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里没有一起台商投诉案件”——记武汉吴家山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区(论文文献综述)
姜霞[1](2013)在《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转移是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实践证明,它能够带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迅速崛起,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产业转移有利于承接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升产业承接地综合经济实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和全球配置更加活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尤其是在要素成本不断攀升和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下,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产业面临着严峻的经营困境,迫切需要加快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寻求新的投资机遇和开拓新的市场。随着第四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我国广大内陆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中西部各省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抢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争项目、拉客源、抢商机,争夺产业承接的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柱,如何认识本地区产业承接中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正确进行产业定位,采取有效措施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与经济跨越式发展,是当前湖北省经济发展中非常现实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对策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重点集中于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取向上。论文首先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做了相应梳理,总结归纳了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其次,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国内产业转移的规模进行定量测度研究,同时详细分析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和现状,采用产业聚集指数、产业梯度系数、主成分分析法和超效率模型分析法对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湖北省产业承接的空间配置等路径问题。最后结合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提出了湖北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八章内容。第一章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比较优势理论、梯度转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区位理论四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的理论进行分析,为全文的展开论述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围绕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趋势和规模测度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进行分析,同时以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具体产业进行测度。第三章分析论述了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首先以梯度理论为基础,对湖北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梯度地位进行实证分析。其次从产业结构特征、工业发展现状、产业分布特征和产业梯度地位四个方面对湖北省产业发展现状展开论述,并针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和具体优势进行研究,从而对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做到总体把握。第四章主要分析研究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首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研究,其次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第五章主要围绕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进行研究。首先论述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标准和方法,其次,利用产业聚集指数、产业梯度系数、主成分分析法和超效率模型对湖北省38个工业行业的产业对接情况、优势产业分布、产业竞争实力和产业发展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从产业转移趋势、湖北省产业竞争优势、产业梯度地位和产业效率四个方面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做了详细探讨。最后结合湖北省“十二五”规划发展产业、促进中部崛起的主要发展产业和湖北省优势产业等参考标准,综合归纳出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产业选择。第六章分析研究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问题。首先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其次,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原则,并从承接载体层面和不同梯度城市发展层面重点研究湖北省产业承接的空间布局问题。第七章通过分析东南亚国家、河南省、安徽省和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和政策亮点,归纳总结出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地区产业承接的成功经验和启示,为湖北省制定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第八章重点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取向进行研究。结合湖北省产业承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从继续完善政策体系、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加大承接载体建设、创新产业承接方式、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加强产业配套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建议。
刘巧绒[2](2010)在《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同时,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产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突出。产业与资源环境的冲突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传统方法几乎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环保技术末端控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废物,甚至又产生新的污染;政府管制也不能解决日益膨胀的产业活动所引发的资源环境危机。人们开始反思和检讨传统的价值观和发展观,意识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只会加剧对资源的掠夺式的开发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应该从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更广泛的高度去寻求新型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产业生态学、循环经济为促进产业活动生态化指明了方向。涉农中小企业集群作为现阶段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形式,综观对其外部性的研究,不管是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还是后来众多经济学者的研究,大都集中于集群的外部经济性方面,而对集群的环境负外部性没有足够重视,因而导致了集聚规模越大环境破坏越严重的负外部效应。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正是产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在集群层面上的体现和涉农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高级阶段,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在追溯产业生态化经济思想渊源和回顾产业生态学理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阐释了产业生态化的基本内涵及产业生态系统的原则与特性。以此为研究起点,以我国涉农中小企业集群为研究对象,探寻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路径。遵循“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现状→模式→动力机制→保障体系”的逻辑框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结论:第一,在对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现状进行定量分析时,借鉴PSR模型,通过全面分析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压力”、“状态”与“响应”,建立了集群生态绩效评价的三维分析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案例分析。