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恶性肿瘤患者确诊所需天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茵[1](2021)在《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以及大数据战略的深入实施,使得大数据成为科技创新引领与决策支撑的重要战略资源,科学研究与实践正在完成“假设驱动”到“数据驱动”的巨大转变,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利用能够为社会发展、政府治理、国家安全等提供新的动能。围绕国家大数据战略,丰富和拓展大数据应用创新领域,推动管理升级,给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政府部门带来许多新的重要课题。其中面向健康服务供给侧的决策支持、决策引导和决策创新中的数据驱动、数据价值转换问题即是管理学、数据科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更是情报学应对大数据环境开展智慧型情报服务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健康医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使医院管理和医院管理者的观念都随之变化。数据驱动对医院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提升医疗管理决策质量的角度出发,构建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过程模型,分析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并展开实证研究,为数据驱动决策领域的研究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为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对策及建议。基于此,通过界定“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医院管理评价”与“数据驱动决策”等相关概念,以回顾数据驱动决策、面向医疗健康领域的数据驱动决策、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以及数据驱动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法、半结构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扎根理论法、结构方程法、统计分析法、机器学习法分析了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的过程模型和影响因素模型,并构建了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围绕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这一核心研究内容,本文第三章在已有BASM模型研究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管理决策场景的特殊性,探索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的运行机理,构建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模型,以梳理驱动的路径,理清其中的内在逻辑。该模型由处理过程模型及支持过程模型两部分构成,旨在分别回答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中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数据本身如何转化并如何嵌入到医院管理决策过程中,二是医院中能够支持并且推动数据驱动决策的途径是什么。第四章采用扎根理论进行了面向医疗管理领域数据驱动决策的影响因素识别研究,编码面向医院管理者的半结构化访谈资料,经过饱和度测试,最终识别出了四个维度的影响因素。第五章在对影响因素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一步验证影响因素,探讨相关变量的权重和关系。阐述各个因素对医院管理决策的影响关系,验证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因素模型。第六章整合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过程模型和影响因素模型,构建支持医院管理决策全过程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探讨过程模型与影响因素模型的内在联系。第七章根据已构建的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进行基于DRGs分组的医疗服务能力评价和医生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的实证研究,修正和完善已构建的模型。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模型。基于现有的数据驱动决策机制模型,结合医院管理实践,构建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模型,该模型由处理过程模型及支持过程模型两部分构成,处理过程模型包括面向医院管理决策的数据处理过程和数据驱动的医院管理决策处理过程。决策处理过程既是数据处理过程的最后阶段,对数据处理的结果进行展示与应用,又会不断地产生新的数据,前推已有数据的老化和错误,补充和修正数据处理过程。而数据处理过程以决策处理过程中的阶段性需求为导向,能嵌入到决策处理过程的所有阶段,为决策处理的全流程服务。支持过程模型主要涉及两用户一技术。两用户包括数据分析人员和管理者,使能技术是创建和改进能够嵌入到操作系统的分析工具,这三个主体不能割裂独立,而可以互相转化并可能同时存在,共同对数据和决策进行处理,支持处理过程模型运转。(2)系统分析了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影响因素。对主观及客观上影响管理者数据驱动决策的因素进行整合和相关分析,确定四个核心影响因素范畴分别是医疗数据质量,信息技术,医院组织管理和管理者信息素养,构建了影响因素模型,发现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能受到管理者信息素养、医院组织管理和信息技术的正向影响,其中管理者信息素养最强,其次是医院组织管理和信息技术;医院组织管理对医疗数据质量、管理者信息素养、决策目标均有影响,对医疗数据质量的影响要强于管理者信息素养;医疗数据质量能够对信息技术产生正向影响;信息技术对决策目标具有正向影响。(3)构建了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将过程模型与影响因素模型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打造数据驱动决策模型,将医院数据质量标准化管理贯穿于医院管理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提升医务人员的信息技术、高效化管理增效医院组织三个方面分析模型的实现,提出模型优化建议。(4)基于DRGs的肺癌医疗服务绩效分析实证研究。模拟医院管理中运用DRGs分组工具解决绩效问题的真实场景,应用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模型,优化DRGs分组,优化绩效管理。研究最终确定性别、年龄、入院途径、离院方式、住院次数、医保付费方式、是否手术、合并症严重情况八个因素为影响肺癌医疗服务费用的因素,构建了8个DRGs分组,其中合并症严重程度、是否手术、住院次数是决策树分组的分类结点变量。选用医疗服务能力的指标(DRGs总权重、CMI)根据获取的数据进行比较,完成绩效评价工作,实现基于数据驱动决策的绩效管理。
柴慧[2](2021)在《肝移植受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了解肝移植受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分析影响肝移植受者出院准备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肝移植受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对肝移植术受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为肝移植受者构建出院服务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2月-2021年1月选取杭州市某三级医院肝胆外科(肝移植)符合纳入标准的145例肝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出院前4小时,采用纸质版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资料调查表、成人出院准备度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e3.1进行数据录入,IBM 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患者一般资料、疾病相关资料与出院准备度量表,满足二分类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分类变量满足方差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用Person相关分析社会支持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自我效能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纳入分析145例肝移植受者,肝移植受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80.41±10.50),总条目均分为(8.20±0.477),四个维度标准化均分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预期社会支持维度(8.65±0.589)、院外应对能力维度均分(8.37±0.861)、自身状况维度均分(8.22±0.67)、疾病知识维度均分(7.89±0.66)。2.肝移植受者出院指导质量总分为肝移植受者出院指导质量总条目均分为(7.94±0.57),接近于中高水平。需要内容维度标准化均分为(7.38±0.514),获得内容维度标准化均分为(7.07±0.70),指导技巧及效果维度均分为(8.37±0.59)。3.肝移植受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9.50±5.78),主观支持维度(20.81±3.41),客观支持维度(11.98±1.87)和支持利用度(6.70±2.03)。4.肝移植受者自我效能总分为(47.43±5.60),处于较高水平。症状管理维度(31.16±3.81),疾病共性管理维度(16.26±2.30)。5.肝移植受者的出院准备度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0.727);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呈正相关(r=0.661);出院准备度与慢性病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769)。6.影响肝移植受者出院准备度的因素有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出院指导质量、并发症、性别、带管出院、住院期间家庭主要照顾者、慢性病,能解释回归方程76.8%的变异。研究结论:1.本组共计入145例肝移植受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高水平。2.肝移植受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均呈正相关。3.肝移植受者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的有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出院指导质量、并发症、性别、带管出院、住院期间家庭主要照顾者和合并慢性病种类数。
