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综合办公楼设计方案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范小琳[1](2021)在《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后,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有了极大的发展,跟随中国及世界变化发展的脚步,许多理论深刻影响着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云南建筑》期刊作为展示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演变发展的重要文本,可以更好地把握媒体话语体现出来对建筑的客观认识和价值观念,可以更准确把握建筑演变的趋势。本文基于《云南建筑》专业期刊的重要文本,以“在地”一词为线索,梳理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的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划分,以核心文献、关键词和典型案例解析来找寻、提炼、概括出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思想演变,并总结出当代云南地域性建筑演变的主要特征。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思想从“民族性、地方性”到回归真实即时的现代建筑语境,成为一个与地域主义密切相关的概念的演变过程,揭示“在地性”的精神性根源与存在主义哲学,使其在对传统建筑、复古主义、形式主义、现代主义的批判性思考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试图对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进行反思。
邱华栋[2](2020)在《北京传(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七章:清京师八旗内城与民人外城清朝的北京以及附近地区,从行政区划上来说,分为京师、顺天府和京县三个层次。京师是首都的意思,指的就是北京城区,从外向内,包括了近郊、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一圈套一圈。顺天府,在清代管辖有二十四个州县。首先下辖了两个京县,也就是直辖县,这两个县的地位比一般的县要高,分别是大兴和宛平,大兴在东,宛平在西。其余
战永祥[3](2020)在《绿色交通视角下黄冈市中心城区停车设施规划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城市机动化水平仍在持续提高,机动车拥有量的提升不仅给居民出行带来生活便利,也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以及停车难等问题。新时代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选择,绿色交通理念的建设逐步影响着人们的交通行为。除了机动车行驶状态的道路交通组织之外,停车设施规划也是城市交通体系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静态交通的组织也相当程度地影响动态交通通行效率。黄冈市属于快速发展的中小城市,由于传统停车设施规划的局限性,现状停车设施未能很好的适应城市快速发展中机动车保有量及城市交通增长需求、城市生活就业及出行方式的变化,使得城市停车问题在黄冈市中心城区尤为凸显。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当今社会,引导停车设施建设符合绿色交通发展要求,促进低碳高效的可持续交通发展,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依据相关理论研究,认为绿色交通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宏观指导下,保证出行效率的同时以低碳为主要目标,以公交优先导向的TOD发展模式为主要途径,实现生态环境友好、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总结出绿色交通四个绿色化发展特征,进而对停车设施规划的绿色发展方式进行探索,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背景与理论研究。首先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等进行阐述,分析绿色交通的相关理念基础、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国内外停车案例,作为探讨绿色交通视角下城市停车设施规划方法的理论基础,并总结当前停车设施规划的发展变化。第二部分是绿色交通指导停车规划的理论探析。基于背景和理论研究,梳理绿色交通的理念内涵,提出交通发展绿色化、交通环境绿色化、交通工具绿色化和交通管理绿色化的发展特征,并将其在停车设施规划中进行渗透,总结绿色交通理念与停车设施规划的衔接要点,进一步构建绿色交通理念在停车设施规划各项内容中的指导要求。第三部分是实践研究。以黄冈市中心城区停车设施规划项目为实例,通过停车调研、现状调查等摸清黄冈市中心城区的停车诉求、停车问题等现状。在此基础上对黄冈市中心城区的停车设施规划各项内容进行布局安排,渗透绿色交通理念,提出改善方案。通过背景理论剖析-绿色停车理论探析-绿色停车实践应用,加强绿色交通理念对城市停车设施规划的指导路径。一方面为绿色交通理念在停车设施规划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另一方面也试图为黄冈市这类中小城市开拓一条缓解停车问题的绿色之路。
王鑫[4](2020)在《融资租赁在EPC项目中的应用 ——以宣汉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融资租赁是一种以融物形式提供融资实质的融资方式,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具有门槛低、方案灵活、盘活资产、利于节税等优点,特别适合一些无法通过银行贷款等渠道实现融资的中小企业。EPC总承包是工程项目建设目前主流采用的一种承包建设模式,具有提高建设效率、控制项目成本、提高项目质量等优点;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EPC总承包项目的融资渠道并不顺畅,并且容易形成总包商垫资的情况。宣汉EPC项目是以EPC总承包模式进行建设的天然气液化处理项目,具有比较强的市场化特点。宣汉项目缺少其他有效的融资渠道,实际由总包商全过程垫资提供项目融资,融资租赁模式并没有在该项目中得到应用。垫资增加了总包商的资金占用和风险,也增大了项目公司的资金成本。本论文主要研究融资租赁如何顺利应用于宣汉EPC项目中。本论文研究的主要过程是:首先通过图书馆藏、知网、互联网等广泛收集整理融资租赁和EPC总承包的相关理论,形成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并初步发现融资租赁与EPC项目错配的问题;进而以理论基础为依据,结合对宣汉EPC项目的案例研究,找出融资租赁应用于宣汉项目中存在的具体的问题点主要是:项目经济强度、承租人资信不符合要求,项目建设期内缺少合适的租赁物,总包商垫资简单粗暴、项目公司缺少再融资动力等。本论文运用“项目融资租赁”的思想,找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点为:选择项目竣工为融资租赁开展的时间点、以项目建设形成的固定资产整体为租赁物、选择直租模式、处理好总包商垫资的问题、合理设计租金偿还计划。由点及面,本论文在第四章将上述关键点串联成线,提出宣汉项目融资租赁的具体方案,并在第五章从融资租赁业务操作的整体层面论述了方案的具体实施并进行了效果评价。本论文研究的“项目融资租赁”模式,可以解决融资租赁在EPC总承包项目应用中存在的困难,有效降低项目公司后续的融资成本。同时项目融资租赁与EPC总包商垫资结合,形成的二段式融资结构,使总包商在项目竣工交付后提前收回工程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总包商垫资的问题。若该模式未来被融资租赁公司大量复制,可为融资租赁公司开拓业务市场,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
