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清水走廊”

如何打造“清水走廊”

一、如何打造“清水廊道”(论文文献综述)

罗伊[1](2021)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标识与阐释体系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长城是彰显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传统精神的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也是反应我国古代军事防御的实物见证。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日益重视,明确指出保护长城的核心在于对长城价值的保护与展示。而2019年审议通过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要求对文物和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的保护与利用,为长城保护展示工作开启了新任务,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战国、秦汉、隋、宋、明等历史时代长城遗址存在的丰厚地区,宁夏素有“长城博物馆”美誉,是长城遗址的典型代表之一。但宁夏长城遗址目前存在着保护展示工作尚不充分,缺乏统一展示体系串联整体长城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宁夏长城价值展示内容不全面、不系统的问题,本文从文化阐释与标识系统出发展开研究,力图构建与之相适宜的标识与阐释体系。基于叙事学理论和相关规划理论,分析宁夏长城遗址的资源构成要素与价值要素,找出核心文化价值,进行系统化的标识与阐释体系规划设计。通过构建标识与阐释体系,建立完整的宁夏长城标识展示系统,提升公众对与宁夏长城的认知和了解,帮助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更好地建设实施,也有助于带动宁夏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标识与阐释体系的建立不仅能响应国家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具体要求,也是对国家文化公园这一新事物建设与展示利用理论方法的积极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可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进行解读与研究,明确相关概念,采用了实地调研与理论分析结合的方式,选取叙事学和符号学的主视角对标识与阐释体系进行分析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对宁夏长城遗址资源构成的历史解读与现状分析,对遗址保护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挖掘宁夏长城的发展演变过程与历史格局,提取宁夏长城遗址价值要素,明确宁夏长城遗址目前保护展示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着重构建相应的标识与阐释体系,从需求出发,针对展示目标、原则、策略提出相应要求,并根据提炼后的宁夏长城价值要素,构建阐释主题与各类标识的主题框架,并对不同类型的展示标识进行分类讨论;第四部分结合上文内容,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整体的标识与阐释体系规划进行设计,初步构建具体空间格局与展示方式,划定不同层级的标识与阐释展示方式,参照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空间格局进一步细分层级,开展重点长城段进行规划设计,布置游览线路,并对相关活动策划提出建议。

边泓溱[2](2021)在《存量规划视角下的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管控体系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是政府用于指导三维空间建设、完善公共参与机制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存量规划时期的不断深入,我国导则更应当增强自身的管控能力,以此应对复杂的存量发展态势。然而,在以往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工作中,依旧避免不了导则职能定位混乱、对象界定模糊等问题的发生,从而削弱了理论研究成果在存量规划时期的指导能力。为了避免本次理论研究工作重蹈上述覆辙,保障理论成果能够契合存量规划时期的发展需求。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回顾我国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以往学者的理论研究观点和实践成果特征之间的问题,以及问题成因与增存量发展时期之间的关联,从而明确本次理论研究工作的关注重点及研究思路;第二,依照发展历程回顾工作的启示,本文不仅分析了存量规划时期下的经济发展规律及土地产权特征变化趋势对导则编制工作所产生的影响,还根据存量时期以来的12部公开导则成果进行梳理,进一步对我国导则管控体系的应对能力进行研判,并提炼了当前实践工作中所存在的三大问题;第三,本文简要阐述了存量时期导则改革工作背后的内涵,分析了在相同背景下,美国《精明准则》管控体系的具体应对思路及启示;第四,在存量规划的背景下,借鉴《精明准则》的管控特征启示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围绕“管控目标、文本结构、管控模式、指标构成、赋值形式”五个方面,为我国存量时期的导则重新构建了一套详细的管控体系,以期提升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在存量时期中的地位,同时保障本次理论研究工作所提出的方法与存量规划时期的变化趋势相契合。研究发现,受到经济与产权两大因素的影响,存量规划时期的导则管控体系应将公共品质的提升及协同机制的完善作为关注重点,以更为柔性的横断面分区管控模式,增强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将行人活动体验及场所氛围感知作为公共指标的赋值依据,以此增强公共要素指标的管控能力。最后,导则还应当完善“机构组成”、“审核流程”及“许可要求”有关的指标规定,进而提升导则在存量规划时期中的调控及应变能力。

刘思琪[3](2021)在《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建设研究 ——以榆中生态创新城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文化旅游部成立之后,正式将文化旅游纳入国家的战略决策部署及发展目标,这意味着我国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政策的不断推进和公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旅游成为人们出行的第一选择,因此,建设文化旅游型城镇成为了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一环。建设文化旅游型城镇,不仅可以大力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带动区域活力,还有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弘扬当地特色历史文化。然而,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储备还不够充裕等问题,导致我国文化旅游型城镇的发展受到较大阻力,长期处于被动阶段。因此,本文在结合国内外文化旅游型城镇发展的基础上,首先对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榆中生态创新城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文旅资源利用程度较低、交通条件薄弱、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然后通过对榆中生态创新城进行SWOT分析,得出目前的优势和劣势,发现榆中生态创新城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机遇和威胁,进而根据这些分析总结出其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以及发展定位,并对其总体规划结构进行研究分析。最后,为顺应我国即将到来的文化旅游热潮,本文结合现行规划,提供了一套适合榆中县的文化旅游规划方案,为其他区域的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以及城镇建设提供参考。本文以榆中生态创新城为研究对象,对榆中生态创新城文化旅游的规划建设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为以下五点:(1)对榆中生态创新城进行SWOT分析,得出其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及文化资源丰富等优点,并发现其现状交通条件较为薄弱、缺少水资源等劣势,结合其机遇及挑战确定规划思路,以发挥优势、解决问题为目标进行合理规划,最终选择将榆中生态创新城打造成文化旅游型城镇。城镇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要发掘目前城镇存在的问题以及劣势,通过城镇规划弥补这些不足,将劣势转化为优势。(2)文化旅游型城镇建设是加快经济增长、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并保护当地特色文化的重要方案,使榆中生态创新城在生态、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融合发展,共同进步。在未来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将成为首选重点方案之一。(3)根据规划方案榆中生态创新城将加强生态保护,利用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众多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带动本地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加强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使生态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从而确保城市长期稳定的发展。(4)根据未来的社会需要,榆中生态创新城将增建医院、学校、文化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从而增加常驻人口,吸引更多的游客,使社会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城镇规划需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提升质量,将教育以及医疗设施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带动城镇发展,激发城镇对公众的吸引力,增加定居人群数量,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5)榆中生态创新城内拥有多条铁路线,未来将建设夏官营机场,丰富的交通线路将会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完善便捷的交通体系可以增加城市的开放程度,为榆中生态创新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为榆中生态创新城的发展提供支持。

