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西王母与道教、彝族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耿君[1](2021)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舞蹈艺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而产生,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汉代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和第一个集大成时代,也是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取得重大进步和走向成熟及自觉的时代。在汉代大一统的社会背景下,舞蹈审美文化开始从先秦礼乐文明中分离出来,并逐步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和审美活动,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文化风貌。深入系统地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于全面认识汉代乃至中国古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嬗变的规律,把握其性质和风貌,推动中国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繁荣,极为必要且非常重要。纵观学界以往对汉代舞蹈的研究,成果众多,令人瞩目,但大多是单一的、静观的、局部的、分解式的研究,尚缺乏整体系统的探讨。审美文化研究是近年颇受关注的文艺学美学研究方法或视角。其最大的研究优势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审美定性前提下的整体系统研究,既打通了以往文艺学美学研究中文艺或美学思想、艺术和生活条块分割,各自为研的领域,使研究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又不失审美定性分析的特质,使研究具有突出的学科性和特定性。有鉴于此,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切入汉代舞蹈的研究,以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汉代舞蹈发展演变的历史文物资料为史料依据,以周来祥先生在《东方审美文化研究》第一辑创刊序言中对于审美文化之定义和研究对象形态界分为审美文化理论参照,从生活形态、艺术形态和理论形态三个层面或维度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具体形态与当代审美理论结合,综合运用审美文化研究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文献史料与考古实物相互印证的方法、跨媒介研究方法和文本细读等方法,按照宏观研究与个案探讨相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阐释相结合的思路,探讨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基本形态(生活形态、艺术形态、理论形态)、典型个案、发展嬗变、总体追求、主要特征、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当代价值等诸多问题,归纳总结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努力再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兴盛、生机勃勃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拓展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揭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成熟和自觉的标示性意义,推进相关研究的发展,为当代舞蹈审美文化繁荣,特别是民族舞蹈审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贡献。论文包括绪论和正文八章。按照上述研究思路和总体逻辑,本文大体可以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对区别的三个部分:绪论和第一章,为前提研究;第二章到第五章,为形态和个案研究;第六章到第八章,为纵向发展嬗变、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历史地位和影响及价值等的宏观总体研究。下面分章具体述要:绪论主要分析本文展开研究的相关基础问题。具体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读了审美文化等核心概念,梳理评述了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目标、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着重从社会秩序、经济基础、儒道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与天人合一思想以及乐府机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雄厚的经济基础一方面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也为汉代舞蹈艺术提供了稳定的消费群体;儒道思想的蓬勃发展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审美表现;汉代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天人合一思想也同样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汉代成熟的乐府机构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提供了坚实的机构支持。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背景,并深刻影响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第二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舞蹈是汉代人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中常常使用的形式和媒介。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以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分为民间祭祀舞蹈、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以及酒酣享乐的宴饮舞蹈。不同的生活形态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形态特征,承担着各自独特的社会文化意义和价值。这几种生活形态共同构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生活形态全貌。第三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一方面,受到宫廷贵族审美倾向和享乐需要的影响,同时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表现为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和宫廷祭祀舞蹈;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还体现在对专业舞蹈艺人的培养,汉代专业的舞蹈艺人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对贵族子弟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是民间底层人民为了谋生而选择以舞蹈表演为生。总体来说,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更多地受到宫廷贵族和专业艺人的影响,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艺术风采。