薄宏涛[5](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指出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南楠[6](2018)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和方法》文中研究表明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承担着统筹安排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合理布局各类绿地的重要功能,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的重要依据。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城市绿地被其他类型的建设行为侵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情况不佳,影响城市绿地发挥生态和服务功能。而开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是发现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改善规划实施的重要方法。本研究综合运用质性研究法、深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四种方法,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情况和部分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研究,对城乡规划编制、规划实施管理、园林建设管理等方面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进行访谈,并对城市绿地未成功实施的典型案例进行回溯性分析,综合提出研究结论。论文认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是一个以相关法律法规等为实施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实施内容,有关制度和实施运作机制为实施方式的体系。论文从“一致性”评估思路出发,总结提出法律法规体系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基础性要求,以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分类、内容要求特征、表达形式特征和强制性特征。从“执行力”评估思路出发,开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过程维度分析,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方式归纳为三项核心制度和四个实施运作机制,总结了完备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公正性四种基本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提出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是是基于规划对比和实施过程分析等基本方式,对已经实施一段时间或实施期满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结果、实施过程等方面内容开展的评估评价工作,目的是通过评估查找问题和不足,改进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最终推进规划实施、实现规划目标。其基本理论包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价值选择、目标、任务、原则、对象、内容、指标和评估途径等内容。针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核心内容,即评估对象、评估内容和评估方法,论文提出以“建设管控状况”(结果评估)和“实施制度机制”(过程评估)为基础性评估对象:其中,建设管控状况评估以“目标—方案一致性”为评估内容,按照性质、数量、结构、位置、边界五种类型进行评估;实施制度机制评估以完备性、合法性、有效性、公正性为评估内容,并针对以上内容提出了评估指标和评估途径。此外,本论文提出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发展策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策略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组织策略建议。本论文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体系的论述,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理论和方法的论述,特别是对于评估对象和评估内容的系统性构建,具有创新性;同时,研究也为构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制度,开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提供了借鉴参考。
刘旭[7](2017)在《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研究》文中提出长久以来以“司法地方化”为议题展开的讨论,构成了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改革举措提出的历史背景。使法院摆脱地方行政区划板块的不良影响,以及革除司法地方保护现象,便成为理论界对于司法改革的强烈期待。这一期待和呼吁,与传统专门法院的转型需求相结合,促成了在铁路运输法院系统率先开展的跨行政区划法院实验。我国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的改革显然受到了防范司法地方保护及矫正专门法院不足两方面取向的促动,但是,跨行政区划法院议题的问题意识及问题视角并不止以上两方面。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还要从国家整合、法制统一、权利救济以及程序正义等其他多个视角予以审视。这一举措是以法治方式实现国家整合的重要路径,推动着利益分化加剧及纠纷普遍化条件下共同法律秩序的营造。跨行政区划法院还通过对基准价值内涵的阐释和界定,维持规则统一与规则多元之间的平衡。跨行政区划法院不可或缺性,还体现在对区域内及区域间权利受损风险的防治。它还集中表达了现代国家治理的程序正义,凸显了“外观上的正义”的重要意义。自清末以来,以分院、分庭的设立为内容的新式法院建设,成为我国近代司法组织变革及其制度演进的主线。分院及分庭亦演变成为近代以来司法组织设置的重要传统。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及战争时期的司法开拓,彰显了在人民司法要旨下,着力于面向乡村的政治动员和组织延伸。这一开拓在建国之后的政治及经济运动中继续得到强化,人民法庭建设始终在我国的法院组织建设中获得重视。近年来最高法院巡回法庭的设置,也彰显着历史传统演进中的制度变革轨迹。以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为内容的我国法院组织体系的革新,相关理念的转换体现在制度构成、运行机理以及组织定位等方面。对于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面临的制度建设的问题,首先要走出单一中心和集中统筹创制的老路。要为保有司法制度的地方适应性和创新性,而赋予司法区及事权法院以充分的规则创制权,同时还要以价值协调为指导、以受案启动为方法开展相关的制度协调。