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部大开发与移民安置

浅谈西部大开发与移民安置

一、西部开发与移民安置浅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帼佳[1](2020)在《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移民安置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移民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乎社会发展和稳定。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是淮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构成,承担淮河七成以上洪水入江,其中扬州段约占总长度的三分之二,妥善解决该段移民安置问题是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和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扬州段工程涉及市内高邮、江都、广陵、邗江、开发区五个县(市、区),途径高邮湖、邵伯湖等重要湖泊,除农民外,渔民在该工程移民中占有较高比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工程的移民安置既包括生产安置也包括搬迁安置,工作开展繁琐复杂,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扬州段历时长达7年,移民安置工作尽量克服区划调整、占补平衡、资金有限、矛盾尖锐、工期紧迫等种种困难和问题,努力保障移民合法权益。虽然相关部门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主客观等多方面原因,该工程移民安置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移民安置的补偿标准偏低,难以改善移民生活水平;集中安置点建设滞后,增加地方财政支出;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影响安置进度;移民对安置规划和标准制定缺乏发言权,利益表达渠道不畅;政府对移民安置后生产生活的跟踪了解不足,移民缺乏发展保障等。其原因主要是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征地手续过于繁杂、征地过程中区划、机构、政策等出现调整、各部门受本位主义思想制约形成了碎片化的权威结构、安置模式存在局限性、移民安置管理机制不完善等。因此,必须从建立法律制度框架、完善移民安置程序、加强部门沟通协作、推进多样化安置模式、建立利益相关者协商机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构建可持续生计体系等方面着手,方能以较为完善的法律规章为准则,进一步改进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切实保障移民权益,实现移民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张建花[2](2020)在《大中型水库移民长期补偿方式研究 ——以CZ水电站为例》文中认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移民问题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成败,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移民问题是否解决,同时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研究大中型水库实行移民长期补偿安置方式对新时期妥善解决移民安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理论,选取率先在国内大型水库库区实行移民长期补偿安置方式的CZ水电站典型案例,分析评价长期补偿移民安置方式的成功经验和面临问题。研究发现:长期补偿移民安置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水库移民安置的一种有效途径。随着水电建设向大江大河上游民族地区推进,农业安置面临筹措土地难、移民远迁难等诸多问题,继续采取农业安置方式大规模移民举步维艰,创新移民安置方式,作为传统农业安置的补充和拓展,是必要和紧迫的。长期补偿移民安置方式,坚持以移民的利益为中心,将工程建设征用耕地和水库淹没耕地的平均产值,打入电站发电成本,稳定提取长期补偿经费,按时向移民发放耕地长期补偿资金,确保移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提供就业机会、组织移民培训提高生产生活技能等方式为移民的长远发展提供帮助。这种方式,节约了业主前期工程建设的征地补偿投资,减轻了政府前期移民搬迁安置的压力,稳定了移民淹没搬迁以后的基本生活,推动了库区社会的安定和谐,因而取得了政府、业主、移民“三满意”的效果,是新时期我国水库移民安置方式的一种成功模式。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本文提炼了影响移民安置方案选择的18个敏感因子,并用这些因子对传统一次性补偿和长期补偿两个方案进行多层面(政府、业主、移民)、多维度比较,在国内移民理论研究界首次提出“不同所有制企业会选择不同移民安置方式”的理论观点;进一步提出完善大中型水库长期补偿移民安置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明确长期补偿的法律地位、引导企业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选择长期补偿方案、保障长期补偿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完善长期补偿的工作机制和监管机制、完善长期补偿后期扶持机制。本文旨在为我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改革的方向和思路,为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孔晓晨[3](2020)在《云南省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可持续发展生计研究 ——基于金沙江中线移民工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水力发电在我国国民生活和经济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因水利工程建设造成一系列移民安置和后期发展问题,这些问题关乎着移民能否实现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和安置地区能否跟随国家发展脚步长期保持高效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也从根本上影响着水利工程建设是否成功以及是否真正为人民带来收益和效益。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和移民项目逐渐从重工程而轻移民的误区中走了出来,更加注重高质量协同发展,不仅要实现工程按期高质量完工还要使移民搬迁后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因而需要根据移民当地实际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制定有效合理因地制宜的补偿政策和帮扶政策,保障移民发展短板变长,使其能够维持搬迁前的生活水平甚至要实现移民后期的生计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当前发展的状况与背景下,以金沙江中线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后期可持续发展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查阅和理解并梳理现有的国内外移民搬迁安置发展研究文献,再以已有的移民搬迁安置和可持续发展成熟理论为基础进行合理推导并构建本文的研究思路,其次调研和分析了目前金沙江中线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项目搬迁安置状况和移民补偿情况,掌握第一手的数据,并采用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和移民搬迁后生计可持续指标评价体系对金沙江中线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生计可持续状况进行评价和实证分析,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分析对金沙江中线水利工程移民生计可持续面临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问题分析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符合安置地当地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以及能对移民后期可持续发展做一点贡献,并对正在建设全球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后期移民问题提供指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金沙江中线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的财政性收入和损失情况和移民前后消费情况各方面要素达基本到了生计维持目标,也基本达到生计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移民后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是其他指标情况各方面要素未达到了生计维持目标,且与生计可持续发展还有距离,意味着移民后收入更多的是政策性补助,并且收入的渠道和收入的多少相比移民前有很大改变;且可知是由种植,养殖向其他类型收入改变。根据结论可以总结几点,政府和各级负责部门在移民项目搬迁和安置后期,应紧抓多项任务,包括拓宽渠道增加移民就业机会和方向,多措并举从根本上协调好安置地的生产结构和方式,增加创业帮扶鼓励移民中富足劳动力寻找创业机会,加强和重视安置地各阶段的教育建设以及展开众多劳动技术培训专题会等,要从移民切身痛点出发,深化政策执行力度加大对移民的政策帮扶,使移民有所劳有所获,从根本上解决收入来源少和生活基础差等关键问题。