第四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傅毅的《舞赋》虽然是杰出的文学作品,但赋中蕴含着丰富且独到的理论品格和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可以将《舞赋》看作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舞赋》不仅为我们描述了一场意趣横生的舞蹈表演,而且以理论化的形式阐述了作者对雅舞与俗乐舞界定关系的观点,充分肯定了舞蹈审美文化的娱乐功能,反映出汉代舞蹈以理论形式呈现的诸多审美文化特征,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对意境的追求。《舞赋》作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走向自觉的理论标志,对后世舞蹈审美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五章主要对汉代舞蹈审美文化进行个案阐释,重点选择了长袖舞、盘鼓舞、灵星舞以及百戏舞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个案。这几个舞蹈个案各具审美内涵,同时作为审美文化的实践主体完整体现了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实践美学精神。本章从微观角度切入,阐述各个舞蹈个案的舞容舞态,分析其各自的审美特征、表现手法和文化价值,进一步还原完整具体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景象。第六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将其放置到历史纵轴上作宏观分析,分析比较前代舞蹈审美文化特征,理解感悟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独特之处。随着社会历史等条件变化,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审美特征。西汉舞蹈审美文化代表了上古本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结束,而东汉舞蹈审美文化则代表了中古多元文化时期艺术精神的开始。东汉大量的舞蹈实践奠定了舞蹈艺术走向独立和自觉的基础,同时也和东汉时期潜在的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相互辉映,共同酝酿着魏晋时期更大更猛烈的艺术与人自身的变革。两汉舞蹈审美文化嬗变的发生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七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依托特殊的时代背景,追求雄健瑰丽的审美理想,雄健,指刚健雄大;瑰丽,指浪漫华丽。两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美丑兼备、本俗求雅、阴柔飞动、以悲为美等方面,这些审美特征相互联系,与雄健瑰丽的总体追求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完整和谐的汉代舞蹈审美文化核心图景。第八章主要分析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推动审美走向自觉,实现了民族舞蹈的空前交流融汇。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一方面表现为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在整体风貌上具有更高的审美自觉性,在整个舞蹈审美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另一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身体语言和技艺结合的审美特征也奠定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基本表达范式,对当代舞蹈审美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文化呈现与创新的贡献和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等方面。汉代舞蹈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已定格在历史长河里,但其审美文化实践及精神却是活在当下并指向未来的。
曹阳[2](2019)在《汉画天象图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站在宏观的视域下,以汉画天象图为研究对象,旨在从纵向即汉画天象图的流变,以及横向即汉画天象图的思想文化及图式系统这两个角度为研究思路,通过考古与文献、图像与符号、神话与历史等多维方法,在构建整体的图像志的基础上,进而解读汉画天象图的发展流变、文化内涵与艺术形式。天象图由来已久,其雏形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后经公元前30世纪的连云港将军崖岩画至战国时期曾侯乙墓衣箱漆画上的二十八星宿图,在三千五百多年的时间里,天象图虽然并未形成固定模式和体系,但在原始宇宙观念、观象授人时的实践经验,以及主体造型能力等方面都作好了准备。作为一种承载思想观念的文化载体,天象图最终形成固定模式,是在汉代完成的。汉代统治者的推崇、科学技术的进步,乃至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都对汉画天象图的形成起着推动作用,使得天象图在两汉将近四百年的时间中不断演变,并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图像体系。汉画天象图包含图像丰富,分布也极为广泛。壁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中的共359幅天象图各自分布的重点区域并不一致,各区域、各种类图像内容都有差异。但是,只要抓住了其中的基础符号和次要符号,那么,便能梳理出这些图像的共通之处。所谓主要符号,即包含日、月、星辰或其中之一的图像·,配有次要符号的天象图,即包括风伯、雨师、雷神等气象神,和初显道教思想的西王母、太一神,这些都是与天相关的神祗。还有一种经常作为背景出现次要符号,便是代表星占和气的云。文中从训诂学、神话学、图像学角度对主要符号和次要符号都予以解读。日、月、星三种天象图母题元素在汉画天象图中组合为五种模式:一是含有日轮、日神与阳乌;二是含有月轮、月神与相关图像;三是日月双悬图像,包含乌、蟾、兔、桂;四是日、月、星宿并现的图像,星宿常与四神配置出现,具有特定的含义;五是仅有星宿,不含日、月的图像,这时的星宿或作为装饰,或与其他天象神祗同现。这些不同的配置组合,使得天象图造型复杂多变,虽然图像内容多样,但基本都是布局有序,构成得当,包含着变化统一、饱满均衡、对称呼应等特征,形成了多种艺术风格。在其中,作为创作主体的工匠通过创作体验与创作构思,在不同艺术门类的天象图中,运用共通的表现手法,即以线塑形,或为雕刻,或为彩绘,使汉画天象图体现了极高的美学价值,代表着汉代造型艺术的最高成就。此外,汉画天象图与汉代人们对天的观念密不可分,在棺椁、室墓这种三维空间内,都能表达出这种思想。由于受到当时社会思想和文化风气的影响,汉画天象图还集中体现着人们的升仙愿望和星占思想。总之,汉画天象图综合了艺术学、考古学、天文学、神话学、社会学、符号学等多种学科因素,通过逐层分析,可以得到六种论点:一是汉画天象图在发展中含义不断明确并产生分化;二是四神常与天象图组合出现,被视为带有星占含义的神话图像,融客观天象与主观思想与一体;三是天象图与神灵瑞兽的组合,使得这类图像普遍带有升仙含义;四是汉画天象图的精致与否与墓主身份没有直接关系;五是汉画天象图富于造型之美,是创作主体(工匠)意志思想物态化的表达;六是天象图被广泛应用在墓顶、棺顶和四周,在天人之间产生了一种象征的同一结构,把自然、宇宙和社会融合进多样统一的结构图式之中。由于汉代文化源远流长,使得汉画天象图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汉画天象图不但在艺术上被视作典范,而且对道教神灵图像的出现起了导向作用,并与人们的世俗生活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汉代之后,天象图并未消失,而是在升仙、星占、天体运行的表现等三个方面继续深化发展,从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风貌。
