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体质量流量与压力的测量和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吴梦泽[1](2021)在《宽温、宽湿热式质量流量计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
牛小飞[2](2021)在《CiADS超导测试中心2K低温系统研制》文中提出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是一台用于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的ADS装置,由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承建,项目于2018年在广东省惠州市开工建设。该装置能够开展超导直线加速器、高功率散裂靶、次临界反应堆等系统稳定、可靠、长期运行的策略研究。CiADS超导直线加速器为了达到更高的能量,更高的品质,更高的稳定性,要求射频超导腔具有更高的性能,因此加速器所有超导腔设计运行在2 K超流氦温区。超导腔上线运行之前必须对其性能进行测试以获得其性能参数,确保腔体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在调研了国内外2 K低温系统的研究进展后,基于CiADS的工程需求,提出了一套用于超导腔垂直测试的2 K低温系统设计方案。本研究对2 K低温系统流程组织与设计、低温系统热力分析与计算、主要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关键设备负压换热器的研发以及系统调试、运行等方面做了较系统的工作。该2 K低温系统采用了一些新设计,2台测试杜瓦可以自由切换,超导腔测试可以连续进行,减小了降温、回温过程,缩短了性能测试的等待时间,能够满足项目建设期间腔体性能测试需求。同时,此套低温系统还具备负压换热器试验、低温热声振荡等其它低温实验测试功能。系统具有一些独特的设计,首次将低温阀箱、负压换热器等设备安置在杜瓦上部侧面,节省了杜瓦径向空间;为了获得2 K温区下更高的温度测量精度,设计了新型管、内外温度测量结构,采用了新的测量仪表和方法。在低温系统搭建完成后,对超导腔2 K低温测试系统进行了降温冷却实验研究,系统从300 K到4.5 K连续冷却及积液过程用时30小时,从4.5 K到2 K超流氦的获得过程用时2.5小时,满足设计需求。至今,系统稳定运行并已交付使用,总共完成了Nb3Sn、铜腔镀铌、纯铌腔等不同超导腔的垂直测试20余次。系统运行稳定,液氦压力稳定在3000±10 Pa以内,液位控制在指定液位的5%以内。本研究所涉及的CiADS超导测试中心低温系统的成功研制不仅为超导腔的低温测试提供可靠的保障,还为十二五大科学工程HIAF、CiADS等超导直线加速器大型2 K低温系统的设计、建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郭伟[3](2021)在《基于热扩散的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气液两相流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动力、冶金等诸多工业领域,其流量的在线不分离测量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意义。由于气液两相流固有的复杂性,两相流参数检测的难度很大,其流量的在线不分离测量一直是国内外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尤其在石油工业中,开采过程中获得产物为油气水三元两相混合物,各分相流量和比例是监测油井运行状态和油气储集层动态特征的主要参数,准确计量这些参数对油田的综合开采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一问题,鉴于气相和液相与换热表面间换热能力的巨大差异,本文研究了换热过程中管壁温度对管内气液两相流的响应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热扩散的气液两相流测量方法:通过检测管壁与气液两相流热交换过程中管壁的温度响应反推管内流体的流动情况,并进一步计算出气相和液相的流量,实现气液两相流的实时在线、不分离、非接触式测量。通过采用合适的管径在垂直管内构造充分发展的气液两相弹状流,并在该流型下进行流量的测量。首先,研究了管壁在与不同流型下的气液两相流换热过程中的温度波动规律,以温度波动速度、强度、频率以及波动温差四个波动参数对温度波动特征进行表征,并获得了波动特征参数与流型间的关系;根据该关系首次提出基于温度信号分析的气液两相流流型的识别方法,通过联合四个波动参数,实验中流型识别的正确率可达95%。在弹状流流型状态下,通过研究温度曲线上升、下降与Taylor气泡、液塞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得到温度曲线的波动和各流动特征参数(Taylor气泡和液塞的速度、长度,液膜厚度,液塞中空隙率等)之间的关联式;其中,测量Taylor气泡和液塞的平均速度和长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28%、4.65%。最后,在流动特征参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流量计算模型计算气液两相流中气相、液相的体积流量,二者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45%、5.51%。此外,对于液相为互不相容双组分的气液两相弹状流,由实验验证了漂移-通量模型、Taylor长度修正方程的适用性,并根据液相粘度对液膜的厚度进行了修正;气相、液相流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38%、4.19%,热扩散式测量方法在实验中流体物性的变化范围内的可行性进一步得到证明。
王翀[4](2021)在《基于流型的粉煤密相气力输送压降模型及其流量调控》文中指出以气流床煤气化技术为背景,在工业级管径(50mm)煤粉密相气力输送平台上,研究了竖直上升管流型及其演变过程;同时结合力平衡方程和颗粒碰撞模型建立了竖直上升管和水平管压降模型;最后研究了密相气固两相流通过煤粉流量调节阀的流动特性,建立了煤粉质量流量预测模型。首先,采用ECT系统对竖直上升管中两个截面出现的流型进行研究,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输送流型均依次出现堆积床层流、栓塞流和环核流;然后,通过分析弯管出口截面的流型特征,并结合附加压降法、微元分析法,揭示了弯管沿程的压力和浓度分布特征,通过对比研究不同特征截面的流型,分析了气固两相流在管内的传递特性,结合稳定性分析揭示了竖直上升管内的流型演变过程。对竖直上升管和水平管内的气固两相流进行受力分析,结合颗粒碰撞模型分别建立了竖直上升管和水平管的压降模型,模型物理意义明确、拟合参数少、预测精度高,总体偏差在±15%以内;进一步开展基于流型识别的压降建模预测,分析了流型对碰撞系数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了管道压降预测精度,水平管和水直上升管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以煤粉流量调节阀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阀门对输送系统关键参数及流型的影响,研究了阀门开度对阀门压降、煤粉质量流量以及阀门失效特性等影响,揭示了阀门的调控性能及其与输送系统的耦合特性;最后结合压降比法和煤粉流量调节阀的调控特性,建立了相对误差在±10%以内的煤粉质量流量预测模型。
