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卤虫在不同饵料培养介质中的生长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朱芸[1](2020)在《高盐养虾池塘的环境特性及温度、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我国有大量的高盐水体,广泛分布在我国的19个省、市和自治区。近年来,这些水域除晒盐、提溴及进行丰年虫捕捞生产外,部分高盐水体也开展了凡纳滨对虾养殖尝试。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因具有养殖周期短、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海淡水均可养殖等优点,已经成为我国的主要养殖品种。虽然有报道显示,对虾在低盐度环境条件下生长较快,但因高盐虾在口感、品质等方面优于低盐虾,使得凡纳滨对虾成为高盐水养殖的潜力种。目前,关于盐度对虾类影响的研究更多集中于低盐对对虾生长、存活、饵料利用、酶活等方面的研究,关于高盐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酶活等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大水面高盐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效果方面的研究。高盐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技术尚不成熟,放苗初期的死亡率高,生产不稳定,单位面积产量低,亟待加强高盐对凡纳滨对虾影响及高盐水体养殖技术的研究。本文对大水面高盐池塘养殖过程的环境变化及对虾养殖效果进行了监测,研究了盐度和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呼吸、摄食等生理生态学特性的影响,测定了对虾个体生长动态收支模型的有关参数,以期为高盐水对虾养殖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的构建提供科技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于2018年4~7月在山东省滨州市滨海进行,监测分析了不同盐度(30、45、55)条件下大水面养殖池塘的水质状况及凡纳滨对虾生长和产出效益。结果显示:(1)三个盐度组池塘的营养盐和COD浓度在国家二类水质范围内;高盐组的叶绿素浓度显着低于其它组;(2)对虾的体长、体重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中盐组与高盐组间、高盐组与低盐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中盐组显着高于低盐组(P<0.05);低、中、高三个盐度组对虾体重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7.37(%/d)、7.77(%/d)、7.53(%/d),亩产量和亩利润均为中盐组>高盐组>低盐组。2、温度、盐度变化对凡纳滨对虾呼吸代谢的影响:(1)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10℃~35℃),温度对耗氧率有极其显着的影响(ANOVA,P<0.01),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与耗氧率RR的关系式如下:RR=-0.023T2+0.2968 T-0.1822(R2=0.9689)。(2)耗氧率与盐度线性正相关,关系式如下:RR=0.084S+0.2575(R2=0.8519)。单因素方差结果显示,在实验的盐度条件下(31~55),盐度31、35以及40与盐度55差异极显着(P<0.01)。3、盐度、卤虫浓度对不同规格凡纳滨对虾摄食率的影响:(1)卤虫浓度范围(62.5~312.5ind/L),凡纳滨对虾在卤虫密度为250个/L时的摄食率最大,为13.6(个/(尾·h);摄食率FR与卤虫密度C的关系式如下:FR=-0.5786C2+4.3014C+3.6(R2=0.6255)。(2)不同盐度下(35~60),单位个体的凡纳滨对虾对卤虫的摄食率在10.44~15.94 ind./h范围。通过回归分析得到摄食率FR与盐度S之间的关系式:FR=-1.2344S2+4.5031S+12.422(R2=0.9426);摄食率与虾体长L(cm)呈显着的幂函数关系:FR=0.5887L1.8478(R2=0.9457)。4、盐度和饵料微藻浓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1)卤虫对不同浓度下金藻(103~106 ind/ml)的摄食研究发现,饵料浓度对卤虫的摄食率有显着影响(ANOVA,p<0.05),且卤虫的摄食率与饵料浓度的关系为倒钟形,在饵料浓度为105 ind/ml时,摄食率达峰值。(2)在盐度为35~60的范围内,不同盐度条件下卤虫摄食微藻的摄食率差异极显着(ANOVA,P<0.01)。5、凡纳滨对虾动态能量收支模型基本参数的测定。结果显示:对虾体长(L)与虾体部肉湿重的关系为ww=0.0062L3.0743,R2=0.9795据公式V=(δmL)3,获得凡纳滨对虾的形状系数δm为0.1925;依据对虾耗氧率与水温(热力学温度,T)倒数的线性回归关系,获得阿伦纽斯温度TA为6483 K;根据对虾饥饿实验获得[(?)M]=93.9 J/(cm3·d)、[EG]=4339.5 J/cm3、[EM]=3230.8 J/cm3。
李斌[2](2019)在《墨吉明对虾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及遗传参数评估与基因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墨吉明对虾是我国南海海域主要的经济捕捞对虾,食用与经济价值高,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分布,渔业资源量较高,是我国对虾养殖替代品种的优质对象。本研究以墨吉明对虾新品种开发为目标,对墨吉明对虾种质资源、生长特性、选育方法等内容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南海北部墨吉明对虾自然群体遗传结构分析,野生墨吉明对虾表型形态特征研究,墨吉明对虾人工养殖条件下生长特性研究,G1代群体遗传参数评估,家系正向育种均值选择方法探究,基于基因标记信息与系谱信息的不同选育方法育种值估计准确率的分析等六个部分。1.以我国南海北部五个墨吉明对虾地理生态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RAD-seq测序方法获取了五个地理生态群体共75个个体的简化基因组信息,并对墨吉明对虾5个地理生态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种群动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各群体间平均核苷酸多样性指数范围为2.88×10-4~3.43×10-4,为中低水平,但中性进化区段核苷酸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平均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从PCA分析结果看,虽然各群体间无显着的群体分层现象,但群体内部具有部分个体呈现变异分离趋势。同时,我们通过各群体间SNP多样性指数离群分析也发现,各群体间具有大量的群体内特异变异位点。2.以收集的野生墨吉明对虾表型信息进行了墨吉明对虾形态特征分析。结果分析发现,墨吉明对虾各生态群体肥满度较高,其中,以北部湾-钦州湾虾场的墨吉明对虾肥满度最高。同时发现,墨吉明对虾具有较高的出肉率,最高可达0.68。在表型相关分析结果中发现,各生长相关表型性状与净重之间的Perason相关水平均达到了极显着相关。其中,体重、体长、头胸甲长、全长、腹节长与净重的表型相关性水平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26、0.876、0.831、0.825、0.764,均为高度表型相关。3.本部分对两种不同养殖环境下墨吉明对虾的早期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墨吉明对虾在土塘养殖条件下与水泥池养殖条件下具有较大生长差异,土塘养殖条件下的生长速度显着快于水泥池养殖条件下的生长速度。此外发现,两种不同养殖条件下,墨吉明对虾的快速生长期均在10-50日龄养殖阶段。4.利用多性状动物模型对墨吉明对虾G1代群体的体重、体长、头胸甲长、腹节长在不同养殖环境,及不同养殖阶段下的遗传力及遗传相关进行了评估。遗传评估结果显示,所研究的墨吉明对虾G1代群体生长相关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均为中高水平,各生长性状间均为高度遗传相关。同时也发现,30日龄下,体重性状在两种养殖条件下的遗传力差异显着性检验达到了极显着差异的水平。另外,水泥池养殖条件下30日龄、90日龄与180日龄各养殖阶段间体重性状的遗传力差异显着性检验均未达到显着差异水平。5.分别使用家系平均育种值与家系正向平均育种值两种标准进行了家系选择。两种选择方法得到的结果显示,两个群体中各家系排名均出现部分变动。在后代群体验证中发现,P群体均值略高于M群体,但两者未达到显着性差异。6.利用墨吉明对虾基因组标记信息及相关系谱信息,采用ABLUP、GBLUP、ss GBLUP、Bayes A、BayesB等方法对体重育种值估计准确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ABLUP与ss GBLUP方法得到的育种值估计准确率显着高于GBLUP、Bayes A、BayesB三种基因组预测模型。其中,ss GBLUP方法对墨吉明对虾体重性状的育种值估计的准确率最高,为0.653±0.055。同时,在本研究中,经比较使用GWAS方法与随机抽样方法获取的不同类型的SNP数据集基于BayesB、GBLUP两种模型得到的体重性状育种值估计准确率的结果发现,GBLUP模型均优于BayesB模型。
许泽昊[3](2019)在《利用反渗透海水淡化后浓盐水养殖卤虫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力发展海水淡化技术是解决全世界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方式。随着海水淡化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和创新,海水淡化工程也产生大量的浓缩废水(浓盐水)。若是浓盐水处置利用方式不当,将会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潜在危害。本文针对全球范围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选取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绿源海水淡化有限公司的浓盐水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杜氏盐藻和卤虫的广适盐性,探究以浓盐水作为培养基的杜氏盐藻养殖卤虫的可行性以及不同氮、磷浓度对杜氏盐藻的影响。结论如下:(1)以浓盐水作为微藻的培养基时,不需要进行传统水处理的前处理。杜氏盐藻、小球藻和卤虫均可在浓盐水环境中正常生长。磷浓度对杜氏盐藻的生长量、总叶绿素、总糖和总脂有影响;氮浓度对杜氏盐藻的生长量、总叶绿素、总脂和β-胡萝卜素有影响。(2)当氮浓度为3.52 mmol/L,磷浓度为144μmol/L,杜氏盐藻的生长最好且总脂积累最多。当氮浓度为1.76 mmol/L,磷浓度为36μmol/L,杜氏盐藻的总叶绿素积累最多。当氮浓度为7.04 mmol/L,磷浓度为36μmol/L,杜氏盐藻的总糖积累最多。当氮浓度为7.04 mmol/L,磷浓度为288μmol/L,杜氏盐藻的β-胡萝卜素积累最多。(3)小球藻、酵母粉和螺旋藻粉三种饵料投喂卤虫的效果都不理想,杜氏盐藻投喂卤虫效果最为理想。小球藻、酵母粉和螺旋藻粉三种饵料投喂卤虫,其中酵母粉投喂时,卤虫体长增长速率最大,螺旋藻粉其次,小球藻最小;其中酵母粉投喂卤虫时,卤虫死亡速率最小,螺旋藻粉其次,小球藻最小;其中螺旋藻粉投喂卤虫时,卤虫在28 d时仍有个体存活。(4)以杜氏盐藻为食源的条件下,实现卤虫连续三代的生长和同个体多次繁殖,且得到了不同生殖方式的两种后代:无节幼虫和休眠卵;观察到了卤虫孵化、无节幼体、成虫、卵胎生、卵生、再生长等生态学全部过程。本文研究以海水淡化厂产生量巨大的副产品浓盐水为载体,探索其用于卤虫卵的孵化及卤虫养殖的可行性,优化条件,解决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最终形成完整的工艺体系,其研究结果将为海水淡化工程的浓盐水的处置利用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其应用将为该行业创造额外经济价值。