董舒心[3](2018)在《汉魏六朝婚恋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讨论汉魏六朝婚恋小说,正文分为五章,另加两个附录。第一章探讨古典婚恋小说的起源问题。婚恋神话代表了民间故事从源头上对婚恋小说的影响,和婚恋有关的神话传说早在形成阶段就已经蕴含了后世婚恋小说中常见的一些母题。以《汉武故事》《西京杂记》为代表的杂史文学对于婚恋小说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宫廷美人题材或者说帝王妃子故事上,这是由史书和杂史的内容决定的。杂传文学以《列女传》《孝子传》为代表,它们模塑和反映了汉代的感情观,汉代不提倡男女深情,而是大力倡导专一贞节和孝道至上的封建女德。汉魏情赋、乐府诗与婚恋小说的产生也有关系,因为婚恋主题是宫廷文艺的内容之一,赋体文学、乐府诗、古小说对婚恋主题的表现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宫廷文艺环境的影响,同时这也导致不同文体之间在题材和艺术手法上互相影响。第二章考察以异性人神(仙)之间的邂逅和交往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人神恋”小说,将相关文本分为与民间故事相关的小说、仙道小说和文人小说三类进行观照。有相当一部分人神恋小说的文本和母题来源于民间故事,按照民间故事类型的归纳,可以分为天鹅处女型、螺女型、仙窟艳遇型和仙女下凡型故事四类。六朝道教人士创造的仙道小说中有不少人神遇合故事,其中,西王母下凡故事和神女降真故事是具有代表性的两大类型。这一时期和西王母仙话有关的小说众多,有些文本在内容上有明显的承袭痕迹,但寓意又有所不同。而神女降真故事则以《真诰》中的人神遇合故事为代表,在《真诘》中,神女降真用宿命姻缘来诱导凡人向道求真被认为是一种重要有效的启迪手段,并体现出上清派强烈的禁欲倾向。六朝时期还有一部分成于文人之手的人神恋小说,文人作者主体意识对小说的渗透是有过程的,《成公智琼》《杜兰香》等代表了早期文人记录式的人神恋小说;《拾遗记》《洞冥记》作为方士小说和文人小说的混合体,其中的宫廷美人故事呈现出明显的向人神恋转化的倾向;六朝末期文人创作的人神恋小说《稽神异苑》和《八朝神怪录》是第一批纯粹的文人小说,在艺术手法和主旨精神等方面对后世小说都影响重大。汉魏六朝人神恋小说以“女神男人式”占绝大多数,女神主导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六朝时期民间信仰对女性神只的认识、唐前小说的作者队伍是一个单一性别的男性群体、“神女”文学传统的影响等。第三章讨论汉魏六朝时期的人鬼恋小说,人鬼恋小说可以分为“幽婚小说”和“亡魂小说”两类,前者指至少一方为鬼的婚恋故事,人与鬼或鬼与鬼之间的婚恋行为是“幽婚”小说中必备的要素;而“亡魂”小说中的婚恋行为在主人公生前发生,主人公去世后虽然以亡魂的形式参与生者的生活,但通常没有人鬼婚恋的展开。“幽婚小说”按照男女主人公相遇方式可分为登门自荐型、再续前缘型、路遇入冢型和幽冥邂逅型四类,其中有些作品在艺术上比较成熟,比如《卢充》《王敬伯》等。“亡魂小说”中的人鬼恋故事可以分为亡魂眷恋型、亡魂告别型、亡魂责罚型和亡魂报恩(仇)型,亡魂小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魂魄、情性和生命的认识,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死而复生”母题、“人鬼生子”母题和“随葬重现”母题是人鬼恋小说中三个重要母题。“死而复生”母题表现为形体复活和亡魂重返两种形式,前者与房中术和“宝精”思想有关;“人鬼生子”母题具有推进情节发展的文学功能和表达生命意识的文学意义;“随葬重现”母题的产生与汉魏六朝时期盗墓活动的盛行有重要关系,也与古代男女交往方式有关。人鬼恋小说的产生与冥婚民俗、鬼魂信仰和盗墓活动有关,其中女鬼小说多于男鬼小说,原因在于女性的生存状况特别是未婚而卒少女对婚姻的需求、传统阴阳观及“阳精崇拜”心理、作者的男性中心立场等。第四章研究的“人妖恋”小说以“精怪化形为人与凡人婚媾”为基本内容,它分为两种类型:“男妖女人式”和“女妖男人式”。男妖女人式小说可以分为男妖摄妇型、假冒骗情型和惑乱闺门型三类,女性在情欲和感情上受到的压抑是“男妖女人式”小说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但在根本上,男妖小说要反映的不是性爱生活,其主题在于家庭伦理的破裂与寻求秩序的重建。“女妖男人式”人妖恋小说可分为“女妖登门型”和“男人外出型”两类,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解释了现实中在男人身上发生的身心及感情异动。人妖恋小说中有些妖精原形非常重要,后来发展成妖怪强宗的狐妖就是在汉魏六朝时期奠定了其“妖媚”的形象特点,而有些不常见的动物如虎、蛟等能进入人妖恋小说之中,主要是受到了佛经文学的影响。人妖恋小说中有些独具的母题,如变形、生子、除魅等。变形母题在汉魏六朝小说中叙述都非常简略,与其说它是一种文学塑造,不如说是一种巫风弥漫时代下的集体潜意识表现更近实质。此时期人妖恋小说中的“生子”母题出现不多,但却十分耐人寻味,其中以妖怪原形为水族的故事居多,这主要是受到了以龙感生神话为代表的水神感生神话的影响。猴妖小说和狐妖小说中的生子母题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尖锐的民族矛盾和不同民族之间通婚融合的艰难过程。除魅母题则与人妖恋小说的起源直接相关,在巫术思维的影响下,人们将现实社会中的婚恋问题归咎于妖怪作乱,并邀请方士除魅,就产生了人妖恋故事。第五章讨论婚恋双方都是凡人的世俗婚恋小说,按照主角身份分为宫廷婚恋故事、贵族士人婚恋故事和民间男女婚恋故事三类。汉魏六朝宫廷婚恋小说以《汉武故事》《西京杂记》《拾遗记》中的相关故事为代表,这三部也是此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杂史小说。以贵族士人婚恋故事为题材的古小说主要集中在六朝志人小说中,以《世说新语》和《妒记》为代表。《世说新语》中的婚恋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名士”群体挑战礼教、纯情放任的婚恋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士族女性在婚姻中地位的提高和局限性。《妒记》以妒妇故事为题材,它的产生有反妒妇的动机和目的。汉魏六朝时期以平民阶层人物为主角的婚恋小说数量比较少,有些叙事甚至不能称之为小说,值得注意的是乐府解题类本事小说和六朝地记文学中的平民婚恋故事等,此时期对平民婚恋生活的反映主要是通过志怪小说实现的,特别是“殉情”母题的艺术表现和精神意蕴都值得挖掘。汉魏六朝婚恋小说产生了不少流传后世的经典题材,比如“王昭君”故事、“赵飞燕”故事、“绿珠”故事、“秦罗敷”故事、“秋胡戏妻”故事等等。这些故事能成为经典,与艺人群体有重要关系,一些婚恋故事正是通过艺人的演绎和传播才得以成为经典的。附录一对作者和成书时间等存在争议的唐前小说集进行了辨析,附录二收录三篇与美人赋相关的论文,因是与婚恋小说的发展有重要关系的三个案例,故专辟一章,附于文末。
洪艳[4](2017)在《畲族古歌音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畲族是南方少数民族中无系统文字的游耕少数民族,在现有畲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中,有相当多的历史史料都是来自于歌的记忆。畲族的古老歌是以畲族人自己为主位的记忆,是畲族人自己关于对自我群体历史信息的回望,与汉族史籍居于汉人主位所记录的"畲族"以"蛮"、"獠"、"峒"、"徭"、"畲客婆"为描述对象的历史叙事显然是有差异的。畲族的"歌",不仅仅是"歌",她是一种"歌文化",是居于畲族族群内部的对于"状元"、"老师"、"秀才"等行列人士的一种显性评判标准,是畲族族群体现出广泛性存在的"歌老师"面貌的隐形特征的浮现。站在汉族文化的高地,畲族人普遍受教育的程度与汉人有差距,但以畲族为主体的畲歌却是一个包罗万象,富含哲理,无所不有的知识宝库,在畲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畲歌是一座悬浮于畲族族群聚居地域上方的"空中学校",其传播的文化力量纵深地延续到自古到今的畲族人的血脉中。回溯这一条血脉的开端,"畲族古歌"的"传落"使畲族的文化基因得以忠实地遗传。她如此重要,却被人遗忘。当下,"畲族古歌"除了在文学、历史研究意义上被学者提及之外,尚未出现具音乐学意义的专门观察和研究。畲族古歌,必须厘清古歌和史诗在音乐学上的内涵和外延。考诸史册,古歌应该早于史诗的诞生,史诗是古歌在文学、诗歌样式上的成熟阶段。音乐学上的古歌概念则无需史诗所体现出来的庄重感、无需专门歌者、听众可在场也可不在场、无需宏大形制的设定。畲族古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范畴中,具有创世内容、神话传说、史诗性的古歌,包括公认的《高皇歌》、《祖公祖婆歌》、《盘古歌》等,广义范畴中,还应包含形制短小的祖宗歌、祭墓歌、劝理歌、祭祀歌、拉杂歌等。