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本体论视野下的马克思哲学——兼论物质本体论

现代本体论视野下的马克思哲学——兼论物质本体论

一、现代本体论视界中的马克思哲学——兼论物质本体论(论文文献综述)

谭苑苑[1](2016)在《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指出学界关于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研究由来已久,目前依旧存在较多学术争端。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关系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又关系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本文通过相关的文本分析工作,对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发展的轨迹作了梳理。首先,对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理论来源进行了相关考察。先从“本体论”的词源学考察开始,再分三个部分分别对古希腊哲学、17一18世纪西欧近代哲学以及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本体论发展史进行梳理,从中获得了相对丰富的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理论来源,这也为之后马克思不同阶段本体论立场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本文从两个部分并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19世纪40-50年代以及《资本论》创作时期的马克思本体论思想进行了探讨。通过文本分析,发现19世纪40-50年代的马克思分别在其五部着作中确立了五个不同的本体论立场,即《博士论文》的“自我意识本体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感性存在本体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社会实践本体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社会生产本体论”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社会存在本体论”。之后的《资本论》创作,马克思确立了“劳动本体论”思想。再次,本文对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思想进行考察。其中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思想、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思想以及萨特的人学本体论思想,均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对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解读,尽管当中存在误读或歪曲,但是这些思想为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研究也提供了崭新的视野。复次,本文对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最终形成及其本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分别论述了劳动本体论思想何以成为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最终归宿、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与众不同的本质特征及其与其他流行本体论思想的联系与区别。最后,本文探讨了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当代价值。通过对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给予中国的现实启示及其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实现“中国梦”关系的论述,希望最终实现“以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为指导,重塑社会主义劳动信仰”。

侯继迎[2](2016)在《实践思维方式视域下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体论》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但它不是像有些学者所说的以"实践本体论"这一名称来标志"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实践本体论,而是实践思维方式视域下的实践本体论。只有实践思维方式才能标志马克思新哲学,我们必须按照这一思维方式来理解他的本体论思想。在实践思维方式下,实践本体论表现为人自身的实践性、人化自然的实践性、人类社会的实践性等三个向度。

张燕楠[3](2012)在《兰色姆“本体论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批评是英、美文学理论界乃至整个西方理论界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理论影响相当深远,它的一些基本论点和方法已在西方文坛,尤其是美国文学批评和文学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中留下了无可消除的印记。兰色姆是美国新批评的领导人物和主要理论缔造者,他的本体论思想是新批评派的最重要的理论起点和源头。兰色姆的本体论新批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三个阶段:“逃亡者”时期、重农运动时期及《肯庸评论》时期。“逃亡者”时期兰色姆开始了对“物性”、“世界”和“诗歌本质”的思考从而设定了其本体论思想的起点;重农运动时期,兰色姆构建了以重农主义为起点的本体论美学和本体论诗歌理论;《肯庸评论》时期兰色姆放弃了重农主义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诉求,将其学术视界聚焦于文学批评领域,不断充实其批评理论,构建起了一个独特的“文学共和国”,开始了对美国文学界长达二十多年的统治。兰色姆的本体论是他的美学思想、诗歌理论和批评理论的基础。他的本体论并非是中国传统学界所认为的自相矛盾的理论,也不仅仅是某些学者提出的“方法论”,而是建立在感性直观基础之上的现代本体论。传统本体论是“实体本体论”和“逻辑本体论”,在不断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它所存在的弊端就能显现出来。现代本体论颠覆了传统本体论,摧毁了“实体”对于本体存在的束缚,让本体向人的世界敞开。但是,对传统本体论的挑战也使现代本体论中产生了“自我相关性”的悖论,即存在者作为存在的一部分对包涵其自身的存在加以观照。现代本体论从各个角度试图努力解决这一问题,兰色姆的本体论就是走出这个困境的途径之一。兰色姆本体论对世界本体的追问不是指向其终极绝对的存在,更不是对那种抽象的概念化的真理的追求,而是借助艺术的超越特性以人的感性直观洞悉此在在世语境下的世界本体。兰色姆心中的世界是流动的,充满鲜活个体的,具有特殊性的和偶然性的异质性、差异化的存在,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有机体。兰色姆的本体论新批评理论的形成受到众多哲学家影响,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克罗齐、柏格森、叔本华等。在非理性主义的引导下,兰色姆对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发起了攻击。兰色姆认为柏拉图主义先行预设了抽象本质。他反对柏拉图式主义,并将理性对人类社会的破坏作用归罪于柏拉图式的、抽象的、掠食性的认知方式。兰色姆认为由于现代性的遮蔽,世界本体早已迷失,自然的躯体残缺不全。理性的“祛魅”打破了传统社会的自足性和整体性,建立在宗教基础之上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统一的世界图景分崩离析,社会文化处于分裂状态。现代性由于其自身的悖论与分裂无法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困境,只有艺术、审美才能遏制现代性所带来的工具理性和科学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和破坏,帮助人们借助感性直观的认知方法洞悉世界的全貌,发现世界的本体,了解世界的存在状态,走向人们曾拥有的浑融的宇宙,重获纯真的自由。兰色姆的美学思想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前提之下。兰色姆提出了“第三契机”理论以恢复现代社会中人类失去的纯真和原本浑融的生存状态。第三契机不是简单地退回到简单、原始的社会生活,而是在现代社会丰富的物质基础之上的,在精神层面的艺术审美回归,进入了“第三维度”。兰色姆的新批评本体论是语言本体论的一种,但是,这种划分的根据不是新批评理论的形式主义属性。实际上,新批评与俄国形式主义和其他形式主义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兰色姆本体论的语言本体论的属性在于其诗歌的语言超出了传统的语言工具性和指称性,通过诗歌语言的隐喻性观照世界的本体。兰色姆的本体论是在再现本体论美学和表现本体论美学之间走出的一条全新的道路,是将诗歌视作存在本身和世界本体的理论。从这种意义上,兰色姆的本体论的确是一种语言本体论美学。兰色姆的本体论诗歌理论认为真正的诗歌应具有玄学诗的特征,由构架和肌质组成。诗歌的构架包含着逻辑内容,而肌质则是具有文学性的、不规则的、超出逻辑框架的内容。诗歌是独立自足的整体。诗歌依靠张力将这些异质性的组成部分结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更重要的是诗歌的这种特征使之与世界形成同构的自足性。正是以诗歌的这种异质性,才使被理性所破坏的世界本体得以复原,恢复了其丰富的、差异的和无限的本真面貌。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理论反对心理主义批评、道德主义批评,反对历史传记研究式批评,主张以文本为中心的本体论批评。兰色姆极力限制科学的领域和影响,划清科学、艺术与道德的界限。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既是一种文学批评,又是一种哲学批评;既是审美批评又是社会批评;既是文本批评又是文化批评;既是形式批评又是价值批评。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是在工业化社会困境中产生的,必然对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的文化理论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操奇[4](2011)在《主体视界中的文化发展论》文中指出本文以“文化如何发展和为何发展的主体论求证”为研究对象,力图从马克思哲学视界出发,对文化发展进行主体存在论的哲学探究。