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刘绍棠的乡土文学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梁玉洁[1](2021)在《持守与限制——从文人交往看刘绍棠乡土文学主张及其困境》文中研究说明文人之间的交往对文学创作、文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的刘绍棠在探索文学方向的过程中,通过与老师孙犁的交流,与文学评论家雷达的探讨,与文友王蒙、林斤澜、从维熙和邓友梅等人的对话,逐渐明确了自己的乡土文学理论主张,并坚定走乡土文学道路。但由于刘绍棠理论主张的偏狭、秉性的固执以及文学时势转换等原因,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大潮中,其对乡土文学的持守造成了他难以克服的创作局限,也使得他的创作趋于沉寂。
阎玥蓉[2](2020)在《1977-200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审美取向》文中研究说明陕西是中国当代文学重镇,其创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陕西本土的文学批评。而硕果累累的陕西文学批评在全国的影响远不如文学创作,通过对当代陕西文学批评审美取向的研究,或许能对个中原因探讨一二。陕西当代文学批评(1977-2000年)具有显着的地域特征,其审美取向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陕西人做学问历来主张躬行践履,陕西文学批评也讲究重实据,具体表现在知人论作的评论起点上,批评家们关注作家的成长历程、考量作品的创作背景,同时还将陕西的地域特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其次,陕西文学批评重实据也表现在推崇现实主义的评论风格上,评论家们更关注小说的社会价值,极为推崇小说的社会功用,多专注于评论典型人物,又极度褒奖文学作品的史诗情结;复次,陕西本土作家和评论家大多身份是“城籍乡裔”,所以在进行文学评论时偏好评论具有乡土特色的作品及作品的乡土特色;最后,陕西文学批评又是动态发展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陕西文学批评呈现出开放包容的态度,评论者积极借鉴西方文艺理论,运用多样的评论方法,以全国文坛为评论坐标,在世界文学的视野下不断自审自省,以期冲破思想禁锢。1977-200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地域化的审美取向使其取得了丰厚实绩,但这种取向的固化也容易成为它走向全国的掣肘。进入2000年后,新世纪的陕西文学批评开始呈现出更加多样的审美取向,这将是我们后期的工作和研究的内容。
杨宜霖[3](2020)在《论刘绍棠“乡土文学”的形成与主题内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刘绍棠无疑是伴着五星红旗,在中国文坛上升起了一颗文学新星。他历经风雨,在丰沃的生活原野里,精心而勤劳地浇灌着艺术的"青枝绿叶",终于使他绽开了美丽的花朵,并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泥土的馨香。这就是刘绍棠和他新的"乡土文学"的丰收,并带动一大批作家,从而开辟了一条具有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新"乡土文学"及"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的艺术道路。
武晶[4](2020)在《新中国的田园牧歌 ——刘绍棠运河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刘绍棠作为大运河之子,终其一生致力于乡土文学创作,进行新中国的理想化建构。他在京东北运河边土生土长,写出的是与大运河相关的“土气”的作品,形成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他的乡土文学即“运河文学”,在中国乡土文学的发展脉络中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本论文以刘绍棠的“运河文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独特的乡土文学创作实践及其诗意运河的建构方式,力求从历史、叙事等方面挖掘刘绍棠运河文学创作的主题意义及创作价值。第一章以历史、文化、地域为基点,阐释刘绍棠小说对新中国的理想化构建。其一,在小说中以农村生活小事来反映大的时代背景,将政治叙事与农民日常生活、情感态度相连;其二,将北运河当地独有的风习融入于农民的生活内容,建构具有鲜明民族地方特色的审美世界;其三,梳理小说的故事发生地点,圈定文本地理范围,对京东北运河沿岸的风光景色、村落样貌进行概观。