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规模定制生产与规模经济思辨(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1](2020)在《建筑学视角下的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整合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建筑的物质性决定了空间与建造的必然关联。但在当下,一方面在高度信息化的图像时代,建筑学的设计潮流转向片面化的图像视觉刺激,忽视了对空间与建造的关注;另一方面国家大力推动的装配建造,更多指向的是高效施工,装配建造与空间设计相整合的设计方法及相关理论研究相对较少。这导致了装配式建筑的空间设计趋向于简单化、单一化,同时建筑师也错失了装配建造在形式与空间上所能带来的可能性。针对这些问题论文从建筑学的视角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对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的整合展开研究,以期提出具体可行的整合设计策略。以此丰富设计与建造结合的研究内容;在空间操作研究中引入装配建造因素,同时为装配建造赋予建筑学的空间内涵;以期为基于装配建造的建筑空间设计提供策略参考。本论文是在建筑学视角下以“空间与建造”的关联性为切入点,主要从“抽象”与“具象”、“整体”与“局部”两个维度展开,研究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的整合设计策略问题,论文具体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阐述在建筑学视角下对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进行整合研究的选题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并形成文章的整体框架。第二部分是以“抽象”的空间操作和“具象”的装配建造为对象,分析各自的“局部”组成和“整体”关系进而提出整合策略;在空间层面,以西方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传统为主线,梳理出四种经典空间操作模式并总结出构件、空间单元、网格三种操作要素;在建造层面,以建筑学的视角探究装配建造的要素层级,将装配建造的要素拆解为在模数控制下的构件、模块、系统、体系四个层级;基于前述分析对空间操作与装配建造的关联要素进行整合,提出构件体系化、单元模块化、网格标准化三种整合策略。第三部分是对构件体系化、单元模块化、网格标准化三种整合策略进行详细阐述,每种策略从“抽象”空间操作与“具象”装配建造两个方面由“局部”到“整体”进行分析,最后再通过分析经典案例进一步验证整合设计策略。第四部分是总结与展望,论文建立了空间操作与装配建造的要素关联性,总结了构件体系化、单元模块化、网格标准化组成的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整合策略体系,反思了研究中的不足,并对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协同并行的整合未来进行展望。
孙璇[2](2020)在《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科技革命是在新的科学理论的突破和科学范式的转变下,新技术的发明、应用与扩散对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历史进程。21世纪初以来,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发展加速,新技术快速交织、融合并应用于社会生产,带来劳动关系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为劳动关系的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新科技革命发展及和谐劳动关系等重要论述为指导,探索和深化我国劳动关系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理论观照,从历史维度纵向梳理历次工业革命中劳动关系的演化规律,从现实的维度阐发新科技革命中生产方式变革的新特征,通过剖析新科技革命视域下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特征,探析我国劳动关系在技术变革中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并提出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新科技革命推动了劳动和资本的双重变革,促使劳动形态数字化、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劳动资料智能化、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推动高科技资本形成了新的积累和扩张的运动逻辑。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的治理既要把握新科技革命发展的战略机遇、实现科技进步下的生产力跃升,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推动劳动关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从用工管理、收入分配、工会改革、三方协调机制等方面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机制;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完善劳动立法、司法和执法,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全过程纳入法治化的轨道。
费晴怡[3](2020)在《基于Markov理论的延迟生产系统客户订单分离点定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被彻底打破,再加上各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越发突出,交易主导权回归到顾客手中。在顾客需求主导的新商业时代,作为一种主动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机制的大规模定制生产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和采用。基于此,本文遵循“识别问题—定义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排队论、连续时间马尔科夫链、生灭过程、拟生灭过程与矩阵几何方法,开展对大规模定制环境下延迟生产系统客户订单分离点定位决策中的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构建基于交货提前期约束的延迟生产系统客户订单分离点定位模型。考虑由通用化生产阶段和定制化生产阶段两部分组成的延迟生产系统,利用排队论,将延迟生产系统视为订单到达时间和生产时间均服从指数分布的M/M/1系统,由此得到相应的绩效指标:期望顾客逗留时间,进而研究构建基于交货提前期约束的延迟生产系统优化模型。在该模型中,决策客户订单分离点位置以最大限度降低制造商总成本。另外,探讨订单到达率、总生产时间、定制化产品种类以及交货提前期等因素对客户订单分离点位置和制造商总成本的影响。(2)构建基于工艺改进投资的延迟生产系统客户订单分离点定位模型。考虑延迟生产系统存在初始客户订单分离点,制造商通过工艺改进投资将初始客户订单分离点调整至合适位置以平衡交货提前期与半成品库存持有成本两者之间的矛盾。利用拟生灭过程理论,将延迟生产系统建模为由订单数量和通用半成品数量组成的二维空间无限状态连续时间马尔科夫链,借助矩阵几何方法求得延迟生产系统稳态分布,以及系统绩效指标:期望订单数量、期望订单等待时间和期望半成品库存量,进而研究构建基于工艺改进投资的制造商延迟生产系统优化模型,决策在不同初始客户订单分离点位置下最优工艺改进投资水平和最优客户订单分离点位置以最小化制造商总成本。此外,讨论产品成本、订单等待成本以及工艺改进投资成本对最优投资水平和制造商总成本节约百分比的影响。(3)构建基于顾客不耐烦行为的延迟生产系统客户订单分离点定位模型。考虑在原材料有限情形下,制造商只能接受有限订单,当系统达到最大订单容纳数量时,顾客无法进入系统,选择止步不前。另一方面,进入系统的顾客存在因等待时间过长而离开系统不接受服务的可能,选择中途退出。针对这两种顾客不耐烦行为,制造商采取工艺改进投资延迟初始客户订单分离点位置和增加半成品库存量两项措施以减少订单损失数量。借助马尔科夫过程思想,将整个订单完成过程视为二维空间有限状态连续时间马尔科夫链,利用矩阵几何方法,获得系统绩效指标:期望系统产出率、期望半成品库存量、期望订单等待数量、期望止步不前率以及期望中途退出率,进而研究构建基于顾客不耐烦行为的制造商延迟生产系统优化模型,在该模型中,决策最优工艺改进投资水平和最优半成品基本库存水平以最大限度提高制造商利润。