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大中专学生HBV、HCV感染状况调查

郴州市大中专学生HBV、HCV感染状况调查

一、郴州市大中专学生HBV与HCV感染状况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丹[1](2018)在《湖南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评价与提升研究》文中指出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各国或地区的政策在具体执行时会有差异,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指标来量化各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情况。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社会保障相关的概念,并引入福利经济学理论、公平与效率理论,为指标体系构建及对策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在建立本研究的指标体系前,本文对湖南省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本研究的指标体系覆盖了农村社会保险、福利、救助及优抚四个子系统,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评价子系统间协调发展情况的指标,进一步评价湖南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其次,本文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分析法,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求得各指标所占的权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湖南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评价情况,包括具体的分数,以及在中部六省中的排名情况。实证结果显示,湖南省的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在中部六省中处于中等水平。从保障内容上看,湖南省农村社会保险的参保率较高,人均最低生活保障支出水平较高,但存在人均基金收入水平偏低,农村低保覆盖率、人均五保支出及人均优抚支出偏低等问题,同时子系统间的协调发展性较差。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湖南省农村社会保障中薄弱的部分提出优化建议,包括从四个子系统考虑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监督管理体制、促进子系统间协调发展等一系列具体的建议,旨在促进地方政府优化社会保障相关的政策与措施。

胡平平[2](2018)在《志愿服务经历能增强大一学生的信任吗? ——基于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发展问卷调查数据》文中提出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后,我国高校也将处于关键的转型期,同时,大一学生也处在人生成长重要的转折期,大一学生对他人及社会是否信任直接影响到其在大二转折时期的学习适应性。而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价值理念出现了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不满和责难,社会、家长与学生甚至产生了“大学精神消失了”的质疑。大学生拥有的友好的人际关系、崇高的价值理念,都与大学生信任紧密相连,也是大学精神回归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鼓励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志愿者对社会与他人的信任。为了更深入地探讨大学生志愿服务经历与信任之间的相关关系,本研究基于湖南省9所高校2763位大学生问卷调查的微观数据,运用计量工具Stata14.0对数据进行处理与运算,采用OLS回归模型的统计学方法,对大一学生的志愿服务经历、人际信任与社会信任特征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研究志愿服务经历与大一学生的信任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大一学生志愿者与非大一学生志愿者相比较,在某些个人特征及家庭特征上存在着显着差异。如: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大一学生更有可能为贫困生、更有可能获得奖学金或经济资助、其父母更不可能是失业人员等;(2)根据描述性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志愿服务经历与大学生信任(包括人际信任与社会信任)呈显着的正向相关关系;(3)不同的志愿服务经历对大学生信任具有不同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志愿服务类型对大一学生信任的影响bu 同,而且不同的志愿服务动机对大一学生信任的影响也不相同。

朱海忠[3](2012)在《农民环境抗争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目前,中国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并且日益呈现出“内殖民”与“农村化”的趋势。随着农村环境状况的恶化,因污染而导致的环境纠纷和集体行动事件越来越多,媒体的相关报道也越来越频繁。作为“抗争政治”的一种特定类型,环境抗争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研究内容涉及行动方式及其困境、动员机制、认同建构、地方文化与关系网络在抗争中的作用等。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相关研究还显得较为零散,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一章阐述农民环境抗争的社会背景、历史与现状以及由环境污染和环境抗争所引发的社会风险。农民环境抗争起因于“生存权的危机”。庄稼人的环境呐喊在毛泽东时代以及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出现,但当时被社会建构为负面形象。1990年代以来,环境冲突的数量呈急剧上升趋势。各种类型的冲突卷入了污染企业周边众多人口,并且往往夹带大量的情感因素,使冲突容易朝强度和烈度更大的非现实性方向发展,由此导致社会风险的环境面向值得关注。对环境功能的过度开发使环境污染和环境冲突有可能带有风险社会的特征。第二章基于不同的案例建立一个关于农民环境抗争的初步描述类型学,主要涉及农民环境抗争的基本形式、主要行动方式以及抗争的特点,并且将农民环境抗争与城市居民的环境抗争作一对比。第三章从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两个维度分析农村环境冲突产生的根源。从社会变迁的维度看,工业化是环境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传统社会中,人类所依赖的能源主要是木材,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主要体现为生活污染。由于木材能源结构所能支持的人口数量有限,并且人口的绝大多数分布于农村地区,因此,生活污染基本上可以通过自然的净化得以消除。木材资源的渐趋耗竭迫使人类必须转变能源结构。为了适应煤炭与石油等新能源的使用,人类发明了机器,产生了工业革命。工业化的过程不仅导致人口的激增与城市化的加速,由此导致生活污染的加剧,而且本身产生了大量的污染因子。从社会转型的维度看,“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加剧了环境污染与环境冲突。本文详细讨论了西方社会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特色的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的形成。第四章借用西方社会运动理论中的政治机会结构理论分析当前中国农民环境抗争的政治环境。在详细梳理政治机会结构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本文建构了一个分析中国农民环境抗争的本土分析框架,然后以该分析框架解释2008年苏北N村发生的铅中毒事件中的农民行动策略。