王盛林[4](2019)在《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扩大培养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文中指出微藻营养价值丰富,含有多种高附加值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本文以生物量、蛋白质和多糖含量为指标进行优势微藻的筛选;对筛选出的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进行培养条件优化和全营养素分析,评价其作为食品或饵料的潜在利用价值;对蛋白质和多糖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其活性及结构鉴定;对微藻进行饵料的研制与开发,主要结果如下:以15株热带微藻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量、多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比较。其中藻株B38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分别为49.00±1.35%和5.37±0.03,在15株热带微藻中最具开发潜力,且适合高密度培养。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为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通过全营养素分析确定了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的营养价值,发现栅藻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油脂、灰分、粗纤维、蛋白质分别占藻粉干重的 13.86%、14.00%、4.28%、3.52%、49.00%,能量为 377.44 kcal。可作为动物体营养物质的来源。栅藻中含有多种脂肪酸,且含有生物体生长所需要的C18:2(n-6)(亚油酸)和C18:3(n-6)(亚麻酸),但含量较低;栅藻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8种必须氨基酸和两种鲜味氨基酸,其中必须氨基酸的SRCAA值为100,表明具有较多的游离氨基酸。栅藻中维生素除VB3和VE外,其他维生素种类欠缺,含量较低。栅藻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其中钠、钾、钙、镁、铁、锌含量较为丰富,可作为动物体必须微量元素的来源,且重金属铅、镉、汞、砷、锡、镍、铬的含量均低于限定标准。对栅藻(Desmodes armatus B38)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的氮源(硝酸盐)、碳源(碳酸氢盐)和光照强度(108μmol m-2 s-1)。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初步筛选了对栅藻生物量有显着影响的变量。这些变量通过中心组合设计(CCD)-响应面法(RSM)进一步优化,以获得高生物量和营养成分,并对BG11培养基进行了重组,重组后的培养基为:0.93gL-1硝酸钠,0.04gL-1磷酸氢二钾,0.15 gL-1硫酸镁,0.07 g L-1碳酸氢钠,且最优的生长条件为:温度27℃,光照强度108μmol m-2 s-1,pH 7.00和通气量0.50 L min-1。在上述条件下,培养12天后,生物量,蛋白质含量和多糖含量分别从原来的0.96±0.11gL-1,49±2.37%和5.37±0.25%提高到 1.65±0.15g L’ 53.61±1.25%和 6.15±0.43%,生物量增加 1.7 倍。最后,将优化条件运用到室外800 L光生物反应器中大规模培养。为探索蛋白质和多糖的利用价值,首先对蛋白质和多糖进行优化提取,并对提取的蛋白质和多糖进行结构和性质分析。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蛋白质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最佳的提取条件为:pH 11.0;超声功率600 W;提取时间24 min;提取温度20℃;料液比1:15,通过实验验证,最佳提取条件有效,最终,栅藻蛋白质的提取率从53.55±0.98%提高到63.24±0.83%。通过测定,栅藻蛋白质等电点pI=4.3。在pH 12.0时,其溶解度可达89.74%,且一级结构较稳定,分子量主要集中在75 kDa;栅藻蛋白质的热稳定性较高,其热变性温度为109.17℃,和螺旋藻蛋白质、木瓜蛋白质和花生蛋白质相似,超过绿豆和红豆蛋白质;栅藻蛋白质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为61.11%和84.55%,和大豆蛋白质具有相似的乳化性,且乳化稳定性较高,可以作为不同食品的粘合剂。选用微波辅助恒温浸提结合法提取栅藻多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栅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0℃,微波功率700 W,料液比1:35、微波提取时间20min,恒温浸提2h,用DEAE-52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四种多糖DAP1、DAP2、DAP3和DAP4,分别分离自去离子水段,0.2molL-1、0.5mol L-1和1.0 molL-1 NaCl段。对四种多糖进行分析,四种多糖均由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和甘露糖组成。高效凝胶色谱(GPC)分析表明,四种多糖分子量分布均匀,DAP1、DAP2、DAP3 和 DAP4 的分子量分别为:3.4kDa、33.4kDa、53.4kDa 和 59.1 kDa。扫描电镜显示DAP1表面结构光滑,结构致密,但不平整;DAP2、DAP3和DAP4是一种非晶态固体,呈薄片状。体外抗氧化结果显示,DAP2、DAP3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投喂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作为方斑东风螺开口饵料和鲤鱼幼鱼饵料,研究栅藻对方斑东风螺和鲤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发现在人工配合饲料的基础上添加栅藻作为方斑东风螺的开口饵料不利于方斑东风螺的生长和存活,但栅藻对鲤鱼幼鱼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复合饵料组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和肥满度均是最高,分别为0.48%、43.75%和7.65%,且栅藻饵料组的肥满度高于配合饵料组,为7.28%,差异显着。
朱昔恩[5](2019)在《国审品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桂海1号”生态育苗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态育苗技术指在饵料上选用对虾适口的天然生物饵料,在水质处理上使用微生物调控、物理吸附等生物物理方法,育苗各阶段采用复方中草药制剂进行病害防控,不使用任何抗生素药物培育出规格均一、活力强、抗应激性高、不带特定病原、无抗生素药物残留的高健康生态苗种。单细胞藻类是生态育苗的核心环节,特定种类的单胞藻不仅是对虾幼体适宜的开口饵料,而且能净化水质,维护良性的养殖生态环境。本文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和凡纳滨对虾生态育苗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目的在于:(1)探索接种密度、环境因子和营养因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2)探索环境因素和饵料在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生态育苗中的影响。(3)研发建立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高健康生态育苗技术规范。1.采用单因子变量的方法研究盐度、温度、光照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不同环境因子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影响显着(P<0.05);牟氏角毛藻在5~40‰条件下均能生长,中盐度组(20~30‰)为牟氏角毛藻的最适生长条件,低盐度组(5‰,10‰)优于高盐度组(35‰,40‰),0‰条件下在经过环境适应之后藻细胞逐渐增加;31℃为牟氏角毛藻的达到最大藻细胞浓度,温度越低,生长速度越慢,稳定期越长,温度越高,生长速度越快,稳定期越短;4000Lx为最适合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光照强度,光照强度越高,稳定期越长。盐度为20‰、温度为31℃、光照强度为4000Lx时是牟氏角毛藻最佳生长条件,生长速度和藻细胞密度均达到最高,过高或过低的盐度、温度、光照均会抑制牟氏角毛藻的生长。2.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研究接种密度和氮源等五种营养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接种密度和五种营养盐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均影响显着(P<0.05),其中最佳接种密度为0.7×106cell/mL;适宜氮源依次为:NaNO3>CO(NH2)2>NH4HCO3,但CO(NH2)2和NH4HCO3在高浓度(>75mg/L)下对牟氏角毛藻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适宜磷源为KH2PO4,其最佳浓度为2.5mg/L;有机碳源(C6H12O6)的促长效果优于无机碳源(NaHCO3),其最适浓度为20mg/L;硅源(Na2SiO3)最适添加浓度为30mg/L;维生素B1和B12联用效果显着优于分别单独添加(P<0.05)。接种密度和筛选获得的五种营养盐在适宜浓度下均能显着促进牟氏角毛藻的生长,进而提高规模化培养的产量和稳定性,但高浓度下均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速度和藻细胞密度产生明显抑制作用。3.本研究采用单因子变量的方法,以生物饵料为主研究温度、盐度、密度、饵料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成活率和变态时间的影响,探索出适应凡纳滨对虾育苗的最佳环境条件及饵料搭配。结果表明:在生态育苗模式下,温度、盐度、密度和饵料对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影响显着;温度、密度对凡纳滨对虾的变态时间影响显着,盐度、饵料对凡纳滨对虾的变态时间影响不显着。生态育苗最佳温度、盐度、密度分别28~30℃、30‰、100尾/L;饵料实验中,CM+SC搭配出苗率最高,SP+FD组最低,CM的育苗效果显着优于SC,添加SC明显优于添加SP。在生态育苗模式下,控制温度为28~30℃、盐度为30%、密度为100尾/L可显着提高成活率。牟氏角毛藻可作为最佳开口饵料,添加牟氏角毛藻可显着提高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搭配中肋骨条藻效果更显着,且出苗率优于使用人工饲料。
