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时对胎儿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慧,马向英,吕英璞,李毅飞,赵腾腾,习东燕[1](2021)在《晚期妊娠药物引产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晚期妊娠使用药物引产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经阴道分娩的足月产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缩宫素引产病例70例,米索前列醇引产病例30例,普贝生引产病例30例,自然临产病例70例。测定每组研究对象在产后24、48、72 h 3个不同时段的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水平;将缩宫素引产病例按照缩宫素的应用剂量(2.5~5.0 U、5.0~7.5 U、7.5~10 U)分为3组,测定3组新生儿在产后24、48、72 h 3个不同时段的经皮胆红素水平;当经皮胆红素水平超过220.6μmol/L时,抽取新生儿静脉血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药物引产组与自然临产组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结果 4组之间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水平在产后24、48、72 h 3个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的缩宫素引产后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水平在产后24、48、72 h 3个时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引产组与自然临产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妊娠使用药物引产不会增加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及新生儿黄疸发生率,药物引产与新生儿黄疸无明显相关性。
赵慧文[2](2021)在《足月妊娠引产的路径评价及卫生经济学评价》文中认为目的:比较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与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孕妇引产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经济性,为产科医生选择合适的引产方法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收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符合条件的足月妊娠引产孕妇资料4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使用不同的引产方法分为宫颈扩张球囊组(球囊组),共211例,和米索前列醇组(米索组),共213例。根据是否为初产妇进行分层分析,球囊组有165例初产妇和46例经产妇;米索组有154例初产妇和59例经产妇。记录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20-25ug)和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孕妇的基线资料(年龄、BMI、孕周、产次、宫颈Bishop评分)和临床资料(引产指征、引产至临产前缩宫素使用率、引产至临产所需时间、产程时间、24小时阴道分娩率、阴道助产情况、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发生产后出血、急产、宫颈裂伤、绒毛膜羊膜炎等不良结局)以及两者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围产儿资料包括:体重、脐动脉血p H值、羊水粪染率、Apgar 1min、5min、10min评分、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NICU入住率等不良结局。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安全性,通过最小成本法(CMA)以及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对其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得出相关结果和结论。结果:1.初产妇使用球囊引产,缩宫素使用率为89.1%(147/165),使用米索引产,缩宫素使用率为48.7%(75/154),两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经产妇使用球囊引产缩宫素使用率为84.8%(39/46),使用米索引产缩宫素使用率为32.2%(1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于初产妇,球囊组潜伏期较米索组短(3.7h比4.0h),第二产程较米索组长(40min比3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引产至临产时间、第一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球囊组24h阴道分娩率为46.06(76/165),米索组24h阴道分娩率为39.61%(61/15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经产妇,两种引产方法的产程时间及24h阴道分娩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对于初产妇和经产妇,两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以及剖宫产指征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使用两种引产方法后,白细胞值较前升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球囊引产没有增加感染的风险。米索组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球囊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间新生儿出生体重、脐动脉血p H值、羊水粪染率、出生后1、5、10min 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6.对于初产妇,两组围产儿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NICU入住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经产妇,米索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10.2%(6/59),球囊组为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窒息、NICU入住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7.对于初产妇,米索组的成本比球囊组低(7142.0元比8307.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经产妇,球囊组住院花费6620.0元,米索组花费5984.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ER为62.35,即每降低1%的胎儿窘迫发生率需花费62.35元。结论:1.对于初产妇,米索前列醇和宫颈扩张球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考虑,若无前列腺素使用禁忌症,可以推荐优先使用米索前列醇用于初产妇引产。2.对于经产妇,使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有较好的围产儿安全性,其成本效益优于米索前列醇引产。
