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核铜(Ⅰ)配合物合成及结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鞠鹏[1](2021)在《刺激响应吡啶三氮唑铜(Ⅰ)发光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文中研究指明刺激响应发光材料因在光学传感、环境检测、信息存储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良好潜在应用而备受关注。因此,应用铜(Ⅰ)配合物来发展刺激响应发光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应用吡啶三氮唑基螯合配体,结合有机辅助膦配体(双(二苯基膦)甲烷和N,N-双(二苯基膦)胺),设计合成了两类刺激响应铜(Ⅰ)发光配合物,并对它们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应用5-叔丁基-3-(2’-吡啶基)-1,2,4-三氮唑(bptzH)和双(二苯基膦)甲烷(dppm),设计合成了一个双核铜(Ⅰ)配合物1,它的阳离子部分含有一个{Cu(dppm)2Cu}框架结构,两个铜(Ⅰ)离子通过两个dppm配体桥连,形成一个船-椅式构型的Cu2P4C2八元环。此外,配合物1中的三氮唑上NH和ClO4 ̄之间存在NH???O氢键作用。配合物1表现出可通过机械研磨和二氯甲烷蒸汽控制的刺激响应发光变色性质,显示出可逆的蓝-绿-黄三色发光转换。同时,配合物1也表现出特殊的热激活延迟荧光特性。可逆的蓝-绿双色发光转换可归因于晶格中CH2Cl2溶剂分子的失去和恢复,这一点已被很好的证实。首先是因为配合物1的晶格中存在大的孔道,CH2Cl2溶剂分子可以自由出入这些大的孔道;其次是发光变化前后样品的1H NMR中的二氯甲烷信号的消失和恢复。研究表明,配合物1所表现的可逆的绿-黄双颜色发光转换则可能与机械研磨和CH2Cl2蒸汽引起的NH...O氢键的断裂和重建所导致的配合物分子有序堆积排列的破坏和恢复密切相关。2.应用吡啶三氮唑基配体和N,N-双(二苯基膦)胺(dppa),合成得到了4个结构新颖的双核铜(Ⅰ)发光配合物2-5。在这些配合物中,吡啶三氮唑基配体均采用单阴离子类型的μ-η1(N),η2(N,N)三齿配位模式。配合物2-5均含有一个船-椅式构型的Cu2N2P4八元环。在配合物2和4中,Cu1为四配位的N2P2变形四面体配位构型,而Cu2则是三配位的NP2平面三角形配位构型。而在配合物3和5中,两个铜(Ⅰ)离子则均为四配位的四面体配位构型。配合物2-5均表现出可逆的刺激响应发光变色行为。加热和CH3CN蒸汽熏可以控制CH3CN溶剂分子与Cu2离子的脱落和重新配位,导致配合物结构和发光的相互转化,这已被配合物2和3在不同状态下的PXRD、FT-IR、1H NMR等所证实。
刘晓玮[2](2021)在《基于配体原位反应的三氟乙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溶剂热合成已成为一种制备合成新型配合物的常用方法。溶剂热反应通常是在相对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的,它们不仅可以获得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功能配位聚合物材料,而且还可以通过配体原位反应生成那些直接使用配体无法形成的配合物材料。C60具有30个碳碳双键,与平面型的烯烃分子相比,其 电子更加暴露在分子外表面,因此更容易与过渡金属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合物。在我们课题组之前的工作中,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利用氟代羧酸/二羧酸,合成了 6核,12核,24核四种新颖的高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极大地丰富了过渡金属富勒烯配合物的结构,同时也为过渡金属富勒烯配合物的制备合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在上述氟代羧酸高核铜富勒烯配合物的基础上,本工作以最简单的氟代乙酸为阴离子辅助配体,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分别通过直接使用三氟乙酸和通过六氟乙酰丙酮原位分解生成三氟乙酸阴离子配体的方式,制备合成了系列三氟乙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线性有机二腈和双吡啶类辅助配体,得到了系列三氟乙酸铜(Ⅰ)富勒烯配位单元为结构单元的配位聚合物。这些配合物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富勒烯C60分子的配位模式,而且也为制备合成结构新颖独特的过渡金属富勒烯配合物材料奠定了基础。第一部分的工作是利用六氟乙酰丙酮作为辅助配体在溶剂热的条件下合成了四种铜(Ⅰ)富勒烯配合物。在溶剂热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反应的温度和溶液中水的含量,作为前驱体的六氟乙酰丙酮经过原位分解得到了配体三氟乙酸,并最终得到了四种三氟乙酸铜富勒烯配合物。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直接使用三氟乙酸与铜盐反应,只得到了其中一种铜富勒烯配合物。在这四种铜富勒烯配合物中,以一个C60为单位,配合物3没有H2O参与配位,配合物1有8个H2O配位,配合物2有5个H2O配位(平均值),配合物4有6个H2O配位,并且还存在4个游离的H2O共晶。以此工作为基础,利用H2O分子的弱配位作用,通过引入具有良好配位能力和多变桥联模式的第二辅助配体,与H2O竞争参与配位,从而将C60给连接出去,实现了铜(Ⅰ)富勒烯配合物结构多样性的调控。因此,在第二部分的工作中,引入了第二辅助配体间苯二腈和对苯二腈。因为-CN作为一个常用的桥联配体,可以同时桥联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金属中心。在溶剂热的条件下,通过间苯二腈/对苯二腈的原位水解,生成了间氰基苯甲酸/对氰基苯甲酸,它们分别取代了第一部分工作中配合物4和配合物1中H2O的配位,合成了两例铜(Ⅰ)富勒烯配位聚合物。一方面,它们作为线型配体分子通过与铜(Ⅰ)的配位作用将铜(Ⅰ)富勒烯配位单元连接起来形成了配位聚合物,另一方面,3-氰基苯甲酸和羧酸的角形结构,可以将C60分子撑开。不仅实现了富勒烯铜(Ⅰ)配位单元核的调控,而且也实现了配位聚合物从二维到三维结构的调控。第三部分的工作,引入了不同长度的第二辅助配体吡嗪和4,4’-联吡啶。在结构中,吡嗪的长度为2.787 A,4,4’-联吡啶的长度为7.064 A。它们的结构单元和第一部分工作中的配合物3差不多,只是第二辅助配体取代了配合物3的η1单键和三氟乙酸根,最终形成了一维的链状结构。总之,我们在溶剂热的条件下,通过调节温度和溶液中H2O的含量,作为前驱体的六氟乙酰丙酮经过原位分解得到了配体三氟乙酸,并最终得到了四种铜(Ⅰ)富勒烯配合物。同时,通过引入第二辅助配体,取代了结构中H2O的配位,实现了以高核铜富勒烯配位单元为结构单元的配位聚合物。不仅实现了 C60分子配位模式多样性的调控,而且实现了结构多样性的调控,极大地丰富了过渡金属富勒烯配合物的结构和配位模式,为过渡金属富勒烯配合物材料的制备合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冉术平[3](2021)在《磺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文中指出C60分子因独特的分子结构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常规的烯烃分子相比,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特别是与过渡金属发生配位反应,生成外联型过渡金属配合物。这类配合物结构新颖,在电荷储存、气体吸附、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已经受到该领域的化学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对于闭壳层的铜(Ⅰ)银(Ⅰ)、金(Ⅰ),由于其配位数低,在辅助配体作用下易于形成高核的配合物和配位聚合物。研究富勒烯配合物结构的多样性,特别是富勒烯分子的空间配位模式是该领域重要的课题之一。本论文选取含有不同取代基的磺酸作为辅助配体,以铜(Ⅰ)为金属中心,以C60作为富勒烯代表,在以芳香性溶剂的溶剂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11种不同结构的磺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探讨了取代基效应和空间位阻对构筑金属富勒烯配合物结构的影响,总结了富勒烯上金属的空间配位模式以及辅助配体磺酸的配位桥联方式。总体上实现了铜(Ⅰ)富勒烯配合物维度和C60分子上配位铜(Ⅰ)原子数目的调控,并且C60分子空间配位模式的多样性也得到调控。具体开展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利用具有强吸电子基的三氟甲磺酸作为辅助配体,制备出了6例富勒烯铜(Ⅰ)配合物(命名为Cu4-1,Cu4-2,Cu6-1,Cu6-2,Cu6-3,Cu8)。所有的铜都以η2-C=C(C60)方式配位。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其结构,富勒烯上配位铜的数目呈现为4核、6核、8核。其中,三氟甲磺酸配体的配位点多,配位模式丰富,通过(μ1-κ1)-CF3SO3-,(μ2-κ1:κ1)-CF3SO3-,(μ2-κ2)-CF3SO3-,(μ3-κ1:κ1:κ1)-CF3SO3-,(μ3-κ1:κ2)-CF3SO3-的五种配位桥联模式使其构筑成寡核的配合物,二维和三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有趣的是,Cu4-1,Cu4-2两种配合物体现了2种不同的4配位模式,Cu6-1,Cu6-2,Cu6-3三个不同结构六核铜配位的配合物在富勒烯上展现出4种不同的配位模式,极大地丰富了C60分子六配位的配位模式。在第一部分工作的基础上,选取刚性且空间位阻较大的芳香簇磺酸,如苯磺酸、对甲苯磺酸、萘-2-磺酸为辅助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制备了4种不同的二维磺酸铜(Ⅰ)富勒烯配位聚合物。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四个结构都是磺酸和铜(Ⅰ)形成了一维线性链,铜上剩余的配位点和C60的[6-6]键配位构成二维层状磺酸铜(Ⅰ)富勒烯配位聚合物。富勒烯上配位铜的数目均为6核,空间配位模式为平面六边形和变形八面体的形状。六边形配位模式中磺酸采用μ2-κ1:κ1-C7H7SO3-和μ3-κ1:κ1κ1-C7H7SO3-配位桥联方式,变形八面体配位模式中磺酸采用μ3-κ1:κ1κ1-C7H7SO3-配位桥联方式。它们层与层之间辅助配体间存在π-π或C-H…π弱的超分子作用,使得富勒烯铜单元被包裹,晶体相对稳定存在。最后是选取供电子且位阻较小的乙基作为辅助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三维配位聚合物。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富勒烯上配位铜的数目呈现4核和8核,空间配位模式为平面六边形和[(μ3-η2:η2:η2)(μ1-η2)]-C60。乙基磺酸采用μ2-κ1:κ1-C2H5SO3-、μ3-κ1:κ1:κ1-C2H5SO3-和μ4-κ1:κ1:κ2-C2H5SO3-配位桥联模式构成三维结构。相对于三氟甲磺酸系列,晶体也相对稳定存在。总之,我们通过调控辅助配体取代基和空间位阻的方式,整体上实现了富勒烯和磺酸铜(Ⅰ)的配位方式的调节。此外,11种不同的配合物结构的合成,一方面丰富了富勒烯金属配合物的种类;另一方面体现了磺酸配位桥联模式的多样性。最为重要的是,C60分子具有超级多的空间配位模式在本文中得到了实验验证,尤其是6核金属的配位模式。