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吐鲁番盐山口、燕木什活动断裂运动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孟和,尚彦军,王霄飞,曹小红,阿迪拉·阿迪力[1](2019)在《新构造运动对吐鲁番地区古遗址的影响》文中提出新疆吐鲁番地区新构造运动活跃,但该地区新构造运对古遗址影响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结合该地区新构造运动背景,以苏公塔、交河故城为代表性古遗址进行病害调查,对病害成因进行分析,基本查明该地区新构造运动是影响古遗址规划及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即:①交河故城所在的台地、沟谷及街道、房屋墙壁走向基本为NW向、NE向,推测其本身就受到该方向上地质构造的控制;②因受呈100°~110°走向的肯德克逆断裂-背斜影响,苏公塔塔身及交河故城崖体广泛发育NW向裂隙。
张宇翔[2](2011)在《交河故城崖体锚杆加固数值模拟与设计参数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崖体是交河故城遗址所依附的载体,崖体的破坏会直接威胁到整个故城遗址的存亡。目前部分古建筑物耸立于崖边,其坐落的崖体处于被卸荷裂隙切割,面临摧毁的险境。区别于一般不稳定边坡防治问题,交河故城崖体的防治不能采取削坡等治理措施,只能应用锚固、灌浆等措施最大限度的保证不在现有基础上削减崖体的方量。然而,锚杆加固,作为土遗址抢险加固工程中应用最多的工程措施,其设计方案的制定主要依赖经验或借鉴其他岩土工程领域的理论方法,严重制约交河故城崖体保护加固的科学化、经济化;基于此,笔者在总结交河故城崖体破坏机理的基础上,对土遗址加固锚杆进行数值模拟,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一种适用于交河故城崖体的锚固设计参数优化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盆地中央隆起构造带上,构造运动强烈,构造裂隙、卸荷裂隙发育,崖体坡面陡直,为崩塌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软弱土层在携砂风的作用下掏蚀严重,极大的降低了交河故城崖体的稳定性。(2)交河故城崖体的破坏类型共分5种,分别为:底部淘蚀—掉块—二次掉块—滑塌破坏;滑移—拉裂;滑移—滑塌;倾倒式破坏;滑移—倾倒—滑塌。(3)采用FLAC3D计算程序对交河故城的锚杆拉拔试验进行数值模拟。数值计算得到的p-s曲线与试验实测曲线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用FLAC3D中的cable结构单元模拟文物加固锚杆是可行的。(4)建立交河故城47#崖体的数值模型,以拟静力方式加载地震力,对比锚杆加固前后土体的应力应变分布,结果显示锚杆加固对提高崖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抗破坏能力有显着效果。另外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支护前后边坡的稳定性系数,支护前为1.15,崖体极有可能发生崩塌和滑移破坏。支护后为1.78,崖体最有可能的破坏形式为滑移式破坏,潜在滑面位置向坡内缩进,裂隙切割成的危险块体发生崩塌破坏的可能大大减小。(5)提出一种以性价比为评价指标,运用快速拉格朗日差分分析和遗传算法对交河故城崖体加固方案进行优化的新方法。应用FLAC计算崖体加固前后的稳定性系数(Ks),以性价比(加固前后稳定性系数的差值和工程造价的比值)为目标函数,以加固后的稳定性系数大于等于安全系数为约束条件,应用遗传算法在加固方案的解空间中搜索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与其对应的各加固设计参数为加固方案的全局最优解。利用Visual C++语言,定义一个基于二值数编码的遗传算法类,编制崖体加固方案优化设计的主程序,实现FLAC3D与遗传算法的串接。尝试将新方法应用于47“崖体锚杆加固参数的优化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任非凡[3](2009)在《南竹加筋复合锚杆锚固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家加大了文物保护力度,特别是保存在我国西北丝绸之路上的土遗址,由于遭受严重的风蚀和雨水冲刷、构造裂隙的破坏,大批的土遗址濒临破坏,范围急剧收缩,已经成为广大专家学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锚固作为提高岩土体稳定性和解决复杂岩土工程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提高土体的强度及其自稳能力,易于施工,正被广大的文物保护单位所采用。