从而明确“大”的历史叙事和田园牧歌式的“小”叙事都是想象新中国的重要方式。第二章阐释刘绍棠笔下的运河故事。他力图表现“新中国”诞生前后各个时期京东北运河地区的时代变迁和整体风貌,把二十世纪运河儿女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都纳入小说的表现内容,赋予了运河小说较为深刻的历史内涵。同时,描摹出运河儿女的群像,赞颂他们在面对历史浮沉时保持不变的精神内核。第三章论述运河小说田园牧歌风格的呈现样貌。以“武戏文唱”的方式表现宏大时代背景下运河儿女对命运的挣扎、苦难生活中的人情之美,以具有丰富文化内蕴的本土化语言和具有色彩美和音乐美的风情画展现出京东北运河的风土人情。同时,从运河所在的独特区位出发,通过将“城镇”与“乡村”进行比照,表现此地农民的生存空间和精神状态,从而把握乡土存在的独特价值。第四章探讨刘绍棠运河文学呈现出诗意运河的建构方式。他将运河乡土视为创作源泉而“深挖一口井”,立足家乡儒林村,运用“评书”模式和“无主角戏”的创作手法,展示出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刘绍棠在创作中并不规避生活中的黑暗,试图创作“暴露”来干预生活,但其有意无意地遮蔽了生活的复杂性,没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而,执着地创作具有真善美力量的文学作品,讴歌人情人性的美好,成为他自觉而又主动选择的创作基调。对新中国的“歌颂”是他创作的最亮底色。刘绍棠的运河文学记录了风云变幻的时代变迁,抒写了苦难中的人情之美,讴歌了劳动人民的美德和恩情,表达了对新中国的赞美,充满了革命理想主义。他以诗意方式构建新中国的乡土世界,呈现出清新、悠扬、和谐的风格,堪称是“新中国的田园牧歌”。
李兴阳[5](2019)在《中国乡土小说理论的百年流变与学术建构》文中指出中国乡土小说理论的开启,就能看到的资料而言,始于1910年的《〈黄蔷薇〉序》。在这篇具有"创世纪"意义的序言中,周作人将匈牙利作家约卡伊·莫尔的《黄蔷薇》推许为"近世乡土文学之杰作",【注文1】中国的新文学话语从此有了"乡土文学"概念。以此作为历史起点的中国乡土小说理论,至今已逾百年。在百余年的曲折发展中,中国乡土小说理论经历了引介与初创、形成与分化、变异与沉寂、复兴与拓展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既丰富多彩又歧见纷呈的理论言说。一百
韩妍[6](2018)在《刘绍棠乡土小说研究》文中指出刘绍棠师承孙犁,是浪漫派乡土小说创作大家。他倾其一生精力创作的大运河乡土文学系列小说对运河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叙事学角度出发,立足于小说文本,深入剖析其乡土小说人物塑造、情节模式、叙述方式及审美风格等方面的问题,力图挖掘出刘绍棠后期乡土小说总体呈现出来的风貌特征及其小说隐含的作家的世界观。本文分为前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前言部分对中国乡土小说发展脉络和作者基本情况作了简单的梳理和介绍,就相关研究作了文献综述,表明了自己论文的创新点。第一章论述了刘绍棠乡土小说的人物塑造。刘绍棠后期小说呈现出人物形象“类型化”、人物设置“无主角”、人物心理“静止化”三个特征。小说重人物轻情节,体现了“心理性”的人物观。第二章论述了刘绍棠乡土小说的情节模式。刘绍棠后期小说总体呈现出三种叙事序列:“童年叙事序列”、“右派叙事序列”和“‘离去——归来’的爱情叙事序列”。这三种情节模式成为了刘绍棠小说不可或缺的三大元素。第三章论述了刘绍棠乡土小说的叙述方式。刘绍棠后期小说采用了“全知叙事”、“限制叙事”、“双重叙事”等多元视角,为其小说增添了更深的艺术魅力;他对小说叙述距离的有机控制,使读者与叙述主体之间得以交流融合,隐含作者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得以全部彰显。第四章论述了刘绍棠乡土小说的审美风格。刘绍棠乡土文学创作的审美观经历了从“颂歌体”到“抒情体”的变迁。其对小说中的“黑暗”事件采取的隐形化处理手法,加之对传统乡土小说田园牧歌风格的继承,使得其乡土小说总体上呈现出了“抒情式的运河牧歌风格”。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刘绍棠的大运河文学虽然数量庞大,但却终究未能在乡土文学大流中崭露头角。这一方面与作家创作的观照对象和创作的个性化追求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作者关于人性思考的浅薄分不开。正因如此,刘绍棠乡土文学终究成为了承前启后的过渡文学。