马壮(John Z. Ma)[5](2021)在《连续爆轰发动机起爆、湮灭、再起爆机理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连续爆轰发动机是国际航空航天动力领域的热点,各主要国家都在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抢占研发的制高点。研究进展上,大多数国家已经脱离了单纯的机理探索,逐渐向工程应用努力,一旦技术成熟并定型装备,极有可能在火箭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领域取得跨越式发展。本文以国防重大需求为牵引,以工程化应用为目标,针对工程化所必须解决的连续爆轰发动机高效、稳定、可控的关键难题,开展了连续爆轰发动机起爆、湮灭、再起爆机理的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1为:(1)设计了五种不同构型的连续爆轰燃烧室。在导师的组织领导下,负责建设了北京大学连续爆轰发动机综合实验平台。目前该实验平台已具备不同流量范围的液态煤油和多种气态燃料的一体化综合控制实验能力。实验能力大幅度提升。(2)采用了一种小波变换(WT)分析方法,解决了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在分析爆轰波压强信号时的倍频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工程上评价空间掺混效果的无量纲参数。多波相比单波模态,二次掺混时掺混不均匀导致爆轰波速度会进一步亏损,并给出了亏损模型。连续爆轰发动机起爆延迟时间随着预爆轰管充气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稳定不变。(3)通过系统分析高速摄影视频与压强变化曲线,发现了七种燃烧模态并给出了压强曲线判别方法,即爆燃模态、DDT过程、爆轰-爆燃并存模态、强-弱爆轰并存模态、不稳定转稳定爆轰模态、稳定爆轰模态和单-双波转变模态。连续爆轰波从起爆到稳定传播一般要经过自调节阶段和稳定阶段。自调节阶段包括爆燃、爆燃转爆轰(DDT)过程、爆轰与爆燃耦合、强弱爆轰耦合和不稳定转稳定爆轰。自调节阶段一般需要上百毫秒时间,增加总压可以缩短自调节阶段的时间。(4)实验中发现了连续爆轰发动机内三类再起爆现象。对于单波-双波-单波转变现象,提出了一种双波“交互-调整”机理来分析该过程。局部剩余的可燃气体经过燃烧室头部内壁附近激波反射所形成的持续的局部高压“热点”诱导再起爆所致。短时再起爆湮灭时间一般在几毫秒到十几毫秒之间。再起爆主要是由激波与壁面作用形成的高压点或者双波对撞形成的高压点或者反射激波形成的高压点或者它们之间的组合造成的。长时再起爆湮灭时间一般在一百毫秒到几百毫秒之间。长时再起爆是掺混不好导致爆燃在某一阶段占据主导作用造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喷注压力有利于爆轰波再起爆,从而缩短湮灭时间或者避免湮灭的发生。再起爆现象的存在会对发动机的稳定工作和性能造成影响。(5)在稳定爆轰模态下,发动机尾焰呈亮蓝色,出口温度较高,推力稳定。在爆燃占主导的不稳定燃烧模态下,发动机尾焰呈暗黄色,出口温度偏低,发动机出口处发生了扩散燃烧,推力不稳定。相同条件下,爆轰比爆燃比冲提高可达18%。通过设计水冷式燃烧室实现了长达20s的连续爆轰波稳定运行。发动机壁面缺陷的存在导致局部强扰动的流场,造成壁面局部温度过高而出现烧蚀。(6)结合连续爆轰波的特性和对不同飞行器动力要求,提出了五种面向工程应用的发动机概念设计方案并通过三维建模进行了详细的参数设计。
刘超[6](2021)在《不同条件下环路热管蒸发器补偿器传热传质特性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环路热管(LHP)作为一种无运动部件的高效两相流传热设备,具有长寿命、可靠性较高、抗重力和远距离柔性传输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空间遥感探测设备的热控系统中。蒸发器补偿器一直是环路热管实验和理论研究的重点热点之一,与环路热管的温度波动、运行模式等有密切关系。结合课题背景的需求,本文主要从质量流量和蒸发器上热负载施加方式两个方面对环路热管的传热传质机理开展研究。通过引入高精度的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对不同工质、不同气体管线内径的环路热管启动和传热过程的质量流量特性、传热性能开展研究。而对不同热负载施加方式的研究则主要是通过蒸发器补偿器的可视化实验并结合环路热管稳态运行的数值模拟实现。依据不同工质的汽化潜热、常温下饱和压力和密度及气体动力粘度的不同,本文选择了丙酮、乙醇、丙烯作为常温环路热管的实验工质,重点比对分析了充装不同工质环路热管的启动及不同热负载稳定工况下的质量流量和传热特性。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温度测量,质量流量测量可以更加及时更真实地反映环路热管中工质流动的瞬态变化。质量流量波动幅度会受到气体工质的可压缩性和作用在毛细芯内部热流的共同影响,且高热负载时作用在毛细芯内部的热量占主导地位。通过频谱分析发现,环路热管的液相质量流量波动还会受到冷凝器两相区位置的影响。以乙醇为工质,进行了相同充液率下3种不同气体管线内径(2mm、3mm、4mm)环路热管LHP-1、LHP-2、LHP-3的比对实验,重点从环路热管压降和蒸发器补偿器漏热两方面研究了气体管线内径对不同热负载稳定工况下环路热管性能的影响。气体管线内径的改变,通过影响环路热管总压降改变环路热管进入固定热导区的“临界”热负载,从而影响环路热管的运行模式。当环路热管LHP-1、LHP-2、LHP-3均处于可变热导区时,随着热负载增大,气体管线压降在总压降中的占比减小,气体管线内径对环路热管热阻的影响减小。蒸发器通过毛细芯向补偿器的漏热热阻倒数1/Rev-cc,wick是一个重要的表征参数,与补偿器气液界面、环路热管质量流量及毛细芯内气液分布密切相关,可反应毛细芯与补偿器的漏热状况。为了探究不同的蒸发器热负载施加方式对环路热管工质流动及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三种典型的蒸发器热负载施加方式:热负载施加在蒸发器顶部、热负载施加在蒸发器底部、热负载施加在蒸发器上下表面。利用石英玻璃的可见透射和聚四氟乙烯/金属O型圈密封性能,研制了可视化的分别以R245fa和丙烯为工质的常温与低温环路热管样机LHP-4和LHP-5,并搭建了基于高速摄像机的常温和低温可视化实验系统。对常温LHP-4不同加热方式启动特性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启动过程中不同加热方式对蒸发器温度的影响表现为先增大后趋于平缓,主要是由于蒸发器空腔液面和蒸发器出口的相对位置会影响气体工质的可压缩性。