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对虾与日本对虾育苗技术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赵雨[1](2021)在《基于微卫星标记的日本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价及群体遗传学研究》文中指出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种类,也是养殖和放流的重要品种。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栖息地衰退和过度捕捞的影响,日本对虾资源量急剧减少。增殖放流作为修复渔业资源的有效办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产行业。本研究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评估了在北部湾海域进行的日本对虾增殖放流效果,同时探究了此次增殖放流是否对北部湾海域的野生日本对虾造成遗传学影响;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对南海区日本对虾自然种群的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旨在评估和分析北部湾日本对虾增殖放流的结果和成效,探明南海区日本对虾群体的遗传特征现状,为今后的日本对虾资源养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数据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利用6对微卫星引物分析了2019年增殖放流结果。对143尾亲体日本对虾和663尾回捕日本对虾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在663尾日本对虾回捕样本中,有101尾个体在6个微卫星位点上可找到与其对应的母本,为本次放流的日本对虾苗种,占回捕日本对虾总数的15.23%。基于5对微卫星引物研究了在北部湾海域进行的日本对虾增殖放流是否对该海域自然种群产生了遗传学影响,分析得出,日本对虾亲本群体、放流群体和回捕群体间遗传差异微弱,并未使该海域日本对虾遗传组成出现明显改变。为探究中国近海日本对虾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现状,对5个日本对虾群体(湛江、汕头、陵水、汕尾、北海)共143尾个体的10对微卫星标记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日本对虾各地理群体均处于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除汕尾与汕头两个地理群体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外,剩余各日本对虾地理群体之间表现为较低程度的遗传分化。根据Nei遗传距离构建UPGMA树的结果显示,湛江、陵水,北海三个群体聚为一支,汕头与汕尾群体聚为另一支,聚类结果与形态变异类型一致。
陈亭君[2](2020)在《低盐、高亚硝酸盐胁迫日本囊对虾转录组分析及MjTPS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文中指出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是中国沿海地区最具有经济价值的虾类之一。低盐和高亚硝酸盐氮是环境胁迫的两个重要因子,与虾类的生长、存活和免疫调节密切相关。研究低盐和高亚硝酸盐氮胁迫日本囊对虾的分子机制,为日本囊对虾的健康养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对低盐和高亚硝酸盐氮胁迫下的日本囊对虾进行转录组分析,并筛选出一个与抗逆性密切相关的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TPS)基因进行克隆,用RNA干扰技术对其抗逆和免疫功能进行初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盐胁迫日本囊对虾转录组分析:在盐度为8的低盐胁迫下,分别于6、12、24、48和96h取日本囊对虾的肝胰腺以及对照组的肝胰腺进行转录组测序。我们获得88890960–105130044个Clean Reads,数据量为6.68G-7.88G,G30为93.34-94.53%,利用Trinity组装后获得48807条unigenes,N50为1746bp。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得到811、589、1095、745和875个差异基因(DEGs)。我们对DEGs进行注释,得到与渗透调节、代谢和免疫相关的通路和基因。并通过q PCR对随机选择的9个基因(Tau D、Sar DH、CLEC、GNMT、BHMT、MAT2α、PPP2Cβ、TAUT和AGMAT)进行验证,其表达量与RNA-seq趋势一致。(2)高亚硝酸盐胁迫日本囊对虾转录组分析:在浓度为80mg/L的高亚硝酸盐胁迫下,分别于6、12、24、48和96h取日本囊对虾的肝胰腺以及对照组的肝胰腺进行转录组测序。10个文库共获得920785608个Clean Reads,数据量为6.48G-7.34G,Q30大于93.07%。利用Trinity软件组装后获得46308条unigenes,N50为1833bp。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得到593、606、1089、497和988个DEGs。我们对DEGs进行注释,得到与免疫和代谢相关通路和基因。并通过q PCR对随机选择的9个差异基因(DPD、ABCH、Pro POb、ACADL、CYP2J、PAT4、BHMT、CLEC和PEPCK)进行验证,其表达量与RNA-seq趋势一致。(3)日本囊对虾TPS基因的克隆和表达:Mj TPS基因c DNA全长3308bp,编码844个氨基酸,其分子质量为95.82ku,p I为6.45,具有Glyco_transf_20 domain和Trehalose_PPase domain两个保守的功能结构域。系统进化树显示Mj TPS基因与甲壳类动物聚为一支。q PCR结果显示,Mj TPS在肝胰腺中表达水平最高,在低盐胁迫6-96h内Mj TPS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上调再下调,而在高亚硝酸盐胁迫6-96h内Mj TPS基因表达水平呈现上调-下调-上调的趋势。(4)Mj TPS基因干扰后功能研究:Mj TPS基因干扰后的3-48h自身表达量显着下降,海藻糖的含量也显着下降。低盐和高亚硝酸盐氮胁迫Mj TPS基因沉默后的日本囊对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率显着增加;Mj TPS基因自身的表达水平以及下游产物合成量都显着降低;免疫基因PMO25、ERP、CD、HSP90、HSP70、HSP60、HMC和CLEC2的表达量发生了显着的改变,通过促进或抑制来参与日本囊对虾的免疫应答。其中,CD和ERP属于溶酶体通路,推测当Mj TPS基因被沉默后,日本囊对虾通过抑制溶酶体通路来参与免疫应答。另外,我们发现Mj TPS基因沉默会影响CHI1、ERP和CHS这3个与蜕皮相关的基因的表达量,推测TPS基因可能与蜕皮相关。
