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户饲养奶牛技术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黄显雷[1](2021)在《基于种养结合的奶牛养殖综合效益评价及长效运行机制构建》文中研究说明过去的二十年,我国奶牛养殖业实现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奶牛养殖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种养结合奶牛场(IPBS)通过青贮玉米种植与奶牛养殖,实现养殖场内粪便、秸秆和青贮玉米的循环利用,减少种植化肥使用,减少部分饲料购买,降低养殖饲料成本,是一种可持续生产模式。然而,长期以来,尚未全面系统的认知IPBS的环境、经济及生产效率,尤其是IPBS的环境绩效、经济性能、生产效率如何?又如何改善?需要配套怎么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奶牛场主对IPBS的经营管理,也使得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缺乏有力依据。本文以山东省、黑龙江省奶牛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非种养结合奶牛场(non-IPBS)和IPBS奶牛养殖的环境绩效、经济性能、生产效率等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首先,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OLS)等,对non-IPBS和IPBS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估,揭示IPBS的环境减排潜力,探究影响IPBS环境绩效的决定因素。接着,基于成本收益分析(CBA)、倾向得分匹配(PSM)等,考察non-IPBS和IPBS的经济性能,实证分析non-IPBS与IPBS在牛奶产量、品质等指标上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再次,基于非射线性模型(SBM)、截尾回归模型(Tobit)等,测度non-IPBS和IPBS的生产效率,分析影响奶牛养殖生产效率的制约因素。最后,基于逻辑回归模型(Logit)、解释结构模型(ISM),探究奶牛场选择IPBS的驱动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并根据全文研究结果,从政府和市场两个角度,构建IPBS可持续性运行的激励机制。相关研究结论如下:1)IPBS在减少养殖环境损害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减少幅度取决于IPBS的青贮玉米自给率。在non-IPBS中,每产1吨标准牛奶(FPCM)的全球变暖潜力(GWP)、酸化潜力(AP)、富营养化潜力(EP)、不可再生能源消耗(NREU)、水消耗(WU)和土地占用(LU)分别为1351.1千克CO2-eq,18.2千克SO2-eq,8.8千克PO43--eq,4600.5兆焦耳,414.9立方米和1533.3平方米,而IPBS相应减少14.3%、10.4%、18.2%、9.9%、7.9%和13.1%,如果IPBS青贮玉米自给率从当前56.6%提升到100%,则相应减少26.9%、17.0%、28.4%、17.2%、14.9%和18.9%。在保证每个奶牛场的青贮玉米自给率达到100%的条件下,全国最多有81%的奶牛场可以采用IPBS,则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比当前减少18.7%。2)IPBS在提升养殖场净收益上具有较大潜力,同时,该净收益的提升率取决于耕地流转费用和青贮玉米价格。non-IPBS生产1t FPCM的净收益为1415元,而IPBS的实际净收益提升率为15%,这些收益的增加主要因为自产青贮玉米成本较低,同时此过程减少青贮玉米的运输费用。non-IPBS与IPBS生产1t FPCM的净收益的平衡点为:耕地流转费用为17262RMB/ha,或者青贮玉米价格为261RMB/t。同时,IPBS能显着降低牛奶体细胞数、菌落总数。3)IPBS在提升养殖生产效率上具有显着效果。在未考虑环境因素时,non-IPBS与IPBS奶牛养殖的生产效率分别为0.75和0.79,将环境因素纳入后,相应的生产效率分别下降16%和10%。饲料成本投入过高和养殖规模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养殖生产效率损失的内生因素,而奶牛场主文化水平不高、奶牛产奶量低、泌乳牛占比低等因素是造成奶牛养殖生产效率损失的外在因素。4)奶牛场主选择种养结合的决定是利益因素和外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牛场与农田距离、降低饲料成本认知、降低粪污治理成本认知等3个因素是驱动奶牛场选择IPBS的表层直接因素;奶牛场主教育水平、奶牛场收入这2因素是驱动奶牛场选择IPBS的中层间接因素;奶牛场总牛数、土地流转价格、青贮玉米价格、当地粪污治理监管力度这4个因素是驱动奶牛场选择IPBS的底层根源因素。基于此,制定基于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来保障IPBS长效运行。包括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建立绿色生产服务体系、探索绿色产品市场体系、搭建绿色发展技术支持平台、制定合理的亲环境养殖补贴政策、制定完善的养殖规程和标准等。
杨伟民[2](2009)在《中国乳业产业链与组织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从乳业发展的中国历史和国际经验分析,乳业发展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的直接结果,也是一个国家畜牧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奶牛饲养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加工能力明显增强,居民乳品消费稳步提高,对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升生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乳业10年来年均综合递增长率为20%以上,但是在高速增长的背后,却出现了一系列奶农增收缓慢、加工企业利润不断摊薄,甚至像2008年“三聚氰胺”这样质量事件。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产业链研究乳业的结构、行为和绩效,进而研究乳业发展规律、增长桎梏、未来前景以及政策投放就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作为一体化程度要求高的产业,乳业发展涉及到原奶生产、收集运输、加工包装、流通销售各环节,奶业产业结构的竞争也不只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本文把奶业纳入产业链的分析框架,运用产业组织的SCP分析范式、博弈论分析方法、价值链分析方法、案例分析和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乳业纵向产业链的五个主要环节及其协作链接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国乳业产业链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本研究的逻辑顺序是:前言对文献进行综述,阐述文章的科学意义,然后用四章内容对乳业产业链的原奶生产、收集运输、包装加工、销售与消费主要环节的结构、行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在每一章内容中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学讨论了产业链各环节的现状、历史演进、产业结构、主体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绩效和质量绩效,都隐含地给出了政策建议。第六章综述性地归纳产业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利用产业组织理论提出了实现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对策建议。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是:我国奶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发展水平、结构特征决定了我国奶业产业链纵向协作的现状;沿着产业历史的路径依赖导致的产业之间的组织力量不对称,导致了利益链接机制的不均衡,这就成为整个产业经济和质量绩效都较低的原因。如果解决现有问题,单纯的加强政策监管或者扶持加工企业并不能实现目的,必须改变现有的产业链格局,扶持谈判能力较低的原奶生产者成立合作社,均衡相关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促使乳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性的探索:(1)把乳业的经济研究纳入产业链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乳业产业链五个主要环节严格按照产业组织理论进行了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探求产业链纵向协作的基本特征及其内在决定因素。(2)第一次将奶站纳入产业链分析,作为原奶的收集和运输阶段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备受关注的这个产业链主体选择行为的动因和趋势。(3)结合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提出了乳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原奶生产环节的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邓先德[3](2005)在《农户奶牛饲养规范模式的研究及饲料标准的起草与制定》文中研究表明奶业是一个构成复杂、涉及面广的产业,发展奶业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目前我国农户饲养的奶牛占全国总存栏数的90%以上,奶牛传统养殖的“小、散、低”的状况,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迫切要求向奶牛饲养规模化、现代化转化。根据我国《奶业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推行奶牛的适度规模经营,合理布局规划。本博士后出站报告针对这一奶业发展趋势,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调研数据,对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奶业发展进行详细规划,主要推行奶牛养殖小区模式,分办公奶农生活区、奶牛生产区及饲草料加工贮存区等几大区域,各区域之间以道路(分净、污道)、绿化带及消毒池等分隔开。特别是对饲草料种植区和粪便处理区也进行了科学的规划。确保了奶牛养殖小区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畜牧业标准化工作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的基础。目前,我国畜牧业生产已经发展到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必须依靠畜牧业标准化工作的不断深入。依据北京市大兴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兴质监发[2003]26)精神,通过近两年的大兴区奶业发展的实地考察研究,针对大兴区奶牛场养殖的实际情况,起草编制了大兴区地方标准《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供包括奶牛场建设、奶牛育种、奶牛繁殖、奶牛饲养管理、奶牛的饲料、奶牛的卫生保健及牛乳质量控制等七部分。这将为北京市大兴区奶业标准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我国奶牛养殖小区模式的推广提供了保障。