梁玉洁[7](2018)在《八十年代文学中的刘绍棠》文中指出新世纪以来,在程光炜教授等学者的推动下,学界出现了一个“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研究热潮,一些关于80年代文学中的“个案研究”也显示了研究的活力及巨大空间。刘绍棠(1936—1997),是20世纪50年代享誉文坛的“神童作家”,其文学成绩和文学史定位都形成于80年代。本文将有意识地借鉴80年代文学研究的丰硕成果,通过对刘绍棠80年代的文学作品、理论建树、乡土困境、创作转变和文学诉求的解读与审视,主要思考和探究以下几个问题:刘绍棠为何在80年代的文学浪潮中跃起又落下,最终归于沉寂;80年代的刘绍棠如何走上“乡土文学”又为何引起争议;刘绍棠的乡土文学为何出现困境以及探索的出路;刘绍棠与80年代文学的疏离体现在哪里。在“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研究范式中重新梳理和思考刘绍棠与80年代文学的关系,本文试图去思考一个作家在特定时期可能伸张的文学空间,进而呈现80年代文学在现有文学史叙述中被遮蔽的一面,并探讨80年代文学所蕴含的一些未曾实现的可能性。论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以“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研究为维度,阐述了选题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策略。第一章着重解读奠定刘绍棠80年AI写作作基调的中篇小说《蒲柳人家》,从刘绍棠的文论思想进入文本阐释,重新挖掘《蒲柳人家》丰富的蕴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从《蒲柳人家》的获奖看取这部小说带给作家创作和人生的非凡意义。第二章分析刘绍棠努力于开创乡土文学流派及其引发的论争。首先梳理了刘绍棠在80年代前期提出的乡土文学理论,探究促成理论形成的四个来源。再分析刘绍棠乡土文学理论所引发的争论,从中展现刘绍棠的作家姿态和自我意识。第三章主要探讨刘绍棠在乡土困境中的守持和探索。他坚持完善自己的乡土文学理论,并指导文学创作,与此同时,又进行着创作内部的调整,进行了两次文学转变,但是成效不甚明显。第四章结语部分总结刘绍棠的文学理想与80年代文学相疏离的三大原因。由此,刘绍棠在80年代文学中的面貌已经清晰。
王瑞迪[8](2018)在《论刘绍棠新时期小说中的地域文化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绍棠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不可忽视的乡土文学作家。在四十八年的创作生涯里,他笔耕经营九点六平方公里的故土,为世人留下了六百余万字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新时期以来,重返文坛的刘绍棠不忘初心,他以极其深厚的语言功力,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北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在尽力挖掘家乡人情美、人性美的同时,也使其小说呈现出独具一格的美学风格。纵观刘绍棠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笔者发现作家深受北运河文化的影响,他的小说总是充满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因此,本文试图以刘绍棠新时期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地域文化的视点切入,分析其小说中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创新,并重新审视刘绍棠小说在文学史中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对刘绍棠新时期小说中的地域文化书写现象进行论述。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刘绍棠的创作经历,并梳理刘绍棠小说的研究现状,指出研究的成就和不足,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和选题意义。正文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探讨地域文化与刘绍棠创作。首先对地域文化概念进行界定,并从整体上探讨其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接着分析北运河文化的具体形成过程,然后简要地指出其对刘绍棠小说创作的影响;最后从乡土文学传统、童年经验以及“乡恋”情结这三个角度具体论述刘绍棠新时期小说中地域文化书写的成因。第二章以细读文本为主,分别从北运河的风土人情、文化性格以及语言特色这三部分对刘绍棠新时期小说中的地域文化书写进行梳理、归纳、分析,试图全面展示其作品的北运河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小说中的地域文化意蕴,以此彰显刘绍棠所建构的独一无二的艺术世界。第三章主要阐释刘绍棠北运河文化书写所形成的两种美学风格——柔媚清丽和阳刚劲健。本章结合作者的审美个性和具体文本,从风景风俗画的描写、诗化意境的营造、抒情语言的运用、典型人物的塑造、故事情节的设置、叙述语言的运用这六个方面具体分析这两种美学风格的形成和内涵。事实上,在新时期的刘氏小说中,这两种美学风格的相遇和碰撞不仅凸显了刘绍棠独特的审美理想和创作追求,更体现出他对北运河文化书写的执着和坚守。结语部分主要对刘绍棠新时期小说中的地域文化书写进行总结,探讨其新时期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从而重新衡量作家的文学地位和文学价值。