该工作让我们对C60分子的配位修饰的调控有了新的了解,为研究富勒烯的空间配位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芬芳[4](2019)在《含氮杂环多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配位聚合物指金属离子(Mn+)通过配位键与刚性的、半刚性的或柔性的有机配体自组装形成的无限网络结构的杂化无机-有机晶态超分子材料。作为一类新型杂化材料,配位聚合物在磁学、气体储存、异相催花、化学传感、电致发光、分子识别及能量储存和转变等多方面均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基于主族金属Ba2+、过渡金属(Mn2+,Fe2+,Co2+,Ni2+,Cu2+,Zn2+,Cd2+)与六种不同的含氮杂环多羧酸配体设计合成了18个新型的具有较好的光或磁性质的配位聚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这些配合物结构,研究了具有单电子金属(Fe2+、Co2+、Ni2+、Mn2+)配位聚合物的磁性,另外对具有d10电子的金属配位聚合物进行了荧光性质的研究,并将它们用于金属离子以及常见阴离子的检测。本论文我们主要从下面四个部分研究讨论:1、基于三种含有不对称吡唑羧酸的配体合成并充分表征了七种新型的配合物。配体采用不同的配位模式构建了不同的晶体结构。其中配体L1合成的2种配合物配体显示了不同的配位模式,分别为μ3-κN,O1:κO1′:κO2和μ2-κN,O1:κO2。而配体L2合成的3种配合物配体显示出相同的配位模式,为μ2-κN,O1:κO2,O2′。配体L3合成的2种配合物也显示出了两种不同的配位模式,分别为μ3-κN,O1:κO2:κO3和μ2-κN,O1:κO3,而且随着羧基的增加,容易形成多核配合物。此外,磁性分析表明配体L3形成的三核铜(Ⅱ)配合物6存在铁磁相互作用,而其它配合物表现出反铁磁相互作用。另外配合物3和4的荧光测试表明,与配体L2相比配合物3和4的发光增强,这可能是由于配体与金属原子的结合增强了配体的刚性并减少了配体由无辐射衰变引起的能量损失。2、通过1-(4-羧苯基)-1H-苯并咪唑-5,6-二羧酸(H3cbic)配体合成了两种新型同构的镉和锰配合物,具有2D结构,而且在此结构中包含1D的左右手性双螺旋链,拓扑符号为(47.63),合成的配合物具有很好的水溶液稳定性和很好的热稳定性。对比研究发现镉配合物8具有对金属离子Fe3+的荧光识别性质,选择性好且具有较高的猝灭常数和较低的检出限3.1×10-5 mol/L,同时发现在p H=6~14范围内配合物8荧光强度很稳定,与文献相比,具有较广的p H荧光稳定范围。再则,通过简单的吸附实验表明了配合物8中未参与配位的氧原子与Fe3+的水合离子之间存在着一个弱的相互作用。对于锰配合物9的磁性,测试发现Mn(II)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3、通过配体1-(4-羧苯基)-2-丙基-1H-咪唑-4,5-二羧酸(H3cpimda)与金属镉和锰构筑了两个配合物,其中配体在反应过程中容易发生脱羧酸反应而生成新的配体1-(4-羧苯基)-2-丙基-1H-咪唑-4-羧酸(H2cpima),在与金属镉构筑配合物10的过程中,两种配体都参与配位,配体H3cpimda中的羧基没有全部脱去质子,该配合物形成2D网络结构,拓扑符号为(43)2(46.66.83)。而锰的配合物11在构筑过程中,只有原料配体脱羧后cpima2-参与配位,配位模式比较简单,呈现0D结构。同时配合物10因为多羧基和咪唑环的存在,所以有很强的氢键和的弱相互作用,通过这些弱相互作用使配合物的2D结构进一步形成了3D结构。通过配合物10的荧光研究,发现配合物的荧光比配体强,可能是由于配体之间的п-п电子转移引起的。同样配合物11的磁性,测试给出金属中心Mn(II)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4、通过配体1,1’-(1,4-苯基联甲基)双(1H-吡唑-3,5-二羧酸)(H4L)构筑了七种配位聚合物,其中配体的羧基全部脱掉质子生成L4-,而且配体采用了五种不同的配位模式,其中铁(12)、钴(13)、镍(14)的配位聚合物是同构的2D结构;锰(15)的配合物也是2D结构,但与12-14不同构;钡(16)、锌(17)和镉(18)的配合物,或为3D结构(16、18),或为2D结构(17)。根据不同金属离子配位的特点,主要研究了它们的磁学与荧光性质:1)磁学上,尽管配合物12~14具有同构的特性,但是配合物12(铁离子中心)和13(钴离子中心)在2K-室温范围表现的是反铁磁性,而配合物14(镍离子中心)表现出来的是铁磁性,原因是因为中心金属离子电子构型不一样而导致的。2)荧光方面钡配合物16具有离子识别性,可以在DMF溶液中识别Fe3+离子,还可以识别Cr2O72-离子,与已报道的体系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可以区分出Cr2O72-和Cr O42-离子,该配合物16在识别Fe3+和Cr2O72-离子都有较低的检出限和较高的猝灭常数。配合物17(镉离子中心)也具有荧光性质,其荧光发射归因于配体之间的跃迁ILCTs。
任永合[5](2019)在《基于两性双羧酸配体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配位超分子因其结构丰富多样并可进行调控和修饰,受到广泛关注。正是基于结构的可调控和修饰性,配位超分子在吸附/存储和分离,离子交换/识别,异相催化、光学材料等方面展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化学家的重视。目前相关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配位超分子主要由金属离子/簇和配体构成。二者的选择对配位超分子最终的结构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制备配位超分子的有机配体主要有含氮杂环和羧酸两类。羧酸类有机配体因其自身带有负电荷可作为抗衡离子,羧酸根的配位能力较强和配位方式多样等优点,在配位超分子的构筑中被广泛使用。羧基咪唑盐配体和羧基吡啶盐配体,本质上是咪唑或吡啶类配体的功能化产物,是两性离子配体。基于这两类两性配体制备的配位超分子,因其有机骨架永久带电,从而具有良好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在分子/离子识别、质子传导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另一方面,带电的有机配体又可视为有机Lewis酸,这又使得配位超分子在有机催化方面具有潜在应用。本文设计、合成了两个半刚性双羧基咪唑盐配体1,3-双(4-羧基苄基)-2-甲基咪唑盐(BBMI)和1,3-双(4-羧基苄基)-2-乙基咪唑盐(BBEI)与一个半刚性双羧基吡啶盐配体3-羧基-1-(4-羧基苄基)吡啶盐(CCBP),使用三种配体与Mn(Ⅱ)、Co(Ⅱ)、Cu(Ⅱ)、Zn(Ⅱ)、Cd(Ⅱ)和 Pb(Ⅱ)金属盐反应成功制备了 10 种配合物,探讨了反应条件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并对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下面是本论文的具体内容:1、使用1,3-双(4-羧基苄基)-2-甲基咪唑盐(BBMI)配体和辅助配体丙二酸分别与d10电子构型的Zn(Ⅱ)、Cd(Ⅱ)过渡金属盐反应,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配合物[Zn(BBMI)2]·11H2O(1)和[Cd(BBMI)2]·6H2O(2);使用 BBMI 配体与Cd(Ⅱ)、Cu(Ⅱ)和Pb(Ⅱ)金属盐反应制备了 3种配合物:[Cd(BBMI)2]·10.61H2O(3)、[Cu2(BBMI)(CH3CN)(OH)2]·(ClO4)·0.31H2O(4)和[Pb2(BBMI)4]·15H2O(5)。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中没有存在丙二酸,丙二酸可能起到精确调节pH的作用。配合物1和2中Zn(Ⅱ)和Cd(Ⅱ)离子是采取四面体构型的四连节点,而BBMI是采取顺反构型的二连配体,二者通过配位作用形成了金刚石(dia)网络。为了避免大空隙的存在,最终1和2形成了六重互穿的金刚石(dia)网络。与2相比,配合物3呈现一维锁链状结构。该锁链采取平行排列堆积形成三维结构。4是由[Cu2(OH)2]2+无机层与采取顺顺构型的桥联BBMI配体构成的三明治形二维无机有机杂化层状结构,其中高氯酸根位于层和层之间。与配合物1-4的聚合结构不同,配合物5是一个M2L4型的金属环超分子。此外,配合物1有较强的荧光,其对Fe3+、Al3+和丙酮小分子有识别作用。使用1,3-双(4-羧基苄基)-2-乙基咪唑盐(BBEI)配体与过渡金属盐(Zn、Cd、Mn)在DMF与H2O混合溶剂条件下,挥发得到了 3种配合物[Zn(BBEI)2]·DMF·7H2O(6)、[Cd(BBEI)2]·DMF-7H2O(7)和[Mn(BBEI)(COOH)1.5(H2O)]·C1·2.5H2O(8)。结构分析揭示配合物 6 和 7 具有相同的空间群Pbca和金刚石网络结构,与1和2的结构相同。上述结果表明咪唑环上取代基对配合物的结构没有影响。配合物8与配合物3一样,也是一维链状结构,但是不同的是,8是环与链形链,其中连接M2L2型金属环的是原位生成的甲酸根。上述一维链最终通过…ABAB…平行排列的方式形成三维结构。2、使用配体3-羧基-1-(4-羧基苄基)吡啶盐(CCBP)分别与Co(Ⅱ)和Cd(Ⅱ)金属盐反应,分别采用水热和扩散法合成了两个配位超分子[Co(CCBP)2(H20)4]·2H2O(9)和[Cd(CCBP)2(H2O)]·3H2O(10),并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分析表明,9是一个单核配合物。其先通过三种典型的分子间O·H…O氢键形成由一维孔道并排组成的二维层结构,然后通过π-π作用力以互插的的方式形成了由一维孔道组成的配位超分子。配合物10呈一维之字形链结构。该一维链先通过悬挂的CCBP之间存在的π-π作用力形成一维梯形链,然后进一步通过π-π作用力形成二维波浪状的层结构。最终二维层以互穿方式形成了2D→3D的框架结构。从一维链的角度来看,配合物10的密堆积模式可描述为一维链的枕木式排列。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10在室温下的荧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近紫外处配合物有强的荧光发射,通过对比配体的荧光,该荧光可归属为MLCT机理。该结果为MLCT机理的荧光材料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思路。
