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莫言《檀香刑》的文化内涵(论文文献综述)
贺小凡[1](2021)在《莫言小说创作的戏剧性研究》文中提出
尹梦[2](2021)在《试论莫言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乡土美学复调》文中研究指明
佳雅(Tsolmonzaya Khash-Erdene)[3](2021)在《莫言小说在蒙古国的译介与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莫言小说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始于1988年,距今为止,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在海外出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他小说创作中的世界因素。莫言在创作中将中国传统现实主义和外国魔幻表现手法加以融合,艺术地呈现出了中国本土文化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因而,其标志性的莫言风格成为海外读者了解中国文化与社会的一面镜子。相较而言,蒙古国近几年才开始翻译出版莫言作品。其中,着名蒙古国翻译家A.Urantogos(乌仁套格斯)、B.Gerelee(格日勒)、BAYSGALAN(巴亚斯加兰)、其米德策耶等对其作品在蒙古国的传播与接受,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尽管蒙古国对莫言小说的译介较晚,但其影响力却不容忽视。本文便旨在研究莫言小说在蒙古国的译介和传播,进一步对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莫言小说成功译介的经验与启示。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等;第一章清晰地勾勒莫言及其作品在蒙古国的译介与传播情况,具体分析译介莫言小说的译者身份与翻译策略、译本产生的创造性叛逆,并对莫言小说在蒙古国的传播路径进行梳理,主要包括蒙古国文学界、本土出版社、报刊、杂志、书展、影视剧、网络平台等渠道;第二章是对莫言小说在蒙古国译介与传播的原因分析,认为主要是中蒙文学交流与合作频繁、译者充分结合了蒙古国文化、作家本人具有国际化视野这三个原因推动了莫言小说在蒙古国的成功译介与传播;第三章总结并探讨了莫言小说成功译介的经验与启示,分别站在宏观视角——接受国蒙古国和传播国中国的立场,及微观视角——作家莫言的角度,较为详尽地总结成功译介和传播的经验,得出促进今后中蒙文学进一步交流的启示;结语部分得出研究结论,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展望今后研究的发展。
胡可[4](2021)在《论莫言小说中“魔幻性”书写》文中指出莫言曾说过自己的作品是一个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文本,他在向西方文学流派的学习中发散了自己的创作思维,又从本土文化中不断汲取创作养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并在其中表现出了不可忽视的“魔幻性”特征。但本文所研究的“魔幻性”,并不是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或者“中国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定义,而是回到“魔幻”一词的本身,去关注莫言小说中“魔幻”相关的美学表现。本文共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选题的写作缘由、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第一章探讨了异域文化对莫言小说“魔幻性”的启迪作用。重点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意识流文学和日本文学三个方面来分析莫言小说中“魔幻性”的异域文化元素。第二章论述了本土文化对莫言小说“魔幻性”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元素和宗教文化三个部分探讨传统文化对莫言小说“魔幻性”的熏染。第三章探究了莫言小说“魔幻性”的艺术表现。从叙述策略的多元、艺术手法的多样和魔幻主题的选择三个方面对莫言小说的“魔幻性”进行研究。最后是结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以及对研究中的不足进行反思。
姜婉莹[5](2020)在《论莫言的红色书写》文中研究说明莫言天马行空的小说语言历来是学界的研究重点。不少研究者注意到其小说中红色书写的特别,但大部分人并没有展开深入的研究,而是将之作为莫言语言的特色之一简要提及。笔者认为,这种看似常态化的色彩选择与莫言反叛性的文化性格相悖,且静态的色彩观照无法透露莫言色彩书写的复杂意识,关于“莫言红”还有可待拓展的研究空间。首先,笔者在对红色相关数据的统计中,勾勒与描绘了莫言笔下的“红”色景观。一方面,莫言对红色的偏爱拥有个性化特征,其笔下的红色物象群违背传统与常理;另一方面,莫言的红色词用量随时间发展而波动下降,相比其他色彩的用色趋势,体现出作者对“红”从亲近到抑制的书写态度。其次,在归纳中西方的“红”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莫言红色运用方面呈现的表层特征。莫言看似积极、常态的红色书写背后呈现出消极的意义取向,而变态的反常规书写则体现出作者反传统的心理倾向。再次,笔者在个别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莫言红”中体现的深层内涵,并发现其经历了从理想化的感性勾勒到现实性的理性揭示的转变,且拥有政治、生存、人性层面的隐喻意味。根据以上三方面的现象呈现,笔者探究了“莫言红”的形成原因。成长环境、身份认同追求与多维色彩体验共同导致了莫言对红的偏爱;而迈向民间文化的写作态度、饱尝冷暖的赤子之心与求新求变的执着精神又使这位作家在后期创作中虽然主观抑制用“红”,但仍无法完全抛弃这种与其个性相贴合的色彩。最后,通过乡土文学、都市文学、红色经典与新时期小说中的“红”色爬梳,笔者交叉对比的基础上总结了“莫言红”的历史地位。“莫言红”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创新,而是共性与个性兼具,总体上是由“多变”趋向于“不变”。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莫言红”确有过人之处,但众多研究者对“莫言”与“红”的捆绑式论说使其走向经典化,这带来的是对莫言真正红色书写状态的历史性屏蔽。