苏北N村的群体性铅中毒事件所折射出的政治机会结构大体上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结构性政治机会”,包括信访制度以及由于政体部分开放所带来的其它抗争机遇;二是“象征性政治机会”,包括国家对环保和“三农”问题的重视与“和谐社会”建设。前者直接决定农民的行动路径,后者则通过影响农民的主观感知和心态而对他们的策略选择产生间接影响。第五章以苏北N村铅中毒事件为个案讨论农民环境抗争的内在动力机制。N村村民在环境抗争过程中的认知表现出如下特征:家庭成员的健康异常是村民日常生活断裂和污染危险意识觉醒的原初动力。日常生活的扰乱与危险认知的深化呈现出双向互推的格局,企业的“睦邻不友好政策”和地方政府不恰当的事故处理方式对这种格局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目前特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使村民不具备从事“大众流行病学”的组织基础和社会土壤;“权衡后果的群体”对村民的污染危险认知解构并未奏效,恰恰相反,正是这些解构促使村民不断地追求污染事实真相。在动员问题上,N村村民的维权与抗争过程表现出了不完全的“草根动员”和“群体动员”、由“现实性动员”向“非现实性动员”的转变,以及利益对于动员的部分解构等特点。从血铅事件发生到最终解决,村民的心态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初愿意屈服于政企的安排,到对企业有看法、不信任,到对企业愤怒和对地方政府不满,最后发展为对地方政府不信任和愤怒,事件的结果超出了村民的预料之外,抗争过程导致了村民对地方官员的妖魔化。至于其它地区维权农民所表露出来的“事件越大越好”的心态在N村没有显化。N村村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法律与信息盲区与维权精英的个性特征和社会阅历、网络的发达,以及N村地理空间的特点有很大关系。维权精英之所以没有被收编,与以下四种因素有关:一是村民对企业利益不能构成有威胁性的压力;二是维权精英还不具备被收编的资格;三是我国目前缺乏一套完善的公众环境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四是村民对进入体制后的维权代表是否能始终维护他们的利益信心不足,因而降低了体制内精英收编维权代表的意义第六章农村环境冲突事件的防范与治理需要从环境冲突风险预防到环境冲突危机治理综合考虑。在风险预防层面,需要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结构,尽快走向生态现代化;需要完善公众环境参与制度,打破政经一体化格局;需要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环境社会风险与健康风险评估机制。在环境冲突事件处理层面,需要完善农民环境利益诉求的政治机会结构;需要保障农民的环境权利;需要构建环境污染受害者的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机制。

孙媚美[4](2010)在《陕西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产业转移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整合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现阶段,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不仅在积极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同时也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梯度转移其处于相对劣势的产业,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此背景之下,陕西省决定以承接产业跨梯度转移作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并且以此为契机实现本省内产业结构以及布局的适时调整,特别是要找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力求有的放矢地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准备,以期扩大承接产业转移的带来的经济效应,在更大程度上推进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因此,研究陕西如何克服自身障碍、理性地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对加速实现陕西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产业转移理论分析为切入点,在综合阐述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归纳总结现有文献的研究重点,并对其进行简要述评,引出本文的研究空间及意义。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实证研究得出陕西省处于全国经济梯度中下水平的地位,从梯度理论角度说明陕西省可以承接东部哪些省市的产业转移;接着从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出发,对比陕西省与四川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结果的不同之后,总结出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产业承接的交通物流成本高、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减弱、市场容量和市场化程度低、产业承接过程政府热民间冷、重引进轻视环保等问题,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并试图对这一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其次,定性及定量地分析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出现问题的原因,说明产业结构升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引导等构成了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推力因素;而产业转出地的滞留和产业承接地的排斥则导致东部产业转移的阻力出现;与此同时,陕西省省内的市场引力、低生产要素成本、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作用等又共同形成了承接产业转移的拉力。以上三大因素对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起着促进或者阻碍作用。基于对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选取相关指标构建模型,实证计算出产业梯度系数,再结合定性分析相关资料,确定了陕西省应该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开采及加工、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生物医药、石油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农副产品加工、电子通信设备等;由于产业转移承接地选址不仅受到产业移入地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限制,而且受到资本、技术、信息、制度法规、社会文化等新的因素的导向性影响。本文根据陕西省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的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等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产业规模及特色,建议将承接的转移产业在此区域内合理布局。最后给出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主要从如何增强产业转出地的推力、加强承接地的拉力以及缩减制约产业转移的阻力的角度,较为详细地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丁于思[5](2010)在《湖南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首次提出的新概念,国外尚无相应研究,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具体到一个省域范围的主体功能区建设,更是鲜有涉及。主体功能区建设指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规划和考核。