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误码率指标测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史建超[1](2021)在《面向电力物联网信息感知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电力物联网技术对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国配用电网络拓扑结构复杂,配用电设备种类多且数量大、覆盖范围广,配用电设备安装场所电磁环境复杂,任何单一通信方式都难以胜任智能配用电网信息感知的需求。为了提高配用电网信息感知通信的可靠性,论文研究了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关键技术,使两种通信方式优势互补,提高了配用电网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及通信覆盖率,并通过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资源分配方法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网络性能。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线信道传输特性识别方法,通过构建基准样本、训练识别模型、构建噪声样本、自编码去噪处理和去噪样本识别的过程,完成对电力线信道传输特性的识别,以便于后续深入研究计及OFDM资源分配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方法。(2)针对启发式算法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特点,提出迭代激励机制和迭代激励因子的概念,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及收敛速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迭代激励机制能增强启发式算法的寻优性能。结合迭代激励因子动态控制系统参数和Levy飞行双蚁群竞争择优,提出了改进蚁群服务质量参数感知路由算法。通过与其他算法的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收敛速度较快且不易陷入局部最优解,使通信节点快速寻找到最优通信路径。(3)以改进蚁群算法为基础,设计相应的通信协议、组网方法和路由重构策略,构成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电力线通信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约束组网方法。采用直接路由重构方式与间接路由重构方式相结合的路由重构策略,对电力线通信网络进行动态维护以增强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组网方法能针对不同的电力线通信服务类型选择相应的最优通信路径,保障数据的高效可靠传输。(4)提出一种低压电力线与微功率无线通信融合方法,通过在电力线与无线混合通信网络的介质访问控制层建立统一的通信协议、网络层实现最优通信路径组网、业务层基于误码率需求因子的子业务流分配,实现低压电力线通信与微功率无线通信的跨层融合。仿真结果表明,混合通信网络的性能优于其他对比网络。提出多跳中继电力线通信网络中的OFDM跨层资源分配算法和计及OFDM资源分配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资源分配算法具有较高的系统吞吐量和较好的时延特性,所提通信融合方法能满足电力物联网感知层和网络层对通信接入的需求。(5)结合理论研究,提出基于PLC-LoRa(Long Range)的多模通信融合技术和基于低压PLC-中压PLC-4G/2G桥接中继多模通信融合技术。研制配用电网智能感知终端,并应用于企业能效及安全用电监控系统和农村偏远地区集中抄表的实际工程项目中,服务企业数千家,安装各类终端数万套。
姬铖悦[2](2021)在《大气激光通信系统PPM调制解调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大气激光通信利用激光承载信息,具有带宽高、容量大、成本低、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是光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实际的大气信道存在大气衰减、大气湍流效应,会对信号传输造成强烈干扰,而对抗湍流干扰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采用高能效比的调制编码技术。PPM作为一种高能效比的调制方式,在大气激光通信中展现出显着优势,但其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符号串扰、时钟失步等问题。因此,研究稳定高效的PPM调制解调技术对其在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PPM调制解调技术展开了研究,并通过搭建实际的激光通信系统对设计的算法进行了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理论分析,对比了 OOK和PPM的调制原理、带宽需求及功率效率差异,研究了大气信道的特性及其对PPM信号传输造成的影响,推导出在弱湍流信道中PPM信号的误码率公式。从理论角度说明了 PPM调制应用于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的优越性。2、研究设计了 PPM调制解调的关键算法,包括PPM调制、位同步、符号同步和PPM译码,研制了基于FPGA开发板的PPM调制解调模块,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相关算法的有效性可靠性。3、设计了一套PPM调制解调的大气激光通信系统,该系统由发射机、光学天线、接收机三部分组成。通过分析各部分所需元器件的功能特性及工作原理,确定了其选型标准,为后续的算法验证实验奠定了硬件基础。完成了 PPM与OOK调制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接收光功率足够大时,PPM调制与OOK调制系统均能实现零误码传输。随着接收光功率的下降,通信系统的误码率逐渐上升。在20Mbps的传输速率,误码率不高于10-6的条件下,4-PPM相比OOK调制,接收机灵敏度提高了 6dB。实验结果与理论研究相符合,证明了本文设计的PPM调制解调算法及搭建的激光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撑。
梁源[3](2021)在《基于NOMA-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是以可见光波为传输介质,通过LED光源,光电探测器等器件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新一代通信方式,在传统无线通信手段无法应用的场合,有更好的应用场景。直流偏置光OFDM(DC-Bised Optical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DCO-OFDM)是 VLC 系统常用模型,但受限于 LED 的3dB带宽和非线性,难以在多用户系统中取得较高的通信速度与通信可靠性。论文将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应用于室内多用户场景下的VLC系统,以提高可见光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在VLC与NOMA原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基础上,对NOMA应用于VLC系统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了基于NOMA-OFDM的VLC系统模型,并进行了性能仿真与实验测试平台搭建,具体内容包括:1、理论研究了室内VLC系统信道特征,对路径损耗进行了仿真分析,建立了室内VLC系统信道增益模型,为基于NOMA-OFDM的VLC系统中功率分配实现提供基础。2、基于信道增益模型,通过对正交频分复用和NOMA的理论研究与分析,以固定功率分配算法为基础,设计了基于NOMA-DCO-OFDM的VLC系统,实现了多用户通信,并提高了频谱效率和通信速率。同时,通过NOMA中的脏纸编码、Turbo编码、以及串行干扰消除技术(Seria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technology,SIC)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基于所设计的系统模型及算法,建立仿真平台,进行了系统性能的仿真实验。3、在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基于NOMA-OFDM的VLC系统收发电路系统,并采用任意信号发生器,数字示波器等设备,搭建了功能测试与通信性能实验的平台环境,对理论分析与设计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际测试实验表明:NOMA应用于室内VLC系统,在可利用的频谱资源有限及用户一定的情况下,通信速率明显提高,合速率受用户量的影响较小;两用户仿真实验下,误码率为10-4时用户1有5.1dB左右性能提升,用户2有2.1dB左右性能提升,通信可靠性明显提高;基于实验平台,不同功率分配占比对可靠性的影响得到的测试结果和理论分析与仿真基本一致。