此外,分析顾客进入生产系统意愿和愿意排队等待时间对延迟生产系统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延迟生产系统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帮助企业提高生产系统应对需求不确定性和多样性的能力,为客户订单分离点定位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杨殿锋[4](2019)在《当代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旨在探讨当代社会视域下,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正反面影响,探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作出的学说建构和理论解答,考究西方社会关注人的发展、其学术影响具有典型性的学者针对这一论题给出的思考和破解路径,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此提供的有益启示,通过这几个方面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使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相关问题能有一个较为前位的明晰、解答和讨论。论文整体进路上,采取正反合的路线,分别从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抑制作用和问题的克服路径方面完成论文的阐述与铺陈。问题和靶向上,着重思考和解答当代科学技术是如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又是如何影响和阻碍这一目标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西方学者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分别就破解此问题给出哪些有益启迪,通过对这些问题力所能及的思考和研究,以期对这一论题的学术探讨能有所裨益。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智力和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科学技术的内涵、外延、角色以及人们对它的理解并不相同,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梳理性研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确立的未来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最终形成这个整体性概念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德国古典哲学时期都对其给予内涵拓展,这些内容应当对马克思确立这一完整概念具有一定影响,需要对其进行线条性研究;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它们之间应当具有内在耦合的同一性关系,需要进行探讨性研究,从而为整个论文的展开和铺陈提供概念、背景和立论基础。马克思十分注重自然科学领域的每项新进展对其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这是这篇论文探究科学技术作用的重要方法论指导。当代社会展现出科学技术门类众多、发展迅猛、成果丰硕的特点,从信息技术革命、智能化革命、生命科学革命、能源和环境科学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五个方面,精细撷选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无人驾驶、3D打印、克隆技术、基因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科学等十余项具有代表性、革命性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分别探讨其对于丰富人的物质生活、拓展人的交往空间、变革人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构社会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新表象,特别是呈现出的技术融合、颠覆性影响、社会大变革等新特征,研究和探明当代科学技术究竟在哪些方面、通过何种方式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难点在于以哲学的视角洞察最新技术成果所产生的正向作用,而非一般性探讨科学技术的相关意义。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即异化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需要在学术层面展开不间断地研究和讨论,这对于形成相对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进而培厚科学人文精神应该具有积极作用,这是撰写这篇论文的一个重要思考。论文试图从影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着眼于问题的存在、表象、特征、根源等方面对科学技术异化进行探索性思考和研究,以期对这一问题有一个全新的研究考量与思路建构;着眼于每个方面,从概念辨析、哲学渊源、现实状况、学术思考等方面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从历史、文化、道德、伦理、观念等视角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使研究建立在尽可能浑厚的学理基础上,尽力探明这一影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时代难题所涉及的相关方面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经典作家,对于科学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和它的革命杠杆作用进行的具有理论原点意义的独创性研究,特别是为人类确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勾画出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论文的整个论题作为马克思主义论域下的研究内容,需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学说中寻求理论原点上的发现和启示,重点突出其对科学技术异化、劳动异化、人的解放、真正的共同体等内容的理论研究,以期从整体脉络和理论进路上对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有较为独立的思考,并使这一论题所欲探讨、评析和解答的问题有一结论式的回应。西方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反思相对较早、形成思想较为系统、给出答案较为丰富,需要撷取代表性强的流派和学者,对他们立论的出发点、给出的突破点、存在的褊狭点予以探寻和研究,以探讨他们对于科学技术异化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给出怎样的回应、哪些有益的启迪以及存在哪些共同缺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诸多精华,其哲理对于消解与科学技术异化有关的全球性纷争、生态环境破坏、能源资源紧缺等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与治理意义,需加以阐发并提供启示性见解。
訚珺[5](2018)在《当代中国定制服装设计价值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是在工业4.0及消费升级迭代的双重变革时期,以大众消费群体的定制服装消费行为为研究对象的设计价值理论研究。研究目标是透过当代中国定制服装产品设计与消费主体的价值需求间的现实问题与矛盾分析,以价值论为核心,运用理论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手段,构建当代中国服装设计价值理论体系,即服装设计价值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为中国定制服装设计的核心竞争力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当代的服装设计学理论做出补充。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结合实证研究,笔者对服装设计价值理论体系的建构包括以下内容:1.以价值哲学中主观主义价值观为理论原点,对服装设计是以“人的需求”为核心的设计产品特殊属性的分析,提出了“设计研究的起点——人的需求”的观点,提出了“服装设计价值的最高价值即体现人的本质,人对服装设计价值的不断追寻即对‘存在’的追寻”的观点。2.