唐亚鹏[3](2019)在《两种微藻对斑节对虾育苗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因子的影响》文中指出对虾产业是全国水产养殖的重要产业,优质苗种是对虾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尽管过去围绕对虾人工育苗的生物饵料、水质、细菌有关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受限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对育苗水环境及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幼体发育与健康关系的认识非常有限。本研究采用对虾繁育生物学,藻类学、水化学、免疫生理学、微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与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两种饵料微藻培育过程中生长及水质因子变化规律,以及两种微藻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育苗水环境微生物群落、对虾幼体体内微生物群落和对幼体发育变态的影响,从分子水平上了解对虾育苗水环境、幼体和微生物群落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斑节对虾人工育苗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牟氏角毛藻与威氏海链藻指数增长周期分别为第0-5天与第0-3天,可达到最大培养密度分别为3×106个·m L-1和1.16×106个·m L-1。两种微藻在指数增长期细菌数量都明显下降,第3-6天牟氏角毛藻藻液中弧菌数量几乎为零,而在第2-4天威氏海链藻藻液中弧菌数量下降到0.13-0.29×103cfu·m L-1。在微藻生长过程中,氨氮与亚硝酸氮质量浓度也随之增高,最终牟氏角毛藻与威氏海链藻藻液中氨氮与亚硝酸氮质量浓度分别达到0.04mg·L-1、0.04mg·L-1和0.06mg·L-1、0.10mg·L-1。因此,在对虾育苗生产中,建议牟氏角毛藻可在培养的第4-6天后进行投喂,威氏海链藻可在培养第3-5天进行投喂。2.投喂两种微藻后能降低育苗水体的弧菌数量,在糠虾1期(M1)期,牟氏角毛藻与威氏海链藻育苗组水体中弧菌的数量最低,分别为0.1×102cfu·m L-1和0.5×102cfu·m L-1。在整个育苗过程中,两种微藻育苗水体的总异养菌数量、氨氮与亚硝酸氮质量浓度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M1~P5期,两组总异养菌数量均达到3.0×105cfu·m L-1左右,牟氏角毛藻组的氨氮与亚硝酸氮质量浓度分别为0.08mg·L-1和0.06mg·L-1,低于威氏海链藻育苗组(0.10mg·L-1和0.08mg·L-1),且在P5期,威氏海链藻育苗组中亚硝酸氮浓度显着高于牟氏角毛藻组育苗水体(p<0.05)。幼体发育各期消化酶活性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Z1期幼体脂肪酶达到最高,在M1期幼体淀粉酶与胃蛋白酶活力最高,脂肪酶在幼体内活力最低,胃蛋白酶活力最高。投喂牟氏角毛藻的幼体在溞状期脂肪酶活力及成活率显着高于威氏海链藻组幼体(p<0.05),P5期幼体在牟氏角毛藻组和威氏海链藻组中成活率分别为18%和11%;投喂威氏海链藻组的幼体蛋白酶活力较高,且在糠虾期幼体淀粉酶活性及变态率显着高于牟氏角毛藻组(p<0.05)。两组斑节对虾幼体免疫酶碱性磷酸酶(AKP)与酸性磷酸酶(ACP)存在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在M1期达到最高,在仔虾期下降,除糠虾期幼体外,牟氏角毛藻组幼体免疫酶活性均高于威氏海链藻组。3.使用Illumina Mi Seq测序平台对育苗水体、幼体以及投喂藻液的微生物群落进行16Sr DNA可变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有样品OTU数总和为13559,幼体内菌群OTU数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Z 1期含有的OTU数最多,对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幼体内菌群在Z1期多样性与丰富度最高,在M1期与P5期达到多样性和丰富度达到最低,而且投喂威氏海链藻组幼体内菌群多样性要低于投喂牟氏角毛藻组。育苗水体与幼体中细菌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组成,牟氏角毛藻藻液中优势菌为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68.93%),威氏海链藻藻液中优势菌为Patescibacteria(52.54%)。Z1期幼体内主要以变形杆菌为主,在牟氏角毛藻与威氏海链藻育苗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85%和82%;M1期牟氏角毛藻育苗组中幼体内放线菌门细菌较多(35.4%),而威氏海链藻组中拟杆菌门所占比例较高(52.64%)。在科水平上,育苗水体与幼体内主要优势细菌为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和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牟氏角毛藻中含有大量的Virgulinella fragilis(68.8%),而威氏海链藻中含有大部分未分类细菌和微杆菌科细菌(Microbacteriaceae)(13.3%),溞状期幼体内主要优势菌为红杆菌科细菌,在牟氏角毛藻与威氏海链藻育苗组糠虾幼体内分别以微杆菌科(35.2%)及腐螺旋菌科(47.4%)为优势菌。投喂的藻液中微生物菌群结构与育苗水环境中菌群结构差异较大。在育苗过程中,饵料转换可以暂时性的影响育苗水体与幼体内菌群,但幼体对外界细菌具有选择性,不会受育苗水体优势细菌影响。
周井娟[4](2016)在《中国对虾养殖业发展轨迹及技术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虾养殖业的兴起与发展是市场需求与技术进步共同推动的结果。文章借助于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及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统计数据库,梳理了1958—2015年中国对虾养殖业整体发展规模、养殖品种、单产水平、生产成本与收益等指标的发展变化情况;分析了对虾苗种繁育和养殖环节的病害防控、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方以及精细化管理等技术变迁的路径,以便深度挖掘产业发展的演进规律,为制定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牟乃海[5](2011)在《中国北方对虾养殖发展之我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对虾养殖事业,在北方萌芽、发展壮大、达到巅峰;在全国挫败、挣扎恢复;在南方走出困境、创造了更大的辉煌。面对北方对虾养殖成效不能与南方相提并论的局面,北方对虾养殖发展应做何对策?笔者有一些粗浅的想法,提出来与业内人士商榷。一、北方养虾在1993年前的辉煌历程
邓应能[6](2011)在《不同养殖系统生物絮团调控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絮团是养殖水体中以异养微生物为主经生物絮凝作用结合水体中有机质、原生动物、藻类等而形成的絮状物,具有改善水质、节省饲料、提高养殖动物免疫力等作用。本论文通过养殖试验,研究了生物絮团在不同养殖系统的形成条件及其最适养殖模式的建立。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生物絮团是养殖水体中以异养微生物为主,经生物絮凝作用结合水体中有机质、原生动物、藻类等而形成的絮状物,具有改善水质、节省饲料、提高养殖动物免疫力的作用。本文尝试将生物絮团技术应用到凡纳滨对虾试验性封闭养殖系统中,首先以蔗糖为碳源研究了形成生物絮团所需适宜添加量,进一步研究了形成生物絮团所需添加的最适碳源和生物絮团养殖系统中凡纳滨对虾的适宜养殖密度。结果表明:用42%蛋白含量的饲料养殖凡纳滨对虾,在密度为150和300尾/m2,每天按饲料量的77%在水体中添加蔗糖的条件下,生物絮团4d即可形成,在84d的养殖期内,养殖水体的氨氮和亚硝酸氮浓度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对虾成活率在80%以上,取得较好的养殖收获。