因此,考察畲族古歌,除了考察狭义的"古歌"之外,不应该忽视流变最少、传讹最少、传承单一的极具古老性的畲族宗教科仪歌和畲族儿歌。因此,笔者在田野调查一手资料基础上,从现有的古歌遗留中进行文化和音乐的分析,提出符合"畲族古歌"的三个条件,并从畲族人自述为最古老的《黄昏歌》出发对畲族古歌的"停声"、"级进音程"、"固定三音列"、"折声"、"非典型字词结构"、"打音唱"之古老歌音润腔、畲族的古老"学师"仪式等研究对象进行了音乐和文本上的细部分析,从而得出:畲族古歌的核心音高材料为"折声","折声"与各地"色彩音列"的组合便构成了各地的畲歌;畲歌字词的无序性体现了她的古老特征,畲族衬词的加入体现了畲族人关于衬词加入的性别区分,四字句字词结构或为畲歌形成之雏形完整形态;初次提出古老畲歌的润腔由五种主要歌音构成;针对目前学界的谬误,提出濒临失传的畲族古老大型仪式"传师学师"不是"祭祖"、不是"成人礼"、"传师学师"应为"传度学法"的结论;在目前学界对于"传度学法"仪式的概要记录基础上首次将"款头"内容进行了目前为止最为详细的现场记录;本文首次在仪式音乐词格中发现了仪式音乐唱词存在大量的其他民族所未见的畲族特殊词格"三条变",并将他们的原型与变化进行了"同结构"、"近结构"、"远结构"、"变结构"的阐释;文中在畲族仪式歌中发现了一首与河南省灵宝县的孝歌在音乐旋律表达上具有极高的相似度,为当下畲族族源考证之一的"源出河南夷"的学术猜想,提供了目前第一份音乐上的佐证。文末,笔者将畲歌的独特审美与畲歌"歌场"的"仪式化"与"网络化"转移进行了阐述。最后,笔者希望,真正的保护是不要去"干涉它",让它"自己生长",从外围给予帮助,而不是从内部进行干预,真正的失传是将她"吞噬"、"同化"、"异化","失去自我"。从外围给予一切支持,让它自己"活着",才会是真正的畲歌。
章米力[5](2016)在《《黄帝内经》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一直是个无法下定论的谜,与任何一种技术的起源一样,它之所以陷入谜团,是因为在远古时期并没有这样一个独立的命题。它是早期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将中国医学的起源置于整个华夏文明发端的大传统中考察,是本研究的基本前提。医学起源难以定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早期文本的缺失。治疗作为一门古老的技艺,几乎与人类发展同步,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就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在研究中国医学史的材料中,《黄帝内经》是留存至今最早的完整医学典籍,它系统地展现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医学主流思想,与百家争鸣的诸子哲学处于类似的时空背景中,深受先秦各流派思想的影响,反之也影响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对《黄帝内经》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成果,部分结论已经在学界达成基本共识,比如它的成书背景,它所展现的主要哲学思想,它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指导作用,它以身体为象征的一系列政治隐喻等。此外,伴随着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志等学术研究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新面世的材料与传世医学文本互证,一些《黄帝内经》中引用的古医书似乎找到了应证,传统医学理论与其他材料的比较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上述学术进步为研究提供了很多支持。本文是从文学人类学角度来考察《黄帝内经》中的神话历史,通过揭开以神话面貌笼罩在早期传统医学发展上的面纱,理解中国医学文化渐进的内在动力,以及它与华夏文明其他方面的互相影响。文学人类学是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尝试之一,它把文献记载与活态文化、考古实物做比较研究,使单薄的证据得以丰富,形成多重释古的立体证据链。因袭前辈学者的创造性思维,目前文学人类学研究已经形成了大、小传统论,“四重证据法”等几个主要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这正是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论。《黄帝内经》蕴含的“人文治疗”也是传统医学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医学起源与大传统文化无可分割,因此作为技艺的治疗与作为文化的“大文学”亦是无可分割的。西方后现代学派在近半个多世纪进行了深刻反思,对传统文明提出了重新审视的重要见解。医学是这个反思中重要的载体之一,医学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深刻体现出来。本研究的观察重点是传统医学与华夏文明的关联性。表现方式是将《黄帝内经》及其所代表的传统医学,作为华夏传统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展示。研究主体部分采用了“四重证据法”,通过传世文献、文字、考古材料、活态文化等证据,论述传统医学中的几个经典概念:道、阴阳、气、风、神明、身体隐喻、神圣数字“五”、祝由,以及黄帝作为有熊氏在早期文明信仰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略作一简述。论述“道”与“阴阳”时,本文将道家理论中的“返胎”作为重要的理解路径,“道”的原型是感生神话,“阴”、“阳”两字含有生殖的意义,从而揭示“卵生—母生—返胎”的古老生命发生轨迹,推理出“混沌神话—母神神话—父权神话”这样一个社会学演变路径。对“气”的认识从开天辟地的神话中开始,“气”的文字演变记录了祭祀仪式和少数民族中仍然保持着的宗教仪式。“气”是想象中人神沟通的载体,墓葬中的金缕玉衣、九窍塞、玉璧以及玉璧上的谷纹等纹样都显示出古人对“气”的运用。“风”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感天动地之效,甲骨卜辞和古代文献中的“风”透露出神格,“风”一系的象征体系包括了凤鸟、四方风、四方神。在取象思维的医学体系中多用到“风”的概念,结合西汉年间的占盘、式盘,甚至可以看到科学的萌芽。医学名词“神明”透露出医学相授的秘密社团特性,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指示了“神明”是华夏文明创世纪中的“上帝”。从文字角度考察,“神”与“明”结合构成了生化万物,代表天地大道力量的神圣角色。身体与政治的互为象征是传统医学的常见文学表现,“德”字的构造揭示了身内之物“心”与身外之物“道德”的关联。医学史材料中,文献生动记录了麻风病的身体污名化与身体外延的呼应。在考古材料中,两汉墓葬中金缕玉衣是古人成就最高道德的登峰造极之作。“五”是神圣数字,也是传统医学中的生命之数,代表中央,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源于四柱擎天的创世神话,乃天绳交午形成的中央之位。在民俗仪式中,端午节作为阴阳之气交午之节点,蕴含了水与火的对偶模式。被学者推测为河图洛书的凌家滩玉龟玉版的布数方法也体现了中央五的特点。古老的“祝由”通常被认为是情志治疗的一种手段。结合史前及殷周时期的人牲斩首礼、头骨饮器、人头骨祭祀、神兽噬人造型青铜器,可知头颅承载着人之精,人之魂,乃最核心所在。祝由术的目的在于移精变气,道家修炼房中养生术对还原祝由术有一定帮助。此外,黄帝作为《黄帝内经》的依托撰人,实则是“有熊氏”崇拜的无意识延续。“阴阳”、“三阴三阳”观念都与熊崇拜有关。熊是史前神圣动物中的重要角色。楚帛书、楚简记录了熊与帝王身份相合的渐进过程,“熊经鸟伸”等拟熊仿生养生法是大传统中的小传统,以熊为造型的玉器、青铜车进一步证明了熊与伟大生命力之间的关系。总之,《黄帝内经》中所体现的传统医学发生史,与华夏文明发生史高度契合,借助于大传统新知识观,医源考察的时间长度和材料宽度都能够被大大拓展。在现代医学看来,《黄帝内经》的谬误比比皆是,但传统医学整体论的思想体系是值得称道的。如果不将《黄帝内经》的文化价值释放出来,它将在现代医学的批评中沦为历史“糟粕”,埋没了其对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的可期贡献。时至今日,治疗神话仍在延续,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在人类无法彻底消解对死亡的畏惧之前,治疗的需求必将伴随整个生命过程。在医学科学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反观历史,从而追求生命观的成熟,是《黄帝内经》文学人类学研究的期盼所在。
