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频电磁场对检验仪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周逸媚[1](2020)在《储存环逐束团三维位置测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海光源(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SSRF)是我国现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唯一一台高性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其主体由三台电子加速器构成:150 MeV直线加速器、3.5 GeV增强器以及3.5 GeV电子储存环。电子储存环中运行的束流通常由多个独立的束团组成,传统的束流诊断系统测量的是多束团的平均参数(例如全环闭轨、逐圈平均横向位置、逐圈平均相位等),获得的是所有束团的共性行为信息,能够满足一般的调束及运行需求。如想进一步优化光源运行性能,需要对每一个束团的个性行为进行监测分析,如能实现高精度的逐束团横向位置和纵向相位测量,既可以对加速器运行状态实行更好地监控,同时也可以研究束流不稳定性。另一方面,储存环的注入过程是一个特殊瞬态过程,如能定量观测分析注入后各束团三维位置随时间的演化,有利于评估注入器与储存环的匹配程度,优化注入性能。因此,高精度逐束团三维位置诊断技术是提升现有装置性能,建造下一代同步辐射光源需要提前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论文探讨了整个逐束团三维位置测量系统的搭建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束流信号的拾取,信号采集系统以及数据处理等模块。为了实现逐束团三维位置的高精度测量和在线监测两个目标,上海光源提出了两套系统方案:基于高采样率示波器的逐束团三维位置测量和基于高速采集板卡逐束团三维位置测量。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逐束团横向位置信息的获取,针对两个系统分别采用示波器峰值点附近插值拟合和数据采集板卡直接RF采样两种方法来获取各纽扣电极信号的幅度值,最终根据差比和法计算横向位置。2、逐束团纵向相位信息的获取,针对两个系统分别提出了两种测量方法:相关函数法和纵向差比和查表法。相关函数法主要是利用高采样示波器的全部采样点,通过与各束团响应函数建立的查找表进行模式匹配找出最佳匹配相位,再叠加初始相位和平衡相位,可认为是一种近似的绝对相位测量。该方法响应函数的构建采用等效采样的波形重建技术获得。纵向差比和查表法主要是通过数据采集板卡采集过零点附近的两个点,根据两通道信号的和差比值来找到相位查找表中对应的相位。该方法的响应函数是在单束团模式下通过时钟信号延时扫描,多次采集后进行数据拼接获得。3、分析了两个系统可能存在的系统测量误差,特别是束团间串扰引入的误差。用于高采样示波器数据处理的相关函数法解决了高带宽下时域信号处理的难题,信号处理仅受系统带宽限制,6 GHz带宽下束团间串扰很小,因此该系统测量误差较小,适用于相位差绝对值的定量分析。而基于高速采集板卡的逐束团三维位置测量系统的带宽仅有1.2 GHz,存在着明显的束团间串扰,因此,难以测定不同束团间的相对相差,适用于单个束团相位相对变化的测量和分析。4、两个系统在上海光源稳态运行和注入瞬态过程中分别完成了逐束团三维位置实验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和分辨率评估。对比了非注入状态储存束团的三维位置振荡过程和注入融合后补注束团的三维位置振荡过程,验证了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分析相位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分别利用单点随机测量和主成分分析(PCA)法对逐束团横向位置和纵向相位测量进行分辨率评估。基于高速采集板卡系统,电荷量在大于0.6 nC时,横向位置的测量分辨率好于10μm,纵向相位的测量分辨率好于0.8 ps(2.5 mrad),而基于示波器相关函数法进行纵向相位测量,分辨率可以明显提高,最佳达到了0.2 ps(0.6mrad)。5、对注入瞬态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为了成功剔除储存电荷和串扰信号,上海光源提出了两种补注电荷三维位置提取算法:电荷加权平均法和参考束团比较法。针对提取的补注电荷横向位置和纵向相位,分别利用betatron阻尼振荡公式和同步衰减振荡公式,拟合出了betatron振幅、betatron阻尼时间、同步振荡振幅、同步衰减时间、初始到达时间等多个储存环动力学参数。其中betatron振幅和同步振荡振幅表征了储存环和注入器的不匹配程度,betatron阻尼时间和同步衰减时间反映了储存环动力学性能。6、对注入瞬态过程进行了长时间三维位置参数监测,借助这个非稳态过程的分析来获取储存环动力学参数随时间的演化过程,从而实现机器状态的在线追踪甚至对运行风险的预警。7、介绍了逐束团三维位置测量系统的其他应用。高精度逐束团三维位置测量可用于尾场信息和能量损失因子的分析。在特殊填充模式下进行束流实验,通过改变检验束团电荷量,测定检验束团相对于参考束团的相位变化来获得能量损失因子。后续将在多束团填充模式下进行尾场研究,建立并优化尾场模型,提取尾场信息。
鲍鲁杰[2](2019)在《地铁工程车EMC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轨道车辆电磁兼容技术是影响车辆安全运行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我国使用的地铁工程车主要以柴油发电作为动力的内燃工程车为主,是保障地铁正常运行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工程车车载设备相对较少,但是电磁环境非常复杂,当前对地铁工程车EMC技术的研究较欠缺,针对以上现状,本论文对地铁工程车的电磁兼容技术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理论、设计、仿真、测试等,本文重点在于通过仿真和测试手段来验证地铁工程车电磁兼容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首先,从电磁干扰三要素出发,介绍了干扰耦合机理以及地铁工程车电磁兼容设计中的车载设备接地理论、屏蔽理论、搭接理论,紧接着介绍了地铁工程车车辆编组、主要干扰源设备和敏感设备以及工程车EMC设计要求。其次,依据整车工作时的电气原理,分析可能会对地铁工程车安全运行产生威胁的主要干扰源和敏感设备,研究设备之间的干扰原理和干扰耦合路径,从电磁兼容设计的接地、设备布局、线缆布线、钢管搭接、控制柜布局布线等角度,结合电磁兼容标准,对地铁工程车关键位置进行电磁兼容设计。然后,通过使用Ansys Maxwell软件对20号线管的屏蔽性能、搭接等进行建模仿真。20号线管是地铁工程车安全运行、正常通信的关键位置,通过仿真,分析20号线管的磁场分布情况,检验线管屏蔽内外辐射磁场的能力,并对地铁工程车车下布线部分提出合理建议。最后,对地铁工程车整车进行电磁兼容相关测试,EMC测试主要包括辐射发射测试、磁场发射测试、辐射抗扰度测试、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首先介绍测试所需要的设备、轨道车辆EMC测试要求,结合制订的地铁工程车测试方案,对整车进行电磁兼容测试,得到整车测试参数,再分析测试结果,验证得到地铁工程车辐射发射限值满足标准要求,验证了地铁工程车EMC设计的合理和可靠。