向天一[6](2020)在《莫言小说的音乐性研究》文中认为莫言小说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这种“有声”既呈现在小说的外在形态上,一方面莫言用文学的叙述腔调进行音乐形式的创作与小说音乐性的书写,另一方面莫言用音乐的戏曲腔调进行小说音乐性书写的借鉴与摹仿;同时,也体现在小说的内在结构中,莫言将自己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热爱和理解折射到小说结构的曲式呈现。就此,本论文以莫言部分具备音乐性特质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以莫言的个人音乐观为研究依据,以中国传统音乐和戏曲音乐为主要理论背景,试图透过跨艺术的视角从“小传统”——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传统戏曲音乐语言到“大传统”——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结构对莫言小说与音乐之间发生的微妙关系进行新的解读,对音乐与情感进行深层剖析。莫言是一位“用耳朵阅读”的小说家,音乐自然成为莫言生活与文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亦是笔者介入莫言小说中音乐领域研究的动机所在。“自然声响”是莫言用文学腔书写的第一种音乐形式。笔者先对莫言熟知的故乡高密自然声响进行外围梳理,认识到故乡的部分自然声响作为一种传统音乐形式对莫言文学创作的重要价值。而后进入到具体的小说文本研究之中,揭示出四种主要自然声响——“洪水声”、“马声”、“植物(高粱)声”与“蛙声”在文本中具备的外在音乐“表情”性特质,诠释出莫言如何用文学的叙述腔调(语言)对自然声响进行二次创作与音乐书写。为了凸显莫言音乐书写的独特性与独创性,笔者通过反复的文本细读,对这四种自然声响进行音乐性特质的深入发掘,初探到自然声响在文本中呈现出“标题音乐”与“自然乐声”(语言诗化)的特殊表现力,极大地增添了、丰富了音乐性呈现的文本效果。“插曲”是莫言用文学腔书写的第二种音乐形式。“插曲”介入莫言小说的方式类似于配置在电影或话剧艺术中的音乐歌曲,它是作为叙述内容与手段共同出现在小说之中,构成对文本外在音乐性特质的基本呈现。莫言对于传统歌曲有一套独特的音乐书写方式,他在小说叙事中——论文以《黑沙滩》、《十三步》、《天堂蒜薹之歌》以及《檀香刑》四部小说为主,惯用两种“插曲”排列组合方式——“单曲循环”、“多曲杂烩”,和一种“戏曲化”的传统唱段演事手段进行对歌曲契合文学创作的二次音乐书写。“插曲”不仅仅是莫言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一,更是作为一种隐喻手段影响小说叙事过程的表达。“戏曲腔”是莫言运用的一类特殊传统音乐手段及其小说中音乐性特质呈现的特殊内容。笔者通过莫言的两部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与《红高粱家族》为代表进行戏曲“拖腔”的具体研究。“拖腔”属戏曲腔的一类表现范畴,“拖腔”介入文本的基本类型有两种:单一型与组合型,目的有二:既是为歌者情感的需要作出延伸,以放大歌者情感特征之表现,揭示歌者难以言表的情感内蕴;同时,也是指向“拖腔”为唱段本身营造出对包蕴其间重要主题事件的重申与展示。“唱腔”属戏曲腔的另一类表现范畴,笔者主要是从小说语言层面体现出来的节奏与韵律之“戏曲化音乐性”特质进行细读考察。戏曲唱腔形式繁多,在莫言小说中主要以念白中的贯口、哭头与叫头三种音乐形式共同制造出人物的“言”外之音。在小说《蛙》与《红高粱家族》中,念白作为一种“无腔调”的贯口表现,戏曲的腔调隐匿在言语表达之间,言语的韵律隐匿在人物话语状态及其情感节奏叙述之间;在小说《檀香刑》中,念白作为一种“有腔调”的贯口表现,言语的韵律隐匿在戏曲的腔调之间,人物话语状态及其情感节奏充斥着浓浓的戏曲腔味,呈现出一股众声喧哗的“有声”语言氛围;在小说《檀香刑》中,“哭头”除了对人物情绪起到渲染的目的,更是为小说叙事作出准备,它对人物情感变化的因素进行推动,对人物情感制造的行为方式进行演绎,对人物情感衍生的主题进行暗喻。“叫头”和“哭头”一样在叙事过程中不止充当着戏曲开场白的作用,它们还具备着“唱、念、做、打”的舞台效果,让整部小说的叙事形成一定的戏曲化风格。“曲式”是笔者介入莫言小说内在结构进行的一类文本音乐性特质探讨,主要透过莫言作为一位小说家持有的音乐观去理解其小说文体结构中存在着的对部分中国传统音乐基本曲式的借鉴与摹仿痕迹。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并不是以“曲”谈“文”,而是以“文”论“曲”,在反复潜心“文本细读”的前提下,结合莫言个人的音乐(创作)观进行互文性曲式诠释与分析。其中,小说《红高粱家族》和《蛙》便契合莫言对“东北二人转”的音乐创作观,明显具有中国传统音乐无再现单三部曲式的痕迹;小说《民间音乐》和《春夜雨霏霏》便契合莫言“牛羊歌手”与“触摸人的灵魂”的音乐创作观,有中国传统音乐叠奏曲式的痕迹,另这两部小说内在结构的叙事方式也契合了叠奏曲式的基本特质;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生死疲劳》与《天堂蒜薹之歌》便契合莫言“勾勾弯弯不断头”的音乐创作观,有中国传统音乐循环曲式的痕迹,另在循环曲式中,笔者加入了音乐“复调”内容与“复二部曲式”内容作为延伸进循环曲式在文本中主题递进的情感把握与结构扩充。此外,笔者还结合大型传统音乐套曲曲式进行综合性论述,从小说《丰乳肥臀》的重要主题表现中流露出中国传统音乐套曲曲式渗入叙事过程的深刻内蕴,以及对传统音乐发展的基本手法:“溯型”进行曲式微观层面的论述。基于以上研究,笔者作出如下结论:莫言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将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学创作进行有机交融最为深刻且“大踏步撤退”得最远的一位小说家。难怪莫言的挚友大江健三郎会由衷感慨到莫言作品中释放出的强烈音乐“能量”。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创新,在中国文学史中,莫言虽不是第一人,但无疑是最佳人。