这个探究首先界定马克思哲学的“文化”“文化发展”“主体”概念,在此基础上深入考察客体自然与文化发展和主体的生产实践、交往活动、解释行为与文化发展的复杂关系,而对这四对关系的探讨是以主体(性)的生成、文化结构的优化、文化模式的改良为逻辑节点来展开。文章最后探讨了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标准和主体目的。马克思式的“文化”概念表征了一种对象性活动,是人类改变、理解人、世界及二者关系的总和。包括文化的双螺旋体(改变人、世界和理解人、世界)和三个向度:生产实践(文化壹)、交往活动(文化贰)、解释行为(文化叁)。“文化发展”即是主体在这三个向度上重新筹划并在更高形态上优化其总体生活方式,具体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文化共同体在主体生成、文化结构优化与协调以及文化模式改良与升级三个方面的辩证否定变革,文化发展最终表征为人的主体性的提升。客体自然是文化发展的物质根基,主体自然(人)既是文化发展的物质前提,又是其主体性前提。主体的生产实践本源地构成文化发展理论的逻辑起点,一定的生产方式生产了一定的交往方式、解释模式,最终形成了一定的文化模式。后工业时代的生产方式与此前的生产方式大为不同,在这个生产方式上形成了人本生态型后工业文化模式。主体的交往活动是与生产实践同步发生的,同样具有原初的意义。这表现在生产实践的扩展依赖人类交往的扩大,多样性交往是人类社会制度变革的重要途经,解释系统的发展依赖于主体之间的广泛、多层次交往,创造新的历史主体以及主体的全面、自由发展取决于主体的交往形式和方式等等方面。文化共同体的交往方式常常制约其生产力、交往力、解释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模式。以马克思“普遍交往”理论为依据的自由民主全球互惠交往型文化模式,是一种向共产主义大同文明的过渡形态。生产实践和交往活动先验地内化为主体的解释系统,反思与批判这一解释系统构成了主体发展文化的内在前提。这种先验批判是文化发展的灵魂,它的实现必然需要现实的独立人格主体作为保障。不同的解释方式对人格主体有不同的设计和理性思维特征,在独立型自否性主体文化模式中,现实的独立人格在场,有较为健全的人格主体理论,自否性批判思维方式相对发达。主体是一种多元二重性矛盾结构,是一种生成性的辩证存在,正是这种生成性源初地构成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人对自然的生态互动程度、人与人之间的自由理性交往程度、人与自我之间的自否性程度和个人全面发展及自由个性的发达程度,是检验人类文化进步状况的具体标准。“个人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是文化发展的主体目的。马克思历史辩证法预告了世界文化的新轴心时期正在酝酿中,也提醒我们在谋划这种新生的文化模式时,应该超越适者生存的丛林规则(Maxime),代之以富者福存,法者尊存,德者善存,美者良存,信者敬存,思者慧存,合之则优存全存的发展法则(Gesetz)。

张丽英[5](2010)在《实践本体论批判》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哲学界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自己的本体论,但不是物质本体论,而是实践本体论。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践本体论思想比“实践本体论”这一概念的提出要更早一些。在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着作中有相关论述,比如卢卡奇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是其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一项重要着作,也是实践本体论思想萌芽的一部重要着作。在这场持续了二十多年的论战中,实践本体论的思想观点日趋成熟,研究者众说纷纭。他们的观点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诸多本体论的论述中占有重要地位,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理论上的局限性,比如:概念使用上的不统一;过分强调马克思哲学的唯物史观部分,忽略了马克思哲学的唯物辩证法部分等。从国内研究实践本体论的专家学者的文章论着中可以看出,他们要么支持实践本体论,要么支持物质本体论或别的本体论,论述的方法是支持一种观点反对另一种观点,属论战型文章。例如,《不能用实践本体论代替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被证伪了吗-答孙亮先生》等。本文从批判的角度展开对实践本体论的研究。客观认识实践本体论取得的成就,及其局限性,在对其发展历程和基本观点了解的基础上,来展开对其理论成果和局限性的论述。通过对实践本体论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实践本体论和其他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之争实质,并能更加深入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实践本体论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真正不可缺少的智力资源,对当今时代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陈曙光[6](2010)在《以人为本“元”论》文中研究说明“以人为本‘元’论”(“以人为本的元理论研究”),也即“以人为本的形而上学研究”,目的是从根本上回答“以人为本究竟是什么”,“人究竟何以为本”,“以人为本究竟何以可能”以及“以人为本的终极追求究竟是什么”等四个元理论层次的问题。“以人为本究竟是什么”。何谓“以人为本”,可以从四个“关键词”来解读:其一,以人为本是以什么“人"为本?人有三种存在维度:类、群体、个体。人既是类存在物,又是群体存在物,还是个体存在物。“以人为本”自然可以而且应该从这三种存在维度来审视和考察。“以人为本”必须体现“类”的向度,但要防止无视其他物类的人类中心主义;“以人为本”必须体现“群体”向度,但要防止用集体压制个人的集体专制主义;“以人为本”必须体现个体向度,但要防止个人至上的极端个人主义。其二,以人为本是以人的“什么”为本?这在不同的国度乃至同一国度的不同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一个有阶级的社会,“以人为本"不是以个别人、少数人的利益为本,也不是以所有人的利益为本,而是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本;不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某些”利益或“所有"利益为本,而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其三,以人为本是“什么人”以人为本?从广义上讲,人人都是“以人为本"的实践主体,“以人为本”应该成为全社会各个阶层以及每个人的历史主体意识、民主意识的一种自觉表现;从狭义上讲,其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党。其四,以人为本的“本”是什么?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指“本体",而是指“根本"。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不是一个本体论的概念,而是一个价值论、历史观的概念。“人究竟何以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缘于价值观层面的讨论而起,却可以于存在论(本体论)的高度展开。人学本体论探讨的是“人是什么”的问题,“以人为本”探讨的是“如何对待人"的问题。前者是本体论问题,后者是价值论问题。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这就是:对“人是什么”的回答直接决定了对“如何对待人”的回答;或者说,要正确地回答“如何对待人”的问题有赖于正确地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以人为本",价值论上缘起,存在论上解决。众所周知,寻找“逻各斯”是西方传统人学难以撼动的存在论情结,实体本体论的纠缠是西方传统人学始终无法摆脱的强大理论传统。西方传统人学在追求“同一性”(逻各斯)的过程中,遗忘了现实的人;在寻找“安身立命之本"的同时,却陷入了“无家可归”的境地;追寻“实体”的道路乃是一条“通向人的奴役之路"。西方传统人学将某种物性实体、神性实体、理性实体奉为人的最高原因和最终根据,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人也只能奉它们为本,人本向度被深深地遮蔽起来。西方传统人学在黑格尔那里达到了顶峰,人学的发展开始呈现出从抽象的理性向现实的感性回归的趋向。在这条回归之路上,费尔巴哈是一个举足轻重、绕不开的人物。费尔巴哈第一次把“感性"提升到了本体论的地位,力图实现存在论的“感性"转向,但他终归未能贯彻到底而停留于感性直观的抽象层次上。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准确地说只是感性直观本体论。尽管费尔巴哈充满激情地喊出了“神的主体是理性”的响亮口号,以对抗“我是我所是”的神学第一原理,开辟了以“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来终结“神是人的最高本质”的神学传统的新路向,极大地动摇了神学本体论的坚硬内核和神本原则的价值取向,但终究未能完成“推倒神恢复人的最高权威"的崇高使命。尽管费尔巴哈充满睿智地提出了“理性的主体是人"的科学命题,以对抗“理性实体化”的近代哲学传统,开辟了以“我欲故我在"来终结“我思故我在"的理性主义传统的新方向,但终究未能摆脱理性本体论僭妄的强大传统。感性直观本体论的滥觞确实使长久以来被深深遮蔽的人本向度燃起了新生的希望,但终归只是长久压抑之下的低度伸张和本能反抗,一回到现实生活世界,人本学的虚弱与感性本体论的贫乏就显露无虞了。“存在论追究"是马克思人学不可或缺的意义维度。从马克思的文本看来,人之存在的存在论根据就在于“人的感性生存活动本身",由此确立了具有现代生存向度的本体论——感性生活本体论。相对于传统本体论而言,感性生活本体论的出场是人学思想史上发生的一次“存在论断裂”,标志着通行于西方两千多年的实体本体论传统的彻底“崩塌”,标志着超感性的知性实体的统治秩序的彻底“摧毁”,标志着实体本体论的坚硬内核的彻底“瓦解”。感性生活本体论科学回答了“人是什么”的本体论问题,从而也科学解决了“应该如何对待人”的价值论问题。西方传统人学是从人之外来寻求人之为人的根据,人就必然处于从属地位,只能听凭于人之外的物性实体、神性实体或理性实体来宰制自己。而马克思对“人是什么”的回答是:人之为人的基础就是人的感性生存活动本身;因而对“应该如何对待人”的回答就是:以人为本。