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缺血性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宋丽鹤[1](2022)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诊断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超声诊断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良好的诊断检测效果,目前临床上已经将超声诊断技术作为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主要检测方法之一,除此之外,超声诊断结果也是作为监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数据指标之一。鉴于此,本文将对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研究进展作一详细综述,以望为后期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参考依据。
胡明哲[2](2021)在《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一 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回顾性分析目的:(1)通过对电子病案系统10年的信息回顾,总结广东地区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sICAS)患者临床资料特点以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对比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的临床资料、证候要素分布差异;(2)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 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s,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ratio ofplatelets to lymphocytes,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ratio of lymphocyte to monocyte,LM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ratio of monocytes to HDL cholesterol,MHR)以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等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并评估其预测价值,挖掘简便、直观、稳定的血清学预测指标。方法:(1)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sICAS患者的电子病案资料。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3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神经功能缺损3组;(2)收集人口统计学信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中医四诊、证候要素等信息;(3)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证候要素分布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上述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对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并判断其最佳切入点。结果:(1)本研究共筛选纳入 649例sICAS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患者发病节气以立秋、夏至以及秋分为主;个人史以吸烟史为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为轻度或中度缺损;(2)所有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以中度及重度狭窄为主;责任血管Mori分型以A型为主;脑白质病变程度多为轻度;(3)所有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以风痰瘀血、肝阳上亢及气虚痰瘀证为主;舌象以淡暗舌、暗红舌及暗紫舌为主;苔象以白腻苔、黄腻苔及薄白苔为主;脉象以弦滑脉、数脉及弦脉为主;证候要素则以痰、瘀、风为主;(4)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3组患者在性别、责任血管Mori分型(A、B、C型)、脑白质病变分级(0、1、3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1.2mm、>1.2mm)、中医辨证分型为风火痰瘀、气虚湿热痰阻证的患者人数构成比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发病时间、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LR、PLR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仅有高同型半胱氨酸是sICAS患者责任血管中度及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B=0.301,P=0.006;B=0.330,P=0.002);(6)神经功能轻度及中度缺损的sICAS患者在合并糖尿病病史、责任血管Mori分型(B型)、脑白质病变分级(1级)、合并颈动脉斑块、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1.2mm、>1.2mm)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以及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LR、PLR、MHR、AIP 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高 NLR 比值(B=0.504,P=0.000)、高 LMR比值(B=0.293,P=0.008)以及合并糖尿病病史(B=1.055,P=0.009)、高甘油三酯(B=1.477,P=0.033)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B=0.093,P=0.000)等是影响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提示高NL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0.000);而高LM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较低(P=0.489)。结论:本回顾性分析的主要研究结果提示广东地区sICA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痰、瘀、风为主;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影响sICAS患者责任血管中度及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病史、高甘油三酯、高同型半胱氨酸以及高NLR、LMR 比值是影响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高NLR 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较高。研究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目的:通过实施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以期更新循证医学依据,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包括 CENTRAL 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重庆VIP等数据库。纳入报告了多变量调整优势比(odds ratios,O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为自数据库成立至2020年4月。利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选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同时进行亚组分析、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以及发表偏倚风险评估。结果:(1)共纳入24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观察性研究,其中17项为病例对照研究,7项为队列研究。效应量合并结果提示Hp感染与IS发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OR(95%CI)=1.52(1.31-1.77)];(2)亚组分析结果提示研究类型、患者背景、Hp检验方式以及国家地域差异等因素可能是导致研究之间存在较大异质性的主要原因。