张盈盈[6](2016)在《彝族文献中的神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彝文古籍作为彝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者,是研究彝族历史、文字、文学、天文历法、宗教、哲学、医药、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文献资料。但现实情况是彝文古籍以每年百卷的速度流失,即使是收集起来的彝文文献,也存在自然损毁的状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彝文文献的价值和拯救彝文文献的紧迫性,有关彝文文献的研究成果丰硕。但纵观目前的研究现状,学界的研究重点依然停留在对彝文文献的整理、翻译上。本人在研读这些彝、汉翻译作品时,发现彝文文献中存在着大量的神名,这些神名有些和汉族民间的神名相似,有些和道家的神名相似,有些和佛家的神名相似,有些带有明显的彝族人名特征。彝族历来以原始宗教信仰为主,主要表现为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彝文文献中出现的神名是彝族信仰体系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彝族的神名数量可观、体系庞大。通过这些神名,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彝族历史、宗教信仰、风俗禁忌以及彝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等,值得关注和研究。但目前还未曾有学者对彝族的神谱做过系统的整理、分析。鉴于此,本文在搜集整理了近200本彝文文献的基础上,尝试将各类彝文文献中出现的神名辑录出来,并对这些神名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根据神的主要职责进行分类,列出神谱。在神谱中,列出神名,附上彝文写法、国际音标注音,叙述神名的出处来源、职责及相关传说等。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根据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神谱》、南朝道士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和中国民间神谱研究情况,给出“神谱”的定义:神谱是分门别类的对古代神话传说故事中记载的有关各路神仙的形象、职责、事迹所作的记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神谱在宗教信仰、民俗及民族融合等方面的研究价值。神谱形成的土壤是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信仰主要有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神灵崇拜等。一般认为自然崇拜出现最早,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产生,崇拜范围包括天、地、日、月、星、山、石、海、湖、河、水、火、风、雨、雷、雪、云、虹等天体万物及自然变迁现象。那时生产力低下,人们将对生产生活中影响较大或危害较大的自然物和自然力赋予神力加以崇拜,表现出近山者拜山、靠水者敬水的地域特点,反映出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丰产富足的实际需要。鬼魂崇拜、祖先崇拜都是基于“人的灵魂不灭”论。祖先崇拜基本皆是崇拜男性祖先,因此推测祖先崇拜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产物。神谱直接反映了人类的生活面貌。神谱虽然记录的是神的职责、品性、职位、形象等,但归根究底,神的特征是人们根据已有的经验想象出来的,因此,神性就是人性。神谱中神的种类、多寡直接反映当地人的生活状况。人们对神灵形象的幻想体现了人们的审美喜好。一个民族的神谱直接影响这个民族民俗的形成。神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融入、剔除、糅合各类神名,是一个民族内部文化多元融合的体现。目前,国内的神谱研究主要倾向于中国民间神谱研究和道教神谱研究,兼及少数民族神谱研究。第二章,阐述了彝族神谱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背景、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分析了神谱对大众生活中婚嫁、丧葬、节日等的影响,提出研究彝族神谱可以帮助了解彝族的历史、宗教信仰原貌、风俗禁忌以及与其他民族的融合,并对出现彝族神名的文献类型进行了归纳,指出宗教类文献、文学类文献、历史类文献是神名出现较为集中的彝文文献。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将彝族的神名分为创世神、天神、地神、生活守护神、自然神、冥间神、毕摩神、工匠神、祖先神、恶神、动物神、植物神、道教神、佛教神等十四类,分十三节对各类神进行综述,并列出神谱,标明出处、记载神职。在此部分中,先是对彝文文献中各类神的基本情况进行综述,然后列出神谱录,尽量给出神名的彝文写法及国际音标注音。对彝族影响较大的神,如土主、龙王、火神等,详细列出相关神话传说和民间祭祀情况。第六章,针对彝族创世史诗中神名数量大而集中的特点,单独介绍《阿黑西尼莫》、《查姆》、《梅葛》、《勒俄特依》、《阿细的先基》5部创世史诗中的神谱。简单介绍创世史诗的内容及流传状况,列出其中的神谱录,并对每一部史诗中的神谱绘制神谱关系图,以更清晰的展现彝族神谱的面貌。
马彩云[7](2014)在《论海外五位汉学家之西王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海外汉学界的西王母神话研究为研究对象,介绍五位汉学家对于西王母神话的相关论述,并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评述其得失,力图为国内的西王母神话传说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对海内外西王母研究现状提供研究史方面的支持,明确西王母神话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第二部分是西王母的原型及形象流变,此部分依托汉学家森雅子和小南一郎的相关论着,探讨西王母神话的源流,以及产生变化的内在原因;第三部分是西王母与昆仑关系,对小川琢治和小南一郎的论着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评述,考察二者关系的演变,并探究其原因;第四部分为西王母图像学的研究,此章又分为两个侧重点,一是巫鸿的偶像式构图和简·詹姆斯的民间信仰说,二是小南一郎与巫鸿对阴阳理论影响下的西王母与东王公关系的考察。论及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两晋之前的西王母神话传说,对道教中的西王母形象,涉及不深。研究方法,采用多种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包括神话学、考古学、文献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比较神话学与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是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手段。本文是国内首篇海外西王母研究的专门性文章,对海外重要汉学家的西王母神话研究有针对性的论述,同时,在上述内容的研究中,都有自己创新的观点所在。当然,由于笔者学力不深,在论述上还显欠缺,这还需要日后的不断修正与丰富,以期达到较为完满的结果。
李远国[8](2013)在《王家佑的道教研究》文中认为王家佑先生为着名的考古学者,在文物考古、民族史和道教史研究方面,都有着相当突出的成就。其论道教文章,大体上可分三类。一是关于道教源流的讨论,无论是道教史总体性研究,或是断代研究和人物研究,皆有他自己的卓见,不落俗套。二是与道教文化交叉的民族史研究,他运用考古学与民族学的方法,对道教与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三是对道教造像、宫观等的田野调查研究,这是结合他的考古特长,在宗教艺术方面进行的探索。
曹义昆[9](2012)在《近二十年来道教的宗教历史渊源问题研究述要》文中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关于道教的宗教历史渊源问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主要集中体现在,上古宗教和巫文化传统、古巴蜀地区民间信仰和巫术、战国秦汉时期的方仙信仰以及盛行于两汉的谶纬思潮对道教形成的直接影响等关系层面之揭橥和考释。文章旨在对此诸关系层面一一作出介绍,并适当穿插自己的看法和评论。
