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先危险性分析在重大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涂婉莹,卓德兵,王文略,谭新宇[1](2021)在《基于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公路桥梁施工风险评估》文中研究指明采取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基础上,分析了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可能存有的相关危险性因素,并以对公路桥梁的破坏程度进行了相应的分级,然后根据交通运输部颁布的规范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使公路桥梁的施工安全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雷俊[2](2020)在《基于智慧建造技术的建筑施工HSE监控与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建筑业正逐步进入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工业4.0时代”。随着建设施工中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关注度倍增,运用智慧建造技术促进建筑施工HSE管理的智能化发展也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和课题。论文主要对智慧建造技术在HSE监控与预警应用做了以下研究:首先,总结了主要智慧建造技术在建筑施工中HSE管理的应用情况、HSE监控管理的理论基础、HSE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其次,依据HSE监控管理的功能需求建立了涵盖智慧建设技术、监测对象、信息处理的HSE监控管理体系框架,确定了保证智慧建造技术顺利实施的HSE监控管理建筑施工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及HSE监控管理组织构建的内容。然后,通过方法对比选定了将FMEA法(失效模式与事故分析)作为HSE风险预警分析方法和以三角模糊函数与熵权法作为HSE预警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HSE监控预警指标、HSE风险评价集、HSE监控预警流程。最后,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智慧建造技术在HSE监控管理中监测过程的高效性与FMEA法在HSE监控预警实现的有效性。通过研究表明:智慧建造技术能极大的减少HSE监控管理过程中工作量,同时在数据处理上具有高效性、监控内容上具有全面性、人员操作上具有便捷性。FMEA法能有效的对基于智慧建造技术的HSE监控中的风险进行预警,其中三角模糊函数-熵权法的风险计算方法减少了预警值计算中主观评价的偏差。本论构建的基于智慧建造技术的HSE监控实施模型与基于FMEA的HSE监控风险预警模型,能为建筑施工HSE智慧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贾凌杰[3](2020)在《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通航安全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由于交通管理复杂,港口水域易成为水上交通事故高发区域。LNG船在港口水域的航行、作业离不开对该港口水域的综合安全评估。为了能够科学合理全面的对港口水域进行安全评价,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事故数据,识别了液化天然气(LNG)船在航行、作业、锚泊过程的危险因素,并建立了 LNG船各类事故的事故树模型,构建了 LNG码头港口水域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有效地识别了 LNG船的运输安全风险,能够为LNG船日常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降低事故发生频率,从而保证生命财产安全。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识别了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的主要危险源,并通过德尔菲法分别选取航行过程、作业过程、锚泊过程的评价指标,建立了大鹏湾LNG码头水域的安全评价体系。(2)通过对LNG船在港口水域的事故研究分析,建立了各种类型事故的事故树模型,如LNG船与他船碰撞事故树模型、LNG船锚泊碰撞事故树模型等,同时,计算了各个模型的最小径集、概率重要度以及事故发生概率,明确了每种事故类型的风险。(3)阐释并运用PHA-FTA-灰色AHP方法以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该水域进行了安全评价。评价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现有的安全管理秩序中,LNG船在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航行、锚泊、作业过程中处于一般风险和低风险之间的水平,基本上能够满足通航安全的需要。(4)根据整个安全评价结果,通过权重和概率重要度两方面围绕大鹏湾水域的安全管理提出决策建议,如强化人员培训、完善港口管理等。通过对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的安全评价可知,本文将PHA和FTA联合运用到灰色AHP分析方法中所构建的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的综合评价模型合理可行。本文的研究计算过程能够为LNG码头港口水域的安全运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和建议为保障LNG船航行和港口管理的安全提供了现实参考。