第二,通过对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和非生态化演进动力机制的比较,指出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形成方式为自组织-规划共生方式,即通过政府指导、政策规制和公众参与,以及非政府组织(如研究机构、协会、风险投资基金等)的技术资金支持,在集群企业自组织共生交换基础上,形成以资源交换为基础,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和环境收益为目标的共生网络和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系统。第三,在产业生态系统、产业共生及产业代谢等的指导下,根据涉农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的关联关系,提出两种典型的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模式:纵向闭合型和横向耦合型。探讨了两种模式的内涵、前提条件及运行方式,并对两种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在分析纵向闭合模式时,运用洛特卡—沃尔泰勒(Lotka-Volterra)捕食模型对集群中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进行废弃物或副产品交换行为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的有限环境中,提高下游企业对上游企业产品的转化效率和对上游企业产品的购买率有利于上、下游企业达到均衡状态。第五,从内源和外源两个角度对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利润、规模经济、竞争与合作、资源市场价格的相对变化等内源式发展动力,是促成集群生态化的基础机制;而政府制度的约束与激励、中介机构的推动、公众与非政府组织的制衡等外源式发展动力,是引导和促进集群生态化的有效机制,二者相互协同组成了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动力机制体系。第六,运用博弈论,对涉农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是否选择进行物质交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环境法规等的约束下,集群企业会选择进行物质交换,促进共生,推动集群生态化发展;对集群生态化方向下群内企业与政府的博弈分析,得出结论:为了尽快促使涉农企业形成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需要政府干预,并且干预要达到一定的力度,才能产生较好的刺激、激励作用。第七,根据系统理论,提出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的生态化需要多方面主体的参与,政府的制度创新,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行业协会的沟通服务等共同构成保障体系来推动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的生态化进程。
祝婧[3](2009)在《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产业集群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和各国提升综合国力和竞争力而争相借鉴的经济载体。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往往与特定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培育产业集群既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又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内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当代的国际经济竞争已演化成产业集群的竞争。我国的产业集群诞生于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初,现已成为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力量。“中部崛起”这一国家战略已经提出多年了。那么,位于中部的“中部”的湖北将有何作为?湖北省在我国地理和经济上一直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湖北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却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全国普遍实行外向型经济的情况下,湖北省的交通地理优势不复存在,招商引资政策也不如沿海发达省份有吸引力,而招商引资政策引导下的外资流入正是过去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因此,湖北省必须要选择行之有效的经济增长战略,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力争赶超国内发达省份。另一方面,湖北的产业弱势现状表明,中部地区欲求经济快速发展、迅速实现中部崛起,也应积极借鉴浙江等沿海城市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充分认识产业集群内在运行规律,科学和灵活地运用产业集群理论,结合湖:l匕本地实际情况,通过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市场导向的双重作用,积极推进中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本文首先从产业集群不同定义方式出发,通过对产业集群概念的理解和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产业集群分类的论述和研究,为后面湖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分析湖北省和浙江省的产业集群,通过对比研究两省的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产业集群发展特征,并结合GEM模型对湖北省的汽车产业集群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出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最后,通过科学和灵活地运用产业集群理论,针对湖北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湖北产业集群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帮助湖北求解产业集群困局,加快中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使得湖北省在面对“中部崛起”这个战略机遇之时,能够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迅速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
吴倩[4](2008)在《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机理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个体及私营等中小型企业的地位随之提高,其发展速度更是惊人。它们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社会稳定性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近几年来我国政府提出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的口号,科技型中小企业受到了极大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加入到科技创业的行列中。然而,创业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对科技型创业企业来说,融资需求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由于许多创业企业的资金来源过于单一,往往错过许多发展良机,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壮大。孵化器在中国有20多年的历史,作为创业企业的发展温床,孵化器为创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最初,孵化器的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提供孵化场地和服务设施、物业管理、商务服务等。随着孵化器的不断发展,其功能逐渐体现在融资服务和专业管理等增值服务中。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大部分孵化器仍固守在物业提供等传统的服务领域,在孵企业更为需要的融资服务进展较为缓慢。为此,想要促进在孵企业更好的发展,如何改善孵化器的融资服务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的机理与模式展开研究,重点运用了资本结构理论、激励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及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释;运用价值原理、博弈论原理、权衡理论的分析方法,探讨了企业资本结构最优化机理、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的合作机理;在企业成长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时期在孵企业的融资模式,并建立了基于资源最优化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机制;最后以武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例展开了实证研究,在对近几年的融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武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的政策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提出了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的若干原理,即: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的价值原理及博弈原理;(2)在创业企业生命周期的基础上,基于不同阶段性资本特征,提出了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的三种模式—初创期融资模型、成长期融资模型及扩张期融资模型。
王姌[5](2008)在《武汉保税物流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5年,湖北省、武汉市决定在东西湖区京珠高速公路与107国道立交的西南侧建设武汉保税物流中心(B型)。中心是由海关总署批准,集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等功能于一体新型的海关监管模式,解决了出口加工区产品境外“一日游”等问题,是国家在内地设立经济开发区,开放沿江城市以及设立出口加工区后鼓励对外开放的又一次政策倾斜。武汉保税物流中心作为加快加工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功能性设施,将以中心为依托,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全面发展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和出口加工三大功能。本文从自由贸易区和保税区理论入手,为论证武汉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提供理论基础。然后比较研究中国目前存在的海关监管区域和场所的发展现状,并以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作为成功范例,分析它整合发展的过程和自身的产业环境,为武汉保税物流中心提供借鉴之处。之后通过武汉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环境和外向性经济发展条件的分析,利用贸易与投资活动宏观经济效应的基本模型预测出武汉保税物流中心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得出结论:武汉保税物流中心可以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对周边的经济发展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根据前面的分析与对比,发现武汉保税物流中心面临的挑战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同时借鉴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的发展经验,提出武汉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方向。