王秋儒[4](2019)在《藏族地区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方式创新研究》文中认为藏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及青海省的全部,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及黄河流域上游。藏族地区水电资源蕴藏量丰富,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但工程实践表明,藏族地区不同于其他地区,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移民搬迁安置问题相对复杂和特殊,是目前困扰藏族地区水电工程开发建设的难题之一。因此,在对藏族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并创新藏族地区水电工程的移民安置方式,对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藏族地区水能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本文以藏族地区水电工程开发为背景,首先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对国内水电工程现行移民安置方式进行了梳理,分类研究了各种安置方式的特点及其适用条件;其次,对藏族地区移民安置条件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现场抽样调查和收集资料,对五个方面的特殊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的农业安置方式在藏族地区的适应性相对较差;第三,通过抽样调查、现场调研,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藏族地区已经实施的三种安置方式进行了效果分析,结果表明长期补偿安置是满意度最高的安置方式;最后,探索了藏族地区四种创新移民安置方式,对其适用条件和选用顺序、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政策性和经济性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施创新移民安置方式的保障措施,结果表明在藏族地区实施创新移民安置方式是可行的,在解决好法律衔接等问题后,是可以推广应用的。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可为类似工程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有效解决藏族地区水电工程的移民安置问题,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贾慕昕[5](2019)在《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库区人居环境建设是三峡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一次大平衡和大调整。自三峡工程2009年全面竣工以来,库区城市在经历移民迁居的动荡岁月后,开始进入新时期稳步发展的正常轨道。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相比于三峡工程建设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旅游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随着后三峡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全面调整转型,三峡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面临诸如经济发展缓慢、生态问题频发、移民致富困难、人地关系紧张、社会矛盾凸显等深层次问题。本文按照“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从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总体变迁着手,对三峡库区腹心城市丰都、忠县、万州的人口与城镇化情况、移民安居情况、城市规划与建设情况、民生情况、生态环境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通过研究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和典型问题,总结出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是当前制约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核心因素,并从人地关系失衡、人地关系失序、人地关系失控三个方面阐述了库区城市人地关系的具体特征,进而将“人地和谐”作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目标。通过研究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基本理论,论文提出了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同路径,在人地关系的语境下定义了人居环境的系统构成,同时运用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思维方式,确定了“人地关系”视角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针对三个靶区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评价结果综合分析,引入人地和谐度的概念,发现库区三个城市人居环境的人地关系和谐程度差异显着,进而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因城施策,差异发展的以协调人地关系为抓手的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技术路线,最后依据优化思路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人居环境提升策略和实施措施。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综合城市规划学、地理学、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化与提升提供较为科学的思路。文章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选题的缘起、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研究和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进行理论综述,并提出研究方法及主要框架内容。第二章:后三峡时期万州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述。涵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八个主要方面。第三章:后三峡时期丰都和忠县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述。涵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八个主要方面。第四章:“人地关系”视角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过程与指标体系构建。第五章:针对丰都、忠县、万州城市人居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系统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加以统计分析。第六章:构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技术路线。提出对丰都、忠县、万州人居环境提升策略及实施措施的一些探索。第七章:总结

张梦婷[6](2019)在《陕南徽式民居的历史发展》文中指出民居是指普通民众的居住建筑,其往往使用传统材料、采用传统方式建造,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传统民居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区域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因而表现出极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徽式民居是徽州地区的典型民居建筑,徽式民居在成型过程中,受到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因素和人文观念因素的影响,在布局、造型、装饰、功能等方面自成一格。明清之际,随着徽州移民和商业集团的崛起,徽式民居建筑开始向外传播。本文以陕南徽式民居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查的资料、方志、官方典籍、族谱等文献资料,综合运用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社会学等诸多交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对陕南徽式民居的地域分异情况和形成机制进行探讨。暨从徽式民居出发,研究徽式民居的建筑特征、陕南徽式民居遗存,对比本土徽式民居与陕南徽式民居的异同与形成机制,梳理陕南徽州移民史,最后总结陕南徽式民居的发展过程及其建筑特点。总的来说,徽式民居在陕南的诞生与明清川陕大移民政策,以及明清之际发展到顶峰状态的徽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徽式民居对陕南民居建筑的影响也是多方位的:建筑的外部造型、内部装饰、宅基地的选址等等。不同地域建筑风格不同,建筑的构造、装饰、用料皆不同,这主要是受到当地各种复杂的因素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是中国传统地方民居建筑的营造的首要准则,要求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这种思想作用在建筑中,是指建筑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徽式民居中处处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建筑选址上,看重风水,采用徽州当地最常见的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房屋设计、房屋装饰都呼应当地的气候人文环境。徽式民居在江南诞生、发展、成熟,后传入陕南,在这个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复制移植的过程,而是复杂的建筑风格的转换。陕南徽式民居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是徽式民居对陕南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得徽式民居在陕南有了新的艺术特征和建筑形式。