郤丽娟[3](2021)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调查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2.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对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1.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健康生态学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便利抽样法,利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量表、老年综合评估量表在术前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者手术麻醉相关因素及血液指标。采用神经心理测试量表在术前1天晚间及术后第3天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2.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对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采用随机对照法,将70例接受全麻胃肠恶性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组。干预组分别在术前1天、麻醉诱导前30 min至手术结束、术后第1天至术后第3天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对照组采用假穴疗法。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及术后第3天认知功能评分;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水平。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横断面调查最终纳入221例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95例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43.0%。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在年龄、受教育水平,术前衰弱、抑郁、睡眠,术前血红蛋白、白蛋白、D-二聚体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术前衰弱、术前白蛋白水平低、D-二聚体水平高为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2.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对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认知功能评分、术前血液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认知总分及定向、记忆、回忆3个维度得分低于术前与干预组,术后S100β、IL-6、CRP水平显着高于术前与干预组(P<0.05)。CRP(W=0.940,P=0.170)、IL-6(W=0.911,P=0.070)、S100β(W=0.942,P=0.179)均符合球形检验。时间效应、时间*分组的交互效应以及组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7例(23.33%)、对照组12例(40.00%)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干预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高龄、术前衰弱、术前白蛋白水平低、D-二聚体水平高为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高龄胃肠恶性肿瘤患者的认知功能,通过改善术前衰弱程度,改善术前白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来提高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2.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可提高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略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改善术后炎症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朱艳[4](2021)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安全感和出院准备度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安全感与出院准备度的现状,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安全感对其出院准备度的影响机制,为保障乳腺癌术后患者出院安全,提高其出院准备度水平,降低其非计划性再入院率,提升术后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10月~2020年9月份,便利抽取安徽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40名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患者一般特征资料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安全感量表、出院准备度量表以及心理一致感量表为调查工具。结果1.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中乳腺癌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84.88±15.69)分,处于中等水平,3个维度得分情况为:预期性支持(7.45±1.65)分、个人状态(7.20±1.70)分、适应能力(6.70±1.63)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0.54±6.37)分,处于中等水平,三个维度得分分别为:客观社会支持(14.92±2.60)分,主观社会支持(19.17±4.10)分,对支持的利用度(6.45±2.20)分。心理一致感(56.72±12.69),其中意义感维度(18.90±4.00)分,可控制感(17.28±4.89)分,可理解感(20.53±5.06)分。安全感总分为(55.81±10.60)分,其中人际安全感因子得分(28.73±5.30)、确定控制感得分(27.08±5.90)。2.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受教育程度、居住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发病情况、临床分期、住院天数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水平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临床分期、住院天数、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安全感,共同解释出院准备度总变异的58.5%。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出院准备度与心理一致感呈显着正相关(r=0.670,P<0.01);出院准备度与社会支持呈显着正相关(r=0.252,P<0.01);出院准备度与安全感呈显着正相关(r=0.611,P<0.01);社会支持与心理一致感呈显着正相关(r=0.426,P<0.01);社会支持与安全感呈显着正相关(r=0.317,P<0.01);安全感与心理一致感呈显着正相关(r=0.703,P<0.01)。5.SPSS-PROCESS宏程序检验出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心理一致感、安全感在社会支持和出院准备度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33,占社会支持对出院准备度的总效应的51.40%。6.Amos 23.0软件构建了心理一致感、安全感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社会支持与出院准备度之间中介效应结构方程模型且有较好的拟合度。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一致感、安全感在社会支持与出院准备度之间起链式中介的作用。因此,建议医护人员关注乳腺癌术后患者出院准备情况,及时评估其出院准备度水平,通过制定有针对性措施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状况,提升其心理一致感、安全感水平,提高患者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从而增加患者出院准备度,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
方雯[5](2020)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术前衰弱状态及其对康复结局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的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术前衰弱的发生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探讨术前衰弱对老年KOA患者单侧TKA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为临床促进老年患者TKA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骨科医院和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病房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30例老年KOA患者为调查对象。(1)所有患者于入院当日或术前,以面对面逐一询问的方式进行一般资料的收集,应用衰弱量表(Fatigue,Resistance,Ambulation,Illness,and Loss of weight,FRAIL Scale)、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表(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AKS)、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aces Pain Scale-Revised,FPS-R)评估老年患者术前衰弱水平、膝关节功能分级及膝关节疼痛程度,同时应用骨科医用量角器测量老年患者术前膝关节屈曲度。(2)根据FRAIL得分,将>2分的患者划分为衰弱组,≤2分为非衰弱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使用步行辅助工具时长、住院总天数及总住院费用;至术后第3天、第7天时,应用骨科医用量角器及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度情况和术后膝关节疼痛程度进行测量评估;至术后第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除继续评估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程度和测量术后膝关节屈曲度外,增加对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分级的评估。(3)将收集的原始数据双人录入Excel软件建立调查数据库,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本研究所涉及的统计学方法主要包括: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广义估计方程、Spearman相关性检验,检验水准a=0.05。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单侧全膝关节置换老年患者230例,根据衰弱量表(FRAIL Scale),术前衰弱(FRAIL得分>2分)的检出率为67.8%(156/2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过去半年住院史、是否使用步行辅助工具、使用步行辅助工具类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膝关节疼痛年限、患慢性病种类、术前FPS-R评分以及术前AKS评分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2 000元:OR=12.598,95%CI(2.771,57.272),P<0.05;2 001~元:OR=5.972,95%CI(1.318,27.053),P<0.05]、BMI[异常:OR=3.007,95%CI(1.426,6.339),P<0.05]、膝关节疼痛年限[6~年:OR=2.447,95%CI(1.016,5.895),P<0.05;11~年:OR=6.072,95%CI(2.257,16.340),P<0.05;>15年:OR=7.638,95%CI(1.763,33.097),P<0.05]、术前FPS-R评分[>6分:OR=3.506,95%CI(1.672,7.354),P<0.05]是老年KOA患者TKA术前衰弱的影响因素。(2)至术后6个月时,共失访8例患者,失访率为3.5%。两组比较,衰弱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使用步行辅助工具时长及住院总天数均较非衰弱组患者长,且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住院费用也高于非衰弱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显示,经过校正家庭人均月收入、BMI、膝关节疼痛年限、术前FPS-R评分因素后,与非衰弱组相比,衰弱组患者TKA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膝关节疼痛FPS-R评分更高(β=0.905,95%CI:0.574~1.236;P<0.001)、膝关节屈曲度(β=-7.094,95%CI:-9.081~-5.107;P<0.001)及膝关节功能AKS评分相对更低(β=-4.033,95%CI:-5.601~-2.465;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所有的测量时间点中,术前衰弱得分与术后膝关节疼痛FPS-R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P<0.001)、与术后膝关节屈曲度及膝关节功能AKS评分之间存在负相关(P<0.001)。结论:(1)老年KOA患者单侧TKA术前衰弱的检出率较高,同时易受家庭人均月收入、BMI、膝关节疼痛年限及疼痛程度多种因素的影响。(2)术前衰弱状态对患者TKA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存在负性影响,可致患者术后关节疼痛感增强以及关节屈曲功能恢复延迟,增加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及住院总费用、延长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使用步行辅助工具时长以及住院时间。
