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些制冷、空调设备故障何在?(下)(论文文献综述)
常章玉[1](2021)在《高温矿井冷壁降温系统降温机理及关键参数研究》文中认为为了解决高地温矿井普遍面临的热害问题,提出了冷壁降温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巷道壁面贴附含有冷媒介质的吸热板,利用吸热板与巷道岩壁和通风风流进行热交换,将吸收的热量转移到流动的冷媒介质中,减少高温围岩传递到巷道的热量,从而降低井下温度。与其他矿井降温系统不同,冷壁降温系统的降温原理包括吸热降温、对流降温、隔热降温和辐射降温四个方面。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冷壁降温系统工作模型。其核心部分由冷媒系统、制冷系统、输运系统和冷壁系统四部分组成,可根据实际条件利用地下恒温层自然冷却或利用人工制冷系统制备冷媒介质。采用实验和数值研究方法,对吸热板的吸热特性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小尺度冷壁降温系统实验平台,研究了吸热板水流温升、吸热板吸热效率、水流量(0.024kg/s~0.064kg/s)、电发热膜热流密度以及进口水温(19℃~29℃)之间的实验关系。还采用Fluent软件计算了吸热板水流温升与水流量(0.0018kg/s~0.0353kg/s)、进口水温(2℃~22℃)、巷道壁面温度以及管间距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冷壁降温系统的吸热控制方程,利用分段迭代法和分离变量法得出其解析解,计算出围岩的散热密度和系统的平均吸热密度。利用归一法修正了巷道内环境平均辐射温度的算法,采用蒙特卡罗法进行辐射角系数的计算,与理论解的对比表明当能束射线的数量达到五百万条时,蒙特卡罗法的最大计算误差仅为0.13%。论文最后通过一个工程实例,提出了冷壁降温系统的设计流程,得到了热害巷道冷壁降温系统水流量等关键设计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安装系统后矿工在巷道内进行中度活动时,冷壁降温系统的加入能够让矿工的不满意率从92%降低为27%。该论文有图80幅,表20个,参考文献132篇。
施雨[2](2021)在《基于电力需求侧响应下北京市某办公建筑空调节支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能源消耗日渐增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建筑节能课题的研究愈发透彻,但就建筑使用者来说,如何减少建筑日常运行能源消耗所带来的开支,是他们最为关注的重点。通常意义上讲,在中央空调系统研究领域我们所采用的节支策略,譬如采用冰蓄冷系统或是空调预冷设置模式等,这些节支策略在电力需求响应下带来了显着的节支效果,但伴随而来的是空调系统能源消耗的增加。我们同样清晰地知道,对于一栋建筑,其在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的各个阶段均存在着种种的问题或缺陷,这些问题带来结果就是对空调系统的能耗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如何在基于电力需求响应下为建筑中央空调系统做好节支策略的同时,又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降低下来,就成为本文的研究目的。这样既可以满足使用者节省能源开支的需求,同时也为社会节能减排带来积极贡献,真正做到节支降耗的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国内外研究情况以及空调系统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同时对空调系统节能研究领域里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做出阐述。另外通过不同能耗模拟软件之间的对比研究,确定了利用EnergyPlus作为后续节支策略研究的主要工具。其次,选取北京市一个已经投入运行使用的建筑实例,通过走访物业单位及建筑使用者进行空调系统运行状况的调研,查询该建筑空调系统的历史能源消耗记录、获取该建筑相关的设计图纸等信息,进而探讨研究该建筑物中央空调系统中存在的不必要能源消耗问题及解决建议。同时通过EnergyPlus软件进行模拟,获取该建筑的冷负荷,为后续节支策略的探讨建立依据。最后,通过应用EnergyPlus模拟软件对所选取的建筑物进行仿真模拟,先是根据该建筑设计图纸的基础数据建立模型,并进行相关模拟条件的设定。随后根据电力侧削峰填谷的策略,对制冷季空调系统每日运行开启的时间点设定5种不同的运行模式,通过模拟计算出设计日、设计周及制冷季的能耗情况。最后根据北京市峰谷电价执行的标准,计算5中不同运行策略下的电费使用情况,并与原空调系统的运行策略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到该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最节支的开启时间点。
王心莹[3](2020)在《严寒地区复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大国,建筑面积的逐年增长是建筑能耗逐年上升的根本原因。对于复杂大型公共建筑,由于其功能完善多样,建筑设备系统能耗巨大,其暖通空调系统占建筑总能耗约60%。同时,严寒地区供暖能耗所占比例巨大,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相对于发达国家高1-2倍。严寒地区公共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一般采用集中供热为冬季热源,冷源机组作为夏季冷源,冷热负荷差别大,而改善或提升室内热舒适水平和室内空气品质与减少建筑能耗存在着突出矛盾。本文结合参与的实际工程设计案例,以长春市某公共建筑为例,以一年为周期:对建筑室内外环境全工况状态进行模拟,得出建筑物各项负荷及负荷变化趋势;对空调系统进行模拟,采用不满意小时数对系统进行评价;比较不同冷热源方案得出节能方案;对提出的三种暖通空调方案分别进行模拟分析,确定节能设计措施;利用生命周期费用法,对系统全年所需的费用进行分析,完成设计。通过以上案例,形成了完善的针对严寒地区复杂大型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的设计流程、节能方案,为严寒地区公共建筑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从而得出结论:针对本文所研究的目标建筑: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舒适性较差,但经济性好;在满足组合的前提下,三台机组并联较两台机组并联运行电耗小,COP值高。针对严寒地区复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采用全热交换器,或者排风热回收技术,以此降低新风负荷;降低制冷机能耗,合理选型搭配机组;采用变频风机和变频水泵,以“大温差小流量”为原则,进行设计。
