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环己烷同系物物理性质梯度规律的研究

线性环己烷同系物物理性质梯度规律的研究

一、直链环己烷同系物物理性质递变规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吴佳睿[1](2021)在《基于几种新型超分子主体化合物的晶态材料的构筑和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设计和合成各式各样的结构性质优异的大环受体分子一直是主客体化学和超分子化学领域的核心研究热点之一,同时也是推动超分子材料科学蓬勃发展并走向应用的重要环节。回顾大环化学的发展历程,五代明星大环主体分子,即冠醚、环糊精、杯芳烃、葫芦脲以及柱芳烃,在超分子化学及其交叉学科的研究历程中最具代表性地位,各种各样的功能化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使得它们广泛应用于诸如分子识别、纳米材料、分子机器、药物递释、离子检测、吸附分离、复杂结构组装、刺激响应性材料、仿生材料等基础或应用研究领域。基于前人工作基础,本人博士期间的工作主要围绕不同新型超分子主体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功能性晶体材料的构筑和应用研究。本论文主体内容将通过如下六个方面阐述新型大环、开环受体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分子晶体材料在有机/无机物吸附分离等方面的性质应用。在第一部分工作中,我们成功制备得到了一种“倾斜版”的柱[6]芳烃-斜塔[6]芳烃(Leaning pillar[6]arene),其可以被视作将传统柱[6]芳烃骨架中一对相对的亚苯基单元上的取代基进行有选择性的消除而得到。相比较于传统的柱[6]芳烃,斜塔[6]芳烃由于结构上的精简,使得其空腔π电子密度更低、分子骨架更为柔性、空腔自适应性更佳。同时由于结构的倾斜和成环单元的差异性,斜塔[6]芳烃的环口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边缘极化效应。此外,斜塔[6]芳烃的成功制备还为柱[6]芳烃保持柱状和刚性结构的本质提供了更为简单、直观的解释。最后,我们还成功地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斜塔[6]芳烃功能化衍生物,并系统的研究了其中一种水溶性主体CWLP6与萘磺酸盐类客体在水体系中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综上所述,基于斜塔[6]芳烃新颖的结构、多个可后修饰位点以及优异的主客体性质等优势,我们相信斜塔[6]芳烃将在超分子能源材料、仿生、晶体工程等相关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第二部分工作中,我们构筑得到了首个基于全乙基斜塔[6]芳烃的非多孔自适应性晶体材料(Et LP6-NAC),并研究了其对1-/2-溴代烷烃同分异构体的吸附分离性能。我们发现Et LP6-NAC可以从等体积比的1-溴丙烷/2-溴丙烷、1-溴丁烷/2-溴丁烷以及1-溴戊烷/2-溴戊烷混合体系中选择性地将1-溴丙烷、1-溴丁烷和1-溴戊烷吸附分离出来。晶体结构以及热分析实验证明了这种选择性的本质源自于Et LP6与1-溴代烷和2-溴代烷之间不同的固相主-客体结合模式及其相对稳定性差异。此外1-溴代烷烃在被Et LP6-NAC吸附后可高度稳定地存放于室温环境,同时Et LP6-NAC可循环使用多次而不降低其对1-溴代烷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表现。在第三部分工作中,我们利用Et LP6-NAC首次实现了正己烷(n Hex)和甲基环戊烷(Mcp)混合体系的吸附分离。实验表明,无论是通过绝对无损的固-汽吸附,还是高效率的固-液吸附,Et LP6-NAC均可选择性地从等体积比的正己烷-甲基环戊烷混合物中吸附分离正己烷。此外,在多种C6烷烃异构物的混合体系中,Et LP6-NAC依然只表现出对正己烷分子的高吸附选择性,这为其在工业己烷纯化方面的应用开发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在第四部分工作中,我们通过一步傅克芳基化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种新颖的夹状超分子受体MC。通过晶体结构分析我们证实了MC具有良好的空腔自适应能力、广泛的客体结合能力、多样且可控的分子构象。此外,基于MC在固相条件下的多晶态性,我们成功设计并构筑得到了一种基于MC分子晶体调控的变速率碘溶液吸附循环控制系统。通过对不同晶态进行简单的加热或重结晶,便可控制MC晶体对溶液中碘的吸附速率在高、中、低档位之间随意切换和互变,根据这种多晶态性而引起的分子间键合能力高度差异化的实验现象我们总结并提出了有关分子晶体变速器的新颖概念。在第五部分工作中,我们通过中间体预构筑的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芳烃大环主体,并根据其独特的对位-间位混合单体连接模式以及在晶相下呈现出的对称性迥异并可互变的双重分子构象,将其命名为“双子芳烃(Geminiarene)”。双子芳烃的双生分子构象对相同的客体可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结合能力和选择性,同时不同的客体可精准的诱导双子芳烃生成不同的分子构象以及固相主客体络合组装。最后,基于双子芳烃这种双生分子构象的双重选择性特质,我们利用双子芳烃的晶态材料成功地在实验室中实现了对相似沸点的氯苯和氯代环己烷混合体系的单选择性与双选择性的吸附与分离应用。在第六部分工作中,我们通过替换原有双子芳烃中的亚苯基单元为亚联苯基,成功设计合成了一种骨架加长版的双子芳烃衍生物,并将其命名为“加长型双子芳烃(Elongated-geminiarene)”。加长型双子芳烃具有易合成且可大量合成、易结晶、纳米级空气尺寸、多重分子构象以及优异的固相主客体化学性质等优势特征。此外,我们发现基于加长型双子芳烃的晶态材料在芳香/环烷混合体系的吸附分离方面展现出潜在应用价值。

肖洪[2](2020)在《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文中认为中国冀北-辽西地区广泛发育中-新元古界沉积地层,有利于开展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生物组成和古沉积环境等研究。大量的原生液态油苗和固体沥青的发现,展示了元古宇超古老油气资源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但受地质样品、地质资料、实验分析手段等条件的制约,对烃源岩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古油藏成藏演化历史的研究尚不系统。本论文通过对原生有机质中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探讨了冀北-辽西地区元古宙古海洋沉积环境和沉积有机质生物组成,并明确了典型古油藏的油气来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恢复了中元古界烃源岩的生烃史,厘定了古油藏的成藏期次与时间,重建了古油藏的成藏演化历史,揭示了超古老油气藏成藏规律。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高于庄组黑色泥质白云岩和洪水庄组黑色页岩为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为中等-极好,处于成熟-高成熟热演化阶段。下马岭组页岩在宣隆坳陷成熟度低且有机质丰度高,但在冀北-辽西地区受早期岩浆侵入的影响而过早失去生烃能力。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分析表明,高于庄组沉积期盆地处于半封闭状态,水体较浅,盐度较高,浮游藻类较少,以蓝细菌等耐盐的低级菌藻类为主,且底栖宏观藻类繁盛。而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沉积期水体较深,盐度较低,以蓝细菌、细菌和浮游生物为主。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烃源岩中普遍含高丰度的C19-C20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18-C33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和重排藿烷,可能代表了某种或多种特征性的菌藻类的贡献,而该类生物在高于庄组沉积期不繁盛,可能是受高盐度分层水体条件的遏制。综合储层岩石手标本、薄片显微观察以及分子标志化合物对比等分析,明确了XL1井雾迷山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上段砂岩油藏为高于庄组烃源岩供烃,SD剖面雾迷山组、JQ1井铁岭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下段砂岩油藏为洪水庄组烃源岩供烃,而LTG剖面下马岭组沥青砂岩则具有明显的混源特征。此外,辽西坳陷至少经历了两期生烃三期成藏。第一期为高于庄组烃源岩生烃,主要发生在1500~1300 Ma,第二期为洪水庄组烃源岩生烃,时间为250~230 Ma。第一期成藏时间为高于庄组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1500~1300 Ma),油气在下马岭组、铁岭组和雾迷山组等储层中聚集成藏。第二期成藏时间为465~455 Ma,为早期古油藏遭受破坏后,油气调整进入元古宇至奥陶系圈闭成藏。第三期成藏时间为240~230 Ma,油气源自洪水庄组烃源岩,可在元古宇至三叠系储层中聚集成藏,该期油气藏受构造破坏程度较弱,具有相对较好的成藏和保存条件,为研究区古老油气资源勘探的首选目标。