柴婷婷[3](2018)在《电磁测冰新方法及开河预报的数据分析》文中指出河冰现象包括有多种形式,诸如冰体形成、冰体演变、冰体输运、冰体堆积等。河冰现象最为显着的特征便是冰坝凌汛,并且较为频繁。春季气温呈现出回升趋势,气候变暖。在此情况下,河流将会解冻。原先冻结的冰块也将破裂,河水上涨,在高速流凌以及冰块的冲击之下,往往会对水工建筑形成较大的破坏,致使国家经济受损。此外,这种情况还会对河流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故而,加强对河冰现象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冰情检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实现对冰凌灾害的中短期实时预报。在内陆河流冰凌预测中,冰厚和温度是与河道开河和冰凌产生关系最为密切的物理参数。根据冰层厚度和温度探测的实际需要,研究了电磁与温度相结合的冰层厚度探测系统。其中电磁部分主要利用频率域电磁法设计,而温度部分利用的是太原理工大学冰情检测课题组研制的DS18B20温度传感器装置。频率域电磁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椭圆率来消除一次场的影响,可实现一次和二次磁场的分离提取、数据采集等模块功能。并且在实验室对传感器的电流发射部分和数据接收部分进行了试验,与理论数据进行比对。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实现冰层厚度检测和生消变化过程检测。温度梯度检测系统实现了在低温野外条件下对地处高寒区的黑龙江漠河河道冰层厚度和温度梯度的自动连续测量,获取了河道冰层生效过程中冰层厚度与冰内温度分布的连续观测数据。同时,通过选取冰厚、温度及其它与开河日期密切相关的因子,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建立了黑龙江上游漠河站开河预报的两种数学模型。这两种数学模型对20062015年黑龙江上游漠河站的开江日期进行了预报。结果表明,20062015年的开江日期预报结果与实际的开江日期基本保持一致。该研究成果有助于解决高寒区内陆河流开河中短期预报的难题。
查皓[4](2013)在《CLIC Choke-mode加速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X波段常温高梯度加速结构的研究对下一代直线对撞机和X射线FEL等大型加速器装置的紧凑型需求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束团通过X波段加速结构时,将会激励较强的尾场并对自身或后续的束团产生作用,导致束流品质恶化。为了减小尾场对束流的影响,人们研制了若干种具有尾场抑制功能的加速结构。1992年T.Shintake提出可以阻尼高阶模尾场的Choke-mode结构。和波导阻尼或失谐阻尼等其他尾场抑制结构相比,Choke-mode结构有易加工、表面磁场低等优点,成为目前正在研究的紧凑型高能直线正负电子对撞机(CLIC)主加速结构的可选方案之一。本论文基于CLIC项目需求,对X波段Choke-mode结构的理论设计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实验等方面的问题。本论文首先分析Choke-mode结构的电磁场分布特点,将腔体各部分等效为传输线的组合,并建立传输线模型以解释Choke-mode结构的工作原理。依据该模型推导出基模的调谐公式,并用于辅助结构设计与参数估算。通过传输线模型的分析方法,本论文对Choke-mode结构进行改进以优化其尾场抑制能力,设计出新型Choke-mode结构和相应的吸收负载。通过模拟计算,该设计达到CLIC目前的方案对尾场抑制的要求。本论文探讨了Choke-mode行波腔链结构的设计与参数。为了提高加速效率并减小表面场强,需要对行波腔链结构的尺寸参数进行优化,并中利用遗传算法提高优化效率。在此基础上完成了24-Cell、加速梯度100MV/m的Choke-mode行波腔链结构的优化设计。按照传输线模型,主腔体之外的径向线结构能够阻尼尾场,该结构对不同频率微波的吸收反映Choke-mode的高阶模阻尼。本论文提出利用网络分析仪对这样的径向线结构进行测量,即径向线实验方法。由于缺乏标准的径向线校准件,本论文提出用多短路负载校准方法进行校准,并在实验中达到了要求的精度。通过径向线实验的测量,验证了设计的Choke-mode结构在高阶模吸收能力上的改进;同时也对吸收负载进行测量并验证了吸收负载的设计。
江洋[5](2013)在《电能表带载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系统研制》文中认为现行标准GB/T17215.211-2006《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中电磁兼容传导抗扰度试验的设备要求和试验方法比较相似,都需要使用电能表检验装置这一辅助设备,但装置电源部分和误差处理器在试验中会受到系统内的传导干扰信号的影响,在试验过程中会出现数字乱跳,甚至死机等现象,不能始终正常工作。电能表带载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系统是针对这一问题,应用了滤波技术,控制系统内部的传导干扰,使电能表检验装置可以进行正常可靠的试验。本文中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系统研制工作:通过对试验机理的研究,分析了信号特性和干扰方式,找到干扰源和干扰途径,确定采用滤波技术控制系统内部的电磁干扰,用仿真软件进行滤波电路仿真并制作电源滤波器。2.系统调试验证工作:通过大量试验,发现滤波器实际应用过程中和理论存在较大差别,从系统电磁兼容的角度出发,改善了试验布置,滤波器参数等,结合了理论和实际情况,完善了试验系统,最终达到试验要求。3.系统可靠性验证工作:通过大量不同厂家、不同类型的电能表,以及不同厂家的试验信号发生器,经过大量长时间的试验验证系统的稳定可靠。4.最终完成的系统包括(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射频场感应传导抗扰度和衰减振荡波抗扰度)试验信号发生器、电能表检验装置、电压线路电源滤波器、电流线路电源滤波器和脉冲线路滤波器。与现有试验条件相比,本系统的优点是:利用电压线路电源滤波器、电流线路电源滤波器和脉冲线路滤波器分别串在相应线路上进行滤波,可以确保在进行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时,电能表检验装置可以始终正常工作;本试验系统能进行包括有功负载、无功负载以及大电流负载等电能表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本试验系统进行试验时,电压电流的稳定性得到保证,测量得到的电能表基本误差值偏差很小,提高了试验结果判断工作的准确性。
张文秀[6](2012)在《CSAMT与IP联合探测分布式接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矿产资源的消耗大量增加,许多浅层矿已被开采殆尽,成为危机矿山,因此迫切需要勘探开发深部矿产资源。电法勘探是矿产资源勘查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由于深部目标体响应信号微弱,测量环境噪声严重等特殊情况,给电法勘探技术和仪器提出了巨大挑战。 CSAMT (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Magnetotelluric,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是一种人工源频率域电磁测深方法,具有勘探深度范围大、测量效率高等优点,在金属矿、油气、地热资源勘查等领域应用广泛,但存在随深度增加分辨率降低的缺点。IP(Induced Polarization,激发极化法)以不同岩、矿石激电效应的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人工建立的激电场的分布规律来探查地下介质情况,是勘查各类金属矿产的主要方法,但IP采用几何测深,存在探测深度有限的不足。本文提出了CSAMT与IP联合探测方法,通过IP测量,不但能得到有效反映矿体的激发极化参数,同时获得的极化电阻率可对CSAMT高频段视电阻率进行约束,从而提高CSAMT深部电性结构探测的分辨率。