本人在博士后工作期间完成了全国饲料工业委员会下达的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专项《奶牛微量元素维生素预混料》和农业部下达的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专项《奶牛精料混合料》两项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在《奶牛微量元素维生素预混料》国标起草制定过程中,对国内外奶牛生产和饲料标准制定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并广泛征求和采纳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标准力求适合我国国情,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全面、系统、科学地对奶牛不同生长生理阶段的微量元素、维生素营养需要量做出了明确规定,为饲料厂和奶牛场配制预混料提供了重要依据。该标准项目于2005年5月通过专家的审定,并转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推荐性标准送审阶段。《奶牛精料混合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标准SB/T 10261—1996《奶牛精料补充料》的修订和补充,在广泛查阅国内外资料、标准、饲料和动物营养权威部门出版物和文献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奶牛精料混合料》的修订,原有标准称为《奶牛精料补充料》经专家们研究决定,首次科学的定名为《奶牛精料混合饲料》;首次依据不同粗饲料类型全面、系统、科学地对奶牛不同生长生理阶段的奶牛精料混合饲料营养成分指标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奶牛场和生产经营奶牛精料混合饲料的企业提供了重要依据。该标准项目于2005年5月通过专家的审定,并转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推荐性标准送审阶段。
赵剑峰[4](2004)在《中国奶业结构—行为—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健康、营养的需求。牛奶的价值也逐渐被人们认识。伴随者消费和生产的快速增长,奶业也取得了超常规发展。 奶业是一个由乳品消费、乳品制造、原料奶生产三个主要环节、农户、企业、消费者、政府和协会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相互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经济联系,但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又存在一定的冲突。 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信息经济学、契约理论等为理论依据,运用产业组织方法(SCP分析范式)博弈论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围绕乳品消费、乳品制造和原奶生产这三个主要环节展开,对产业发展中的结构、绩效,特别是各利益主体的关系、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对运行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力求客观反应我国奶业发展态势,揭示影响奶业发展的诸环节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 1.我国城乡、地区之间消费不平衡,收入水平、乳制品价格、消费习惯是影响乳品消费的主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对乳品的认知度提高,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有所变化。 2.企业对奶源的争夺和大企业规模效应,奶业的进入壁垒逐步提高,行业处于垄断竞争型的市场结构。而在局部市场则呈现一两家企业为主导的寡占型市场结构。 3.市场结构和产权结构的共同作用,推动着我国乳品制造业的良好业绩。而集中度比规模对利润率的影响更大;国有产权对利润率的负作用已经很小,行业集中度表现的是正常的效率竞争的结果。目前的乳品制造业存在着较为充分的市场竞争。 4.受制于市场集中度不高和现有的消费状况,投入产出效率低,乳品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不足,造成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和产品开发的深度、广度不足。企业更多将注意力放在确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和市场份额的争夺上。 5.通过价格竞争和广告、并购等非价格竞争以及规范行业的无序竞争有利于寡头为主导、大中小共生的产业组织的形成。 6.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错位竞争-合作竞争改变了国内的竞争格局,推动了产业绩效的提升。由于奶业的特殊性,在与跨国公司竞争-合作中,要避免盲目的以市场、资源换资金、技术。 7.我国高速增长的乳品制造业与奶源不足形成了巨大反差,发生了争夺奶源的恶性竞争。完善并严格执行包括鲜奶标识在内的行业标准,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管、服务体系,实行规模养殖和科学养殖是我国奶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姜法竹[5](2004)在《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米希乐[6](2020)在《蒙古国奶牛饲养集约化经营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蒙古国以拥有优质的乳品而自豪。在蒙古国,牧业部门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每年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为10-13%。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市民对乳制品的质与量的要求均大幅提升,但蒙古国乳品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的发展经济与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加速发展乳品业并带动牧业全面发展是必要的。采用半结构式问卷,于2019年对91名小规模奶农进行了抽样调查,收集了过去一个月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牛奶产量的等横断面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分析牛奶生产的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率,并用Tobit模型评估与经济效率相关的因素。结果显示,农户平均技术效率为68.7%,平均配置效率为91.3%,平均经济效率为62.6%。这个结果说明,由于农民具有较高的配置效率,因此技术效率低是导致农民经济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从调查结果来看,乳品业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影响到了生产效率。因此,应通过调整现有的投入和生产成本实现生产率的提高。农民的规模收益率不断提高表明,提高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将使牛奶产量相应增加。扩大牛群规模、用足够的浓缩物喂养奶牛以及确保牲畜的保健费用充足,可以有效提升小规模农户的牛奶生产率。与此同时,研究发现年长的农民对牛奶生产的技术效率低下负有责任;精料和其他饲料的成本是乳品生产总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此外,农户之间的配置效率水平相当高,这表明研究区农户虽然资源贫乏,但在成本最小化方面是有效率的。年龄、家庭规模、奶牛养殖占收入比重、雇佣劳动力和浓缩物月成本是影响蒙古小规模奶农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采取相应干预措施,通过适当利用现有投入,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去全力提高生产效率。
吴强[7](2020)在《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自三聚氰胺事件以来,中国奶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乳品生产国。近年来,涉及乳品质量安全的事件仍时有发生,乳品质量安全隐患普遍存在,乳品质量目标与产能目标冲突,乳品质量提升与奶业持续发展的矛盾突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但质量控制水平与成本不协调、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是关键。国内外理论与实践表明,实施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是改善乳品质量、协调质量与产能目标,促进奶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依据供应链管理、认知行为、协同学、外部性及信息不对称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协同度、Logit-ISM、结构方程、演化博弈、委托代理和模拟仿真等模型方法,从概念界定、现状描述、协同度测算、影响因素确定、形成机制剖析、实现机制解析和对策建议等方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由奶牛养殖场户(简称奶农,全文同)、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组成的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及其运行机制的相关问题。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供应链环境下影响乳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主要有投入品来源(采购)、检疫检验、环境维护、设施配置、生产档案和员工培训等6方面。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基本问题包括:含义是奶农、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间在投入品来源(采购)等6方面配合得当、协同一致,共同维护乳品质量、提高乳品供应链竞争力;模式包括横向层面协同和纵向层面协同;目标由状态目标和结果目标两部分构成,结果目标是状态目标的外在表现,状态目标是结果目标的内在基础;标志是奶农、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间质量控制行为配合得当,乳品质量指标得到有效保障;决策参量有质量预防水平、质量检验水平、质量成本分摊、质量收益分配和质量缺陷惩罚等,各决策参量既独立发挥作用,又相互关联,共同影响乳品质量水平和供应链整体收益。利用来自全国10省份590家奶农、224家乳品加工企业和750家超市的问卷调查数据,首先从投入品来源(采购)等6方面描述性分析了奶农、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质量协同控制的认知、行为及其协同状况,然后利用复合协同度模型测算了乳品供应链质量控制协同度。研究结果表明:三方对于投入品来源(采购)等6方面的重要性认知处于良好协同状态,对于投入品来源(采购)等6方面的质量控制标准的认知处于低度协同状态;三方在投入品来源(采购)、检疫检验和环境维护等3方面的质量控制行为处于良好协同状态,但在员工培训方面的质量控制行为协同状况欠佳,在设施配置和档案管理方面的质量控制行为协同状况较差。总体来看,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有序度要高于养殖和销售环节,各环节间的协调性、配合性和同步性还较差,仍处于无序竞争状态,乳品供应链质量控制处于初级协同阶段。