其中以脑卒中分型及Hp感染检测手段为分组依据进行亚组分析的效应量合并结果提示Hp感染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OR(95%CI)=2.69(1.63-4.44)];而IgG抗体阳性及CagA抗体阳性的Hp感染均与IS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OR(95%CI)=2.09(1.23-3.56);OR(95%CI)=1.42(1.18-1.70)];(3)尽管各研究之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I2=65.8%,P=0.000),但敏感性分析提示效应量合并结果稳定,并且漏斗图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P=0.112)。结论:Hp感染与IS及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但Hp感染与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等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研究三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基于Meta分析结论,通过前瞻性病例系列分析的形式,进一步评价Hp感染与广东地区sICAS患者发病特点及其中医证候要素、阴阳类证分布规律之间的相关性,为sICAS患者的病因防治、中医证候辨证思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连续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sICAS患者;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入组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三组;根据Hp毒力菌株感染情况将入组患者分为I型感染、II型感染及Hp阴性三组;(2)收集入组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中医证候要素、阴阳类证分布规律等信息;(3)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等分析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特征差异以及Hp感染与各类临床资料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共筛选纳入148例sICAS患者,其中颅内动脉轻度狭窄者49例,中度狭窄者27例,重度狭窄者72例;HpⅠ型感染者88例,Ⅱ型感染者12例,Hp阴性者48例;所有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以痰湿证、内火证为主,阴阳类证以阴证类为主;(2)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3组患者在职业为农民、HpⅠ型感染或Hp阴性的患者人数构成比以及脂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ApoA1/ApoB 比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狭窄组在职业为农民、Hp Ⅰ型感染或Hp阴性的人数构成比以及脂蛋白a水平、ApoA1/ApoB 比值等方面与轻度狭窄组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Hp感染分型的3组患者在BMI评分、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的人数构成比等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p Ⅰ型感染组在BMI评分、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与Hp阴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 Ⅱ型感染组在颈动脉等回声斑块检出率以及证候要素为内火证等方面的人数构成比与Hp阴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poA1/ApoB比值及Hp Ⅰ型感染是sICAS患者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Hp感染程度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B=0.959,P=0.038)。结论:Hp感染是sICAS患者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感染程度越重,狭窄程度越高。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以痰湿及内火证为主,阴阳类证则以阴证类为主。
舒云峰[3](2021)在《通督调神针灸联合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1目的通过对诊断为颈动脉狭窄,并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联合通督调神针灸治疗的患者,与单纯行CEA手术的患者进行比较。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通督调神针灸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探求针灸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的有效干预方案。2方法收集的病例来自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淮北市人民医院、阜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一年间收治的60例诊断为颈动脉狭窄并符合CEA手术标准的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CEA手术治疗,针灸组术后3周联合通督调神针灸治疗,主穴为腰阳关、命门、至阳、神道、身柱、大椎、哑门、风府、百会、颈夹脊,每天针刺治疗1次,并予以督脉艾灸;对照组仅予以CEA手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周、术后6周、术后6个月的中医证候评分;应用颈动脉彩超和TCD联合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周、术后6周、术后6个月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术侧大脑中动脉(MCA)的PSV及搏动指数(PI)的变化;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临床终点事件(发生再狭窄或卒中)。3结果3.1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分级评分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显示针灸组总有效率是90.0%,对照组总有效率是8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针灸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分级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而术后6周、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分级评分的组间比较P<0.05,说明针灸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提示通督调神针灸结合CEA治疗比单纯CEA手术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症状。3.2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彩超指标比较: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彩超各方面指标均有显着改善(P<0.05);术后6周、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在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术侧大脑中动脉(MCA)的PSV及搏动指数(PI)方面,针灸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通督调神针灸配合CEA治疗和CEA手术治疗都可以改善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彩超的各项指标,但针灸组在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术侧大脑中动脉(MCA)的PSV及搏动指数(PI)指标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3.3终点事件发生率的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再狭窄和脑卒中发生的病例;随访1年后,针灸组没有患者进展为再狭窄和发生脑卒中,对照组有2例患者进展为轻度狭窄,无患者发生脑卒中,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种治疗方法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针灸组再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结论4.1CEA是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手段,通督调神针灸联合CEA治疗在改善颈动脉狭窄临床症状上优于单纯CEA手术治疗。