法院自身使命及法院改革目标的完成,也要遵循竞争与协作的结合,以当前改革突破为起点,通过并行管辖的系统性运用,推动法院向制度创新竞争、自我实现激励竞争以及可选择性竞争的转型,同时,还以协作为法院制度演进的内生机理,以自主性为基础并配合以双边及多边的协商,推动法院在人员要素、制度文化以及行政管理上的协作。新型法院的理念基础还包括了超脱性与接近性相结合的设计,法院跨行政区划所要求的,同时包括了法院在内部及外部保持超脱性,这种超脱性并非封闭隔绝,相反,法院还要在组织布局、硬件设计、软件平台以及诉讼服务等方面便利公民接近司法。我国的法院改革已然形成了专门法院转型、普通法院改革以及最高法院巡回法庭设置,三方面领域整体推进的格局。今后的改革便要延续及发展这一改革进路,以自主探索、相互协作、创新发展为指引,推动我国法院体系摆脱传统路径依赖,而实现重整和革新。跨行政区划法院在总体上涵盖了一审司法区、二审司法区、专门司法区和实验司法区的设计,各法院及其司法区的设置遵循去等级化的方针,从原来那种过度依赖纵向垂直架构转变为横向上的协商与协作型的架构,进而为法院组织及其制度发展明确竞争与协作相结合的内生演进机理;法院及司法区还要体现便民宗旨,通过对交通耐受适距的测算,确定司法区的覆盖半径;还要通过多中心驻点的布局,打破传统法院布局的单一中心性,为巡回审判的实施创造条件。在总体的跨行政区划法院及其司法区的布局内,还要开展有关人、组织、经费等方面具体制度的构造。与跨行政区划相适应的法官选任,要着力革除以往行政化、形式化、内部化所带来的本地化现象,推动实现以遴选委员会为平台的中立性选任,以司法区为单位的扁平化选任,以及以遴选对象、遴选流程全方位开放为内容的开放性选任。法院组织机构革新要反映现代组织管理发展的规律,也要反映法院工作的特性。为此,要对委员会类型的机构加以清理,依照其是代表性还是专业性,配套实施以相应的履职保障和责任约束,不断挖掘委员会机构精干集约的效能;法院业务庭机构的改革要以尊重法官独立裁判要求为前提,重在去除各种形式的职级管理、身份管理和强制性绩效管理,构筑协作性的法院组织架构和法官关系;法院行政科室类型的机构,要适应组织扁平化和组织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以消减层级及环节为内容,推行服务外包及引入社会力量,同时还要构建协商型的议事平台。法院经费供给要与法院人事及组织管理相协同,按照近距、扁平、均衡的要求,要发挥司法区的人大代表会议及相关机构相应的预算管理和监督职能,同时,还要通过渐进改革、不断探索和制度创新,推动实现法院独立预算、中央全额供给的最终目标。
贾宏斌[8](2016)在《论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制度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当今,地下空间资源民用开发建设迅猛发展,相比域外先发国家及地区在立法上已由平面土地立法向立体空间立法转变,采用以纳入民法典或制定专门空间法的方式,确立地下空间的所有与利用关系的法律制度,我国对于地下空间利用权利私法保护制度的缺位已经成为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得以依法有序发展的制度瓶颈。面对我国地下空间法律制度体系缺失、《物权法》规定过于抽象、地方性立法较为片面、宏观管理制度不成熟等制度局限,寻求一种物权制度来规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实践的需要和立法的期待。我国《物权法》虽然没有明文使用“地下空间利用权”概念,但已认可地表之下一定范围的空间可以成为物权的客体,为地下空间利用权制度构建提供了制度基础。基于此,从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践中出现的纠纷及法律制度解决路径来看,地下空间利用权的法律制度构建属于空间权制度体系的核心环节,又因地下空间利用权的行使和运行与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密切相关,其复杂程度较比空间权体系中其他权利要高出许多,对于地下空间利用权制度的构建,既是丰富和推动空间权制度向前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化解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大量矛盾纠纷的当务之急。将地下空间利用权定位为一种新型用益物权,并不违背一物一权、物权法定、物权公示等原则,既具有民事立法基础和法理依据,又迎合着现实生活实践和司法裁判所需,还具有与相关公共权力相衔接的优势条件,未来我国通过构建地下空间利用权法律制度,必将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利用法律体系的形成,为我国地下空间资源依法开发利用提供强有力法制保障。地下空间利用权主体与一般民事权利主体相比,特殊性在于一般情况下,主体要具有驾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资金、技术、人力等因素的能力。地下空间利用权的客体是既区别于全部地下空间,也不同于依附于土地使用权的地下空间,而是可用于开发利用的地下“典型空间”。地下空间利用权的内容包括着权能、边界、救济三个方面。面对错综复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践,更需要在权利静态法律关系基础之上,对其权利运行的动态运行予以把握。通过对于域外先发国家及地区的立法例进行借鉴分析,从而提炼出适用我国国情发展实际需要的地下空间利用权取得、变动、公示所应遵循的具体规则,并结合我国立法实践基础,完善权利运行的制度构建,用以化解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集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为土地平面开发到立体利用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地下空间利用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浩大工程,如何在法律制度构建上扬长避短,促进地下空间利用发展,不仅需要私法上的规范,也需要公法上的规制,更需要满足司法的需求。这就要求,在构建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制度中,也要对其在整体法律制度下的运行环境作以思考,使法律规范在优化配置地下空间资源中发挥最大效能。我国应当考虑未来利用《民法典》制定或《物权法》修正的时机,将地下空间利用权纳入用益物权范围,采取将地下空间利用权通过单独设立章节,纳入《民法典》物权篇之中的立法模式,确立地下空间利用权的用益物权法定地位。通过复合立法、专项立法、整合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等途径,建立健全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法律制度体系,以回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求。