根据CSAMT和IP的观测方式及被测电磁信号的特点,研制了实现两种方法多点同步快速测量的分布式接收系统。本文的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大深度(500-1500米)分布式电磁探测关键技术与仪器研究》的资助下完成的。本文首先研究了CSAMT与IP联合探测技术,解决了CSAMT频率测深和IP几何测深数据的归一化问题,给出了高效联合探测的野外观测方式。接着仔细研究了分布式接收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通过研究电磁信号模拟调理技术、24位高分辨数据采集技术和数字滤波抽取技术实现了宽频带大动态范围信号的有效检测。采用GPS和恒温晶振结合的方法产生高精度同步时钟,设计了CSAMT循环收发同步协议,实现了多频点扫描测量。针对接收系统采集通道和磁场传感器的标定,提出了基于多频伪随机信号相关迭代检测的频域标定方法,有效抑制标定过程中环境噪声的影响,提高了标定的效率和精度。对于有用信号频带内模拟电路难以抑制的几种干扰噪声,分别给出了数字滤波和数字平均的消除方法,从而提高参数提取结果的准确性。最后,通过分布式接收系统与国内外同类仪器的水槽模型和野外勘探对比实验,验证了仪器单一方法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在辽宁大台沟铁矿和吉林红旗岭镍矿进行了CSAMT与IP联合探测实验,获得了与已知地质和钻孔资料吻合的探测结果,体现了CSAMT与IP联合探测方法和仪器应用于深部矿产资源勘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陈健[7](2012)在《宽频带时频电磁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时频电磁法包括大地电磁法、可控音频大地电磁法和瞬变电磁法,是通过天然或人工产生的电磁场研究地球内部介质的电性结构的地球物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金属与非金属矿床、油气田、地下水等资源和能源的勘查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监测。本文以宽频带、低噪声采集为研究目标,以高精度模数转换技术(Δ-Σ技术)、GPS授时同步技术、大规模可编程逻辑技术(FPGA)、固态硬盘存储技术、高性能低功耗处理器、信号处理技术为基础,参考国外先进多功能电磁法仪器设计,研制出宽频带时频电磁法接收机样机。利用全波采集、双极性叠加方法,实现时频电磁法接收机的瞬变电磁接收;利用自动扫描、整周期采集技术,实现可控音频大地电磁法高效率施工、相关参数准确获取;利用高采样率采集、数字滤波抽取的方法,实现大地电磁宽频带、长周期的采集。自主研制的科研样机应用于松江河地热勘探、大台沟铁矿探测等可控音频大地电磁野外实验,取得了与地质结构相符的结果;进行了室内瞬变电磁模型实验以及室外对比实验,验证了仪器的低噪声,并与商业化瞬变电磁仪的指标进行了对比;在长春孙更屯进行了大地电磁测量,与早期凤凰公司的V5产品所测得的结果一致。
王昭[8](2012)在《阵列感应半空间响应特性与刻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层电阻率是划分地层岩性、估算储层含烃饱和度的重要参数。阵列感应测井仪器由于具有分辨率高、探测深度较深、侵入反应明显等特点,是目前测量地层电阻率的主要仪器。阵列感应测井仪器直接测量到的是电压信号,必须通过刻度转换为电导率信号,消除电子线路和仪器固有基值的影响。刻度是否准确关系到感应测井资料的准确度,目前得刻度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有效消除大地环境的影响。本文以国产阵列感应测井仪器MIT为研究对象,研究出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计算软件的阵列感应测井半空间响应三维数值计算技术,提出了基于数据库的半空间刻度新方法,其成果对MIT的准确标定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首先阐述了感应测井理论,推导直角坐标系下均匀地层中磁偶极子源产生的电场和磁场解析解表达式,其结果用来验证三维数值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研究了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刻度理论,包括仪器刻度环境和仪器刻度方法。其次是研究基于Comsol多物理场数值计算软件的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半空间响应三维数值计算技术。完成物理模型的设计、求解区域大小的确定、材料参数的施加、边界条件的确定以及模型网格剖分合理性分析,确保后续计算的准确性。计算仪器水平、垂直、倾斜三种情况下的半空间响应,包括仪器距离地面高度影响、大地电导率变化的影响和仪器发射频率变化的影响,并分析了各个情况下的电磁场分布特性。其中水平放置情况是研究的重点。最后,建立阵列感应测井仪器MIT的半空间水平放置响应数据库,根据响应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库的消除大地电导率影响的半空间刻度方法,通过实际数据测量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宋婧婧[9](2012)在《UHF RFID技术在危化品气瓶流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危化品气体已被广泛使用,然而因为气体泄露等原因造成的重大事故屡见不鲜,可以说,气瓶的安全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本人对成都地区的部分危化品气瓶充装站和配送点调研发现,目前,质监局对危化品气瓶的监管采用的仍然是人眼识别、记录瓶体信息再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方式,这种监管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易错,易漏、人为性强的缺点,无法达到气瓶的有效监管。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如下:1,以条形码技术和高频RFID技术在危化品气瓶管理中的应用为基础,通过对其工作流程的分析,设计了危化品气瓶在基于超高频段RFID系统中的作业流程,该流程在保持原有优势基础上,利用超高频段远距离读写的特点,弥补了人工手持终端机读取数据的不足。2,为减少金属介质对电磁波的削弱强度,使电子标签达到最高读取率,实验采用隔离法和间接隔离法将标签与金属气瓶隔开,根据标签读取率的变化,确定满足条件时气瓶与标签间的最小距离,再选择合适的封装材料完成危化品气瓶专用电子标签的设计。3,完成基于RFID技术的危化品气瓶流通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架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系统流程设计、数据库设计,应用JAVA语言实现该系统的部分功能。超高频RFID技术的应用更好的实现了危化品气瓶的有效监管,避免了人工手持终端机作业易疏忽、劳动强度大等缺点,提高了工作效率。