石伟伟[6](2008)在《武汉市城市发展边界的设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城市用地规模扩张。城市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一方面占用了大量的优质农田,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另一方面,无序扩张还极有可能降低城市内部土地的利用效率,造成城市内部土地闲置浪费。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保护耕地资源,限制城市的无序快速扩张。设定城市发展边界,在控制城市无序扩张、保护城市周边优质农田等方面有显着意义。武汉市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城市用地扩张也加快。本文选取武汉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城市发展及确定边界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分析;并运用MapGis软件提取城市建成区边界,在此基础上建立预测模型,最终设定了2020年武汉市城市发展边界。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阐述论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和结论进行简要归纳,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论文框架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UGB的内涵与理论基础。界定城市发展边界的内涵,阐述城市发展及控制城市扩张的理论,为论文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施依据,并在此基础上介绍本文设定城市发展边界的方法:第三章武汉市概况及影响UGB设定的因素分析。在简要介绍武汉市概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武汉市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因素对城市发展和设定边界的影响,得出自然经济社会各因素对城市扩张的作用方向;第四章武汉市UGB设定及合理性分析。依据前述方法提取了武汉市1949、1980、1996、2005年武汉市建成区边界,分析得出武汉市城市景观分布特点及城市扩张特征,设定出武汉市2020年城市发展的边界,并分析其边界的合理性:第五章提出了发挥武汉市UGB边界作用的措施建议:第六章阐述论文的主要结论和今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的方面。本文以武汉市为例设定了其2020年城市发展边界,其意义在于为武汉市制定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开发利用和管理城市土地提供依据,引导武汉市城市建设用地合理有序扩张,促进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并希望对国内其他城市的类似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张霞[7](2008)在《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是大量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系统的产业群落。产业集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促进竞争等,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全球经济范围内的国际和区域竞争甚至已经演变成产业集群的竞争,因此,为了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更多国家的政府将对经济的发展规划转移到地区集群上来。当前我国正面临着经济转型和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进程中,产业集群是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农产品加工是我国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个亮点,传统农业需要农产品加工业的介入而实现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集群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有些地区已经形成了一批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和特色鲜明的加工基地,有效缓解了集群地区的“三农”问题。但从总体来说,集群发展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环境恶化等问题仍然存在,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受阻。因此,如何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如何引导集群的形成,如何促进其发展壮大,如何增强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年鉴统计数据和对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走访调查为依托,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大量产业集群发展实例,按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形成、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展开。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第一,结合浙江和湖北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案例,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表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化、规模化趋势明显;其集群发展主要通过工业园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小企业创业基地、农产品加工专业村镇等载体形式来实现;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可以有效缓解集群区域的“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第二,结合案例分析,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形成动因进行求证。运用产业集中度、市场集中度、区位商等指标,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程度进行测算,结果证实其集聚程度加大;并以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的集聚度为因变量,运用统计数据和多元回归、典型相关方法对促使其集聚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证实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自然、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对外开放、外商直接投资、政府适当干预、人均GDP、地理区位和人力资本等驱动因子。从而为创造条件引导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化、集群化发展,培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提供理论参考。第三,结合案例分析,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成长机理进行求证。一是阐述农业产业链与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内在关系;二是分析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中的产业链分布现状及问题;即集群中产业链短链、断链、孤环等现象普遍存在,从而产业链优化成为必要。三是提出产业链优化管理方式和实现途径。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产业链优化方式为产业链的接通、延伸和整合,其实现途径是通过产业链招商、企业外包业务、鼓励农民创业、引导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生产等。第四,结合案例分析,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求证。本文针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瓶颈”问题,在阐述循环经济与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基础之上,按照循环经济理论“三种维度循环”原理,提出基于循环经济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路径,即企业层面的“点”式循环、集群层面的“面”式循环和社会系统的“体”式循环等三种方式,并以武汉东西湖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例,以回答如何实现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第五,结合产业集群自身发展需求和国外成功经验示范,本文从四个角度阐述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及政府干预行为的表现形式,包括法律、法规、政策等形式,最后与前文的分析相结合,提出能有效促进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和建议。即政府应适当作为,并分阶段、有侧重的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进行扶持。