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傣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瘙痒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韩琴玉[1](2021)在《宫颈HPV感染患者的中医体质分析及温针灸治疗阳虚质HR-HPV感染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分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中医体质的关系及宫颈HPV感染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防治宫颈HPV感染提供依据。2、通过观察温针灸治疗阳虚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在防治阳虚质HR-HPV感染中的价值,以期为宫颈HR-HPV感染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1、利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9年5月-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的行宫颈HPV检查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一般资料如姓名、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个数等和九大体质所包含的症状,建立Excel数据库,导入至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2、使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研究一中的符合纳入标椎的65名阳虚质的HR-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随访观察,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至少4个月后复查。评价指标包括中医评价指标如阳虚质体质评分,西医评价指标如HPV转阴率,以及症状评分。所得数据录入Excel表,导入SPSS 2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依从性、安全性分析本实验试验组纳入32例,脱落2例,实际收入30例,实验脱失率为6.25%,对照组纳入33例,脱落3例,实际收入30例,实验脱失率为9.09%。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说明本实验安全性可靠。2、研究结果(1)宫颈HPV感染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HPV阳性组患者的体质是湿热质、气虚质、痰湿质和阳虚质的概率明显高于HPV阴性组,HPV阳性组患者的体质是平和质的概率明显低于HPV阴性组,HR-HPV感染组患者是阳虚质的概率明显高于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Low-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LR-HPV)感染组,HR-HPV感染组患者是平和质的概率明显低于LR-HPV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18感染与HPV其他型别感染患者的中医体质无显着差异(P>0.05)。此外,经过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阳虚质与宫颈HPV感染呈正性相关关系。(2)一般情况与宫颈HPV感染的高危因素HPV阳性组患者性伴侣个数及性生活频次明显高于HPV阴性组;HPV阳性组患者非月经期使用护垫的概率明显高于HPV阴性组;HPV阳性组患者的就寝时间总体明显晚于HPV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性生活频次、非月经期使用护垫与宫颈HPV感染呈正性相关关系。(3)温针灸治疗阳虚质HR-HPV感染的疗效试验组宫颈HPV感染转阴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阳虚体质改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阴道分泌物性状评分、外阴瘙痒评分、下腹疼痛评分、腰骶酸胀评分及总评分总体明显低于对照组,症状总评分改善有效率总体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宫颈HPV感染的易感体质是湿热质、气虚质、痰湿质和阳虚质,宫颈HPV感染的保护体质是平和质。阳虚质与宫颈HPV感染呈正性相关关系。宫颈LR-HPV感染与宫颈HR-HPV感染患者的中医体质是有差异的,而宫颈HPV16、18感染与宫颈HPV其他型别感染患者的中医体质无显着差异,相对于宫颈LR-HPV感染来说,宫颈HR-HPV感染的易感体质是阳虚质,保护体质是平和质。2、宫颈HPV感染的高危因素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频繁、非月经期使用护垫和夜间就寝时间晚,且性生活频次、非月经期使用护垫与宫颈HPV感染呈正性相关关系。3、温针灸治疗能提高阳虚质HR-HPV感染患者的HPV转阴率,改善阳虚质HR-HPV感染患者的阳虚体质,改善阳虚质HR-HPV感染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性状、外阴瘙痒、下腹疼痛、腰骶酸胀这些临床症状。因此,温针灸能够降低阳虚质HR-HPV感染患者的持续感染率。
吴妙丽[2](2021)在《扶正抗菌汤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系统评价中药内服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为中药内服在本病的应用提供证据支持。2.观察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在本病的应用提供临床经验。方法:1.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PubMed以及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至2020年11月的文献资料,按照纳排标准,收集中药内服治疗VVC的临床对照试验,依据Cochrane手册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通过频数统计分析常用内服中药治疗VVC的用药特点。2.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的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72例,按就诊顺序编号,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克霉唑阴道片外用,1片/次,单次用药;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扶正抗菌汤。记录治疗前后相关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评分、阴道微生态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复发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利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患者真菌转阴率、阴道微生态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三个月复发情况及药物安全性。结果:1.Meta分析:纳入33个研究,共3922例受试者。中药内服或中药内服联合西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单纯西药相比,在真菌转阴率、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症候积分、阴道瘙痒、白带异常、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阴道分泌物改善时间、IFN-γ水平、IL-6水平、IL-8水平、总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一/二/三/六个月复发率方面优势更明显(P<0.05);在显效率/好转率、症状体征总积分、外阴瘙痒改善时间、TNF-ɑ水平和IL-4水平方面疗效相当(P>0.05)。纳入文献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中药使用以补气健脾药、清热燥湿药、利水渗湿药较为常见,疏肝、凉血、活血单药出现频率亦较高。2.