司雯[6](2018)在《β-及γ-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文中提出氨基酸是构成生物体的活性分子,参与体内代谢和各种生理活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可分为蛋白氨基酸和非蛋白氨基酸。蛋白氨基酸为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非蛋白氨基酸多为基本氨基酸的类似物或取代衍生物,此外还包括β-、γ-、δ-氨基酸等。无论是蛋白氨基酸还是非蛋白氨基酸都有多种生理功能。金属元素Mn,Co,Zn,Cd等是对人体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必需微量元素,常以配合物的形式存在于人体内。氨基酸金属配合物在生物、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结构与性质的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同时也对探究生命体系的过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三种β-氨基酸配体(β-HL1、β-HL2及β-HL3)与金属盐反应得到十二种配合物,对其中的三种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两种γ-氨基酸配体(γ-HL1及γ-HL2)与金属盐反应得到七种配合物,对其中的两种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进行了研究。采用两种α-氨基酸配体(L-Glu,L-Gln)与金属盐反应得到一种配合物。本文运用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荧光光谱等技术对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配体β-HL1与Zn、Cd的金属盐作用形成了配合物Zn(ClO4)2-β-HL1、Zn(CH3COO)2-β-HL1和Cd-β-HL1,得到单晶结构[Zn(β-HL1)4]·(ClO4)2·0.5H2O和[Cd(β-HL1)4]·(ClO4)2·H2O。配体β-HL2与Zn、Co、Mn、Mg的金属盐作用形成了配合物Zn-β-HL2、Co-β-HL2、Mn-β-HL2和Mg-β-HL2。配体β-HL3与Cu、Zn、Co、Ni、Mg的金属盐作用形成了配合物Cu-β-HL3、Zn-β-HL3、Co-β-HL3、Ni-β-HL3和Mg-β-HL3,得到单晶结构[Cu(β-HL3)2(CH3OH)2]·2CH3OH。(β-HL1=β-丙氨酸,β-HL2=DL-3-氨基-3-苯基丙酸,β-HL3=3-氨基-3-(4-氯苯基)丙酸)(2)配体γ-HL1与Zn、Mn、Cd的金属盐作用形成了配合物Zn-γ-HL1,Mn-γ-HL1和Cd-γ-HL1,得到单晶结构[Zn2(γ-HL1)6]·(ClO4)4和{[Mn3(γ-HL1)8(OH)]·(ClO4)6}n。配体γ-HL2与Zn、Co、Mn、Mg的金属盐作用形成了配合物Zn-γ-HL2、Co-γ-HL2、Mn-γ-HL2和Mg-γ-HL2。本文对本课题组之前的工作得到的Cu(NO3)2-γ-HL1配合物的磁性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Cu(NO3)2-γ-HL1具有反铁磁相互作用。(γ-HL1=γ-氨基丁酸,γ-HL2=(S)-(-)-4-氨基-2-羟基丁酸)(3)配体α-氨基酸(L-Glu)与Ca的金属盐作用形成了配合物Ca-L-Glu。配体α-氨基酸(L-Gln)与Ca的金属盐作用形成了焦谷氨酸-钙的配合物,与预先设计的配合物不一样,文中分析了原因。(L-Glu=谷氨酸,L-Gln=谷氨酰胺)本论文通过α-、β-和γ-氨基酸配体与金属构筑了结构多样的配合物。主要研究了β-和γ-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结果表明,相对于α-氨基酸,β-和γ-氨基酸较难形成稳定的金属配合物。由于β-和γ-氨基在与羧基协同配位于金属离子时的空间因素,使得它们常常不能以螯合配位模式配位,甚至不参与配位,因此,β-和γ-氨基酸的配位化学与α-氨基酸配位化学有着显着的不同。另外,β-和γ-氨基酸中不参与配位的氨基又是一种重要的氢键功能基团,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的途径。所以,本文的研究结果为α-、β-和γ-氨基酸配位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和结构信息。
朱大叶[7](2016)在《基于氨基三唑及其衍生物配体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文中指出三唑类衍生物配体在光学,磁学,功能材料,生物学,药学,农学等领域扮演着重要作用。它不仅结构新颖而且功能多样,因此受到很多化学家的关注。氨基三唑及其衍生物类配体既有三唑环的多配位点功能,又有氨基的氢键作用,能够构筑结构多样,功能新颖的双功能化合物。构筑氨基三唑羧基配体既利用了氨基三唑的配位功能,又拥有了羧基的配位模式,该配体比单独的三唑配体更丰富。本论文选用联(1-羧基-5-氨基-1,2,4-三唑)(H2L1),5-氨基-3-羧基-1,2,4-三唑(H2L2)和联(5-氨基-1,2,4-三唑)甲烷(H2L3)与不同的过渡金属合成了 12个未见报道的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粉末衍射等手段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对部分配合物的热重,磁性及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简述了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配合物的功能及配合物合成的研究方法。主要介绍了三唑类衍生物配体到氨基三唑衍生物配体再到氨基三唑羧酸配体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基于联(1-羧基-5-氨基-1,2,4-二唑)(H2L1)配体合成了二个配合物[Ni(L1)(H2O)2]n(1);[Co(L1)(H2O)2]n(2);[Zn(CH3)2L1)2(Cl)2]n(3)。通过 X-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3)都为三维网状结构,通过桥联配体H2LL1将相邻的中心金属离子相连形成。配合物(1)、(2)属于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1212,通过CD光谱探究发现(1)、(2)都是具有旋光性的手性配合物,通过磁性测试表明(1)、(2)都具有反铁磁性。(3)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通过μ2-Cl和H2L1桥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第三章:基于5-氨基-3-羧基-1,2,4-三唑(H2L2)配体合成了四个配合物{[Co(HL2)2(H2O)2]·2H2O}(4),{[Zn(HL2)2(H2O)2]·2H2O}(5),{[Cu(HL2)2(H2O)2]·2H2O}(6),[Cu3(L2)(HL2)2(μ3-OH)(H2O)2]·NO3 6H2O(7)。(4),(5),(6)都是单核配合物,每个不对称单元包含两个配体,一个金属离子和两个水分子。配合物(7)是三核结构,每个不对称单元包含三个配体分子(H2L2),三个金属铜离子,每个金属铜离子通过μ3-O相连形成三维孔状结构。并对这些配合物做了红外,粉末衍射及热重的性质研究。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光谱等方法来对配合物(4)和(5)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配合物(4)和(5)对牛血清白蛋白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第四章:以联(5-氨基-1,2,4-三唑)甲烷(H2L3)配体与不同过渡金属合成了五个配合物,[Zn(H2L3)(Cl)2](8),[Fe(H2L3)2(H2O)2](Cl)2 H2O(9),[Cu(H2L3)(C2O2)(EtOH)(10),[Cd3Cl6(H2L3)2(EtOH)2·]n(11),{[Mn(H2L3)(C2O4)]·H2O}n(12)。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8)、(9)、(10)都是单核结构,(8)中每个不对称单元含有两个氯离子、一个配体分子(H2L3)和一个锌离子;(9)中每个不对称单元含有两个水分子、两个配体、两个游离的氯离子和一个金属亚铁离子;(10)中每个不对称单元含有一个乙醇分子、一个草酸根离子、一个H2L3配体分子和一个金属铜离子;配合物(11)是一个基于三核镐亚单元通过H2L3配体及μ2-Cl原子连接而成的一个三维格子状结构;(12)是一个基于两核锰亚单元通过μ2-(C2O4)连接的一维无限链。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光谱等方法来对平面性较好的配合物(8)和(9)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配合物(8)和(9)对牛血清白蛋白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
凌晓[8](2016)在《基于直线型二元羧酸双酰肼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N-酰化水杨酰肼是一类含多个强配位能力O、N原子的多齿配体,配位模式灵活多样,是合成结构新颖、功能多样的高核金属簇合物或以高核为次级结构单元构筑的聚合物的理想配体。本论文以N,N,-二(水杨酰基)对苯二甲酰肼配体(H6L1),利用低温溶剂热和常规溶液法合成了两个聚合物(1-2);以N,N’-二(水杨酰基)-(E)-丁烯二酰肼配体(H6L2),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六个簇合物(3-8)。并通过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和红外光谱、XRD、元素、热重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对部分配合物的磁学性质和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以H6L1为配体,与Mn(OAc)24H2O反应得到以十五核锰为次级结构单元、通过配体自身和μ3-O桥连而成的含孔洞的三维聚合物[Mn15(L1)6(μ3-O)2(Py)12(H2O)3]n(1),它由类似笼状的晶胞单元组成,孔穴率Vvoid为27.3%。与CuCl2·2H2O反应即得到以六核铜为次级结构单元、通过配体自身共用铜离子而连接成的一维Z字型链状聚合物{[Cu6(L1)2(Py)8].2Py.4H2O}n(2)。在这两个配合物中,H6L1表现出两种不同的配位模式μ4-η2:η2:η3:η3和μ5-η1:η2:η2:η3:η3。磁性分析表明,配合物1表现为反铁磁交换作用。对配合物1的CO2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在1.0 bar处,配合物对CO2的吸附量达到231.95 cm3g-1,表明对CO2有良好的吸附效果。2、以H6L2为配体,与Mn(OAc)2·4H2O和Mn(acac)3反应,得到两个结构相似的笼状十六核 锰簇合物[MnⅡ4MnⅢ2(L2)6(μ3-O)4(H2O)12]·7DMF·H2O(3)和[MnⅡ4MnⅢ12(L2)6(μ3-O)4(H20)6(Py)6]·H2O(4);与 FeCl3·6H2O 和 FeCl2·4H2O 反应,分别得到一个十一核笼状铁簇合物[Fe11(L2)6(DMF)5H2O]·4DMF·H2O·3C2H8N·0.5Py(5)和一个八核环状铁的配合物[Fe8(L2)2(CH3OH)8Cl4(Py)8](6),与镍盐反应得到两个镍的配合物:[Ni3L2(Py)2]·DMF(7)和[Ni4L2(Py)8Cl2]·2DMF·H20(8)。在配合物7中,配体翻转,反式变为顺式,在这六个簇合物中配体共表现出三种配位模式μ-η1:η2:η2:η3:η3、μ4-η2:η2:η3:η3和μ3-η3:η4η3。磁性分析表明,配合物3、4、5、6、8均表现为反铁磁交换作用。对配合物3和4的CO2气体吸附性能研究表明,均对CO2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徐枫[9](2012)在《铜化合物催化乙腈碳碳单键断裂的研究及含邻菲啰啉衍生配体的配合物合成与性质》文中提出乙腈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其化学性质稳定并具有一定的极性。同时乙腈分子的末端是含有孤对电子的氮原子,因而也可以参与配位形成配合物。这样的金属配合物通常被用来与其它配体发生配体交换反应而取代原来配位的乙腈分子。但乙腈分子被金属中心催化并发生碳碳单键断裂的反应非常罕见。使用廉价且易得到的吡啶基铜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在非无水无氧环境下实现均相催化乙腈分子碳碳单键断裂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催化反应。具有离域大π共轭体系的邻菲啰啉芳杂环衍生物通常具有电子给体-受体单元,同时邻菲啰啉可以作为螯合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这类配体在有机和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O/PLEDs)、场效应晶体管、光电导材料和光伏太阳能电池等领域都有巨大的潜在应用。将光敏性的噻吩单元引入邻菲啰啉,通过与稀土离子配位,将三者相结合,有可能得到发光性能更好的材料。