马克思的这一存在论境界说明,根本不需要人之外的实体来确证人的存在,根本不需要外在于人的主体来拟定人的生存过程,根本不需要将人的伟大与崇高归功于人之外的物性实体、神性实体或理性实体,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根本不需要上帝来担保,这就直截了当地表明人类社会和历史应当而且必须“以人为本”,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所谓“物本”、“神本”、“君本”、“资本”等等都是一种本末倒置、舍本求末的表现。“以人为本究竟何以可能”。众所周知,尽管西方的人本主义传统历史久远,思想丰富,体系完备,但理论的丰富不等于理论的成熟。西方传统人学没有解决在“什么世界”以人为本的问题,没有解决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没有解决“人"如何才能为“本”的问题,没有解决“人”何以为本的问题,没有解决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问题。西方传统人学由于其理论本身的缺陷,“以人为本”都遭遇了同样的命运:空想。马克思主义人学全面超越了西方传统人学的理论缺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正确认识和改造自己、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推动“以人为本”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从空想走向了科学。“以人为本”的理论维度与实践维度并不完全是一致的。经典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未来理想社会来理解“以人为本”,而当代中国则主要立足于现实来推进“以人为本”,这就产生了理想性的“以人为本”与现实性的“以人为本”的分野,并且衍生了“以人为本”如何实现“从理想性向现实性回归”以及“从现实性向理想性跃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诞生标志着“以人为本”具备了理论上的可能性,但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在马克思那个时代,“以人为本”已经不是一种空想,但却仍然只是一种理想。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以后,“以人为本”才逐渐从理想变为现实;但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现实性的“以人为本”也是一个不断从不理想状态向理想状态跃迁的过程。从社会主义实践来看,“以人为本”在事实层面逐步地从理想变为现实与在价值层面逐步地从现实趋向理想,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目前,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理想的人本社会还有很大的距离,这也就是理想中的“以人为本”与现实中的“以人为本”之间的距离。当代中国应该从物质条件、政治基础、制度保障、群众基础、生态条件、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着手,推动“以人为本”从理想变为现实;同时要不断地提升“以人为本”的层次和水平,推动“以人为本”从现实趋向理想。“以人为本”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是“理想回归现实”与“现实趋向理想”的统一,是理想现实化与现实理想化的统一,这是“以人为本”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以人为本的终极追求究竟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人类的历史发展不可能有比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更高的理想了。如果说尊重人的自由权利、促进人的发展等内涵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义的话,那么,“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无非就是“以每个人为本”的同义语,“以每个人为本”也无非就是要求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然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终极追求,那么,“以每个人为本”也就必然是“以人为本”的终极追求和最高境界。“以人为本”必须落实到个体,但不能降低为“以个人为本”。“以每个人为本”与“以个人为本”是完全异质的。“以每个人为本”既不是个体主义的命题,也不是整体主义的命题,而是一个彻底的集体主义的命题,是集体主义的最高表现和完成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为本”的社会,而且惟有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为本”的社会。当前,“以每个人为本”尚未成为现实,但也不是与现实毫无关涉的幻想;共产主义的实现意味着“以每个人为本”的实现,但不是“以每个人为本”的完成,“以每个人为本”从来都不是、也永远不可能是一种完全成就了的事实,永远不可能完全地、一无遗漏地得到实现;“以每个人为本”永无止境、永在途中。

杨军[7](2010)在《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文中研究表明反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是现代哲学的主流。现象学-存在哲学,实用主义,.分析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及我国的实践哲学无一不反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而试图以所谓“哲学思维方式”取代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后现代的社会建构理论也试图取消主客二分而建构意义的世界。我国“反思”哲学时期的“超越”实践哲学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超越”的哲学。他们认为从思维和存在两极对立去思考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旧的哲学思维方式,要用一种以实践为中介来认识现实世界的思维方式来取代。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根据我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我坚持这样的观点:1、马克思哲学是唯物主义的学说,而承认马克思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就不能否认马克思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2、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之所以遭到反对,是因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迄今为止并未被广泛地、真正地理解和接受。所以,我试图阐明:1、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是哲学的思维方式,现代西方哲学反对“主客二分”,并没有真的逃离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2、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对传统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超越,而没有超越主客二分思维方式本身。3、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的关系。首先,文章认为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是哲学的思维方式。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今天仍然是现代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只不过它的重点已经不再是着眼于“精神和自然界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这种意义上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而是主要探讨思维如何与存在发生关系,不仅包括思维如何认识存在这种关系,而且包括情感、意志、行为、信仰等等是如何在思维和存在之间发生的关系。其次,文章对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旧唯物主义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中,客体是外在的、先在的、既成的直观实体,意识对对象的意识是一种非我的意识。旧唯物主义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坚持了客观性,却缺乏能动的方面。唯心主义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中,对象、客体就是主体意识创造外部世界的活动及结果。认识是主体的自我认识,即关于主体自身的认识。这种主客二分思维方式抽象地发展了意识的能动方面,造成了主客观的抽象对立。马克思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中,客体是主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对象,是历史地生成、发展的,主体是从事物质实践活动的人。马克思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是对传统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合理扬弃、超越:第一,坚持认识客体(意识对象)的客观性思想,反对唯心主义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第二,坚持认识客体(意识对象)上的实践性思想,反对旧唯物主义的直观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最后,阐明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对马克思哲学的意义:1、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揭示了马克思哲学的实质。2、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确立了新唯物主义从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新唯物主义路线,揭示了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统一的基础。3、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实现了对哲学的否定,完成了哲学变革。