疗效观察:(1)转阴率:试验组转阴率为74.19%,对照组转阴率为82.76%,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阴道微生态:治疗后阴道微生态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一定改善(P<0.05),试验组“阴部瘙痒”、“倦怠嗜睡”、“纳少便溏”、“中医次症”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三个月后,试验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带下质地”、“中医主症”、“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神疲懒言”、“中医次症”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疗效:治疗后,试验组“中医次症”、“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主症”疗效相当(P>0.05);三个月后,试验组“中医主症”、“中医次症”、“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5)总有效率:治疗后试验组“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神疲懒言”和“中医次症”总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余总有效率相当(P>0.05);三个月后试验组“面色(?)白或萎黄”、“倦怠嗜睡”、“纳少便溏”、“神疲懒言”和“中医次症”总有效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余总有效率相当(P>0.05)。(6)复发:三个月后,试验组复发4.8%,对照组复发17.4%,差异不明显(P>0.05)。(7)安全性:患者在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Meta分析提示中药内服或中药内服联合西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相比常规西药,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促进炎性因子水平恢复,降低远期复发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规范化应用,提供更高级别的证据支持;临床VVC常用中药以健脾、清热、祛湿为主,多配伍疏肝理气药、活血凉血药。2.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能取得较高的真菌转阴率和较低的远期复发率,能明显改善早期及远期的中医证候。3.相比克霉唑阴道片,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在中医次症总有效率,早期/远期中医次症、中医证候疗效,远期中医主症疗效方面更有优势。4.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确切,较为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吴楠婷[3](2021)在《止带方联合克林霉素阴道凝胶治疗湿热下注型需氧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需氧菌性阴道炎,采用止带方联合克林霉素阴道凝胶治疗湿热下注型需氧菌性阴道炎,观察临床疗效,为治疗湿热下注型需氧菌性阴道炎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研究方法:将62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口服止带方联合外用克林霉素阴道凝胶)31例,对照组(外用克林霉素阴道凝胶)31例。(1)观察组口服止带方加减,每天2次,每次1袋。连续服用2周;克林霉素阴道凝胶,每天晚上睡前清洗外阴后纳入阴道,每天1次,每次1支。连续使用2周。(2)对照组仅使用克林霉素阴道凝胶,用药方法与观察组一致,连续使用2周。疗程结束后来院复查,并于停药1月来院复查。统计分析治疗后总疗效,AV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体征,阴道微生态状况,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研究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有较好的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总有效率77.4%,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AV效果优于单用西药。(2)Donders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前Donders评分为5.00(4.00,6.00),治疗后Donders评分为1.00(0.00,2.00),与治疗前相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止带方联合克林霉素阴道凝胶可以有效降低AV患者Donders评分。对照组治疗前Donders评分为5.00(4.00,6.00),治疗后Donders评分为2.00(1.00,4.00),与治疗前相比,P<0.01,差异具有显着意义,说明单用克林霉素阴道凝胶也可以有效降低AV患者Donders评分。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Donders评分之间比较,P=0.03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降低AV患者Donders评分效果优于单用西药。(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为13.00(10.00,14.00),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1.00(0.00,4.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止带方联合克林霉素阴道凝胶对降低AV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有效。对照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为13.00(10.00,15.00),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为7.00(5.00,10.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单用克林霉素阴道凝胶对降低AV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也有效。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降低AV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单用西药。(4)阴道微生态结果比较: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在阴道微生态中的菌群多样性、菌群密集度及唾液酸苷酶3项指标上与治疗前无显着差异(P>0.05);而在乳杆菌分级、白细胞、AV严重分级、PH值、过氧化氢及白细胞酯酶6项指标上与治疗前存在显着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清洁度比较存在显着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清洁度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与单用西药对改善AV患者阴道微生态中的乳杆菌分级、白细胞、AV严重分级、PH值、过氧化氢及白细胞酯酶6项指标效果均有效,并且中西医结合对改善患者阴道清洁度效果也较好,而单用西药对改善患者阴道清洁度效果不明显。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发现两组阴道微生态主要在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白细胞、乳杆菌分级、清洁度5项指标上有显着差异(P<0.05);而在菌群多样性、菌群密集度、唾液酸苷酶、AV严重程度分级及PH值5项指标上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AV患者阴道微生态中的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白细胞、乳杆菌分级、清洁度的效果优于单用西药。