刘海婧[9](2016)在《场所精神营造—高层司法办公建筑外部空间形态设计探析》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司法改革不断深入,司法机构正从传统的内向管治转变为外向服务的形态。从二十世纪末开始,我国加强了城市土地集约化,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城市环境下,司法办公建筑寻求竖向发展空间,采用建设功能复合的高层司法办公建筑来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传统司法建筑外部空间形态已无法表现新时代下公正、亲民、透明的司法精神。论文首先介绍了司法建筑的发展概况,使读者对司法办公建筑有大致的了解。对研究视角—场所精神营造以及其涉及的设计要素进行了介绍。其次,从场所精神营造的角度出发来探讨高层司法办公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接下来,从功能空间、建筑外部形态、细部设计等设计环节入手,用理论结合实例的方式进行分析,探讨高层司法办公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并回归场所精神营造视角,对公平、公正、公开的司法精神表达方式进行总结。最终针对当前高层司法办公建筑外部空间形态塑造常见的现象和设计手法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描述现象进一步提出问题,从而总结出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法。我国当前的司法建筑建设相较仍然是固定的模式,未来国内司法建筑外部空间形象的发展会走向何种道路,是值得建筑师们思考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高层司法办公类建筑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并且能够对实际的司法办公类建筑的形象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王婉扬[10](2013)在《法院建筑行为模式与空间感知研究》文中认为法院建筑作为一类国家权力载体的特殊公共建筑,在城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司法制度的完善,法院建筑的造型与空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和政治生活必不可缺的场所。本文以法院使用者行为活动为出发点,以法院建筑公共空间和造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环境心理学和美学等原理,通过对法律工作者与公众进行知觉体验的调研和实地行为观测,研究不同使用者对法院建筑布局、形态和风格的不同态度。由此分析归纳出使用者感知的普遍规律:一般来说,在空间形态上,司法从业者对空间的认知可归类于以庄严、对称为主的严肃权力型风格中,相反,公众在法院建筑造型与空间塑造上更倾向于以现代、理性、秩序为主的表达方式,在空间使用功能上,无论是司法从业者还是公众均表现出对具有人文关怀设计细节的需求。如何对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协调与统一是建筑师面临的巨大挑战。基于以上结论,笔者对国内外有创意的法院建筑实例进行分析和梳理,并对我国未来法院建筑设计营造出“权力”与“民主”共存的理念做出合理的探讨与展望。提出我国未来法院建筑在造型风格上应拒绝“宏大叙事”的表现手法,以简洁、理性、秩序的形象为主;在公共空间设计上,应从人性化的角度着手,体现司法建筑服务于民的特点;在审判空间处理上,应从满足使用功能出发,以严肃秩序的法庭形象作为空间主要的表达方式。
二、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综合办公楼设计方案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综合办公楼设计方案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主义 |
1.1.2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建筑语境 |
1.1.3 云南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历程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问题 |
1.2.1 《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限定 |
1.2.2 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的界定 |
1.2.3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现状研究 |
1.4.1 地域主义发展脉络 |
1.4.2 中国地域性建筑发展脉络 |
1.4.3 《云南建筑》折射出的云南地域性建筑创作实践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
1.5 研究方法及视角 |
1.5.1 文本分析法 |
1.5.2 分类分析法 |
1.5.3 量化分析法 |
1.5.4 关键词分析法 |
1.5.5 图解分析法 |
1.6 论文提纲及结构框架 |
第二章 建筑话语中的“在地” |
2.1 “地方概念”进入中国建筑界 |
2.2 从台湾的“在地”到地域建筑的“在地” |
2.2.1 local(地方) |
2.2.2 region(地域) |
2.2.3 in-situ(在地) |
2.2.4 地方性、地域性、在地性的异同 |
2.3 “在地”的“在”与“地” |
2.3.1 建筑师的“在”与海德格尔的“在” |
2.3.2 地方性的“地”与地域性的“地” |
2.4 “在地性”在建筑学上的界定 |
2.5 研究云南建筑的“在地性”的意义及价值 |
2.6 小结 |
第三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 《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1 《云南建筑》概述 |
3.1.2 《云南建筑》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的重要文献 |
3.1.3 《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4 《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5 《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1.6 《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
3.2 当代云南“在地性”创作的影响因素 |
3.2.1 主体创作意识因素 |
3.2.2 社会环境因素 |
3.2.3 文化环境因素 |
3.2.4 历史文脉因素 |
3.2.5 技术特征因素 |
3.4 小结 |
第四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 |
4.1 云南地域性建筑发展的历史分期 |
4.2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及建筑创作 |
4.2.1 20 世纪80 年代震荡反思时期——地域特色外在表达时期 |
4.2.2 20 世纪90 年代多元突破时期——地域特色内在表达时期 |
4.2.3 21 世纪00 年代理性创新时期——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时期 |
4.2.4 21 世纪10 年代本土话语建立时期——立足本土的地域精神追求时期 |
4.2.5 小结 |
4.3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演变 |
4.3.1 CNKI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
4.3.2 基于《云南建筑》的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
4.3.3 基于关键词解析出的四大特征趋势变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典型案例解析 |
5.1 典型作品与图解方法 |
5.1.1 图解方法理论 |
5.1.2 生成性图解和埃森曼图解方法 |
5.1.3 典型建筑选取方法和解析价值 |
5.2 20 世纪80 年代昆明旧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民族性”的图示体现 |
5.2.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2.2 建筑生成手法 |
5.2.3 工人的纪念碑——现代建筑的乡土纪念性 |
5.3 20 世纪90 年代’99 昆明世博会中国馆案例解析——“地方性”的图示体现 |
5.3.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3.2 建筑生成手法 |
5.3.3 在传统的形式中追寻“现代化理想” |