顶部加热的环路热管启动时间最长。启动过程中蒸发器空腔内的气泡生长情况,说明气体工质的压缩周期在0.01s量级,间接找到了不同工质环路热管中低热负载时质量流量无序波动的原因。上下加热方式中,随着热负载增大,蒸发器和补偿器的热阻倒数增大,并与补偿器液面高度呈线性关系,与乙醇环路热管在可变热导区时蒸发器向补偿器的漏热热阻分析一致。不同加热方式会影响蒸发器补偿器内的气液分布,改变相同热负载条件下环境与热管各部件的热损和蒸发器内毛细芯的工质蒸发效率及蒸发器向补偿器的漏热,进而改变环路热管的性能。相同热负载条件下底部加热方式的热管热阻最小,但在热负载30W时,底部加热的热管热阻与上下加热的热管热阻接近。不同加热方式下的低温LHP-5在启动过程中补偿器液面先快速升高后趋于缓慢。蒸发启动模式下补偿器液面快速升高时的速度最慢,对应的冷凝器入口气体管线处与补偿器入口液体管线处温度变化更慢,启动也最慢。与不同加热方式的常温R245fa环路热管的启动过程得到了相互验证。类似于常温丙烯环路中质量流量波动幅度变化规律,在热负载小于60W时,底部加热的LHP-5补偿器液面波动幅度也随热负载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后减小,在30W和50W时波动消失。结合常温质量流量波动分析可知,导致20W、40W时出现周期性波动的主因不同,分别是气体工质的可压缩性和作用在毛细芯内的热量。在构建环路热管稳态传热传质模型时,充分考虑蒸发器毛细芯与补偿器液相工质和气相工质的换热系数存在差异,补偿器液面高度影响两者的换热面积,进而影响蒸发器通过毛细芯向补偿器的漏热。在热管仿真模型中将蒸发器毛细芯分为饱含液体工质和气体侵入毛细芯两种情况,引入毛细芯等效气体侵入厚度,同时考虑了高热负载下蒸发器与补偿器液相换热模式的转变、蒸发器管壳同毛细芯之间的等效换热系数变化等影响。对比上下加热的低温环路热管LHP-5中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发现:蒸发器温度和补偿器液面高度的仿真值与实验值均随着热负载的增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上下加热的低温环路热管LHP-5的实验结果(蒸发器管壳温度、补偿器液面高度)与模型的仿真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可信性。
周雨欣[7](2021)在《气体微流量控制阀结构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气体微流量控制阀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自动化仪表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调节微流量控制阀实现微流量气体的连续控制功能,满足对气体介质的连续控制需求。针对现有气体流量控制阀难以满足精细调控要求的问题,本文从可压缩气体流动原理切入,设计一种气体微流量控制阀,并对阀芯结构进行设计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气体微流量控制阀整体结构,拟合阀芯轮廓曲线。设计一种压电驱动的流量阀,阐明了流量阀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流量阀结构进行受力分析,选择满足工作需求的压缩弹簧、压电元件等零件。为获得线性流量特性的流量阀,建立节流口处数学模型,基于气体流动原理推导流量阀节流口处的气体质量流量计算公式,结合可压缩气体状态方程,对气体微流量控制阀阀芯轮廓曲线进行推导计算,并使用不同函数对求解数据进行拟合,获得高拟合的阀芯型面拟合函数。运用有限元仿真分析对不同阀芯轮廓拟合函数下的流场模型进行对比研究,最终选择多项式拟合曲线作为流量阀的阀芯型面轮廓。(2)分析阀芯位移对流量阀流场性能的影响,对流量阀的阀芯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结合有限元仿真方法验证了气体微流量控制阀的设计理论。分析阀芯位移对流量阀节流口处流场的压力、速度变化、涡量等流场特性的影响。以减小阀芯不平衡力和旋涡强度、提高流量阀的流场稳定性为目标,综合分析阀芯、阀座各结构参数对流量阀流场性能的影响,确定待优化的结构参数。通过均匀试验设计法选择不同的结构参数作为试验点,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多优化目标的响应函数并求解,确定流量阀阀芯结构的最佳参数。(3)搭建流量阀样机流量测试平台并进行流量测试实验。选择流量阀微阀部分零件的加工材料,制作流量阀零件并完成流量阀的装配工作后将其固定至测试平台。对恒压泵、压电陶瓷控制器、气体流量计等实验设备进行选型,连接实验设备完成流量阀样机流量测试平台的搭建。使用电容测微仪对选择的压电陶瓷的位移特性进行测试,获得其输入电压与输出位移的关系曲线。利用40°锥形阀芯对流量阀样机整体结构的位移传递能力进行验证。在不同输入位移下对多项式阀芯流量阀的输出流量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流量阀具有实现气体微流量通断调节与连续控制的能力,在30μm阀芯位移情况下多项式阀芯的流量增量与锥阀芯相比降低了74%,验证了气体微流量控制阀的有效性。
申运伟[8](2021)在《液氢温区直接节流JT制冷机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液氢长期在轨零蒸发技术对液氢温区大冷量低温制冷机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方案对比发现,预冷型液氢温区JT制冷机有潜力实现空间大冷量的目标。然而,当前空间用液氢温区JT制冷机可提供冷量较小,且制冷机降温初期需要旁通,结构相对复杂。对于液氢温区大冷量JT制冷机,其内在机理和不同工况下制冷特性尚不明确,解决这些问题是提升JT制冷机冷量及效率的关键。针对当前研究不足,本文具体开展工作如下:1.提出了液氢温区直接节流制冷新流程基于对典型JT制冷机理的分析,提出了液氢温区直接节流制冷新流程,解释了直接节流JT制冷机极限工况存在的原因。基于热力学分析,研究了直接节流JT制冷机与典型JT制冷机在不同预冷温度和高压压力下等温压缩功的变化特性。在给定制冷量条件下,以JT压缩机等温压缩功为优化目标,阐明了典型JT制冷机与直接节流JT制冷机在优化等温压缩功及对应的优化高压压力上的差别和内在机理;指出预冷温度较低(≤32 K)时,直接节流JT制冷机与典型JT制冷机性能接近,具有空间应用潜力。2.研究了液氢温区大冷量直接节流JT制冷机降温及制冷特性基于直接节流JT制冷机优化模型选择设计参数,搭建了液氢温区大冷量直接节流JT制冷机实验样机,实现了在液氢温区提供10 W以上冷量的目标。基于实测数据,对其降温特性进行分析,获得了JT制冷机降温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研究了不同热负荷加载模式下直接节流JT制冷机的冷量特性,阐明了不同热负荷加载模式下温度及流量的变化特性。对不同预冷温度下直接节流JT制冷机冷量特性开展了实验研究,揭示了预冷温度对JT制冷机冷量特性的影响。3.验证了涡旋压缩机驱动深低温预冷型JT制冷机的可行性采用无油浮动涡旋压缩机驱动液氦温区JT制冷机,获得了闭式液氦温区JT制冷机稳定性能数据,揭示了无油浮动涡旋压缩机背压对其?