4.2通督调神针灸联合CEA治疗与单纯CEA治疗相比,在改善PSV、EDV、术侧MCA的PSV及PI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上更具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4.3通督调神针灸联合CEA治疗与单纯CEA手术治疗在终点事件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但针灸组术后再狭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这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性,但也提示针灸在CEA术后患者预防再狭窄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徐静[4](2020)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特征对脑梗塞的预测价值及准确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特征对脑梗塞的预测价值及准确性。方法: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脑梗塞患者当中抽选25例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组,另抽选同期本院接收的非脑梗塞受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上述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超声检测,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情况,同时比较两组观察对象的超声特征以及观察组患者当中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占比情况。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6.00%(24/25),观察组患者的无斑块占比显着低于对照组,软斑块、硬斑块以及混合斑块占比均较对照组高,P<0.05;重度与中度脑梗塞患者的软斑块占比最高,轻度脑梗塞患者的硬斑块占比较高。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特征对于脑梗塞具有较良好的预测作用,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今后临床当中。
杨映霞[5](2020)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的效果。选取定西市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19年7月收治的84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8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组。两组均行彩超检查,对两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斑块发生部位、颈动脉狭窄发生率、颈动脉血流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85.71%较正常组的24.71%高(P<0.05);斑块多发于颈动脉分叉处(BIF),观察组、正常组分别为51.39%、57.14%,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狭窄发生率48.81%较正常组的7.06%高(P<0.05);观察组最大血流速度(SPV)、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EDV)均较正常组小(P<0.05),阻力指数(RI)较正常组大(P<0.05)。采用彩超可有效检出颈动脉斑块,且可了解斑块所在位置、性质、是否存在狭窄、血流量参数等信息,诊断价值较高,并有助于预测脑梗塞的发生风险。
方桂婷[6](2020)在《急性脑梗塞和脑梗塞复发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评估其对不稳定斑块的诊断价值;2、分析脑梗塞复发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超声特征,初步分析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评估其在预测脑梗塞复发风险中的价值。方法1、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且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脑梗侧的颈动脉壁上斑块厚度大于2mm的患者为急性脑梗塞组,共68例,同期收集无心、脑血管事件的颈动脉斑块厚度大于2mm的患者为对照组,共39例。68例急性脑梗塞组患者经随访18月内复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者11例,为脑梗复发组,未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者57例,为脑梗未复发组。2、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均需行头颅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或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明确有无急性脑梗塞病灶。3、符合条件的受试者均在入院一周内完成颈动脉二维超声检查、超声造影检查。4、二维超声记录优势斑块的厚度、面积、回声;超声造影对斑块内新生血管进行半定量分级,运用定量分析软件制定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定量分析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情况。5、将所得数据运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急性脑梗塞组的颈动脉斑块的面积18.88±14.18 mm2,高于对照组的斑块面积13.10±8.43 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塞组的斑块增强方式为3级占比最高,38例,占比55.88%,1级占比最低,14例,占比20.59%;而对照组增强方式1级占比最高,15例,占比39.47%,3级占比最低,11例,占比约2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分析曲线显示,急性脑梗塞组的斑块的增强强度比为0.44±0.71,高于对照组的斑块增强强度比0.27±0.1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梗未复发组的增强方式为3级占比最高,占比61.40%,复发组的斑块的新生血管增强方式为2级占比最高,占比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量分析曲线显示,脑梗复发组的达峰时间34.90±19.46s长于脑梗未复发组的达峰时间27.09±8.0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急性脑梗塞组患者吸烟史占比、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复发组的年龄、收缩压、单核细胞百分比、总胆固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固醇为脑梗复发的危险因素(OR=1.23,95%CI:1.062-1.433)。结论颈动脉斑块二维面积越大,超声造影中的增强分级程度越高,增强强度比越高,急性脑梗塞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超声造影定量指标增强强度比可以更客观地定量评估斑块新生血管密度。超声造影显示脑梗复发组的斑块新生血管密度较脑梗未复发组低,提示可能是斑块内其他易损成分与新生血管共同作用导致了脑梗塞的复发,需要进一步研究。