宋婷婷[4](2021)在《针对片上光互连网络通信可靠性的研究与优化》文中提出在当今信息时代应用需求爆炸式增长的驱动下,实现高可靠性和高计算性能的超级信息处理系统是片上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工艺技术的长足改进,单芯片上集成成百上千个处理核的多核处理器系统已经实现。在片上多核系统中,由于多任务的并行处理及处理核间海量数据的频繁交换,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的通信架构来实现系统的高性能信息处理。得益于与CMOS兼容的硅光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片上光互连网络(Optical networks-on-chip,ONo Cs)有效解决了传统电互连所产生的高时延、高损耗、带宽限制和通信效率低等问题,其具备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优秀的资源利用率和良好的可拓展性,在超高速光通信、超级计算机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将波分复用技术应用于片上光互连网络能够满足超大容量和超高速率对更高通信带宽的需求。然而,现阶段片上多核光互连网络的通信可靠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一方面,由于硅基光子器件本身的材料属性和当前尚不完美的制造工艺,光载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固有物理损耗和串扰噪声的影响,从而导致网络中多跳通信光信噪比的降低及误码率的增大。另一方面,硅基光开关元件对温度波动和工艺偏差非常敏感,温度及制造工艺的轻微变化都会导致光开关的谐振波长发生漂移,使得光通信链路的物理性能变差,对系统级的通信性能和可靠性造成负面影响。尤其对于采用波分复用技术的片上光通信系统,由上述问题导致的数据通信可靠性降低现象更为严重。因此,本文针对如何提升片上光互连网络的通信可靠性这一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针对多波长片上光互连网络中的串扰特性,将角度优化(60°/120°波导交叉)方法应用于支持波分复用技术的光路由器层和光网络层,以提升光通信链路的物理性能,降低光网络中信号传输的误码率。首先,依次构建了完善的光器件级、光路由器级和光网络级的插入损耗和串扰特性分析模型;其次,基于角度优化方法和理论分析模型设计了优化的Crossbar和Crux光路由器的优化结构,对比分析该方法对光路由器的串扰特性及各端口光信噪比性能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最后,将所设计的角度优化光路由器应用于光网络层,基于Mesh和Torus拓扑结构的片上光网络进行了光网络层的数值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在本文所用参数下可将光网络层的平均光信噪比提升约1.5 d B,其能够有效提升多波长片上光路由器和光网络的光信噪比和误码率性能,实现光网络中更低的误码率传输和数据通信的可靠性提升。2.将信道编码技术应用于片上光互连网络,结合群计数编码方法具有强大检错能力的优势,设计了全电、全光和光电混合的群计数编码器,其中全光和光电混合的群计数编码器基于硅基微环谐振器设计实现。基于仿真软件Interconnect验证了所设计的光电群计数编码器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对其检错效率、能耗和面积开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计数编码方法的错误检测效率可以达到88.2%,相比于奇偶校验方案的检错效率高出36.6%;全电、全光和光电混合的群计数编码器在最坏情况下能耗分别为0.260 f J/bit、56.000 f J/bit和30.386f J/bit;另外,该光电群计数编码器的占芯比例非常小,当Mesh和Torus网络规模增大至10×10时,其面积开销在整个芯片尺寸中的占比小于0.15%。3.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片上光互连网络的高可靠性通信系统,该系统具有错误检测和数据重传功能,可以有效保证目的节点所接收数据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为了减少串扰对通信可靠性的影响,对重传机制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升数据重传的可靠性。基于Opti System仿真系统直观呈现了光群计数编码方法对于实现高可靠光通信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了所提出的光通信机制可以有效提高片上光互连网络中数据通信的可靠性。此外,选择常用的奇偶校验方案作为对照,基于不同的通信机制全面地评估了该可靠性片上光通信系统所付出的功耗和时延代价。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增加了激光源、编码及校验电路,采用群计数方法实现4比特数据的可靠传输相较于不含错误检测机制直接传输需要额外消耗26.4%的功率,相比于奇校验方案需要额外消耗16.3%的功率。基于奇偶校验的重传机制相比于只采用奇偶校验但无重传约需额外35%的零负载端到端时延开销,采用群计数方法重传机制的零负载端到端时延比只采用群计数方法但无重传约多出39%。本文所提出的可靠性提升技术在当前片上集成中切实可行,可以有效提升片上多核光通信网络系统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在数字光通信领域和大规模片上光互连网络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芯片上可靠性光通信系统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何柯思[5](2021)在《高速跳频通信系统的智能干扰防护决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跳频是跳频通信领域研究热点之一,具有跳频速率高、抗跟踪干扰能力强的优点。本文研究高速跳频通信系统中的智能干扰防护决策技术,通过智能决策技术根据感知的环境信息,决策出符合系统性能需求的干扰防护措施,有效对抗各类干扰,保障复杂多变干扰环境下的可靠通信。本文主要研究高速跳频通信系统的智能干扰防护决策技术,包括:高速跳频通信系统智能干扰防护决策方案设计、基于规则的高速跳频通信节点干扰防护决策技术研究和基于神经网络的高速跳频通信节点干扰防护决策技术研究,同时在复杂干扰环境下对基于智能决策的高速跳频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然后分析了高速跳频通信系统和智能干扰防护决策技术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阐述了高速跳频通信系统原理,设计了智能干扰防护决策方案。首先给出了系统的网络架构、时隙分配和链路传输原理,接着针对高速跳频通信系统的通信传输特点,设计了高速跳频通信系统智能干扰防护决策方案,并分别构建了系统频谱汇聚中心和普通节点的抗干扰决策引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和性能评估函数的设计。第三部分研究了基于规则的高速跳频通信节点干扰防护决策技术。