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南地区M_L≥3.0级地震目录(2003年7~9月)(论文文献综述)
史翔宇[1](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地震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失。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开展了多方面的地震预测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地震预测模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急切需要。近年来,随着地震和地球物理观测手段的进步,地震观测数据在急剧增加,适用于大数据的机器学习方法在地震预测研究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总结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为研究区域,以仪器记录地震目录为主要数据,开展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初步研究。本文首先对常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从中选择了广义线性模型(GLM)、基于CART决策树的随机森林模型(RF)和梯度提升机模型(GBM)以及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NN)共4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地震预测模型;并采用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对4种模型进行集成,采用交叉验证的方式构建次级线性学习器,对各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次级学习以提高预测效果。本文根据全国地震目录和川滇区域目录整理得到了实验场1970-2018年的地震目录,并基于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分区对实验场进行了地震区(带)的划分。考虑到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时空差异造成的不完备地震目录会对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的计算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现有方法基础上,采用了震级—序号法、最大曲率法和拟合度检测法的组合方法对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间演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到实验场分区域、分时段的最小完整性震级,并在本研究中统一确定最小完整震级为2.5。之后对常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选择了16个特征参数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变量,包括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地震频度类参数、地震能量类参数和综合类参数。采用了不同的窗口长度滑动计算特征参数构建数据集,在这些数据集上进行了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构建数据集时采用的窗口长度对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采用适应各地震区(带)地震活动性水平的可变窗口长度构建数据集,训练得到的各模型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固定窗口的模型。之后采用4种评价指标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包括绝对平均误差(MAE)、决定系数()、回归误差特征(REC)曲线及相应的曲线上面积(AOC)值和值评分。结果表明,RF模型在各模型中具有最好的预测效果;GBM模型效果较好,但次于RF模型;GLM模型和DNN模型效果较差;集成模型与RF模型较为接近,没有较大改善。各模型预测效果在4.0-6.9级地震震级之间效果较好,3.0-3.9级和7.0级以上次之,3.0级以下效果较差。各模型在各地震区(带)预测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松潘—龙门山带、龙陵区、澜沧—耿马区和思普区效果较好,阿坝区和理塘—木里区效果较差。各地震区(带)的各模型在各震级档的预测效果与实验场区域总体上的效果基本一致。RF模型和各集成模型的值评分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预报效能,GBM模型和DNN模型次之,GLM模型较差。最后对所采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在4种单一模型中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震级—频度分布类贡献度较大,地震能量类参数次之,综合类参数再次,地震频度类参数相对较低;并且不同模型在不同的地震区(带),各特征参数的贡献度具有较大的差异。
高荣,聂晓红,刘建明,向元,张琳琳[2](2021)在《2021年3月24日新疆拜城MS5.4地震震前异常分析》文中提出对2021年3月24日拜城MS5.4地震震前异常进行回顾总结,分析其震前地震学异常,包括地震平静、天山中段3、4级地震异常增强、拜城地震窗、阿克苏单台振幅比和小震调制比等中短期异常。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地震震前异常主要为地震平静类异常,共有4项,按出现时间顺序分别为:乌苏—拜城地区ML4.0地震平静,拜城—乌鲁木齐地区MS4.0地震平静,拜城—新源—库尔勒地区MS3.0地震平静和新疆境内5级地震平静。
常婷[3](2021)在《三峡秭归M4.5、吉林松原M5.5地震序列库仑应力变化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水库蓄水、油气资源开采等人类活动诱发地震问题备受关注。本文选取三峡水库和吉林松原油田两个典型人类活动区开展地震活动研究,2014年3月27日和3月30日三峡秭归地区分别发生M4.5和M4.7地震,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23日,吉林松原地区接连发生了5次M≥5级地震。秭归和松原研究区均属于弱震区,分别有水库蓄水和油田开采的人类活动。本文分别以上述两个震群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序列的库仑应力变化和地震活动特征,以期对分析弱震区地震危险性及地震发生的可能机制提供帮助。本文基于三峡库首区和吉林松原地区地质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特征,以及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14年3月27日三峡秭归M4.5、2013年10月31日吉林松原M5.5地震序列的目录资料,分别计算两个震群各自主震的库仑应力,分析库仑应力变化结果对余震分布的影响,结合速率-状态(R-S)摩擦定律分析地震活动趋势,初步得到一些结论。计算2014年3月30日秭归M4.5地震在震源区产生的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对位于库仑应力增加区的M4.7地震有触发作用。