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

玉溪市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

一、玉溪市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戴边疆,郭运勇,宋希强,刘治昆,雷金睿,梁怀月[1](2020)在《海口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文中研究说明依托海口市第2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采用传统分析与GIS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口市古树名木资源的种类组成、植物区系、结构特征、生长势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海口市共有古树名木1 684株(其中名木94株),隶属于28科45属51种。古树名木数量多且种类丰富;主要以桑科(Moraceae)、使君子科(Combretaceae)、棕榈科(Palm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和含羞草科(Mimosaceae)等为优势科;以榕树(Ficus microcarp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见血封喉(Antiaris toxicaria)、榄仁树(Terminalia catappa)和椰子(Cocos nucifera)等乡土树种为主;海口市古树名木资源的科、属分布类型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和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过渡的特点。(2)海口市古树树龄结构呈三角形分布,即随树龄增大古树数量逐渐减少,表明海口市古树后续资源丰富。大部分古树名木的生长状态以正常为主,占总株数的64.72%,表明整体长势良好。(3)从空间分布格局看,海口市古树名木资源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分布密度为0.736株·km-2。海口市古树名木分布的聚集程度很高,主要分布在海口府城、博爱等老城区,以及遵谭镇、新坡镇、三门坡镇、大坡镇、旧州镇和三江镇等城镇,反映出古树名木分布的历史文化特征。

伊瑞祥[2](2019)在《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时空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和乡村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转变,巨量的乡村人口完成了从农村到城镇的大迁移,掀起了中国快速城镇化的高潮。在此背景下,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商业化、同质化严重,保护意识薄弱,规划滞后等,这对古村镇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诸多阻碍。本文以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变迁的视角对其空间分布格局和驱动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并就历史文化村镇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一些建议,这对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良性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作用。本文以浙江省224个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为研究对象,以中心地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点轴理论、可持续发展等作为理论基础,主要从时空分布特征和驱动因素两个方面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展开研究。本文首先通过GoogleEarth软件和历史资料查阅,对历史文化村镇的形态、起源朝代、形成原因等信息进行全面搜集,并从地形地貌、布局形态、主导成因三个方面对村镇进行统一分类;基于村镇的资料和分类结果通过核密度分析、重心分析模型、标准差椭圆、空间热点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从历史变迁和现状分布两个视角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时空分布格局进行系统探究;之后从资源禀赋、文化宗教、评选标准等方面对村镇空间分布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并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选取多种因子,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对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最后结合当前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村镇的保护与开发给予了针对性建议。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始建朝代集中于唐、宋、明、清四个时期,始建于宋朝的村镇数量最多;名村名镇分布变迁经历了“浙北平原集聚一逐步南偏—近乎均匀—省域中心集聚”的变化规律,变迁过程中呈现出“浙北平原区>金衢盆地区>浙西丘陵区>浙东低山区>沿海平原岛屿区>浙南山地区”的地貌选择性;春秋至清朝历史文化村镇的分布重心整体向南偏西方向移动,累计移动159.795km,分布范围逐步向南扩展且趋于分散。(2)从村镇现状空间分布格局驱动因子的研究结果来看,自然因子对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的决定性大小依次为:坡度>距城市中心距离>距水系距离>高程;人文社会因素探测发现:境内公路里程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分布特征解释力最强且较稳定的两个因子,其中境内公路里程的影响力尤为显着;各人文社会因子之间的交互影响远大于单个因子对村镇空间分布的影响,境内公路里程和年末总人口数两个因子显现出了强大的交互带动作用,与它们发生交互作用时其它因子的影响力会成倍扩大。(3)针对历史文化村镇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解决: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力度;统筹考虑,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加强村镇固有肌理保护,突出文脉传承;建立完备的信息系统,提供成熟的技术支持。

沈费伟[3](2018)在《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是什么,通过怎样的策略能够振兴资源型村庄,如何培育和保持资源型村庄内生发展的长久活力,这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围绕着上述问题,本文从后农业税时代下中国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典型案例的实证检验,应用“任务型治理”的理论框架,探析了现阶段资源型村庄实现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设计和总结新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所谓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是一种围绕解决资源型村庄治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定任务而采取的方式、手段与途径。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中,能否有效地实现治理目标,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点和难点正是对于任务的界定,以及根据各个不同阶段的任务而不同治理主体分工协作所达成的一种良好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根据国家对农村的政治战略安排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实践,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总任务是实现乡村振兴。