施秀晶[4](2020)在《萧绍圩区水利景观研究》文中提出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来看,萧绍圩区历经两千年水利建设叠加而成的水利景观联系了自然、农业与聚落,构成了一个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综合景观系统,具有极高的生态意义和景观价值内涵。本文从历史变迁、形态结构、价值与核心特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面对萧绍圩区水利景观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主要取得以下三个方面成果:(1)根据水利建设对地区景观形成的重要影响角度分为初步发展时期(西汉以前)、成熟时期(东汉至北宋)、调整完善时期(南宋至今)。整个水利建设旨在不断调整不同时期萧绍圩区“人-地-水”关系的最佳状态,东汉鉴湖的修筑与南宋鉴湖的垦废是两大转折点:鉴湖修筑形成大水域景观格局,奠定了萧绍圩区水环境基础;鉴湖垦废使水面逐渐破碎化,经不断地调整完善最终形成外有海塘御潮,内有运河水系网络调控的水利景观格局。(2)萧绍圩区水利景观整体由海塘景观和闸堰工程景观构成的外御水利景观系统围合,圩区内形成由陂塘景观、泻湖景观、河道景观构成的独立的运河水系景观系统,由外向内形成一个“海塘-闸-河道-泻湖-运河-陂塘-沟渠”的整体景观结构体系。(3)萧绍圩区水利景观具有以实用、美学、生态、遗产价值为主的景观价值,并从文化景观的视角,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底”理论探寻水利景观的核心特征:整体设计有意创造的景观、历史功能持续演进的景观、与文化相关联的景观。最后,以“可持续发展”为研究最终指向,创新性地提出以“整合个体变整体,关照历史与现代,融合无形于有形”为核心的水利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寻求水利景观重新定位的可能性,推动萧绍圩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邹泽敬[5](2020)在《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街子镇为撒拉族发源地,地处青藏高原及黄土高原交界处,是在独特自然生态环境及宗教文化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逐步生长发展而来。这些地域特征映射在空间上使街子镇形成独特的适地性空间布局模式。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街子镇在城镇发展大潮中不断进行着空间拓展和新的规划建设。由于规划管理者及当地居民对地域环境的忽视,一方面,导致盲目扩张的城镇空间出现与地域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另一方面,历经百年传承的与地域环境相互适应的空间布局特色在城镇化的大潮中被逐步淹没,当地居民的归属感与地域自豪感也在逐步消失。如何保证在地域空间布局特色不被埋没的基础上开展城镇建设,如何使城镇在未来的空间布局中适应地域环境、解决现状问题、传承空间特色成为街子镇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传承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特色、解决不适地空间布局问题、引导其他类似城镇合理科学布局为目的,采用理论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访谈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以及借助ArcGIS、Depthmap等软件的定量分析法,以现状地域生态文化环境特征的梳理为基础,从空间功能、结构、形态三方面入手探讨城镇适应地域环境的空间布局思路及实施方法途径。通过现状地域特征的梳理总结出街子镇在生态方面处于河谷地区两山两河相夹、气候温和、水源充沛、秋冬多风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文化方面以撒拉宗教文化为核心,依托特殊地缘社会组织关系的地域文化环境特征。在城镇空间功能、结构、形态布局方面,首先调整街子镇生态及历史文化功能定位模糊的问题,传承地域生态及文化功能特色,打造突出的绿色生态保育功能及历史文化保护功能,并在此核心功能指引下促进以民族文化旅游为主的绿色生态产业功能发展,强化以宗教文化为导向的内向型居住功能传承,协调好外向型文化旅游服务功能与内向型宗教居住功能间的关系,避免相互影响。在空间结构方面,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不侵犯生态底线的原则下确定合理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及“北限、东进、南控、西延”的城镇拓展方向。基于此,在适应生态方面形成外部生态环境与内部绿色空间相融合的城镇绿色生态网络,适应文化方面构建城镇历史文化保护结构,并以此为原则发展满足文化旅游及文化居住的多功能多层级城镇空间结构,深化以宗教为核心的居住生活结构,促进城镇空间结构与地域生态及文化环境间的有机结合。在空间形态方面,传承适应地域环境的特色空间形态,形成与周边生态环境及自然边界相协调的城镇外部形态,加强街子河两侧组团空间的联系性,实现外松内紧的城镇外部空间形态。城镇内部形态传承历史核心区布局模式,保证其他区域布局与其的相互协调。完善绿化系统,强化服务于居民及游客的城镇核心、轴线,及各功能用地配置。完善居住社区中心除清真寺外的其他日常生活服务设施。综上,打造绿色生态入城、历史保护层级清晰、宗教文化特色传承、游居有序分离、古今融会贯通的街子镇空间布局形态。

牛慧[6](2020)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为例》文中指出城市滨河公园是城市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最为丰富的场所,是最能体现城市风格的名片。但城市粗犷单一的发展模式导致城市滨水蓝绿空间结构破裂,城市生态系统遭受胁迫,引发生态水系统失衡、地域文化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城市河流廊道作为蓝绿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城市蓝绿空间的建设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城市河流廊道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是实现河流生态修复和指导城市滨水区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和分析现状问题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角度出发,以城市河流廊道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评价体系,并以怀柔科学城沙河河流廊道为例,通过建立以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的评价模型,对城市河流廊道进行评价,找寻场地痛点,挖掘场地空间价值,并进一步指导滨水公园的规划策略和设计方法。文章主要分为“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三个部分。本研究采用了“研究背景——基础研究与案例分析——评价体系构建——评价结果分析——设计策略与方法的制定——实例论证”的研究框架。在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视角下,通过场地现状资源条件的调查研究,在分析过程中对场地进行资源评价,得出空间适宜性布局,并对相关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一同对规划设计策略进行指导,构建合理的河流廊道系统,打造可持续性的生态景观。研究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目标,为城市滨水公园建设在设计策略和设计方法方面提出建议和指导,并分别从生态系统安全保障、文化承载、物质供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主要包括优化生物栖息地,修复空间生态基底、整合周边多样空间、拓展游憩服务功能,保留场地历史遗迹,转译自然文化肌理的规划策略,并具体从生态修复、植物群落、功能服务、游憩设施、文化转译五方面论述具体的规划方法。论文在北京市积极建设蓝绿空间的背景驱动下,以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为例进行研究,验证研究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公园的选址、结构布局和规划策略等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持。