通过对其形成的驱动因素的创造和完善,以引导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和集群;通过农业产业链的管理和优化,以促使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成长壮大;通过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和企业生态化管理,以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同时应针对农产品加工业集群的特色,对农业发展、农民创业、乡镇企业提供扶持和服务,推动村镇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周捷[8](2007)在《大城市边缘区理论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实证分析》文中认为全球城市化和城市空间的蔓延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总的趋势,在城市蔓延的过程中,空间结构变化最大与土地利用模式转变最快的地区位于城市的边缘区。它一方面表现为边缘区内部的土地利用结构由乡村用地向城市用地转换,另一方面表现为城市边缘区外部空间范围的扩展。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最为突出的特征体现在其蔓延的无序性。快速无序的蔓延给边缘区带来了一系列人口、土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问题,例如在快速城市化时期表现出的城市人口激增、土地资源浪费、耕地快速流失、城中村泛滥、社会极化、贫富隔离、山体湿地破坏、大气水体污染等现象与问题。以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导向的城市边缘区研究,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和其它相关领域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对城市边缘区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从城市边缘区的发展历程、形成机制、特征、问题等方面的研究着手,探索了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快捷的、有效的解决城市边缘区无序蔓延的方法。这不仅对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对协调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节约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论文采用了RS和GIS技术,以武汉市城市演变的历史过程及边缘区的形成发展为例对理论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从国内外城市边缘区概念的辨析入手,提出了适合目前中国国情的大城市边缘区的概念;研究了城市边缘区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国内外城市边缘区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总结了国内外划分城市边缘区的方法;并提出了我国目前城市边缘区划分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论文着重对我国大城市边缘区的组成要素、功能、普遍特征、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形成了研究大城市边缘区的理论方法体系;并实证了采用RS和GIS技术,结合系统论的、综合的方法研究城市边缘空间复杂问题的技术方法路线的可行性和正确性。论文以武汉市为例,对影响城市边缘区的主要物质要素工业、住区、生态环境以及主要非物质要素社会空间问题展开了较深入的影响研究;针对我国大城市边缘区无序蔓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在对建立城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溯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城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的思路。这种思路试图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塑形”,从而控制城市在边缘区的快速无序蔓延,调和城市与自然的矛盾,引导城市在跨越城市边缘区的严格管制范围之后,依托城市内部伸展出的快速捷运系统生长出新的城市发展空间,使城市有机的增长。保护城市边缘区的土地资源,维护城市边缘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城市有序、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王海圣[9](2006)在《新郑港区招商记》文中提出$T从几年前的沙荒地到今天的厂房林立,从建立初期欠账4600万元到4年后的税收收入6000多万元。 如今,新郑港区不仅没有谁再会怀疑它的存在价值,而且,还吸引来众多其他兄弟省市的参观学习者。$E
艾勇军[10](2005)在《近十年(1994~2003)武汉市城市扩张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武汉市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政治体制变革的影响,城市急剧向外扩张,通过中心城区的蔓延扩展和郊区城镇的行政区划整合,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了近一倍,在近十年的时间内完成了武汉市上百年尚未达到的城市扩张规模,其扩张速度之快是武汉市以前所未经历过的。由急剧城市扩张所带来的土地资源的浪费、社会环境的恶化、山林水体资源的破坏有目共睹,在城市经济发展成就的背后,城市扩张所带来的问题将会在城市以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显现。本文以武汉市作为对象,对武汉市近十年(1994~2003)来的城市扩张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其城市扩张的基本特征,探究其城市扩张的动力因素,进而提出武汉市城市空间增长引导与控制的基本对策,以阻止城市空间的无序蔓延,促进城市向合理的空间结构形态转化。
二、“这里没有一起台商投诉案件”——记武汉吴家山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这里没有一起台商投诉案件”——记武汉吴家山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区(论文提纲范文)
(1)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自认为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产业转移理论综述 |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
第二节 梯度转移理论 |
第三节 产业集群理论 |
第四节 产业区位理论 |
第二章 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实证测度 |
第一节 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 |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 |
二、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 |
第二节 国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 |
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 |
二、现阶段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 |
第三节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 |
一、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方法 |
二、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 |
第三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 |
第一节 湖北省经济梯度分析 |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梯度格局 |
二、湖北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梯度地位 |
第二节 湖北省产业发展现状 |
一、产业结构特征 |
二、工业发展状况 |
三、产业分布特征 |
四、产业梯度分析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 |
一、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 |
二、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湖北省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
三、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湖北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
四、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
五、承接产业转移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
第四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
一、日趋雄厚的经济基础 |
二、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 |
三、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 |
四、突出的综合资源优势 |
五、较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 |
六、强大的人才科技优势 |
七、不断完善的投资服务环境 |
第四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
二、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 |
三、外商投资方式逐渐趋于合理化 |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来源地比较集中 |
五、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结构日渐合理 |
六、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布局不够合理 |
七、承接产业转移逐渐向沿海地区倾斜 |
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成为产业承接的主要载体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突出问题 |
一、产业承接的区域竞争压力巨大 |
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下 |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
四、产业承接建设用地严重不足 |
五、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强 |
六、招商引资平台不够健全 |
第五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标准 |
一、产业梯度标准 |
二、竞争优势标准 |
三、产业协调标准 |
四、产业效率标准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及实证分析 |
一、基于产业转移趋势的产业选择路径 |
二、基于产业竞争力的产业选择路径 |
三、基于产业梯度地位的产业选择路径 |
四、基于产业效率的产业选择路径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定位 |