以当代中国定制服装产业为现实基础,通过对其全貌的分析,理清了中国定制服装当前的市场特征、品牌模式,论述了大数据背景下的服装定制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明显差异,其突出表现在:(1)目标人群的扩大:精英阶层与大众阶层并存;(2)产品形式的多样:单一形式与多种形式的并存;(3)生产规模的升级:个体单件定制与规模批量定制并存;(4)生产效率的提高:慢功细活与快速准确并存;(5)技术手段的丰富:手工定制与智能定制并存;(6)销售方式的转变:由实体店铺到网络平台;(7)销售场所的延伸:由区域地区到世界各地的扩张;(8)品牌价值的提升:由商品价值向顾客价值的转变。3.以价值论、需求理论、设计心理学作为交叉理论背景,分析了对服装设计价值的基本问题、价值本质问题、价值属性问题,建构了服装设计价值的一般理论。(1)将服装设计价值作为一种哲学形态去认识;将服装设计价值的观念与意识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去认识;将服装设计价值的手段与目的作为一种行为模式去认识。(2)从服装设计的价值语境与关系、服装设计价值主体需求与客体属性论述了服装设计价值的价值关系问题,说明了:第一,服装设计价值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关系态”。第二,服装设计价值的价值需求转化为了价值意识,并在价值实践的过程中起到了手段与目的的作用。第三,服装设计价值的实践是完成服装设计价值的必要过程及方式。(3)服装设计价值依据对现实生活产生的不同作用力划分为设计主导价值和非主导价值,依据在所呈现的价值规律划分为设计特殊价值和一般价值。4.以价值论、认知行为学、消费心理学为交叉理论基础,建构了服装设计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理论,主要包括:服装设计价值由创造到实现的基本原理、服装设计价值的认识、服装设计价值的判断、服装设计价值的创造。(1)设计价值的认识与实践是个统一的过程.;设计价值存在于设计活动之中,在本质上设计价值是设计实践活动的结果;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艺术因素是影响服装设计价值创造到实现的主要因素。(2)服装设计价值认识过程,包括:主体对价值属性的原记忆——对价值属性理解——对主体需求与客体属性的分析——对价值属性的评价——服装设计价值的创造——编码新的服装设计价值记忆。(3)大规模定制服装设计价值判断中形成服装设计价值判断标准不仅是对事物客观事实存在的理性分析,也是来自于情感和主体需求的感性判断;道德伦理标准、文化艺术标准、社会生活标准、生态环保标准是服装设计价值判断的主要标准;对大规模定制服装设计价值的判断,是价值主体在基本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复合价值判断,是主体在满足生存基本需求之上多重需求的统一。(4)服装设计价值的创造主体在成衣设计中主要采用共情创造的过程,而在定制服装设计中主要采用共同创造过程。5.以时代背景为基础,结合未来发展理论,分析了定制服装产业未来发展主要路径。(1)将服装设计价值各要素作为完整的系统来看待,从整体上认识和解决服装设计价值系统建构和发展中的问题。(2)坚持人文关怀的服装设计价值创造理念,遵循高技术与生态人文融合的设计取向原则。(3)立足于现实去理解传统,立足于当代中国大众群体的需求去解读生活方式与审美的转变,去建构具有文化自信的中国服装设计价值观。(4)正视“多元服装设计价值”的存在,坚持和谐共生的系统观念,建立服装设计多元价值内化及价值外化的机制,构筑以正面价值为主导的多元服装设计价值体系。(5)服装生产企业必须平衡艺术与科学、社会与个人、主观与客观等多方面要素,将对产品设计以适应生活方式改变的模式转化为引导新的生活方式,服装产业需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设计开发体系,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服装设计价值生态系统。
陈宁[6](2018)在《曼威C2M平台模式案例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受制造业成本上升、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我国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传统制造业面临的转型升级形势十分紧迫。为了占领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的先机,许多传统的制造企业开始转型,在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工作,试图通过个性化定制批量化生产满足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但是,取得成功的模式和经验并不多。目前,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进行流程再造、组织再造以及自动化改造,推进互联网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完整的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体系,实践互联网+个性化定制模式,是多数制造业转型的总体思路。本文在回顾个性化定制理论和个性化定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个性化推动信息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实践路径,分析个性化定制工业化生产的要素。曼威响应国家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号召,以“互联网+个性化定制”模式为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服务。曼威围绕自身基因源自制造业服务这一基准点,对C2M进行了深入理解与定位,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通过构建开放的第三方平台,明确C2M模式的定位以及支撑体系,从M端反向入手,走以数据为核心的道路,为传统制造企业探索“互联网+个性化定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案例。
凌懿谋[7](2015)在《A公司大批量定制能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以及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对企业来说,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要想在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传统的生产模式需要得到改变。而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能力逐渐增强,愿意也承受得起,为个性化的产品支付稍高的价钱,在这种情况下,大批量定制对于企业来说,就成为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满足市场需求,获得生存和发展的一条较好的途径。在实际中,很多的企业也投入到了这个领域中,纷纷开展大批量定制,进一步企业开展大批量定制的情况如何,能力如何,就成为当下必须要了解的问题,只有在对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指导进一步的实践。因此基于大批量定制能力的评估就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等方法进行研究,构建大批量定制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且通过选择具体的企业进行评估,以了解其大批量定制能力现状。通过调查发现A公司的大批量定制无论是在开发设计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以及管理协同能力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产品族的模块化开发能力较弱,企业的信息网络虽然有专人维护,但其整体建设相对较为落后等。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理论分析的结果,从A企业的角度出发,针对当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建议。希望能够通过研究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企业开展大批量定制的能力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建议,能够为A企业以及同类型的企业发展大批量定制能力提供参考。