顾泰玮[7](2020)在《循化县城空间结构研究》文中认为循化县城地处黄河上游,是我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是一座具有鲜明的生态、文化特征的城市。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空间的快速拓展,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加,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一系列问题,如生态环境破坏、城市功能布局无序、道路组织松散。如何在保护黄河上游脆弱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布局城市组团功能,同时处理好带形城市的交通组织问题,实现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高效组织,促进循化县城空间结构的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包括第一章与第二章的内容。第一章对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论述。第二章对循化县城的空间结构现状特征进行解读,包括县城概况、县城建设历程与建设现状,形成对循化县城的基本认识。第二部分为研究主体,包括第三、四、五章的内容,将循化县城空间结构的研究重点聚焦于生态格局、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三个部分,构成本次论文研究的三个平行章节,进行系统性的深入解析,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为循化县城空间结构的未来发展提供建议。在生态格局方面,分析县城生态安全格局,划定县城外部生态底线范围,合理选择城市发展方向。紧接着搭建县城内部生态廊道,增补绿地斑块,与外围生态本底共同构成县城生态格局。在功能布局方面,探讨在区域战略、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影响之下的县城功能定位,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与组团间的协同发展;在道路系统方面,重点探讨在河谷地形地貌的限制条件下,如何有效实现各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疏解内外交通的矛盾,提升城市内部交通效率。通过上述三个部分对循化县城空间结构的发展提供指导建议。第三部分为研究总结,是对研究主体部分的总结和升华,通过整合县城空间结构的优化路径,提出循化县城空间结构发展的未来设想,得到综合优化的方案,并通过模拟检验,证明上述优化结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以期为循化县城的空间建设提供指导,同时也为其他相似类型的河谷型城市的空间发展提供借鉴,丰富相关研究成果。

徐一丹[8](2020)在《苏南旅游型乡村景观更新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苏南地区是江苏省旅游发展最成熟的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景观空间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资源,因其具有区别于城市不同的景观,且拥有水网地区特殊的风貌,对消费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也使得苏南旅游型乡村景观出现了异于其他地区的独特表征。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等理念发展的背景下,旅游消费正以一种新兴的姿态切入其中。乡村绝对的、自然的景观正逐步消失,并率先受到旅游消费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由交换价值和抽象价值主导的景观空间,成为消费者青睐的场所。随着旅游消费的渗入,衡稳的景观空间注入了诸多动态变化的因子,它诱致了苏南乡村景观的变革,具体表现为:自然生态的同质化、聚落空间的异质化以及人文景观的边缘化。乡村景观本身成为最具价值的符号,成为了消费的对象。本文根据旅游消费的作用模式和特点,从生态敏感性、多维活力性及人文节律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达到自然资源原真、聚居空间多维活力、人文景观传承延续的目的,为苏南旅游型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恢复乡村原真自然景观,利用Arc GIS叠加分析了影响乡村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因子,得出旅游型乡村的敏感性分区,探索乡村景观在旅游发展与自然原真性保护之间的平衡节点。选定自然资源的开发方法,通过敏感区禁止开发及开发区分级管控的方式,让乡村不再采取售卖“景观资源”符号这一方式获取短期的利益,恢复原真的自然景观,从而带动乡村发展的可持续。营造多维活力聚落景观,利用情景演绎的方法,在梳理村内空间功能的基础上,对以游客偏好为引导的空间要素进行重新演绎。拓展景观要素的功能并构建多维情景模式,对村内道路、民居等进行整体优化。在实现聚居空间畅通的同时,用复合景观廊道进行要素间的串联,让聚落景观弹性响应并应对旅游消费介入所带来的空间革新。延续节律性人文景观,利用参与式评估(PRA)对村民进行分组访谈,以村民绘制规划意向图和走访问卷等方式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提升主体地位,引导乡村内生式发展,从而优化“隐性规训”下的人文景观,还原日常生活意向和当地人文精神。基于苏南旅游型乡村现状问题与相应更新策略,本文选取了苏州昆山市长云村为案例,对景观更新研究方法进行反馈,进一步深化和细化规划策略并作出归纳总结。

刘花台,张萍,张浏,曹文志[9](2020)在《巢湖派河流域清水廊道技术产业推广模式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派河为巢湖一级支流,水质差,针对派河流域开展了多项研究,产生了多项清水廊道技术,尚缺乏有效的产业化推广模式,基于此,构建了多层次、多元化清水廊道技术产业推广模式("2S"VIP)。该模式包括组织机构、运行机制、推广模式平台、保障措施等。其中清水廊道技术推广模式平台包括综合技术信息平台、综合服务平台、产业化推广平台,以综合技术信息平台为支撑,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为手段,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产业化推广平台实现技术与市场的衔接。在政府的引导和监督下,通过一系列保障措施使各平台能顺利运行,达到产、学、研、用的有机融合。

伍伟伟[10](2020)在《“三生融合”理念下的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空间布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高新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规划建设好成都高新区,加快其产业转型,加速其创新体系建造,将大大的推动我国西部城市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成都市大力建设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高新区作为“新的产业空间”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过快的发展扩张,也为成都高新区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职住失衡、钟摆交通、服务设施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生活空间吸引力不足等。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中央文件和会议精神都提出过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等相关或相似的论述,这表明“三生融合”是今后城市空间发展新的要求和目标。基于“三生融合”的理念,本篇论文以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其空间布局为研究问题,分析“三生融合”和高新区空间发展的要素,汲取学习国内外典型高新区建设的成功之处,警惕丢弃它们建设的错误之处。针对成都高新区的发展现状、进行其“三生融合”要素、“三生”特性、问题等方面的分析,从而提出成都高新区在“三生融合”理念下的空间布局策略建议等。本篇论文可以划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整理界定“三生融合”、“三生空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相关概念,对相关理论发展、“三生融合”和高新区空间发展的要素、高新区实现“三生融合”的要素进行基础研究。第二部分:对国内外典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分析,对美国硅谷、日本筑波、上海张江、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这四个典型高新区进行对比研究,深入挖掘国内外高新区发展的启示和优缺点,剖析了高新区“三生融合”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下文对成都高新区的问题进行研究。第三部分:对成都高新区发展现状、“三生”问题、“三生”特性、“三生融合”要素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运用景观格局分析、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方面的多维计量模型研究方法,对成都高新区的“三生用地”空间的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分析成都高新区“三生”整体格局的分布情况。第四部分:基于前面对成都高新区的现状分析,从“三生融合”的视角,提出成都高新区空间布局原则、目标、策略等发展建议。

二、如何打造“清水廊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打造“清水廊道”(论文提纲范文)

