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DMA2000前向链路信道估计及跟踪算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洪强[1](2014)在《EVDO数据业务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已经迈入4G时代,虽然4G网络可以提供更快的速率,更低的资费,但是目前商用的4G网络在信号覆盖、网络质量等方面暂时还难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EVDO的网络优势仍不可忽视。本文围绕着EVDO数据业务优化策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首先,介绍了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讲述了CDMA2000和EVDO的基本原理;接着介绍了CDMA2000和EVDO无线网络优化理论;最后,基于江苏电信网络的平台,从数据业务速率性能优化策略、连接性能优化策略、掉话性能优化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大量测试和数据统计,对数据业务优化策略进行了实践论证,数据业务质量获得了一定提升,为其他地市EVDO数据业务的优化提供了借鉴思路。
李少华[2](2013)在《CDMA2000网络优化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国内外电信市场的发展,CDMA2000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在系统容量、通话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CDMA2000系统运营中,由于实际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语音、数据业务和用户的快速增长,网络优化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贯穿于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维护管理的全过程。各方面的调整相互牵连、相互影响,任何一方面有问题都会造成网络局部区域覆盖变差,网络性能下降。本文首先阐述了CDMA2000网络基本结构和关键技术。其次分别从接入参数、切换参数、功率控制等方面对网络优化基本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分析CDMA2000的网络规模、地形地貌、设备型号等特征的基础上,并根据由话务统计、路测、拨打测试,基站告警信息、用户投诉等反映的网络问题,制定出了武汉的CDMA2000网络优化方案。同时分析了在网络优化过程中包含投诉、干扰、呼叫失败及掉话等问题的典型处理案例。通过优化方案的效果评估和武汉CDMA2000网络的运行指标分析, CDMA2000网络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此结果很好验证了本文所提出优化方法的正确性,也为武汉的CDMA2000网络优化提供了参考。
赵国栋,徐建良[3](2011)在《CDMA2000前向链路中频接收机算法以及FPGA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针对通信对抗领域,对CDMA2000前向链路信号进行了介绍,提出了一种可兼容CDMA2000 1x和CDMA2000 1x EV-DO前向链路信号中频接收机结构及算法,在此基础上,对接收机算法基于一款Xilinx Virtex-Ⅴ系列的FPGA芯片的实现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实际CDMA2000 1x信号的接收及性能测试结果。
徐波[4](2011)在《CDMA2000移动台非合作定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因其低功耗和高度的安全性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在CDMA系统体制内,通过移动台与基站交互,可提供用户位置坐标服务,该业务称为合作定位。在系统体制外,若以第三方提供的设备、通过监听通信信号来确定移动台位置,称作非合作定位。由于CDMA系统具备高度安全性(保密性),通过无线信号来监听用户通话、或进行非合作定位,技术难度非常之大。在国家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行动中,这就给安全部门提出了一个技术难题。作为研制CDMA非合作定位设备的基础,其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法的研究成为必然途径,由此形成本文的研究主题。CDMA非合作定位设备属于特种仪器领域,其关键技术问题属于距离测量问题。忽略移动台在地表平面的起伏高度,其位置坐标的定位可类比为平面上的坐标测定——以此定位设备为侦测站,从空中接收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无线信号,从中计算出各侦测站与移动台之间的距离差,并按其几何关系来确定移动台的位置坐标。由此形成本文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如下:1、可听区域搜索问题:由于侦测站只能在特定的距离内接收到移动台的发射信号,而移动台的坐标是未知数,如何有效、快速地确定移动台所在的平面区域,成为CDMA非合作定位的一个关键问题。2、反向导频信道跟踪问题:测量移动台与侦测站之间的距离差,需要准确引用CDMA信号中的基准时间和系统中的长码序列片段,才能确定接收信号的有效性、并从中计算出相对时间差。由于CDMA信号体制以42阶长码作为分址和同步的基础,加上移动台上行导频信号中插入非规则的功率控制位序列、且不定期地关断发射信号,因此移动台与侦测站之间的时差测量面临瓶颈性制约难题。3、侦测站最优布局逼近问题:要确定移动台位置,侦测站的布局位置必须按一定的几何构型才能满足必要条件。在未知移动台坐标的前提下,探索侦测站的最优布局,成为非合作定位的关键技术问题。4、定位方程解算问题:移动台的位置坐标归结为定位观测方程组的解。