5.4 21 世纪00 年代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案例解析——“地域性”的图示体现 |
5.4.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4.2 建筑生成手法 |
5.4.3 “真实”的现代建筑语言 |
5.5 21 世纪10 年代昆明新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在地性”的图示体现 |
5.5.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
5.5.2 建筑生成手法 |
5.5.3 解构与重构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云南建筑》1982-2018 年期刊状态及刊号列表 |
附录 C:《云南建筑》1980 年以后重要文献列表 |
附录 D:《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E:《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F:《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附录 G:《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
(2)北京传(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七章:清京师 |
八旗内城与民人外城 |
宫城皇城大城 |
三山五园 |
副章:恭王府与东交民巷 |
恭王府花园 |
东交民巷 |
第八章:民国北平市 |
“北洋”北京 |
市民公园 |
文化中心 |
日据时期 |
北平北京 |
老舍 |
副章:正阳门火车站和老舍 |
正阳门火车站 |
第九章:新中国首都 |
新首都的空间变化 |
天安门广场的改造 |
居民区的时空演变 |
北京城的代表色 |
副章:“梁陈方案”与“国庆十大建筑” |
“梁陈方案” |
“国庆十大建筑” |
第十章:国际化大都市 |
同心圆:六环大都市 |
金融街一瞥 |
立体交通网 |
奥林匹克中心区 |
南来的水 |
副章:长安街与北京天际线 |
长安街 |
北京天际线 |
第十一章:未来之城 |
京津冀区域大空间构想 |
雄安新区远景 |
世界城市之梦 |
副章:城市副中心与北京新机场 |
北京城市副中心 |
北京新机场 |
终章:智慧北京 |
智慧城市 |
比特之城 |
智慧北京 |
(3)绿色交通视角下黄冈市中心城区停车设施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 |
1.4.1 绿色交通 |
1.4.2 停车设施 |
1.4.3 停车设施规划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绿色交通及相关理念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念 |
2.1.2 低碳交通理念 |
2.1.3 TOD发展模式 |
2.1.4 绿色交通理念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关于停车设施规划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2 关于绿色交通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
2.3 国内外停车案例研究 |
2.3.1 新加坡 |
2.3.2 香港 |
2.3.3 杭州 |
2.3.4 郴州 |
2.4 停车设施规划的发展变化 |
2.4.1 传统停车设施及其规划 |
2.4.2 新时代交通发展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色交通视角下的停车设施规划研究 |
3.1 绿色交通的影响与发展特征 |
3.1.1 绿色交通理念影响下的交通要素发展 |
3.1.2 绿色交通的发展特征 |
3.2 绿色交通与停车设施规划的衔接要点 |
3.2.1 体现交通发展绿色化的停车设施规划 |
3.2.2 体现交通环境绿色化的停车设施规划 |
3.2.3 体现交通工具绿色化的停车设施规划 |
3.2.4 体现交通管理绿色化的停车设施规划 |
3.3 绿色交通视角下停车设施规划方法 |
3.3.1 总量控制且差异供给的停车需求预测 |
3.3.2 因地制宜的建筑物配建停车指标 |
3.3.3 灵活调整的低影响路边停车设置 |
3.3.4 集约高效的路外公共停车场布局 |
3.3.5 通过需求管理优化出行的停车管理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冈市中心城区停车现状调查 |
4.1 黄冈市中心城区社会经济及城市交通现状 |
4.1.1 黄冈市社会经济概况 |
4.1.2 城市交通概况 |
4.2 黄冈市中心城区城市停车设施供给现状 |
4.2.1 小汽车保有量与泊位总体情况 |
4.2.2 各类停车设施供应特征 |
4.2.3 停车设施供需现状评价 |
4.3 相关群体停车特征调查与分析 |
4.3.1 相关群体调研与咨询 |
4.3.2 停放时间特征分析 |
4.4 现状停车问题总结 |
4.4.1 车位总量不足且违章现象严重 |
4.4.2 路内停车位停放秩序混乱 |
4.4.3 空间分布不均且供需差异大 |
4.4.4 公共服务设施周边停车设施不足 |
4.4.5 停车设施建设滞后 |
4.4.6 停车管理滞后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冈市中心城区停车设施规划研究 |
5.1 停车需求预测与发展策略 |
5.1.1 总体发展态势 |
5.1.2 机动车发展预测 |
5.1.3 停车需求预测 |
5.1.4 差异化分区分类预测 |
5.1.5 城市停车发展策略 |
5.2 路外公共停车设施规划 |
5.2.1 布局规划 |
5.2.2 建设形式 |
5.3 路内停车设施规划 |
5.3.1 路内停车方案 |
5.3.2 路内停车管理措施 |
5.4 建筑物配建停车标准 |
5.4.1 黄冈市建筑分类 |
5.4.2 黄冈市建筑物配建停车位标准 |
5.4.3 充电桩配建要求 |
5.5 停车管理政策 |
5.5.1 市场化停车收费制度 |
5.5.2 停车产业化发展政策 |
5.5.3 停车执法管理政策 |
5.5.4 停车智能化信息化政策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融资租赁在EPC项目中的应用 ——以宣汉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融资租赁的相关理论 |
2.2 EPC总承包的相关理论 |
2.3 理论评述 |
第3章 融资租赁在宣汉项目中应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
3.1 宣汉EPC项目概述 |
3.2 融资租赁在宣汉EPC项目中应用的问题 |
3.3 宣汉项目的融资租赁模式——项目融资租赁 |
第4章 宣汉项目的项目融资租赁方案设计 |
4.1 宣汉项目融资租赁的业务框架 |
4.2 宣汉项目融资租赁的内容设计 |
4.3 宣汉项目融资租赁的具体方案 |
第5章 宣汉项目的项目融资租赁实施与评价 |
5.1 宣汉项目融资租赁的实施 |
5.2 宣汉项目融资租赁的效果评价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 |
1.1.2 规划认知发展的拉力 |
1.1.3 解决实施问题的推力 |
1.2 研究对象、内容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2 有关概念和理论研究综述 |
2.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有关概念 |
2.1.1 基础概念 |
2.1.2 核心概念 |
2.1.3 其他相关概念 |
2.2 国外规划实施评估研究综述 |
2.2.1 主要理论 |
2.2.2 实践案例 |
2.2.3 主要特点 |
2.3 我国城乡规划实施评估研究综述 |
2.3.1 发展历程 |
2.3.2 研究领域 |
2.3.3 研究对象 |
2.3.4 主要方法 |
2.3.5 主要问题 |
