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海景观带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市滨海景观带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城市滨海景观带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畅[1](2021)在《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烟台芝罘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迫切需求和城市对自身独特文化底蕴的重视,使得城市的景观设计已经成为城市建设规划的不容忽视的内容。城市滨海新区的景观设计作为景观设计的最独特的方向,是所有景观设计中最具挑战性的,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在滨海城市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其在协调融合各要素与体现地域特色之间面临着巨大问题。本文以城市滨海新区景观为研究对象,针对城市滨海新区地方性景观与现代性景观的矛盾和景观的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矛盾,通过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进行延续、保护与整合的方法,打造具有地域性且特色鲜明的城市滨海新区景观,需要对原有的生态景观保护与延续,同时还要融合周围自然生态景观,进行城市滨海新区景观总体设计、系统设计与细节设计的研究。主要内容分为:(1)通过对景观设计的研究背景生态文明建设、生命共同体及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国内外城市滨海新区景观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发展,梳理城市滨海新区景观的理论内容体系。(2)对当前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存在的现状发展与问题进行提炼总结,分析其出现的原因,进一步界定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的目标,即保护、延续与整合,为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的策略内容提供整体的框架。(3)依托城市滨海新区设计策略的基本框架,总结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策略的三大设计,即总体设计、系统设计及细节设计,构建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与优化的内容体系,用以解决当前城市滨海新区景观建设的问题。(4)以烟台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为工程实例,通过烟台城市滨海新区的环境对景观设计整体研究框架进行论证,设计了烟台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实施方案,为相关城市的滨海新区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佘彦霏,王文翔,杜桠楠,李贵龙[2](2021)在《海岸线景观带旅游可持性发展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洋的发展不可避免,海洋是地球最大的组成要素。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路线走向海洋,对滨海景观带进行了一系列的发展。许多城市都将滨水区作为城市更新与再开发的重要发展战略,有利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城市景观、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分析滨海景观带现存的自然问题和人文问题,对海岸线可持续景观进行讨论、分析,并从多种角度来进行设计,以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刘健[3](2020)在《从旅游视角看烟台滨海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今,旅游业对拉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烟台是全国着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滨海景观作为展示城市形象和传承地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于能否吸引和留住游客,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滨海旅游景观承担着拉动旅游消费的重要功能,如何吸引和留住游客是滨海旅游景观设计研究的重要内容。吸引和留住游客,首先要了解他们的旅游需求。促使人们产生旅游行为的心理机制是旅游动机,而隐藏在动机背后的直接原因则是旅游需求。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随着人们旅游经历的增多,大多数游客已经不满足于以往那种单纯游览自然景观的观光式旅游,而更趋向于集“游、食、住、行、购、娱”为一体的休闲体验式旅游。为更有针对性地吸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本文选取滨海旅游景观规划设计较早、与烟台地理位置相近、地域文化相似的青岛市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了烟台在滨海旅游景观设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尚未形成留住游客的滨海景观带、缺少休闲体验式滨海旅游度假区、地域文化未得到充分展现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烟台滨海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研究提出了滨海旅游景观的设计策略。最后,本文从旅游视角出发,充分运用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的成果,提出了“加快推进烟台滨海休闲体验式旅游度假区的设想”,考察了烟台滨海西路大季家街道芦洋村的发展地块,综合考虑海洋文化、民风民俗、生态保护等因素,坚持最大的保护和最小的破坏设计原则,探索提出烟台滨海西路芦洋村渔家文化景观设计方案。总之,在滨海旅游业飞速发展之际,探讨滨海旅游景观设计非常有必要。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给烟台及其他滨海城市景观设计、建设者们一些启发和思考。

郭海英[4](2019)在《滨海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受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地文化开始融合碰撞,城市因此逐步变为一个复杂多变的综合体。而滨海区的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城市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变迁,也因社会的快速发展滨海区出现了资源逐渐枯竭、环境逐步恶化的情况。为解决这种情况,只是单纯修复治理或从艺术、生态、场地本身的角度去考虑已不能解决问题,而是需要把不同项目、不同场地放置到其所在的城市大环境中去设计,从而创造出一个有利于社会稳定长久发展的景观系统。我国滨海景观设计仍处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要实现我国滨海区科学系统的环境保护与功能开发,在实践中探索适合滨海景观良好发展的道路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更加有效改善滨海景观,健全滨海区功能,文章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设计方法指导滨海区规划和建设,以期得到业界资源循环利用的最终目的。