亓守冰[6](2018)在《微藻和大型藻饵料对中间球海胆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中间球海胆是我国北方最具经济价值的海胆种类之一,其人工养殖已经初具规模。但在人工育苗及养殖过程中,饵料的选择以及人工饵料的研发仍存在诸多问题。浮游期对浮游微藻要求较高,并且浮游微藻的培养易受环境条件制约;匍匐期阶段的饵料底栖硅藻,常用的优势种并不稳定,且每年海胆繁育期都要重新采集培养,耗时耗力;养成期海胆多以鲜活大型藻类为食,但海带、裙带菜等成本较高,且受季节限制。所以各阶段最适饵料的选择以及人工饵料的研发是海胆繁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实验针对中间球海胆生活史三个不同阶段饵料的特点,在改良开放式培养浮游微藻饵料和分离、鉴定底栖硅藻的基础上,分别利用不同浮游微藻、底栖硅藻和大型藻类饵料对浮游期、匍匐期以及养成期的海胆进行生长对比实验,探究了不同藻类饵料对各时期海胆生长、脂肪酸组成及主卵黄蛋白(MYP)基因和相关脂肪酸转化基因表达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人工造流培养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和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f minutis-sima),造流与人工搅池相比,可以显着提高藻细胞的繁殖速度,在200L水体的实验槽内,12W(5000 L/H)的造流流量相比于3W和6W,两种藻类有着较好的生长效果,生长密度在6天内可达140万/cell/mL,而人工搅池组仍不足100万/cell/mL。并且研究发现,藻细胞密度与培养基盐度、pH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可以通过pH和盐度粗略预测藻细胞的密度。2、在海胆浮游期投喂的四种微藻中:投喂牟氏角毛藻(C.muelleri)和混合微藻的幼体发育速度最快,并且比投喂杜氏藻(Dunaliella tetriolecta)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的幼体具有更好的胃长、胃宽和变态率,是本研究中浮游期最适饵料。结果还表明幼体可以通过从α-亚麻酸(18:3n-3)和亚油酸(18:2n-6)合成或者从饵料脂肪酸同化并积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如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2:6n-3),二十碳五烯酸(EPA;20:5n-3)和花生四烯酸(ARA;20:4n-6)。此外,n-6和n-3 LC-PUFA在幼体内的积累以及较高的ARA/EPA可以改善幼体的状态。3、本研究从海区采集并分离、纯化并鉴定了 8种底栖硅藻,分别为:双面曲壳藻(Achnanthes biasolettiana(Kutz.)Grun)、简单双眉藻(Amphora exigua Gregory)、盾卵形藻小形变种(Cocconeis scutellum var.parva)Grunow)、沼泽茧形藻透明变种(Amphiprora hyalina)、幼小双壁藻(Diploneispuella(Schumarm)Cleve)、舟形藻(Navicula sp)、菱形藻 a(Nitzschia sp a)、菱形藻b(Nitzschia sp b)。并利用其中的三种和采集混合藻对浮游期的海胆进行了变态诱导及变态后海胆的生长影响实验,四种硅藻对海胆变态诱导效果,沼泽茧形藻透明变种>菱形藻a>双面曲壳藻>采集混合藻,但四个实验组不存在显着差异,且变态率都在70%以上;生长上,双面曲壳藻的匍匐期海胆具有显着高于其他三种硅藻饵料生长速度,所以可以认为双面曲壳藻是本实验中最佳饵料。实验发现,饵料中n-3 PUFA和EPA/ARA的高含量可以促进匍匐期海胆的生长。同时匍匐期海胆中n-6和n-3 LC-PUFA在积累以及较高的ARA/EPA可以改善海胆的状态。匍匐期海胆与浮游期海胆相同,可以通过从α-亚麻酸(18:3n-3)和亚油酸(18:2n-6)合成或者从饵料脂肪酸的同化并积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并且,n-6和n-3 LC-PUFA在幼体内的积累以及较高的ARA/EPA可以改善幼体的状态。4、实验发现,在养成期三个年龄的海胆中,投喂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和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的海胆在壳径、壳高、体重、特定增长率、性腺湿重、性腺指数及性腺颜色等要显着优于石莼(Ulva pertusa),但在投喂海带和裙带菜的海胆之间没有差异,可以认为本实验中养成期最佳的饵料为海带和裙带菜。不同饵料对海胆的SOD、T-AOC、CAT和MDA不存在显着影响。饵料中高的ARA、EPA和n-3PUFA含量可以促进海胆的生长,同时海胆性腺中C18.2N6、C18.3N6、ARA、n-6 PUFA和Total PUFA的积累有助于海胆的生长,研究还发现养成期海胆也可以通过从α-亚麻酸(18:3n-3)和亚油酸(18:2n-6)合成或者从饵料脂肪酸的同化并积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5、浮游期:喂食牟氏角毛藻和混合藻的幼体中的MYP基因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杜氏藻和球等鞭金藻。此外,不同阶段MYP基因表达的趋势为6腕阶段>8腕阶段>4腕阶段>受腕卵>棱柱阶段。匍匐期:双面曲壳藻组>以菱形藻a>混合藻饵料>沼泽茧形藻透明变种。养成期:三种年龄海胆的肠道中,裙带菜组和海带组的MYP基因表达量要显着高于石莼组;在性腺中投喂裙带菜的海胆性腺中都具有显着高于海带组的MYP基因表达量,而在石莼组中的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除了养成期性腺之外,其他阶段MYP基因的表达与生长状态密切相关。MYP的表达存在于中间球海胆的整个生活史中,并且在雌性和雄性个体中都有表达,同时浮游期和匍匐期并没有受到饮食蛋白的影响,而养成期肠道中MYP基因表达与饮食中蛋白含量趋势相同。6、从浮游期和养成期来看,可以认为在△Fad6是中间球海胆的浮游期和养成期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底栖硅藻中虽然缺乏必须脂肪酸,但匍匐幼体仍能正常和成C20及更长C链的不饱和脂肪酸,这表明除了 18:2n-6和18:3n-3转化为脂肪酸转化为18:3n-6和18:4n-3的基本路径外,中间球海胆这种棘皮动物有着其他合成的路径。养成期幼胆和匍匐期海胆中,Elov14、Elovl5的表达量规律与△Fad6基本相同,说明饮食中低的DHA、EPA和n-3PUFA,在促进△6Fad的表达的同时,也促进了 Elov14、Elovl5,去不饱和酶和延长酶有着协同作用。从养成期可以看出富含C18不饱和脂肪酸(C18:1n-9/C18:2n-6/C18:3n-3)的饮食可以促进△Fad6、Elov14、Elovl5基因的表达,而富含HUFA的饮食会抑制其基因表达。
茹文红[7](2018)在《饵料对卤虫生长及消化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孤雌生殖卤虫(Artemia parthenogenetica)为实验对象,以巴里坤产地和渤海湾产地该品系的卤虫卵为实验材料。首先测定两产地卤虫卵的基础生物学特征;然后通过向两产地孵出来的卤虫投喂酵母粉或者螺旋藻粉,分析不同饵料对该品系卤虫生长、存活及消化酶活的影响,初步探究长势较好卤虫组的肠道菌群结构组成,为室内健康养殖卤虫提供技术参考。以巴里坤卤虫卵、渤海湾卤虫卵为实验材料,对卤虫卵的基本生物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巴里坤卤虫卵的干卵、吸水卵、脱壳卵的直径均大于渤海湾卤虫卵;巴里坤卤虫卵孵出来的无节幼体大于渤海湾卤虫卵孵出来的个体;巴里坤卤虫卵的卵壳厚度小于渤海湾卤虫卵。用螺旋藻粉、酵母粉两种饵料,投喂巴里坤卤虫及渤海湾卤虫,建立4个实验组,研究不同饵料对卤虫生长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螺旋藻粉投喂的卤虫组整体比酵母粉投喂的卤虫组存活时间长,在生长前期投喂酵母粉卤虫组生长速度快,而生长后期投喂螺旋藻粉卤虫组生长速度快;整体上螺旋藻粉利于卤虫存活和生长,巴里坤卤虫整体效果最好,因此以螺旋藻粉养殖巴里坤卤虫是较好选择。以卤虫无节幼虫、后无节幼虫、拟成虫、成虫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巴里坤产地卤虫和渤海湾产地卤虫体内胰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脂肪酶活性,旨在揭示4种消化酶在卤虫不同生长时期的变化规律及饵料对卤虫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卤虫发育过程中,淀粉酶活力及纤维素酶活力先增大后减小,在后无节幼虫期最大;而胰蛋白酶及脂肪酶活力逐渐增大。2)在卤虫生长的同一时期,对于同一产地卤虫,投喂螺旋藻粉组卤虫胰蛋白酶、脂肪酶及纤维素酶的活力均大于投喂酵母粉组(P<0.05);而投喂螺旋藻粉组卤虫淀粉酶活力均小于投喂酵母粉组(P<0.05)。3)在卤虫生长的同一时期,用相同饵料投喂巴里坤产地卤虫和渤海湾产地卤虫,消化酶活力表现出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卤虫消化酶活力与生长阶段有关,同时也受饵料和产地的影响。在本实验中考虑卤虫在生长发育中的营养需求及消化酶活特性,用螺旋藻粉投喂的巴里坤产地卤虫效果最佳。前期实验结果表明,用螺旋藻投喂的巴里坤产地卤虫效果最佳。为研究该实验组卤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肠道菌群结构及变化,采用Illumina MiSep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该实验组卤虫在无节幼虫期(LB.0)、后无节幼虫期(LB.1)、拟成虫期(LB.5)和成虫期(LB.10)的肠道菌群特征。结果显示:1)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各发育时期优势菌群,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随不同发育时期逐渐增加。2)纲水平上,无节幼虫期的优势菌群为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而后无节幼虫期、拟成虫期、成虫期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3)属水平上,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呈递增趋势,而微小杆菌属(Exigu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处于波动状态。