(5)临床症状及体征比较: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在瘙痒,灼热感,性交痛,分泌物量、色、异味,阴道壁充血,胸闷心烦,小腹或少腹疼痛9项指标上与治疗前存在显着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口苦咽干及小便短赤较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在口苦咽干及小便短赤2项指标上与治疗前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单用西药对改善AV患者瘙痒,灼热感,性交痛,分泌物量、色、异味,阴道壁充血,胸闷心烦,小腹或少腹疼痛9项指标均有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患者口苦咽干和小便短赤也有效。而单用西药对改善患者口苦咽干和小便短赤效果不明显。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在改善阴道分泌物量、色、异味,口苦咽干,胸闷心烦,小便短赤,小腹或少腹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改善瘙痒、灼热感、性交痛及阴道壁充血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AV患者阴道分泌物量、色、质、味,口苦咽干,胸闷心烦,小腹或少腹疼痛及小便短赤优于单用西药。(6)复发率比较:停药后1个月复查,观察组2人复发,复发率为6.5%,对照组10人复发,复发率为32.3%,对照组复发率高于观察组,P=0.02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AV复发率低于单用西药。结论:止带方联合克林霉素阴道凝胶治疗湿热下注型AV疗效显着、毒副作用小,复发率低;止带方联合克林霉素阴道凝胶和单用克林霉素阴道凝胶均可以降低AV患者的Donders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效果优于单用西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改善AV患者阴道微生态中的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白细胞、乳杆菌分级及清洁度;AV患者阴道分泌物量、色、质、味,口苦咽干,胸闷心烦,小便短赤,小腹或少腹疼痛的效果优于单用西药。
任和[4](2021)在《祛湿解毒方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湿热下注型宫颈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运用祛湿解毒方联合保妇康栓对湿热下注型宫颈HR-HPV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比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改善情况、HPV转阴率、宫颈液基细胞学(TCT)等的变化,明确联合用药清除HR-HPV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通过与单一保妇康栓治疗做对比,探讨其是否更具治疗优势,从而为中医药干预疾病进展开辟新思路,有助于其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至南京市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且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湿热下注型宫颈HR-HPV感染患者60例,将所收集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保妇康栓纳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祛湿解毒方口服治疗,各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的中医症候评分、HPV转阴率、TCT液基细胞学的变化,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1)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前下降,且治疗组的有效率(86.66%)高于对照组(53.33%),经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5)。(2)HPV转阴情况:治疗后,两组均可促使HR-HPV转阴,联合用药组的转阴率为80%,保妇康栓组治疗后转阴率为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5)。(3)宫颈液基细胞学:治疗后,两组宫颈液基细胞学均有改善,治疗组治愈、有效、无效人数分别为17、11、2,对照组治愈、有效、无效人数为16、9、5,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5)。(4)临床总疗效:依据中医症候评分以及HR-HPV转阴情况将临床总疗效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显着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5)。结论:祛湿解毒方联合保妇康栓对于湿热下注型宫颈HR-HPV感染患者有确切疗效,可显着降低中医症候积分,缓解临床症状,促使HR-HPV转阴,改善宫颈细胞学情况,于疾病早期扭转宫颈病变,防治其进一步发展为宫颈癌变。
姚比分[5](2021)在《苦参洗剂联合奥硝唑阴道栓治疗湿热下注型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主要采用苦参洗剂联合奥硝唑阴道栓外用治疗湿热下注型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局部体征、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和它的复发率,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苦参洗剂及奥硝唑阴道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作用机理,为苦参洗剂的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妇科门诊病人中符合纳入标准患者80人,按随机对照原则将病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苦参洗剂+奥硝唑阴道栓;对照组:奥硝唑阴道栓。2组患者均治疗1周,停药后3天来院复诊,由同一医生重新评估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局部体征、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指标等,并对治愈患者治疗后1月、2月、3月复发率进行随访,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选入研究对象80例,并以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脱落6例,最终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3.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有显着差异(P<0.01);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7%,77.78%,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4.局部体征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局部体征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局部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5.相关实验室指标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相关实验室指标积分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实验室相关指标积分上优于对照组。6.相关实验室指标转阴率比较:治疗组对患者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白细胞酯酶转阴率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在阴道PH值、乳酸杆菌、H2O2、线索细胞、胺试验、唾液酸苷酶、脯氨酸氨基肽酶转阴率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7.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率为81.58%,对照组痊愈率为63.89%,两组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临床治疗无明显差异。8.复发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月后复发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后1月和2月后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降低复发率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苦参洗剂联合奥硝唑阴道栓治疗湿热下注型BV优于单纯使用奥硝唑阴道栓;2.苦参洗剂联合奥硝唑阴道栓能明显降低湿热下注型BV患者中医症候积分、阴道局部体征积分、阴道分泌物相关实验室指标积分;提高患者中医证候疗效;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提高白细胞酯酶的转阴率;3.苦参洗剂联合奥硝唑阴道栓可以降低湿热下注型BV的复发率;4.苦参洗剂联合奥硝唑阴道栓治疗BV未出现不良反应,药物安全性高。