论文欲打破惯性的思维模式与专业的枷锁,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希望人们更为深刻地去理解滨海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与内涵。考虑到滨海区景观设计学科的特殊性,本文引入恢复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梳理国内外滨海景观的发展历程,分析国内外滨海景观设计案例,归纳实现滨海景观营建过程及后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素,通过对构成要素的整合得出滨海景观设计的相关策略,最后依托归纳出的滨海景观设计策略对青岛东海东路滨海地块进行景观概念设计,在应用中寻找不足,从而得出更完整的滨海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张铭[5](2019)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滨海区规划策略研究 ——以东莞市交椅湾为例》文中认为城市滨海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滨海城市的门户,在21世纪,滨海区的开发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拥有便捷海港口岸的城市滨海区,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和融合的关键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其影响很大。城市滨海区不仅是重要的公共开敞空间和地标性较强的地段,而且它还可以为外来游客提供观光游览与休闲度假等功能。近年来,独具特色且丰富多样的城市滨海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滨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受益,与此同时,一些建设和设计上的不足和超过环境承载量的游客活动,导致了物种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污染等类型的滨海区生态环境破坏的状况。因此,改善城市滨海区的生态环境,从规划角度降低城市滨海区开发建设所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对城市的健康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城市滨海区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以达到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回顾了城市滨海区发展历程,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横滨21区、巴尔的摩内港、悉尼达令港等项目为例,分析国内外优秀城市滨海区的规划设计手法和特色。对影响城市滨海空间的各类相关要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一般滨海空间的主要特征,在交通设计、建筑控制和景观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运用可持续的规划设计策略完成了东莞市交椅湾起步区城市设计,确定“一带、两廊、六区、多点”的总体布局,以滨水活力发展带和两个共享走廊为骨架,将规划区划分为六大功能区。依据整体协调性、地域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原则,重点对交通系统、建筑控制和景观系统三方面进行了规划设计和指引。规划了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现代公共交通系统和慢行系统,对建筑高度、建筑风貌和天际线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规划控制要求,对滨海特色景观带进行重点规划并设置了多个特色景观节点。通过对城市滨海区的整体研究和项目实践,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交通方面,应规划多种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提高城市滨海区的可达性。2、在建筑方面,滨海区的设计应当吸收当地特色历史文化,并将其融入到城市设计中。3、在景观方面,规划应注重保留规划范围内重要的自然生态要素并营造人性化的公共开敞空间。本文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结合城市设计相关理论,从整体城市设计的角度,宏观把握与调控城市开发建设和滨海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试图为可持续的城市滨海区建设提供规划方面的指导建议和设计方法。

蒲佳[6](2019)在《深圳海滨生态公园设计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滨景观空间在滨海城市的地位举足轻重。无论是对城市环境质量的保护提升,还是对区域面貌的净化美化,海滨景观空间都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现今可持续发展观已深入民心的社会背景下,普通民众对城市滨海空间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滨海空间的优化提升改造已成为大势所趋。本研究力图最大限度地整合滨海景观空间规划设计和城市整体可持续发展两者的关系,体现海滨景观空间推进城市发展的作用。在详细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后,文内列出了本研究中使用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具体的研究框架。根据研究框架,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分别以自然生态、地域特色、功能空间为三条主线,为深圳海滨生态公园提出优化设计策略。研究首先在概念上对滨海景观带的相关名词进行区分明晰,探索剖析海滨景观空间的关键构成要素;详细介绍了国外滨海空间营造的成功案例,分析了深圳海滨生态公园的背景和前景,针对性地提出公园现存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自然生态薄弱;地域特色缺失;功能空间不足和其它管理服务的问题。其次,本研究采用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法(PSPL,Public Space&Public Life Survey),分别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访谈详细解剖海滨生态公园现有景观状况和人群使用情况,对应提出的主要问题,探索公园原有设计的可取之处,并发现其不足之处。就自然生态、地域特征、功能空间和人群使用方面得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最后,本文在提出需优化的主要问题和深圳海滨生态公园现状分析基础上,对公园的优化设计提出系统性意见,明确提出优化设计的理念、目标和原则,并结合图表说明整体规划和细节设计的处理方法。其中自然生态优化设计可分成植物系统、动物系统和水文系统的修复和优化;地域特色优化设计可从主题活动、竞技赛事、特色旅游等方面体现;功能空间的优化设计则分别由功能优化和空间结构优化来实践。本研究说明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寻找发展海滨景观空间的最佳途径,达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唯有注重规划设计空间的全面布局优化,提高对生态系统的重视,加强对地域文化的尊重,倡导人性化设计,在充分结合自然人文资源利用和各项功能的条件下,结合沿海区域的实际情况,才可有效开展具体操作,海滨景观空间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才能得到切实的提升。