南竹加筋复合锚杆作为一种新型锚杆以其自身的优越性虽已被应用于一些土遗址保护加固工程中,但其加固技术尚属首创,其施工工艺和流程、锚固机理、锚固效果尚未得到科学合理的阐释,结构的多界面性以及界面各介质的交互作用为系统地研究复合锚杆带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不但可填补南竹加筋复合锚杆锚固机理研究的空白,为复合锚杆自身优化提供依据,而且也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土遗址高陡边坡复合锚杆加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其他类型工程锚杆的锚固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论文阐释了交河故城遗址的工程地质环境和崖体边坡的破坏模式,对现有的复合锚杆锚固工艺进行优化。应用弹塑性力学、断裂力学、数学、变形监测、数值分析等理论、技术手段,从理论、试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对南竹加筋复合锚杆的锚固机理及变形破坏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以交河故城崖体边坡41-5亚区为例,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对其锚固前、后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对比。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地处吐鲁番盆地中央隆起构造带上,构造运动强烈,崖体坡度大,构造裂隙、卸荷裂隙发育且相互交错,河流侵蚀切割现象严重,加之特殊气候下形成的携砂风对崖面软弱地层的掏蚀所形成的临空面,极大地破坏了交河故城崖体的稳定性。(2)结合交河故城锚固工程,对现有复合锚杆施工工艺进行现场调查、统计、对比,针对复合锚杆自身特性及土遗址加固的特殊性,分别从布孔定位、临时支护、钻孔、清孔、上锚杆、插入锚杆、注浆、安设锚具、锚孔封堵、表面作旧、锚杆养护等多方面进行优化研究。(3)基于三线型剪切-滑移理论模型,对南竹加筋复合锚杆的锚固机理进行了分析,将整个受力阶段分为四个阶段,即弹性阶段、弹性-软化阶段、弹性-软化-解耦阶段以及软化-解耦阶段,并获得了锚杆界面各个受力阶段所对应的荷载-位移关系、剪应力分布、轴向应力分布的闭合解。通过对试验所获取的荷载-位移曲线进行分析,获取三个特征点,继而对剪切-滑移模型进行参数标定,预测锚杆的荷载-位移曲线、各个受力阶段的剪应力分布以及轴向应力分布。经过对比锚杆拉拔试验与理论分析结果,两者符合较好。对锚固理论进行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加,最大承载力也随之增大,但当锚杆长度大于有效锚固长度后,最大承载力增幅不大;②随着锚杆轴向刚度的增大,锚杆的最大承载力呈近似线性的增长;③随着残余强度因子k值的增加,最大承载力不断增加。(4)通过在钢绞线、南竹管材内、外表面粘贴电阻应变计,利用静态应变仪、锚杆拉力计,对南竹加筋复合锚杆进行拉拔试验,总结分析出了以下规律:a)复合锚杆的主要破坏形式为钢绞线-复合材料界面发生软化、滑移。随着荷载的增大,拉拔力首先克服锚杆近端的粘结力,继而远端的粘结力也被克服直至破坏。b)复合锚杆轴向应力分布呈指数状分布,并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大。当荷载较小时,界面剪应力分布呈指数状分布,剪应力从锚杆的近端向远端逐渐减少;随着拉拔荷载的增加,剪应力峰值逐渐向远端转移,但弹性部分仍呈指数状分布。c)钢绞线上轴向应力明显高于南竹管材的轴向应力,且复合锚杆在循环拉拔的过程中,呈现明显的材料记忆功能。南竹内表面的应变值总体上高于同一截面竹子外表面的应变值,这是由于南竹内外表面弹性模量不同所致。d)经对比,在锚杆尾部安设锚具和垫板提高了锚杆的极限承载力,可为南竹加筋复合锚杆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参照。(5)用Cohesive单元模拟南竹加筋复合锚杆的界面断裂破坏,对复合锚杆拉拔试验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一方面验证了现场拉拔试验所获得规律性,另一方面对现场试验由于应变计无法粘贴或者应变计提前脱落监测较差的部位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一些新的结论:a)南竹-复合材料、南竹-水泥砂浆界面的剪应力同样遵从指数分布的规律,且界面剪应力峰值随着主控面——钢绞线-复合材料界面的剪应力峰值的转移而转移。但南竹轴向应力分布较钢绞线有所不同,其峰值轴向应力分布在南竹的中部。b)水泥砂浆-土体界面由于其边界条件与其他界面的不同,其剪应力分布正好相反,即剪应力沿锚杆轴向从近端至远端不断增大。c)经分析,除主控面钢绞线-复合材料界面外,其他界面均未发生软化、破坏,而是随着主控面的软化、破坏,它们的轴向应力、界面剪应力进行相应的调整。d)钢绞线的轴向应力明显高于南竹的轴向应力,同一横截面处,主控面钢绞线-复合材料界面的剪应力最大,复合材料-南竹、南竹-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土体界面剪应力依次减小。e)通过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试验测量结果,两者复合较好,因此,本次数值模拟是可靠的,规律性是可信的。(6)结合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法,对研究区中的41-5亚区锚固前、后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①边坡在为锚固之前,其安全系数为1.002,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破坏形式表现为沿裂隙下端塑性区贯通。②锚固后边坡的应力分布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边坡稳定性系数可达1.31,满足了设计的要求,同时也验证了复合锚杆的工程实用性。