周克林[10](2012)在《摇钱树与早期道教教义的关系问题略说》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神像观、祭祀观和财富观诸方面讨论了摇钱树与早期道教教义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前者并不符合后者的教义主张,应该不是后者的遗物,而应是民间宗教的产物。
二、试论西王母与道教、彝族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西王母与道教、彝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核心概念解读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目标、方法、创新点 |
第一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存条件 |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奠基 |
一、辽阔的疆域 |
二、稳定的行政制度和社会阶层 |
三、活跃的社会氛围 |
第二节 经济基础的支持 |
一、日益繁荣的西汉经济 |
二、稳定发展的东汉经济 |
第三节 儒道思想的影响 |
一、儒家思想独尊 |
二、道教思想盛行 |
第四节 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
第五节 乐府机构的推动 |
一、乐府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
二、汉代乐府的职能 |
三、太乐及其职能 |
四、汉代乐府机构的作用与特点 |
第二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生活形态 |
第一节 民间祭祀乐舞 |
一、民间祭祀乐舞产生的思想背景 |
二、民间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
第二节 百姓日用的民间舞蹈 |
一、婚配繁衍的高禖 |
二、驱魔除瘟的大傩 |
第三节 酒酣乐作的宴饮舞蹈 |
一、以舞相属 |
二、即兴舞蹈 |
三、自娱舞蹈 |
第三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艺术形态 |
第一节 重情娱人的宫廷舞蹈 |
一、宫廷乐舞 |
二、代表人物 |
第二节 文武兼备的宫廷祭祀乐舞 |
一、宫廷祭祀乐舞发展脉络 |
二、宫廷祭祀乐舞的舞蹈形态 |
三、雅舞理念的延续 |
第三节 艺人表演的专业舞蹈 |
一、宫廷乐官的世代传承及其对官僚贵族子弟的培养 |
二、出身民间的歌舞艺人 |
第四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以傅毅《舞赋》为例 |
第一节 从《舞赋》看雅舞、俗乐舞的界定 |
一、雅舞和俗乐舞功能之别 |
二、《舞赋》与俗乐舞的发展壮大 |
第二节 从《舞赋》看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 |
一、美的造型 |
二、圆形轨迹 |
三、以腰为轴 |
四、形神统一 |
五、对高难度技巧的追求 |
六、服饰、道具与动作的配合 |
第三节 《舞赋》对舞蹈意境的描摹 |
第五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个案阐释 |
第一节 柔中有刚的长袖舞 |
一、袖的分类 |
二、长袖舞的特殊结合形式 |
三、长袖舞的艺术表现手法 |
四、长袖舞的审美特征 |
第二节 雄健奔放的盘鼓舞 |
一、盘鼓舞其名目 |
二、盘鼓舞体现的审美文化信息 |
三、盘鼓舞的审美特征 |
第三节 玄幻瑰丽的灵星舞 |
一、郊祀乐舞 |
二、祭地之舞——灵星舞 |
三、灵星舞与其他郊祀乐舞的关系 |
四、灵星舞的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 |
五、灵星舞的审美特征 |
第四节 多姿多彩的百戏舞 |
一、百戏中的“舞像”舞 |
二、百戏中的道具舞 |
三、百戏中的情节舞 |
第六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发展嬗变 |
第一节 继承中的融合与创造:西汉初中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
第二节 否定和分化中的新变:西汉末和东汉初的舞蹈审美文化 |
第三节 走向成熟和自觉:东汉中晚期的舞蹈审美文化 |
第七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和主要特征 |
第一节 雄健瑰丽: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总体追求 |
一、雄健瑰丽之雄健 |
二、雄健瑰丽之瑰丽 |
三、雄健瑰丽之交融 |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主要特征 |
一、美丑兼备 |
二、本俗求雅 |
三、阴柔飞动 |
四、以悲为美 |
第八章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深远影响和当代价值 |
第一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历史地位 |
一、继往开来 |
二、审美走向自觉 |
三、空前的交流融汇 |
第二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深远影响 |
一、儒家乐舞思想及其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
二、多元统一的审美范式对后世舞蹈的影响 |
第三节 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的当代价值 |
一、对当代中国舞蹈审美表现与创新的贡献 |
二、推动与当代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2)汉画天象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五、要注意的问题 |
第一章 天象图的溯源 |
第一节 汉代之前的天象图 |
一、仰韶文化时期:濮阳西水坡首组龙虎蚌塑图 |
二、公元前30世纪:连云港将军崖三组岩画 |
三、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二十八宿天象图 |
第二节 对天象图源起的探究 |
一、思想:原始宇宙观的形成 |
二、实践:观象以授人时的经验 |
三、创作准备:主体造型能力的成熟 |
小结 |
第二章 汉画天象图的兴盛 |
第一节 汉画天象图的传承与分布 |
一、汉画天象图的传承历史 |
二、汉画天象图的地域分布 |
第二节 汉代的厚葬之风与天象图 |
第三节 汉代的文化思想与天象图 |
一、天文学的进步 |
二、统治者的推崇 |
三、升仙观念的浸染 |
小结 |
第三章 汉画天象图的符号构成 |
第一节 作为基础符号的日 |
一、训诂学释义、原始日月神话与图像 |
二、训诂学释引申义、阳乌神话与图像 |
第二节 作为基础符号的月 |
一、训诂学释义 |
二、与月相关的三种神话元素:蟾、兔、嫦娥 |
三、汉画中的月之图像:月中蟾、兔、桂树 |
第三节 作为基础符号的星宿 |
一、训诂学释义 |
二、星之神话倾向:灵性说 |
三、汉画中的星宿图像表现方式、配置形式与星官 |
第四节 天象图的次要符号构成 |
一、日月神:伏羲、女娲 |
二、天神:气象神、长生神与方位神 |
三、云:星占与气 |
小结 |
第四章 汉画天象图的艺术形式 |
第一节 天象图的五种组合样式 |
一、日轮型 |
二、月轮型 |
三、日月双悬型 |
四、日(月)与星宿同现型 |
五、不含日月图像的星宿型 |
第二节 天象图的造型方式 |
一、艺术风格:相反相成 |
二、构成方式:灵活多变 |
三、造型特点:多样统一 |
四、审美观念:气韵相合 |
第三节 天象图的表现手法 |
一、工匠的创作前过程:艺术体验与艺术构思 |
二、工匠的表现手法:线、雕刻与彩绘 |
小结 |
第五章 汉画天象图的思想观念 |
第一节 汉人的宇宙观念 |
一、汉墓建筑中的宇宙观念:宇之无极、宙之无端 |
二、汉画天象图中的宇宙观念:图像象征与空间概念 |
第二节 汉人的升仙观念 |
一、石刻天象图中的升仙观念:日月双悬照乾坤 |
二、壁画天象图中的升仙观念:仪式与天门 |
三、帛画天象图中的升仙观念:璧与天 |
第三节 与占卜吉凶相关的思想认识 |
一、天人学说与天象图: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 |