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1.利用吡啶基铜化合物作为催化剂与一定的有机还原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实现了非无水无氧环境的均相催化乙腈分子碳碳单键断裂。通过改变铜化合物的阴离子、有机还原剂的种类、吡啶基配体种类、反应原料的摩尔比例、反应的溶剂、反应的时间,比较系统的研究了这类新型催化反应,并得到了一些规律,比如:不同阴离子铜盐的催化效率顺序为:C104->BF4->PF6->N03-≈SO42-≈Cl-≈0。我们使用的两种有机还原剂(芳香醛和吡啶胺)在反应中各有优劣:有机醛还原性较弱,但反应产物通常较单一;吡啶胺还原性较强而产物复杂多样。通过配体的筛选和拓展,我们认为使用不含有氧化性基团的吡啶类铜配合物在一定的还原氛围中能够催化断裂乙腈分子碳碳单键。在研究这类新型催化反应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许多新的化合物,包括含氰根配位的单核、双核、三核、四核、一维链状铜化(聚)合物1-17和不含氰根配位的铜化合物18-25。并且我们利用该反应得到的含氰根溶液原位地与钴(Ⅲ)盐反应较高产率得到了钴(Ⅲ)的氰根配合物26,说明可以利用该反应而把低毒性的乙腈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氰根源,以代替直接使用剧毒的氰化物。我们还利用制得的混价铜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和催化性进行了苯甲醛的催化氧化和Ullmann反应的碳氮键偶联尝试,并都得到了不错的催化结果。2.将两类具有噻吩官能团的邻菲啰啉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稀土金属离子反应制备一系列配合物27-55,并对它们的光学性质进行研究。使用5,6位衍生化的邻菲啰啉配体TIP、5-Br-TIP与Hg(Ⅱ)、Ni(Ⅱ)、Ru(Ⅱ)、 La(ⅡⅠ)等离子制备得到配合物。这些化合物都因为所含配体的离域大π共轭体系和高度平面性而具有光学性质和结构特点。其中双核金属配合物32和33不仅配体本身表现出高度的平面性,整个分子(离子)也能表现出很好的平面性,分别形成长达2.52nm和2.90nm的线性平面分子(离子)。使用3,8位衍生化的邻菲啰啉配体TP、MTP、BMTP与稀土化合制备了系列稀土二酮配合物。着重比较了它们分别与二酮TTA和DBM所形成的Eu(Ⅲ)化合物在常温和低温下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低温下DBM配位的Eu(Ⅲ)化合物荧光性能提高更多,但性能始终都不如TTA配位的Eu(Ⅲ)化合物;同时MTP配位的Eu(Ⅲ)化合物荧光远强于TP配位的Eu(Ⅲ)化合物,TP配位的Eu(Ⅲ)化合物荧光又略强于BMTP配位的Eu(Ⅲ)化合物。
李晓雯[10](2012)在《具有核酸和蛋白质键合功能的桥联多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小分子和金属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是目前无机药物化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核酸和蛋白质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也是许多药物的药理靶点。因此,具有核酸和蛋白质键合功能的有机小分子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抗肿瘤活性研究对于药物的设计和抗癌机理研究意义重大。本论文以寻找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癌活性的金属配合物为主要目标,以N,N’-双取代草酰胺配体及其多核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DNA、BSA)的相互作用研究为切入点,分别选取四种N,N′-双取代草酰胺及其单核配合物作为桥联配体,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草酰胺桥联多核配合物,用X-射线衍射法解析了其结构,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配体及配合物对生物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的键合活性和体外细胞毒活性,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桥联配体及其多核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基于草酰胺配体的有效桥联功能和生物活性,本文设计合成了三种不对称草酰胺配体和一种对称草酰胺配体:N-(2-羟基苯基)-N’-(2-氨基-2-甲基乙基)草酰胺(H3apopoxd, L1)和N-(5-氯-2-羟基苯基)-N’-(3-二甲氨基丙基)草酰胺(H3chdpoxd, L2)是苯环上带有羟基的不对称草酰胺配体;N-(2-羧基苯基)-N’-(2-氨乙基)草酰胺(H3oxbe, L3)是苯环上带有羧基的不对称草酰胺配体;N,N’-双(3-甲基氨基丙基)草酰胺(H2mapox, L4)是对称草酰胺配体,并培养得到了配体L2的单晶。分别采用这四种配体作为桥联配体,选择不同的金属离子,并辅以结构多样的端基配体,合成了一系列的桥联多核配合物,培养了20个配合物单晶,其中包括:以H3apopoxd (L1)为桥联配体合成的两个草酰胺配体顺式桥联的双核配合物[Cu2(apopoxd)(bpy)](ClO4)·H2O (1)、[Cu2(apopoxd)dabt](ClO4)·-2H2O (2)和一个草酰胺配体反式桥联的双核配合物[Cu2(apopoxd)(phen)2](ClO4)(3);以H3chdpoxd (L2)为桥联配体合成的六个草酰胺配体顺式桥联的双核配合物[Cu2(chdpoxd)-(H2O)(bpy)](ClO4)·CH3OH (4)、[Ni2(chdpoxd)(bpy)2](ClO4)(5)、[Cu2(chdpoxd)(H2O)(Me2bpy)]·-[Cu2(chdpoxd)(CH3OH)(Me2bpy)](ClO4)2·CH3OH (6)、[Cu2(chdpoxd)(H2O)(dabt)](ClO4)·H2O (7)、[Cu2(chdpoxd)(H2O)(phen)](NO3)·H2O (8)、[Cu2(chdpoxd)(CH3CH2OH)(NO2phen)](NO3)(9)和一个草酰胺反式桥联的双核配合物Cu2(apopoxd)(Mepy)N3(10),通过变换不同的金属离子合成了一个三核铜配合物{[Cu3(chdpoxd)2]·2H2O}2·[Cu3(chdpoxd)2(H2O)2](11)和一个三核镍配合物[Ni3(chdpoxd)2(H2O)(DMF)](H2O)(DMF)(12);以H3oxbe (L3)的单核配合物为配体合成的5个四核配合物[Cu4(oxbe)2(bpy)2]Cl22CH3OH (13)、[Cu4(oxbe)2(bpy)2](ClO4)22H2O (14)、[Cu2(oxbe)(dabt)]2(ClO4)2(15)、[Cu2(oxbe)(dabt)]2(pic)2(16)和[Cu2(oxbe)(phen)]4(ClO4)4·6H2O(17);以及以H2mapox (L4)及其部分水解的草胺酸配体为桥联配体合成的两个双核配合物[Cu2(mapox)(bpy)2](ClO4)2(18)、[Cu2(mapoox)(CH3OH)(bpy)2]2(pic)4·H2O (19)和一个二维配位聚合物[Tb2(mapoox)2(ox)3(H2O)2]n·(4H2O)n(20)。分别采用单晶X-ray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合成的配体及金属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探讨了影响配合物结构的因素以及氢键、π-π堆积等分子间弱相互作用对晶体的超分子构筑的影响。2、配体及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以及粘度法研究了上述配体及配合物与鲱鱼精DNA(HS-DN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在金属配合物中金属离子、端基配体种类及抗衡阴离子等对配合物与HS-DNA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体L1-L3以插入方式与HS-DNA相互作用,L4与HS-DNA相互作用的方式为沟槽作用,配合物(1)-(20)主要以插入方式与HS-DNA分子发生作用,根据金属离子、端基配体种类及抗衡阴离子的不同,上述配合物与HS-DNA分子的作用强弱顺序为:(3)>(2)>(1);(4)>(5);(7)>(6);(9)>(8);(11)>(12);(17)>(14)>(13)>(16)≈(15);(18)>(19)。3、配体及配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研究: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上述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了金属离子、端基配体种类及抗衡阴离子等对配合物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带有端基配体联噻唑的配合物与BSA结合的能力比带有其它端基配体的配合物强;铜配合物与BSA的结合能力比镍配合物强;苦味酸根阴离子可以显着影响配合物与BSA的结合。4、配体及配合物体外细胞毒活性的研究:采用SRB法研究了配体L1-L4以及配合物(1)-(20)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两种肿瘤细胞株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发现所测的24个化合物中,除配体L4外,其它23个化合物对SMMC-7721和A549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在100μg/mL以下。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丰富了草酰胺类配合物的研究内容,发现了草酰胺桥联多核配合物的结构对其与DNA和BSA键合的影响及其键合强度与活性的相关性,不仅为金属基抗癌活性配合物的筛选提供了化学物质基础,而且为非铂类金属基药物的设计与合成提供了指导性信息。
二、三核铜(Ⅰ)配合物合成及结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核铜(Ⅰ)配合物合成及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刺激响应吡啶三氮唑铜(Ⅰ)发光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1.1 气相致变色铜(Ⅰ)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1.2 机械致变色铜(Ⅰ)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1.3 热致变色铜(Ⅰ)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1.4 多重响应致变色铜(Ⅰ)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2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新颖点 |
第二章 蓝-绿-黄三色发光转换的吡啶三氮唑铜(Ⅰ)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主要测试仪器和实验药品 |
2.1.2 配合物[Cu(dppm)(bptzH)](ClO_4) (1)的合成 |
2.1.3 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测定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配合物1的合成与表征 |