邱超[8](2015)在《保障房建设中推行住宅产业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我国开始大规模建造保障性住房。然而,随着保障房建设进程的加快,住宅质量偏低、建造成本过高、工程进度偏慢、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保障房建设工程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及时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意义十分重大。而住宅产业化作为一种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蕴含着先进的生产力,能够有效提高住宅的质量,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建造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但由于市场、政策、经济等原因,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十分缓慢。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开始在保障房建设中引入产业化的建造方式,希望在解决保障房问题的同时,通过政府的积极介入,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论文首先提出我国保障房建设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该问题,提出在保障房建设中推行住宅产业化的解决办法。接着分析了住宅产业化的特征、优势及发展缓慢的原因,在此基础之上,深入分析了住宅产业化与保障房建设的内在联系及相互促进关系,并阐述了保障房产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同时,对日本和美国在推进公共住房产业化建设所采取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发现两国都是以住宅产业化为手段来推进公共住房的大规模建设,并借机促进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然后论文重点探讨了适合我国保障房产业化建设的运作模式,强调我国保障房产业化建设应该采用虚拟住宅产业集团的组织模式,然后逐步向住宅产业化集团过渡,并在政府保障房管理部门的监管下,逐步建立起规范的运作模式。并且详细探究了保障房建设中虚拟住宅集团和住宅产业化集团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机制。论文最后通过借鉴日本和美国的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保障房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李吉琼[9](2014)在《保障性住房的住宅产业化建设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住房一直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安居才能乐业。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住房情况较为复杂。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贫富差距持续扩大,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凸显,大城市房价的持续上涨,削弱了中低收入家庭的购买能力,住房压力加剧,严重影响了安居乐业目标的实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目标完成后,我国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将达到20%,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这是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然而我国保障性住房提供方面还处于粗放型阶段,保障性住房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建设过程中却不断表现出高品质质量要求与落后生产方式的矛盾。实行住宅产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保障房采用住宅产业化方式建设,能够加快其建造速度,提高其质量性能和质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住宅产业化是实现保障性建设目标的关键举措,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也将为住宅产业化发展提供良机。我国将保障性住房与住宅产业化结合起来是近几年兴起的课题,全国各地的保障性住房产业化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保障性住房的住宅产业化建设路径并不清晰。因此,探索一条科学合理的建设路径对于成功实现保障住房的住宅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正是针对保障性住房的住宅产业化建设路径展开研究。首先介绍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概念以及体系构成,分析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困难;然后介绍住宅产业的内涵,通过与传统建设方式对比,分析住宅产业化的优势;分析保障性住房与住宅产业化的关联性,阐述在保障性住房中推行住宅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我国保障性住房产业化建设的困扰。重点探索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住宅产业化建设路径,首先确立建设原则,再通过构建经营主体,实现标准化设计,部品部件大规模生产、装配化施工、全装修开发,逐步推进我国保障性住房产业化发展;以保障性住房产业化试点项目为例,分析试点项目的建设思路,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在此基础上得出我国保障性住房住宅产业化建设的启示,为我国保障性住房实现住宅产业化的提供参考。
陶菡[10](2014)在《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经济的评价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规模经济一直是企业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所追求的最佳生产状态,即在一定的经济背景和确定的投资规模下,所带来的最大经济收益的企业生产经营状态。经济发展是国家富强的重要驱动力,为了提高本地区经济水平在国家经济水平中的地位,我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较量也是如火如荼。如何达到某个地区整体生产状况的规模经济性,这一直是地方政府最关注的问题。正因如此,经济学界对企业规模经济的关注度只增不减。以往很多经济学家研究规模经济存在性的问题,又有些学者关注于某一个行业的规模经济情况,如钢铁业、汽车业、物流运输业和农业等等。从宏观视角研究规模经济的学者不多,然而市场中的经济体本来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如果从片面的角度看某一个点,很容易造成“公地的悲剧”这样的局面。所以,本文的视角从以往的微观视角延伸到了宏观视角,通过对各个地区的工业企业的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进行数据包络分析,找出全国规模经济最优地区,并且分析非DEA最优地区的改进方法等等,从而展开对宏观层面规模经济的学习。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企业发展差距仍然较大,东部地区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而中西部地区差距较小,西部经济发展仍然落后。中西部地区对于资源冗余现象和产出不足现象所导致的规模不经济现象非常明显。西部地区的经济仍然是以靠增加投入来促进产出增加的落后生产模式。要使得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必须转变西部地区落后的生产模式,利用地区优势打造地区核心竞争力,着重发展适合自己的产业。本文发现通过GDP来对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衡量是不具有科学性的。通过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给区域的企业规模结构的合理化和经济发展以参考,提高落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缩短区域间经济差距。
二、大规模定制生产与规模经济思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规模定制生产与规模经济思辨(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学视角下的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整合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图像时代的建筑学 |