蔡利[6](2020)在《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的构建及评价》文中认为目的1.探究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并探析其影响因素;2.以中层转换理论和行为改变轮(Behavior Change Wheel,BCW)理论为基础,构建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共分为四部分:1.现况调查阶段: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3月在郑州某3家三甲医院首次置管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为问卷调查对象,主要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应对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分析其影响因素。以IBM SPSS Statistics 21.0统计软件为基础,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t检验等方法分析数据,检验水准为α=0.05。2.质性研究阶段:基于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的深度访谈资料,分析总结出患者出院准备阶段现存的问题及需求。3.干预方案构建阶段:结合前期研究初步拟定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通过专家咨询对干预方案进行论证,借助预试验发现干预方案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及可操作性。4.干预方案实施阶段:采用类实验性研究对干预方案进行评价,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肾脏内科一病区和二病区中符合纳入标准且自愿参加的89名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为干预对象,以病区为单位依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干预组共干预45例,对照组干预44例。对照组接受透析操作的知识及技能、健康指导等常规教育内容,干预组在科室常规健康指导基础上实施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采用以团体活动为主、个体干预为辅的方式,针对患者出院前的个人状态、家庭状况及社会适应问题实施干预。以分批次的干预形式进行,每批患者干预3周,干预总时长为5个月。干预前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血肌酐水平,干预后即时收集其出院准备度得分、出院指导质量得分、自护能力得分及血肌酐水平,干预后1月、干预后3月均收集其应对效能得分、生活质量得分、血肌酐水平及非计划性再入院率。以IBM SPSS Statistics 21.0统计软件为基础,主要采用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广义估计方程等方法分析数据,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现况调查阶段本研究共获得有效问卷240份,筛除无效问卷7份,有效率高达97.1%。(1)初置管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范围56~113分,平均得分(81.14±12.35),条目均分(6.76±1.02)分,其中个人状态维度得分最低(6.29±1.21),预期性支持维度得分最高(6.92±1.32)分;出院指导质量得分(124.82±15.34),应对效能得分(45.56±6.64),社会支持得分(33.52±3.49)分。(2)通过相关分析、t检验及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症数、居住地、血肌酐水平、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及应对效能水平为其出院准备度的重要影响因素。2.质性研究阶段共选取13名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质性访谈,提取的主题依次为:①生理问题异常(生理指标超标、生理适应性弱)、②心理问题突出(负性情绪、逃避应对、自我效能感低)、③家庭角色弱化、④家庭照顾与支持缺乏、⑤专业人员支持需求(疾病知识需求、疾病技能需求)、同伴支持需求、⑥社交功能退缩。3.干预方案构建阶段构建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①干预设计:类实验性研究;②干预方式:团体活动为主,个体干预为辅;③干预实施者:研究者、专科护士、心理医生等;④干预时长:每批患者干预3周,共干预4次;⑤干预内容:以患者在由医院过渡到家庭过程的问题为干预的核心内容,通过针对性干预提升其出院准备度水平;⑥评价时间及指标:干预前(患者基线资料、应对效能得分及生活质量得分)、干预后即时(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自护能力、血肌酐水平)、干预后1、3月(应对效能得分、生活质量得分、血肌酐水平及非计划性再入院率)。4.干预方案实施阶段(1)干预组出院准备度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得分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出院指导质量、出院前实获知识维度、内容差维度、出院指导技巧及效果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得分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出院前需获知识维度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自护能力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应对效能总分及胜任力维度得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其交互效应、组间效应及时间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将认知水平及自信程度维度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显示认知水平得分在交互效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时间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自信程度得分在交互、组间及时间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总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将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维度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分析,显示生理健康得分在交互、组间效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时间效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心理健康得分在组间、时间及交互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客观指标比较,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肌酐水平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组间效应无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再入院人数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可得干预后1月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3月无差异(P>0.05)。结论1.本研究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不同年龄、居住地、血肌酐水平、合并症数的患者出院准备度有差异;患者的出院指导质量、社会支持及应对效能是其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2.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的质性访谈结果确定干预方案的核心内容,使其更具针对性,专家咨询及预试验能发现干预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以确保干预方案的顺利进行。3.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对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生活质量及应对效能水平具有增益作用,增强其自护能力,同时可降低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及非计划性再入院率。
李超丽[7](2020)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比较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在一般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自护能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便为护理人员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吉林省三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以三所医院一年中所接收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数量为依据,采取2:2:1的比例发放问卷共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2份,有效回收率为94.4%。研究工具采用自制的一般社会人口学调查表,照护依赖量表(CD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Q-C30)。问卷回收后先将数据录入到Excel表格整理,之后导入到SPSS20.0统计软件中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中所采用的统计方法有描述性、ANOVO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结果:(1)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得分为(57.54±8.17)分,整体处于中度依赖水平,生理维度总得分为(35.67±5.89)分,心理社会维度总得分为(21.86±4.17)分。轻度依赖水平者占37.5%,中度依赖水平者占54.6%,重度依赖水平者占7.90%。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在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工作状态,手术方式,术后天数及主要陪护者因素上得分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总分为(110±14.29)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概念维度得分为(20.06±3.45)分,自我护理责任感维度得分为(16.81 ±2.80)分,自我护理技能维度得分为(30.15±4.45)分,健康知识水平维度得分为(42.99±7.41)分。自我护理能力级别处于低等水平的为0人,处于中等水平的为194人,占总体人数的64.2%,处于高等水平的为108人,占总体人数的35.8%。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在患者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工作状态,支付方式,住院史,治疗方式,术后天数及主要陪护者因素上得分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57.97±19.12)分,患者生活质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功能领域中的躯体功能维度得分为(71.30±17.80)分,角色功能维度得分为(63.74±25.74)分,认知功能维度得分为(78.31±18.11)分,情绪功能维度得分为(66.58±17.14)分,社会功能维度得分为(59.93±21.67),症状领域中的疲倦子量表得分为(35.58±18.83)分,疼痛得分为(25.05±16.79)分,恶心呕吐得分为(32.84±22.71)分,呼吸困难得分为(10.26±1 5.89)分,失眠得分为(30.13±23.86)分,食欲得分为(38.41±22.82)分,便秘得分为(26.05±21.70)分,腹泻得分为(11.48±18.65)分,经济困难得分为(37.42±27.61)分。