常郗文[3](2020)在《沥青VOCs的全组分定量分析及沸石的VOCs抑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沥青材料是道路工程领域最主要的铺面材料,然而路面铺筑、养护、再生、服役过程中都伴随着挥发性有机物(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产生,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由于沥青组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至今未形成对沥青VOCs分析的统一标准和研究方法。基于上述沥青VOCs的研究现状,本研究围绕沥青材料VOCs组分特征,系统开展了全组分的特性研究,在探究沥青VOCs的挥发规律及分子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分析并建立了沥青VOCs指纹组分数据库及其质量-谱峰面积的标准曲线,用于任意沥青材料VOCs释放时单一释放组分的定量分析,和总释放量的定量分析。同时,本研究基于沥青VOCs的全组分定量分析,开展了沸石对沥青VOCs抑制效果研究。本研究的具体研究结论可总结为下述三点。一、明确了沥青VOCs组分特征及其在不同来源沥青间的差异性:选用封闭系统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D-GC-MS)等,对沥青VOCs进行同步对照组分分析。研究发现,沥青VOCs释放特征与样品的取样深度线性正相关。同种沥青材料,其挥发物化学成分的重复性能达到约90%。TD-GC-MS研究表明,热拌沥青施工时,沥青能释放70-100多种VOCs,主要包括烷烃、烯烃、烃类衍生物、环类物质和含硫物等。二、建立了可靠的沥青VOCs指纹组分信息库:基于16位其他研究者的75种沥青VOCs组分数据和本文的5种沥青VOCs全组分数据,以色谱峰面积大、质谱匹配度高、药理毒害性强三个标准确立了沥青VOCs的指纹组分信息库:丙酮、二硫化碳、2-甲基戊烷、正己烷、甲基丙烯醛、正丁醛、3-甲基己烷、苯、异戊醛、庚烷、2-甲基庚烷和甲苯,及各组分GC-MS分析时质量-谱峰面积的标准曲线。可满足任意沥青材料的VOCs,基于指纹组分信息库,即可完成VOCs中任一组分和释放总量的定量分析,指纹组分种类在被分析沥青VOCs中出现越多,释放量的计算精度越高。三、解析了沸石材料对沥青VOCs的成分抑制和释放量抑制效果:沥青VOCs的释放总量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呈二项式增长态势,160oC下沥青释放的VOCs量约为2.40-4.40μg/g。开展了7种不同特性的ZSM-5系列沸石对沥青VOCs减排效果的研究。研究发现,7种沸石都能有效减少沥青VOCs的种类2-11种,但只有三种沸石对总挥发量有抑制效果,抑制百分比分别为42.9%、16.0%和11.1%。高粒度、高硅铝比的纳米聚晶类沸石具有高抑制效果。本研究的开展为沥青VOCs的减排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理论。尤其是沥青VOCs减排研究中涉及的主要组分释放量及释放总量的研究,能够参考本研究建立的沥青VOCs指纹组分信息库,开展深入准确的分析。同时,本研究采用沸石进行沥青VOCs的抑制,为自主设计沥青VOCs高抑制性沸石提供技术支撑。

许鹏军[4](2019)在《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及其在电子废物处置区的污染特征》文中指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极具危害的一系列化合物,电子废物的粗放式处置是POPs的重要排放源。目前,已有28种(类)化合物被《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列为POPs,其中短链氯化石蜡(SCCPs)是2017年最新增列的POPs。此外,一些具有潜在POPs属性但尚未被公约管控的污染物,如德克隆Plus(DP)、1,2-双(2,4,6-三溴苯氧基)乙烷(BTBPE)、十溴二苯乙烷(DBDPE)三种替代型阻燃剂(AFRs),以及溴代二恶英(PBDD/Fs),都是电子废物处置过程中释放的典型污染物,本文将上述化合物统称为“新型POPs”。这些新型POPs的环境分析方法尚存在若干技术难点,例如SCCPs同类物的色谱共流出且质量重叠干扰问题,八溴代呋喃(OBDF)和八溴代二恶英(OBDD)在分析中的热解问题。结合电子废物处置方式,对这些新型POPs在多环境介质间污染特征和迁移规律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首先建立了环境空气、土壤和沉积物中SCCPs、DP、BTBPE、DBDPE和PBDD/Fs的同时净化分离方法。样品经加速溶剂提取,浓硫酸液液萃取,酸碱硅胶柱层析和活性炭分散硅胶柱翻转层析净化,实现了目标物之间、目标物与大部分杂质干扰物的分离。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电子捕获负化学电离质谱(GC×GC-ECNI-MS),发展了 SCCPs的定量分析方法,解决了中链氯化石蜡和样品净化难以去除的滴滴滴、氯丹、毒杀芬对SCCPs定量分析造成的色谱共流出且质量重叠干扰问题,使13C-1,5,5,6,6,10-C10H16C16可以用作样品提取内标。GC×GC配合四极杆质谱检测,以及氯含量-总响应因子相关性校正,显着提高了 SCCPs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基于气相色谱-电子轰击电离-双聚焦高分辨磁质谱(GC-EI-HRMS),发展了三种AFRs和PBDD/Fs的精准定量分析方法。发现在进样口 280-290℃高压进样1 min条件下,高溴代化合物的热解比率大幅减少,样品中13C-OBDF和13C-OBDD的回收率分别达到22-76%和29-85%(合格范围17-157%)。基于上述发展的分析方法,测定了一典型电子废物拆解地——中国广东贵屿镇多种环境介质中新型POPs的污染水平,发现该地区环境空气和沉积物的污染水平处于全球已报道的较高水平,农田土壤的污染水平相当或略高于全球已报道的平均值。样品中新型POPs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空气中“原料添加型”污染物SCCPs和三种AFRs的质量浓度显着相关,但与“反应生成型”污染物PBDD/Fs的质量浓度不相关,可能两类污染物在电子废物处置过程中进入大气的迁移特征不一致;农田土壤、沉积物中所有污染物的质量浓度彼此显着相关,可能两类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空气、土壤、沉积物间的迁移特征基本一致。通过研究不同电子废物处置方式对新型POPs排放水平的影响发现,新型POPs的排放水平与电子废物热处置的温度正相关,露天焚烧、火烤电路板、非热过程的手工拆解和破碎几种处置方式造成的新型POPs污染程度依次降低。通过对环境介质中燃烧指示物——多环芳烃的成分分析,验证了贵屿地区环境介质中“反应生成型”污染物PBDD/Fs主要来源于电子废物焚烧。进一步解析了贵屿地区多环境介质中新型POPs的成分变化特征及迁移规律。通过对氯化石蜡和DP工业产品的成分分析,将SCCPs同类物的源模式分为较短、中等、较长碳链三类,分别定义为CP-52-Ⅰ、Ⅱ、Ⅲ型,均以六-九氯代同类物为主要组分;DP产品中包含顺式(syn-)和反式(anti-)异构体,anti-DP所占比例(fanti-DP)接近0.75。通过对溴代阻燃剂(BFRs)生成PBDD/Fs的机理调研,确定了 PBDD/Fs同类物的源模式以七溴代呋喃(1,2,3,4,6,7,8-HpBDF)和OBDF为主要组分。贵屿地区空气中不同碳链长度SCCPs的相对含量为:C10-CPs≈C11-CPs>C12-CPs≈C13-CPs,中、低氯代同类物的丰度较高;土壤和空气中SCCPs的碳同系物分布模式几乎一致,但高氯代同类物的丰度有所增加,说明高氯代SCCPs同类物更易于在土壤中富集;沉积物中SCCPs碳同系物的分布特征不同于空气和土壤,相对含量为:C10-CPs≈C13-CPs>C11-CPs≈C12-CPs,中、低氯代同类物的丰度较高,沉积物中的POPs大部分源自倾倒于水体中的处置后电子废物残渣,其中C13-CPs含量的增加可能说明较长碳链的SCCPs同系物主要存在于这些残渣中。空气和土壤中syn-DP与anti-DP的质量比例与DP工业产品中两种异构的源比例相近,说明两种DP异构体在空气和土壤中未发生显着的选择性降解;沉积物中的fanti-DP值变化范围较大,介于0.45-0.95之间,由于anti-DP比syn-DP更易热解,在电子废物热处置残渣倾倒点位的沉积物中,fanti-DP值较低。所有环境介质中PBDD/Fs同类物的分布模式与BFRs生成PBDD/Fs的源模式基本相似,电子废物热处置过程产生的低溴代PBDD/Fs更易挥发到空气中,OBDF在空气和土壤中的相对含量略低于源比例,可能是其经历了部分光解,但在沉积物中,OBDF的相对含量接近源比例。通过SCCPs同类物在空气-土壤之间的分配研究表明,电子废物热处置过程导致SCCPs持续向大气排放,使其在空气-土壤之间的分配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从事电子废物非热处置的区域及背景点,其在空气-土壤间的分配趋于平衡状态。