张春柔[7](2017)在《汕尾市红海湾滨海景观资源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对于许多沿海城市来说,滨海旅游业是其省域海洋发展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滨海景观资源是其开展滨海旅游活动的客体和滨海旅游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与物质基础。本研究以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4个景区作为调研对象,综合运用园林美学、生态学、旅游学等学科知识,通过文献研究、实例调研和归纳等方法,对红海湾滨海景观资源进行归纳分类,并探讨其景观资源特点以及相应的开发保护策略,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汕尾市红海湾滨海景观资源类型: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包括海岸线(凹型、凸型、直线型、多湾型)、岸滩(岩岸、砂岸、泥岸)、礁石(珊瑚礁为主)、水体(近海水浅而清澈等)、气候与天象(日出日落光影错落、色彩斑斓等)以及动植物资源(海鸟群集齐飞等)6亚类。人文景观资源根据资源属性分为历史遗迹类、生产类、宗教文化类以及民俗风情类4亚类。(2)红海湾特色自然景观资源:以“遮浪”自然奇象闻名的遮浪半岛景观、蘑菇形态的珊瑚礁石景观、抗性强的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草海桐(Scaevola taccada(Gaertner)Roxburgh)等植物景观、汕尾当地的麻鱼等动物景观等。其自然景观资源首先体现在其原有形态上,如天然的沙滩、礁石、滨海植物等;其次是将大海的各种形态包括海浪、海岸线等提炼、抽象为符号化元素融入景观小品中,最常见的是海浪波纹的符号,如在景墙、小卖部等外立面多采用绿色光亮的琉璃瓦拼成的均匀舒缓的波浪形态,而在标识牌、园灯等局部多采用翻滚飞扬、更具象的浪花彩绘或石雕作为装饰。此外,海洋生物的形态也多被抽象化应用在景观中,其主要应用形式为仿海龟、织纹螺等13种海洋生物形状的具象的、花岗岩石雕,而最小的是深灰色海濑具象石雕,尺寸约0.4*0.3*0.3m。(3)红海湾人文景观资源中历史遗迹类主要有:遮浪炮台(护墙由黄岗岩石砌筑宽2.2m,高2.5m等;火炮安置台东、西、南3个方位,由灰沙夯筑而成等。)和以“郑成功瓯江平水”为主题的雕塑群组(人物雕塑采用花岗岩石材,高约2.1m,将郑成功表情肃穆、侦查敌情的形态展现给游人;火炮为铁铸模型,整体造型为细长的圆台型,长度约为1.8m,上下直径约为0.2m和0.4m等。)。宗教文化类:为妈祖信仰而建造的天后宫、妈祖青铜雕像,为佛教信仰而建造的南海寺和观音石像,以及为纪念名人郑祖禧而建的“祖禧庙”等。其中,天后宫的色彩仍以传统的艳丽(红、黄、绿)为主,艺术装饰主要采用石雕(主要为阳雕)、瓷雕、木雕和木构彩绘4种,雕刻题材主要选用龙、凤、神话典故3类,渲染神秘的氛围。“祖禧庙”是当地特有的,建筑风格偏现代,采用不锈钢铁艺大门,门楣上方悬挂红色方正造型的黄色鎏金“祖禧庙”匾联,尺寸0.6*1.5m等。风情民俗类:以疍民为主体的各种生活方式,如捕鱼渔船(3排渔船排列停靠在岸边,第一排为不带船篷的小船,宽约为1-1.2m,长约为3-4m,40-50只一组,起到组织交通的作用;第二排往往为乌蓬船,宽约为2.5-3.5m,长5-7m,20-30只一组;第三排为临时停靠站,供渔船出发和停靠做准备。渔船采用大海的蓝色和中国传统的吉祥色红色,象征渔民对出海平安、大丰收的殷殷期盼。船底中间有3条船板,俗称“箦槽”。船上一般设有妈祖神座,插金花,贴符纸。船桅上贴“一帆风顺”,“鱼虾满载”等吉祥红帖等。)、汕尾渔歌(演唱形式多姿多彩,有独唱、对唱、轮唱、重唱和合唱等。),各种节日庆典等。其中,新兴的节日庆典有红海湾沙滩狂欢节和红海湾帆船帆板、海钓、冲浪海上运动节等,传统的节日庆典有妈祖庙会等。各种风俗民情类节目活动等组成其特有的滨海动态景观。(4)红海湾滨海景观资源主要表现形式是雕塑小品(54%)、园林建筑及构筑物(31%)、标示牌(7%)等;运用的表现手法是直接引用(64%)、简化抽象(24%)和空间转化(7%)等。

胡梦凡[8](2017)在《结合生态修复的海岸带沙滩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烟台市东泊子沙滩公园为例》文中提出沿海城市凭借独特的环境条件和资源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已经成为人口数量众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作为城市门户形象的海岸带沙滩景观是人们休闲游憩的首选,同时也是提升城市生态和文化景观价值、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如今,人们日益增长对海岸带资源的需求,却忽视了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海岸带生境的破坏。因此,结合生态修复理念和方法,研究海岸带区域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对于保护沿海城市的自然景观、传承和延续其地域文化脉络、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名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力图运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对滨海城市海岸带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设计以及沙滩景观营造的原则与方法做出建设性的思考。通过对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明晰以生态修复为基础的海岸带沙滩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通过研究和学习国内外优秀的相关案例,梳理并总结海岸带沙滩区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要点,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为指导的基础上,结合海岸带区域的独特性,从而总结归纳出在进行海岸带沙滩区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关于生态修复、文化传承、空间尺度、地域特色等方面的问题。然后通过梳理总结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得出结合生态修复的海岸带沙滩景观设计的目标、原则和策略。本次设计以烟台市东泊子沙滩公园景观设计为例进行进一步地实践和相关理论的综合运用。通过对用地范围内道路交通、设施小品、种植规划、分区规划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设计研究从而探讨结合生态修复的海岸带沙滩景观规划设计的一般流程和方法策略。

刘梅仪[9](2017)在《基于游憩活动研究的城市海滨公园设计 ——以锦州市笔架山海滨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沿海城市逐渐掀起建设海滨公园的浪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我国沿海已经有二十余个城市和地区建设了一个甚至多个海滨公园。海滨公园作为海洋城市旅游资源中的一部分,是海岸带开发和建设的重点之一,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比普通城市公园的更加丰富、卓有特色的独特游憩体验。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海滨公园设计的研究在逐步深入,而从使用者游憩活动的视角出发,对滨海公园游憩活动的开展研究有所欠缺。本文从居民和游客的海滨游憩活动的研究入手,论述海滨公园的发展,指出现阶段海滨公园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出城市海滨公园合理的设计原则。以游憩行为为导向,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探讨出城市海滨公园中临海腹地、海岸和海洋三个景观段落的不同设计策略,以及不同类型游憩空间的具体设计方法,为锦州市笔架山海滨公园景观设计的展开提供理论依据。