李成旺[8](2008)在《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本学解读》文中指出对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准确理解,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必要途径。然而有效解读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又须具有方法论自觉和多重分析视野。马克思哲学独特智慧的形成,首先根植于波澜壮阔的现实实践,即马克思对其所处时代现实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批判,同时来自马克思在消解传统西方思辨哲学过程中所彰显的缜密的逻辑剖析和主体意识自觉。因此,解读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必须诉诸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基于这一视角,论文首先考察了马克思对于西方哲学传统的反思与批判。强调马克思哲学革命源自传统西方哲学的自身困境。传统西方哲学发展的总体特征,就是将逻各斯(the logos)当作探讨世界本原、追求终极实在、永恒原则和绝对真理的中心,诉诸理性和逻辑的自我完善来寻求人类解放的路径。然而在马克思看来,哲学重要的不在于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深层旨归,就在于以现实实践转向消解了理性决定论,以历史生成论消解了本体还原论,以现实个人的解放消解了伦理拯救论,彻底颠覆了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真正实现了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的历史性飞跃。从对个体主体性解放的价值呼唤,到基于实践基础的人的社会历史生成范式的确立,再到立足于个体与社会相统一的人的现实解放之路的最终形成,马克思哲学在消解和超越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过程中探索出人的解放的科学路径,从而使历史唯物主义成为科学。基于这一逻辑线索,论文结合马克思哲学思考的主要文本,对马克思哲学革命做了文本学解读。指出,《博士论文》虽然表达了改造世界的激情和人类解放的价值诉求,但此时马克思却把彻底的真正的自由归结为自我意识的自由,《巴黎手稿》提出了劳动异化、交往异化并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批判,但在彰显现实历史性逻辑的同时未能摆脱思辨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马克思哲学把理论研究对象从宗教史和自我意识的历史转向现实社会实践过程,以历史生成的分析方法来剖析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规律,通过物质生存条件生产和再生产的理论思路完成了对历史唯心主义的批判;《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时期,马克思哲学从物质生产过程探讨人与人的关系,重点探讨了与物质生存条件生产相统一的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尤其是运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揭示了无产阶级生存困境的根源及其解放的路径,最终完成了对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人类解放路径的科学探求。

石长平[9](2008)在《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刘纲纪的美学思想属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思想,而在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的诸形态中,他以“实践本体”作为哲学基础和逻辑起点,故他的美学思想可以称为“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刘纲纪以实践本体论为哲学基础,以创造自由论为理论核心,以审美反映论为艺术本质,三者环环相扣构成一个完整的美学问题域,形成了一个层层推衍又互为支撑的立体网络思想体系结构,从中国现当代美学发展历史的宏阔背景上考察,这是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的卓越贡献,是他不同于中国现当代其他美学家的创新之处、独特之处。本文分七个部分对此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主要对刘纲纪美学思想进行专题研究的缘由与意义,对前一阶段研究现状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简要综述。第一章对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的历史渊源进行沿波讨源的追溯。刘纲纪的美学思想,是以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的,在人生态度上和理论资源上,儒、道、佛(主要是禅宗)三家对他的美学思想都有深刻影响。西方理论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德国古典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近现代西方美学思想和心理学,其中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根本基础。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的先声最早起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时期,刘纲纪在兼容并蓄前哲时贤的基础上,弥纶群言,融摄超越,建构了他的美学思想。第二章论述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的涵含与建构语境。刘纲纪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本体论的哲学,它在不同范围和层次上可以分为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就包含自然和社会在内的世界的本体是什么这一范围内,主张物质本体论,只涉及人类社会的范围内,则主张实践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具有三重基本内涵,即存在者的存在论、认识终极解释的存在论、终极价值的存在论。在实践本体论的基础上,刘纲纪用实践创造、自由来阐明美的最终本性,从而展开他的实践美学理论,而这一理论的形成具有具体的历史语境,是在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国内实践观美学研究成果批判与吸收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三章主要分析总结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的总体特征与理论结构。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理论总体上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理论形态属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哲学美学;二是理论体系结构表现为动态开放的三维结构:其理论轴心是实践本体论的形上观照,其理论实践是多学科具体知识的形下实证,而其理论指归则体现着入世态度与经世情结,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与现实感。而就其实践本体论这一形而上的理论维度来看,它的结构主要有三点构成:其哲学基础是整体实践观,其理论核心是创造自由论,其艺术本质观是审美反映论。三者环环相扣构成了刘纲纪独特严整的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体系。第四章论述刘纲纪实践本体论视界里的美与美感。刘纲纪认为,以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础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的起源,所谓的美,就是通过人类生活的实践创造所取得的,感性具体表现着人的自由的各种对象,因此,美的起源来自人类的实践,而美的本质也就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自由在其实践对象上的感性表现。在形态上,依据美与实践劳动的距离远近,可区分为纯粹意义的美与非纯粹意义的美,亦可区分为艺术美与现实美,现实美又分为形式美、社会美和自然美等。由于美是人的自由的感性显现,美感是人从他所创造的世界上直观到他的自由获得了实现时所引起的一种精神愉快,是一种由于见到人发挥自己创造的智慧、才能和力量,战胜了种种困难,从客观世界取得了自由而产生出来的愉快。美感有直观性、超功利性、能动性等特性。美感是具有广泛意义的范畴,包括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标准等。第五章探讨刘纲纪实践本体论艺术学美学的思想蕴含。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实践本体论的哲学,因此,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反映论,不等同和局限于一般认识论意义上的反映,它是一个既包括感觉和思维也包含情感和意志的广泛的概念,艺术本质上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从历史的发展分析艺术美的类型,可以分为原始艺术、古代艺术、近代艺术和现代艺术:从艺术对现实的反映来看,艺术可分为再现和表现两大系列,两大系列又依据其它原则再分为11个门类。书法和绘画艺术理论是刘纲纪艺术美理论在部门艺术研究中的具体实践。他认为,书画是对现实的审美反映,是效于自然、心物交感的产物。从实践本体论美学的观点出发,刘纲纪提出了书法艺术的“比象说”,总结出书法的生命形式和情感意味两大特征,创造性地提出了“广义文人画”,并对“六法”作出了独特而精到的表诠。这表明了刘纲纪向科学实证美学尝试性发展的学术意图。结语部分概述了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所具有的严整精审的体系性等四个总体学术品格,综括了其创造性地提出实践本体论等七个方面的突出而独特的理论贡献,以及这一理论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段立全[10](2008)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生存本体论》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创立的标志之一。