张宇[5](2019)在《基于硝酸和硝酸铵体系硝解DPT制备HMX机理及新工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奥克托今(1,3,5,7-四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简称HMX),是当今世界上获得实际应用的综合性能最好的单质炸药之一。目前以尿素为原料经3,7-二硝基-1,3,5,7-四氮杂双环[3.3.1]壬烷(DPT)合成HMX的小分子法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原料成本最低的方法。然而由于DPT硝解制备HMX的收率较低制约了该方法的发展,其中硝解机理的不明确是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本文研究了DPT硝解制备HMX的机理,根据机理设计并优化了DPT硝解制备HMX的新工艺。首先,简化DPT硝解反应模型,研究了具有桥亚甲基的简单三级胺二吗啉甲烷与硝酸的反应,发现得到的产物主要是N-亚硝基吗啉,且用1H NMR捕获反应的中间体N-羟甲基吗啉。结合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了硝酸铵和水对N-羟甲基二烷基胺与硝酸发生亚硝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铵中的铵离子能促进反应的进行,且硝酸中的水含量大约为5%时对反应最有利。其中铵离子是以氨的形式作为Lewis碱催化剂,与水和底物在氢键的作用下形成双环结构的络合物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研究了DPT在发烟硝酸和硝酸铵中的反应,分离得到亚硝胺化合物1-亚硝基-3,5,7-三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MNX)和1-亚硝基-3,5-二硝基-1,3,5-三氮杂环己烷(DNMS),通过1H NMR跟踪反应,判断出MNX为生成HMX的中间体,DNMS为生成副产物1,3,5-三硝基-1,3,5-三氮杂环己烷(RDX)的中间体。并对该反应的表观动力学进行研究,进一步确定MNX为DPT硝解过程的中间体,且获得了MNX硝解生成HMX(主反应)和生成链状副产物(副反应)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此外,计算得到了不同温度下MNX硝解反应的半衰期及MNX转化率达到99.0%所需的反应时间。依据过渡态理论获得了在250 K下主反应和副反应的活化焓、活化熵和活化自由能。通过DPT合成了1-乙酰氧甲基-3,5,7-三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PHX),利用核磁跟踪了PHX的水解过程,获得了1-羟甲基-3,5,7-三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的核磁谱图。定量研究了硝酸铵、水和N2O4对DPT和PHX与硝酸反应的影响,发现MNX也是PHX硝解合成HMX的中间体,且硝酸中存在一定量的硝酸铵、水和N2O4有利于MNX的生成。其中体系中亚硝酰阳离子的来源有两处:一个是硝酸中自身携带的低价氮氧化物如N2O4所带来的;另一个是硝酸中含有少量的水激发硝酸与体系内小分子如甲醛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硝酸所带来的。同时发现水还能促进酯化中间体的水解,并证明了1-羟甲基-3,5,7-三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是DPT硝解过程的关键活性中间体。然而硝酸中存在硝酸铵、水和N2O4不利于MNX硝解得到HMX,这是DPT经“一锅法”制备HMX收率始终无法突破的原因。结合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了硝酸铵及胺的盐酸盐对DPT硝解合成HMX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铵和一些具有短烷基取代基的胺的盐酸盐仅促进MNX的生成,且对于相同的烷基取代基,促进效应遵循以下顺序:伯胺>仲胺>叔胺。其中硝酸铵或胺的盐酸盐是以氨或有机胺的形式作为Lewis碱催化剂,与体系中少量的水和底物在氢键作用下形成双环结构的络合物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因此,建立了DPT在硝酸和硝酸铵或胺的盐酸盐体系中经硝解-亚硝解-硝解得到HMX的机理。根据机理设计了DPT经中间体MNX硝解合成HMX的分步法。开发了加入Na NO2、N2O4或一甲胺盐酸盐促进DPT制备MNX的三种工艺,经优化后得到MNX的最高收率分别为84.0%、86.1%和78.5%。开发并优化了100%HNO3硝解MNX直接得到β-HMX的工艺,收率高达96.0%。因此,DPT经分步法制备HMX的总收率为75.4%~82.7%,高于传统“一锅法”所得收率。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曲线表明,MNX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另外,MNX的撞击感度和静电火花感度均低于RDX和HMX,摩擦感度介于二者之间。研究了3,7-二丙酰基-1,3,5,7-四氮杂双环[3.3.1]壬烷(DPPT)的硝解反应,分离得到化合物1,5-二丙酰基-3-亚硝基-7-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DPNNO)和1,5-二丙酰基-3,7-二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DPDN)。通过1H NMR跟踪反应,确定DPPT依次经DPNNO和DPDN硝解得到HMX。设计了DPPT经中间体DPNNO合成HMX的新路线。经优化后,DPPT制备DPNNO的最高收率为94.2%,DPNNO制备HMX的最高收率为85.0%。因此,DPPT经分步法制备HMX的总收率为80.0%。本文建立了DPT硝解得到HMX的机理,并根据机理设计了DPT经分步法合成HMX的新工艺,不仅提高了HMX的收率,突破了几十年来以尿素为基的小分子法合成HMX的收率较低的瓶颈,而且还为研究与DPT有相似结构的化合物的硝解反应提供参考。

柳方景[6](2016)在《褐煤有机质组成结构表征和催化加氢裂解反应》文中研究说明褐煤有机氧含量高,作为化工原料获取高附加值含氧有机化学品(OCSs)具有较大应用前景。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褐煤中有机质的组成结构是实现褐煤高效利用基础。在此基础上探索温和条件下能使褐煤中一些共价键断裂的转化反应,选择性生成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是实现褐煤高附加值利用的关键。本研究采用超声萃取、逐级热溶和钌离子催化氧化(RICO)三步降解法方法结合多种现代仪器分析手段深入研究了褐煤中有机质组成结构;研究了褐煤超声萃余物(UERs)的超临界Na OH/甲醇解反应和褐煤的磁性固体碱催化加氢裂解反应,探索从褐煤中获取OCSs的可行性方法。运用FTIRS、XPS、固体13C NMRS和TGA等直接表征先锋褐煤(XL)、小龙潭褐煤(XLT)和胜利褐煤(SL),获取了褐煤中有机质官能团组成、表面元素形态、碳骨架结构和共价键类型等信息。本研究采用三步降解法将褐煤中的绝大部分有机质(约90 wt%)转化为可溶有机分子并分析其化学组成。褐煤中游离的和以弱非共价键作用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主要在超声萃取过程中析出,富含脂肪族结构。320 oC下逐级热溶能够破坏褐煤中氢键和?-π相互作用等强非共价键作用及部分弱共价键,显着提高可溶物收率。容易形成氢键和?-π相互作用的酚类和含氮化合物(NCSs)主要在热溶物中析出。用GC/MS在超声萃取物和热溶物中检测出长链的正构烷烃、正构烯烃(1-烯烃、2-烯烃和3-烯烃)、正构烷-2-酮和烷基苯(正构长链烷基苯、o-正构长链烷基甲苯和正构长链烷基对二甲苯)等多个系列生物标记物。长链正构烷烃可能来源于高等植物中的蜡或者烷酸在煤化作用过程中发生脱酸反应产生的;长链烷基苯可能是由正构烷酸在煤化作用过程中经加氢还原、环化作用、α-甲基重排及芳构化作用等反应产生的;正构烷-2-酮可能对应正构烷发生?-氧化形成的,也可能是正构烷酸经?-氧化和后续脱羧反应产生的。通过分析热溶残渣(TERs)RICO产生的羧酸分布,发现褐煤中难溶大分子网络骨架主要由芳环数≥3的缩合芳环结构组成。芳环单元结构之间主要以联芳烃的形式相连,含有少量碳数<8的短链亚甲基桥键。芳环结构上的烷基侧链以甲基为主,碳数数>2的烷基侧链含量很低。碳原子数较多的烷基侧链和亚甲基桥键主要存在于XL的TER中,与原煤的13C NMR分析结果(XL中亚甲基平均长度最高)相一致。RICO生成的硝基苯甲酸到硝基苯五甲酸分布的硝基苯羧酸,可能是由褐煤中硝基取代的缩合芳环结构生成的。增加Na OH的用量能明显提高UERs的超临界甲醇解反应所得可溶有机化合物的收率,Na OH/UER比为1 g/g时收率最高。通过分级萃取将优化条件下的醇解可溶物分为4个组分(E1-E4)并用GC/MS分析其族组分。结果表明酚类为E1和E2中主要的GC/MS可测组分,相对含量占所有族组分的50%以上,主要为烷基取代苯酚;羧酸如烷酸、烷二酸、苯甲酸类和苯基取代烷酸主要集中在E4中。电喷雾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ESI FTICRMS)分析表明E1-E4中的O1-O6类化合物的含量占绝对的优势。O1-O6类化合物的不饱和度和碳数分布分别为0-14和9-34,它们可能归属于脂肪酸、芳酚(1-4环)和芳酸(1-4环)等酸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难以被GC/MS检测到。通过超临界甲醇解反应断裂褐煤中-C-O-键及后续分离可能是从褐煤获取高附加值OCSs的有效方法。利用ESI FTICRMS还揭示了醇解可溶物中GC/MS不可检测的含硫化合物(SCSs)和NCSs。SCSs中的S原子主要以硫醇和噻吩环的形态存在,NCSs中的N原子则主要存在于吡咯和氨基中,为褐煤中有机S和N的赋存形态提供了重要的信息。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使褐煤有机质中的共价键特别是-C-O-桥键断裂,是从褐煤中获取高附加值化学品特别是OCSs的关键。本研究利用化学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法制备了一种具有较强磁性和碱性的负载型磁性固体碱催化剂,用于催化XLT的加氢裂解反应。结果表明300 oC下XLT加氢裂解所得可溶有机化合物的收率由非催化条件下的59 wt%增加到催化条件下的78 wt%,其中酚类和芳烃化合物的收率显着增加。酚类主要为C1-C8烷基苯酚,芳烃以烷基苯为主。利用苯基苄基醚和二苄醚的催化加氢裂解反应探讨磁性固体碱催化反应机理。苯基苄基醚和二苄醚分别在250 oC和200 oC催化条件下完全转化为加氢裂解产物。模型化合物在环己烷和甲醇中催化加氢裂解所得产物不同,因为甲醇参与了反应。磁性固体碱催化H2异裂释放出H-,H-容易进攻模型化合物中电正性较高的碳原子导致桥键发生断裂,生成加氢裂解产物;磁性固体碱也能催化CH3OH异裂释放CH3O-,CH3O-也能起H-类似的作用,使桥键发生断裂。因此,XLT催化加氢裂解所得酚类和芳烃也可能是褐煤中连接芳环结构的–C–O–桥键发生磁性固体碱催化加氢断裂生成的。