钱雪佳[6](2020)在《534例HR-HPV感染患者中医证型、阴道微生态分布及宫颈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534例HR-HPV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型和阴道微生态分布特征,探讨中医证型、阴道微生态与宫颈病变的关系以及宫颈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HR-HPV感染和防治宫颈病变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阴道镜门诊HR-HPV感染的患者534例,行一般情况调查和中医证候问卷调查。非等级计数资料分析采用c(17)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型分析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HR-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宫颈细胞学结果、宫颈组织病理、中医证型和阴道微生态分布情况,探讨中医证型、阴道微生态与宫颈病变的关系以及宫颈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534例HR-HPV感染者中,感染率前五位亚型依次为HPV16型(186例,34.8%),HPV52型(118例,22.1%),HPV58型(64例,12.0%),HPV56型(53例,9.9%)和HPV51型(49例,9.2%),HPV18型(42例,7.9%)感染率位列第七位。HR-HPV感染以单一感染为主(360例,67.4%)。2、534例HR-HPV感染者中,20~29岁年龄段和40~49岁年龄段感染率较高,分别为27.3%和31.5%,呈双峰分布。3、534例HR-HPV感染者中,宫颈病理结果显示低级别鳞状细胞病变(LSIL)87例(16.3%),高级别鳞状细胞病变(HSIL)96例(18.0%),宫颈癌14例(2.6%)。4、534例HR-HPV感染者中,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湿热下注证(189例,35.4%)、脾虚证(153例,28.7%)、阴虚夹湿证(77例,14.4%)、气滞血瘀证(64例,12.0%)、肾阳虚证(51例,9.6%)。宫颈病变者的中医证型分布,LSIL者以脾虚证为主(40.3%),HSIL者以湿热下注证为主(46.9%),宫颈癌者以阴虚夹湿证为主(35.7%)。5、HR-HPV感染者中,阴道微生态失调组宫颈病变检出率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组(P<0.05)。不同阴道微生态失调类型中,BV组宫颈病变检出率高于阴道微生态正常组(P<0.05),AV组、VVC组、TV组和混合性感染组与阴道微生态正常组宫颈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泌物pH值>4.5组宫颈病变检出率高于阴道分泌物pH值≤4.5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BV和阴道分泌物pH值>4.5是宫颈病变的危险性因素(OR>1)。6、单因素分析中,是否饮酒、妊娠次数、分娩次数、药物流产次数和是否绝经与宫颈病变无关(P>0.05),HR-HPV感染类型、年龄、居住环境、学历、吸烟、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个数、避孕方式、人工流产次数、有无性交出血与宫颈病变有关(P<0.05),其中HR-HPV多重感染、居住农村、初中及以下学历、吸烟、初次性生活年龄≤18岁、性伴侣个数≥2个、人工流产≥3次是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OR>1),使用避孕套是宫颈病变的保护因素(OR<1)。结论:534例HR-HPV感染者中医证型以湿热下注证最常见,其次为脾虚证、阴虚夹湿证、气滞血瘀证、肾阳虚证。本次研究中,宫颈病变患者LSIL以脾虚证为主,HSIL以湿热下注证为主,宫颈癌以阴虚夹湿证为主。阴道微生态失调类型中,BV和阴道分泌物pH值>4.5是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HR-HPV多重感染、农村、初中及以下、吸烟、初次性生活年龄≤18岁、性伴侣个数≥2个、人工流产≥3次是宫颈病变的其他危险因素,使用避孕套是宫颈病变的保护因素。
冯一凡[7](2020)在《湿热病因与IVF-ET反复失败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历代医家治疗不孕不育大多从寒、湿、郁、痰、瘀及肾虚入手,并以补肾为基本治则,创立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为我们治疗不孕不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然而,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生存压力的增加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多女性在现代医学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的情况下,出现了IVF-ET反复失败的情况,中医辨证发现,这类女性当中很多存在着湿热症状严重的现象,且据临床观察发现,在200例IVF-ET反复失败患者当中,湿热证不孕者占据18%,这给本文写作提供了可能。因此,从湿热致不孕立论,采用临床观察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式,系统阐述湿热的致病机理及清热祛湿治法的应用原则,以期为临床治疗反复IVF-ET失败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临床观察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式,系统阐述IVF-ET失败湿热证的因、机、证、治,以病案记录为依据,总结湿热证不孕的治疗原则,以期为临床辨治反复IVF-ET失败湿热证提供参考。结论:IVF-ET反复失败患者常将失败原因归咎于营养不良,故生活中过于补充营养的认识误区为导致湿热内生的常见原因。湿热可引发人体内环境改变,致使阴道微生态失调,形成微生物致病,从而产生多种以湿热为表现的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带下量多色黄、外阴瘙痒等,临床但见患者现黄腻苔象,便可以清热祛湿为总法,结合不同临床症状进行治疗。但患者多次人工周期,往往有肾精不足表现,而湿热化热亦可导致阴亏,故临床应兼顾矛盾病机,权衡湿热与阴虚的轻重以定清化与养阴的主辅及用药比例,正确选方用药。