结果表明,卤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王玉祯[8](2017)在《安氏伪镖水蚤的生长发育与种群增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发育时间、存活率、产幼量、体长、脂肪酸组分和种群增长率作为指标,研究了不同盐度和饵料对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annandlei)的生长、发育、繁殖和营养的影响,同时通过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动态变化,探索最适合用于规模化培养的生长条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盐度对安氏伪镖水蚤的发育时间和产幼量有显着影响(P<0.05)。其中,安氏伪镖水蚤低盐度(13和18)条件下的无节幼体发育到桡足幼体和桡足幼体发育到成体的时间均显着短于高盐度(23和28)条件下的发育时间(P<0.05)。安氏伪镖水蚤在13-23的盐度范围内的产幼量均较高,在盐度为28时,产幼量显着降低。在本实验的各盐度组之间,安氏伪镖水蚤的桡足幼体和成体的存活率没有显着差异,而且均高于85%。盐度对桡足类的头胸部长和体长也没有显着影响。2.不同饵料对安氏伪镖水蚤的发育时间、存活率、头胸部长和体长、产幼量等均有显着影响(P<0.05)。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lleri)、海洋红酵母(Rhodosporidium paludigenum)都是安氏伪镖水蚤生长发育的优质饵料,在以这三种饵料单独培养时,安氏伪镖水蚤的发育时间较短,存活率较高。在小球藻(Chlorella sp.)中添加了球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海洋红酵母后,可以显着缩短发育时间,提高存活率。安氏伪镖水蚤的雌雄性在牟氏角毛藻饵料组中的头胸部长度和体长均最长,显着高于其它组,以眼点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为饵料安氏伪镖水蚤最短。安氏伪镖水蚤在球等鞭金藻饵料组中的产幼量显着高于其它组,在小球藻中添加球等鞭金藻,可以显着提高产幼量。3.不同饵料对安氏伪镖水蚤的脂肪酸组成有显着影响(P<0.05),以球等鞭金藻作为饵料的安氏伪镖水蚤的DHA/EPA比例最高。同时通过比较饵料和桡足类体内的脂肪酸组分,表明安氏伪镖水蚤具有较强的将饱和脂肪酸转化为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4.在不同的饵料条件下,安氏伪镖水蚤的种群增长是有差异的。以小球藻中添加少量球等鞭金藻作为饵料,其种群的最大增长速率最高,表明球等鞭金藻是小球藻的最佳配合饵料。5.在安氏伪镖水蚤和日本虎斑猛水蚤混合培养模式下桡足类的种群增长更稳定,同时有利于维持水体清洁。安氏伪镖水蚤单种培养的容器壁上紧紧粘附着大量藻渣,而日本虎斑猛水蚤可以清洁池壁上粘附的藻渣。
林向阳[9](2017)在《可口革囊星虫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隶属于星虫动物门、革囊星虫纲、革囊星虫科,为我国的特有种,也是我国星虫中产量较大的物种。可口革囊星虫主要生长在河口潮间带的中、高潮海区,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品种。但随着自然资源量的日益减少,其养殖技术的研究也受到重视。目前人工养殖苗种均采捕于自然海区,随着可口革囊星虫自然资源的逐渐衰减和人工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养殖苗种必将越来越紧缺,开展可口革囊星虫苗种人工繁殖已势在必行。本文对可口革囊星虫繁殖生物学进行观察,并对可口革囊星虫人工繁育技术,包括亲体的室内人工培养、催产等进行实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通过对可口革囊星虫体腔卵的的发育和形态特征的观察,研究其亲虫的雌雄比例、怀卵量、产卵量、卵质量等。结果表明:宁德地区的可口革囊星虫产卵亲体平均体重为4.61g,雌雄比例近1:1;可口革囊星虫怀卵量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大,但当个体体重达到一定的规格(≥5g)时,其相对怀卵量反而下降。2015年观察亲虫产卵持续了91d(从6月30日至9月28日),12848条亲虫总产卵量1633.0×104粒,其中,7月份的产卵量为752.5×104粒,占全部产卵量的46.1%;8月份的产卵量为699.5×104粒,占全部产卵量的40.4%;9月份的产卵量为221.0×104粒,占全部产卵量的13.21%。78月份的受精卵质量优于9月份。观察了不同盐度梯度下对可口革囊星虫受精卵孵化、幼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可口革囊星虫受精卵孵化适宜盐度范围为15.030.0,最适盐度为20.026.0,且呈现出偏低盐的倾向;(2)在盐度为10、15、20、2526、30、35时,可口革囊星虫幼虫不投饵存活系数(suryival activity index)分别为9.8、78.3、60.9、12.6、12.2、10.7,各组之间差异极显着,盐度15、20的幼虫存活时间最长,达7d,超出此范围则幼虫不投饵存活系数迅速下降。(3)在盐度15、20、2526、30时,在9d的培育期间内,幼虫体长从251.7μm生长至542.9568.5μm,日生长速度为60.363.2μm/d。生长速度最快的为自然盐度组(2526),盐度30组生长最慢,4个盐度组之间差异不显着。幼虫培育的成活率以盐度组20最高,幼体存活、生长适宜盐度范围为1526。从福建宁德三都澳海区采集一定数量的可口革囊星虫亲体,经强化培育后进行人工催产,在繁殖盛期(79月份)均可获得受精卵。在海水盐度2526、水温28.530.5℃条件下,孵出的海球幼体经913d的培育,变态为稚虫,再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育,幼苗体长达到0.81.1mm;培育至4个月时,幼苗体长达45mm。实验过程中观察了分别用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小球藻(Chlorella sp)和一种卤虫虾片进行喂养的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可口革囊星虫幼体对所用的3种饵料/饲料无明显的选择性,均能较好地摄食,并发育至底栖形态。
刘忠优,张健东,周晖,陈刚,施钢,潘传豪,李向民[10](2014)在《不同饵料强化剂对龙虎斑仔稚鱼生长、存活率、消化酶活力及体成分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与卤虫(Artemia franciscana)无节幼体分别以浓缩小球藻、深海鱼油和鱼肝油强化后,投喂龙虎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仔稚鱼,研究不同强化剂对仔稚鱼生长、存活率、消化酶活力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强化剂强化后的生物饵料均可显着提高龙虎斑仔稚鱼的存活率、体长和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鱼体粗脂肪含量以及肠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海鱼油组仔稚鱼存活率最高,浓缩小球藻可以显着提高胃、肠蛋白酶活性和鱼体粗蛋白含量,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深海鱼油和鱼肝油可以显着提高肠脂肪酶活性(P<0.05)。结果表明,3种强化剂各具优点,均可用于龙虎斑仔稚鱼生物饵料的强化,尤其以深海鱼油提高存活率最显着。
二、卤虫在不同饵料培养介质中的生长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卤虫在不同饵料培养介质中的生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高盐养虾池塘的环境特性及温度、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凡纳滨对虾养殖概况及养殖现状 |
1.2 目前我国凡纳滨对虾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高盐池塘凡纳滨对虾的相关研究 |
1.4 凡纳滨对虾池塘水质因子及水生生物的相关研究 |
1.4.1 凡纳滨对虾摄食饵料卤虫的研究 |
1.4.2 凡纳滨对虾池塘卤虫摄食浮游植物的研究 |
1.5 DEB模型简介及相关研究 |
1.5.1 DEB模型简介 |
1.5.2 DEB模型相关研究 |
1.6 本文的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
1.6.1 滨州池塘养殖状况简介 |
1.6.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3 研究内容 |
1.6.4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不同盐度条件下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的水质与养殖效果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设计 |
2.1.2 样品采集和分析 |
2.1.3 数据分析与计算 |
2.2 实验结果 |
2.2.1 基本理化因子的季节变化 |
2.2.2 营养盐浓度的季节变化 |
2.2.3 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及叶绿素浓度的变化 |
2.2.4 对虾的生长及产量效益 |
2.3 讨论与分析 |
2.3.1 三种养殖模式的池塘水质特征和差异 |
2.3.2 影响凡纳滨对虾生长、产量效益的因素 |
第三章 温度、盐度变化对凡纳滨对虾呼吸代谢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不同温度下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的测定方法 |
3.1.3 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的测定方法 |
3.1.4 耗氧率的计算 |
3.1.5 数据处理 |
3.2 实验结果 |
3.2.1 不同温度下的耗氧率结果 |
3.2.2 不同盐度下的耗氧率结果 |
3.3 讨论 |
3.3.1 不同温度下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 |
3.3.2 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的耗氧率 |
第四章 盐度、卤虫浓度对不同规格凡纳滨对虾摄食率的影响 |
4.1 凡纳滨对虾对不同浓度卤虫的摄食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2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摄食卤虫的影响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规格对凡纳滨对虾摄食卤虫的影响 |
4.3.1 实验材料 |
4.3.2 实验仪器 |
4.3.3 实验方法 |
4.4 摄食率的计算公式 |