围绕着乡村振兴这个总任务框架,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建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初始期,需要解决的是村庄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的经济基础任务、村庄的组织基础任务和村庄的环境基础任务,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过渡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村庄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环境服务供给、村庄文化服务供给和村庄制度服务供给,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塑造村庄的特色品牌,主要包括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和传统文化弘扬,应该形成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由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不同阶段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因此各个治理主体在应对不同阶段任务中的力量发挥有差异,但是不管哪个治理主体处于主导地位,这只是体现了治理结构中各个治理主体的力量强弱差异,其本质依旧是稳态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通过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不仅能够取得重振村庄组织活力、复兴产业实力、重塑文化魅力、再造环境美化等村庄外在层面的振兴,而且更能够达到村民主体性的确立、社会资本的培育、多元参与的建立以及乡村精神的重塑等村庄内在层面的培育,真正实现资源型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本研究的目标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从理论层面来解析“任务型治理”的内在逻辑,明确“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过程和绩效,不仅有利于推动治理理论的深化与拓展,而且也有利于构建和阐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其二,是从实践层面通过考察资源型村庄的典型代表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任务型治理”的具体过程和内容,提炼和总结荻港村成功治理的实践逻辑和成功经验,整合农村社会资源,寻找和克服村庄衰败的根源,为中国其余类似荻港村的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提供具体的经验支持和参考意见,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实现以上研究目标,论文以七个章节的篇章结构围绕村庄治理议题展开理论分析和案例阐述,以求对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模式得以深刻的理解。第一章,导言。这是本文的开篇之章,一是分析了村庄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进而明确当前研究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二是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了详细的评述,进而明确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定位。三是根据本文的研究需求,界定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两个核心概念及其内涵。四是交代了调研村庄浙北荻港村的基本概况和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五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本章主要从政治与行政学科的理论视角出发,阐述了“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以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构建的分析框架。在具体的内容安排上,一是提出“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以此表明当前。“任务型治理”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偶然因素使然,而是基于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适时产生的新的理论体系。二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合作治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结构功能理论对“任务型治理”的主体、过程、关系和功能四方面进行理论解读。三是通过治理主体分析、总体任务界定、阶段任务划分、治理结构塑造、任务有效执行的行文思路来论证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机理,以此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交代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主要包括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历史沿革、制度安排以及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三方面内容。第三章,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的任务是完善村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健全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和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三方面,而每个方面的任务又可以细化为更基础、具体的任务。在健全资源型村庄基础任务方面,可以划分为通过换届选举而重建村民自治组织、以基层维稳而重建六老组织、推动村庄治理而组建各类民间组织。在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兴办青鱼合作社、村办集体企业改制以及成立村经济合作社。在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整治油脂化工企业、开展清水河道工作和构建村庄长效管理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之所以突出村民自治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我国的村民自治组织是实施村民自治的主要形式,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村民自治组织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凭借其在乡村社会独特的资源,在提供村庄基础服务与促进乡村善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四章,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过渡阶段的任务是供给村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供给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提升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和健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三方面。在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方面,分为村庄五水共治、农民新房建设和各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在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方面,包括修复村庄古建筑文物、开展各类文化项目、获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方面,涵盖了实施六百工作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完善制度化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之所以在该阶段要着重突出政府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内在职责,政府应该向村庄提供那些因市场失灵、村民自治组织无法有效提供的、但对村民群体有益的、必需的服务,从而提升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绩效。第五章,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本章主要剖析了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的任务是塑造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具体包括了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和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三方面。在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方面,主要开展了创办荻港古村旅游公司、获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及招商引资挖掘村庄资源等工作。