一、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产业对比 |
二、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 |
第六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空间配置路径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产业承接区位选择的因素 |
二、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原则 |
一、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原则 |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原则 |
三、产业错位发展原则 |
四、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路径 |
一、围绕承接载体层面进行的重点空间布局 |
二、围绕不同梯度城市进行的空间布局 |
第七章 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和启示 |
第一节 东亚国家和地区产业承接的主要经验 |
一、契合国际产业调整的动向,及时进行产业定位 |
二、加强产业支持和政策引导,推动国际产业承接 |
三、注重技术的引进和吸收,不断进行技术升级 |
四、重视发展聚集优势,强化工业园区载体建设 |
五、注重硬件和软件建设,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
第二节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河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承接现状 |
二、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三节 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湖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承接现状 |
二、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四节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安徽省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
二、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五节 国内外产业承接的经验总结和启示 |
一、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
二、不断完善产业转移配套服务体系 |
三、大力开展招商活动不断创新招商方式 |
四、加强产业园区承接载体建设 |
五、将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 |
第八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取向 |
第一节 继续完善产业承接政策体系 |
一、强化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
二、制定科学的产业承接规划 |
三、不断加大政策创新 |
第二节 全力推进产业聚集发展 |
一、制定合理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二、强化产业集群的金融支持 |
三、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
四、不断提高产业队伍素质 |
第三节 推动产业承接方式创新 |
一、不断创新产业承接方式 |
二、创新引资方式扩大招商引资 |
三、努力提高产业承接质量 |
第四节 加强产业承接载体建设 |
一、加强工业园区载体建设 |
二、加强城市群载体建设 |
三、加强制造业生产基地建设 |
第五节 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 |
一、制定和完善产业配套规划 |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配套 |
三、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
第六节 打造良好的产业承接环境 |
一、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
二、大力加强投资硬环境建设 |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
四、完善监管体系保护生态环境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中小企业集群研究综述 |
1.3.2 国内中小企业集群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文献研究综述 |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基本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1.1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的概念 |
2.1.2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的特性 |
2.1.3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的载体形式 |
2.1.4 基于产业关联的我国涉农中小企业集群分类 |
2.1.5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界定 |
2.1.6 相关概念辨析 |
2.2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经济思想溯源 |
2.2.1 古典经济学的资源论 |
2.2.2 新古典主义的资源与环境经济思想 |
2.2.3 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与理论发展 |
2.3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理论基础——产业生态学 |
2.3.1 产业生态学的内涵 |
2.3.2 产业生态学的出发点和依据 |
2.3.3 产业生态学理论模型 |
2.4 循环经济与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 |
2.4.1 循环经济 |
2.4.2 循环经济与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内在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现状 |
3.1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内生优势 |
3.1.1 分工内生集群生态化 |
3.1.2 创新催生集群生态化 |
3.1.3 规模经济内生集群生态化 |
3.1.4 企业额外获益内生集群生态化 |
3.2 我国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
3.2.1 资源短缺 |
3.2.2 环境污染 |
3.2.3 案例 |
3.3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实证分析 |
3.3.1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
3.3.2 指标运用——广西宾阳县再生纸企业集群生态绩效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模式 |
4.1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形成方式 |
4.2 产业生态系统理论 |
4.2.1 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
4.2.2 产业生态系统的三级进化 |
4.3 产业共生与产业代谢 |
4.3.1 产业共生 |
4.3.2 产业代谢 |
4.4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两种典型模式 |
4.4.1 产业生态与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的系统耦合 |
4.4.2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模式之一:纵向闭合共生式 |
4.4.3 基于产业生态的集群模式之二:横向耦合共生式 |
4.5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模式案例 |
4.5.1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纵向闭合模式案例 |
4.5.2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横向耦合模式案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动力机制 |
5.1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的行为主体 |
5.1.1 基础主体 |
5.1.2 核心主体 |
5.1.3 外围主体 |
5.2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内源性动力机制 |
5.2.1 利润驱动 |
5.2.2 竞争与合作动力 |
5.2.3 市场资源与成品相对价格变化 |
5.2.4 规模经济的推动 |
5.2.5 自组织机制 |
5.2.6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企业共生的博弈分析 |
5.3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外源性动力机制 |
5.3.1 政府制度的约束与激励 |
5.3.2 中介组织的推动 |
5.3.3 公众与非政府组织的制衡 |
5.4 内外合力是实现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总动力 |
5.5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方向下的企业与政府博弈 |
5.6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演进动力机制的比较 |
5.6.1 线性演进观下的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 |
5.6.2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的非线性生态化演进 |
5.6.3 结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保障体系 |
6.1 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 |
6.1.1 “市场失灵”分析 |
6.1.2 “市场失灵”原因剖析 |
6.1.3 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 |
6.2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制度保障 |
6.2.1 法律制度 |
6.2.2 政府政策体系 |
6.3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主要经济措施 |
6.3.1 资源价格改革 |
6.3.2 庇古手段 |
6.3.3 建立产业生态化的激励性市场机制 |
6.4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技术支撑体系 |
6.4.1 IPAT 方程 |
6.4.2 涉农环境无害化技术 |