王牧洲[4](2017)在《建筑绩效评估的机制与方法 ——以居住建筑后评估实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日益严峻的气候和环境问题给建筑学的发展带来挑战,我国建筑行业处在由“粗放式”的量的增长向“精细化”的品质提升转型和过渡的重要时期,建筑各项指标的绩效表现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建筑绩效评估(BPE)理论脱胎于二战后环境行为学的发展及后续建筑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使用后评估方法(POE),是指导针对建筑物进行科学、理性评估的重要方法论。以英国为发端和重要代表的BPE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至今在主要发达国家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实践经验和行业市场,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居住建筑是各种功能类型中最常见、最普遍以及与人的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建筑类型,专门针对居住建筑绩效表现开展的评估工作在我国仍不够成熟,实践也不够广泛,亟待加强研究。本论文对建筑绩效评估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方法进行了梳理、分析和归纳,对BPE体系在我国和英国的发展进行了综述,进而聚焦居住类建筑,总结出在居住类建筑的评估实践中应当着重从使用后阶段的“物理环境”和“居住行为”两个重要方面入手,进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了主要包含“实地测试”(针对物理环境)和“问卷调研”(针对居住行为)两部分的实证研究,实测采样涉及到寒冷地区北京、夏热冬冷地区上海与武汉、夏热冬暖地区广州和深圳总计114户样本,问卷调研则在不同气候区发放和回收了问卷近500份。基于两类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对比分析,从“物理环境”和“居住行为”两个方面对样本的绩效表现进行了评估研究,探索了居住建筑BPE中针对使用后阶段的具体评估操作,验证了其方法与内容的适用性,进而尝试性的针对我国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自身居住建筑绩效评估体系提出建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本论文的组织逻辑分为以下几部分:开篇介绍研究背景,结合环境问题、建筑学发展和我国现状三个方面引出建筑绩效评估概念并进行综述;然后对BPE的体系发展和方法论进行综述(分为我国和英国两方面);紧接着聚焦居住类建筑的评估内容、方法与程序;然后利用建筑绩效评估中的实测和调研方法在我国开展了大范围、长周期的深入实践,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最后基于前文的研究成果,针对我国居住建筑绩效评估事业的发展尝试性的提出建议;作为全篇收束,总结了论文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并提出了展望。
殷平[5](2016)在《数据中心研究(1):现状与问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简要说明了国内数据中心的现状。指出了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标准规范欠缺、PUE被严重商业化、运行费用居高不下、设计水平亟待提高、专业人才匮乏、空调设备性能不佳、耗水量惊人、冷热电三联供需要优化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拉大了我国数据中心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应该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并付诸行动加以解决。
欧晓星[6](2016)在《低碳建筑设计评估与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气候变暖,人类生存面临危机,建筑作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迫切需要在设计阶段考虑全寿命周期的减碳,构建低碳建筑设计成果作为低碳建造、运行的必要条件。本文以低碳建筑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低碳经济模式下的建筑产业发展和建筑物生命活动,在研究低碳建筑内涵和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构成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时代数据分析的高效性,构建建筑设计低碳性的评价体系并寻找设计优化的关键技术。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基础理论、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节能建筑、生态建筑、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的发展和研究概况,探索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明确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2)分析建筑物生命过程各阶段的活动特点,从目标制定、设计控制、施工实施、运行落实、建筑拆除等方面论述了低碳建筑的形成机理,初步探讨了宏观经济、建筑技术和人的活动对低碳建筑的影响。(3)分析了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与微观层面建筑物碳排放的关系,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产业碳排量与建筑物建成面积的对应关系,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出建筑物相对应的碳排量标准。(4)从微观层面分析建筑物的生命活动,采用碳排放系数法计算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碳排量,从产生阶段和来源两个层面对建筑物碳排放进行分类。以典型项目设计进行计算和实证研究,以碳排放产生来源的分类研究作为低碳性设计研究的理论基础。(5)以建筑设计理论为基础,研究各专业设计内容与建筑物碳排放的相关性,并通过分析BIM的体系构成及应用,构建了建筑物碳排量预算平台。(6)结合宏观低碳经济发展与产业关联性研究,以及微观层面研究绿色建筑的要求和规范限定,构建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体系,提出以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碳排放强度(单位面积每年的碳排量)作为低碳建筑设计限值,并对典型项目进行实证研究。(7)根据建筑物碳排放计算结果的分类研究及评价结果,定量研究低碳建筑技术的应用,找出影响设计的关键因素及优化方法。以典型项目优化作为实证分析检验研究结果。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分析建筑物的生命活动及其碳排放特征,明确建筑设计在建筑物全寿命周期低碳发展中的控制性作用,肯定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和优化的价值。建筑的发展涉及到国民经济的众多行业,微观建筑的发展和宏观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国家GDP碳排放强度目标值的设定,推导出建筑低碳化的单位面积碳排放强度,作为微观层面建筑设计低碳性的控制指标。