《提纲》的第一条从实践出发,分析了以往哲学的主要缺陷。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视域中的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和生长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水岭,是马克思完成哲学变革的关键。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正的逻辑基点不是抽象的实践范畴,而是每个历史时代的具体的、现实的实践。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生存本体论的关系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论述对《提纲》解读的不同逻辑思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思路与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生存论的本体论的解读思路;阐述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的基础。第二部分生存本体论的渊源与本质分析生存本体论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立论依据,揭示“生存本体论”源白海德格尔的现代本体论,论证生存论哲学的形而上学本质。第三部分历史长河与直观一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生存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反形而上学的批判哲学,是形而上学真正的终结者;它把人的问题置于社会历史的深层逻辑之中考察,是改造现存社会秩序的科学革命的方法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内含着对生存本体论的批判。第四部分马克思哲学文本解读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蕴涵于马克思的着作之中,它是面向现实的批判态度与彻底改造社会的科学方法论;要创新马克思哲学的解读模式,以科学的解读模式挖掘马克思哲学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二、现代本体论视界中的马克思哲学——兼论物质本体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本体论视界中的马克思哲学——兼论物质本体论(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研究意义
    二、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与基本内容
    四、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理论来源
    第一节 “本体论”的相关词源学考察
        一、“本体论”的历史渊源
        二、“本体论”与“形而上学”
    第二节 古希腊哲学的本体论思想
        一、古希腊哲学初期:前苏格拉底先哲们的“万物本原说”
        二、古希腊哲学繁盛期:柏拉图“理念论”与亚里士多德“实体论”
        三、古希腊哲学晚期: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学说
    第三节 17-18世纪西欧近代哲学的本体论思想
        一、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家的本体论思想探索
        二、17世纪欧洲大陆唯理论哲学家的本体论思想探索
        三、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期间的本体论发展
    第四节 德国古典哲学的本体论思想
        一、康德的本体论思想
        二、费希特的本体论思想
        三、谢林的本体论思想
        四、黑格尔的本体论思想
        五、费尔巴哈的本体论思想
第二章 19世纪40-50年代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本体论思想
        一、马克思创作《博士论文》之前的哲学立场
        二、《博士论文》与“自我意识”本体论
    第二节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本体论思想
        一、马克思创作《手稿》之前的思想动态
        二、《手稿》的“感性存在”本体论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本体论思想
        一、《提纲》的“实践”观
        二、《提纲》的“社会实践”本体论思想
    第四节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本体论思想
        一、“社会实践”本体论与“社会生产”本体论
        二、“社会生产”本体论的理论内涵
        一、“社会存在”范畴是马克思首创
        二、“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理论内涵
第三章 马克思《资本论》的劳动本体论思想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与“劳动”本体
        一、“劳动价值论”之由来
        二、“劳动价值论”遭遇的非议
        三、“劳动价值论”与“劳动”本体
    第二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与“劳动”本体
        一、“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二、劳动力的买和卖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与“劳动”本体
        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四节 资本主义“工资”与“劳动”本体
        一、工资的本质
        二、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第五节 “资本的积累”与“劳动”本体
第四章 20世纪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思想
    第一节 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思想
    第二节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思想
        一、葛兰西的实践哲学内涵
        二、葛兰西对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研究的价值
    第三节 萨特的人学本体论思想
        一、人学本体论视野下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
        二、萨特眼中的“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三、人学本体论视野下萨特的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第四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思想研究评述
        一、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思想的时代价值与历史局限
        二、葛兰西实践哲学对马克思的亲近与疏离
        三、简评萨特的人学本体论思想
第五章 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最终形成及其本质特征
    第一节 “劳动”本体成为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最终归宿
        一、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是其“唯物史观”内在逻辑的必然
        二、马克思“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的方法论原则
        三、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起源史的发现所给予的支持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与流行本体论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一、物质本体论与劳动本体论
        二、实践本体论与劳动本体论
        三、物质—实践本体论与劳动本体论
        四、其他流行本体论与劳动本体论
第六章 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给予我国的现实启示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一、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内涵的当代解读
        二、以劳动本体论思想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三、以劳动本体论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
    第三节 以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助力“中国梦”实现
        一、以“劳动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二、以“劳动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三、以劳动本体论思想助力“中国梦”实现
结语 以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为指导重塑社会主义劳动信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实践思维方式视域下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体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践本体论”———实践思维方式视域下的本体论
二、“实践思维方式”———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独特性
三、实践思维方式视域下的实践本体论