首先设计了基于规则的节点干扰防护决策架构,基于规则,研究了跳频频点集合决策算法、干扰抑制方式决策算法、功率和速率模式联合决策算法,最后在几种典型的干扰环境下,将传统干扰抑制算法下的系统性能和基于规则决策算法的系统性能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规则决策的系统获得了更好的抗干扰性能。第四部分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高速跳频通信节点干扰防护决策技术。首先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节点功率和速率联合决策模型,并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确定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判别标准、目标函数、数据源和训练参数;然后根据离线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干扰环境下的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了神经网络决策算法的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和泛化能力。最后,当仿真条件一致时,基于神经网络决策的系统和基于规则决策的系统仿真结果对比发现,两者在干扰环境下都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在功率效率上神经网络决策略优于规则决策。第五部分对复杂干扰环境下高速跳频通信系统传输性能进行了分析。考虑了几种复杂干扰环境场景,分别是固定干扰场景、动态干扰场景和未知干扰场景,在这些干扰场景下对无决策和基于智能决策的系统进行了性能仿真对比,结果表明,当智能决策引擎能较准确及时地获取系统环境信息时,基于决策的系统相较于无决策的系统,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对功率效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佟哲[6](2020)在《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远程故障诊断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托辊作为在矿业生产中具有枢纽位置的矿用带式输送机的核心部件,其发挥着支撑传输带和降低传输阻力等重要作用。作为矿用带式输送机关键的旋转机构,托辊在连续高负荷的运转后难免发生相应的机械故障。托辊发生故障后产生的皮带撕裂及皮带燃烧将直接影响矿用带式输送机的正常连续运输,而其故障引起的链式反映会对整个煤矿开采带来安全威胁。长距离的运输、庞大数量的托辊以及恶劣的工况使得日常巡检和定期维护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存在增加已经严重退化部件超期服役的风险。因此,需要对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进行远程故障诊断,通过信号处理方式分析监测参数及时诊断出是否出现故障,从而合理的安排检修活动,降低时间、人力及物力成本,确保矿用带式输送机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时间尺度模型的变工况大型旋转机械健康管理研究”(项目编号:51475455),以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为研究对象,结合测量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特征提取算法以及模式识别方法,开展基于振动信号的量化误码特性、多数据流传输策略和故障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以期形成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远程故障诊断技术,为矿用带式输送机的安全运行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解决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根据托辊故障信号特点,在分析均匀量化机理基础上,利用傅里叶变换方法,建立了托辊故障信号量化误差模型,涉及的指标包括量化误差及量化误差平方、量化误差一阶矩及二阶矩、量化误差功率谱及理论量化信噪比;基于二进制编码及吉尔伯特-艾略特误码原理,构建了托辊故障信号误码模型,涉及指标包括误码编码一阶矩和误码误差一阶矩;揭示了量化误差和误码误差对故障信号的影响,为量化和误码存在下的故障振动信号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2)针对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远程故障诊断中涉及的多传感器采集数据传输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多传感器故障敏感性差异基础上,提出了无丢包条件下基于优先级的多数据流传输策略;在分析了丢包对故障信号频谱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丢包干扰激励的重传机制;解决了远程故障诊断中如何传输多传感器采集数据问题,降低了远程诊断成本,提高了远程诊断效率。(3)在分析托辊数据变工况条件下域间特征分布差异的基础上,受迁移学习的启发,提出了基于领域适配可迁移特征的变工况诊断方法和基于领域适配迁移学习的变工况故障诊断方法,利用提取的可迁移特征和域不变可迁移特征降低了托辊故障数据域间分布差异,提高了诊断模型泛化能力,改善了变工况故障诊断性能。(4)搭建了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实验平台,包括托辊故障模拟实验台及矿用带式输送机模拟故障实验台。然后,利用上述实验台托辊真实数据对前文所述的远程故障诊断方法有效性进行验证和评估。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远程故障诊断方法可实现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远程故障诊断。论文最后对全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课题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该论文有图130幅,表41个,参考文献217篇。
王顺卓[7](2020)在《闪存错误时空特性感知的固态盘可靠性算法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固态盘(Solid State Drive)因具有高内部并行性、低随机访问延迟、低能耗以及小尺寸等优势,作为主流的存储设备被广泛用于个人电脑和数据中心。近年来,随着5G和大数据技术发展,对存储容量、性能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需求。得益于半导体制程工艺技术、单元多比特技术以及三维堆叠技术的发展,闪存存储密度大幅提升。然而,存储密度的增长是以牺牲可靠性为代价,不可靠的存储介质会引起数据存储可靠性维护开销大和闪存空间利用率不足的问题。因此,如何设计具有高效能、可靠的闪存存储系统,成为了研究热点。为了保证数据存储的可靠性,现有的可靠性算法引发了高昂的存储性能开销。例如,固态盘利用纠错码(Error Correction Code,ECC)纠正数据错误和块级阵列编码(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提供系统级容错保护。纠错过程中产生的解码延迟、块级阵列编码中繁重的校验冗余数据和数据重建操作,极大地影响了系统性能。而且,为了满足闪存存储密度扩展带来的高可靠性需求,固态盘利用过长纠错码(即纠错码校验数据大小超过系统配置的校验数据空间)提高系统的纠错能力。然而,基于过长ECC存储策略中引发的读放大,大幅降低了系统读性能。为了充分利用盘内多级并行性,控制器通常将不同并行单元间相同块编号的闪存块链接成超级块,并以超级块作为盘内闪存空间的管理粒度,在提高系统吞吐量的同时,均衡超级块内闪存块承受的编程/擦除次数。然而,由于闪存块间耐磨损力差异,超级块中弱块会过早损坏,加速了系统故障,致使固态盘失效时,大量闪存块未被充分利用,降低了固态盘内闪存空间利用率。