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及其对策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琳,唐雪,周泽雄,吕宝乾[1](2020)在《南繁作物生物安全现状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繁区位于中国海南省,作为中国农作物繁殖和育种的重要基地,其在水稻、玉米等农作物良种繁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随着近几年来南繁育种工作的迅速发展,各地与海南岛之间农作物种子的调运日益频繁,种子来源于全国,又走向全国,为有害生物的传播提供了快速通道。因此确保南繁生物安全对打造"南繁硅谷"、保障我国种业健康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从南繁生物安全现状、当前南繁生物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剖析,并针对南繁有害生物防控提出对策建议,为南繁基地生物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刘海[2](2020)在《四川省凉山州紫茎泽兰的群落特征及其对土壤的适应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为菊科泽兰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二十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的云南省。目前已广泛分布于滇、黔、川、桂、藏等西南各地,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难,也给农、林、牧、渔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被视为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侵植物,亟待阻止其蔓延和有效防除。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场所,紫茎泽兰与土壤互相作用,从而实现成功入侵。四川省凉山州的紫茎泽兰危害极其严重,超过14.1%的土地被侵占,当地土壤类型繁多,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差异极大。为此,本文作者在四川省凉山州57个县(市)选择50余个典型、具有代表性的紫茎泽兰群落,研究其群落特征与土着植物的关系,植株养分含量的时空分布,吸收养分的动态变化,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以及土壤重金属对紫茎泽兰吸收和生长的影响。分别从植物营养学、土壤学和重金属角度,丰富了对紫茎泽兰侵入机制的认识,并为肥料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紫茎泽兰样方中,共发现155种植物,χ2检验表明,紫茎泽兰群落中主要物种间总体呈不显着负关联,主要优势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性相似,对生存资源的利用存在竞争;共同出现百分率PC值和Ochiai指数(OI)显示,紫茎泽兰与鬼针草、野艾蒿、马唐和灯笼草种群之间有紧密的关联性,即相伴出现几率大;群落稳定性的分析结果说明,紫茎泽兰的入侵导致土着植物群落稳定性下降。2)紫茎泽兰植株的氮、磷、钾含量因不同生境而异,变化于0.46%1.51%、0.07%0.55%和0.74%1.77%,显着高于邻近植物,其变异系数显着低于土壤,说明紫茎泽兰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强,能适应肥瘦不同的土壤环境,由此建立自己的生态优势,驱逐土着植物,形成单优种群落。紫茎泽兰吸收养分春季最快,夏季累积量最大,叶>茎>根,氮磷平均含量高于水稻、玉米和小麦秸秆,钾含量与玉米和小麦秸秆相当,是潜在的有机肥源。3)在适宜紫茎泽兰生长的地区,紫茎泽兰能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生长,适应性极强。其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多种酶的活性、微生物生物量,自生固氮菌和氨氧化古菌等均显着高于非根际。尽管土壤之间存在差异,但紫茎泽兰总体上降低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提高优势度指数,说明紫茎泽兰能影响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使之适应自身生长。在红壤、黄壤和紫色土根际中,土隐球菌、疣状瓶霉和格孢腔菌等病原真菌的丰富度极显着高于非根际,说明紫茎泽兰根际可聚集土传病菌,对自身无害,但提高与土着植物的竞争力。4)各样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变异极大,农林用地最低,稀土矿区的铅(Pb)和镉(Cd)、废弃堆煤场的汞(Hg)、铅锌矿区的Pb达到严重污染水平。但生长在矿区土壤的紫茎泽兰重金属含量和富集系数与大部分邻近植物相比,均处于较低水平,意味着紫茎泽兰对重金属无偏嗜性,能拮抗过度吸收。腐熟紫茎泽兰的重金属含量显着低于国家有机肥标准,说明就地腐熟施用紫茎泽兰有机肥造成土壤污染的风险极小,为紫茎泽兰肥料资源化利用奠定了科学基础。总之,无论土壤肥瘦、水分含量多寡、重金属含量高低,紫茎泽兰均有极强的适应性,并通过养分吸收和影响根际土壤性质建立自己的生态优势,降低土着植物群落稳定性,实现成功入侵。同时,紫茎泽兰地上部生物量大、养分含量丰富、重金属含量安全,是一种潜在的有机肥源,为防除和肥料资源化利用紫茎泽兰奠定了基础。
符建伟[3](2019)在《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哲学研究》文中认为外来物种入侵是指不属于本地特定的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由于人为原因或其它方式传入原产地之外的地点,在那里定植、定居,并建立自然种群,并且威胁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安全和人类健康的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了长时间地环境问题,造成了生态环境,物种多样性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巨大损失。我国已经成为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严重的国家之一,地区生态系统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外来入侵物种正对我国的生态安全和民众健康造成威胁。本课题通过对目前中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和问题,拟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为指导,针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探讨造成物种入侵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为解决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防范和消解外来物种入侵提出对策和思路。
