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跳高比赛中紧张心理状态的出现及其克服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垚[1](2020)在《浅析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对百米成绩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田径是一项重要的运动项目,其中以百米短跑最具爆发力,是受状态影响最深的一项运动。良好的状态能够促使运动员发挥出最大程度的优势,而不良的状态则会直接影响短跑的成绩。对男子田径百米短跑和女子田径百米短跑的运动员赛前状态进行比较调查研究,发现在不良状态下,百米短跑运动员的成绩受到较大影响,没有正常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为更好的调节百米短跑运动员的心态,提出赛前调节法和临赛调节法两种不同的方法,为往后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茹巧凤[2](2017)在《跨栏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探析》文中提出在田径运动项目中,跨栏跑运动员需掌握的技术环节较为复杂,不仅要求其克服跑动过程中身体重心波动过大,将步幅与跑动节奏相协调,还要迅速的完成跑跨结合等技术动作等。在跑动过程中,运动员承受着相当大的心理压力,不仅是担心每个攻栏动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更是担心步幅大小、跑跨技术动作稍有误差就将影响最终成绩排名。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以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相关知识为理论基础,结合跨栏运动的特质,对跨栏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进行探索分析,以期为我国跨栏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提供技术帮助及理论支撑,提高其竞技水平,在比赛中发挥最佳状态。
韩健健[3](2016)在《心理调控在摔跤运动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说明摔跤是对抗性很强的一项运动,别看好像都是拳脚功夫,但其实摔跤对两方运动员的心态和体力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伴随着摔跤比赛技术和战术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心理态度对比赛的名次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文章从心理学的方向出发,对摔跤运动员比赛之前可能会产生的心里压力进行分析,希望能通过这次分析来推进中国摔跤运动的发展史。
祝捷[4](2016)在《我国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是赛艇运动员在长期的训练与比赛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的内在机制或加工,是对赛艇运动情境中对动作操作具有重要影响的感知觉线索做出快速、准确判断以及处理的能力。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知觉运动技能对于运动员竞技成绩具有重要影响,并日益重视专项知觉运动技能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当前国内关于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理论研究尚处探索阶段,有关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实证研究更鲜有涉及,在我国赛艇训练设施、运动员体能素质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当下,成为制约我国赛艇运动发展的掣肘。因此,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将丰富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理论研究,为赛艇运动员专项心理训练提供可借鉴的重要参考。鉴于此,本研究对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结构、测评工具、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理论与实证分析。首先,在借鉴信息加工理论和人体动作表现认知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文献和访谈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建构了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概念内涵与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测评问卷。同时,通过对我国十个省市464名赛艇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完成了对我国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特征的实证分析,探索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发展趋势与水平差异原因。最后,基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视角探讨了目标定向对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影响机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通过深度访谈及编码分析的方法,对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内涵结构进行了研究,构建了 3个主维度12个子维度的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结构模型。3个主维度分别是自身状态知觉运动技能、艇身状态知觉运动技能和桨状态知觉运动技能。其中自身状态知觉运动技能由自身体能和自身用力状态知觉2个二级维度组成;艇身状态知觉技能由艇平衡、艇音、滑座运动和艇速4个二级维度组成;桨状态知觉运动技能由划桨效果、桨力、桨频和划桨动作知觉运动技能4个二级维度组成。(2)在质性研究基础上结合赛艇专项技术特征研制了《我国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测评》问卷,问卷分为赛艇运动员自身状态知觉运动技能、艇身状态知觉运动技能和桨状态知觉运动技能三个分量表,共计34个条目,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后续实证研究的测量工具,适合在赛艇运动队中推广应用。