计算有效摩擦系数的不同取值与库仑应力变化的关系,探讨三峡水库库水渗流作用对地震的影响。基于速率-状态摩擦定律计算地震活动率,结果显示,主震产生的应力扰动导致仙女山断裂带一段时间内的地震活动水平高于背景地震活动水平。九畹溪断裂带附近地震活动水平略低于背景地震活动水平。计算2013年吉林松原M5.5震群主震的库仑应力变化,分析对余震有触发作用。计算松原研究区的地震活动率,分析地震活动趋势,对比拟合结果与实际地震分布情况。对比两个研究区地震序列的静态应力触发作用,除了松原2013年11月23日M5.0地震外,其他地震之间存在明显的触发作用。有效摩擦系数降低导致更多余震集中分布在库仑应力增加区。主震后一段时间内两个地区的地震活动率很高,松原研究区的地震频度低于三峡秭归研究区的地震频度,地震高频度时段集中在主震发生后的几个月内。三峡秭归研究区的地震震级较小,地震数目远大于松原地区的地震数目,两个地区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较浅且均属于短时间内发生多次中强震,与当地的构造地震有一定区别。对比两个研究区地震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地震的成因机制。综合研究表明,仙女山断裂北端构造应力集中以及库水渗透扩散造成的孔隙压力增大是2014年M4.5震群发震的主要成因,松原地区的长期油气开采活动和区域断裂的叠加作用可能是导致本次震群发生的原因。
段博儒[4](2021)在《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源线模式”主要是根据与震源有关的两条长距离特征线的交汇预测强震发生地点的方法,第一个特征线为与区域主压应力夹45°角的最大剪切应力线中前兆信息分布最多的一条线,第二个特征线为区域内历史上发生地震-地震迁移或前兆-地震迁移组成的线,该方法提出之时对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进行了回顾性预测分析。本文以研究较少的地震-地震的关系为出发点,利用地震迁移现象或是地震活动关联现象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进行了补充研究。本文针对二十世纪以来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和南北地震带间地震迁移现象或地震活动关联现象进行了研究,以阿尔金断裂带西端MS≥6.0的地震的发震时间为基准,以不同的时间间隔研究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震后南北地震带MS≥5.0的地震活动情况,研究表明南北地震带的中强震与阿尔金断裂带西端的地震存在一定的关联现象。南北地震带发生的3次特大地震均发生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相应的地震之后,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震后在南北地震带会有37.5%的概率发生7.0-7.9级地震,有23.6%的概率发生6.0-6.9级地震,有28.6%的概率发生5.0-5.9级地震。并使用图像信息学算法对两地区地震活动的关联现象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只对2008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和汶川8.0级地震具有较好的预测结果。利用地震存在的迁移现象或地震活动的关联现象,结合震前异常信息的分布,对自2000年来发生在南北地震带的关联地震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南北地震带不同地区异常点的分布与震中位置关系不同,南北地震带北段的大多数异常点集中分布在震中一侧;中段异常点分布在发震断层的两侧,震中易形成较大的异常空白区域;南段异常点分布范围较广。在“源线模式”的基础上补充了使用地震活动关联现象预测地震的方法,即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区MS≥6.0的地震震后,绘制南北地震带异常空间分布图,若某地区异常点分布较多且存在异常空白区域,则可确定该地区为孕震体,预测该地区在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区MS≥6.0的地震震后一年时间内至少有一次MS≥6.0的地震发生。
尹晓菲,邵志刚,王武星,王芃,魏文薪[5](2020)在《中国大陆东部强震活动特征》文中提出中国大陆东部是我国地震高发地区,区域内人口密度大、经济相对发达。根据地质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的差异,将中国大陆东部划分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华南其他地区,选取1815年以来MS≥6.0地震目录(不包含东北深源地震)作为基础资料研究中国大陆东部强震活动特征。首先基于活动地块理论对中国大陆东部地震活动区进行划分,然后从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分析中国大陆东部强震活动特征,最后预估中国大陆东部的未来强震活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大陆东部MS≥6.0地震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而东北地区和华南其他地区强震活动相对较弱,同时华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MS≥6.0地震具有同步活跃的特征;(2)华北地区MS≥6.0地震的主体活动区包括华北平原活动地块、鲁东-黄海活动地块和燕山-渤海带,东南沿海地区的主体活动区为滨海断裂带、长乐-诏安断裂带和台湾海峡,东北地区的主体活动区为松辽盆地;(3)采用威布尔分布对1815年以来各活跃幕时段MS≥6.0地震首发和次发地震间隔进行拟合,认为未来5年中国大陆东部发生MS≥6.0地震的可能性较大。
虞金鑫[6](2020)在《三峡库首区蓄水期的附加应力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型水利枢纽作为重大的基础设施,在国计民生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大型水库枢纽工程的建成,在这些水库枢纽周围可能会诱发中小地震,甚至有时会有大地震发生。这一研究课题——水库诱发地震,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并且近些年随着我国在西南地区建立了一系列大型水电站,也给这一课题提出了新的挑战。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一般有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法。本文将从力学的角度,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三峡库首区的附加应力场。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定量地分析蓄水前后附加应力场和孔隙水压场的变化,对比蓄水前后区域应力场,来研究三峡库首区地震的可能成因。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第一章介绍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历史,特别是前人在水库蓄水前后的数值计算研究。归结起来不足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是未能考虑地形起伏带来的‘峡谷效应’,其二是未能基于流固耦合来建模计算,其三是近些年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测数据(重力场和地震等),这些观测数据未能结合数值模型。