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桥梁与防洪技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城市道路、桥梁与防洪技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一、城市道桥与防洪技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彭伟[1](2018)在《湖南津市毛里湖辛家台溪景观生态恢复规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环境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人口增长及经济快速发展,水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和损害人民群众健康,不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辛家台溪小流域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津市西毛里湖流域西南部,是西毛里湖流域8条永久性溪流之一,小流域的水质状况直接影响到西毛里湖流域的整体水质,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及民众的环保意识薄弱,导致小流域水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何规划建设才能担负起小流域饮水、灌溉、水源地、防洪、生产、景观等功能,是辛家台溪小流域规划设计及建设决策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辛家台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优秀案例,结合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4R”理论等相关理论,对辛家台溪小流进行景观生态恢复规划。辛家台溪小流域景观生态恢复规划总面积2242.22公顷,2016年总人口 4542人,年污染总量为COD 287.61 t/年、NH3-N 46.06t/年、TP 18.48t/年、TN 57.66t/年、生活垃圾 1414.41 t/年),规划期限为2016-2035年。以“以人为本,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分区治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为原则,以“打造生态、清洁、美丽小流域”为理念,以“源头减量及保护、过程阻断、循环利用、生态修复及末端控制”为策略,以“提高小流域水质标准,构建生态清洁美丽小流域,优化乡村整体环境,实现小流域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总体规划结构为一带、三区、四心、多节点。一带为辛家台溪主河道,三区为源头控制区、过程控制区、湖滨缓冲区。四心即水库保护核心、养殖场点源污染治理核心、藠果工厂点源污染治理核心、入湖口湿地修复核心。多节点即多个生活污水及农田径流面源污染处理控制节点。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协调小流域土地利用布局及结构;河道生态修复规划,修复河道平面、横断面、纵断面、岸坡及缓冲带,恢复河道自然特征,提高河流自我净化能力;植被恢复规划,对河道湿地及岸坡、河道及湖滨缓冲带、森林等植被进行恢复,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及水源涵养能力;规划建设人工湿地8.01公顷,对农田径流、养殖业、藠果工业及生活污水等进行净化处理,人工湿地出水水质控制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Ⅱ类水质标准。同时结合人工湿地规划及小流域现状条件,在棠华社区规划建设一座城镇湿地公园,总面积约10.62公顷,将污水处理工艺与湿地公园进行有机结合,在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及藠果工业污水处理工程尾水进行进一步净化处理的同时,满足周边居民的休闲娱乐及亲水需求;优化道路系统结构,形成完善的生活垃圾回收处理体系。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及规划实践希望给辛家台溪小流域生态恢复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今后其他小流域的景观生态恢复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及参考。

张鹏辉[2](2018)在《结合SWMM模型的杨凌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探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城市发展建设模式所导致的各种城市化问题逐渐显现,特别是城市内涝已经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造成阻碍。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为我国城市发展建设转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途径,在优化城市发展建设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以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本文立足于国内海绵城市建设背景环境,对杨凌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进行了初探,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根据杨凌示范区的气候条件、水文特征、土壤地质、城市下垫面现状、历史内涝、水土污染等状况,考虑城市农林业和城区双重发展的要求。将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划分为城市建设区、生态修复区和农业保护区。(2)城市建设区海绵改造以防治污染、缓解内涝为主;生态修复区以建设杨凌特色的生态农业园区和修复治理城市水系为主,生态农业园区的建设主要以改善城市环境和带动农业多元发展为目标;农业保护区以农业雨水资源化利用和相关节水措施为主,建设绿色海绵农业。(3)在城市建设区和农业保护区选取两块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为A区,后者为B区。通过概化管网、划分子汇水区域、设计降雨资料,以SWMM模型为平台模拟分析研究区域现状。结果显示,A区系统在P=3a时,达到最大下渗率5.61mm/h;在P=50a时系统积水量达到11324m3,管段超载率达100%,表明内涝严重;B区系统总径流系数在P=0.65a时为0.519,在P=50a时,已增至0.889,表明系统径流量大,内涝风险严重。(4)依据研究区域现状模拟结果和示范区海绵措施适宜性分析,对研究区域进行海绵措施设计改造。A区以防止内涝,雨水就地消解为目标,综合布置不同单项海绵措施;B区以雨水资源化利用为目标,设置雨水蓄水池。对比分析研究区域改造前后模型数据,结果显示A区从P=0.65a到P=50a,系统峰值径流量下降率均在70%以上;系统峰值出流量下降比例均在50%以上,最高达82.19%;排放口总容积下降率在P≤5a时均在50%以上,管段超载数量和节点溢流容积也大幅下降。B区在P≤1a时,峰值径流量下降率均在60%以上,雨水收集利用效率达100%,且改造后系统径流系数下降率最高达60%。(5)经研究区域改造前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海绵措施在中小型降雨中的滞蓄效果更加明显,雨水利用效率更高;随着重现期和雨强逐渐增大,海绵措施滞蓄效果逐渐减低。

那健[3](2017)在《城市雨水利用模式研究与工程示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愈演愈烈,使得许多国家及地区都面临一个愈发严峻的问题-水资源短缺,而雨水作为一种直接和经济的水资源,对于解决地区性缺水问题,以及改善水资源环境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文中明确“海绵城市”作为城市雨水利用的一种模式,在建设工程中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调蓄设施又往往与城市既有的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相结合,“净增成本,”比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具有较强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本文在研究了雨水利用的背景及意义,通过查阅各类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不同地区对于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之后,可以获得以下结论:1)通过对雨水利用方式的探讨,认为建筑屋面雨水利用、透水路面雨水利用和绿地雨水利用方式简单可行,而且经过这几种方式处理后的雨水水质良好,雨水利用简便高效,一方面可以减轻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减轻防汛压力、减少雨水径流污染遏制城市热岛效应,同时也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比较适合于现阶段西安市城市雨水利用。2)以西安市某住宅小区雨水回用净化工程为示范,采用物化法处理为主的流程,物理方法为絮凝沉淀、过滤、化学氧化法(二氧化氯、除藻剂等)经过有机合理的组合,以期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净化处理整个小区雨水,作为绿化灌溉和清洗道路等二次循环使用,满足回用要求。同时对其环境和经济效益经行分析,以达到最佳效果。3)西安市某校园则是基于LID理念的雨水利用工程,在对校园分析后,设计了四类LID设施(自然排水系统、下凹式绿地、可透水路面、生态屋面)。在对其设置面积和运行效果分析后,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海绵城市”的缩小版模型,LID理念的校园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用料和植物一层一层减少径流水量、减少径流污染,通过测量数据可得:水量削减率达30%,洪峰削减率达25%,结合水量削减,对污染物负荷量削减均达到24%以上,保证校园内水环境安全,具有较大的环境效益。