(3)兰色姆“本体论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2章 兰色姆本体论批评的思想形成与发展道路
    2.1 “逃亡者”时期:物性的凝视与沉思
    2.2 “重农运动”时期:南方的乌托邦想象
    2.3 肯庸评论时期:文学共和国的建构
第3章 兰色姆本体论批评的历史语境与文化政治
    3.1 文化保守主义:两种文明的冲突
        3.1.1 重农派的现代性批判
        3.1.2 农业文明对抗工业文明
        3.1.3 现代性选择的艰难困境
    3.2 “不打雷的上帝”:宗教关怀和审美救赎
        3.2.1 现代社会与信仰危机
        3.2.2 《新约》精神与科学理性
        3.2.3 宗教信仰与美学思想
第4章 兰色姆本体论批评的理论资源与哲学基础
    4.1 古希腊传统本体论诗学的批判与承继
        4.1.1 兰色姆对“柏拉图主义”的批判
        4.1.2 兰色姆对亚里士多德的继承
    4.2 康德哲学美学的理论奠基
    4.3 非理性主义生命哲学的张扬
        4.3.1 柏格森对兰色姆的影响
        4.3.2 叔本华对兰色姆的影响
        4.3.3 弗洛伊德对兰色姆的影响
    4.4 克罗齐美学的艺术观照
第5章 兰色姆本体论批评的本体意蕴与现代转换
    5.1 对兰色姆“本体论”理论的不同理解
    5.2 “本体论”问题的历史传统及现代转换
        5.2.1 传统本体论的困境
        5.2.2 现代本体论的复兴
    5.3 兰色姆本体论批评的现代本体论意蕴
        5.3.1 对传统本体论的超越
        5.3.2 感性本体论
        5.3.3 生存本体论
        5.3.4 语言本体论
        5.3.5 诗性本体论
第6章 兰色姆本体论批评的美学奠基与艺术哲学
    6.1 兰色姆的第三契机理论
        6.1.1 第三契机:美学的乌托邦想象
        6.1.2 历史契机:神话、科学与艺术
        6.1.3 审美契机:重寻“纯真”年代
    6.2 兰色姆的第三维度理论
    6.3 兰色姆对传统艺术哲学的超越
        6.3.1 艺术再现论传统的质疑
        6.3.2 艺术表现论观念的扬弃
        6.3.3 走向调和统一的艺术世界
第7章 兰色姆的本体论诗歌理论与本体重构
    7.1 诗的本体论意蕴
    7.2 诗的生命存在
        7.2.1 构架—肌质论的有机整体性
        7.2.2 构架—肌质论的功能
        7.2.3 诗的张力
    7.3 走向玄学派诗歌
        7.3.1 柏拉图式诗:理性与世界
        7.3.2 事物诗:意象与审美
        7.3.3 玄学派诗:感性与理性的融合
    7.4 诗人的职责
第8章 兰色姆本体论批评的理论反思与批评实践
    8.1 反心理主义批评
    8.2 反道德主义批评
    8.3 反历史、传记研究
    8.4 呼唤本体论批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主体视界中的文化发展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0.1 研究的对象、价值、方法、结构
        0.1.1 研究的对象:文化如何发展和为何发展的主体论求证
        0.1.2 研究的价值
        0.1.3 本文的理论研究模型
        0.1.4 本研究的内在结构
    0.2 研究综述
        0.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0.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0.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0.3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1章 重大概念理解:马克思哲学视界
    1.1 马克思哲学的文化概念
        1.1.1 哲学视角下不同范式中的不同文化概念
        1.1.2 界定马克思哲学文化概念的方法论
        1.1.3 马克思哲学视界中的文化概念
    1.2 发展与文化发展
        1.2.1 发展概念
        1.2.2 马克思哲学的文化发展概念
    1.3 主体:文化发展的担当者
        1.3.1 主体概念
        1.3.2 主体标准
        1.3.3 主体类型
        1.3.4 文化发展主体类型与文化发展模式
第2章 主体的生产实践与文化发展
    2.1 自然生态与文化发展
        2.1.1 自然环境与文化发展
        2.1.2 自然生态与生态文化
        2.1.3 天人辩证法:人本生态型文化模式
    2.2 生产实践与文化发展
        2.2.1 生产实践:文化发展的物质前提
        2.2.2 物质生产促进主体的生成和发展,最终生产了文化世界
        2.2.3 生产实践与文化结构
    2.3 生产方式·文化模式
        2.3.1 生产方式与文化模式
        2.3.2 人本生态型后工业文化模式
第3章 主体的交往活动与文化发展
    3.1 存在与交往
        3.1.1 交往概念
        3.1.2 交往方式与主体类型
        3.1.3 主体性·交往理性·交往力
    3.2 交往活动: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
        3.2.1 交往主体与文化类型
        3.2.2 交往活动与文化发展
        3.2.3 交往矛盾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契机
    3.3 交往方式·文化模式
        3.3.1 交往方式与文化模式
        3.3.2 自由民主全球互惠交往文化模式
第4章 主体的解释行为与文化发展
    4.1 独立人格(主体)是文化发展的保障
        4.1.1 人格概念理解
        4.1.2 人格类型
        4.1.3 文化与人格
    4.2 先验批判:文化发展的灵魂
        4.2.1 何谓先验批判
        4.2.2 批判理性与自否主体
        4.2.3 先验批判与文化发展
    4.3 人格主体·批判理性·文化模式
        4.3.1 解释活动与文化模式
        4.3.2 自否性独立人格主体文化模式
第5章 主体的历史生成:文化发展的动力和目的
    5.1 主体矛盾与文化发展
        5.1.1 人是一种集团矛盾结构
        5.1.2 主体矛盾与主体生成
        5.1.3 主体生成与文化发展动力
    5.2 主体历史生成与文化历史形态
        5.2.1 文化历史形态的划分标准与多样划分
        5.2.2 马克思哲学视界中的文化历史形态理论
    5.3 人类解放与文化发展目的
        5.3.1 个人全面发展与文化发展目的
        5.3.2 自由个性与文化发展目的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5)实践本体论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
    1.1 本体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1.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无本体
        1.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什么样的本体
2 实践本体论的提出及其基本理论成果
    2.1 实践本体论提出的背景
    2.2 实践本体论的发展阶段
        2.2.1 实践本体论的萌芽期
        2.2.2 关于实践本体论的激烈争论期
        2.2.3 实践本体论的新世纪发展期
    2.3 实践本体论的基本观点
        2.3.1 萌芽期的主要代表人物的理论成果
        2.3.2 实践本体论激烈争论期的主要理论成果
        2.3.3 实践本体论新世纪发展期的主要理论成果及其发展的特点
3 实践本体论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价值和实践本体论的局限性
    3.1 理论成果的价值
        3.1.1 实践本体论的理论贡献
        3.1.2 现实意义
    3.2 实践本体论的局限性
        3.2.1 现实局限性
        3.2.2 理论局限性
4 实践本体论批判的意义
    4.1 理论意义
    4.2 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以人为本“元”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何谓"以人为本"——基于"关键词"的解读
    一、以人为本是以什么"人"为本
    二、以人为本是以人的"什么"为本
    三、以人为本是"什么人"以人为本
    四、以人为本的"本"是什么
第二章 "人何以为本"的存在论之思(一)——实体本体论的僭妄与人本向度的深度遮蔽
    一、寻找"逻各斯":西方传统人学难以撼动的"存在论情结"
        1、古希腊自然主义人学:人之外的"自然实体"归结为人之存在的存在论根据
        2、古希腊理性主义人学:人之内的"灵魂"归结为人之存在的存在论根据
        3、中世纪宗教人学:异化于人的"上帝"上升为人之存在的存在论根据
        4、近代理性主义人学:"我思"取代"上帝"上升为人之存在的存在论根据
        5、德国古典人学:内存于人身的"理性"脱离了人上升为人之存在的存在论根据
    二、寻找"安身立命之本"却陷入"无家可归之境":实体本体论人学的困境与悖论
        1、初衷:寻找"安身立命之本"
        2、结局:陷入"无家可归之境"
    三、"人本"维度:一个尚未开启的意义领域
        1、实体本体论导致"人"被禁锢,缺乏创造性和超越性
        2、实体本体论导致"人"被肢解,缺乏丰富性和完整性
        3、实体本体论导致"人"被封闭,缺乏历史性和发展性
        4、实体本体论导致"人"被遗忘,缺乏现实性和在场性
        5、实体本体论导致"人"被悬置,缺乏深层根基和家园
第三章 "人何以为本"的存在论之思(二)——感性直观本体论的滥觞与人本向度的有限伸张
    一、"神的主体是理性":费尔巴哈对神学本体论的反动以及神本原则的动摇
        1、黑格尔哲学:"神学最后的避难所"
        2、"神的主体是理性":"推倒神恢复人的最高权威"
    二、"理性的主体是人":费尔巴哈对理性本体论的批判以及人本向度的开启
        1、"人的主体是理性":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建制
        2、"理性的主体是人":费尔巴哈对理性本体论的反叛
    三、"我欲故我在":感性直观本体论的奠基以及人本向度的有限伸张
        1、费尔巴哈将"感性"提升到了本体论的地位
        2、感性本体论实质上是"感性直观本体论"