第二部分是以凡纳滨对虾和中国对虾无节幼体为养殖对象,研究生物絮团在对虾幼体变态过程中的作用模式。试验以不同浓度的蔗糖为碳源,研究对虾变态存活情况;在蔗糖浓度为20 ppm的碳源下研究育苗水质参数和不同时期培育生物絮团对对虾变态存活的影响差异。三个实验设计中试验组与对照组都设置2个平行组。结果表明:第一个条件在养殖中国对虾无节幼体下,20 ppm与40 ppm的蔗糖试验组之间在不同时期变态率差异不显着,分别为13.6%和7.4%,但传统育苗方式与它们相比,具有显着性优势,为35.8%,其它蔗糖浓度最终无转变成仔虾;第二个条件在养殖凡纳滨对虾无节幼体下,pH在20 ppm蔗糖浓度下,变化幅度高于传统养殖模式,在生物絮团形成后,pH也趋于稳定在8.05,氨态氮浓度与亚硝酸盐浓度在20 ppm蔗糖浓度下均能得到较好控制,而在传统模式对照组中不断升高;第三个条件在养殖中国对虾无节幼体条件下,传统育苗、无节幼体放养前两天培育生物絮团、无节幼体放养即培育生物絮团和蚤Ⅲ期开始培育生物絮团最终存活率分别为35.8%、13.6%、23.3%和67.9%,其中无节幼体放养前两天培育生物絮团和无节幼体放养即培育生物絮团的差异不显着,其它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最终确定在蚤Ⅲ期开始培育生物絮团为最佳的育苗方式,中国对虾最终存活率达到67.9%,换水量仅为6.25 m3。因此,生物絮团作为一种改善水质的先进技术,在对虾育苗过程中的合理运用能显着提高对虾育苗成活率,维持水质稳定并大量减少水体交换。第三部分是以日本对虾为养殖对象,研究生物絮团技术在铺设稻壳工厂化养殖日本对虾过程中的应用。在生物絮团的不同培养方式和不同养殖密度下,研究日本对虾工厂化养殖效果。试验由于受到日本对虾苗种质量问题的困扰,导致此次试验结果不理想,最终没有养殖出成品虾,但在实验过程中,前期部分水质及生长存活数据表明:直接在养殖水体培育生物絮团与添加发酵菌液培育生物絮团,在前期对虾生长上都能比在工厂内换水养殖日本对虾的作用更显着,而在室内室外不同密度养殖条件下,日本对虾密度为300尾/m3的室外养殖更具有优势性。第四部分是以大菱鲆为养殖对象,实验在试验桶内进行,对生物絮团技术在大菱鲆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试验,以生物絮团不换水养殖为实验组,传统井水控温养殖为对照组,每组2个平行。结果表明大菱鲆能适应生物絮团的环境,存活率达到70%,并且生物絮团能稳定水体氨态氮与亚硝酸态氮浓度,保持大菱鲆适宜的水质条件,但pH在生物絮团形成过程中存在波动,可用化学试剂进行调节以适合正常养殖。综合考虑经济、环境、产品质量等因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应用生物絮团技术改善养殖水体水质、节约成本、降低污染物的排放等。本试验为小水体试验,仅为初步探索,生物絮团在大菱鲆的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还需深入研究。
吴志刚[7](2010)在《中国主要出口虾类的分子鉴定标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虾的种类繁多,仅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出的具有商业或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虾就有300多种,为重要的经济水产品之一。据FAO统计,全球每年捕捞和养殖虾的产量约为600万吨,其中约60%进行国际贸易。目前虾产品年出口值超过140亿美元,占渔业总出口值的16%,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中国沿海养殖和捕捞(含海水和淡水)的虾主要有斑节对虾(Penaeus. momodon)、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a)、罗氏沼虾(Maeobrachium rosenbergii)、墨吉对虾(Penaeus merguiensis)、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等,年出口量近30万吨,产值近17亿美元。近年来,国际上对贸易品种的要求日益严格,物种鉴定己成为出口农产品、食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一。通常,虾类的品种鉴定主要依据形态学标准(如外形、颜色等)来进行。然而当用于形态辨别的部分被去除、形态非常相近或未形成可辨别形态时,虾类的品种鉴定则显得非常困难,因此采用分子鉴定标记进行品种鉴定的研究日益引起重视,如核糖体转录间隔区、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基因、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等。本研究首先利用虾类核糖体基因高度保守的18s、28s和中间的5.8s区域,设计出了通用引物,对中国几种主要出口虾类ITS1区域进行PCR扩增并测序。根据测序结果,筛选出了合适的选择性内切酶,针对所研究各虾品种的ITS1序列产生出特异性的酶切图谱,将它们作为分子标签,应用于中国主要出口虾类品种及其产地的快速鉴定,具有特异性强、重复性高、检测时间短、成本低的特点。在该部分研究中,利用所设计的引物,所得到虾类ITS1长度变化在448 bp(戴氏赤虾)到1491 bp(日本沼虾)之间,GC含量为40.95-66.83%,其中戴氏赤虾和日本沼虾的ITS1序列为目前所报道的最短和最长的虾类ITS1序列。各虾品种的ITS1序列比较发现,微卫星序列大多出现在5′端和中间区域。同一种虾品种的微卫星序列差异与群体间ITS1的变异和长度多态性紧密相关,而且对虾科对虾属各虾品种比较发现,亲缘关系越近,其微卫星序列相似度越高。对虾科5个虾品种之间可用ITS1数据进行很好的区分。此外,结合PCR-RFLP技术,不同虾品种的ITS1序列可产生特定的酶切片段,可以此对它们进行有效区分。这些结果表明,ITS1序列作为一个重要的分子标签,在不同分类水平上具有很高的变异性,在虾类品种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还采用荧光标记引物的AFLP分析方法,对中国主要出口虾类资源进行了遗传变异和品种鉴别研究,依据AFLP标记的数据结果,我们对对虾科下不同属的虾类系统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上,日本对虾(P.japonicus)和宽沟对虾(P. monodon)之间最小,为0.214;中华管鞭虾(S. crassicornis)和鹰爪虾(T. curvirostris)之间最大,为0.659;遗传一致度上,日本对虾(P.japonicus)和宽沟对虾(P. monodon)最近,为0.787;管鞭虾科的中华管鞭虾(S. crassicornis)和对虾科鹰爪虾属的鹰爪虾(T. curvirostris)之间最远,为0.341。二种分析方法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基于AFLP标记揭示的不同虾类之间的遗传距离比较稳定。依据Jaccard遗传相似性系数构建对虾科下所有供试虾样品的UPGMA系统聚类关系图,其中中华管鞭虾(S. crassicornis)作为Outgroup单元对照,独立在外,成一个单独的分支,所有对虾科虾类均聚为一类,在Jaccard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38处,对虾科内不同属虾类可进一步细分为三大分支。第Ⅰ分支主要由哈氏仿对虾(P.hardwickii)、刀额新对虾(M. ensis)和戴氏赤虾(M.dalei)三类组成;第Ⅱ分支主要由宽沟对虾(P.latisulcatus)、日本对虾(P. japonicus)和凡纳滨对虾(L. vannamei)组成;第Ⅲ分支仅由鹰爪虾(T. curvirostris)组成。这表明利用AFLP标记可以揭示不同虾类之间的遗传差异程度,分析物种之间的系统亲缘关系。本研究中12对引物共扩增出了841条DNA谱带,所有条带的分子量范围在50-550bp之间,其中601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71.5%,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70.1条总带和50.1条多态性条带。