2.2.2 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描述 |
2.2.3 配合物1的刺激响应发光变色现象描述 |
2.2.4 配合物1的蒸汽响应致变色现象探究 |
2.2.5 配合物1的机械致发光变色现象探究 |
2.2.6 配合物1的固态发光性能 |
2.2.7 配合物1的器件化研究 |
2.3 结论 |
第三章 热致发光变色吡啶三氮唑铜(Ⅰ)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 实验部分 |
3.1.1 主要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 |
3.1.2 配合物2-5的合成 |
3.1.3 配合物2-5的晶体结构测定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配合物2-5的合成与表征 |
3.2.2 配合物2-5的晶体结构描述 |
3.2.3 配合物2-5的发光变色现象描述 |
3.2.4 配合物2和3不同状态下的粉末衍射测试 |
3.2.5 配合物2-4不同状态下的红外谱图 |
3.2.6 配合物2和3的核磁共振氢谱图(~1H NMR) |
3.2.7 配合物2-5的固态发射谱图 |
3.3 结论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成果 |
(2)基于配体原位反应的三氟乙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富勒烯金属配合物的结构 |
1.1.1 η~1配位类型的金属富勒烯配合物 |
1.1.2 η~2配位类型的金属富勒烯配合物 |
1.1.3 η~3和η~4配位类型的金属富勒烯配合物 |
1.1.4 η~5配位类型的金属富勒烯配合物 |
1.1.5 η~6配位类型的金属富勒烯配合物 |
1.2 富勒烯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1.2.1 普通溶液法 |
1.2.2 还原法 |
1.2.3 溶剂热合成法 |
1.3 铸币金属富勒烯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通过六氟乙酰丙酮的原位分解实现三氟乙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的结构多样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器材 |
2.3 配合物的合成 |
2.4 仪器测试与表征 |
2.4.1 晶体结构表征 |
2.4.2 配合物的红外表征 |
2.4.3 配合物的热稳定分析 |
2.4.4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2.5.2 合成条件探讨 |
2.6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腈基水解反应的三氟乙酸铜(I)富勒烯配合物结构的调控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器材 |
3.3 配合物的合成 |
3.4 仪器测试与表征 |
3.4.1 晶体结构表征 |
3.4.2 配合物的红外表征 |
3.4.3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
3.4.4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3.5 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录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辅助配体长度调控三氟乙酸铜(I)富勒烯配合物的结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器材 |
4.3 配合物的合成 |
4.4 仪器测试与表征 |
4.4.1 晶体结构表征 |
4.4.2 配合物的红外表征 |
4.4.3 配合物的热稳定分析 |
4.4.4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4.5 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本章附录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3)磺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富勒烯化学概述 |
1.1.1 C_(60)的结构简介 |
1.1.2 C_(60)的化学修饰简介 |
1.2 富勒烯金属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1.2.1 常见C_(60)金属配合物 |
1.2.2 富勒烯金属配位聚合物 |
1.2.3 C_(60)金属配合物的配位模式 |
1.2.4 C_(60)的空间配位模式多样性 |
1.3 烯烃铜(Ⅰ)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1 单烯烃磺酸铜配合物 |
1.3.2 二烯烃磺酸铜配合物 |
1.3.3 三烯烃磺酸铜配合物 |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三氟甲磺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配合物的合成 |
2.4 配合物的结构表征 |
2.5 结果和讨论 |
2.5.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2.5.2 配合物的晶体堆积分析 |
2.5.3 C_(60)分子上金属的配位模式 |
2.5.4 配合物的合成对结构的影响 |
2.6 小结 |
本章附录 |
参考文献 |
第3章 芳香族磺酸铜(Ⅰ)富勒烯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配合物的合成 |
3.4 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表征 |
3.5 结果和讨论 |
3.5.1 配合物的结构分析 |
3.5.2 合成条件对结构影响 |
3.5.3 配合物的堆积分析 |
3.5.4 配合物的纯度和热稳定性分析 |
3.5.5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3.6 小结 |
本章附录 |
参考文献 |
第4章 乙基磺酸铜(Ⅰ)富勒烯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配合物的合成 |
4.4 配合物的结构表征 |
4.5 结果和讨论 |
4.5.1 配合物的结构分析 |
4.5.2 配合物的合成分析 |
4.5.3 配合物的纯度和热稳定性分析 |
4.5.4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4.6 小结 |
本章附录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已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4)含氮杂环多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课题设计 |
1.1 配位聚合物简介 |
1.2 配位聚合物的应用 |
1.2.1 光学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2.2 磁性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2.3 配位聚合物在气体吸附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2.4 配位聚合物在燃料电池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3 影响配位聚合物结构的因素 |
1.3.1 中心金属离子的影响 |
1.3.2 有机配体的影响 |
1.3.3 溶剂效应的影响 |
1.3.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1.3.5 pH值的影响 |
1.3.6 模板试剂的影响 |
1.4 含氮杂环多羧酸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1.4.1 含氮杂环羧酸类配体的特点 |
1.4.2 含氮杂环羧酸配合物的性质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吡唑-3-羧酸衍生物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仪器与测试条件 |
2.2.3 配合物的合成 |
2.2.3.1 甲基吡唑二羧酸镉配合物(1)的合成 |
2.2.3.2 甲基吡唑二羧酸锰配合物(2)的合成 |
2.2.3.3 羧苯基-甲基吡唑羧酸锌配合物(3)的合成 |
2.2.3.4 羧苯基-甲基吡唑羧酸镉配合物(4)的合成 |
2.2.3.5 羧苯基-甲基吡唑羧酸钴配合物(5)的合成 |
2.2.3.6 羧苯基吡唑二羧酸铜配合物(6)的合成 |
2.2.3.7 羧苯基吡唑二羧酸钴配合物(7)的合成 |
2.3 晶体结构 |
2.3.1 晶体结构测定 |
2.3.2 结构解析 |
2.3.3 配合物的红外表征和结构描述 |
2.3.3.1 配合物1~7 的红外表征 |
2.3.3.2 配合物1 的结构描述 |
2.3.3.3 配合物2 的结构 |
2.3.3.4 配合物3、4 的结构特点 |
2.3.3.5 配合物5 的结构分析 |
2.3.3.6 配合物6 的结构细节 |
2.3.3.7 配合物7 |
2.4 配合物的配位特点 |
2.5 X射线粉末衍射(PXRD) |
2.6 配合物1~7 的性质测定 |
2.6.1 热重性质 |
2.6.2 磁性质的研究 |
2.6.3 荧光性质的研究 |
2.7 结论 |
第三章 1-(4-羧苯基)-1H-苯并咪唑-5,6-二羧酸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及实验仪器 |
3.2.2 配合物的合成 |
3.2.2.1 羧苯基苯并咪唑二羧酸镉配合物(8)的合成 |
3.2.2.2 羧苯基苯并咪唑二羧酸锰配合物(9)的合成 |
3.2.3 荧光检测实验 |
3.3 晶体结构 |
3.3.1 结构测定及解析 |
3.3.2 晶体结构的表征和描述 |
3.3.2.1 红外表征 |
3.3.2.2 结构描述 |
3.4 X射线粉末衍射(PXRD) |
3.5 配合物8、9 的性质测定 |
3.5.1 热稳定性 |
3.5.2 配合物8 的荧光性质 |
3.5.3 配合物8 对金属离子的荧光检测 |
3.5.4 配合物9 的磁性质 |
3.6 结论 |
第四章 1-(4-羧苯基)-2-丙基-1H-咪唑-4,5-二羧酸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及实验仪器 |
4.2.2 配合物的合成 |
4.2.2.1 羧苯基-丙基咪唑二羧酸镉配合物(10)的合成 |
4.2.2.2 羧苯基-丙基咪唑二羧酸锰配合物(11)的合成 |
4.3 晶体结构 |
4.3.1 结构测定及解析 |
4.3.2 晶体结构的表征和描述 |
4.3.2.1 配合物10、11 的红外表征 |
4.3.2.2 配合物10 的结构分析 |
4.3.2.3 配体H3cpimda的脱羧机理 |
4.3.2.4 配合物11 的结构特点 |
4.4 配合物10、11 的配位模式 |
4.5 X射线粉末衍射(PXRD) |
4.6 配合物10、11 的性质测定 |
4.6.1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
4.6.2 配合物 10 的荧光性质 |
4.6.3 配合物11 的磁性质 |
4.7 结论 |
第五章 1,1'-(1,4-苯基联甲基)双(1H-吡唑-3,5-二羧酸)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实验仪器 |
5.2.2 配合物的合成 |
5.2.2.1 苯基联(甲基)双吡唑二羧酸铁配合物(12)的合成 |