卫建彬[4](2017)在《中新广州知识城生态城区规划与建设实践反思》文中研究表明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大城市的空间发展往往需要以外延式拓展,即以脱离旧城建新城作为承载城市新增人口的主要载体。传统的发展模式,使新城出现了竞争力弱、空间品质低、职住不平衡等问题,而新的模式仍在孕育中。因此,如何协调并解决新城开发建设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矛盾问题,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关注热点。本文以位于大城市边缘区、自然本底良好、生态环境敏感度较高的中新广州知识城为例,反思常规的规划模式下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规划实践总结其经验,尝试为类似生态环境敏感度较高的地区开发建设提供借鉴。首先,本文分析位于广州市域生态管控区内的中新广州知识城(原九龙镇)拥有良好的自然本地和优越的区域发展条件,因其受到严格的管控而限制开发建设。但城镇化仍在推进,该地区面临着各种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通过反思其过去的建设发展,借鉴国内外生态城的建设发展经验,指出其出路应采用生态规划的方法,在保护下寻求开发、在开发中积极保护。其次,以基于生态优先和产城共融的总体规划方法,来寻求解决其未来的开发建设之路,并创新性地提出“知识城模式”的规划方法。同时,针对中新广州知识城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指标体系,指导规划的开发建设落实,以保证开发建设过程贯彻生态优先原则。最后,经过6年的建设实践,检验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中创新总体规划的落实情况,以及在指标体系指导下所产生的积极效果,探究“知识城模式”成效是否达到规划构想的目标。研究表明,仅仅通过划定生态敏感区空间、控制开发建设的方式,在现实中却往往导致该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乡建设发展停滞不前,不能达到实际的控制效果。而只有实现生态、生活和生产三者统筹协调的发展,才能真正解决生态敏感地区在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构建指标体系以指导地区的开发建设,坚守生态本底,并通过产业带动,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敏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马岚[5](2017)在《基于绿色街道理论对京杭大运河杭州拱宸桥段街道的景观改造研究》文中指出京杭大运河杭州拱宸桥段周边具有雨水敏感的特性,因为杭州易受梅雨、台风影响,城北地势较低,导致运河拱宸桥段一带雨涝问题尤其明显。21世纪以来,随着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相关工作的推行,人们陆续启动了运河的综合整治与修复工程。这一带的街道具有较高的文化、历史和旅游开发价值,尤其以桥西历史街区最为典型。在地段、街道变化、街道类型、街道研究价值方面,京杭大运河杭州拱宸桥段街道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相比于国外,我国对绿色街道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理论体系相对不成熟,实践案例也很少。本文首先通过梳理绿色街道主要理论的策略体系,总结出一般绿色街道改造的经验方法主要分为五大策略:整体策略、交通策略、工程策略、植物策略和社会经济策略。并且系统梳理了绿色街道理论的发展和各国研究现状,给本次研究以理论指导基础。再通过实地调研、卫星图分析、问卷调研等方式充分调研街道现状,把街道分为交通干道、街区道路、小区道路、历史街区四种类型,选取四条具体的街道:丽水路、温州路、新昌路和桥西直街进行实例设计改造。通过一系列调研和实例研究,总结出绿色街道的改造实质其实是对不同尺度街道绿化的改造,并且针对基于点绿化、线绿化、面绿化三重改造基础,提出中等尺度层面的绿化基础概念。构建出充分考虑街道现状和绿化基础的绿色街道改造策略,由点及线、由线成面,总结出系统的基于绿化基础的绿色街道改造体系。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把绿色街道的理论与案例与运河杭州拱宸桥段的街道改造设计相结合,提出一个具体的运河杭州拱宸桥段街道的改造方案,总结出绿色街道改造的分类体系和策略体系,运河杭州拱宸桥段街道类型丰富,包括交通干道、街区道路、小区道路和历史街区道路几种类型,其中运河边的交通干道还具有滨河道路的特征.文章首次探讨了历史街区道路的绿色街道改造策略,本文对于未来对运河流域其他街道的绿色街道改造设计,以及更大场地内不同街道类型的改造都提出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改造方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黄家伟[6](2016)在《大众文化视域下移动电视传播效果与理论研究 ——以央视市场研究CTR对重庆移动电视媒体效果评估为例》文中提出诞生于2002年的移动电视,是广播电视从固定接收走向移动播出,从客厅电器扩展至户外屏幕的分水岭。作为广电行业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服务创新的产物,过去十余年,国内移动电视行业的发展极为迅速。为我们国家广播电视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和产业化发展做出了极为有益的探索。从2003年上海东方明珠移动电视试验播出开始,截至2015年5月,全国共有41个省/市正式运营移动电视,终端屏幕已经超过40万块,为亿万观众提供“在路上”的视听服务。成为一个全新而又赋有公信力和传播力的主流宣传平台,同时也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责任。对媒介形态的研究,学术界比较普遍的是对其媒体传播价值及传播效果进行研究。现如今,虽说学术界对新媒体传播特征与价值的研究着述颇多,但主要对象集中在互联网媒介方向。对于移动电视这个具有电视媒体属性与户外媒体属性双重属性的媒介形态,现有不多的研究方向还主要针对媒体运营与广告经营方面。立足大众文化视域,研究其传播价值与文化特质的学术探索还属于比较空白的板块。从属于新媒体媒介的移动电视,在新媒体艺术引领当代国际艺术潮流,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的同时,其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并不能彻底掩盖移动电视艺术批评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这说明在移动电视目前的传播过程中,艺术实践和艺术批评之间已经失衡。本文学术研究的案例基础,立足在移动电视行业内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家运营主体之上。在全国移动电视行业内,重庆广电移动电视有限责任公司虽开设在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算太高的西部地区,但其经营业绩一直名列国内行业前茅,内容生产、终端运营、技术研发、广告营销均有一定的特色。但近年来,重庆移动电视的传播质量问题逐步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公交乘客对内容的关注度及喜好度,呈现出反复波动的情况。广告经营数据略有下滑,市民投诉增多。移动电视早期的发展,媒介作用十分明显,媒体的变革和技术的革新影响着艺术理念、艺术形态和艺术审美的革新,但移动电视现有的传播模式和内容艺术水平,显然没有同步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以央视市场研究机构CTR近年来对重庆广电移动电视媒体效果评估报告为数据来源,用研究重庆移动电视的传播效果为突破口,作为探索移动电视发展的方向,系统科学地归纳整理出一套移动电视传播效果研究理论,对移动电视的产品和传播行为展开艺术批评与媒介批评,将有助于移动电视艺术批评理论的建立,同时也为国内移动电视行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

王菁菁[7](2016)在《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景观营造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杭州地处江南水乡,河网密布。传统的河道整治,因为认识不足和滨水空间限制等原因,往往着重于硬质护岸的设计,结果造成河道生态性的减退和景观的破坏。近几年杭州地区开始应用生态护岸,但水陆交错带上的植物配置方式较单一,景观效果相似,生物多样性不足,且缺乏系统的评价体系。鉴于此,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城市河道生态护岸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然后对杭州五大水系典型河道及主要景点进行试点调查,对生态护岸与景观植物的结合现状进行评价总结;并且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构建了生态护岸景观的量化评价体系;最后以杭州主城区的余杭塘河为例对其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本研究对于改善滨水环境,提高杭州城建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通过试点调查,结果表明杭州常见的生态护岸类型主要有自然原型护岸、松木桩护岸、竹片护岸、木桩+块石护岸、干砌块石护岸、石笼网生态护岸、石笼+植被毯护岸、生态袋护岸等。对生态护岸与景观植物的结合现状进行评价总结,结果显示,采用松木桩护岸、块石及景观块石护岸与植被结合景观效果较好,适宜推广。发现石笼护岸和生态袋护岸上植物总体长势不佳,不适宜推广应用。(2)通过季相观察结合资料查阅,选择适合杭州城市河道生态型护岸水陆交错带上种植的景观植物品种,初步编制了适宜在杭州市生态护岸种植的植物列表,共分析总结了包括梭鱼草、蝴蝶花、鸢尾等在内的120种植物,针对其护岸类型,种植位置,抗浪能力,抗污染能力、光照条件等都做了具体的分类。(3)在综合问卷调查、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确定了结构稳定性、视觉协调性、生物通道通畅度、建设投入等17个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适宜杭州市区河道的生态护岸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能综合反映出生态护岸景观的工程稳定性、景观多样性、生态适宜性、经济适用性。(4)选择余杭塘河作为典型案例,对其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采用自然原型护岸与自然人工型护岸相结合进行驳坎修复,同时确保水陆交错带宽度、采用各种人工植被恢复方法和为动物提供栖息地等方式改善其生态护岸景观面貌,并且推荐出适宜余杭塘河健康稳定的护岸形式和与之相适应的植物景观配置方式。为今后杭州河道整治的所采取的生态护岸景观营造方法提供参考。