(3)使用自编问卷对我国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特征进行测量发现:自身体能状态知觉运动技能得分相对最高,而艇音知觉运动技能相对最低。不同运动等级的运动员在三个一级维度上差异较为一致,二级维度方面自身体能、自身用力、艇速状态、桨频状态和划桨动作5个专项知觉运动技能能很好地区分出健将级和一级运动员。训练年限在9年以上的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一级和二级维度得分均高于5-8年和1-4年的运动员。9年训练期是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训练的关键时间节点。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组运动员各维度均分及总体均分高于高中学历组运动员并显着高于初中及以下学历组运动员。(4)目标定向能够正向影响专项知觉运动技能,表明赛艇运动员高任务目标定向取向有利于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提升。任务目标定向通过运动员投入影响专项知觉运动技能,运动员投入起部分中介作用,通过树立运动员任务目标定向,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投入水平,进而提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本研究构建的中介效应模型对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解释力较好,为探索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实践训练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苗伟[5](2016)在《男子跳远运动员踏板准确性分析 ——以山西省第二十届田径运动会体育院系组前八名为例》文中提出跳远踏板准确性是决定跳远运动员获得比赛资格或获得继续参与比赛的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这个技术环节的质量和运动员掌握的熟练度是一个存在了很久,同时也研究了很久也不能够很好解决的运动过程中的问题。跳远踏板准确性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基层运动员中,同样也存在于世界级的高水平运动员,这个技术环节中的问题是一个存在于高级和基层运动员的带有共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2015年在中国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的跳远比赛中,因踏板准确性的问题使运动员错失好成绩的现象比比皆是,许多优秀的运动员都在踏板环节出现了很多失误,导致比赛成绩不理想。跳远项目的比赛往往会因为细小的失误和微妙的差距就会导致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发生变化,许多身体素质出众以及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常常在比赛中因为踏板不准确的问题上出现失误而导致其未能跳出更好的成绩或者是失去夺取一枚奖牌的机会。在我国国内举行的一些体育赛事中,运动员跳远助跑的准确性比较差,成功率较低,这也是阻碍我国跳远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原因之一。山西省大学生运动会是一个规格较高的运动会,是由山西省教育厅主办的高规格的运动赛事。其中运动员涵盖了高水平运动员(外训的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系统学习过高中课程但没有在全国注册过)等专业的运动员和学生运动员所组成的运动会。针对山西省第二十届大、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的跳远助跑稳定性较差以及试跳成功率低的现象进行分析,寻找运动员在比赛时助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提出建议。比赛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应该充分引起教练员以及运动员的重视,并值得我们去探讨。通过对本论文的研究中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在本次比赛中,前八名运动员进行的34次试跳中有13次试跳没有准确踏上起跳板,占总试跳次数的38.24%,其中有两名运动员在决赛中三次试跳全部犯规,说明本次跳远比赛中运动员踏板不准确的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在后三跳中更为明显。2、前八名运动员有三名运动员采用的是站立式的起动方式,有五名运动员采用的是行进间的起动方式。采用站立式起动方式的运动员踏板准确率达到了71.43%,采用行进间起动方式的踏板准确率是59.26%,由此可以看出采用站立式起动方式的踏板准确率要高于行进间起动方式。3、运动员助跑起动之后前三步的总步长的波动幅度与踏板准确性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运动员前三步总步长的大小与其标准前三步总步长的波动越小,踏板准确率越高,反之,踏板准确率就越低。4、八名运动员倒四步、倒三步趾-板距的标准差与最后一步趾-板距的标准差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小,倒二步趾-板距标准差与最后一步趾-板距标准差的相关系数较大,且两者之间在P值上也小于0.05,这就可以看出倒二步的趾-板距与运动员准确踏板的相关性最高,是运动员准确踏板的关键。在最后三步的助跑中,步长调整的方式因人而异,步长变化有三种情况:(1)倒3<倒2,倒2>倒1;(2)倒3>倒2,倒2<倒1;(3)倒3<倒2,倒2<倒1。从最后两步的差值与踏踏准确性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最后两步的差值越小,踏板准确率越高,反之,踏板准确率就越低,但对最后两步的差值与运动员跳远成绩的分析来看,最后两步的差值与跳远成绩之间不存在显着性(P>0.05),说明最后两步的步长变化不是衡量能否取得好成绩的标志。5、运动员在比赛中前三步的步幅不固定导致助跑的速度不稳定,进而导致了助跑节奏的不稳定,在助跑最后四步出现了刻意加大、缩小步幅或者捣步子的现象,加大了踏板的不稳定性。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不论采用哪种起动方式,都应该控制好起动时的身体姿势,特别是采用行进间起动方式的运动员,应在起动时控制好身体的身体姿势与踏第一标志点的准确性。2、运动员在助跑时要严格控制好起动之后前三步的步幅以及前三步的总步长,在比赛中尽可能的将前三步总步长与平时训练时的固定步长之间的误差控制到最小,便于其将踏板误差控制到最小。3、教练员在对运动员最后四步的训练中应重视最后四步的趾-板距的训练,固定运动员每步落点与起跳板之间的距离。助跑最后三步的步长变化要根据运动员的技术特点而定,但最后三步的步长应给以固定,保证运动员在最后三步助跑时不会出现刻意拉大步幅或者捣小步子的现象。教练员在对运动员最后两步的训练中应尽量减小最后两步之间的差值,确保运动员最后能准确踏板。4、助跑节奏的训练中要强调起动之后前三步助跑的稳定性,为助跑最后四步的稳定性奠定基础,进而保证运动员能准确上板。