郝雨,殷一冉[9](2017)在《运河文学的世纪性缺失与新的拓展——长篇小说《永远的大运河》对运河文学发展的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运河文学却一直相对薄弱。最近,刘凤起一百五十万字的长篇小说《永远的大运河》,为运河文学添上重重一笔。小说对大运河畔恢弘壮阔的抗战场面的展示,对亲切温暖的民俗风情的绘制,以及对运河文化精神的表现,名副其实地成为运河文学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
戚小雪[10](2017)在《论刘绍棠小说的诗化风格》文中研究指明刘绍棠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乡土小说作家,他的小说带着运河泥土的芬芳,以清新质朴的笔触描摹运河的风土民情,充满积极明朗的格调和婉转抒情的浪漫色彩,形成了独具刘绍棠特色的审美特性。长期以来,学界对刘绍棠小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刘绍棠小说的“诗化”特色也在部分文章中有所提及,但整体看来,此部分研究仍显得分散,所以,系统地研究刘绍棠小说的“诗化”对于当代乡土小说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刘绍棠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分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主要探讨了刘绍棠小说的研究现状,发现刘绍棠小说的诗化风格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并且对“诗化小说”提出论者的定义,表明刘绍棠的小说是具有诗意特色的;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对刘绍棠小说的诗意内容进行研究,分别从“风景”、“风俗”和“风情”三个方面证明其小说的诗意美。刘绍棠善于以京东北运河为中心,多维度地描绘运河滩的风景,形成一幅幅诗意的山水写意画。他用满怀诗意的眼光看待故乡的风土民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朴素的美,歌颂农民积极浪漫的精神和正直善良的品格。第二章重点分析刘绍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刘绍棠将运河上形形色色的人物纳入一个“大家庭”之中,让人物关系归于和谐、圆满。他对女性形象和儿童形象尤其关注,喜欢用美好的意象衬托女性形象的美,歌颂她们身上的美好品格。对于儿童形象的塑造,刘绍棠更是满怀希望和憧憬,赞美儿童形象天真、活泼的自然天性,寄予作者对故土、对祖国的关切之情。第三章对刘绍棠小说的语言进行分析,刘绍棠的创作以京东北运河农民口语为主体,借鉴古典文学语言表达的精炼性和形象性,并受外国小说的影响,让他的小说语言充满了节奏感和音乐感,各式色彩词汇的运用产生绘画般的效果,乡土民间口语的表述方式让小说更接地气,充满了运河的“旱田瓜味儿”。结语部分,将刘绍棠小说的诗化风格进行系统性的总结,阐述刘绍棠小说在当代文学史中的意义和局限。
二、论刘绍棠的乡土文学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刘绍棠的乡土文学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持守与限制——从文人交往看刘绍棠乡土文学主张及其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一、被忽略的提醒:与老师孙犁关于文学方向的讨论 |
二、理论贫乏的暴露:与雷达关于“乡土文学”的通信 |
三、诤友的丧失:与王蒙渐趋寂寥的“对话” |
四、北京作家圈的审慎态度与刘绍棠孤独的文学道路 |
(2)1977-200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审美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2 “知人论作”重实据的评论起点 |
2.1 溯源作家的成长历程 |
2.1.1 作家的出身与性格 |
2.1.2 作家的教育与思想 |
2.2 考量作品的创作过程与时代背景 |
2.2.1 考察作家作品的创作过程 |
2.2.2 探究作品内容的时代背景 |
2.3 关注作品的地域背景 |