6.4.3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的技术创新平台 |
6.5 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过程中行业协会的作用 |
6.5.1 行业协会在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中的协调沟通作用 |
6.5.2 案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采取的技术路线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 |
1.4.2 国内研究 |
2 产业集群概述 |
2.1 产业集群的含义及类型 |
2.1.1 产业集群的含义 |
2.1.2 产业集群的分类 |
2.1.3 常见国外对产业集群的分类 |
2.1.4 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的主要分类及分布状况 |
2.2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分析 |
2.2.1 分工协作及交易费用理论 |
2.2.2 集聚经济理论 |
2.2.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2.2.4 社会资本理论 |
2.2.5 区域创新网络理论 |
2.3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 |
3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研究 |
3.1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3.2 湖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3.2.1 以经济开发区为空间载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3.2.2 以武汉城市圈为中心的跨区域产业集群 |
3.2.3 以传统产业为依托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
3.3 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3.3.1 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3.3.2 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特点 |
3.4 小结 |
4 案例分析——基于GEM模型的湖北汽车产业集群分析 |
4.1 GEM模型简介 |
4.2 基于GEM模型的湖北汽车产业集群分析 |
4.2.1 基础——设施和资源 |
4.2.2 企业——供应商与相关辅助产业和企业的结构与战略 |
4.2.3 市场——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 |
4.3 小结 |
5 湖北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5.1 湖北产业集群发展特征 |
5.2 湖北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5.3 对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机理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其融资的原理 |
2.1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界定 |
2.2 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的方式与特点 |
2.3 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的价值原理 |
2.4 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的博弈原理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生命周期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模式 |
3.1 创业企业生命周期及各阶段的资本需求特点 |
3.2 初创期的融资模式 |
3.3 成长期的融资模式 |
3.4 扩张期的融资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资源最优配置的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机制 |
4.1 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机制的内涵与功能 |
4.2 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机制的构建 |
4.3 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机制的辅助性支持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的实证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
5.1 武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 |
5.2 武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融资环境分析 |
5.3 武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的对策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及发表的论文情况 |
(5)武汉保税物流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自由贸易区及保税区理论 |
2.1 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发展及功能定位 |
2.2 中国保税区理论发展 |
3 我国不同类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的比较 |
3.1 我国保税监管区域和场所概况及其分布特点 |
3.2 保税物流中心与其他监管区域的比较 |
3.3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的发展路径 |
4 武汉保税物流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
4.1 武汉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环境分析 |
4.2 武汉保税物流中心的经济效应分析 |
5 提升武汉保税物流中心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
5.1 武汉保税物流中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5.2 提升武汉保税物流中心区域经济效应的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武汉市城市发展边界的设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 |
2 城市发展边界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2.1 城市发展边界的内涵 |
2.1.1 本文对城市发展边界概念的诠释 |
2.1.2 与城市经济辐射圈的比较 |
2.2 城市扩张控制研究理论基础 |
2.2.1 区位理论 |
2.2.2 最小成本理论 |
2.2.3 城市聚集经济理论 |
2.2.4 核心—边缘发展理论 |
2.2.5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
2.3 确定城市发展边界的方法 |
2.3.1 分析城市景观紊乱度 |
2.3.2 提取城市建成区边界 |
2.3.3 预测城市发展边界 |
3 武汉市概况及影响UGB设定的因素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历史沿革 |
3.1.3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2 武汉市UGB设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城市自然条件 |
3.2.2 社会环境因素 |
3.2.3 经济发展因素 |
4 武汉市UGB设定及合理性分析 |
4.1 武汉市UGB边界研究的界定 |
4.2 武汉市城市景观紊乱度分析 |
4.2.1 基础数据的收集与数据库建设 |
4.2.2 研究区景观紊乱度分析流程 |
4.2.3 研究区景观紊乱度熵值特点 |
4.3 提取武汉市建成区边界 |
4.3.1 武汉市建成区范围 |
4.3.2 武汉城市用地扩张特征 |
4.4 武汉市2020年城市发展边界范围 |
4.4.1 选取中心点,量取到建成区边界的距离 |
4.4.2 建立并修正预测模型 |
4.4.3 整合预测结果,确定2020年武汉市UGB边界范围 |
4.5 武汉市城市发展边界的合理性分析 |
4.5.1 经济联系强度与经济隶属度 |
4.5.2 与城市规划的拟合性 |
5 发挥武汉市UGB边界作用的措施建议 |
5.1 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制定规划,并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 |
5.1.1 强化规划的法律地位,发挥规划对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 |
5.1.2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与民主监督制度 |
5.2 发挥政府行政干预的积极导向作用 |
5.2.1 强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积极开展城市土地内涵挖潜 |
5.2.2 严格土地开发许可制度,实现城市用地扩张有序化 |
5.2.3 完善城市用地扩张的监控机制 |
5.3 缩小农地与市地比较利益的差距,提高城市外延扩张成本 |
5.3.1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郊区农业的功能 |
5.3.2 改善郊区农地的耕作条件,实行相应的农地保护措施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农业产业集群界定 |
1.2.2 涉农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
1.2.3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障碍问题 |
1.2.4 其他相关研究 |
1.2.5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交易费用理论 |
2.1.1 交易费用理论的内涵 |
2.1.2 交易费用理论与产业集群 |
2.1.3 交易费用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
2.2 区位理论 |
2.2.1 区位理论的内涵 |
2.2.2 区位理论在本文中的运用 |
2.3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3.1 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内涵 |
2.3.2 新经济地理学在本文中的运用 |
2.4 分工协作理论 |
2.4.1 分工协作理论的演化 |
2.4.2 分工协作理论在本文中的运用 |
3 产业集群的一般概述 |
3.1 产业集群的基本内涵 |
3.1.1 产业集群的概念 |
3.1.2 产业集群的特性 |
3.2 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3.3 产业集群的发展意义 |
3.3.1 产业集群的企业提升作用 |
3.3.2 产业集群的区域带动作用 |
3.3.3 产业集群的文化创新作用 |