孙志勇[10](2016)在《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带规划设计研究 ——以烟台开发区滨海景观带为例》文中指出沿海城市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人口密集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作为沿海城市的门户,功能合理、优美且具有地域特色的滨海景观带是居民休闲游憩的好场所,也是提升城市生态景观质量,促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城市滨海景观带的规划设计对于保护滨海城市的自然景观、弘扬滨海城市的地域文化、提升滨海城市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城市滨海景观带是指城市临海的、海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具有一定景观价值的相对狭长地带,它对于提升城市的形象、保护滨海区域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促进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带动就业、保护区域历史遗迹、弘扬地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能为居民和游人提供了功能综合的开放性游憩空间。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内外的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带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加以梳理,了解了城市滨海地区的发展历程及其每个发展时期的特点,明确了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带规划设计的研究逐步从实践深入到科学理论、规划方法和设计理念等方面,对城市滨海园林景观的研究慢慢涉猎到经济、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等各个与之相关方面;对滨海园林景观的地形地貌、水体、生物、气候天象、文物古迹等主要景观资源要素进行分析,明确它们作为滨海景观资源的独特性。同时,运用对比分析研究法,将城市滨海园林景观与其他滨水景观在水体、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对比,总结出我国城市滨海景观带具有景观资源丰富,开放性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管理归属的不明确性的特征。运用实地调查研究法考察了山东省的日照市、青岛市、威海市、烟台市四个沿海城市的滨海园林景观带,通过对其规划布局、景观特色等各方面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山东省城市滨海园林景观现状总体上存在着景观资源利用不合理,滨海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滨海土地权属复杂、权责范围界定模糊、管理混乱,滨海园林景观雷同、缺乏地方特色等问题。以美国巴尔的摩内港和日本横滨MM21项目为例,分析国外优秀城市滨海景观的规划设计的手法与特色。通过对国内外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带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城市滨海景观带特色地段以及景观要素的设计要点,并以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一般原则和手法为基础,结合滨海生态环境的特殊性,总结出我国的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轴线设计、空间的对比、比例与尺度、多样与统一、地域特色的融入等设计手法的应用。运用总结的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带规划设计的设计手法和设计要点完成了烟台市开发区滨海园林景观带规划设计的方案。结合烟台开发区的现状,烟台市开发区滨海园林景观带规划设计确定了“生态、康体、五彩”的设计主题,以“一轴、二带、五区、多点”为总体布局,以滨海景观大道为景观主轴线,划分了地域文化区、商业餐饮休闲区、森林慢行休闲区、沙滩活动区和滨海湿地保护区五个功能区,设置了具有海滨特色和康体功能的滨海慢行系统和森林慢行系统。规划设计遵循了整体协调性、生态性、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化的原则,着重对道路交通、竖向、建筑小品、种植规划方面的设计。在对五彩文化广场、乐中舞喷泉广场、金沙滩中心广场、海马小憩场地、沙丘广场、扬帆广场等主要景点的设计中,融入了海洋元素和多彩的地域文化。

二、城市滨海景观带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滨海景观带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烟台芝罘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
        1.1.2 生命共同体理念
        1.1.3 国土空间规划
        1.1.4 对景观规划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2 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景观
        2.1.2 城市滨海新区
        2.1.3 城市滨海新区景观
    2.2 滨海新区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道路生态学理论
        2.2.3 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理论
        2.2.4 城市绿地景观理论
        2.2.5 海洋景观生态学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我国城市滨海新区景观发展及研究现状
        2.3.2 国外城市滨海新区景观发展及研究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目标构建
    3.1 城市滨海新区景观现状
        3.1.1 自然景观生态系统脆弱
        3.1.2 缺乏抵御极端气候的能力
        3.1.3 景观辨识度低
        3.1.4 历史文脉割裂
        3.1.5 地域特色缺失
        3.1.6 景观缺乏整体性
        3.1.7 空间尺度失衡
        3.1.8 景观破碎度增加
    3.2 城市滨海新区景观的矛盾
        3.2.1 景观的地方性与现代性的矛盾
        3.2.2 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矛盾
    3.3 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目标研究
        3.3.1 延续——延续和发展城市历史文脉
        3.3.2 保护——维护城市滨海新区自然生态系统
        3.3.3 整合—营造融入日常生活的滨海景观
    3.4 本章小结
4 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4.1 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
        4.1.1 生态理念
        4.1.2 坚持地域性
    4.2 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方法构建
        4.2.1 景观设计方法的思路
        4.2.2 总体定位
        4.2.3 整体设计
        4.2.4 核心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烟台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实践
    5.1 基本概况
        5.1.1 区位及历史沿革
        5.1.2 自然特征概况
        5.1.3 人文特征概况
        5.1.4 烟台城市滨海新区建设背景
        5.1.5 城市滨海新区景观概况
    5.2 烟台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条件分析
        5.2.1 上位规划分析
        5.2.2 规划范围