庞立东,阿马努拉·依明尼亚孜,刘桂香[4](2015)在《内蒙古自治区外来入侵植物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生物入侵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公众健康及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收集、汇总和对比分析,以明确内蒙古自治区外来植物入侵现状、发生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对畜牧业生产和生态安全的影响等,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内蒙古自治区外来植物入侵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外来入侵植物已达45种,其中分属16个科36个属。入侵植物以一、二年生草本为主,占总入侵植物的79.5%,入侵来源以国内其他省区传入和国外直接传入两种途径实现;入侵植物有19种原产自美洲,占入侵植物总数的42.2%,欧洲次之,为18种。虽然内蒙古自治区外来植物入侵防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整体上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相关法制法规不健全、监管脱节、投入不足,评估与预警机制不健全、相关研究滞后等问题。因此,应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防范意识,建立入侵植物风险评估、早期预警监测体系,提升科研能力和监测技术水平,构建信息平台,加强对外交流,从而保障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何山[5](2012)在《外来植物引进的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以安徽省加拿大一枝黄花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外来物种入侵作为一个热门的世界性难题,受到了各国的广泛关注。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表现在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农林牧渔业生产的经济损失、影响对外经济贸易,甚至人类的健康安全等。中国一直以来都受到外来物种的危害。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传入外来物种的种类也逐渐变大。外来引进植物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进行管理。因此,用适当方法评价外来植物的引进风险对于维护我国的生态安全,减少经济损失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外来物种入侵的有关概念和理论基础,整理了国内外外来植物引进的风险评估研究。第二,本文对我国外来物种和外来植物入侵现状、安徽省的外来入侵植物现状以及安徽省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情况分别进行了分析,探究外来物种入侵的原因。第三,在借鉴国内外文献以及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外来引进植物风险评估系统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构建外来植物引进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第四,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权重,利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对安徽省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引进风险进行评估,验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到三个结论:(1)借鉴国内外文献以及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外来引进植物风险评估系统,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外来植物引进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2)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发现一级指标中,以植物的繁殖和传播能力最为重要,其次是环境差异与影响和危害控制,而在三级指标中繁殖方式所占的比重最大,这个结论为外来引进植物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方向;(3)安徽省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进行引进风险评估结果为高风险,禁止引进。鉴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对以后我国外来植物引进风险管理的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孙燕[6](2012)在《庐山自然保护区主要道路对外来植物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庐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高,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然而植物入侵方面的研究却很少。外来植物的传播扩散与人为活动干扰有很密切的关系。外来植物很可能被游客和来往车辆带入自然保护区,因此,道路很可能是外来植物的传播扩散的途径。为评估外来植物的分布现状,在庐山自然保护区内沿主要道路(盘山公路、登山步道和山顶道路)设置2m×2m样方共1034个,调查每个样方的草本外来植物种数、盖度(%)以及环境因子(海拔、自然度)。计算每种外来植物的频度(RF)、相对多度(RC)和重要值指数(ⅠⅥ)。在有外来植物出现的样方中,计算外来植物种数、总盖度(SUM)、平均盖度(MeanSUM).最大盖度(MaxSUM)以及4个α多样性指数,包括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E)和物种丰富度指数(S)。