主体功能区建设旨在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作为我国中部的重要省份,湖南将在中部崛起战略规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湖南实现人口、环境、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契机。因此,研究湖南主体功能区划分、规划、建设绩效考核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对推进湖南主体功能区的建设是完全必要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论文在分析相关理论以及湖南自然概貌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湖南主体功能区划分、规划、绩效考核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1)提出了基于国土空间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湖南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法。限于目前还没有成熟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法,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湖南自然概貌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并根据主体功能区划分要求,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三个方面构建了湖南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湖南省14个地州市进行了国土空间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符合各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全省发展战略;同时分别采用基于K-means聚类和层次聚类方法,对各地州市进行了聚类分析,两者分析的结果相吻合,且与国土空间综合评价的结果相一致。据此得出了湖南14个地州市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备选方案,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该备选方案可为湖南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提供参考,划分方法亦可为其他省市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提供借鉴。(2)提出了湖南四类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方案和相应的区域政策体系框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引入Logistic曲线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并根据区域发展的空间和资源供求模型,指明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依此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函数,揭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机制,明晰了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开发过程和规划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南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四大规划目标和三大战略任务;从功能定位和发展任务两个视角,提出了湖南四类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方案;构建了包含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管理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等六大政策工具的湖南主体功能区相应的区域政策体系框架,可为湖南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3)构建了湖南四类主体功能区建设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鉴于主体功能区建设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尚不多见,而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多,且考核内容更多地是关注经济建设,本文针对湖南四类主体功能区各自的特点和建设方向,初步遴选了建设绩效评价指标,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指标进行了筛选和优化,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湖南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生态区、限制开发农业区以及禁止开发区的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相对于以往采用统一的指标和标准进行区域建设绩效评价而言,论文采用分类构建指标体系,有利于进行客观的绩效评价,从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该指标体系亦可为其他省市提供参考。(4)建立了基于主成分法和模糊ANP的湖南主体功能区建设绩效评价模型。由于主体功能区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因而其绩效评价的结果应能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以便客观评价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绩效。为此,本文提出了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来确定建设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并构建了湖南主体功能区建设绩效评价模型。即应用主成分法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基于模糊ANP确定指标的主观权重,并采用最小离差平方和作为目标函数,将主客观权重组合以得到综合权重;然后将绩效评价指标的指标值与权重进行集结,得到了建设绩效的评价值。最后以湖南重点开发区为例,运用上述方法,得到了湖南重点开发区建设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进行了评价。实证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李熙芹,陈白玉,谭明科[6](2001)在《郴州市大中专学生HBV与HCV感染状况的调查》文中认为目的 了解郴州市大中专学生HBV与HCV的感染状况。 方法 应用ELISA检测HBsAg、抗 -HCV标志物。 结果 5 5 45名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率为 4 2 4% ,其中一、二年级学生组阳性率分别为 3 2 5 %、5 42 % ,两组差异无显着性 (P >0 0 5 )。男、女生组阳性率分别为 4 79%、3 48% ,男女生组差异显着 (P <0 0 5 )。 5 5 45名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为 0 2 7% ,其中一、二年级学生组阳性率分别为 0 2 7%、0 2 8% ;男、女生组阳性率分别为 0 2 8%、0 2 6%。两个年级学生组及男、女生组差异均不显着 (P >0 0 5 )。 结论 大中专学生HBV、HCV感染率较自然人群感染率低