(1)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标识与阐释体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时代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出新要求
        1.1.2 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给出新任务
        1.1.3 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产业建设的迫切需求
        1.1.4 统一标识背景下特色标识与阐释体系亟需研究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标识
        1.3.2 阐释
        1.3.3 展示
        1.3.4 标识与阐释系统
        1.3.5 国家文化公园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标识与阐释相关理论
    2.1 叙事学相关理论
        2.1.1 叙事学概述与发展历程
        2.1.2 叙事学基本要素
        2.1.3 叙事学理论相关应用
    2.2 符号学相关理论
        2.2.1 符号学理论概述
        2.2.2 符号的具体感知
        2.2.3 符号的叙事转译
    2.3 展示价值及其他相关理论
        2.3.1 展示价值理论
        2.3.2 场所精神理论
    2.4 文化感知相关理论
        2.4.1 认知心理学理论
        2.4.2 沉浸理论
    2.5 环境心理学及其他相关理论
        2.5.1 环境心理学理论
        2.5.2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第三章 宁夏长城遗址历史变迁及资源构成
    3.1 宁夏长城历史发展变迁
        3.1.1 战国秦长城
        3.1.2 秦、汉长城
        3.1.3 宋代长城
        3.1.4 明代长城
    3.2 宁夏长城遗址资源构成
        3.2.1 宁夏长城本体资源概况
        3.2.2 宁夏长城本体资源分布情况
        3.2.3 宁夏长城遗址资源构成要素
    3.3 宁夏长城遗址价值要素构成
        3.3.1 整体价值要素陈述
        3.3.2 宁夏长城各类遗址价值解析
        3.3.3 宁夏长城遗址价值要素选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宁夏长城遗址保护与展示现状分析
    4.1 宁夏长城遗址保护现状概况
        4.1.1 宁夏自然背景概况
        4.1.2 宁夏长城遗址保存现状概况
        4.1.3 宁夏长城遗址保护现状分析
        4.1.4 与周边环境关系现状分析
        4.1.5 保护管理现状分析
    4.2 宁夏长城遗址展示利用现状概况
        4.2.1 宁夏长城遗址利用现状概况
        4.2.2 宁夏长城遗址展示与价值阐释现状分析
    4.3 现状问题总结
        4.3.1 长城保护与展示工作存在挑战
        4.3.2 保护利用与资源开发结合不足
        4.3.3 缺乏统一展示体系将宁夏长城进行串联
        4.3.4 没有突出各类型长城的不同展示方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标识与阐释体系研究框架
    5.1 标识体系构建需求
        5.1.1 相关规划与文件对标识展示的要求
        5.1.2 促进宁夏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5.1.3 各类利益主体对于宁夏长城标识展示的需求
    5.2 标识与阐释体系展示目标
        5.2.1 准确阐释长城信息,科学展示遗址文化
        5.2.2 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完善旅游系统建设
        5.2.3 构建标识展示系统,打造宁夏特色品牌
    5.3 标识与阐释体系构建原则
        5.3.1 保护优先,系统挖掘整体价值
        5.3.2 文化引领,合理阐释长城特色
        5.3.3 整体展示,重点打造主题叙事
    5.4 标识与阐释体系展示策略
        5.4.1 线型叙事,明晰整体空间布局组织
        5.4.2 主题明确,文化主导阐释当地特色
        5.4.3 形式灵活,多样呈现标识阐释方式
        5.4.4 多元共生,协同现有景区联合展示
    5.5 叙事视角下阐释主题框架构建
        5.5.1 主体展示对象划定
        5.5.2 宁夏长城阐释内容提炼
        5.5.3 宁夏长城主题阐释主题框架构建
    5.6 标识与阐释体系展示类别
        5.6.1 长城遗址格局标识展示
        5.6.2 长城遗址本体标识展示
        5.6.3 长城遗址价值阐释展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标识与阐释体系规划
    6.1 标识与阐释体系规划总体要求
        6.1.1 确保长城遗址本体安全
        6.1.2 深入挖掘长城遗产价值
        6.1.3 弘扬长城遗址核心文化
        6.1.4 建立完整标识展示体系
        6.1.5 强化完善阐释叙事逻辑
        6.1.6 形成宁夏特色展示模板
    6.2 标识与阐释体系基本空间格局
        6.2.1 标识系统基本构建
        6.2.2 长城标识体系层级划定
        6.2.3 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层级划定
        6.2.4 构建标识与阐释体系空间格局
        6.2.5 标识阐释体系建设时序
    6.3 标识与阐释体系整体展示方式
        6.3.1 标识与阐释方式主要影响因素
        6.3.2 遗址展示方式与标识类型
        6.3.3 核心展示园的标识阐释展示方式
        6.3.4 集中展示带的标识阐释展示方式
        6.3.5 特色展示点的标识阐释展示方式
    6.4 标识与阐释特色文化线路规划
        6.4.1 文化阐释线路规划思路
        6.4.2 特色文化阐释线路分类
        6.4.3 综合线路服务设施组织规划
    6.5 长城文化阐释相关活动策划
        6.5.1 参与模拟考古科普
        6.5.2 长城生活文化体验活动
        6.5.3 长城联合展出活动
        6.5.4 数字化展示与体验
    6.6 重点段落标识空间规划与设计
        6.6.1 整体空间结构规划
        6.6.2 主要标识展示内容
        6.6.3 相关展示活动
    6.7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不足之处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存量规划视角下的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管控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标题释义
        1.2.1 存量规划
        1.2.2 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
        1.2.3 管控体系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3 现状研究问题思考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发展综述
    2.1 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发展历程
        2.1.1 导则的萌芽阶段(1980-1994)
        2.1.2 导则的初创阶段(1995-2004)
        2.1.3 导则的提升阶段(2005-2010)
        2.1.4 导则的转型阶段(2011至今)
    2.2 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理论成果梳理
        2.2.1 编制程序
        2.2.2 管控内容
        2.2.3 运作流程
        2.2.4 理论成果研究小结
    2.3 实践成果的职能特征研究
        2.3.1 作为指标推演的工具
        2.3.2 作为形态导控的方案
        2.3.3 作为评估管理的指南
    2.4 四十年导则研究总结
    2.5 增存量时期的导则发展问题成因研究
        2.5.1 增量规划时期的导则发展问题研究
        2.5.2 存量规划时期的导则发展问题研究
        2.5.3 导则发展问题的启示
第三章 存量规划背景下的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研究
    3.1 存量规划时期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 城市经济内涵变化所带来的问题
        3.1.2 土地产权特征变化所带来的问题
        3.1.3 两大因素变化特征对导则编制工作的思考
    3.2 我国存量发展阶段的导则样本成果研究
        3.2.1 规划目标类型研究
        3.2.2 文本结构特征研究
        3.2.3 样本管控模式研究
        3.2.4 样本指标构成研究
        3.2.5 指标编制特征研究
        3.2.6 样本目标类型与指标编制特征关系分析
    3.3 存量时期样本成果所存在的管控问题
        3.3.1 导则管控思路存在滞后
        3.3.2 公共要素赋值形式模糊
        3.3.3 “成果落地”机制缺失
第四章 存量发展背景下中美两国导则管控体系对比研究
    4.1 追本溯源:国外经验研究对我国存量阶段的导则发展意义
    4.2 美国规划体系发展背景梳理
        4.2.1 1916年:《区划法》的诞生
        4.2.2 1961年:《区划法》的矛盾
        4.2.3 2000年:《精明准则》的诞生
    4.3 《精明准则》与我国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发展相关性研究
        4.3.1 发展背景关联性分析
        4.3.2 管控对象相关性研究
        4.3.3 管控尺度相关性研究
    4.4 《精明准则》体系下的实践成果管控策略研究
        4.4.1 样本规划目标研究
        4.4.2 文本结构特征研究
        4.4.3 管控模式特征研究
        4.4.4 样本指标构成研究
        4.4.5 指标编制特征研究
    4.5 存量规划背景下我国导则与《精明准则》实践案例的对比分析
        4.5.1 规划目标差异性分析
        4.5.2 文本结构差异性分析
        4.5.3 管控模式差异性分析
        4.5.4 样本指标构成及编制特征差异性分析
    4.6 《精明准则》的差异之处对我国存量规划导则研究工作的启示
        4.6.1 模块单元增强了管控工作的灵活性
        4.6.2 横断面类型提升了指标之间的关联性
        4.6.3 指标编制形式体现了管控的公共性
        4.6.4 机构组成保障了运作流程带来的公正性
        4.6.5 豁免机制强化了成果的兼容性
第五章 存量规划时期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管控体系建构
    5.1 存量规划时期的导则目标定位
    5.2 存量规划时期的管控模式变革
    5.3 存量规划时期的文本结构重塑
    5.4 存量规划背景下的指标内容重构
        5.4.1 我国规划体制对导则的编制成果要求解析
        5.4.2 导则管控指标构成
    5.5 存量规划时期的指标编制形式建构
        5.5.1 土地开发类指标编制形式变化
        5.5.2 建筑风貌类指标编制形式变化
        5.5.3 公共空间类指标编制形式变化
        5.5.4 场所景观类指标编制形式变化
        5.5.5 运作机制类指标编制形式变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表格索引
附录A:二十四部导则编制背景汇总表
附录B:二十四部导则目录内容汇总表
附录C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及设计