陈建波[4](2008)在《新疆地震构造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通过搜集、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以近十年新疆重要的科研成果(如乌鲁木齐市城市活断层探测)及新疆300余项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为基础,对新疆阿尔泰山活动断层、北天山山前活动断层、乌鲁木齐市活动断层,南天山库车和柯坪逆断裂推覆构造带及西昆仑塔什库尔干断裂带等重要构造区有了新认识和新发现。并且采用高精度、大比例尺ETM卫星影像数据对新疆活动断层的几何特征进行校对,此外还使用GIS软件组建新疆活动断层,活动褶皱及第四纪盆地等完整的数据库,创建了一个可供更新的系统。本项工作对震害防御、地震预报、地震应急等工作提供了新的地震构造信息。新疆与强震关系密切的活动断层多发育于盆地与山体的过渡地带。阿尔泰山地区活动断层以右旋逆走滑断层居多,天山及西昆仑山地以逆断层或逆走滑断层为主,喀喇昆仑地区活断层以右旋走滑断层为主,阿尔金山地区以左旋走滑逆断层为主。活动断层性质在空间发展过程中随着应力场的变化会相应变化。据此次工作成果,全疆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断层共约206条,其中全新世活动断层88条,晚更新世活动断层85条,这些活动断层广泛分布于南北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阿尔泰山及东、西准噶尔山的山前,多成为历史上6级以上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地震区划中的地震危险区和潜在震源区。昆仑山地区:由西向东可划分为帕米尔—西昆仑北缘地震构造区和西昆仑褶皱带内地震构造区及阿尔金地震构造区。区内主要以走滑型断裂为主(如康西瓦断裂和阿尔金断裂等),局部发育有逆断层和正断层。山前逆断裂褶皱带发育,断裂多为新生性断裂,全新世活动强烈,断裂形成有由北向南逐渐迁移的特点。此外强震还发生在斜列的地堑式盆地的活断层上(如塔什库尔干断裂带)。天山地区:由西向东可划分为4个地震构造区,依次为南天山地震构造区,中天山地震构造区,北天山地震构造区和东天山东段地震构造区。天山的构造变形以山前和山间盆地边缘的逆冲推覆为主,推覆体根部发育有近EW向压扭性断层(如迈丹断裂,北轮台断裂等),活动断层多位于盆地与山体的过渡地带。同时伴有NW向的大型走滑断裂(如博罗科努—阿其克库都克断裂)。阿尔泰山地区:由西向东可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可可托海—二台断裂带以西的为阿尔泰山西部地震构造区,断裂带以东为阿尔泰山东部地震构造区。西部以NWW的右旋逆冲构造为主(如额尔齐斯断层等)。东部以NNW向的走滑断裂(如可可托海—二台断层)为主。东部NNW向的构造多切割NWW向的构造,是蒙古西部和新疆阿尔泰地区主要的发震构造。东、西准噶尔盆地北缘断裂带位于阿尔泰山南部。西准噶尔盆地北缘断裂主要以左旋走滑断裂(达尔布特断裂)和正断层(托里断裂)为主。东准噶尔盆地北缘活动断裂大都沿山间盆地发育,性质以右旋逆冲为主,主要包括库普断裂,北塔山前断裂,纸房断裂和苏海图断裂等。
孙满利[5](2006)在《吐鲁番交河故城保护加固研究》文中认为交河故城遗址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西10km的雅尔乃孜沟村。它是丝绸之路上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名城,自公元前2世纪直到公元14世纪一直是西域重镇,是古代西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之一,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它的建造技法基本上涵盖了土遗址的不同建造形式,是我国乃至世界土遗址的典型代表。目前,土遗址保护的研究还不很成熟,研究交河的保护问题对其它土遗址有借鉴意义。本文从抢救性保护工程的角度出发,按照《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的有关要求,采用地质学、岩土工程学、环境学、材料学、建筑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先进的科学仪器,以文物保护的新理念作指导,对交河故城的保存现状、建造技法、赋存环境、土质类型和性能、病害分布及特征进行了全面的野外测绘、调查与测试,研究遗址土的工程特性,分析了病害成因及机理,并就具体保护加固技术进行了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研究,提出保护加固的方法和手段。