相比于其它研究者采用AFLP标记对对虾科虾类的分析结果来说,多态性位点百分率相对偏高。在引物鉴别效率方面,12对AFLP引物中可将所有供试虾样品100%区分开的引物组合有4对:E-ACG/M-CAA、E-AGG/M-CTA、E-AGG/M-CTC和E-AGG/M-CTT,12对引物的平均鉴别效率达92.8%,可见AFLP标记用于虾种水平上的鉴别效率非常高,这也间接反映出不同虾之间的遗传背景差异较大。本研究采用ITS技术和AFLP技术分析了不同地理区域的凡纳对虾群体的遗传变异和群体遗传分化。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凡纳对虾主要养殖区养殖的凡纳对虾的种质资源与来自美国夏威夷的亲本已有较大的差异,需引起高度重视。建立的技术方法对我国主要养殖虾类的品质退化情况评估、虾苗健康程度的评估,促进虾类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维护中国虾产品出口贸易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前瞻性研究意义。
范延琛[8](2009)在《崂山湾日本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与古镇口湾褐牙鲆增殖放流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6月27曰和7月4日,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在崂山湾进行日本对虾的增殖放流,共放流日本对虾苗种6328.2万尾,平均体长为8.1-11.0mm。本论文采用底拖网跟踪调查与调访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放流日本对虾的分布、生长规律以及回捕率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增殖放流的效果进行了评估,旨在为今后日本对虾的增殖放流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2008年8月份,放流的日本对虾主要分布在鳌山头近岸和小管岛近岸浅水区(水深小于5m),9月份随着水温的下降,日本对虾逐渐向深水迁移。本次放流日本对虾群体在2008年8-10月份的回捕率仅为0.48%。本文通过对回捕日本对虾样品的体重、体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其体长与体重关系,并计算得出放流日本对虾的生长方程与生长速度方程如下:雌虾:雄虾:根据上述的生长方程,计算得出雌性日本对虾的生长拐点为tr=87.7d,体重最大日增长量为dwtr/dtr=0.39g;雄性日本对虾的生长拐点为tr=78.2d,体重最大日增长量为dwtr/dtr=0.35g。由此可以推算,本次在崂山湾放流的日本对虾雌性和雄性个体分别在2008年9月2日和8月24日左右达到最大的生长速度,据此,开捕时间应控制在9月中旬为宜。2008年,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在古镇口湾首次进行褐牙鲆苗种的增殖放流,在2008年9月25日放流的褐牙鲆中,选择体长规格在9cm以上的健壮苗种约10000尾,采用挂牌标志的方法进行标志放流。本论文对褐牙鲆在古镇口湾的增殖放流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为古镇口湾褐牙鲆的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2009年3月11日捕获褐牙鲆17尾,平均体长23cm,平均体重202g;4月11日捕获褐牙鲆19尾,平均体长26cm,平均体重262g;表明放流牙鲆生长状况良好,考虑到褐牙鲆的生长周期,其增殖放流效果须等到2009年秋季作进一步的调查评估。
何玉英[9](2009)在《中国对虾生长性状和对高氨氮和高pH抗性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黄、渤海及朝鲜半岛沿海,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渔业对象及海水养殖虾类。在养虾业发展盛期(1990年前后)曾占到我国对虾养殖产量的70%左右。但1993年以后,由于品种、病害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养殖产量急剧下降,不到全国对虾养殖产量的1/3。缺乏经过人工选育的优良品种、培育的虾苗质量差是对虾养殖业存在的关键问题。我国目前养殖的中国对虾只有“黄海1号”1个新品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另外,“野捕家养”的苗种供应系统也不能满足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研究在中国对虾“黄海1号”选育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生长和抗逆性状选育的初步研究。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对虾“黄海1号”与野生群体F1代生长发育规律比较采用4种生长曲线模型对中国对虾“黄海1号”和野生群体F1代15项形态性状的生长规律进行了拟合,以三次函数模型的拟合优度(R2)最高;采用三次函数模型拟合的2个群体各形态性状的生长曲线、拐点月龄以及拐点体重(各形态性状长度)结果表明,中国对虾“黄海1号"的拐点月龄为2.87(拐点体重14.98g),野生群体F1代的拐点月龄为4.05(拐点体重26.26g);中国对虾“黄海1号”各形态性状的拐点月龄分布在0.51~3.07之间,达到最大生长速度的顺序分别为:头胸甲长>第1腹节宽>头胸甲高>腹1高>头胸甲宽>体长>全长>腹节5长>腹节3和4长>尾节长>腹节2长>腹节1长>腹节6长;野生群体F1代除第2腹节长的拐点月龄为0.45之外,其它性状的拐点月龄分布在2.38~3.08之间,达到最大生长速度的顺序分别为:腹节2长>腹节1长>腹节3长>腹节4长>头胸甲高>腹节5长>舞头胸甲宽>全长>腹1高>腹1宽>尾节长=头胸甲长=体长>腹节6长,除第1和第2腹节长2个性状外,野生群体F1代的其它性状均比中国对虾“黄海1号”发育迟缓了1个月左右。2.中国对虾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估计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建立了51个全同胞家系(包括35个半同胞家系),分别测定了中国对虾150日龄时各家系的体长、头胸甲长、腹节长和体重。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采用方差、协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对虾150日龄时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虾体长遗传力的估计值在0.36~0.51之间,头胸甲长的遗传力估计值在0.14~0.24之间,腹节长的遗传力估计值在0.25~0.50之间,而体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在0.04~0.29之间。中国对虾各生长性状之间表现出高的正相关,其中体重和腹节长的遗传相关最大为0.920,其次为体长和腹节长(0.915)、体长和体重(0.880)、体重和头胸甲长(0.870)、腹节长和头胸甲长(0.861)之间的遗传相关,以体长和头胸甲长之间的遗传相关为最小(0.832)。各性状表型相关在0.795~0.905之间,t检验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3.中国对虾生长性状遗传标记的筛选采用RAPD技术对“黄海1号”中国对虾快速生长选育群体第6代大个体群体(CP-a)和小个体群体(CP-b)以及野生群体(WP)为对照组的各50尾个体进行扩增,获得可能与生长性状相关的9个RAPD遗传标记。