法验证
    4.1 概念设计
        4.1.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4.1.2 系统功能模块用例图设计
    4.2 交互设计
        4.2.1 交互流程设计
        4.2.2 原型迭代设计
    4.3 方法验证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实现
    5.1 开发平台及框架
    5.2 功能模块实现
        5.2.1 登录、注册模块
        5.2.2 项目管理模块
        5.2.3 指令管理模块
        5.2.4 用户管理模块
        5.2.5 数据查询模块
        5.2.6 数据探索模块
    5.3 本章小结
6 系统评估
    6.1 评估方案
    6.2 评估结果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开放教育资源被广泛关注
        (二)开放教育资源质量需求的兴起
        (三)战后英国大学在开放教育资源领域的成就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开放
        (二)教育资源
        (三)开放教育资源
        (四)质量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开放教育资源的研究
        (二)关于英国开放教育及其资源的研究
        (三)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
        (四)关于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及其相关概念的研究
        (五)文献评析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六、研究视角及思路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战前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回顾
    第一节 伦敦大学的学位开放
        一、伦敦大学学位开放的背景
        二、考试机构时期的学位管理
        三、联邦制大学时期的学位管理
        四、伦敦大学学位开放的影响
    第二节 大学推广运动中的开放教育资源
        一、大学推广运动的缘起
        二、大学推广运动中大学开放的特色资源
        三、大学推广运动中开放教育资源的意义
第二章 海外办学:面向国际学生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战后英国的海外办学
        一、殖民地时期的海外办学
        二、现代英国的海外办学
    第二节 海外办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课程开发与审批
        二、教师发展与激励
        三、教学管理与支持
    第三节 海外办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三章 开放大学:基于教育公平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开放大学的创建与特色
        一、开放大学的创建背景
        二、开放大学的特色
    第二节 开放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开发高质量的课程材料
        二、培养热心远程教育的员工
        三、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支持服务系统
    第三节 开放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四章 产业大学:促进终身学习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产业大学的成立与特色
        一、产业大学的成立背景
        二、产业大学的特点
    第二节 产业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提供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
        二、严格要求的员工队伍
    第三节 产业大学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五章 开放学习项目:向全世界免费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开放学习项目的动因和特点
        一、开放学习项目的动因
        二、开放学习项目的特色
    第二节 开放学习项目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严谨的课程材料转换流程
        二、明确的第三方材料使用标准
    第三节 开放学习项目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六章 英国慕课:以社会互动为特色的开放教育资源
    第一节 英国慕课的产生及发展
        一、慕课的产生
        二、英国慕课的发展及特点
    第二节 英国慕课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保障
        一、慕课课程的组织方式
        二、《慕课质量保障与认证指南》
    第三节 英国慕课中开放教育资源的质量评估
        一、开放教育资源的内部评估
        二、开放教育资源的外部评估
第七章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审思
    第一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特点
        一、丰富多彩的开放资源
        二、严格自律的内部质量保障
        三、多方参与的外部质量评估
    第二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动因
        一、文化传统: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本
        二、国际思潮: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缘
        三、供需失衡: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因
        四、技术发展: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之力
    第三节 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的启示