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氢气压缩实验,指出了无油浮动涡旋压缩机与线性压缩机用于氢气压缩前需进行改造。基于涡旋压缩机(含油)氢气压缩成功应用经验,采用该压缩机驱动液氢温区JT制冷机,获得了闭式液氢温区JT制冷机稳定的性能数据,为闭式液氢温区JT制冷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肖世瑾[9](2021)在《MEMS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研制》文中提出流量传感器作为测量流量的关键器件,在工业生产、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和医疗健康等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流量传感器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热式流量传感器因为结构简单、测量灵敏度高、功耗低、可以测量流体的质量流量等优势,受到了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随着MEMS工艺的不断成熟,以MEMS工艺为基础的热式流量传感器因为尺寸小、功耗低、精度高等优势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本文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基于MEMS工艺的低功耗、高灵敏度的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并对传感器的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本文以基于热电堆结构的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为研究对象,对一种基于MEMS工艺的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在仿真、设计、工艺开发、封装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首先,分析并总结了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工作时涉及到的热学和流体力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热电堆的结构和材料选择;然后,利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对基于热电堆结构的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进行了电场、热场和流体场的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了解各个参数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最后,依据仿真结果,采用MEMS工艺加工制作了传感器芯片,并搭建实验平台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所设计的MEMS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具有功耗低(13.56mW)、归一化灵敏度高(4.905mV/sccm/mW)、尺寸小(1mm × 3mm)等优势,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健康等对流量传感器要求较高的领域。
张冲[10](2021)在《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非线性动态输出反馈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色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驱动车辆已经成为解决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续航里程长、清洁无污染、燃料加注迅速等优点,被视为下一代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然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空气供给系统的工作性能。本文以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着空气供给系统的建模与非线性控制器设计展开研究,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难以用机理进行准确描述的问题,在机理+数据混合的建模框架下,建立了燃料电池的电堆与空气供给系统仿真模型。其中电堆模型包括输出电压模块、电堆内部各气体成分动态模型以及膜含水量模型;空气供给系统辅助设备模型包括压缩机模型、进/排气歧管模型、冷却器与加湿器静态模型以及背压阀模型。(2)针对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的阴极压力不可测量的问题,首先,通过合理的假设与简化,建立了四阶面向控制的空气供给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然后,提出了阴极压力非线性降阶观测器设计方法,并证明了估计误差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最后,通过参数摄动等工况下的仿真验证了观测器的有效性。(3)针对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是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负载电流时变的特征,提出了空气供给系统非线性动态输出反馈解耦控制方法,同时基于输入到状态稳定性理论证明了估计误差系统和跟踪误差系统的稳定性与鲁棒性,进而实现了阴极压力与进气歧管压力的精确控制。最后,从名义参数和电堆温度摄动下的工况仿真,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二、气体质量流量与压力的测量和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体质量流量与压力的测量和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2)CiADS超导测试中心2K低温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核能与CiADS |
1.2 2K低温系统国、内外应用现状 |
1.2.1 2K氦低温系统在大科学装置中的应用 |
1.2.2 超导腔测试氦低温系统的发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2K低温系统流程设计 |
2.1 2K低温获得方法 |
2.2 测试需求 |
2.3 系统流程设计 |