在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方面,进行了修复桑基鱼塘、创建丝绸风情小镇和营造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等活动。在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方面,完成了创办荻港渔庄、举办鱼文化节和渔家乐的传承的任务。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构建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的治理结构。之所以要突出发挥市场组织的作用,缘于市场组织在资源型村庄的品牌塑造中有着先天的优势,能够整合优化资源型村庄的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型村庄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实现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目标。第六章,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本章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内在机理、优势解析和治理策略四方面来论证和反思资源型村庄治理方式的话题。在乡村振兴时期,由于社会转型的压力、政府政策的驱动、乡村精英的助推、村民利益的诉求等,有着强大的村庄治理动机,因而需要构建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基于对荻港村治理经验的提炼和总结,认为“任务型治理”是其中一种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当前,在构建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问题上,首先,明确资源型村庄治理中各个治理主体的治理边界;其次,合理划分资源型村庄治理中的阶段性任务;再次,塑造“一主两辅”的良好治理结构;最后,提升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质绩效。第七章,总结。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四大富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张颂[4](2017)在《长株潭地区生态乡村规划建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关于生态乡村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乡村居民对生态乡村广泛缺乏较为正确的认知,有的认为铺设了水泥路面、植树造林就是生态乡村,而这些仅仅是建立生态乡村的根本条件。生态乡村的规划建设又是一项长期而又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关乎到社会、经济、自然三个系统的综合协调发展。本论文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产业理论、城乡统筹理论、“田园城市”理论以及国内外文献,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对长株潭地区乡村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现状存在问题,采取层次分析法建构指标评价模型,设计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三个一级指标作为准则层反映乡村综合发展概况,对长株潭地区乡村建设现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产业、生态文化四个维度提出适宜长株潭地区乡村发展的综合发展型、城郊农家乐带动型、依托生态农业发展型、旅游文化推动型四种生态乡村规划建设模式,并对这四种规划建设模式进行进一步应用思考,并以株洲市云龙示范区云田村为案例区进行生态乡村规划建设评价。

赵中华[5](2016)在《城镇化进程中北票市农村环境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整体的生活水平稳固提高,农村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繁荣发展景象,农村城镇化建设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长远角度来说,环境污染问题必将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这一点,正确处理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在加快建设新农村,完成“小康生活”目标的同时,如何避免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是地方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关系到农村是否可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正全面落实“三农”工作,而怎样减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本文中,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公共物品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北票市农村环境治理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北票市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成因进行系统分析。本文论述了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全面分析了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之间的作用关系。共分四个章节来阐述。首先,概述了相关的概念及环境治理理论国内外发展情况,同时阐述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意义。在文章第二部分中提出相关的理论;主要以北票市的农村环境污染为原型,组织问卷调查。第三章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总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在第四部分中,主要是针对建立起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及农村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认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改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在防治农村环境污染中转换政府的主导角色、建立更适合有利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体系,要把市场调节的作用发挥出来,从而把环境污染治理带到市场化中去,综合各方面力量全面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除了要采取强制性的措施以外,还要把各部门的作用协调发挥出来,让广大群众积极投入到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活动中来。

黄瑞金[6](2016)在《通海古城传统街巷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街巷是古城历史文脉的物质遗存和古城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古城的特色和品位比较集中的体现[1]。通海古城中的旧县和御城作为玉溪市唯一的两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其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为通海县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奠定了基础。目前,关于古城传统街巷的研究尚处于空白,本文以通海古城为研究对象,对古城传统街巷空间形态物质构成要素和蕴含的社会文化要素进行研究[2],理性地分析街巷空间特征和诠释地域性文化特色,结合现状以期为通海古城的进一步研究和保护更新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在多次实地调研和史料搜集并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对传统街巷空间形态物质要素进行分类解析,对文化特征进行全方位探讨,争取对古城有深刻的认知,文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考查研究古城的自然条件、经济背景和社会环境为切入点,古城山环水抱,四季如春,商贾云集,文化昌盛,古城在如此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适应发展,进而升华形成如今独特的传统街巷空间形态。(2)从宏观层面分析通海古城整体格局,其“山—城—田—湖”优美的山水格局是通海县城的魅力所在。(3)讨论分析街巷分类及功能,规整型街巷体系的通海古城街巷整体格局,御城和旧县方环并立格局,街巷结构构成要素的主街、巷道和节点的特征,对街巷进行整体的把握。(4)分析街巷空间形态的构成,包括街巷布局与地形的关系,街巷的平面形态类型,街巷的剖面、断面形式和街巷空间的尺度比例,探求亲切宜人的空间特性。(5)从微观层面重点深入到街巷空间形态物质构成要素的侧界面、底界面和顶界面,对其元素类型和特征逐一解析,总结出侧界面建筑及附加物的质感、色彩和造型决定了侧界面的特征,侧界面之间的围合组成不同的空间序列,建筑的组合关系形成侧界面的层次性;底界面的细节处理划分空间、增强空间识别性的同时给人以不一样的空间感受;主街和巷道顶界面层次丰富,开合有度,丰富多彩。(6)以街巷空间的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要素为线索,分析街巷空间的景观美学特征和相得益彰的街巷景观处理手法给人的视觉感受,探讨街巷独特的景观空间组织和美学价值。(7)在研究物质空间的基础上对传统街巷蕴含的文化特征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人文价值。(8)针对目前通海古城的保护现状,分析街巷存在问题,探讨古城保护应当遵循的一系列原则,试提出古城街巷空间保护与更新的方法,为后续研究和其他古城的发展提供思路。