王季刚[10](2012)在《基于条纹相机的束流测量系统研制及其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内外的加速器装置和束流测量与诊断技术中,条纹相机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研制的基于条纹相机的束流测量系统为在合肥光源电子储存环上进行各种加速器物理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研究平台,利用该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介绍了合肥光源条纹相机的各种工作模式的工作原理,包括聚焦模式、单轴扫描模式和双轴扫描模式,详细描述了条纹相机软硬件配置。进行了条纹相机前端光学系统设计和研制。根据同步光的亮度,在高流强时,基于透镜组进行像差校正和光束聚焦并利用窄带滤光片使输出光束单色化,设计了高流强测量光学系统;在低流强时,为增强条纹相机的输入光亮度,采用扩大输入光谱范围,提出基于反射光学方案消除色散效应,设计了低流强测量光学系统。为了实现从运行的多束团中选取单个束团的功能,提出基于普克尔斯效应设计了光脉冲选取系统,为实现逐束团测量、准确观测束流不稳定性和束流势阱扭曲提供了有效手段。为了观测束团的三维尺寸,基于杜夫棱镜的特性设计了束团横向尺寸测量光学系统。进行了条纹相机光功率控制系统的研制。采用光功率探测器探测条纹相机的输入光功率;根据测量需要,使用中性密度滤光片控制光功率大小;采用电控位移台控制光功率探头和中性密度滤光片在光束通道中的位置。基于网络和光纤设计了上位机与该系统中设备的通讯,增强了系统在强电磁环境中的抗干扰性。进行了条纹相机时序控制系统研制。为了保证同步性,各子系统的时钟触发信号均是从高频信号分频获得。为满足幅度要求,采用了宽带放大器、衰减器和功分器控制时钟触发信号的大小。为实现逐束团测量,研制了触发脉冲延迟的电子学电路。对时序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各时钟触发信号满足整个条纹相机测量的要求。介绍了基于条纹相机测量的相关理论,包括束流尾场、耦和阻抗、势阱效应、纵向微波不稳定性以及由于高频腔和壁阻抗引起的束流不稳定性。根据势阱效应对束团分布的影响,得到环阻抗分别为纯电感和纯电阻时的束团纵向分布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到合肥光源束团纵向分布与电感和电阻的关系式;给出了束团发生纵向不稳定性时各种振荡模式的物理图像;介绍了高频相位调制对束流纵向动力学以及束流寿命的影响,给出了高频调制时的束流运动方程,进而得到在不同调制频率时束团纵向动力学图像;分析了高频调制对束团分布和束流寿命的影响。这些理论为基于条纹相机测量系统的相关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利用研制的基于条纹相机束流测量系统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分别在单束团和多束团运行模式下,进行了束团长度拉伸效应的研究、束团长度随腔压变化关系的研究、束团势阱扭曲效应的观测以及纵向振荡观测的实验研究。根据束团长度拉伸规律计算出合肥光源低频纵向宽带耦合阻抗;根据束团势阱扭曲效应计算出纵向宽带耦合阻抗中的电阻性阻抗;在国内首次采用对束团振荡图像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方法同步获取束团振荡的频率信息,验证束团的纵向振荡模式。进行了高频相位调制对多束团纵向动力学和束团寿命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高频相位调制引起束团内部粒子纵向分布发生变化并延长了束流寿命。进行了束团横向尺寸的测量。最后介绍了条纹相机在激光脉冲整形测量方面的应用研究。本课题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75173)和科学院创新项目支持。
二、高频电磁场对检验仪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频电磁场对检验仪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储存环逐束团三维位置测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同步辐射光源概述 |
1.1.2 上海光源及束流诊断系统概述 |
1.1.3 储存环逐束团诊断技术研究意义 |
1.1.4 上海光源逐束团诊断系统 |
1.2 国内外逐束团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2.1 逐束团横向位置测量 |
1.2.2 逐束团纵向相位测量 |
1.3 逐束团三维位置测量技术研究 |
1.3.1 国内外三维测量研究现状 |
1.3.2 上海光源逐束团三维位置测量系统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章 上海光源逐束团三维位置测量 |
2.1 束流运动相关理论 |
2.1.1 束流横向运动 |
2.1.2 束流纵向运动 |
2.2 相关测量参数 |
2.3 束流信号拾取 |
2.4 信号处理方法 |
2.4.1 横向位置计算方法 |
2.4.2 纵向相位计算方法 |
2.5 数据采集系统 |
2.5.1 需求分析 |
2.5.2 基于高采样示波器方案 |
2.5.3 基于高速采集板卡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正常供光模式逐束团三维位置测量 |
3.1 基于高采样示波器的逐束团三维位置测量系统 |
3.1.1 系统搭建 |
3.1.2 评估束长对相位测量的影响 |
3.1.3 正常供光模式三维位置典型测量结果 |
3.1.4 系统测量误差分析 |
3.1.5 系统分辨率评估 |
3.2 基于高速采集板卡的逐束团三维位置测量系统 |
3.2.1 系统搭建 |
3.2.2 束团间串扰分析 |
3.2.3 正常供光模式三维位置典型测量结果 |
3.2.4 系统测量误差分析 |
3.2.5 系统分辨率评估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注入瞬态过程分析 |
4.1 注入过程研究背景及意义 |
4.2 国内外注入瞬态过程研究 |
4.3 注入过程补注电荷量提取算法 |
4.3.1 补注电荷量横向位置提取 |
4.3.2 补注电荷量纵向相位提取 |
4.4 典型注入过程捕获实验 |
4.4.1 横向betatron振荡 |
4.4.2 纵向同步衰减振荡 |
4.4.3 与国外同类工作对比 |
4.4.4 长时间数据监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逐束团三维位置测量系统的其它应用 |
5.1 尾场研究 |
5.2 能量损失 |
5.3 能量损失因子的实验测量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课题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6.2.1 两点平衡采样法测三维位置 |
6.2.2 三维位置同步在线测量及智能触发 |
6.2.3 尾场分析 |
附录 PCA进行分辨率评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地铁工程车EMC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电磁兼容发展历程 |
1.3 地铁工程车电磁兼容技术发展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意义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文章组织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地铁工程车电磁兼容理论 |
2.1 电磁干扰原理 |
2.2 干扰耦合机理 |
2.2.1 传导耦合 |
2.2.2 辐射耦合 |
2.3 地铁工程车电磁兼容设计理论 |
2.3.1 地铁工程车车载设备接地理论 |
2.3.2 地铁工程车屏蔽理论 |
2.3.3 地铁工程车搭接理论 |
2.4 地铁工程车系统构成和EMC设计要求 |
2.4.1 地铁工程车系统构成 |
2.4.2 地铁工程车EMC设计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铁工程车整车电磁兼容设计 |
3.1 接地设计 |