4.5 数据处理 |
4.6 实验结果 |
4.6.1 凡纳滨对虾对不同浓度卤虫的摄食率 |
4.6.2 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摄食卤虫实验结果 |
4.6.3 规格对凡纳滨对虾摄食卤虫的影响 |
4.7 讨论 |
4.7.1 凡纳滨对虾对不同浓度卤虫 |
4.7.2 不同盐度下凡纳滨对虾摄食卤虫 |
4.7.3 不同规格凡纳滨对虾摄食卤虫 |
第五章 盐度、饵料微藻浓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5.1 实验方法 |
5.1.1 饵料微藻浓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5.1.2 盐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5.1.3 卤虫摄食率的计算公式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 |
5.2.1 微藻浓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5.2.2 盐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微藻浓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5.3.2 盐度对卤虫摄食率的影响 |
第六章 凡纳滨对虾动态能量收支(DEB)模型参数的测定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形状系数(Shape coefficient,δm)的获得 |
6.1.2 阿伦纽斯温度(Arrhenius temperature,T_A) |
6.1.3 模型关键参数[(?)_M]、[E_G]、[E_M])的测定 |
6.1.4 样品分析 |
6.1.5 计算 |
6.1.6 数据处理 |
6.2 实验结果 |
6.2.1 凡纳滨对虾形状系数(Shape coefficient,δm) |
6.2.2 阿伦纽斯温度(Arrhenius temperature,T_A) |
6.2.3 模型关键参数[(?)_M]、[E_G]、[E_M])的获得 |
6.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墨吉明对虾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及遗传参数评估与基因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1 文献综述 |
1.1 墨吉明对虾概况 |
1.1.1 墨吉明对虾分类地位及形态特征 |
1.1.2 墨吉明对虾自然分布与生活习性 |
1.1.3 墨吉明对虾繁殖与世代 |
1.1.4 渔业状况 |
1.1.5 资源动态 |
1.2 对虾育种研究现状 |
1.2.1 对虾种业发展历史 |
1.2.2 我国对虾新品种选育进展 |
1.2.3 我国对虾种业现状 |
1.3 选择育种原理与应用 |
1.3.1 群体遗传学简介 |
1.3.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1.3.2.1 等位基因多样性分析 |
1.3.2.2 位点杂合度分析 |
1.3.2.3 群体间遗传分化分析 |
1.3.2.4 近交系数 |
1.3.2.5 有效群体大小 |
1.3.3 数量遗传学简介 |
1.3.2.1 数量性状的数学模型 |
1.3.2.2 亲属间相关 |
1.3.2.3 遗传力的估计 |
1.3.2.4 遗传相关 |
1.3.2.5 育种值 |
1.3.4 选择育种理论 |
1.3.3.1 个体选择 |
1.3.3.2 家系选择 |
1.3.3.3 家系内选择 |
1.3.3.4 综合选择 |
1.3.3.5 选择育种常用概念 |
1.4 现代育种核心技术 |
1.4.1 BLUP育种值估计 |
1.4.2 基因组选择技术 |
1.4.2.1 GBLUP |
1.4.2.2 ss GBLUP |
1.4.2.3 贝叶斯法 |
1.4.3 全基因组选育的优势与现状 |
1.4.4 简化基因组测序简介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南海北部墨吉明对虾5个地理生态群体的遗传结构与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本收集 |
2.1.2 DNA提取及检测 |
2.1.3 RAD文库构建 |
2.1.4 数据处理 |
2.1.4.1 原始数据过滤及质量控制 |
2.1.4.2 过滤数据的变异检测及遗传参数评估 |
2.1.4.3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2.1.4.4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测序数据统计 |
2.2.2 群体遗传参数 |
2.2.3 群体间遗传结构分析 |
2.2.4 组间SNP位点离群分析 |
2.2.5 连锁不平衡分析 |
2.2.6 种群动态历史分析 |
2.2.7 种群混合和迁移事件分析 |
2.3 讨论 |
2.3.1 群体遗传分化与历史动态分析 |
2.3.2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3 野生墨吉明对虾形态学特征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数据测量及统计分析 |
3.1.3 墨吉明对虾出肉率及肥满度的测定 |
3.1.4 墨吉明对虾生物形态学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墨吉明对虾表型性状与出肉率的统计性描述 |
3.2.2 墨吉明对虾各性状间表型相关性分析 |
3.2.3 线性回归方程建立及各表型性状对净重的作用分析 |
3.2.4 南海北部五大虾场墨吉明对虾肥满度差异性分析 |
3.2.5 南海北部五大虾场墨吉明对虾体长与体重关系 |
3.2.6 墨吉明对虾自然群体各月份体长频数分布 |
3.3 讨论 |
4 养殖条件下墨吉明对虾早期生长规律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群体构建 |
4.1.2 数据测量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墨吉明对虾体重与体长测量值统计结果 |
4.2.2 土塘养殖条件下墨吉明对虾体长与体重累积生长曲线 |
4.2.3 水泥池养殖条件下墨吉明对虾体长与体重累积生长曲线 |
4.2.4 两种养殖条件下体长与体重性状累计增长曲线的比较 |
4.2.5 土塘养殖条件下墨吉明对虾体长与体重绝对及相对生长曲线 |
4.2.6 水泥池养殖条件下墨吉明对虾体长与体重绝对及相对生长曲线 |
4.2.7 两种养殖条件下体长生长系数的比较 |
4.2.8 两种养殖条件下墨吉明对虾肥满度的变化 |
4.2.9 墨吉明对虾体重与体长的关系 |
4.2.10 墨吉明对虾体重与体长的生长关系 |
4.3 讨论 |
5 墨吉明对虾G1代群体生长相关性状遗传参数评估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遗传参数评估实验群体的构建 |
5.1.1.1 野生亲虾来源 |
5.1.1.2 野生亲虾处理及家系建立 |
5.1.1.3 幼体培育 |
5.1.1.4 中间培育 |
5.1.1.5 家系个体标记 |
5.1.1.6 后期养成 |
5.1.2 表型数据测量 |
5.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结果 |
5.2.1 生长相关性状指标的表型测量值描述统计 |
5.2.2 各家系间初始体长与体重的差异显着性检验 |
5.2.3 亲缘关系A矩阵自定义 |
5.2.4 遗传参数评估结果 |
5.2.5 遗传力Z-score检验 |
5.3 讨论 |
5.3.1 关于群体构建与自定义亲缘关系矩阵构建的依据 |
5.3.2 遗传力 |
5.3.3 遗传相关 |
6 墨吉明对虾家系正向育种均值选择方法探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家系构建及培育 |
6.1.2 数据测量与统计分析 |
6.1.3 选择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后代群体验证 |
6.3.1 验证群体构建及培育 |
6.3.2 数据测量与统计分析 |
6.3.3 结果描述与统计 |
6.4 讨论 |
7 不同数量及不同类型的SNP数据集基于不同的预测模型对墨吉明对虾体重性状育种值估计准确率的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亲虾来源 |
7.1.2 家系建立 |
7.1.3 样品收集及数据测量 |
7.1.4 简化基因组测序 |
7.1.5 数据质量控制与SNP分型 |
7.1.6 SNP筛选 |
7.1.7 不同SNP数目及不同类型的数据集构建 |
7.1.8 育种值估计 |
7.1.9 不同类型及不同数量SNP数据集的遗传方差占比分析 |
7.1.10 交叉验证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GWAS分析结果及不同SNP数据集的阈值范围 |
7.2.2 不同模型育种值估计准确率比较 |
7.2.3 不同SNP数据集基于不同模型育种值估计准确率分析 |
7.2.4 各SNP数据集的遗传方差占比分析 |
7.3 讨论 |
7.3.1 不同模型对育种值估计准确率的差异 |
7.3.2 不同数据类型与不同标记数量对育种值估计准确率的影响 |
7.3.3 不同标记数量对总遗传方差解释的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利用反渗透海水淡化后浓盐水养殖卤虫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海水淡化产业现状 |
1.1.2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现状 |
1.1.3 海水淡化工程的效益 |
1.1.4 海水淡化浓盐水的简介 |
1.1.5 海水淡化浓盐水的处置方法 |
1.2 卤虫的简介 |
1.2.1 卤虫的生活史 |
1.2.2 卤虫休眠卵的抗逆性 |
1.3 杜氏盐藻简介 |
1.3.1 光照 |
1.3.2 盐度 |
1.3.3 温度 |
1.3.4 氮源 |
1.3.5 磷源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几种饵料投放条件下卤虫的生长状况研究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实验设计 |
2.1.4 数据处理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浓盐水的性质的测定 |
2.2.2 投喂小球藻、酵母粉以及螺旋藻粉对卤虫体长的影响 |
2.2.3 投喂小球藻、酵母粉以及螺旋藻粉对卤虫存活时间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杜氏盐藻对卤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2.1 投喂杜氏盐藻对卤虫体长的影响 |
3.2.2 投喂杜氏盐藻对卤虫形态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氮、磷浓度对浓盐水培养杜氏盐藻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1.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杜氏盐藻的生长情况 |
4.2.2 杜氏盐藻的总叶绿素含量 |
4.2.3 杜氏盐藻的总糖含量 |
4.2.4 杜氏盐藻的总脂含量 |