谈龙[7](2020)在《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不同年龄段外周动脉硬化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以同年龄段非糖尿病者为对照组,对比研究其外周动脉(颈动脉、肱动脉、大腿段动脉及膝下动脉)硬化情况,着重研究2型糖尿病膝下动脉受累相关因素,探讨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规律,以期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期间于本医院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者及在读研究生志愿者信息,以年龄阶段划分,实验组分3组,共108人,青年组(≤40岁),30人;中年组(41-59岁),36人;老年组(≥60岁),42人。对照组共72人,青年组(≤40岁),20人;中年组(41-59岁),24人;老年组(≥60岁),28人。使用美国GE公司LOGIQ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血管条件,频率10-12MHz,分别测量颈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颅外段、颈外动脉)、肱动脉、大腿段动脉(股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膝下动脉(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腓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以及检测硬化斑块情况,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实验组与同年龄段对照组颈动脉及大腿段动脉硬化指标比较(1)在颈动脉及大腿段动脉窗口下,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同年龄段非糖尿病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2)在颈动脉及大腿段动脉窗口下,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颈动脉硬化斑块、大腿段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大腿段动脉硬化斑块与同年龄段非糖尿病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0.026,0.033,0.002)。(3)在颈动脉及大腿段动脉窗口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与同年龄段非糖尿病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实验组与同年龄段对照组肱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在肱动脉窗口下,青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肱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同年龄段非糖尿病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01,<0.001)。3.膝下动脉受累情况(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膝下动脉受累与同年龄段非糖尿病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2)2型糖尿病患者中,老年患者膝下动脉受累与中青年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2型糖尿病膝下动脉受累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1)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年龄每增加1岁,膝下动脉受累的风险增加1.291倍(OR值:1.291,95%CI:1.051.58,P<0.05);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脑梗塞患者膝下动脉受累的风险是无合并脑梗塞患者的1545.935倍(OR值:1545.935,95%CI:3.722642085.788,P<0.05)。(2)2型老年糖尿病并发症≥2项的患者膝下动脉受累的风险是糖尿病并发症≤1项的患者7.444倍(OR值:7.444,95%CI:2.11726.184,P<0.05);符合条件(年龄≥60岁、持续时间≥10年且其并发症≥2项的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膝下动脉受累的风险是不符合条件的21.6倍(OR值:21.6,95%,CI:3.823122.034,P<0.05)。结论:1.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病变时,颈动脉窗口优于大腿段动脉窗口。2.肱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可作为2型糖尿病动脉病变一项检测指标。3.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膝下动脉受累与其合并脑梗塞呈显着相关。4.年龄≥60岁、持续时间≥10年且其并发症≥2项的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膝下动脉易受累。
秦雅红[8](2020)在《无症状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的早期识别及斑块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斑块形成及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发现心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以尽早行临床干预,减少相关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体检中心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3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结果将斑块患者分为3组: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组146例、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组106例,另取同期体检无斑块者5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一般情况、生活方式差异及血清学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斑块形成及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标志物独立及联合诊断易损斑块效能,并对比斑块积分、10年ICVD及血清标志物三种诊断方法的预测效能。结果:1.单因素分析:无斑块组和斑块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9)、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is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人软骨糖蛋白-39(Human cartilage glycoprotein-39,YKL-40)、妊娠相关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无斑块组和斑块组患者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ICVD)风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患者吸烟、糖尿病、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颈动脉斑块积分(Carotid plaque score,CPS)、MMP-9、LOX-1、YKL-40、PAPP-A、10 年 ICVD 数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高血压、糖尿病、高PAPP和YKL-40是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女性是斑块形成的保护性因素(性别:OR=0.339,P=0.037;高血压:OR=0.277,P=0.001;糖尿病:OR=0.320,P=0.027;PAPP-A:OR=2.679,P=0.000;YKL-40:OR-1.009,P=0.020)。糖尿病、高 LDL-C、CPS、MMP-9、LOX-1、YKL-40是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高HDL-C是不稳定斑块形成的保护性因素(HDL-C:OR=0.208,P=0.005;糖尿病:OR=0.419,P=0.014;LDL-C:OR=1.820,P=0.010;斑块积分:OR=1.334,P=0.006;MMP-9:OR=1.015,P=0.000;LOX-1:OR=1.008,P=0.009;YKL-40:OR=1.007,P=0.013)。3.血清标志物MMP-9、LOX-1和YKL-40的ROC曲线分析:MMP-9诊断易损斑块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 0.847(95%CI:0.791~0.903),敏感度88.36%,特异度70.75%,阳性预测值80.63%,诊断准确率80.95%;LOX-1诊断易损斑块的 AUC 为 0.630(95%CI:0.560~0.700),敏感度 85.62%,特异度 24.53%,阳性预测值60.98%,诊断准确率59.925%;YKL-40诊断易损斑块的AUC为0.646(95%CI:0.576~0.716),敏感度 81.51%,特异度 25.47%,阳性预测值 60.10%,诊断准确率57.94%;3个因素联合诊断易损斑块的AUC为0.850(95%CI:0.795~0.905),敏感度87.67%,特异度81.13%,阳性预测值86.49%,诊断准确率84.92%,显着优于3个因素的单独诊断效能。