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8](2015)在《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文中提出为了促进中国隧道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各国隧道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在总结中国隧道工程建设历程和现状、技术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上对未来隧道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然后分别从钻爆法、盾构工法、沉管工法、明挖法和抗减震设计等方面对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进而从不同工法(钻爆法、盾构工法、TBM、沉管工法、明挖法)的角度对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详尽剖析;最后从运营通风、运营照明、防灾救灾、病害、维护与加固等方面对隧道运营环境与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阐述,以期为隧道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林墨飞[9](2014)在《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期。景观,作为新兴行业以迅猛的态势融入城市建设进程中,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强势发展。然而,由于现代景观文化的超前性和移植性,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也经历了高度时空压缩,而又相对繁乱的过程。一方面,基于传统园林文化的理论传承与创新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滞后,而对西方景观理论成果的引进又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市场面前,整个行业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表现出先行动再思想的特点,使设计实践远离理论指导,而景观理论也不能适应多元化的设计需要。近年来,受到传统园林文化和外来景观思想的混杂碰撞、学科名称和行业规范的争议等方面影响,当代中国景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又暴露出实践目标混乱、本体价值缺失、创新能力低下等诸多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思想与创作方面的实践历程缺乏系统性研究,将其归置于社会结构体系下的剖析和反思更是严重不足,因此未能及时地从庞杂的实践结果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景观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与依据。鉴于中国景观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论文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整体宏观地将其与社会构成及演进紧密结合,并局部系统地研究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方面正确研判取得的主要成就,另一方面通过批判的总结和理性反思,认识有待克服的局限性,并探讨应对策略与方法。论文首先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构建了“实践情境——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研究框架。进而从社会变革与先导因素的影响、学科及行业发展、主要实践内容与特征以及代表性实践者的实践脉络等4个方面,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实践情境进行了全面厘清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运用社会学的惯习与场域理论工具,分别对“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实践”与“景观存在本体表象化实践”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实践反思,包括背景、动因、内容、特征和影响等若干方面,继而指出中国景观设计面对的实践悖论与现实困厄。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反思性为基本原则的实践超越目标,结合近年来中国景观设计在思想实践与创作实践方面的反思性转变,做出中国景观设计已迈入反思性实践阶段的基本论断;进一步对以“反思性实践”方法论为主导的多途径设计实践进行了归纳性研究,并提出5种相对的反思性设计策略与方法。论文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展开系统性研究,为景观学科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同时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搭建了初步的框架平台。通过对演进历程与实践内容的全面研究和深入反思,以及相应策略与方法的提出,对提高中国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水平,保障和提升创作实践的整体品质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董秋燕[10](2013)在《城市滨水区节约型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开发建设中的重要资源,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城市景观、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显着的作用。然而在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城市滨水区景观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资源危机如水生态系统失衡、可建设土地资源较少、绿地维护费用高等,这迫切需要我们重审当前的滨水区景观建设去思考怎样趋利抑弊,探寻一条科学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道路。本论文是基于“城市节约型绿地景观”的理念下,对城市滨水区节约型景观设计进行研究,以期为城市滨水区景观建设提供新方法,并为构建城市节约型绿地景观提供新思路。论文通过对城市滨水区、节约型景观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分析,提出了本课题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系统分析了城市滨水区与节约型景观的关系,探讨了一系列城市滨水区节约型景观设计的策略和方法,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总结了国内外城市滨水区与节约型景观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当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城市滨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城市滨水区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广度和深度问题、城市滨水区节约型景观设计还没有形成综合性的研究成果等;(2)分析了节约型景观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城市滨水区在城市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城市滨水区建设节约型景观的必要性、必然性以及可行性,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节约型景观在城市滨水区景观建设中的实用性;(3)分析了滨水区节约型景观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并提出三个层面的控制要素:生态层面要素、技术层面要素、人文层面要素;(4)提出了城市滨水区节约型景观设计三个层面的实施途径,即绿地设计层面的实施途径、工程技术层面的实施途径、人文层面的保障途径;(5)最后将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千岛湖滨水带景观设计项目,通过分析项目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提出了建设千岛湖滨水带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具体策略和手法。

二、城市道桥与防洪技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道桥与防洪技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津市毛里湖辛家台溪景观生态恢复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目的及意义
        1.2.1 目的
        1.2.2 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1 国内外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历程
        1.3.2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发展进展
    1.4 规划内容与程序框架
        1.4.1 规划内容
        1.4.2 规划程序
        1.4.3 规划框架
2 小流域景观生态恢复规划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湿地
        2.1.2 人工湿地
        2.1.3 小流域
        2.1.4 小流域综合治理
        2.1.5 生态恢复
    2.2 小流域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
        2.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3 生态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
    2.3 小流域主要污染源及其特征
    2.4 小流域水环境主要影响因素
        2.4.1 社会经济发展与水环境质量关系
        2.4.2 土地利用与水环境质量关系