4.2.5 杜氏盐藻的β-胡萝卜素含量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扩大培养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微藻主要营养成分 |
1.1.1 蛋白质 |
1.1.2 多糖 |
1.1.3 不饱和脂肪酸 |
1.1.4 色素 |
1.1.5 其他 |
1.2 微藻生物饵料 |
1.2.1 微藻饵料应用现状 |
1.2.2 微藻饵料应用前景 |
1.2.3 饵料微藻选择 |
1.3 论文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优势藻株的筛选与鉴定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3 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藻种的分离纯化与培养 |
2.2.2 藻种鉴定 |
2.2.3 微藻培养 |
2.2.4 营养物质分析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微藻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
2.3.2 微藻生长曲线及生物量分析 |
2.3.3 15株热带微藻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分析 |
2.3.4 目标微藻DNA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树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3 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营养成分分析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一般营养成分测定 |
3.2.2 脂肪酸分析 |
3.2.3 氨基酸分析 |
3.2.4 维生素的测定 |
3.2.5 微量元素及重金属测定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栅藻的一般营养成分及评价 |
3.3.2 栅藻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
3.3.3 栅藻氨基酸组成 |
3.3.4 栅藻中的维生素 |
3.3.5 栅藻中矿物质元素 |
3.4 本章小结 |
4 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培养工艺优化及扩大培养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藻株和微藻培养 |
4.2.2 生长和生物量计算 |
4.2.3 营养素分析 |
4.2.4 单因素设计 |
4.2.5 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 |
4.2.6 中心组合设计 |
4.2.7 优化条件的实验验证 |
4.2.8 室外光生物反应器培养 |
4.2.9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光照强度对生物量的影响 |
4.3.2 不同氮源对生物量的影响 |
4.3.3 不同碳源对生物量的影响 |
4.3.4 变量筛选 |
4.3.5 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方法 |
4.3.6 模型合理性论证 |
4.3.7 室外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及差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蛋白质分离提取及性质分析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栅藻蛋白质溶出率测定 |
5.2.2 不同蛋白质提取方法 |
5.2.3 超声破碎法提取栅藻蛋白质单因素实验 |
5.2.4 响应面优化蛋白质提取工艺 |
5.2.5 模型合理性论证 |
5.2.6 栅藻蛋白质等电点的测定 |
5.2.7 栅藻蛋白理化性质分析 |
5.2.8 栅藻蛋白质功能性质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提取方法对蛋白质溶出率的影响 |
5.3.2 单因素实验 |
5.3.3 响应面设计 |
5.3.4 模型合理性验证 |
5.3.5 栅藻蛋白质等电点 |
5.3.6 蛋白质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 |
5.3.7 蛋白质的紫外光谱分析 |
5.3.8 红外光谱分析 |
5.3.9 蛋白质的差示量热扫描(DSC)分析 |
5.3.10 栅藻蛋白质溶解度 |
5.3.11 栅藻蛋白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 |
5.4 本章小结 |
6 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多糖分离提取及活性分析 |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1.1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栅藻预处理 |
6.2.2 粗多糖的含量的测定 |
6.2.3 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栅藻粗多糖 |
6.2.4 单因素试验 |
6.2.5 正交试验 |
6.2.6 栅藻粗多糖的制备 |
6.2.7 栅藻粗多糖分离纯化 |
6.2.8 栅藻多糖的化学表征 |
6.2.9 栅藻多糖的结构表征 |
6.2.10 栅藻多糖热稳定性分析 |
6.2.11 栅藻多糖扫描电镜 |
6.2.12 体外抗氧化活性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提取方法对栅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6.3.2 单因素试验 |
6.3.3 正交试验 |
6.3.4 验证试验 |
6.3.5 栅藻多糖纯化组分及化学成分 |
6.3.6 纯化多糖的紫外可见光谱扫描 |
6.3.7 单糖组成和分子量的测定 |
6.3.8 栅藻多糖红外光谱分析 |
6.3.9 栅藻多糖热稳定性分析 |
6.3.10 藻多糖扫描电镜分析 |
6.3.11 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水产饵饲料开发价值研究 |
7.1 实验方法 |
7.1.1 栅藻对东风螺生长的影响 |
7.1.2 不同饵料对鲤鱼幼鱼生长的影响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栅藻对东风螺生长的影响 |
7.2.2 不同饵料对鲤鱼生长的影响 |
7.2.3 不同饵料对鲤鱼存活率的影响 |
7.2.4 不同饵料对鲤鱼肥满度的影响 |
7.3 结果分析 |
7.3.1 栅藻对东风螺生长的影响 |
7.3.2 栅藻对鲤鱼生长的影响 |
7.3.3 栅藻饵料应用途径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国审品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桂海1号”生态育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微藻研究概述 |
1.1 微藻在凡纳滨对虾养殖中的研究概述 |
1.2 环境因子和营养盐条件下牟氏角毛藻的研究现状 |
2 凡纳滨对虾生态育苗技术研究概述 |
2.1 生态育苗技术在对虾产业中的研究现状 |
2.2 影响凡纳滨对虾育苗因素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二章 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生态育苗中核心生物饵料—单细胞藻类的研究 |
第1节 温度、盐度光照强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测定方法 |
2 结果 |
2.1 盐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
2.2 温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
2.3 光照强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
3 分析与讨论 |
3.1 盐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
3.2 温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
3.3 光照强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
4 结论 |
第2节 接种密度、氮、磷、硅、碳和维生素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藻类培养 |
1.3 试验设计及计算 |
2 结果 |
2.1 接种密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
2.2 氮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 |
2.3 磷源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影响 |
2.4 碳源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影响 |
2.5 硅源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影响 |
2.6 维生素对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影响 |
3 分析与讨论 |
3.1 接种密度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
3.2 氮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
3.3 磷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
3.4 碳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
3.5 硅源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
3.6 维生素对牟氏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及差异分析 |
4 结论 |
第三章 温度、盐度、密度和饵料对凡纳滨对虾“桂海1号”生态育苗效果的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验饵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设计 |
2.3.2 日常管理 |
2.4 检测方法 |
2.4.1 成活率和变态时间 |
2.4.2 水质指标 |
2.4.3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不同因素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的影响分析 |
3.1.1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的影响 |