赵美霞[7](2016)在《负载型超强酸的制备及其催化的煤的加氢裂解》文中认为煤直接液化是实现煤炭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高活性催化剂的制备是是煤炭液化的关键技术。本课题将三氟甲磺酸(TFMSA)分别浸渍于介孔氧化锆(MPZCA)、纯化凹凸棒土(AP)和介孔二氧化锆包覆的凹凸棒土(MPZCA)中,制备了3种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TFMSA/MSZO、TFMSA/AP和TFMSA/MPZCA),经一系列表征,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电子能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N2吸附和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分析,结果表明TFMSA在三种载体表面及孔隙中有效负载,载体与活性组分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与TFMSA/MSZO和TFMSA/AP相比,TFMSA/MPZCA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规则的介孔结构以及较强的酸性。以二(1-萘)甲烷(DNM)、苯基苄基醚(BOB)和二苄醚(DBE)的加氢裂解作为探针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考察三种催化剂的活性,结果发现TFMSA/MPZCA对DNM、BOB和DBE均具有最高的催化裂解活性。以霍州褐煤(HL)及其萃余物(HER)、沙尔湖次烟煤(SSBC)及其萃余物(SER)和西沟烟煤(XBC)作为研究煤样,在TFMSA/MPZCA催化作用下进行催化加氢裂解(CHC),并用非催化加氢裂解(NCHC)作为对比实验,上述煤样CHC和NCHC所得可溶组分(SPs)通过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考察TFMSA/MPZCA对煤及萃余物加氢裂解的催化作用。煤及萃余物CHC与NCHC所得SPs主要包括脂肪烃、芳烃、酚类、酮类、酯类以及少量的含N和S元素的化合物。煤及萃余物CHC收率均明显大于NCHC收率,且CHC所得SPs中芳烃和酚类含量均高于NCHC所得SPs中芳烃和酚类的含量,说明TFMSA/MPZCA对煤及萃余物大分子结构中芳烃和酚类的生成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煤及萃余物CHC所得SPs中芳烃的含量最高,且苯的同系物在芳烃中所占比重最大。HER和SER的CHC收率均高于相应的原煤HL和SSBC的CHC收率,HER和SER的CHC所得SPs中脂肪烃、芳烃、酚类、酮类的收率均高于原煤中各类别的收率,其中芳烃收率的增幅最大,说明TFMSA/MPZCA对煤的萃余物加氢裂解的催化作用更为显着,特别是煤的萃余物中芳烃的释放,这为煤的定向解聚及后续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煤的大分子结构特征,选取含Car–Calk键的烷基芳烃和含C–O键的芳醚作为煤相关模型化合物考察TFMSA/MPZCA的催化加氢裂解机理。结果表明在TFMSA/MPZC作用下,含Car–Calk键烷基芳烃中除了联苄外,DNM、二苯甲烷和9-苄基菲均发生裂解反应,烷基芳烃的反应性跟芳烃的超离域能(Sr)和裂解产物中间体的共振能(RE)和共振稳定能(RSE)大小有关;含C–O键的芳醚中除了二苯醚外,BOB和DBE均发生裂解反应,裂解产物中间体的稳定性是裂解反应发生的决定性因素。TFMSA/MPZCA释放的质子选择性的进攻芳环的取代位导致Car-Calk桥键断裂是烷基芳烃加氢裂解反应的关键步骤,而质子转移到醚桥键的氧原子上导致C-O桥键断裂是芳醚发生加氢裂解反应的前提。基于含Car–Calk和含C–O键的两类模型化合物的裂解机理,并结合煤及萃余物CHC和NCHC所得SPs的族组分分布,揭示了煤及其萃余物中芳烃和酚类的生成机理,为煤的定向解聚机理提供了借鉴。

位艳宾[8](2013)在《煤液化残渣的组成结构分析和催化加氢》文中提出深入了解煤液化残渣中有机质的组成结构对实现残渣的定向转化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选用黑山煤液化残渣(HSR)和胜利煤液化残渣(SLR)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溶解性,结果表明:残渣的萃取率与溶剂的介电常数有一定的关系,两种煤液化残渣均在介电常数较大的溶剂中显示出较好的溶解性,在低介电常数范围内,萃取率随溶剂介电常数的增高而增高,在高介电常数范围内,SLR的萃取率随溶剂介电常数的增高而降低,而HSR没有此规律。依次用石油醚、甲醇、环己烷、CS2、苯和丙酮/CS2对HSR和SLR进行分级萃取,用GC/MS分析各级萃取物,得到了正构烷烃、长链烯烃、芳烃、酚类、酯类、酮类、醇类和其它类别的化合物(OSs)。前三级萃取物中检测到的化合物种类和含量要远远大于后三级,推测后三级萃取物中主要是大分子的缩合芳烃。利用钌离子催化氧化(RICO)法对HSR、SLR及其萃余物和各级萃取物进行了温和条件下的氧化解聚,氧化产物经酯化后,用GC/MS和FTIR对酯化产物进行检测分析,通过比较产物组成结构的差别推测HSR和SLR的组成结构及其差异性。HSR、SLR及其萃余物和萃取物氧化反应所得可溶物的GC/MS可检测组分包括脂肪族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芳酸、饱和环脂肪酸、含杂原子(氯、氧和氮)的酸及一些酮类和酯类化合物。芳酸的收率在HSR的氧化产物中占有绝对优势,而SLR的氧化产物中-二元酸的含量最高,说明HSR的缩合程度较高,而SLR中富含短链的二芳基烷烃类化合物。脂肪族一元酸和-二元酸的碳链长度较短,推测碳链较长的烷基芳烃和-二芳基烷烃为易于加氢液化的组分。在HSR和SLR萃余物的氧化产物中均检测到了一系列中长链的烷烃,碳原子分布为C13-C20,而在HSR和SLR的氧化产物中却没有检测到任何的烷烃,推测这部分烷烃化合物以网络嵌入态的形式存在于残渣的大分子结构中。SLR萃余物的氧化产物中卤代烷烃、乙氧基烷烃和短链酮类的含量较高,推测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同样以网络嵌入态的形式存在于SLR的大分子结构中。前三级萃取物的氧化产物中物种较丰富,而后三级萃取物的氧化产物中主要是苯多酸。以硅胶柱层析对SLR的CS2萃取物进行分离分析,得到烷烃、不同缩合程度的芳烃和酯类共五个族组分。这一结果显示,溶剂萃取和柱层析技术相结合对煤液化残渣中的有机质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可为煤液化残渣组成结构的研究和高效利用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和信息。检测到的烷烃主要是正构烷烃,芳烃主要是4-7环的稠环芳烃,酯类主要包括长链脂肪酸甲酯和邻苯二甲酸二烷基酯。还检测到少量含氮和硫的化合物,氮和硫元素主要以环的形式存在。在微波辐射下对脱矿物质后的HSR和SLR进行催化加氢反应,反应化合物经甲醇继续萃取两周后,用FTIR和GC/MS分析甲醇萃取物。结果表明:Pd/γ-Al2O3能有效地促进两种煤液化残渣的加氢转化;两种煤液化残渣催化加氢反应混合物中氢化芳烃、取代芳烃和非取代芳烃的收率均明显高于非催化加氢反应混合物中相应类别化合物的收率;甲醇萃余物的FTIR谱图中脂肪族成分的特征吸收峰明显减弱,表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含-OH和链烃等官能团的小分子易从煤液化残渣的大分子结构中游离出来。

毛杨林,曾国琼,廖旭杲,王春,赵宇,朱时来,陈斌[9](2013)在《2013年高考化学复习试题精粹》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与理论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A.HClO的结构式:H—Cl一OB氯化铵的电子式