其中时差量、侦测站的位置参量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容易导致常规非线性方程组解算方法出现病态问题,需要结合非合作定位问题特点,寻找更稳健的优化解算方法。5、定位性能上限问题:非合作定位问题的解决办法肯定是多样性的,但现有研究成果很少、且缺乏完整性,很难评判一个解决方案的优劣。按照研究测量问题的基本规则,需要定量地确定测量误差,推导出定位误差的理论上限。为解决上述关键技术问题,文中通过理论抽象,将复杂的CDMA系统和实际定位情景转化为相对简单的信号与系统模型和测距定位模型(方程),按照时空统一的原则和分析方法,分别给出了前四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非合作定位误差的克拉美罗下限(CRLB)作为第五个问题的答案。从理论回到实践,文中介绍了自行设计的CDMA非合作定位试验样机系统。通过室内假设性条件测试,验证了上述解决方案的可行性;通过长沙、成都、重庆三地的实际使用,检验了系统及解决方案的实用性。实际系统及其理论研究成果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得到了本专业领域专家的充分肯定。
庄东平[5](2010)在《EVDO系统前向链路帧同步算法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国内3G牌照的发放,3G网络建设全面铺开,作为3G家族的一员CDMA20001X EVDO(下文简称EVDO)系统在国内也得到了大规模应用。伴随着网络建设的大规模进行,网络优化工作也进入了高峰期,路测仪等设备的需求大大增加。但是由于国外3G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较中国早很多,工程建设和网络优化设备的开发要比中国成熟,特别是在WCDMA和CDMA2000系统的相关测试设备产品的研究上,发达国家占据了巨大的优势。目前国内CDMA2000的路测仪市场基本被外国产品所占领,价格相当昂贵,不利于我国的3G工程建设,所以为了节省成本,有必要开发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DMA2000路测仪及其配套的网络规划和优化软件。本文所研究的就是应用于CDMA2000路测仪上的EVDO系统帧同步算法及其实现。由于EVDO系统的物理层不具有帧定界的功能,所以必须通过解上层协议才能实现帧同步。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上层协议中寻找到一种算法,既可以实现帧定界的功能,又使得算法实现的复杂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就是本研究课题的重点与难点。同时,由于EVDO系统导频信道的不连续发射,这在信道估计和信道补偿方面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本文所采取的算法是通过解控制信道,捕获同步封包来实现帧同步的,在信道估计和信道补偿方面则采用一种简化的一阶线性插值的方法来实现。整体性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周莉[6](2010)在《CDMA2000前向链路解调模块的研究与DSP实现》文中研究说明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运营商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中国电信获CDMA2000牌照,中国移动获TD-SCDMA牌照,中国联通获WCDMA牌照。CDMA2000目前用户最多,技术也最成熟。CDMA2000标准由3GPP2组织制订,该标准提出了从CDMA IS95(2G)-CDMA2000 1x-CDMA20003x(3G)的演进策略,可以从原有的CDMA20001x结构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目前中国电信正在采用这一方案向3G过渡,并已建成了CDMA IS95网络。随着国内外3G网络的大量建设和3G手机等应用的全面推广,网络优化势必成为3G网络建成后的重要目标,因此,CDMA2000路测仪在3G网络优化中将会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商业价值显着。本文承担CDMA2000路测仪中解调模块的研究与DSP实现,根据3GPP2组织制订的CDMA2000标准,对前向链路的物理信道结构和调制过程作了探讨研究,最终实现了其物理信道的解调,并成功开发出CDMA2000路测仪。解调模块主要实现前向链路3个物理信道的解调,分别是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和寻呼信道。本文首先介绍了CDMA2000的相关技术,重点介绍了扩频通信原理;接着介绍了CDMA2000前向链路的调制技术;然后基于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和寻呼信道的物理信道结构和调制过程,分析设计了这3个信道的解调实现方法与流程;然后在matlab仿真环境下,对解调模块算法进行仿真;最后,基于TI(德州仪器)公司的DSP平台,进行算法实现并验证仿真结果。
钟旭[7](2010)在《cdma2000 1x系统前向链路同步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已经逐步商业化。cdma2000作为主流的3G标准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大多数研究者主要专注于cdma2000关键技术的理论研究和性能仿真,但是国内对cdma2000系统硬件实现讨论的专着较少,而一个通信系统的最终应用离不开硬件实现。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日趋成熟极大的推动了通信技术的发展。本课题来源于与企业合作的一个cdma2000 1x路测仪的项目,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开发,构建了一个cdma2000 1x路测仪的硬件系统,此cdma2000 1x路测仪系统已经得到商用。本文首先介绍了cdma2000技术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特点。然后,讨论了业界常用cdma2000 1x同步技术的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特点的进行了分析对比,还完成了系统的Matlab性能仿真。接着根据以上仿真结果,在cdma2000 1x路测仪系统的性能要求和硬件实现复杂度之间进行权衡和比较,提出本文的同步算法和方案。之后,在现有的硬件平台下,结合平台中硬件的器件特点,提出了本cdma2000 1x路测仪系统详细的时域同步硬件实现方案,给出硬件实现框图,并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对以上时域同步方案运用Verilog硬件编程语言进行编程实现。最后,对最终在FPGA中实现的软核进行硬件性能仿真,以验证该算法的正确性,同时给出实际硬件仿真结果,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已经成功应用到了实际的路测仪产品中。