于敏[4](2020)在《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综合管廊附属设施安全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经济的发展,市政设施占地面积严重,出现了很多“空中蜘蛛网”和“马路拉链”的现象,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尤为重要。综合管廊内部容纳有供水、供电、燃气管道等多条市政输送管线,但是综合管廊内管线数多,布置密度高,各管线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任意一条管线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其他管线的故障进而导致整个综合管廊系统的瘫痪,存在火灾、爆炸、水灾等多种风险因素,因此对于综合管廊附属设施安全性研究是我国在接下来的管廊建设过程中面临也是需要得到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国内外管廊附属设施工程系统(简称附属系统)的建设以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附属系统的子系统进行结构梳理,并利用事故树方法对各个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源进行辨识、归类整理,最终建立七个附属系统的事故树模型。利用布尔代数法对各个系统进行初步的最小割集定性计算确定相应系统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在建立的事故树模型基础上,应用事故树模型向贝叶斯网络模型映射的方法分别得到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同时提出了融合专家知识的模糊概率方法,建立了基于模糊数的贝叶斯网络的综合管廊附属系统动态安全评价方法。最后以海口市综合管廊为例,将融合专家知识的模糊概率算法与贝叶斯网络的结合进行实际应用分析。将计算得到的通风系统23个,排水系统14个基本事件可能发生的模糊概率作为先验概率,输入到贝叶斯网络进行概率更新预测两个系统的失效概率,根据新的数据的输入进行概率计算、系统安全性分析。揭示通风系统安全的基本事件是防火区间长度、通风次数和报警间距,排水系统安全的基本事件是截止阀、潜污泵的故障,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丁立超[5](2020)在《基于盾构法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文中提出在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盾构法因其污染小、机械化程度高、效率高、受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施工环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等特点,在盾构施工的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甚而发生事故。因此需要对盾构法施工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以消除隐患,控制施工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基于地铁隧道盾构施工风险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风险评估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根据风险评估管理的基本过程分别对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2)其次,依据隧道盾构施工的特点,使用工作分解结构法,对端头加固、工作井施工、始发前准备、盾构始发、盾构掘进、盾构接收前准备、盾构接收、联络通道施工、盾构穿越特殊地段、停机检修换刀十个方面进行工作分解。依据LEC法的事故发生可能性表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中的危险等级划分表,根据盾构施工流程展开风险因素分析,对风险因素、危险等级、风险结果、风险管控措施展开初步分析。(3)再次,对本文的评估方法进行选取,对选取原因进行论述,确定了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结合现场检测的使用。根据盾构施工,从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角度分析其定义、使用步骤、原则和等级划分,并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的流程以及使用步骤,现场检测的对象和内容。(4)最后,以南通市轨道交通2号线幸福镇站到南通火车站站区间盾构法隧道工程实例为背景,对其展开了风险的识别分析和措施的制定,设计问卷进行专家打分,结合现场检测,确定权重,对风险因素展开评估。得出应重点防范联络通道施工、盾构掘进、穿越建筑物风险,主要针对地面沉降风险、建筑物损坏、管片破碎漏水、涌水涌沙风险,需要及时监测,保证监测到位,加强同步注浆、保证二次注浆量,优化施工参数、管控好融沉注浆问题,提高后续盾构施工的安全性。该论文有图23幅,表61个,参考文献72篇
戴相鹤[6](2020)在《中海油TB公司液位监控系统改造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液位变送器作为现场仪表重要组成部分,在油田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油田原油流动性差、粘稠度高,液位监控系统故障频发。为保证油田安全、稳定生产,提高流程稳定性与安全性,决定对液位监控系统进行改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环境保护和生产安全日益重视,公司的经营理念也把环保和人的安全放在了首要位置。液位监控系统改造项目进行中,有很多风险因素,会对人的安全和环境保护造成威胁,以上这些都表明对改造项目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海上石油平台生产环境的危险性和特殊性,改造项目涉及环节较多、面临的风险较大,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突发状况,对安全作业产生很大的威胁。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此次研究更加全面地识别项目进行中存在的风险,进而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和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风险控制措施。把控好项目中的风险,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液位监控系统改造项目。本论文依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运用检查表法、流程图法和头脑风暴法对风险进行识别,总结在设计过程、采办过程、施工过程和调试过程的风险因素。