姚婷[10](2012)在《克拉玛依天然沥青的分离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沥青是一种稀有的非常规重质油资源,从分子水平上充分了解天然沥青中有机质的组成对有机地球化学研究和天然沥青的高效利用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天然沥青中的有机化学成分,本课题选用新疆克拉玛依天然沥青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有机溶剂的溶解性分析,接着根据溶解性结果依次选用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二硫化碳六种溶剂对天然沥青进行分级萃取,再结合柱层析技术对前三级分级萃取物进行精细分离纯化,重点考察了分级萃取物和柱层析分离所得部分馏分的组成结构,以期了解天然沥青中有机物的组成及其分布规律。并通过热处理手段对天然沥青中的重质组分进行了解聚研究,得到了各种结构碎片的组成特征,有助于推测天然沥青的大分子结构的原始结构组成。天然沥青在22种溶剂中的溶解性结果表明,天然沥青在溶剂中的萃取率与溶剂介电常数和溶解度参数密切相关。介电常数表示分子的极性大小,天然沥青在介电常数较小的溶剂中均显示出较好的溶解性。溶解度参数用来表征溶剂对溶质的溶解能力,天然沥青在溶解度参数较小的溶剂中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根据萃取效果及溶剂的价格毒性等因素,选定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和二硫化碳六种溶剂为分级萃取中所用试剂。经深度萃取后,FTIR分析结果表明,原样、六级萃取物及萃余物的红外表征有明显差异,且萃余物中基本上是灰分,这说明通过分级萃取已把天然沥青中的有机质基本都萃取出来,同时可知天然沥青中含有较多的饱和烃,所以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GC/MS分析结果表明,检测出的化合物绝对含量远远小于各级萃取物的含量,各级各次萃取物都含有大量生物标志物的复杂有机质的混合物,具有重要的有机地球化学意义。甲醇萃取物中检测出119种化合物,其中萜类、甾类、醇类及邻苯二甲酸酯类含量较大,并且检测到大量的2-乙基己醇;乙醇萃取物中检测出110种化合物,主要包括萜类、甾类、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脂肪酯类及邻苯二甲酸酯类;丙酮萃取物中只检出51种化合物,其中萜烷、甾烷和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含量较大。而在乙酸乙酯、石油醚和二硫化碳萃取物中没有GC/MS信号的响应,可能是由于GC/MS技术存在局限性,大多物质超出了其检测范围,表明其中有机质的主要特点是由分子量较大的化合物组成。以柱层析技术对天然沥青的甲醇、乙醇和丙酮分级萃取物分离与纯化的结果可知,经柱层析精细分离后可检测化合物种类明显增多,三级萃取物可检测的化合物都超过了200种。同时柱层析馏分中的可检测物质的绝对含量比萃取物中的绝对含量提高很多,如丙酮萃取物柱层析馏分中可检测成分的绝对含量提高了近两个数量级,进一步说明柱层析是精细分离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能较好的对样品进行精细分离,有效地富集了含量较少的化合物,有利于确提供所测物种的精确的分子结构信息。甲醇柱层析馏分中出现了萃取物中未检测到的正构烷烃、支链烷烃、羧酸类化合物以及种类较多的芳烃类化合物,并且梯度洗脱中,甲醇洗脱剂馏分中富集到了甾烷,其相对含量高达80.6%,丙酮洗脱剂馏分中富集到了芳烃,其相对含量高达66.5%,而非极性二硫化碳洗脱剂馏分中未检测出GC/MS可测成分,在甲醇/氯仿混合洗脱剂馏分中检测出一系列的正构烷烃、支链烷烃和芳烃。此外,在一个甲醇柱层析馏分中富集到一种物质,通过硅胶和凝胶相结合的方法,分离纯化并确定结构为2-乙基己醇。研究表明是由于在超声波辐射作用下,天然沥青中的特定化合物与甲醇发生了反应,甲醇中的氧进攻羰基碳而导致2-乙基己醇的生成,而在乙醇萃取物中没有发现2-乙基己醇,可能是由于乙醇中的乙基位阻较大,较难发生反应。乙醇萃取物经柱层析精细分离后可检测化合物达到239种,以甲醇作洗脱剂所得的前部分馏分富集到了芳烃类化合物和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后部分馏分中则富集到了大量的甾类化合物,其绝对含量为187.8mg/g,相对含量高达81.9%。丙酮萃取物经柱层析后检测到282种化合物,远远多出萃取物中的53种,并且包含萃取物中没有出现的族组分,如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芳烃、脂肪酸酯类及其他含杂原子化合物等,更进一步证明说明柱层析技术对于天然沥青可溶组分精细分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把萃取物中含量较低的不能检测到的化合物再进行分离分析,可以获取更直观更清晰的信息,并能富集到清晰的族组分分离效果。分级萃取实现了对于天然沥青族组分粗分离,柱层析则对萃取物实现了进一步的精细分离和纯化。本研究提供了对天然沥青进行选择性的族组分分离和分析的有效方法,并进一步揭示了天然沥青中有机物的组成和分布规律,丰富了其有机地球化学知识。克拉玛依天然沥青有机质中可检测组成中出现了大量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正构烷烃、单甲基支链烷烃、无环类异戊二烯、倍半萜烷、二萜烷、长链三环萜烷、藿烷型三萜烷、非藿烷型三萜烷、甾烷、酮、醇、酯(邻苯二甲酸酯、脂肪酯及脂芳酯)、芳烃和羧酸等化合物。结合其生物标志特征可以得知,克拉玛依天然沥青的成熟度较高,在成岩过程中几乎不存在生物降解作用,生成天然沥青的地理环境可能与某些海洋或者湖泊条件有关,陆源物质、细菌、蓝藻和一些高等植物对天然沥青生源有很大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有机地球化学意义。为进一步了解天然沥青中重质组分的化学组成,对石油醚和二硫化碳萃取物中的重质组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在400oC左右的温度下,分别比较了重质组分在三种不同时间中的热处理产物的丙酮可溶组分的结构组成,并对得到的轻质油的丙酮可溶组分的结构也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热处理前后的组成有较大的差别,并且轻质油和热处理产物的组成也有较大的差别。热处理原料即天然沥青的重质组分的丙酮可溶物只能检测出极少的化合物,热处理产物及轻质油中检测到的化合物较多,主要包括正构烷烃、支链烷烃、环烷烃、烯烃和芳烃,但轻质油中族组分的化合物分子量都较小,偏轻质化,而热处理产物中化合物的分子量明显高出许多。一方面为揭示天然沥青原始的大分子网状组成结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数据,另一方面对天然沥青的精细加工具有重要的工业意义。该论文有图61幅,表83个,参考文献240篇