3.1.1 地铁工程车上的车载设备接地设计 |
3.1.2 地铁工程车上的关键信号线屏蔽层接地设计 |
3.2 布局布线设计 |
3.2.1 地铁工程车整车布局设计 |
3.2.2 地铁工程车整车布线设计 |
3.3 地铁工程车钢管电磁兼容设计 |
3.3.1 20号钢管接地设计 |
3.3.2 钢管布线设计 |
3.4 地铁工程车控制柜布局布线设计 |
3.4.1 控制柜设计 |
3.4.2 RHW车控制配电柜设计 |
3.4.3 FPW车控制配电柜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铁工程车车下20号线管EMC仿真 |
4.1 Maxwell仿真软件介绍 |
4.2 线管设计EMC仿真架构 |
4.3 仿真理论 |
4.3.1 三维涡流场理论 |
4.3.2 三维静磁场理论 |
4.3.3 三维静电场理论 |
4.4 20号钢管仿真 |
4.4.1 20号钢管模型构建 |
4.4.2 仿真搭建 |
4.4.3 线管EMC仿真分析与设计 |
4.4.4 线槽与线管仿真对比 |
4.4.5 20号线管搭接仿真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铁工程车整车级电磁兼容测试 |
5.1 轨道列车电磁兼容测试要求 |
5.2 轨道车辆整车级电磁兼容测试场地和测试设备 |
5.2.1 测试场地 |
5.2.2 测试仪器 |
5.3 整车级电磁兼容测试 |
5.3.1 辐射发射测试 |
5.3.2 磁场发射测试 |
5.3.3 辐射抗扰度测试 |
5.3.4 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 |
5.4 整车级电磁兼容测试结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电磁兼容试验性能判据 |
致谢 |
(3)电磁测冰新方法及开河预报的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冰层厚度的发展情况 |
1.3 冰层温度检测的研究现状 |
1.4 开河预报的研究现状 |
1.5 电磁感应的研究现状 |
1.6 电磁感应在冰层中的研究现状 |
1.7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
第2章 电磁探测技术在冰层厚度检测中的应用探究 |
2.1 电磁场的物理基础 |
2.1.1 电磁场近场区 |
2.1.2 磁耦合 |
2.2 用于冰层厚度测量的几种电磁探测技术 |
2.2.1 电磁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
2.2.2 时间域电磁法 |
2.2.3 频率域电磁法 |
2.3 结论 |
第3章 冰层厚度探测的频率域电磁法研究 |
3.1 层状介质电磁场的正演 |
3.2 国内外勘探深度的研究进展 |
3.3 电阻率异常的地电模型 |
3.4 频率域电磁法探测方法 |
3.4.1 椭圆率测量的理论依据 |
3.5 频率域电磁系统的设计 |
3.5.1 频率域电磁法的信号源设计 |
3.5.2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
3.6 频率域电磁法的接收电路 |
3.6.1 外差式双相锁定放大器 |
3.6.2 初步测试结果 |
3.7 总结 |
第4章 线圈耦合磁场有限元仿真分析 |
4.1 电磁场数值分析的传统方法 |
4.2 电磁场数值分析的任务和内容 |
4.3 电磁场有限元 |
4.3.1 有限元软件应用概况 |
4.3.2 线圈电磁仿真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冰层温度的数值分析 |
5.1 冰与水的温度特性 |
5.2 数据分析 |
5.2.1 空气、冰与水温度分布规律的K-means算法研究 |
5.2.2 改进型K-means算法实验 |
5.3 冰层厚度计算 |
第6章 漠河开河日期检测的背景及意义 |
6.1 漠河站现场观测环境介绍 |
6.2 温度梯度冰情检测装置(T-冰水情监测系统) |
6.2.1 装置原理 |
6.2.2 试验装置在漠河的应用实例 |
6.2.3 冰层的上下界面及厚度的确定 |
6.2.4 试验装置在漠河的应用实例 |
6.2.5 2015年漠河冰厚异常数据及原因 |
第7章 黑龙江漠河站的开河日期预测 |
7.1 利用冰的等效电阻特性预测开河 |
7.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开河日期预报与分析 |
7.2.1 支持向量机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
7.2.2 河道开河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7.2.2.1 预测模型 |
7.2.2.2 预报分析 |
7.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开河日期预测 |
7.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7.3.2 确定过程的预测因素 |
7.3.3 最终预测因子 |
7.3.4 预测模型的建立与拟合 |
7.3.4.1 开江日期模型 |
7.3.4.2 预报结果 |
7.3.4.3 开江日期拟合与预测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4)CLIC Choke-mode加速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紧凑型直线正负电子对撞机(CLIC)介绍 |
1.1.1 建造参数与现状 |
1.1.2 高梯度常温加速结构 |
1.1.3 加速结构中的尾场问题 |
1.1.4 CLIC加速结构的尾场抑制方案 |
1.2 Choke-mode加速结构 |
1.2.1 Choke-mode结构简介 |
1.2.2 Choke-mode加速结构的优缺点 |
1.2.3 Choke-mode加速结构的现状与挑战 |
1.3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2章 Choke-mode加速结构的传输线模型 |
2.1 径向传输线理论 |
2.1.1 径向传输线中的电磁场 |
2.1.2 均匀传输线理论 |
2.1.3 径向传输线相关物理量的计算 |
2.2 Choke-mode结构的等效径向传输线模型 |
2.3 Choke-mode基模的调谐公式 |
2.3.1 轴线处等效阻抗 |
2.3.2 尺寸及频率的微扰 |
2.3.3 调谐公式的推导 |
2.3.4 调谐公式的应用 |
2.3.5 调谐公式的验证 |
2.4 小结 |
第3章 Choke-mode加速结构的尾场抑制研究 |
3.1 尾场引起的束流不稳定性原理 |
3.1.1 尾场函数 |
3.1.2 振荡放大因子 |
3.1.3 CLIC尾场抑制要求 |
3.2 Choke-mode加速结构尾场抑制的模拟计算 |
3.2.1 CLIC-G结构参数设计 |
3.2.2 径向型可调谐choke结构的设计 |
3.2.3 径向型choke-mode腔体及其尾场模拟计算 |
3.2.4 Choke结构的吸收曲线 |
3.3 Choke-mode加速结构的改进 |
3.3.1 两节型Choke-mode结构设计 |
3.3.2 瓶颈型Choke-mode结构设计 |
3.3.3 Choke-mode结构中的阻抗匹配设计 |
3.3.4 失谐法抑制尾场 |
3.3.5 新型Choke-mode结构 |
3.4 Choke-mode吸收负载设计 |
3.5 小结 |
第4章 Choke-mode 加速腔链的RF设计与优化 |
4.1 行波加速结构相关的基本物理问题 |
4.1.1 行波加速结构的工作原理 |
4.1.2 行波加速结构相关物理量 |
4.2 CLIC 主加速段行波加速结构的设计要点 |
4.2.1 高梯度行波加速结构的“打火”问题 |
4.2.2 尾场抑制限制与加速效率 |
4.2.3 现有方案的 RF 参数 |
4.3 Choke-mode 加速结构的单腔优化 |