龚旭[7](2016)在《抚仙湖生态功能区保护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环境是人类及其他一切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考察中国生态功能区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不仅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抚仙湖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对国家生态、经济安全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抚仙湖生态功能区的大肆开发建设,生态破坏活动剧烈,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深化。通过出台新政策、完善法律法规来保护抚仙湖生态功能区刻不容缓。本文旨在进一步完善抚仙湖生态功能区的法律法规,提出抚仙湖生态功能区保护应遵循的法律原则、适用的法律制度和承担的法律责任。通过强有力的法律手段来实现抚仙湖生态功能区的有效保护,推进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首先,本文参考《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多部政府性文件,借鉴国内多位学者对生态功能区的认识,概括出生态功能区的概念及其特征,明确抚仙湖生态功能区为本文研究范围,对抚仙湖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及其生态功能进行分析。其次,梳理抚仙湖生态功能区立法体系、立法理念、立法原则和主要制度。再次,进行抚仙湖生态功能区地方立法实践分析,通过评析《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玉溪市抚仙湖保护治理管理办法》,提出抚仙湖生态功能区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保护范围、法律原则、管理体制、法律制度、法律责任五个方面提出抚仙湖生态功能区的法律完善建议。

陈红,张翠萍,温继良,李淑英,史云东,吕伟,周元清[8](2014)在《旅游业对抚仙湖水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抚仙湖作为云南省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正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入湖污染负荷不断加剧,2010年抚仙湖流域旅游污水负荷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产生量分别占水环境承载力的3.7%,13.3%,15.2%,入湖量则分别占水环境承载力的2.6%,9.3%,11.0%。随着抚仙湖游客数量的逐年增多,到2015年,抚仙湖流域预测旅游污水负荷COD,TN,TP的产生量、入湖量将迅速增长,它们在水环境承载力中的比例也将大幅提高。本文从旅游业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和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综述并分析了旅游业对抚仙湖水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以保护抚仙湖Ⅰ类水质为基础、整合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生态旅游发展对策,为实现抚仙湖生态旅游真正可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顾雨[9](2011)在《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抚仙湖流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湖泊流域内人口的膨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湖泊面临着严重的富营养化威胁。基于湖泊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湖泊流域内社会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当前解决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主要手段。文章在认识抚仙湖水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抚仙湖流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设置不同的发展情景,为抚仙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污染水体,是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的主要污染源。本文建立了抚仙湖流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考虑水环境容量农业分配量、农业面源污染削减、粮食及副食品安全等因素的影响,设置惯性发展和目标导向两种发展方案,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导向发展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流域内污染物入湖量,TN、TP分别削减了221.45t和24.74t,在允许的水环境容量农业分配量范围内。根据调整优化结果,建议在抚仙湖流域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形成观光休闲农业产业;建立集中养殖小区,采用立体式生态饲养畜禽模式。抚仙湖流域磷化工和磷矿山的工业经济形式给抚仙湖带来了严重的总磷污染。在水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开发出抚仙湖流域的旅游业发展潜力,成为当地政府急需考虑的问题。为此,文章建立了抚仙湖流域工业和旅游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考虑了COD、TN和TP三个污染物指标,设置了惯性发展方案、总氮控制方案和总磷控制方案,通过方案的对比分析,为工业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曹志红[10](2010)在《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选题通过收集、整理历史文献中有关食物链顶端的亚洲(主要是中国境内)特有种一一虎的记录,对中国不同地理单元的虎种群历史变迁过程进行复原,恢复其过去的生活史、时空分布变化、数量变化及人虎之间的关系。结合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展开,探讨土地开发、日常社会生活需要、虎贸易利益驱动等人文因素导致的人虎冲突、政府打虎活动对虎历史变迁的影响,揭示人虎关系演变的历程。本文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对新疆、陕南、福建、江西、湖南、东北六个区域的虎资源变迁及人虎关系演变进行探讨,并对中国历史上的虎产品利用史、虎产品贸易史进行勾勒,梳理了中国历史上从未间断的打虎活动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全文共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也是第1章的内容。主要介绍本研究的主旨和全文结构,勾勒研究简史,介绍研究方法。本研究主旨在于在古动物到现代动物演变之间,补充学术界较为缺乏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内容,通过对典型动物虎的研究,将动物的环境指示意义、动物与人的关系研究推进到历史时期。丰富和完善历史地理、动物地理、环境变迁等学科的研究内容。第二部分是区域虎历史变迁专题研究,包括第2-7章。第2章对新疆虎的变迁进行了专题研究,消失在人们视线中的新疆虎具有很大的神秘性和研究难度,有关新疆虎的各种悬而未决的问题,造成了动物学界和历史地理学界相对空白的研究状态。本章充分利用岩画、地志、文集和探险考察游记等资料,对历史上的新疆虎进行调查确认与研究:新疆地区至少在距今1-1.5万年前即有虎分布,以后持续不断;其地理分布涉及天山南北,沿水源(河湖)分布于山间谷地、河流绿洲及山前冲积扇地带;其具体生境以芦苇、胡桐树木(胡杨林)等植被为主,具有足供捕食的食物。