基于590家奶农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t-ISM模型实证分析了奶农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递阶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者文化程度、养殖规模、原奶质量标准认知、饲料质量标准认知、饲养环境标准认知、稳定销售渠道、提升原奶价格、风险分摊、信息共享、信任程度和政府鼓励支持对奶农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有显着影响。其中,政府鼓励支持、原奶质量标准认知、饲料质量标准认知、饲养环境标准认知是表层直接因素,稳定销售渠道、提升原奶价格是中层间接因素,受访者文化程度、养殖规模、风险分摊、信息共享、信任程度是深层根源因素。基于750家超市的问卷调查数据,依据“经营能力、内部动力、外部推力、合作伙伴关系—中间合力—协同意愿”的分析思路,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超市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营能力、内部动力、外部推力、中间合力和合作伙伴关系对超市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有着不同程度的显着的正向影响,其中经营能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外部推力,然后依次是合作伙伴关系和内部动力。结合乳品供应链的结构特征和运行规律,从动力因素、促进因素、保障因素、传导过程和实现路径等方面剖析了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得出结论: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提升质量、规避风险、增加收益是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动力因素,通过质量信息流和行为信息流的传导作用,实现质量协同控制的目标;个体素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信息共享、相互信任是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促进因素,发挥加快质量协同控制进程的作用;政府监管、第三方检测、内部监管、市场秩序是保障因素,具有引领质量协同控制轨迹的作用。基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视角,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和模拟仿真技术分析并印证了乳品供应链中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质量协同控制的演进过程、稳定策略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双方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低收益率与高溢出率均会导致市场失灵。当奶农采取高级预防策略和乳品加工企业采取高级检验策略收益率较低时,(基本预防,基本检验)将是双方质量控制博弈的稳定策略,此时,政府应给予采取高级控制策略方足够的补贴,以激励双方实施质量协同控制;当奶农采取高级预防策略或乳品加工企业采取高级检验策略收益率提高,但溢出率较高时,另一方将采取“搭便车”行为,则(高级预防,基本检验)或(基本预防,高级检验)将是双方质量控制博弈的稳定策略,此时,政府应该加大处罚力度,迫使“搭便车”行为者进行质量协同控制;政府补贴对奶农的效用更为明显,政府惩罚具有“正强化”和“负强化”双重作用。综合运用最优化原理、博弈论、委托代理模型和模拟仿真技术,分析并印证了信息对称、单边信息不对称和双边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乳品供应链中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的最优质量控制策略,以及双方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质量预防水平隐匿时,乳品加工企业将采取“质量预防不足”策略;当质量检验水平隐匿时,超市将实施“质量检验过度”策略;当质量预防水平和质量检验水平均隐匿时,乳品加工企业的“质量预防不足”与超市的“质量检验过度”同时存在;合理的供应链利益分配合同设计,可促使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实施质量协同控制。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4个方面:一是提高认知水平与行为能力,改善质量控制行为;二是健全运行机制,促进质量协同控制的形成;三是增强乳品加工企业的综合能力,强化内部监管与服务能力;四是营造良好协同环境条件,提升质量协同控制水平。
李亚茹[8](2018)在《农产品“保险+期货”的方案设计与定价 ——基于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文中研究说明最低收购价与临时收储政策连续实施多年,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价格调控机制面临国内外价格倒挂、进口量与库存量齐增、仓容压力巨大及种植结构失衡等困境。我国政府于2014年推出农产品价格形成与政府补贴相脱钩的价格机制改革,其核心是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即目标价格补贴与生产者补贴政策。目标价格补贴与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近5年,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着农产品面积核实成本较高、难以调整种植结构及政府财政资金压力较大等困境。随着农产品市场化定价的形成,价格风险已成为影响农户收入的重要因素。农产品“保险+期货”主要包括“价格保险+期货”和“收入保险+期货”两种形式,作为保险与期货的跨界融合,既克服了农民难以进入期货、期权市场的困难,又弥补了农产品价格保险目标价格厘定困难和缺乏系统性价格风险转移机制的两大内生缺陷,其自推出之日起便受到国家高度重视,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稳步扩大“保险+期货”模式。与目标价格补贴与生产者补贴政策相比,农产品“保险+期货”具有相似的运作机制,但国家财政资金压力相对较小,保险公司完善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可显着提高运行效率,且属于WTO绿箱政策,比较优势明显,故其在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中的政策定位值得探讨。尽管农产品“保险+期货”发展如火如荼,但现行试点方案采用“保险+场外看跌期权+场内期货”单一的运作模式,存在农户承担较大基差风险、保险公司“中介”地位尴尬与期货公司对冲压力较大等问题。鉴于农产品“保险+期货”试点方案的现存问题,特别是基于方案设计与定价在“保险+期货”中的缺失及重要意义,本文尝试基于价格调控机制视角研究农产品“保险+期货”的方案设计与定价问题。本研究具体章节的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首先分析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接着初步界定了农产品价格保险、农产品收入保险、农产品“保险+期货”(包括“价格保险+期货”与“收入保险+期货”)、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及价格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而给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采用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2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首先分别梳理和评述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价格调控政策、“保险+期货”及农业保险定价的相关文献,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然后阐述了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产品风险管理、价格调控、“保险+期货”及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既引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又奠定了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章,农产品价格风险及“保险+期货”的引出。首先以玉米和鸡蛋为例,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与影响因素。农产品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季节性、地区差异性、金融化、集聚性与非对称性等特征;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四大类因素为供给、需求、政策与国际市场因素。其次,采用基于历史模拟、极值理论POT模型的Va R法,评估全国七大玉米主产区与六大鸡蛋主产区的价格波动风险,结果发现,玉米与鸡蛋价格波动风险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需分地区向农户提供价格风险保障。最后,通过梳理国内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工具的演进历程引出农产品“保险+期货”。农产品“保险+期货”作为保险与期货的跨界融合,既克服了农户难以进入期货、期权市场的困难,又弥补了价格保险的两大内生缺陷,比较优势明显,但仍面临基差风险、制度风险、违约风险与定价风险。尽管农产品价格风险是不可保风险,但保险人通过不断改进自身的技术条件能将不可保风险转化为可保风险,农产品“保险+期货”利用现有技术可将赔付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可行性强。第4章,中美农产品“保险+期货”的实践方案及比较借鉴。本章首先以育肥母牛风险保护保险(LRP)、生猪毛利润保险(LGM)为例,分析美国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的具体实践方案,得出有益于我国“价格保险+期货”方案设计的经验启示,如完善的再保险体系是推行农产品“保险+期货”的前提、较短的理赔款计算周期可有效保障农户实际损失等;以玉米(排除收货价格)收入保障保险(RP(HPH))与大豆(排除收货价)区域收入保障保险(ARP(HP))为例,介绍“收入保险+期货”实践方案,得出多种保险补贴政策分别是经营“收入保险+期货”的基础和前提等经验启示;以奶牛利润保障项目(MPP-Dairy)为例,介绍运用保险运作机制代替传统牲畜价格支持政策的实践,得出基于保险机制的价格支持政策,可显着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启示。其次,详细分析了国内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大连”方案、“北票与法库”方案、“桦川”方案及“重庆”方案四个农产品“保险+期货”试点方案。尽管四个试点方案各具特色,但存在“保险+场外看跌期权+场内期货”三个环节的操作流程、交易所与期货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及完全基于期货市场价格设计产品的共同特点;面临农户承担较大基差风险、保险公司“中介”地位尴尬及期货公司对冲风险压力大等问题。最后,从基本运作模式、参与主体、产品内容与市场环境四个方面比较中美农产品“保险+期货”的实践方案,得出我国需加大力度推进农产品期货与期权发展、加快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步伐、完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体系与重构“保险+期货”运行机制的启示。第5章,农产品“保险+期货”在价格调控机制中的政策定位与总体方案。本章首先梳理了我国现行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的现状,发现其主要面临国内外价格倒挂、进口量与库存量齐增、仓容压力巨大、农产品种植结构难以调整与种植面积核实成本高等困境。