2.3.1 冷却流程 |
2.3.2 纯化流程 |
2.3.3 外部循环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2K低温系统热力分析 |
3.1 氦物性 |
3.2 液氦两相流传输及压降计算 |
3.2.1 液氦两相流流动状态 |
3.2.2 液氦两相流传输过程中的压降计算 |
3.2.2.1 分离流动模型压降计算 |
3.2.2.2 均质流动模型压降计算 |
3.3 2K低温系统热负载分析 |
3.4 氦循环过程热力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2K低温系统的主要设备设计 |
4.1 基于TRIZ理论的设计方法 |
4.1.1 系统功能分析 |
4.1.2 物理矛盾分析 |
4.1.3 运用科学效应及知识库 |
4.2 分配与传输设施设计 |
4.2.1 主阀箱结构 |
4.2.2 传输管线结构 |
4.2.3 加热器设计 |
4.3 杜瓦设计 |
4.3.1 杜瓦工作流程 |
4.3.2 杜瓦结构设计 |
4.3.3 杜瓦漏热分析 |
4.4 泵组选型 |
4.5 负压保护 |
4.6 设备布局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负压换热器的研制 |
5.1 换热器设计 |
5.2 负压换热器数值分析 |
5.2.1 负压换热器三维模型处理与网格划分 |
5.2.2 边界条件设置与工质物性参数 |
5.2.3 数值模拟结果 |
5.3 负压换热器优化设计 |
5.3.1 单层内换热翅片数对换热性能影响 |
5.3.2 螺距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
5.3.3 翅片形状结构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
5.3.4 翅片开孔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
5.3.5 优化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2K低温系统的实验测试 |
6.1 测量与控制系统 |
6.1.1 测量系统 |
6.1.1.1 温度测量 |
6.1.1.2 液位测量 |
6.1.1.3 压力测量 |
6.1.2 控制系统 |
6.2 实验测试 |
6.2.1 系统调试 |
6.2.2 负压换热器性能测试 |
6.2.3 超导腔性能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基于热扩散的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气液两相流流量计算的相关参数及研究方法 |
2.1.1 气液两相流流量计算的相关参数 |
2.1.2 气液两相流的分析方法与研究模型 |
2.2 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方法的研究现状 |
2.2.1 基于流型图和流型转变准则的流型识别方法 |
2.2.2 采用直接测量的流型识别方法 |
2.2.3 采用间接测量的流型识别方法 |
2.3 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
2.3.1 气液两相流流量的测量方法 |
2.3.2 气液两相流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2.3.3 实际采油工程中对多相流计的需求 |
2.4 气液两相流中的弹状流研究现状 |
2.4.1 弹状流的基本特点 |
2.4.2 弹状流的形成机理 |
2.4.3 弹状流的研究进展 |
2.5 本文技术方案及研究内容 |
2.5.1 本文技术路线 |
2.5.2 本文研究内容 |
3 热扩散式测量(TDM)方法 |
3.1 TDM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
3.2 TDM方法的测量原理 |
3.3 TDM装置的结构设计 |
3.4 TDM温度信号的采集和滤波处理 |
3.4.1 温度信号的采集 |
3.4.2 温度数据的滤波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4 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平台设计 |
4.2 实验方案设计 |
4.3 实验参数的不确定度分析 |
4.4 管壁对不同流型下气液两相流的热扩散响应规律 |
4.4.1 温度信号分析 |
4.4.2 温度波动参数 |
4.4.3 波动参数变化规律 |
4.5 流型识别方法研究 |
4.6 流型识别实验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5 气液两相弹状流流动特征参数测量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方案和步骤 |
5.2 气液弹状流下的热扩散响应规律 |
5.3 弹状流流动特征参数的确定方法 |
5.3.1 Taylor气泡速度与温度曲线波动的关系 |
5.3.2 液塞速度的确定方法 |
5.3.3 Taylor气泡和液塞的长度与温度曲线波动的关系 |
5.3.4 Taylor气泡和液塞的频率与温度曲线波动的关系 |
5.3.5 液膜厚度的确定方法 |
5.3.6 液塞空隙率的确定方法 |
5.4 弹状流流动特征参数测量的实验结果 |
5.4.1 Taylor气泡和液塞的速度 |
5.4.2 Taylor气泡和液塞的长度 |
5.4.3 Taylor气泡和液塞的频率 |
5.4.4 液塞空隙率与温度曲线下降斜率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6 气液两相流流量计量的模型建立及实验研究 |
6.1 基于段塞单元统计的流量计算模型及方法 |
6.2 流量计算模型的正确性验证 |
6.3 气液两相流的流量计算结果 |
6.4 气液两相流的流量测量的误差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液相为互不相容双组分的气液两相流的实验研究 |
7.1 实验方案和步骤 |
7.2 混合液体物性参数的分析 |
7.3 弹状流流动特征参数测量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7.3.1 漂移-通量模型 |
7.3.2 经验关联式 |
7.4 气液两相的流量计量 |
7.5 应用范围探讨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今后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流型的粉煤密相气力输送压降模型及其流量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煤粉密相气力输送 |
2.1.1 密相气力输送系统简介 |
2.1.2 气力输送流型 |
2.1.3 密相气力输送流型演变过程研究 |
2.2 管道压降 |
2.2.1 附加压降法 |
2.2.2 力平衡法 |
2.3 气力输送中固体流量在线预测的应用 |
2.3.1 文丘里管在气力输送流量预测中的应用 |
2.3.2 煤粉流量调节阀在流量预测中的应用 |