至清光绪前期新疆虎依然多见,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1899-1916)开始锐减。人类活动叠加的自然环境演化是影响新疆虎变迁的主要因素。生物链偶然因素的参与(肉食性蚂蚁威胁虎的繁殖)也起到了可能的影响作用。第3章以陕南为专题,着重探讨特定时空条件下典型动物资源变迁中的人文因素影响。明清时期是陕南地区移民、开发的高潮时期,历史记录显示,随着人类开发活动的全面展开和开发地域的渐次扩展,虎资源出现明显的变迁,人虎关系发生明显变化。以乾嘉时期为时间断限,虎的栖息领域出现阶段性萎缩,第一阶段涉及南郑、城固、沔县三地,第二阶段则开始大范围萎缩。人虎冲突逐渐加剧,除一般性人虎冲突事件外,激烈的虎患和打虎活动频繁发生,成为人虎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从而导致有计划、有组织、高奖励、高力度的政府性防虎、驱虎、打虎活动开始展开,最终导致虎数量剧减,分布范围显着萎缩,栖息地向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森林资源保存较为完好的高海拔山地后退。第4-6章对华南的三个地区(福建、江西、湖南)进行了专题研究,主要复原了虎的时空分布变迁和数量变化过程,着重分析了虎患现象,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分析其发生的时空特征、烈度等级、原因和应对措施。得出结论:在进入人类文明阶段后,华南地区老虎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都呈逐渐缩小之势,总的来说人类干扰和捕杀是主要因素。在华南地区,虎的栖息地除了森林山地之外,平原地区也曾有虎分布,因为当时的环境条件满足了虎生存所需的植被、水和食物三要素,比现在优越。虎患是华南地区的典型和突出现象,虎患烈度有愈演愈烈之势,人们的应对措施也因而出现了官方捕虎、民间打虎、军队猎杀、官民结合猎捕等形式。明清时期是南方地区历史上人虎冲突最剧烈,人类对华南虎影响最显着的一个时期,是华南虎生存出现危机的一个阶段。第7章对东北地区的虎变迁进行了专题研究,主要讨论了东北地区虎的分布变迁大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东北地区历史上的猎虎活动和虎产品利用情况,探讨东北虎得以延续至今的原因,即该地山高林密的自然条件特点和人类开发进程分散性、断续性的特点,为虎的生存赢得了一线生机。近代东北开禁后,东北虎的生存受到人类前所未有的冲击。第三部分是虎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包括第8-9章的内容。第8章是关于中国历史上虎资源的利用和贸易史的勾勒,讨论了虎的药用、食用历史,勾勒出了虎产品贸易的发展过程。第9章是关于中国历史上打虎活动的讨论,指出打虎活动从史前到1970年代一直存在,明清时期是第一个打虎高潮时期,将虎的分布从平原和低山区推向中山和高山区,但并未对种群的数量造成毁灭性打击,真正起到灭绝性影响的是建国后50-70年代的除害兽运动。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第10章内容。本文的突破性结论体现在几个方面,即填补新疆虎和虎产品利用和贸易史研究空白、丰富和补充动物学对于虎的栖息地选择、生活习性的认识、提出中国打虎活动的概念。最后,本研究阐明了历史环境变迁中人文因素的极端重要性,为特有动物种群变迁研究、濒危动物保护提供历史借鉴。

二、玉溪市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溪市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时空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1.1 乡村聚落分布的影响因素
        1.3.1.2 乡村聚落的类型与形态
        1.3.1.3 乡村聚落的景观
        1.3.1.4 乡村聚落的生态环境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2.1 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方法
        1.3.2.2 村镇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1.3.2.3 古村镇类型与景观的相关研究
        1.3.2.4 古村镇保护与开发出现的问题
    1.4 技术路线
    1.5 相关概念解析
    1.6 研究理论基础
        1.6.1 中心地理论
        1.6.2 人地关系理论
        1.6.3 点轴理论
        1.6.4 文化景观论
        1.6.5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2章 浙江省区域概况与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类型划分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1.2 自然地理特点
        2.1.3 历史文化内涵
    2.2 数据来源
    2.3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类型划分
        2.3.1 分类依据
        2.3.2 分类结果
        2.3.2.1 按照地形地貌分类
        2.3.2.2 按照布局形态分类
        2.3.2.3 按照形成原因分类
    2.4 小结
第3章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时空分布格局
    3.1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历史时空演变特征
        3.1.1 名村名镇历史分布概况
        3.1.2 各个朝代名村名镇空间分布特征
        3.1.3 各个朝代名村名镇分布重心演变迁移
        3.1.3.1 分布重心演变迁移的研究方法
        3.1.3.2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分布重心移动轨迹
        3.1.3.3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分布格局演变的标准差椭圆分析
    3.2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现状空间分布格局
        3.2.1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空间分布格局
        3.2.1.1 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方法
        3.2.1.2 空间分布概况
        3.2.1.3 空间分布类型
        3.2.2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空间集聚性分析
        3.2.2.1 空间集聚性的研究方法
        3.2.2.2 总体集聚水平及相关性分析
        3.2.2.3 不同形成原因名村名镇的热点区探测
    3.3 各年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获评数量的空间分布格局
    3.4 小结
第4章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时空分布驱动因素
    4.1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空间分布格局的定性因素分析
        4.1.1 资源禀赋
        4.1.2 文化宗教
        4.1.3 评选标准的制定
    4.2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空间分布格局的定量因素分析
        4.2.1 基于Logistic模型的自然因素分析
        4.2.1.1 研究方法介绍
        4.2.1.2 模型变量选择
        4.2.1.3 Logistic回归样本组建
        4.2.1.4 计算结果分析
        4.2.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人文社会因素分析
        4.2.2.1 研究方法介绍
        4.2.2.2 影响因子选择
        4.2.2.3 数据的获取
        4.2.2.4 探测结果
    4.3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空间分异格局驱动机制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分类及各类型数量特征
        5.1.2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时空分布格局
        5.1.3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时空分布驱动因素
    5.2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与开发建议
    5.3 创新与不足
        5.3.1 创新点
        5.3.2 不足之处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3)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论证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二、国外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三、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资源型村庄