二、星占思想与天象图:占星术与分野模式 |
小结 |
第六章 汉画天象图的影响与演化 |
第一节 汉画天象图的艺术价值及其影响 |
一、汉画天象图的艺术价值 |
二、汉画天象图对道教神灵图像和民俗艺术的影响 |
第二节 汉代之后天象图的演化 |
一、地位:走向陪衬 |
二、职能:走向分化 |
三、整体的演进态势:从信仰走向理性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汉画天象图分布一览表(359幅) |
一、壁画中的天象图(62幅) |
二、帛画中的天象图(7幅) |
三、石刻艺术中的天象图(290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汉魏六朝婚恋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古典婚恋小说的孕育和产生 |
第一节 神话传说与婚恋小说(上) |
一 牵牛织女神话 |
二 禹娶涂山女神话 |
三 伏羲女娲神话 |
四 嫦娥奔月神话 |
第二节 神话传说与婚恋小说(下) |
一 感生神话 |
二 “神女”神话 |
第三节 先秦两汉杂史文学与婚恋小说 |
一 《汲冢琐语》和《穆天子传》 |
二 汉代杂史文学中的婚恋故事 |
三 《西京杂记》《汉武故事》和宫廷爱情故事 |
第四节 汉代杂传文学与婚恋小说 |
一 《列女传》《列士传》《孝子传》的文体性质 |
二 《列女传》《孝子传》与汉代的感情观 |
第五节 汉魏“情赋”、汉乐府与婚恋小说 |
一 汉魏“情赋”与婚恋小说的关系 |
二 汉魏乐府诗与婚恋小说 |
三 “谈情说爱”的宫廷文艺环境 |
第二章 汉魏六朝人神恋小说研究 |
第一节 民间故事与人神恋小说 |
一 天鹅处女型故事 |
二 螺女型故事 |
三 仙窟艳遇型故事 |
四 仙女下凡型故事 |
第二节 六朝仙道小说中的人神恋 |
一 六朝小说中的西王母叙事 |
二 《真诰》中的人神之恋 |
第三节 六朝文人小说中的人神恋 |
一 文人记录式的人神恋小说 |
二 宫廷美人题材的人神恋转化 |
三 六朝末期文人创作的人神恋小说 |
第四节 六朝人神恋小说中女神主导局面形成的原因 |
一 六朝时的女神崇拜 |
二 小说作者的男性本位 |
三 “神女”文学意象的形成和影响 |
第三章 汉魏六朝人鬼恋小说研究 |
第一节 人鬼恋小说中的“幽婚”小说 |
一 女鬼自荐型 |
二 再续前缘型 |
三 路遇入冢型 |
四 幽冥邂逅型 |
第二节 人鬼恋小说中的“亡魂”小说 |
一 人鬼恋“亡魂”小说的类型 |
二 人鬼恋“亡魂”小说的意义 |
第三节 人鬼恋小说中的重要母题 |
一 “死而复生”母题 |
二 “人鬼生子”母题 |
三 “随葬重现”母题 |
第四节 人鬼恋小说及女鬼导向的成因 |
一 人鬼恋小说产生的缘由 |
二 人鬼恋小说中女鬼导向形成的原因 |
第四章 汉魏六朝人妖恋小说研究 |
第一节 人妖恋小说的两种模式和内涵(上) ——“男妖女人式”人妖恋小说 |
一 男妖摄妇型 |
二 假冒骗情型 |
三 惑乱闺门型 |
第二节 人妖恋小说的两种模式和内涵(下) ——“女妖男人式”人妖恋小说 |
一 “女妖男人式”人妖恋小说的故事类型 |
二 “女妖男人式”小说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
三 人妖恋小说中妖怪原形的性别分配 |
第三节 人妖恋小说中的重要妖精类型 |
一 人妖恋小说中的狐狸精 |
二 人妖恋小说中的虎妖 |
三 人妖恋中的龙与蛟妖、蛇妖 |
第四节 人妖恋小说中的重要母题 |
一 人妖恋小说中的变形母题 |
二 人妖恋小说中的“生子”母题 |
第五章 汉魏六朝世俗婚恋小说研究 |
第一节 汉魏六朝宫廷婚恋小说 |
一 《汉武故事》:政治渗透与神异化的凸显 |
二 《西京杂记》:容貌才能等具体细节的补充 |
三 《拾遗记》:接近传奇的小说体式和幻化色彩 |
四 六朝志怪、志人小说和地记中的宫廷婚恋故事 |
第二节 汉魏六朝贵族士人婚恋小说 |
一 《世说新语》中的婚恋故事 |
二 虞通之《妒记》和六朝士族婚姻中的嫉妒故事 |
第三节 汉魏六朝平民婚恋故事书写 |
一 乐府解题类本事小说 |
二 六朝地记文学中的平民婚恋故事 |
三 六朝志怪小说对平民婚恋生活的侧面反映 |
四 六朝平民婚恋故事中的“殉情”母题 |
第四节 汉魏六朝经典婚恋故事的产生和传播 |
一 “王昭君”故事 |
二 “绿珠”故事 |
三 “采桑女”故事 |
余论: 从汉魏六朝婚恋小说到唐传奇中的婚恋小说 |
附录一: 汉魏六朝小说疑目辩证 |
第一节 《神异经》考辨 |
第二节 《西京杂记》的作者和成书 |
第三节 《汉武故事》的成书年代 |
第四节 《汉武帝内传》《海内十洲记》考辨——《五岳真形序论》与《汉武帝内传》《海内十洲记》之成书 |
第五节 《洞冥记》《拾遗记》成书辨析 |
第六节《述异记》考辨 |
附录二: 汉魏美人赋与婚恋小说之关系 |
第一节 “巫山神女”故事原型新探 |
一 《高唐赋》产生于汉代 |
二 “巫山神女”原型旧说驳论 |
三 楚之云梦非高禖祭典之所 |
四 《高唐赋》主旨和“巫山神女”的现实原型 |
第二节 汉魏“情赋”考论 |
一 “闲情赋”谱系 |
二 “神女赋”谱系 |
三 “好色赋”谱系 |
第三节 论“感甄”故事的产生 |
一 “感甄”故事定型的时间 |
二 甄后形象的神异化 |
三 “感甄”故事情节来源 |
四 “感甄”故事和唐人的“期待视野”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畲族古歌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缘起 |
一、环境与经历 |
二、缘起的缘起 |
田野与材料 |
一、笔者的田野 |
二、田野材料归类 |
研究方式与手段及其预案 |
一、研究方式与手段 |
二、研究中的问题及预案 |
论题的理论意义与创新 |
概念述要 |
第一章 古歌"之说" |
引言 |
第一节 "古歌"的文本解读 |
一、殷周时期或上古的歌谣 |
二、少数民族的创世及神话、传说歌谣 |
三、探讨比《诗经》更早的古歌(集) |
四、文学性质的佚名诗歌或杂曲歌辞 |
五、民间经验俗语的泛指 |
六、古的音调 |
第二节 古歌与史诗 |
一、古歌 |
二、史诗 |
三、古歌与史诗之异同 |
第三节 兼及歌谣、谣谚、童谣、儿歌 |
一、歌谣与谣谚 |
二、童谣与儿歌 |
第四节 少数民族"古歌"研究现状 |
一、"古歌"在音乐学上的探讨 |
二、少数民族"古歌(史诗)类"音乐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畲族古歌音乐研究概述 |
第一节 畲族音乐研究综述 |
一、第一个三十年(1950-1980) |
二、第二个二十年(1980-2000) |
三、畲族音乐研究中的2002年 |
四、2002年至今 |
五. 畲族民歌音乐形态分析研究 |
第二节 畲族古歌音乐研究综述 |
一、"畲族古歌"一词的正式提出 |
二、"畲族古歌"点缀式的闪现 |
三、关联研究中的"畲族古歌"音乐分析片段 |
四、《高皇歌》研究 |
第三节 畲族古歌的广义及狭义范畴 |
一、符合"畲族古歌"的三个条件 |
二、狭义范畴 |
三、广义范畴 |
第三章 畲歌的"发生"——古歌的吟唱 |
引论 |
第一节 "歌娘"之"黄昏歌"的吟唱 |
一、乐句"停声"的独特现象 |
二、级进音程固定组合的选择与频率 |
三、三音列固定组合的频率与表达 |
四、"抑扬"之音连接表达 |
第二节 畲歌的"折声"与"转音" |
一、田野的声音 |
二、"折声"的原型与变形 |
小结 |
第四章 畲歌字词结构存在样式、音乐地位与民间定位 |
第一节 透视传统畲歌的字词结构 |
一、一般观念中的畲歌典型字词结构 |
二、畲歌非典型字词结构 |
第二节 传统畲歌"衬词"存在样式 |
一、三字头衬词加入类 |
二、五字头衬词加入类 |
三、六字头衬词加入类 |
四、七字头衬词加入类 |
五、仪式歌衬词加入类 |
第三节 传统畲歌"衬词"的音乐地位与民间定位 |
一、畲歌衬词的音乐地位 |
二、畲民的衬词观 |
第五章 畲人古老"歌音"音腔的遗留 |
第一节 畲歌"歌音"之音腔印象 |
第二节 关于"音腔" |
一、"音腔" |
二、"畲歌的假声" |
三、汉族观念的"假声"&畲族观念的"打音唱" |
四、畲族"打音唱"之歌唱样态 |
第三节 畲族"打音唱"歌音之古老润腔 |
一、"滑煞歌音" |
二、"顿促歌音" |
三、"伤音歌音" |
四、"小波浪歌音" |
五、"游移歌音" |
第六章 声音与仪式融合胶着的文明图示 |
第一节 畲民的信仰 |
一、畲族族源与始祖 |
二、畲族的祖先崇拜 |
三、畲族现存传统仪式提要 |
第二节 以田野的名义为畲族古老仪式"传度学法"正名 |
一、"传师学师"不是"祭祖" |
二、"传师学师"不是"成人礼" |
三、"传师学师"应为"传度学法" |
第三节 感临畲族古老仪式现场 |
一、关于柳山半岭村 |
二、"学师"的序曲 |
三、角色分配 |
四、法堂布置 |
五、神祉体系 |
六、法器、法衣、祖担、师担 |
七、锣鼓与琴 |
第四节 仪式印象之"款头"全记录 |
一、上篇——引朝 |
二、中篇——度水 |
三、下篇——三朝 |
小结 |
第五节 唱舞?道教?戏剧? |