接着运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和事故树法,对改造项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再通过对事故树结构重要度评估,分析评估出此次改造项目的重要风险点:承包商的资质审查和管理、现场负责人的管理。本文采取风险转移、减轻风险和接受风险三种控制策略,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和实际项目经验,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对策。针对与承包商相关的风险,运用承包商施工人员健康申报管理、人员动态跟踪管理、承包商施工人员行为安全管理、外委施工承诺书、外委施工委托书和施工作业质量管理等方式,全方位全过程的把控与承包商相关的风险。针对与现场负责人相关的风险,采用安全会议制度、作业许可管理等方式,应对现场负责人所带来的风险因素。在有风险的作业环节,如高处作业、热工作业和起重作业,要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物料和临时用电管理,需要按照管理流程进行。对于发生可能性较小,但是后果很严重的火灾和溢油风险,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此次改造项目顺利完成。
陈群[7](2020)在《中小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评估体系构建》文中研究指明风险评估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关系到应急管理工作的成败。本文针对当前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无法科学、自主、高效地开展风险评估的现象,以江苏省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与绵阳市的典型中小企业为研究样本,进行实地走访调查,进而对其风险评估体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部分中小企业不能按照《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风险评估与应急资源调查指南(征求意见稿)》的要求进行应急预案风险评估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于以下两方面:(1)技术层面,指南作为纲领性文件已经给出了大致评估逻辑和部分评估细节,但具体使用时缺少详尽的评估程序及技术细节,并且风险评估涉及的基础资料繁琐复杂,专业性强,因此部分中小企业较难把握其内在逻辑和实施要点。(2)实操层面,部分中小企业仅按照指南的纲领、精神进行评估,工作效率较低且计算难度大,不能保证过程的准确性。基于此,本文首先依据指南的纲领、精神构建了风险评估模型;其次依据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其成熟的实施经验,引入了全国典型地区的双控机制经验以及环境应急预案风险评估的技术思想,解决了风险评估模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然后优化并运用风险矩阵法,得出了综合性四维分析的中小企业风险评估体系;最后使用计算机技术开发了风险评估软件,并进行了实例分析。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及结论有:(1)构建的风险评估模型符合《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风险评估与应急资源调查指南(征求意见稿)》的指示精神和要求,有效地解决了评估细节及程序不完善的问题。(2)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风险评估与应急资源调查指南(征求意见稿)》给出的10种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科学评估,做出了各行业的风险评估方法推荐指数表,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选择合适风险评估方法的困难。(3)借鉴并优化风险矩阵法(Risk Matrix),构建出了新的事故模拟评价法,解决了目前主流评价方法(LEC法)评价过程单一、主观性较大、专业性较强的问题。(4)新建的风险评估体系模型在梳理并分析各资料的基础上,引入了综合性四维判断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单一因素判断的弊端。(5)本文使用Visual Studio 2017编程语言,开发了中小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评估软件,提高了评估体系模型的使用效率及准确性,实现了专业问题的简单智能化,使中小企业可以自主、科学、高效地进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风险评估。(6)在绵阳市选取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进一步对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评估软件进行实例验证,结果发现该评估模型的评估效果十分理想。
唐湘穗[8](2019)在《家用电器类产品结构及零配件一致性风险评估典型案例分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家用电器类产品是我国强制性认证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家用电器生产企业竞争激烈,企业面临人员变动频繁、制造成本上升以及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增加了企业的一致性控制风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家用电器产品的抽检情况也从侧面反映了企业一致性性控制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企业一致性控制的现状出发,力求建立一种易于掌握及应用简单的产品一致性风险评估方法,使得企业在理解及应用上能够轻松上手。有效的帮助企业识别产品一致性控制中的风险,进行风险分析及评价,并采取相应降低风险等级的措施。从而提升家用电器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系数,降低企业由于产品不一致导致的停证,禁止销售等经济损失。