张洪滨[7](2019)在《明清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变革、冲突与社会转型(1368-1850)》文中研究表明川滇黔交界地区主要包括今川南叙永、古蔺,贵州黔西北以及云南滇东北等地区,曾是一个自然与人文环境相对统一、封闭的地理单元。但自元代以来,该区域之政治、军事价值逐渐凸显,当地彝族势力(黑罗罗)成为王朝势力入主西南的最大阻碍。可以说,三省交界地区彝部土司的忠顺与否是决定三省社会长期稳定的风向标。明代以来,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掌控,中央王朝开始在三省改设流官,并推行移民实边之策,一步步推动对夷僚(獠)地区的深化改革。随着汉夷民族的相互融合与协同奋进,西南地区的社会开发速率得到快速升级,而川滇黔交界地区也因此迎来了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与变迁。尤其是在明万历到清雍正的130年(1600-1730)之间,播州、永宁、水西、乌撒、东川、乌蒙等土司相继迎来了改流,其“内地化”进程相继拉开序幕,政区结构设置与调整也渐已成型。不得不说,中国近代西南边疆的形成,与明清以来持续不断地西南政治改革与社会经济开发有直接关系,而川滇黔交界地区作为西南利益的核心区域无疑是决定整个西南未来走势的关键因素。以往学者对于西南地区的研究多关注于较小区域的纵向梳理或较大地理空间尺度的短期剧烈变化,而往往忽视了不同政区地理单元具有相似特征的某些特定因素的异同变化。本文以明清时期川滇黔交界地区土司社会的发展、变迁和转型为研究主旨,重在探讨夷汉两种不同文化体制间的对抗和消融现象,渐而阐释中国近代多民族西南边疆结构的成型过程。全文分上、下两编,共六章内容。上编主要讲明代川滇黔交界地区的社会动乱与变革,下编讲明末至清中前期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治变革与社会转型现象。相比于上编,笔者在下编中将黔北遵义地区纳入重点研究范围,力图更加全面清晰地展现明末以来中央王朝势力在西南地区的步步深入趋势。同时,由于西南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迁是一个异常丰富、庞杂的课题,笔者无法以有限地篇幅进行梳理架构,故而只能以个案研究的方式进行选择性探讨,并重点关注于社会转型的现象和结果,以示西南社会开发的剧烈变化。需要提及的是,由于当前西南边疆社会史在研究成果上的多元化和分散化,难免容易导致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上的单一性。本文虽只是较粗略地分析和展现西南核心区域的社会开发历程,但有意糅合各方家之长,在材料运用和研究方法方面以求有所突破。同时,借助于历史地理学在西南边疆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对历史政区地理和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观点和认识,从而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张磊[8](2018)在《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山地草原,地势海拔高,植被呈垂直分布,地形起伏大,气候环境恶劣,生态体系复杂。这些地区既是我国重点自然保护区和西部内陆主要河流的水源地,又是我国少数民族牧民主要聚居地。在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牧民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水平、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和保护民族文化的背景下,该地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的生态化、现代化和地域性建设显得十分必要。但现有牧民定居点内居住建筑出现了直接照搬城市住宅的现象,并存在应对自然生态环境措施不足、建筑空间功能不完善、传承地域文化方式单一和逐渐失去牧区居住建筑内涵等问题。因其自身的缺陷和局限,制约了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工程的良性建设。新的居住要求与现实条件决定了定居点内居住建筑必须更新来解决其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本文以西部山地草原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其建立一套适合的建筑模式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从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环境出发,系统分析出影响本地区居住建筑的外部环境因素,并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环境决定理论,分析了居住建筑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该地区现有定居点居住建筑进行了深入的现场实地调研和仪器测试数据分析,发现建筑空间适应性差、能耗高、室内热舒适性不足、太阳能利用方式不够和地域建筑文化缺失等现象,牧区传统建筑所蕴含的草原文化生态营造智慧被现代工业化的建造方式所完全取代。对于上述问题不能仅按照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去解决还要从地区建筑学方法论出发,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方法探索该地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化的解决方案。通过对牧民定居点聚落的演变及居住建筑演变历程、建筑空间、形态、技术的演变等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综合的提出了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的演变影响要素和规律。从分析建筑内涵出发,找到决定本地区居住建筑形式及演变的系统关系和居住建筑原始模型为定居建筑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将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发展背景及定居点居住建筑存在的问题为依据,以居住建筑拥有地域性特征并符合时代性为要求;以符合地域环境特征、满足牧民现代生产生活需求、降低建筑能耗并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健康的物理环境作为原则,论文提出了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定居点居住建筑设计策略。具体为顺应自然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设计策略、建筑空间的适应性设计策略、适宜性技术利用的优化性设计策略和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再生性设计策略。进而通过模式理论的建构后提出从建筑选址布局模式、建筑空间模式、建筑技术模式、地域语言模式四方面的建筑模式,通过四者之间共同作用,实现建筑功能、技术、文化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具有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双适应的特征。建筑选址布局模式是综合考虑地域气候及地形条件以及顺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建筑选址和总体布局;建筑空间模式是从内部空间构成入手,按照空间功能进行分类并明确模块化的布局模式;建筑技术模式是从建筑建构方式、建筑构造和资源利用三方面相关及时提出模式;地域语言模式主要是从建筑形体语言、色彩与装饰二方面,总结其表现方式,从而找到实现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与传承的方法。结合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理论和设计方法,通过肃南康乐牧民定居点示范工程项目上进行了建筑方案创作实践,通过计算机定量模拟方式对方案的生态性能进行评定,以验证该建筑模式理论和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论文旨在推动西部山地草原牧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完成该地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生态化、现代化、地域性的建设目标。

冯文华[9](2017)在《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地区是中国淡水资源的主要生态屏障和补给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三江源地区在中国生态保护中能够发挥不可替代性与关键性作用。然而,三江源地区也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频发生态危机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这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这种重要性与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并存,凸显了“生态移民协调”的价值所在。生态移民是解决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措施之一,在学术界与实务界都已达成共识。因此,本文就“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有助于为有效推进生态移民提供智力支持与理论支撑。第一章对“生态移民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的分析,构成该研究的理论支撑。本章剖析了生态移民的内涵及外延、分类及特点;运用“生态文明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生态移民问题,为实施生态移民提供理论支撑;从有利于“政治的发展与稳定、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文化的融合与传承以及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来分析实施生态移民的重要意义。第二章对“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构成该研究的实践基础。从“人口变迁(生态难民的出现)、生态恶化(实施移民工程)、移民项目(生态移民的依托)”三个角度分析生态移民的背景和动因;指出生态移民在主要政策、实施过程、安置方式等方面的现状;并从“移民管理、文化变迁、产业转型、移民返迁”等方面探究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以及从“政策、经济、人口、文化、生态”等角度分析影响生态移民的原因。第三章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主要特征”进行探索,这是该研究的难点所在,同时也是亮点所在。在分析生态移民对象(生态脆弱地区、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自然灾害地区)的基础上,从一般特征与突出特征两个维度对生态移民的主要特征进行研究。生态移民的一般特征主要包括政府的主导性特征、移民的广泛性特征、意愿的双重性特征、移民的高效性特征等方面;生态移民的突出特征集中体现在生态移民所形成的“飞地”问题,并对“飞地”区域、内涵、特征、类型及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索。第四章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效果”进行分析,是本研究的重点,也是实施生态移民的价值所在,因此,本章从“加快城镇化的进程、拓宽移民增收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探究生态移民所取的效果。同时,对所取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别从制度因素层面、经济因素层面、社会因素层面、文化因素层面、生态因素层面,进行正反两面的分析。