1.1.2 装配建造与建筑设计的分离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基本概念与范畴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相关研究成果与分析 |
1.4.1 空间操作的相关研究 |
1.4.2 装配建造的相关研究 |
1.4.3 建造与设计整合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空间操作与装配建造 |
2.1 概念辨析 |
2.1.1 空间与空间操作 |
2.1.2 建造与装配建造 |
2.2 空间操作的典型模式与要素 |
2.2.1 迪朗:“构图组织”的“要素”与“部件” |
2.2.2 柯布西耶:“多米诺体系”的自由杆件 |
2.2.3 凡·杜斯堡:“空间构成”的流动板块 |
2.2.4 海杜克:“九宫格”的“装配部件” |
2.2.5 小结 |
2.3 装配建造的要素层级与模数控制 |
2.3.1 构件与模块 |
2.3.2 系统与体系 |
2.3.3 模数的尺寸控制 |
2.3.4 小结 |
2.4 空间操作与装配建造整合策略的提出 |
2.4.1 构件的体系化 |
2.4.2 单元的模块化 |
2.4.3 网格的标准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构件的体系化整合策略 |
3.1 构件的空间操作 |
3.1.1 杆件的空间调节 |
3.1.2 板块的空间划分 |
3.2 构件与装配建造 |
3.2.1 构件预制的新工艺 |
3.2.2 新工艺的构件制造 |
3.3 案例分析:香港汇丰银行 |
3.3.1 设计背景 |
3.3.2 空间操作分析 |
3.3.3 装配建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元的模块化整合策略 |
4.1 单元的空间操作 |
4.1.1 单元的基本属性 |
4.1.2 单元的操作方法 |
4.2 单元与装配建造 |
4.2.1 模块单元的设备集成 |
4.2.2 模块单元的结构支撑 |
4.3 案例分析:中银舱体大厦 |
4.3.1 设计背景 |
4.3.2 空间操作分析 |
4.3.3 装配建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网格的标准化整合策略 |
5.1 网格的空间操作 |
5.1.1 网格的基本属性 |
5.1.2 网格的操作方法 |
5.2 网格与装配建造 |
5.2.1 网格消隐的构件划分 |
5.2.2 网格表现的构件赋形 |
5.3 案例分析:海蒂·韦伯中心 |
5.3.1 设计背景 |
5.3.2 空间操作分析 |
5.3.3 装配建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劳动与资本理论及其当代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
一、马克思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
二、恩格斯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
三、列宁的劳动与资本理论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
二、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劳动问题的探索 |
第二章 劳动关系在历次工业革命中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
第二节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
第三节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劳动关系 |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科技进步与生产方式变革 |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关系 |
第三章 新科技革命推动劳动关系的新变革 |
第一节 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及其引发的生产方式变革 |
一、新科技革命的技术特征 |
二、新科技革命中的生产方式变革 |
第二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劳动新形态和新特征 |
一、劳动形态数字化 |
二、劳动对象和产品非物质化 |
三、劳动资料智能化 |
四、劳动价值创造隐性化 |
第三节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的资本新形态和新逻辑 |
一、资本形态的历史流变与新发展 |
二、新科技革命视域下资本运动的新逻辑 |
第四节 新科技革命中的劳动关系新变化 |
一、契约关系多元化 |
二、支配关系隐蔽化 |
三、博弈关系复杂化 |
第四章 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变革中的矛盾问题 |
第一节 劳动过程的劳资矛盾问题 |
一、用工矛盾 |
二、“机器换人”矛盾 |
三、收入分配矛盾 |
第二节 劳动关系调节机制不完善 |
一、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有待完善 |
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有待强化 |
三、劳动保障监察机制有待健全 |
第三节 劳动法制不健全 |
一、劳动立法有待完善 |
二、劳动司法有待规范 |
三、劳动执法有待健全 |
第五章 发达国家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
第一节 美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
一、美国劳资关系现况 |
二、美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
第二节 德国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
一、德国的劳资关系现况 |
二、德国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
第三节 日本劳资关系调节及其面临的困境 |
一、日本的劳资关系现况 |
二、日本劳资关系调节的主要困境 |
第六章 推动我国劳动关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一节 坚持以劳动正义引领新时代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 |
一、保障平等的劳动发展权 |
二、坚持劳动分配正义 |
三、约束资本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 |
第二节 推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创新 |
一、强化用工矛盾调处 |
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
三、深化工会改革创新 |
四、健全三方协调机制 |
第三节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
一、健全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机制 |
二、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 |
三、构建规范化的劳动保障监察机制 |
第四节 促进劳动法制现代化 |
一、健全完善劳动立法 |
二、推动劳动司法规范化建设 |
三、提高劳动执法效能 |
结语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Markov理论的延迟生产系统客户订单分离点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与符号约定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延迟策略相关研究 |
1.2.2 客户订单分离点定位相关研究 |
1.2.3 顾客不耐烦行为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连续时间马尔科夫链 |
2.2 生灭过程 |
2.3 拟生灭过程与矩阵几何解 |
2.4 排队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交货提前期约束的延迟生产系统CODP定位研究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 |
3.3 制造商成本优化模型 |
3.3.1 模型构建 |
3.3.2 模型分析 |
3.4 数值算例 |
3.4.1 优化结果 |
3.4.2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工艺改进投资的延迟生产系统CODP定位研究 |
4.1 引言 |