本文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分析识别一致性控制的风险源,并通过对以往经验的分析,列出了风险识别表,给出了风险可能性分析表及危害程度分析表,对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进行定性区分定义。建立了风险等级矩阵表及风险等级和接受准则表,对风险等级对应的应对行动进行研究。本文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的家用电器监督抽查结果,运用统计技术,分析家电产品不合格项目分布,从这些项目不合格的企业中选取典型案例,通过案例推理的方法、因果图分析法进行分析,建立事故模型,分析事故发生的过程及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根据事故案例应用产品一致性控制风险评估方法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及风险应对,以实际发生不合格的不良后果,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理清其一致性控制存在的风险源及传递路径,并研究预防不一致的方法,降低不合格发生的风险。本次论文对家用电器产品一致性控制风险评估研究及案例进行分析,为企业提供了产品一致性控制的风险评估方法参考,通过案例的实际应用展示风险评估的实施过程及典型方法,给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一致性控制风险评估以及工艺工程人员在预防相关风险方面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参考。
赵娜[9](2020)在《DW煤矿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煤炭资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煤矿事故大部分是由管理不正规,安全风险未及时发现,安全意识不足造成的,因此对煤矿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研究对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和促进矿山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矿山安全风险管理与生产管理相结合的方法,针对DW煤矿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和隐患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价,建立了适用于该煤矿企业的风险预警流程和风险控制系统,重点研究工作及结果为:1)分析出DW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包括安全风险因素及安全风险事件;制定了DW煤矿主要风险预先危险性分析表,在该表中初步列出风险事件、风险等级和预防措施;从人、机、环境三方面对DW矿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2)对DW煤矿进行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构建了安全风险指标体系,确定了风险指标,建立了DW煤矿的安全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出DW煤矿安全风险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风险评价值,该矿的人员安全风险、机器安全风险属于低风险,环境安全风险属于较高风险。3)提出了DW煤矿的安全风险的预警流程和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分别从人员、机器和环境风险方面提出了预警管理和控制措施。进行预警管理时,建议制定风险预警的管理表格,记录结果对照预警等级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根据DW煤矿安全风险的评价结果,针对“人、机、环”方面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图8幅;表26个;参72篇。
肖海娇[10](2020)在《远达公司废气回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化纤行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期间重点支持的行业,而粘胶短纤维又是化纤行业重点发展的种类之一。粘胶短纤维是化纤行业内在国际上有较优势的品种,同时也是比较稀缺的纺织材料。唐山三友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粘胶短纤维生产商,在新征地上建设生产20万吨/年功能性、差别化粘胶短纤维生产线的废气回收项目。粘胶短纤维生产线的废气回收工艺主要是采用二硫化碳吸附回收及硫化氢碱洗工艺,对废气中的二硫化碳气体和硫化氢进行回收处理,分别得到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化工原料二硫化碳和具有广泛用途的化工原料硫氢化钠。论文对废气回收项目的生产工艺及设备、储存设施方面进行安全评价,通过对物料危险、有害因素及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得出需重点防范的主要危险是二硫化碳的火灾、爆炸。依据废气回收工艺过程、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研究该系统固有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主要事故种类。根据分析结果,划分出评价单元,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确定各评价单元危险、有害因素和主要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危险、有害程度。最后进行安全条件评价结果的综合分析,根据各单元评价结果,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图4幅;表22个;参46篇。
二、预先危险性分析在重大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先危险性分析在重大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公路桥梁施工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公路桥梁施工阶段的危险性因素分类 |