对获得的标记进行克隆、测序并根据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3个群体进行SCAR标记分析。其中6对引物(SCAR1、SCAR2、SCAR3、SCAR4、SCAR5和SCAR6)在3个群体中有扩增产物,前4对引物在3个群体共150尾个体中的扩增产物无多态性。SCAR5和SCAR6在3个群体中的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依据扩增产物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表明,SCAR5扩增的多态片段在3个群体中的组成比例分别为78%、52%和54%,差异显着(P<0.05);SCAR6扩增的多态片段经电泳后产生3个等位基因,6种基因型,只有CP-b含有等位基因A。这2个标记可以作为与中国对虾生长性状相关的候选标记,为在生产实践中实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理论基础。4.中国对虾家系仔虾幼苗对氨氮和pH的耐受性比较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建立中国对虾家系,对建立的20个家系幼体通过急性毒性试验进行抗氨氮和pH性状的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时间中国对虾家系仔虾幼苗对氨氮和pH的耐受性差异极显着(p<0.01)和显着(p<0.05),24h、48h和72h对氨氮耐受性的平均半数致死值分别为62.15、30.31和15.60 mg/L,对pH耐受性的平均半数致死值分别为9.99、9.41和9.12。以平均LD50值为评价指标,综合24h、48h和72h各家系对氨氮和pH的耐受性,最终筛选出对氨氮耐受性最强的家系8个,对pH耐受性最强的家系10个,对氨氮和pH耐受性均较强的家系7个,为构建中国对虾抗逆基础群体,开展中国对虾抗逆新品系的选育工作提供了基础。5.中国对虾养殖群体生长和抗逆性状杂交优势与遗传相关分析对中国对虾3个养殖群体:中国对虾“黄海1号”昌邑群体(CY)、中国对虾“黄海1号”河北群体(HB)以及日照近海野生群体养殖F1代(WP)及其6个杂交组合子一代150日龄的生长性状和对高氨氮和高pH的抗性进行了测定,计算了各项指标的杂种优势率及遗传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性状上,CY×WP组合的子一代无论在形态性状(体长、头胸甲长、腹节长)还是体重均较其它组合表现出最大的杂种优势(2.28%~18.20%),而CY×HB和WP×CY组合子一代的各生长性状表现出杂交劣势。在抗性方面,6种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12.67%~69.33%),其中,以HB×WP组合的杂种优势最明显(69.33%)。而在对高pH的抗性方面,CY×HB、HB×WP和WP×HB组合的子一代表现出杂种劣势,而其它组合表现出杂种优势,其中以WP×CY组合子一代的杂种优势最明显(16.03%)。遗传相关分析表明,中国对虾各生长性状与对高氨氮和高pH抗性方面存在负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各生长性状与高氨氮抗性之间的遗传相关在-0.528~0之间,表型相关在-0.103~0之间,各生长性状与高pH抗性之间的遗传相关在-0.221~0.027之间,表型相关在-0.042~0.005之间。因此,在中国对虾选育过程中,可以采用综合选择指数的方法对生长性状和抗逆性状进行聚合性状的选育。
王凤敏,杨凯,王合全,张志华[10](2008)在《2008年上半年河北省海水养虾病害发生情况调查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中国对虾与日本对虾育苗技术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对虾与日本对虾育苗技术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卫星标记的日本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价及群体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 |
1.1.1 增殖放流的定义 |
1.1.2 国内外增殖放流的历史和现状 |
1.1.3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遗传学影响 |
1.2 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1.2.1 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应用 |
1.2.2 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在增殖放流中的应用 |
1.3 日本对虾的增殖放流 |
1.3.1 日本对虾研究进展 |
1.3.2 日本对虾增殖放流历史和现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日本对虾增殖放流研究 |
2.1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日本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
2.1.1 前言 |
2.1.2 材料与方法 |
2.1.3 结果 |
2.1.4 讨论 |
2.2 日本对虾增殖放流对自然群体的遗传学影响 |
2.2.1 前言 |
2.2.2 材料与方法 |
2.2.3 结果 |
2.2.4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日本对虾群体遗传学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DNA的提取 |
3.2.3 PCR扩增 |
3.2.4 数据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荧光标记基因分型结果 |
3.3.2 群体遗传多样性 |
3.3.3 群体遗传结构 |
3.3.4 自由交配估计 |
3.4 讨论 |
3.4.1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2 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低盐、高亚硝酸盐胁迫日本囊对虾转录组分析及MjTPS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日本囊对虾简介 |
1.1.1 日本囊对虾的生物学特性 |
1.1.2 日本囊对虾研究现状 |
1.2 水产养殖中低盐和亚硝酸盐胁迫 |
1.2.1 低盐胁迫对虾类的影响 |
1.2.2 亚硝酸盐胁迫对虾类的影响 |
1.3 转录组测序 |
1.3.1 高通量测序技术 |
1.3.2 甲壳类在环境胁迫下转录组测序的研究 |
1.4 海藻糖合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
1.5 RNA干扰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日本囊对虾在低盐胁迫下肝胰腺的转录组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转录组的测序和从头组装 |
2.2.2 基因的功能注释 |
2.2.3 差异基因的表达分析 |
2.2.4 差异基因的GO功能分类和KEGG富集分析 |
2.2.5 q PCR验证RNA-seq |
2.3 讨论 |
2.3.1 转录组数据的质量评估 |
2.3.2 低盐胁迫下与离子交换有关的过程和差异基因 |
2.3.3 低盐胁迫下与渗透调节相关的脂质代谢 |
2.3.4 低盐胁迫下的免疫应答 |
3 日本囊对虾在高亚硝酸盐胁迫下肝胰腺的转录组分析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转录组的测序和从头组装 |