杨小莉[7](2020)在《莫言小说中人性的多维阐释》文中指出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也是古往今来许多文学作品书写的永恒主题之一。莫言因其独特的生命体验与人生感悟,对人性内涵有着深刻的体悟和准确的把握,其小说多涉及人性主题。本论文以莫言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弗洛伊德、罗洛·梅、阿德勒等心理学家的相关理论以及文化哲学等领域的观点,对莫言小说中人物的命运轨迹、情感情绪以及文本所呈现的社会历史事实进行分析,结合时代因素、地域文化、作家自我的生命体验等来剖析莫言小说人性书写。本论文从原始维度、理性维度、精神维度三个维度来阐述莫言小说人物所呈现的人性内涵及表现特征,从而探寻莫言对人性的思考与态度。第一章结合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内涵进行梳理,并阐述莫言对人性的理解;从高密东北乡地域文化特点、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历史以及作家童年的生命体验、创作理念等方面来探析莫言小说人性书写的背景。第二章着重分析、论述莫言小说人物所表现的以食、性为根本需求的生命欲望以及以死亡和爱情为表征的原始生命力,并由此得出莫言对于人性之本能欲求、原始生命力是极力肯定与弘扬的结论。此外,再从生命感觉入手,分析了莫言小说人物所呈现立体的、复杂的人性特征,凸显出莫言对感性生命的体察。第三章从理性维度来分析莫言小说人物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所展现的人性阴暗面并由此得出莫言对此是持审视与批判的态度的观点。莫言所批判和审视的人性阴暗面包括两方面:一是在酷刑与暴力场景中所展现的人性之残暴、丑恶;二是在金钱与权力的腐蚀下所展现的人性之自私贪婪。莫言正是借批判人性之卑污及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来拷问灵魂,从而引导个体向善。第四章从精神维度阐述莫言小说人物的精神特质和思想意识。莫言通过极力弘扬人的精神力量来救赎生命苦难与心灵罪感,以生命图腾来抵抗以“种的退化”为表征的生命倒退之势,从而实现红高粱精神的复活。莫言通过对个体生命精神强力的呼唤来化解人种退化所带来的悲哀,试图重构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心理。
阮玉明(Nguyen Ngoc Minh)[8](2020)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凭借其独特的思想价值与艺术造诣不仅大力推动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还走出国门流传到国外,在世界文坛上具有巨大的影响。自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传入越南至今,中国现当代作品对越南文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选题以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文献学、统计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梳理大量作品译本及其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最真实的场景。论文由导论、正文六章和结语构成。导论部分概括选题缘起与时间界定、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以及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等内容。第一章阐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基本状况与特征。总体上以越南各重要的历史阶段为背景,首先介绍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前的传播与接受,说明法国殖民文化的统治对传播与接受过程的抵制,提及以康有为、梁启超、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初步传播与接受情况;然后讲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至1975年期间的传播与接受,指出越南翻译家在抗法、抗美战争中对传播工作所作出的努力,涉及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越南的重要影响;最后述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75年之后的传播与接受,其中包括中越战争对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所造成的困局以及中越复交对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所带来的新貌。虽然,该传播与接受过程起步并发生在越南战争时期,有过坎坷,但最后已经突破困局并获得非常巨大的成就。第二章和第三章探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其中,第二章从中国社会历史的角度论述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包括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前、毛泽东时代的1949至1976年期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等阶段的具体译介与接受情况。第三章则谈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评论与研究,分别述评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和批评家的成果,涉及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出版社、报刊杂志社及其传播成就,通过对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和作家作品选编以及越南学生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科研活动等内容做总体上的探究,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对越南外国文学教育的重要地位。