2 公路桥梁施工阶段危险性因素分析步骤 |
3 基于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公路桥梁施工阶段风险安全评估 |
3.1 施工管理不当预先危险性分析 |
1)缺乏完善管理机制的预先危险性分析。 |
2)缺少先进的信息和安全评估系统的预先危险性分析。 |
3)缺少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预先危险性分析。 |
3.2 关键工序上施工疏漏预先危险性分析 |
1)人工挖孔桩施工预先危险性分析。 |
2)桥梁高墩柱施工预先危险性分析。 |
3)桥梁上部构造施工预先危险性分析。 |
4 结语 |
(2)基于智慧建造技术的建筑施工HSE监控与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智慧建造技术在建筑施工应用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HSE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智慧建造技术与HSE监控管理理论基础 |
2.1 HSE监控管理中的智慧建造技术 |
2.1.1 BIM技术 |
2.1.2 物联网技术 |
2.1.3 GIS技术 |
2.1.4 无人机及视频监控技术 |
2.1.5 云计算技术 |
2.2 建筑施工HSE监控管理理论基础 |
2.2.1 HSE管理体系的发展 |
2.2.2 建筑施工中HSE监控管理的对象 |
2.2.3 建筑施工中HSE监控管理理念 |
2.3 建筑施工中HSE管理现状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基于智慧建造技术的HSE的监控管理研究 |
3.1 基于智慧建造技术的HSE监控管理体系框架的构建 |
3.1.1 HSE监控管理功能需求分析 |
3.1.2 HSE监控管理体系概念框架 |
3.1.3 HSE监控管理信息模型框架 |
3.2 基于智慧建造技术的建筑施工过程HSE监控管理 |
3.2.1 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HSE监控管理 |
3.2.2 项目施工阶段的HSE监控管理 |
3.2.3 项目竣工阶段的HSE监控管理 |
3.3 智慧建造理念下HSE监控管理组织构建 |
3.3.1 HSE监控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特点 |
3.3.2 HSE监控管理组织结构设计 |
3.3.3 HSE监控管理组织保障制度 |
3.4 本章小结 |
4.基于FMEA的建筑施工HSE监控风险预警研究 |
4.1 建筑施工HSE风险分析方法 |
4.1.1 安全检查表 |
4.1.2 工作危害分析 |
4.1.3 预先危险性分析 |
4.1.4 故障树分析 |
4.1.5 失效模式与事故分析 |
4.2 建筑施工HSE监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HSE监控风险预警指标构建原则 |
4.2.2 HSE监控风险预警指标选择依据 |
4.2.3 HSE监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
4.2.4 HSE监控风险预警风险评价集的建立 |
4.3 三角模糊函数-熵权法的HSE预警计算模型构建 |
4.3.1 建筑施工风险预警计算方法 |
4.3.2 三角模糊函数的计算原理 |
4.3.3 熵权法的计算原理 |
4.4 基于FMEA的建筑施工HSE监控风险预警流程 |
4.4.1 HSE监控风险预警框架 |
4.4.2 风险预警监测 |
4.4.3 风险预警分析 |
4.4.4 风险预警警报 |
4.4.5 风险预警反馈与处理 |
4.5 本章小结 |
5.基于智慧建造技术的HSE监控管理实证分析 |
5.1 基于智慧建造技术的HSE监控与预警管理实证研究 |
5.1.1 某体育场馆工程概况 |
5.1.2 HSE监控管理的风险预警监测 |
5.1.3 HSE监控管理的风险预警分析 |
5.1.4 HSE监控管理的风险预警警报 |
5.1.5 HSE监控管理的风险预警反馈与处理 |
5.2 实施效果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与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通航安全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选取背景 |
1.2 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图 |
2 深圳大鹏湾LNG码头及附近水域通航环境分析 |
2.1 大鹏湾LNG码头简介和LNG船舶特点 |
2.1.1 大鹏湾LNG码头简介 |
2.1.2 LNG船舶特点 |
2.2 大鹏湾LNG港口水域通航环境分析 |
2.2.1 水文气象 |
2.2.2 港口航道概况 |
2.2.3 锚地环境分析 |
2.2.4 VTS系统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安全评价方法概述以及yaahp软件介绍 |
3.1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
3.1.1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概念 |
3.1.2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
3.1.3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步骤 |
3.2 事故树分析法 |
3.2.1 事故树分析法概念 |
3.2.2 事故树分析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
3.2.3 事故树分析法编制步骤 |
3.3 灰色层次分析法 |
3.4 yaahp软件介绍 |
3.5 PHA-FTA-灰色AHP及其优势 |
3.6 本章小结 |
4 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研究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LNG船舶事故类型的确定及附近通航水域船舶类型分布 |
4.2.1 确定事故类型 |
4.2.2 附近水域通航船舶类型分布 |
4.3 危险因素识别 |
4.3.1 LNG船航行过程危险因素识别 |
4.3.2 LNG船作业过程危险因素识别 |
4.3.3 LNG船锚泊过程危险因素识别 |
4.4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4.1 航行过程评价指标选取 |