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在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支付方式,治疗方式,主要陪护者因素上得分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4)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程度与自我护理能力成负相关(P<0.05):患者照护依赖程度与生活质量成负相关(P<0.05);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成正相关(P<0.05)。(5)本研究对患者生活质量各影响因素进行分层线性回归分析后得出治疗方式,自护能力(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巧,健康知识水平)是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1)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程度和自我护理能力均处于中等水平,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2)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存在相关性。即患者照护依赖程度越低,自我护理能力越高,生活质量越好。(3)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疾病治疗方式、自我护理能力。照护依赖与自我护理能力均可较好的预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三个变量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医护工作者应该鼓励患者减少对他人的依赖,通过相关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陈媛媛[8](2020)在《重大疾病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以肠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显着升高,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发病率甚至仅次于肺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当中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重视重大疾病的防控工作。而在进行疾病防控工作过程当中,会受到技术,设备,药品等各种各样因素的限制,这就使得整个操作过程当中的费用越来越高,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当中,如何进一步的降低费用,是各个国家共同面对的难题。在本文研究过程当中,主要是分析肠癌患者的医疗费用结构,找出导致费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对费用变化的趋势以及构成比例各方面进行探究,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明确,为肠癌患者住院费用的控制提出一些对策,也为按病种付费提供参考。本研究从肠癌住院患者个人情况、疾病特征、住院费用构成情况等方面出发,分析该病种费用结构的变化趋势,探讨影响单病种住院费用的相关因素,促进医院积极地规范医疗行为,防止过度医疗,便于控制医疗费用,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有利于医保管理基金健康持续的发展,大大降低了风险,加大了医疗保障能力和水平,从而减轻病人疾病经济负担,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有助于加强医院经营能力及管理效率,能够提高医疗工作整体效率,能够保证整体的服务水平,让医院能够更好的进行自身管理活动。因而在本文研究过程当中,通过对肠癌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分析,能够帮助医院实现资源的良好配置,也能够更好的进行监管,此外还能够提高医疗质量,更好的对医疗费用进行把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医院His系统,结合统计学研究方法,获取2014-2018年期间所有肠癌住院患者的临床诊疗信息、病历首页和治疗费用资料,分析费用构成,研究其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提出肠癌患者住院费用控制对策。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相关概念,包含单病种付费、DRGs付费、临床路径等名词的意义,同时阐述了卫生服务需求理论、成本效果分析理论和控制论;第二部分对费用构成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分析肠癌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及住院费用构成及其变化趋势;第三部分对肠癌患者住院费用问题及原因分析,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各因素与住院费用间关系。发现问题,分析了解问题存在的原因;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完善费用控制对策,根据研究结果,针对前述问题及出现的原因,提出肠癌住院费用控制对策。本次研究选用的分析方法有一般统计性描述和综合评价、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大肠癌人均总费用是67864.56元,药费、治疗费和其它费用在住院总费用构成中占前三位。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结直肠癌诊疗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年龄、入住年份、住院天数、转归情况、付款方式。其他费用和药费对次均住院费用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关联性比较强,是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项目。此外手术费以及其他检查费用也会对住院费用变化影响较大,其中其他费用和检查化验费引起住院费用的变化上升。住院天数是影响住院费用当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也会对整体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故此,提出重大疾病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控制的策略:加强宣传教育,结合临床路径,合理缩短住院天数;降低药品费用和检查费用,控制医疗总费用;改革补偿机制,推行按病种收费的预付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建设良好的医德医风。
李潇[9](2020)在《云南农村老年人主要慢性病患病、疾病经济风险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云南省农村地区老年人五种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患病现状、生活行为方式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测算云南农村地区老年人五种常见慢性病的疾病经济风险;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云南农村地区老年人五种常见慢性病患病数量及疾病经济风险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识别出慢性病预防及干预的重点人群和脆弱人群,提出改善与控制慢性病的管理对策。[方法]研究是横断面研究设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833名≥60岁的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家庭经济状况、五种常见慢性病的患病情况、生活行为方式、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和医疗卫生支出(住院费、门诊费、药费、住宿费、交通费和营养费)。并通过体格检查测量当地农村老年人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空腹血糖和血压。采用χ2检验比较老年人五种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相关行为方式、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及因病致贫发生率;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比较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经济风险和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用主成分分析构建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position,SEP);采用Amos22.0软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五种常见慢性病患病数量及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1.云南省农村调查地区老年人五种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50.6%、糖尿病10.2%、冠心病5.5%、脑卒中6.4%、COPD5.4%和共病的16.1%。其中女性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男性,而男性COPD的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COPD和共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5);家庭财产差的老年人其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COPD和共病的患病率高于家庭财产好的老年人(P<0.01)。医疗服务可及性差的老年人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COPD和共病的患病率高于医疗服务可及性好的老年人(P<0.01)。随SEP的升高,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COPD和共病的患病率降低(P<0.01)。2.在云南省农村调查地区的老年人中,吸烟、饮酒、肥胖、中心性肥胖、缺乏体力活动、睡眠质量差、有慢性病家族史和SEP好的比例分别为21.2%、15.2%、6.6%、52.8%、51.1%、46.7%、20.3%和40%。吸烟、饮酒、肥胖、中心性肥胖、缺乏体力活动、睡眠质量差和有家族史的老年人,其患1种、2种和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患病率高于没有吸烟、饮酒、肥胖、中心性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和睡眠质量差及没有家族史的老年人(P<0.05)。3.云南省农村调查地区老年人五种常见慢性病的两周就诊率在22.5%-33.6%之间,以COPD患者最高;应就诊而未就诊率在34.1%-44.7%之间,以糖尿病患者最高;年住院率在30.8%-48.7%之间,以脑卒中患者最高;应住院而未住院率在3.9%-11.3%之间,以冠心病患者最高。4.云南省农村调查地区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COPD的老年人的年人均直接疾病经济负担分别为2210.3元、3232.0元、4125.4元、3783.4元和3483.8元;冠心病、脑卒中和COPD的疾病经济风险:相对风险度和校正相对风险度高于整体调查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COPD的医保报销前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分别为32.7%、38.5%、39.3%、41.4%和39.7%,医保报销后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分别为26.3%、30.8%、37.1%、37.3%和35.1%;因病致贫发生率在医保报销前分别为28.1%、27.7%、35.1%、32.8%和39.3%,在医保报销后分别为 11.3%、15.4%、17.9%、18.0%和 13.7%。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病家族史、生活行为因素、SEP和性别对慢性病患病数量的影响除起到直接作用外,还有间接作用,其总路径系数分别为:0.25、0.22、-0.08和0.03。