欧阳录明,李熙芹,何汉江,张波,何军山[7](2001)在《郴州市大中专学生蠕形螨感染状况调查》文中认为 蠕形螨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毛囊及皮脂腺内,虫体机械刺激和排除物的化学刺激,导致皮肤组织的慢性炎症。近年来对其致病、防治及流行病学调查日渐增多,为了解本市大中专学生蠕形螨感染的状况,给防治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实验教学的需要,我们连续两年对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一年级部分大中专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李熙芹,陈白玉[8](1999)在《大中专学生HBV与HCV感染情况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我市大中专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我们借无偿献血筛选献血员之机,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郴州市部份大中专学校95、96级学生共385名。为自愿报名无偿献血者。1.2 方法:97年5月自愿报名的学生统一到郴州市中心血站检验科抽血检查。共检查了七个项目,其中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血清中的HBsAg、抗—HCV。2.结果

王文录[9](2010)在《人口城镇化背景下的户籍制度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人口城镇化的视角,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技术,探究了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功能、改革与变迁模式,特别是针对户籍制度规则中“入市”条件这个核心概念进行了阶段性、层次性的全面分析与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具体的实现路径,将为我国户籍制度的深化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提出了我国户籍制度变迁“三阶段”的观点,认为我国户籍制度深化改革的条件已经成熟;二是提出了“多条件、低门槛”改革模式的构想,并对此提出了分步实施的改革具体方案;三是在人口城镇化背景下围绕人口迁移的“入市”条件展开对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变迁的研究,为户籍制度变迁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实际的分析平台。全文共分十一章三个板块展开讨论。第一个板块主要是对现有户籍制度及其改革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是整个文章的基础部分;第二个板块主要是对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深化改革的内容与步骤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特视野的观点;第三个板块主要是把研究的视角引向配套制度改革领域,属于户籍制度深化改革的制度保障部分。

易志姣[10](2010)在《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副产物,是“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之一。农村“留守儿童”既是我国目前未成年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其是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未来发展,社会稳定和谐。本文详实调查湖南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讨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主要原因,探讨现阶段具可操作性的对策,慎重地从社会角度、公共管理层面采取有效地公共管理措施,这将对湖南省现阶段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团结、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在分层抽样的方式,分别抽取了在湘北、湘中、湘南、湘西的八个县(市)辖下的16个乡镇,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心理测验法、座谈法和个案调查法相结合对本省的“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造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制度、政策因素、教育因素和社会支撑体系因素等,其中教育因素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最重要的原因。本文针对研究中发现的农村留守儿童及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提出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加大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力度,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学校教育功能,重视家庭育人功能等对策。

二、郴州市大中专学生HBV与HCV感染状况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郴州市大中专学生HBV与HCV感染状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评价与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本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
        2.1.1 社会保障
        2.1.2 农村社会保障
        2.1.3 社会保障水平
    2.2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福利经济学理论
        2.2.2 公平与效率理论
第3章 湖南省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现状
    3.1 农村社会保险的发展现状
        3.1.1 基本医疗保险
        3.1.2 基本养老保险
    3.2 农村社会救助的发展现状
    3.3 农村社会福利的发展现状
    3.4 农村社会优抚的发展现状
第4章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4.1.1 指标的构建原则
        4.1.2 耦合协调度模型
        4.1.3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4.2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计量方法
        4.2.1 指标权重的计量方法
        4.2.2 指标数据的处理方法
第5章 湖南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评价实证研究
    5.1 农村社会保障的内部协调性分析
        5.1.1 基于AHP法计算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指标权重
        5.1.2 基于熵权法计算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指标权重
        5.1.3 综合AHP法与熵权法的农村社会保障内部协调性得分
    5.2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综合评价
        5.2.1 评价过程
        5.2.2 结果分析
第6章 提升湖南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建议
    6.1 完善农村社会保险相关的制度建立
    6.2 全面提升农村社会救助水平
    6.3 健全农村社会福利制度建设
    6.4 提高农村社会优抚待遇水平
    6.5 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各子系统协调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B 基于AHP法的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致谢

(2)志愿服务经历能增强大一学生的信任吗? ——基于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发展问卷调查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述评