3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3.1 美国爱荷华州熊溪流域生态恢复
        3.1.1 项目概况
        3.1.2 恢复方法
        3.1.3 恢复效果
        3.1.4 经验借鉴
    3.2 美国密西西比密苏里流域湿地恢复
        3.2.1 项目概况
        3.2.2 恢复方法
        3.2.3 恢复效果
        3.2.4 经验借鉴
    3.3 直湖港小流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综合示范区
        3.3.1 项目概况
        3.3.2 治理思路
        3.3.3 治理成效
        3.3.4 经验借鉴
    3.4 迁安三里河生态廊道
        3.4.1 项目概况
        3.4.2 治理方法
        3.4.3 治理效果
        3.4.4 经验借鉴
    3.5 杭州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
        3.5.1 项目概况
        3.5.2 修复方法
        3.5.3 修复效果
        3.5.4 经验借鉴
4 湖南津市毛里湖辛家台溪景观生态恢复规划
    4.1 规划背景
        4.1.1 国家“十三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规划
        4.1.2 津市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4.1.3 西毛里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2 辛家台溪小流域概况
        4.2.1 区位概况
        4.2.2 区域人口现状统计及预测
        4.2.3 气候
        4.2.4 土壤植被
        4.2.5 水文水质
        4.2.6 地质地貌
        4.2.7 交通现状
        4.2.8 社会经济条件
    4.3 现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污染量估算
        4.3.1 现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4.3.2 主要污染源污染量估算
    4.4 上位规划解读
        4.4.1 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1-2020)
        4.4.2 西毛里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实施方案(2013-2017)
    4.5 规划依据
    4.6 规划范围、目标、期限
        4.6.1 规划范围
        4.6.2 规划目标
        4.6.3 规划期限
    4.7 规划原则、理念、策略
        4.7.1 规划原则
        4.7.2 规划理念
        4.7.3 规划策略
    4.8 规划结构及分区
        4.8.1 规划结构
        4.8.2 规划分区
    4.9 土地利用规划
        4.9.1 现状土地利用结构
        4.9.2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4.10 河道生态修复规划
        4.10.1 河道生态修复原则
        4.10.2 河道分段及功能定位
        4.10.3 河道平面修复规划
        4.10.4 河道纵断面规划
        4.10.5 河道横断面规划
        4.10.6 岸坡修复规划
        4.10.7 河道清淤规划
    4.11 河道及湖滨缓冲带规划
        4.11.1 河道缓冲带规划
        4.11.2 湖滨缓冲带规划
        4.11.3 小溪沟植物过滤带规划
    4.12 人工湿地规划
        4.12.1 人工湿地规划依据
        4.12.2 人工湿地类型选择
        4.12.3 人工湿地面积计算
        4.12.4 农田径流污水人工湿地规划
        4.12.5 生活污水人工湿地规划
        4.12.6 禽畜养殖业及工业污水人工湿地规划
        4.12.7 人工湿地植物规划
    4.13 植被恢复规划
        4.13.1 森林植被恢复规划
        4.13.2 河道植被恢复规划
        4.13.3 缓冲带植被恢复规划
    4.14 环卫设施规划
        4.14.1 户用垃圾桶规划
        4.14.2 公用垃圾池规划
        4.14.3 垃圾收集站规划
        4.14.4 垃圾中转站规划
    4.15 道路规划
    4.16 城镇湿地公园规划
    4.17 分期建设规划
        4.17.1 近期建设规划
        4.17.2 中期建设规划
        4.17.3 远期建设规划
5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湖南津市毛里湖辛家台溪景观生态恢复规划图集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附件

(2)结合SWMM模型的杨凌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发展及问题
        1.1.2 城市内涝频发
        1.1.3 水土污染现状
        1.1.4 现状排水管网落后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路线
    1.7 本章小节
第二章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措施与实践探索
    2.1 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技术措施
        2.1.1 绿色屋顶
        2.1.2 透水铺装
        2.1.3 雨水花园
        2.1.4 下凹式绿地
        2.1.5 雨水罐
    2.2 海绵城市建设案例分析
        2.2.1 沣西新城海绵城市建设探索分析
        2.2.2 包头市海绵城市建设探索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杨凌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探究
    3.1 自然现状概况
        3.1.1 区域概况
        3.1.2 气候水文
        3.1.3 土壤地质
    3.2 海绵城市建设需求与技术措施分析
        3.2.1 建设需求分析
        3.2.2 杨凌海绵措施适用性分析
    3.3 城市建设区分析探究
        3.3.1 建筑场地
        3.3.2 城市道路
        3.3.3 绿地广场
    3.4 生态修复区建设分析探究
        3.4.1 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探究
        3.4.2 城市水系修复探究
    3.5 农业保护区建设分析探究
        3.5.1 农业发展概况
        3.5.2 农业节水措施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SWMM模型建立与现状分析
    4.1 SWMM模型原理
        4.1.1 子汇水区域概化
        4.1.2 地表产流模型
        4.1.3 管网汇流模型
    4.2 研究区SWMM模型建立
        4.2.1 研究区域选择
        4.2.2 雨水管网概化
        4.2.3 子汇水区域划分
        4.2.4 降雨资料准备
        4.2.5 模型参数设定
    4.3 研究区现状分析
        4.3.1 A区现状分析
        4.3.2 B区现状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区海绵城市改造分析
    5.1 研究区海绵措施选择
        5.1.1 海绵措施方案制定
        5.1.2 海绵措施参数设置
    5.2 A区海绵改造结果对比分析
        5.2.1 A区系统径流量对比分析
        5.2.2 A区系统出流量对比分析
        5.2.3 A区排放口对比分析
        5.2.4 A区管段超载和节点溢流对比分析
    5.3 B区改造结果对比分析
        5.3.1 B区系统径流量对比分析
        5.3.2 B区系统出水容积和径流系数对比分析
        5.3.3 B区蓄水池蓄水状况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6.1 总结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城市雨水利用模式研究与工程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雨水利用背景及意义
        1.1.1 雨水利用背景
        1.1.2 雨水利用意义
    1.2 城市雨水利用发展史
        1.2.1 国外城市雨水利用发展史
        1.2.2 国内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2 城市雨水利用模式探讨
    2.1 城市雨水的特征
    2.2 城市雨水利用与海绵城市
        2.2.0 雨水利用的定义
        2.2.1 雨水利用的表现形式
        2.2.2 海绵城市
        2.2.2.1 低影响开发系统
        2.2.2.2 遵循的原则及条件
        2.2.2.3 国外城市应用
        2.2.2.4 国内城市应用
    2.3 城市雨水利用模式
        2.3.1 雨水处理
        2.3.2 雨水利用
        2.3.3 雨水收集
3 城市雨水回用净化系统工程示范
    3.1 工程概况
        3.1.1 设计依据
        3.1.2 设计原则
    3.2 工艺设计
        3.2.1 雨水水质水量分析
        3.2.2 雨水回收系统确定
    3.3 其他设备设施设计
    3.4 运行效果分析
    3.5 效益分析
    3.6 小结
    工程附图
4 基于LID理念的雨水利用工程范例
    4.1 工程概况
    4.2 示范工程设计(LID主要技术措施)
        4.2.1 自然水系统
        4.2.2 下凹式绿地
        4.2.3 可透水路面
        4.2.4 生态屋面
    4.3 预计效果分析