4.3.1 单腔的几何结构与参数 |
4.3.2 单腔的 RF 参数 |
4.3.3 单腔结构参数优化 |
4.4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腔链 |
4.4.1 腔链的计算方法与优化目标 |
4.4.2 遗传算法简介 |
4.4.3 染色体编码方案 |
4.4.4 构造适应度函数 |
4.4.5 繁殖策略 |
4.4.6 优化结果 |
4.5 小结 |
第5章 Choke-mode 结构高阶模抑制的实验方法研究 |
5.1 测量加速结构高阶模抑制的方法 |
5.1.1 束流激励法测量高阶模抑制 |
5.1.2 RF 测量验证尾场抑制 |
5.2 径向线实验方法研究 |
5.2.1 径向线实验设计与难点 |
5.2.2 径向线实验中的校准方法 |
5.2.3 模拟结果与误差分析 |
5.3 吸收负载的测试与 choke 吸收曲线测量 |
5.3.1 多短路负载校准方法的实验验证 |
5.3.2 吸收负载的测量 |
5.3.3 Choke 结构的吸收曲线测量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多束团振荡放大因子的计算 |
附录B 行波腔链的参数计算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电能表带载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系统研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电能表电磁兼容检测现状 |
1.3 试验系统研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3.1 研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2章 电磁兼容基础 |
2.1 电磁兼容基本概念 |
2.2 电磁兼容学科的研究领域 |
2.3 电磁兼容测试标准 |
2.3.1 国内外电磁兼容标准化组织 |
2.3.2 国内外电磁兼容相关标准 |
2.4 电磁兼容测试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能表电磁兼容测试方法 |
3.1 电能表的历史和现状 |
3.2 电能表检验技术 |
3.3 电能表电磁兼容测试技术要求 |
3.3.1 静电放电抗扰度 |
3.3.2 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
3.3.3 快速瞬变脉冲群试验 |
3.3.4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
3.3.5 衰减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
3.3.6 浪涌抗扰度试验 |
3.3.7 无线电干扰抑制 |
3.4 电能表电磁兼容测试条件和方法 |
3.4.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
3.4.2 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
3.4.3 快速瞬变脉冲群试验 |
3.4.4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
3.4.5 衰减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
3.4.6 浪涌抗扰度试验 |
3.4.7 无线电干扰抑制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验系统的设计和制作 |
4.1 干扰信号特性 |
4.1.1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
4.1.2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 |
4.1.3 衰减振荡波 |
4.2 干扰方式分析 |
4.3 滤波器设计 |
4.3.1 电压电流滤波器 |
4.3.2 脉冲滤波器 |
4.4 滤波器制作 |
4.5 电能表带载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系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试验系统的验证 |
5.1 电源滤波器验证 |
5.2 脉冲滤波器验证 |
5.3 试验系统的验证 |
5.4 试验系统的调试 |
5.4.1 电源滤波器的调试 |
5.4.2 脉冲滤波器的调试 |
5.5 试验系统的可靠性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6)CSAMT与IP联合探测分布式接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CSAMT 与 IP 联合探测原理 |
2.1 引言 |
2.2 CSAMT 探测原理 |
2.2.1 谐变偶极场源的电磁场表达式 |
2.2.2 电磁波传播途径分析 |
2.2.3 CSAMT 测量参数 |
2.2.4 CSAMT 观测方式 |
2.2.5 CSAMT 数据处理 |
2.2.6 CSAMT 的应用 |
2.3 IP 探测原理 |
2.3.1 激发极化效应机理 |
2.3.2 IP 测量参数 |
2.3.3 IP 观测方式 |
2.3.4 IP 数据处理 |
2.3.5 IP 的应用 |
2.4 CSAMT 与 IP 联合探测原理 |
2.4.1 联合探测数据归一化方法研究 |
2.4.2 联合探测野外观测方式设计 |
2.5 CSAMT 与 IP 联合探测系统组成 |
2.5.1 分布式接收系统 |
2.5.2 级联式发射系统 |
2.5.3 电磁场传感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分布式接收系统总体设计 |
3.1 引言 |
3.2 接收系统技术指标研究 |
3.2.1 频率范围与频点密度分析 |
3.2.2 信号强度仿真计算 |
3.2.3 收发同步精度分析 |
3.2.4 系统数据量计算 |
3.2.5 预期技术指标 |
3.3 接收系统总体设计 |
3.3.1 数据采集站设计 |
3.3.2 数据传输单元设计 |
3.3.3 主控站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宽频带大动态范围信号检测技术 |
4.1 引言 |
4.2 模拟信号调理技术 |
4.2.1 待测电磁场信号特征分析 |
4.2.2 噪声干扰信号来源分析 |
4.2.3 电场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
4.2.4 磁场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
4.2.5 模拟电路的抗干扰设计 |
4.3 高分辨模数转换技术 |
4.3.1 传统奈奎斯特模数转换器分析 |
4.3.2 基于过采样技术的模数转换器分析 |
4.3.3 高分辨模数转换器选择 |
4.3.4 模数转换器接口电路设计 |
4.4 降采样速率数据处理技术 |
4.4.1 无混叠抽取条件分析 |
4.4.2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依据 |
4.4.3 级联积分梳状滤波器设计 |
4.5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 GPS 和恒温晶振的收发同步技术 |
5.1 引言 |
5.2 同步时钟产生方法 |
5.2.1 高精度同步时钟的产生 |
5.2.2 校正周期与发射频率选择 |
5.3 收发同步协议设计 |
5.3.1 单频收发同步协议设计 |
5.3.2 扫频收发同步协议设计 |
5.4 收发同步单元设计 |
5.4.1 同步时钟产生单元设计 |
5.4.2 扫频收发同步软件设计 |
5.4.3 同步误差分析 |