    5.3 烟台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5.3.1 总体设计
        5.3.2 系统设计
        5.3.3 细节设计
        5.3.4 景观营造思路
    5.4 烟台市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方案
        5.4.1 目标定位
        5.4.2 滨海特色设计
        5.4.3 城市设计引导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论文与成果
致谢

(2)海岸线景观带旅游可持性发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海岸线景观
    (一)海岸线
    (二)滨海景观带
二滨海景观带现存问题
    (一)自然问题
    (二)人为因素
三海岸线可持续景观设计
    (一)重要性
    (二)景观设计要素
        1气候要素
        2道路要素
        3文化要素
        4视线要素
四结语

(3)从旅游视角看烟台滨海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内容
        1.2.2 研究的目的
        1.2.3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动态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烟台滨海旅游景观需求调查分析
    2.1 滨海旅游景观概念
    2.2 旅游者旅游动机分析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2 旅行生涯阶梯理论
        2.2.3 推——拉理论
    2.3 烟台滨海游客需求调研分析
        2.3.1 旅游者更倾心休闲体验式旅游
        2.3.2 自助式旅游已成为滨海旅游的首选
        2.3.3 大众化低消费旅游模式已成为市场主体
第3章 烟台滨海旅游景观现状分析
    3.1 烟台滨海旅游景观概况
        3.1.1 滨海自然景观
        3.1.2 历史人文景观
    3.2 与青岛滨海旅游景观的对比分析
        3.2.1 标志性景“点”
        3.2.1.1 青岛栈桥
        3.2.1.2 烟台山灯塔
        3.2.2 滨海风景“线”
        3.2.2.1 青岛滨海魅力风景线
        3.2.2.2 烟台滨海大道风景线
        3.2.3 滨海景观“带”
        3.2.3.1 青岛一线三湾景观带
        3.2.3.2 烟台三岛景观带
    3.3 烟台滨海旅游景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3.1 尚未形成留住游客的滨海景观带
        3.3.2 缺少休闲体验式的滨海旅游度假区
        3.3.3 烟台地域文化未得到充分展现
第4章 烟台滨海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4.1 烟台滨海旅游景观设计方向
        4.1.1 再造滨海景观标志
        4.1.2 塑造滨海景观带
        4.1.3 打造休闲体验式旅游度假区
    4.2 烟台滨海旅游景观设计理念
        4.2.1 营造特色滨海景观空间
        4.2.2 设定滨海景观主流色彩
        4.2.3 提升滨海景观文化内涵
        4.2.3.1 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
        4.2.3.2 富有仙意的道教文化
        4.2.3.3 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
    4.3 烟台滨海旅游景观设计原则
        4.3.1 整体性原则
        4.3.2 因地制宜原则
        4.3.3 生态性原则
        4.3.4 文化性原则
        4.3.5 舒适性原则
第5章 烟台滨海西路芦洋村渔家文化景观设计方案
    5.1 芦洋村概况
        5.1.1 区位优势分析
        5.1.2 人文资源分析
        5.1.3 自然环境分析
        5.1.4 旅游资源分析
        5.1.5 生态环境分析
    5.2 定位策划
        5.2.1 目标定位
        5.2.2 功能构成
    5.3 滨海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5.3.1 现状条件分析
        5.3.2 设计说明
        5.3.2.1 设计依据
        5.3.2.2 设计原则
        5.3.2.3 设计思路
        5.3.2.4 设计目标
        5.3.3 总平面图
        5.3.4 景观分析图
        5.3.4.1 功能分区
        5.3.4.2 景观节点视线分析
        5.3.4.3 交通流线分析
        5.3.5 分区意向及效果图
    5.4 种植设计
        5.4.1 种植设计原则
        5.4.2 种植设计策略
        5.4.3 植物选择
第6章 结论
附录1 烟台滨海游客需求调研方案
附录2 烟台滨海游客需求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4)滨海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的阐述
        1.5.1 滨海区
        1.5.2 景观与滨海景观
        1.5.3 可持续性景观设计
    1.6 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
第2章 滨海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研究
    2.1 滨海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滨海景观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2.2.2 国内滨海景观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2.3 滨海景观设计案例解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滨海景观的可持续设计构成要素分析
    3.1 滨海景观的可持续设计自然要素分析
    3.2 滨海景观的可持续设计功能要素分析
        3.2.1 视觉要素
        3.2.2 空间要素
        3.2.3 交通要素
    3.3 滨海景观的可持续设计发展要素分析
        3.3.1 历史文脉要素
        3.3.2 景观资源要素
        3.3.3 环保意识要素
        3.3.4 科学管理要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滨海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
    4.1 滨海景观的可持续设计指导思想
        4.1.1 从摇篮到摇篮的设计模式
        4.1.2 整合设计
    4.2 滨海景观的可持续设计原则——发展要素的整合
        4.2.1 尊重生态系统
        4.2.2 延续城市文脉
        4.2.3 营建舒适环境
        4.2.4 寻求多方共赢
    4.3 滨海景观的可持续设计方法——自然要素的整合
        4.3.1 保留与利用
        4.3.2 循环与再生
        4.3.3 交流与合作
    4.4 滨海景观的可持续设计功能定位——功能要素的整合
        4.4.1 节奏与韵律
        4.4.2 线性与节点
        4.4.3 主从与重点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岛东海东路滨海景观概念设计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区域位置及用地性质
        5.1.2 环境水文条件