2.4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研究进展 |
2.4.1 对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的实施评估 |
2.4.2 对绿地相关规划的实施评估 |
2.4.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上一版规划实施情况的总结 |
2.5 现代城市规划有关理论综述 |
2.5.1 不确定性理论 |
2.5.2 程序规划理论 |
2.5.3 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启示 |
2.6 公共政策有关理论综述 |
2.6.1 公共政策概念、构成要素和政策模型 |
2.6.2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
2.6.3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2.6.4 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启示 |
2.7 本章小结 |
3 “一致性”思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
3.1 “一致性”评估的前提条件 |
3.2 法律法规要求分析 |
3.2.1 法律法规的基本体系 |
3.2.2 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 |
3.3 规划空间层次分析 |
3.3.1 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层次 |
3.3.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空间层次 |
3.4 规划内容构成和内容要求分析 |
3.4.1 总则类内容 |
3.4.2 布局类内容 |
3.4.3 用地类内容 |
3.4.4 生态类内容 |
3.4.5 保障类内容 |
3.4.6 内容要求特征 |
3.5 规划表达方式分析 |
3.5.1 形式特征分析 |
3.5.2 强制性特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执行力”思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管控过程分析 |
4.1 核心管理制度 |
4.1.1 城市绿线制度 |
4.1.2 绿色图章制度 |
4.1.3 生态控制线制度 |
4.2 实施运作机制 |
4.2.1 规划制定机制 |
4.2.2 计划落实机制 |
4.2.3 项目管控机制 |
4.2.4 实施监督机制 |
4.3 制度机制的基本属性 |
4.3.1 完备性 |
4.3.2 合法性 |
4.3.3 有效性 |
4.3.4 公正性 |
4.4 制度机制的典型问题 |
4.4.1 完备性问题 |
4.4.2 合法性问题 |
4.4.3 有效性问题 |
4.4.4 公正性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5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理论和方法 |
5.1 价值选择 |
5.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利益主体及价值取向 |
5.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价值选择 |
5.2 评估目标 |
5.2.1 宏观目标 |
5.2.2 微观目标 |
5.3 主要任务 |
5.3.1 评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情况 |
5.3.2 分析规划实施中的问题 |
5.3.3 提出改进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建议 |
5.4 评估原则 |
5.4.1 系统性原则 |
5.4.2 有限理性原则 |
5.4.3 关键性聚敛原则 |
5.5 评估对象 |
5.5.1 选取建设管控状况和规划实施制度机制为评估对象 |
5.5.2 建设管控状况评估对象 |
5.5.3 实施制度机制评估对象 |
5.6 建设管控状况评估的评估内容 |
5.6.1 建设管控状况的评估内容 |
5.6.2 评估内容的具体评估分类 |
5.6.3 五种评估类型 |
5.7 实施制度机制评估的评估内容 |
5.7.1 实施制度机制的评估内容 |
5.7.2 完备性评估 |
5.7.3 合法性评估 |
5.7.4 有效性评估 |
5.7.5 公正性评估 |
5.7.6 小结 |
5.8 评估指标 |
5.8.1 指标选取原则 |
5.8.2 建设管控状况评估指标 |
5.8.3 实施制度机制评估指标 |
5.9 评估途径 |
5.9.1 规划方案—实施影像对比分析 |
5.9.2 行政管理过程资料研究 |
5.9.3 规划对比分析 |
5.9.4 访谈调研 |
5.9.5 问卷调查 |
5.9.6 实地勘查 |
5.10 与新版《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的衔接 |
5.11 本章小结 |
6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发展策略建议 |
6.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宏观发展策略 |
6.1.1 发展理念论 |
6.1.2 两大关系论 |
6.1.3 实施方法论 |
6.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策略 |
6.2.1 提升规划编制理念 |
6.2.2 完善绿地系统规划体系 |
6.2.3 优化规划成果表达 |
6.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组织策略 |
6.3.1 评估主体:“政府+第三方” |
6.3.2 评估程序:五个核心评估环节 |
6.3.3 保障措施:法制、技术和机制保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余论 |
7.1 结论 |
7.1.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体系 |
7.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框架 |
7.1.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评估对象、内容和方法 |
7.1.4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发展策略 |
7.2 研究创新点和局限性 |
7.2.1 创新点 |
7.2.2 局限性 |
附录 |
附录A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办法》编制初探 |
附录B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规范 |
附录C 论文研究的案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列表 |
附录D 论文研究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的城市 |
附录E 论文研究访谈人员列表和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博士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的问题提出 |
第一节 长久以来司法地方化的问题归结 |
一、国内司法地方化议题研究综述及阶段划分 |
二、对司法地方保护表现的总结 |
三、对司法权性质的争论 |
第二节 跨行政区划法院改革的直接触发 |
一、专门法院系统转型的要求 |
二、专门法院系统转型的动向 |
第三节 其他问题视角下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的意义阐释 |
一、多区域单元条件下国家整合的问题视角 |