        一、坚持开放资源的多样性
        二、鼓励资源标准的内生性
        三、倡导资源管理的民主化
        四、关注资源质量的反馈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基于知识建构的社会性阅读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概念界定
        1.2.1 知识建构
        1.2.2 学习支架
        1.2.3 社会性阅读
    1.3 研究问题及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阅读教学中的知识建构
        2.1.1 阅读能力与知识建构的关联
        2.1.2 社会性阅读与知识建构的共性
        2.1.3 基于知识建构的阅读教学案例
    2.2 阅读教学中的学习支架
    2.3 学习支架的技术表现形式
第3章 平台及支架设计
    3.1 平台需求分析
        3.1.1 用户需求分析
        3.1.2 功能需求分析
    3.2 双层学习支架的设计
        3.2.1 双层支架设计目的
        3.2.2 双层支架设计原理
        3.2.3 双层支架内容体系
    3.3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3.4 平台应用模式设计
        3.4.1 平台的课堂教学应用方案
        3.4.2 双层支架的组合使用模式
第4章 平台开发与应用
    4.1 平台整体介绍
    4.2 平台系统构架
    4.3 开发环境及技术实现
    4.4 平台用例说明
    4.5 平台测试数据分析
        4.5.1 前期研究准备
        4.5.2 应用实施情况
        4.5.3 平台数据分析
    4.6 平台反馈及评价
        4.6.1 调查问卷分析
        4.6.2 访谈反馈分析
第5章 总结展望
    5.1 论文回顾
    5.2 论文贡献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平台教学培训手册
    附录二: 阅读工作坊实施方案
    附录三: 后期学生调查问卷设计
    附录四: 后期学生访谈提纲设计
致谢

(7)基于SSH框架的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1.5 论文结构
二、相关技术简介
    2.1 Apache struts2简介
        2.1.1 Apache Struts2的发展
        2.1.2 Strutsl和Struts2的详细区别和对比
    2.2 Hibernate简介
        2.2.1 HQL的介绍
        2.2.2 Hibernate tools实现Hibernate逆向工程
        2.2.3 Hibernate3和hibernate4的区别
    2.3 Spring Framework简介
        2.3.1 Spring Framework中包含的关键特性
        2.3.2 Spring Framework的框架优点
    2.4 基于SSH框架的整合
        2.4.1 SSH框架整合的原理
        2.4.2 SSH框架整合的方法
    2.5 前台框架Bootstrap
        2.5.1 前台框架Bootstrap特性
三、系统分析
    3.1 系统开发目标
    3.2 系统开发可行性分析
    3.3 系统需求分析
        3.3.1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3.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四、系统设计
    4.1 系统设计原则
    4.2 系统架构设计
    4.3 系统流程设计
        4.3.1 从管理员角度进行系统流程设计
        4.3.2 从校级用户角度进行系统流程设计
        4.3.3 从院系级用户角度进行系统流程设计
        4.3.4 从新生报到时特殊用户角度进行系统流程设计
    4.4 界面设计
        4.4.1 框架页面设计
        4.4.2 分页查询界面设计
        4.4.3 Android界面设计
    4.5 模块设计
        4.5.1 登录模块
        4.5.2 用户角色权限管理模块
        4.5.3 数据处理模块
        4.5.4 打印模块
        4.5.5 报到模块
    4.6 数据库设计
        4.6.1 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4.6.2 E-R模型设计
        4.6.3 数据库表格设计
        4.6.4 数据库sql语句实例
五、系统开发与实现
    5.1 系统开发环境的配置和工具的安装使用
    5.2 系统开发
        5.2.1 基于Struts2、Hibernate4、,Spring4的框架搭建的详细文件配置
        5.2.2 Android配置文件
        5.2.3 安卓客户端与后台的链接
六、系统测试
    6.1 用户登录测试
    6.2 客户端单元测试
    6.3 自动化功能测试
    6.4 兼容性测试和安全性测试
        6.4.1 测试浏览器兼容性
        6.4.2 平台兼容性测试
七、工作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提货入库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引言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1.2 项目来源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技术介绍
    2.1 MVC
    2.2 SPRING MVC
    2.3 BOOTSTRAP
    2.4 与物流相关的VRP问题的研究成果
    2.5 AWS平台
    2.6 本章小结
3 提货入库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概述
    3.2 用户分析
    3.3 系统运行环境分析
    3.4 功能性需求
        3.4.1 提货单管理模块
        3.4.2 派车管理模块
        3.4.3 货物状态追踪模块
    3.5 非功能性需求
    3.6 本章小结
4 提货入库系统概要设计
    4.1 系统物理架构
    4.2 系统架构设计
    4.3 系统模块功能划分
    4.4 数据库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提货入库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1 提货单管理模块
        5.1.1 导入提货单
        5.1.2 管理提货单