主要内容有:(1)初步阐述了土遗址保护科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土遗址保护科学的概念,将土遗址保护研究的工作框架概括为:以土遗址赋存环境研究为基础,以土遗址病害分析为核心,以土遗址保护勘察为手段,以土遗址保护工程为目的。(2)系统研究了交河故城的赋存环境,认为交河故城的环境主要特点是风大,8~10级大风年平均为36.2天;温差大,日地面昼夜温差可达44.5℃;偶有40mm以上的大雨,大降水具有时间短、强度大、范围小、雨量集中等特点;位于新构造活动带。分析了环境对土遗址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影响交间古城的主要环境因素是风和雨。(3)建筑形制和价值评估是土遗址保护科学的重要内容,详细研究了交河故城的建筑形制,其主要建造技术是“减地法”建造、垛泥建造、夯土及土坯和土块建造,其中“减地法”建造和垛泥建造占主要地位。系统地分析了交河故城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它对研究古代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交通、建筑等历史有重要历史价值,它雄伟的建筑、典型的风蚀地貌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艺术价值需要很好的保护,它的建筑布局和工艺及凿井技术等科学价值需要认真研究,在保护工程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其价值的体现形式。(4)病害分析是土遗址保护科学的核心,首次建立了土遗址病害的三级分类系统,即按病害成因、病害表现形式和形成机理的不同进行分类,该分类有利于规范土遗址保护的研究。在全面勘察的基础上,分析了交河故城病害的类型、成因,认为交河故城文物本体的主要病害有片状剥离、掏蚀和裂隙(缝)等,载体(崖体)的主要病害是崩塌。(5)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和野外试验,研究了PS材料在交河故城应用的可行性及施工技术。结果表明,PS材料可以较好的提高交河故城土体的力学性能及抗风蚀、雨蚀能力,原状土样加固后的抗风蚀能力提高7-16倍。在雨淋、老化、风蚀的组合作用下,加固后的重塑土样比未加固的重塑土样抗风蚀能力提高9倍,而其中由于雨的影响可使土样的抗风蚀能力降低1~2倍。针对PS的渗透施工和做旧,提出了应根据土遗址及其病害类型采用不同施工工艺的观点。(6)采用现场试验研究了楠竹锚杆和楠竹加筋复合锚杆的锚固力,研究表明楠竹锚杆的单位锚固力可采用5kN/m,单根锚杆的锚固力大于4kN,长度不宜过大;采用楠竹加筋复合锚杆加固土遗址是合适的,当采用水泥砂浆作为灌浆材料时单位锚固力可采用30kN/m,当采用PS-(F+C)浆液灌浆时单位锚固力可采用20kN/m。(7)应用研究成果,对交河故城进行了保护加固设计,提出了几种典型病害土遗址的保护加固方案,采用PS渗透、裂隙灌浆、锚杆锚固和框架桩等技术进行加固,该方案已获国家文物局批准。
柏美祥,胡伟华,伊力亚尔·阿不力孜,葛鸣,罗福忠,李军[6](2002)在《吐鲁番盐山口、燕木什活动断裂运动学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吐鲁番西南的盐山口和燕木什断裂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活动 ,两者平均垂直活动速率分别为0 .5 8± 0 .0 5与 0 .0 7± 0 .0 1— 0 .35± 0 .0 3mm/a。用电法、断层气及甚低频方法对燕木什断裂进行了观测 ,显示该断裂从出露端向东延伸 30 0 0 m,深度为 2 5— 15 m。因断裂规模小 ,现今活动差 ,仅燕木什断裂在未来有发生 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二、吐鲁番盐山口、燕木什活动断裂运动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吐鲁番盐山口、燕木什活动断裂运动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新构造运动对吐鲁番地区古遗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吐鲁番地区新构造运动地质背景 |
2 苏公塔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
3 交河故城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2)交河故城崖体锚杆加固数值模拟与设计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索引 |
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交河故城保护加固研究现状 |