前人研究过程中只考虑其中一点,或者都没考虑,本文将在以上三个问题上同时做出相应的改进;2)第二章介绍三峡库首区的地质背景和主要断裂带(仙女山断裂、九畹溪断裂和高桥断裂),为后面的建模做铺垫。第三章介绍流固耦合计算的理论基础,然后根据第二章的地质情况,在软件中建立三峡库首区的计算模型;3)第四章根据已建立的三维模型,计算蓄水后72个月内水位变化的过程,设置的荷载水位分别有135m、145m、156m、172和175m。分别讨论了在三期蓄水过程中,三峡库首区的附加应力场和孔隙水压场的变化情况,并解释了三峡库首区胡家坪Ms4.1级地震的可能成因,最终结合三峡库首区的重力观测值,将数值模拟的结果与重力观测值进行对比讨论;4)第五章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指出本文模型的不足,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本文从水库诱发地震的机理上解释地震成因,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建立更贴近实际工况的三峡库首区计算模型,将计算结果对已发生的地震作出解释,并指出了附加应力场和孔隙水压场较大那些区域,这些区域是未来潜在诱发地震的重要区域。本文研究不仅对水库诱发地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我国未来在西南地区的水电能源开发过程中,具有灾害防控的应用前景。
郭培兰,向巍,阎春恒,莫佩婵,黄惠宁,谢夜玉[7](2019)在《广西北流MS5.2地震测震学异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10月12日广西北流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该地震的发生,标志着东南沿海地震带已经进入第5活跃幕。在收集北流地震前广西及邻区地震地质和地震活动资料基础上,较系统地分析了此次地震序列和测震学指标异常的特征,结果显示:北流5.2级地震属前-主-余型地震序列,震前存在地震活动性异常。为广西地区强震震后趋势判断、震前预测提供依据。
武亚群[8](2019)在《川滇地区块体构造基础与地震时空对称性》文中研究说明川滇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界,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强震频发。强烈又多发的地震灾害不仅会直接使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还可能通过引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人类造成二次伤害。因此,从块体角度分析活动块体与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特征,并研究不同块体地震与地球自转、太阳黑子活动等相关因子的关系,对于实现活动块体与地震趋势判断的精细化对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川滇地区地震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可公度方法分析了不同活动块体内地震的时间对称性特征,运用太阳黑子周位相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活动块体地震事件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关系,运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活动块体地震灾害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川滇块体Ms彡6.3地震2025年或2027年在101.1°E以西、31.2°N以南地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时间对称性趋势判断,结果表明川滇块体Ms≥6.3地震在年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7年和2035年,其次是2021年,在月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5年11月,而在日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0年1月1日和2022年9月5日;从地震与太阳黑子统计规律看,川滇地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相对数极值年附近和下降段,而2025年、2027年分别处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峰值年附近、下降段,故这两个年份发生地震可能性较大;地震与地球自转关系表明,川滇块体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变化减速期、加速期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接近,故2025年1 1月可能发生地震。在空间对称性上,川滇块体的震中纬度位置呈现出“3次南移、2次北移”变化特征,震中经度呈现出“2同1异”特征,因此,川滇块体Ms彡6.3地震在2025年或2027年可能出现北部地区。(2)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2019年或2028年7月29日在102.6°E以西、23.0°N以北地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时间对称性趋势判断,结果表明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在年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8年,其次为2019年和2020年,在月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8年8月和2033年8月,其次为2020年10月,在日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1年8月16日、2021年8月17日、2028年7月29日、2028年8月1日;从地震与太阳黑子统计规律看,滇西南块体地震在太阳黑子相对数谷值年附近和下降段发生可能性较大,而2019、2028年分别处于太阳黑子周期的谷值年和下降段,故这两个年份发生地震可能性较大;地震与地球自转关系表明,滇西南块体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加速期的发震可能性明显高于减速期,故2028年7月发生地震可能性较大;滇西南块体发震时间分布规律表明,每月的下旬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大。在空间对称性上,滇西南块体震中纬度呈现“3同2异”特征,震中经度表现出“2东1西”或“2西1东”的迁移规律,因此,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在2019年或2028年7月29日可能出现中部地区。(3)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在2019年或2032年3月在101.8°E以西、32.8°N以南地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时间对称性趋势判断,结果表明巴颜喀拉块体Ms彡6.5地震在年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6年,其次为2019年和2020年,在月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19年7月、2032年3月,其次为2022年8月,在日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0年1月19日;从地震与太阳黑子统计规律看,巴彦喀拉块体地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相对数极值年附近,而2019年和2032年正好处于太阳黑子周期的谷值年附近,故这两个年份发生地震可能性较大;地震与地球自转关系表明,巴彦喀拉块体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减速期的发震频次明显高于加速期,故2032年3月发震可能性较大。