第五章是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本章着重对加拿大北极圈、拉丁美洲、非洲等国外生态移民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及其比较分析,以实现“他山之石”的功效;还从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将“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并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维度探究实施生态移民之路;最后从相对微观的层面提出五大具体对策,一是加强生态移民区制度建设,从制度层面为生态移民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从经济层面为生态移民提供服务保障;三是注重后续产业的多渠道多形式发展,从产业层面为生态移民提供生活保障;四是加快移民思想观念的更新,从文化层面为生态移民提供思想基础和价值认同;五是注重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有机结合,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为生态移民提供环境资源保障,以期实现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工程的顺利实施。最后结语部分对该研究进行总结,分别从存在问题、现实意义、取得效果角度分析生态移民的价值认同,依据有关矛盾的观点,得出独特优势与问题并存将有助于推进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结论,并从“生态移民政策对移民心理的影响、谨防生态移民加剧贫困的风险研究”等方面对生态移民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玉努斯江·艾力[10](2017)在《清代塔兰奇人研究》文中提出“塔兰奇”,是对中国新疆伊犁地区和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境内维吾尔人的旧称。塔兰奇,又译为“塔里雅沁”,系古突厥语,其产生与当时新疆地区的土地制相关。从文献学角度而言,该词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50年代,但其作为特定人群身份的代称却出现较晚。清朝统一新疆后,在重新组织分散在阿克苏地区的伊犁原有居民的基础上,招募天山南路各地维吾尔人,把他们迁徙至伊犁河南北两岸各地从事农耕,保障了清军的粮食供应并让其上交赋税,按准噶尔旧例被冠以“塔兰奇”一词来称呼。1881年,伊犁维吾尔人迫迁俄属七河省后,塔兰奇一度成为中亚部分维吾尔人的民族称呼。1921年按照塔什干会议的精神,中亚维吾尔人放弃了这一名称,恢复原称——维吾尔。20世纪30年代,即民国新疆军阀盛世才统治时期,“塔兰奇”这一名称具有了民族的含义,被认定为一个民族实体,一直延用到1950-1952年开展的第一阶段民族识别工作中才被禁止使用。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第一章主要围绕塔兰奇人的名称、准噶尔割据政权与天山南北的农耕人口、清朝平定准噶尔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和探讨。首先就有关塔兰奇名称的几种观点和伊犁八千户的历史以及“塔兰奇”一词的词源进行研究;其次,就准噶尔割据时期天山北部的“塔里雅沁”“布哈拉人”“伯德尔格、乌沙克”等农耕人群进行探讨。第二章主要从军府制和清朝在伊犁推行的农业发展政策、清政府对伊犁塔兰奇人实施的管理和统治方法、清政府在伊犁建立的塔兰奇玉孜村落等三个方面,探讨军府制的设立及其职能、塔兰奇农耕文化的形成、塔兰奇人的司法制度等相关问题,进而勾画出清代塔兰奇人的各种义务、清政府在伊犁建立的塔兰奇玉孜村落的全貌。第三章分三个部分对1864年固勒扎事变与塔兰奇割据政权进行研究。首先从伊犁地区复杂的民族矛盾以及陕甘回民起义对固勒扎事变的影响等方面,对事变爆发的原因进行剖析;其次探讨固勒扎事变后建立的塔兰奇政权体制及其与周边地区的关系;第三部分结合相关文献,对塔兰奇政权的内部斗争以及沙俄侵略伊犁等对塔兰奇政权的灭亡进行分析。第四章通过对伊犁塔兰奇人迫迁俄属七河省及其建立的村落的研究,阐述塔兰奇人被迫迁往七河省的过程以及迫迁对伊犁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并分析塔兰奇人迁出伊犁后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及其对伊犁塔兰奇人的影响等问题。为系统阐述清代塔兰奇人的历史,笔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运用历史文献学、民族学、社会学、田野调查法、历史地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吸收宗教人类学、音乐人类学、语言人类学、口述访谈法的新成就和新方法对清代塔兰奇人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笔者认为,塔兰奇人最初发祥地并不在伊犁,而是在今新疆塔城地区的和布克赛尔一带;“塔兰奇”一名是对历史上被准噶尔统治者强迫从事农耕的部分维吾尔人按照职业认同模式贴上的一种标识。回屯是清政府的一个创举,在清代伊犁的各类屯垦形式中成效最大。就目前而言,伊犁河两岸大部分村落是从清代回屯屯区基础上发展而来,并是其发展模式的延续。新疆伊犁农业的开发史事实上是各个民族共同开发、共同建设、共同反对外来侵略的一部历史。

二、西部开发与移民安置浅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开发与移民安置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1)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移民
        2.1.2 移民安置
        2.1.3 水利工程的移民安置
    2.2 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补偿原理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政策与现状
    3.1 治淮工程扬州段历史沿革及其现状
    3.2 治淮工程扬州段相关移民政策
    3.3 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现状
        3.3.1 移民生产安置情况
        3.3.2 移民搬迁安置情况
第四章 治淮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治淮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存在的问题
        4.1.1 征地补偿标准偏低
        4.1.2 集中安置点建设滞后
        4.1.3 部门间沟通协调不足
        4.1.4 移民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
        4.1.5 缺少后期扶持跟踪和发展保障
    4.2 治淮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水利工程移民政策体系的不完善
        4.2.2 区划、机构及政策的调整
        4.2.3 行政结构和权威的碎片化
        4.2.4 安置模式存在局限性
        4.2.5 移民安置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第五章 移民安置问题解决的对策建议
    5.1 建立完善法律制度框架,以顶层设计推进安置工作
        5.1.1 出台移民安置专门法律
        5.1.2 完善移民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5.2 完善移民安置程序,以多部门统筹规范安置行为
        5.2.1 规范移民安置程序
        5.2.2 加强部门统筹协调
        5.2.3 完善监督机制
    5.3 推进多样化安置模式,拓宽以人为本的移民发展途径
        5.3.1 推进多样化生产安置
        5.3.2 自主选择生活安置方式
    5.4 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协商解决利益分配矛盾
        5.4.1 明确政府的主体地位
        5.4.2 重视移民的积极参与
        5.4.3 发挥企业的推动作用
        5.4.4 重视其他利益相关群体诉求
    5.5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将移民纳入城乡社保体系
        5.5.1 参加养老保险
        5.5.2 建立医疗保险体系
        5.5.3 做好失业保障
        5.5.4 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5.6 构建可持续生计体系,助推移民生产生活持续健康发展
        5.6.1 以规划为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6.2 以就业为中心,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5.6.3 以环境为支撑,注重区域生态建设
        5.6.4 以教育为保障,提升移民综合素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2)大中型水库移民长期补偿方式研究 ——以CZ水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简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独创或新颖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水库移民
        2.1.1 水库移民的概念
        2.1.2 水库移民的特点
    2.2 水库移民安置方式
        2.2.1 传统移民安置
        2.2.2 移民长期补偿
    2.3 相关理论
        2.3.1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2.3.2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第三章 CZ水电站库区移民长期补偿实践
    3.1 CZ水电站库区淹没土地概况
    3.2 CZ水电站库区移民安置方案的选定
        3.2.1 实行长期补偿的必要性
        3.2.2 长期补偿安置方案的提出
        3.2.3 CZ库区移民实施常规移民安置方案存在的问题
        3.2.4 长期补偿安置方案的有利条件
    3.3 长期补偿安置方案的内容、管理及实施
        3.3.1 长期补偿安置方案的内容
        3.3.2 长期补偿的管理
        3.3.3 长期补偿方案实施与调整
        3.3.4 积极参与后期扶持
第四章 大中型水库移民长期补偿的积极作用及存在的风险
    4.1 实施移民长期补偿的积极作用
        4.1.1 对项目业主的积极作用
        4.1.2 对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
        4.1.3 对水库移民的积极作用
    4.2 实施移民长期补偿存在的风险
        4.2.1 缺乏政策法律依据
        4.2.2 移民长期补偿安置管理工作不够规范
        4.2.3 长期补偿资金提取缺少政策依据
        4.2.4 移民技能差、再就业难
    4.3 项目业主选择移民安置补偿方案的偏好分析
第五章 大中型水库长期补偿的完善与优化
    5.1 实行移民长期补偿的基本原则
        5.1.1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移民合法权益
        5.1.2 坚持顾全大局服从国家整体安排
        5.1.3 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1.4 坚持因地制宜避免管理粗放