二、直链环己烷同系物物理性质递变规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链环己烷同系物物理性质递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几种新型超分子主体化合物的晶态材料的构筑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基于环糊精的晶态有机材料
    1.3 基于杯芳烃的晶态有机材料
        1.3.1 基于杯[4]芳烃的晶态有机材料
        1.3.2 基于杯[5]芳烃的晶态有机材料
        1.3.3 基于邻苯三酚杯芳烃的晶态有机材料
        1.3.4 基于间苯二酚杯芳烃的晶态有机材料
    1.4 基于葫芦脲的晶态有机材料
    1.5 基于柱芳烃的晶态有机材料
        1.5.1 基于柱芳烃的超分子有机骨架材料
        1.5.2 基于柱芳烃的非多孔自适应晶体
    1.6 基于其他超分子大环受体的晶态有机材料
        1.6.1 基于Noria的晶态有机材料
        1.6.2 基于双脲大环的晶态有机材料
        1.6.3 基于联苯芳烃的晶态有机材料
        1.6.4 基于领结芳烃的晶态有机材料
        1.6.5 基于冕芳烃的晶态有机材料
    1.7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7.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7.2 本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斜塔[6]芳烃及其功能化衍生物的设计合成
    2.1 研究背景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仪器表征
        2.2.3 斜塔[6]芳烃OHLP6 的合成
        2.2.4 全醌式斜塔[6]芳烃LP6Q的合成
        2.2.5 阳离子水溶性斜塔[6]芳烃CWLP6 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斜塔[6]芳烃在合成方法学上的探索
        2.3.2 斜塔[6]芳烃的晶体结构分析
        2.3.3 理论计算
        2.3.4 水溶性斜塔[6]芳烃CWLP6 与萘磺酸盐客体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研究
    2.4 本章小结
    2.5 附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乙基斜塔[6]芳烃的非多孔自适应晶体用于溴代烷烃异构体的吸附与分离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
        3.2.2 仪器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EtLP6-NAC的制备
        3.3.2 EtLP6-NAC对单一组分1-/2-溴代烷烃的吸附实验研究
        3.3.3 EtLP6在1-溴代烷和2-溴代烷中的晶体研究
        3.3.4 EtLP6对1-溴代烷和2-溴代烷混合物的吸附实验研究
        3.3.5 1-溴代烷和2-溴代烷固相主客体络合物相对稳定性研究
    3.4 本章小结
    3.5 附录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乙基斜塔[6]芳烃的非多孔自适应晶体用于正己烷的纯化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仪器表征
        4.2.3 EtLP6-NAC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EtLP6 在正己烷和甲基环戊烷中的晶体研究
        4.3.2 EtLP6-NAC对单一组分正己烷和甲基环戊烷蒸汽吸附实验研究
        4.3.3 EtLP6-NAC对正己烷-甲基环戊烷混合蒸汽的吸附实验研究
        4.3.4 EtLP6-NAC对正己烷-甲基环戊烷混合液的吸附实验研究
        4.3.5 EtLP6-NAC对多组分C6 烷烃混合液的吸附实验研究
        4.3.6 选择性机制研究
    4.4 本章小结
    4.5 附录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半刚性分子夹的分子晶体变速器
    5.1 研究背景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
        5.2.2 仪器表征
        5.2.3 分子夹MC的合成
        5.2.4 对照化合物MCI的合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分子夹MC的晶体结构分析
        5.3.2 基于MC的晶体吸附材料的制备
        5.3.3 基于MC的晶体材料对碘溶液的吸附实验研究
        5.3.4 基于MC的晶体材料对碘蒸汽的吸附实验研究
    5.4 本章小结
    5.5 附录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双子芳烃的设计合成及其晶体材料用于氯苯和氯代环己烷的双选择性吸附与分离
    6.1 研究背景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材料
        6.2.2 仪器表征
        6.2.3 双子芳烃GA的合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双子芳烃的合成和结构分析
        6.3.2 双子芳烃的固相主客体化学性质研究
        6.3.3 GAα对氯苯和氯代环己烷混合液的吸附实验研究
        6.3.4 GAβ对氯苯和氯代环己烷混合蒸汽的吸附实验研究
        6.3.5 GA对氯苯和氯代环己烷的双选择性吸附实验研究
    6.4 本章小结
    6.5 附录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加长型双子芳烃的设计合成及其晶体材料用于二甲苯和二甲基环己烷的吸附与分离
    7.1 研究背景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材料
        7.2.2 仪器表征
        7.2.3 加长型双子芳烃的合成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加长型双子芳烃的晶体结构分析
        7.3.2 加长型双子芳烃晶体材料Me El GAβ的制备
        7.3.3 Me El GAβ对二甲苯和二甲基环己烷混合物的吸附实验研究
    7.4 本章小结
    7.5 附录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冀北-辽西地区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历程
        1.3.2 全球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现状
        1.3.3 中-新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1.4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烃源岩评价
        1.5.2 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1.5.3 古油藏油源剖析
        1.5.4 油气成藏历史分析
    1.6 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1.6.1 关键技术和可行性分析
        1.6.2 技术路线
    1.7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燕辽裂陷带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
    2.2 冀北-辽西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2.3 地层划分
        2.3.1 下马岭组
        2.3.2 高于庄组
        2.3.3 金州系
        2.3.4 长城系底界年龄
        2.3.5 其它地层的年龄
        2.3.6 骆驼岭组
        2.3.7 地层划分方案
    2.4 构造演化
        2.4.1 稳定的台地发展期
        2.4.2 强烈的造山活动阶段
    2.5 地层层序
        2.5.1 长城系(Pt~1_2或Ch)
        2.5.2 蓟县系(Pt~2_2或Jx)
        2.5.3 金州系(Pt~3_2或Jz)
        2.5.4 青白口系(Pt~1_3或Qn)
    2.6 古生物化石
        2.6.1 高于庄组
        2.6.2 团山子组
        2.6.3 串岭沟组
        2.6.4 常州沟组
    2.7 生储盖组合
第3章 研究区烃源岩评价
    3.1 碳酸盐岩烃源岩下限
    3.2 样品分布
    3.3 有机质丰度
        3.3.1 高于庄组
        3.3.2 洪水庄组
        3.3.3 下马岭组
        3.3.4 其它地层
    3.4 有机质类型与成熟度
        3.4.1 干酪根元素
        3.4.2 镜质体反射率
    3.5 烃源岩平面分布特征
        3.5.1 高于庄组
        3.5.2 洪水庄组
        3.5.3 下马岭组
    3.6 烃源岩评价小结
第4章 烃源岩中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4.1 样品和实验方法
    4.2 正构烷烃
        4.2.1 分布特征
        4.2.2 “UCM”鼓包
    4.3 单甲基支链烷烃
        4.3.1 化合物鉴定
        4.3.2 分布特征
        4.3.3 生物来源
    4.4 烷基环己烷和甲基烷基环己烷
    4.5 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
    4.6 二环倍半萜
    4.7 规则的三环萜烷和C_(24)四环萜烷
        4.7.1 规则的三环萜烷
        4.7.2 C_(24)四环萜烷
    4.8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
        4.8.1 化合物鉴定
        4.8.2 化合物分布
        4.8.3 化合物的碳数延伸
        4.8.4 结构特征
        4.8.5 水体盐度影响
        4.8.6 藻类生源
    4.9 五环三萜系列化合物
        4.9.1 规则藿烷
        4.9.2 重排藿烷
        4.9.3 伽马蜡烷
    4.10 甾烷系列化合物
        4.10.1 分布特征
        4.10.2 甾烷的探讨
    4.11 族组分同位素组成特征
    4.12 甲基菲参数
    4.13 沉积古环境与生物组成
    4.14 防止外源有机质污染
        4.14.1 玻璃器皿清洗
        4.14.2 实验试剂的提纯
        4.14.3 实验材料的前处理
        4.14.4 岩心样品前处理
        4.14.5 碎样实验过程
    4.15 低可溶有机质含量
        4.15.1 样品类型
        4.15.2 样品丰度
        4.15.3 可溶有机质抽提
    4.16 烃类的原生性
        4.16.1 空白实验
        4.16.2 甾烷分布特征
        4.16.3 成熟度指标对比
        4.16.4 其它分子标志物组成特征
第5章 古油藏特征及油源分析
    5.1 研究区油苗特征
        5.1.1 油苗的分布
        5.1.2 油苗类型
    5.2 古油藏特征剖析
        5.2.1 凌源LTG剖面下马岭组
        5.2.2 平泉SD剖面雾迷山组
        5.2.3 XL1井雾迷山组
        5.2.4 JQ1井铁岭组
        5.2.5 H1井骆驼岭组
    5.3 油源分析
第6章 烃源岩生烃史
    6.1 地层埋藏史
        6.1.1 地层特征
        6.1.2 埋藏史模拟结果
    6.2 热历史重建
        6.2.1 古温标参数
        6.2.2 热流演化史
    6.3 生烃史模拟
        6.3.1 高于庄组生烃史
        6.3.2 洪水庄组生烃史
第7章 油气成藏历史
    7.1 储层特征
        7.1.1 岩石学特征
        7.1.2 储层物性
        7.1.3 填隙物特征
        7.1.4 储层含油性
    7.2 成藏期次与时间
        7.2.1 包裹体产状和荧光观察
        7.2.2 激光拉曼光谱
        7.2.3 包裹体显微测温
        7.2.4 成藏时间厘定
    7.3 骆驼岭组储层油源分析
        7.3.1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系列
        7.3.2 重排藿烷系列
        7.3.3 规则甾烷系列
        7.3.4 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7.3.5 油源对比结果
    7.4 油气藏成藏史与破坏史
第8章 未来油气勘探的启示
第9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数据表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沥青VOCs的全组分定量分析及沸石的VOCs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沥青VOC的研究现状
        1.3.2 沥青VOCs减排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原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原材料
        2.1.1 沥青材料
        2.1.2 指纹组分分析纯
        2.1.3 ZSM-5 沸石
    2.2 研究方法
        2.2.1 沥青挥发物的组分规律
        2.2.2 VOCs全组分特征及定量分析
        2.2.3 沸石对沥青VOCs的抑制研究
第3章 沥青VOCs的组分特征
    3.1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3.1.1 深度依赖性
        3.1.2 种类差异性
    3.2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3.2.1 温度对VOCs组分的影响
        3.2.2 温度对VOCs含量的影响
    3.3 综合物质分析
        3.3.1 烃类物质转化
        3.3.2 PAHs到苯环的转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沥青VOCs全组分的定量研究
    4.1 沥青VOCs全组分特征
        4.1.1 VOCs全组分概况
        4.1.2 VOCs公共组分
        4.1.3 VOCs特有组分
        4.1.4 VOCs超微量组分
    4.2 沥青VOCs指纹组分特征
        4.2.1 指纹组分定义及组成
        4.2.2 指纹组分标准曲线库
        4.2.3 指纹组分的核心功能
    4.3 沥青VOCs的定量研究
        4.3.1 沥青种类的影响
        4.3.2 加热温度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沸石对沥青VOCs的抑制研究
    5.1 沸石对VOCs的理论吸附
    5.2 沸石对VOCs的实际抑制
        5.2.1 成分抑制
        5.2.2 含量抑制
    5.3 抑制效果的影响因素
        5.3.1 硅铝比和粒度
        5.3.2 晶型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