针对上述问题,围绕闪存错误时空特性,展开如下可靠性算法优化研究:为了解决高解码延迟和过长ECC存储导致的读性能下降的问题,首先研究了闪存错误的时间特性(即闪存块的原始误码率随着编程/擦除次数的增加呈现指数型增长),然后探索了闪存生命期内需要的校验冗余数据与系统配置校验数据空间的关系,发现在闪存生命期早期(即闪存块承受的编程/擦除次数较小时),系统配置的校验数据空间没有被充分利用;在生命期末期(即闪存块承受的编程/擦除次数过大时),配置的校验数据空间无法满足系统可靠性需求。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了一种闪存错误时间特性感知的纠错码数据管理策略(LAE),根据闪存错误时间特性自适应调整纠错码数据管理策略。在生命期早期,充分利用配置的校验数据空间,利用短码长的纠错码降低解码延迟;在生命期末期,将过长ECC对应的校验数据作为用户数据的扩展,持久化到不同的并行单元中,充分利用盘内多级并行性,降低过长纠错码引发的读放大对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ECC编码策略相比,LAE可提升系统读性能最大达85.1%;与目前基于过长ECC的数据存储策略相比,LAE可提高系统读性能最大达30.0%。针对盘内RAID组织策略中存在的繁重校验数据和数据重建导致的高昂存储性能开销问题,首先研究了固态盘生命期内的可靠性需求,发现RAID提供的可靠性在生命期大部分时期未被充分利用。然后探索了闪存错误空间特性(即经历相同编程/擦除次数的闪存块具有不同的原始误码率),提出了闪存错误空间特性感知的RAID条带管理策略(WARD)。一方面,WARD根据闪存块的实时磨损动态组织RAID条带,在保证数据存储可靠性的前提下,减少校验数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另一方面,提出预警转移机制,提前迁移坏块中的用户数据,避免数据重建过程带来的性能抖动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RAID组织策略相比,WARD在生命期内提供高且稳定的可靠性,读性能和写性能最大提升分别为19.5%和25.6%。为了提高基于传统超级块组织策略的固态盘寿命,本文首先探索块级与页级的闪存错误空间特性,然后提出闪存错误时空特性感知的超级块组织策略(WAS)。WAS将页级闪存错误空间特性与闪存块磨损检测相结合,设计了一种高效准确的闪存块磨损实时检测策略。基于闪存块的实时磨损,WAS动态地组织超级块,让强块分担原本施加到弱块上的磨损,并且利用一种基于磨损的垃圾回收策略,进一步降低闪存块间的磨损差异,提高固态盘内空间利用率,延长系统的寿命。实验结果表明,WAS策略与传统超级块组织策略相比,以可以忽略的性能开销为代价,提高了30.78%闪存空间利用率,延长了51.3%固态盘寿命。
王兆旭[8](2020)在《智慧协同网络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部署规模迅猛扩张,互联网服务深入人们生活各个角落。与过去有线、静态的传统网络环境相比,高干扰、高动态的网络场景广泛出现。这对网络数据传输性能提出了严苛的需求,亦成为网络架构革新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智慧协同网络是一种全新设计的未来网络体系架构。它具有泛在缓存和族群适配的先进能力,赋予未来网络动态感知、自我调节的综合性、智能化功能,广泛适应未来网络性能、规模、移动性、安全性等更加复杂的需求。其中,高干扰、高动态网络场景下数据传输技术的性能、安全与协同,是智慧协同网络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的核心子集,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在全面调研和深入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依托智慧协同网络设计思想,分别针对性能、安全和协同三个问题展开研究:第一,在高干扰网络环境中,现有端到端传输机制吞吐量低,而现有逐跳传输机制时延高,尚不存在一种兼备高吞吐量、低时延的高性能传输机制。第二,在高动态环境中,现有逐跳传输机制存在安全性设计缺陷,缺乏对链路洪泛攻击的防御能力。第三,在高干扰、高动态的复杂网络环境中,尚不存在一种完美适应该环境的传输机制,且现有传输机制之间缺乏协同实现高性能传输的方法。在这三个问题中,性能与安全是相对平行的两个独立问题,而协同问题是基于性能与安全问题基本解决的成果,进一步提出的更高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包括如下3个方面:(1)针对问题一,提出一种在高干扰网络环境中同时实现高速率和低时延的数据传输机制。该机制的基本设计是:数据以数据包流的形式进行传输,逐跳缓存在沿途具备泛在缓存功能的路由器中。当数据包因干扰误码而丢失,则丢包位置上游的路由器直接发起重传,无需源服务器重传,从而在高丢包率中维持高吞吐量。本文详细阐述了实现数据可靠性控制、拥塞控制和带宽公平性控制的方法。随后,设计与实现智慧协同网络原型系统,并在其中进行了传输机制间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新机制传输时延小,带宽利用率高,抗干扰丢包能力强,带宽公平性强,存储与电能开销较小。(2)针对问题二,提出在高动态环境中防御链路洪泛攻击的主动、被动两种防御机制。两种机制的基本设计是:首先,族群适配功能令路由器收集攻击前后的流量行为数据;然后,设计检测流量异常增长的算法,估算攻击流量的来源方向或来源自治域等信息;最后,依据估算出的流量过滤方案,实现对攻击流量的大比例过滤,尽可能减小合法流量的损失。本文详细阐述了两种防御机制结合智慧协同网络的族群适配能力,实现攻击检测、收集流量行为、生成并执行流量过滤方案的方法,并基于智慧协同网络原型系统验证了两种防御机制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防御机制在高动态网络环境中能够有效防御针对逐跳传输机制的链路洪泛攻击。(3)针对问题三,提出了在高干扰高动态复杂环境中并行兼容、串行互联的两种协同传输方法。并行兼容方法使两种不同的传输机制在同一网络中并行运行,以解决传统端到端传输机制因带宽挤占行为导致公平性失效的问题,实现远、近距离多种网络服务间服务质量的全局最优。串行互联方法令复杂网络环境中的不同区域各自动态适配最恰当的传输机制,并彼此串行互联组成跨多种环境的完整传输路径,实现端到端传输性能的全局最优。本文详细阐述了两种协同传输方法结合智慧协同网络的族群适配能力,实现传输机制间共存、兼容、互联、切换的过程。随后,基于智慧协同网络原型系统设计部署了测试网络,实验验证了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并行兼容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带宽公平性问题,串行互联方法能够实现跨复杂网络环境的端到端传输,其传输性能也高于任一单独的传输机制。
刘畅[9](2020)在《基于沙克总线网络的高速光纤通信链路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电子通信、航空航天、测控技术领域的发展,对于数据通信链路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光纤凭借着较长的中继距离、大容量、宽频带、抗干扰性好等优势,利用光纤作为数据传输媒介的光纤通信系统运用而生,系统中的光纤通信链路成为了关键;只有同时具备了高速又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能力,才能满足目前通信领域的研究趋势。因此,本文展开了基于沙克总线的高速光纤通信链路设计与实现,以满足沙克总线的数据传输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FPGA和光电转换模块设计实现了沙克总线网络中的高速光纤通信链路,本文首先根据任务设计指标要求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高速光纤通信链路总体设计解决方案,随后详细地概述了高速光纤通信链路中需要涉及的各项关键技术,确定了以FPGA为核心的主控芯片,以高速串行技术作为支撑,以光电信号转换模块作为光纤通信的接口,以千兆以太网作为沙克总线网络和上位机通信的接口,以光纤通信可靠性理论为可靠性研究支持,然后从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方面模块化地对设计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最后设计完成将链路进行组网,对总线网络进行可靠性测试。本文最后,对基于沙克总线网络的高速光纤通信链路依次进行了基本功能测试、链路整体测试、链路可靠性测试,并分析了测试结果,结果表明该高速光纤通信链路传输带宽可以达到10Gbps,能够正常进行数据传输,光模块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总线网络实时、安全、可靠,满足指标要求。