    4.4 污染物消减分析
    4.5 设施设备造价
    4.6 小结
    规划图纸
5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建议与需要深化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4)中新广州知识城生态城区规划与建设实践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背景
        1.1.2 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背景
        1.1.3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中新广州知识城的样本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生态城市探索进展
    2.1 生态城市简介
        2.1.1 生态城市的概念
        2.1.2 生态城市的特征
    2.2 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进展
        2.2.1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进展
        2.2.2 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进展
    2.3 国内外典型生态城经验借鉴
        2.3.1 中新天津生态城
        2.3.2 唐山曹妃甸生态城规划
        2.3.3 深圳市光明新区
        2.3.4 美国波特兰
        2.3.5 案例总结
第三章 中新广州知识城传统规划反思
    3.1 中新广州知识城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象条件
        3.1.3 地形地貌
        3.1.4 土壤地质
        3.1.5 地表水系
        3.1.6 人文条件和建设情况
    3.2 中新广州知识城发展条件分析
        3.2.1 外部发展条件分析
        3.2.2 内部发展条件分析
    3.3 中新广州知识城之惑
    3.4 传统规划反思——2010 年以前知识城相关规划分析
        3.4.1 相关规划对知识城发展的要求
        3.4.2 传统规划理念下知识城面临的问题
    3.5 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建设的出路
第四章 知识城模式——基于生态优先与产城共融的创新规划
    4.1 目标和思路
        4.1.1 规划目标
        4.1.2 发展思路
    4.2 规划体系
        4.2.1 规划体系
    4.3 产业规划
        4.2.1 基于区域协调的产业选择
        4.2.2 基于产城共融的产业布局
    4.4 用地规划
        4.4.1 基于生态容量的规模约束
        4.4.2 面向可实施的土地生态利用布局
    4.5 道路交通规划
        4.5.1 绿色交通规划
        4.5.2 道路系统规划
    4.6 知识城模式的创新规划要点总结
第五章 面向可实施的指标体系构建
    5.1 构建中新广州知识城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指标体系的目的
    5.2 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的概念、构建的意义及原则
        5.2.1 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的概念
        5.2.2 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5.2.3 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5.3 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研究启示与借鉴
        5.3.1 控制型指标与引导型指标分开:天津生态城规划指标体系
        5.3.2 管理指标与规划指标有机衔接:唐山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
        5.3.3 引入健康、安全和发展三大要素:厦门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5.3.4 对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思考
    5.4 中新广州知识城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
        5.4.1 指标体系的结构
        5.4.2 中新广州知识城生态城区的界定
        5.4.3 基于知识城内涵与功能的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指标体系
        5.4.4 指标选取的特点
        5.4.5 生态城区规划建设目标导向的指标体系
        5.4.6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5.4.7 构建中新广州知识城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指标体系的作用与意义
第六章 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的实证分析
    6.1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落实
        6.1.1 多元社区的规划建设——人的城镇化
        6.1.2 合理的容量控制——保障生态安全
        6.1.3 和谐的社会关系——保障服务
    6.2 基于生态原则的建设落实
        6.2.1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
        6.2.2 具体项目实施情况——中新E创谷
    6.3 基于产城共融的产业落实
    6.4 区域开发格局的优化
        6.4.1 区域交通衔接
        6.4.2 与周边区域的共生
        6.4.3 大区域的功能完善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技术标准
    学术着作
    学术期刊及会议文献
    学位论文
    其他文献资料
附录
致谢
附件

(5)基于绿色街道理论对京杭大运河杭州拱宸桥段街道的景观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
        1.1.1 运河杭州拱宸桥段周边街区建设绿色街道的必要性
        1.1.2 绿色街道建设需结合运河杭州拱宸桥段街区多重特殊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绿色街道基础概念
        2.1.1 绿色街道概念的“雨水核心”
        2.1.2 绿色街道的空间与层级
        2.1.3 雨水策略中“街道”的角色
    2.2 绿色街道理念的实践历程
    2.3 以改造为本质的绿色街道策略
        2.3.1 整体层面的策略
        2.3.2 交通层面的策略
        2.3.3 生态层面的策略
        2.3.4 工程层面的策略
        2.3.5 社会经济层面的策略
    2.4 绿色街道策略对于运河杭州拱宸桥段周边景观改造的可行性
    2.5 小结
3 运河拱宸桥段街道的周边概况与历史演变
    3.1 运河杭州拱宸桥段基本情况和历史
    3.2 京杭大运河杭州拱宸桥段周边近17年形态演变
        3.2.1 整体交通网络逐渐清晰
        3.2.2 自然绿化减少为人工绿化
        3.2.3 街道空间与形式日趋丰富
        3.2.4 建筑形式与功能日趋复杂
        3.2.5 桥西历史街区具有典型性
4 运河拱宸桥段街道绿色街道改造基础
    4.1 交通干道的改造基础
    4.2 街区道路的改造基础
    4.3 小区道路的改造基础
    4.4 历史街区的改造基础
        4.4.1 运河历史保护街区普遍具有硬的特点
        4.4.2 运河历史保护街区普遍具有窄的特点
    4.5 运河拱宸桥段绿色街道改造的公众基础
    4.6 小结
5 绿色街道途径对运河拱宸桥段的改造
    5.1 交通干道改造:以丽水路为例
        5.1.1 创造多层雨水景观设施
        5.1.2 改造道路中央绿化带
        5.1.3 增加雨水抗性好的植物
        5.1.4 小结
    5.2 街区道路改造:以温州路为例
        5.2.1 路沿石边缘铺装改造
        5.2.2 共享街道策略
        5.2.3 街道小品设施的改造
        5.2.4 小结
    5.3 小区道路改造:以普金家园内的新昌路为例
        5.3.1 改造现有停车带的铺装
        5.3.2 改造小区成片绿化
        5.3.3 发挥樱花公园的湿地功能
        5.3.4 小结
    5.4 历史街区改造:以桥西直街为例
        5.4.1 改造古建立面
        5.4.2 排水沟改造
        5.4.3 博物馆入口景观节点改造
        5.4.4 小结
6 京杭大运河杭州拱宸桥选段及其周边街道的改造可能性
7 结论与展望
    7.1 基于街道的绿化基础的街道改造策略体系
    7.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6)大众文化视域下移动电视传播效果与理论研究 ——以央视市场研究CTR对重庆移动电视媒体效果评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五节 逻辑框架及研究办法
第一章 移动电视相关概念综述
    第一节 移动电视的定义及发展总论
        一、移动电视的定义
        二、国内移动电视的发展历史及状况
        三、国外移动电视的发展历史及状况
    第二节 国内移动电视的政策与发展环境
        一、移动电视行业法规与管理
        二、发展环境与顶层设计
    第三节 国内移动电视运营模式及状况
        一、国内移动电视产业规模
        二、国内移动电视运营模式
        三、各地移动电视运营状况
第二章 从传播学角度解析移动电视的发展特点
    第一节 移动电视特性分析
        一、传播特性分析
        二、受众特性分析
    第二节 移动电视行业的发展符合传播的时代性特征
        一、媒介延伸带来的大众传播机遇
        二、时代赋予新的发展要义
        三、大数据背景下的分众传播特点
第三章 大众文化消费热潮下的移动电视