对照微观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相关设计要求,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标准限值,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完善了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体系。在设计阶段按照建筑物碳排放来源活动对碳排量进行分类,利用BIM快速计算建筑物生命周期碳排量,根据预算结果的分析对设计进行优化,分析低碳技术对碳排放的影响度。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根据国家产业低碳发展的目标,提出我国建筑产业宏观层面及建筑物微观层面的低碳发展目标;提出基于设计可控性研究的建筑物碳排放来源分类,构建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体系并设定标准,以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碳排放强度限值控制建筑设计低碳性;以碳排放分类及评价结果为指导选择建筑设计低碳性优化途径。论文通过对建筑物生命活动、建筑设计理论、低碳经济等相关研究,构建了基于BIM的建筑物碳排量计算平台,以该计算结果为对象构建了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找出影响设计的关键因素及优化方法。研究结果可用以指导设计阶段控制建筑物全寿命周期性低碳性,为低碳建筑设计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樊旭[7](2013)在《基于PLC控制系统的氟泵自然冷却测控平台的开发》文中认为在制冷领域,目前绝大多数需要建立大型数据中心的单位,对数据中心“绿化”认识不足。在系统规划时,只是看到了数据中心的处理能力和设备功能等情况如何,而对数据中心的能耗、空调、环保设计还缺乏认识,在数据中心的节能、降耗、运营成本等方面进行缺乏非常全面的综合考虑。另外,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电信部门的机房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作为机房正常、稳定运行基本保证的空调、电源等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机房环境的安全状况也日渐凸显出其重要性。由于许多重要机房是全天不间断运行,而管理人员很难保证时时刻刻对机房情况进行监控,使用人工值班方式的监控方式不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无法实现对环境、动力数据的连续测试、跟踪和综合分析。本文利用PLC与三维力控组态软件相结合的监控方案,为具有节能优势的氟泵自然冷却系统研制实时监控平台,该平台能够及时反映制冷系统工作运行情况,以便为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通过测控平台实时监控测得的数据,本文对该系统中冷凝器、蒸发器、工质泵等影响因素与系统室内换热量以及cop之间的变化关系作出分析。阐述了对于该氟泵自然冷却系统而言,在为了达到预想的换热量或cop值时,如何改变影响因素较为合理。根据分析初步设计了控制方案以及与其对应的组态软件实现方法。
钟昊懿[8](2013)在《基于服务创新的CA空调售后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商用空调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CA空调作为全球最大的暖通空调及冷冻设备品牌,在具有高利润的售后服务业务领域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其在国内商用空调市场中领导者的地位。售后服务的优质客户资源也在被竞争者不断蚕食,现有的销售策略和运营管理模式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显得乏力不堪。作为专业从事商用空调售后服务的企业,CA空调旗下的售后服务公司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CA集团及其母公司已有的优质资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售后服务竞争策略,进一步巩固和增加在商用空调售后服务市场的份额,扩大竞争优势,努力改善产品、服务、运营以及文化,提升环境表现,是其管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整合了竞争战略和服务创新等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了CA商用空调的售后服务市场竞争格局、内外部机遇挑战,战略态势等条件,在考虑售后服务业务实际状态与可行性的同时,设计出基于服务创新模式的CA空调售后业务发展策略,帮助其进一步开拓和巩固既有客户群体,稳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加速利润增长,保持在行业竞争中的领先优势。
王宇[9](2012)在《基于设计方案的公共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二十一世纪,能源短缺已越来越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在我国社会总能耗中,建筑运行能耗占很大比重,如按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能耗进行考虑,该比例甚至接近50%。在各类建筑中,公共建筑又因为用能设备众多,单位面积的能耗量远远高于其它类型的建筑,而引起了更多的关注。目前我国关于公共建筑运行阶段能耗的研究很多,但全生命周期能耗的研究相对较少,依据设计方案在建筑施工前进行该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的统计与分析则更为少见。现有研究主要针对政府办公楼、商场、写字楼、星级酒店等公共建筑的运行能耗,但关于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的能耗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有必要展开这方面的能耗分析与评价工作。本论文从设计方案出发,以即将开工的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进行全生命周期能耗的统计分析。全文内容主要围绕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能耗的计算与设计方案节能性评价展开。以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为基础,将建筑物全生命期分为建材准备、施工、运行、拆除、处置及回收5个阶段,针对这5个阶段逐一提出了能耗的计算方法与节能措施,对已有研究资料的相关数据进行辩证分析,其后进行了有选择的使用,最后对被评建筑各阶段的能耗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并结合计算结果对设计方案提出了节能优化建议。研究结果显示,运行阶段能耗在全生命期内所占比例最高,达到75.6%,此阶段节能潜力巨大。