王月[10](2020)在《GNSS欺骗干扰效能评估指标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卫星导航的安全应用面临严峻挑战。由此,导航对抗逐渐得到各国重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欺骗干扰技术,作为导航对抗的核心技术之一,也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方向。基于此,以欺骗干扰技术为依托的GNSS欺骗干扰设备正从验证阶段迈入应用阶段,对其效能的有效评估并选取性能优的设备不仅能够增强现代化导航对抗实力,还很大程度上决定目标任务的成功。但在开展相关设备效能评估的过程中,仍存在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备、指标检测方法不具体、评估方法不充分、评估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和权重判断准确度低、整体评估效率低的不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本文围绕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评估指标检测方法、指标体系的优化约简和动态博弈评估方法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为了完善对该领域指标体系研究的不足,从基本指标和欺骗效能指标两个角度,导航信号、定位结果、软硬件性能和实际效用四个层面,建立了适用于评估GNSS欺骗干扰效能的指标体系。得到的结果可为后期顺利开展评估指标的测试做准备。2.基于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具体的指标检测方法并完善其计算模型,再依托搭建的评估试验平台,利用测试方法,开展了仿真实测试验,以分析欺骗干扰效果随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得到的结果可作为提升GNSS欺骗干扰效果的决策依据,也可为指标体系的优化约简时评估指标的量化分析、动态博弈评估方法对应的试验场景搭建及分析做准备。3.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糊综合评判和云模型的评估方法,从增强评估指标相对最优评估结果的关联度和降低定性定量集成指标的模糊性、随机性出发选取优化约简集,以提高整体评估效率。得到的约简集为欺骗信号接入时间、最大欺骗干扰距离、伪距平均绝对偏差、欺骗定位精度、伪距变化率精度和同步时钟守时精度,其综合评估结果对应的评价等级为良好以上,偏差率为9.73%,低于确定原则的偏差临界值(10%),优化约简有效。得到的结果可用于构成对抗博弈策略矩阵中欺骗干扰模式对应的层次型结构中的普适指标。4.为了削弱权值的强主观性,进一步提高权重判断的准确度,考虑到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引入区间理论,主观层面采用区间层次分析-三元联系数联合算法,客观层面采用区间熵权法,对指标进行区间组合赋权。得到的结果可作为动态博弈评估方法中的权重集。5.为了兼顾评估时存在的动态复杂性问题,考虑到影响因素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提出了基于区间模糊综合评判的动态博弈评估方法,构建了对抗博弈策略矩阵中欺骗干扰模式对应的层次型结构和赢利矩阵,并利用该矩阵对某欺骗设备进行实测评估,以验证提出方法的实用性。通过计算得到设备在盲信息条件下的最小赢利值为0.5500,再开展决策分析。结果表明,被测设备在导航对抗的动态博弈中能够施展的欺骗能力强,且提出的方法能够改善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
二、误码率指标测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误码率指标测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电力物联网信息感知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电力物联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2.1 电力线通信技术的标准化发展及现状 |
1.2.2 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发展及现状 |
1.2.3 电力线通信技术的理论研究现状 |
1.3 电力线通信路由及组网算法研究现状 |
1.3.1 PL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研究现状 |
1.3.2 PLC网络路由算法研究现状 |
1.4 电力线通信与无线通信融合技术研究现状 |
1.5 论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2章 电力线与无线信道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电力线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 |
2.3 电力线信道衰减模型与噪声模型 |
2.3.1 电力线信道衰减模型 |
2.3.2 电力线信道噪声分类及模型 |
2.4 无线信道衰落特性 |
2.5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力线信道传输特性识别 |
2.5.1 方法的可行性分析及流程图 |
2.5.2 构建样本及模型识别训练 |
2.5.3 去噪自编码器网络搭建过程 |
2.5.4 去噪效果仿真 |
2.5.5 去噪样本识别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改进蚁群路由算法及电力线通信组网方法 |
3.1 引言 |
3.2 蚁群算法基本原理及组网模型 |
3.2.1 蚁群算法基本原理 |
3.2.2 电力线通信路径的QoS参数 |
3.2.3 电力线通信组网的数学模型 |
3.3 基于迭代激励因子控制的Lévy飞行双蚁群算法 |
3.3.1 迭代激励机制原理 |
3.3.2 Lévy飞行随机过程 |
3.3.3 基于迭代激励因子的改进蚁群路由算法原理 |
3.3.4 I-LDAQ算法性能分析与参数选取 |
3.4 基于I-LDAQ算法的电力线通信组网方法 |
3.4.1 通信协议设计 |
3.4.2 自动组网步骤 |
3.4.3 基于I-LDAQ的组网方法仿真实验与分析 |
3.5 PLC网络路由重构及网络维护实现动态组网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信息感知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方法 |
4.1 引言 |
4.2 低压电力线与微功率无线通信跨层融合方法 |
4.2.1 低压电力线与微功率无线混合通信网络拓扑结构 |
4.2.2 低压电力线与微功率无线通信跨层融合原理 |
4.2.3 CPW网络跨层融合实现过程 |
4.2.4 混合通信网络仿真实验和性能分析 |
4.3 多跳中继宽带电力线通信网络中的OFDM跨层资源分配 |
4.3.1 电力线通信网络OFDM跨层资源分配原理 |
4.3.2 多跳中继PLC网络的OFDM跨层资源分配过程 |
4.3.3 跨层资源分配算法仿真与分析 |
4.4 计及OFDM资源分配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方法 |
4.4.1 计及OFDM资源分配的混合通信网络工作模式 |
4.4.2 参数选取与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电力线无线通信融合技术的配用电网智能感知终端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配用电网智能感知终端总体方案 |
5.2.1 配用电网智能感知终端的功能 |
5.2.2 配用电网智能感知终端设计原则 |
5.3 配用电网多信息融合感知单元 |
5.3.1 ARM微处理器系统 |
5.3.2 电量采集单元 |
5.3.3 非电量采集单元 |
5.4 智能感知终端中的PLC-LoRA多模通信融合技术 |
5.4.1 PLC-LoRa多模通信融合技术原理 |
5.4.2 PLC-LoRa双通道通信的工作模式 |
5.5 智能感知终端的MVPLC-4G/2G桥接中继多模通信融合技术 |
5.5.1 MVPLC-4G/2G桥接中继多模通信融合技术原理 |