(3)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建设研究 ——以榆中生态创新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项目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研究综述
        1.3.1 国外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1.3.2 国内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1.4 相关理论基础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4.2 产业融合理论
        1.4.3 生态经济学理论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文化旅游产业
        1.5.2 文旅融合
        1.5.3 区域旅游与文化旅游的关系
        1.5.4 文化旅游与城镇规划的关系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区域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3.1 文旅融合发展概况
        3.1.1 发展历程
        3.1.2 政府政策
        3.1.3 区域文旅融合发展概况
    3.2 文化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3.2.1 全球化趋势明显,对外开放将持续扩大
        3.2.2 国家产业政策利好,文旅融合迎来新机遇
        3.2.3 休闲需求持续升级,旅游消费快速增长
        3.2.4 对产品类型和产品品质的需求层次更丰富多元
        3.2.5 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
        3.2.6 生态环境与文化旅游发展并行发展
    3.3 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概况
第四章 研究区域概况
    4.1 自然概况
    4.2 生态环境
    4.3 榆中县社会及经济状况
    4.4 现状建设情况
        4.4.1 榆中县城现状
        4.4.2 原三角城乡现状
        4.4.3 夏官营镇现状
        4.4.4 现状土地利用
        4.4.5 现状综合交通
        4.4.6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
        4.4.7 现状产业布局
    4.5 现状文化旅游设施
        4.5.1 旅游资源分类
        4.5.2 历史文化遗产和美丽乡村
        4.5.3 公园广场等开敞空间
    4.6 榆中生态创新城总体规划
    4.7 榆中生态创新城SWOT分析
        4.7.1 优势分析
        4.7.2 劣势分析
        4.7.3 机遇分析
        4.7.4 威胁分析
    4.8 榆中生态创新城文旅资源存在的问题
        4.8.1 .资源类型丰富多样,但等级普遍不高
        4.8.2 思想认识不足、发展思路滞后
        4.8.3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水平低
        4.8.4 文旅企业品牌创新不足,市场开发规模小
        4.8.5 经济实力薄弱,文旅投入偏低
        4.8.6 土地利用不合理
        4.8.7 生态脆弱,水资源紧张
        4.8.8 既是国家通道节点,也是主城飞地,与主城联系待强化
第五章 效益预测
    5.1 规划范围
    5.2 游客量分析及预测
    5.3 交通流量分析
    5.5 人口预测分析
        5.5.1 常驻人口及预测
    5.6 旅游市场分析
        5.6.1 市场结构分析
        5.6.2 游客现状特征分析
    5.7 生态分析
        5.7.1 土地利用类型分析
        5.7.2 河流廊道边界分析
        5.7.3 水土流失强度分析
        5.7.4 土地生态敏感分析
        5.7.5 土地发展潜力分析
        5.7.6 生态功能区分析
    5.8 客源市场分析
    5.9 经济效益分析
第六章 规划思路与总体方案
    6.1 规划思路
        6.1.1 发展定位
        6.1.2 发展目标及策略
        6.1.3 具体措施
    6.2 总体方案
        6.2.1 规划结构与土地使用规划
        6.2.2 文旅产业规划
        6.2.3 生态规划
        6.2.4 特色风貌营造
        6.2.5 服务设施体系
        6.2.6 增加文化旅游特色景点
    6.3 文化旅游开发时序
        6.3.1 投资估算
        6.3.2 综合指标体系
    6.4 榆中生态创新城可持续发展环境评价
第七章 结果与讨论
    7.1 结果
    7.2 讨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萧绍圩区水利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萧绍圩区水利工程体系的重要地位
        1.1.2 全球化与城镇化对萧绍圩区景观格局的冲击
        1.1.3 工程水利向景观水利转变的机遇与挑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畴与概念辨析
        1.3.1 圩田,圩区,萧绍圩区
        1.3.2 水利,景观,水利景观
    1.4 相关研究现状
        1.4.1 萧绍圩区水利基础性研究
        1.4.1.1 国内相关研究
        1.4.1.2 国外相关研究
        1.4.2 风景园林学角度的水利景观研究进展
        1.4.2.1 国内研究进展
        1.4.2.2 国外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2.1 文献资料法
        1.5.2.2 田野调查法
        1.5.2.3 历史影像、画作分析
        1.5.2.4 归纳分析结合重点研究法
        1.5.2.5 图解分析法
        1.5.3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支撑
    2.1 景观生态学
        2.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2 景观生态学对水利景观研究的重要价值
    2.2 文化景观
        2.2.1 文化景观理论
        2.2.2 文化景观理论对水利景观研究的重要价值
    2.3 可持续发展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水利景观研究的重要价值
3 萧绍圩区自然环境基础与水利建设历史脉络
    3.1 自然环境基础
        3.1.1 地形地貌
        3.1.2 水文条件
        3.1.3 气候条件
    3.2 水利建设历史脉络
        3.2.1 初步发展时期(西汉以前)
        3.2.2 成熟时期(东汉至北宋)
        3.2.3 调整完善时期(南宋至今)
    3.3 本章小结
4 萧绍圩区水利景观形态构成分析
    4.1 外御水利景观系统
        4.1.1 海塘景观
        4.1.1.1 萧绍海塘主塘塘型
        4.1.1.2 护塘工程
        4.1.1.3 其他附属设施
        4.1.2 闸堰工程景观
        4.1.2.1 玉山斗门(闸)
        4.1.2.2 三江闸
    4.2 运河水系景观系统
        4.2.1 陂塘景观
        4.2.2 泻湖景观
        4.2.2.1 湘湖与白马湖
        4.2.2.2 ?犭茶湖
        4.2.3 河道景观
        4.2.3.1 运河
        4.2.3.2 其他各级河道
    4.3 本章小结
5 萧绍圩区水利景观价值及核心特征
    5.1 水利景观价值
        5.1.1 实用价值
        5.1.2 美学价值
        5.1.3 生态价值
        5.1.4 遗产价值
    5.2 水利景观的核心特征
        5.2.1 整体设计有意创造的景观
        5.2.1.1 河湖水网划分土地单元形成圩田景观基底
        5.2.1.2 运河、海塘构成的两条线性景观廊道
        5.2.1.3 陂塘、泻湖、水闸形成景观单元
        5.2.2 历史功能持续演进的景观
        5.2.3 与文化相关联的景观
        5.2.3.1 民风民俗
        5.2.3.2 文化艺术
        5.2.3.3 生态智慧
    5.3 本章小结
6 萧绍圩区水利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探讨
    6.1 建立全面系统开放的水利景观信息系统
    6.2 构建多级联动的政策法规驱动保护体系
    6.3 构建基于水利景观形态结构的蓝绿生态网络
    6.4 构建以运河、海塘为载体的景观遗产廊道
        6.4.1 界定遗产廊道范围、主题与重要节点
        6.4.1.1 萧绍运河景观遗产廊道
        6.4.1.2 萧绍海塘景观遗产廊道
        6.4.2 构建系统的解说体系
        6.4.3 策划市场营销,完善管理体系
    6.5 积极申报世界遗产
    6.6 适度扩大萧绍圩区水利景观的恢复规模
    6.7 鼓励社会公众的组织与参与
    6.8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A:水利景观物质要素文保单位名录
附录 B:水利景观非物质要素文保单位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城镇建设与地域特征不相适应
        1.1.2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及发展
        1.1.3 街子镇与地域环境相互适应形成了突出地域特色的城镇发展路径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空间布局相关研究
        1.3.2 历史文化名镇相关研究
        1.3.3 街子镇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街子镇发展现状及地域环境特征
    2.1 街子镇概况
        2.1.1 街子镇发展历程
        2.1.2 街子镇发展现状
        2.1.3 研究范围确定
    2.2 街子镇地域生态环境特征
        2.2.1 地形环境特征
        2.2.2 水文环境特征
        2.2.3 气候环境特征
    2.3 街子镇地域文化环境特征
        2.3.1 民族宗教文化特征
        2.3.2 社会组织关系特征
        2.3.3 其他民族文化特征
    2.4 本章小结
3.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
    3.1 街子镇空间功能现状特征梳理
    3.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特色提取
    3.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问题识别
        3.3.1 适应地域生态的街子镇功能问题识别
        3.3.2 适应地域文化的街子镇功能问题识别
    3.4 街子镇适地性功能定位
        3.4.1 街子镇发展条件分析
        3.4.2 体现适地性的街子镇功能定位基本思路
        3.4.3 体现适地性的街子镇功能定位
    3.5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基本思路与实施途径
        3.5.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基本思路
        3.5.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实施途径
    3.6 本章小结
4.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
    4.1 街子镇空间结构现状特征梳理
