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深化垦区经济体制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赵世秀[1](2021)在《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中央提出了供给侧、需求侧双向改革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制定了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其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落实好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积极提升发展质量,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但“三农”问题和新型城镇化存在区域复杂性和差异性,黑龙江垦区作为中国最大的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示范效应显着,农业占比高,城镇化过程具有特殊性。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到粮食安全,供、需双向改革,区域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利实现。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综合农业系统工程、协同论、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对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研究。(1)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模型。在界定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按时序分析了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系统论等,结合黑龙江垦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梳理了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机理,建立了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和系统耦合度模型。(2)综合评价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基于DPSIR概念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维度,分别建立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线性模型得出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2增长到2018年的6.21,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值从2004年的0.19增长到2018年的1,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均呈现不断提升趋势,经济收入、农机动力、劳动生产率、人的文化素养等主要因素对各系统影响明显。在评价过程中,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主观权重,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模型计算客观权重,进而求得综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更高效、准确。(3)实证研究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动态发展关系。运用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VAR模型和生产函数模型,采用时间序列统计分析方法测算了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动态影响关系和贡献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结果显示:2018年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度达到优秀协调水平,两者间有着非常明显的互相影响关系,但耦合协调度显示,2004-2015年期间,农业机械化长期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2016-2018年,农业机械化出现加速发展,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2018年时,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近乎实现同步协调发展,但此时新型城镇化滞后于农机化发展。VAR模型实证得出:2004-2018年间,农机化对城镇化的平均贡献率为38.76%,城镇化对农机化的平均贡献率为53.77%。基于CD生产函数测算的2004年-2018年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平均值为28.78%。通过农机贡献率值和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可以看出,近些年来黑龙江垦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与劳动力资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业机械总动力,环保投入,基础设施投入要素有关,其中农业机械化的贡献最为明显。因此,为促进两系统优化协调发展,应在不断提升农机化发展层次的同时,重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4)根据区情提出促进农机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为使农机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至2035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应在政策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科技人才三方面制定有效策略。政策制度层面,建立健全产业支撑和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建立起与黑龙江垦区改革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产业支撑金融、服务、管理政策体系,发挥政府部门社会管理职能的优势,提高城镇治理水平和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继续坚持发展现代化农业,发挥现代企业经管优势,促进农机智慧化升级发展,延展产业链推动农机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发挥特色城镇化集聚效应,加强城镇吸引力,促进城镇经济繁荣,发挥市场作用,促进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和人才育成方面,鼓励研发和创新,提升农机化高科技水平;培养具备现代农机技术的职业农民和引进高质素农机智慧化专业人才,形成人力资源、资金运用和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协调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
王福军[2](2021)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文化思想,是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产物。它体现了黑龙江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政治品格、优秀的文化传承、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执着的价值追求,是一系列优秀精神的整体体现和智慧结晶。包括黑龙江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开发建设北大荒苦难而壮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在大庆油田大会战艰难险阻的条件下创造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在黑龙江革命、开发、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闯关东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马永顺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抗疫精神等共同构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精神资源体系。这些精神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产物。当前,我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首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方向。