在空间对称性上,巴彦喀拉块体地震震中纬度呈现“2同1异”分布特征,震中经度则呈现“3同2异”分布特征,因此,巴彦喀拉块体Ms彡6.5地震在2019年、2032年3月可能出现南部地区。(4)川滇块体、滇西南块体、巴彦喀拉块体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及活动周期相关性存在差异。川滇块体Ms≥6.3地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相对数极值年附近和下降段,且主要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双周;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在太阳黑子相对数谷值年附近和下降段发生可能性较大,且与太阳黑子活动单、双周关系不大;巴彦喀拉块体Ms彡6.5地震在太阳黑子相对数极值年附近发生可能性高于上升和下降阶段,在太阳黑子相对数峰值年附近发震可能性最高,且与太阳黑子活动单、双周关系不大。(5)不同时间尺度上,川滇块体、滇西南块体、巴彦喀拉块体地震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也存在明显差异。川滇块体Ms彡6.3地震、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加速年份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巴彦喀拉块体Ms彡6.5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减速年份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川滇块体Ms≥6.3地震、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在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变化减速月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加速月发生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减速月。川滇块体Ms≥6.3地震的无震月为6-8月和10月,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的无震月为1月、9月和12月,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的无震月为6月、10月和12月。
孟庆彬[9](2019)在《基于构造基础的西部地区地震灾害时空结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地震是常见的自然灾害,给广大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对地震灾害的历史规律研究,以及地震灾害的预防和趋势判断尤为重要,对地区安全防范工作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构建有重要意义。中国西部地区是地震灾害的多发地区,区内分布着众多断裂带,而断裂带地区是地震发生的集中区。中国西部地区可以分为三大构造区(带),分别是喜马拉雅活动构造带、川滇青藏地震构造区、新疆地震构造区。区内强震分布有成带性特征,形成若干低级别地震构造带。这些构造带上地震分布集中,未来可以研究构造带特征和地震事件之间的联系。本文尝试从断裂带的角度分析地震灾害时空规律,运用可公度法、蝴蝶结构图、可公度结构系等方法对西部地区地震灾害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对未来趋势进行判断。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得到了中国西部地区三大构造区的11条断裂带的时空结构分析和趋势判断的结果。认为该地区地震时间对称性良好,大部分地区未来地震趋势判断的随机性概率和不漏报置信水平超过50%,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大部分断裂带下一次地震发生时间可能在近期,其中龙门山断裂带、雅鲁藏布江断裂带、三江断裂等断裂带未来可能会有等级较高的强震发生。(2)在对称性的地震发生周期研究上,发现中国西部地区各断裂带地震发生周期有明显的共性。例如6~7年发震周期在6条断裂带上有显示,分别是雅鲁藏布江断裂带、三江断裂带、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带、海原断裂、西昆仑北缘断裂带、天山北麓断裂。类似的还有12~13年发震周期在3条断裂带上有显示;22~23年发震周期在3条断裂带上有显示,36~37年发震周期在4条断裂带上有显示。(3)通过西部地区地震空间对称性的研究,认为绝大部分地区具有明显的空间对称性。大部分地区震中迁移的无论是经度上还是纬度上都只有一条对称轴,少数地区震中迁移轨迹存在2到3条对称轴。在迁移规律上,“左右交替,盘旋上升”的特点明显。具体来看一些地区表现为“a左a右,左右交替”迁移特点,即对称轴左右两侧地震数量分布相同。一些地区表现为“b左c右,左右交替”,即对称轴左右两侧地震数量分布不相同,但发展趋势相同。(4)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西部地区三大构造区大部分断裂带都是地震多发区,个别断裂带有8级以上强震发生。喜马拉雅强烈挤压弧形断裂(区)系构造活动强烈,地震发生位置相对分散,且震级较大,经过时空结构分析认为不排除该地区未来有8级以上强震发生的可能。青藏川滇断裂(区)系除东昆仑断裂外其他断裂带未来地震趋势判断的随机性概率和不漏报水平较高,时间对称性明显,这与该地区构造活动的周期性良好有关。西昆仑、天山、阿尔泰断裂(区)系的构造活动也较为活跃,地震沿断裂带分布的特征明显,空间上未来地震可能会在断裂带沿线发生。(5)文章对完善地震时空变化理论体系、增强对地震事件趋势的认识有参考价值,可以为日后的自然灾害预防体系的建立、预防工作的实施以及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董一兵[10](2017)在《沉积盆地近震转换波及其在震源深度测定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沉积盆地通常是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诸多大城市坐落其中。然而,一些沉积盆地同时也是震害严重的区域,盆地的地震效应可能加重其内部区域的震害,比如我国渤海湾盆地、墨西哥特斯科科湖积平原、美国洛杉矶盆地、日本关西地区等,既有发达的城市群,又有频繁的地震活动及严重的震害,是地震学者重点关注的区域。而震源深度也是地震致灾的重要因素,对于大陆浅源构造地震,通常震源越浅,震害越重。研究清楚沉积盆地的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可为震源区的抗震设防、灾害评估等工作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而沉积盆地震源深度的精确测定方法,是获得可靠的深度分布特征的先决条件。