        二、任务型治理
    第四节 个案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个案的影响力与代表性
        二、荻港村简介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章节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提出
        一、“任务型治理”议题的研究回顾
        二、“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解析
        三、“任务型治理”的核心特征
        四、“任务型治理”的作用价值
    第二节 “任务型治理”的理论解读
        一、利益相关的主体解读
        二、互动合作的过程解读
        三、彼此依赖的关系解读
        四、功能多元的价值解读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一个理论框架
        一、资源型村庄的三元治理主体分析
        二、资源型村庄的任务界定与治理结构
        三、资源型村庄的阶段划分与任务执行
        四、资源型村庄的任务治理绩效与意义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历史沿革
        二、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制度安排
        三、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
第三章 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基础治理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
        一、村庄合并与换届选举
        二、六老组织与基层维稳
        三、社会组织与村庄治理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
        一、村庄集体经济薄弱
        二、青鱼合作社的创办
        三、村庄集体企业改制
        四、成立村经济合作社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
        一、油脂化工企业整治
        二、清水河道工程开展
        三、村庄长效管理构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公共服务供给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公共服务供给
        一、五水共治:以龙八港为例
        二、农民新房建设与村庄洁化
        三、服务设施完善与环境美化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文化公共服务供给
        一、古村落文化资源的消失
        二、政府政策支持古村修复
        三、文化项目提升村民素质
        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获选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制度公共服务供给
        一、实施六百工作制
        二、推行网格化管理
        三、完善制度化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品牌塑造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
        一、荻港古村旅游公司的创办
        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选
        三、招商引资与旅游资源开发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
        一、桑基鱼塘修复
        二、丝绸小镇创建
        三、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
        一、荻港渔庄的创建
        二、鱼文化节的举办
        三、“渔家乐”的传承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
        一、资金缺乏与项目产业支持
        二、精神空虚与文化复兴
        三、纠纷频发与治安维稳
        四、环境污染与村庄整治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内在机理
        一、村民主体性的确立
        二、社会资本的培育
        三、多元参与的建立
        四、乡村精神的重塑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优势解析
        一、城市与乡村:和合共生
        二、传统与现代:互相融合
        三、发展与文化:持续和谐
        四、五位一体:共同推进并实现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策略:任务型治理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动力机制考察
        二、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三、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4)长株潭地区生态乡村规划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
        1.3.1 国内外生态乡村规划建设的起源
        1.3.2 国内外生态乡村的理论研究
        1.3.3 国内外对生态乡村的规划建设实践研究
        1.3.4 国内外生态乡村研究述评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生态乡村规划建设的理论研究
    2.1 生态乡村的相关概念
        2.1.1 农村
        2.1.2 村落
        2.1.3 生态乡村
    2.2 生态乡村规划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产业理论
        2.2.3 城乡统筹理论
        2.2.4 “田园城市”理论
第3章 长株潭地区乡村发展建设现状研究
    3.1 长株潭地区乡村概况
        3.1.1 长沙地区乡村发展概况
        3.1.2 株洲地区乡村发展概况
        3.1.3 湘潭地区乡村发展概况
    3.2 长株潭地区主要特色乡村
        3.2.1 长沙市望城区光明村概况
        3.2.2 株洲市攸县网岭镇罗家坪村概况
        3.2.3 湘潭市清溪镇石忠村概况
    3.3 长株潭地区乡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乡村资源利用率低
        3.3.2 乡村环境污染物多样化
        3.3.3 乡村居民生态意识薄弱
        3.3.4 “空心化”问题严重
        3.3.5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落后
        3.3.6“千村一面”文化特色缺失
第4章 长株潭地区生态乡村规划建设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评价方法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评价方法
    4.2 长株潭地区生态乡村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4.2.1 准则层的选取
        4.2.2 指标层的选取
        4.2.3 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4.3 长株潭地区生态乡村规划建设水平评价研究
        4.3.1 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评价方法步骤
        4.3.3 案例区评价结果分析
第5章 长株潭地区生态乡村规划建设模式的提出
    5.1 生态乡村规划建设模式分类原则
    5.2 长株潭地区生态乡村规划建设模式的具体分类
        5.2.1 城郊农家乐带动型
        5.2.2 依托生态农业发展型
        5.2.3 旅游文化推动型
        5.2.4 综合发展型
第6章 长株潭地区生态乡村规划建设模式的进一步应用思考
    6.1 案例区生态乡村规划建设概况
    6.2 生态乡村规划建设模式在案例区的具体应用
        6.2.1 云田古镇区
        6.2.2 云田新农村
        6.2.3 高速闸道
        6.2.4 云田社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
        6.2.5 云田村环卫、能源利用及雨污水处理