黄坤艳[8](2020)在《中医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利用Meta分析评价中医药对比西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并归纳总结纳入文献的证型及中药用药,为临床中医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提供理论支撑及用药参考。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Pubmed、Cochrane数据库从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有关中医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将检索后的全部文献加载入EndnoteX9软件查重,后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利用Excel2019软件提取纳入文献数据,利用Cochrane协作评估偏倚风险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最后采用Revman5.3.5软件对文献疗效指标进行异质性、敏感性分析,合并出效应值后比较,当疗效指标纳入文献≥10篇时作漏斗图分析其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29篇随机对照试验,2777例研究对象,均无显着发表偏倚,中医药或中药联合西药治疗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独西药治疗。(1)假丝酵母菌转阴率[OR(95%CI)=3.15(2.60,3.82),P<0.0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OR(95%CI)=4.42(3.32,5.87),P<0.0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湿热下注证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OR(95%CI)=4.39(3.04,6.34),P<0.00001]、热毒蕴结证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OR(95%CI)=5.29(2.87,9.74),P<0.00001]及脾虚证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OR(95%CI)=3.56(1.81,7.00),P=0.0002]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3月后中医药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OR(95%CI)=0.22(0.16,0.31),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优于西药组[SMD(95%CI)=﹣1.23(﹣1.64,﹣0.83),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VVC症状总积分降低优于西药组[SMD(95%CI)=﹣1.00(﹣1.72,﹣0.27),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中医药降低IL-4[SMD(95%CI)=﹣4.03(﹣5.64,﹣2.95),P<0.00001]、IL-6[SMD(95%CI)=﹣2.98(﹣4.02,﹣1.94),P<0.00001]水平优于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意义。(7)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OR(95%CI)=0.66(0.35,1.24),P=0.2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纳入文献证型以湿热下注证为主;常用药物前三类为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及补益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多选用清热、补虚、利水渗湿,配伍解表、收涩、理气、化湿、活血化瘀、杀虫止痒及开窍药。总结:Meta分析结果发现中医药或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独西药治疗。中医药能提高假丝酵母菌转阴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能够降低VVC复发率、中医证候积分和VVC症状体征积分,降低IL-4、IL-6水平。但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无显着优势。通过归纳本组研究全部纳入文献中的证型及中药用药,发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证型是湿热下注证,常用药物前三类为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及补益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多选用清热、补虚、利水渗湿,配伍解表、收涩、理气、化湿、活血化瘀、杀虫止痒及开窍药。
马留璐[9](2020)在《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观察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关客观指标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及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参菊洗剂熏洗外用联合克霉唑栓纳阴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克霉唑栓纳阴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停药3天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临床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阴道清洁度分级、乳酸杆菌定量以及治疗后真菌学转阴情况、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疗效,并评估停药1月后的复发率。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本研究共纳入60例患者,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57例患者完成了临床观察,两组实际完成率分别为93.3%、96.7%。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VVC临床评分、中医证候积分、阴道清洁度分级、乳酸杆菌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VVC临床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VVC临床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临床评分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效果更佳。4.阴道清洁度分级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清洁度转为Ⅰ、Ⅱ度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转为Ⅰ、Ⅱ度者(89.3%)高于对照组(65.5%)。5.乳酸杆菌定量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乳酸杆菌定量转为中少量和大量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转为中少量和大量者(85.7%)高于对照组(62.1%)。6.真菌学转阴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真菌学检测均为阳性,两组患者治疗后真菌学转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有效率为8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停药1月复发情况比较:停药1月复发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停药1月复发率(11.1%)显着低于对照组(34.6%)。结论:1.运用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能有效降低患者VVC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显着。2.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可改善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阴道清洁度及阴道乳酸菌定量,有利于阴道微生态平衡。3.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预防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复发效果优于单一克霉唑栓用药。4.参菊洗剂药物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致病菌生长、减轻炎症效应有关。