一、唱舞? |
二、畲族原始宗教与道教之"闾山教"的合流 |
三、"传度学法"与"戏剧化"安排 |
第六节 "传度学法"古老仪式的信息遗留 |
一、古老仪式中的词格与"三条变" |
二、仪式中唱词"三条变"的原型与变化 |
第七节 关于"河南夷"——畲族族源猜想的音乐举证 |
一、源出"河南夷"之梳理 |
二、畲族仪式歌与河南民间孝歌 |
第七章 传统畲歌的美学与现代化"歌场" |
第一节 畲家人的畲歌审美文化意蕴 |
一、畲歌的隐喻观之古语、暗语、规矩用语及独特畲话 |
二、畲歌的平仄观之"落字"用韵及"不韵"之俗语 |
三、畲歌情趣观之"白"与"比" |
第二节 现代化畲歌歌场的"仪式化"出路与"网络化"转移 |
一、新生态畲歌文化的诞生 |
二、歌场的"仪式化"出路 |
三、歌场的"网络化"转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译着及外文文献 |
附录 |
一、畲族古籍资料 |
二、谱例 |
三、田野记录图片 |
跋 |
(5)《黄帝内经》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内经》研究回顾 |
第三节 “文学治疗”研究回顾 |
本章小结:研究缘起与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 |
第一节 大、小传统视野 |
第二节 突破文献的知识考古 |
第三节 神话—原型批评 |
第四节 “四重证据法”探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治疗中的“文学” |
第一节 文学及其人类学转向 |
第二节 文学中的“医者”、“病”与“治疗” |
第三节 疾病的神话历史 |
第四节 华夏文明大传统中的治疗 |
第五节 “文学”在《内经》中的体现 |
第六节 《内经》“文学”的疗效 |
本章小结:神话与治疗谱系的梳理 |
第四章 《内经》大传统原型详析 |
第一节 圣熊与“黄帝” |
第二节 “道”与“阴阳”生殖起源说 |
第三节 与“神明”对话 |
第四节 身体与德政 |
第五节 风的神格与物格 |
第六节 生命之数“五” |
第七节 神话之“气” |
第八节 祝由的隐喻 |
第五章 “文学治疗”建构文化 |
第一节 医学与文学 |
第二节 医学与哲学 |
第三节 《内经》与“文学治疗” |
第四节 现代社会需要“文学治疗” |
第五节 永不消失的“文学”疾病 |
本章小结:为什么需要“文学治疗”?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论文表格列表 |
附录二 :论文插图列表 |
附录三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在读期间发表媒体文章情况 |
致谢 |
(6)彝族文献中的神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神谱录体例说明 |
第一章 神谱概述 |
一、神谱的定义 |
二、神谱的研究价值 |
三、国内对中国神谱的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彝族神谱及研究概况 |
一、彝族神谱产生的背景 |
二、神谱对大众生活的影响 |
三、彝族神谱的研究价值 |
四、出现彝族神名的文献类型 |
第三章 彝族神谱录整理(上) |
第一节 创世神 |
一、创世神综述 |
二、创世神谱录 |
第二节 天神 |
一、天神综述 |
二、天神谱录 |
第三节 地神 |
一、地神综述 |
二、地神谱录 |
第四节 生活守护神 |
一、生活守护神综述 |
二、生活守护神谱录 |
第四章 彝族神谱录整理(中) |
第一节 自然神 |
一、自然神综述 |
二、自然神谱录 |
第二节 冥间神 |
一、冥间神综述 |
二、冥间神谱录 |
第三节 毕摩神 |
一、毕摩神综述 |
二、毕摩神谱录 |
第四节 工匠神 |
一、工匠神综述 |
二、工匠神谱录 |
第五章 彝族神谱录整理(下) |
第一节 祖先神 |
一、祖先神综述 |
二、祖先神谱录 |
第二节 恶神 |
一、恶神综述 |
二、恶神谱录 |
第三节 动物神 |
一、动物神综述 |
二、动物神谱录 |
第四节 植物神 |
一、植物神综述 |
二、植物神谱录 |
第五节 道教神、佛教神 |
一、道教神、佛教神综述 |
二、道教神、佛教神谱录 |
第六章 彝族创世史诗中的神谱 |
第一节 《阿黑西尼莫》中的神谱 |
一、《阿黑西尼莫》简介 |
二、《阿黑西尼莫》中的神谱录 |
三、《阿黑西尼莫》神谱关系图 |
第二节 《查姆》中的神谱 |
一、《查姆》简介 |
二、《查姆》中的神谱录 |
三、《查姆》神谱关系图 |
第三节 《梅葛》中的神谱 |
一、《梅葛》简介 |
二、《梅葛》中的神谱录 |
三、《梅葛》神谱关系图 |
第四节 《勒俄特依》中的神谱 |
一、《勒俄特依》简介 |
二、《勒俄特依》中的神谱录 |
三、《勒俄特依》神谱关系图 |
第五节 《阿细的先基》中的神谱 |
一、《阿细的先基》简介 |
二、《阿细的先基》中的神谱录 |
三、《阿细的先基》神谱关系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文神谱来源文献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论海外五位汉学家之西王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西王母研究 |
第二节 国外西王母研究 |
第一章 西王母原型研究 |
第一节 森雅子的西王母原型研究 |
一. 森雅子的西王母形象分类 |
二. 西王母与东方地母神 |
第二节 小南一郎的西王母原型及形象流变研究 |
一. 小南一郎生平及其汉学研究概述 |
二. 小南一郎的西王母形象流变研究 |
第二章 西王母与昆仑研究 |
第一节 小南一郎的西王母与昆仑研究 |
一. 《山海经》、《竹书纪年》等文献中的昆仑与西王母关系 |
二. 昆仑山的意义 |
三. 西王母与昆仑的结合 |
第二节 小川琢治的西王母与昆仑研究 |
一. 小川琢治生平及其汉学研究概述 |
二. 小川琢治的西王母与昆仑研究 |
第三章 西王母图像研究 |
第一节 艺术中的西王母 |
一. 巫鸿的西王母画像研究 |
二. 简·詹姆斯的西王母画像研究 |
第二节 阴阳理论与西王母、东王公之形象 |
一. 阴阳交汇与天地构造的对应性 |
二. 阴阳学说与西王母、东王公的形象塑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王家佑的道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道教源流的历史考辨 |
二、仙真、人物与道教 |
三、巴蜀地区的道教遗址、石刻造像 |
(9)近二十年来道教的宗教历史渊源问题研究述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上古宗教、巫文化传统与道教 |
二、 古巴蜀地区民间信仰、巫术与道教 |
三、战国秦汉时期的方仙信仰与道教 |
四、两汉谶纬思潮与道教 |
1. 在地上, 是汉朝之火德生黄巾之土德, 体现的是五德相生原理。 |
2. 在天上, 是以“填星”之“土”胜“天汉之本”——水, 体现的是五行相胜原理。 |
3. “岁在甲子”, 以甲子为期, 体现的是汉代神秘的历数观念。 |
(10)摇钱树与早期道教教义的关系问题略说(论文提纲范文)
一、神像观 |
二、祭祀观 |
三、财富观 |
四、余 论 |
四、试论西王母与道教、彝族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汉代舞蹈审美文化研究[D]. 耿君.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汉画天象图研究[D]. 曹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3]汉魏六朝婚恋小说研究[D]. 董舒心. 山东大学, 2018(02)
- [4]畲族古歌音乐研究[D]. 洪艳. 上海音乐学院, 2017(08)
- [5]《黄帝内经》的文学人类学研究[D]. 章米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6]彝族文献中的神谱研究[D]. 张盈盈.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5)
- [7]论海外五位汉学家之西王母研究[D]. 马彩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5)
- [8]王家佑的道教研究[J]. 李远国. 宗教学研究, 2013(04)
- [9]近二十年来道教的宗教历史渊源问题研究述要[J]. 曹义昆.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2(05)
- [10]摇钱树与早期道教教义的关系问题略说[J]. 周克林. 华夏考古,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