1.2.2 边坡锚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3 边坡加固设计参数优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交河故城赋存环境及崖体破坏机制 |
2.1 交河故城赋存环境 |
2.1.1 地质构造 |
2.1.2 地层岩性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地震活动 |
2.1.5 水文地质条件 |
2.1.6 气候条件 |
2.2 崖体破坏机制 |
2.2.1 崖体破坏现状 |
2.2.2 崖体破坏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锚杆拉拔试验的数值模拟 |
3.1 数值模拟的平台 |
3.2 拉拔试验概况 |
3.2.1 试验设备 |
3.2.2 试验方法 |
3.3 拉拔试验的数值模拟 |
3.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3.2 计算参数 |
3.3.3 模型的计算方案 |
3.3.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典型崖体锚杆加固数值模拟 |
4.1 47~#崖体概况 |
4.1.1 崩塌体的规模、类型、形状 |
4.1.2 崩塌的产生条件 |
4.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 锚杆加固方案的确定 |
4.4 计算参数 |
4.5 地震力作用下锚杆加固效果评价 |
4.5.1 支护前后土体应力应变状态对比 |
4.5.2 锚固体受力分析 |
4.6 锚杆支护稳定性分析 |
4.6.1 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 |
4.6.2 支护前的崖体稳定性分析 |
4.6.3 支护后的崖体稳定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用遗传算法优化锚固设计参数 |
5.1 遗传算法原理 |
5.2 优化模型的数学表达 |
5.3 优化模型的程序实现 |
5.3.1 参数的编码与解码 |
5.3.2 适用度值的计算 |
5.4 应用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附件1 VC++程序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南竹加筋复合锚杆锚固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岩土锚固研究概况 |
1.1.1 锚杆的兴起和发展历程 |
1.1.2 国内外锚固机理现状研究 |
1.2 南竹加筋复合锚杆在土遗址保护工程中的应用 |
1.2.1 土遗址保护概述 |
1.2.2 复合锚杆锚固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
1.3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3.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锚固工艺 |
2.1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 |
2.1.1 地质构造 |
2.1.2 地层岩性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地震活动 |
2.1.5 水文地质条件 |
2.1.6 气候特征 |
2.2 研究区崖体边坡破坏模式 |
2.3 锚固工艺研究 |
2.3.1 布孔定位 |
2.3.2 临时支护 |
2.3.3 变形监测 |
2.3.4 钻进成孔 |
2.3.5 锚杆的吊装 |
2.3.6 锚孔注浆 |
2.3.7 安设锚具 |
2.3.8 锚孔封堵与表面作旧 |
2.3.9 锚杆养护 |
2.4 本章小结 |
3 南竹加筋复合锚杆锚固机理 |
3.1 概述 |
3.2 复合锚杆控制方程 |
3.3 复合锚杆三线型剪切-滑移模型 |
3.4 复合锚杆工作机理全过程分析 |
3.4.1 弹性阶段 |
3.4.2 弹性-软化阶段 |
3.4.3 弹性-软化-滑移阶段 |
3.4.4 软化-滑移阶段 |
3.4.5 荷载位移曲线上的特征点 |
3.5 复合锚杆控制参数的标定 |
3.6 理论解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
3.6.1 荷载-位移关系曲线对比 |
3.6.2 轴向应力及界面剪应力分布曲线对比 |
3.7 锚固参数分析 |
3.7.1 锚固长度L |
3.7.2 锚杆轴向刚度 |
3.7.3 残余强度因子k |
3.8 本章小结 |
4 南竹加筋复合锚杆现场试验 |
4.1 试验方案设计 |
4.1.1 试验场地 |
4.1.2 试验锚杆的制作 |
4.1.3 试验流程 |
4.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2.1 南竹加筋复合锚杆 |
4.2.2 尾部加锚板的南竹加筋复合锚杆 |
4.2.3 两种锚杆的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5 南竹加筋复合锚杆锚固数值模拟 |