4.2 问题描述 |
4.3 订单完成过程 |
4.3.1 系统稳定条件 |
4.3.2 系统平稳分布 |
4.3.3 系统绩效指标敏感性分析 |
4.4 制造商成本优化模型 |
4.4.1 数值算例 |
4.4.2 参数敏感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顾客不耐烦行为的延迟生产系统CODP定位研究 |
5.1 引言 |
5.2 问题描述 |
5.3 订单完成过程 |
5.3.1 系统稳态分布 |
5.3.2 系统绩效指标敏感性分析 |
5.4 制造商利润优化模型 |
5.4.1 数值算例 |
5.4.2 参数敏感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专利和参与项目列表 |
(4)当代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 |
二、研究动机与目的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人的发展的基本涵义 |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涵义与嬗变 |
一、科学技术的概念渊源 |
二、科学技术的角色演变 |
三、科学技术的价值论说 |
第二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起源与演进 |
一、人的发展论题的产生与内涵 |
二、文艺复兴对人的价值的彰显 |
三、德国古典哲学对人的发展思想的拓展 |
四、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 |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同一性 |
一、科学技术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技术的必要条件 |
三、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耦合 |
第二章 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层影响 |
一、互联网:丰富人的社会交往 |
二、大数据:实现数字化生存 |
三、区块链:重构人类信任机制 |
第二节 智能化革命的深层影响 |
一、人工智能:改变生活方式 |
二、无人驾驶:出行的“进化” |
三、3D打印:一场制造革命 |
第三节 生命科学革命的深层影响 |
一、克隆技术:攻克人类重大疾病 |
二、基因工程:延长人的生存链 |
第四节 能源和环境科学革命的深层影响 |
一、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
二、新材料:打破资源依赖 |
三、生态科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第五节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深层影响 |
一、主要特征:技术的融合 |
二、深层效应:颠覆性影响 |
三、生成功能:社会大变革 |
第三章 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负面影响 |
第一节 科学技术异化的产生:蕴藏于社会发展的必然 |
一、历史必然性 |
二、现实合理性 |
三、主客对立性 |
第二节 科学技术异化的表现:寓示着人本意蕴的缺失 |
一、破坏人类生存环境 |
二、挑战人的生命权利 |
三、扭曲主体道德价值 |
四、威胁社会伦理底线 |
第三节 科学技术异化的特征:呈现出人类挑战的加重 |
一、领域扩大化 |
二、危害深重化 |
三、挑战全球化 |
四、治理艰难化 |
第四节 科学技术异化的根源:揭示出人的本质的否定 |
一、工具理性背离科学理性 |
二、人类欲望湮没人文精神 |
三、外在表象否定人的本质 |
第四章 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超越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与人思想的时代发掘 |
一、科学技术:历史杠杆与革命力量 |
二、异化扬弃:类本质的回归 |
三、人的解放: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四、真正的共同体:世界历史的界标 |
第二节 西方科学技术哲学主张的批判性借鉴 |
一、技术之思:沉沦与超越 |
二、批判理性:唤醒与重塑 |
三、向度调适:替代与构建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理念的当代弘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当代中国定制服装设计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于价值哲学的设计理论思考 |
1.3.2 基于定制服装产业及设计理论文献研究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7 创新之处 |
1.8 相关名词概念 |
第2章 价值、服装设计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
2.1 设计研究的起点——人的需求 |
2.2 服装设计的终点——生活方式的创造 |
2.3 服装的设计价值与诗意的栖居——对“自我”的追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定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与服装设计价值效应 |
3.1 中国定制服装概述 |
3.1.1 中国定制服装的发展历程与产业背景 |
3.1.2 中国定制服装的市场特征 |
3.1.3 中国定制服装的品牌模式 |
3.2 大规模定制服装的发展与中国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 |
3.2.1 大规模定制服装模式的现状 |
3.2.2 大规模定制服装发展的必然性 |
3.2.3 大规模定制服装发展的根源性 |
3.2.3.1 大众服装消费中的产品供需不平衡与价值冲突 |
3.2.3.2 大众服装消费中的产品开发模式转变与价值提升 |
3.3 大规模定制服装的产品核心竞争力与设计价值效应 |
3.3.1 大规模定制服装系统架构、特征与模式 |
3.3.1.1 大规模定制服装系统架构 |
3.3.1.2 大规模定制服装系统的主要特征 |
3.3.1.3 大规模定制模式的实现手段 |
3.3.2 大规模定制服装产品概况 |
3.3.2.1 整体概况 |
3.3.2.2 产品类型 |
3.3.2.3 设计模式 |
3.3.3 大规模定制服装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
3.3.3.1 大规模定制服装模式现阶段的主要问题 |
3.3.3.2 大规模定制服装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服装设计价值的一般理论 |
4.1 服装设计价值的基本问题 |
4.1.1 服装设计价值的哲学形态:具体与抽象 |
4.1.2 服装设计价值的观念体系:观念与意识 |
4.1.3 服装设计价值的行为模式:手段与目的 |
4.2 服装设计价值的价值本质 |
4.2.1 服装设计价值的价值关系 |
4.2.1.1 服装设计的价值语境与关系 |
4.2.1.2 服装设计的价值主体需求与客体属性 |
4.2.2 服装设计价值的价值意识 |
4.2.2.1 主体的价值需求与价值意识 |
4.2.2.2 当代大众消费群体的服装设计价值意识 |
4.2.3 服装设计价值的价值实践 |
4.3 服装设计价值的价值属性 |
4.3.1 服装设计价值的层次 |
4.3.1.1 服装设计主导价值和非主导价值 |
4.3.1.2 服装设计特殊价值和一般价值 |
4.3.2 服装设计价值的取向 |
4.3.2.1 服装设计价值取向的基本模式 |
4.3.2.2 当代大众消费群体的服装设计价值取向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服装设计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
5.1 服装设计价值由创造到实现的基本原理 |
5.1.1 设计价值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过程 |
5.1.2 作为设计价值生产过程的服装设计创造 |
5.1.3 影响服装设计价值创造到实现的主要因素 |
5.2 服装设计价值的认识 |
5.2.1 服装设计价值认识的层次与过程 |
5.2.2 大规模定制服装设计价值认知的主观与客观 |
5.3 服装设计价值的判断 |
5.3.1 服装设计价值判断的依据、标准及层次 |
5.3.2 大规模定制服装设计价值判断的个体性与社会性 |
5.4 服装设计价值创造 |
5.4.1 服装设计价值创造的方法 |
5.4.2 大规模定制服装设计价值实现的主体认同与客观条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数据背景下中国服装设计价值的重构 |
6.1 大数据形成服装产业的新生产力 |
6.1.1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装生产中的大数据生产力 |