    5.2 推行移民长期补偿的前提和条件
        5.2.1 水利水电工程以发电为主
        5.2.2 水利水电工程具有一定的上网电价空间
        5.2.3 水库淹没后对库区经济运行系统没有造成根本性破坏
        5.2.4 移民群众强烈要求实行长期补偿
        5.2.5 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
    5.3 完善移民长期补偿的对策建议
        5.3.1 明确长期补偿的法律地位
        5.3.2 引导企业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选择长期补偿方案
        5.3.3 保障长期补偿资金按时足额发放
        5.3.4 完善长期补偿的工作机制和监管机制
        5.3.5 完善长期补偿后期扶持机制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云南省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可持续发展生计研究 ——基于金沙江中线移民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第1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第2节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1.1 工程移民相关研究
        1.2.1.2 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
        1.2.1.3 生计可持续相关研究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2.1 工程移民相关研究
        1.2.2.2 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
        1.2.1.3 生计可持续相关研究
        1.2.3 述评
    第3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4节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
    第1节 基本概念介绍
        2.1.1 水利工程移民
        2.1.2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特点
    第2节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与主要内容
        2.2.1 可持续发展涵义
        2.2.2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第3节 水利工程移民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
        2.3.1 水利工程移民的可持续原则
        2.3.2 实现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第3章 金沙江中线工程及移民安置情况
    第1节 金沙江中线水利水电工程概况
    第2节 金沙江中线移民安置情况
        3.2.1 金沙江水利水电移民搬迁安置意义
        3.2.2 金沙江中线移民安置规模及区域
        3.2.3 金沙江农村移民安置的特点与难点
    第3节 金沙江移民的补偿情况
        3.3.1 金沙江水利工程移民补偿政策
        3.3.2 金沙江水利工程移民补偿政策的优势
        3.3.3 金沙江中线水利水电工程移民补偿标准
    第4节 数据来源说明
第4章 基于模糊物元法的金沙江中线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
    第1节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家庭经济基础
        4.1.2 移民政策
        4.1.3 评价指标及目标值的确定
    第2节 金沙江中线水利工程移民可持续生计评价模型
        4.2.1 复合模糊物元
        4.2.2 从优隶属度
        4.2.3 标准模糊物元与差平方复合模糊物元
        4.2.4 欧氏贴近度和综合评价
    第3节 金沙江中线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可持续生计评价
        4.3.1 家庭基本情况评价
        4.3.2 土地及住房情况
        4.3.3 金融及收入情况
        4.3.4 种植情况
        4.3.5 非农经营情况
        4.3.6 打工情况
        4.3.7 财政性收入和损失情况
        4.3.8 家庭消费情况
        4.3.9 移民前后消费情况
        4.3.10 移民政策
第5章 金沙江中线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后期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析
    第1节 经济发展
        5.1.1 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移民收入和来源不足
        5.1.2 成因:搬迁后生产环境改变,产业结构调整难
    第2节 生活环境
        5.2.1 问题:生活环境变化大,移民难以安居乐业
        5.2.2 成因:居住环境改变大,基础设施不完善
    第3节 政策措施
        5.3.1 问题:帮扶政策转化效率偏低,保障力度不足
        5.3.2 成因: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移民受益程度低
    第4节 生态环境
        5.4.1 问题:生态环境破坏大,污染程度偏高
        5.4.2 成因:生态保护规划不足,后期修复难度大
第6章 金沙江中线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生计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第1节 加快特色产业建设,实现移民持续增收
        6.1.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特色产业
        6.1.2 积极引导移民参与,深化全民技术培训
    第2节 完善公共服务基础,促进移民适应新环境
        6.2.1 推进资金长效利用,合理规划公共服务
        6.2.2 加快基础设施完善,提高生活环境质量
    第3节 推进移民政策落实,保障移民可持续发展
        6.3.1 加强政府领导组织,长效实施移民政策
        6.3.2 加强移民后期帮扶,做好全面移民培训
        6.3.3 制定合理帮扶方案,积极创新帮扶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4)藏族地区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方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现行移民安置方式分析
    2.1 移民安置方式的概念及特点
    2.2 移民安置方式分类
    2.3 传统移民安置方式及效果
        2.3.1 农业安置
        2.3.2 二三产业安置
        2.3.3 投亲靠友
        2.3.4 自谋职业
    2.4 探索型移民安置方式及效果
        2.4.1 长期实物补偿
        2.4.2 定期支付现金
        2.4.3 现金支付加养老保险
        2.4.4 土地使用权入股
    2.5 移民安置方式适应性分析
        2.5.1 农业安置
        2.5.2 二三产业安置
        2.5.3 长期实物补偿
        2.5.4 定期支付现金
        2.5.5 现金支付加养老保险
        2.5.6 土地使用权入股
    2.6 本章小结
3 藏族地区移民安置条件的特殊性分析
    3.1 自然环境条件的特殊性
    3.2 移民收入来源的特殊性
    3.3 文化教育程度的特殊性
    3.4 当地民族文化习俗的特殊性
    3.5 生产生活条件的特殊性
    3.6 本章小结
4 藏族地区典型移民安置方式的实施效果评价
    4.1 评价原则和方法
        4.1.1 评价原则
        4.1.2 评价方法
    4.2 移民安置效果定性评价
    4.3 移民安置效果定量评价
        4.3.1 移民安置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4.3.2 移民农业安置效果评价
        4.3.3 移民二三产业安置效果评价
        4.3.4 移民长期补偿安置效果评价
        4.3.5 藏族地区移民安置三种方式效果评价结论
    4.4 典型移民安置方式实施效果综合分析
        4.4.1 农业安置
        4.4.2 二三产业安置
        4.4.3 长期补偿安置
    4.5 本章小结
5 藏族地区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方式的创新探索
    5.1 藏族地区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方式创新的原则和方式
        5.1.1 移民安置方式创新的原则
        5.1.2 移民安置创新方式的适用条件分析
        5.1.3 移民安置创新方式的选用顺序分析
        5.1.4 创新移民安置方式的影响分析
    5.2 移民安置创新方式的实施情况分析
        5.2.1 政策分析
        5.2.2 经济分析
    5.3 实施移民安置创新方式的保障措施
        5.3.1 完善政策,规范前期工作
        5.3.2 强化管理
        5.3.3 注重城镇间的产业联动
        5.3.4 加强经费配备
        5.3.5 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对象的学术内容
        1.2.2 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1.2.3 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
    1.3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1.3.1 基本概念阐述
        1.3.2 相关基础理论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1.4.2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万州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定性评述
    2.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2.1.1 人口变化分析
        2.1.2 城镇化水平分析
    2.2 移民安居情况
        2.2.1 城市住区分类
        2.2.2 移民住区调研