        1.2.1 信任与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2.2 大学生的信任现状研究
        1.2.3 大学生志愿者相关研究
        1.2.4 志愿服务对信任的影响研究
        1.2.5 信任与社会资本的关系研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6.1 研究思路
        1.6.2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志愿者
        2.1.2 志愿服务经历
        2.1.3 信任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资本理论
        2.2.2 理性选择理论
第三章 研究设计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假设
        3.1.2 研究对象
        3.1.3 模型构建
    3.2 数据来源
        3.2.1 问卷设计
        3.2.2 问卷发放
        3.2.3 数据处理
    3.3 测量大学生信任
第四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经历影响信任的实证研究
    4.1 描述性分析
        4.1.1 大学生志愿服务及其类型
        4.1.2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
        4.1.3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频数
    4.2 大学生志愿服务经历对信任的影响
        4.2.1 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大学生特征
        4.2.2 大学生志愿服务经历对信任的影响
        4.2.3 不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经历对信任的影响
结论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2. 政策建议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发展调查问卷

(3)农民环境抗争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关于草根环境抗争的研究
        (二) 国内相关研究
    三、相关概念辨析
    四、结构框架
    五、主要创新
第二章 农民环境抗争的背景、现状与社会风险
    一、“生存权的危机”:农村环境污染及其对农民的危害
    二、“庄稼人的呐喊”:农民环境抗争的历史与现实
    三、社会风险的环境面向
第三章 农民环境抗争:一个初步的描述类型学
    一、农民环境抗争的类型描述
    二、农民环境抗争与城市民众环境抗争的比较
第四章 农村环境污染的生成机制:一个二维分析框架
    一、社会变迁维度:工业化是环境污染与环境冲突的根源
    二、社会转型维度:“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加剧了环境污染与环境冲突
        (一) 西方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二) 中国特色的“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的形成
第五章 农民环境抗争的政治环境:基于政治机会结构的理论观照
    一、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研究概述
        (一)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产生
        (二)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广泛运用与专门化
        (三)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研究困境及解决尝试
        (四)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二、一个本土的分析框架
    三、上述分析框架的初步运用:对苏北N村村民环境抗争的个案分析
        (一) N村铅中毒事件始末
        (二) 结构性机会与N村村民的环境抗争
        (三) 象征性机会与N村村民的环境抗争
        (四)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农民环境抗争的内在动力机制:以N村铅中毒事件为例
    一、环境危险的认知
        (一) “日常生活的扰乱”
        (二) 微弱的“大众流行病学”
        (三) “权衡后果的群体”的认知解构
        (四) 结论
    二、环境维权与抗争中的动员机制
        (一) 学术界关于草根维权中动员问题的讨论
        (二) N村铅中毒事件中的动员
    三、环境抗争中农民的心态与情感
        (一) “这种结果吧,是没有预料到的”
        (二) “事情越大越好”?
        (三) “画皮”般的嘴脸:地方政府官员的妖魔化
    四、几个问题的讨论
        (一) 村民们如何能够克服法律与信息的盲区?
        (二) 维权精英为何没有被收编?
        (三) 组织在维权行动中是否必要?
第七章 农村环境冲突的防范与治理
    一、环境冲突事件的风险预防
        (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结构,尽快走向生态现代化
        (二) 完善公众环境参与机制,打破政经一体格局
        (三)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环境社会风险与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机制
    二、环境冲突事件的治理
        (一) 完善环境利益诉求的政治机会结构
        (二) 保障农民的环境权利
        (三) 构建环境污染受害者的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机制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4)陕西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本文的框架结构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产业转移理论梳理及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2.1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梳理
        2.1.1 国外产业转移理论研究
        2.1.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2.1.3 理论研究的述评
    2.2 相关文献综述
        2.2.1 产业转移的动因
        2.2.2 产业转移的效应
        2.2.3 产业转移中的主体行为
        2.2.4 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
    2.3 对研究文献的述评
第三章 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3.1 我国区域经济梯度分布评价
    3.2 陕西省经济梯度分析
    3.3 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
        3.3.1 外省区在陕投资现状及特点
        3.3.2 现阶段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效果分析
    3.4 陕西省与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比较分析
        3.4.1 四川省实际利用外省市资金情况
        3.4.2 世界500强企业在陕川两省投资情况比较分析
        3.4.3 陕川两省承接产业转移对比结论
    3.5 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3.5.1 产业承接的交通物流成本高