5.2.2.2 苯基联(甲基)双吡唑二羧酸钴配合物(13)的合成 |
5.2.2.3 苯基联(甲基)双吡唑二羧酸镍配合物(14)的合成 |
5.2.2.4 苯基联(甲基)双吡唑二羧酸锰配合物(15)的合成 |
5.2.2.5 苯基联(甲基)双吡唑二羧酸钡配合物(16)的合成 |
5.2.2.6 苯基联(甲基)双吡唑二羧酸锌配合物(17)的合成 |
5.2.2.7 苯基联(甲基)双吡唑二羧酸镉配合物(18)的合成 |
5.2.3 荧光检测实验 |
5.3 晶体结构 |
5.3.1 结构测定 |
5.3.2 结构的表征和描述 |
5.3.2.1 配合物12~18 的红外表征 |
5.3.2.2 配合物12~14 的晶体结构描述 |
5.3.2.3 配合物15 的晶体结构 |
5.3.2.4 配合物16 的晶体结构特点 |
5.3.2.5 配合物17 的晶体结构分析 |
5.3.2.6 配合物18 的结构细节 |
5.4 配合物的配位特点 |
5.5 X射线粉末衍射(PXRD) |
5.6 配合物12~17 的性质测定 |
5.6.1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 |
5.6.2 磁性质的研究 |
5.6.3 配合物16 的光学性质 |
5.6.4 配合物16 检测阳离子实验的研究 |
5.6.5 配合物16 检测阴离子实验的研究 |
5.6.6 配合物17 的光学性质和DFT计算 |
5.7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基于两性双羧酸配体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背景 |
1.3 配合物的分类 |
1.4 配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
1.5 依据与意义 |
2 含BBMI、BBEI配体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2.1 配合物的合成 |
2.2 配合物结构描述 |
2.3 配合物的表征及性质 |
2.4 本章小结 |
3 含CCBP配体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
3.1 配合物的合成 |
3.2 配合物结构描述 |
3.3 荧光性质 |
3.4 本章小结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β-及γ-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氨基酸简介及分类 |
1.2 β-氨基酸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1.2.1 β-氨基酸概述 |
1.2.2 β-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及应用研究 |
1.2.3 β-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的配位模式研究 |
1.3 γ-氨基酸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1.3.1 γ-氨基酸概述 |
1.3.2 γ-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及应用研究 |
1.3.3 γ-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的配位模式研究 |
1.4 α-氨基酸(L-Glu、L-Gln)主族金属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1.4.1 谷氨酸及其主族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2 谷氨酰胺及其主族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5 论文的研究基础和创新点 |
第2章 β-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β-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培养 |
2.2.1 配体β-HL~1与Zn、Cd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培养 |
2.2.2 配体β-HL~2与Zn、Co、Mn、Mg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培养 |
2.2.3 配体β-HL~3与Cu、Zn、Ni、Co、Mg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培养 |
2.3 β-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表征 |
2.3.1 配合物Zn-β-HL~1的结构及性质表征 |
2.3.2 配合物Cd-β-HL~1的结构及性质表征 |
2.3.3 配合物Zn-β-HL~2的表征 |
2.3.4 配合物Co-β-HL~2、Mn-β-HL~2、Mg-β-HL~2的表征 |
2.3.5 配合物Cu-β-HL~3的结构及性质表征 |
2.3.6 配合物Zn-β-HL~3、Ni-β-HL~3、Co-β-HL~3的表征 |
第3章 γ-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γ-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培养 |
3.2.1 配体γ-HL~1与Zn、Mn、Cd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培养 |
3.2.2 配体γ-HL~2与Zn、Co、Mn、Mg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培养 |
3.3 γ-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及其性质表征 |
3.3.1 配合物Zn-γ-HL~1的结构及性质表征 |
3.3.2 配合物Mn-γ-HL~1的结构及性质表征 |
3.3.3 配合物Cd-γ-HL~1的表征 |
3.3.4 配合物Cu-γ-HL~1的磁性研究 |
3.3.5 配合物Zn-γ-HL~2的表征 |
3.3.6 配合物Co-γ-HL~2、Mn-γ-HL~2、Mg-γ-HL~2的表征 |
第4章 α-氨基酸主族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α-氨基酸主族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培养 |
4.2.1 谷氨酸主族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培养 |
4.2.2 谷氨酰胺主族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培养 |
4.3 α-氨基酸主族金属配合物的表征 |
4.3.1 配合物Ca-L-Glu的表征 |
4.3.2 结构改变的配合物Ca-L-Gln的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7)基于氨基三唑及其衍生物配体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论 |
1.2 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1.3 配合物在生物及材料化学方面的应用 |
1.4 配合物合成的方法及影响因素 |
1.4.1 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1.4.2 配合物合成的影响因素 |
1.4.3 金属中心离子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
1.4.4 配体的设计 |
1.5 三唑类及其衍生物配体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5.1 取代基三唑类配体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5.2 氨基三唑类配体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5.3 三唑羧酸类配体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双氨基联三唑羧酸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测试仪器 |
2.1.2 试剂 |
2.1.3 配合物(1)~(3)的合成 |
2.1.4 配合物(1)~(3)的测定及结构解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配合物(1)~(3)的晶体结构描述 |
2.2.2 配合物(1)和(2)的CD光谱及XRD分析 |
2.2.3 配合物(1)、(2)、(3)的热重分析 |
2.2.4 配合物(1)的磁性研究 |
2.2.5 配合物(3)的固体荧光性质 |
2.2.6 配体H_2L~1以及配合物(1)~(3)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5-氨基-3-羧基-1,2,4-三唑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仪器和试剂 |
3.1.2 配合物(4)~(7)的合成 |
3.1.3 配合物(4)~(7)的测定及结构解析 |
3.1.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 |
3.1.5 圆二色光谱测定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配合物(4)~(7)的晶体结构描述 |
3.2.2 配合物(4)~(7)的粉末衍射分析 |
3.2.3 配合物(4)、(5)、(7)的热重分析 |
3.2.4 配合物(4)~(7)的红外光谱分析 |
3.2.5 配合物(4)、(5)与BSA相互作用性质的测定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双氨基联三唑甲烷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仪器和试剂 |
4.1.2 配合物(8)~(12)的合成 |
4.1.3 配合物(8)~(12)的测定及结构解析 |
4.1.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 |
4.1.5 圆二色光谱测定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配合物(8)~(12)的结构描述 |
4.2.2 配合物(8)~(12)的粉末衍射分析 |
4.2.3 配合物(8)、(9)、(11)、(12)的热重分析 |
4.2.4 配合物(9)、(12)的磁性研究 |
4.2.5 配体H_2L~3以及配合物(8)~(12)的红外光谱分析 |
4.2.6 配合物(8)、(9)与BSA相互作用性质的测定 |
4.3 本章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基于直线型二元羧酸双酰肼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N-酰化酰肼类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概况 |
1.1.1 N-酰化单酰肼类配体高核配合物的研究概况 |
1.1.2 N-酰化双酰肼类配体高核配合物的研究概况 |
1.1.2.1 R_1不含配位基团的N-酰化双酰肼配体 |
1.1.2.2 R_1含配位基团的N-酰化双酰肼配体 |
1.2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N,N'-二(水杨酰基)对苯二甲酰肼过渡金属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2 配体的合成 |