    2.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2.3.1 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
        2.3.2 城市用地规模分析
        2.3.3 城市用地布局分析
        2.3.4 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2.3.5 城市建设问题分析
    2.4 民生情况
        2.4.1 经济发展分析
        2.4.2 产业结构分析
        2.4.3 人民收入分析
    2.5 生态环境情况
        2.5.1 城市生态格局
        2.5.2 现状环境质量
    2.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6.1 交通基础设施
        2.6.2 市政基础设施
    2.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2.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2.9 本章小结
3 丰都、忠县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定性评述
    3.1 丰都人居环境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3.1.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3.1.2 移民安居情况
        3.1.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3.1.4 民生情况
        3.1.5 生态环境情况
        3.1.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3.1.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3.1.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3.2 忠县人居环境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3.2.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3.2.2 移民安居情况
        3.2.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3.2.4 民生情况
        3.2.5 生态环境情况
        3.2.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3.2.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3.2.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3.3 本章小结
4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研究
    4.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特征与问题总结
        4.1.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
        4.1.2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典型问题
    4.2 基于人地关系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构建
        4.2.1 人地关系的基础认知研究
        4.2.2 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同
        4.2.3 人地关系视角下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模型设计
        4.2.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建设要素的确定
        4.2.5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方法的确定
    4.3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3.2 评价指标体系借鉴
        4.3.3 具体评价指标释义
        4.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调查问卷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后三峡时期丰都、忠县、万州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5.1 丰都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5.1.1 人类社会系统
        5.1.2 地域环境系统
        5.1.3 支撑体系系统
    5.2 忠县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5.2.1 人类社会系统
        5.2.2 地域环境系统
        5.2.3 支撑体系系统
    5.3 万州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5.3.1 人类社会系统
        5.3.2 地域环境系统
        5.3.3 支撑体系系统
    5.4 评价结论
        5.4.1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5.4.2 人地和谐程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思路与提升策略研究
    6.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思路
    6.2 丰都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6.2.1 提质挖潜: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城市转型
        6.2.2 文化引领:发扬传统文化,营建尚善鬼城
        6.2.3 新旧协同:新区集约发展,旧城有机更新
    6.3 忠县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6.2.1 生态保育:保护资源环境,加强生态补偿
        6.2.2 功能提升:改善基础设施,补齐城市短板
        6.2.3 错位发展:依托城市资源,建设美丽乡村
    6.4 万州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6.4.1 山水融城:美化山水环境,重塑三峡客厅
        6.4.2 空间整合:统筹城乡区域,促进多规融合
        6.4.3 品质建设:创新城市发展,增强城市内涵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C指标参考标准及依据
    D指标权重计算过程
    E调查问卷设计
    F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陕南徽式民居的历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一、民居研究
        二、徽州民居研究
        三、陕南传统民居研究
        四、明清川陕移民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一、研究对象
        二、时间范围
        三、相关概念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徽式民居特征与陕南徽式民居
    第一节、徽式民居特征
        一、选址
        二、形制
        三、装饰
    第二节、陕南徽式民居建筑遗存分布
        一、平利刘氏祠堂
        二、岚皋祝氏祠堂
        三、岚皋周氏武学
        四、白河张家大院
        五、白河黄家大院
        六、石泉汪氏民居
        七、旬阳杨氏民居
        八、宁强瞿家大院
        九、佛坪何氏民居
        十、南郑颜氏民居
        十一、商南叶氏宗祠
        十二、柞水凤凰古镇
        十三、商南江西会馆
    小结
第三章 陕南徽式民居的传入与扩展
    第一节 徽商的发展
    第二节、陕南徽州移民的历史
        一、安康地区
        二、商洛地区
    小结
第四章 徽式民居对陕南传统民居的影响
    第一节 徽州本土民居与陕南徽式民居特征分析
        一、选址
        二、形制
        三、装饰
    第二节 影响陕南徽式民居的主要因素
        一、区域自然因素
        二、区域人文因素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明清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变革、冲突与社会转型(1368-18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由与研究目的
    2.理论运用及研究思路、方法
    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4.篇章结构
上编 明代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治变革与夷汉文化冲突
    第一章 明初川滇黔交界政区地理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元代川滇湖广交界政区格局与民族分布
        一、宣慰司设置始末及影响
        二、三省交界地区的部族分布及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节 明王朝开辟西南
        一、朱元璋平复云南的政治舆论攻势
        二、平复云南的波折——由“和谈”到“武统”
        三、降服“蛮夷”
        第三节 明初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区构建
        一、明廷重点经营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原因
        二、贵州“西四卫”的设置与重庆道的畅通
        三、奢香夫人与“龙场九驿”
        第四节 贵州建省与省界交错局面的形成
        一、贵州设省的必要性
        二、“犬牙交错”:贵州设省促使三省交界混杂分治局面的成形
        三、驿传体系的完善与府卫混杂局面的形成
        小结
    第二章 卫所、土司与“生蛮”——新旧体制下的文化碰撞与社会转型
        第一节 罗罗土司崛起与“都掌蛮”失势
        一、土司崛起的原因——土司制度的本质与漏规
        二、征讨和镇压:“生蛮”势力的削弱与演变
        第二节 个案研究:奢氏土司的兴盛及领地扩张
        一、考察缘起:川黔交界的黎民古镇
        二、“自导自演”:永宁土司侵占毛坝
        三、得陇望蜀:云安长官司消亡之谜
        四、永宁土司的强盛及扩张的原因