吴力勉[6](2015)在《浅谈中职生篮球运动员赛前紧张及克服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篮球运动发展要求运动员不仅具备良好技、战术水平,还应具备良好的竞赛心理素质,为使中职生篮球运动员在篮球角逐中具有卓异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自己的身体,技术,战术水平,我们必需看重和增强对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训练。该文通过具体的分析研究后提出了针对性的训练调控方法,供广大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训练参考。
胡志[7](2015)在《浅析跳远比赛时的心理障碍及克服》文中指出在跳远比赛中,心理因素对跳远动作的完成情况以及对踏板准确性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优秀的跳远运动员在技术和身体素质日益接近的今天,在同等的情况下一名拥有良好竞技心理素质的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心理素质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潜力的发挥,决定着最后成绩的好坏。在平常的训练中对心理素质的针对性训练就变得尤为重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比较法等方法,对跳远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分析,概括出了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障碍种种表现及其克服方法。
叶胜[8](2014)在《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调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摔跤是同场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双方运动员对抗激烈,变化多端,对运动员的体能、心智能力的要求较高,随着摔跤比赛技战术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比赛结果的影响越来越大。文章拟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摔跤运动员赛前可能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在了解运动员不良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提出稳定情绪法、合理比赛目标法、树立信心,激发斗志法、模拟训练法、专门化知觉训练、语言激励法、表象训练法、活动调节法、自我暗示法的赛前心理调控方案,希望通过本研究对摔跤运动的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参考,促进我国摔跤运动的发展。
吴雪[9](2012)在《浅谈赛前状态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及其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网上调查法、访谈法和比较法等方法,对乒乓球运动员赛前诊断做好调查与科学分析,通过查找、搜集、鉴别、整理出对乒乓球运动员有关赛前状态的影响因素及其克服方法。对不同年龄、性别的乒乓球运动员赛前状态进行比较,分析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通过科学诊断分析乒乓球运动员赛前状态,对加强运动员在乒乓球比赛中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调节不良的赛前状态,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
翟丽[10](2011)在《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跳远专选学生踏板准确性教学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跳远项目在当今水平相当接近的激烈竞争中,胜负往往只由几厘米所决定。在许多比赛中,跳远运动员因踏板不准确而犯规或踏不上板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使许多有实力的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失败,痛失好名次的机会,使本来可以更好的成绩打了较大的折扣。国内外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在踏板准确性方面都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相比之下我国运动员在这方面与国外运动员差距较大。这种情况的存在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是我国运动员在技术训练中对踏板准确性要求不严。大量事实表明,跳远踏板准确率差、成功率低是影响我国跳远成绩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针对跳远踏板准确性的问题,根据影响跳远学生踏板准确性的因素,进行有效的针对性教学,使得学生在保证助跑水平速度的同时,肢体的准确分辨能力与控制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本文试图通过踏标记的教学方法,再从影响跳远学生踏板准确性的因素出发,结合运动训练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再查阅文献,设计出一套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跳远专修学生进行实验性教学,通过12周的教学再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实验结果表明,踏标记教学对提高跳远专选学生助跑踏板准确性有着很明显的效果。2踏标记教学法可以提高跳远专选学生的助跑技术,稳定助跑节奏,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跳远专选学生踏板的准确性。3踏标记教学法可以提高跳远专选学生的心理素质,当学生进行跳远助跑踏板练习时,适当加入合理的心理教学,能够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便自身能够稳定的控制,冷静对待每一次试跳,提高助跑踏板的准确性。针对以上结果提出一些建议在采用踏标记教学法进行助跑节奏稳定性练习时,应在固定助跑距离、起动方式、助跑加速方式、助跑节奏的情况下进行练习,形成快速稳定的助跑,更有利于提高助跑踏板的准确性。