        3.5.2 劳动力成本低廉成本比较优势逐渐减弱
        3.5.3 市场容量和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
        3.5.4 产业承接过程政府热、民间冷
        3.5.5 重引进,轻视环保
第四章 陕西承接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4.1 推力因素
        4.1.1 产业结构升级
        4.1.2 生产要素成本上升
        4.1.3 国家相关政策引导
    4.2 阻力因素
        4.2.1 产业转出地的滞留阻力
        4.2.2 产业承接地的排斥阻力
    4.3 拉力因素
        4.3.1 市场引力
        4.3.2 低生产要素成本
        4.3.3 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心城市的作用
第五章 陕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选择
    5.1 承接重点行业选择—陕西省第二产业梯度分析
        5.1.1 评价方法的确定
        5.1.2 评价模型的构建及计算
        5.1.3 评价结果分析
    5.2 陕西省产业转移承接地选址分析
        5.2.1 影响承接地选址的因素
        5.2.2 陕西省转移产业承接地选择分析
第六章 陕西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6.1 降低产业承接的交通物流成本
    6.2 规范化劳动力市场
    6.3 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
    6.4 扩大市场引力及市场消费能力
    6.5 保持低要素成本的优势
    6.6 合理利用中央政府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
    6.7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本文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湖南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主体功能区建设相关概念界定
        1.2.2 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现状
        1.2.3 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现状
        1.2.4 区域建设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1.2.5 区域建设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6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值得研究的问题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逻辑结构
第二章 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区域经济学理论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的理论支撑
        2.1.1 传统区位论
        2.1.2 非均衡发展理论
        2.1.3 新增长理论
        2.1.4 区域分工贸易理论
    2.2 经济地理学理论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的理论支撑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2.2.2 空间结构理论
        2.2.3 地域分异理论
        2.2.4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3 生态经济学理论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的理论支撑
        2.3.1 生态经济平衡理论
        2.3.2 生态经济价值理论
    2.4 系统工程理论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的理论支撑
    2.5 科学发展观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的理论支撑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湖南自然概貌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3.1 湖南自然概貌现状
        3.1.1 概况
        3.1.2 自然概貌格局及差异
    3.2 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3.2.1 行政区划
        3.2.2 经济发展现状
        3.2.3 社会发展现状
    3.3 湖南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有利因素
        3.3.1 自然资源丰富
        3.3.2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3.3.3 经济基础较好
        3.3.4 教育科技资源丰富
        3.3.5 发展战略与政策支持
    3.4 湖南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不利因素
        3.4.1 基础建设相对落后
        3.4.2 省内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3.4.3 经济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不合理
        3.4.4 生产要素不足,资源环境负荷有待改善
        3.4.5 政府职能有待转变,政策法规有待创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湖南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
    4.1 湖南主体功能划分的指标体系
        4.1.1 指标体系
        4.1.2 指标含义与计算方法
    4.2 数据采集与处理
        4.2.1 数据采集
        4.2.2 指标的归一化
    4.3 基于熵值法的国土空间综合评价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综合评价模型
        4.3.3 湖南国土空间综合评价
    4.4 基于聚类分析的湖南主体功能区划分
        4.4.1 基于K-means聚类的划分
        4.4.2 基于层次聚类的划分
    4.5 湖南主体功能区划分备选方案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湖南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
    5.1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定位和特点
        5.1.1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思路
        5.1.2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定位
        5.1.3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特点
    5.2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机制与过程
        5.2.1 区域可持续发展机制
        5.2.2 主体功能区开发过程
    5.3 湖南主体功能区规划总体方案研究
        5.3.1 湖南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5.3.2 规划的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
        5.3.3 湖南重点开发区规划总体方案
        5.3.4 湖南限制开发生态区规划总体方案