震源深度是地震学研究的关键参数之一,准确的震源深度对于岩石圈流变性质、孕震机理、发震构造、灾害评估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大陆浅源构造地震的震源深度分布与岩石圈流变性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岩石圈流变性质是影响发震深度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震源深度分布可以为岩石圈流变性质提供约束。然而,震源深度是一个不易用传统方法确定的震源参数,尤其在沉积盆地,由于沉积层对震相走时和波形影响很大,可能给深度测定结果带来较大误差。基于震相到时的方法是测定震源深度的经典方法,但依赖于台网密度及速度结构复杂性,在沉积盆地地区测定精度不高。在平坦基岩地区,利用深度震相可以有效测定震源深度,但该方法主要依赖于深度震相的可靠辨识,而在松散沉积层较厚地区这些震相可能不易识别。可见,发展沉积盆地震源深度的精确测定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在沉积盆地的近震波形记录中,经常可以观测到在沉积基底界面上产生的Sp和Ps转换波。研究表明:在沉积层盆地,结晶基底上下介质的强烈差异导致入射SV波的一部分能量转换成P波,形成Sp转换波。该震相在近距离上可以观察到,其走时介于直达P波和S波之间,在垂向分量上较强,径向分量上较弱,高频成分居多。在给定震中距上,Sp转换波与直达P波的到时差随震源深度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加,可以用来较好地约束震源深度。我们以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M5.1地震为例,利用WEA台的Sp转换震相重新测定其深度为15 km附近,与已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利用近震Sp转换波测定震源深度的可行性。与Sp转换波的作用类似,近震Ps转换波与S波的到时差也可以约束震源深度。正演测试表明,(1)利用近震转换波得到的深度误差与水平位置误差近似呈等比线性关系,可以用水平位置误差来估计深度误差;(2)对于同一地震,使用不同类型转换波、或者不同震中距上转换波所测定的震源深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当两种转换波都可以观测到时,选择其中震中距较小、信噪比较高者,可有效提高深度测定精度。该方法比较适用于以下情形:(1)对震源区的速度模型有较好了解;(2)地震水平位置精度较高;(3)观测记录上转换震相比较清晰。在渤海湾盆地2008年至2016年M1.0以上地震目录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疑似下地壳地震(深度超过25 km),而通常认为大陆下地壳为韧性区域,难以孕育地震,这些地震深度的可靠性存在疑问。为了找到这些地震深度异常的原因,我们从该区目录中选取了 44次波形信噪比较高的近震事件,综合利用Hypo2000方法和近震转换波对这些地震进行了重新精确定位,获得了约束良好的震中位置和震源深度,并分析得到了研究区的震源深度分布特征为:(1)优势深度在20 km附近;(2)深度超过21 km的地震占重定位地震总数的23%; (3)最大深度在25 km附近;(4)深度误差平均小于2 km。同时,基于不同地壳模型的重定位结果对比表明,在使用到时数据进行地震定位时,模型误差对震源深度的影响比对水平位置的影响大,较准确的地壳模型有助于改善基于到时定位方法的深度精度。渤海湾盆地的地震活动分布特征表明,该区地震可能与新构造单元的差异活动、莫霍面局部上隆有关。通过对比发现渤海湾盆地的震源深度频次包络与贝加尔裂谷系的屈服应力包络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同时,已有地质学的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的构造及演化与贝加尔裂谷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做出以下推测:(1)渤海湾盆地的发震层厚度可能在25km附近;(2)发震层内部主要的破坏机制是脆性破裂;(3)发震层的温度处于中等状态,而在发震层以下(25km)温度相对较高。此外,我们认为,大量良好约束的近震震源深度有助于改善对区域地壳流变性质的理解。综上,本研究主要发展了基于近震转换波的沉积盆地震源深度测定方法,通过震例分析与正演测试展示了方法的有效性、稳定性及适用范围。将方法应用于渤海湾盆地的下地壳地震研究,获得了该区震源深度的分布特征,以及对区域地壳流变性质的一些约束。未来,我们考虑将该方法推广应用到震害严重的其他沉积盆地地区,研究清楚这些地区的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其地壳流变性质,这有助于深化对沉积盆地孕震机理的认识,为这些地区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
二、华南地区M_L≥3.0级地震目录(2003年7~9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南地区M_L≥3.0级地震目录(2003年7~9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学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前兆分析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机器学习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总体思路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机器学习回归算法 |
2.1 引言 |
2.1.1 机器学习概述 |
2.1.2 本文选用的模型 |
2.2 广义线性模型 |
2.2.1 经典线性模型及参数估计 |
2.2.2 指数族分布 |
2.2.3 广义线性模型定义 |
2.2.4 广义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 |
2.3 基于决策树的模型 |
2.3.1 CART回归树 |
2.3.2 随机森林 |
2.3.3 梯度提升机 |
2.4 深度神经网络 |
2.4.1 M-P神经元模型 |
2.4.2 激活函数 |
2.4.3 深度神经网络 |
2.4.4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
2.5 Stacking集成学习 |
2.5.1 Stacking算法 |
2.5.2 交叉验证 |
2.6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 |
3.1 引言 |
3.1.1 最小完整性震级概述 |
3.1.2 实验场分析思路 |
3.2 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方法 |
3.2.1 震级—序号法 |
3.2.2 最大曲率法 |
3.2.3 拟合度检测法 |
3.3 实验场概况及地震目录 |
3.3.1 地质构造背景 |
3.3.2 地震活动特征 |
3.3.3 地震目录 |
3.3.4 地震区(带)划分 |
3.4 实验场分析结果 |
3.4.1 时间演化特征 |
3.4.2 空间分布特征 |
3.4.3 汇总分析结果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 |
4.1 引言 |
4.1.1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概述 |
4.1.2 本文所选特征参数 |
4.2 特征参数定义 |
4.2.1 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 |
4.2.2 地震频度类参数 |
4.2.3 地震能量类参数 |
4.2.4 综合类参数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预测研究 |
5.1 实验场研究方案 |
5.2 实验场震级预测研究结果 |
5.2.1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50 的预测结果 |