2.3.1 陕西的历史地缘文化概述 |
2.3.2 陕西文学批评视野下的地域文化背景 |
3 聚焦现实主义作品的评论偏好 |
3.1 注重小说的社会价值 |
3.1.1 人民性——陕西文学批评之源 |
3.1.2 对小说社会效果的分析 |
3.2 专注于评论典型人物 |
3.2.1 长于评论典型人物 |
3.2.2 注重作品的“生活真实” |
3.3 褒奖宏大叙事的史诗情结 |
3.3.1 一九八〇年代的史诗风貌 |
3.3.2 一九九〇年代的整体扫描 |
4 喜好“乡土”的评论特色 |
4.1 乡土—中国文化之根 |
4.2 城籍乡裔身份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
4.3 作家与评论家互动强化乡土特色 |
5 开放包容的评论方法 |
5.1 积极吸取国外的文艺理论 |
5.1.1 以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 |
5.1.2 多元化的批评模式 |
5.2 放眼全国文坛的评论坐标 |
5.2.1 评论对象的交叉转变 |
5.2.2 比较的视野了望全国 |
5.3 世界文学视野下的自审自省 |
5.3.1 世界文学视阈下的陕西文学批评 |
5.3.2 当下陕西文学批评的出路与展望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中国的田园牧歌 ——刘绍棠运河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运河文学的“新中国”想象 |
第一节 风起云涌的运河历史 |
第二节 牧歌情调的运河风俗 |
第三节 诗意风光的运河地域 |
第二章 “新中国”的运河故事 |
第一节 滚滚《狼烟》到《花天锦地》 |
一、建立新中国的序曲 |
二、农业合作化的生活 |
三、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
第二节 运河儿女群像 |
一、农家子弟形象 |
二、水乡女性形象 |
三、革命知识分子 |
四、社会主义新人 |
第三节 “新中国”的引领者 |
第三章 “田园牧歌”的运河叙事 |
第一节 “蒲柳人家”的风土人情 |
一、武戏文唱的表现手法 |
二、本土化的语言表达 |
三、色彩美与音乐美 |
第二节 “京门脸子”的乡土内蕴 |
一、京东北运河的地域 |
二、城与乡的二元对立 |
三、运河乡土的心灵慰藉 |
第四章 诗意运河的构建 |
第一节 “深挖一口井” |
一、个人经验的投射 |
二、运河乡土文学理论 |
第二节 “讲故事”的笔法 |
一、“评书”模式的运用 |
二、“无主角戏”的编排 |
第三节 歌颂——自觉选择 |
一、“暴露”之后的“歌颂” |
二、创作的自我定位与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乡土小说理论的百年流变与学术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土小说理论的译介与初创 |
二、乡土小说理论的形成与分化 |
三、乡土小说理论的变异与沉寂 |
四、乡土小说理论的复兴与拓展 |
五、乡土小说理论的学术建构 |
(6)刘绍棠乡土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刘绍棠乡土小说的人物塑造 |
第一节 类型化的人物形象 |
第二节 “无主角”人物设置 |
第三节 “欲望”的隐退——人物心理静止化 |
第二章 刘绍棠乡土小说的情节模式 |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右派叙事” |
第二节 “离去——归来”的爱情模式 |
第三章 刘绍棠乡土小说的叙述方式 |
第一节 叙事视角的多元化 |
第二节 叙述距离的有机控制 |
第四章 刘绍棠乡土小说的审美风格 |
第一节 审美风格的变迁 |
第二节 “黑暗”事件的隐形化处理 |
第三节 刘绍棠乡土小说对田园牧歌风格的继承与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7)八十年代文学中的刘绍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重放的鲜花”:八十年代初的刘绍棠 |
1.1 “归来作家” |
1.2 八十年代初的“香草”:《蒲柳人家》 |
1.2.1 《蒲柳人家》在当时文坛的特殊性 |
1.2.1.1 从“暴露”走向“歌颂” |
1.2.1.2 对传统叙事模式的化用 |
1.2.1.3 突出农民的叙事意识 |
1.2.2 《蒲柳人家》存在的问题 |
1.2.3 《蒲柳人家》的获奖及意义 |
1.2.3.1 从“杂色”到“纯色” |
1.2.3.2 刘绍棠乡土文学的宣誓之作 |
1.2.3.3 在现代和当代“风俗(景)画”乡土小说中“架一座桥梁” |
第二章 开创流派的努力:乡土文学理论及其引发的论争 |
2.1 刘绍棠乡土文学理论的形成和内涵 |
2.2 乡土文学理论中的资源运用 |
2.2.1 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资源的征用 |