        5.3.5 湖南限制开发农业区规划总体方案
        5.3.6 湖南禁止开发区规划总体方案
    5.4 湖南主体功能区规划保障措施
        5.4.1 湖南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构建原则
        5.4.2 湖南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湖南主体功能区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1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6.2 指标的遴选
    6.3 问卷调查与信度检验
        6.3.1 问卷调查的设计和实施
        6.3.2 信度分析
    6.4 因子分析与计算
    6.5 指标的筛选与优化
        6.5.1 湖南重点开发区
        6.5.2 限制开发生态区
        6.5.3 限制开发农业区
        6.5.4 禁止开发区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湖南主体功能区建设绩效评价
    7.1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7.1.1 主成分法
        7.1.2 基于模糊ANP的方法
        7.1.3 基于离差最小化的组合赋权
    7.2 建设绩效评价模型
    7.3 湖南主体功能区建设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7.3.1 湖南重点开发区建设绩效评价指标
        7.3.2 基于主成分法的权重
        7.3.3 基于模糊ANP的权重
        7.3.4 基于离差最小化的组合权重
        7.3.5 湖南重点开发区建设绩效评价-以长株潭为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论文总结
        8.1.1 主要工作及结论
        8.1.2 主要创新点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6)郴州市大中专学生HBV与HCV感染状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检测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年级学生HBsAg与抗-HCV的阳性率
    2.2 不同性别学生HBsAg与抗-HCV的阳性率
3 讨论

(9)人口城镇化背景下的户籍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
        1.1.1 经济持续发展,城乡融合成为趋势
        1.1.2 内需不足,城镇化被看成是解决良策
        1.1.3 "以人为本"思想深入人心,迁徙权受到应有重视
        1.1.4 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制度创新势在必然
    1.2 户籍制度变迁研究综述
        1.2.1 户籍制度变迁历史溯源与国别比较研究
        1.2.2 户籍制度变迁动力机制研究
        1.2.3 我国户籍制度弊端研究
        1.2.4 户籍制度变迁经济社会后果研究
        1.2.5 户籍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研究
        1.2.6 户籍制度安排中"入市"条件研究
    1.3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1.3.1 户籍制度从"计划"走向"市场"的问题
        1.3.2 户籍"门槛"设定及其逐步降低的问题
        1.3.3 试点改革及其逐步推广的问题
        1.3.4 附着在户籍之上的福利逐步剥离的问题
        1.3.5 人口迁移与落户城市的法律保护问题
        1.3.6 逐步实现人口自由迁徙的问题
第2章 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
    2.1 制度变迁一般理论
        2.1.1 制度变迁理论
        2.1.2 制度惯性理论
        2.1.3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
    2.2 本文的的分析结构框架
        2.2.1 "经济人"假设
        2.2.2 未完成的改革任务
        2.2.3 新的变迁机遇
        2.2.4 关注的核心问题
        2.2.5 变迁的终极目标
    2.3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2.3.1 研究方法
        2.3.2 资料来源
第3章 户籍制度的历史变迁
    3.1 春秋战国时期的敛收赋税、征集兵员制度
    3.2 近代警察制度与保甲制制度
    3.3 建国后的二元户籍制度
        3.3.1 建国初期:人口迁移限制宽松
        3.3.2 "大跃进"、"文革"时期:人口迁移限制严格
        3.3.3 改革开放以后:人口迁移限制逐步放宽
第4章 境外户籍制度综述
    4.1 概述
        4.1.1 户籍立法
        4.1.2 户籍管理
        4.1.3 户籍登记
        4.1.4 户籍迁移
    4.2 各国(地区)户籍制度
        4.2.1 美国
        4.2.2 加拿大
        4.2.3 日本
        4.2.4 法国
        4.2.5 瑞典
        4.2.6 中国台湾
        4.2.7 泰国
        4.2.8 朝鲜
    4.3 各国户籍制度评述
第5章 户籍制度的功能
    5.1 户籍制度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
        5.1.1 户籍制度的内容
        5.1.2 户籍制度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
    5.2 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功能
        5.2.1 常住人口登记
        5.2.2 暂住人口登记
        5.2.3 出生登记和死亡登记
        5.2.4 迁移登记
        5.2.5 变更更正登记
    5.3 户籍制度的社会管理功能
        5.3.1 镇压反革命和维护新生人民政权
        5.3.2 防范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5.3.3 限制人口迁移
        5.3.4 进行人口数据统计
    5.4 户籍制度的福利分配功能
        5.4.1 户籍制度使不同户口居民的粮油供应待遇不同
        5.4.2 户籍制度使不同户口居民的住房福利待遇不同
        5.4.3 户籍制度使不同户口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不同
        5.4.4 户籍制度使不同户口居民的就业待遇不同
        5.4.5 户籍制度使不同户口居民的受教育条件不同
第6章 多样化户籍制度改革模式
    6.1 "亲属投靠"模式
        6.1.1 概念和特点
        6.1.2 主要案例
        6.1.3 分析评价
    6.2 "投资入户"模式
        6.2.1 概念和特点
        6.2.2 主要案例
        6.2.3 分析评价
    6.3 购房落户模式
        6.3.1 概念和特点
        6.3.2 主要案例
        6.3.3 分析评价
    6.4 "人才引进"模式
        6.4.1 概念和特点
        6.4.2 主要案例
        6.4.3 分析评价
    6.5 居住证模式
        6.5.1 概念和特点
        6.5.2 主要案例
        6.5.3 分析评价
    6.6 务工落户模式
        6.6.1 概念和特点
        6.6.2 主要案例
        6.6.3 分析评价
第7章 不同规模城市户籍制度及其改革的差异性
    7.1 经济水平和福利水平的差异
        7.1.1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7.1.2 福利水平的差异
    7.2 改革基本导向的差异
    7.3 准入条件的差异
    7.4 户籍管理的差异