2.1.3 配合物1和2的合成 |
2.1.4 配合物的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及结构解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配合物的合成讨论 |
2.2.2 配体H_6L~1和配合物1和2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
2.2.3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描述 |
2.2.4 配合物1的粉末衍射分析 |
2.2.5 配合物1和2的热重分析 |
2.2.6 配合物1的磁性研究 |
2.2.7 配合物1吸附性能研究 |
2.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N,N'-二(水杨酰基)-(E)-丁烯二酰肼笼状簇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1.2 配体的合成 |
3.1.3 配合物3、4和5的合成 |
3.1.4 配合物的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及结构解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配合物的合成讨论 |
3.2.2 配体H_6L~2和配合物3、4和5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
3.2.3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描述 |
3.2.4 配合物3、4和5的热重分析 |
3.2.5 配合物3、4和5的磁性研究 |
3.2.6 配合物3和4的吸附性能研究 |
3.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N,N'-二(水杨酰基)-(E)-丁烯二酰肼铁和镍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1.2 配合物6、7和8的合成 |
4.1.3 配合物的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及结构解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配合物的合成讨论 |
4.2.2 配合物6、7和8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
4.2.3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描述 |
4.2.4 配合物7和8的粉末衍射分析 |
4.2.5 配合物7和8的热重分析 |
4.2.6 配合物6和8的磁性分析 |
4.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致谢 |
(9)铜化合物催化乙腈碳碳单键断裂的研究及含邻菲啰啉衍生配体的配合物合成与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部分 |
1.1 镍催化乙腈碳碳单键断裂 |
1.2 铑催化乙腈碳碳单键断裂 |
1.3 铁催化乙腈碳碳单键断裂 |
1.4 钼催化乙腈碳碳单键断裂 |
1.5 第十族金属镍钯铂催化乙腈碳碳单键断裂 |
1.6 银催化乙腈碳碳单键断裂 |
1.7 铜常温催化乙腈碳碳单键断裂 |
1.8 铜加热催化乙腈碳碳单键断裂 |
1.9 双核铜、锌催化乙腈碳碳单键断裂 |
1.10 本论文课题:铜催化乙腈碳碳单键断裂 |
第二部分 |
1.11 稀土配合物发光的研究历史 |
1.12 稀土配合物发光的体系分类与研究现状 |
1.13 稀土配合物发光机理概述 |
1.14 研究思路与课题的提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铜化合物催化乙腈碳碳单键断裂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含有氰根离子的铜化合物1-17的合成 |
2.2.3 其它化合物18-26的合成 |
2.2.4 单晶结构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3.2 化合物的结构描述 |
2.3.3 催化反应的可能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邻菲啰啉衍生配体的配合物合成和性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含TIP和5-Br-TIP配体化合物27-37的合成 |
3.2.3 含TP、MTP和BMTP配体化合物42-55的合成 |
3.2.4 单晶结构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含TIP/5-Br-TIP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3.2 含TP、MTP和BMTP稀土化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 |
3.3.3 化合物的结构描述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与专利目录 |
致谢 |
(10)具有核酸和蛋白质键合功能的桥联多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金属药物的研究 |
1.1 金属抗癌药物 |
1.1.1 铂类抗癌药物 |
1.1.2 非铂类抗癌药物 |
1.2 用于诊断的金属配合物 |
1.2.1 核磁共振造影剂 |
1.2.2 放射诊断药物 |
2 配合物与 DNA 的相互作用 |
2.1 配合物与 DNA 的作用方式 |
2.1.1 共价结合 |
2.1.2 非共价结合 |
2.1.3 剪切作用 |
2.2 金属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2.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2.2.2 荧光猝灭光谱法 |
2.2.3 粘度测定 |
2.2.4 其它分析技术 |
3 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 的相互作用 |
3.1 BSA 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
3.2 金属配合物与 BSA 相互作用概述 |
3.3 金属配合物与 BSA 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3.3.1 光谱学研究方法 |
3.3.2 电化学方法 |
4 N,N′-双取代草酰胺配体及其配合物的研究 |
4.1 对称 N,N′-双取代草酰胺配体及其配合物 |
4.1.1 顺式构型的草酰胺配体及其配合物 |
4.1.2 反式构型的草酰胺配体及其配合物 |
4.2 不对称 N,N′-双取代草酰胺配体及其配合物 |
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桥联配体的合成、结构及其与 DNA 和 BSA 相互作用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 |
1.2 仪器 |
1.3 配体的合成 |
1.3.1 配体 N-(2-羟基苯基)-N'-(2-氨基-2-甲基乙基)草酰胺(H_3apopoxd)的合成 |
1.3.2 配体 N-(5-氯-2-羟基苯基)-N'-(3-二甲氨基丙基)草酰胺(H_3chdpoxd)的合成 |
1.3.3 配体 N-(2-羧基苯基)-N'-(2-氨乙基)草酰胺(H_3oxbe)的合成 |
1.3.4 配体 N,N'-双(3-甲基氨基丙基)草酰胺(H_2mapox)的合成 |
1.4 晶体结构解析 |
1.5 配体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1.5.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1.5.2 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1.5.3 粘度测定 |
1.6 配体与 BS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1.6.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1.6.2 色氨酸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结构表征 |
2.1.1 N-(2-羟基苯基)-N'-(2-氨基-2-甲基乙基)草酰胺(H_3apopoxd)的结构表征 |
2.1.2 N-(5-氯-2-羟基苯基)-N'-(3-二甲氨基丙基)草酰胺(H_3chdpoxd)的结构表征 |
2.1.3 N-(2-羧基苯基)-N'-(2-氨乙基)草酰胺(H_3oxbe)的结构表征 |
2.1.4 N,N'-双(3-甲基氨基丙基)草酰胺(H_2mapox)的结构表征 |
2.2 配体 H_3chdpoxd 的晶体结构 |
2.3 配体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3.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2.3.2 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2.3.3 粘度测定 |
2.4 配体与 BS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4.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2.4.2 色氨酸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N-(2-羟基苯基)-N′-(2-氨基-2-甲基乙基)草酰胺桥联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与 DNA和 BSA 相互作用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 |
1.2 仪器 |
1.3 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 |
1.3.1 配合物[Cu_2(apopoxd)(bpy)](ClO_4)·H_2O (1) 的合成 |
1.3.2 配合物[Cu_2(apopoxd)dabt](ClO_4)·2H_2O (2) 的合成 |
1.3.3 配合物[Cu_2(apopoxd)(phen)_2](ClO_4) (3) 的合成 |
1.4 晶体结构解析 |
1.5 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1.6 配合物与 BS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配合物的合成 |
2.2 配合物的摩尔电导及一般性质 |
2.3 红外光谱 |
2.4 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解析 |
2.4.1 配合物[Cu_2(apopoxd)(bpy)](ClO_4)·H_2O (1) 的晶体结构 |
2.4.2 配合物[Cu_2(apopoxd)dabt](ClO_4)·2H_2O (2) 的晶体结构 |
2.4.3 配合物[Cu_2(apopoxd)(phen)_2](ClO_4) (3) 的晶体结构 |
2.5 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5.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2.5.2 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2.5.3 粘度测定 |