第四章论述中国现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分别谈论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以及越南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吴必素与南高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等内容。相较于其他中国现代文学作家,鲁迅在越南文学史上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越南文化、社会、教育等领域起着积极的作用,其创作风格与艺术表现还熏陶不少越南作家并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五章阐述中国当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新生代作家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谈及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以及阮玉姿、杜黄耀、武氏好等越南新时期文学几位代表作家对莫言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等内容。在被传播到越南的中国当代作家当中,莫言最受越南读者喜爱。他凭借自己的创作特色长时间内轰动了越南文坛,引起社会的积极反响,引导越南不少当代作家走向民主、自由、开放的创作道路,为新时期越南文学的革新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第六章探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成就、问题与展望,分别陈述中越两国的文学与文化交流领域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指出传播与接受过程中所存在的偏向和误区。通过对各种问题做的评价与剖析,在确定好导致这些偏向和误区的根源之后,进一步为参与传播与接受过程各方拟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和方案。这是需要管理部门、译者队伍、读者群众等人群共同努力,携手完成的任务。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如果做到全面扩大传播对象、严格把关译作质量、尽量提高阅读品位等要求,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定能换上全新的面貌。结语部分对论文所论述的内容作概括和总结,通过列举论文所做到的内容项目,指出研究的创新点以及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是个持续着的历史进程。因此,本选题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与总结,又是对未来的展望与建议,有着持久的价值,值得中越专家学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邱丹[9](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认为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毛雪莲[10](2020)在《苦难·抗争·归顺 ——论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唯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在当代文坛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小说不仅以繁复多元的叙事方式、感觉爆炸式的文本语言、深刻独特的人性审视确立了自身价值,而且还塑造了大量基于作家个体情感记忆、呼应时代思潮、带有文化印记的女性形象;可以说,莫言小说中饱含生命激情的女性形象业已成为其艺术成就的有机组成部分。论文结合莫言小说的具体内容,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将其女性形象放置在当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中考察,在概括其女性形象内涵的同时,探究其生成根源。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苦难:女性形象的生存境遇。基于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与中国女性当下的生存状态,莫言擅写苦难,尤其是女性所遭遇的苦难,其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不仅饱受战争灾难与饥饿之苦,还长期忍受着生育之痛、养育之难等困苦。本章在细致论述女性形象苦难境遇的基础上,从主、客观两方面探究其根源。第二部分,抗争:苦难女性的行为选择。面对苦难境遇,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并没有逆来顺受,而是为了生存,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着独特的抗争,即使势单力薄,也拼命在残酷的环境中寻求一片生存空间。而由于内、外在因素的双重制约,这种本能式、个人化的抗争并未使她们挣脱命运的钳制,而只凸显了生命激情与个人意愿的存在。第三部分,归顺:抗争女性的最后结局。苦难女性抗争方式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不彻底性,使得她们的抗争只能是在父权制挤压下的畸形反抗,始终难逃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和父权文化的控制;其抗争目的也只是为了个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因而无法上升至精神层面,更达不到理论层次,抗争结果也只能是陷入另一种压迫,甚至以抗争的形式实现对父权的归顺。女性形象以抗争方式走向更深层次的归顺,是莫言对女性命运的独特发现与书写,而迫使她们最终归顺的因素除传统父权文化的根深蒂固外,还与女性独立自主意识比较薄弱、作家自身的男性身份密不可分;可以说,莫言小说中这种悖论式抗争的女性形象是作家个人情感记忆、社会时代语境、父权文化传统等多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二、论莫言《檀香刑》的文化内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莫言《檀香刑》的文化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3)莫言小说在蒙古国的译介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莫言小说在蒙古国的译介与传播概况 |