罗远科[8](2010)在《EVDO系统中PN码捕获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CDMA2000 1x EVDO(Evolution Data Only)是3G主流标准之一,是CDMA2000提高分组数据传输能力的演进版本。EVDO用独立的载波提供高速分组数据业务。EVDO通过引入时分复用、快速HARQ(Hybrid ARQ)、自适应编码调制、速率控制等关键技术大大提高了CDMA2000在数据业务方面的传输能力,使其在前向链路的峰值速率达到了2.4Mbps。PN码捕获是扩频通信系统中的一个基本的、重要的问题。如何在EVDO系统中快速的、高效的实现PN码的捕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工程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EVDO的发展与现状,介绍了EVDO中有别于CDMA2000的新技术和前向物理层结构。然后介绍了PN码捕获的原理以及几种主要的捕获方法,包括滑动相关捕获方法、基于匹配滤波器的捕获方法以及基于FFT的快速捕获方法,并详细的说明了各种捕获方法的特点。在论文的第三部分,本文构建了PN码捕获算法的仿真平台,分析了基于FFT的快速捕获算法、基于匹配滤波器捕获算法——部分匹配滤波器(Partial Matched Filter,PMF)算法在AWGN(Additive Whit Gauss Noise)信道下的性能,并分析了判决门限、累加长度以及频率偏差对两种算法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PMF算法具有优秀的捕获性能。论文的最后给出了PMF算法在FPGA(Filed Programable Gate Array)中实现的整体架构,并详细的讨论了各个子模块的实现方法。一系列的功能仿真以及实际测量的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马克明[9](2010)在《cdma2000系统中PN码捕获算法研究》文中指出伪随机码(PN)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伪随机性,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cdma2000系统使用短PN码(短码)来实现系统同步,长PN码(长码)来实现语音保密。短码和长码捕获是非配合接收条件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1)接收信号存在载波频偏和码字不同步的现象,常规的短码捕获算法无法有效地同步大频偏、低信噪比接收信号;(2)非配合和低信噪比的接收条件,导致现有的长码捕获算法捕获成功率不高;(3)现有算法依赖于协议流程,只能针对固定格式数据帧进行长码捕获,无法从加扰的业务数据中还原出长码。因此,本文针对非配合接收条件下的短码和长码捕获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分析PN码在cdma2000系统中的作用,结合协议设计了PN码逐级捕获方案,解决了非配合条件下用户数据的还原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设计实现了PN码逐级捕获方案。该方案基于接收信号的解调流程,将捕获分为三个阶段:在系统初始化阶段捕获短码,实现接收信号的定时同步;在用户信道建立阶段捕获长码,实现信息的正确还原;若信道建立阶段未能捕获长码,则在用户业务通信阶段继续捕获。该方案增强了系统对信号接收和信息还原的可靠性,提高了整体接收性能。2.提出了时频域校正的短码相干捕获算法。该算法基于短码的循环平稳特性,对频偏和不同步码字进行校正,使校正之后的信号与本地短码具有近似相干性,最后通过相关检测实现了捕获。仿真表明,该算法对接收信号的频偏不敏感,提高了低信噪比条件下的同步概率。3.提出了基于状态差分的掩码还原算法,实现了低信噪比下的长码关键参数(掩码)的获取。首先,通过分析系统的交互信令,从用户信道建立阶段的固定格式数据中获取了待捕获长码;然后,利用不同时刻的长码具有相同掩码这一特点,依据掩码、寄存器状态以及输出长码三者之间的生成关系,通过降维、优选遍历和估计求解出掩码;最后,利用已求解的掩码重新产生长码,提高了低信噪比下的长码捕获概率。4.提出了基于业务去耦的长码捕获算法,实现了业务通信阶段的长码捕获。首先,在分析业务数据编码方式、重复特征、交织规律的基础上,构造了重复特征方程组和卷积监督方程组,根据长码生成规律构造方程组;最后,通过方程组求解和验证,还原出了受业务数据扰乱的长码,使得长码捕获算法不再依赖于协议流程。