        5.1.3 项目现状分析
    5.2 项目设计目标
    5.3 总设计概念
        5.3.1 建立完整的植物群落
        5.3.2 丰富多样的交通系统
        5.3.3 循环再生的节能系统
    5.4 专项设计策略
        5.4.1 照明设计
        5.4.2 铺装设计
        5.4.3 标识设计
    5.5 景观设计体系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5)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滨海区规划策略研究 ——以东莞市交椅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城市滨海区
        1.2.2 可持续发展理念
    1.3 国内外城市滨海区发展综述
        1.3.1 国外城市滨海区发展历程
        1.3.2 国内城市滨海区发展历程
    1.4 国内外城市滨海区规划相关理论研究
        1.4.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4.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国内外滨海区相关案例研究
    2.1 国外相关案例研究
        2.1.1 横滨港未来21区
        2.1.2 悉尼达令港
        2.1.3 美国巴尔的摩内港
    2.2 国内相关案例研究
        2.2.1 青岛小港湾
        2.2.2 大连金石滩
    2.3 本章小结
3 城市滨海空间的内涵
    3.1 影响滨海空间的因素
        3.1.1 自然因素
        3.1.2 功能
        3.1.3 交通
        3.1.4 景观
        3.1.5 历史文化
    3.2 滨海空间类型
        3.2.1 开敞型滨海空间
        3.2.2 半封闭型滨海空间
        3.2.3 半开敞型滨海空间
    3.3 滨海空间的主要特征
        3.3.1 生态性
        3.3.2 延续性
        3.3.3 可识别性
        3.3.4 特色性
        3.3.5 场所性
        3.3.6 历史文化性
    3.4 本章小节
4 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策略研究
    4.1 交通设计策略
        4.1.1 城市公交系统的组织
        4.1.2 慢行交通系统的组织
    4.2 建筑控制策略
        4.2.1 建筑形态引导
        4.2.2 建筑风貌控制
        4.2.3 天际线轮廓控制
    4.3 景观设计策略
        4.3.1 绿地系统规划
        4.3.2 景观的生态保护策略
        4.3.3 景观节点的设计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东莞市交椅湾起步区城市设计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背景
        5.1.2 现状分析
        5.1.3 项目定位
    5.2 区域布局
        5.2.1 方案构思
        5.2.2 总体布局
        5.2.3 功能分区
        5.2.4 土地利用规划
    5.3 交通系统规划
        5.3.1 内部道路网络
        5.3.2 公共交通网络
        5.3.3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5.4 建筑设计控制
        5.4.1 建筑风貌控制
        5.4.2 天际线设计
        5.4.3 建筑高度控制
    5.5 景观系统规划
        5.5.1 绿地系统规划
        5.5.2 滨海景观带规划
        5.5.3 景观节点规划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6)深圳海滨生态公园设计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滨海景观带概念辨析
        2.1.2 城市滨海景观带特征
    2.2 空间构成要素分解
        2.2.1 自然生态要素
        2.2.2 地域文化要素
        2.2.3 功能空间要素
    2.3 案例解析
        2.3.1 自然型滨海公园案例
        2.3.2 文化型滨海公园案例
        2.3.3 构筑型滨海公园案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深圳海滨生态公园现状和使用分析
    3.1 概况介绍
        3.1.1 深圳城市发展概况
        3.1.2 深圳海滨生态公园概况
    3.2 深圳海滨生态公园现状调查和分析
        3.2.1 自然生态现状分析
        3.2.2 地域特色现状分析
        3.2.3 功能空间现状分析
    3.3 深圳海滨生态公园使用情况调查和分析
        3.3.1 使用人群分析
        3.3.2 基本使用状况调查
        3.3.3 游憩体验和使用需求调查
        3.3.4 游憩意见建议调查
    3.4 深圳海滨生态公园现存问题的提出
        3.4.1 局部生态脆弱
        3.4.2 环境特色缺失
        3.4.3 功能设施单一
        3.4.4 管理维护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深圳海滨生态公园优化设计策略
    4.1 设计目标和原则
        4.1.1 设计目标
        4.1.2 设计原则
        4.1.3 设计策略
    4.2 整体规划优化
        4.2.1 功能结构
        4.2.2 空间布局
        4.2.3 道路布置
    4.3 自然生态优化
        4.3.1 植被群落修复优化
        4.3.2 动物系统修复优化
        4.3.3 水体系统修复优化
    4.4 地域特色优化
        4.4.1 主题活动设立
        4.4.2 竞技赛事展开
        4.4.3 特色旅游体验
    4.5 景观节点与元素优化
        4.5.1 景观节点优化
        4.5.2 景观元素优化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汕尾市红海湾滨海景观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滨海景观
        1.3.2 景观资源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4.1 滨海景观相关研究
        1.4.2 景观资源相关研究
        1.4.3 发展趋势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 汕尾市红海湾背景概况
    2.1 红海湾地理特征
        2.1.1 区域位置
        2.1.2 资源优势
    2.2 红海湾社会历史文化
        2.2.1 历史沿革
        2.2.2 红海湾文化背景
    2.3 红海湾主要景点分布区概述
        2.3.1 红海湾遮浪奇观景区
        2.3.2 灯塔岛
        2.3.3 风车岛
        2.3.4 汕尾港
3 红海湾滨海景观资源分类及应用
    3.1 红海湾自然景观资源及应用
        3.1.1 红海湾自然景观资源分类
        3.1.2 红海湾自然景观资源特征
        3.1.3 红海湾自然景观资源在园林中的应用
    3.2 红海湾人文景观资源及应用
        3.2.1 历史遗迹类
        3.2.2 生产类
        3.2.3 宗教文化类
        3.2.4 社会风情类
    3.3 本章小结
4 红海湾滨海景观资源利用解析
    4.1 红海湾景观资源利用价值
        4.1.1 红海湾地域文化特色的彰显
        4.1.2 独特的景观审美情调
        4.1.3 红海湾形象的塑造与提升