6.1.2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装生产中应用大数据技术的核心问题 |
6.2 大数据背景下服装设计价值的重构 |
6.2.1 视角:以系统思维看待服装设计价值 |
6.2.2 原则:坚持人文关怀的服装设计价值创造理念 |
6.2.3 观点:建构文化自信的中国服装设计价值观 |
6.2.4 态度:构筑和而不同的多元服装设计价值体系 |
6.2.5 方法: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服装设计价值生态系统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当代中国定制服装产业具有复杂性及多样性特征 |
7.1.2 服装设计价值是大规模定制服装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
7.1.3 当代中国大众群体消费服装设计价值的价值取向 |
7.1.4 服装设计价值本体论 |
7.1.5 服装设计价值认识论 |
7.1.6 服装设计价值方法论 |
7.2 大规模定制的服装设计价值潜力与产业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定制服装产品需求及价值评价调查问卷设计 |
附录二 《定制服装产品需求及价值评价调查问卷》及统计分析完整版 |
附录三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曼威C2M平台模式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技术路线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特色与应用价值 |
1.3.1 研究特色 |
1.3.2 应用价值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工业化发展趋势分析 |
2.2 个性定制简述 |
2.2.1 个性化定制概念 |
2.2.2 个性化生产需求与定制的产生 |
2.2.3 个性化定制的发展历程 |
2.2.4 个性化定制的基本要素 |
2.2.5 个性化定制的主要优点 |
2.3 个性化定制类型、方式与策略 |
2.3.1 客户个性化定制的主要类型 |
2.3.2 企业支持定制的主要方式 |
2.3.3 企业实施个性化定制的策略 |
2.4 学术研究现状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2.4.3 国内外研究结论 |
第3章 定制化三典型案例比较研究 |
3.1 青岛红领—服装定制领域 |
3.2 耐克—运动鞋定制领域 |
3.3 宝马—汽车定制领域 |
3.4 案例比较研究 |
第4章 曼威简介 |
4.1 曼威简介 |
4.2 曼威组织结构及人力资源 |
4.2.1 公司组织结构 |
4.2.2 公司人力资源 |
第5章 曼威C2M规划 |
5.1 曼威C2M的创生 |
5.1.1 项目制向平台化转型的驱动 |
5.1.2 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对C2M平台的需求 |
5.1.3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需求的牵引 |
5.2 曼威对C2M的理解及其价值 |
5.2.1 C2M的概念 |
5.2.2 C2M对客户的价值 |
5.3 曼威C2M战略目标 |
5.4 曼威C2M的核心 |
5.4.1 个性化定制驱动 |
5.4.2 供应链协同 |
5.4.3 满足供应链协同的需求 |
5.5 曼威C2M的特点 |
5.5.1 曼威C2M商业制造平台价值 |
5.5.2 供应链智能化的特点 |
5.5.3 曼威C2M构建端到端集成方案 |
第6章 曼威C2M产能共享案例分析 |
6.1 制造业生产模式的发展变化 |
6.2 曼威C2M机加工平台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规模定制将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形式 |
7.1.2 智能制造是实现定制化生产的基石 |
7.1.3 传统制造业需要主动转型适应定制化生产 |
7.2 主要建议 |
7.2.1 破除传统的企业发展观念 |
7.2.2 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7)A公司大批量定制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总结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批量定制生产理论基础 |
2.1 大批量定制生产的产生 |
2.2 大批量定制生产的定义 |
2.3 大批量定制生产的原理 |
2.3.1 相似性原理 |
2.3.2 重用性原理 |
2.3.3 全局性原理 |
2.3.4 平均成本原理 |
2.3.5 定制点原理 |
2.4 大批量定制实施条件 |
2.4.1 实施的基本条件 |
2.4.2 实施的环境条件 |
2.5 大批量定制生产的基本策略 |
2.5.1 基于标准化的定制策略 |
2.5.2 基于用户选择的定制策略 |
2.5.3 基于交货点定制的策略 |
2.5.4 基于价值链改进的策略 |
2.5.5 基于构建模块化的策略 |
2.6 大批量定制生产的市场定位 |
2.6.1 标准化和定制化 |
2.6.2 大批量定制生产的产品 |
2.6.3 大批量定制生产的客户 |
第3章 企业大批量定制能力评价体系 |
3.1 企业大批量定制能力评价指标选取 |
3.1.1 指标选取原则 |
3.1.2 指标选取方法 |
3.2 企业大批量定制能力评价指标 |
3.2.1 开发设计能力指标 |
3.2.2 生产制造能力指标 |
3.2.3 管理协同能力指标 |
3.2.4 企业大批量定制能力评价综合指标体系 |
第4章 A公司大批量定制能力评价 |
4.1 评价方法 |
4.2 评价指标处理 |
4.3 指标权重确定 |
4.3.1 层次结构构造 |
4.3.2 组合权重 |
4.4 A公司大批量定制能力评价 |
4.5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章 提升A公司大批量定制能力的策略 |
5.1 从市场需求出发 |
5.2 提高产品模块化开发能力 |
5.3 加强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 |
5.4 重视企业协同 |
第6章 总结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保障房建设中推行住宅产业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保障房建设的问题分析 |
2.1 保障性住房概述 |
2.1.1 保障性住房的概念 |
2.1.2 保障性住房的特征 |
2.2 传统建造方式对保障房建设的影响 |
2.2.1 工程质量偏低 |
2.2.2 建造成本过高 |
2.2.3 建造速度偏慢 |
2.2.4 资源浪费严重 |
2.3 寻求解决办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住宅产业化的概念、特征及优势 |
3.1 住宅产业化概述 |
3.1.1 住宅产业化的概念 |
3.1.2 住宅产业化的特征 |
3.2 住宅产业化的优势 |
3.2.1 确保质量,提高住宅品质 |
3.2.2 降低成本,减少工程造价 |
3.2.3 缩短工期,减少现场用工 |
3.2.4 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
3.3 住宅产业化发展遇到的障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外公共住房产业化发展经验与启示 |
4.1 日本公营住宅的住宅产业化发展 |
4.2 美国公共住房的住宅产业化发展 |
4.3 经验与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保障房建设与住宅产业化结合的思辨过程 |
5.1 保障房建设与住宅产业化的关联性分析 |
5.1.1 保障性住房的正外部性 |
5.1.2 住宅产业化的正外部性 |
5.2 住宅产业化对保障房建设的促进作用 |
5.2.1 提高住宅质量 |
5.2.2 降低建造成本 |
5.2.3 加快工程进度 |
5.2.4 减少资源浪费 |
5.3 保障房建设对住宅产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
5.3.1 增大产业化住宅市场需求 |
5.3.2 促进相关制度、标准和规范的完善 |
5.3.3 促进相关产业链的形成 |
5.4 保障房建设中推行住宅产业化的必要性分析 |
5.4.1 保障房大规模建设的任务需要完成 |
5.4.2 住宅产业发展方式需要转变 |
5.4.3 建筑工人短缺的现状需要扭转 |
5.4.4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局面需要改变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保障房产业化建设的运作模式研究 |
6.1 保障房产业化建设的管理机构 |
6.2 虚拟住宅产业化集团 |
6.2.1 虚拟住宅集团的组织模式 |
6.2.2 虚拟住宅集团的运行机制 |
6.3 住宅产业化集团 |