        7.4.1 户籍身份符号不同
        7.4.2 户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复杂程度不同
        7.4.3 户籍管理政策严格程度不同
    7.5 改革效果的差异
        7.5.1 迁移效果差异
        7.5.2 城镇化质量差异
        7.5.3 未来改革影响差异
第8章 户籍制度改革经验
    8.1 改革基本经验
        8.1.1 "计划制"向"条件制"转变:顺应市场化规律的改革才有生命力
        8.1.2 渐进式改革:适应我国国情的改革更容易被接受
        8.1.3 探索性改革:区域化特色改革更能取得显着成效
    8.2 改革启示
        8.2.1 地方探索性改革难以突破,深化改革需要中央政府主导
        8.2.2 "入市"条件设定过高,应该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
        8.2.3 单个地方改革问题较多,需要形成户籍制度改革的合力
        8.2.4 户籍制度本身的改革效果有限,需要同时进行相关的配套改革
        8.2.5 超大城市改革滞后,同步改革已成当务之急
        8.2.6 改革政策反复无常,应该保障政策的稳定性
第9章 户籍制度深化改革的动因和基本方向
    9.1 深化改革的机遇与条件
        9.1.1 制度惯性:客观性与不合理性
        9.1.2 改革动因:深化改革势在必然
        9.1.3 改革条件:现实可能性分析
    9.2 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9.2.1 指导思想
        9.2.2 基本原则
    9.3 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方向
        9.3.1 总体思路
        9.3.2 基本方向
第10章 户籍制度深化改革的构想
    10.1 改革条件及前景设想
    10.2 近期改革:降低门槛
        10.2.1 门槛条件的设定
        10.2.2 降低门槛的程序
        10.2.3 走向市场化
    10.3 远景改革:迁徙自由
        10.3.1 剥离社会福利
        10.3.2 消除迁移障碍
        10.3.3 还原户籍制度功能
        10.3.4 实行自由迁徙
第11章 户籍制度深化改革的保障条件
    11.1 创新理念
        11.1.1 政府理念要创新
        11.1.2 迁移者理念要创新
    11.2 创新改革手段
        11.2.1 法律手段
        11.2.2 经济手段
        11.2.3 行政手段
    11.3 加快配套制度改革
        11.3.1 教育制度配套改革
        11.3.2 医疗制度配套改革
        11.3.3 劳动就业制度配套改革
        11.3.4 社会保障制度配套改革
        11.3.5 住房制度配套改革
        11.3.6 土地利用制度配套改革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中文摘要
Abstract

(10)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留守儿童"的物质与情感生活
        1.2.2 "留守儿童"的学习与教育
        1.2.3 安全与身体健康
        1.2.4 小结
    1.3 研究内容、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理论阐述
    2.1 "留守儿童"群体的产生和发展
        2.1.1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产生
        2.1.2 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概念
        2.1.3 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社会化及地域化
    2.2 "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的基本理论
        2.2.1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2.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公共管理
        2.3.1 农村"留守儿童"的公共管理背景
        2.3.2 农村"留守儿童"的公共政策背景
        2.3.3 农村"留守儿童"的公共管理学术背景
第3章 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研究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4 湖南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3.4.1 生活、情感现状
        3.4.2 学习与受教育现状
        3.4.3 心理健康现状
        3.4.4 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3.4.5 道德与行为规范
        3.4.6 安全与身体健康
第4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
        4.1.1 情感孤寂
        4.1.2 "成长环境核心"质量下降
    4.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形成的原因分析
        4.2.1 社会制度、公共政策因素
        4.2.2 公共教育因素
        4.2.3 社会公共支撑体系
第5章 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相关法律和公共政策,加大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力度
    5.2 强化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5.3 加强公共教育功能,充分发挥舆论先导作用
    5.4 家庭应重视育人功能,营造温馨生活环境
    5.5 针对不同年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开展更加扎实具体的公共管理工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郴州市大中专学生HBV与HCV感染状况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评价与提升研究[D]. 张志丹. 湖南大学, 2018(01)
  • [2]志愿服务经历能增强大一学生的信任吗? ——基于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发展问卷调查数据[D]. 胡平平.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6)
  • [3]农民环境抗争问题研究[D]. 朱海忠. 南京大学, 2012(12)
  • [4]陕西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 孙媚美. 西北大学, 2010(10)
  • [5]湖南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D]. 丁于思. 中南大学, 2010(11)
  • [6]郴州市大中专学生HBV与HCV感染状况的调查[J]. 李熙芹,陈白玉,谭明科. 实用预防医学, 2001(06)
  • [7]郴州市大中专学生蠕形螨感染状况调查[J]. 欧阳录明,李熙芹,何汉江,张波,何军山.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1(03)
  • [8]大中专学生HBV与HCV感染情况的调查[J]. 李熙芹,陈白玉. 郴州医专学报, 1999(01)
  • [9]人口城镇化背景下的户籍制度变迁研究[D]. 王文录. 吉林大学, 2010(09)
  • [10]湖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D]. 易志姣. 湖南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郴州市大中专学生HBV、HCV感染状况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