5.1 Abaqus软件介绍 |
5.2 复合锚杆拉拔试验分析模型 |
5.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2.2 计算参数 |
5.2.3 Cohesive单元的本构模型 |
5.3 结果分析 |
5.3.1 复合锚杆荷载-位移曲线 |
5.3.2 复合锚杆杆件轴向应力分析 |
5.3.3 复合锚杆界面剪应力分析 |
5.3.4 数值计算与现场监测结果对比 |
5.4 交河故城崖体边坡复合锚杆支护稳定性分析 |
5.4.1 强度折减法的基本原理 |
5.4.2 屈服准侧的选取 |
5.4.3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边坡失稳判据 |
5.4.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4.5 支护前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5.4.6 支护后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录Ⅰ:图表目录 |
(4)新疆地震构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1.2 新疆地震构造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工作量 |
第二章 新疆区域地震构造背景 |
2.1 新疆大地构造单元环境 |
2.2 新疆构造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环境 |
2.3 新疆地球物理特征 |
2.4 新疆新构造运动特征 |
2.5 新疆地壳形变特征 |
2.6 新疆地震活动及震源机制解 |
第三章 昆仑山地区地震构造特征 |
3.1 概况 |
3.2 西昆仑主要地震构造特征 |
3.3 阿尔金地震构造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天山地区地震构造特征 |
4.1 概况 |
4.2 南天山地震构造特征 |
4.3 北天山地震构造特征 |
4.4 中天山地震构造特征 |
4.5 东天山东段地震构造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阿尔泰地区地震构造特征 |
5.1 概况 |
5.2 阿勒泰山西部地震构造特征 |
5.3 阿勒泰山东部地震构造特征 |
5.4 东、西准噶尔盆地北缘活动断裂特征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地球动力学环境 |
6.1 新疆现今地壳运动状态 |
6.2 新疆板块运动的驱动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新疆地震构造特征 |
7.2 存在问题及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 |
参加主要科研项目 |
参加的重大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 |
致谢 |
(5)吐鲁番交河故城保护加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交河故城概况 |
1.2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土遗址保护研究的工作框架 |
1.2.1.1 土遗址保护和文物保护的关系 |
1.2.1.2 土遗址保护科学的研究对象 |
1.2.1.3 土遗址保护科学的研究内容 |
1.2.1.4 土遗址保护科学的任务与实际意义 |
1.2.1.5 土遗址保护科学的理论体系 |
1.2.2 研究现状及保护历史 |
1.2.2.1 国外文物保护的现状 |
1.2.2.2 我国遗址文物保护的现状 |
1.2.2.3 土遗址保护研究现状 |
1.2.2.4 交河故城前人研究程度 |
1.2.3 研究意义 |
1.2.3.1 文物保护的意义 |
1.2.3.2 交河故城在土遗址中的代表作用 |
1.2.3.3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交河故城的建筑形制及价值评估 |
2.1 交河故城的建筑形制 |
2.1.1 交河故城的保存现状及布局 |
2.1.2 交河故城的建造技法 |
2.1.2.1 建造工艺 |
2.1.2.2 建造技术 |
2.2 交河故城的价值评估 |
2.2.1 交河故城的历史价值 |
2.2.1.1 交河故城的历史 |
2.2.1.2 交河故城的历史价值 |
2.2.2 交河故城的艺术价值 |
2.2.3 交河故城的科学价值 |
第三章 交河故城的赋存环境因素及作用机理 |
3.1 交河故城的赋存环境因素 |
3.1.1 地质环境 |
3.1.1.1 地形地貌 |
3.1.1.2 地层与岩性 |
3.1.1.3 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
3.1.1.4 地质构造 |
3.1.1.5 地震 |
3.1.2 风场的特征 |
3.1.3 温度的特征 |
3.1.4 降雨的特征 |