二、跳高比赛中紧张心理状态的出现及其克服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跳高比赛中紧张心理状态的出现及其克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对百米成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赛前状态对百米成绩的影响 |
2 影响百米短跑运动员不良赛前状态的因素 |
3 克服百米短跑运动员赛前不良状态的方法 |
4 赛前主要调整方法 |
(1)心理训练法 |
(2)实战训练法 |
(3)现场考核法 |
5 比赛现场调整方法 |
(1)肌肉放松法 |
(2)呼吸调整法 |
(3)自我暗示法 |
6 结论 |
7 建议 |
(2)跨栏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心理技能训练在跨栏跑中的必要性 |
2 影响跨栏运动员心理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 |
3 跨栏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方法探讨 |
3.1 跨栏表象训练法 |
3.2 心理暗示训练法 |
3.3 集中注意力训练 |
(3)心理调控在摔跤运动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赛前心理 |
2 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归纳 |
2.1 比赛之前精神紧绷或者是精神太过于活跃 |
2.2 赛前缺乏自信 |
2.3 比赛之前过于自大 |
2.4 赛前情绪消极低落 |
3 针对摔跤运动员不良心态的调整方法 |
3.1 稳定情绪法 |
3.2 树立信心,激发斗志法 |
3.3 模拟训练法 |
3.4 语言激励法 |
4 结语 |
(4)我国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赛艇运动的发展与挑战 |
1.2 专项知觉运动技能源起与作用 |
1.3 赛艇的专项特征与知觉技能 |
1.4 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研究价值与可行性 |
2 文献综述 |
2.1 知觉运动技能相关概念 |
2.1.1 运动技能 |
2.1.2 知觉运动技能 |
2.1.3 专门化知觉 |
2.1.4 专项知觉运动技能与专门化知觉的概念辨析 |
2.2 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理论基础 |
2.2.1 信息加工理论 |
2.2.2 人体动作表现认知模型 |
2.2.3 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认知加工模型 |
2.3 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测量方法 |
2.3.1 基于眼动仪器的测量方法 |
2.3.2 基于录像视频的模拟决策测量方法 |
2.3.3 基于自陈问卷的测量方法 |
2.4 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特征 |
2.4.1 运动员与非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比较 |
2.4.2 新手运动员与专家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比较 |
2.4.3 不同项目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比较 |
2.4.4 单个项目优秀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特征 |
2.5 专项知觉运动技能形成的影响因素 |
2.5.1 视觉对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影响 |
2.5.2 预期线索对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影响 |
2.5.3 注意力对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影响 |
2.5.4 成就目标定向对知觉运动技能的影响 |
2.6 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训练方法 |
2.6.1 基于录像视频的信息遮蔽训练方法 |
2.6.2 基于眼动仪的眼动训练方法 |
2.6.3 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其他训练方法 |
2.7 已有研究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
2.7.1 阐释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概念与属性 |
2.7.2 拓展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研究内容与范式 |
2.7.3 探索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形成机制 |
2.7.4 探寻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培养途径 |
2.8 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扎根理论分析方法 |
3.3.2 文献资料法 |
3.3.3 访谈法 |
3.3.4 德尔菲法 |
3.3.5 问卷调查法 |
3.3.6 数理统计分析法 |
3.4 研究技术路线 |
4 研究一: 基于扎根理论的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结构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研究过程 |
4.3 研究结果 |
4.3.1 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开放式编码 |
4.3.2 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主轴编码 |
4.3.3 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选择性编码 |
4.4 分析讨论 |
4.5 研究小结 |
5 研究二: 我国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测评问卷研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结果 |
5.3.1 问卷初步编制与修订 |
5.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5.3.3 验证性因素分析 |
5.4 分析讨论 |
5.4.1 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概念 |
5.4.2 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结构 |