5.2.2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不同值的预测结果对比 |
5.2.3 窗口事件数可变的预测结果 |
5.3 模型预测效能评价 |
5.3.1 平均绝对误差 |
5.3.2 决定系数 |
5.3.3 回归误差特征曲线 |
5.3.4 R值评分 |
5.4 特征参数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2021年3月24日新疆拜城MS5.4地震震前异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震平静 |
1.1 新疆境内5级地震平静 |
1.2 拜城—乌鲁木齐地区MS≥4.0地震平静 |
1.3 乌苏—拜城地区ML≥4.0地震平静 |
1.4 拜城—新源—库尔勒MS≥3.0地震平静 |
2 天山中段3、4级地震显着增强 |
3 拜城地震窗 |
4 阿克苏地区小震调制比 |
5 阿克苏台振幅比 |
6 结语 |
(3)三峡秭归M4.5、吉林松原M5.5地震序列库仑应力变化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库仑应力计算原理 |
2.1 库仑应力定义 |
2.2 最优断层面解 |
2.3 断层位错模型 |
2.4 Coulomb3.3 软件介绍 |
第三章 三峡M4.5 地震地质背景及库仑应力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
3.1 研究区地震地质背景 |
3.1.1 研究区地质背景 |
3.1.2 研究区地震活动 |
3.2 三峡M4.5 地震序列库仑应力变化及触发作用研究 |
3.2.1 参数选取及计算结果 |
3.2.2 对余震的触发作用 |
3.3 地震活动性分析 |
3.3.1 地震活动特征 |
3.3.2 库仑应力变化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
第四章 松原M5.5 地震地质背景及库仑应力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
4.1 研究区地震地质背景 |
4.1.1 研究区地质背景 |
4.1.2 研究区地震活动 |
4.2 松原M5.5 震群间库仑应力变化及触发作用研究 |
4.2.1 参数选取及计算结果 |
4.2.2 对地震活动影响结果 |
4.2.3 有效摩擦系数敏感性分析 |
4.3 对周围断层的影响 |
4.4 地震活动性分析 |
第五章 弱震区地震序列的对比分析 |
5.1 静态应力触发作用对比 |
5.1.1 地震间的触发作用对比 |
5.1.2 对余震的触发作用对比 |
5.2 地震活动性对比 |
5.2.1 地震序列统计特征对比 |
5.2.2 地震活动趋势对比及危险性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文章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提出背景 |
1.1.1 地震预测研究背景 |
1.1.2 地震预测的意义 |
1.1.3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3.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2 论文的内容 |
第二章 方法介绍 |
2.1 “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 |
2.1.1 方法具体内容 |
2.1.2 方法的应用 |
2.2 PI算法 |
2.2.1 方法实现过程 |
2.2.2 方法的应用 |
第三章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地震关联现象分析 |
3.1 青藏高原地区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特征 |
3.1.1 青藏高原地区构造背景 |
3.1.2 资料选取和地震活动情况 |
3.2 阿尔金断裂带西端地震与南北地震带关联地震分析 |
3.2.1 震级范围在7.0-7.9 时的关联地震 |
3.2.2 震级范围在6.0-6.9 时的关联地震 |
3.2.3 关联地震分析总结 |
第四章 PI算法对两地区关联地震的检验 |
4.1 计算参数选取 |
4.2 计算结果分析 |
4.2.1 2008 年于田 7.3 地震与汶川 8.0 级地震 |
4.2.2 2015 年皮山6.5 级地震与2016 年门源6.4 级地震 |
4.2.3 其他地震 |
4.3 总结和分析 |
第五章 关联现象解释和震例分析 |
5.1 关联现象解释 |
5.2 震例分析 |
5.2.1 2007 年云南宁洱6.4 级地震 |
5.2.2 2008 年四川汶川8.0 级地震 |
5.2.3 2013 年四川芦山7.0 级地震 |
5.2.4 2013 年甘肃岷县6.7 级地震 |
5.2.5 2014 年云南鲁甸6.6 级地震 |
5.2.6 2016 年青海门源6.4 级地震 |
5.2.7 2017 年四川九寨沟7.0 级地震 |
5.3 震例分析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中国大陆东部强震活动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中国大陆东部地质构造背景及地震活动区的划分 |
2中国大陆东部强震活动的时间分布特征 |
3中国大陆东部强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
4中国大陆东部强震活动的发展趋势研究 |
5结论 |
(6)三峡库首区蓄水期的附加应力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历史 |
1.2.2 国内外研究现存的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本文的特色和创新点 |
第二章 三峡库首区地质介绍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库首区主要断裂 |
2.2.1 高桥断裂 |
2.2.2 仙女山-九畹溪断裂 |
2.3 库区地震活动 |
2.3.1 蓄水前后地震活动特征 |
第三章 三峡库首区建模 |
3.1 计算原理介绍 |
3.1.1 流固耦合理论基础介绍 |
3.1.2 Flac3d软件介绍 |
3.2 计算模型建立 |
3.3 参数设定 |
第四章 三峡库首区蓄水对于地震活动的影响 |
4.1 数值结果讨论前的准备 |
4.1.1 水库蓄水触震的基本模式 |
4.1.2 蓄水期库首区的重力观测值 |
4.2 蓄水前后库首区的附加应力场变化对比 |
4.3 二期蓄水期间库首区的附加应力场分析 |
4.4 三期蓄水期间库首区的附加应力场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本文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川滇地区块体构造基础与地震时空对称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地震灾害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对称性在地震灾害中研究进展 |
1.3 研究区概况 |
1.4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川滇地区历史地震统计规律 |
2.1 川滇地区历史地震统计 |
2.1.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2 川滇地区历史地震发震时间特征 |
2.1.3 川滇地区地震发震间隔特征 |
2.2 川滇地区地震空间分布特征 |
2.2.1 川滇地区地震密度分布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川滇地区不同块体内地震时空对称性分析 |