谷立鹏[10](2010)在《cdma20001xEV-DO反向链路速率控制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技术驱动、需求牵引、市场导向是推动新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cdma2000是3G三大主流技术之一,cdma2000 1x EV-DO主要完成cdma2000 1x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功能。速率控制技术是cdma2000 1x EV-DO中一项关键技术,可大大提高系统稳定性和系统容量,满足用户数据业务的服务需求。目前,1x EV-DO技术已经开始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有关其反向链路速率控制算法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缺乏有较好适用性的理论分析方法做指导,新算法设计难度大;(2)算法灵活性不够高,适应负载变化能力不足;(3)信道资源分配不合理,影响系统效率。本文针对1x EV-DO反向链路速率控制算法存在的上述三个问题展开专门研究。在深入分析速率控制机制和现有算法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种有较好适用性的分析模型反向链路速率闭环控制模型;在该模型框架下提出了两种速率控制改进算法。本文完成如下具体工作:1、采用离散时间控制理论,设计出了基站侧和终端侧速率控制模块,构建成闭环控制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分析速率控制机制,指导设计最佳速率控制策略。采用根轨迹设计法求出了保证系统稳定所对应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增益的合理取值范围,并在终端侧速率控制模块中配置不同的加权因子进行了系统稳定性和响应速度验证,从而选取最佳速率控制策略,为速率控制算法的设计分析与验证提供了高效、灵活的分析模型。2、针对传统速率控制算法速率转移概率设定灵活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概率自适应速率控制算法。该算法引入滑动窗口机制,通过统计反向激活比特值的变化情况,灵活改变速率转移概率,从而更加准确地适应系统负载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比传统算法明显改善了系统吞吐量和过载概率的性能,实现了二者之间良好的折衷。3、针对T2P机制下速率控制算法信道资源分配不合理、系统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质量的反向链路速率控制算法。该算法将激活终端依导频功率划分等级,并引入加权因子,灵活调整T2P流的分配,使得反向信道质量较好的终端有更好的数据传输空间,同时避免了反向信道质量较差的终端因调高发射功率而对系统产生较强干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算法比现有算法有着更高的系统吞吐量、更低的终端传输功率和更小的系统负载。
二、CDMA2000前向链路信道估计及跟踪算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DMA2000前向链路信道估计及跟踪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EVDO数据业务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
1.1.2 EVDO网络的技术发展和应用 |
1.2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3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2.1 CDMA2000基本原理 |
2.1.1 CDMA2000系统介绍 |
2.1.2 CDMA2000网络技术特点 |
2.1.3 CDMA2000网络信道介绍 |
2.2 EVDO基本原理 |
2.2.1 EVDO网络结构 |
2.2.2 EVDO网络特点 |
2.2.3 EVDO网络接口协议 |
2.2.4 EVDO关键技术 |
2.2.5 EVDO无线信道介绍 |
2.2.6 EVDO网络信令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VDO无线网络优化理论 |
3.1 EVDO网络优化目标和原则 |
3.1.1 EVDO网络优化目标 |
3.1.2 EVDO网络优化原则 |
3.2 EVDO优化思路和流程 |
3.2.1 EVDO优化思路 |
3.2.2 EVDO优化流程 |
3.3 EVDO优化策略 |
3.3.1 EVDO路测测试优化 |
3.3.2 EVDO邻区优化 |
3.3.3 EVDO参数优化 |
3.3.4 EVDO网管数据分析 |
3.3.5 EVDO网络用户投诉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VDO优化策略实践研究 |
4.1 数据业务速率性能优化策略研究 |
4.1.1 空口分析要点 |
4.1.2 RLP层优化分析要点 |
4.1.3 PPP层优化分析要点 |
4.1.4 TCP/IP层优化分析要点 |
4.2 数据业务连接性能优化策略研究 |
4.2.1 连接性能要点分析 |
4.2.2 接入流程分析 |
4.2.3 小流量常在线业务研究 |
4.3 数据业务保持性能优化策略研究 |
4.3.1 保持性能要点分析 |
4.3.2 掉线原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CDMA2000网络优化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CDMA2000 发展背景 |
1.2 CDMA2000 演进过程 |
1.3 CDMA2000 技术特征 |
1.3.1 技术特征 |
1.3.2 技术优势 |
1.4 CDMA2000 应用前景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CDMA2000 网络关键技术 |
2.1 CDMA2000 网络结构 |
2.2 功率控制 |
2.3 分集技术 |
2.4 软容量 |
2.5 切换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DMA2000 网络问题分析 |
3.1 移动台呼叫流程 |
3.2 移动台呼叫过程分析 |
3.3 接入失败情况的分析 |
3.4 掉话原因分析 |
3.5 切换失败原因分析 |
3.6 FER 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DMA2000 网络优化方法 |
4.1 网络优化的目的 |
4.2 网络优化流程 |
4.3 路测方法 |
4.4 接入参数优化 |
4.4.1 接入信道过程 |
4.4.2 接入参数设置与优化 |
4.5 切换参数优化 |
4.5.1 切换过程 |
4.5.2 切换参数设置与优化 |
4.6 功率控制参数优化 |
4.6.1 功率控制过程 |
4.6.2 功率控制参数设置与优化 |