    6.3 生态乡村规划建设的思考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5)城镇化进程中北票市农村环境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城镇化与农村环境治理的基本概念及关系
        1.2.1 城镇化
        1.2.2 农村环境治理
        1.2.3 城镇化与农村环境治理的关系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城镇化进程中北票市农村环境治理问题调查设计
    2.1 城镇化与农村环境治理的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环境公共物品理论
        2.1.3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 北票市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的问卷调查
        2.2.1 问卷调查题型及结构设计
        2.2.2 调查样本的情况与选取
        2.2.3 调查实施与统计
3 城镇化进程中北票市农村环境治理问题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北票市农村环境治理总体状况
        3.1.1 北票市概况
        3.1.2 北票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3.1.3 北票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情况
    3.2 北票市农村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3.2.1 土壤污染严重
        3.2.2 生活污染严重
        3.2.3 乡镇工业污染严重
        3.2.4 大气污染严重
    3.3 北票市农村环境治理问题原因分析
        3.3.1 政府职能定位偏差
        3.3.2 城镇规划杂乱无序
        3.3.3 环境治理资金缺口严重
        3.3.4 第三部门发展落后
        3.3.5 农民保护环境意识淡薄
4 城镇化进程中北票市农村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
    4.1 重塑政府的工作职能
        4.1.1 构建农村环境治理体系
        4.1.2 多方合作齐抓共管
    4.2 城乡建设发展科学布局总体规划
        4.2.1 进一步完善乡村两级规划建制
        4.2.2 加快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4.3 环境保护市场化
        4.3.1 加快环境治理市场化进程
        4.3.2 多渠道争取资金
    4.4 建立和完善第三部门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的作用
        4.4.1 污染第三方治理企业的引进
        4.4.2 加快乡镇环卫组织的建立
    4.5 提高人们参与环境污染治理的积极性
        4.5.1 增强乡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4.5.2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北票市农村环境治理问卷调查
致谢

(6)通海古城传统街巷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外部因素
        1.1.2 自身条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创新点及可行性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研究现状小结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街道与街巷
        1.4.2 街巷空间
        1.4.3 空间形态
        1.4.4 界面
        1.4.5 比例与尺度
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对象及内容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范围
        2.1.3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3 通海古城概况分析
    3.1 通海县域概况
        3.1.1 自然条件
        3.1.2 经济背景
        3.1.3 社会环境
    3.2 县城沿革
    3.3 传统街巷概况
    3.4 小结
4 通海古城选址及空间格局
    4.1 通海古城选址
    4.2 古城整体格局
    4.3 空间肌理
    4.4 小结
5 通海古城传统街巷空间解析——显性物质空间环境要素
    5.1 传统街巷分类及功能
        5.1.1 街巷分类
        5.1.2 街巷功能
    5.2 传统街巷结构
        5.2.1 街巷整体格局
        5.2.2 街巷(结构)构成要素
    5.3 传统街巷空间形态构成分析
        5.3.1 街巷平面形态
        5.3.2 街巷剖面、断面形式
        5.3.3 街巷空间尺度比例
        5.3.4 街巷空间形态物质构成要素——界面
        5.3.5 街巷空间景观构成
6 传统街巷空间精神文化内涵——隐性社会文化要素
    6.1 传统街巷文化构成
        6.1.1 商业文化
        6.1.2 宗教文化
        6.1.3 市俗文化
        6.1.4 多元文化
    6.2 小结
7 古城传统街巷空间保护与发展
    7.1 街巷保护原则
        7.1.1 整体性原则
        7.1.2 真实性原则
        7.1.3 可持续性原则
        7.1.4 新旧和谐原则
    7.2 街巷空间的传承保护
        7.2.1 延续街巷格局和平面形态
        7.2.2 控制街巷空间尺度
        7.2.3 保护街巷剖面
        7.2.4 整治与延续街巷界面
        7.2.5 保护景观系统
        7.2.6 保护整治建筑
        7.2.7 保护街巷特色
8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抚仙湖生态功能区保护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重点、难点与创新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抚仙湖生态功能区界定
    一、生态功能区的概念与特征
        (一) 生态功能区概念
        (二) 生态功能区特征
    二、抚仙湖生态功能区确立
        (一) 重要性
        (二) 生态功能
        (三) 类型分析
    三、抚仙湖生态功能区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一) 特点
        (二) 成因
第二章 抚仙湖生态功能区立法分析
    一、立法体系
        (一) 国家立法
        (二) 地方立法
    二、立法理念
        (一) 生态系统管理
        (二) 可持续发展
        (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立法原则
        (一) 协调发展
        (二) 保护优先
        (三) 预防为主
        (四) 公众参与
    四、主要制度
        (一) 环境资源规划
        (二) 环境影响评价
        (三) “三同时”
        (四) 环境资源许可
        (五) 生态补偿
第三章 抚仙湖生态功能区地方立法实践分析
    一、《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评析
        (一) 《条例》简述
        (二) 《条例》评析
    二、《玉溪市抚仙湖保护治理管理办法》评析
        (一) 《办法》简述
        (二) 《办法》评析
    三、抚仙湖生态功能区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 保护范围
        (二) 法律原则
        (三) 管理体制
        (四) 法律制度
        (五) 法律责任
第四章 抚仙湖生态功能区保护的法律完善建议
    一、保护范围
    二、法律原则
        (一) 协调发展原则
        (二) 保护优先原则
        (三) 预防原则
        (四) 公众参与原则
    三、管理体制
    四、法律制度
        (一) 生态红线制度
        (二) 生态补偿制度
    五、法律责任
        (一) 完善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
        (二) 实行多种类责任承担形式
        (三) 加强处罚力度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8)旅游业对抚仙湖水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旅游业对抚仙湖水环境的影响
    1.1 旅游业生活污水
    1.2 旅游业固体废弃物
    1.3 旅游业房地产开发