用多元方差分析(MANOV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庐山自然保护区路缘外来植物的优势科为菊科(Asteraceae)、苋科(Amaranthaceae)、藜科(Chenopodiaceae)、蝶形花亚科(Faboideae)、禾本科(Poaceae)和柳叶菜科(Onagraceae);(2)庐山自然保护区路缘外来植物的优势种为一年蓬(Erigeron annuus)、白车轴草(Trifolirm repens)、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e)、大狼把草(Bidens frondosa)、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和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此次只调查了草本外来植物;(3)庐山自然保护区主要道路的外来植物大多来自北美、热带美洲和欧洲,大部分为世界分布种、温带分布种、泛热带和热带分布种;(4)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等级道路的外来植物分布不同;(5)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海拔和自然度是造成外来植物不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海拔越高,外来植物种数越少;海拔越低,外来植物种数越多,这可能是由于一些外来植物不能适应较高海拔地区的气候条件而无法定植建群。自然度等级越高,群落中外来植物所占比例越小;自然度等级越低,群落中外来植物所占比例越大。外来植物主要出现在人为干扰强度较大的生境中,例如居民区、景点、撂荒地、绿化带、菜地和废茶园,极少出现在人为干扰强度较小的本地自然生境中。
周艳波,许文根[7](2009)在《特殊监管区外来有害生物防控现状及对策探讨》文中指出特殊监管区作为我国防制疫情疫病的前沿地带,在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特殊监管区货物快进快出的检验监管模式,使其成为外来有害生物传入的途径之一,运输工具、货物和木质包装等携带的有害生物除了直接对农林牧渔业造成危害外,还威胁到进出口贸易、生态平衡,甚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进一步做好特殊监管区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本文在分析其防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防制对策,进而达到抵御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目的。
陈守常[8](2009)在《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和危害的策略思考》文中提出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已成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本文记述了我国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主要种类、传播危害、巨大经济损失和森林生态灾害。从策略角度分析,提出对我国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传播和危害采取风险分析、检疫管理、早期监测、完善信息和制定法规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洪鹏翔,潘蓉英[9](2008)在《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外来物种侵入新区后,会在该地的生态系统中占据适宜的生态位,改变本土生态环境,危害当地社会经济和人类身体健康.生物入侵的途径多种多样,国内、国际贸易、旅游、移民等,都使得生物入侵有不断加剧的趋势。丈章以全球普遍关注的外来生物入侵为背景,综述了我国外来入侵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尽量减轻生物入侵所造成的危害,维护生态平衡,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易小燕[10](2008)在《外来入侵植物的扩散路径与入侵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威胁生态安全和资源环境的热点问题。外来物种入侵可能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仅次于栖息地环境破坏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第二大杀手。就一个国家而言,外来入侵物种不仅会对一个国家的农业、畜牧业、生态环境、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如何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尤其是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脆弱,外来物种在农村容易造成入侵,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因此,解决好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是关系到农民、农村和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外来入侵物种到达一个新的生态环境后迅速扩散,其扩散速度非常快,导致最后很难进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扩散大致经过的几个阶段及其特征已经得到普遍认同,人类活动与物种入侵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得到认可,但其内在的扩散路径如何?是否可以用扩散模型进行预测?扩散行为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如何?扩散造成的入侵风险有多大?如何评估?能否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是本研究的出发点。本研究通过外来入侵植物扩散路径的实证模拟和人类活动与外来植物扩散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首先运用Logistic模型对江苏省互花米草沿海扩散路径进行了模拟,然后分别采用计数模型和有序因变量模型对人类活动与外来入侵植物扩散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扩散路径和人类活动对扩散的作用得出在哪些环节需要进行重点管理,即关键点控制管理体系;同时,运用专家打分基础上的层次分析法,设置了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以互花米草和加拿大一枝黄花为实例进行评估,通过入侵风险评估模拟判断出入侵风险的大小,进行早期预警以规避风险,即早期预警管理体系。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即从点到面的管理方法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能够起到互补的作用,对以后物种引进、国际贸易、检验检疫、监测跟踪等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全面的进行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互花米草在江苏沿海滩涂的生长扩散过程分为渐增期(1982-1997)、快增期(1997-2001)、缓增期(2001年以后)。