第一节 莫言小说在蒙古国的译介 |
第二节 莫言小说在蒙古国的传播 |
第二章 莫言小说在蒙古国译介与传播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中蒙文学交流与合作频繁 |
第二节 译者充分结合了蒙古国文化 |
第三节 作家本人具有国际化视野 |
第三章 莫言小说成功译介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蒙古国方面 |
第二节 中国方面 |
第三节 莫言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论莫言小说中“魔幻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成果小结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异域文化的启迪 |
第一节 两座灼热的高炉 |
一、魔幻现实主义的中国化 |
二、意识流小说的影响 |
第二节 日本文学的中介作用 |
第二章 本土经验的借鉴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一、古典文化的影响 |
二、学习蒲松龄 |
第二节 民间元素的使用 |
一、社会民俗 |
二、信仰民俗 |
三、精神民俗 |
四、语言民俗 |
第三节 三教文化的体现 |
一、儒家文化与莫言小说中的“魔幻性” |
二、道家文化与莫言小说中的“魔幻性” |
三、佛教文化与莫言小说中的“魔幻性” |
第三章 独特的“魔幻性”书写 |
第一节 魔幻叙述的多元 |
一、叙述角度的选择 |
二、叙述时间的选择 |
三、叙述空间的选择 |
第二节 魔幻手法的多样 |
一、结构的安排 |
二、意象的运用 |
三、感觉的描写 |
四、荒诞的体现 |
第三节 魔幻主题的选择 |
一、死亡主题 |
二、命运主题 |
三、孤独主题 |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及反思 |
第二节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论莫言的红色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莫言笔下的“红” |
第一节 莫言红色书写的整体特征 |
一、红色书写的超然地位 |
二、物象点染与着色的个性化 |
第二节 莫言红色书写的历时变化 |
一、用量与用法之变化 |
二、红色审美趣味之变化 |
第二章 莫言红色书写的常态与变态 |
第一节 红色的文化内涵 |
一、自然原型中的红色本义 |
二、文化差异中的红色引申 |
第二节 常态的红色书写 |
一、红色人物的美与恶 |
二、红色物景的欢与悲 |
第三节 变态的红色书写 |
一、本色“红”的变幻 |
二、另类“红”的描摹 |
第三章 “莫言红”的精神叙说 |
第一节 红色意象的精神内涵 |
一、红鲤鱼与红萝卜 |
二、红高粱与红马驹 |
三、红蝗与红沼泽 |
四、红树林 |
第二节 色彩交融中的红色隐喻 |
一、红与蓝:群体政治与个人历史 |
二、红与绿:生存困境中的游戏精神 |
三、红与黑、白:是非善恶中的人性挣扎 |
第四章 “莫言红”的形成 |
第一节 莫言色彩偏好形成的历史语境 |
一、“成为作家之前”的色彩感知 |
二、身份认同与红色书写的个性追求 |
三、多维影响中的色彩体验 |
第二节 莫言红色书写的内在动因 |
一、迈向民间文化立场 |
二、饱尝冷暖的赤子之心 |
三、求新求变的执着精神 |
第五章 “莫言红”与现当代小说中的红色书写 |
第一节 现当代小说中的红色书写流变 |
一、乡土世界:黑白中点缀的“红” |
二、现代都市:繁复明艳的“红” |
三、革命历史:昂扬亢奋的“红” |
四、新时期小说:“红”的解放 |
第二节 “莫言红”的共性与特性 |
一、大同小异的“红女子”与独具特色的“红孩子” |
二、“民俗红”的新突破与“政治红”的超越性 |
三、密集、多义的红色意象与同质化的红色修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莫言小说的音乐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莫言小说与音乐”研究成果综述 |
三、研究难点、对象、方法与内容 |
上篇 莫言小说“腔调”叙述的外在音乐性特质 |
第一章 莫言的音乐观 |
第一节 莫言谈“音乐感受” |
第二节 莫言谈“音乐与小说” |
第三节 莫言谈“音乐创作” |
小结 |
第二章 “文学腔”音乐书写:自然声响 |
第一节 故乡地理版图的“自然声响” |
第二节 故乡文学版图中“自然声响”与人物间的情感交流 |
第三节 故乡文学版图中“自然声响”与人物间的渗透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文学腔”音乐书写:插曲 |
第一节 小说《黑沙滩》之“单曲循环” |
第二节 小说《十三步》之“多曲杂烩” |
第三节 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与《檀香刑》之“戏曲化”唱段演事 |
小结 |
第四章 “戏曲腔”文本表现:拖腔 |
第一节 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之“单一型”拖腔 |
第二节 小说《红高粱家族》之“组合型”拖腔 |
小结 |
附:茂腔《西京》唱段(片段) |
第五章 “戏曲腔”文本表现:唱腔 |
第一节 小说《蛙》与《红高粱家族》之“无腔调”贯口 |
第二节 小说《檀香刑》之“有腔调”贯口 |
第三节 小说《檀香刑》之“叫头”与“哭头” |
小结 |
下篇 莫言小说内在结构的音乐性“曲式”特质 |
第一章 无再现单三部曲式 |
第一节 小说《红高粱家族》之“无再现单三部曲式”特质 |
第二节 小说《蛙》之“无再现单三部曲式”特质 |
第二章 叠奏曲式 |