2.3.3 其他方法在流量预测中的应用 |
2.4 小结 |
第3章 煤粉密相气力输送流型及其演变过程 |
3.1 实验物料及实验装置 |
3.1.1 实验物料 |
3.1.2 实验装置及流程 |
3.2 竖直上升管与弯管流动特征 |
3.2.1 充分发展段 |
3.2.2 竖直上升管流型特性 |
3.2.3 弯管阻力特性 |
3.3 流型的演变过程特征 |
3.3.1 管道浓度的变化过程 |
3.3.2 传递过程的信号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煤粉密相气力输送压降模型及其应用 |
4.1 管道压降模型 |
4.1.1 水平管颗粒碰撞模型 |
4.1.2 竖直上升管颗粒碰撞模型 |
4.1.3 颗粒碰撞模型的应用 |
4.2 基于流型分类的颗粒碰撞模型 |
4.3 小结 |
第5章 煤粉流量调节阀流动特性及流量调控 |
5.1 煤粉流量调节阀结构 |
5.2 煤粉流量调节阀对输送系统的影响 |
5.2.1 煤粉流量调节阀对输送参数的影响 |
5.2.2 阀门开度对系统压力分布的影响 |
5.2.3 阀门开度对输送流型的影响 |
5.3 煤粉流量调节阀的调控性能研究 |
5.3.1 开度对阀门压差的影响 |
5.3.2 开度对阀门质量流量的影响 |
5.3.3 煤粉流量调节阀与输送系统的匹配优化研究 |
5.3.4 煤粉流量调节阀的失效诊断识别 |
5.4 煤粉流量在线预测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5)连续爆轰发动机起爆、湮灭、再起爆机理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爆轰现象与爆轰理论 |
1.2.1 爆燃与爆轰 |
1.2.2 爆轰现象的发现 |
1.2.3 C-J理论 |
1.2.4 ZND模型 |
1.2.5 爆轰波胞格结构 |
1.2.6 爆轰波自持机理讨论 |
1.3 爆轰推进 |
1.3.1 脉冲爆轰发动机 |
1.3.2 驻定 (斜) 爆轰发动机 |
1.3.3 连续爆轰发动机 |
1.4 连续爆轰发动机最新研究进展 |
1.4.1 连续爆轰火箭式发动机 |
1.4.2 连续爆轰冲压式发动机 |
1.4.3 连续爆轰涡轮式发动机 |
1.4.4 挑战、发展趋势及思考 |
1.5 问题与不足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 |
第二章 实验系统及方法 |
2.1 连续爆轰燃烧室 |
2.2 供气系统 |
2.2.1 气库 |
2.2.2 配气柜 |
2.2.3 附件台架 |
2.2.4 末端台架 |
2.3 排气系统 |
2.3.1 排气管道 |
2.3.2 消音塔 |
2.4 点火系统 |
2.4.1 火花塞 |
2.4.2 预爆轰管 |
2.5 测控系统 |
2.5.1 控制/低频采集系统 |
2.5.2 独立高频采集系统 |
2.6 煤油系统 |
2.6.1 煤油供给 |
2.6.2 煤油热解 |
2.7 参数测量 |
2.7.1 流量测量 |
2.7.2 压力测量 |
2.7.3 温度测量 |
2.7.4 推力测量 |
2.7.5 光学测量 |
2.8 实验方法 |
2.8.1 时序设计 |
2.8.2 实验操作大纲 |
2.9 实验系统安全防护设计 |
2.9.1 系统安全防护措施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续爆轰波传播特性分析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
3.1 连续爆轰波典型工作模态 |
3.2 连续爆轰波小波分析 |
3.3 掺混距离对连续爆轰波工作模态的影响 |
3.3.1 实验研究 |
3.3.2 数值模拟 |
3.4 预爆轰管充气时间对连续爆轰波传播特性的影响 |
3.4.1 对爆轰波传播速度的影响 |
3.4.2 对爆轰波起爆延迟时间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连续爆轰波起爆、湮灭、再起爆机理的实验研究 |
4.1 连续爆轰波起爆及稳定过程 |
4.1.1 燃烧模态识别 |
4.1.2 连续爆轰波稳定过程 |
4.2 单波-双波-单波转变机理 |
4.2.1 单波-双波-单波转变现象 |
4.2.2 单波-双波-单波转变机理分析 |
4.3 短时再起爆机理 |
4.3.1 短时再起爆现象 |
4.3.2 短时再起爆机理分析 |
4.4 长时再起爆机理 |
4.4.1 长时再起爆现象 |
4.4.2 长时再起爆机理分析 |
4.5 喷注压力对再起爆特性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冷式连续爆轰发动机实验研究 |
5.1 水冷系统设计 |
5.2 水冷式燃烧室设计 |
5.3 连续爆轰发动机性能分析 |
5.4 连续爆轰发动机长程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6.2 全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连续爆轰发动机面向工程应用的概念设计 |
A.1 基于液态燃料的连续爆轰冲压组合发动机概念设计 |
A.1.1 设计背景 |
A.1.2 设计简述 |
A.1.3 创新点 |
A.2 基于固体粉末的连续爆轰冲压组合发动机概念设计 |
A.2.1 设计背景 |
A.2.2 设计简述 |
A.2.3 创新点 |
A.3 基于固体粉末的连续爆轰火箭发动机概念设计 |
A.3.1 设计背景 |
A.3.2 设计简述 |
A.3.3 创新点 |
A.4 基于连续爆轰加力的涡扇发动机概念设计 |
A.4.1 设计背景 |
A.4.2 设计简述 |
A.4.3 创新点 |
A.5 基于连续爆轰的涡扇发动机概念设计 |
A.5.1 设计背景 |
A.5.2 设计简述 |
A.5.3 创新点 |
A.6 总结 |
附录B 实验应急预案和注意事项 |
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6)不同条件下环路热管蒸发器补偿器传热传质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环路热管研究和发展现状 |
1.2.1 环路热管的起源及工作原理 |
1.2.2 环路热管的启动特性研究 |
1.2.3 不同管线的环路热管实验研究 |
1.2.4 环路热管的温度波动现象研究 |
1.2.5 环路热管的可视化研究现状 |
1.3 质量流量测量方式 |
1.4 环路热管的模拟仿真 |
1.4.1 环路热管的整体仿真 |
1.4.2 环路热管蒸发器的仿真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蒸发器补偿器气液分布的环路热管稳态模型 |
2.1 环路热管的毛细芯结构参数 |
2.1.1 毛细芯的孔径 |
2.1.2 毛细芯的孔隙率 |
2.1.3 毛细芯的渗透率 |
2.1.4 毛细芯的热导率 |
2.2 环路热管中蒸发器补偿器的热量传热模式 |
2.3 环路热管整体一维稳态模型 |
2.3.1 基本假设 |
2.3.2 各部件的换热模型 |
2.3.3 各部件的压降模型 |
2.3.4 数值模拟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路热管实验系统 |
3.1 常温环路热管实验测试系统 |