3.3.4 产业集群的制度创新作用 |
4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现状:特征描述 |
4.1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发展轨迹 |
4.1.1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界定 |
4.1.2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特征 |
4.1.3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轨迹 |
4.2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行为主体 |
4.2.1 基础主体 |
4.2.2 核心主体 |
4.2.3 外围主体 |
4.3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载体形式 |
4.3.1 工业园区 |
4.3.2 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
4.3.3 小企业创业基地 |
4.3.4 农产品加工专业村镇 |
4.4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益 |
4.4.1 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
4.4.2 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
4.4.3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 |
4.4.4 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 |
4.4.5 提高农民收入 |
4.4.6 培育新型农民 |
4.4.7 强化区域品牌效应 |
4.5 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障碍 |
4.5.1 区域的资源禀赋与集群发达程度不成正比 |
4.5.2 集群根植性差,配套企业少 |
4.5.3 集群上产业链条优势不强 |
4.6 本章小结 |
5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形成:驱动因素 |
5.1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综述 |
5.2 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程度变化趋势 |
5.2.1 产业集群集聚度的度量方法 |
5.2.2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集聚变化趋势 |
5.3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形成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
5.3.1 经济地理因素 |
5.3.2 新经济地理因素 |
5.3.3 经济政策因素 |
5.4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形成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4.1 模型的选择 |
5.4.2 控制变量的选取 |
5.4.3 数据说明 |
5.4.4 检验结果及对结果的讨论 |
5.4.5 分行业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形成驱动因素分析 |
5.5 实证结果分析 |
5.6 案例分析:湖北罗田板栗产业集群的形成 |
5.6.1 形成基础:依托特色资源 |
5.6.2 形成动力:龙头企业带动 |
5.6.3 科技支持:产学研结合 |
5.6.4 政府行为:适当干预 |
5.7 本章小结 |
6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成长:农业产业链优化 |
6.1 农业产业链与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
6.1.1 产业链与产业集群 |
6.1.2 农业产业链与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
6.2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中的产业链 |
6.2.1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中的产业链布局 |
6.2.2 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上的配套协作 |
6.2.3 产业链断裂的成因 |
6.3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中农业产业链的优化 |
6.3.1 产业链的优化意义 |
6.3.2 产业链的优化原理 |
6.3.3 产业链的优化方式 |
6.3.4 产业链的优化途径 |
6.4 产业链优化促进产业集群成长的案例 |
6.5 本章小结 |
7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 |
7.1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瓶颈 |
7.1.1 资源短缺 |
7.1.2 环境污染 |
7.1.3 案例 |
7.2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耦合 |
7.2.1 循环经济的理念导向 |
7.2.2 农产品循环利用与农产品加工业可持续发展 |
7.2.3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 |
7.3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生态化可持续发展路径 |
7.3.1 企业层面的生态化——"点"式循环 |
7.3.2 集群层面的生态化——"面"式循环 |
7.3.3 社会系统层面的生态化——"体"式循环 |
7.4 案例分析: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 |
7.5 本章小结 |
8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支撑:政府干预 |
8.1 产业集群中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
8.1.1 产业集群发展与政府干预的相关研究 |
8.1.2 经济理论中市场失灵的存在 |
8.1.3 产业集群自身发展的需求 |
8.1.4 国外支持产业集群成功经验的示范 |
8.2 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干预的主要形式 |
8.2.1 政府干预的法律形式 |
8.2.2 政府干预的政策形式 |
8.2.3 政府干预的政绩考核形式 |
8.3 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干预的路径 |
8.3.1 政府干预的原则 |
8.3.2 政府干预的路径 |
8.4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节选) |
附录2: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有关产业集群发展的表述 |
附录3:广东省关于扶持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实施办法(节选) |
附录4: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调查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大城市边缘区理论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生态危机与可持续发展 |
1.1.2 全球城市化背景下的大城市边缘区 |
1.1.3 中国快速城市化阶段大城市的空间蔓延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核心概念 |
1.3.1 概念辨析 |
1.3.2 核心概念的提出 |
1.3.3 城市边缘区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4.3 技术路线 |
1.4.4 论文框架 |
第2章 中外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机制 |
2.1 西方国家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机制 |
2.1.1 西方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普遍过程 |
2.1.2 西方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基本理论 |
2.1.3 西方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主要机制 |
2.2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机制 |
2.2.1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普遍过程 |
2.2.2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发展的普遍机制 |
2.3 小结 |
第3章 城市边缘区划分 |
3.1 城市边缘区的划分 |
3.1.1 城市地域结构划分研究概述 |
3.1.2 城市边缘区的划分方法 |
3.1.3 城市边缘区的划分原则 |
3.2 小结 |
第4章 案例分析—武汉市城市演变的历史过程及边缘区的发展 |
4.1 武汉市城市演变的历史过程及边缘区的发展 |
4.1.1 建国前武汉城市发展的历史沿革 |
4.1.2 建国后武汉城市扩展的阶段与城市边缘区的发展 |
4.2 小结 |
第5章 大城市边缘区的组成要素及功能 |
5.1 大城市边缘区的组成要素 |
5.1.1 工业区及经济技术(高新技术)开发区 |
5.1.2 旧式工人宿舍区、住宅新区以及旧民房区 |
5.1.3 科研文教区 |
5.1.4 交通用地及物流、仓储区 |
5.1.5 市政公用设施与基础设施用地 |
5.1.6 农业用地及绿色空间 |
5.2 大城市边缘区的功能 |
5.2.1 城市化的前缘带 |
5.2.2 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区 |
5.2.3 “城市问题”的有效解决空间 |
5.2.4 城乡关系的协调区 |
5.2.5 生态环境的调节区 |
5.3 小结 |
第6章 大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扩展模式及土地利用特征 |
6.1 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模式及其特征 |
6.1.1 大城市边缘区的轴向扩展模式 |
6.1.2 大城市边缘区的组团扩展模式 |
6.1.3 大城市边缘区的理性扩展模式 |
6.1.4 大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的主要特征 |
6.2 大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
6.2.1 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特征 |
6.2.2 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6.3 大城市边缘区的其它特征 |
6.3.1 人口特征 |
6.3.2 经济特征 |
6.3.3 行政特征 |
6.3.4 社会特征 |
6.3.5 生态景观特征 |
6.4 小结 |
第7章 大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研究 |
7.1 城市边缘区工业概念 |
7.1.1 城市边缘区工业概念 |