3.2.2 基因的功能注释 |
3.2.3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3.2.4 差异基因的GO功能分类和KEGG富集分析 |
3.2.5 q PCR验证RNA-seq |
3.3 讨论 |
4 日本囊对虾TPS基因c DNA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1.1 日本囊对虾的组织材料 |
4.1.2 日本囊对虾低盐和亚硝酸盐应激下的组织材料 |
4.1.3 干扰实验的日本囊对虾 |
4.1.4 实验试剂 |
4.1.5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日本囊对虾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MjTPS)基因的筛选 |
4.2.2 日本囊对虾TPS基因的克隆 |
4.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4 MjTPS基因的不同组织以及低盐和高亚硝酸盐胁迫的表达分析 |
4.2.5 RNA干扰 |
4.3 实验结果 |
4.3.1 MjTPS基因序列分析 |
4.3.2 日本囊对虾TPS基因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 |
4.3.3 日本囊对虾TPS基因的组织表达分析 |
4.3.4 低盐应激日本囊对虾TPS基因表达分析 |
4.3.5 高亚硝酸盐应激日本囊对虾TPS基因表达分析 |
4.3.6 日本囊对虾TPS基因沉默后的表达以及下游产物分析 |
4.3.7 MjTPS基因沉默后低盐和高亚硝酸盐胁迫日本囊对虾的死亡率 |
4.3.8 Mj TPS基因沉默后低盐和亚硝酸盐胁迫Mj TPS的表达和下游产物合成量的变化 |
4.3.9 MjTPS基因沉默后低盐免疫基因的表达分析 |
4.3.10 MjTPS基因沉默后高亚硝酸盐免疫基因的表达分析 |
4.4 讨论 |
4.4.1 日本囊对虾TPS基因的分子特征 |
4.4.2 MjTPS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
4.4.3 TPS在胁迫环境下的表达情况 |
4.4.4 MjTPS基因干扰后的表达以及海藻糖合成分析 |
4.4.5 MjTPS基因干扰后抗逆性 |
4.4.6 MjTPS基因的免疫功能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3)两种微藻对斑节对虾育苗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斑节对虾人工育苗 |
1.2 微藻在水产上的应用 |
1.2.1 微藻简介 |
1.2.2 微藻作为生物饵料在水产动物人工育苗中的应用 |
1.2.3 微藻对水质的调节作用 |
1.2.4 水环境中微藻与细菌的关系 |
1.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养殖水环境微生物研究的应用 |
1.4 虾类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威氏海链藻和牟氏角毛藻培养中藻细胞、细菌数量及水质指标变化规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藻种和培养基 |
2.1.2 实验方案及管理 |
2.1.3 藻细胞数目测定 |
2.1.4 微藻的比生长速率测定 |
2.1.5 细菌测定方法 |
2.1.6 亚硝酸氮与氨氮的测定 |
2.1.7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两种微藻培养过程中藻密度及比生长率变化 |
2.2.2 两种微藻培养过程中弧菌及异养菌数量变化 |
2.2.3 两种微藻培养过程中氨氮与亚硝酸氮质量浓度变化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藻对斑节对虾育苗水体异养细菌、水质因子以及幼体发育、免疫指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虾及饲养管理 |
3.1.2 实验方案 |
3.1.3 细菌测定方法 |
3.1.4 亚硝酸氮与氨氮的测定 |
3.1.5 幼体酶活测定 |
3.1.6 幼体变态、成活率测定 |
3.1.7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体异养菌与弧菌数量变化 |
3.2.2 水体氨氮与亚硝酸氮质量浓度变化 |
3.2.3 幼体消化酶变化 |
3.2.4 幼体免疫酶变化 |
3.2.5 幼体变态、成活率变化 |
3.3 讨论 |
3.3.1 微藻对育苗水体细菌数量的影响 |
3.3.2 微藻对育苗水体水质指标的影响 |
3.3.3 微藻对幼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4 微藻对幼体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
3.3.5 微藻对幼体变态及成活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藻对育苗水体及幼体内菌群结构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虾及饲养管理 |
4.1.2 样品采集 |
4.1.3 细菌总DNA提取及多样性分析 |
4.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质检结果分析 |
4.2.2 菌群多样性分析 |
4.2.3 菌群结构变化 |
4.2.4 菌群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幼体发育各期体内菌群变化 |
4.3.2 影响菌群变化的因素 |
4.3.3 优势细菌在育苗中发挥的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会议 |
(4)中国对虾养殖业发展轨迹及技术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国对虾养殖业发展轨迹 |
1.1 产业整体发展概况 |
1.2 养殖品种 |
1.3 单产水平 |
1.4 养殖成本与收益分析 |
2 对虾养殖技术的进展 |
2.1 繁殖阶段 |
2.2 养殖阶段 |
2.2.1病害防控技术 |
2.2.2营养需求及饲料配方技术 |
2.2.3精细化管理 |
3 结语 |
(6)不同养殖系统生物絮团调控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生物絮团形成条件研究现状与进展 |
1 水产动物养殖对水体的污染 |
1.1 鱼类养殖产生的污染 |
1.2 虾类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
1.3 养殖贝类造成的污染 |
1.4 水产养殖中的化学物质残留 |
2 影响生物絮团形成因素 |
2.1 水体搅拌强度 |
2.2 溶解氧 |
2.3 有机碳源 |
2.4 温度 |
2.5 酸碱度 |
3 前景与展望 |
第二章 生物絮团在凡纳滨对虾封闭养殖试验中的形成条件及作用效果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场地和设施 |
1.2 试验对虾和养殖方法 |
1.3 养殖系统中适宜碳源量的确定 |
1.4 最适有机碳源筛选 |
1.5 对虾不同放养密度对对水质参数和生长的影响 |
1.6 生物絮团形成量及理化指标监测 |
1.7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物絮团形成观察 |
2.2 养殖系统中适宜碳源量的确定 |
2.3 有机碳源筛选 |
2.4 对虾不同养殖密度对氨氮和亚硝基氮浓度的影响 |
2.5 对虾不同养殖密度对对虾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 |