5.5 研究小结 |
6 研究三: 我国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特征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研究工具 |
6.3 研究结果 |
6.3.1 我国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技能水平总体特征分析 |
6.3.2 我国赛艇运动员自身状态知觉运动技能的特征分析 |
6.3.3 我国赛艇运动员艇身状态知觉运动技能的特征分析 |
6.3.4 我国赛艇运动员桨状态知觉运动技能的特征分析 |
6.4 分析讨论 |
6.4.1 我国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总体情况 |
6.4.2 我国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在性别上的差异情况分析 |
6.4.3 我国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在不同学历水平上的差异情况分析 |
6.4.4 我国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在不同训练年限上的差异情况分析 |
6.4.5 我国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在不同运动等级上的差异情况分析 |
6.5 研究小结 |
7 研究四: 赛艇运动员目标定向对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作用机制研究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研究工具 |
7.3 研究结果 |
7.3.1 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
7.3.2 研究假设模型检验 |
7.4 分析讨论 |
7.4.1 目标定向对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直接作用 |
7.4.2 运动员投入在任务目标定向和专项知觉运动技能之间的中介作用 |
7.5 研究小结 |
8 综合讨论 |
8.1 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概念内涵 |
8.1.1 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本质内涵及其理论解释 |
8.1.2 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研究范式的合理性 |
8.1.3 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 |
8.2 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结构分析 |
8.2.1 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结构的特征 |
8.2.2 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与赛艇技术特征的吻合性 |
8.2.3 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结构对运动技能训练的启示 |
8.3 我国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特征分析 |
8.3.1 我国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性别特征 |
8.3.2 我国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学历特征 |
8.3.3 我国赛艇运动员知觉运动技能训练阶段性特征 |
8.4 赛艇运动员目标定向对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作用机制研究 |
8.4.1 目标定向对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的重要影响 |
8.4.2 训练投入的关键中介作用 |
8.4.3 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训练方法启示 |
8.5 研究创新与主要贡献 |
8.6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 |
9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赛艇教练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及其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件2: 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及其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件3: 赛艇教练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及其影响因素访谈结果摘录 |
附件4: 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及其影响因素访谈结果摘录 |
附件5: 我国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测评问卷 |
附件6: 图索引 |
附件7: 表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男子跳远运动员踏板准确性分析 ——以山西省第二十届田径运动会体育院系组前八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踏板的设定对跳远运动项目的重要意义 |
1.2 踏板准确性对跳远比赛成绩影响原因分析 |
1.3 国内外高规格赛事中运动员踏板不准确的现象分析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文献综述 |
3.1 跳远踏板准确性对跳远成绩重要性的研究综述 |
3.2 跳远助跑对踏板准确性影响的研究综述 |
3.3 跳远助跑技术各环节的研究综述 |
3.3.1 助跑起动方式对踏板准确性的影响 |
3.3.2 助跑起动后前三步助跑对踏板准确性的影响 |
3.3.3 助跑加速方式对踏板准确性的影响 |
3.3.4 助跑节奏对踏板准确性的影响 |
3.3.5 最后四步助跑对踏板准确性的影响 |
3.4 国外专家学者对助跑踏板准确性的研究概况 |
4 研究对象和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录像观察法 |
4.2.3 数理统计法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调查对象身体形态分析 |
5.2 跳远踏板准确性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