为此,加强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总结和提炼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探索弘扬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构筑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价值,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讲的是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核心概念,概括相关研究内容,阐明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溯源进行梳理总结;第三章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了深刻阐释。在此基础上凝练和升华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第四章系统分析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精准把握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五章通过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论述,强化黑龙江优秀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引领;第六章通过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分析,全面论证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阐明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原则,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文章试图从新的内容、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对黑龙江优秀精神产生、发展和弘扬进行必要研究,目的是将黑龙江优秀精神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将黑龙江优秀精神内化为龙江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杨圆圆[3](2020)在《北大荒精神及其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大荒精神是在建国初期特定历史条件下和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培育和磨砺出来的,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是一种历久弥新、永不过时的伟大民族精神。北大荒精神是时代产物,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助推器”,不仅仅是北大荒人前行的风向标,更是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引擎。因此,对于北大荒精神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步入新时代,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北大荒精神,让其在新时代继续发挥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砖添瓦。本文立足于北大荒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和发展过程,梳理出它的主要源流,即,黑土文化是北大荒精神形成的根基,军旅文化是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动力源,移民文化是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催化剂,知青文化是北大荒精神形成的新能量。北大荒精神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意蕴,即,以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勇于开拓的勇气担当、顾全大局的工作作风以及无私奉献的思想境界;并彰显了时代价值,即,它凭借着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和无私奉献的品质为北大荒人提供了精神支撑;它凭借着它能够凝聚共识、明确党廉政建设的价值向度、夯实稳定社会秩序的群众基础为政治稳定提供助力;它在北大荒垦区开发、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它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断丰富、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凝聚社会正能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力量。
王倩[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龙江垦区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农业建设发展道路的“先行者”,在中国农业建设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中国农业建设贡献巨大。基于新时代这一全新历史方位,在改革全面深化的历史背景下,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历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纵观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程,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是其中一脉相承的逻辑主线。本文从这一逻辑主线出发,结合历史文献研究法、依据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分阶段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程,从中总结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改革开放以前(1945-1978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集体化”和“机械化”初步解放和发展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生产力,揭开了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序幕。改革初探阶段(1979-1995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生产力,加强了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改革深化阶段(1996-2012年),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党的中央领导围绕“规模化”、“产业化”和“科教兴农”,立足垦区农业实现第一次飞跃后的新发展实际,深入推进了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改革全面深化阶段(2013-至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规模化”与“科技兴农”为重点领导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开创了黑龙江垦区农业发展的新局面。在历届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下,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主要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农业建设;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垦区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利益。基于对历史的梳理得出现实启示,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必须加强党对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领导,推动垦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坚守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主线,把握改革全面深化的导向;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升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力水平。相比于既往研究,本文着重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从中国共产党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原理解放和发展黑龙江垦区农业生产力的逻辑主线出发,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程。其次,在研究内容上,丰富了新世纪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实践的内容。