与此同时,材料准备阶段的能耗也不容忽视,如在前期做好设计方案优化与使用需求进一步明确等工作,不但可以节省大量建筑主材,节约可观的材料物化能,还可以为该工程的业主方节省大量的建设资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该设计方案在建筑全生命期各阶段还有进一步节能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建议,优化了设计方案,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业主方的相关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了经验依据。论文所采用的方法与结论也可为今后类似评估与相关政策制定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蒋丹凤[10](2011)在《地下水源热泵工程应用研究及经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供需不平衡和环境污染问题逐年恶化。以节能环保为主要优势的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应运而生,被冠以“绿色技术”的美誉。近年来,这项技术在我国发展势头良好,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工程应用也犹如雨后春笋般扩展开来。为进一步推广该项技术的使用,必须掌握其关键所在,即系统的经济性和节能性。理论上讲,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是高效节能的,但实际应用中是否与理论分析一样节能,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的。例如,不同地区、不同工况下,系统的节能效果是各不相同的,有时节能效果不明显甚至根本不节能。而不少地区根本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就盲目运用该技术,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只有对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才能准确并深入地评价其节能性。本文以南昌国税综合业务用房项目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在系统设计与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讨论了地下水源热泵的环境效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注意事项等,并指出保证地下水回灌是解决地质环境问题的唯一有效措施;(2)通过对系统COP的分析,探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性能。着重从水源侧系统设计角度出发,探讨系统运行的最佳工况,并提出了确定该最佳工况的方法,及使系统运行更为节能的措施,如水源侧水泵的变频控制及水源侧大温差供水技术等等。(3)将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方案和冷水机组+燃气装置,溴化锂吸收式直燃机组,风冷热泵等传统系统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进行经济性分析和比较。通过比较各方案的运行费用,并分析在何种工况下,系统的节能效益开始降低,得出何种方案更经济,在运行能耗方面更具节能优势。通过对地下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工程实例应用的研究和经济性分析,明确了该项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指出结合科学合理的系统设计、施工以及运行管理更能体现出其节能性,更能促进这一绿色生态建筑技术的广泛开发及应用。
二、这些制冷、空调设备故障何在?(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这些制冷、空调设备故障何在?(下)(论文提纲范文)
(1)高温矿井冷壁降温系统降温机理及关键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冷壁降温系统的概念模型及降温原理分析 |
2.1 冷壁降温系统的概念模型 |
2.2 冷壁降温系统的热害控制方案 |
2.3 冷壁降温系统的降温原理 |
2.4 冷壁降温系统的适用矿井 |
2.5 冷壁降温系统的应用前景 |
2.6 本章小结 |
3 吸热板吸热特性参数实验与数值研究 |
3.1 冷壁降温系统实验平台的组成 |
3.2 实验巷道传热过程理论分析 |
3.3 吸热特性参数实验研究 |
3.4 吸热特性参数数值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冷壁降温系统的吸热控制方程及其应用 |
4.1 冷壁降温系统设计前准备数据 |
4.2 巷道内传热过程分析 |
4.3 吸热控制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4.4 分段迭代风温计算方法 |
4.5 吸热控制方程的工程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5 巷道内热环境安全性评价指标参数的优化 |
5.1 热舒适评价指标的算法 |
5.2 环境平均辐射温度的修正算法 |
5.3 蒙特卡罗角系数计算方法 |
5.4 角系数数值解的准确性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案例研究 |
6.1 工程概况 |
6.2 冷壁降温系统的设计流程 |
6.3 围岩温度场的时空演化规律分析 |
6.4 巷道内热环境的安全性评估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创新点 |
7.2 结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电力需求侧响应下北京市某办公建筑空调节支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文章主要内容及安排 |
第2章 空调系统相关理论及节支研究基础 |
2.1 中央空调系统的分类及相关原理介绍 |
2.1.1 变风量空调系统简介 |
2.1.2 变水量空调系统简介 |
2.2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发展 |
2.3 现阶段中央空调系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
2.4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的主要方法 |
2.5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 |
2.6 空调系统基于电力需求响应下常用节支手段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市某办公建筑空调系统能耗分析及动态冷负荷计算 |
3.1 我国中央空调耗能现状 |
3.2 北京市某办公建筑中央空调主要耗能来源 |
3.3 影响耗能的因素 |
3.3.1 制冷工质 |
3.3.2 压缩机 |
3.3.3 蒸发温度 |
3.3.4 水泵选型 |
3.3.5 设备维护 |
3.4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选择 |
3.4.1 EnergyPlus简介 |
3.4.2 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比较 |
3.4.3 EnergyPlus主要优势 |
3.5 空调动态负荷计算实例 |
3.5.1 建筑几何模型建立 |
3.5.2 围护结构相关设定 |