第一节 小说《民间音乐》之“叠奏曲式”特质 |
第二节 小说《春夜雨霏霏》之“叠奏曲式”特质 |
第三章 循环、复调与复二部曲式 |
第一节 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之“循环曲式”特质 |
第二节 小说《生死疲劳》之“复调”特质 |
第三节 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之“复二部曲式”特质 |
第四章 小说《丰乳肥臀》之“套曲曲式”特质 |
第一节 生存单曲 |
第二节 灾祸单曲 |
第三节 生机单曲 |
第四节 孕育单曲 |
第五章 莫言小说“曲式”发展手法:“溯型” |
“曲式”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科研及奖励情况 |
致谢 |
(7)莫言小说中人性的多维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莫言小说人性界定与创作背景 |
(一)关于人性的基本认知 |
1.人性的基本概念 |
2.莫言对人性的理解 |
(二)莫言小说书写人性的外在因素 |
1.莫言书写人性的历史语境 |
2.“高密东北乡”地域文化特征 |
(三)莫言小说书写人性的内在根基 |
1.饥饿、孤独与恐惧的童年经验 |
2.“作为老百姓写作” |
二、原始维度:肯定与张扬 |
(一)生命欲望的张扬 |
1.食欲:生存之基本需求 |
2.性欲:生命之原始欲望 |
(二)原始生命力的创造性和破坏性的统一 |
1.爱情:颠覆与崇拜 |
2.死亡:毁灭与抗争 |
(三)感性生命的体察 |
1.生命感觉的爆发 |
2.人性本真的复归 |
三、理性维度:审视与批判 |
(一)酷刑与暴力场景中的人性展示 |
1.酷刑与暴力的表现特征 |
2.刽子手的人性分析 |
3.观刑者的人性分析 |
(二)现代文明衍生的人性丑恶揭橥 |
1.城乡二元文化的碰撞 |
2.金钱与权力对人性的腐蚀 |
四、精神维度:救赎与超越 |
(一)生命苦难与心灵超脱 |
1.生命苦难的呈现 |
2.生命苦难的救赎 |
(二)生命图腾与精神复活 |
1.种的退化”之悲哀 |
2.生命图腾的崇拜 |
3.红高粱精神的复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8)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时间界定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基本状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前传播与接受的情况 |
一、法国殖民文化统治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的抵制 |
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现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三、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初步传播与接受 |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45年至1975年间的传播与接受 |
一、越南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战争环境对中国文学传播的影响 |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在越南的广泛传播与接受 |
三、毛泽东文艺思想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1975年后传播与接受的困局与新貌 |
一、中越战争与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困局 |
二、中越复交与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新貌 |
第二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上) |
第一节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1949年前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第二节 毛泽东时代中国文学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一、小说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二、诗歌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三、戏剧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四、报告文学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五、文学理论批评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第三节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一、文学理论批评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二、现代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三、文革后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四、新生代与网络作家作品的译介与接受心理 |
第三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途径与机制(下) |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的评论与研究 |
一、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家的文学研究 |
二、越南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的文学评论 |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媒介考察 |