        4.1.4 促进红海湾旅游经济的发展
    4.2 红海湾滨海景观资源表现形式比较研究
    4.3 红海湾滨海景观资源表现手法比较研究
    4.4 红海湾滨海景观资源利用现状及保护策略
        4.4.1 红海湾滨海景观资源利用现状
        4.4.2 红海湾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策略
5 讨论与结论
    5.1 讨论
    5.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结合生态修复的海岸带沙滩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烟台市东泊子沙滩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调研分析法
        1.4.3 案例分析法
        1.4.4 多学科研究法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5.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5.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 相关概念阐述
    2.1 海岸带
    2.2 沙滩及沙滩景观
    2.3 生态修复
    2.4 结合生态修复的海岸带沙滩景观设计研究
3 海岸带沙滩公园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3.1 海岸带
        3.1.1 海岸带的类型
        3.1.2 海岸带的功能
        3.1.3 海岸带的景观元素
        3.1.4 海岸带的景观特征
        3.1.5 我国海岸带景观发展现状问题
        3.1.6 海岸带景观与其他滨水园林景观的比较
    3.2 沙滩公园
        3.2.1 沙滩公园的功能
        3.2.2 沙滩公园的发展概况
        3.2.3 沙滩公园的景观结构
    3.3 小结
4 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
    4.1 海岸带沙滩景观生态修复相关概念
    4.2 人为活动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影响
    4.3 小结
5 海岸带沙滩公园生态修复景观设计原则与策略
    5.1 海岸带沙滩公园生态修复景观设计原则
        5.1.1 综合性原则
        5.1.2 整体性原则
        5.1.3 地域性原则
        5.1.4 自然生态性原则
        5.1.5 “以人为本”原则
    5.2 基于生态修复的海岸带沙滩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5.2.1 建设“保育—保全—开发”梯度控制型景观
        5.2.2 营造“生态—景观—旅游”多位一体型景观
        5.2.3 强调“空间—场所—领域”地域文化型景观
        5.2.4 维护“植物—动物—人类”生物栖息地景观
    5.3 海岸带沙滩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5.3.1 海滩及沙丘修复
        5.3.2 湿地修复
        5.3.3 沿海防护林建设与修复
        5.3.4 海岸线修复
        5.3.5 生物资源修复
        5.3.6 历史遗存修复
    5.4 小结
6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6.1 法国勒·阿弗尔市海滨景观设计
        6.1.1 项目概况
        6.1.2 景观设计及生态修复策略
        6.1.3 案例小结
    6.2 西班牙马略卡岛棕榈树海滩景观设计
        6.2.1 项目概况
        6.2.2 景观设计及生态修复策略
        6.2.3 案例小结
    6.3 秦皇岛海岸线景观规划设计
        6.3.1 项目概况
        6.3.2 景观设计及生态修复策略
        6.3.3 案例小结
    6.4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景观设计
        6.4.1 项目概况
        6.4.2 景观设计及生态修复策略
        6.4.3 案例小结
    6.5 大连普湾新区滨海景观带概念规划
        6.5.1 项目概况
        6.5.2 景观设计及生态修复策略
        6.5.3 案例小结
    6.6 案例总结
7 烟台市东泊子沙滩公园设计说明
    7.1 项目概况
        7.1.1 区位概况
        7.1.2 立地条件
        7.1.3 上位规划分析
        7.1.4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7.1.5 场地综合评价(SWOT分析)
    7.2 设计理念
        7.2.1 设计原则
        7.2.2 设计目标
        7.2.3 设计定位
        7.2.4 设计依据
    7.3 总体设计
        7.3.1 设计策略
        7.3.2 设计特色
        7.3.3 总体设计
        7.3.4 景观结构
        7.3.5 视线组织
        7.3.6 功能分区
    7.4 分区设计
        7.4.1 活力运动区
        7.4.2 滨海漫步区
        7.4.3 生态涵养区
    7.5 专项设计
        7.5.1 交通流线设计
        7.5.2 竖向设计
        7.5.3 生态修复设计
        7.5.4 种植设计
        7.5.5 设施小品设计
        7.5.6 经济技术指标
8 结语
图纸目录
设计图集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件

(9)基于游憩活动研究的城市海滨公园设计 ——以锦州市笔架山海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游憩活动理论研究
    2.1. 游憩(recreation)
    2.2. 游憩活动
    2.3. 滨海游憩活动的内容与分类
    2.4. 滨海游憩活动的空间与设施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海滨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3.1. 海滨公园的概念
        3.1.1. 海滨
        3.1.2. 海滨公园
        3.1.3. 海滨公园的特点
    3.2. 海滨公园的发展概述
        3.2.1. 国家海滨公园的诞生
        3.2.2. 城市海滨公园发展
        3.2.3. 我国城市海滨公园规划设计现状存在的问题
    3.3. 城市海滨公园中游憩行为特点
        3.3.1. 季节性
        3.3.2. 亲水性
        3.3.3. 参与性
    3.4. 设计原则
        3.4.1. 安全性原则
        3.4.2. 可达性原则
        3.4.3. 地域性原则
        3.4.4. 环境协调性原则
        3.4.5. 整体性原则
        3.4.6. 可持续发展原则
    3.5. 海滨公园的特殊景观元素
        3.5.1. 天际线和海岸线
        3.5.2. 岛屿
        3.5.3. 海岸工程
    3.6. 海滨公园设计策略
        3.6.1. 合理布置活动区域
        3.6.2. 创造可达性强的亲水空间
        3.6.3. 打造绿带,防护城市安全,营造人居环境
        3.6.4. 三个景观段落的融合
    3.7. 本章小结
4. 相关案例分析
    4.1.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
        4.1.1. 项目背景
        4.1.2. 规划设计策略
    4.2. 秦皇岛滨海景观带
        4.2.1. 项目背景
        4.2.2. 设计策略