        第三节 移风易俗与夷汉有别:“汉化”政策在边疆的成效
        一、明廷“以夏变夷”政策的效果体现
        二、汉民的渗入与土司的应对
        第四节 稳定的“旧制度”与特殊的新族群
        一、稳固的罗罗社会:一条难以打破的婚姻法则
        二、特殊族群的出现
        小结
    第三章 危机降临:土司社会的冲突与争斗
        第一节 罗罗社会经济制度的转变
        一、明中后期流民的迁徙及土地开垦的高潮
        二、领主制经济的逐渐衰落
        第二节 土司贵族的内部矛盾与权力分化
        一、芒部争袭与沙保之乱
        二、东川土府争印案及阿堂之乱
        三、乌撒、沾益“彼绝此继”与乌撒内乱
        四、安尧臣冒袭镇雄土官与永宁争印之乱
        第三节 土目势力的崛起与阶级对立的加重
        一、土目势力的崛起
        二、夷民的反抗与上下阶层的对立
        第四节 罗罗土司与明廷的关系恶化
        一、从“轻徭薄赋”到“广征重敛”
        二、皇木采伐带来的沉重负担
        小结
下编 从“改流”到“转型”:西南边疆的“内地化”高潮
    第四章 明清之际川滇黔交界地区的社会冲突与政治变革
        第一节 “平播之役”:明末西南大动乱的开始
        一、播州杨氏与中央王朝的矛盾由来及关系演变
        二、“平播之役”:王朝衰弱的前兆
        三、杨氏覆灭改变西南格局
        第二节 播州“改土归流”的内容及初步影响
        一、明廷为何对播州进行改流
        二、播州改流的主要内容
        三、播州改流的初步影响
        第三节 “水蔺之变”:“大土司时代”的终结
        一、“水蔺之变”爆发的几个原因
        二、“水蔺之变”对播州改流造成的影响
        三、永宁改流与“大土司时代”的终结
        第四节 动荡与变迁:明末清初西南边疆的势力争斗
        一、明末西南罹难与蜀民南迁
        二、清初西南地区的抗清势力及社会危机
        三、吴三桂经略滇黔与反叛清廷
        小结
    第五章 清前期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治变革
        第一节 清初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冲突、变革与政区调整
        一、平复滇黔交界强蛮始末
        二、清初对黔西北地区的改流
        三、川滇黔交界地区的政区调整
        第二节 雍正年间对滇东北地区的改流
        一、改流缘起:土司制度的失效
        二、滇东北改流及其波折
        三、滇东北改流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个案研究:改土归流与地方社会转型——以川东威远卫的置废变革为例
        一、初创:“双重政区”与土流之争
        二、衰变:屯田受毁与土目失势
        三、蜕变:人口集聚与社会转型
        四、结语
        小节
    第六章 清中前期川滇黔交界地区的社会转型
        第一节 清代黔北地区的土地开发与生态变迁
        一、万里箐弯:清初黔北地区的林木园区
        二 毁林转耕:箐林消退与山地开垦
        三 桑竹之盛:技艺传播促黔北繁荣
        四 对黔北社会转型的几点思考
        第二节 厅的创置、演变及对川南社会的影响
        一、叙永厅的设置与军粮供应
        二、由“两省分治”到“事归一省”:直隶厅的演进成形
        三、仁怀厅的设置及影响
        第三节 黔西北地区的夷汉分布与民族关系变迁
        一、黔西北早期移民的由来及特点
        二、后期移民的不断迁入与汉夷关系的转变
        第四节 滇东北的开发:铜矿引起的社会变迁
        一、滇东北铜矿业的兴盛
        二、滇铜外运与河道开发
        三、夷民开化与汉夷交往
        小节
结语
    一、变革、冲突与社会转型:近代西南边疆的成型
    二、西南边疆的“内地化”:华夏“大一统”思想的最高形式
    三、历史地理学与中国西南社会发展
附录一:川滇黔交界地区各土司世次状况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致谢

(8)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2 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居住建筑的发展转型
        1.1.3 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的问题与发展困境
    1.2 研究对象的释义、界定及内涵
        1.2.1 研究对象的释义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3 研究对象的内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与课题来源
        1.6.1 研究主要结构框架
        1.6.2 课题来源
2.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环境状况
    2.1 自然环境
        2.1.1 气候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
        2.1.4 土壤与植被
    2.2 生态环境
        2.2.1 生态环境现状
        2.2.2 生态环境恶化成因分析
    2.3 社会环境
        2.3.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3.2 生产生活方式
        2.3.3 文化宗教及习俗
    2.4 小结
3.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牧民定居点现状
        3.1.1 形成的背景
        3.1.2 类型特征
        3.1.3 聚落特征
    3.2 居住建筑现状
        3.2.0 建筑类型
        3.2.1 建筑用地
        3.2.2 空间特征
        3.2.3 建构特征
        3.2.4 室内物理环境特征
        3.2.5 建筑用能特征
    3.3 存在的问题
    3.4 小结
4.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的演变及内涵
    4.1 社会变革
        4.1.1 社会经济发展
        4.1.2 生产关系及方式的变化
    4.2 居住形态的转变
        4.2.1 演变历程
        4.2.2 新型城镇化建设
        4.2.3 房屋建设政策的变化
        4.2.4 居住人口与家庭的变化
    4.3 聚落演变
        4.3.1 位置的变化
        4.3.2 规模的变化
        4.3.3 功能的变化
    4.4 建筑空间演变
        4.4.1 空间功能关系的变化
        4.4.2 平面布局的变化
        4.4.3 空间特性的变化
    4.5 建筑技术演变
        4.5.1 建筑材料的更替
        4.5.2 建造方式的更新
        4.5.3 资源利用方式
    4.6 演变分析
        4.6.1 人的需求
        4.6.2 社会发展
        4.6.3 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4.6.4 生态保护要求
        4.6.5 发展趋势
    4.7 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内涵的剖析
        4.7.1 牧区定居点居住建筑的基因
        4.7.2 “人、草、畜”的关系对定居点居住建筑的影响解析
        4.7.3 西部山地草原牧区定居点居住建筑的原始模型
    4.8 小结
5.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设计策略
    5.1 策略的依据及原则
        5.1.1 策略依据
        5.1.2 策略原则
    5.2 顺应自然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设计策略
        5.2.1 避风向阳、近水沿路的建筑选址
        5.2.2 集中式的群体布局、集合式的建筑布局
        5.2.3 建筑用地的红线控制
        5.2.4 就地就近取材,使用可再生能源
    5.3 建筑空间的适应性设计策略
        5.3.1 明确化的空间功能
        5.3.2 适宜性的空间布局
    5.4 适宜性技术利用的优化性设计策略
        5.4.1 选择地方材料的现代化建构方式
        5.4.2 太阳能资源的多级利用
        5.4.3 选用适宜的节能措施
    5.5 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再生性设计策略
        5.5.1 传统建筑形态的现代功能化运用
        5.5.2 传统建筑内部中心化空间的现代营建方式
        5.5.3 传统建筑色彩装饰的现代表达
    5.6 小结
6.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研究
    6.1 模式的理论建构
        6.1.1 居住建筑模式理论关系图示
        6.1.2 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的形成
    6.2 建筑选址布局模式
        6.2.1 建筑选址
        6.2.2 总体布局
    6.3 建筑空间模式
        6.3.1 功能空间
        6.3.2 附加阳光间
        6.3.3 空间组合方式
    6.4 建筑技术模式
        6.4.1 建构方式
        6.4.2 建筑构造
        6.4.3 资源利用
    6.5 地域语言模式
        6.5.1 建筑形体语言
        6.5.2 装饰与色彩
    6.6 小结
7.建筑实践
    7.1 项目概况
        7.1.1 康乐乡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状况
        7.1.2 项目介绍
    7.2 康乐乡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现状与分析
        7.2.1 背景条件
        7.2.2 聚落形态
        7.2.3 单体建筑
        7.2.4 居住时态调研及存在问题
    7.3 康乐乡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方案设计
        7.3.1 总体规划布局
        7.3.2 建筑平面设计
        7.3.3 建筑造型设计
        7.3.4 结构体系
        7.3.5 围护结构构造
    7.4 康乐乡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方案模拟
        7.4.1 软件模拟
        7.4.2 生态性能模拟与分析
    7.5 小结