其次,阐述了农产品“保险+期货”作用于价格调控机制的理论逻辑,即价格调控政策通过作用于调控对象以达到政策目标。若农产品“保险+期货”是一种价格调控政策,其调控对象包括国家、农产品市场、农产品生产者、消费者及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等,故从国家、农产品市场、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相关企业四个方面分析农产品“保险+期货”在价格调控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接着,通过比较农产品“保险+期货”与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得出其可作为大宗农产品传统价格支持政策的重要补充、现代价格补贴政策的替代与鲜活农产品调控目录制度重要工具的政策定位。最后,从运行机制、方案设计与农产品适用范围三个方面,初步构建我国农产品“保险+期货”的总体方案。即从运行机制方面,中央财政给予资金补贴、财政部与农业农村部主导、银保监会监督指导、商业保险公司运作、期货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农业农村部与银保监会牵头设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再保险管理机构提供再保险。从方案设计方面,坚持可复制、可持续与简单易懂的原则;短期方案仍采用与现有试点相似的三个环节的运作模式;长期方案采用两个环节的运作模式。从农产品适用规则与范围方面,本文研究认为养殖业适用于“价格保险+期货”方案,种植业适用于“收入保险+期货”方案;具体而言,农产品“保险+期货”适用于稻谷、小麦、棉花、玉米、大豆、鸡蛋等农产品。第6章,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的方案设计与定价。本章设计的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方案仍采用与现有试点类似的三环节模式,但每个环节的具体内容与现有模式不同,此方案具有显着降低农户基差风险与保险公司是风险承保主体两大特色。设计方案中农产品现货价格保险与场外看跌期权的本质是固定执行价格离散算术平均欧亚期权,本章主要运用期权定价模型厘定其费率。农产品价格波动呈现出明显的随机波动与跳跃特征,故采用随机波动率跳跃扩散Bates模型拟合其价格波动路径。首先,运用基于M-H算法的贝叶斯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拟(MCMC)方法估计Bates模型的参数;其次,运用方差减少技术的Monte Carlo方法模拟农产品价格波动路径,最后,基于固定执行价格离散算术平均欧式亚式期权定价公式计算得出保费。本文选取河南、山东、河北、江苏、湖北、四川六大鸡蛋主产区价格数据厘定鸡蛋“价格保险+期货”方案的费率,实证结果发现:基于期货市场价格的鸡蛋价格保险不能满足养殖户价格下跌风险保障的需求;基于现货市场为农户提供价格保险,运用场外看跌期权为保险公司提供的再保险保障非常有限,远不能满足保险公司分散风险的需求,尤其是不能满足保险公司分散极端风险的需要;设计的鸡蛋“价格保险+期货”方案中保险公司承担的场外期权对冲风险较之现行“价格保险+期货”试点,有助于降低养殖户的基差风险。为确保期权定价法费率厘定结果的准确性,本章分别运用农业保险定价的参数法与非参数法厘定设计方案的费率。由实证结果可知,期权定价法的费率厘定结果均略高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法的费率厘定结果,但都小于0.01,可见,本文运用随机波动率跳跃扩散Bates模型厘定鸡蛋“价格保险+期货”方案的费率是可行的。第7章,农产品“收入保险+期货”的方案设计与定价。本章首先设计保险公司向农户提供的收入保险,且采用区域收入保险的形式,价格指数与产量指数分别是农产品省级现货价格与亩均产量;保险公司向期货公司购买分散部分价格风险的场外看跌期权产品;期货公司通过复制场内期权分散场外看跌期权的价格风险三个环节的基本运作模式。选取国内玉米七大主产区即河北、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与河南,进行“收入保险+期货”方案定价的实证研究。首先选择Weibull(3P)、Burr(4P)、Log-Logistic(3P)、Logistic、Lognormal(3P)、Normal与Gamma(3P)七类分布分别模拟玉米七大主产区的价格对数收益率与产量波动率数据,以K-S、A-D与卡方检验三类方法选取七大主产区价格与单产风险的合适分布。接着以欧式距离最小为选择标准,在五种Copula函数中选出最优相关函数。最后依据收入保险费率厘定公式计算保费。由费率厘定结果,我们发现同一保障水平下,不同地区的区域收入保险费率差异较大,全国玉米七大主产区费率高低的排序与各地区价格、产量风险的相关性并不直接相关;同一地区不同保障水平下,区域收入保险的费率差异较大。第8章,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出本文研究得出的七大基本结论,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尝试探讨了农产品“保险+期货”在价格调控机制中的作用及政策定位。首次基于我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面临的困境,分析农产品“保险+期货”作用于价格调控机制的理论逻辑,即价格调控政策通过作用于调控对象以达到政策目标。农产品“保险+期货”作为价格调控政策的调控对象包括国家、农产品市场、农产品生产者、消费者及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等,故从国家、农产品市场、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及相关企业四个方面初步分析农产品“保险+期货”在价格调控机制中的可能作用。通过比较农产品“保险+期货”与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效果,初步得出其可作为大宗农产品传统价格支持政策的重要补充、现代价格补贴政策的替代与鲜活农产品调控目录制度重要工具的政策定位。第二,从运行机制、方案设计、农产品适用范围三个方面,初步构建我国农产品“保险+期货”的总体方案。即从运行机制来看,本文认为需由中央财政给予资金补贴、财政部与农业农村部主导、银保监会监督指导、商业保险公司运作、期货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农业农村部与银保监会牵头设立专门的农业保险再保险管理机构提供再保险。就方案设计而言,本文认为应坚持可复制、可持续与简单易懂的原则;短期方案可采用与现有试点相似的三个环节的运作模式,但每个环节的具体内容较现行试点方案有所改进;长期方案则采用两个环节(即保险公司提供农产品价格或收入保险,再保险机构向保险人提供相应的再保险方案)的运作模式。从农产品适用规则与范围来看,本文研究认为养殖业适用于“价格保险+期货”方案,种植业适用于“收入保险+期货”方案;具体而言,农产品“保险+期货”适用于稻谷、小麦、棉花、玉米、大豆、鸡蛋等农产品。第三,基于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地区差异的评估结果,尝试探讨分地区承保农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本文分别采用基于历史模拟和极值理论POT模型的Va R法,评估全国七大玉米主产区与六大鸡蛋主产区的价格波动风险,结果发现,玉米与鸡蛋价格波动风险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需分地区向农户提供价格风险保障。故设计的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与“收入保险+期货”方案中价格保险与收入保险的农产品价格指数不再是现行试点方案的农产品期货价格,而是农产品的省级现货价格。省级现货价格与农户实际售卖价格的差异小于农产品期货价格与农户实际售卖价格的差异,可见,本文探讨的分地区承保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可显着降低农户承担的基差风险。第四,尝试运用期权定价法,厘定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方案的费率。本文初步设计的“基于现货市场的价格保险+对冲部分风险的场外期权+场内期货”的方案中,农产品现货价格保险与场外看跌期权的本质是固定执行价格离散算术平均欧亚期权,故尝试运用期权定价法厘定其费率。农产品价格波动呈现出明显的随机波动与跳跃特征,采用随机波动率跳跃扩散Bates模型拟合其价格波动路径。且分别运用农业保险定价的参数法与非参数法厘定设计方案的费率,以确保期权定价法费率厘定结果的准确性。由实证结果可知,期权定价法的费率厘定结果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法的费率厘定结果差异均较小,可见,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期权定价法是可行的。
吴强,沙鸣,张园园,孙世民[9](2018)在《奶农质量控制认知与行为分析——基于10省(自治区)奶农的调查》文中提出奶农良好的质量控制认知与行为对于提升原奶质量、实现奶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利用10省(自治区)奶农的实地调查数据,从投入品质量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环境质量控制和质量协同控制等4个维度8个方面分析奶农质量控制认知与行为关系,明确质量控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索问题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受访者对疫病传播途径有良好的认知,普遍认同质量协同控制的必要性,但对投入品标准、原奶质量标准、设施配置标准、疫病防控技术要点、养殖档案建设标准、饲养环境标准和行为福利标准等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在投入品质量控制、原奶质量标准执行、设施配置选择、疫病防控、养殖档案建设、环境卫生维护和行为福利条件改善等行为不够规范甚至存在缺陷与漏洞。研究表明,奶农质量控制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行为,认知能力差、专业技能低、标准不够统一和信息不对称是阻碍奶农质量控制认知与行为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从拓宽认知渠道、加强奶农培训、增进合作程度和充分发挥监管部门作用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规范与改善奶农质量控制认知与行为的对策建议。
吴强[10](2017)在《供应链环境下奶牛养殖场户的质量控制行为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原奶生产国,然而中国乳品质量安全现状令人堪忧,“三聚氰胺”毒奶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等质量安全事故的频发既危害了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又制约着中国乳业的持续发展。如何有效防控乳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政府、学界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亟待解决。国内外畜产品质量控制的经验表明,实施供应链管理,构建由奶农(包括奶牛养殖散户、养殖专业户和规模养殖场,下同)、乳品加工企业和销售商为主体的乳品供应链,是解决中国乳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供应链环境下奶牛养殖场户质量控制行为对于从源头上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在查阅文献、实地调研、走访专家的基础上,根据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和行为学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系统分析、统计分析、博弈分析等方法,重点从理论基础、描述性分析、计量分析、演进机制分析和对策建议等5方面,实证研究了供应链环境下奶牛养殖场户质量控制行为的相关问题。具体方法与研究结论如下:供应链环境下奶牛养殖场户质量控制行为包括投入品来源、疫病防控、环境维护、养殖档案建设、动物福利条件改善、设施配置和与乳品加工企业合作协调等7方面。