帅嘉文[5](2020)在《北大荒精神的历史演变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史既是一部军人创业的历史,也是一部青年奋斗的历史,更是一部弘扬民族精神、展现民族风貌的历史。70年来,北大荒人在不断艰苦实践的过程中缔造了具有黑龙江垦区特色的精神资源——北大荒精神,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瑰宝。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探究北大荒精神的历史演变,并深入挖掘其当代价值,试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全文包括绪论、四章正文以及结论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篇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北大荒精神的研究动态和趋势进行系统梳理和综合分析,而后阐释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则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介绍北大荒精神的形成背景。主要从北大荒的自然地理概况以及北大荒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进行论述,首先介绍了北大荒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种植条件;其次分析了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历史渊源,即溯源于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精神和龙江地域文化;最后阐述了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以及北大荒人的艰苦实践,并按照历史分期和主体构成划分为三代北大荒人,他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共同为垦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凝聚形成了北大荒精神。第二,论述北大荒精神演变的历史过程。本文以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史实为依托,重现三代北大荒人艰苦实践的历史场景,通过整体分析将北大荒精神演变的历史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即开发初创时期的北大荒精神、建设发展时期的北大荒精神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北大荒精神,虽然在此过程中北大荒精神的基本内涵并未发生改变,但其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呈现的具体表现形式却各不相同,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丰富,最终走向成熟,进而让北大荒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第三,阐述北大荒精神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和基本特征。时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北大荒精神得以升华,诠释了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核心要义,具体表现为全体北大荒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并展现出具有浓厚历史积淀和时代风采的基本特征,为黑龙江农垦地区的不断发展提供力量支撑。第四,分析北大荒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弘扬路径。北大荒精神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培育和锤炼出来的,在现阶段承载着更加重要的价值意义。它既是促进垦区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龙江振兴的动力支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更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因此,我们要积极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背景下的北大荒精神,本文据此提出要深化学习研究、健全制度保障、树立典型模范和开展宣传教育等弘扬路径,从而使北大荒精神源远流长,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为。最后,结论部分主要是对北大荒精神的历史演变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成果进行整体总结,从而彰显北大荒精神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并对北大荒精神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更加深入地研究北大荒精神,不断为祖国农垦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精神动力。
张冬[6](2020)在《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大荒文学”既是一个有着独特历史、地理、人文内涵的区域文学现象,又是深度参与共和国文学发生发展历程与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和文化体系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学活动。简言之,北大荒文学既在空间意义上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历史意义上毫无疑问地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发生和发展的生成性要素。建国不久,十万转业官兵刚下战场即开赴北大荒,从战争到建设,这本身就带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天辟地的象征意味;而此后北大荒社会主义大农场的建设,经过与其同步的文学生产的形象加工,迅速成为全国人民想象社会主义中国的重要资源。新时期伊始,北大荒文学又以知青文学等别样的姿态参与了中国当代文学变革和思想革新,同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书写。上世纪90年代之后,在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社会大转型中,北大荒文学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沉寂下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走向深化阶段,更为复杂的历史语境和更为艰巨的历史任务,使人们对于文学的社会使命与自身品格,对于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经验,都展开了更为辩证和富有历史性的思考。如何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思考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路径,如何应对当下文学和文化变局中的难题,如何重新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尤其是新时期以前的三十年文学经验及其变革,俨然已经成为当代文学及其理论研究的紧要课题。这在相当程度上需要我们走出相对窄闭的纯文学迷思,在社会结构中重新理解和建构文学的历史功能和人文价值。毫无疑问,新世纪以来文学生产的巨变,尤其是网络文学以及更多新媒介文化形态的出现,都明白地告诉人们,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学生态和文化格局已经或正在展开,在新的互联网媒介资本已经占据大部文学市场份额,而新的总体性前景未明的时刻,重新回顾、梳理北大荒的文学生产,分析、反思这一带有明确总体性意识的文学生态,自然就具有浓厚的当下性。北大荒文学生产是由人民群众的文艺实践推进,并得到社会主义大农场这一典型社会主义集体倡导和推动的文学事业,简言之,是典型的带有社会主义制度实践性质的人民文学的生产。就此来说,始终内在于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北大荒文学,以其与民族文化、国家发展路径及命运的息息相关,以其制度探索和话语实践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构建的紧密关联,而在当下显示出重要的参照意义。论文第一章从总体上简要缕述了北大荒的人文历史特征,阐明北大荒开发的历史沿革及其在国家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意义,以此来阐明北大荒文学生产的历史与人文基质。作为论文写作的理论方法,文学生产相关理论的梳理也在这一部分进行了简要回溯,基于这一理论出发点,本文阐明了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概念内涵及其性质。