3.5.3 人员灯光设备设定 |
3.5.4 建筑实时冷负荷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电力需求响应的中央空调节支优化策略研究 |
4.1 空调系统相关设定及主要结果说明 |
4.1.1 暖通空调相关设定 |
4.1.2 主要结果说明 |
4.2 能耗及节支效果分析 |
4.2.1 节支计算模型 |
4.2.2 设计日负荷及运行费用分析 |
4.2.3 设计周负荷及运行费用分析 |
4.2.4 制冷季节支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严寒地区复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建筑空调能耗模拟软件研究介绍 |
2.1 能耗模拟的基本原理介绍 |
2.1.1 简化模拟法 |
2.1.2 模拟计算法 |
2.2 建筑空调模拟软工具的介绍和对比分析 |
2.2.1 模拟软件介绍 |
2.2.2 模拟软件对比分析 |
2.3 DeST软件介绍 |
2.3.1 DeST的结构体系 |
2.3.2 DeST的理论基础 |
2.3.3 DeST的主要应用领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负荷特性分析 |
3.1 严寒地区气候特点 |
3.2 建筑概况 |
3.3 建筑负荷计算及分析 |
3.3.1 建筑模型的建立 |
3.3.2 建筑围护结构等其他输入条件 |
3.3.3 室外气象参数分析 |
3.4 空调季建筑负荷数据及分析 |
3.5 采暖季建筑负荷数据及分析 |
3.6 过渡季建筑负荷及分析 |
3.6.1 过渡季空调负荷及组成 |
3.7 利用—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室外温度与负荷的关系 |
3.7.1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
3.7.2 室外温度对建筑冷热负荷的线性相关性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调系统模拟与分析 |
4.1 空调系统方案分析 |
4.1.1 初选方案 |
4.1.2 改进方案 |
4.1.3 其它区域方案 |
4.2 冷热源方案分析 |
4.3 空调系统能耗模拟结果与分析 |
4.4 经济性分析 |
4.4.1 经济性分析理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对未来课题和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建筑绩效评估的机制与方法 ——以居住建筑后评估实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与综述 |
1.1 问题缘起与背景 |
1.1.1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
1.1.2 建筑学的发展趋势 |
1.1.3 评估过程中的悖离 |
1.1.4 国内国情与政策背景 |
1.2 基本概念与研究定界 |
1.2.1 概念定义 |
1.2.2 概念表述选择与依据 |
1.2.3 理论定位 |
1.2.4 新视角 |
1.3 BPE的发展历程 |
1.3.1 溯源 |
1.3.2 发展轴梳理 |
1.3.3 BPE在英国的发展概况 |
1.3.4 BPE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逻辑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逻辑架构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创新点与学术价值 |
第2章 BPE的逻辑机制与实施现状 |
2.1 基本架构:目标、要素与层级 |
2.1.1 目标 |
2.1.2 要素与层级 |
2.2 过程模型:全周期反馈机制 |
2.2.1 前端:策略规划与策划 |
2.2.2 中端:设计及施工 |
2.2.3 末端:使用与循环再生 |
2.3 实施保障:规则体系(英国为例) |
2.3.1 国际条约与欧盟法规 |
2.3.2 法律层级(Act) |
2.3.3 条例层级(Regulation) |
2.3.4 技术准则层级(Code&Guidance) |
2.3.5 标准层级(Standard) |
2.4 评估方法论:体系与工具 |
2.4.1 主要发达国家概述 |
2.4.2 英国评估体系与工具 |
2.4.3 我国评估体系 |
2.5 结果呈现:认证系统(英国为例) |
2.5.1 能源绩效认证(EPC) |
2.5.2 能耗标识认证(DEC) |
2.5.3 空调系统认证(AC) |
2.6 小结 |
第3章 居住建筑BPE的方法与要点(英国为例) |
3.1 居住建筑的特殊性 |
3.1.1 英国现状 |
3.1.2 我国现状 |
3.2 居住建筑BPE体系发展 |
3.2.1 规则保障 |
3.2.2 体系发展历程 |
3.2.3 现行标准与方法 |
3.3 居住建筑调查(EHS)项目 |
3.3.1 概述 |
3.3.2 内容、方法归纳 |
3.4 要点与启示 |
3.4.1 要点归纳 |
3.4.2 启示 |
3.5 小结 |
第4章 居住建筑热环境实测与后评估 |
4.1 研究背景与概况 |
4.1.1 问题引出 |
4.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4.1.3 研究方法 |
4.1.4 测试实施情况 |
4.1.5 数据成果与工具 |
4.2 居住建筑热环境绩效总体情况 |
4.2.1 全年温度分布 |
4.2.2 全年湿度分布(客厅) |
4.2.3 夏季温湿度分布 |
4.2.4 冬季温湿度分布 |
4.3 舒适度情况差异化分析 |
4.3.1 地区性差异 |
4.3.2 季节性差异 |
4.3.3 不同房间的舒适性差异 |
4.3.4 不同采暖方式的影响 |
4.4 热环境测试结论与措施建议 |
4.4.1 寒冷地区 |
4.4.2 夏热冬冷地区 |
4.4.3 夏热冬暖地区 |
4.5 小结 |
第5章 居住建筑使用行为的模式与影响 |
5.1 典型样本热环境调节行为 |
5.1.1 寒冷地区 |
5.1.2 夏热冬冷地区 |
5.1.3 夏热冬暖地区 |
5.2 开窗行为与热舒适(北京为例) |
5.2.1 客厅 |
5.2.2 卧室 |
5.2.3 不同房间差异 |
5.2.4 工作日与周末的差异 |
5.2.5 逐月变化 |
5.2.6 动机与热环境影响 |
5.3 收入水平与用能行为(北京为例) |
5.3.1 背景 |
5.3.2 概况与基本信息 |
5.3.3 数据分析 |
5.3.4 讨论 |
5.4 用能行为特征及其影响 |
5.4.1 基本信息 |
5.4.2 建筑物特征 |
5.4.3 典型季节热环境调节主观意愿 |
5.4.4 能源与水资源消耗情况 |
5.5 小结 |
第6章 基于实证的归纳讨论与优化建议 |
6.1 基于实证和现行标准的再讨论 |
6.1.1 方法与内容适用性(针对POE) |
6.1.2 评估体系要点归纳 |
6.1.3 现行体系的潜力发掘 |
6.2 使用者视角的优化建议 |
6.2.1 评估内容的梳理 |
6.2.2 操作的优化 |
6.2.3 未来发展途径建议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7.2.1 局限性 |
7.2.2 后续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
附录Ⅱ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数据中心研究(1):现状与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定义 |
2 国家指导意见 |
3 现状 |