5.5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多频伪随机信号的频域标定技术 |
6.1 引言 |
6.2 标定原理与标定波形选择 |
6.2.1 采集通道标定原理 |
6.2.2 磁场传感器标定原理 |
6.2.3 标定波形选择 |
6.3 多频标定信号源的产生 |
6.3.1 多频伪随机编码合成 |
6.3.2 双极性标定信号源产生 |
6.4 标定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6.4.1 相关检测的噪声抑制原理分析 |
6.4.2 多频伪随机信号的迭代检测流程设计 |
6.5 标定测试结果与分析 |
6.5.1 多频标定信号源测试 |
6.5.2 采集通道标定结果及分析 |
6.5.3 磁场传感器标定结果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数据预处理与参数提取方法研究 |
7.1 引言 |
7.2 数据预处理方法 |
7.2.1 工频及其谐波干扰去除 |
7.2.2 尖峰和阶跃干扰去除 |
7.2.3 低频趋势项去除 |
7.2.4 整周期采样的数字平均 |
7.3 CSAMT 与 IP 参数提取方法 |
7.3.1 CSAMT 参数提取方法 |
7.3.2 IP 参数提取方法 |
7.4 接收系统状态参数提取方法 |
7.5 室内模型实验验证 |
7.5.1 CSAMT 阻容网络实验 |
7.5.2 IP 水槽模型实验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野外对比与联合探测实验 |
8.1 引言 |
8.2 CSAMT 野外对比实验 |
8.2.1 吉林松江河深部地下水资源勘查对比 |
8.2.2 国家深部探测项目钻探选区勘查对比 |
8.3 CSAMT 与 IP 野外联合探测实验 |
8.3.1 辽宁大台沟深部铁矿探测实验 |
8.3.2 吉林红旗岭镍矿接替资源勘查实验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全文总结 |
9.1 主要研究工作 |
9.2 创新点 |
9.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宽频带时频电磁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2章 时频电磁探测原理与分析 |
2.1 频域电磁探测原理 |
2.1.1 大地电磁测深原理 |
2.1.2 可控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原理 |
2.2 时间域电磁探测原理 |
2.3 时频电磁仪接收机要求 |
第3章 硬件关键技术 |
3.1 仪器总体结构设计 |
3.1.1 仪器总体架构设计 |
3.1.2 驱动软件流程设计 |
3.1.3 FPGA 控制总线编程 |
3.2 低频去 1/f 噪声斩波采集技术 |
3.2.1 斩波采集技术分析与设计 |
3.2.2 低频采集板卡实际设计 |
3.2.3 低频采集卡性能测试 |
3.3 高频大动态范围采集技术 |
3.3.1 高频采集板卡采集设计 |
3.3.2 高频采集板卡实际设计 |
3.3.3 高频采集板卡性能测试 |
3.4 slave FIFO 高速缓存与传输技术 |
3.4.1 大容量高速 FIFO 缓存设计 |
3.4.2 slave FIFO 传输技术 |
3.5 同步触发与差分校准信号设计 |
3.5.1 同步触发电路设计 |
3.5.2 差分校准信号电路设计 |
3.6 弱信号隔离技术应用 |
3.6.1 数字信号磁耦隔离应用 |
3.6.2 电路其他抗干扰措施及整体指标 |
第4章 记录方法与存储策略 |
4.1 TEM 采集策略 |
4.1.1 TEM 信号特征再分析 |
4.1.2 全波形大容量采集存储 |
4.1.3 在线双极性叠加处理 |
4.2 CSAMT 采集策略 |
4.2.1 整周期采样技术 |
4.2.2 自动扫频记录 |
4.2.3 通道响应非平坦归一技术 |
4.3 MT 采集策略 |
4.3.1 大地电磁场信号特征再分析 |
4.3.2 MT 高采样率记录数字滤波抽取 |
第5章 野外实验测试 |
5.1 CSAMT 实验 |
5.1.1 长白山地区找地热 |
5.1.2 大台沟铁矿探测 |
5.2 TEM 测试 |
5.2.1 室内模型测试 |
5.2.2 长春文化广场异常线圈实验 |
5.3 孙更屯 MT 实验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研究工作成果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8)阵列感应半空间响应特性与刻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发展现状 |
1.2.2 仪器刻度方法发展现状 |
1.2.3 电法测井数值模拟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感应测井理论与仪器刻度理论研究 |
2.1 感应测井理论 |
2.1.1 双线圈系感应测井理论 |
2.1.2 三线圈系感应测井理论 |
2.1.3 阵列感应测井仪器 MIT |
2.2 感应测井仪器刻度理论研究 |
2.2.1 感应测井仪器刻度原理 |
2.2.2 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半空间刻度理论研究 |
2.2.3 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半空间响应解析解理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半空间响应有限元计算研究 |
3.1 有限元计算理论 |
3.2 Comsol Multiphysics 有限元计算软件概述 |
3.2.1 Comsol 有限元软件计算流程 |
3.2.2 描述感应测井电磁场基本的 PDE 方程 |
3.3 Comsol Multiphysics 有限元软件计算仪器半空间响应 |
3.3.1 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半空间响应问题描述 |
3.3.2 Comsol 有限元软件应用于仪器半空间响应计算 |
3.4 结论 |
第四章 阵列感应测井仪器水平放置时的半空间响应分析 |
4.1 有限元数值计算正确性验证 |
4.2 水平放置的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半空间响应特性分析 |
4.2.1 大地电导率变化对仪器半空间响应特性影响分析 |
4.2.2 仪器距离地面高度变化对仪器半空间响应特性影响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垂直和倾斜放置时的半空间响应计算 |
5.1 垂直放置的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半空间响应特性分析 |
5.2 倾斜放置的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半空间响应特性分析 |
5.3 结论 |
第六章 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半空间刻度方法研究 |
6.1 水平放置的阵列感应测井仪器半空间刻度校正库的建立 |
6.2 基于数据库的线圈系误差校正方法 |
6.3 实验验证 |
6.4 结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9)UHF RFID技术在危化品气瓶流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RFID技术及应用 |
2.1 RFID技术 |
2.1.1 RFID系统的组成 |
2.1.2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 |