    第一节 大众文化与电视文化
        一、大众文化
        二、大众消费模式下的电视文化
    第二节 文化格局变化中的移动电视
        一、新媒体大众文化特征
        二、新媒体带动大众文化消费热潮
        三、消费文化潮流下的移动电视
    第三节 新媒体艺术批评与移动电视
        一、新媒体艺术批评理论体系
        二、移动电视需要新媒体艺术批评
第四章 重庆移动电视的发展运营状况分析及传播效果调查
    第一节 重庆移动电视发展历史状况
        一、重庆移动电视简介
        二、重庆移动电视发展历史
    第二节 重庆移动电视运营特点分析
        一、运营范围
        二、受众人群
        三、技术优势
        四、营收模式
    第三节 重庆移动电视传播效果调查区域与方法分析
        一、重庆移动电视传播效果的研究背景
        二、重庆移动电视传播效果特点与分析
    第四节 影响重庆移动电视传播效果的要素分析
        一、传播主体因素
        二、受众面因素
        三、传播环境因素
        四、媒介生态因素
        五、地域文化因素
    第五节 重庆移动电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事业属性与产业属性的矛盾“两重性”
        二、区域拓展与技术屏障
        三、车厢“强制”传播的消极影响
        四、产业模式带来运营风险
        五、“版权意识”缺失带来的隐患
第五章“互联网+”战略下移动电视传播发展战略探索
    第一节 从大众文化角度分析移动电视发展定位
        一、公众对移动电视节目内容的需求
        二、外部环境亟须放大移动电视的媒介作用
    第二节 由内容定位到经营定位
        一、内容产品的品牌经营
        二、内容产品服务于营销推广
        三、从“内容为王”到“渠道为王”
    第三节“互联网+”战略下移动电视融合发展思路
        一、内容建设发展思路
        二、运营创新与广泛融合
结语——时代背景下移动电视传播和艺术批评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景观营造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河道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1.1.2 治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
        1.1.3 传统河道治理景观生态性的缺乏
        1.1.4 城市河道治理观念的转变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范畴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检索
        1.5.2 外业调查
        1.5.3 内业处理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概述
    2.1 城市河道的基本概念
    2.2 城市河道的景观
    2.3 生态护岸的含义
    2.4 生态护岸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2.5 生态护岸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2.6 水陆交错带概述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态护岸水陆交错带景观调查
    3.1 杭州市基本情况
        3.1.1 工程地质情况
        3.1.2 气候情况
        3.1.3 水文情况
    3.2 调查方法与评价等级
    3.3 调查与评价
        3.3.1 上塘河
        3.3.2 五常港
        3.3.3 余杭塘河
        3.3.4 西塘河
        3.3.5 东河
        3.3.6 西湖风景区
        3.3.7 电厂热水河
        3.3.8 下塘河
    3.4 杭州常见的护岸类型
        3.4.1 常见护岸类型介绍
        3.4.2 常见护岸类型归纳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护岸及植物的总结与筛选
    4.1 护岸部分总结
        4.1.1 常见护岸分布
        4.1.2 护岸部分总结
    4.2 植物部分的总结与筛选
        4.2.1 筛选原则
        4.2.2 水陆交错带上的植物景观评价
        4.2.3 水陆交错带上适宜的植物
    4.3 结构型式+植物配置方式推荐
        4.3.1 松木桩护岸
        4.3.2 石笼护岸
        4.3.3 竹片护岸
        4.3.4 生态袋护岸
        4.3.5 自然原型护岸
        4.3.6 块石护岸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态护岸景观的综合评价
    5.1 评价方法
        5.1.1 专家评价法
        5.1.2 AHP层次分析法
        5.1.3 FCE模糊评价法
        5.1.4 FAHP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
    5.2 评价内容分析
    5.3 评价指标分析
        5.3.1 功能性指标
        5.3.2 景观性指标
        5.3.3 生态性指标
        5.3.4 经济性指标
    5.4 绘制层次模型
    5.5 评价步骤
        5.5.1 设置调查问卷
        5.5.2 权重的确定
    5.6 评分标准的确立
        5.6.1 评价指标标准选取依据和方法
        5.6.2 评价等级划分
        5.6.3 量化评分标准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典型案例分析—余杭塘河
    6.1 综合现状分析
        6.1.1 概况
        6.1.2 现状分析
    6.2 目标与战略
        6.2.1 设计定位
        6.2.2 设计理念
    6.3 生态护岸景观设计原则
    6.4 生态护岸景观设计思路
        6.4.1 满足功能需要
        6.4.2 采取生态化措施
    6.5 具体措施
        6.5.1 生态护岸的建设
        6.5.2 水陆交错带的生态景观建设
    6.6 项目优秀示范点
        6.6.1 示范点一
        6.6.2 示范点二
        6.6.3 示范点三
        6.6.4 示范点四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8)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 引言
1 隧道工程建设成就与展望(山东大学李术才老师提供初稿)
    1.1建设历程
    1.2 建设现状
    1.3 技术发展与创新
        1.3.1 勘测与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1.3.2 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
        1.3.3 隧道工程防灾和减灾技术的进步
        1.3.4 隧道工程结构新材料与运营管理的进步
    1.4 展望
        (1)隧道全寿命与结构耐久性设计
        (2)隧道精细化勘测与地质预报
        (3)岩溶隧道灾害预测预警与控制技术
        (4)水下隧道建设关键技术
        (5)复杂及深部地层大型掘进机施工关键技术
        (6)岩爆与大变形灾害预测预警与控制技术
2 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
    2.1 钻爆法(山东大学李术才、李利平老师,长安大学陈建勋、罗彦斌老师提供初稿)
        2.1.1 设计理论
        2.1.1.1 古典压力理论
        2.1.1.2 弹塑性力学理论
        2.1.1.3 新奥法理论
        2.1.1.4能量支护理论
        2.1.1.5 其他理论
        2.1.2 设计模型
        2.1.2.1 荷载-结构模型
        2.1.2.2 地层-结构模型
        (1)解析法
        (2)数值法
        2.1.3 设计方法
        2.1.3.1 工程类比法
        2.1.3.2 信息反馈法
        2.1.3.3综合设计法
        2.1.4 设计参数
        2.1.5 小结
    2.2 盾构工法(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提供初稿)
        2.2.1 盾构隧道管片选定及设计
        2.2.1.1 管片类型、接头方式的选择
        2.2.1.2 管片结构设计
        2.2.1.3 管片防水设计
        2.2.2盾构的构造、设计与选型
        2.2.2.1盾构主体设计
        2.2.2.2 盾构刀盘刀具的设计
        2.2.2.3 盾构其他部分的构造与设计
        2.2.2.4 盾构选型
        2.2.3 开挖面稳定
        2.2.4 盾构掘进控制设计
        2.2.4.1 盾构掘进参数控制
        2.2.4.2 盾构掘进姿态控制
        2.2.5 小结
    2.3 沉管工法(同济大学丁文其老师提供初稿)
        2.3.1 沉管管段设计
        2.3.2 防水与接头设计
        2.3.3抗震设计
        2.3.4 防灾研究
    2.4 明挖法(北京工业大学张明聚、郭雪源老师提供初稿)
        2.4.1 明挖隧道基坑设计的主要内容
        2.4.2 设计理论———土压力理论
        2.4.3 设计模型
        2.4.4 设计方法
        2.4.4.1 围护结构设计方法
        2.4.4.2 内支撑体系设计方法
        2.4.4.3 基坑稳定性设计方法
        2.4.4.4 基坑变形控制设计方法
        2.4.5 其他
    2.5 抗减震设计(西南交通大学何川、耿萍、张景、晏启祥老师提供初稿)
        2.5.1 隧道震害
        (1)隧道震害的类型
        (2)隧道震害原因
        (3)隧道震害影响因素
        2.5.2 抗震计算方法
        2.5.2.1 静力法
        2.5.2.2 反应位移法
        2.5.2.3 时程分析法
        2.5.3 抗减震构造措施