3.1.2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的影响 |
3.1.3 密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的影响 |
3.1.4 饵料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的影响 |
3.2 不同因素对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水质的影响 |
3.2.1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水质的影响 |
3.2.2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水质的影响 |
3.2.3 密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水质的影响 |
3.2.4 饵料对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水质的影响 |
4 分析与讨论 |
4.1 不同因素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分析 |
4.1.1 温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分析 |
4.1.2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分析 |
4.1.3 密度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分析 |
4.1.4 饵料对凡纳滨对虾育苗效果分析 |
4.2 不同因素对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水质的影响 |
5 结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
(6)微藻和大型藻饵料对中间球海胆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综述 |
1.1 海胆 |
1.1.1 海胆的生活史 |
1.2 微藻 |
1.2.1 浮游微藻 |
1.2.2 底栖硅藻 |
1.3 大型藻类 |
1.3.1 常见大型藻类的生物学特征 |
1.3.2 大型藻类在水产中的应用 |
1.4 脂肪酸 |
1.4.1 多不饱和脂肪酸功能 |
1.4.2 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
1.4.3 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 |
1.4.4 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1.5 主卵黄蛋白(MYP) |
1.5.1 MYP的作用 |
1.5.2 MYP在海胆中的研究进展 |
1.6 中间球海胆及其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意义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1.7.3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浮游微藻培养的方式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数据测量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不同造流泵程度对小新月菱形藻培养密度的影响 |
2.2.2 造流泵功率对小新月菱形藻培养水体理化性质的影响 |
2.2.3 藻培养密度与培养水体盐度、pH的相关分析 |
2.3 讨论 |
2.3.1 不同程度的造流对藻细胞密度的影响 |
2.3.2 造流泵对培养水体状态及温度、盐度、pH等水质因子的影响 |
2.3.3 影响藻类生长的主要因素 |
2.3.4 培养水体pH、盐度与藻细胞密度的相关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微藻对中间球海胆幼体生长、发育、变态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1 方法与材料 |
3.1.1 海胆幼体的培育 |
3.1.2 微藻饵料的培养 |
3.1.3 脂质和脂肪酸分析 |
3.1.4 数据处理 |
3.2 实验结果 |
3.2.1 不同微藻饵料对海胆幼体生长的影响 |
3.2.2 不同微藻饵料对海胆发育速度和变态率的影响 |
3.2.3 微藻饵料及不同饵料饵料投喂下海胆幼体的脂肪酸组成 |
3.3 讨论 |
3.3.1 不同微藻饵料对海胆幼体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微藻饵料对海胆幼体发育速度和变态的影响 |
3.3.3 微藻和幼体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底栖硅藻的分离鉴定及其对中间球海胆幼体变态、匍匐期生长、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4.1 实验方法 |
4.1.1 底栖硅藻的采集、分离鉴定 |
4.1.2 硅藻的鉴定 |
4.1.3 硅藻诱导对海胆幼体变态的影响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底栖硅藻生物学特征观察 |
4.2.2 不同底栖硅藻对中间球海胆变态及生长的影响 |
4.2.3 不同底栖硅藻对匍匐期海胆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硅藻的分离和鉴别 |
4.3.2 硅藻对中间球海胆变态及生长的影响 |
4.3.3 硅藻对中间球海胆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大型藻类对养成期中间球海胆生长、性腺发育、酶活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3 消化酶活及抗氧化相关酶测定 |
5.1.4 数据分析 |
5.2 实验结果 |
5.2.1 不同藻类饵料对海胆生长、性腺等的影响 |
5.2.2 不同藻类饵料对三种规格海胆性腺重量、颜色及营养组分的影响 |
5.2.3 不同藻类饵料对中间球海胆消化酶活性和相关抗养化酶活的影响 |
5.2.4 不同藻类对中间球海胆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不同藻类饵料对中间球海胆生长及摄食的影响 |
5.3.2 不同藻类饵料对中间球海胆性腺指标及营养组成的影响 |
5.3.3 不同藻类饵料对海胆消化酶和抗氧化酶等的影响 |
5.3.4 不同饵料对海胆脂肪酸转化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藻类对不同阶段海胆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主要试剂 |
6.1.3 定量引物的设计 |
6.1.4 R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6.1.5 MYP基因cDNA的合成 |
6.1.6 MYP基因荧光定量分析 |
6.1.7 蛋白质含量检测 |
6.1.8 数据处理 |
6.2 结果 |
6.2.1 不同微藻对浮游期中间球海胆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
6.2.2 不同底栖硅藻对匍匐期中间球海胆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
6.2.3 不同大型藻类对养成期中间球海胆肠道、性腺中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不同微藻对浮游期中间球海胆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2 不同底栖硅藻对匍匐期中间球海胆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
6.3.3 不同大型藻类对养成期中间球海胆肠道、性腺中MYP基因表达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藻类对中间球海胆不同阶段△6Fad、Elovl4、Elovl5基因表达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实验材料 |
7.1.2 主要试剂 |
7.1.3 定量引物的设计 |
7.1.4 △6Fad、Elovl4、Elovl5基因cDNA的合成 |
7.1.5 △6Fad、Elovl4、Elovl5基因荧光定量分析 |
7.2 结果 |
7.2.1 浮游期中间球海胆△Fad6、Elovl4和Elovl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7.2.2 匍匐期中间球海胆△Fad6、Elovl4和Elovl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7.2.3 养成期中间球海胆△Fad6、Elovl4和Elovl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7.3 讨论 |
7.3.1 中间球海胆△Fad6、Elovl4和Elovl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7.3.2 中间球海胆△Fad6、Elovl4和Elovl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
7.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饵料对卤虫生长及消化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卤虫的基础生物学及应用概述 |
1.1 卤虫的基础生物学 |
1.1.1 卤虫的分类 |
1.1.2 卤虫的营养成分组成 |
1.1.3 卤虫卵的特性 |
1.1.4 卤虫的生长发育 |
1.1.5 卤虫的生殖特性 |
1.2 卤虫的应用 |
1.2.1 水产养殖应用 |
1.2.2 模式生物 |
1.2.3 其他方面应用 |
2.卤虫的营养需求与消化 |
2.1 饵料 |
2.2 卤虫的消化功能 |
2.2.1 卤虫的消化道结构 |
2.2.2 卤虫的消化酶 |
2.2.3 卤虫消化道菌群结构 |
3.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1 研究的目的 |
3.2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不同饵料对卤虫生长规律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卤虫卵的基础生物学测定 |
1.3 实验的设计 |
1.4 卤虫的孵化和养殖 |
1.4.1 卤虫的孵化 |
1.4.2 卤虫的养殖 |
1.5 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
1.5.1 样品的采集处理 |
1.5.2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卤虫卵的生物学特性 |
2.2 不同饵料对卤虫的存活的影响 |
2.3 不同饵料对卤虫生长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卤虫卵的生物学特性 |
3.2 不同饵料对卤虫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饵料对卤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的设计 |