4.7 邻集列表优化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DMA2000 网络优化实施 |
5.1 武汉 CDMA2000 网络情况简介 |
5.2 优化案例分析 |
5.2.1 案例一:手机经常脱离服务区 |
5.2.2 案例二:汉南干扰排查 |
5.2.3 案例三:起呼失败处理 |
5.2.4 案例四:掉话处理(汉口江边) |
5.2.5 案例五:掉话处理(新洲城东) |
5.3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CDMA2000前向链路中频接收机算法以及FPGA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CDMA2000前向链路 |
2.1 CDMA2000 1x前向链路 |
2.2 CDMA2000 1x EV-DO前向链路 |
3 CDMA2000前向链路接收算法及FPGA实现 |
3.1 接收机结构 |
3.2 码捕获算法及实现 |
3.3 频率捕获算法及实现 |
3.4 中频数字解调算法及实现 |
4 实测结果及总结 |
(4)CDMA2000移动台非合作定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移动台定位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合作定位研究现状 |
1.2.2 非合作定位研究现状 |
1.3 移动台非合作定位的关键技术问题 |
1.4 论文研究主题与内容安排 |
第二章 TDOA非合作定位性能限分析 |
2.1 CDMA2000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2.1.1 演进过程 |
2.1.2 空中接口 |
2.1.3 物理信道 |
2.1.4 关键技术 |
2.2 移动台非合作定位方法优选 |
2.3 TDOA非合作定位误差的CRLB分析 |
2.3.1 TDOA非合作定位时空统一观测模型 |
2.3.2 LOS传播条件下的CRLB分析 |
2.3.3 NLOS传播条件下的CRLB分析 |
2.3.4 CRLB的物理意义解释 |
2.4 定位性能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 |
2.4.1 定位性能影响因素 |
2.4.2 定位性能评价指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听区域搜索与最优布局逼近 |
3.1 基于诱发检测的可听区域搜索方法 |
3.1.1 最大可听区域覆盖范围的影响因素 |
3.1.2 基于诱发检测的搜索方法 |
3.1.3 结论 |
3.2 侦测站布局影响的GDOP描述与快速计算 |
3.2.1 侦测站布局影响的GDOP描述 |
3.2.2 基于惯性矩和惯性积的GDOP快速计算 |
3.3 侦测站非奇异布局条件 |
3.3.1 理论推导 |
3.3.2 物理意义解释 |
3.3.3 仿真验证 |
3.4 侦测站最优布局模型 |
3.4.1 理论推导 |
3.4.2 物理意义解释 |
3.4.3 模型的简化与物理实现 |
3.4.4 仿真验证 |
3.5 最优布局的逼近策略 |
3.5.1 三站粗定位 |
3.5.2 多站精定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台信号捕获与跟踪 |
4.1 CDMA2000 反向链路捕获性能与跟踪精度 |
4.1.1 CDMA2000 反向链路信号特征 |
4.1.2 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模型 |
4.1.3 捕获性能与长码捕获方法 |
4.1.4 早-迟DLL跟踪模型与跟踪精度 |
4.1.5 多径对捕获性能与跟踪精度的影响 |
4.2 R-PICH结构对跟踪性能的影响与实验验证 |
4.2.1 跟踪信道优选 |
4.2.2 R-PICH结构分析 |
4.2.3 R-PICH结构对跟踪性能的影响与实验验证 |
4.3 基于差分判决反馈的FPCB插入影响消除方法 |
4.3.1 R-PICH复解扩后数据模型 |
4.3.2 FPCB符号检测变量构造与检测性能分析 |
4.3.3 实验验证 |
4.4 基于假设检验与最优线性预测的门控影响消除方法 |
4.4.1 门控检测变量构造与检测性能分析 |
4.4.2 门控关断信号的最优线性预测 |
4.4.3 实验验证 |
4.4.4 改进的早-迟DLL跟踪环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定位方程解算方法研究 |
5.1 TDOA非合作定位中传统解算方法的局限性 |
5.2 联合估计融合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定位解算新方法 |
5.2.1 基本原理 |
5.2.2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引入 |
5.2.3 Taylor展开所需初值的估计 |
5.2.4 解算流程 |
5.3 定位解算误差分析 |
5.4 数值仿真 |
5.4.1 收敛域扩展的仿真 |
5.4.2 定位解算性能的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试验样机设计与性能测试 |
6.1 试验样机硬件设计 |
6.1.1 下行模块硬件设计 |
6.1.2 上行模块硬件设计 |
6.1.3 其他辅助设备选型 |
6.2 试验样机软件设计 |
6.2.1 下行模块软件设计 |
6.2.2 上行模块软件设计 |
6.3 测试系统构成与测试流程 |
6.3.1 实际应用环境测试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
6.3.2 测试系统构成 |
6.3.3 测试流程 |
6.4 试验样机性能测试 |
6.4.1 早-迟DLL跟踪精度测试 |
6.4.2 GDOP对定位精度影响测试 |
6.4.3 上行模块位置误差对定位精度影响测试 |
6.4.4 不同解算方法的解算误差与成功率测试 |
6.4.5 结论 |
6.5 实际环境下的试验测试 |
6.5.1 试验测试系统准备 |
6.5.2 典型试验测试情况 |
6.5.3 初步结论与说明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CDMA2000 反向链路捕获过程公式推导 |