    4.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4.2.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4.2.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4.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4.3.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4.3.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4.4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基本思路与实施途径
        4.4.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基本思路
        4.4.2 凸显适地性的城镇建设用地选择及发展方向判断
        4.4.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实施途径
    4.5 本章小结
5.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
    5.1 街子镇空间形态现状特征梳理
    5.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5.2.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5.2.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5.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5.3.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5.3.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5.4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基本思路及实施途径
        5.4.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基本思路
        5.4.2 街子镇适地性外部空间形态布局实施途径
        5.4.3 街子镇适地性内部空间形态布局实施途径
    5.5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6)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城市生态系统危机
        1.1.2 城市滨水区域亟需蓝绿空间的整合营造与功能提升
        1.1.3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为风景园林的建设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1.5 国内外研究概况
        1.5.1 国内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概况
        1.5.2 国内外对河流廊道的研究概况
2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研究
    2.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
    2.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2.2.1 供给服务
        2.2.2 调节服务
        2.2.3 支持服务
        2.2.4 文化服务
    2.3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联
    2.4 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服务的关系
        2.4.1 生态安全保障服务
        2.4.2 物质供给支持服务
        2.4.3 景观文化承载服务
    2.5 小结
3 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3.1 河流廊道
    3.2 城市河流廊道
    3.3 河流廊道的特点
    3.4 河流廊道的功能
        3.4.1 自然功能
        3.4.2 社会功能
    3.5 案例分析
        3.5.1 琴江·老河道滨河湿地文化公园
        3.5.2 沣河(文教园段)滨河湿地生态公园
        3.5.3 渭柳湿地公园
        3.5.4 漳州碧湖市民生态公园
        3.5.5 长沙巴溪洲中央公园
4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河流廊道评价及规划设计方法
    4.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
        4.1.1 理性的评价分析—为城市滨河公园的选址提供依据
        4.1.2 科学的指导实践—为城市滨水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4.1.3 合理的反馈优化—对河流廊道循证实践,再优化
    4.2 研究框架
    4.3 生态系统服务视角下河流廊道空间适宜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4.3.1 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
        4.3.2 评价指标因子的筛选
        4.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4 河流廊道空间适宜性等级划分
    4.4 规划设计原则
        4.4.1 生态调节原则
        4.4.2 空间开放性原则
        4.4.3 地域文化延续性原则
        4.4.4 景观融合性原则
    4.5 规划设计策略
        4.5.1 生态安全保障服务视角:修复自然生态本底,优化生物栖息环境
        4.5.2 物质产品支撑服务视角:整合周边多样空间,拓展游憩服务功能
        4.5.3 景观文化承载服务视角:保留场地历史遗迹,转译自然文化肌理
    4.6 规划设计方法
        4.6.1 生态修复——修复生态本底,构建多重生境
        4.6.2 植物群落——优化植物群落,营造多样空间
        4.6.3 功能服务——拓展服务功能,增添多重体验
        4.6.4 游憩设施——完善路网体系,满足多种需求
        4.6.5 文化转译——保留场地肌理,传承多元文化
5 实证案例—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5.1 项目背景
        5.1.1 城市区位
        5.1.2 政策解读
        5.1.3 上位规划
        5.1.4 自然气候
        5.1.5 河流历史沿革
        5.1.6 游憩资源分析
    5.2 项目认知
        5.2.1 研究范围
        5.2.2 区域交通分析
        5.2.3 区域用地分析
        5.2.4 场地现状分析
        5.2.5 场地功能需求分析
        5.2.6 场地SWOT分析
    5.3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指导下的空间适宜性评价
        5.3.1 生态系统安全性评价
        5.3.2 生物生境适宜性评价
        5.3.3 景观游憩服务性评价
        5.3.4 景观文化承载力评价
        5.3.5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空间适宜性评价
        5.3.6 设计范围红线生成
    5.4 目标与定位
        5.4.1 设计原则
        5.4.2 设计目标
        5.4.3 设计定位
        5.4.4 设计策略
    5.5 总体规划设计
        5.5.1 总平面图
        5.5.2 鸟瞰图
        5.5.3 布局理念—曲岸流芳
        5.5.4 空间结构
        5.5.5 功能分区
        5.5.6 景观视线分析
    5.6 分区详细设计
        5.6.1 生态感知区——让宣教自然、让自然宣教
        5.6.2 农林体验区——将生产作为景观体验
        5.6.3 生态保育区——与自然本底共生
        5.6.4 亲水游憩区——生机盎然的自然生态水岸
        5.6.5 邻里休闲区——回归自然的城市滨水空间
    5.7 专项设计
        5.7.1 水文调节系统规划设计
        5.7.2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5.7.3 竖向设计
        5.7.4 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5.7.5 服务设施专项
        5.7.6 节约园林专项
        5.7.7 智慧园林专项
        5.7.8 乡土文化景观规划
        5.7.9 游憩规划
    5.8 技术指标
6 结语
    6.1 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7)循化县城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1.3 现实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辨析
        1.2.1 研究对象
        1.2.2 概念界定
        1.2.3 内涵解读
    1.3 国内外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小结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循化县城空间结构现状特征解读
    2.1 县城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历史文化
        2.1.4 人口概况
        2.1.5 经济发展
    2.2 县城建设的基本情况
        2.2.1 县城的建设历程
        2.2.2 县城的建设现状
    2.3 县城空间特征的解读
        2.3.1 生态格局特征
        2.3.2 功能布局特征
        2.3.3 道路系统特征
        2.3.4 现状问题总结
    2.4 本章小结
3 循化县城生态格局构建
    3.1 生态格局构建策略
        3.1.1 底线划定,外部引导
        3.1.2 水源涵养,内外联通
    3.2 外部生态格局划定
        3.2.1 生态因子评价分析
        3.2.2 外部生态底线划定
        3.2.3 城市发展方向引导
    3.3 内部生态网络搭接
        3.3.1 生态廊道的构建
        3.3.2 生态斑块的增补
        3.3.3 生态网络的整合
    3.4 本章小结
4 循化县城功能布局调整
    4.1 功能构成的影响因素
        4.1.1 区域战略
        4.1.2 生态资源
        4.1.3 民族文化
    4.2 县城功能的构成判定
        4.2.1 县城功能定位
        4.2.2 县城功能构成
    4.3 功能布局的优化调整
        4.3.1 组团整体功能分区
        4.3.2 组团内部功能分区
        4.3.4 功能布局结构整合
    4.4 本章小结
5 循化县城道路系统组织
    5.1 道路系统组织思路
        5.1.1 外部交通的疏解
        5.1.2 干道骨架的联系
        5.1.3 支路网络的修补
    5.2 .道路系统组织策略
        5.2.1 省道改线,职能外迁
        5.2.2 强化联系,增加干道
        5.2.3 分区引导,完善支路
    5.3 道路系统组织结构
        5.3.1 优化路网模型分析
        5.3.2 道路系统结构生成
    5.4 本章小结
6 循化县城空间结构优化比较
    6.1 空间结构的整合优化
        6.1.1 生态格局构建
        6.1.2 功能布局调整
        6.1.3 道路系统组织
    6.2 空间结构的方案生成
        6.2.1 优化路径叠加
        6.2.2 优化方案生成
    6.3 空间结构综合优化结果比较
        6.3.1 生态格局比较
        6.3.2 功能布局比较
        6.3.3 道路系统比较
    6.4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致谢