其中慢性病家族史通过影响体型,生活行为因素通过影响体型和缺乏体力活动,性别通过影响体型、生活行为因素和SEP导致慢性病患病数量增加;SEP通过影响睡眠质量可减少慢性病患病数量。体型、缺乏体力活动和睡眠质量对慢性病患病数量的影响起到直接作用,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24、0.08和-0.09,其中体型和缺乏体力活动可增加慢性病患病数量,睡眠质量好可减少慢性病患病数量。年龄对慢性病患病数量的影响只有间接作用,通过影响缺乏体力活动和SEP导致慢性病患病数量增加,其总路径系数为0.06。6.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住院情况、年门诊就诊次数和是否患慢性病共病,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60、0.16和0.14。糖尿病患者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住院情况和年门诊就诊次数,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61和0.11。冠心病患者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住院情况、人口学特征和门诊就诊次数,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58、0.17和0.17。脑卒中患者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住院情况、慢性病共病和年门诊就诊次数,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65、-0.21和0.23。COPD患者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为患者住院情况,其路径系数为0.41。[结论]1.云南省农村调查地区老年人的高血压和脑卒中患病率高于国内其它地区;糖尿病、冠心病和COPD的患病率低于国内其他研究。慢性病患病率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的分布中存在差异。2.五种常见慢性病患病数量的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慢性病家族史、生活行为因素、SEP和性别对慢性病患病数量的影响除起到直接作用外,还有间接作用;体型、缺乏体力活动和睡眠质量对慢性病患病数量的影响起到直接作用;年龄对慢性病患病数量的影响只有间接作用。各因素构建出复杂的路径网络对慢性病患病数量产生综合影响。其中慢性病家族史、生活行为因素、体型、缺乏体力活动、女性和年龄增长可导致慢性病患病数量增加;SEP好和睡眠质量好可减少慢性病患病数量。3.云南省农村调查地区患五种常见慢性病的农村老年人,两周门诊就诊率均低于国内其他研究;应就诊未就诊比例高于国内研究,特别是患糖尿病老年人;1年内住院率高于国内研究,特别是患脑卒中老年人;应住院未住院率低于国内研究。4.云南省农村调查地区患冠心病的老年人直接疾病经济负担最重,其次为脑卒中和COPD的老年人;患冠心病、脑卒中和COPD的老年人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因病致贫发生率和相对风险度最高。5.不同疾病的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在各个模型中存在差异,但是五种疾病的住院情况都是导致直接疾病经济负担增加的不利因素,其中影响较大的为住院天数和住院医院级别。
王璟[10](2020)在《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在患者术后、化疗中期、化疗结束及化疗结束后3个月各时段照顾负担的水平;分析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从患者术后到化疗结束后3个月照顾负担的轨迹及其潜类别;分析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不同时间点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及照顾负担各潜类别影响因素,并对患者生命质量和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进行主客体依赖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纵向研究设计,以照顾者适应模型和癌症家庭照顾模型为指导,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中科院肿瘤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鄂尔多斯中心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医院等医院,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85对大肠癌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在患者手术后、化疗中期、化疗结束、化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调查表、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QOL-C30)、照顾者-一般情况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FCTI)、简易应对量表、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CRA)。利用SPSS22.0、MPlus8.3、SAS9.4及Statal5.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广义方程估计、潜变量分类增长模型、主客体依赖模型。结果:(1)对大肠癌患者不同时期生命质量的15个维度进行描述,躯体、角色、情绪、认知以及社会功能维度与总健康的得分在化疗中期处于低值,说明患者在化疗中期时,总健康与躯体、角色、情绪、认知以及社会功能较差,除去失眠,患者的疲乏、恶心呕吐、疼痛、气促、失眠、食欲减退、便秘及腹泻等在化疗中期较为明显,而患者在手术后失眠症状较其他时期更为严峻,并且患者在化疗结束后经济困难较其他时期更为严重。(2)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普遍存在照顾负担,对照顾者影响较大的是“时间受打扰”和“经济困难”两个维度;照顾负担在随访期间先上升后下降,在化疗中期较为严重。照顾者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在化疗中期得分最低;而照顾者照顾能力和消极应对趋势为先升后降,在化疗中期得分较高。(3)不同时期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因素不一,临床工作人员应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手术后,影响照顾负担的患者因素包括:直肠癌患者、患者收入较高、患者认知功能较差,照顾者因素包括:照顾者需照顾他人、、照顾能力欠缺且采取消极应对,会加重照顾负担。化疗中期,影响照顾负担作用由大到小依次是患者恶心呕吐、患者性别、患者情绪功能、照顾者消极应对以及照顾者民族。其中患者为男性、情绪功能较差,恶心呕吐症状严重会加重照顾负担;照顾者为少数民族且采取消极应对措施会加重负担。化疗结束后,患者行开腹手术、恶心呕吐及气促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其照顾者照顾负担较重;照顾者社会支持水平高,较少采用消极应对,会减轻照顾负担。在最后一次随访,增加照顾负担的因素主要是患者收入较低、躯体功能较差,出现便秘症状及照顾者社会支持水平较低。(4)采用增长混合模型将照顾者照顾负担分为了三个潜类别,分别为低负担(12.97%)、中负担(55.14%)、高负担(31.89%),三组照顾负担随时间为先升后降趋势,在化疗中期照顾负担最重。不同潜类别组的照顾负担影响因素不同,其中低负担组的影响因素是患者的年龄(β=-1.501,P=0.002)、患者的性别(β=5.714,P=0.020)、自理程度(β=5.464,P=0.003)、疲乏(β=0.079,P=0.011)、食欲丧失(β=3.101,P=0.009)以及照顾者年龄(β=3.364,P=0.000)、教育程度(β=-2.206,P=0.000)、与患者同住状态(β=4.881,P=0.000)、照顾时长(β=3.932,P=0.000)、一般自我效能(β=-0.273,P=0.000)、照顾能力(β=1.710,P=0.000)。中负担组与患者躯体功能(β=-0.054,P=0.023)、角色功能(β=-0.070,P=0.001)、社会功能(β=-0.016,P=0.046)、疲乏(β=0.085,P=0.000)、恶心呕吐(β=0.080,P=0.000)、失眠(β=0.029,P=0.005)、经济困难(β=0.030,P=0.001)以及照顾者分担照顾患者人数(β=-1.133,P=0.002)、社会支持(β=-0.309,P=0.000)、照顾能力(β=0.202,P=0.002)、消极应对(β=0.348,P=0.001)有关。高负担组的影响因素为患者自理程度(β=1.348,P=0.047)、总体健康状况(β=-0.097,P=0.012)、疲乏(β=1.072,P=0.013)、恶心呕吐(β=0.064,P=0.010)、疼痛(β=0.084,P=0.016)以及照顾者年龄(β=-0.322,P=0.029)、居住在农村(β=-1.772,P=0.012)、照顾时长(β=0.273,P=0.001)、分担照顾患者人数(β=-2.501,P=0.002)、一般自我效能(β=-0.207,P=0.045)、社会支持(β=-0.312,P=0.025)、照顾能力(β=0.354,P=0.000)。(5)通过主客体依赖分析照顾者照顾负担与患者生命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模型拟合结果较好,大肠癌患者手术后生命质量受到手术后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β=-0.387,P=0.000);化疗中期患者生命质量受到手术后照顾者照顾负担(β=-0.779,P=0.004)和同时期(β=-10.808,P=0.000)照顾负担影响,化疗中期(P=0.846)和化疗结束后(P=0.992)照顾负担不能有效的预测化疗结束后患者的生命质量;化疗结束后三个月患者的生命质量受到同时期(β=-9.474,P=0.000)和化疗结束(β=-4.987,P=0.013)照顾负担的影响。结论:①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随时间发生改变,整体趋势为先上升后下降。各维度照顾负担同样随时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化疗中期照顾负担较重。②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各时期的影响因素不同,提示临床工作人员要注意照顾者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情况,但需要结合各时期照顾负担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③分析各潜类别组影响因素,总体来说,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照顾者的一般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以及照顾能力对各潜类别组照顾负担影响较大,但是每个潜类别组有其独特的影响因素,提示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和照顾者的不同特征来识别其照顾负担程度,或根据不同程度照顾负担进行针对性的干预。④通过主客体依赖模型可知,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受到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照顾者负担越重,患者生命质量越低。且照顾者的照顾负担也受到患者生命质量影响,提示医护人员应将患者及其照顾者视为一个护理单元,并在患者的疾病轨迹中一起为其服务。
二、恶性肿瘤患者确诊所需天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恶性肿瘤患者确诊所需天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数据驱动决策的研究现状 |
1.3.2 数据驱动医疗健康领域决策的研究现状 |
1.3.3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的研究现状 |
1.3.4 数据驱动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5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和方法 |
2.1 医院管理相关概念 |
2.1.1 医院管理 |
2.1.2 医院管理评价 |
2.1.3 医院管理者 |
2.2 决策支持相关理论 |
2.2.1 西蒙决策理论 |
2.2.2 数据驱动决策相关理论 |
2.3 信息链理论 |
2.3.1 信息链与信息技术 |
2.3.2 “信息”上溯到“数据”带来的变化 |
2.3.3 信息链视域下的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 |
2.4 BASM模型 |
2.4.1 BASM模型的产生 |
2.4.2 BASM模型的研究现状 |
2.4.3 基于BASM模型的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研究 |
2.5 相关研究方法 |