        3、感性直观本体论伸张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意蕴
        4、感性直观本体论所彰显的人本意蕴是有限度的
第四章 "人何以为本"的存在论之思(三)——感性生活本体论的奠基与人本向度的高度彰显
    一、"存在论追究":马克思人学不可或缺的意义维度
        1、从理论的发生逻辑来看,本体论追求有始无终
        2、从理论的演进逻辑来看,拒斥本体论欲行未果
        3、从理论的建构逻辑来看,本体论维度欲罢不能
    二、"我生活故我在":马克思开辟的存在论道路
        1、"感性活动"而非"感性直观":理解人之存在的一把钥匙
        2、"生产实践"而非"理性活动":人之存在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3、"生活本身"而非"先验存在":决定人之所"是"的最后原因
        4、"感性活动"而非"知性实体":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深刻基础
    三、"人本维度"的拯救:感性生活本体论彰显的价值论意蕴
        1、感性生活本体论拯救了实体本体论对人的"存在"的遗忘
        2、感性生活本体论宣告了实体本体论追逐的"超验世界"的破产
        3、感性生活本体论结束了实体本体论"人与世界"的分离状态
        4、感性生活本体论颠覆了实体本体论"超历史"的存在论诉求
        5、感性生活本体论克服了实体本体论对"理性万能"的迷恋
        6、感性生活本体论终结了实体本体论"解释世界"的情结
        7、结论:感性生活本体论直接地是解决了存在论难题,深层地是彰显了价值论意蕴
第五章 "以人为本"究竟何以可能(一)——人本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一、西方人本主义:理论的丰富不等于理论的成熟
        1、"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论层面人本主义的滥觞
        2、"我思故我在":本体论层面人本主义的肇始
        3、"人是目的":价值论层面人本主义的开端
    二、空想:西方人本主义无法逾越的命运
        1、视阈缺失:没有解决在"什么世界"以人为本的问题
        2、对象缺失:没有解决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
        3、手段缺失:没有解决"人"如何才能为"本"的问题
        4、地位缺失:没有解决"人"何以为本的问题
        5、道路缺失:没有解决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问题
    三、人本理论:从空想走向科学
        1、域界转换——从思想世界转向生活世界
        2、对象转换——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
        3、手段转换——从手段迷失转向手段彰显
        4、地位转换——从英雄史观转向群众史观
        5、道路转换——从纯粹直观转向现实道路
第六章 "以人为本"究竟何以可能(二)——人本追求从理想到现实的跨越
    一、人本社会:人类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
        1、从"理想国"到"乌托邦":西方思想家描绘的理想社会蓝图
        2、从"小国寡民"到"桃源仙境":中国古代思想家憧憬的理想社会模式
        3、从"地下天国"到"大同世界":中国近代志士仁人建构的理想社会方案
    二、人本神话:资本主义人本价值观的前提批判
        1、"人的物化"与"物的人格化"之间的背反
        2、"物的世界的增值"与"人的世界的贬值"之间的背反
        3、"人的独立性"与"物的依赖性"之间的背反
        4、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个人垄断化之间的背反
        5、个体发展的片面性与总体发展的全面性之间的背反
        6、人的"异化生存"与人的"自由本性"之间的背反
        7、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背反
        8、生存逻辑与资本逻辑之间的背反
        9、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之间的背反
        10、"虚假的共同体"与"真实的人本追求"之间的背反
    三、人本维度: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分野
        1、社会——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非"共产主义阶段"
        2、人——依然处于"物的依赖性"阶段而非"自由个性"阶段
        3、财富——依然表现为"物的丰富"而非"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身
        4、劳动——依然是"谋生的手段"而非"生活的第一需要"
    四、人本追求:理想回归现实与现实趋向理想的统一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以人为本的物质基础
        2、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地位,夯实以人为本的政治基础
        3、建立健全人本制度,夯实以人为本的制度基础
        4、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夯实以人为本的群众基础
        5、努力克服自然异化,夯实以人为本的生态基础
        6、大力培育人本文化,夯实以人为本的社会基础
第七章 以人为本的终极追求——以"每个人"为本
    一、不必讳言"个人":马克思主义有"个人观"
        1、现实的个人: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
        2、"各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
        3、"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
        4、"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
        5、每个人的意志都对历史的"合力"有所贡献
        6、"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二、个人之外没有人:"以人为本"必须体现个体向度
    三、社会之外没有人:"以人为本"不能降低为以个人为本
    四、以人为本在现阶段实质上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五、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为本"的社会
    六、惟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以每个人为本"的社会
    七、"以每个人为本"是对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超越
    八、"以每个人为本"是一个彻底的集体主义命题
    九、"以每个人为本"任重而道远但终将成为现实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7)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主客二分思维方式面临的挑战
    一、现代西方哲学对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挑战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挑战
    三、后现代哲学对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挑战
第二章 哲学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
    一、哲学基本问题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
    二、近代哲学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
    三、现代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
第三章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中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
    一、马克思不同时期思想中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
    二、新唯物主义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对传统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超越
第四章 新唯物主义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对马克思哲学的意义
    一、新唯物主义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揭示了马克思哲学的实质
    二、新唯物主义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与新唯物主义基本路线的确立
    三、新唯物主义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与对哲学的否定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8)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本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本论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围绕本论题学界的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解读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方法论思考
    2.1 对马克思哲学文本解读模式的检讨
        2.1.1 “价值中立”是否可能?
        2.1.2 “本体论转向”现象之反思
        2.1.3 “去语境化”引用与“原理预设”方法再商榷
        2.1.4 “解释的经验化”与“回归形而上之思”何为?