张蒙蒙[3](2021)在《COOK球囊和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临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近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实践证明实施有效的引产措施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剖宫产的发生,促进自然分娩,降低我国剖宫产率。本研究旨在探讨库克球囊(Cook cervical ripening balloons,CCRB)和地诺前列酮栓即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产科住院200例孕妇进行回顾性研究,这些研究对象:孕周≥37周,有引产指征,宫颈条件差。将其分为CCRB组(105例)和PGE2组(95例)。两组在以下方面比较:完成促宫颈成熟后Bishop评分以及取出CCRB或PGE2栓剂后计算出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从放置CCRB或PGE2栓剂至临产时间、总产程时间,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Apgar评分,患者因引产失败放弃顺产最终选择剖宫产的概率、使用CCRB或PGE2栓剂后出现母婴并发症(如胎儿宫内窘迫、子宫强直收缩、软产道裂伤、羊水粪染及新生儿窒息等)的概率,从而探讨两种方法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结果:1.CCRB组促宫颈成熟后Bishop评分与PGE2组相比无差异(t=0.546,P=0.586),两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相比也无差异(χ2=0.910,P=0.340);2.CCRB组临产时间长于PGE2组(t=6.915,P=0.000),其总产程时间也长于PGE2组(t=2.393,P=0.019);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无差异(t=1.335,P=0.185);3.CCRB组剖宫产率低于PGE2组(χ2=4.012,P=0.045);4.CCRB组在胎儿宫内窘迫、子宫强直收缩、羊水粪染方面的发生率及母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GE2组(P<0.05),两组在软产道裂伤、新生儿窒息方面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1.CCRB和PGE2栓剂都能有效地促宫颈成熟,两者均可以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2.与PGE2栓剂相比,使用CCRB虽然延长了临产时间及总产程时间,但没有导致母儿不良结局。3.与PGE2栓剂相比,CCRB剖宫产率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其用于引产是相对更安全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于华[4](2021)在《缩宫素在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引产中的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缩宫素在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引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8月大连市金普新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82例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接受静脉滴注缩宫素进行引产,观察组接受小剂量穴位注射缩宫素进行引产。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孕妇缩宫素使用情况、宫颈评分、总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体重。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缩宫素滴注时间、总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缩宫素滴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使用小剂量穴位注射缩宫素进行引产,能够减少缩宫素的使用量,减少孕妇和胎儿并发症的出现,对提升新生儿Apgar评分具有显着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骆桃[5](2020)在《中期妊娠引产病理因素分析及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方式探讨》文中认为第一部分中期妊娠引产病理因素对引产并发症的影响分析目的:回顾性分析中期妊娠引产病理因素对引产并发症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高危病理因素引产适宜的引产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8年12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中期妊娠引产病例共1367例,将纳入者的一般资料、引产病理因素及近期引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按引产过程中是否并发胎盘残留、感染及产后出血(PPH)将资料分为三组,使用卡方检验分别对三组的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中期妊娠引产病理因素发生率前三位为:胎盘前置状态367例(26.85%),死胎311例(22.75%),瘢痕子宫245例(17.92%);引产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前三位为:胎盘残留508例(37.16%),感染237例(17.34%),PPH74例(5.41%)。2.影响胎盘残留的病理因素为胎盘前置状态、胎盘植入、瘢痕子宫、死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妊娠合并心脏病、宫颈机能不全及胎盘早剥(P<0.05),其中胎盘残留的危险因素是胎盘前置状态(OR=5.371,95%CI 3.9717.264)、胎盘植入(OR=4.019,95%CI 1.8328.818)、瘢痕子宫(OR=3.255,95%CI 2.3374.535)及死胎(OR=3.222,95%CI 2.3464.425);影响感染的病理因素为宫颈机能不全、胎盘前置状态、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死胎、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甲亢及胎盘早剥(P<0.05),其中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宫颈机能不全(OR=5.043,95%CI2.7479.259)、PPROM(OR=2.702,95%CI 1.7844.094)、死胎(OR=2.544,95%CI 1.7613.675)及胎盘前置状态(OR=2.422,95%CI 1.6933.465);影响PPH的病理因素为胎盘早剥、胎盘植入、瘢痕子宫、胎盘前置状态及HDP(P<0.05),其中PPH的危险因素为胎盘早剥(OR=12.386,95%CI 5.95325.772)、胎盘植入(OR=8.585,95%CI 3.27922.477)、瘢痕子宫(OR=4.008,95%CI 2.3186.931)及胎盘前置状态(OR=3.353,95%CI 1.9415.792)。