4.CPS、10年ICVD及血清标志物诊断易损斑块的ROC曲线分析:CPS诊断准确率为 61.90%(95%CI:0.586~0.721,P=0.000),10 年 ICVD 诊断准确率为 56.75%(95%CI:0.52~0.661,P=0.014),血清标志物诊断准确率为 84.92%(95%CI:0.795~0.905,P=0.000)。结论:1.糖尿病、高CPS、MMP-9、LOX-1、YKL-40、LDL-C是不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高HDL-C是不稳定斑块形成的保护性因素。2.3个血清标志物MMP-9、LOX-1、YKL-40联合诊断易损斑块的敏感度及准确率显着优于3个因素的单独诊断效能。3.血清标志物预测潜在ASCCVD患者的效果优于斑块积分和10年ICVD,我们可联合颈部血管超声和血清标志物准确筛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尚晖[9](2019)在《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解放军第515医院内科住院,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共240例,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是否≥10μmol/L,将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组(H组)和单纯高血压组(单纯组),分别为118例和122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吸烟史、高血压病程和血压值;测定患者的生化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和尿酸(uric acid,UA);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和颈动脉斑块数量等。比较H组与单纯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H组高血压患者在男性构成(55.1%)、冠心病病史人数(20人)、脑卒中病史人数(25 人),收缩压(145.57±18.29)mmHg、脉压(62.27±8.39)mmHg 与单纯组在男性构成(41.0%)、冠心病病史人数(9人)、脑卒中病史人数(13人),收缩压(136.32±17.62)mmHg、脉压(62.27±8.39)mmHg 比较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而在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糖尿病病史、舒张压和高血压病程人数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H 组高血压患者的 Hcy 水平(21.26±7.90)μmol/L、LDL-C 水平(2.87±0.50)mmol/L、BUN 水平(6.54±1.67)μmol/L 和 Cr 水平(90.35±23.80)mmol/L 明显高于单纯组 Hcy 水平(7.17±1.86)μmol/L、LDL-C 水平(2.43±0.30)mmol/L、BUN 水平(5.53±1.55)μmol/L 和 Cr 水平(72.39±19.13)mmol/L(P<0.01),H 组高血压患者的 UA 水平(344.47±99.15)μmol/L 亦显着高于单纯组(318±94.35)μmol/L(P<0.05);而TG水平和TC水平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3.H组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75.4%)、斑块形成(38.1%)、斑块数、内膜-中层厚度(0.91±0.23)mm、斑块数量≥3(11.9%)、颈动脉50%狭窄的检出率为(8.5%)与单纯组在膜-中层增厚(39.3%)、斑块形成(12.3%)、斑块数、内膜-中层厚度(0.77±0.18)mm、斑块数量>3(3.3%)、颈动脉50%狭窄的检出率为(1.6%)差异显着(P<0.05)。4.年龄≥60岁的H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93.4%)、斑块形成(50.8%)、内膜-中层厚度(1.00±0.20)mm、斑块数≥3(19.7%)以及50%狭窄检出率(14.8%)均明显高于年龄<60岁组(P<0.05)。H型高血压患者男性的颈动脉斑块形成(75.4%)、斑块数≥3(47.7%)和50%狭窄检出率(13.8%)显着高于女性(P<0.05)。H型高血压患者吸烟人群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95.0%)、斑块形成(52.5%)、内膜-中层厚度(1.02±0.23)mm、斑块数≥3(25.0%)和50%狭窄检出率(20%)均高于不吸烟者(P<0.05)。H型高血压患者中超重者(BMI≥24kg/m2)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84.6%)、内膜-中层厚度(0.97±0.24)mm、斑块形成(47.7%)、斑块数≥3(18.5%)和50%狭窄检出率(13.8%)均高于体重正常者(P<0.05)。高TG血症的H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98±0.26)mm、斑块数≥3(10,20.4%)高于TG正常者(P<0.05)。高LDL-C的H型高血压患者,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89.5%)、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数≥3(23.7%)高于LDL-C正常者(P<0.05)。低HDL-C的H型高血压患者,其颈动脉斑块形成(60.9%)、内膜-中层厚度(1.03±0.26)mm高于正常HDL-C水平者(P<0.05)。高UA血症的H型高血压患者,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100%)、内膜-中层厚度(1.07±0.26)mm、斑块≥3(33.3%)均明显高于UA正常的H型高血压患者(P<0.05)。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与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显着相关的因素为高龄、吸烟和高LDL-C,危险度分别为1.282(95%可信区间1.133-1.451)、6.663(95%可信区间 1.200-20.669)和 4.301(95%可信区间 1.199-15.434);与斑块形成显着相关的因素是高龄、男性和超重,危险度分别为1.150(95%可信区间1.069-1.238)、3.496(95%可信区间 1.353-9.033)和 1.244(95%可信区间 1.014-1.526)。结论1.H型高血压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收缩压和脉压升高更明显,合并冠心病、脑卒中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多,体内脂代谢及尿酸代谢更容易紊乱。2.H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比例、斑块形成和斑块数量≥3个的病例比例及50%狭窄的检出率均高于单纯型高血压患者。3.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与高龄、吸烟和高LDL-C显着相关;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则与高龄、男性和超重显着相关。
王巍[10](2019)在《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颈部血管超声和TCD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为诊断标准,分析颈部血管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诊断的一致性,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为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32例,全部患者行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证实且临床表现满足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颁布的《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1996,修订版)》。全部患者均进行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颈部血管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对比分析颈部血管超声与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是否狭窄及狭窄程度诊断的一致性,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斑块的特征。对比分析TCD与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动脉是否狭窄及狭窄程度诊断的一致性,以及TCD与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不同动脉狭窄诊断的一致性。