8.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9)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和价值
        (一) 选题依据
        (二) 选题价值
    二、相关研究动态概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概况
    三、研究思路
    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一) 理论基础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生态移民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第一节 生态移民的概念
        一、生态移民的内涵和外延
        二、生态移民的分类和特点
    第二节 生态移民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生态文明理论
        二、生态经济学理论
        三、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节 实施生态移民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政治的发展与稳定
        二、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有利于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四、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三江源生态移民的背景和动因
        一、人口变迁——生态难民的出现
        二、生态恶化——实施移民工程
        三、移民项目——生态移民的依托
    第二节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现状
        一、调研区域的选择
        二、生态移民的概况
        三、生态移民的主要政策
        四、生态移民的实施过程
        五、生态移民的安置方式
    第三节 三江源生态移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移民管理的冲突及问题
        二、文化变迁的冲突及问题
        三、产业转型的冲突及问题
        四、移民返迁的冲突及问题
    第四节 影响生态移民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原因
        二、经济原因
        三、人口原因
        四、文化原因
        五、生态原因
第三章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对象
        一、生态脆弱地区
        二、贫困地区
        三、自然保护区
        四、自然灾害地区
    第二节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一般特征
        一、政府的主导性
        二、移民的广泛性
        三、意愿的双重性
        四、移民的高效性
    第三节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突出特征
        一、飞地的形成及其区域
        二、飞地的内涵及其特征
        三、飞地的类型及其发展
第四章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的效果分析
    第一节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取得的效果
        一、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二、拓宽移民增收渠道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四、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第二节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制度因素:助推与弊端共存
        二、经济因素:动力与不足共存
        三、社会因素:兜底与滞后并存
        四、文化因素:包容与落后并存
        五、生态因素:支撑与缺失并存
第五章 三江源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国外生态移民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一、加拿大北极圈的移民开发
        二、拉丁美洲生态移民的实践
        三、非洲生态移民的实践
    第二节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一、指导思想:五大发展理念
        二、政治维度:保证制度供给
        三、经济维度:推进城镇建设与产业升级
        四、社会维度:完善补偿机制
        五、文化维度:增强文化适应性
        六、生态维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三节 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生态移民区制度建设
        二、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三、注重后续产业的多渠道多形式发展
        四、加快移民思想文化的更新
        五、注重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有机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清代塔兰奇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史料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难点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清代前期的塔兰奇人
    第一节 论塔兰奇名称
        一、塔兰奇名称的由来
        二、伊犁八千户的历史解读
        三、塔兰奇一名的语源及含义
    第二节 准噶尔汗国与天山北部的劳动群体
        一、塔里雅沁
        二、布哈拉人
        三、伯德尔格、乌沙克、萨尔特卡尔梅克人
    第三节 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
        一、准噶尔汗国内部矛盾及其对塔兰奇社会的影响
        二、清朝政府征讨达瓦齐和塔兰奇人的归附
        三、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及塔兰奇人的逃亡
第二章 清朝政府统治时期的塔兰奇人
    第一节 军府制与在伊犁推行的农业发展政策
        一、军府制的设立及其职能
        二、大规模的移民与发展农业生产
        三、伊犁农业发展史的“窗口”—塔兰奇农耕文化的形成
    第二节 清朝政府对伊犁塔兰奇人的管理
        一、清代伊犁伯克制度及各级伯克的职掌
        二、清代塔兰奇人的司法体系
        三、清代塔兰奇人的各种义务
    第三节 清朝政府在伊犁建立的塔兰奇玉孜村
        一、在伊犁河南岸建立的玉孜村
        二、在伊犁河北岸建立的玉孜村
        三、伊犁河上游南岸的土地开发及塔兰奇村落
第三章 1864年固勒扎事变与伊犁塔兰奇割据政权
    第一节 固勒扎事变的爆发原因
        一、沉重的经济剥削和压迫
        二、陕甘回民起义及其对伊犁塔兰奇、东干人的影响
        三、固勒扎事变与塔兰奇割据政权的建立
    第二节 塔兰奇割据政权体制及其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一、塔兰奇割据政权体制
        二、塔兰奇割据政权与乌鲁木齐和库车的关系
        三、塔兰奇割据政权与阿古柏和沙俄的关系
    第三节 塔兰奇割据政权的灭亡
        一、政权内部斗争与托古斯塔拉事件
        二、塔兰奇人和东干人的冲突
        三、沙俄入侵伊犁与塔兰奇政权的灭亡
第四章 伊犁塔兰奇人迫迁七河省及其建立的村落
    第一节 清朝政府收回伊犁与中俄伊犁条约
        一、沙俄侵占伊犁期间对塔兰奇人的统治
        二、《中俄伊犁条约》及其主要内容
        三、伊犁危机中的谣言与恐慌
    第二节 伊犁塔兰奇人迫迁七河省及其对伊犁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被划归俄属七河省的塔兰奇村落
        二、伊犁塔兰奇人迁移俄属七河省之因及过程
        三、迁移对伊犁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迁出之后的安置与七河省塔兰奇人生活方式的变化
        一、塔兰奇人在俄属七河省建立的村落
        二、迁至土库曼斯坦的塔兰奇人及其对异地生活的适应
        三、七河省塔兰奇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及其对伊犁塔兰奇人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西部开发与移民安置浅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扬州段移民安置问题研究[D]. 李帼佳. 扬州大学, 2020(05)
  • [2]大中型水库移民长期补偿方式研究 ——以CZ水电站为例[D]. 张建花. 广西大学, 2020(07)
  • [3]云南省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可持续发展生计研究 ——基于金沙江中线移民工程[D]. 孔晓晨.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4]藏族地区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方式创新研究[D]. 王秋儒.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5]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D]. 贾慕昕. 重庆大学, 2019(01)
  • [6]陕南徽式民居的历史发展[D]. 张梦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明清川滇黔交界地区的变革、冲突与社会转型(1368-1850)[D]. 张洪滨. 暨南大学, 2019(03)
  • [8]西部山地草原牧区牧民定居点居住建筑模式研究[D]. 张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9]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问题研究[D]. 冯文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10]清代塔兰奇人研究[D]. 玉努斯江·艾力. 兰州大学, 2017(07)

标签:;  ;  ;  ;  

浅谈西部大开发与移民安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