奶牛养殖场户对于这7方面的认知与行为直接影响原奶质量,进而影响乳制品质量。内蒙、山东等10省份569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受访奶牛养殖场户普遍对原奶质量标准比较“陌生”;在品种选育、饲草种植和兽药采购方面有较好的质量控制行为;在疫病防控方面的行为较差;在生理福利和环境福利方面做的较好,但是在卫生维护方面不够规范。基于569份问卷调查数据,首先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确定了奶牛养殖场户全面质量控制行为实施意愿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ISM模型确定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决策者文化程度、养殖模式、养殖年限、养殖规模、专业化程度、兽药标准认知、疫病防控标准认知、设施配置标准认知、原奶质量标准认知、行为态度、合作协调态度以及政府鼓励支持等12个因素对奶牛养殖场户全面质量控制行为实施意愿有正向影响。其中,行为态度、合作协调态度和政府鼓励支持是表层直接因素,原奶质量标准认知、疫病防控标准认知、设施配置标准认知和兽药标准认知是中层间接因素,决策者文化程度、养殖年限、养殖模式、养殖规模和专业化程度是深层根源因素。供应链环境下奶牛养殖场户质量控制行为的形成与改善,是一个与乳品加工企业相互作用下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本文采用双种群进化博弈分析方法和仿真技术对奶牛养殖场户质量预防与乳品加工企业质量检验的质量控制行为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奶牛养殖场户与乳品加工企业质量控制行为的演化方向受质量预防成本、质量检验成本、原奶收购价格、乳品销售价格、市场监管力度、外部收益及其分配系数、外部损失及其分摊系数等7类因素(含13个变量)的影响。具体作用效果为:缩小高低质量预防成本差及高低质量检验成本差,扩大高低质量原奶收购价格差及乳品销售价格差,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提高外部收益,优化收益分配系数,加大惩罚额度(增加潜在损失),合理分摊损失,将会促进奶牛养殖场户和乳品企业质量控制行为向良好合作的方向发展。弹性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质量预防成本和乳品企业质量检验成本,乳品销售价格,外部潜在损失等因素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为改善奶牛养殖场户质量控制行为,从奶牛养殖场户自身、优质乳品供应链和政府三个方面,提出改善奶牛养殖场户质量控制行为的对策建议。奶牛养殖场户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升经营特征、规范质量控制行为,加强与乳品加工企业交流沟通;乳品供应链应加大对奶牛养殖场户在技术、资金和投入品方面的支持,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分摊机制,加大对奶牛养殖场户质量控制行为监督和惩罚力度;政府应加强对质量控制行为的宣传教育和支持,提高奶牛养殖场户质量控制能力,加强监管以促进奶牛养殖场户质量控制行为实施。
二、农户饲养奶牛技术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户饲养奶牛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种养结合的奶牛养殖综合效益评价及长效运行机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奶牛养殖快速增长给环境带来挑战 |
1.1.2 我国消费者对国内牛奶品质提出更高要求 |
1.1.3 推进种养结合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口 |
1.1.4 种养结合模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
1.1.5 奶牛场种养结合模式众多但尚未得到全面认知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奶牛养殖环境影响的研究 |
1.3.2 关于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研究 |
1.3.3 关于奶牛养殖生产效率的研究 |
1.3.4 关于奶牛场选择种养结合模式的研究 |
1.3.5 关于奶牛场采纳种养结合模式扶持政策的研究 |
1.3.7 文献评述 |
1.4 研究目标 |
1.4.1 总体目标 |
1.4.2 具体目标 |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种养结合模式 |
2.1.2 种养结合奶牛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系统协同理论 |
2.2.4 物质循环理论 |
2.2.5 行为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奶牛养殖状况、主要模式及调研地区状况 |
3.1 我国奶牛养殖现状及问题 |
3.1.1 奶牛养殖现状 |
3.1.2 奶牛养殖面临挑战 |
3.2 奶牛养殖的典型模式 |
3.2.1 奶牛养殖的种养结合模式 |
3.2.2 奶牛养殖的非种养结合模式 |
3.2.3 两模式的异同 |
3.3 调研地区奶牛养殖状况 |
3.3.1 调研地区与样本量确定 |
3.3.2 调研地区奶牛养殖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种养结合奶牛场环境绩效评估 |
4.1 分析框架 |
4.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4.2.2 生命周期环境评价的分析框架 |
4.2.3 线性回归模型与变量选择 |
4.3 奶牛养殖系统的环境绩效 |
4.3.1 饲料环节 |
4.3.2 饲养环节 |
4.3.3 粪污处理环节 |
4.3.4 运输环节 |
4.3.5 小结 |
4.4 奶牛养殖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
4.4.1 青贮玉米自给率变化对环境绩效的影响 |
4.4.2 基于IPBS的中国奶牛养殖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
4.5 IPBS环境绩效的决定因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种养结合奶牛场经济效益评估 |
5.1 分析框架 |
5.2 样本特征与研究方法 |
5.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5.2.2 基于LCA的环境成本计算模型 |
5.2.3 PSM模型 |
5.3 non-IPBS与 IPBS的效益分析 |
5.3.1 经济效益 |
5.3.2 环境成本 |
5.3.3 综合效益 |
5.4 关键因素变动对IPBS经济效益的影响 |
5.4.1 土地流转费用变化 |
5.4.2 青贮玉米价格变化 |
5.5 奶牛场采纳IPBS的效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种养结合奶牛场生产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 分析框架 |
6.2 样本特征与研究方法 |
6.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6.2.2 SBM模型与指标中选取 |
6.2.3 Tobit模型与变量选择 |
6.3 奶牛场生产效率测度 |
6.3.1 non-IPBS与 IPBS生产效率 |
6.3.2 non-IPBS与 IPBS生产效率提升 |
6.4 奶牛场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奶牛场采纳种养结合的行为选择及激励机制构建 |
7.1 分析框架 |
7.2 样本特征与研究方法 |
7.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7.2.2 Logit模型与变量选择 |
7.2.3 ISM模型 |
7.3 奶牛场采纳IPBS的驱动因素 |
7.4 采纳IPBS行为因素的ISM分析 |
7.5 驱动奶牛场选择IPBS的激励机制构建 |
7.5.1 IPBS激励机制的基本框架 |
7.5.2 基于市场手段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7.5.3 基于政府手段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种养结合奶牛场在建立环境友好、资源循环利用的农业生产模式上有明显优势 |
8.1.2 种养结合奶牛场在提升养殖净收益上具有较大潜力 |
8.1.3 种养结合奶牛场在提升养殖生产效率上具有明显效果 |
8.1.4 奶牛场选择种养结合是内在利益因素和外在条件共同驱动的结果 |
8.2 政策启示 |
8.2.1 因地制宜推广种养结合模式,提高奶牛养殖的整体效率 |
8.2.2 提高种养结合的技术水平,提升奶牛养殖的技术盈利性 |
8.2.3 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奶牛场采纳种养结合的稳固性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中国乳业产业链与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供应链综述 |
1.3.2 国外农产品供应链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农业供应链文献综述 |
1.3.4 关于乳业的研究 |
1.3.5 关于乳业供应链的研究 |
1.3.6 关于乳业产业组织的研究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数据及获取 |
1.6 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
1.6.1 创新点 |
1.6.2 局限性 |
第二章 乳业产业链的原奶生产阶段 |
2.1 中国乳业产业链生产阶段的分析框架 |
2.1.1 本章写作的思路 |
2.1.2 本章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来源 |
2.1.3 本章的基本结论 |
2.2 原奶的性质描述 |
2.2.1 原奶的自然特性 |
2.2.2 原奶生产的经济属性 |
2.3 原奶生产总体情况 |
2.4 原奶生产的组织结构分析 |
2.4.1 奶牛饲养规模结构 |
2.4.2 小规模奶户分析 |
2.5 原奶生产环节的行为分析 |
2.5.1 分散饲养、流动散收模式 |
2.5.2 分散饲养、集中挤奶模式 |
2.5.3 饲养小区模式 |
2.5.4 牧场园区模式 |
2.5.5 奶农合作社模式 |
2.5.6 专业奶牛饲养公司 |
2.6 原奶生产环节的绩效分析 |
2.6.1 经济绩效 |
2.6.2 质量绩效 |
2.7 小规模奶户的调研分析 |
2.7.1 调查设计调查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2.7.2 调查问卷设计与调查 |
2.7.3 调查样本情况 |
2.7.4 样本农户基本特征分析 |
2.7.5 样本农户奶牛养殖规模情况 |
2.7.6 奶户决策模型 |
2.7.7 饲养奶牛的收入和成本 |
第三章 原奶收集与运输阶段 |
3.1 中国乳业产业链的原奶收集阶段的分析框架 |
3.1.1 本章写作的思路 |
3.1.2 本章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来源 |
3.1.3 本章的基本结论 |
3.2 中国乳业产业链的原奶收集阶段结构分析 |
3.2.1 基于技术装备的奶站结构 |
3.2.2 基于所有权的奶站结构 |
3.3 中国乳业产业链的原奶收集阶段行为 |
3.3.1 合约理论和架设 |
3.3.2 对假说的经验验证:奶站的演进过程 |
3.4 中国乳业产业链的原奶收集阶段绩效分析 |
3.4.1 经济绩效 |
3.4.2 质量绩效 |
3.4.3 奶站与奶农的链接 |
3.5 经济学的一个解释与探讨 |
3.5.1 企业与奶站的关系——准一体化 |
3.5.2 道德风险与契约风险 |
3.5.3 交易成本的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乳制品加工阶段 |
4.1 研究方法与结构 |
4.1.1 本章写作的思路 |
4.1.2 本章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来源 |
4.1.3 本章的基本结论 |