一、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出版社及其传播成就 |
二、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的重要报刊及其传播成就 |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与越南的外国文学教育 |
一、越南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与选本研究 |
二、越南学生关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科研活动 |
第四章 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 |
一、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 |
二、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研究 |
第二节 越南20世纪文学作家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一、吴必素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二、南高对鲁迅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小结 |
第五章 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研究 |
一、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译介 |
二、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研究 |
第二节 越南当代作家对莫言文学的接受与借鉴 |
一、莫言及其作品在越南的接受概况 |
二、越南当代作家对莫言及其作品的接受与借鉴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成就、问题与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所取得的成就 |
一、中越文学交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二、中越文化交流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
第二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所存在的问题 |
一、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中存在的偏向 |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中存在的误区 |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展望 |
一、全面扩大传播对象 |
二、严格把关译作质量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译作列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苦难·抗争·归顺 ——论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创新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苦难:莫言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生存境遇 |
第一节 莫言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生存苦难 |
第二节 莫言小说铺写女性苦难的主、客观基础 |
第二章 抗争:莫言小说中苦难女性的行为选择 |
第一节 莫言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抗争形式 |
第二节 莫言小说突出女性抗争的内、外依据 |
第三章 归顺:莫言小说中抗争女性的最后结局 |
第一节 莫言小说中抗争女性的归顺结局 |
第二节 莫言小说展现女性归顺的多重原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论莫言《檀香刑》的文化内涵(论文参考文献)
- [1]莫言小说创作的戏剧性研究[D]. 贺小凡.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试论莫言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乡土美学复调[D]. 尹梦. 青岛大学, 2021
- [3]莫言小说在蒙古国的译介与传播研究[D]. 佳雅(Tsolmonzaya Khash-Erdene).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4]论莫言小说中“魔幻性”书写[D]. 胡可.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论莫言的红色书写[D]. 姜婉莹.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莫言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 向天一. 吉林大学, 2020(08)
- [7]莫言小说中人性的多维阐释[D]. 杨小莉.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8]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阮玉明(Nguyen Ngoc Minh).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10]苦难·抗争·归顺 ——论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D]. 毛雪莲. 烟台大学, 2020(06)
标签:檀香刑论文; 莫言论文; 先锋文学论文;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论文; 当代作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