3.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1 资料来源 |
3.1.2 研究方法 |
3.2 川滇块体Ms≥6.3地震时空对称性分析 |
3.2.1 年尺度上川滇块体Ms≥6.3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2.2 月尺度上川滇块体Ms≥6.3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2.3 日尺度上川滇块体Ms≥6.3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3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时空对称性分析 |
3.3.1 年尺度上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3.2 月尺度上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3.3 日尺度上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4 巴颜喀拉块体Ms≥6.5地震时空对称性分析 |
3.4.1 年尺度上巴颜喀拉块体Ms≥6.5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4.2 月尺度上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4.3 日尺度上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川滇地区不同活动块体内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
4.1 资料来源与方法 |
4.1.1 资料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太阳黑子长期变化特征分析 |
4.2.1 太阳黑子相对数数量变化特征 |
4.2.2 太阳黑子相对数周期变化特征 |
4.3 川滇块体Ms≥6.3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
4.3.1 川滇块体Ms≥6.3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相关性分析 |
4.3.2 川滇块体Ms≥6.3地震与太阳黑子相位角相关性分析 |
4.4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
4.4.1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相关性分析 |
4.4.2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与太阳黑子相位角相关性分析 |
4.5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
4.5.1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相关性分析 |
4.5.2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与太阳黑子相位角相关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川滇地区不同活动块体内地震与地球自转相关性分析 |
5.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5.1.1 资料来源 |
5.1.2 研究方法 |
5.2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周期分析 |
5.3 川滇块体Ms≥6.3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性分析 |
5.3.1 川滇块体Ms≥6.3地震与地球自转“十年起伏”变化关系 |
5.3.2 川滇块体Ms≥6.3地震与地球自转季节变化关系 |
5.4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分析 |
5.4.1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与地球自转“十年起伏”变化关系 |
5.4.2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与地球自转季节变化关系 |
5.5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分析 |
5.5.1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与地球自转“十年起伏”变化关系 |
5.5.2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与地球自转季节变化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川滇地区Ms≥6.0地震历史统计 |
6.1.2 川滇地区地震时空对称性 |
6.1.3 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相关性 |
6.1.4 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性 |
6.2 对策 |
6.2.1 强化地震预警研究,增强科研成果转化 |
6.2.2 划定重点防御区域,确定重点防御时段 |
6.2.3 重视地震趋势判断,提前制定防范措施 |
6.3 创新之处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基于构造基础的西部地区地震灾害时空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自然灾害时空结构分析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区概况 |
1.4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5 篇章结构和技术路线 |
1.5.1 篇章结构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震灾害的地质构造基础 |
2.1 中国西部地震构造区、带划分 |
2.1.1 中国西部地震构造区、带划分原则 |
2.1.2 中国西部地震构造区、带特点 |
2.2 中国西部地震构造运动特点 |
2.2.1 中国地震构造运动动力学 |
2.2.2 地震构造运动活动的周期性 |
第3章 喜马拉雅构造区地震灾害时空结构 |
3.1 喜马拉雅强烈挤压弧形断裂系构造概况 |
3.2 喜马拉雅强烈挤压弧形断裂系地震灾害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2.1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Ms≥6.0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2.2 喜马拉雅南坡主断层Ms≥6.0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3 喜马拉雅强烈挤压弧形断裂系地震灾害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3.1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Ms≥6.0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3.2 喜马拉雅南坡主断层Ms≥6.0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4 小结 |
第4章 青藏川滇构造区地震灾害时空结构 |
4.1 青藏川滇断裂系构造概况 |