1997年江苏省的米草植物开始其扩散爆发,出现第一个拐点,增长速度非常快,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1.07%,最高增长率达到43%,其增长的高峰期为1999年。从2001年开始出现第二个拐点,此后增长速度开始减慢,年平均增长率不到5%,其中,2002—2003年增长率为3.6%,2003—2004年增长率为2.08%,再往后增长率是越来越小。2、人类活动对外来入侵植物的扩散具有明显的影响,其中交通密度、农作物播种面积具有较强正相关关系;自然保护区面积、人口密度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尽管经济的发展和进口货物是外来入侵植物扩散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外来入侵植物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科研、改良品种等人为有意引种而又造成引种后的管理不当造成的。3、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互花米草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入侵风险都较高,级别都为高级。外来植物入侵的风险应分为不同的级别,预警与控制措施也分不同的级别,因此可以采用早期预警管理体系,对不同的风险级别分级管理。然后论文根据以上分析结论,提出了外来植物入侵的关键点控制管理体系和早期预警管理体系,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管理外来植物入侵的方法,最后论文提出了管理外来植物入侵的思路与政策建议。本研究为外来物种入侵的管理提供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不仅对外来植物入侵的管理有指导作用,其研究和分析方法对外来入侵动物或微生物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及其对策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及其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南繁作物生物安全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南繁基地生物安全现状 |
1.1 病害 |
1.2 虫害 |
1.3 入侵植物 |
1.4 转基因作物 |
2 南繁地区生物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
2.1 南繁区基础设施较差 |
2.2 南繁生物安全研究科技力量投入不足 |
2.3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
2.4 公众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
3 南繁生物安全防控策略 |
3.1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
3.2 加大有害生物检测技术研究投入 |
3.3 加快推进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
3.4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生态安全意识 |
(2)四川省凉山州紫茎泽兰的群落特征及其对土壤的适应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外来生物入侵 |
1.1.1 外来生物入侵过程 |
1.1.2 外来生物入侵途径 |
1.1.3 外来生物入侵的主要生境特点 |
1.1.4 外来生物入侵机理 |
1.1.5 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 |
1.2 紫茎泽兰研究现状 |
1.2.1 紫茎泽兰生物学特性 |
1.2.2 紫茎泽兰分布及危害 |
1.2.3 紫茎泽兰的遗传特性 |
1.2.4 紫茎泽兰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5 紫茎泽兰的综合防控策略 |
1.2.6 紫茎泽兰的资源化利用 |
第2章 绪论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紫茎泽兰与土着植物种间联结性及群落稳定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样方设置与统计方法 |
3.2.3 总体联结性 |
3.2.4 种间联结性 |
3.2.5 紫茎泽兰群落稳定性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种群间的总体联结性 |
3.3.2 主要种对间的关联性 |
3.3.3 群落稳定性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紫茎泽兰在不同生境和季节的养分特征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样品采集 |
4.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4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生境紫茎泽兰的养分特征 |
4.3.2 紫茎泽兰与邻近植物的养分吸收差异 |
4.3.3 紫茎泽兰养分吸收的季节动态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紫茎泽兰根际土壤的化学及生物学性质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样地选择及取样 |
5.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pH、有机质和养分含量 |
5.3.2 酶活性 |
5.3.3 微生物量碳氮 |
5.3.4 微生物数量 |
5.3.5 微生物群落结构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紫茎泽兰对土壤重金属的响应与积累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区域概况 |
6.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6.2.3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凉山州紫茎泽兰样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 |
6.3.2 紫茎泽兰的重金属含量及分布 |
6.3.3 土壤—紫茎泽兰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 |
6.3.4 紫茎泽兰有机肥的重金属含量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3)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外来物种入侵对全球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 |