2.2.2 对鲁迅乡土文学论述的借用 |
2.2.3 对孙犁文学观念的化用 |
2.2.4 对乡土乡亲的感念 |
2.3 刘绍棠“乡土文学理论”引发的争议 |
2.3.1 “乡土派”与“现代派”的争论 |
2.3.2 “民族化”与“走向世界”的争论 |
第三章 乡土困境中的守持与探索 |
3.1 刘绍棠乡土文学困境的表现 |
3.1.1 同道者的缺乏 |
3.1.1.1 暂未形成“气候”的追随者 |
3.1.1.2 赞同者的“有心无力” |
3.1.1.3 “荷花淀派”的不同追求 |
3.1.1.4 北京作家圈审慎的态度 |
3.1.2 缺乏作品证明的尴尬 |
3.1.2.1 刘绍棠自身创作的问题 |
3.1.2.2 追随者的作品影响有限 |
3.1.3 乡土创作成功的他者 |
3.2 乡土困境中的探索 |
3.2.1 第一次文学转向:对乡土现实的直接书写 |
3.2.2 第二次文学探索:走向通俗化 |
第四章 刘绍棠与八十年代文学精神的疏离 |
4.1 提倡乡土又不愿呈现乡土的真实情状 |
4.1.1 对乡土矛盾的呈现浅尝辄止 |
4.1.2 对人物精神动向的体察不够深入 |
4.2 提倡民族化,却又无法呈现出传统的魅力或痼疾 |
4.2.1 不及汪曾祺、邓友梅的文雅 |
4.2.2 缺少新乡土小说的文化批判眼光 |
4.3 提倡通俗化却又无法准确捕捉通俗的脉搏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刘绍棠作品年表 |
刘绍棠研究资料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8)论刘绍棠新时期小说中的地域文化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作家简介 |
二、新时期以来刘绍棠小说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地域文化和刘绍棠的创作 |
第一节 地域文化的概念界定及其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北运河文化的形成及其对刘绍棠创作的影响 |
第三节 北运河文化书写的成因 |
一、“五四”和解放区乡土文学传统的影响 |
二、童年经验的映射 |
三、“乡恋”情结的驱动 |
第二章 刘绍棠新时期小说中北运河文化的多维呈现 |
第一节 北运河的风土人情 |
一、诗情画意的北运河风景图 |
二、古朴淳厚的北运河风俗画 |
第二节 北运河的文化性格 |
一、豪侠仗义的北运河男儿 |
二、尚义任侠的北运河女儿 |
第三节 北运河的语言特色 |
一、灵活运用方言土语 |
二、巧妙使用比喻手法 |
第三章 刘绍棠新时期小说的美学风格 |
第一节 柔媚清丽之美 |
第二节 阳刚劲健之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论刘绍棠小说的诗化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风景、风俗、风情的诗化构造 |
(一) 诗意化的风景画 |
(二) 诗韵十足的风俗画 |
1、化俗为雅的生活之诗 |
2、谐趣化的民间信仰 |
(三) 姿采绚烂的风情画 |
1、江湖的诗意风格 |
2、生命力的野性之诗 |
二、诗意的人物形象塑造 |
(一) 女性形象的诗意化处理方式 |
(二) 儿童形象的诗意化处理方式 |
(三) 诗意般和谐的人物关系处理 |
三、诗化的语言 |
(一) 诗之韵:音乐感 |
(二) 色彩之诗 |
(三) 充满诗意的乡土民间语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论刘绍棠的乡土文学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持守与限制——从文人交往看刘绍棠乡土文学主张及其困境[J]. 梁玉洁. 郑州师范教育, 2021(03)
- [2]1977-2000年陕西文学批评的审美取向[D]. 阎玥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论刘绍棠“乡土文学”的形成与主题内涵[J]. 杨宜霖. 南方文坛, 2020(03)
- [4]新中国的田园牧歌 ——刘绍棠运河文学研究[D]. 武晶.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中国乡土小说理论的百年流变与学术建构[J]. 李兴阳. 当代作家评论, 2019(02)
- [6]刘绍棠乡土小说研究[D]. 韩妍. 贵州大学, 2018(05)
- [7]八十年代文学中的刘绍棠[D]. 梁玉洁. 信阳师范学院, 2018(11)
- [8]论刘绍棠新时期小说中的地域文化书写[D]. 王瑞迪. 安徽大学, 2018(11)
- [9]运河文学的世纪性缺失与新的拓展——长篇小说《永远的大运河》对运河文学发展的意义[J]. 郝雨,殷一冉. 名作欣赏, 2017(34)
- [10]论刘绍棠小说的诗化风格[D]. 戚小雪. 浙江师范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