(4)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及其在电子废物处置区的污染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写表
1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新型POPs的分子结构、特性和毒性效应
        1.2.1 短链氯化石蜡
        1.2.2 三种替代型阻燃剂
        1.2.3 溴代二恶英
    1.3 新型POPs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3.1 SCCPs仪器分析方法
        1.3.2 SCCPs定量方法
        1.3.3 催化还原法测定CPs
        1.3.4 三种AFRs仪器分析方法
        1.3.5 PBDD/Fs仪器分析方法
        1.3.6 样品前处理技术
    1.4 新型POPs的环境污染水平
    1.5 电子废物处置方式
    1.6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 环境样品中新型POPs的分析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2.2.2 样品提取与净化
        2.2.3 仪器分析条件
        2.2.4 定量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耐酸耐碱性试验
        2.3.2 酸碱硅胶柱层析洗脱试验及淋洗曲线
        2.3.3 酸碱硅胶和中性硅胶对三种AFRs样品的净化效果
        2.3.4 净化方法对SCCPs与常见氯代干扰物的分离效果
        2.3.5 PBDD/Fs的活性炭分散硅胶柱翻转淋洗曲线
        2.3.6 样品除硫和避光制备
        2.3.7 GC×GC-ECNI-MS分析SCCPs仪器参数优化
        2.3.8 GC×GC-ECNI-MS对SCCPs与MCCPs和几种氯代干扰物的分离效果
        2.3.9 SCCPs分析样品提取内标的选择
        2.3.10 GC-EI-HRMS分析AFRs和PBDD/Fs仪器参数优化
        2.3.11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2.5 本章小结
3 电子废物处置区新型POPs的污染水平和空间分布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电子废物处置区监测点位设计
        3.2.2 环境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3.2.3 土壤和沉积物中总有机碳含量的测定
        3.2.4 土壤和沉积物中PAHs的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贵屿地区SCCPs的环境污染水平
        3.3.2 贵屿地区三种AFRs的环境污染水平
        3.3.3 贵屿地区PBDD/Fs的环境污染水平
        3.3.4 样品提取内标的回收率
        3.3.5 贵屿地区农田土壤和沉积物中的TOC含量
        3.3.6 贵屿地区环境中新型POPs之间的相关性
        3.3.7 电子废物处置方式与新型POPs空间分布的相关性
        3.3.8 贵屿地区农田土壤和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电子废物处置区新型POPs的成分分布和迁移规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Ps产品中SCCPs同类物的源模式
        4.3.2 贵屿地区环境中SCCPs同类物的分布模式和源识别
        4.3.3 SCCPs在空气-土壤之间的分配
        4.3.4 DP异构体的源模式及其在贵屿地区环境中的分布
        4.3.5 BFRs生成PBDD/Fs同类物的源模式
        4.3.6 贵屿地区环境中PBDD/Fs同类物的分布模式和源识别
        4.3.7 PBDD/Fs在空气-土壤之间的分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硝酸和硝酸铵体系硝解DPT制备HMX机理及新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HMX的制备方法
        1.2.1 醋酐法
        1.2.2 以乌洛托品为基的新方法
        1.2.3 小分子合成法
    1.3 DPT硝解制备HMX工艺及HMX的合成机理研究
        1.3.1 DPT硝解制备HMX的工艺研究进展
        1.3.2 HMX的合成机理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本章参考文献
2 N-羟甲基二烷基胺与硝酸反应的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2 无水硝酸的制备
        2.1.3 N-羟甲基二烷基胺的合成
        2.1.4 二吗啉甲烷或N-羟甲基二烷基胺混合物与发烟硝酸的反应
        2.1.5 水对N-羟甲基吗啉和二吗啉甲烷混合物与硝酸反应影响的实验
        2.1.6 甲醛促进仲胺与发烟硝酸的亚硝化反应
        2.1.7 ~1H NMR跟踪N-亚硝基吗啉与发烟硝酸的反应
        2.1.8 计算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二吗啉甲烷与发烟硝酸的反应
        2.2.2 N-羟甲基二烷基胺混合物与硝酸的反应
        2.2.3 铵盐和硝酸盐对N-羟甲基吗啉和二吗啉甲烷混合物与发烟硝酸反应的影响
        2.2.4 水对N-羟甲基吗啉和二吗啉甲烷混合物与硝酸反应的影响
        2.2.5 甲醛促进仲胺与发烟硝酸的亚硝化反应
        2.2.6 N-亚硝基吗啉硝解生成N-硝基吗啉
        2.2.7 N-羟甲基吗啉亚硝解反应的量子力学计算
        2.2.8 N-羟甲基二烷基胺与硝酸反应的机理推测
    2.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3 DPT在硝酸/硝酸铵中反应稳定中间体的分离分析及表观动力学的研究
    3.1 引言
    3.2 DPT与发烟HNO_3/NH_4NO_3反应稳定中间体的分离及分析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3.2.2 DPT的合成
        3.2.3 DNDS的合成
        3.2.4 MNX的合成
        3.2.5 HMX的合成
        3.2.6 RDX的合成
        3.2.7 DPT与发烟HNO_3/NH_4NO_3在低温下反应的产物和副产物的分离分析
        3.2.8 ~1H NMR跟踪DPT与发烟HNO_3/NH_4NO_3在低温下的反应
    3.3 DPT硝解反应表观动力学的研究
        3.3.1 主要仪器与试剂
        3.3.2 DPT与发烟HNO_3/NH_4NO_3的反应
        3.3.3 分析方法
        3.3.4 DPT与发烟HNO_3/NH_4NO_3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3.5 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
        3.3.6 MNX硝解反应半衰期的计算
        3.3.7 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计算
        3.3.8 反应活化焓、活化熵、活化自由能的计算
    3.4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4 DPT硝解制备HMX机理的建立
    4.1 引言
    4.2 1-羟甲基-3,5,7-三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核磁谱图的获得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2.2 PHX的合成
        4.2.3 PHX晶体结构测定
        4.2.4 核磁跟踪PHX的水解过程
    4.3 DPT和 PHX与硝酸反应的研究
        4.3.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3.2 DPT与 HNO_3/NH_4NO_3反应的研究
        4.3.3 PHX与 HNO_3/NH_4NO_3反应的研究
        4.3.4 1-羟甲基-3,5,7-三硝基-1,3,5,7-四氮杂环辛烷是DPT硝解的关键中间体的证明
        4.3.5 MNX硝解制备HMX的研究
    4.4 NH_4NO_3在DPT硝解制备HMX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4.4.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4.2 胺的盐酸盐对N-羟甲基二烷基胺混合物与发烟硝酸反应的影响研究
        4.4.3 胺的盐酸盐对DPT与发烟硝酸反应生成MNX影响的研究
        4.4.4 胺的盐酸盐对MNX硝解合成HMX影响的研究
        4.4.5 量子力学计算
    4.5 DPT硝解合成HMX的机理推测
    4.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5 DPT分步法合成HMX工艺的研究
    5.1 引言
    5.2 NaNO_2促进DPT与发烟HNO_3/NH_4NO_3反应制备MNX
        5.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5.2.2 NaNO_2促进DPT与发烟HNO_3/NH_4NO_3反应合成MNX实验
        5.2.3 MNX的热稳定性分析
        5.2.4 MNX的感度
        5.2.5 发烟硝酸用量对MNX收率的影响
        5.2.6 反应温度对MNX收率的影响
        5.2.7 NaNO_2用量对MNX收率的影响
        5.2.8 NH_4NO_3用量对MNX收率的影响
        5.2.9 正交实验研究
    5.3 N_2O_4促进DPT与发烟硝酸反应制备MNX
        5.3.1 主要仪器与试剂
        5.3.2 N_2O_4促进DPT与发烟硝酸反应合成MNX实验
        5.3.3 N_2O_4用量对MNX收率的影响
        5.3.4 .发烟HNO_3用量对MNX收率的影响
        5.3.5 NH_4NO_3用量对MNX收率的影响
        5.3.6 反应温度对MNX收率的影响
        5.3.7 正交实验研究
        5.3.8 95%HNO_3对MNX收率的影响
    5.4 一甲胺盐酸盐促进DPT与发烟硝酸反应制备MNX
        5.4.1 主要仪器与试剂
        5.4.2 一甲胺盐酸盐促进DPT与发烟硝酸合成MNX的实验
        5.4.3 一甲胺盐酸盐用量对MNX收率的影响
        5.4.4 发烟硝酸用量对MNX收率的影响
        5.4.5 反应时间对MNX收率的影响
        5.4.6 反应温度对MNX收率的影响
        5.4.7 正交实验研究
    5.5 MNX硝解合成HMX
        5.5.1 主要仪器与试剂
        5.5.2 MNX硝解合成HMX实验
        5.5.3 硝酸用量对MNX硝解合成HMX的影响
        5.5.4 反应时间对MNX硝解合成HMX的影响
        5.5.5 优化条件的重复实验
    5.6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6 DPPT硝解合成HMX的研究
    6.1 实验部分
        6.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6.1.2 DPPT的合成
        6.1.3 “一锅法”硝解DPPT制备HMX
        6.1.4 DPPT与发烟HNO_3/N_2O_5/NH_4NO_3硝解反应中间体的分离
        6.1.5 ~1H NMR跟踪DPPT与发烟HNO_3/N_2O_5/NH_4NO_3的硝解反应
        6.1.6 N_2O_4促进DPPT与发烟HNO_3/NH_4NO_3反应合成DPNNO
        6.1.7 DPNNO硝解合成HMX
    6.2 结果与讨论
        6.2.1 不同硝化试剂对DPPT“一锅法”制备HMX的影响
        6.2.2 DPPT与发烟HNO_3/N_2O_5/NH_4NO_3硝解反应中间体的分离分析
        6.2.3 ~1H NMR跟踪DPPT与发烟HNO_3/N_2O_5/NH_4NO_3的硝解反应
        6.2.4 DPPT硝解制备HMX机理推测
        6.2.5 DPPT分步法合成HMX
    6.3 本章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7 结论
    7.1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7.3 本课题的发展建议
致谢
附录
附图