6.3.1 住宅产业集团的组建及其组织模式 |
6.3.2 住宅产业集团的运行机制 |
6.3.3 住宅产业集团的优势 |
6.4 案例-南京栖霞建设集团 |
6.4.1 集团组织模式 |
6.4.2 集聚优势 |
6.4.3 保障房建设实践 |
6.4.4 总结 |
6.5 案例-深圳龙华保障房项目 |
6.5.1 标准化的设计 |
6.5.2 先进的施工工艺 |
6.5.3 创新的组织形式 |
6.5.4 项目总结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推进保障房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
7.1 实施配套优惠政策 |
7.2 完善住宅标准化体系和住宅部品体系 |
7.2.1 建立和完善住宅标准化体系 |
7.2.2 建立和完善住宅部品体系 |
7.3 积极培育保障房产业化实施主体 |
7.4 继续推进保障房产业化项目试点工作 |
7.5 建立评价保障房产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 |
7.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5.2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保障性住房的住宅产业化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保障性住房与住宅产业化概述 |
2.1 我国保障性住房概述 |
2.1.1 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体系 |
2.1.2 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困难 |
2.2 住宅产业化概述 |
2.2.1 住宅产业化的概念 |
2.2.2 住宅产业化的标准 |
2.2.3 传统建设方式与产业化建设方式的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3 保障性住房与住宅产业化结合的思辨过程 |
3.1 保障性住房与住宅产业化的关联性分析 |
3.1.1 保障性住房与住宅产业化都具有正外部性 |
3.1.2 住宅产业化有效化解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的困难 |
3.1.3 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住宅产业化发展 |
3.2 在保障性住房中推行住宅产业化的必要性 |
3.2.1 支持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建设的需要 |
3.2.2 应对人口红利淡出、建筑工人短缺的需要 |
3.2.3 克服资源、能源约束的需要 |
3.2.4 加快转变住宅产业发展方式的需要 |
3.3 在保障性住房中推行住宅产业化的可行性 |
3.3.1 政策支持 |
3.3.2 技术支撑 |
3.3.3 示范引路 |
3.4 保障性住房产业化建设的困扰 |
3.5 本章小结 |
4 保障性住房的住宅产业化建设路径 |
4.1 建设原则 |
4.2 构建经营主体 |
4.2.1 虚拟住宅企业 |
4.2.2 住宅产业集团 |
4.3 实现标准化设计 |
4.3.1 标准化设计的优点 |
4.3.2 建筑标准化设计的基本方法 |
4.3.3 公租房标准样图为标准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
4.3.4 保障性住房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
4.4 部品部件大规模定制生产 |
4.4.1 大规模定制的优势 |
4.4.2 规模经济原理 |
4.4.3 部品部件大规模定制生产流程 |
4.5 装配化施工 |
4.5.1 装配化施工的特点 |
4.5.2 装配化施工的重点 |
4.5.3 应用产业化成套技术 |
4.6 实现全装修开发 |
4.6.1 保障性住房全装修应注意的问题 |
4.6.2 保障性住房全装修流程 |
4.6.3 保障性住房装修施工流程的优化 |
4.7 本章小结 |
5 案例分析 |
5.1 项目概况 |
5.2 标准化设计 |
5.3 工厂化生产 |
5.4 主体预制装配式施工 |
5.5 全装修开发 |
5.6 问题与建议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经济的评价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的目的和思路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思路 |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规模经济的理论综述 |
2.1 规模经济理论评述 |
2.1.1 古典模块 |
2.1.2 新古典“黑箱”模块 |
2.1.3 解剖“黑箱”模块 |
2.2 对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简单回顾 |
2.3 规模经济理论的思辨 |
2.3.1 规模经济的相关概念和内涵 |
2.3.2 规模经济理论的诞生与演变 |
2.4 衡量工业企业规模经济的方法选择 |
2.4.1 企业规模经济的研究方法 |
2.4.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三章 工业企业规模演变及现状分析 |
3.1 工业企业规模的演变 |
3.2 我国工业企业规模发展 |
3.3 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现状分析 |
第四章 对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经济的实证分析 |
4.1 对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经济的 DEA 指标分析 |
4.1.1 DEA 方法的介绍 |
4.1.2 运用 DEA 对工业企业规模经济分析的可行性 |
4.1.3 DEA 模型设定 |
4.1.4 指标的选取 |
4.1.5 数据的来源及说明 |
4.1.6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4.2 我国最优工业生产地区的选择 |
4.3 非 DEA 有效地区的改进 |
4.4 实证结果汇总 |
第五章 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选择 |
5.1 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经济面临的挑战 |
5.1.1 工业总产值与综合效率的关系 |
5.1.2 生产效率与 GDP 排名的关系 |
5.1.3 非 DEA 有效地区的资源冗余问题 |
5.1.4 西部地区产出不足 |
5.1.5 R&D 投入的承载能力问题 |
5.1.6 其他 |
5.2 提高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经济的对策 |
5.2.1 转变地区工业生产方式 |
5.2.2 更换地区间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 |
5.2.3 对资源的使用量力而行 |
5.2.4 通过产业集群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 |
第六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四、大规模定制生产与规模经济思辨(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学视角下的装配建造与空间操作整合策略研究[D]. 李伟.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2]新科技革命视域下我国劳动关系研究[D]. 孙璇.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3]基于Markov理论的延迟生产系统客户订单分离点定位研究[D]. 费晴怡. 东南大学, 2020
- [4]当代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D]. 杨殿锋.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5]当代中国定制服装设计价值研究[D]. 訚珺. 中国美术学院, 2018(01)
- [6]曼威C2M平台模式案例研究[D]. 陈宁.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8)
- [7]A公司大批量定制能力评价研究[D]. 凌懿谋. 青岛科技大学, 2015(05)
- [8]保障房建设中推行住宅产业化的研究[D]. 邱超. 吉林建筑大学, 2015(11)
- [9]保障性住房的住宅产业化建设路径研究[D]. 李吉琼. 重庆大学, 2014(02)
- [10]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经济的评价及研究[D]. 陶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