二、区域规则差异化基础上法制统一的问题视角 |
三、区域内以及跨区域的权利救济的问题视角 |
四、国家治理层级体系程序正义的问题视角 |
第二章 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的国内实践 |
第一节 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的历史镜鉴 |
一、清末的司法革新 |
二、民国时期的新式法院建设 |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司法开拓 |
四、建国初期的司法探索 |
第二节 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的当代实践 |
一、带有跨行政区划性质法院的类型分析 |
二、带有跨行政区划性质法院的特征总结 |
第三章 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的域外经验 |
第一节 单一制国家的制度设计经验 |
一、英国的经验 |
二、法国的经验 |
第二节 联邦制国家的制度设计经验 |
一、德国的经验 |
二、美国的经验 |
第四章 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的理念基础 |
第一节 形成多样性与协调性相结合的法院制度体系 |
一、跨行政区划法院多样性统一的内涵 |
二、国内外法院多样性统一的实践 |
三、我国跨行政区划法院多样性与协调性的制度设计 |
第二节 彰显竞争性与协作性相结合的法院内生机理 |
一、我国法院竞争及协作的现状 |
二、域外法院竞争与协作的做法 |
三、我国跨行政区划法院竞争与协作的制度设计 |
第三节 实现超脱性与接近性相结合的法院组织定位 |
一、跨行政区划法院超脱性与接近性的内涵 |
二、我国跨行政区划法院超脱性的制度设计 |
三、我国跨行政区划法院接近性的制度设计 |
第五章 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的制度设计 |
第一节 跨行政区划法院及其司法区的总体方案 |
一、跨行政区划法院及其司法区的设置依据 |
二、跨行政区划法院及其司法区的研究综述 |
三、跨行政区划法院及其司法区的框架设计 |
第二节 跨行政区划法院的法官选任 |
一、跨行政区划法院改革背景下法官选任现状 |
二、跨行政区划法院法官选任的域外经验借鉴 |
三、我国跨行政区划法院法官选任的制度设计 |
第三节 跨行政区划法院的组织构造 |
一、跨行政区划法院组织机构变革面临的问题 |
二、跨行政区划法院组织机构设置的比较观察 |
三、我国跨行政区划法院组织机构的设置构想 |
第四节 跨行政区划法院的经费保障 |
一、跨行政区划法院经费保障遭遇的主要问题 |
二、跨行政区划法院经费保障的域外做法介绍 |
三、我国跨行政区划法院经费保障机制的设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论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制度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的创设缘由 |
一、空间权体系的构成发展 |
(一)空间权体系的构成 |
(二)空间权制度的演进 |
(三)我国空间权制度的探索 |
二、空间利用权的功能定位 |
三、地下空间利用权的内涵界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的性质定位 |
一、地下空间利用权是独立性用益物权 |
(一)地下空间利用权作为独立性用益物权的理论依据 |
(二)地下空间利用权作为独立性用益物权的立法基础 |
(三)地下空间利用权作为独立性用益物权的现实需要 |
二、地下空间利用权与相关物权的辨析 |
三、地下空间利用权与相关公共权力的衔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的法律构成 |
一、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的主体 |
(一)域外地下空间利用权的主体 |
(二)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主体的确定 |
二、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的客体 |
(一)地下“典型空间”可以作为法律上的物 |
(二)地下“典型空间”可以作为权利的客体 |
(三)地下“典型空间”作为权利客体的司法体现 |
(四)地下“典型空间”的划定准则 |
三、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的内容 |
(一)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的权能 |
(二)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的边界 |
(三)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的救济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取得与变动 |
一、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取得 |
(一)域外地下空间利用权取得制度梳理 |
(二)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取得的构建 |
(三)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设定的规则及相关内容 |
二、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变动 |
(一)域外地下空间利用权变动典型制度梳理 |
(二)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的流转 |
(三)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的消灭 |
三、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登记 |
(一)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登记的效力 |
(二)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登记的种类 |
(三)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登记的方式 |
(四)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登记的程序 |
(五)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登记的异议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运行环境的再造 |
一、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运行的规制缓和 |
(一)公共事业地下空间利用的民营化 |
(二)我国地下空间征收与补偿 |
二、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运行的管理模式 |
(一)我国地下空间利用协同管理 |
(二)我国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管理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9)场所精神营造—高层司法办公建筑外部空间形态设计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视角——场所精神营造 |
1.3.1 场所精神的基本概念 |
1.3.2 场所精神的产生因素 |
1.3.3 空间与场所的关系 |
1.3.4 形成场所的空间因素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司法办公建筑的发展及场所精神的演绎 |
2.1 司法类建筑的发展历程 |