结果1 1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检查颈部动脉792条,CTA检查结果显示狭窄血管144条。以CTA作为诊断血管狭窄的标准,计算出颈部血管超声对1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5.09%,98.38%,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89.81%,97.51%,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为61.73,0.15,Kappa值为0.853。以CTA作为诊断血管狭窄的标准,计算出颈部血管超声对1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动脉不同程度狭窄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及Kappa值。结果显示颈部血管超声对颅外血管重度狭窄诊断的灵敏度最高,Kappa值最高(Kappa=0.886),阳性似然比>10。2颈部血管超声与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斑块的诊断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血管超声与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椎动脉颅外段斑块的诊断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血管超声与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软斑块、混合性斑块的诊断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血管超声与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钙化斑块的诊断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1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检查颅内动脉1452条,CTA检查结果显示狭窄血管244条。以CTA作为诊断血管狭窄的标准,计算出TCD对1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3.61%,98.2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为90.67%,96.74%,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为48.05,0.17,Kappa值为0.745。以CTA作为诊断血管狭窄的标准,计算出TCD对1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动脉不同程度狭窄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及Kappa值。结果显示TCD对颅内血管重度狭窄诊断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Kappa值最高(Kappa=0.890),阳性似然比>10。4 1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检查颅内动脉1452条,以CTA作为诊断血管狭窄的标准,计算出TCD对1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不同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及Kappa值。其中,TCD对MCA狭窄诊断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Kappa值最高(Kappa=0.884),阳性似然比>10。结论1颈部血管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外血管狭窄的诊断与CTA有较好的一致性,特别是对颅外血管重度狭窄诊断的一致性最高。2 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椎动脉颅外段斑块的检出率高于颈部血管超声。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钙化斑块的检出率高于颈部血管超声。3 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血管狭窄的诊断与CTA有较好的一致性,特别是对颅内血管重度狭窄诊断的一致性最高。4 TCD与CT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MCA狭窄的诊断中一致性最好。图5幅;表21个;参97篇。
二、缺血性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缺血性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诊断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诊断技术 |
1.1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
1.2 血管内超声技术 |
1.3 超声造影技术 |
1.4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
1.5 彩色多普勒超声 |
1.6高分辨率B超技术 |
2 讨论 |
(2)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1.1.1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名认识 |
1.1.2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位认识 |
1.1.3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
1.1.4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辨证论治认识 |
1.2 中医学对血脉病的认识 |
1.3 中医学对sICAS的认识 |
1.3.1 中医学对sICAS的病因认识 |
1.3.2 中医学对sICAS的病机认识 |
1.4 现代医学对sICAS的认识 |
1.4.1 sICAS的流行病学特征 |
1.4.2 sICAS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研究 |
1.4.3 sICAS的病理生理学研究 |
1.4.4 炎症反应与sICAS |
1.4.5 菌群感染与sICAS |
1.4.6 临床分型标准 |
1.4.7 sICAS的现代医学诊疗进展 |
第二章 新型炎症、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回顾性分析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设计 |
2.2.3 研究对象 |
2.2.4 诊断标准 |
2.2.5 纳入标准 |
2.2.6 排除标准 |
2.2.7 数据采集标准 |
2.2.8 数据录入标准 |
2.2.9 质量控制标准 |
2.2.10 伦理考虑 |
2.2.11 统计学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数据筛选流程图 |
2.3.2 人口统计学信息分布情况 |
2.3.3 中医四诊信息、辨证分型及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
2.3.4 发病节气分布规律 |
2.3.5 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
2.3.6 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3.7 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
2.3.8 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2.3.9 NLR、LMR比值对sICA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价值 |
2.4 讨论 |
2.4.1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
2.4.2 新型炎症标记物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
2.4.3 新型脂质标记物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
2.4.4 sICAS患者24节气发病规律探讨 |
2.4.5 sICA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探讨 |
2.4.6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
2.5 结论 |
第三章 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
3.1 研究背景 |
3.2 研究目的 |
3.3 资料与方法 |
3.3.1 文献检索策略 |
3.3.2 文献纳入标准 |
3.3.3 文献排除标准 |