3.2 赋存环境因素的作用机理 |
3.2.1 风的作用机理 |
3.2.2 温度的作用机理 |
3.2.3 水的作用机理 |
3.2.3.1 吸附水的作用 |
3.2.3.2 雨对土遗址的作用 |
3.2.3.3 地表水的作用 |
3.2.4 构造的作用机理 |
3.2.5 地震的作用机理 |
第四章 交河故城土的工程特性 |
4.1 样品采集 |
4.2 遗址土的矿物特性 |
4.3 遗址土的化学成分 |
4.3.1 遗址土的全化学分析 |
4.3.2 遗址土的易溶盐组成及分布特征 |
4.4 遗址土体的物理特性 |
4.5 遗址土的力学特性 |
4.6 遗址土的崩解特性 |
4.6.1 一般特征 |
4.6.2 遗址土的崩解速度与取样位置的关系 |
4.7 交河故城土的波速特征 |
4.7.1 声波测试 |
4.7.1.1 声波测试仪器及原理 |
4.7.1.2 结果分析 |
4.7.2 面波测试 |
4.7.2.1 面波测试仪器及原理 |
4.7.2.2 面波测试结果及初步分析 |
4.7.2.3 面波测试结果分析及讨论 |
第五章 交河故城的主要病害及成因机理 |
5.1 土遗址本体的病害类型及分类 |
5.1.1 土遗址本体病害分类原则 |
5.1.2 土遗址本体病害分类的定义和内容 |
5.1.3 土遗址载体(台地崖体)病害分类 |
5.2 交河故城的病害类型及分布特征 |
5.2.1 土遗址本体的病害 |
5.2.1.1 片状剥蚀 |
5.2.1.2 掏蚀 |
5.2.1.3 裂隙(缝) |
5.2.1.4 冲沟 |
5.2.1.5 人为破坏 |
5.2.2 交河故城台地崖体的病害 |
5.2.2.1 崖体崩塌 |
5.2.2.2 地表水冲蚀 |
5.3 交河故城病害的形成机理 |
5.3.1 交河故城本体病害的形成机理 |
5.3.1.1 片状剥蚀的形成机理 |
5.3.1.2 掏蚀的形成机理 |
5.3.1.3 裂隙(缝)的形成机理 |
5.3.1.4 径流型冲沟的形成机理 |
5.3.2 崖体崩塌的形成机理 |
第六章 交河故城保护加固技术研究 |
6.1 PS材料加固土样的室内实验 |
6.1.1 室内实验方案 |
6.1.1.1 试样的制备 |
6.1.1.2 加固剂的特性及配制 |
6.1.1.3 强度对比实验 |
6.1.1.4 雨淋、老化、风蚀组合试验 |
6.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1.2.1 抗压强度试验 |
6.1.2.2 抗拉强度试验 |
6.1.2.3 土样的雨淋、老化、风蚀组合试验 |
6.2 野外原位试验 |
6.2.1 PS表面喷洒渗透试验 |
6.2.1.1 试验场地选择及概况 |
6.2.1.2 试验方案 |
6.2.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2 PS表面滴渗试验 |
6.2.3 做旧试验 |
6.2.4 锚杆试验 |
6.2.4.1 楠竹加筋复合锚杆试验 |
6.2.4.2 楠竹锚杆试验 |
第七章 交河故城保护加固方案设计 |
7.1 土遗址保护加固设计的原则 |
7.1.1 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 |
7.1.2 交河故城保护设计应采用的原则 |
7.2 文物本体的加固技术 |
7.2.1 表面进行防风化加固 |
7.2.2 掏蚀区加固 |
7.2.3 裂隙(缝)加固 |
7.2.4 顶面冲沟加固 |
7.2.5 洞顶加固 |
7.3 崖体的加固技术 |
7.3.1 框架桩 |
7.3.2 锚杆 |
7.4 交河故城抢险加固工程设计 |
7.4.1 大佛寺加固设计方案 |
7.4.2 官署西洞口加固设计方案 |
7.4.3 崖体加固设计方案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吐鲁番盐山口、燕木什活动断裂运动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盐山口活动断裂 |
2 燕木什断裂 |
3 讨论和结论 |
3.1 盐山口断裂和燕木什断裂的关系 |
3.2 盐山口断裂和燕木什断裂深度 |
3.3 盐山口断裂、燕木什断裂与褶皱的关系 |
3.4 盐山口断裂、燕木什断裂与古地震 |
3.5 盐山口断裂和燕木什断裂的运动学特征 |
3.6 盐山口断裂与燕木什断裂地震危险性估计[4] |
四、吐鲁番盐山口、燕木什活动断裂运动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构造运动对吐鲁番地区古遗址的影响[J]. 孟和,尚彦军,王霄飞,曹小红,阿迪拉·阿迪力. 新疆地质, 2019(02)
- [2]交河故城崖体锚杆加固数值模拟与设计参数优化研究[D]. 张宇翔. 兰州大学, 2011(12)
- [3]南竹加筋复合锚杆锚固机理研究[D]. 任非凡. 兰州大学, 2009(02)
- [4]新疆地震构造特征研究[D]. 陈建波.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08(12)
- [5]吐鲁番交河故城保护加固研究[D]. 孙满利. 兰州大学, 2006(04)
- [6]吐鲁番盐山口、燕木什活动断裂运动学特征[J]. 柏美祥,胡伟华,伊力亚尔·阿不力孜,葛鸣,罗福忠,李军. 内陆地震,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