3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生物絮团技术应用于对虾育苗中作用及模式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无节幼体来源 |
1.1.2 饲料来源 |
1.1.3 有益菌种来源 |
1.2 不同蔗糖添加浓度,幼体成活率试验 |
1.3 碳源浓度为20 ppm,育苗水体水质变化试验 |
1.4 不同变态期培育生物絮团,幼体成活率试验 |
1.5 幼体成活率分析 |
1.6 水质检测方法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不同蔗糖添加浓度,幼体成活率试验 |
2.2 碳源浓度为20 ppm,育苗水体水质变化试验 |
2.2.1 育苗过程水体pH 变化情况 |
2.2.2 生物絮团育苗过程中亚硝酸盐与氨氮的浓度变化情况 |
2.3 不同变态期培育生物絮团,幼体成活率试验 |
3 讨论 |
3.1 不同蔗糖添加浓度,幼体存活率试验 |
3.2 碳源浓度为20ppm,育苗水体水质变化 |
3.3 不同变态期培育生物絮团,对虾幼体存活率分析 |
3.4 换水量与存活率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用稻壳铺底进行日本对虾生物絮团养殖的探索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养殖池设置 |
1.3 强化培养生物絮团 |
1.4 微生物发酵池 |
1.5 泡稻壳排酸 |
1.6 系统增氧设备 |
1.7 有益菌种 |
1.8 饵料投喂方式 |
1.9 生物絮团培育方式在日本对虾稻壳养殖中的效果 |
1.10 在生物絮团状态下,养殖密度差异对日本对虾稻壳养殖的效果 |
1.11 检测指标及检测方式 |
1.12 对虾病毒检测 |
1.12.1 检测步骤如下 |
1.12.2 检测结果判别 |
1.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生物絮团培育方式在日本对虾稻壳养殖中的效应 |
2.2 在生物絮团状态下,养殖密度差异对日本对虾稻壳养殖的效应 |
2.3 日本对虾病毒检测 |
3 讨论 |
小结 |
第五章 生物絮团技术在大菱鲆养殖试验中的摸索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生物絮团形成量及理化指标监测 |
1.4 碳源添加量的确定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絮团状态 |
2.2 水质参数 |
2.3 大菱鲆存活率 |
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主要出口虾类的分子鉴定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概论 |
1.1 中国主要虾类的生物学分类、特征、习性与分布 |
1.2 全球虾类捕捞与养殖概况 |
1.3 虾产品国际贸易状况 |
第二章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虾类研究中的应用 |
2.1 分子标记的种类及特点 |
2.2 常用DNA分子标记技术 |
2.2.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2.2.2 随机扩增多态性 |
2.2.3 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 |
2.2.4 简单序列重复间区DNA标记 |
2.2.5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
2.2.6 核糖体基因间隔序列 |
2.3 虾类分子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
2.4 虾类遗传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
2.5 课题的研究意义 |
2.5.1 进出口贸易的要求 |
2.5.2 种质资源保护的需求 |
2.6 研究技术路线及预期研究结果 |
2.6.1 核糖体基因间隔序列(ITS)研究方法 |
2.6.2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研究方法 |
2.6.3 预期研究结果 |
2.7. 本研究的意义与创新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部分 |
第三章 中国主要出口虾类核糖体基因间隔序列(ITS)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虾样品收集 |
3.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3 基因组DNA提取 |
3.1.4 PCR扩增 |
3.1.5 ITS1序列测定 |
3.1.6 ITS1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 |
3.1.7 ITS1的RFLP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虾DNA的提取 |
3.2.2 虾ITS区的PCR扩增及测序 |
3.2.3 同一虾个体内ITS1序列变异分析 |
3.2.4 同一虾品种的不同群体ITS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5 不同虾品种之间ITS1序列的变异 |
3.2.6 对虾科对虾属品种的遗传进化分析 |
3.2.7 部分虾品种的ITS1序列和RFLP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中国主要出口虾类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3 虾基因组DNA提取 |
4.1.4 模板DNA纯度及浓度检测 |
4.1.5 DNA双酶切、连接反应 |
4.1.6 预扩增反应(Preselective PCR) |
4.1.7 选择性扩增体系(SELECTIVE PCR) |
4.1.8 毛细管电泳检测体系 |
4.1.9 数据收集和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虾基因组DNA提取质量 |
4.2.2 酶切-连接结果 |
4.2.3 预扩增结果 |
4.2.4 选择性扩增结果 |
4.2.5 毛细管电泳检测结果 |
4.2.6 内标(MARKER)稳定性 |
4.2.7 引物的稳定性 |
4.2.8 AFLP标记对不同虾的种间鉴别效率 |
4.2.9 AFLP标记对同种虾内不同个体的鉴别效率 |
4.2.10 12对AFLP引物对不同虾的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分析 |
4.2.11 AFLP指纹图谱对不同虾的鉴别效率 |
4.2.12 12对引物对不同虾的扩增多态性比较 |
4.2.13 系统聚类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我国沿海凡纳对虾养殖群体的AFLP遗传变异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品来源 |
5.1.2 DNA提取 |
5.1.3 酶切-链接反应 |
5.1.4 预扩增反应 |
5.1.5 选择性扩增反应 |
5.1.6 毛细管电泳检测体系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我国养殖凡纳对虾的遗传多样性 |
5.2.2 不同凡纳对虾养殖群体之间遗传变异 |
5.2.3 凡纳对虾群体的聚类分析 |
5.2.4 凡纳对虾个体的聚类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AFLP分析方法的关键之处 |
5.3.2 荧光标记引物AFLP分析方法的简捷性和高效性 |
5.3.3 我国养殖凡纳对虾的遗传多样性 |
5.3.4 我国养殖凡纳对虾的群体遗传分化 |
第六章 讨论 |
6.1 我国沿海养殖凡纳对虾的种质资源分析 |
6.2 基于AFLP标记和ITS序列的系统聚类分析比较 |