5.5.2 MVPLC-4G/2G桥接中继多模通信融合技术的通信协议与组网问题 |
5.6 配用电网智能感知终端的应用实践 |
5.6.1 在企业能效及安全用电监控系统现场信息感知中的应用实践 |
5.6.2 农村偏远地区集中抄表全覆盖中的应用实践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大气激光通信系统PPM调制解调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成果 |
1.2.2 国内研究成果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OOK调制 |
2.2 PPM调制 |
2.2.1 单脉冲位置调制(L-PPM) |
2.2.2 差分脉冲位置调制(DPPM) |
2.2.3 多脉冲位置调制(MPPM) |
2.3 PPM信号特性 |
2.3.1 带宽需求 |
2.3.2 平均发射功率 |
2.4 大气信道对PPM信号传输的影响 |
2.4.1 大气衰减效应 |
2.4.2 大气湍流效应 |
2.4.3 弱湍流信道下的PPM误码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P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
3.1 发射机 |
3.1.1 误码仪 |
3.1.2 FPGA开发板 |
3.1.3 FPGA实现PPM调制 |
3.1.4 直调激光器 |
3.2 光学天线 |
3.3 接收机 |
3.3.1 光滤波器 |
3.3.2 光电探测器 |
3.3.3 限幅放大器 |
3.3.4 FPGA实现PPM解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PM调制解调关键算法设计 |
4.1 位同步模块实现 |
4.1.1 FPGA恢复位同步时钟 |
4.1.2 时钟数据恢复电路(CDR) |
4.2 符号同步模块实现 |
4.2.1 直接法 |
4.2.2 插入法 |
4.3 PPM译码模块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PM调制解调算法仿真与系统实验 |
5.1 PPM调制解调仿真 |
5.1.1 PPM调制仿真 |
5.1.2 PPM解调仿真 |
5.2 PPM调制解调激光通信实验 |
5.2.1 FPGA恢复位同步时钟 |
5.2.2 CDR恢复位同步时钟 |
5.3 OOK调制解调激光通信实验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成果 |
(3)基于NOMA-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背景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相关技术现状 |
1.3.1 可见光通信系统研究 |
1.3.2 OFDM在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研究 |
1.3.3 NOMA在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研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研究的重难点分析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2 NOMA-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原理 |
2.1 可见光OFDM通信系统 |
2.1.1 OFDM基本原理 |
2.1.2 可见光OFDM通信系统 |
2.1.3 可见光通信系统问题分析 |
2.2 NOMA原理 |
2.2.1 NOMA基本思想 |
2.2.2 NOMA发射端原理 |
2.2.3 NOMA接收端原理 |
2.2.4 联合星座图 |
2.3 NOMA与OFDM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3 NOMA-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建模及关键技术 |
3.1 NOMA在可见光通信系统数学模型 |
3.2 脏纸编码 |
3.2.1 脏纸编码的信道模型 |
3.2.2 脏纸编码方案的实现 |
3.3 室内VLC系统信道特征及NOMA功率分配 |
3.3.1 室内VLC系统信道特征 |
3.3.2 系统中的NOMA功率分配 |
3.4 Turbo编码译码 |
3.4.1 Turbo编码 |
3.4.2 Turbo译码 |
3.5 本章小结 |
4 仿真平台搭建与系统仿真分析 |
4.1 NOMA-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流程 |
4.2 信号处理中各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2.1 QAM调制解调实现 |
4.2.2 可见光OFDM调制解调实现 |
4.2.3 串行干扰检测算法实现 |
4.3 NOMA-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有效性分析与仿真 |
4.4 NOMA-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与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测试平台设计及性能实验 |
5.1 基于NOMA-OFDM的可见光通信测试平台设计方案 |
5.2 可见光收发模块电路设计及测试 |
5.2.1 可见光发送模块电路设计 |
5.2.2 可见光接收模块电路设计 |
5.2.3 可见光收发模块功能测试 |
5.3 基于NOMA-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功能测试 |
5.3.1 测试平台搭建 |
5.3.2 功能测试及分析 |
5.3.3 性能测试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针对片上光互连网络通信可靠性的研究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片上光网络实现基础 |
1.2.2 片上光网络可靠性研究 |
1.2.3 光编码技术与光编码器 |
1.3 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片上光互连器件与关键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2 片上光互连基本器件 |
2.2.1 激光器 |
2.2.2 耦合器 |
2.2.3 光波导 |
2.2.4 微环谐振器 |
2.2.5 滤波器与调制器 |
2.2.6 光电探测器 |
2.2.7 光器件数值仿真方法 |
2.2.8 光器件优化理论 |
2.3 光波分复用理论基础 |
2.4 非线性四波混频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串扰特性的片上光互连网络通信可靠性分析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光器件级串扰特性的分析与优化 |
3.2.1 物理结构模型 |
3.2.2 功率分析模型 |
3.2.3 传输特性分析 |
3.3 光路由器级串扰特性的分析与优化 |
3.3.1 串扰特性分析模型 |
3.3.2 光路由器结构优化 |
3.3.3 光路由器性能分析 |
3.4 光网络级串扰特性分析与理论建模 |
3.4.1 片上光Mesh与Torus网络 |
3.4.2 交换机制与路由协议 |
3.4.3 串扰特性分析与建模 |
3.5 片上光互连网络性能仿真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片上光互连网络可靠性编码的研究与设计 |
4.1 引言 |
4.2 片上光群计数编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
4.2.1 理论基础 |
4.2.2 设计实现 |
4.2.3 功能验证 |
4.3 片上光群计数编码器的性能分析与比较 |
4.3.1 检错效率 |
4.3.2 能耗分析 |
4.3.3 面积开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光编码技术的片上光互连网络通信可靠性分析与优化 |
5.1 引言 |
5.2 片上可靠性光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 |
5.2.1 片上可靠性光通信系统设计 |
5.2.2 检错重传机制 |