齐玲[10](2019)在《解毒消疣饮内服联合复方硝矾方外洗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中药配方颗粒解毒消疣饮内服联合复方硝矾方外洗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观察皮损处HPV-DNA病毒转阴率的变化,为尖锐湿疣提供更加高效、价优的治疗方案。方法:将纳入观察的6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先以微波治疗祛除肉眼可见疣体,治疗组为中药配方颗粒解毒消疣饮内服联合复方硝矾方外洗及外用龙珠软膏;对照组为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外用龙珠软膏。以上两组皆先持续治疗4周,此4周为基础治疗,不做临床指标观察。基础治疗结束后,即观察随访12周,持续治疗并做临床观察指标及数据记录。记录皮损首次复发时间、首次复发数目、皮损复发次数、HPV-DNA病毒阴性率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以此来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复发率33.3%,对照组复发率56.7%,两者比较P=0.012(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PV-DNA病毒检测显示:观察结束后,治疗组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45(P<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均以微波祛除可见疣体的前提下,中药配方颗粒解毒消疣饮内服联合复方硝矾方外洗及龙珠软膏外用可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药物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其内外结合对机体有直接的抗病毒、抗炎等作用,并由此降低了病毒的复制、传播,从而降低复发率。
二、傣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瘙痒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傣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瘙痒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宫颈HPV感染患者的中医体质分析及温针灸治疗阳虚质HR-HPV感染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第一部分 HPV感染患者的中医体质研究 |
1 研究方案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温针灸治疗阳虚质HR-HPV感染的疗效观察 |
1 研究方案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小结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HPV感染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分析 |
3 一般情况及HPV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
4 温针灸治疗阳虚质HR-HPV感染的选穴依据 |
5 温针灸治疗阳虚质HR-HPV感染的结果分析 |
6 依从性、安全性分析 |
结论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宫颈HPV感染中医体质量表填写知情同意书 |
附件2 |
综述 |
综述一 人乳头瘤病毒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扶正抗菌汤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中药内服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Meta分析 |
1 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检索策略 |
1.3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 |
1.5 数据提取 |
1.6 文献质量评估 |
1.7 统计分析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及流程图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4 安全性评价 |
2.5 Meta分析结果 |
2.6 纳入文献用药特点 |
3 讨论 |
3.1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讨论 |
3.2 纳入文献质量讨论 |
3.3 Meta分析结果讨论 |
3.4 异质性讨论 |
3.5 发表偏倚讨论 |
3.6 敏感性讨论 |
3.7 用药特点讨论 |
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扶正抗菌汤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VVC的疗效观察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4.1 立项依据 |
4.2 祖国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
4.3 对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探讨 |
4.4 对扶正抗菌汤的方药分析 |
4.5 西医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
4.6 结果分析与探讨 |
4.7 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 带下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止带方联合克林霉素阴道凝胶治疗湿热下注型需氧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和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AV诊断标准 |
2.3 阴道微生态诊断标准 |
2.4 中医诊断标准 |
2.5 中医症候积分判定标准 |
2.6 病例选择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随机分组 |
3.2 妇科检查 |
3.3 治疗方案 |
3.4 观察指标 |
3.5 疗效判定标准 |
3.6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分析 |
4.1 技术路线 |
4.2 入组患者基本情况 |
4.3 统计结果 |
5 讨论 |
5.1 立体依据 |
5.2 现代医学对AV的认识 |
5.3 传统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5.4 止带方组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5.5 试验结果分析 |
5.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4)祛湿解毒方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湿热下注型宫颈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传统医学对宫颈HR-HPV感染的认识 |
1.1 中医古籍中有关宫颈HR-HPV感染的记载 |
1.2 传统医学对宫颈HR-HPV感染病因病机的探究 |
1.3 当代医家对宫颈HR-HPV感染病因病机的补充 |
1.4 传统医学对宫颈HR-HPV感染的治疗 |
2.现代医学对宫颈HR-HPV感染的认识 |
2.1 HPV病毒结构及致癌机理 |
2.2 宫颈HPV感染的流行病 |
2.3 宫颈HPV感染的易感因素 |
2.4 宫颈HPV感染的防治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病例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1.4 标本采集与检测 |
2.研究内容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3.研究结果及分析 |
3.1 一般情况分析 |
3.2 临床疗效比较 |
3.3 安全性观察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立题依据 |
2.“祛湿解毒方”的组方分析 |
3.药理研究 |
4.保妇康栓的作用机制 |
5.结果分析 |
5.1 对改善中医症候的作用 |
5.2 对宫颈液基细胞学的改善作用 |
5.3 对宫颈HR-HPV转阴的作用 |
5.4 小结 |