论文第二章从北大荒时空场域的社会主义想象及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意象与意向性展开,指出北大荒文学生产是通过将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内容图景化、意象化,以“解放”“平等”“开创”的社会主义想象完成自身的意向表达,并由此而参与特定社会关系形态的书写和塑造。着重强调北大荒文学与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和文化事业之间的密切关系,特别提出北大荒文学的社会主义想象与书写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探索的文学生产制度性实践的意义。论文第三章着重从制度设计、媒介、社团与文艺活动几个层面,对北大荒文学作为社会主义文学生产制度实践的探索与经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分析。论文从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文学政策、规划、制度入手,整理分析了各类相关的报刊杂志,并对涉及文学社团的组建、征文、研讨等各类文学活动的历史文献进行了考察,以更清晰、更全面地总结北大荒文学生产,为进一步分析北大荒文学生产的主体、内容、自身定位、艺术传播以及潜在问题等奠定基础。论文第四章探讨了北大荒作家群体不同构成部分在文学实践中身份意识的调整、转换和认同,对作家队伍的来源、性质以及生成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考察,揭示出北大荒作家队伍结构肌理的复杂性,指出了老作家的分化与移位、新作者的成长与培养,同时阐述了群众作者群体的生成和壮大。北大荒文学的作家群虽有内部分殊,但更有意识与记忆的共相。论文第五章从具体的文学文本出发,寻绎北大荒文学作品社会主义想象与话语实践的表征方式,论述北大荒文学生产语境下的作家和作品特征。着重阐述北大荒文学作品将客观现实和观念现实揉合到文学生产之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虚构与非虚构之间寻找平衡,以此为基础,北大荒文学作品展开了它的三重面相,即客观现实与观念现实的互文、独特伦理风物的外化和意识形态的美学生产。论文第六章在总结社会主义阶段性完成及北大荒文学生产经验与成果的同时,客观分析了北大荒文学生产在不同时代特别是后革命时代的坚守与重生的语境中面临的现状,指出潜流化的现实,并试图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北大荒文学生产置于多元现代性的语境之中,探索其在失位和复位之间寻求突围的途径。
班博洋[7](2019)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研究 ——以新湖农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住建部公布的第一、二批特色小镇的成果建设及取得的较好的发展成果,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也随着全国的这股热潮不断推向前进。当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响应中央对兵团深化改革的重要指示,发展有兵团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之路,实现垦区经济发展的大规模提升。首先,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兵团走特色小镇发展的特殊背景,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城镇、兵团特色小城镇、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概念进行解读并从兵团的历史发展历程、区位分布的不完整性、体制的特殊性、人口及文化的多元性、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及其空间布局特征等角度总结了兵团的基本特征,这些共性与差异性特征的分析不仅明晰了研究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对于兵团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普适性意义;同时,针对于兵团特殊性分布特征,也可依据兵团小城镇规划体系结合各个团场的具体特色资源,具有设计各团场特色小城镇的现实意义。接着,笔者分析总结了特色小城镇构成要素及基本要求并结合兵团特色小城镇的构成要素及特殊要求,构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以产业及空间两大体系进行构建。产业规划分别从农业现代化及特色产业建设两方面构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层面: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兵团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体系,并基于该体系对现状兵团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对于特色产业设计,笔者构建了特色产业选择的AHP分析模型,同时对特色产业的发展战略方向以战略SWOT分析模型构建出了四种可能的战略发展路径。对于空间规划结合产业、生态、文化三大影响因素提出了响应的设计要点及设计策略。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的研究及构建是为指导具体兵团各师及团场建设特色小城镇发展的规划设计框架,针对兵团小城镇体系具有普适性意义。最后,承接上述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的研究,以第六师新湖农场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为例,以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为规划框架结合新湖农场自身特殊的资源及文化,分别从产业、空间、机制体制三个方面实证探索了兵团特色小城镇建设。工程实践将本论文理论研究运用实际项目的最终成果,实现了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图38幅,表27个,参考文献81篇。
苏金瑞[8](2019)在《北大荒精神的基本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代北大荒人在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历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影响深远,无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它都是中华民族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当前,我国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需要强大的民族精神作支撑。作为在北大荒开发建设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北大荒精神,作为已融入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北大荒精神,对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充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引领,当前我们更应该充分挖掘北大荒精神的当代价值,使其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本论文从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出发,梳理北大荒精神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探寻北大荒精神的内涵以及概括北大荒精神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来探索北大荒精神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第一章绪论部分,本部分阐述了选取北大荒精神为研究主题的缘由,在此基础上开展对北大荒精神的基本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梳理了该问题的研究现状,由此引发的论文创新点是深入挖掘北大荒精神的时代价值。第二章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本部分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对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来对北大荒的开发建设是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重点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过程,为科学把握北大荒精神的基本内涵提供历史铺垫。第三章北大荒精神的形成过程和内涵部分,本部分主要探讨北大荒精神的理论问题。以三代北大荒人开发建设北大荒为主线,梳理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形成过程中科学把握北大荒精神的基本内涵。三代北大荒人缔造的北大荒精神,是具有北大荒特色的精神成果,体现了独特性、时代性、先进性以及群体性。第四章北大荒精神的作用及价值部分。本部分立足于时代背景,阐述了北大荒精神始终发挥着凝聚、导向、规范、激励以及辐射作用。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北大荒人在艰苦的条件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由此提炼出北大荒精神的历史价值。新时代,弘扬北大荒精神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彰显了以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创新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范例。