5.2.3 重传机制优化 |
5.3 仿真分析与性能评估 |
5.3.1 数值仿真分析 |
5.3.2 通信可靠性评估 |
5.3.3 检错能力评估 |
5.3.4 功耗分析与评估 |
5.3.5 时延开销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5)高速跳频通信系统的智能干扰防护决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主要技术研究现状 |
1.2.1 高速跳频通信系统研究现状 |
1.2.2 智能干扰防护决策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技术小结 |
1.3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以及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速跳频通信系统原理与智能干扰防护决策方案设计 |
2.1 高速跳频通信系统原理 |
2.1.1 系统网络架构 |
2.1.2 系统时隙分配 |
2.1.3 系统链路传输原理 |
2.2 高速跳频通信系统智能干扰防护决策方案设计 |
2.2.1 抗干扰决策引擎设计 |
2.2.2 抗干扰性能评估指标及函数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规则的高速跳频通信节点干扰防护决策技术研究 |
3.1 基于规则的节点干扰防护决策架构设计 |
3.2 基于规则的跳频频点集合决策算法研究 |
3.2.1 算法原理 |
3.2.2 算法流程 |
3.3 基于规则的干扰抑制方式决策算法研究 |
3.3.1 算法原理 |
3.3.2 算法流程 |
3.4 基于规则的功率和速率联合决策算法研究 |
3.4.1 算法原理 |
3.4.2 算法流程 |
3.5 基于规则的节点干扰防护决策性能仿真分析 |
3.5.1 仿真条件设置 |
3.5.2 多音干扰环境 |
3.5.3 部分频带噪声干扰环境 |
3.5.4 线性调频干扰环境 |
3.5.5 噪声调频干扰环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高速跳频通信节点干扰防护决策技术研究 |
4.1 基于神经网络的节点功率和速率联合决策模型设计 |
4.1.1 神经网络算法原理 |
4.1.2 输入输出和判别标准设计 |
4.1.3 目标函数设计 |
4.1.4 数据源设计 |
4.1.5 训练参数设计 |
4.2 基于神经网络的决策算法性能分析 |
4.2.1 抗干扰性能 |
4.2.2 容错能力 |
4.2.3 泛化能力 |
4.3 基于神经网络的决策算法和基于规则的决策算法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杂干扰环境下高速跳频通信系统传输性能分析 |
5.1 干扰场景分析 |
5.2 固定干扰场景下系统传输性能仿真分析 |
5.2.1 单干扰场景 |
5.2.2 复合干扰场景 |
5.3 动态干扰场景下系统传输性能仿真分析 |
5.3.1 感知信息及时上报下发 |
5.3.2 感知信息无法及时上报下发 |
5.4 未知干扰场景下系统传输性能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本文主要贡献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远程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
1.5 技术路线与总体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故障信号量化及误码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故障信号量化特性分析 |
2.3 故障信号误码特性分析 |
2.4 实验验证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数据包状态的多数据流传输策略 |
3.1 引言 |
3.2 基于优先级的多数据流传输策略 |
3.3 基于丢包干扰激励的重传机制 |
3.4 实验验证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迁移学习的变工况诊断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领域适配的可迁移特征提取 |
4.3 基于迁移学习的变工况托辊故障识别 |
4.4 实验验证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远程故障诊断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故障实验平台 |
5.3 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远程故障诊断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闪存错误时空特性感知的固态盘可靠性算法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基于NAND闪存的固态存储的基本原理 |
1.3 闪存错误特性 |
1.4 固态盘内可靠性算法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2.固态盘内纠错码解码延迟和可靠性优化研究 |
2.1 引言 |
2.2 纠错码性能开销和可靠性不足问题与分析 |
2.3 闪存错误时间特性感知的ECC数据管理策略 |
2.4 分析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固态盘内RAID条带组织管理策略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RAID组织中存储性能开销和数据丢失风险研究 |
3.3 闪存错误空间特性感知的RAID条带管理策略 |
3.4 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固态盘内超级块组织策略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超级块的固态盘内空间浪费问题 |
4.3 闪存错误时空特性感知的超级块管理策略 |
4.4 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2 英文缩写对照表 |
(8)智慧协同网络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对照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2.1 未来网络体系架构 |
1.2.2 智慧协同网络CoLoR协议体系 |
1.2.3 CoLoR传输层的设计挑战 |
1.2.4 现有数据传输机制 |
1.3 提出问题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高干扰环境面向数据流的逐跳传输机制 |
2.1 引言 |
2.1.1 EF-TP的速率问题 |
2.1.2 HC-TP的时延问题 |
2.2 总体设计 |
2.2.1 控制模型 |
2.2.2 内容标识体系 |
2.2.3 优先级转发 |
2.2.4 单路由规则 |
2.3 可靠性控制机制 |
2.3.1 逐跳可靠性控制 |
2.3.2 端到端可靠性控制 |
2.4 拥塞控制机制 |
2.4.1 逐跳拥塞避免 |
2.4.2 逐跳拥塞缓冲 |
2.4.3 端到端拥塞恢复 |
2.5 仿真结果与性能评估 |
2.5.1 原型系统的设计与部署 |
2.5.2 流开始时延 |
2.5.3 流结束时延 |
2.5.4 带宽利用率 |
2.5.5 带宽公平性 |
2.5.6 缓存开销 |
2.5.7 经济开销 |
2.6 本章小结 |
3 高动态环境传输安全防御机制 |
3.1 引言 |
3.1.1 高动态环境中链路洪泛攻击的新特点 |
3.1.2 现有防御机制的失效 |
3.1.3 僵尸网络分布的不均匀性 |
3.2 主动防御机制 |
3.2.1 攻击检测 |
3.2.2 攻击溯源 |
3.2.3 流量标记 |
3.2.4 流量拦截 |
3.3 被动防御机制 |
3.3.1 日常时段流量监测 |
3.3.2 攻击时段源域身份识别 |
3.3.3 攻击时段源域流量过滤 |
3.4 有效性分析与评估 |
3.4.1 测试系统的设计与部署 |
3.4.2 LFA暴露时间的验证 |
3.4.3 主动防御的有效性 |
3.4.4 被动防御的有效性 |
3.4.5 被动防御的防御效率 |
3.4.6 被动防御的附带损伤 |
3.4.7 被动防御的攻击成本 |
3.5 本章小结 |
4 高干扰高动态复杂环境协同传输方法 |
4.1 引言 |