        5.1.3 更新提货单日期
    5.2 派车管理模块
        5.2.1 更新距离信息
        5.2.2 派车
        5.2.3 管理派车数据
        5.2.4 派车结果下载
    5.3 货物状态追踪模块
        5.3.1 更新货物状态
        5.3.2 快速查询和历史状态查询
    5.4 本章小结
6 系统测试
    6.1 功能性测试
    6.2 非功能性测试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汲古阁刻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毛晋生平与着述
    第一节 毛晋家世生平及相关问题
    第二节 毛晋着述考
第二章 毛晋藏书
    第一节 汲古阁藏书来源及流散
    第二节 汲古阁抄本
第三章 汲古阁刻书书目
    第一节 《明毛氏汲古阁刻书目录》版本述略
    第二节 陶湘“知而未见书目”考
    第三节 毛氏代刊书目
    第四节 毛晋刻书之类别与特点
第四章 汲古阁校勘研究
    第一节 校勘者
    第二节 校勘示例
    第三节 毛氏手校本经眼录
    第四节 毛晋校勘方法及内容
    第五节 校刻改字问题
第五章 汲古阁刻书采用底本情况
    第一节 《津逮秘书》底本考
    第二节 《津逮秘书》本与《秘册汇函》本
    第三节 汲古阁本唐集底本情况
第六章 汲古阁本之刻印与流传
    第一节 汲古阁本之刻印
    第二节 汲古阁本与《四库全书》
结语
附录 毛氏题跋拾遗
主要参考文献

(10)基于B/S和C/S混合架构的北京移动自助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银行自助服务系统研究现状
        1.2.2 电信行业自助服务系统研究现状
        1.2.3 国外自助服务系统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本文主要结构
第2章 相关技术概述
    2.1 J2EE、IIS、.NET技术概述
    2.2 C/S及B/S架构概述
        2.2.1 C/S界定及优点
        2.2.2 B/S界定及优点
        2.2.3 B/S和C/S架构的比较
        2.2.4 基于B/S和C/S的混合架构
    2.3 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访问方式
第3章 自助服务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目标
    3.2 系统功能整体规划
        3.2.1 业务功能
        3.2.2 系统管理功能
    3.3 系统功能说明
        3.3.1 查询类功能
        3.3.2 业务办理类功能
        3.3.3 支付类功能
        3.3.4 权限管理类功能
    3.4 系统性能需求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助服务系统总体设计
    4.1 设计原则
    4.2 系统结构设计
    4.3 系统流程设计
        4.3.1 整体业务流程
        4.3.2 业务受理流程
        4.3.3 自助缴费流程
        4.3.4 自助充值流程
        4.3.5 自助购充值卡流程
        4.3.6 消费查询流程
        4.3.7 信息介绍流程
        4.3.8 发票打印流程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4.4.1 本系统的E-R图
        4.4.2 系统的表结构
    4.5 系统安全设计
        4.5.1 应用软件、业务管理安全
        4.5.2 交易数据安全措施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自助服务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5.1.1 配置系统的IIS
        5.1.2 系统ASP.NET的配置实现
        5.1.3 ADO.NET数据库访问
    5.2 系统逻辑结构
    5.3 自助服务终端硬件设计
    5.4 自助服务系统软件实现
        5.4.1 自助缴费客户登陆技术的实现
        5.4.2 自助缴费模块的实现
        5.4.3 查询模块的实现
        5.4.4 业务受理模块的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自助服务系统测试
    6.1 测试环境的建立
    6.2 功能测试
    6.3 压力测试
    6.4 兼容测试
    6.5 安全测试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数据库记录的Web分页显示方法缘起(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模态视域下的实时字幕翻译研究[D]. 周韩照.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2]中国网络新闻传播领域算法伦理研究 ——基于“三视角”理论框架[D]. 袁帆.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3]基于用户评价的技术博客小程序设计与开发[D]. 徐小武.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4]基于CTA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研究及系统设计应用[D]. 付效燕.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5]战后英国大学开放教育资源研究 ——基于质量文化的视角[D]. 李慧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基于知识建构的社会性阅读平台开发[D]. 万悦.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7]基于SSH框架的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郭聪.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8]提货入库系统设计与实现[D]. 陈檬檬.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2)
  • [9]汲古阁刻书研究[D]. 封树芬. 南京大学, 2015(01)
  • [10]基于B/S和C/S混合架构的北京移动自助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 连伟. 北京工业大学, 2015(03)

标签:;  ;  ;  ;  

数据库记录的网页显示方式的由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