3.1.1 环路热管样机 |
3.1.2 环路热管质量流量测试系统 |
3.1.3 蒸发器补偿器可视化的环路热管 |
3.2 低温环路热管实验测试系统 |
3.3 实验流程 |
3.3.1 常温环路热管测试实验流程 |
3.3.2 低温环路热管补偿器可视化测试实验 |
3.4 误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路热管质量流量的实验研究 |
4.1 不同工质的环路热管实验 |
4.1.1 启动特性研究 |
4.1.2 稳定特性研究 |
4.1.2.1 质量流量特性研究 |
4.1.2.2 传热特性研究 |
4.2 不同气体管线内径的环路热管实验 |
4.2.1 不同气体管线内径环路热管的实验结果 |
4.2.1.1 质量流量特性研究 |
4.2.1.2 传热特性研究 |
4.2.2 不同气体管线内径对环路热管压降的影响 |
4.2.3 不同气体管线对环路热管蒸发器补偿器漏热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加热方式对环路热管性能影响的可视化实验研究 |
5.1 常温蒸发器补偿器可视化实验 |
5.1.1 启动特性研究 |
5.1.1.1 蒸发启动模式下的环路热管 |
5.1.1.2 蒸发沸腾混合启动模式下的环路热管 |
5.1.1.3 沸腾启动模式下的环路热管 |
5.1.1.4 不同的启动模式下蒸发器空腔可视化现象分析 |
5.1.1.5 不同的启动模式下蒸发器空腔气泡生长现象 |
5.1.2 稳定特性研究 |
5.2 低温蒸发器补偿器可视化实验 |
5.2.1 启动特性研究 |
5.2.2 波动特性 |
5.2.3 上下加热的环路热管实验与仿真结果的对比 |
5.2.4 不同加热方式下的环路热管稳定特性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气体微流量控制阀结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微流量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固定结构式微流量控制阀 |
1.2.2 可变结构式微流量控制阀 |
1.2.3 流量控制阀的阀芯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气体微流量控制阀设计及理论分析 |
2.1 流体流动原理 |
2.1.1 气体连续性方程 |
2.1.2 气体能量方程 |
2.1.3 气体状态方程 |
2.2 气体微流量控制阀结构设计 |
2.2.1 流量阀整体结构设计 |
2.2.2 微流量阀阀芯轮廓设计 |
2.3 气体微流量控制阀零件选型 |
2.3.1 预紧弹簧选型 |
2.3.2 压电陶瓷选型 |
2.3.3 密封圈选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微流量阀流场性能分析与阀芯结构优化 |
3.1 阀腔流场性能分析 |
3.1.1 仿真模型建立 |
3.1.2 流量阀仿真结果分析 |
3.1.3 阀芯结轮廓拟合曲线的选择 |
3.2 多项式阀芯位移对流量阀流场特性影响分析 |
3.3 微流量阀结构参数对流量阀流场特性影响 |
3.3.1 影响流场性能的结构参数 |
3.3.2 阀芯顶端半径对流量阀流场特性影响 |
3.3.3 阀芯连接尺寸对流量阀流场特性影响 |
3.3.4 阀座倒角深度对流量阀流场特性影响 |
3.4 多项式阀芯流量阀结构参数优化 |
3.4.1 优化试验方案设计 |
3.4.2 参数优化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气体微流量控制阀样机制作与测试 |
4.1 微流量控制阀样机制作与装配 |
4.1.1 流量阀微阀结构材料选择 |
4.1.2 流量阀微阀结构制作与测量 |
4.1.3 微流量控制阀样机装配 |
4.2 流量阀样机流量测试平台搭建 |
4.2.1 实验设备选型 |
4.2.2 测试平台气路连接 |
4.2.3 压电陶瓷输出位移特性测试 |
4.3 流量阀样机流量测试及结果分析 |
4.3.1 锥形阀芯流量测试 |
4.3.2 多项式阀芯流量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液氢温区直接节流JT制冷机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ZBO技术发展历程 |
1.3 液氢温区制冷机发展现状 |
1.3.1 斯特林制冷机 |
1.3.2 脉管制冷机 |
1.3.3 复合型制冷机 |
1.3.4 逆布雷顿制冷机 |
1.3.5 JT制冷机 |
1.3.6 液氢温区低温制冷机研究进展总结 |
1.3.7 典型JT制冷流程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框架 |
2 典型JT制冷机热力学模型及制冷特性 |
2.1 节流制冷基本原理 |
2.2 典型JT制冷机理想热力学模型 |
2.3 潜热制冷量及影响因素 |
2.3.1 高压压力的影响 |
2.3.2 预冷温度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直接节流制冷新流程热力学特性研究 |
3.1 直接节流JT制冷机基本原理 |
3.1.1 系统流程 |
3.1.2 两种制冷机冷量分析 |
3.1.3 直接节流JT制冷机极限工况 |
3.2 两种制冷机热力学优化 |
3.2.1 典型JT制冷机优化模型 |
3.2.2 直接节流JT制冷机优化模型 |
3.3 等温压缩功变化特性 |
3.3.1 直接节流JT制冷机 |
3.3.2 典型JT制冷机 |
3.3.3 等温压缩功对比 |
3.4 优化工况对比分析 |
3.4.1 优化高压压力对比 |
3.4.2 优化等温压缩功对比 |
3.4.3 优化工况下所需预冷量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液氢温区直接节流JT制冷机开式实验研究 |
4.1 设计工况选取 |
4.2 部件设计及验证 |
4.2.1 实验装置 |
4.2.2 预冷制冷机 |
4.2.3 间壁式换热器设计 |
4.2.4 其他部件 |
4.3 测试系统及不确定度分析 |
4.3.1 温度不确定度 |
4.3.2 压力不确定度 |
4.3.3 流量不确定度 |
4.3.4 制冷量不确定度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4.1 JT制冷机降温曲线 |
4.4.2 热负荷加载模式对制冷特性的影响 |
4.4.3 不同热负荷下制冷机温度变化 |
4.4.4 预冷温度对冷量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闭式JT制冷机理实验探索 |
5.1 研究思路 |
5.2 浮动涡旋压缩机驱动液氦温区JT制冷机 |
5.2.1 测试系统介绍 |
5.2.2 实验过程及结果 |
5.3 线性压缩机驱动液氦温区JT制冷机 |
5.3.1 降温过程 |
5.3.2 制冷机性能测试 |
5.4 氢气压缩实验 |
5.4.1 无油浮动涡旋压缩机 |
5.4.2 线性压缩机 |
5.4.3 涡旋压缩机(含油) |
5.5 涡旋压缩机(含油)驱动液氢温区JT制冷机 |
5.6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9)MEMS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MEMS简介 |