结论:中期妊娠引产的主要并发症为胎盘残留、感染及PPH,胎盘残留的危险病理引产因素为胎盘前置状态、胎盘植入、瘢痕子宫及死胎,感染的危险病理引产因素为宫颈机能不全、胎盘前置状态、PPROM及死胎,PPH的危险病理引产因素为胎盘早剥、胎盘植入、瘢痕子宫及胎盘前置状态。第二部分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中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时机探讨目的:分析于乳酸依沙吖啶注射前、乳酸依沙吖啶注射后临产或阴道流血多时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对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引产结局的影响,探讨中期妊娠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中UAE介入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一部分病例中诊断为完全性胎盘前置状态但无活动性产前出血及胎盘植入者共73例,按UAE介入时机不同分组,将乳酸依沙吖啶注射前行UAE者设为对照组(共39例),将乳酸依沙吖啶注射后临产或阴道流血多时行UAE者设为观察组(34共例),比较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临产时间、产程时间、引产结果、住院时间及引产近期并发症。结果:两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与乳酸依沙吖啶注射前行UAE相比,乳酸依沙吖啶注射后临产或阴道流血多时行UAE组的临产时间更短、引产成功率更高、转剖宫取胎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P<0.05),两组孕产妇的产程时间无差异(P>0.05);引产并发症方面,两组孕产妇的引产出血量、感染率、胎盘残留率及子宫切除率无差异(P>0.05)。结论:乳酸依沙吖啶注射后临产或阴道流血多时行UAE较先行UAE后注射乳酸依沙吖啶对胎盘前置状态引产在不增加引产出血、感染及胎盘残留风险的同时,有阴道分娩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值得有条件的医院推广使用。
姚翰琳[6](2019)在《宫颈软化一号对足月妊娠初产妇宫颈成熟影响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足月妊娠孕妇应用宫颈软化一号口服,初步探讨宫颈软化一号对于促进妊娠足月孕妇宫颈成熟的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未临产初产妇160例者采用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宫颈软化一号组)和对照组(安慰剂组),每组各80例。观察用药前后各组宫颈成熟度评分(Bishop评分)、分娩结局及对母胎的影响。结果:试验组孕妇宫颈评分在用药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促宫颈成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用药后试验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在出现不良事件、影响新生儿出生情况及产妇产后出血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宫颈软化一号能安全且有效地促宫颈成熟,效果温和,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在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上起到积极作用。
孙瑞清[7](2019)在《双球囊导管在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子宫颈双球囊导管在疤痕子宫足月妊娠中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和引产后母婴结局,并与非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对比,探讨双球囊导管在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引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产科收治的所有产妇的资料,将既往有一次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史的、有阴道分娩条件和意愿的57例宫颈未成熟足月妊娠产妇作为研究组,年龄27-41岁(平均年龄33.8±4.0岁),孕周37.3-40.4周(平均孕周39.4±0.7周),同时需符合以下条件:单胎头位、胎膜完整、宫颈Bishop评分≤6分、无头盆不称、胎儿体重小于4000g、无严重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而且既往剖宫产无切口感染,无明显引产禁忌。另外将同期符合上述要求的全部入选的非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妇女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共57例。均使用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对比两组的引产效果、母婴结局,并用Logstic回归分析对引产后剖宫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孕妇引产前宫颈Bishop评分、引产后宫颈Bishop评分、引产后宫颈Bishop评分提高情况、引产时间及总产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疤痕子宫组产妇的年龄比非疤痕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母婴结局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疤痕子宫不是引产后剖宫产的危险因素。结论:双球囊导管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疤痕子宫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与非疤痕子宫相同,同时不增加疤痕子宫妊娠的母婴并发症和剖宫产率。
黄宗强[8](2019)在《处理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进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诸多的产科并发症中,胎膜早破是一个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的安全。尽管足月胎膜早破已不是胎儿早产的风险,但足月胎膜早破该如何处理,一直都是临床探讨的热点话题。基于此,本文对足月胎膜早破的处理措施进行综述,探究足月胎膜早破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孕妇的分娩结局,同时提升产科水平。