4.2 青藏川滇断裂系地震灾害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2.1 三江断裂Ms≥6.0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2.2 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Ms≥6.0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2.3 东昆仑断裂Ms≥6.0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2.4 阿尔金—祁连山北麓断裂带Ms≥6.0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2.5 龙门山断裂Ms≥6.5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2.6 海原断裂Ms≥5.0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3 青藏川滇断裂系地震灾害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3.1 三江断裂Ms≥6.0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3.2 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Ms≥6.0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3.3 东昆仑断裂Ms≥6.0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3.4 阿尔金—祁连山北麓断裂带Ms≥6.0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3.5 龙门山断裂Ms≥6.5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3.6 海原断裂Ms≥5.0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4.4 小结 |
第5章 新疆构造区地震灾害时空结构 |
5.1 西昆仑、天山、阿尔泰断裂系构造概况 |
5.2 西昆仑、天山、阿尔泰断裂系地震灾害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5.2.1 西昆仑北缘断裂Ms≥6.0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5.2.2 天山南麓断裂Ms≥6.0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5.2.3 天山北麓断裂Ms≥6.0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5.3 西昆仑、天山、阿尔泰断裂系地震灾害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5.3.1 西昆仑北缘断裂Ms≥6.0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5.3.2 天山南麓断裂Ms≥6.0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5.3.3 天山北麓断裂Ms≥6.0地震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西部地区地震灾害时间对称性 |
6.1.2 西部地区地震灾害空间对称性 |
6.1.3 西部地区地震灾害趋势判断 |
6.2 对策及建议 |
6.2.1 增强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提高抗震应对能力 |
6.2.2 加强对地震灾害的研究和成果转化 |
6.2.3 重视趋势判断制定相应措施 |
6.3 讨论 |
6.4 文章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沉积盆地近震转换波及其在震源深度测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华北克拉通破坏主要特征 |
1.3 渤海湾盆地区域构造背景 |
1.3.1 浅部地质构造 |
1.3.2 地壳速度结构 |
1.3.3 地壳流变结构 |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方法与原理 |
2.1 震源深度测定方法 |
2.1.1 震源深度的定义 |
2.1.2 基于到时的震源深度测定方法 |
2.1.3 基于波形的震源深度测定方法 |
2.2 合成地震图计算方法 |
2.3 屈服应力包络法 |
2.4 小结 第三章 近震Sp转换波及其在震源深度测定中的应用 |
3.1 近震Sp转换波 |
3.1.1 频率特征分析 |
3.1.2 偏振特征分析 |
3.1.3 理论地震图分析 |
3.2 近震Sp转换波在震源深度测定中的应用 |
3.2.1 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M5.1地震 |
3.2.2 2015年4月19日河北文安M3.0地震 |
3.3 讨论 |
3.4 小结 第四章 近震Ps转换波及其在震源深度测定中的应用 |
4.1 近震Ps转换波 |
4.1.1 频率特征分析 |
4.1.2 偏振特征分析 |
4.1.3 理论地震图分析 |
4.2 近震Ps转换波在震源深度测定中的应用 |
4.3 小结 第五章 渤海湾盆地下地壳地震及其流变意义 |
5.1 数据与方法 |
5.2 重定位 |
5.2.1 Hypo2000重定位 |
5.2.2 利用近震转换波重新测定深度 |
5.3 讨论 |
5.3.1 震源深度与震级的关系 |
5.3.2 地震活动的构造含义 |
5.3.3 震源深度的地壳流变意义 |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华南地区M_L≥3.0级地震目录(2003年7~9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D]. 史翔宇.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2]2021年3月24日新疆拜城MS5.4地震震前异常分析[J]. 高荣,聂晓红,刘建明,向元,张琳琳. 内陆地震, 2021(02)
- [3]三峡秭归M4.5、吉林松原M5.5地震序列库仑应力变化的对比研究[D]. 常婷.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21(01)
- [4]对“源线模式”地震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D]. 段博儒.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1(08)
- [5]中国大陆东部强震活动特征[J]. 尹晓菲,邵志刚,王武星,王芃,魏文薪. 中国地震, 2020(03)
- [6]三峡库首区蓄水期的附加应力场研究[D]. 虞金鑫.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20(01)
- [7]广西北流MS5.2地震测震学异常研究[J]. 郭培兰,向巍,阎春恒,莫佩婵,黄惠宁,谢夜玉. 华北地震科学, 2019(S1)
- [8]川滇地区块体构造基础与地震时空对称性[D]. 武亚群.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9]基于构造基础的西部地区地震灾害时空结构分析[D]. 孟庆彬.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10]沉积盆地近震转换波及其在震源深度测定中的应用[D]. 董一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