2.6 配合物与 BS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6.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2.6.2 色氨酸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N-(5-氯-2-羟基苯基)-N′-(3-二甲氨基丙基)草酰胺桥联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与DNA 和 BSA 相互作用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 |
1.2 仪器 |
1.3 配合物的合成 |
1.3.1 配合物[Cu_2(chdpoxd)(H_2O)(bpy)](ClO_4)·CH_3OH (4) 的合成 |
1.3.2 配合物[Ni_2(chdpoxd)(bpy)_2](ClO_4) (5) 的合成 |
1.3.3 配合物 [Cu_2(chdpoxd)(H_2O)(Me_2bpy)]·[Cu_2(chdpoxd)(CH_3OH)(Me2bpy)](ClO_4)_2·-CH_3OH (6) 的合成 |
1.3.4 配合物[Cu_2(chdpoxd)(H_2O)(dabt)](ClO_4)·H_2O (7) 的合成 |
1.3.5 配合物[Cu_2(chdpoxd)(H_2O)(phen)](NO_3)·H_2O (8) 的合成 |
1.3.6 配合物[Cu_2(chdpoxd)(CH_3CH_2OH)(NO_2phen)](NO_3) (9) 的合成 |
1.3.7 配合物 Cu_2(chdpoxd)(Mepy)N_3(10) 的合成 |
1.3.8 配合物{[Cu_3(chdpoxd)_2]·2H_2O}_2·[Cu_3(chdpoxd)2(H_2O)_2] (11) 的合成 |
1.3.9 配合物[Ni_3(chdpoxd)_2(H_2O)(DMF)](H_2O)(DMF) (12) 的合成 |
1.4 晶体结构解析 |
1.5 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1.6 配合物与 BS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配合物的合成 |
2.2 配合物的摩尔电导及一般性质 |
2.3 红外光谱 |
2.4 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解析 |
2.4.1 配合物[Cu_2(chdpoxd)(H_2O)(bpy)](ClO_4)·CH_3OH (4) 的晶体结构 |
2.4.2 配合物[Ni_2(chdpoxd)(bpy)2](ClO_4) (5) 的晶体结构 |
2.4.3 配合物 [Cu_2(chdpoxd)(H_2O)(Me2bpy)]·[Cu_2(chdpoxd)(CH_3OH)(Me2bpy)](ClO_4)_2·-CH_3OH (6) 的晶体结构 |
2.4.4 配合物[Cu_2(chdpoxd)(H_2O)(dabt)](ClO_4)·H_2O (7) 的晶体结构 |
2.4.5 配合物[Cu_2(chdpoxd)(H_2O)(phen)](NO_3)·H_2O (8) 的晶体结构 |
2.4.6 配合物[Cu_2(chdpoxd)(CH_3CH_2OH)(NO_2phen)](NO_3) (9) 的晶体结构 |
2.4.7 配合物 Cu_2(chdpoxd)(Mepy)N3(10) 的晶体结构 |
2.4.8 配合物{[Cu_3(chdpoxd)2]·2H_2O}2·[Cu_3(chdpoxd)_2(H_2O)_2] (11) 的晶体结构 |
2.4.9 配合物[Ni_3(chdpoxd)2(H_2O)(DMF)](H_2O)(DMF) (12) 的晶体结构 |
2.5 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5.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2.5.2 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2.5.3 粘度测定 |
2.6 配合物与 BS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6.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2.6.2 色氨酸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N-(2-羧基苯氨基)-N'-(2-氨乙基)草酰胺桥联四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与 DNA和 BSA 相互作用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 |
1.2 仪器 |
1.3 配合物的合成 |
1.3.1 单核铜配合物 Na[Cu(oxbe)] 的合成 |
1.3.2 配合物[Cu_4(oxbe)2(bpy)_2]Cl22CH_3OH (13) 的合成 |
1.3.3 配合物[Cu_4(oxbe)2(bpy)_2](ClO_4)_(22)H_2O (14) 的合成 |
1.3.4 配合物[Cu_2(oxbe)(dabt)]_2(ClO_4)_2(15) 的合成 |
1.3.5 配合物[Cu_2(oxbe)(dabt)]_2(pic)_2(16) 的合成 |
1.3.6 配合物[Cu_2(oxbe)(phen)]_4(ClO_4)4·6H_2O (17) 的合成 |
1.4 晶体结构解析 |
1.5 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1.6 配合物与 BS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配合物的合成 |
2.2 配合物的摩尔电导及一般性质 |
2.3 红外光谱 |
2.4 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解析 |
2.4.1 配合物[Cu_4(oxbe)_2Cl_2(bpy)_2]·4H_2O (13) 的晶体结构 |
2.4.2 配合物[Cu_4(oxbe)_2(bpy)_2](ClO_4)_(22)H_2O (14) 的晶体结构 |
2.4.3 配合物[Cu_2(oxbe)(dabt)]_2(ClO_4)_2(15) 的晶体结构 |
2.4.4 配合物[Cu_2(oxbe)(dabt)]_2(pic)_2(16) 的晶体结构 |
2.4.5 配合物[Cu_2(oxbe)(phen)]_4(ClO_4)_4·6H_2O (17) 的晶体结构 |
2.5 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5.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2.5.2 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2.5.3 粘度测定 |
2.6 配合物与 BS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6.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2.6.2 色氨酸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其它配体桥联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与 DNA 和 BSA 相互作用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 |
1.2 仪器 |
1.3 配合物的合成 |
1.3.1 配合物[Cu_2(mapox)(bpy)_2](ClO_4)_2(18) 的合成 |
1.3.2 配合物[Cu_2(mapoox)(CH_3OH)(bpy)_2]_2(pic)_4·H_2O (19) 的合成 |
1.3.3 配位聚合物[Tb2(mapoox)_2(ox)_3(H_2O)2]n·(4H_2O)_n(20) 的合成 |
1.4 晶体结构解析 |
1.5 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1.6 BSA 的相互作用研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配合物的合成 |
2.2 配合物的摩尔电导及一般性质 |
2.3 红外光谱 |
2.4 配合物的单晶结构解析 |
2.4.1 配合物[Cu_2(mapox)(bpy)_2](ClO_4)_2(18) 的晶体结构 |
2.4.2 配合物[Cu_2(mapoox)(CH_3OH)(bpy)_2]_2(pic)_4·H_2O (19) 的晶体结构 |
2.4.3 配位聚合物[Tb_2(mapoox)_2(ox)_3(H_2O)_2]_n·(4H_2O)_n(20) 的晶体结构 |
2.5 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5.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2.5.2 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2.5.3 粘度测定 |
2.6 配合物与 BS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6.1 紫外吸收光谱滴定 |
2.6.2 色氨酸荧光猝灭光谱滴定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配体及配合物细胞毒活性研究 |
1 实验部分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创新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三核铜(Ⅰ)配合物合成及结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刺激响应吡啶三氮唑铜(Ⅰ)发光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 鞠鹏.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配体原位反应的三氟乙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 刘晓玮. 汕头大学, 2021
- [3]磺酸铜(Ⅰ)富勒烯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D]. 冉术平. 汕头大学, 2021
- [4]含氮杂环多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 李芬芳. 山西大学, 2019(02)
- [5]基于两性双羧酸配体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D]. 任永合.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6]β-及γ-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 司雯.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7]基于氨基三唑及其衍生物配体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D]. 朱大叶.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5)
- [8]基于直线型二元羧酸双酰肼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 凌晓.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5)
- [9]铜化合物催化乙腈碳碳单键断裂的研究及含邻菲啰啉衍生配体的配合物合成与性质[D]. 徐枫. 南京大学, 2012(04)
- [10]具有核酸和蛋白质键合功能的桥联多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活性研究[D]. 李晓雯.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