3.1 建设规模 |
3.2 能源效率 |
3.3 设备 |
3.3.1 服务器和存储器 |
3.3.2 不间断电源(UPS) |
3.3.3 机房空调设备 |
3.3.4 柴油发电机 |
3.4 信息源 |
3.5 社会团体及机构 |
4 问题讨论 |
4.1 标准规范欠缺 |
4.2 PUE被严重商业化,失去其真实价值 |
4.3 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居高不下,节能潜力巨大 |
4.4 设计水平亟待提高 |
4.5 空调设备性能低下 |
4.6 耗水量居高不下 |
4.7 人才匮乏 |
4.8 数据中心应用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需要深入研究 |
5 结语 |
(6)低碳建筑设计评估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持续发展与低碳建筑发展研究 |
1.2.2 建筑生命过程碳排放形成研究 |
1.2.3 建筑碳排放度量方法研究 |
1.2.4 低碳建筑设计研究 |
1.2.5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目标 |
1.3.1 探求宏观经济发展下微观建筑低碳性的相关标准 |
1.3.2 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估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标准研究 |
1.3.3 寻求低碳建筑设计优化的方法及关键技术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低碳建筑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2.1 低碳建筑的内涵 |
2.1.1 低碳建筑的内涵 |
2.1.2 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低碳建筑 |
2.2 低碳建筑的形成机理 |
2.2.1 建筑设计低碳性——策划低碳建筑项目 |
2.2.2 建造管理及施工组织——营造低碳建筑实体 |
2.2.3 低碳生活及使用管理——运营低碳建筑空间 |
2.2.4 合理拆解与材料回收——低碳建筑的完美谢幕 |
2.3 低碳建筑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1 低碳经济宏观发展对低碳建筑的影响 |
2.3.2 低碳建筑技术应用 |
2.3.3 人与低碳建筑——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生命活动参与方行为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宏观经济发展下低碳建筑的目标设定 |
3.1 建筑产业发展与建筑物碳排放 |
3.1.1 我国建筑产业发展现状 |
3.1.2 建筑产业链碳排放 |
3.2 建筑产业在低碳经济下的发展方向 |
3.2.1 低碳建筑业及相关产业关联性 |
3.2.2 减少材料内含碳排量 |
3.2.3 减少施工活动碳排放 |
3.2.4 构建设计评估及审查机制 |
3.3 低碳建筑业发展目标与低碳建筑发展目标相关性研究 |
3.3.1 宏观经济发展及能耗分析与建筑物碳排放研究 |
3.3.2 低碳建筑业对建筑材料使用、建造活动的要求及低碳目标设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碳排量构成及计算 |
4.1 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发展阶段与碳排放构成分析 |
4.1.1 策划设计阶段建筑物能源消耗及碳排放 |
4.1.2 建造阶段能源和资源消耗及碳排放 |
4.1.3 建筑物使用阶段碳排放构成 |
4.1.4 建筑物拆除及材料处置过程碳排放 |
4.2 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碳排量计算方法 |
4.2.1 建筑物碳排量产生的阶段划分及分类 |
4.2.2 选定碳排放系数法作为碳排量计算方法 |
4.3 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相关碳排放系数确定 |
4.3.1 碳排放系数的确定方法 |
4.3.2 建筑物生命周期碳排放系数 |
4.4 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碳排放度量实例分析 |
4.4.1 建筑概况 |
4.4.2 设计阶段碳排量计算 |
4.4.3 建造阶段碳排量计算 |
4.4.4 使用阶段碳排量计算 |
4.4.5 拆除及处置阶段碳排量计算 |
4.4.6 项目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总量计算及简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碳排放预算平台 |
5.1 BIM发展及其在建筑物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 |
5.1.1 BIM的概念及特点 |
5.1.2 建筑物生命周期发展中的BIM应用分析 |
5.2 BIM平台下的低碳建筑设计工作内容 |
5.2.1 建筑设计的内容 |
5.2.2 建筑信息模型构建 |
5.2.3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低碳性分析 |
5.3 基于BIM的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碳排量预算平台构建 |
5.3.1 碳排量预算平台的组成及框架体系分析 |
5.3.2 计算平台技术支撑与应用程序选择 |
5.3.3 碳排量预算平台设计 |
5.4 建筑物碳排量预算平台应用实证研究 |
5.4.1 建筑信息模型构建 |
5.4.2 模型分析及数据获取 |
5.4.3 BIM碳排量计算平台应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设计的低碳性评估 |
6.1 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指标设定 |
6.1.1 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6.1.2 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体系结构层次设定 |
6.1.3 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分析系统层次构成指标因素分析 |
6.1.4 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估体系系统层次及指标构成 |
6.2 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标准研究 |
6.2.1 建筑业低碳发展目标下低碳建筑发展标准研究 |
6.2.2 我国建筑可持续发展要求与低碳建筑标准相关性研究 |
6.2.3 低碳建筑发展要求与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标准设定 |
6.3 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体系构建 |
6.3.1 建筑设计的阶段划分及低碳性评估与控制 |
6.3.2 低碳性评价与建筑物各专业设计研究 |
6.3.3 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估体系设定与构建 |