2 生态旅游
3 抚仙湖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
    3.1 保护抚仙湖Ⅰ类水质,营造美丽优雅的水上环境
    3.2 立足抚仙湖旅游生态化,整合乡村生态旅游资源

(9)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抚仙湖流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1.2.2 系统动力学在水环境承载力领域的应用
        1.2.3 流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1.3 相关理论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措施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抚仙湖流域概况
    2.1 流域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特征
        2.2.2 农业经济现状
        2.2.3 工业经济现状
        2.2.4 旅游业现状
    2.3 水环境污染污染物来源
        2.3.1 流域内生活废水污染
        2.3.2 畜禽粪尿污染
        2.3.3 农田径流污染
        2.3.4 磷矿山和磷化工污染
        2.3.5 旅游污染
        2.3.6 其它污染
    2.4 抚仙湖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抚仙湖流域农业经济发展战略
    3.1 系统分析
    3.2 系统流程
    3.3 模型方程
        3.3.1 状态方程
        3.3.2 速率方程
        3.3.3 辅助方程
        3.3.4 常数方程
    3.4 系统参数确定
    3.5 结果与分析
        3.5.1 两种方案变量取值
        3.5.2 两种发展方案结果
        3.5.3 方案对比分析
    3.6 发展建议及结论
        3.6.1 种植业发展
        3.6.2 畜禽养殖业发展
        3.6.3 结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抚仙湖流域工业和旅游业经济发展战略
    4.1 系统分析
    4.2 系统流程
    4.3 模型方程及参数
    4.4 方案设定
        4.4.1 惯性发展方案
        4.4.2 总氮控制方案
        4.4.3 总磷控制方案
    4.5 结果与分析
        4.5.1 惯性发展方案
        4.5.2 总氮控制方案
        4.5.3 总磷控制方案
        4.5.4 方案对比分析
    4.6 发展建议
        4.6.1 工业发展建议
        4.6.2 旅游业发展建议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与导师简介
附录

(10)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关于选题的解说
    第二节 研究简史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四节 工作方法和资料讨论
    第五节 本文结构及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二章 历史上新疆虎(Panthera tigris lecoqi)的调查确认、历史变迁及其人文影响因素
    第一节 新疆虎研究述评
    第二节 新疆是否有虎?
    第三节 新疆虎的历史变迁
    第四节 影响新疆虎变迁的因素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清陕南移民开发状态下的人虎冲突
    第一节 移民开发地域的渐次扩展与虎生活领域的逐渐缩小
    第二节 人虎冲突的加剧和打虎活动的展开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历史时期福建地区的虎与人虎关系
    第一节 史前时期虎遗存分布及其折射出的虎生境
    第二节 历史时期虎的地理分布大势
    第三节 元代以前福建地区开发进程与人虎关系的演变
    第四节 明清时期:虎患的全方位考察与开发高潮的到来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史时期江西地区的虎与人虎关系
    第一节 历史时期江西虎的地理分布
    第二节 历史时期江西的人虎冲突——虎患与打虎
    第三节 历史时期江西地区的人虎接触、虎利用与虎文化
    第四节 虎与明清时期江西生态环境变迁探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的虎与人虎关系
    第一节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虎的地理分布大势
    第二节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虎的时代变迁大势
    第三节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的人虎关系——虎患与打虎
    第四节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的人虎关系——接触、利用与文化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东北地区虎的历史变迁及人虎关系
    第一节 东北虎的历史分布变迁
    第二节 东北虎之劫—东北的近代移民与开发
    第三节 从山林之君到医药之宝—人类对东北虎的认识和利用
    第四节 东北虎种群延续原因之探讨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历史上虎资源的利用和贸易史
    第一节 药用
    第二节 食用
    第三节 历史上的虎产品贸易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中国历史上的打虎活动
    第一节 明代以前:打虎与英雄
    第二节 明清时期:以官府捕虎为主
    第三节 民国时期:分散打虎
    第四节 建国以来:除害兽运动与盗猎活动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
    第一节 全文结论
    第二节 价值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境内出土的虎化石及虎骨
附录2 新疆虎大事记
附录3 国务院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
附录4 关于《国务院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补充通知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玉溪市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及其保护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口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及其空间分布[J]. 戴边疆,郭运勇,宋希强,刘治昆,雷金睿,梁怀月. 热带生物学报, 2020(01)
  • [2]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名镇时空分布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D]. 伊瑞祥.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3]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D]. 沈费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4]长株潭地区生态乡村规划建设模式研究[D]. 张颂. 湖南工业大学, 2017(01)
  • [5]城镇化进程中北票市农村环境治理研究[D]. 赵中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6]通海古城传统街巷空间形态研究[D]. 黄瑞金. 西南林业大学, 2016(04)
  • [7]抚仙湖生态功能区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龚旭.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8]旅游业对抚仙湖水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 陈红,张翠萍,温继良,李淑英,史云东,吕伟,周元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4(04)
  • [9]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抚仙湖流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 顾雨. 北京化工大学, 2011(05)
  • [10]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 曹志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玉溪市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