4.4.2 作业过程评价指标选取 |
4.4.3 锚泊过程评价指标选取 |
4.5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6 本章小结 |
5 LNG港口水域风险定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 LNG船通航可接受风险 |
5.1.1 LNG船舶通航个体可接受风险标准 |
5.1.2 LNG船舶通航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 |
5.2 LNG船舶航行过程风险定量 |
5.2.1 他船与LNG船碰撞概率计算模型 |
5.2.2 船舶搁浅概率计算 |
5.2.3 船舶触碰概率计算 |
5.2.4 LNG船泄漏事故概率计算 |
5.2.5 LNG船火灾事故概率计算 |
5.2.6 LNG船风灾浪损事故概率计算 |
5.3 LNG船舶作业过程风险定量 |
5.3.1 LNG船作业碰撞事故 |
5.3.2 LNG船装卸作业泄漏事故模型 |
5.4 LNG船舶锚泊过程风险定量 |
5.5 本章小结 |
6 深圳大鹏湾LNG港口水域安全评价 |
6.1 安全评价准则的构建 |
6.2 权重的确定 |
6.2.1 确定递阶层次结构底层元素的组合权重 |
6.2.2 航行、作业、锚泊过程权重确定 |
6.3 港口水域综合评估 |
6.4 安全决策建议 |
6.4.1 从指标权重提出安全决策建议 |
6.4.2 从事故树分析中提出安全决策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鹏湾LNG码头水域通航环境安全评价指标评分影响查表 |
附录B 专家评级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综合管廊附属设施安全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管廊及其附属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安全评价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贝叶斯网络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2 综合管廊附属系统安全评价理论基础 |
2.1 综合管廊附属系统风险辨识与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 |
2.1.1 管廊附属系统风险源辨识方法选择 |
2.1.2 管廊附属系统安全评价方法选择 |
2.2 专家打分法理论基础 |
2.3 贝叶斯网络理论 |
2.3.1 概率基础 |
2.3.2 图论基础 |
2.3.3 事故树与贝叶斯网络之间的映射法则 |
2.4 本章小结 |
3 综合管廊附属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管廊附属系统风险源辨识 |
3.1.1 通风系统分析 |
3.1.2 排水系统分析 |
3.1.3 照明系统分析 |
3.1.4 消防系统分析 |
3.1.5 监控与报警系统 |
3.1.6 供电系统分析 |
3.1.7 标识系统分析 |
3.2 综合管廊附属系统事故树模型建立 |
3.2.1 通风系统事故树模型建立 |
3.2.2 排水系统事故树模型建立 |
3.2.3 照明系统事故树模型建立 |
3.2.4 消防系统事故树模型建立 |
3.2.5 监控与报警系统事故树模型建立 |
3.2.6 供电系统事故树模型建立 |
3.2.7 标识系统事故树模型建立 |
3.3 本章小结 |
4 综合管廊附属系统动态风险分析 |
4.1 失效贝叶斯网络模型建立 |
4.2 融合专家知识的模糊概率方法的提出 |
4.2.1 模糊集理论 |
4.2.2 层次分析法 |
4.2.3 融合专家知识的模糊概率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5 评价方法实例应用 |
5.1 综合管廊附属系统概况 |
5.2 通风、排水系统安全风险评价 |
5.2.1 根节点相对先验概率计算 |
5.2.2 后验概率计算及后果分析 |
5.2.3 溯源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第五章层次分析法各权重计算的Matlab程序 |
附录B 第五章专家知识转化为模糊概率程序 |
附录C 综合管廊附属系统安全评价软件界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盾构法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风险评估理论及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辨识 |
2.1 风险评估管理理论 |
2.2 盾构施工概述 |
2.3 盾构施工工作过程分解 |
2.4 盾构施工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评估方法 |
3.1 盾构施工风险评估方法的选取 |
3.2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
3.3 层次分析法 |
3.4 盾构区间现场检测 |
3.5 本章小结 |
4 南通地铁盾构法施工风险评估 |
4.1 工程概况 |
4.2 工程水文地质 |
4.3 工程周边环境 |
4.4 重大风险源初步分析 |
4.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专项风险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中海油TB公司液位监控系统改造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2.1 项目风险识别 |
2.1.1 项目风险识别的内容 |
2.1.2 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 |
2.2 项目风险分析 |
2.2.1 项目风险分析概述 |
2.2.2 项目风险分析方法 |
2.3 项目风险应对 |
2.3.1 项目风险应对的概念 |
2.3.2 项目风险应对的策略 |
第3章 液位监控系统改造项目风险识别 |
3.1 液位监控系统改造项目风险识别过程 |
3.1.1 检查表法识别风险 |
3.1.2 流程图法识别风险 |
3.1.3 头脑风暴法识别风险 |
3.2 液位监控系统改造项目风险识别结果 |
3.2.1 设计过程风险 |
3.2.2 采办过程风险 |
3.2.3 施工过程风险 |
3.2.4 调试过程风险 |
第4章 液位监控系统改造项目风险分析及评估 |
4.1 液位监控系统改造项目风险分析 |