7.1.2 城市边缘区工业构成分类 |
7.2 大城市边缘区工业的历史演化普遍过程及形成机制 |
7.2.1 大城市边缘区工业的历史演化普遍过程 |
7.2.2 大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的形成机制 |
7.3 大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布局特征及问题 |
7.3.1 大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布局特征 |
7.3.2 大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存在的问题 |
7.4 大城市边缘区工业用地合理布局对策 |
7.4.1 建立综合团块功能区 |
7.4.2 合理布局工业空间集聚体 |
7.4.3 建立导向型工业区 |
7.4.4 重视工业用地建设时序规划 |
7.4.5 强化产业集群 |
7.4.6 设置绿化隔离带 |
7.5 小结 |
第8章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研究 |
8.1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的概念 |
8.1.1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的概念 |
8.1.2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的分类 |
8.2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的历史演化普遍过程及形成机制 |
8.2.1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的历史演化普遍过程 |
8.2.2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的形成机制 |
8.3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用地布局特征及问题 |
8.3.1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用地布局特征 |
8.3.2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用地布局存在的问题 |
8.4 大城市边缘区住区的用地布局对策研究 |
8.4.1 多核心组团模式的建立 |
8.4.2 住区用地布局的集约化 |
8.4.3 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复合型住区用地布局的转变 |
8.4.4 管理体制的完善 |
8.4.5 生态住区的建设 |
8.5 小结 |
第9章 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研究 |
9.1 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的概念 |
9.1.1 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的概念 |
9.1.2 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的构成要素 |
9.2 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的形成机制 |
9.2.1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促使边缘区社会空间形成的内在动力 |
9.2.2 国家政策是边缘区社会空间形成的直接推力 |
9.2.3 边缘区的区位优势是边缘区社会空间形成的内在拉力 |
9.3 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中边缘社区的特征及问题 |
9.3.1 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中边缘社区的特征 |
9.3.2 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中边缘社区存在的问题 |
9.4 大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中边缘社区建设的对策研究 |
9.4.1 边缘社区规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
9.4.2 边缘社区流动人口政策的调整 |
9.4.3 边缘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 |
9.5 小结 |
第10章 大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状况研究 |
10.1 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概述 |
10.2 影响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
10.2.1 城市化的推进 |
10.2.2 产业结构的调整 |
10.2.3 经济和建设的实力 |
10.2.4 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
10.3 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的特征 |
10.3.1 生态环境系统的开放性 |
10.3.2 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完整性 |
10.3.3 生态环境构成要素的双重性 |
10.3.4 生态环境时空演变的动态性 |
10.4 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的存在的问题 |
10.4.1 水体与山体整体质量下降 |
10.4.2 缺乏与整体绿地系统的联系,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
10.4.3 固体废弃物简单堆放、污染严重 |
10.4.4 边缘区污水处理滞后 |
10.4.5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
10.4.6 城市边缘区二元管理体制的制约 |
10.5 城市边缘区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
10.6 小结 |
第11章 城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的研究 |
11.1 城市蔓延的概念、现象、问题 |
11.2 城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的构架 |
11.2.1 城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的概念 |
11.2.2 城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的起源与发展 |
11.3 城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框架构建 |
11.3.1 在城市边缘区构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11.3.2 城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的组成要素 |
11.3.3 建立城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的主要途径 |
11.3.4 城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效益分析 |
11.4 武汉市边缘区反蔓延生态控制圈的构建 |
11.5 小结 |
第12章 结语 |
12.1 论文的结论 |
12.1.1 理论研究结论 |
12.1.2 政策分析结论 |
12.2 论文的创新 |
12.2.1 研究视角创新 |
12.2.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2.2.3 控制城市无序蔓延的对策创新 |
12.3 论文的不足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近十年(1994~2003)武汉市城市扩张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相关概念 |
1.2 近十年来武汉市城市扩张的背景 |
1.3 武汉市城市扩张研究的界定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2 近十年来武汉市城市扩张及其特征 |
2.1 武汉市的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状况 |
2.2 城市扩张下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 |
2.3 城市产业的扩张 |
2.4 城市住宅郊区化 |
2.5 城市扩张中的土地利用情况 |
2.6 城市扩张中的环境状况 |
2.7 武汉市城市扩张的基本特征及存在问题 |
3 武汉市城市扩张动因分析 |
3.1 城市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 |
3.2 城市产业的发展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 |
3.3 城市发展的思路及政府的行政主导 |
3.4 城市扩张中的政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武汉市城市扩张的调控策略 |
4.1 城市扩张的相关理论与类型 |
4.2 调控策略之一:扩张方式——内涵式 |
4.3 调控策略之二:扩张形式——伸展轴扩张与飞地式扩张相结合 |
4.4 调控策略之三:扩张模式——混合型 |
4.5 调控策略之四:扩张方向——“两个”结合 |
4.6 调控策略之五:城市功能区域化与政府职能转变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几点结论 |
5.2 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四、“这里没有一起台商投诉案件”——记武汉吴家山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区(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D]. 姜霞. 武汉大学, 2013(10)
- [2]涉农中小企业集群生态化研究[D]. 刘巧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3]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研究[D]. 祝婧.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4]科技企业孵化器融资机理与模式研究[D]. 吴倩. 武汉理工大学, 2008(05)
- [5]武汉保税物流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D]. 王姌.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6]武汉市城市发展边界的设定研究[D]. 石伟伟.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7]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张霞.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1)
- [8]大城市边缘区理论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实证分析[D]. 周捷. 同济大学, 2007(02)
- [9]新郑港区招商记[N]. 王海圣. 经济视点报, 2006
- [10]近十年(1994~2003)武汉市城市扩张初步研究[D]. 艾勇军.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