6.4 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估实证研究 |
6.4.1 项目概况及碳排量构成分析 |
6.4.2 低碳建筑设计专项说明构成内容 |
6.4.3 淮安城开御园项目建筑设计性低碳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低碳建筑的设计优化研究 |
7.1 低碳建筑设计优化方向研究 |
7.1.1 建筑物碳排放构成类别与设计优化方向 |
7.1.2 建筑物碳排放控制要素的专业分工 |
7.2 低碳建筑设计关键技术及优化途径研究 |
7.2.1 低碳建筑空间设计 |
7.2.2 低碳建筑材料及结构形式选择 |
7.2.3 低碳建筑建筑设备效能优化 |
7.3 基于BIM的实证分析及设计优化关键技术选定 |
7.3.1 建筑物生命周期碳排量预算结果分析 |
7.3.2 建筑设计调整及碳排放度量分析 |
7.3.3 建筑优化结果分析与选择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建筑设计对碳排量的影响度调查问卷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课题 |
(7)基于PLC控制系统的氟泵自然冷却测控平台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概述 |
1.1.1 数据机房的发展现状 |
1.1.2 数据机房能耗研究现状 |
1.2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1 数据机房空调系统的发展 |
1.2.2 数据机房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研究 |
1.2.3 自然冷却空调系统的研究 |
1.3 数据机房环境监测控制系统的研究 |
1.3.1 数据机房环境监测方法 |
1.3.2 数据机房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1.4.1 数据机房专用自然冷却空调系统 |
1.4.2 实时监控策略的实现 |
1.4.3 基于实测数据对自然冷却空调系统控制优化的探讨 |
第2章 数据机房专用自然冷却空调系统 |
2.1 几种自然冷却系统形式 |
2.1.1 制冷剂流动方式 |
2.1.2 直接自然冷却方式 |
2.1.3 间接自然冷却方式 |
2.1.4 第四种自然冷却方式 |
2.2 数据机房专用自然冷却方式 |
2.2.1 氟泵自然冷却系统的特点 |
2.2.2 氟泵自然冷却系统与机房专用空调组合 |
2.2.3 氟泵自然冷却系统与多联式空调机组组合 |
2.3 实验用氟泵自然冷却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氟泵自然冷却系统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氟泵自然冷却系统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
3.1.1 硬件之间通讯设计 |
3.1.2 硬件与软件之间通讯设计 |
3.2 监测系统通讯设计的实现方法 |
3.2.1 温度传感器 |
3.2.2 压力传感器 |
3.2.3 开关量 |
3.2.4 PLC 与人机界面通讯 |
3.2.5 控制方案实现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氟泵自然冷却系统实验 |
4.1 氟泵自然冷却系统试验台搭建 |
4.2 软件系统编辑 |
4.2.1 实时监控软件编辑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控制方案设计 |
5.1 实验方案 |
5.2 氟泵自然冷却系统满负荷工况运行实验结果分析 |
5.3 氟泵自然冷却系统部分负荷工况运行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等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8)基于服务创新的CA空调售后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竞争战略理论综述 |
2.1.1 竞争力理论简述 |
2.1.2 业务层战略理论简述 |
2.2 服务创新理论综述 |
2.2.1 服务创新概念及研究发展简述 |
2.2.2 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 |
2.3 服务创新与售后业务发展关系论述 |
2.3.1 服务性行业开展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
2.3.2 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服务创新趋势 |
第3章 CA公司售后业务现状及问题介绍 |
3.1 CA历史与发展简介 |
3.2 商用空调服务行业介绍 |
3.3 CA空调售后业务面临的问题 |
3.4 CA空调售后业务竞争者分析 |
3.5 商用空调服务行业波特五力分析 |
3.5.1 售后服务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5.2 售后服务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5.3 售后服务行业新进入者的威胁 |
3.5.4 售后服务替代品的威胁 |
3.5.5 售后服务行业内部的竞争状态 |
3.6 CA空调售后服务公司SWOT分析 |
3.6.1 内部优势分析 |
3.6.2 内部劣势分析 |
3.6.3 外部环境机会分析 |
3.6.4 外部环境威胁分析 |
第4章 基于服务创新的售后业务差异化发展战略 |
4.1 战略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 |
4.1.1 差异化竞争战略的选择 |
4.1.2 差异化战略的落实框架 |
4.2 基于服务创新的发展策略方案设计 |
4.2.1 CA空调售后新服务理念 |
4.2.2 CA空调售后服务新客户界面设计 |
4.2.3 CA空调售后新服务传递系统设计 |
4.2.4 CA空调售后服务新技术应用规划 |
第5章 服务创新发展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人力资源能力保障 |
5.1.1 职业技能培训 |
5.1.2 全员学历培训 |
5.2 组织结构保障 |
5.2.1 区域组织结构调整 |
5.2.2 一线员工授权机制 |
5.3 运营绩效管理 |
5.3.1 成本控制措施 |
5.3.2 落实标准工时制度 |
第6章 小结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9)基于设计方案的公共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当前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1.5 论文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文章结构 |
第2章 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
2.1 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与发展过程 |
2.1.1 定义概括与范围界定 |
2.1.2 生命周期评价的起源和发展 |
2.2 主要特点的分析与总结 |
2.3 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 |