2.1.1 国内司法建筑发展过程 |
2.1.2 国外司法建筑发展过程 |
2.1.3 国内司法办公建筑外部空间形态发展现状及原因 |
2.2 司法建筑的法制文化表达 |
2.2.1 现代西方法制文化改革对法院空间与形象的影响 |
2.2.2 我国法制文化改革对司法建筑空间与形象的影响 |
2.3 新时代背景下高层司法办公建筑场所精神表达 |
2.3.1 当今高层司法办公建筑特征 |
2.3.2 司法办公建筑场所精神的内涵 |
2.3.3 空间与场所 |
2.3.4 场所营造基本元素 |
2.3.5 功能外化的形象表达 |
第3章 司法办公建筑空间设计与场所精神营造 |
3.1 功能关系的处理 |
3.1.1 总体布局设计 |
3.1.2 功能空间竖向组织 |
3.2 空间设计 |
3.2.1 层高与层数的选择 |
3.2.2 平面规模、尺度、柱网对立面分隔的影响 |
3.3 内部空间对外部形态的作用 |
3.3.1 内部空间机制趋向 |
3.3.2 内部空间模式的转变 |
3.3.3 平面形态与外部形象相适应 |
3.3.4 内部空间对建筑外界面的影响 |
3.4 内部空间设计对司法精神的总体表达 |
3.4.1 司法精神营造的功能空间要素 |
3.4.2 司法精神营造手法 |
第4章 外部空间形态塑造与场所精神提升 |
4.1 外部空间形态与环境的处理 |
4.1.1 人与自然地整体性契合 |
4.1.2 应对地形环境的变迁 |
4.1.3 开放、人性化空间塑造 |
4.2 建筑外形对司法精神塑造的影响 |
4.2.1 我国司法建筑形式的选择 |
4.2.2 司法场所精神营造的手法 |
4.3 比例与尺度 |
4.3.1 比例处理的原则 |
4.3.2 比例分析与应用 |
4.3.3 尺度处理的原则 |
4.4 外部空间形态对司法氛围的直观表达 |
4.4.1 形成司法场所的精神要素 |
4.4.2 司法精神外部形态表现手法 |
第5章 细部设计与场所精神刻画 |
5.1 窗户的立面表达 |
5.1.1 开窗方式 |
5.1.2 窗户比例尺度的控制 |
5.1.3 窗户色彩肌理的表达 |
5.2 出入口空间表达 |
5.2.1 雨篷门廊的表达 |
5.2.2 台阶坡道的表达 |
5.2.3 材质肌理的表达 |
5.2.4 色彩的表达 |
5.3 材质的特性及选择 |
5.3.1 色彩的应用 |
5.3.2 材质肌理的表现 |
5.4 细部设计对司法精神的诠释 |
5.4.1 细部要素的司法精神传达 |
5.4.2 塑造司法精神的细部要素设计 |
第6章 设计案例分析 |
6.1 澳大利亚高等法院办公楼——司法精神细部要素设计 |
6.2 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楼——功能空间及细部要素设计 |
6.3 济南市人民检察院 |
6.3.1 功能空间要素对司法精神的总体表达 |
6.3.2 外部空间形态对司法场所氛围的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10)法院建筑行为模式与空间感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内容 |
1.2.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现状与辨析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6 论文框架 |
引用文献 |
第二章 行为模式的实证性观测与分析 |
2.1 市民在公共区域的基本活动 |
2.2 公共区域中市民的基本行为模式 |
2.2.1 入口空间中市民行为调研与分析 |
2.2.2 等候空间及中庭内市民行为调研与分析 |
2.3 审判区域市民的基本行为模式 |
2.3.1 法庭内市民行为调研与分析 |
2.3.2 调解室内市民行为调研与分析 |
2.4 案件嫌疑人流线 |
2.4.1 羁押室区域嫌疑人的行为模式与分析 |
2.4.2 审判区嫌疑人的行为与分析 |
2.5 法院室内突发事件分析与解决 |
2.5.1 突发事件 |
2.5.2 解决方案 |
2.6 室外广场区域市民的基本行为模式 |
2.6.1 当事人及旁听者行为调研 |
2.6.2 普通市民、休闲者行为调研 |
2.7 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共空间调研报告 |
2.7.1 建筑形态 |
2.7.2 法院公共入口空间 |
2.7.3 法院中庭空间 |
2.7.4 走廊空间 |
2.7.5 法庭 |
本章小结 |
引用文献 |
第三章 空间感知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3.1 受访者的基本信息 |
3.2 建筑造型与细部 |
3.2.1 建筑外立面颜色设计 |
3.2.2 建筑材质 |
3.2.3 建筑的风格特征 |
3.2.4 建筑形态及其所传达的理念 |
3.2.5 入口的处理 |
3.2.7 总结与分析 |
3.3 广场与景观 |
3.3.1 调研结果 |
3.3.2 景观广场设计分析 |
3.4 建筑空间感知的调研、分析 |
3.4.1 大厅及中庭 |
3.4.2 立案登记大厅 |
3.4.3 候审大厅 |
3.4.4 法庭空间 |
3.5 对我国法院建筑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看法 |
3.5.1 普通市民 |
3.5.2 司法从业者 |
3.5.3 建筑从业者 |
本章小结 |
引用文献 |
第四章 建筑形态与空间分析 |
4.1 建筑造型风格 |
4.1.1 建筑造型现状 |
4.1.2 建筑造型发展方向 |
4.1.3 建筑造型展望 |
4.2 建筑广场与景观设计 |
4.2.1 我国法院建筑广场与景观设计现状 |
4.2.2 建筑广场与景观的发展方向 |
4.2.3 景观设计展望 |
4.3 入口空间设计 |
4.3.1 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现状 |
4.3.2 建筑入口空间的发展方向 |
4.3.3 入口空间设计展望 |
4.4 大厅与中庭空间设计 |
4.4.1 法院大厅与中庭空间设计现状 |
4.4.2 大厅与中庭空间设计发展方向 |
4.4.3 大厅与中庭空间的设计展望 |
4.5 公共等候区设计 |
4.5.1 公共等候区设计现状 |
4.5.2 公共等候区的设计发展方向 |
4.5.3 公共等候区的设计展望 |
4.6 走廊空间设计 |
4.6.1 走廊空间设计现状 |
4.6.2 走廊空间的设计发展方向 |
4.6.3 走廊空间实例介绍 |
4.7 审判庭空间设计 |
4.7.1 审判庭空间设计现状 |
4.7.2 审判庭空间的设计发展方向 |
4.7.3 审判庭空间实例介绍 |
本章小结 |
引用文献 |
附录一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插图清单 |
附录三 法院建筑造型空间感知调查问卷 |
附录四 访谈记录 |
附录五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综合办公楼设计方案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D]. 范小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北京传(下)[J]. 邱华栋. 芙蓉, 2020(04)
- [3]绿色交通视角下黄冈市中心城区停车设施规划研究[D]. 战永祥.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融资租赁在EPC项目中的应用 ——以宣汉项目为例[D]. 王鑫. 山东大学, 2020(10)
- [5]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评估的理论和方法[D]. 南楠.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研究[D]. 刘旭.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8]论我国地下空间利用权制度的构建[D]. 贾宏斌. 吉林大学, 2016(03)
- [9]场所精神营造—高层司法办公建筑外部空间形态设计探析[D]. 刘海婧. 山东建筑大学, 2016(08)
- [10]法院建筑行为模式与空间感知研究[D]. 王婉扬.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