4.2 乳制品加工阶段的发展概况 |
4.2.1 初创期(1949-1978 年) |
4.2.2 快速增长期(1979-1992 年) |
4.2.3 调整期(1993-1998 年) |
4.2.4 产业整合期(1999-2006 年) |
4.2.5 产业重塑期(2007-现在) |
4.3 乳制品加工阶段的产业结构 |
4.3.1 规模结构分析 |
4.3.2 地域结构分析 |
4.3.3 产品结构分析 |
4.4 乳制品产业加工企业的行为分析 |
4.4.1 企业外部竞争行为 |
4.4.2 产业链链接行为分析 |
4.5 乳制品产业的加工环节的绩效分析 |
4.5.1 经济绩效 |
4.5.2 质量绩效 |
4.6 小结 |
第五章 乳制品行业的流通和消费环节 |
5.1 本章的研究方法与结构 |
5.1.1 本章写作的思路 |
5.1.2 本章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来源 |
5.1.3 本章的基本结论 |
5.2 流通环节的SCP 分析 |
5.2.1 销售渠道的历史分析 |
5.2.2 销售渠道的现实分析 |
5.2.3 流通环节的结构分析 |
5.2.4 流通环节的行为分析 |
5.2.5 流通环节的绩效分析 |
5.3 乳制品的消费 |
5.3.1 牛奶消费演进 |
5.3.2 中国乳制品消费的城乡差距 |
5.3.3 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 产业价值链的分配 |
5.5 小结 |
第六章 产业链组织模式创新 |
6.1 本章的分析框架 |
6.1.1 本章写作的思路 |
6.1.2 本章的理论依据与数据来源 |
6.1.3 本章的基本结论 |
6.2 政府对奶业政策演进与重点 |
6.2.1 扶持恢复生产(1949-1979 年) |
6.2.2 鼓励发展阶段(1979-1990 年) |
6.2.3 政府加快发展(1990-2000 年) |
6.2.4 深入扶持发展(2001 年-2008 年) |
6.2.5 全面监管(2008 年-) |
6.3 国际奶业政策比较 |
6.3.1 产业组织模式“一体化” |
6.3.2 原奶生产环节合作化 |
6.3.3 服务体系社会化 |
6.3.4 治理市场过度竞争 |
6.4 本章结论 |
6.5 提高组织化程度探讨 |
6.5.1 组织化的涵义 |
6.5.2 奶业合作的需求分析 |
6.5.3 中国奶农合作组织制约因素 |
6.5.4 提高组织化程度的结论性评述 |
6.6 进一步研究的说明 |
6.6.1 研究的范围扩展 |
6.6.2 研究中出现的新对象 |
6.6.3 数据的获取范围有待扩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农户奶牛饲养规范模式的研究及饲料标准的起草与制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前期调研 |
1、大兴调研 |
2、和林格尔县调研 |
二、小农户养殖与集约化养殖的差别 |
三、小农户如何适应现代奶牛养殖发展的需要 |
四、我国奶业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
第一篇 和林格尔奶业发展规划 |
第一章 和林格尔县奶业发展的必要性 |
第二章 和林格尔县奶业规划的依据 |
第三章 和林格尔县奶业发展条件 |
第四章奶业发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及发展重点 |
第五章 园区总体规划 |
第六章 建设项目规划 |
第七章 园区基础设施规划 |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
第二篇 大兴区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
第一章 奶牛场建设 |
第二章 奶牛育种 |
第三章 奶牛繁殖 |
第四章 奶牛饲养管理 |
第五章 奶牛的饲料 |
第六章 奶牛的卫生保健 |
第七章 牛乳质量控制 |
第三篇 国家、农业行业的起草与制定 |
第一章 《奶牛精料混合饲料》标准的起草与制定 |
1、《奶牛精料混合饲料》送审稿编制说明 |
2、《奶牛精料混合饲料》送审稿正文 |
第二章 《奶牛微量元素维生素预混料》标准的起草与制定 |
1、《奶牛微量元素维生素预混料》送审稿编制说明 |
2、《奶牛微量元素维生素预混料》送审稿正文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建议 |
附件一 投资预算表 |
附件二 其它附件 |
附件三 《绵羊精料混合饲料》送审稿 |
致谢 |
(4)中国奶业结构—行为—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所默认的经济学假定 |
1.6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说明和不足 |
1.7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中国乳品消费结构和消费者行为分析 |
2.1 中国乳品消费水平分析 |
2.2 乳品消费的结构特征分析 |
2.3 乳品消费群体特征分析 |
2.4 我国乳品消费者行为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乳品制造业的结构、绩效分析 |
3.1 中国乳品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
3.2 我国乳品制造业的产品结构分析 |
3.3 乳品制造业的空间结构分析 |
3.4 我国乳品制造业产权结构分析 |
3.5 乳品制造业市场结构分析 |
3.6 乳品制造业的规模、结构与绩效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奶业的无序竞争与行业规范 |
4.1 奶业发展与无序竞争 |
4.2 鲜奶标识与行业的规范竞争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乳品制造业的企业行为分析 |
5.1 价格竞争行为分析 |
5.2 乳品企业产品差异化分析 |
5.3 技术创新行为分析 |
5.4 乳品企业并购、合作行为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奶业跨国公司策略与行为分析 |
6.1 外资企业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及策略分析 |
6.2 奶业跨国企业的上游控制 |
6.3 跨国企业的并购行为与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奶生产结构和利益主体的行为分析 |
7.1 中国原奶生产结构分析 |
7.2 奶源争夺与政府行为分析 |
7.3 规模养殖-我国原奶生产的发展态势 |
7.4 原奶生产中的主体-奶户行为分析 |
7.5 奶户与企业的契约行为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 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1.2.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1.2.3 简要小结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畜产品竞争力一般 |
2.1 基本概念说明 |
2.1.1 竞争与竞争力辨析 |
2.1.2 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产品竞争力 |
2.1.3 畜产品竞争力 |
2.2 地区经济比较优势与竞争力 |
2.2.1 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内涵与理论 |
2.2.2 地区经济比较优势变动趋势 |
2.2.3 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运用 |
2.2.4 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的地区经济比较优势分析 |
2.3 畜产品竞争力构成要素的一般分析 |
2.3.1 产品质量安全与畜产品竞争力 |
2.3.2 产品成本、价格与畜产品竞争力 |
2.3.3 产品品牌、信誉、服务与畜产品竞争力 |
第三章 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演变的历史考察 |
3.1 解放前黑龙江地区畜产品竞争力产生与形成过程 |
3.1.1 古代社会黑龙江地区畜产品交换与竞争特征分析 |
3.1.2 近代社会黑龙江地区畜产品竞争力的主要特点 |
3.2 黑龙江解放至改革开放时期畜产品竞争力的特点 |
3.2.1 黑龙江解放至1953年经济恢复时期畜产品竞争力的特点 |
3.2.2 1954-1979年计划价格体制下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的特点 |
3.3 改革开放后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的特点 |
3.3.1 改革开放初期(1980-1989年)黑龙江畜产品竞争力的特点 |
3.3.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的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分析框架 |
4.1 分析的框架 |
4.1.1 费用、成本的比较分析 |
4.1.2 价格、产值的比较分析 |
4.1.3 成本收益的比较分析 |
4.1.4 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 |
4.1.5 提升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的总体思考 |
4.2 比较对象、产品与经营形式的选择 |
4.2.1 比较对象与比较产品的选择 |
4.2.2 经营形式的比较选择 |
4.3 资料来源与选用 |
4.3.1 资料的来源 |
4.3.2 资料的选用 |
第五章 黑龙江省奶牛及主产品竞争力比较分析 |
5.1 奶牛费用、成本比较分析 |
5.1.1 农村专业户饲养奶牛费用、成本比较分析 |
5.1.2 大中城市专业户饲养奶牛费用、成本比较分析 |
5.2 奶牛主产品价格及产值比较分析 |
5.2.1 农村专业户饲养奶牛的主产品价格及产值比较分析 |
5.2.2 大中城市专业户饲养奶牛的主产品价格及产值比较分析 |
5.3 奶牛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5.3.1 农村专业户饲养奶牛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5.3.2 大中城市专业户饲养奶牛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5.4 黑龙江省城、乡专业户饲养奶牛竞争力比较分析 |
5.5 黑龙江省专业户饲养奶牛产品的质量安全竞争力分析 |
5.5.1 原料奶质量安全竞争力的含义 |
5.5.2 黑龙江省奶品质量安全竞争力的优劣势分析 |
5.5.3 黑龙江省提升奶品质量安全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黑龙江省肉牛、肉羊竞争力比较分析 |
6.1 黑龙江省肉牛竞争力比较分析 |
6.1.1 黑龙江省农户饲养肉牛的费用、成本比较分析 |
6.1.2 黑龙江省农户饲养肉牛的价格、产值的比较分析 |
6.1.3 黑龙江省农户饲养肉牛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6.1.4 黑龙江省农户饲养肉牛的产品质量安全竞争力分析 |
6.2 黑龙江省肉羊竞争力比较分析 |
6.2.1 黑龙江省农户饲养肉羊的费用、成本的比较分析 |
6.2.2 黑龙江省农户饲养肉羊的价格、产值比较分析 |
6.2.3 黑龙江省农户饲养肉羊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6.2.4 关于黑龙江省农户发展肉羊与肉牛的比较与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黑龙江省生猪竞争力比较分析 |
7.1 养猪费用、成本比较分析 |
7.1.1 农户饲养生猪的费用、成本比较分析 |
7.1.2 专业户饲养生猪的费用、成本比较分析 |
7.2 养猪价格、产值比较分析 |
7.2.1 农户养猪价格、产值的比较分析 |
7.2.2 专业户饲养生猪价格、产值的比较分析 |
7.3 生猪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7.3.1 农户饲养生猪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7.3.2 专业户饲养生猪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7.3.3 黑龙江省农户与专业户饲养生猪竞争力比较分析 |