4.1.1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 |
4.1.2 故障树法对项目进行风险分析 |
4.2 液位监控系统改造项目风险评估 |
4.2.1 故障树底事件结构重要度评估 |
4.2.2 底事件重要度分析结果 |
4.3 风险分析和评估结果 |
第5章 液位监控系统改造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
5.1 风险转移 |
5.1.1 签订外委施工委托书 |
5.1.2 签订外委施工承诺书 |
5.1.3 承包商施工人员行为安全管理 |
5.2 减轻风险 |
5.2.1 施工人员健康申报和人员动态管理 |
5.2.2 项目物料和质量管理 |
5.2.3 预防特殊作业风险 |
5.2.4 制定安全会议制度和作业许可要求 |
5.3 接受风险 |
5.3.1 制定溢油事故应急预案 |
5.3.2 制定消防风险控制措施 |
5.3.3 制定人员意外伤害应急预案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小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评估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应急预案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2.2 应急管理工作智能化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的目的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风险评估方法体系的基础资料分析 |
2.1 风险性方面基础分析(R) |
2.1.1 Q值计算的方法选取及内在思想 |
2.1.2 T分析的方法优选策略 |
2.1.3 W分析的基础内容组合 |
2.2 安全管控方面基础分析(M) |
2.2.1 现有管控措施N计算 |
2.2.2 现有应急措施A计算 |
2.3 事故模拟方法(I)的构建分析 |
2.4 社会影响度方面基础分析(E) |
2.5 本章小结 |
3 风险评估的方法体系模型构建 |
3.1 R值计算模型构建 |
3.2 M值计算模型构建 |
3.2.1 现有管控措施N值计算 |
3.2.2 现有应急措施A值计算 |
3.3 I值计算模型构建 |
3.4 E值计算模型构建 |
3.5 风险等级的计算模型 |
3.5.1 风险等级G初步确定 |
3.5.2 风险等级G最终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4 风险评估软件开发及使用说明 |
4.1 风险评估软件开发 |
4.2 风险评估软件使用说明 |
4.3 风险评估模型应用案例 |
4.3.1 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应用案例 |
4.3.2 其他行业运用案例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及成果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件A (逻辑层源码) |
附件B (界面设计器源码)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家用电器类产品结构及零配件一致性风险评估典型案例分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产品一致性控制研究 |
1.2.2 产品风险评估研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家用电器产品一致性及风险评估概述 |
2.1 家用电器产品一致性概念 |
2.2 家用电器产品一致性控制现状 |
2.3 风险评估方法 |
2.3.1 风险识别 |
2.3.2 风险分析 |
2.3.3 风险评价 |
第三章 家用电器产品一致性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3.1 产品一致性风险评估思路 |
3.2 产品一致性风险评估方法 |
3.2.1 产品一致性控制风险源 |
3.2.2 风险分析 |
3.2.3 风险评价 |
3.2.4 风险应对 |
第四章 结构件漏装不一致风险评估研究 |
第五章 零配件混用不一致性风险评估研究 |
第六章 零配件技术参数不一致风险评估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DW煤矿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 |
1.2.2 煤矿风险管理的研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理论分析 |
2.1 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 |
2.1.1 风险的概念 |
2.1.2 风险管理的概念 |
2.1.3 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 |
2.2 煤矿风险管理概述 |
2.2.1 煤矿风险的来源 |
2.2.2 煤矿风险的特征 |
2.2.3 煤矿风险的构成要素 |
2.3 煤矿风险因素特点及管理特征 |
2.3.1 煤矿风险因素的特点 |
2.3.2 煤矿风险管理的特征 |
2.4 煤矿风险管理方法 |
2.4.1 煤矿风险识别方法 |
2.4.2 煤矿风险分析方法 |
2.4.3 煤矿风险监控预警方法 |
2.4.4 煤矿风险管理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DW煤矿安全风险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
3.1 DW煤矿工程概述 |
3.1.1 煤层概况 |
3.1.2 防治水单元及管理 |
3.1.3 瓦斯单元及管理 |
3.1.4 煤尘单元及管理 |
3.1.5 煤的自燃倾向性及管理 |
3.2 DW煤矿安全风险因素识别 |
3.2.1 安全因素识别的方法 |
3.2.2 风险因素识别结果 |
3.3 DW煤矿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
3.3.1 风险因素分析的方法 |
3.3.2 风险因素及初步判定 |
3.3.3 人员风险因素分析 |
3.3.4 机器风险因素分析 |
3.3.5 环境风险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DW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 |
4.1 安全风险评价步骤 |