李勇琴[9](2018)在《水囊与欣普贝生应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水囊与欣普贝生应用于促宫颈成熟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03月-2017年04月在苏大附一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82例,水囊引产者86例(水囊组),欣普贝生引产者96例(普贝生组),比较并分析两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引产指征、引产前后宫颈Bishop评分、引产效果及母婴结局等。结果:与普贝生组相比,水囊组引产至临产时间及引产至分娩时间较长,存在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总产程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水囊组宫缩过频过强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贝生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引产前后宫颈评分、引产总有效率、中转剖宫产率、羊水粪染、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囊促宫颈成熟可取得与欣普贝生相似的引产效果,较欣普贝生更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苏光,魏丽惠[10](2007)在《米非司酮在引产中的作用及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
二、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时对胎儿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时对胎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晚期妊娠药物引产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缩宫素的应用: |
1.3.2 米索前列醇的应用: |
1.3.3 普贝生的放置: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4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 |
2.2 4组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水平比较 |
2.3 不同剂量缩宫素引产组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水平比较 |
2.4 缩宫素引产组、米索前列醇引产组、普贝生引产组分别与自然临产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2)足月妊娠引产的路径评价及卫生经济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3.1 数据收集 |
1.3.2 主要材料及设备 |
1.3.3 宫颈Bishop评分方法 |
1.3.4 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引产方法 |
1.3.5 宫颈扩张球囊引产方法 |
1.3.6 诊断标准 |
1.3.7 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2.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产妇引产指征比较 |
2.3 两种引产方法临产前缩宫素使用率比较 |
2.4 两种引产方法临床疗效评价 |
2.4.1 两组产妇引产至临产时间、产程时间及用药后24h阴道分娩率比较 |
2.4.2 两种引产方法分娩方式比较 |
2.5 两种引产方法安全性评价 |
2.5.1 两种引产方法对产妇的影响 |
2.5.1.1 两种引产方法不良结局比较 |
2.5.1.2 两种引产方法引产前后白细胞值比较 |
2.5.2 两种引产方法对围产儿的影响 |
2.5.2.1 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脐动脉血p H值及羊水粪染率比较 |
2.5.2.2 两种引产方法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
2.5.2.3 两种引产方法围产儿不良结局比较 |
2.6 两种引产方法卫生经济学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3.1 两种引产方法缩宫素使用情况 |
3.2 两种引产方法引产效果评价 |
3.3 两种引产方法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
3.4 两种引产方法对母体的影响 |
3.5 两种引产方法对围产儿的影响 |
3.6 两种引产方法卫生经济学评价 |
3.7 不足与展望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
(3)COOK球囊和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不同促宫颈成熟引产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缩宫素在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引产中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孕妇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
2.2 两组孕妇缩宫素使用情况和宫颈评分、产后出血量、总产程的比较 |
2.3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新生儿体重的比较 |
3 讨论 |
(5)中期妊娠引产病理因素分析及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方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中期妊娠引产病理因素对引产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
前言 |
1.研究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第二部分 胎盘前置状态引产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时机探讨 |
前言 |
1.研究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中期妊娠引产相关因素现状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宫颈软化一号对足月妊娠初产妇宫颈成熟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排除、剔除、脱落、中止及终止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剔除标准 |
1.3.4 脱落及中止标准 |
1.3.5 终止标准 |
1.4 分组与治疗方案 |
1.4.1 分组 |
1.4.2 治疗方案 |
1.5 观察项目 |
1.5.1 安全性观察 |
1.5.2 疗效性观察 |
1.6 疗效判定标准 |