2.5.1 扎根理论 |
2.5.2 结构方程模型 |
2.5.3 决策树算法--CHAID |
2.6 相关应用场景 |
2.6.1 医疗服务绩效 |
2.6.2 DRG在医疗服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模型构建 |
3.1 面向医院管理决策的数据驱动过程模型 |
3.1.1 数据驱动决策模式运行机制 |
3.1.2 BASM的过程模型 |
3.1.3 基于BASM过程模型的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过程模型构建 |
3.2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模型要素分析 |
3.2.1 驱动要素 |
3.2.2 需求要素 |
3.2.3 支持要素 |
3.2.4 要素间关系 |
3.3 数据驱动的医院管理决策中数据处理过程 |
3.3.1 医疗数据存在的问题 |
3.3.2 面向医院管理决策的数据处理原则 |
3.3.3 面向医院管理决策的数据处理过程 |
3.4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过程模型运行机制 |
3.4.1 面向医院管理决策的信息链转化过程 |
3.4.2 数据驱动的医院管理决策制定过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研究问题与研究程序 |
4.1.1 研究问题 |
4.1.2 研究方法 |
4.1.3 研究程序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对象选取 |
4.2.2 资料收集 |
4.2.3 信效度检验 |
4.3 编码分析 |
4.3.1 开放式编码 |
4.3.2 主轴编码 |
4.3.3 选择性编码 |
4.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4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与阐释 |
4.4.1 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构建 |
4.4.2 影响因素分析 |
4.4.3 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5.1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因素变量选择与界定 |
5.1.1 医疗数据质量维度 |
5.1.2 信息技术维度 |
5.1.3 医院组织管理维度 |
5.1.4 管理者信息素养维度 |
5.1.5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维度 |
5.2 相关研究假设 |
5.2.1 医疗数据质量 |
5.2.2 信息技术 |
5.2.3 医院组织管理 |
5.2.4 管理者信息素养 |
5.3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问卷修正 |
5.4 数据获取与统计分析 |
5.4.1 研究对象 |
5.4.2 样本量的选择 |
5.4.3 信度分析 |
5.4.4 样本分布 |
5.4.5 样本数据相关性 |
5.5 效度分析 |
5.5.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5.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6 基于结构方程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检验修正 |
5.6.1 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5.6.2 模型基本适配评估 |
5.6.3 假设检验的结果 |
5.7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
5.7.1 影响因素强度分析 |
5.7.2 医疗数据质量对信息技术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
5.7.3 信息技术对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
5.7.4 医院组织管理对医疗数据质量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
5.7.5 医院组织管理对管理者信息素养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
5.7.6 医院组织管理对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
5.7.7 管理者信息素养对医疗数据质量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
5.7.8 管理者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
5.7.9 管理者信息素养对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的验证结果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研究 |
6.1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模型构建 |
6.2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的驱动机制 |
6.2.1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的驱动目标 |
6.2.2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的驱动特征 |
6.2.3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模型的驱动过程 |
6.3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模型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
6.3.1 医疗数据质量在数据驱动决策模型中的影响机制 |
6.3.2 信息技术在数据驱动决策模型中的影响机制 |
6.3.3 医院组织管理在数据驱动决策模型中的影响机制 |
6.3.4 管理人员素养在数据驱动决策模型中的影响机制 |
6.4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模型对医院管理的提升策略 |
6.4.1 提升医疗数据质量 |
6.4.2 发挥信息技术使能作用 |
6.4.3 发挥医院组织管理支持作用 |
6.4.4 提高管理人员信息素养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的实证研究 |
7.1 资料来源与研究对象 |
7.2 原发性肺癌患者的DRGS分组 |
7.2.1 数据基础 |
7.2.2 数据纳入 |
7.2.3 术语映射 |
7.2.4 DRGs分组结果对比 |
7.3 基于DRGS细分组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估 |
7.3.1 基于决策树的原发性肺癌患者DRGs细分组模型 |
7.3.2 基于DRGs细分组的医疗服务绩效评估指标 |
7.3.3 医生医疗服务绩效指标统计结果 |
7.3.4 科室医疗服务绩效指标统计结果 |
7.4 讨论 |
7.4.1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过程 |
7.4.2 数据驱动医院管理决策影响因素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创新 |
8.1 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病案组DRGS分组情况 |
附录2 医生组DRGS分组情况 |
附录3 访谈提纲 |
附录4 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与致谢 |
(2)肝移植受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相关概念 |
1.2 理论基础 |
1.3 研究现状 |
1.3.1 出院准备度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出院准备度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样本量确定 |
2.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2 研究工具 |
2.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2.2 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 |
2.2.3 出院准备度量表 |
2.2.4 社会支持量表 |
2.2.5 出院指导质量量表 |
2.2.6 自我效能量表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设计 |
2.3.2 资料收集 |
2.3.3 资料控制 |
2.3.4 资料分析 |
2.3.5 伦理原则 |
3 研究结果 |
3.1 肝移植受者的一般资料 |
3.2 肝移植受者的疾病资料情况 |
3.3 肝移植受者的出院准备度现状 |
3.4 肝移植受者的社会支持得分情况 |
3.5 肝移植受者的出院指导质量水平 |
3.6 肝移植受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
4 肝移植受者的出院准备度的单因素影响分析 |
4.1 肝移植受者出院准备度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 |
4.1.1 性别 |
4.1.2 年龄 |
4.1.3 文化程度 |
4.1.4 婚姻状况 |
4.1.5 费用支付 |
4.1.6 住院期间家庭主要照顾者 |
4.1.7 工作状态 |
4.1.8 家庭人均月收入 |
4.1.9 居住方式 |
4.2 肝移植受者出院准备度的疾病相关资料分析 |
4.2.1 原发疾病 |
4.2.2 带管出院 |
4.2.3 合并慢性病种类数 |
4.2.4 出现并发症 |
4.2.5 体重指数BMI |
4.2.6 住院次数 |
4.2.7 住院天数 |
4.3 肝移植受者出院准备度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
4.4 肝移植受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4.5 肝移植受者出院准备度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 |
4.6 影响出院准备度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
5 讨论 |
5.1 肝移植受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
5.2 肝移植受者的疾病/治疗资料分析 |
5.3 肝移植受者的出院准备疾病相关资料分析 |
5.4 肝移植受者的社会支持资料分析 |
5.5 肝移植受者的出院指导质量资料分析 |
5.6 自我效能分析 |
5.7 肝移植受者出院准备度的多因素分析 |
5.7.1 自我效能 |
5.7.2 社会支持 |
5.7.3 出院指导质量 |
5.7.4 并发症 |
5.7.5 性别 |
5.7.6 带管出院 |
5.7.7 住院期间家庭主要照顾者 |
5.7.8 合并慢性病种类数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性 |
6.3 局限性 |
6.4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成人肝移植术后非计划性再入院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现状 |
2.1 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发生POCD的研究现状 |
2.2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应用现状 |
3 影响因素分析理论框架 |
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 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伦理原则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
2.2 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发生POCD的现状分析 |
2.3 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发生POCD的影响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发生POCD的现状分析 |
3.2 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发生POCD的影响因素分析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资料收集及质量控制 |
1.4 数据处理 |
1.5 伦理原则 |
2 结果 |
2.1 干预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干预组与对照组手术麻醉相关资料比较 |
2.3 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比较 |
2.4 干预组与对照组围手术期血液指标比较 |
3 讨论 |