2.2 RFID技术的应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危化品气瓶流通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
3.1 国内危化品气瓶流通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3.1.1 人工作业流程及存在的问题 |
3.1.2 条形码技术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3.2 RFID技术应用于危化品气瓶流通过程的价值体现 |
3.2.1 RFID技术能为气瓶提供什么 |
3.2.2 RFID技术在危化品气瓶流通监管中的应用(上海百万钢瓶) |
3.3 解决方案 |
3.3.1 改进后的工作流程 |
3.3.2 系统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UHF RFID系统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
4.1 RFID系统的选型 |
4.1.1 读写器的选择 |
4.1.2 标签的选择 |
4.2 用于气瓶表面的RFID标签的设计 |
4.2.1 合理封装抗击恶劣环境 |
4.2.2 金属材料对无源电子标签的影响 |
4.2.3 金属环境下标签读取率的实验测试 |
4.2.4 用于金属表面的RFID标签设计方案 |
4.3 RFID标签的固定方法研究 |
4.3.1 常用固定方法 |
4.3.2 危化品气瓶标签固定方法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UHF RFID技术的危化品气瓶管理系统 |
5.1 系统架构设计 |
5.1.1 系统结构模式 |
5.1.2 系统框架 |
5.2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5.2.1 质监局气瓶管理系统模块 |
5.2.2 充装管理系统模块 |
5.2.3 检验管理系统模块 |
5.3 系统业务流程 |
5.3.1 总业务流程 |
5.3.2 各模块业务流程 |
5.4 数据库设计 |
5.5 开发工具 |
5.6 部分功能效果展示 |
5.6.1 系统主界面 |
5.6.2 系统设置 |
5.6.3 档案管理 |
5.6.4 充装管理 |
5.7 本章小结 |
小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基于条纹相机的束流测量系统研制及其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束团长度测量 |
1.2.2 势阱效应观测 |
1.2.3 束团长度与高频腔压关系研究 |
1.2.4 高频相位调制对束团纵向运动及束流寿命的影响 |
1.2.5 纵向不稳定性观测 |
1.2.6 束团横向尺寸测量 |
1.2.7 自由电子激光特性的测量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HLS条纹相机 |
2.1 条纹相机工作原理 |
2.1.1 条纹相机各部分功能简介 |
2.1.2 条纹相机工作模式及工作原理 |
2.2 HLS条纹相机硬件组成 |
2.2.1 主单元 |
2.2.2 输入光学单元 |
2.2.3 扫描单元 |
2.2.4 读出单元 |
2.2.5 远端控制单元 |
2.3 HLS条纹相机控制软件 |
2.4 HLS条纹相机系统误差 |
2.4.1 与条纹相机性能相关误差 |
2.4.2 测量方式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
2.4.3 总结 |
第三章 基于条纹相机的束流测量系统的研制 |
3.1 前端光学系统的研制 |
3.1.1 高流强测量光学系统 |
3.1.2 低流强测量光学系统 |
3.1.3 光脉冲选取系统 |
3.1.4 束团横向尺寸测量光学系统 |
3.1.5 总结 |
3.2 光功率控制系统的研制 |
3.2.1 方案调研 |
3.2.2 系统组成 |
3.2.3 通讯单元 |
3.2.4 光功率监测和控制单元 |
3.2.5 电移台控制单元 |
3.2.6 总结 |
3.3 时序控制系统的研制 |
3.3.1 方案调研 |
3.3.2 系统组成 |
3.3.3 性能测试 |
3.3.4 总结 |
第四章 基于条纹相机测量的相关理论 |
4.1 束流尾场和耦合阻抗 |
4.1.1 束流尾场 |
4.1.2 耦合阻抗 |
4.2 势阱效应和纵向微波不稳定性 |
4.2.1 势阱效应 |
4.2.2 势阱效应对束团分布的影响 |
4.2.3 纵向微波不稳定性 |
4.3 束流纵向不稳定性 |
4.3.1 稳定束团的信号 |
4.3.2 相位调制后的信号 |
4.3.3 纵向振荡时的束团信号 |
4.3.4 纵向振荡模式的物理图像 |
4.4 高频相位调制 |
4.4.1 高频相位调制对束流纵向动力学的影响 |
4.4.2 高频相位调制对束流寿命的影响 |
第五章 基于条纹相机的束流测量系统的实验研究 |
5.1 单束团实验 |
5.1.1 束长拉伸效应的观测 |
5.1.2 束团势阱扭曲效应观测 |
5.1.3 束长与腔压关系实验 |
5.1.4 束流纵向振荡的观测 |
5.2 多束团实验 |
5.2.1 束长拉伸效应的观测 |
5.2.2 束长与腔压关系实验 |
5.2.3 束团不均匀性的观测 |
5.2.4 束流纵向振荡的观测 |
5.3 高频相位调制实验 |
5.3.1 实验装置 |
5.3.2 实验结果 |
5.3.3 总结 |
5.4 束团横向尺寸的测量 |
5.4.1 硬件组成 |
5.4.2 测量结果 |
5.5 在激光测量中的应用 |
5.5.1 研究内容 |
5.5.2 测量原理 |
5.5.3 硬件组成 |
5.5.4 系统软件 |
5.5.5 测量结果 |
5.5.6 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高频电磁场对检验仪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储存环逐束团三维位置测量技术研究[D]. 周逸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0(01)
- [2]地铁工程车EMC技术研究[D]. 鲍鲁杰.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3]电磁测冰新方法及开河预报的数据分析[D]. 柴婷婷.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0)
- [4]CLIC Choke-mode加速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D]. 查皓. 清华大学, 2013(07)
- [5]电能表带载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系统研制[D]. 江洋.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3)
- [6]CSAMT与IP联合探测分布式接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张文秀. 吉林大学, 2012(03)
- [7]宽频带时频电磁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D]. 陈健. 吉林大学, 2012(10)
- [8]阵列感应半空间响应特性与刻度研究[D]. 王昭. 西安石油大学, 2012(06)
- [9]UHF RFID技术在危化品气瓶流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宋婧婧.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10]基于条纹相机的束流测量系统研制及其相关研究[D]. 王季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