(二) 外来物种入侵正在损害中国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 |
(三)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迫切呼唤研究外来物种入侵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二)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文献述评 |
第一章 外来物种入侵的历史考察及其效应分析 |
一、外来物种入侵的内涵及其类型解读 |
(一) 外来物种与外来物种入侵的内涵 |
(二) 外来物种入侵的类型 |
(三) 外来物种入侵的历史发展 |
二、外来物种入侵的效应分析 |
(一) 外来物种的“双刃剑”效应 |
(二) 外来物种入侵的生物危害性分析 |
(三) 外来物种的社会危害性效应分析 |
第二章 外来物种入侵中国的现状与问题 |
一、外来物种入侵中国的现状 |
(一) 我国目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 |
(二) 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主要分布 |
二、外来物种入侵中国导致的问题 |
(一) 外来入侵物种危害当代中国的生态安全 |
(二) 外来物种入侵产生的社会问题 |
(三) 外来物种入侵动摇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自然根基 |
第三章 外来物种入侵中国导致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认识根源 |
(一) 机械论的自然观 |
(二) 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
(三) 征服自然的环境伦理观 |
(四) 盲目乐观主义的科技观 |
二、社会根源 |
(一) 生态安全教育缺失 |
(二) 资本逐利的疯狂性 |
(三) 科技的误用和滥用 |
(四)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
(五) 监督管理不到位 |
第四章 防范和消解物种入侵危害性的对策 |
一、确立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观 |
(一) 辩证的自然观 |
(二) 和谐的生态观 |
(三) 系统的方法论 |
二、汲取东西方生态哲学理论的合理内核 |
(一) 坚持有机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 |
(二)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价值观 |
(三) 坚持人与自然与和合共生的伦理观 |
(四) 坚持理性的生态科技观 |
三、以绿色发展观统筹应对外来物种入侵 |
(一) 加强系统化的生态安全教育 |
(二) 加强生物科学的研究和科普 |
(三) 建立健全外来物种入侵的数据库和信息采集系统 |
(四) 树立绿色GDP观念适度开发外来物种 |
(五) 加强风险评估并对资本参与引进外来物种进行一定限制 |
(六) 健全防范与控制外来物种的法律和管理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内蒙古自治区外来入侵植物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 1 研究区概况 |
1. 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内蒙古外来植物入侵现状及种类构成 |
2. 2 内蒙古外来入侵植物种的原产地及入侵途径 |
2. 3 外来植物入侵的影响 |
2. 4 内蒙古外来植物入侵特点 |
2. 5 内蒙古外来植物入侵发生的原因解析 |
3 外来植物入侵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3. 1 存在的问题 |
3. 2 应对策略 |
(5)外来植物引进的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以安徽省加拿大一枝黄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论文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框架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生物入侵 |
2.1.2 植物引种 |
2.1.3 外来入侵物种 |
2.1.4 外来物种风险评估 |
2.2 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2 植物检疫理论 |
2.2.3 植物保护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外来植物的传入路径与扩散过程 |
2.3.2 外来植物引进的危害 |
2.3.3 外来植物引进的风险评估理论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分析 |
3.1 中国外来物种入侵现状 |
3.1.1 中国外来物种入侵概况 |
3.1.2 中国外来物种入侵管理现状 |
3.2 中国外来植物入侵现状 |
3.2.1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区域情况 |
3.2.2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经济危害 |
3.3 安徽省外来植物入侵现状 |
3.3.1 安徽省主要外来入侵植物 |
3.3.2 安徽省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概况 |
3.4 入侵原因分析 |
3.4.1 无意引入 |
3.4.2 有意引入 |
3.4.3 管理不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外来引进植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选择 |
4.1 外来引进植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可操作性原则 |
4.1.3 系统性原则 |
4.1.4 独立性原则 |
4.1.5 灵活性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指标体系的确定 |
4.2.2 评价指标的具体含义 |
4.3 外来植物引进的风险评估综合评价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安徽省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实证分析与评价 |
5.1 层次分析法的模型设计 |
5.1.1 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2 确定三级指标打分的评判标准 |
5.1.3 确定外来引进植物的风险评价等级标准 |
5.2 安徽省加拿大一枝黄花引进风险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加强立法,科学引种 |