(8)苏南旅游型乡村景观更新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消费的兴起
        1.1.2 乡村旅游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1.1.3 苏南乡村景观空间面临转型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小结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旅游型乡村
        2.1.2 旅游消费
        2.1.3 乡村空间
        2.1.4 乡村景观
        2.1.5 乡村性
        2.1.6 乡村景观更新
    2.2 相关理论支撑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乡村旅游学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南旅游型乡村景观发展现状
    3.1 苏南乡村景观空间的基本特征分析
        3.1.1 .苏南乡村景观的分类
        3.1.2 苏南乡村景观的基本特征
    3.2 苏南乡村旅游发展动力分析
        3.2.1 外部推动力
        3.2.2 内生驱动力
        3.2.3 旅游消费驱动力解读
    3.3 苏南旅游型乡村景观发展历程
        3.3.1 乡村旅游起步发展阶段
        3.3.2 资本投入快速扩张阶段
        3.3.3 政府引导平稳提升阶段
    3.4 苏南旅游型乡村景观重组模式
    3.5 苏南旅游型乡村景观现状问题分析
        3.5.1 自然景观同质化,生态效益不高
        3.5.2 聚落景观异质化,聚落景观破碎
        3.5.3 人文景观边缘化,社会生活异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南旅游型乡村景观更新规划策略
    4.1 苏南旅游型乡村景观更新规划的原则与目标
        4.1.1 规划原则
        4.1.2 规划目标
    4.2 保留资源原真性,再生乡村田园空间
        4.2.1 综合敏感性分析,进行敏感性评价
        4.2.2 划分生态功能分区,制定分区发展策略
        4.2.3 优化景观空间布局,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4.3 激发聚落结构整合,呈现多维活力聚居空间
        4.3.1 组织内部空间功能,统筹聚落景观空间
        4.3.2 拓展景观要素功能,构建情景结构模式
        4.3.3 演绎情景比较综合,营造多维农旅空间
    4.4 促进利益互惠共生,延续节律性人文景观
        4.4.1 转变主体被动角色,明晰社区资源分布情况
        4.4.2 提升主体规划地位,构建利益共享互惠模式
        4.4.3 强化乡村景观风貌,注重人文风貌传承利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南旅游型乡村景观更新规划实践应用研究--以昆山市锦溪镇长云村为例
    5.1 研究区概况与资源条件
    5.2 现状问题分析
    5.3 长云村景观更新规划
        5.3.1 划定乡村自然保护范围,促进环境生态平衡发展
        5.3.2 组织多维乡村聚落空间,提升聚落内部供应能力
        5.3.3 延续乡村本土文化景观,打造特色人文景观风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苏南旅游型乡村空间价值的嬗变
        6.1.2 苏南旅游型乡村景观空间正逐步呈现空间资本化现象
        6.1.3 摆脱旅游消费需求依赖的乡村景观更新规划策略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一、学术着作
    二、期刊杂志
    三、学位论文
    四、其他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9)巢湖派河流域清水廊道技术产业推广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产业推广模式架构
    1)组织结构。
    2)运行机制。
    3)推广模式平台。
    4)保障措施。
    5)产业推广模式的简称。
2 产业推广模式实施细则
    2.1 建设“派河流域清水廊道综合技术信息平台”
        2.1.1 清水廊道技术遴选和集成
        1)清水廊道技术类型。清水廊道技术类型可以按照层次划分。
        2)遴选原则。
        2.1.2 清水廊道技术应用效果模拟
        1)方案设计。
        2)方案效果模拟预测。
        2.1.3 技术支持与保护
        2.1.4 技术政策与导则
    2.2 建设“派河流域清水廊道技术综合服务平台”
        1)技术培训。
        2)示范区建设。
        3)产权保护。
        4)工程维护。
        5)问题反馈。
    2.3 建设“派河流域清水廊道技术产业化推广平台”
        1)可行性评估。
        2)产业合作和市场运营。
3 具体清水廊道技术产业化推广方案
    3.1 平台推广
        1)新闻发布会。
        2)技术产品展示会。
    3.2 信息推广
4 结论