6.3 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略语表 |
附件Ⅰ:本研究涉及各种虾类形态图谱 |
附件Ⅱ:作者简历 |
(8)崂山湾日本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与古镇口湾褐牙鲆增殖放流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绪论 |
1.1 日本对虾增殖放流 |
1.1.1 日本对虾的生物学特征与生态习性 |
1.1.2 日本对虾的敌害生物 |
1.1.3 日本对虾的增养殖现状 |
1.1.4 日本对虾放流技术 |
1.1.5 日本对虾放流效果评估 |
1.2 褐牙鲆增殖放流 |
1.2.1 褐牙鲆的生物学特征与生态习性 |
1.2.2 褐牙鲆的敌害生物 |
1.2.3 褐牙鲆的增养殖现状 |
1.2.4 褐牙鲆放流技术 |
1.2.5 褐牙鲆放流效果评估 |
2 崂山湾日本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苗种放流 |
2.1.2 调查与评估方法 |
2.2 结果 |
2.2.1 跟踪调查 |
2.2.2 回捕调查 |
2.2.3 体长与体重关系 |
2.2.4 生长方程 |
2.2.5 生长速度 |
2.2.6 回捕率 |
2.2.7 效益分析 |
2.3 讨论 |
2.3.1 放流日本对虾的分布 |
2.3.2 日本对虾的生长特性 |
2.3.3 生长方程的拟合 |
2.3.4 放流与开捕的时间 |
2.3.5 回捕率 |
3 古镇口湾褐牙鲆增殖放流的初步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放流地点 |
3.1.2 放流苗种来源及培育 |
3.1.3 苗种放流方法 |
3.1.4 标志放流 |
3.1.5 效果检验 |
3.1.6 回捕调查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标志鱼暂养成活率 |
3.2.2 回捕调查 |
3.2.3 合理的放流时间 |
4 结论 |
4.1 总结 |
4.2 增殖放流存在的问题 |
4.3 实现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国对虾生长性状和对高氨氮和高pH抗性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我国对虾养殖概况 |
1 国外对虾养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 对虾的养殖现状 |
1.2 世界对虾养殖的发展趋势 |
2 我国对虾养殖现状 |
3 我国对虾养殖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对虾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
1 传统的品种培育技术及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
1.1 选择育种 |
1.2 杂交育种 |
2 现代生物技术育种 |
第三节 数量遗传学在对虾育种的应用 |
1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
2 数量性状的数学模型 |
2.1 表现型值的分解 |
2.2 基因型值的遗传分解 |
3 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
3.1 遗传力 |
3.2 遗传相关 |
3.3 遗传参数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
第四节 遗传标记技术在对虾育种中的应用 |
1 遗传标记的种类 |
1.1 形态学标记 |
1.2 细胞学标记 |
1.3 生化标记 |
1.4 DNA标记 |
2 遗传标记在对虾育种中的应用 |
2.1 遗传多样性及系统演化分析 |
2.2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 |
2.3 定位重要经济性状的基因 |
2.4 标记辅助育种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国对虾“黄海1号”与野生群体F_1代生长发育规律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中国对虾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估计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中国对虾生长性状遗传标记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国对虾家系仔虾幼苗对氨氮和pH的耐受性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中国对虾养殖群体生长和抗逆性状杂交优势及遗传相关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获奖情况 |
(10)2008年上半年河北省海水养虾病害发生情况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
2 发病特点 |
2.1 日本对虾发病情况 |
2.2 南美白对虾发病情况 |
2.3 中国对虾选育品种发病情况 |
3 病因初析 |
3.1 病原诊断 |
3.2 大面积感染和死亡原因分析 |
3.2.1 病原体的广泛存在是造成对虾大面积感染和发病的基础性因素 |
3.2.2 水环境条件的恶化, 是引发虾病暴发的直接诱因 |
3.2.3 苗种质量下降使得病情加剧 |
4 措施、建议 |
4.1 重视池塘水质的检测和调控管理技术 |
4.2 加大增氧技术、微生态改良技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
4.3 示范推广优良品种 |
4.4 重视生态养殖模式的建立以及合理的搭配 |
4.5 进行池塘改造 |
4.6 尽快开展苗种检疫、监测 |
四、中国对虾与日本对虾育苗技术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卫星标记的日本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价及群体遗传学研究[D]. 赵雨. 天津农学院, 2021(08)
- [2]低盐、高亚硝酸盐胁迫日本囊对虾转录组分析及MjTPS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D]. 陈亭君.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3]两种微藻对斑节对虾育苗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因子的影响[D]. 唐亚鹏. 天津农学院, 2019(08)
- [4]中国对虾养殖业发展轨迹及技术变迁[J]. 周井娟. 中国农学通报, 2016(08)
- [5]中国北方对虾养殖发展之我见[J]. 牟乃海. 中国水产, 2011(09)
- [6]不同养殖系统生物絮团调控模式研究[D]. 邓应能. 上海海洋大学, 2011(05)
- [7]中国主要出口虾类的分子鉴定标记研究[D]. 吴志刚. 浙江工商大学, 2010(10)
- [8]崂山湾日本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与古镇口湾褐牙鲆增殖放流的初步研究[D]. 范延琛.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2)
- [9]中国对虾生长性状和对高氨氮和高pH抗性的基础研究[D]. 何玉英.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10]2008年上半年河北省海水养虾病害发生情况调查报告[J]. 王凤敏,杨凯,王合全,张志华. 河北渔业,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