3.1 TEAS对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发生POCD的影响分析 |
3.2 TEAS对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分析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安全感和出院准备度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出院准备度综述 |
1.2.2 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的研究现状 |
1.2.3 出院准备度的相关性研究 |
1.2.3.1 社会支持与出院准备度 |
1.2.3.2 心理一致感与出院准备度 |
1.2.3.3 安全感与出院准备度 |
1.3 理论依据 |
1.4 操作性定义 |
1.4.1 出院准备度 |
1.4.2 社会支持 |
1.4.3 心理一致感 |
1.4.4 安全感 |
1.5 研究问题及假设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假设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样本量估计 |
2.3 抽样方法 |
2.4 研究工具 |
2.4.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
2.4.2 出院准备度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RHDS) |
2.4.3 社会支持量表 |
2.4.4 心理一致感量表(Sense of coherence Scale-13,SOC-13) |
2.4.5 安全感量表 |
2.5 资料收集 |
2.6 资料整理与数据分析 |
2.7 质量控制 |
2.7.1 课题设计阶段 |
2.7.2 课题实施阶段 |
2.7.3 数据处理和分析阶段 |
2.8 伦理原则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3.2 乳腺癌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 |
3.2.1 乳腺癌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 |
3.2.2 乳腺癌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各条目得分 |
3.2.3 不同特征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比较 |
3.3 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安全感得分情况 |
3.3.1 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
3.3.2 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一致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 |
3.3.3 乳腺癌术后患者安全感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情况 |
3.4 乳腺癌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分析 |
3.5 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安全感和出院准备度之间相关分析 |
3.6 乳腺癌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链式中介效应检验 |
3.6.1 心理一致感、安全感在社会支持与出院准备度之间的链式中介检验 |
3.7 出院准备度中介效应结构方程模型 |
4 讨论 |
4.1 乳腺癌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 |
4.1.1 乳腺癌术后出院准备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分析 |
4.1.2 出院准备度各条目得分情况分析 |
4.1.3 不同一般特征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比较分析 |
4.2 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安全感的现状分析 |
4.2.1 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分析 |
4.2.2 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一致感现状及各维度得分分析 |
4.2.3 乳腺癌术后患者安全感现状及各因子得分情况 |
4.3 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安全感和出院准备度的关系分析 |
4.3.1 社会支持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水平有正向影响 |
4.3.2 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与心理一致感、安全感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
4.3.3 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一致感、安全感与出院准备度呈正相关关系 |
4.4 心理一致感、安全感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与出院准备度之间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
5 结论 |
6 研究的创新点、局限性及展望 |
6.1 研究的创新点 |
6.2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知情同意告知书 |
附件2 调查问卷 |
附录3 个人简介 |
致谢 |
综述 基于Citespace国内出院计划研究热点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
参考文献 |
(5)单侧全膝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术前衰弱状态及其对康复结局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1 引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6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术前衰弱评估在老年患者术后不良结局预警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的构建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研究现状 |
1.2 出院准备度的护理干预研究现状 |
1.3 中层转换理论的研究现状 |
1.4 行为改变轮理论的研究现状 |
1.5 小结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操作性定义和理论依据 |
3.1 操作性定义 |
3.2 理论依据 |
4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工具 |
1.3 资料收集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1.5 质量控制 |
2 研究结果 |
2.1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一般资料 |
2.2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情况 |
2.3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指导质量得分情况 |
2.4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应对效能得分情况 |
2.5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得分情况 |
2.6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2.7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应对效能的相关性分析 |
2.8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
2.9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
3.2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的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现况研究结果对构建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的思考 |
第二部分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体验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过程 |
4 研究结果 |
5 讨论 |
第三部分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的构建 |
1 研究目的 |
2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初稿来源基础 |
3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初稿 |
4 专家咨询 |
5 预试验 |
6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施测稿 |
7 讨论 |
第四部分 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的实证研究 |
1 研究设计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工具与指标 |
2.3 干预方案实施过程 |
2.4 资料收集与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2.6 伦理原则 |
3 研究结果 |
3.1 样本流失情况 |
3.2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比较 |
3.3 干预对两组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水平 |
4.2 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可提升患者的出院指导质量 |
4.3 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可促进患者的应对效能的提高 |
4.4 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4.5 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可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 |
4.6 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对患者客观指标的影响不显着 |
4.7 干预方案的效果评价及思考 |
结论 |
1 研究主要结论 |
2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
2.1 研究的创新性 |
2.2 研究局限性 |
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国外行为改变轮理论的概述与实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 |
1.5 文献回顾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调查工具 |
2.4 资料收集 |
2.5 统计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原则 |
2.8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
3.2 研究对象的照护依赖现状 |
3.3 研究对象的自我护理能力现状 |
3.4 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现状 |
3.5 研究对象的照护依赖、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3.6 研究对象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 |
4.2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现状及影响因素 |
4.3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
4.4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
4.5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
4.6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研究工具 |