(10)“三生融合”理念下的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三生融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体现..
        1.1.2 “三生融合”理念符合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目标
        1.1.3 成都高新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1.1.4 成都高新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来新机遇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4.2 实例论证分析法
        1.4.3 多维计量模型分析法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国内外文献综述
        1.6.1 国外研究概况
        1.6.2 国内研究概况
        1.6.3 研究评述
2 “三生融合”与高新区的基础研究
    2.1 相关定义解析
        2.1.1 三生融合
        2.1.2 三生空间
        2.1.3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2 “三生融合”及其相关理论分析
        2.2.1 “三生融合”理论
        2.2.2 “产城融合”理论
        2.2.3 紧凑城市理论
    2.3 “三生融合”要素分析
        2.3.1 生产是动力源泉
        2.3.2 生活是以人为本
        2.3.3 生态是基础媒介
        2.3.4 “三生”要素的联合形式
    2.4 高新区空间要素分析
        2.4.1 区位要素
        2.4.2 产业要素
        2.4.3 人员要素
        2.4.4 交通要素
        2.4.5 基础设施要素
        2.4.6 生态环境要素
    2.5 高新区实现“三生融合”的要素分析
        2.5.1 建设聚集产业空间
        2.5.2 营造便利多元生活空间
        2.5.3 丰富绿化生态空间
3 国内外典型案例研究
    3.1 美国硅谷
        3.1.1 区位简介
        3.1.2 “三生融合”要素分析
        3.1.3 启示
    3.2 日本筑波科学城
        3.2.1 区位简介
        3.2.2 “三生融合”要素分析
        3.2.3 启示
    3.3 上海张江科学城
        3.3.1 区位简介
        3.3.2 “三生融合”要素分析
        3.3.3 启示
    3.4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
        3.4.1 区位简介
        3.4.2 “三生融合”要素分析
        3.4.3 启示
    3.5 小结
4 成都高新区“三生”现状
    4.1 成都高新区现状分析
        4.1.1 区位关系
        4.1.2 自然地理现状
        4.1.3 社会经济现状
        4.1.4 土地利用现状
        4.1.5 道路交通现状
        4.1.6 入区企业现状
    4.2 成都高新区“三生”问题
        4.2.1 高新南区“三生”问题
        4.2.2 高新西区“三生”问题
    4.3 成都高新区“三生”特性
        4.3.1 生产空间特性分析
        4.3.2 生活空间特性分析
        4.3.3 生态空间特性分析
    4.4 成都高新区“三生用地”空间格局
        4.4.1 高新区“三生用地”空间分类
        4.4.2 成都高新区“三生用地”空间分类
        4.4.3 高新区“三生用地”空间分析方法
        4.4.4 成都高新区“三生用地”空间分析
    4.5 成都高新区“三生融合”要素
        4.5.1 产业集聚
        4.5.2 生活多元
        4.5.3 生态引领
    4.6 “三生融合”与成都高新区的关联性
        4.6.1 打造“三生空间”是成都高新区建设的方向
        4.6.2 构建“三生融合”业态是成都高新区发展的承载平台
    4.7 小结
5 成都高新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5.1 成都高新区“三生”布局原则
        5.1.1 强调功能复合,用地混合,丰富空间多样性
        5.1.2 增强联系性和可达性
        5.1.3 加强整体性
        5.1.4 提倡人性化
    5.2 成都高新区“三生”优化目标
        5.2.1 生产空间优化目标
        5.2.2 生活空间优化目标
        5.2.3 生态空间优化目标
        5.2.4 小结
    5.3 成都高新区实现“三生融合”总体布局策略
        5.3.1 高新南区实现“三生融合”布局策略
        5.3.2 高新西区实现“三生融合”布局策略
    5.4 “三生融合”理念下成都高新区空间布局结构
        5.4.1 高新南区空间布局结构
        5.4.2 高新西区空间布局结构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如何打造“清水廊道”(论文参考文献)

  • [1]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标识与阐释体系规划研究[D]. 罗伊. 西北大学, 2021(12)
  • [2]存量规划视角下的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管控体系建构研究[D]. 边泓溱. 广西大学, 2021(12)
  • [3]文化旅游型城镇规划建设研究 ——以榆中生态创新城为例[D]. 刘思琪. 兰州大学, 2021(11)
  • [4]萧绍圩区水利景观研究[D]. 施秀晶.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5]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D]. 邹泽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城市河流廊道景观规划设计 ——以北京怀柔科学城沙河滨水公园为例[D]. 牛慧.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循化县城空间结构研究[D]. 顾泰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苏南旅游型乡村景观更新规划策略研究[D]. 徐一丹.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9]巢湖派河流域清水廊道技术产业推广模式的构建[J]. 刘花台,张萍,张浏,曹文志. 科技和产业, 2020(05)
  • [10]“三生融合”理念下的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空间布局研究[D]. 伍伟伟.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如何打造“清水走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