        4.2.3. 借鉴意义
    4.3. 瑞典马尔默丹尼亚公园
        4.3.1. 项目背景
        4.3.2. 规划和设计策略
        4.3.3. 借鉴意义
    4.4. 法国勒·阿弗尔市海滨景观设计
        4.4.1. 项目背景
        4.4.2. 规划和设计策略
        4.4.3. 借鉴意义
    4.5. 加拿大温哥华海滨聚石园(Granite Assemblage)
        4.5.1. 项目背景
        4.5.2. 设计策略
        4.5.3. 借鉴意义
    4.6. 威海市悦海公园
        4.6.1. 项目背景
        4.6.2. 设计解读
        4.6.3. 借鉴意义
5. 辽宁省锦州市笔架山海滨公园景观设计
    5.1. 项目背景
        5.1.1. 区位分析
        5.1.2. 上位规划解读
        5.1.3. 周边环境分析
        5.1.4. 游憩需求分析
        5.1.5. 场地现状分析
        5.1.6. 场地游憩活动可挖掘性分析
        5.1.7. 小结:SWOT分析
    5.2. 理念和构思
        5.2.1. 设计定位
        5.2.2. 设计目标
        5.2.3. 设计原则
        5.2.4. 设计依据
        5.2.5. 设计策略
    5.3. 设计成果
        5.3.1. 景观结构
        5.3.2. 功能分区
        5.3.3. 分区设计
    5.4. 专项设计
        5.4.1. 道路系统
        5.4.2. 竖向设计
        5.4.3. 游憩活动专项
        5.4.4. 种植规划
        5.4.5. 服务设施设计
        5.4.6. 照明设计
        5.4.7. 滨海安全专项设计
        5.4.8. 景观小品设计
        5.4.9. 用地平衡表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10)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带规划设计研究 ——以烟台开发区滨海景观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及规划设计的发展与研究进展
        1.3.1 城市滨海区的发展历程
        1.3.2 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及规划设计的研究进展
        1.3.3 城市滨海园林景观保护建设相关政策法规的发展
    1.4 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带概论
        1.4.1 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带相关概念讨论
        1.4.2 滨海园林景观构成及景观资源要素分析
        1.4.3 城市滨海园林景观与其它相关滨水园林景观的比较
        1.4.4 我国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带的特征
        1.4.5 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实地调查研究法
        1.6.3 对比分析研究法
        1.6.4 实践验证研究法
    1.7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城市滨海园林景观案例及实地调查分析研究
    2.1 实地调研分析
        2.1.1 日照市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带
        2.1.2 青岛市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带
        2.1.3 威海市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带
        2.1.4 烟台市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带
    2.2 案例分析
        2.2.1 美国巴尔的摩内港
        2.2.2 横滨MM21
    2.3 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带规划设计研究
        2.3.1 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带规划设计特色
        2.3.2 城市滨海园林景观要素运用
        2.3.3 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带规划设计手法
第3章 烟台开发区滨海景观带规划设计
    3.1 基址概况
        3.1.1 基址区位
        3.1.2 基址立地条件及资源状况
        3.1.3 基址气候水文状况
        3.1.4 基址交通分析
        3.1.5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烟台开发区滨海园林景观带规划设计定位与原则
        3.2.1 规划设计定位
        3.2.2 规划设计原则
    3.3 总体布局与分区规划
        3.3.1 总体布局
        3.3.2 功能分区
    3.4 专项设计
        3.4.1 道路交通设计
        3.4.2 竖向设计
        3.4.3 建筑小品设计
        3.4.4 种植规划设计
        3.4.5 滨海景观大道设计
        3.4.6 主要景点设计
        3.4.7 经济技术指标
第4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附件

四、城市滨海景观带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滨海新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烟台芝罘区为例[D]. 王畅.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2]海岸线景观带旅游可持性发展探究[J]. 佘彦霏,王文翔,杜桠楠,李贵龙. 当代旅游, 2021(06)
  • [3]从旅游视角看烟台滨海景观设计研究[D]. 刘健. 青岛大学, 2020(01)
  • [4]滨海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应用研究[D]. 郭海英.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5]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滨海区规划策略研究 ——以东莞市交椅湾为例[D]. 张铭.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6]深圳海滨生态公园设计优化策略研究[D]. 蒲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7]汕尾市红海湾滨海景观资源研究[D]. 张春柔.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结合生态修复的海岸带沙滩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烟台市东泊子沙滩公园为例[D]. 胡梦凡.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基于游憩活动研究的城市海滨公园设计 ——以锦州市笔架山海滨公园为例[D]. 刘梅仪.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城市滨海园林景观带规划设计研究 ——以烟台开发区滨海景观带为例[D]. 孙志勇. 山东建筑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城市滨海景观带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