4.1.1 传输兼容问题 |
4.1.2 传输互联问题 |
4.2 并行兼容方法 |
4.2.1 数据包格式 |
4.2.2 优先级队列 |
4.2.3 路由器架构 |
4.3 串行互联方法 |
4.3.1 协议栈设计 |
4.3.2 传输机制互联方案 |
4.3.3 传输机制切换方案 |
4.4 仿真结果与性能评估 |
4.4.1 测试系统的设计与部署 |
4.4.2 并行兼容方法的有效性 |
4.4.3 并行兼容方法在高干扰环境中的性能 |
4.4.4 并行兼容方法对常规并发服务的支持 |
4.4.5 并行兼容方法的服务质量 |
4.4.6 链路永久中断时的传输性能 |
4.4.7 链路间歇中断时的传输性能 |
4.4.8 高动态场景中的缓存完整性 |
4.4.9 高动态场景中的缓存利用率 |
4.4.10 串行互联方法的传输性能 |
4.4.11 串行互联方法的动态全局最优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沙克总线网络的高速光纤通信链路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纤通信领域研究现状 |
1.2.2 光纤通信链路可靠性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章节架构 |
2.总体方案设计及本文关键技术 |
2.1 链路指标分析 |
2.2 链路方案设计 |
2.3 光纤链路关键技术 |
2.3.1 高速串行收发器概述 |
2.3.2 光纤通信接口协议 |
2.4 通信协议技术 |
2.4.1 以太网通信协议 |
2.4.2 沙克总线通信协议 |
2.5 光纤通信可靠性理论 |
2.5.1 光纤通信链路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 |
2.5.3 光纤通信链路可靠性优化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3.高速光纤通信链路的硬件设计 |
3.1 FPGA控制模块设计 |
3.2 光纤通信模块设计 |
3.3 千兆以太网模块设计 |
3.4 供电模块设计 |
3.5 电路板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4.高速光纤通信链路的软件设计 |
4.1 软件设计概述 |
4.2 光纤通信接口模块逻辑设计 |
4.2.1 光通信模块控制协议 |
4.2.2 高速串行收发器的实现 |
4.2.3 用户逻辑设计 |
4.3 沙克总线网络通信协议设计 |
4.3.1 沙克总线网络路由重构设计 |
4.3.2 沙克总线网络数据寻址设计 |
4.4 以太网模块的逻辑设计 |
4.4.1 TCP/IP协议 |
4.4.2 以太网控制逻辑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链路功能测试结果及可靠性分析 |
5.1 基本功能测试 |
5.1.1 光通道性能测试 |
5.1.2 千兆网通讯测试 |
5.2 基于沙克总线网络的高速光纤通信链路整体测试 |
5.3 链路可靠性测试分析 |
5.3.1 光模块可靠性 |
5.3.2 总线网络可靠性 |
5.4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GNSS欺骗干扰效能评估指标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GNSS欺骗干扰概述 |
1.1.2 评估指标与方法的进展 |
1.1.3 GNSS欺骗干扰效能评估的应用前景 |
1.1.4 本文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不足 |
1.2.1 评估指标研究现状 |
1.2.2 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前人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GNSS欺骗干扰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
2.1 引言 |
2.2 欺骗干扰效能评估原则分析 |
2.2.1 精度原则 |
2.2.2 功率适宜原则 |
2.2.3 概率原则 |
2.2.4 时效原则 |
2.2.5 层次性原则 |
2.2.6 定性与定量原则 |
2.2.7 静态与动态原则 |
2.3 欺骗干扰效能评估指标分类 |
2.3.1 导航信号层指标分类 |
2.3.2 定位结果层指标分类 |
2.3.3 软硬件性能层指标分类 |
2.3.4 实际效用层指标分类 |
2.4 欺骗干扰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2.5 小结 |
第三章 GNSS欺骗干扰效能评估指标检测方法 |
3.1 引言 |
3.2 欺骗干扰效能评估指标检测方法 |
3.2.1 导航信号层指标检测方法 |
3.2.2 定位结果层指标检测方法 |
3.2.3 软硬件性能层指标检测方法 |
3.2.4 实际效用层指标检测方法 |
3.3 仿真与实测试验 |
3.3.1 欺骗干扰效能评估试验 |
3.3.2 欺骗干扰效能评估试验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GNSS欺骗干扰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的优化约简 |
4.1 引言 |
4.2 基于GRA与 FCA的评估方法 |
4.2.1 评估方法的基本原理 |
4.2.2 欺骗干扰效能的评估方法 |
4.3 基于云模型的评估方法 |
4.3.1 评估方法的基本原理 |
4.3.2 欺骗干扰效能的评估方法 |
4.4 实例分析 |
4.4.1 基于GRA与 FCA的实例分析 |
4.4.2 基于云模型的实例分析 |
4.4.3 评估指标体系的优化约简 |
4.5 小结 |
第五章 GNSS欺骗干扰效能动态博弈评估方法 |
5.1 引言 |
5.2 对抗博弈策略矩阵及对应层次型结构建立 |
5.2.1 对抗博弈策略矩阵建立 |
5.2.2 欺骗干扰模式的层次型结构建立 |
5.3 基于区间模糊综合评判的赢利矩阵确定 |
5.3.1 因素集和评价集确定 |
5.3.2 单因素综合权重确定 |
5.3.3 单因素的隶属度确定 |
5.3.4 欺骗干扰模式最终得分确定 |
5.3.5 欺骗干扰效果赢利矩阵确定 |
5.4 基于盲信息的混合策略博弈 |
5.4.1 赢利矩阵求解 |
5.4.2 混合策略博弈 |
5.5 实际场景下欺骗干扰决策的动态分析 |
5.5.1 试验场景及最小赢利值获得 |
5.5.2 欺骗干扰决策的动态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误码率指标测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电力物联网信息感知的电力线与无线通信融合关键技术研究[D]. 史建超.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2]大气激光通信系统PPM调制解调技术研究[D]. 姬铖悦.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基于NOMA-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研究[D]. 梁源.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4]针对片上光互连网络通信可靠性的研究与优化[D]. 宋婷婷. 西南大学, 2021(01)
- [5]高速跳频通信系统的智能干扰防护决策技术研究[D]. 何柯思.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矿用带式输送机托辊远程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佟哲.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7]闪存错误时空特性感知的固态盘可靠性算法优化研究[D]. 王顺卓.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8]智慧协同网络数据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 王兆旭.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9]基于沙克总线网络的高速光纤通信链路设计与实现[D]. 刘畅. 中北大学, 2020(11)
- [10]GNSS欺骗干扰效能评估指标与方法研究[D]. 王月.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