3.3.4 文献资料提取及评价标准 |
3.3.5 统计学方法 |
3.4 结果 |
3.4.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3.4.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3.4.3 Hp感染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3.4.4 亚组分析结果 |
3.4.5 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
3.5 讨论 |
3.5.1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
3.5.2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
3.6 结论 |
第四章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其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相关性研究 |
4.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4.2 研究设计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研究对象 |
4.3.2 诊断标准 |
4.3.3 纳入标准 |
4.3.4 排除标准 |
4.3.5 数据采集项目 |
4.3.6 样本含量估计 |
4.3.7 数据录入标准 |
4.3.8 质量控制标准 |
4.3.9 伦理考虑 |
4.3.10 统计学方法 |
4.4 研究结果 |
4.4.1 不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sICAS患者临床资料对比结果 |
4.4.2 Hp感染与sICAS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
4.4.3 Hp感染与sICAS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4.5 讨论 |
4.5.1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结果 |
4.5.2 Hp感染与sICAS患者发病特点的相关性 |
4.5.3 Hp感染与sICAS患者凝血功能的相关性 |
4.5.4 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中风病阴阳类证分布规律 |
4.5.5 合并Hp感染的sICAS患者中风病证候要素分布规律 |
4.5.6 研究优势及局限性 |
4.6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通督调神针灸联合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中医学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辨证分型 |
1.4 中医学治疗中风先兆的研究概述 |
1.4.1 中药治疗中风先兆 |
1.4.2 针灸治疗中风先兆 |
2.西医学的认识 |
2.1 颈动脉狭窄的发病机制 |
2.2 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 |
2.3 颈动脉狭窄的辅助检查 |
2.3.1 数字血管造影术DSA |
2.3.2 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彩超TCD |
2.4 西医治疗颈动脉狭窄研究概况 |
2.4.1 内科治疗 |
2.4.2 外科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颈动脉狭窄诊断及手术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样本量的估算 |
1.8 随机分组方法 |
1.9 盲法处理 |
2.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观察周期 |
2.3 观察指标 |
2.3.1 中医证候分级评分 |
2.3.2 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彩超(TCD) |
2.3.3 安全性指标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4.1 中医疗效评定 |
2.4.2 临床终点事件记录 |
2.5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3.2 两组受试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3.3 两组受试患者中医证候分级评分比较 |
3.4 两组受试患者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彩超(TCD)的比较 |
3.4.1 两组受试患者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比较 |
3.4.2 两组受试患者舒张末期流速(EDV)比较 |
3.4.3 两组受试患者术侧大脑中动脉(MCA)的PSV比较 |
3.4.4 两组受试患者术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搏动指数(PI)比较 |
3.5 两组患者1 年后终点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
4.讨论 |
4.1 通督调神处方分析 |
4.1.1 通督调神处方的理论支持 |
4.1.2 通督调神处方选穴依据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分级评分比较 |
4.2.2 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彩超指标比较 |
4.2.3 终点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
4.3 通督调神针灸联合CEA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意义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中医证候分级评分表 |
综述 针药治疗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特征对脑梗塞的预测价值及准确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诊断准确率以及两组观察对象的特征占比 |
2.2 观察组患者当中不同病情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特征占比情况 |
3 讨论 |
(5)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比较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 |
2.2 比较斑块发生部位 |
2.3 比较颈动脉狭窄度 |
2.4 比较颈动脉血流指标 |
3 讨论 |
(6)急性脑梗塞和脑梗塞复发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st |
1 前言 |
2 急性脑梗和脑梗复发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的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的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写名词对照表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7)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不同年龄段外周动脉硬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
2.1 流行病学 |
2.2 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病变病因及危险因素 |
2.2.1 糖尿病 |
2.2.2 高龄与持续时间 |
2.2.3 吸烟 |
2.2.4 血脂异常 |
2.2.5 血液高凝状态 |
2.2.6 高血压 |
2.2.7 其他因素 |
2.3 糖尿病合并PAD血管表现 |
2.4 糖尿病合并PAD危害 |
2.5 糖尿病合并PAD辅助检查 |
2.6 糖尿病合并PAD治疗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课题设计思路及流程 |
3.2 研究对象 |
3.2.1 筛选对象 |
3.2.2 实验组 |
3.2.3 对照组 |
3.3 研究方法 |
3.3.1 检测部位 |
3.3.2 诊断标准 |
3.3.3 仪器与质量控制 |
3.4 统计分析 |
第4章 结果 |
4.1 青年实验组与同年龄段对照组颈动脉及大腿段动脉硬化指标比较 |
4.2 中年实验组与同年龄段对照组颈动脉及大腿段动脉硬化指标比较 |
4.3 老年实验组与同年龄段对照组颈动脉及大腿段动脉硬化指标比较 |
4.4 实验组与同年龄段对照组肱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 |
4.5 膝下动脉受累情况 |
4.6 2型糖尿病膝下动脉受累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5章 讨论 |