6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苦参洗剂联合奥硝唑阴道栓治疗湿热下注型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词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 研究内容 |
1 研究对象 |
1.1 病历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历选择标准 |
2 试验方案 |
2.1 病例分组方法 |
2.2 主要试验材料、仪器、试剂 |
2.3 标本采集与检测 |
2.4 治疗用药品 |
2.5 治疗方案 |
2.6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
3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4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图 |
二 研究结果 |
1 试验病例完成情况 |
2 基本资料统计分析 |
2.1 年龄与病程的比较 |
2.2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3 治疗前局部体征积分比较 |
2.4 治疗前相关实验室指标积分比较 |
3 临床疗效比较 |
3.1 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3 局部体征积分比较 |
3.4 治疗前后阴道分泌物实验室相关指标积分比较 |
3.5 相关实验室指标转阴率比较 |
3.6 临床疗效的比较 |
3.7 两组三个月复发率比较 |
4 安全性指标 |
三 讨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依据 |
2.1 中医理论依据 |
2.2 西医病因病机分析 |
2.3 苦参洗剂药物探讨及现代药理分析 |
2.4 奥硝唑栓阴道栓的药物探讨及作用机制 |
2.5 实验室疗效指标的选择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中医证候评价 |
3.2 局部体征评价 |
3.3 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 |
3.4 临床疗效分析 |
3.5 复发情况分析 |
3.6 安全性分析 |
四 结论 |
五 结语 |
1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细菌性阴道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西医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 |
1.1 细菌性阴道病的认识及病因病机 |
1.2 BV的诊断 |
1.3 BV的治疗 |
2 细菌性阴道病的中医学研究 |
2.1 BV病因病机研究 |
2.2 细菌性阴道病中药的治法方药 |
2.3 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534例HR-HPV感染患者中医证型、阴道微生态分布及宫颈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样本量估算 |
2 病例选择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标本采集 |
3.2 调查问卷 |
3.3 质量控制 |
3.4 统计方法 |
3.5 技术路线图 |
4 研究结果 |
4.1 HR-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
4.2 HR-HPV感染的宫颈细胞学结果分布 |
4.3 HR-HPV感染的中医证型分布 |
4.4 阴道微生态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
4.5 宫颈病变的其他相关危险因素 |
讨论 |
1 HR-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
1.1 HR-HPV感染规律 |
1.2 HR-HPV的年龄分布特征 |
2 HR-HPV的宫颈细胞学分布特征 |
3 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
4 宫颈病变与阴道微生态的关系 |
5 宫颈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
6 中医指导HPV预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
1 西医对人乳头瘤病毒的认识 |
1.1 HPV病毒的结构 |
1.2 HPV分型 |
1.3 HR-HPV致病机制 |
1.4 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
1.5 HPV流行病学研究 |
1.6 HPV的防治 |
2 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 |
2.1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2.2 阴道微生态的评价方法 |
2.3 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 |
3 中医对HR-HPV感染的认识 |
3.1 带下病病因病机 |
3.2 现代医家对HR-HPV感染病因病机的认识 |
3.3 邪伏子门与宫颈HPV感染 |
3.4 HR-HPV感染的中医证型 |
3.5 中医药治疗宫颈HPV感染及宫颈病变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湿热病因与IVF-ET反复失败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不孕理论研究 |
1 反复IVF-ET失败病因探讨 |
1.1 IVF-ET技术含义 |
1.2 IVF-ET反复失败病因研究 |
1.3 IVF-ET反复失败治疗研究 |
2 湿热病因致不孕古今文献研究 |
2.1 古代文献研究 |
2.2 现代文献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及病例选择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湿热型不孕辨证标准 |
2.3 病例选择标准 |
3 统计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IVF-ET反复失败湿热证病因来源 |
1.1 饮食因素 |
1.2 地域因素 |
1.3 体质因素 |
1.4 药物因素 |
1.5 其他因素 |
2 IVF-ET反复失败湿热证病机认识 |
3 IVF-ET反复失败湿热证临床表现 |
3.1 湿热致月经病症状 |
3.2 湿热致带下病症状 |
3.3 湿热致外阴病症状 |
4 IVF-ET反复失败湿热证治法方药 |
4.1 清热祛湿为总法 |
4.2 以黄腻苔为主,结合临床症状 |
4.3 兼顾矛盾病机 |
4.4 验案举隅 |
第四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着作 |
(8)中医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库选择及检索方案 |
1.2 各数据库检索方案 |
1.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
1.5 资料提取 |
1.6 文献的质量评价 |
1.7 结局指标 |
1.8 统计分析 |
1.8.1 确定效应量 |
1.8.2 异质性检验 |
1.8.3 敏感性分析 |
1.8.4 亚组分析 |
1.8.5 森林图 |
1.8.6 发表偏倚检验 |
2.研究结果 |
2.1 文献检索情况与纳入情况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
2.2.1 样本量 |
2.2.2 诊断标准 |
2.2.3 干预方案 |
2.2.4 疗效标准 |
2.2.5 疗程、随访及不良反应 |
2.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4 有效性评价/Meta分析结果 |
2.4.1 假丝酵母菌转阴率 |
2.4.2 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 |
2.4.3 不同证型中医证候总有效率 |
2.4.4 治疗3 个月后复发率 |
2.4.5 中医证候积分 |
2.4.6 VVC症状体征积分 |
2.4.7 细胞因子水平 |
2.4.8 不良反应 |
2.5 纳入文献的证型及中药规律 |
3.讨论 |
3.1 现代医学对VVC的认识 |
3.1.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3.1.2 症状及体征 |
3.1.3 诊断方法 |
3.1.4 不同类型VVC的治疗 |
3.2 纳入研究的特点分析 |
3.3 纳入研究的质量分析 |
3.4 总结Meta分析结果 |