(5)EVDO系统前向链路帧同步算法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来源与研究意义 |
1.2 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
1.3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
1.4 CDMA2000 的发展历程 |
1.5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EVDO 系统与结构 |
2.1 EVDO 系统的特点 |
2.2 EVDO 系统的网络结构 |
2.3 EVDO 系统的反向链路 |
2.4 EVDO 系统的前向链路和主要信道 |
2.4.1 前向链路物理层结构 |
2.4.2 导频信道 |
2.4.3 MAC 信道 |
2.4.4 业务信道 |
2.4.5 控制信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VDO 前向链路帧同步算法 |
3.1 EVDO 系统的同步 |
3.2 帧同步算法 |
3.2.1 算法流程 |
3.2.2 half-slot 同步 |
3.2.3 短码解扰 |
3.2.4 控制信道Preamble 搜索 |
3.2.5 信道估计与补偿 |
3.2.6 判断控制信道速率 |
3.2.7 数据解扩 |
3.2.8 解调制 |
3.2.9 解交织 |
3.2.10 解长码加扰 |
3.2.11 Turbo 码译码 |
3.3 算法仿真与分析 |
3.4 算法改进与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帧同步算法在DSP 上的实现 |
4.1 系统的硬件架构 |
4.1.1 硬件整体框架 |
4.1.2 芯片TM5320C6455 的介绍 |
4.1.3 DSP 开发环境的介绍 |
4.2 系统的软件架构 |
4.2.1 DSP 软件整体框架 |
4.2.2 任务间同步与通信 |
4.2.3 DSP 和FPGA 之间的通信接口设计 |
4.2.4 峰值信息的处理 |
4.3 基站扫描任务 |
4.4 帧同步模块 |
4.4.1 模块概述 |
4.4.2 峰值跟踪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本项目的研究价值 |
2. 课题研究总结 |
3. 创新性成果 |
4.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CDMA2000前向链路解调模块的研究与DSP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1.3 基带信号调制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CDMA2000 相关技术 |
2.1 CDMA2000 技术基础 |
2.2 扩频通信 |
2.2.1 扩频通信基本概念和原理 |
2.2.2 扩频通信类型 |
2.2.3 扩频通信技术特点 |
2.3 CDMA2000 物理层 |
2.3.1 前向链路物理信道结构 |
2.3.2 导频信道 |
2.3.3 同步信道 |
2.3.4 寻呼信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DMA2000 前向链路的调制技术 |
3.1 前向链路 |
3.2 前向链路调制整体框架 |
3.3 伪随机码(PN 码) |
3.3.1 伪随机序列(m 序列) |
3.3.2 m 序列的性质 |
3.3.3 m 序列产生器的结构 |
3.4 卷积编码 |
3.4.1 卷积码的基本定义与原理 |
3.4.2 连接矢量表示 |
3.4.3 生成多项式表示 |
3.4.4 篱笆图表示 |
3.5 块交织 |
3.6 Walsh 函数正交相位扩展 |
3.7 PN 序列正交扩频 |
3.8 长码加扰 |
3.9 QPSK 调制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解调模块的组成与实现方法分析总体设计 |
4.1 CDMA2000 路测仪简介 |
4.2 解调模块整体框架 |
4.3 导频信道解调方案 |
4.4 同步信道解调方案 |
4.4.1 同步信道结构 |
4.4.2 信道编码 |
4.4.3 码符号重复 |
4.4.4 块交织 |
4.4.5 Walsh 函数正交相位扩展 |
4.4.6 循环冗余校验(CRC) |
4.4.7 同步信道解调框架 |
4.5 寻呼信道解调方案 |
4.5.1 寻呼信道结构 |
4.5.2 信道编码和码符号重复 |
4.5.3 块交织 |
4.5.4 数据扰码 |
4.5.5 正交相位扩展 |
4.5.6 正交扩频 |
4.5.7 时隙和消息封装结构 |
4.5.8 CRC |
4.5.9 寻呼信道解调框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解调模块算法仿真与DSP 实现 |
5.1 仿真环境与DSP 实现平台 |
5.1.1 matlab 仿真环境 |
5.1.2 DSP 简介 |
5.1.3 CCS3.3 简介 |
5.2 解导频信道 |
5.3 解同步信道 |
5.4 解寻呼信道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cdma2000 1x系统前向链路同步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第三代移动通信 |
1.2 cdma2000 1x 技术 |
1.2.1 cdma2000 的发展过程 |
1.2.2 cdma2000 1x的关键技术 |
1.3 码分多址(CDMA)技术 |
1.3.1 扩频技术 |
1.3.2 多址技术 |
1.4 软件无线电 |
1.5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二章 cdma2000 1x 基本原理 |
2.1 cdma2000 1x 前向信道 |
2.1.1 导频信道 |
2.1.2 同步信道 |
2.1.3 寻呼信道 |
2.1.4 广播控制信道 |
2.1.5 快速寻呼信道 |
2.1.6 公共指配信道 |
2.1.7 公共控制信道 |
2.1.8 公共功率控制信道 |
2.2 PN序列的产生 |
2.3 cdma2000 1x 信号的复扩频 |
2.4 cdma2000 1x 信号的复解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组成及同步算法性能要求 |