不足与展望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无症状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的早期识别及斑块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研究对象选取 |
2.1.2 病人资料收集 |
2.2 研究方法 |
2.2.1 颈动脉超声检查 |
2.2.2 血清标志物检测 |
2.2.3 统计学方法 |
2.3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3章 结果 |
3.1 单因素结果分析 |
3.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3 ROC曲线分析 |
3.4 10年ICVD与血清标志物指导临床早期识别高危ASCCVD患者对比 |
第4章 讨论 |
4.1 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 |
4.2 无症状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的早期识别 |
第5章 展望 |
第6章 结论 |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血清标志物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入选标准 |
1.2 病例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一般资料收集 |
2.2 生化指标收集 |
2.3 颈动脉超声检查 |
2.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两组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2. 两组高血压患者的生化指标比较 |
3. 两组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超声资料比较 |
4. 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
4.1 H型高血压患者不同年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比较 |
4.2 H型高血压患者不同性别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比较 |
4.3 H型高血压患者是否吸烟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比较 |
4.4 H型高血压患者不同体重指数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比较 |
4.5 H型高血压患者不同血脂水平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比较 |
4.6 H型高血压患者不同尿酸水平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比较 |
5.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讨论 |
1. H型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与颈动脉粥样硬化 |
1.1 H型高血压患者的年龄与性别构成 |
1.2 H型高血压患者的体重指数 |
1.3 H型高血压患者的吸烟史 |
1.4 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 |
1.5 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浓度 |
1.6 H型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水平 |
1.7 H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结构改变 |
2. 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图 |
致谢 |
(10)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颈部血管超声和TCD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临床影像学检查 |
1.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1.1.4 可能出现的偏倚及解决方法 |
1.2 结果 |
1.2.1 颈部血管超声与CTA对颈部血管狭窄的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
1.2.2 颈部血管超声与CTA对颈部血管斑块特征的诊断结果分析 |
1.2.3 TCD与 CTA对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
1.2.4 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不同动脉狭窄的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
1.3 讨论 |
1.3.1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外动脉狭窄分析 |
1.3.2 CT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
1.3.3 颈部血管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
1.3.4 TCD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
1.3.5 不同诊断方法对颅内外动脉病变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评价 |
1.3.6 问题及展望 |
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诊断方法及研究进展 |
2.1 颅内外动脉狭窄引发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
2.2 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诊断方法及研究进展 |
2.2.1 DSA |
2.2.2 颈部血管超声 |
2.2.3 经颅多普勒(TCD) |
2.2.4 CT血管造影(CTA) |
2.2.5 核磁共振成像(MRA) |
2.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A 调查表 |
附录B 患者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缺血性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 宋丽鹤. 中国实用医药, 2022(04)
- [2]新型预测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中医证候要素与广东地区sICAS的相关性研究[D]. 胡明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通督调神针灸联合CEA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D]. 舒云峰.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
- [4]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特征对脑梗塞的预测价值及准确性分析[J]. 徐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23)
- [5]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的效果研究[J]. 杨映霞. 甘肃科技, 2020(18)
- [6]急性脑梗塞和脑梗塞复发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研究[D]. 方桂婷. 暨南大学, 2020(08)
- [7]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不同年龄段外周动脉硬化的研究[D]. 谈龙. 吉林大学, 2020(08)
- [8]无症状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的早期识别及斑块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D]. 秦雅红. 扬州大学, 2020(04)
- [9]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研究[D]. 尚晖. 苏州大学, 2019(04)
- [10]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颈部血管超声和TCD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D]. 王巍.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3)
标签:颈动脉论文; 颈动脉粥样硬化论文;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论文; 颈动脉狭窄论文; 急性脑梗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