4.2 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4.2.1 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 |
4.2.2 评价指标初步分析 |
4.2.3 评价指标筛选确定 |
4.2.4 评价指标参数 |
4.3 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
4.4 安全风险评价模型与结果 |
4.4.1 风险评价模型 |
4.4.2 风险评价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DW煤矿安全风险预警与控制 |
5.1 DW煤矿安全风险预警 |
5.1.1 风险预警流程 |
5.1.2 风险预警管理 |
5.2 DW煤矿安全风险控制 |
5.2.1 风险控制体系 |
5.2.2 风险应对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校外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远达公司废气回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关于粘胶纤维产生废气的处理方法 |
1.3 国内外关安全评价的研究 |
1.3.1 国外关于安全评价方面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关于安全评价方面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远达粘胶短纤维生产废气危害分析 |
2.1 粘胶短纤维生产工艺简介 |
2.1.1 关于原液工序的相关工艺介绍 |
2.1.2 关于纺练车间相关工艺介绍 |
2.1.3 关于酸站车间相关工艺介绍 |
2.2 粘胶纤维生产过程废气回收主要技术工艺 |
2.3 粘胶短纤维废气回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2.3.1 危险有害因素概况 |
2.3.2 粘胶短纤维废气回收项目物质危险性识别 |
2.3.3 粘胶短纤维废气回收风险识别 |
2.3.4 粘胶短纤维废气回收项目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汇总 |
2.3.5 粘胶短纤维废气回收项目重大危险源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废气回收项目安全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选择 |
3.1 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 |
3.1.1 安全评价单元划分原则 |
3.1.2 安全评价单元划分理由 |
3.1.3 安全评价单元划分结果 |
3.2 安全评价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废气回收危险程度定性定量分析 |
4.1 废气回收项目危险程度定性分析 |
4.2 废气回收项目危险程度定量分析 |
4.3 二硫化碳发生火灾爆炸的伤亡范围的模拟计算 |
4.3.1 定量评价模型(池火灾) |
4.3.2 定量评价模型(蒸汽云) |
4.3.3 定量评价模型(扩展蒸汽) |
4.4 远达粘胶纤维项目二硫化碳储罐区模拟评价结果 |
4.5 远达粘胶纤维项目二硫化碳储罐区模拟评价结果分析 |
4.5.1 池火灾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
4.5.2 蒸气云爆炸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
4.5.3 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废气回收技术与安全对策 |
5.1 从技术方面考虑的对策 |
5.2 从安全角度方面考虑的对策 |
5.3 从火灾爆炸方面考虑的危险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预先危险性分析在重大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公路桥梁施工风险评估[J]. 涂婉莹,卓德兵,王文略,谭新宇. 山西建筑, 2021(21)
- [2]基于智慧建造技术的建筑施工HSE监控与预警研究[D]. 雷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7)
- [3]大鹏湾LNG码头港口水域通航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 贾凌杰.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4]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综合管廊附属设施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 于敏.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基于盾构法的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D]. 丁立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中海油TB公司液位监控系统改造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戴相鹤. 吉林大学, 2020(08)
- [7]中小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风险评估体系构建[D]. 陈群. 西南科技大学, 2020(12)
- [8]家用电器类产品结构及零配件一致性风险评估典型案例分类分析[D]. 唐湘穗.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9]DW煤矿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 赵娜.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10]远达公司废气回收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 肖海娇.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标签:风险评估论文; 风险评价论文;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论文; 管理风险论文; 风险预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