1.3 卤虫的孵化和养殖 |
1.3.1 卤虫的孵化 |
1.3.2 卤虫的养殖 |
1.4 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
1.4.1 样品的采集 |
1.4.2 样品的处理 |
1.4.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4种消化酶在各发育时期的变化趋势 |
2.2 各生长发育时期饵料对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卤虫发育过程中4种消化酶活的变化趋势 |
3.2 饵料对卤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巴里坤卤虫不同发育时期肠道菌群结构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的设计 |
1.3 卤虫的孵化和养殖 |
1.3.1 卤虫的孵化 |
1.3.2 卤虫的养殖 |
1.4 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
1.4.1 样品的采集 |
1.4.2 样品的处理 |
1.4.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1.4.4 数据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 IlluminaMiSeq测序结果 |
2.2 肠道菌群多样性 |
2.3 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变化 |
3 讨论 |
3.1 卤虫不同发育时期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
3.2 卤虫不同发育时期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分析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致谢 |
(8)安氏伪镖水蚤的生长发育与种群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桡足类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作用 |
1.1.1 桡足类简介 |
1.1.2 桡足类在水产养殖中的价值 |
1.1.3 桡足类的营养成分 |
1.2 桡足类的摄食 |
1.2.1 桡足类的摄食机制 |
1.2.2 饵料类型 |
1.2.3 饵料对桡足类的影响 |
1.3 其他因素对桡足类的影响 |
1.3.1 温度 |
1.3.2 盐度 |
1.3.3 其他因素 |
1.4 桡足类规模化培养 |
1.4.1 桡足类种类 |
1.4.2 饵料类型 |
1.4.3 培养密度 |
1.5 安氏伪镖水蚤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1.5.1 安氏伪镖水蚤的生物学特性 |
1.5.2 安氏伪镖水蚤的营养价值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盐度对安氏伪镖水蚤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设计 |
2.2.4 实验方法 |
2.2.5 数据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盐度对安氏伪镖水蚤发育时间的影响 |
2.3.2 盐度对存活率的影响 |
2.3.3 盐度对头胸部长和体长的影响 |
2.3.4 盐度对产幼量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盐度对发育时间的影响 |
2.4.2 盐度对存活率的影响 |
2.4.3 盐度对头胸部长度和体长的影响 |
2.4.4 盐度对产幼量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饵料对安氏伪镖水蚤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设计 |
3.2.4 实验方法 |
3.2.5 数据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饵料对发育时间的影响 |
3.3.2 饵料对存活率的影响 |
3.3.3 饵料对头胸部长度和体长的影响 |
3.3.4 饵料对产幼量的影响 |
3.3.5 饵料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饵料对发育时间的影响 |
3.4.2 饵料对存活率的影响 |
3.4.3 饵料对头胸部长度和体长的影响 |
3.4.4 饵料对桡足类产幼量的影响 |
3.4.5 饵料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安氏伪镖水蚤的种群增长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设计与方法 |
4.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饵料对安氏伪镖水蚤种群增长的影响 |
4.3.2 安氏伪镖水蚤和日本虎斑猛水蚤混合培养 |
4.4 讨论 |
4.4.1 饵料对安氏伪镖水蚤种群增长的影响 |
4.4.2 安氏伪镖水蚤与日本虎斑猛水蚤混合培养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成果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9)可口革囊星虫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星虫动物生物学概况 |
1.1.1 星虫的分类 |
1.1.2 星虫的生活习性 |
1.1.3 星虫种类地理分布 |
1.2 星虫生物学及人工育苗研究进展 |
1.2.1 地理分布及分类地位 |
1.2.2 营养及经济价值研究 |
1.2.3 遗传结构及种群分化研究 |
1.2.4 繁殖周期及胚胎发育 |
1.2.5 星虫早期幼体发育 |
1.2.6 人工苗种培育技术 |
1.2.7 星虫养殖 |
1.3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2章 可口革囊星虫室内自然产卵的研究 |
2.1 材料及方法 |
2.1.1 亲虫来源 |
2.1.2 养殖设施 |
2.1.3 饵料 |
2.1.4 方法 |
2.2 结果 |
2.2.1 亲虫体重及雌雄比例 |
2.2.2 亲虫体腔卵子数量 |
2.2.3 亲虫的产卵 |
2.3 讨论 |
2.3.1 生殖方式及雌雄比例 |
2.3.2 生殖力 |
2.3.3 体腔卵子的变化 |
2.3.4 亲虫产卵次数和产卵量 |
第3章 盐度对可口革囊星虫受精卵孵化、幼体存活、生长的影响 |
3.1 材料及方法 |
3.1.1 受精卵及幼虫来源 |
3.1.2 实验盐度梯度的设置 |
3.1.3 不同盐度对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
3.1.4 不同盐度条件下幼虫不投饵存活系数的测定 |
3.1.5 不同盐度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 结果 |
3.2.1 不同盐度对孵化率的影响 |
3.2.2 不同盐度可口革囊星虫幼虫不投饵存活系数 |
3.2.3 不同盐度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盐度对孵化率的影响 |
3.3.2 盐度对孵化时间的影响 |
3.3.3 盐度对幼虫活力的影响 |
3.3.4 盐度对幼虫生长的影响 |
第4章 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
4.1 材料及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亲虫培育 |
4.1.3 产卵及收集 |
4.1.4 苗种培育 |
4.1.5 不同饵料的对比试验 |
4.2 结果 |
4.2.1 亲虫培育 |
4.2.2 产卵及孵化 |
4.2.3 海球幼虫、稚虫的培育 |
4.2.4 饵料种类与幼虫生长发育 |
4.3 讨论 |
4.3.1 催产方式 |
4.3.2 幼虫变态与生长 |
4.3.3 幼虫饵料的选择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不同饵料强化剂对龙虎斑仔稚鱼生长、存活率、消化酶活力及体成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受精卵孵化 |
1.2 生物饵料培养与强化方法 |
1.2.1 轮虫培养与强化 |
1.2.2 卤虫孵化与强化 |
1.3 实验设计 |
1.4 养殖管理 |
1.5 采样与样品前处理 |
1.6 消化酶分析 |
1.7 体成分分析 |
1.8 存活率、肥满度的计算 |
1.9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强化剂对轮虫、卤虫体成分的影响 |
2.2 不同强化剂对龙虎斑仔稚鱼的生长、存活率、肥满度的影响 |
2.3 强化剂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2.4 强化剂对龙虎斑仔稚鱼体成分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强化剂对龙虎斑的存活与生长的影响 |
3.2 强化剂对龙虎斑仔稚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 强化剂对龙虎斑体成分的影响 |
四、卤虫在不同饵料培养介质中的生长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盐养虾池塘的环境特性及温度、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生理特性的影响[D]. 朱芸.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2]墨吉明对虾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及遗传参数评估与基因组选择研究[D]. 李斌. 广东海洋大学, 2019(02)
- [3]利用反渗透海水淡化后浓盐水养殖卤虫的可行性研究[D]. 许泽昊.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4]栅藻Desmodesmus armatus B38扩大培养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研究[D]. 王盛林. 海南大学, 2019(01)
- [5]国审品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桂海1号”生态育苗技术研究[D]. 朱昔恩.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6]微藻和大型藻饵料对中间球海胆生长的影响[D]. 亓守冰.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7]饵料对卤虫生长及消化性能的影响[D]. 茹文红.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8]安氏伪镖水蚤的生长发育与种群增长研究[D]. 王玉祯. 厦门大学, 2017(07)
- [9]可口革囊星虫人工繁育技术研究[D]. 林向阳. 集美大学, 2017(05)
- [10]不同饵料强化剂对龙虎斑仔稚鱼生长、存活率、消化酶活力及体成分的影响[J]. 刘忠优,张健东,周晖,陈刚,施钢,潘传豪,李向民.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