3.5 部分研究结局异质性来源的分析 |
3.6 敏感性分析 |
3.7 发表偏倚检验 |
3.8 纳入文献中的证型及中药规律分析 |
3.9 本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
3.9.1 优点 |
3.9.2 不足 |
4.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与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
1.6 研究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类型 |
2.2 分组方法 |
2.3 干预措施 |
2.4 指标检测 |
2.5 疗效评定 |
2.6 记录不良反应并制定相关应对方案 |
2.7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纳入情况 |
3.2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3.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VVC临床评分比较 |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 临床评分比较 |
3.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VC临床评分差值比较 |
3.7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8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 |
3.10 两组患者治疗前阴道清洁度比较 |
3.1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清洁度比较 |
3.1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清洁度转为Ⅰ、Ⅱ度比较 |
3.13 两组患者治疗前乳酸杆菌定量比较 |
3.1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酸杆菌定量比较 |
3.1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酸杆菌定量转为中少量和大量比较 |
3.16 两组患者真菌学转阴比较 |
3.17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18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19 两组患者停药1 月复发情况比较 |
讨论与分析 |
1 临床所用治疗药品解读剖析 |
1.1 参菊洗剂 |
1.2 克霉唑栓药物机理分析 |
2 研究结果分析 |
2.1 临床疗效分析 |
2.2 中医症候疗效分析 |
2.3 乳酸菌定量及阴道清洁度疗效分析 |
2.4 VVC评分比较分析 |
2.5 真菌学转阴情况分析 |
2.6 两组患者停药1月复发情况比较 |
2.7 参菊洗剂治疗VVC的疗效机理分析 |
2.8 安全性分析 |
3 结论与展望 |
3.1 结论 |
3.2 展望 |
3.3 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病例观察表 |
附录二 :评分表 |
附录三 :妇科联检报告单 |
附录四 :不良反应记录及安全评价表 |
综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调查 |
1.2 病原体与发病机制 |
1.3 传播途径及诱发因素 |
1.4 VVC的西医治疗方法 |
2 中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
2.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中医概述 |
2.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因病机 |
2.3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辨证论治 |
2.4 中医学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工作与成果 |
(10)解毒消疣饮内服联合复方硝矾方外洗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一般资料 |
(一)两组患者性别比较(见表 1) |
(二)两组患者年龄比较、病程比较(见表 2) |
(三)两组患者皮损疣体数目比较 (见表 3) |
二.病例诊断、排除及剔除标准 |
(一)西医诊断标准 |
(二)中医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标准 |
三.研究方法 |
(一)病例来源 |
(二)分组情况 |
(三)药物组成 |
(四)治疗及用药方法 |
(五)疗程 |
四.观察指标 |
(一)临床观察指标 |
(二)中医症候评价指标 |
(三)实验室指标 |
五.疗效评定标准 |
六.统计学处理 |
七.临床研究结果 |
(一)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
(二)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三)实验室指标比较 |
八.不良反应和安全问题观察结果 |
讨论 |
一.中医对尖锐湿疣的认识 |
(一)中医病因病机 |
(二)中医治疗经验总结 |
二.现代医学对尖锐湿疣的认识及治疗 |
(一)病因机制研究 |
(二)治疗方法 |
三.中药分析 |
(一)组方依据 |
(二)药物组成 |
(三)方药分析 |
(四)药理作用 |
四.研究结果分析 |
(一)临床疗效分析 |
(二)中医症候积分结果分析 |
(三)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HPV 的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四、傣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瘙痒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宫颈HPV感染患者的中医体质分析及温针灸治疗阳虚质HR-HPV感染的疗效观察[D]. 韩琴玉.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扶正抗菌汤治疗脾虚湿注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D]. 吴妙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止带方联合克林霉素阴道凝胶治疗湿热下注型需氧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D]. 吴楠婷.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祛湿解毒方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湿热下注型宫颈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D]. 任和.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苦参洗剂联合奥硝唑阴道栓治疗湿热下注型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研究[D]. 姚比分.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534例HR-HPV感染患者中医证型、阴道微生态分布及宫颈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D]. 钱雪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7]湿热病因与IVF-ET反复失败相关性研究[D]. 冯一凡.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中医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Meta分析[D]. 黄坤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9]参菊洗剂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观察[D]. 马留璐.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10]解毒消疣饮内服联合复方硝矾方外洗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的临床研究[D]. 齐玲.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