2.4 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 |
2.5 生命周期评价的意义及研究局限性 |
2.5.1 生命周期评价的意义 |
2.5.2 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局限性 |
2.6 生命周期评价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
2.6.1 研究对象和范围 |
2.6.2 建筑生命周期能耗清单 |
第3章 建筑生命周期能耗的分析及针对设计方案的节能评估方法 |
3.1 分析的前提 |
3.1.1 生命周期能耗的研究必要性 |
3.1.2 建设单位责任及节能目标 |
3.2 建筑生命周期能耗的分类及相应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 |
3.2.1 生命周期能耗的研究目标与范围确定 |
3.2.2 物化能及其组成、计算方法 |
3.2.3 建筑运行能耗的构成与相应的计算方法、评价标准 |
3.2.4 物化能与运行能耗之间的关系 |
3.3 针对设计方案的节能评估方法 |
3.3.1 评估内容和对评估项目的基本要求 |
3.3.2 根据模拟计算结果的评估方法 |
第4章 工程案例分析 |
4.1 北京市区地理气候环境概况及建筑节能现状 |
4.1.1 北京市地区气候环境特征 |
4.1.2 北京市地区冬夏季公共建筑能耗状况分析 |
4.1.3 北京地区公共建筑用能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 |
4.2 建筑项目概况 |
4.3 计算物化能耗并从减少物化能耗角度评估建筑设计方案 |
4.3.1 建材生产阶段 |
4.3.2 施工建造阶段 |
4.3.3 拆除、废旧建材处置及建材回收阶段 |
4.3.4 针对物化能耗的节能对策 |
4.4 计算运行能耗并从减少运行能耗角度评估设计方案 |
4.4.1 建筑围护结构负荷及与运行能耗的关系 |
4.4.2 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评估 |
4.4.3 建筑空调采暖能耗 |
4.4.4 建筑照明及其它设备能耗 |
4.4.5 针对运行能耗的节能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地下水源热泵工程应用研究及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地源热泵技术概况 |
1.2.1 地源热泵系统的技术特点 |
1.2.2 地源热泵系统的分类 |
1.3 国内外地下水源热泵发展及研究情况 |
1.3.1 国外地下水源热泵发展研究情况 |
1.3.2 我国地下水源热泵发展研究情况 |
1.3.3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地下水源热泵成井设计与施工的工程应用研究 |
2.1 水源条件 |
2.1.1 水量 |
2.1.2 水温 |
2.1.3 水质 |
2.2 水质处理 |
2.3 南昌市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
2.3.1 南昌市气象参数 |
2.3.2 水文地质特征 |
2.3.3 工程概况 |
2.4 成井设计与施工 |
2.4.1 成井工艺现状 |
2.4.2 管井构造及设计计算 |
2.4.3 成井工艺流程 |
2.4.5 管井施工注意事项 |
2.4.6 相应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下水源热泵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3.1 地下水源热泵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3.1.1 出现技术应用空白区 |
3.1.2 取水有认证,抽灌无管理、无监督 |
3.1.3 技术应用无细则 |
3.1.4 受当地能源政策的限制 |
3.1.5 水源水抽、灌技术和费用 |
3.2 回灌问题 |
3.2.1 回灌原则 |
3.2.2 回灌困难的原因 |
3.3 相应解决措施 |
3.3.1 做好水文地质勘探,合理设计 |
3.3.2 严格按规范进行水源井施工 |
3.3.3 加强相关部门管理、研究力度 |
3.4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环境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性能及经济分析 |
4.1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 |
4.1.1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组成 |
4.1.2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 |
4.2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性能 |
4.2.1 水源侧系统机房内部分的设计 |
4.2.2 水源侧系统地下水部分的设计 |
4.2.3 水源热泵机组及相关设备的选择 |
4.3 节能措施 |
4.3.1 系统能效分析 |
4.3.2 水源侧变流量设计 |
4.3.3 水源侧大温差节水技术 |
4.3.4 热回收技术 |
4.4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经济分析 |
4.4.1 冷热源方案评价影响因素 |
4.4.2 各方案的运行费用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主要工作回顾 |
5.2 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这些制冷、空调设备故障何在?(下)(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温矿井冷壁降温系统降温机理及关键参数研究[D]. 常章玉.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基于电力需求侧响应下北京市某办公建筑空调节支措施研究[D]. 施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严寒地区复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及研究[D]. 王心莹.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4]建筑绩效评估的机制与方法 ——以居住建筑后评估实证为例[D]. 王牧洲. 清华大学, 2017(02)
- [5]数据中心研究(1):现状与问题分析[J]. 殷平. 暖通空调, 2016(08)
- [6]低碳建筑设计评估与优化研究[D]. 欧晓星. 东南大学, 2016(01)
- [7]基于PLC控制系统的氟泵自然冷却测控平台的开发[D]. 樊旭. 北京工业大学, 2013(03)
- [8]基于服务创新的CA空调售后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钟昊懿.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9]基于设计方案的公共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分析与评价[D]. 王宇. 清华大学, 2012(07)
- [10]地下水源热泵工程应用研究及经济分析[D]. 蒋丹凤. 华东交通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