3.1 主要基带信号处理器件 |
3.1.1 Altera CycloneIII FPGA内部结构 |
3.1.2 Altera FFT MegaCore |
3.2 系统组成 |
3.3 系统同步算法性能要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dma2000 1x 系统同步算法的仿真与设计 |
4.1 同步技术概述 |
4.2 PN码同步 |
4.3 Matlab 仿真模型的搭建 |
4.3.1 前向链路发射信号的产生 |
4.3.2 信道建模 |
4.4 PMF算法及性能仿真 |
4.4.1 PMF算法原理 |
4.4.2 PMF算法性能仿真 |
4.4.3 PMF算法特点总结 |
4.5 时频二维快速FFT算法及性能仿真 |
4.5.1 时频二维快速FFT算法原理 |
4.5.2 时频二维快速FFT算法性能仿真 |
4.5.3 时频二维快速FFT算法特点总结 |
4.6 PMF-FFT算法及其仿真 |
4.6.1 PMF-FFT算法原理 |
4.6.2 PMF-FFT算法性能仿真 |
4.6.3 PMF-FFT算法特点总结 |
4.7 cdma2000 1x 系统前向链路同步算法的设计 |
4.7.1 cdma2000 1x系统前向链路同步算法 |
4.7.2 系统模块工作分配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快速FFT捕获算法的FPGA实现 |
5.1 快速FFT捕获算法的整体实现 |
5.2 快速FFT捕获算法中各模块的详细设计 |
5.2.1 优化的复数乘法器的实现 |
5.2.2 原始数据缓存模块 |
5.2.3 本地PN码FFT共轭结果存储模块 |
5.2.4 FFT结果缓存模块 |
5.2.5 码片相关控制模块 |
5.2.6 IFFT结果累加模块 |
5.2.7 潜在同步相位点搜索模块 |
5.2.8 数据上传控制模块 |
5.3 快速FFT捕获算法模块捕获性能测试及验证 |
5.3.1 功能仿真 |
5.3.2 实际上板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EVDO系统中PN码捕获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 |
1.2 CDMA 系统标准的演化 |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EVDO 系统前向链路物理层介绍 |
2.1 EVDO 系统简介 |
2.1.1 EVDO 的发展与现状 |
2.1.2 EVDO 的主要特点 |
2.1.3 EVDO 系统的关键技术 |
2.2 EVDO 系统的前向链路物理层介绍 |
2.2.1 EVDO 前向链路物理层帧结构 |
2.2.2 导频信道 |
2.2.3 MAC 信道 |
2.2.4 控制信道 |
2.2.5 业务信道 |
2.2.6 复PN 序列加扰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N 序列捕获技术 |
3.1 PN 序列简介 |
3.1.1 m 序列 |
3.2 EVDO 系统中短码介绍 |
3.3 PN 序列捕获的常用算法 |
3.3.1 PN 序列捕获算法概述 |
3.3.2 滑动相关捕获法 |
3.3.3 匹配滤波器捕获法 |
3.3.4 基于FFT 的快速捕获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VDO 系统PN 序列捕获算法的MATLAB 仿真 |
4.1 本地PN 序列的截取和PN 图样 |
4.2 基于FFT 的快速捕获算法的MATLAB 仿真及结果分析 |
4.2.1 awgn 信道下FFT 算法的基本性能 |
4.2.2 判决门限对FFT 算法性能的影响 |
4.2.3 累加长度对FFT 算法性能的影响 |
4.2.4 频偏对FFT 算法性能的影响 |
4.3 PMF 捕获算法的MATLAB 仿真及结果分析 |
4.3.1 awgn 信道下PMF 算法的基本性能 |
4.3.2 判决门限对PMF 性能的影响 |
4.3.3 累加长度对PMF 性能的影响 |
4.3.4 频偏对PMF 性能的影响 |
4.4 “三峰值现象”及消除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MF 算法的FPGA 实现与验证. |
5.1 系统硬件平台简介 |
5.2 FPGA 器件描述 |
5.3 PMF 算法实现的整体设计 |
5.4 系统子模块设计与优化 |
5.4.1 前端滤波器 |
5.4.2 本地PN 序列存储单元 |
5.4.3 接收信号存储单元 |
5.4.4 乘加运算单元 |
5.4.5 归一化模块 |
5.4.6 峰值搜索模块 |
5.5 PMF 算法验证 |
5.5.1 功能仿真 |
5.5.2 板上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研究价值 |
2. 研究总结 |
3. 创新性成果 |
4. 进一步的工作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cdma2000系统中PN码捕获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捕获算法的研究现状 |
1.2.1 相关类捕获算法 |
1.2.2 估计类捕获算法 |
1.3 cdma2000 系统中码捕获存在的问题 |
1.3.1 低信噪比、大频偏条件下PN 码捕获成功率有待提高 |
1.3.2 掩码还原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完全失效 |
1.3.3 包含业务数据的长码无有效的捕获方法 |
1.4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章节安排 |
1.4.1 论文的主要贡献 |
1.4.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cdma2000 系统中PN 码逐级捕获方案 |
2.1 引言 |
2.2 PN 码在cdma2000 系统中的作用 |
2.2.1 移位寄存器序列的描述 |
2.2.2 cdma2000 系统中的短码和长码 |
2.2.3 PN 码在前向链路中的作用 |
2.3 捕获方案设计 |
2.3.1 系统初始化阶段的短码捕获 |
2.3.2 用户信道建立阶段的长码捕获 |