        2.5.3.1 抗震构造措施
        2.5.3.2 减震构造措施
        2.5.4 小结
3 隧道施工技术
    3.1 钻爆法(山东大学李术才、李利平老师,长安大学陈建勋、罗彦斌老师,西南交通大学杨其新老师提供初稿)
        3.1.1 钻爆法施工的发展与现状
        3.1.2隧道钻爆开挖技术
        3.1.3 隧道支护技术
        3.1.4 监控量测
        3.1.5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3.1.6 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防控技术
        3.1.7 小结
    3.2盾构工法(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提供初稿)
        3.2.1 盾构始发、到达技术
        (1)盾构始发技术
        (2)盾构到达技术
        (3)端头加固
        3.2.2盾构掘进技术
        (1)开挖面稳定控制
        (2)盾构掘进姿态控制
        (3)刀具磨损检测
        3.2.3 管片拼装技术
        3.2.5 壁后注浆技术
        3.2.5带压进仓技术
        3.2.6 地中对接技术
        3.2.7 特殊地层条件施工技术
        3.2.8 盾构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刀具磨损问题
        (2)管片上浮问题
        (3)高水压、长距离、大直径盾构隧道问题
        3.2.9 盾构施工新技术展望
    3.3 TBM隧道修建技术(北京交通大学谭忠盛老师提供初稿)
        3.3.1 概述
        3.3.2 TBM的工程应用
        3.3.3 TBM制造技术
        3.3.3.1 TBM刀盘刀具研制
        3.3.3.2 大坡度煤矿斜井TBM研制
        3.3.3.3 大直径多功能TBM研制
        3.3.3.4 小型TBM研制技术
        3.3.3.5 TBM再制造技术
        3.3.4 TBM隧道地质勘察技术
        3.3.5 TBM施工选型技术
        3.3.6 TBM洞内组装及拆卸技术
        3.3.7 TBM掘进技术
        3.3.7.1 敞开式TBM掘进
        (1)刀盘刀具设置技术
        (2)不良地质段TBM施工技术
        3.3.7.2 护盾式TBM掘进技术[373-379]
        (1)护盾TBM卡机脱困技术
        (2)护盾TBM预防卡机技术
        3.3.8 TBM长距离出渣运输技术
        3.3.9 TBM施工测量技术
        3.3.10 TBM支护技术[385-387]
        (1)衬砌与TBM掘进同步技术
        (2)复合衬砌施工技术
        (3)管片拼装技术
        3.3.11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88-390]
        3.3.12 TBM新技术展望[337,388-391]
    3.4沉管工法(同济大学丁文其老师提供初稿)
        3.4.1 地基处理
        3.4.2 管节制作
        3.4.3 管节沉放对接
    3.5 明挖法(北京工业大学张明聚、郭雪源老师提供初稿)
        3.5.1 施工原则
        3.5.2 围护结构施工技术
        3.5.2.1 土钉支护施工技术
        3.5.2.2 锚索支护施工技术
        3.5.2.3 灌注桩施工技术
        3.5.2.4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3.5.2.5 钢板桩施工技术
        3.5.2.6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3.5.2.7 双排桩施工技术
        3.5.2.8 微型钢管桩施工技术
        3.5.2.9 SMW施工技术
        3.5.2.10 旋喷桩施工技术
        3.5.3 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3.5.3.1 内支撑施工技术
        3.5.3.2 锚索(杆)施工技术
4 隧道运营环境与安全管理
    4.1 运营环境
        4.1.1 运营通风(长安大学王亚琼、王永东老师,兰州交通大学孙三祥老师提供初稿)
        4.1.1.1 隧道通风污染物浓度标准研究
        4.1.1.2 横向通风研究
        4.1.1.3 纵向通风研究
        4.1.1.4 互补式纵向通风研究
        4.1.1.5 特殊隧道工程通风研究
        (1)高海拔公路隧道
        (2)沙漠隧道
        (3)曲线隧道
        (4)城市隧道
        4.1.1.6 通风控制模式研究
        4.1.1.7隧道通风数值模拟
        4.1.1.8 隧道通风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4.1.1.9 隧道通风现场测试分析
        4.1.1.10 通风理论及软件设计研究
        4.1.2 隧道运营照明(西南交通大学郭春老师、长安大学王亚琼老师提供初稿)
        4.1.2.1 隧道照明光源研究
        4.1.2.2 隧道照明适用性研究
        4.1.2.3 隧道照明节能与安全研究
        4.1.2.4 隧道照明控制模式研究
        4.1.2.5 照明仿真计算及测试
        4.1.3 隧道运营环境研究展望
    4.2 防灾救灾(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长安大学王永东老师,中南大学易亮老师提供初稿)
        4.2.1 隧道火灾
        4.2.1.1 隧道火灾发展规律研究
        4.2.1.2 隧道火灾救援与人员逃生
        4.2.1.3 隧道衬砌结构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4.2.1.4 隧道路面材料阻燃技术
        4.2.2 隧道防爆
        4.2.2.1 隧道内爆炸
        4.2.2.2 隧道外爆炸
        4.2.3 隧道防水
        4.2.3.1隧道水灾害机理研究
        4.2.3.2 隧道水灾防治研究
        (1)水灾害预报探测技术
        (2)突水灾害的治理技术
        4.2.4 隧道防冻
        4.2.4.1 冻胀机理分析和冻胀力研究
        4.2.4.2 寒冷地区隧道温度场
        4.2.4.3 隧道冻害防治研究
    4.3 病害(重庆交通大学张学富、周杰老师提供初稿)
        4.3.1 隧道病害的种类
        4.3.2 隧道病害的分级
    4.4 维护与加固(重庆交通大学张学富、周杰老师提供初稿)
        4.4.1 衬砌加固
        4.4.2 套拱加固
        4.4.3 注浆加固
        4.4.4 换拱加固
        4.4.5 裂缝治理
        4.4.6 渗漏水治理
5 结语

(9)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TABLE OF CONTENTS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现实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现实意义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1.3.1 时空范畴的界定
        1.3.2 关于“景观”
        1.3.3 “实践”的广义与狭义辨析
        1.3.4 情境:实践的主客观环境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路线
2 本研究的背景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景观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2.1.1 社会实践观的引入
        2.1.2 反思:本研究的理论基点
    2.2 相关研究概况
        2.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2.3 “实践情境——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理论框架
        2.3.1 框架由来
        2.3.2 元素构成
        2.3.3 工具分析
        2.3.4 方法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景观的实践情境透视
    3.1 情境一:社会变革与先导因素的影响
        3.1.1 中国景观实践的社会背景
        3.1.2 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影响
        3.1.3 中西方景观文化的嫁接
        3.1.4 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3.2 情境二:学科及行业的发展
        3.2.1 中国景观的学科起源(1951—1978)
        3.2.2 学科专业名称的历次变化(1982—2011)
        3.2.3 学术组织与代表性期刊的影响(1983—2013)
    3.3 情境三:主要实践内容与特征
        3.3.1 从统一走向震荡:传统园林当代转型的思想历程
        3.3.2 适从与嬗变:地域性景观实践
        3.3.3 移植与羁绊:“西学东渐”的影响
        3.3.4 从小环境(园林景观)到大环境(城市生态环境)
    3.4 情境四:代表性实践者的实践脉络
        3.4.1 “中国式”继承
        3.4.2 “大思想”的传播
        3.4.3 景观实践的发轫
        3.4.4 殊途同归的探索
    3.5 本章小结
4 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实践:惯习角度的实践反思
    4.1 惯习:“性情倾向系统”
        4.1.1 惯习的涵义
        4.1.2 惯习的历史持久性特征
    4.2 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背景
        4.2.1 “传统复兴”的社会背景
        4.2.2 对传统园林局限性的反思