(6)褐煤有机质组成结构表征和催化加氢裂解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煤结构及其研究方法
    1.3 褐煤中有机质组成结构
    1.4 褐煤的转化和利用现状
    1.5 褐煤醇解研究进展
    1.6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原料与试剂
    2.2 仪器设备
    2.3 实验步骤
    2.4 分析表征方法
3 褐煤有机质结构的直接表征
    3.1 工业和元素分析
    3.2 FTIR分析
    3.3 XPS分析
    3.4 固体~(13)C NMRS分析
    3.5 TGA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褐煤的超声萃取、逐级热溶和钌离子催化氧化
    4.1 褐煤超声萃取
    4.2 超声萃余物的逐级热溶
    4.3 热溶所得残渣的RICO
    4.4 本章小结
5 褐煤超声萃余物的超临界Na OH/甲醇解反应
    5.1 UER_(XL)、UER_(XLT)和UER_(SL)的碳骨架结构
    5.2 UER醇解所得可溶物收率
    5.3 FTIR分析
    5.4 E_1-E_4的GC/MS分析
    5.5 UERXL超临界醇解所得E_1-E_4的DARTIS/ITMS和ASAP/TOF-MS分析
    5.6 UERXL超临界醇解所得E_1-E_4的ESI FTICRMS分析
    5.7 超临界醇解生成OCSs、SCSs和NCSs的可能反应历程
    5.8 本章小结
6 磁性固体碱催化剂表征和褐煤催化加氢裂解
    6.1 磁性固体碱催化剂的表征
    6.2 XLT的催化加氢裂解
    6.3 煤相关模型化合物的催化加氢裂解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负载型超强酸的制备及其催化的煤的加氢裂解(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煤结构研究进展
    1.3 煤直接液化的研究进展
    1.4 煤直接液化中的催化剂
    1.5 煤直接液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1.6 研究意义与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2.2 原料的选择和处理
    2.3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2.4 催化加氢裂解实验
    2.5 分析方法
3 催化剂的表征与活性
    3.1 TFMSA/MSZO催化剂的表征
    3.2 TFMSA/MSZO的催化性能
    3.3 TFMSA/AP催化剂的表征
    3.4 TFMSA/AP的催化性能
    3.5 TFMSA/MPZCA催化剂的表征
    3.6 TFMSA/MPZCA的催化性能
    3.7 三种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对比
    3.8 小结
4 原煤的催化加氢裂解反应
    4.1 反应收率
    4.2 非催化加氢裂解和催化加氢裂解所得可溶组分的FTIR分析
    4.3 HL非催化加氢裂解和催化加氢裂解所得可溶组分的组成分析
    4.4 SSBC非催化加氢裂解和催化加氢裂解所得可溶组分的组成分析
    4.5 XBC非催化加氢裂解和催化加氢裂解所得可溶组分的组成分析
    4.6 小结
5 煤的萃余物的催化加氢裂解反应
    5.1 反应收率
    5.2 非催化加氢裂解和催化加氢裂解所得可溶组分的FTIR分析
    5.3 HER非催化加氢裂解和催化加氢裂解所得可溶组分的组成分析
    5.4 SER非催化加氢裂解和催化加氢裂解所得可溶组分的组成分析
    5.5 小结
6 煤及其模型化合物的加氢裂解反应机理分析
    6.1 含Car?Calk桥键模型化合物的催化加氢裂解反应
    6.2 含C?O桥键模型化合物的催化加氢裂解反应
    6.3 煤及其萃余物加氢裂解反应机理
    6.4 小结
7 结论与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煤液化残渣的组成结构分析和催化加氢(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煤直接液化研究概况
    1.3 煤液化残渣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2 实验
    2.1 仪器与试剂
    2.2 样品的制备
    2.3 实验方案及步骤
    2.5 分析方法
3 SLR和HSR的分级萃取
    3.1 煤液化残渣的溶解性分析
    3.2 煤液化残渣的分级萃取
    3.3 本章小结
4 煤液化残渣及其萃余物的分子结构特征
    4.1 HSR、SLR及其萃余物RICO酯化产物的FTIR分析
    4.2 HSR和HSR E的RICO产物酯化后的组成
    4.3 SLR和SLR E的RICO产物酯化后的组成
    4.4 HSR、SLR及其萃余物氧化反应所得化合物的收率分布
    4.5 本章小结
5 煤液化残渣各级萃取物的结构特征
    5.1 各级萃取物RICO酯化产物的FTIR分析
    5.2 HSR各级萃取物RICO酯化产物的组成
    5.3 SLR各级萃取物RICO酯化产物的组成
    5.4 本章小结
6 SLR的CS_2萃取物的族组分分离与分析
    6.1 SLR的CS_2萃取物的GC/MS分析
    6.2 SLR的CS_2萃取物的进一步分离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微波辐射下煤液化残渣的催化加氢
    7.1 煤液化残渣的反应收率
    7.2 HSR的催化加氢反应
    7.3 SLR的催化加氢反应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创新点和建议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克拉玛依天然沥青的分离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天然沥青中有机质组成结构的研究进展
    1.3 分离分析技术在研究有机体结构中的应用
    1.4 天然沥青的综合高效利用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设备
    2.2 试剂和原料
    2.3 实验方法
3 克拉玛依天然沥青溶解性分析
    3.1 溶解性分析
    3.2 讨论
4 KNB分级萃取及GC/MS分析
    4.1 KNB的各级萃取率
    4.2 萃取物的FTIR组成分析
    4.3 各级萃取物的GC/MS组成分析
    4.4 小结
5 KNB中各类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地球化学意义
    5.1 KNB中的链烷烃
    5.2 KNB中的萜类化合物
    5.3 KNB中的甾类化合物
    5.4 KNB中的PAEs
    5.5 小结
6 萃取产物的柱层析分离与分析
    6.1 萃取率
    6.2 有机质组分的族组分分离与分析
    6.3 2-乙基己醇形成的机理
7 KNB 萃取物热反应前后结构特征比较
    7.1 M~r、M~(h3)、Mh~(3n)、M~(h8)与 M~(h11)的 GC/MS 分析
    7.2 LO~(8h)与 LO~(11h)的 GC/M~(S 分析
    7.3 小结
8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一、基本情况
    二、学术论文
    四、研究项目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直链环己烷同系物物理性质递变规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几种新型超分子主体化合物的晶态材料的构筑和应用研究[D]. 吴佳睿. 吉林大学, 2021(01)
  • [2]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D]. 肖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3]沥青VOCs的全组分定量分析及沸石的VOCs抑制研究[D]. 常郗文.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4]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及其在电子废物处置区的污染特征[D]. 许鹏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5]基于硝酸和硝酸铵体系硝解DPT制备HMX机理及新工艺的研究[D]. 张宇.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6]褐煤有机质组成结构表征和催化加氢裂解反应[D]. 柳方景.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7]负载型超强酸的制备及其催化的煤的加氢裂解[D]. 赵美霞.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8]煤液化残渣的组成结构分析和催化加氢[D]. 位艳宾.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6)
  • [9]2013年高考化学复习试题精粹[J]. 毛杨林,曾国琼,廖旭杲,王春,赵宇,朱时来,陈斌.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3(Z1)
  • [10]克拉玛依天然沥青的分离与分析[D]. 姚婷. 中国矿业大学, 2012(10)

标签:;  ;  ;  ;  

线性环己烷同系物物理性质梯度规律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