7.4 黑龙江省生猪质量安全分析及其提高途径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黑龙江省肉鸡、蛋鸡竞争力比较分析 |
8.1 黑龙江省肉鸡竞争力比较分析 |
8.1.1 黑龙江省农村专业户饲养肉鸡费用、成本比较分析 |
8.1.2 黑龙江省农村专业户饲养肉鸡价格、产值比较分析 |
8.1.3 黑龙江省农村专业户饲养肉鸡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8.1.4 黑龙江省农村专业户肉鸡产品质量安全分析及提高途径 |
8.2 黑龙江省蛋鸡竞争力比较分析 |
8.2.1 黑龙江省农村专业户饲养蛋鸡费用、成本比较分析 |
8.2.2 黑龙江省农村专业户饲养蛋鸡价格、产值比较分析 |
8.2.3 黑龙江省专业户饲养蛋鸡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黑龙江省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
9.1 畜产品国际竞争的背景及一般分析 |
9.1.1 入世对中国农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约束 |
9.1.2 入世对中国畜产品国际竞争的一般影响 |
9.2 黑龙江省畜产品国际竞争力一般分析 |
9.2.1 黑龙江省生猪及猪肉国际竞争力分析 |
9.2.2 黑龙江省乳及乳制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
9.2.3 黑龙江省牛羊肉国际竞争力分析 |
9.2.4 黑龙江省禽肉、禽蛋国际竞争力分析 |
9.3 黑龙江省畜产品对外出口实绩分析 |
9.3.1 黑龙江省畜产品对外出口呈下降趋势 |
9.3.2 黑龙江省畜产品对俄罗斯出口结构分析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提升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的总体思考 |
10.1 总体思考依据:竞争力排序,振兴东北机遇 |
10.2 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需求和畜产品竞争力强弱为依据,调整畜产品结构与畜牧生产布局 |
10.3 实施质量安全入户(场)工程,严格控制畜禽疫病,减少产品药物残留,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
10.4 坚持实施“以质取胜”战略,优化畜禽品种,强化科学养畜,全面提质增效,增强畜产品竞争力 |
10.5 走联合竞争之路,整合先进资源要素,发挥协作互补优势,做大、做强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
10.6 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加强草业与饲料工业建设,切实保护好草原和农田生态环境,保持畜产品生产的资源优势 |
10.7 巩固粮食生产的战略地位不动摇,树立新的粮牧结合的发展观和粮牧统一的竞争观,实现粮食产业和畜牧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
10.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作者简介 |
(6)蒙古国奶牛饲养集约化经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奶牛业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奶牛业概念界定 |
一、农场概念界定 |
二、农场类型与特点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第二章 蒙古国奶牛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蒙古国奶牛业发展基本状况 |
第二节 蒙古国奶牛业集约化发展情况 |
第三章 奶牛场运营对奶牛业发展影响因素模型 |
第一节 确定影响因素 |
一、农场和农民的特征 |
二、投入成本 |
三、经济因素 |
四、制度因素 |
第二节 经验和模型规格 |
一、技术效率 |
二、分配效率 |
三、评估经济效率的决定因素 |
第三节 估计影响因素对农场经济效率的变量的预期迹象 |
第四节 试验是否存在效率低 |
第五节 数据分析 |
第六节 模型诊断试验 |
第四章 奶牛场运营对奶牛业发展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蒙古国小规模奶农的描述 |
一、社会经济特征 |
二、生产成本函数变量汇总统计 |
第二节 小规模奶农的效率分配 |
第三节 蒙古国小农的技术效率 |
第四节 蒙古国小农的配置效率 |
第五节 影响小规模奶农产奶经济效益的因素 |
第六节 对策建议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奶牛饲养情况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供应链质量控制的研究 |
1.2.2 关于食品(农产品)供应链质量控制的研究 |
1.2.3 关于畜产品供应链质量控制的研究 |
1.2.4 关于乳品供应链质量控制的研究 |
1.2.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
2.1 乳品与乳品供应链 |
2.1.1 乳品的概念与内涵 |
2.1.2 乳品的质量安全标准 |
2.1.3 乳品供应链的结构与特征 |
2.2 供应链环境下乳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
2.3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基本问题 |
2.3.1 质量协同控制的概念 |
2.3.2 质量协同控制的内涵 |
2.3.3 质量协同控制的目标与标志 |
2.3.4 质量协同控制的模式与内容 |
2.4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决策框架 |
2.4.1 质量预防水平 |
2.4.2 质量检验水平 |
2.4.3 质量成本分摊 |
2.4.4 质量收益分配 |
2.4.5 质量缺陷惩罚 |
2.5 本章小结 |
3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认知、行为与协同度分析 |
3.1 调查问卷设计与样本数据情况 |
3.1.1 调查问卷设计 |
3.1.2 样本数据来源与基本情况 |
3.2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认知与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
3.2.1 质量协同控制认知状况描述性分析 |
3.2.2 质量协同控制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
3.3 乳品供应链质量控制协同度的测算 |
3.3.1 模型构建、序参量选取及数据整理 |
3.3.2 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1 奶农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4.1.2 模型选择与变量说明 |
4.1.3 估计结果与讨论 |
4.2 超市质量协同控制实施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4.2.2 模型选择与变量说明 |
4.2.3 模型估计与检验 |
4.2.4 估计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形成机制分析 |
5.1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形成条件与机制框架 |
5.1.1 质量协同控制的形成条件 |
5.1.2 质量协同控制的机制框架 |
5.2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主导机制 |
5.2.1 动力因素对质量协同控制形成的作用 |
5.2.2 质量协同控制形成的传导过程 |
5.2.3 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路径 |
5.3 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辅助机制 |
5.3.1 促进因素对质量协同控制形成的作用 |
5.3.2 保障因素对质量协同控制形成的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6 乳品供应链中养殖与加工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机制分析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1 问题描述与博弈主体策略 |
6.1.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经济逻辑 |
6.1.3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的基本假设 |
6.2 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质量协同控制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
6.2.1 演化博弈收益矩阵 |
6.2.2 复制动态方程与均衡点 |
6.2.3 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
6.2.4 演化稳定策略形成机理分析 |
6.3 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 |
6.3.1 补贴机制下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 |
6.3.2 惩罚机制下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 |
6.4 数值模拟仿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乳品供应链中加工与销售环节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机制分析 |
7.1 问题描述与研究假设 |
7.2 信息对称条件下委托代理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
7.3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委托代理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
7.3.1 乳品加工企业的质量预防水平隐匿 |
7.3.2 超市的质量检验水平隐匿 |
7.3.3 质量预防水平和质量检验水平均隐匿 |
7.3.4 基于内部惩罚和内外部损失分摊契约的比较分析 |
7.4 乳品加工企业与超市质量协同控制的实现条件 |
7.5 数值模拟仿真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促进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的对策建议 |
8.1 提高认知水平与行为能力,改善质量协同控制行为 |
8.2 健全运行机制,促进质量协同控制的形成 |
8.3 增强综合能力,强化内部监管与服务能力 |
8.4 营造良好协同环境条件,提升质量协同控制水平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农产品“保险+期货”的方案设计与定价 ——基于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农产品“保险+期货”的相关概念 |
1.2.2 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的相关概念 |
1.2.3 农产品价格风险及其管理的相关概念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 |
1.4.1 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 |