1.3 流量传感器简介 |
1.3.1 气体质量流量传感器分类 |
1.3.2 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的测量特点 |
1.3.3 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基本理论 |
2.1 热力学理论 |
2.1.1 热对流 |
2.1.2 热传导 |
2.1.3 热辐射 |
2.2 流体力学理论 |
2.3 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原理、材料和结构选择 |
2.3.1 流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3.2 流量传感器的材料选择 |
2.3.3 流量传感器的结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的仿真设计与工艺开发 |
3.1 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静态仿真分析 |
3.1.1 加热电阻功率对芯片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 |
3.1.2 加热电阻宽度对芯片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 |
3.1.3 加热电阻与热结点之间的距离对芯片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 |
3.2 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动态仿真分析 |
3.2.1 动态条件下芯片表面的温度分布特点 |
3.2.2 加热电阻与热结点之间的距离对上下游热结点温度差值的影响 |
3.2.3 流道高度对上下游热结点温度差值的影响 |
3.3 基于有限元法的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仿真总结 |
3.4 流量传感器芯片制作流程及方法 |
3.4.1 光刻 |
3.4.2 离子掺杂工艺 |
3.4.3 薄膜沉积 |
3.4.4 刻蚀工艺 |
3.4.5 金属剥离工艺 |
3.5 流量传感器芯片加工流程 |
3.6 流量传感器芯片封装工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MEMS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的外围设计与测试 |
4.1 流量传感器的外围设计 |
4.1.1 流量传感器放大电路设计 |
4.1.2 流量传感器气体流道设计 |
4.2 测试平台的搭建 |
4.2.1 测试平台 |
4.2.2 测试流程 |
4.3 测试结果分析 |
4.3.1 传感器芯片加热电阻电性测试分析 |
4.3.2 传感器芯片加热电阻温度分布测试分析 |
4.3.3 输出结果稳定性测试分析 |
4.3.4 动态结果测试分析 |
4.3.5 加放大电路后结果测试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非线性动态输出反馈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车用燃料电池系统介绍 |
1.2.1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及分类 |
1.2.2 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结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PEMFC空气供给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
1.3.2 PEMFC空气供给系统流量控制研究现状 |
1.3.3 PEMFC空气供给系统流量-压力耦合控制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PEMFC空气供给系统建模 |
2.1 引言 |
2.2 燃料电池电堆模型 |
2.2.1 电堆输出电压模型 |
2.2.2 阴极流场混合气体动态模型 |
2.2.3 阳极流场混合气体动态模型 |
2.2.4 膜水化模型 |
2.3 空气供给系统辅助设备建模 |
2.4 系统动力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控制模型建立及观测器设计 |
3.1 引言 |
3.2 控制问题描述与控制目标 |
3.3 面向控制模型 |
3.4 模型验证 |
3.5 非线性降阶观测器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气供给系统非线性控制器设计及仿真验证 |
4.1 引言 |
4.2 基于观测器的非线性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 |
4.2.1 阴极压力跟踪控制器 |
4.2.2 进气歧管压力跟踪控制器 |
4.3 仿真验证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压缩机出口流量计算公式 |
附录B 模型参数 |
附录C 阴极压力与进气歧管压力期望Map |
附录D 面向控制模型参数表达式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气体质量流量与压力的测量和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宽温、宽湿热式质量流量计的设计与实现[D]. 吴梦泽. 南京邮电大学, 2021
- [2]CiADS超导测试中心2K低温系统研制[D]. 牛小飞. 浙江大学, 2021(01)
- [3]基于热扩散的气液两相流流量测量方法研究[D]. 郭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4]基于流型的粉煤密相气力输送压降模型及其流量调控[D]. 王翀. 华东理工大学, 2021
- [5]连续爆轰发动机起爆、湮灭、再起爆机理的实验研究[D]. 马壮(John Z. Ma). 北京大学, 2021(09)
- [6]不同条件下环路热管蒸发器补偿器传热传质特性实验研究[D]. 刘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7]气体微流量控制阀结构设计研究[D]. 周雨欣.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液氢温区直接节流JT制冷机理论与实验研究[D]. 申运伟. 浙江大学, 2021
- [9]MEMS热式质量流量传感器研制[D]. 肖世瑾. 山东大学, 2021(12)
- [10]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非线性动态输出反馈控制方法研究[D]. 张冲.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