1.7 统计方法 |
第二部分:结果 |
2.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
2.2 两组产妇用药前后宫颈评分比较 |
2.3 两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比较 |
2.4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比较 |
2.5 两组新生儿出生情况、产后出血量比较 |
2.6 试验期间两组妊娠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中医对促宫颈成熟的认识与研究 |
3.1.1 气血与足月妊娠分娩的关系 |
3.1.2 中医促进宫颈成熟的研究现状 |
3.2 西医对促宫颈成熟的认识与研究 |
3.2.1 现代医学对宫颈成熟的认识 |
3.2.2 宫颈成熟的判断 |
3.2.3 西医促宫颈成熟的临床研究 |
3.2.4 西医促宫颈成熟存在的问题 |
3.3 宫颈软化一号组方分析 |
第四部分:结论 |
第五部分: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7)双球囊导管在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 |
2.2 一般资料 |
2.2.1 样本及分组 |
2.2.2 两组孕产妇一般情况对比 |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3.1 研究方法 |
2.3.2 观察指标 |
2.3.3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结果 |
3.1 引产前后两组宫颈Bishop评分比较 |
3.2 两组孕产妇引产结果对比 |
3.3 两组孕产妇引产结局(分娩情况)的比较 |
3.4 两组引产后母儿结局比较 |
3.5 引产后剖宫产分娩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 |
3.6 疤痕子宫产前宣教 |
3.7 疤痕子宫产程管理 |
3.8 疤痕子宫剖宫产 |
第四章 讨论 |
4、讨论 |
4.1 疤痕子宫妊娠现状 |
4.2 疤痕子宫妊娠的风险 |
4.3 疤痕子宫分娩方式的选择 |
4.4 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引产 |
4.5 如何使用双球囊导管促宫颈成熟及引产 |
4.6 疤痕子宫阴道分娩 |
4.6.1 影响疤痕子宫孕妇阴道分娩的心理因素 |
4.6.2 阴道试产中的导乐分娩 |
4.7 分娩镇痛 |
4.8 产后出血 |
4.9 总结 |
第五章 结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8)处理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进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胎膜早破的诊断标准 |
1.1 明确患病史 |
1.2 内诊 |
1.3 检测阴道的酸碱度 |
1.4 阴道后穹隆涂片明确羊齿状结晶 |
1.5 B超检验 |
1.6 其他 |
2 对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处理分析 |
2.1 期待治疗 |
2.2 终止妊娠 |
3 预防感染 |
4 讨论 |
(9)水囊与欣普贝生应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研究背景 |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引产指征 |
2.1.4 疗效评定标准 |
2.2 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方法 |
2.2.1 引产前准备 |
2.2.2 水囊组 |
2.2.3 普贝生组 |
2.2.4 观察指标 |
2.3 统计学处理 |
3.结果 |
3.1 一般情况比较 |
3.2 引产指征比较 |
3.3 引产后情况比较 |
3.4 分娩方式比较 |
3.5 母婴结局比较 |
3.6 阴道分娩情况比较 |
3.7 剖宫产指征比较 |
3.8 引产效果比较 |
4.讨论 |
一、比较两种引产方式的机理 |
二、引产方式对分娩的影响 |
三、引产方式对胎儿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
四、引产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
五、引产过程中中转剖宫产的原因分析 |
六、选择合适的引产方法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对照 |
致谢 |
(10)米非司酮在引产中的作用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米非司酮作用机制及在引产中的作用 |
1. 米非司酮对子宫颈的作用: |
2. 米非司酮的引产作用: |
二、米非司酮对胎盘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及对母儿安全性评价 |
1. 米非司酮对胎盘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
2. 米非司酮用于引产的安全性评价 |
三、关于米非司酮的应用剂量 |
四、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时对胎儿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期妊娠药物引产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 刘艳慧,马向英,吕英璞,李毅飞,赵腾腾,习东燕. 河北医药, 2021(24)
- [2]足月妊娠引产的路径评价及卫生经济学评价[D]. 赵慧文. 延安大学, 2021(11)
- [3]COOK球囊和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临床效果分析[D]. 张蒙蒙.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4]缩宫素在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引产中的效果[J]. 于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21(14)
- [5]中期妊娠引产病理因素分析及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方式探讨[D]. 骆桃.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6]宫颈软化一号对足月妊娠初产妇宫颈成熟影响的临床观察[D]. 姚翰琳.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双球囊导管在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D]. 孙瑞清. 厦门大学, 2019(01)
- [8]处理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进展研究[J]. 黄宗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19(02)
- [9]水囊与欣普贝生应用于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临床效果的比较[D]. 李勇琴. 苏州大学, 2018(01)
- [10]米非司酮在引产中的作用及安全性评价[J]. 苏光,魏丽惠.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