1.4.2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1.4.3 随机模拟与仿真研究相结合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与价格调控政策的相关文献 |
2.1.2 农产品“保险+期货”的相关文献 |
2.1.3 农业保险定价的相关文献 |
2.1.4 国内外研究简评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蛛网理论 |
2.2.2 农产品风险管理与价格调控的相关理论 |
2.2.3 农产品“保险+期货”的相关理论 |
2.2.4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农产品价格风险及“保险+期货”的引出 |
3.1 农产品价格风险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
3.1.1 农产品价格风险的特征 |
3.1.2 农产品价格风险的影响因素 |
3.2 农产品价格风险地区差异的VaR度量:以玉米和鸡蛋为例 |
3.2.1 农产品价格风险评估模型:历史模拟法与极值理论POT模型 |
3.2.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3.2.3 农产品价格风险地区差异评估的结果与分析 |
3.3 中国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工具的演进 |
3.3.1 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农产品期货(1990) |
3.3.2 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农产品价格保险(2011) |
3.3.3 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农产品期权(2013) |
3.3.4 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农产品“保险+期货”(2015) |
3.4 农产品“保险+期货”的引出:比较优势及可行性 |
3.4.1 农产品“保险+期货”的优势:与期货、期权及价格保险的比较 |
3.4.2 农产品“保险+期货”的可行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中美农产品“保险+期货”的实践方案及比较借鉴 |
4.1 美国农产品“保险+期货”实践方案及启示 |
4.1.1 牲畜“价格保险+期货”的实践方案及启示 |
4.1.2 农作物“收入保险+期货”的实践方案及启示 |
4.1.3 牲畜利润保障项目(MPP)的实践方案及启示 |
4.2 中国农产品“保险+期货”的试点方案与问题 |
4.2.1 农产品“保险+期货”试点实践:“大连”方案 |
4.2.2 农产品“保险+期货”试点实践:“北票与法库”方案 |
4.2.3 农产品“保险+期货”试点实践:“桦川”方案 |
4.2.4 农产品“保险+期货”试点实践:“重庆”方案 |
4.2.5 农产品“保险+期货”试点方案的共同点与问题 |
4.3 农产品“保险+期货”实践方案的中美比较及借鉴 |
4.3.1 中美农产品“保险+期货”实践方案的比较分析 |
4.3.2 农产品“保险+期货”实践方案中美比较的启示借鉴 |
4.4 本章小结 |
5.农产品“保险+期货”在价格调控机制中的政策定位与总体方案 |
5.1 中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的现状及困境 |
5.1.1 中国现行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概况 |
5.1.2 中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的实施现状 |
5.1.3 中国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面临的主要困境 |
5.2 农产品“保险+期货”在价格调控机制中的作用分析 |
5.2.1 农产品“保险+期货”在价格调控机制中作用的理论逻辑 |
5.2.2 农产品“保险+期货”在价格调控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
5.3 农产品“保险+期货”在价格调控机制中的政策定位 |
5.3.1 作为大宗农产品传统价格支持政策的重要补充 |
5.3.2 作为大宗农产品现代价格补贴政策的替代 |
5.3.3 作为鲜活农产品调控目录制度的重要工具 |
5.4 农产品“保险+期货”的总体方案 |
5.4.1 农产品“保险+期货”的运行机制 |
5.4.2 农产品“保险+期货”的短期与长期方案 |
5.4.3 农产品“保险+期货”的种植、养殖业适用规则及范围 |
5.5 本章小结 |
6.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的方案设计与定价 |
6.1 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的方案设计 |
6.1.1 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方案设计的运作模式 |
6.1.2 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方案设计的特色 |
6.2 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的期权定价方法 |
6.2.1 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期权定价模型的选择:随机波动率跳跃扩散模型 |
6.2.2 随机波动率跳跃扩散Bates模型 |
6.2.3 随机波动率跳跃扩散Bates模型的参数估计:MCMC法 |
6.2.4 方差减少技术的Monte Carlo模拟定价 |
6.3 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期权定价法的实证研究:以鸡蛋为例 |
6.3.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6.3.2 随机波动率跳跃扩散Bates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 |
6.3.3 鸡蛋“价格保险+期货”方案的核心内容 |
6.3.4 鸡蛋“价格保险+期货”的定价结果与分析 |
6.4 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期权定价法的稳健性检验:基于参数法与非参数法 |
6.4.1 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定价的参数法:基于GARCH类模型 |
6.4.2 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定价的非参数法:核密度估计 |
6.4.3 农产品“价格保险+期货”三类定价方法的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7.农产品“收入保险+期货”的方案设计与定价 |
7.1 农产品“收入保险+期货”的方案设计 |
7.1.1 农产品“收入保险+期货”的基本运作模式 |
7.1.2 农产品“收入保险+期货”方案设计的具体内容 |
7.1.3 农产品“收入保险+期货”方案设计的特色 |
7.2 农产品“收入保险+期货”的定价模型 |
7.2.1 农产品价格与单产风险相关性测度的Copula函数 |
7.2.2 农产品“收入保险+期货”的费率测算过程 |
7.3 农产品“收入保险+期货”定价的实证研究:以玉米为例 |
7.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3.2 玉米单产与价格风险分布模型的选择 |
7.3.3 玉米单产与价格风险联合分布的选择 |
7.3.4 玉米“收入保险+期货”的定价结果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9)奶农质量控制认知与行为分析——基于10省(自治区)奶农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分析框架 |
2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
3 奶农质量控制认知分析 |
3.1 投入品质量控制认知 |
3.2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认知 |
3.3 环境质量控制认知 |
3.4 质量协同控制认知 |
4 奶农质量控制行为分析 |
4.1 投入品质量控制行为 |
4.2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行为 |
4.3 环境质量控制行为 |
4.4 质量协同控制行为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10)供应链环境下奶牛养殖场户的质量控制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阐述 |
2.1 乳品、乳品供应链与质量控制 |
2.2 奶牛养殖场户质量控制行为内容及其作用 |
2.3 奶牛养殖场户全面质量控制行为 |
2.4 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
3 供应链环境下奶牛养殖场户质量控制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
3.1 调查方法与样本情况 |
3.2 奶牛养殖场户质量控制行为的频数分析 |
4 供应链环境下奶牛养殖场户全面质量控制行为实施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4.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4.3 估计结果与讨论 |
5 供应链环境下奶牛养殖场户质量控制行为的演进机制分析 |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5.2 双种群进化博弈的基本原理与模型构建 |
5.3 进化稳定策略影响因素分析与讨论 |
5.4 数值仿真与分析 |
6 供应链环境下改善奶牛养殖场户质量控制行为的对策与建议 |
6.1 提升养殖场户质量控制的知识和能力,规范自身质量控制行为 |
6.2 建立公平的奖惩机制,发挥核心企业的主导作用 |
6.3 加强宣传、支持与监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 |
四、农户饲养奶牛技术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种养结合的奶牛养殖综合效益评价及长效运行机制构建[D]. 黄显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中国乳业产业链与组织模式研究[D]. 杨伟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10)
- [3]农户奶牛饲养规范模式的研究及饲料标准的起草与制定[D]. 邓先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5)
- [4]中国奶业结构—行为—绩效研究[D]. 赵剑峰.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5]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研究[D]. 姜法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1)
- [6]蒙古国奶牛饲养集约化经营路径研究[D]. 米希乐.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7]乳品供应链质量协同控制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 吴强.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8]农产品“保险+期货”的方案设计与定价 ——基于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D]. 李亚茹.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2)
- [9]奶农质量控制认知与行为分析——基于10省(自治区)奶农的调查[J]. 吴强,沙鸣,张园园,孙世民.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02)
- [10]供应链环境下奶牛养殖场户的质量控制行为研究[D]. 吴强.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