5.2.1 参加本次大运会比赛中跳远运动员的踏板准确率分析 |
5.2.2 跳远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踏板损失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
5.3 助跑起动方式的相关分析 |
5.3.1 助跑起动方式的作用 |
5.3.2 助跑起动方式对踏板准确率的影响 |
5.4 助跑加速方式的相关分析 |
5.4.1 助跑加速方式 |
5.4.2 助跑起动之后前三步步长 |
5.5 助跑最后四步的分析 |
5.5.1 助跑最后四步趾-板距的分析 |
5.5.2 助跑最后三步步长变化特征及其对踏板准确性和跳远成绩的影响 |
5.6 助跑节奏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浅谈中职生篮球运动员赛前紧张及克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紧张焦虑机理 |
3 . 2 赛前紧张和焦虑产生的原因 |
4 对策 |
4 . 1 克服赛前紧张和焦虑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
(1)增强竞赛信心、树立正确的胜负观。 |
(2)自然适应的心理训练法。 |
(3)激励调节法。 |
(4)回忆过去成功的比赛及技术. |
5 结语 |
(7)浅析跳远比赛时的心理障碍及克服(论文提纲范文)
1 心理因素对跳远成绩的影响 |
2 跳远比赛中心理障碍的几种现象及克服方法 |
2 . 1 心理过度紧张的克服方法 |
2.1.1 表象放松法 |
2.1.2 自我暗示放松法 |
2.1.3 阻断思维法 |
2.1.4 音乐调节法 |
2.1.5 排尿调节法 |
2 . 2 情绪消极的克服方法 |
2.2.1 激励法 |
2.2.2 转移法 |
2.2.3 升华法 |
2.2.4 体验法 |
2 . 3 情绪激动的克服方法 |
2 . 4 注意分散的克服方法 |
2 . 5 心理焦虑的克服方法 |
3 结论与建议 |
3.1 结论 |
3.2 建议 |
(8)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调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赛前心理 |
2 摔跤运动员赛前可能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分析 |
2.1 赛前情绪过分紧张和激动 |
2.2 赛前缺乏自信 |
2.3 赛前过度自信和盲目乐观 |
2.4 赛前情绪消极低沉 |
3 摔跤运动员不良心理状态的调控方法 |
3.1 稳定情绪法 |
3.2 合理比赛目标法 |
3.3 树立信心, 激发斗志法 |
3.4 模拟训练法 |
3.5 专门化知觉训练 |
3.6 语言激励法 |
3.7 表象训练法 |
3.8 活动调节法 |
3.9 自我暗示法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9)浅谈赛前状态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及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网上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比较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赛前状态的特征及其产生原理 |
3.2 赛前状态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 |
3.3 影响乒乓球运动员不良赛前状态的因素 |
3.4 情绪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 |
3.5 如何有效地克服乒乓球运动员赛前状态的不良因素 |
3.6 如何对乒乓球运动员的赛前状态实施科学诊断, 以及做好应对措施 |
4 结论和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10)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跳远专选学生踏板准确性教学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影响跳远助跑踏板准确性因素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实验法 |
2.3 实验的设计 |
2.3.1 实验的时间、地点 |
2.3.2 实验对象的分组 |
2.3.3 实验设计思路 |
2.3.4 实验过程与安排 |
2.3.5 实验方法的实施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前实验对象情况对比分析 |
3.2 实验前后实验对象跳远成绩的对比分析 |
3.3 实验后实验对象踏板准确性数据分析 |
3.4 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方法的分析 |
3.4.1 跳远助跑技术分析 |
3.4.2 跳远助跑踏板心理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跳高比赛中紧张心理状态的出现及其克服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对百米成绩的影响[A]. 王垚. 西部体育研究(2020年合集), 2020
- [2]跨栏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探析[J]. 茹巧凤. 武术研究, 2017(09)
- [3]心理调控在摔跤运动中的运用[J]. 韩健健. 当代体育科技, 2016(36)
- [4]我国赛艇运动员专项知觉运动技能研究[D]. 祝捷.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5)
- [5]男子跳远运动员踏板准确性分析 ——以山西省第二十届田径运动会体育院系组前八名为例[D]. 苗伟.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4)
- [6]浅谈中职生篮球运动员赛前紧张及克服方法[J]. 吴力勉. 当代体育科技, 2015(12)
- [7]浅析跳远比赛时的心理障碍及克服[J]. 胡志. 当代体育科技, 2015(05)
- [8]摔跤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调控分析[J]. 叶胜. 搏击(武术科学), 2014(09)
- [9]浅谈赛前状态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及其分析[J]. 吴雪. 当代体育科技, 2012(33)
- [10]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跳远专选学生踏板准确性教学方法的研究[D]. 翟丽. 太原理工大学, 2011(08)
标签:赛艇论文; 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论文; 跳远论文; 乒乓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