2.3.3 用户业务通信阶段的长码捕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时频域校正的短码相干捕获算法 |
3.1 引言 |
3.2 短码相干捕获算法 |
3.2.1 信号模型 |
3.2.2 算法原理 |
3.3 性能仿真 |
3.3.1 相关检测 |
3.3.2 性能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状态差分的掩码还原算法 |
4.1 引言 |
4.2 掩码还原问题的剖析 |
4.3 算法模型 |
4.4 基于状态差分的掩码还原算法 |
4.4.1 固定格式数据分离 |
4.4.2 长码寄存器状态获取 |
4.4.3 掩码还原算法设计 |
4.5 掩码还原算法步骤及改进 |
4.6 算法仿真与实现 |
4.6.1 参数设置 |
4.6.2 算法仿真 |
4.6.3 算法实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业务去耦的长码捕获算法 |
5.1 引言 |
5.2 长码捕获问题的剖析 |
5.3 去耦捕获算法原理 |
5.3.1 长码的循环校验关系 |
5.3.2 交织器的行列变换特征 |
5.3.3 低速率数据的重复特征 |
5.3.4 高速率数据的卷积监督特征 |
5.4 算法实现流程和仿真分析 |
5.5 长码捕获算法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附录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结论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10)cdma20001xEV-DO反向链路速率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
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RTCMAC 子类型0/1 速率控制问题 |
1.3.2 RTCMAC 子类型3 速率控制问题 |
1.3.3 速率控制算法缺乏理论分析模型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1x EV-DO 反向链路速率控制机制分析 |
2.1 1x EV-DO 反向链路描述 |
2.2 1x EV-DO 反向链路速率控制机制 |
2.3 速率控制机制相关因素分析 |
2.3.1 反向链路负载测量 |
2.3.2 反向功率控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x EV-DO 反向链路速率控制模型设计 |
3.1 模型构建基础 |
3.1.1 脉冲传递函数设计 |
3.1.2 系统稳定性分析 |
3.2 1x EV-DO 反向链路速率控制模型构建 |
3.2.1 模型参数提取 |
3.2.2 数学模型构建 |
3.3 速率控制模块的根轨迹设计 |
3.4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概率自适应速率控制算法 |
4.1 引言 |
4.2 RTCMAC 子类型0/1 速率控制原理 |
4.2.1 基站侧RAB 生成 |
4.2.2 终端侧速率控制 |
4.2.3 算法影响因素分析 |
4.3 算法设计 |
4.3.1 算法思想描述 |
4.3.2 算法实现过程 |
4.4 分析模型构建 |
4.5 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信道质量的速率控制算法 |
5.1 引言 |
5.2 RTCMAC 子类型3 速率控制原理 |
5.2.1 T2P 与传输速率的映射 |
5.2.2 扇区激活因子的确定 |
5.2.3 终端侧T2P 资源分配 |
5.3 算法设计 |
5.3.1 算法思想描述 |
5.3.2 算法实现过程 |
5.4 仿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缩略语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四、CDMA2000前向链路信道估计及跟踪算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EVDO数据业务优化策略研究[D]. 洪强. 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2]CDMA2000网络优化的设计与实现[D]. 李少华.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5)
- [3]CDMA2000前向链路中频接收机算法以及FPGA实现[J]. 赵国栋,徐建良. 电路与系统学报, 2011(03)
- [4]CDMA2000移动台非合作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 徐波.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7)
- [5]EVDO系统前向链路帧同步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 庄东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6]CDMA2000前向链路解调模块的研究与DSP实现[D]. 周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7]cdma2000 1x系统前向链路同步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钟旭.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8]EVDO系统中PN码捕获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罗远科.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9]cdma2000系统中PN码捕获算法研究[D]. 马克明.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0(02)
- [10]cdma20001xEV-DO反向链路速率控制算法研究[D]. 谷立鹏.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