        4.2.3 传统园林当代转型的必要性
    4.3 继承惯习与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
        4.3.1 继承惯习的形成
        4.3.2 当代转型中的两次继承惯习
    4.4 继承惯习的晦蚀:僵化实践
        4.4.1 形式模仿
        4.4.2 片断移植
        4.4.3 主题叙述
    4.5 当代转型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4.5.1 转型中的问题根结
        4.5.2 外来文化的误导
        4.5.3 “双重历史性”:对传统园林应有的当代认知
    4.6 启示:建立创新惯习的实践视阈
    4.7 本章小结
5 景观存在本体的表象化实践:场域角度的实践反思
    5.1 场域:“社会实践空间”
        5.1.1 场域的涵义
        5.1.2 场域的社会关系特征
        5.1.3 场域与惯习的双向模糊关系
    5.2 景观与景观场域
        5.2.1 景观的场域逻辑
        5.2.2 景观场域的形成
    5.3 存在本体的表象化实践特征
        5.3.1 权力场域影响下的异化表达
        5.3.2 存在本体沦为表象化图像
        5.3.3 消费场域影响下的拜物特征
        5.3.4 表象化的的明星效应
    5.4 表象化实践一:中国“城市美化运动”
        5.4.1 西方“城市美化运动”来到中国
        5.4.2 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表象化范式
        5.4.3 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场域动因剖析
    5.5 表象化实践二:时尚景观
        5.5.1 时尚景观的产生
        5.5.2 时尚景观的表象化范式
        5.5.3 时尚景观的场域动因剖析
    5.6 存在本体的表象化畸变
        5.6.1 城市景观的特色湮灭
        5.6.2 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5.6.3 景观存在与人本精神相悖离
        5.6.4 本体意义被形式语言消解
        5.6.5 景观的社会价值被曲解
    5.7 本章小结
6 重新发轫:迈入反思性实践的中国景观
    6.1 再反思:中国景观的悖论和困厄
        6.1.1 巨变中的“冷思考”
        6.1.2 表象繁荣与科学发展的悖论
        6.1.3 中国景观的现实困厄
    6.2 困厄自赎:以反思性为基本原则的实践超越
    6.3 价值回归:立基本体的反思性思想实践
        6.3.1 景观本体取向的转变
        6.3.2 摆脱学科名称的纷争困扰
        6.3.3 从“学者”到“反思性实践者”
    6.4 反思性设计实践的策略与方法
        6.4.1 本体价值的深度挖掘
        6.4.2 传统转型的理性创新
        6.4.3 地域特色的内在追求
        6.4.4 生态探索的求真务实
        6.4.5 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
    6.5 走向新景观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思之道路,自行不息”
    7.1 反思之于景观实践的启示
    7.2 推动“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往复前行
    7.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7.4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表索引
附录B 1978—2013中国景观大事记
附录C 人名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城市滨水区节约型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综合
        1.4.2 论证分析
        1.4.3 实践检验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滨水区
        2.1.2 节约型景观
    2.2 国内外研究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3 存在的问题及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2.3.1 存在的问题
        2.3.2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第三章 城市滨水区与节约型景观
    3.1 节约型景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1.1 节约型景观的提出
        3.1.2 节约型景观的思想内涵
        3.1.3 节约型景观的目标
        3.1.4 节约型景观的分类
    3.2 城市滨水区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3.2.1 恢复、完善城市生态体系
        3.2.2 提升城市形象
        3.2.3 城市公共开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3.2.4 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3.3 城市滨水区与节约型景观的关系
        3.3.1 城市滨水区建设节约型景观的必要性分析
        3.3.2 城市滨水区建设节约型景观的必然性分析
        3.3.3 城市滨水区建设节约型景观的可行性分析
        3.3.4 城市滨水区节约型景观的应用案例分析
第四章 城市滨水区节约型景观设计概述
    4.1 城市滨水区节约型景观设计的理论依据
        4.1.1 循环经济理论的内涵与启示
        4.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与启示
        4.1.3 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内涵与启示
    4.2 城市滨水区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4.2.1 经济性原则
        4.2.2 乡土性原则
        4.2.3 保护性原则
        4.2.4 恢复性原则
        4.2.5 循环再生性原则
    4.3 城市滨水区节约型景观设计的控制要素
        4.3.1 生态层面要素
        4.3.2 技术层面要素
        4.3.3 人文层面要素
第五章 城市滨水区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实施途径探讨
    5.1 绿地设计层面上节约途径探讨
        5.1.1 场地竖向的节约设计
        5.1.2 滨水岸线与断面的节约设计
        5.1.3 地面铺装的节约设计
        5.1.4 滨水绿化的节约设计
        5.1.5 环境小品的节约设计
        5.1.6 夜景灯光的节约设计
    5.2 工程技术层面上节约途径探讨
        5.2.1 滨水生态驳岸的应用
        5.2.2 退化湿地群落的恢复
        5.2.3 人工湿地的营建
        5.2.4 人工浮床技术的应用
        5.2.5 与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相结合
    5.3 人文层面上保障途径探讨
        5.3.1 树立正确节约观念
        5.3.2 加强管理监督工作
        5.3.3 创新投、融资机制
        5.3.4 社会公众广泛参与
    5.4 小结
第六章 实践案例——千岛湖滨水带节约型景观设计
    6.1 千岛湖滨水带建设的意义和设计宗旨
        6.1.1 意义
        6.1.2 设计宗旨
    6.2 项目概况
        6.2.1 项目区位
        6.2.2 现状分析
    6.3 节约型景观设计策略
        6.3.1 设计原则
        6.3.2 设计策略
    6.4 节约型景观设计手法
        6.4.1 节约与绿地景观的融合
        6.4.2 节约与工程技术的融合
        6.4.3 节约与人文保障的融合
    6.5 感悟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致谢

四、城市道桥与防洪技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津市毛里湖辛家台溪景观生态恢复规划[D]. 彭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8(01)
  • [2]结合SWMM模型的杨凌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探究[D]. 张鹏辉. 长安大学, 2018(01)
  • [3]城市雨水利用模式研究与工程示范[D]. 那健.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2)
  • [4]中新广州知识城生态城区规划与建设实践反思[D]. 卫建彬.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5]基于绿色街道理论对京杭大运河杭州拱宸桥段街道的景观改造研究[D]. 马岚. 浙江大学, 2017(01)
  • [6]大众文化视域下移动电视传播效果与理论研究 ——以央视市场研究CTR对重庆移动电视媒体效果评估为例[D]. 黄家伟. 西南大学, 2016(02)
  • [7]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景观营造及评价研究[D]. 王菁菁. 浙江大学, 2016(09)
  • [8]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5(05)
  • [9]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D]. 林墨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10]城市滨水区节约型景观设计研究[D]. 董秋燕.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城市道路、桥梁与防洪技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