        2.1.5 “体系哲学重新建构”再省思
    2.2 解读马克思哲学革命应具有的双重视野
        2.2.1 基于“外史”与“内史”双重维度的自觉
        2.2.2 现实社会生活: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生成的基石
第3章 人的解放:马克思消解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价值旨归
    3.1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价值诉求:人的现实解放
        3.1.1 马克思与西方希腊—基督教哲学传统
        3.1.2 马克思哲学的时代课题:人的生存困境与人的解放
    3.2 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历史演变及其自我解构
        3.2.1 两个世界划分与客观理性盲从
        3.2.2 “理性为自然立法”:从客观理性到主观理性
    3.3 马克思哲学革命: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颠覆和超越
        3.3.1 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特点及其理论局限
        3.3.2 终结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哲学走向及其局限
        3.3.3 马克思哲学在颠覆中实现自身变革
    3.4 马克思消解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三个向度
        3.4.1 以现实社会实践消解理性决定论的思维范式
        3.4.2 以历史生成论消解本体还原论
        3.4.3 现实个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哲学诉求的基本话语
第4章 个体主体性解放的价值呼唤
    4.1 马克思哲学价值诉求的发源地
        4.1.1 中学时期的改造世界激情与理想主义情怀
        4.1.2 《博士论文》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4.1.3 从精神解放到人的解放
    4.2 《巴黎手稿》中的现实历史逻辑与人本主义逻辑
        4.2.1 劳动异化——主体性的遮蔽与回归
        4.2.2 交往异化——在交换关系中人的自由的丧失
        4.2.3 对黑格尔异化扬弃观的批判与超越
第5章 基于实践基础的人的社会历史生成
    5.1 历史唯物主义中“历史”概念的双重内涵
        5.1.1 “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历史哲学”
        5.1.2 “研究对象”的历史与“分析方法”的历史
    5.2 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清算
        5.2.1 青年黑格尔派忽视了历史的现实基础
        5.2.2 费尔巴哈人本学是无“历史”的哲学
    5.3 社会生活实践与人的“历史”生成
        5.3.1 现实与生成视野下的人类历史活动
        5.3.2 所有制的演变与“社会分工”
        5.3.3 人的解放是一种“现实的历史活动”
        5.3.4 人的现实历史生成与唯物史观的奠基
第6章 立足于个体与社会相统一的人的现实解放之路
    6.1 对蒲鲁东现实社会关系再生产线索缺失的批判
        6.1.1 蒲鲁东不懂得现实社会关系的真正内涵
        6.1.2 蒲鲁东诉诸“真正的公式”达到对世界的改造
    6.2 科学的生产关系概念的形成
        6.2.1 从生产领域探求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6.2.2 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关系
    6.3 人的解放之路的科学阐释
        6.3.1 社会关系的合理化与人的真正解放
第7章 结语: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当代启示
    7.1 用理性与价值的双重视角来审视时代生活
    7.2 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
    7.3 生活世界的回归与超越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缘起与意义
    二、现状与问题
第一章 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的文化渊源与思想先声
    第一节 刘纲纪美学思想的传统寻根
        一、儒家思想与刘纲纪的人生态度和美学思想
        二、道家和禅宗思想与刘纲纪的美学思想
    第二节 刘纲纪美学思想的西方探源
        一、作为理论渊源的德国古典美学
        二、作为思想根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思想
        三、作为学术背景的西方近现代美学与心理学
    第三节 批判性融会与创造性建构
        一、错综中外——打通"中、西、马"的比较研究
        二、弥纶群言——融摄和整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美学
第二章 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的涵含与建构语境
    第一节 本体论的基本内涵
        一、本体与本体论
        二、本体论的三重基本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本体论与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
        一、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诸种形态
        二、刘纲纪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
    第三节 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建构的历史语境
        一、国际历史语境
        二、国内历史语境
第三章 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的总体特征与理论内核
    第一节 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一、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的理论形态
        二、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的体系结构
        三、实践批判的存在论: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在新时期的演进
    第二节 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的理论结构
        一、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哲学基础——整体实践观
        二、实践本体论美学的理论核心——创造自由论
第四章 刘纲纪实践本体论视界里的美与美感
    第一节 美是自由的感性显现:刘纲纪论美
        一、美的根源论——劳动的现象学还原和美的发生学阐释
        二、美的本质特征论——美是人心灵自由的感性物质的显现
        三、美的形态论——"自由"视角下美的形态结构
    第二节 美感是自由获得实现的精神愉悦:刘纲纪论美感
        一、美感的本质特性——超功利的"自由的愉快"
        二、美感的心理学分析——具体学科知识的实证研究
        三、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审美意识的社会学阐发
第五章 刘纲纪实践本体论艺术学美学的思想蕴含
    第一节 刘纲纪的艺术本质特征论
        一、对"反映论"的重新阐发
        二、艺术是对生活的审美反映
    第二节 刘纲纪的艺术类型理论
        一、类型与艺术类型分类体系
        二、美学史上艺术类型学说概论
        三、刘纲纪的艺术类型理论
        四、与中国当代其他几家艺术类型理论的比较
    第三节 书论与画论:刘纲纪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实践本体论阐释
        一、刘纲纪的书法艺术理论
        二、刘纲纪的绘画艺术理论
结语: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的学术贡献与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生存本体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引言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
    (一) 《提纲》的基本思想
    (二) 对于《提纲》的不同解读思路
    (三) 马克思的社会存在理论的基础
二、生存本体论的渊源与本质
    (一) 本体论的历史
    (二) 西方哲学史上的三类存在学说
    (三) 生存本体论的由来
    (四) 海德格尔哲学不能发现人类生活的真正本质
    (五) 海德格尔生存哲学的形而上学本质
    (六) 萨特存在主义的企图
三、历史长河与直观一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生存本体论
    (一) 马克思反对本体论哲学
    (二) 新唯物主义是变革现实的历史辩证法
    (三) 生存本体论的理论困境
    (四)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先见:对生存本体论的批判
    (五) 唯物史观的物质逻辑前提和方法论特质
四、马克思哲学文本解读
    (一) 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
    (二) 如何研读文本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已发表的文章

四、现代本体论视界中的马克思哲学——兼论物质本体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谭苑苑.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2]实践思维方式视域下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体论[J]. 侯继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3]兰色姆“本体论批评”研究[D]. 张燕楠. 辽宁大学, 2012(02)
  • [4]主体视界中的文化发展论[D]. 操奇. 武汉理工大学, 2011(12)
  • [5]实践本体论批判[D]. 张丽英. 江西师范大学, 2010(06)
  • [6]以人为本“元”论[D]. 陈曙光. 武汉大学, 2010(10)
  • [7]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D]. 杨军. 苏州大学, 2010(11)
  • [8]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本学解读[D]. 李成旺. 清华大学, 2008(09)
  • [9]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D]. 石长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08(10)
  • [10]《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生存本体论[D]. 段立全. 西南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现代本体论视野下的马克思哲学——兼论物质本体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