6.2.2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 |
6.2.3 严格检疫,加强监控 |
6.2.4 加强宣传,构建公民参与机制 |
6.2.5 加强国际合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庐山自然保护区主要道路对外来植物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生物入侵相关概念 |
1.2. 外来种引入途径 |
1.3. 生物入侵的危害 |
1.4. 国内外生物入侵研究概述 |
1.4.1. 我国生物入侵研究概况 |
1.4.2. 国际上生物入侵研究概况 |
1.5. 道路对外来植物入侵影响的研究 |
1.5.1. 道路生态学概述 |
1.5.2. 道路对外来植物入侵影响的研究进展 |
1.5.3. 道路与外来植物 |
1.6.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2.研究区域概况 |
2.1. 庐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 |
2.1.3. 植被资源 |
2.1.4. 植物资源 |
2.1.5. 动物资源 |
2.1.6. 社会经济条件 |
2.2. 庐山自然保护区的外来植物 |
2.2.1. 外来植物的引入史 |
2.2.2. 外来植物的引入途径 |
2.2.3. 外来植物的种类、区系及起源 |
2.2.4. 外来植物的特点 |
2.2.5. 外来植物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
2.3. 庐山自然保护区的道路 |
3.庐山山顶的旅游步道与公路的外来植物 |
3.1. 研究方法 |
3.1.1. 样地设置 |
3.1.2. 调查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山顶的旅游步道与公路的外来植物组成和来源 |
3.2.2. 山顶的旅游步道与公路的外来植物分布对比 |
3.2.3. 外来植物种数、盖度、α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3. 小结 |
4.南北山公路和登山步道的外来植物 |
4.1. 研究方法 |
4.1.1. 样地设置 |
4.1.2. 调查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南北山公路和登山步道的外来植物组成 |
4.2.2. 南北山公路和登山步道的外来植物分布对比 |
4.2.3. 外来植物种数、盖度、α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3. 小结 |
5.庐山不同海拔公路的外来植物 |
5.1. 研究方法 |
5.1.1. 样地设置 |
5.1.2. 调查方法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海拔公路的外来植物组成 |
5.2.2. 庐山不同海拔公路的外来植物分布对比 |
5.2.3. 外来植物种数、盖度、α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3. 小结 |
6.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特殊监管区外来有害生物防控现状及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特殊监管区外来有害生物防控现状 |
3、特殊监管区外来有害生物防制对策 |
4、结语 |
(8)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和危害的策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主要种类 |
1.1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主要种类 |
1.2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特点 |
1.3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原因 |
2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传播危害 |
2.1松材线虫病 |
2.2美国白蛾 |
2.3松突圆蚧 |
2.4薇甘菊 |
3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巨大影响 |
3.1 森林生态灾害 |
3.2 巨大经济损失 |
4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的策略思考 |
4.1 风险评估 (PRA) |
4.2 检疫管理 |
4.3 早期监测 |
4.4 完善信息 |
4.5 健全法规 |
(10)外来入侵植物的扩散路径与入侵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主要概念的界定 |
1.2.1 生物入侵 |
1.2.2 外来入侵物种 |
1.2.3 外来入侵植物 |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与假说 |
1.4 研究范围、数据来源与研究流程 |
1.5 论文的结构、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的结构 |
1.5.2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外来入侵植物的扩散及人类活动对扩散的影响 |
2.1.1 国内相关文献 |
2.1.2 国外相关文献 |
2.1.2.1 扩散模型 |
2.1.2.2 人类活动与外来物种入侵 |
2.1.3 对本文的启示 |
2.2 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估方法 |
2.2.1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 |
2.2.2 杂草风险分析(WRA) |
2.2.3 风险评估技术与模型 |
2.2.4 对本文的启示 |
3 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基本概况 |
3.1 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及危害 |
3.1.1 我国的地理概况 |
3.1.2 外来入侵植物分布、种类及来源 |
3.1.3 外来入侵植物造成的危害 |
3.1.3.1 外来入侵植物导致经济损失 |
3.1.3.2 外来植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
3.1.3.3 外来植物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威胁 |
3.2 外来入侵植物的传入途径与扩散机理 |
3.2.1 外来植物入侵的主要途径 |
3.2.1.1 有意引入 |
3.2.1.2 无意引入 |
3.2.1.3 自然传入 |
3.2.2 传入特点 |
3.2.3 扩散与入侵机理 |
3.2.3.1 入侵植物的特点 |
3.2.3.2 被入侵生态系统的特点 |
3.2.3.3 入侵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 |