附录C:综述 恶性肿瘤患者在照护依赖方面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重大疾病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以肠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单病种付费概念 |
2.1.2 DRGs付费的概念 |
2.1.3 临床路径 |
2.2 相关理论 |
2.2.1 卫生服务需求理论 |
2.2.2 控制论 |
第3章 肠癌患者住院费用现状及影响因素 |
3.1 资料来源 |
3.1.1 资料纳入标准 |
3.1.2 资料排除标准 |
3.2 肠癌患者住院费用现状 |
3.2.1 肠癌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
3.2.2 肠癌患者性别分布情况 |
3.2.3 肠癌患者住院天数分布情况 |
3.2.4 肠癌患者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情况 |
3.2.5 肠癌患者转归情况 |
3.2.6 肠癌患者人均住院费用构成分布情况 |
3.2.7 肠癌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3.3 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3.3.1 方法选择及赋值 |
3.3.2 模型摘要及方差分析 |
3.3.3 结果与分析 |
第4章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问题 |
4.1.1 患者部分医疗项目费用增长高 |
4.1.2 患者住院周期长 |
4.1.3 医生积极性不高 |
4.2 原因分析 |
4.2.1 目前仍以按项目付费制度为主 |
4.2.2 医用耗材成本高 |
4.2.3 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
4.2.4 重大疾病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
4.2.5 公立医院需要补偿机制不健全 |
第5章 重大疾病患者住院医疗费用控制对策 |
5.1 增加政府财政投入 |
5.2 合理运用临床路径 |
5.3 建立相应的病种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 |
5.4 缩短平均住院天数 |
5.5 改革支付方式 |
5.6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云南农村老年人主要慢性病患病、疾病经济风险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2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3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1 调查人群的一般情况 |
2 老年人五种常见慢性病患病的流行现状、生活行为方式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
3 老年人五种常见慢性病的疾病经济风险分析 |
4 老年人五种常见慢性病患病数量和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1 结论 |
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疾病经济风险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大肠癌流行病学特征 |
二、照顾负担 |
(一) 照顾负担的相关概念 |
(二) 照顾负担测评工具 |
三、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 |
(一)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现状 |
(二)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因素 |
四、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相关概念 |
(一) 照顾者 |
(二) 家庭照顾者 |
(三) 照顾负担 |
(四) 纵向研究 |
(五) 癌症轨迹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四、理论框架 |
(一) 癌症家庭照顾模型 |
(二) 照顾者适应模型 |
(三) 本研究理论模型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工具 |
(三) 资料收集 |
(四) 质量控制 |
(五) 统计分析 |
(六) 技术路线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一、随访完成情况 |
二、大肠癌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人口学及疾病资料的描述分析 |
(一) 大肠癌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 |
(二) 大肠癌患者疾病相关资料 |
(三)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基本特征 |
三、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描述性分析 |
(一) 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描述分析 |
(二) 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变化趋势 |
四、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照顾能力、应对方式的描述性分析 |
(一)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描述分析 |
(二)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的描述性分析 |
(三)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的描述性分析 |
(四)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应对方式的描述性分析 |
五、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 手术后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因素 |
(二) 化疗中期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因素 |
(三) 化疗结束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因素 |
(四) 化疗结束后3个月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因素 |
六、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水平及异质性 |
(一)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水平及变化特点 |
(二)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的异质性分析 |
(三)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不同潜类别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
(四)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不同潜类别影响因素分析 |
七、大肠癌患者与家庭照顾者主客体依赖性研究 |
(一) 手术后及化疗中期患者生命质量与照顾者负担主客体依赖模型 |
(二) 化疗中期及化疗结束患者生命质量与照顾者负担主客体依赖模型 |
(三) 化疗结束及化疗结束后3个月患者生命质量与照顾者负担主客体依赖模型 |
第五章 讨论 |
一、大肠癌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基本特征分析 |
二、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现状分析 |
(一)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各维度子负担与总负担的变化趋势 |
(二)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潜类别的变化趋势 |
三、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因素分析 |
(一)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不同时期影响因素的分析 |
(二)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总负担及三个潜类别组影响因素的分析 |
四、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与照顾者照顾负担的主客体依赖分析 |
(一) 手术后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和照顾者照顾负担主体和客体效应明显 |
(二) 化疗中期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和照顾者照顾负担主体效应明显 |
(三) 化疗结束3个月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受到化疗结束及同时期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随时间发生变化 |
(二)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各时期照顾负担影响因素不同 |
(三) 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各潜类别组照顾负担影响因素不尽相同 |
(四) 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受到照顾者照顾负担影响 |
二、研究的创新性 |
三、局限性及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一) 样本代表性不足 |
(二) 随访时间不充足 |
(三) 照顾负担潜类别差异性挖掘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 |
附录3 患者疾病相关信息 |
附录4 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QOL-C30) |
附录5 家庭照顾者一般情况调查表 |
附录6 一般自我效能表 |
附录7 社会支持量表 |
附录8 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 |
附录9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
附录10 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四、恶性肿瘤患者确诊所需天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医院管理的数据驱动决策研究[D]. 李茵. 吉林大学, 2021(01)
- [2]肝移植受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柴慧.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3]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D]. 郤丽娟. 扬州大学, 2021(08)
- [4]乳腺癌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心理一致感、安全感和出院准备度的关系研究[D]. 朱艳.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单侧全膝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术前衰弱状态及其对康复结局的影响研究[D]. 方雯. 贵州医科大学, 2020(04)
- [6]初置管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的构建及评价[D]. 蔡利. 郑州大学, 2020(02)
- [7]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照护依赖、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 李超丽. 延边大学, 2020(05)
- [8]重大疾病患者住院医疗费用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以肠癌为例[D]. 陈媛媛. 江苏大学, 2020(05)
- [9]云南农村老年人主要慢性病患病、疾病经济风险和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影响因素研究[D]. 李潇.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10]大肠癌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D]. 王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