3.3 外来入侵植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压力 |
3.3.1 引种途径上存在的管理问题 |
3.3.1.1 边境海关 |
3.3.1.2 国内异地引种 |
3.3.2 行政管理体制的部门协调问题 |
3.3.3 以相关法律法规管理的压力 |
3.3.4 对入侵风险管理面临的压力 |
4 研究方法 |
4.1 分析框架 |
4.1.1 外来入侵植物扩散的生物学基本原理 |
4.1.2 政府管理外来植物入侵的经济学原理 |
4.2 模型设定 |
4.2.1 扩散路径模型 |
4.2.1.1 Logistic模型的特征 |
4.2.2 人类活动对扩散路径影响的模型 |
4.2.3 入侵风险评价与预警 |
4.2.3.1 层次分析法介绍 |
4.2.3.2 层次分析法软件的应用 |
4.2.3.3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方法 |
4.2.3.3 综合评价模型 |
4.3 数据来源 |
5 外来入侵植物的扩散路径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5.1 外来入侵植物自然扩散路径 |
5.1.1 通过根系的短距离扩散 |
5.1.2 通过种子的远距离扩散 |
5.2 人类活动作用下的外来入侵植物扩散 |
5.2.1 外来入侵植物通过人工载体进行的远距离扩散 |
5.2.2 外来入侵植物通过土壤运输进行扩散 |
5.3 江苏省互花米草扩散路径的实证模拟 |
5.3.1 互花米草在江苏省沿海的分布及影响 |
5.3.2 江苏省互花米草的扩散路径——基于Logistic曲线的模拟 |
5.3.3 互花米草的扩散路径 |
5.4 人类活动对外来入侵植物扩散影响的实证分析 |
5.4.1 外来植物入侵首先是人为问题 |
5.4.2 人类活动对外来入侵植物扩散影响的模型 |
5.4.3 影响外来植物扩散的人类活动因子 |
5.4.4 人类活动对外来入侵植物扩散影响的回归结果分析 |
5.4.4.1 因变量的空间格局 |
5.4.4.2 影响外来入侵植物扩散的人类活动分析 |
5.5 外来植物入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与预警 |
6.1 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识别 |
6.1.1 从传播途径开始的外来植物入侵风险分析 |
6.1.2 从外来植物开始的入侵风险分析 |
6.1.3 入侵风险的主要因子分析 |
6.2 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1 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6.2.2 指标体系结构 |
6.2.3 指标的定义 |
6.2.3.1 入侵性 |
6.2.3.2 适生性 |
6.2.3.3 扩散性 |
6.2.3.4 危害性 |
6.3 评估方法与评估实例 |
6.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2 指标属性量化 |
6.3.3 风险级别与预警 |
6.3.4 互花米草与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风险评估实例 |
6.3.4.1 指标赋值 |
6.3.4.3 入侵风险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7 关键点控制管理体系与早期预警管理体系 |
7.1 关键点控制管理体系 |
7.1.1 关键点控制的理论 |
7.1.2 外来植物入侵的关键点控制管理 |
7.1.3 外来植物入侵的关键点设定 |
7.1.3.1 有意引种的控制关键点 |
7.1.3.2 无意传入的控制关键点 |
7.1.3.3 自然传入的控制关键点 |
7.1.4 外来植物入侵风险控制措施 |
7.1.4.1 有意引种的关键点控制措施 |
7.1.4.2 无意传入的关键点控制措施 |
7.1.4.3 自然传入的关键点控制措施 |
7.2 早期预警管理体系 |
7.2.1 早期预警机制 |
7.2.2 构建预警系统的紧迫性 |
7.2.3 构建预警系统的原则 |
7.2.4 构建预警系统的框架建设构想 |
7.2.5 构建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困难 |
7.2.6 加快构建早期预警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 |
8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
8.1 全文总结 |
8.1.1 外来入侵植物的扩散路径 |
8.1.2 人类活动与外来入侵植物扩散的关系 |
8.1.3 外来植物入侵的风险 |
8.2 管理外来入侵植物的思路与建议 |
8.2.1 建立相应法律体系,完善相关控制体系 |
8.2.2 掌握入侵植物扩散路径,抓住关键控制环节 |
8.2.3 规范风险评估方法,建立风险评估体系 |
8.2.4 加强监测,建立早期预警与快速反应体系 |
8.2.5 借鉴生态补偿制度,建立政策和经济的激励与制约机制 |
8.2.6 完善机构与人才队伍,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
8.2.7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意识与管理能力 |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外来植物有害生物入侵及其对策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南繁作物生物安全现状及对策[J]. 李琳,唐雪,周泽雄,吕宝乾. 热带农业科学, 2020(S1)
- [2]四川省凉山州紫茎泽兰的群落特征及其对土壤的适应性[D]. 刘海. 西南大学, 2020(01)
- [3]外来物种入侵的生态哲学研究[D]. 符建伟.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4]内蒙古自治区外来入侵植物的问题与对策[J]. 庞立东,阿马努拉·依明尼亚孜,刘桂香. 草业科学, 2015(12)
- [5]外来植物引进的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以安徽省加拿大一枝黄花为例[D]. 何山.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4)
- [6]庐山自然保护区主要道路对外来植物影响研究[D]. 孙燕.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7]特殊监管区外来有害生物防控现状及对策探讨[J]. 周艳波,许文根. 中国科技信息, 2009(21)
- [8]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和危害的策略思考[J]. 陈守常. 四川林业科技, 2009(05)
- [9]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与展望[A]. 洪鹏翔,潘蓉英. 2008年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 2008
- [10]外来入侵植物的扩散路径与入侵风险管理研究[D]. 易小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