张睿鑫[9](2019)在《国有农场绿色发展问题研究 ——以安徽皖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创办了大量的国有农场,这些农场遍布全国各地,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国有农场作为农业国家队,其创建之初就承担着重大使命,成绩辉煌,不仅起着维护和巩固边疆稳定的作用,还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方面功不可没。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农垦改革不断深入以及近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力推进,国有农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时代国有农场不仅仍有着“保供给、做示范”的使命,同时还担负着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好地发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国家、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以及农业对外合作排头兵的重大责任。因此,笔者确定了“国有农场绿色发展问题研究”这一选题。安徽皖垦茶业集团,是在皖南垦区敬亭山茶场、十字铺茶场、九连山茶场、祠山岗茶场等四茶场基础上组建起来的,成立于2010年初,地处皖东南,拥有土地总面积108平方公里(16.1万亩)。区域横跨宣城、芜湖两市,毗邻江苏、浙江。土地面积大,交通便利,耕地资源较为丰富,现在所属的四个茶场均完成了公司制改革,在实现国有农场转型上取得了重大成绩,但对标现代化新垦区,仍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大农业发展在我国发展全局中处于优先地位,皖垦茶业集团正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因此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绿色发展这条主线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以及相关资料,结合皖垦茶业集团绿色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皖垦茶业集团存在三产融合深度不足、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创新机制体制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员工缺乏绿色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做好产业机构优化、拓展深化垦地合作、加强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以及做好人才培养和绿色创新体系建设等几点对策建议。最后得出农产品质量安全将是国有农场绿色发展的基本目标、环境资源保护是国有农场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国有农场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绿色技术创新是国有农场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绿色发展是国有农场融入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等五个结论,期望能为我国国有农场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湖北省农垦局办公室[10](2018)在《沧桑巨变看鄂垦 砥砺前行展新姿——湖北农垦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巡礼》文中研究说明湖北农垦是我国内陆耕地面积最大的垦区,自1953年首个国营农场——五三机械农场开荒建设伊始,就担负起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示范引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光荣使命。改革开放40年来,湖北农垦不忘初心、紧跟时代,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农垦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垦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全国农垦第三;全面深化农垦改革,作为全国农垦6个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改革
二、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深化垦区经济体制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深化垦区经济体制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
2.1 黑龙江垦区概况及特点 |
2.1.1 黑龙江垦区概况 |
2.1.2 黑龙江垦区特点 |
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分析 |
2.2.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
2.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影响因素 |
2.2.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
2.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
2.3.1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历程 |
2.3.2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 |
2.3.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
2.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机理 |
2.4.1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与城镇化互动经验借鉴 |
2.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过程 |
2.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系统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 |
3.1 评价模型 |
3.1.1 DPSIR概念模型 |
3.1.2 DPSIR模型逻辑关系分析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3.2.3 评价指标体系 |
3.3 权重的计算方法 |
3.3.1 主观权重的确定 |
3.3.2 客观权重的确定 |
3.3.3 综合权重计算 |
3.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综合评价 |
3.4.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
3.4.2 计算权重 |
3.4.3 黑龙江垦区农机化发展状态评价 |
3.5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 |
3.5.1 评价指标有效性分析 |
3.5.2 计算权重 |
3.5.3 黑龙江垦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状态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及影响关系分析 |
4.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测评 |
4.1.1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测算 |
4.1.2 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实证 |
4.2.1 计量模型说明 |
4.2.2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实证 |
4.3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测评 |
4.3.1 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理论基础 |
4.3.2 黑龙江省垦区农业机械化对新型城镇化增量贡献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策略 |
5.1 制度机制改革策略 |
5.1.1 完善城乡一体化各项管理制度 |
5.1.2 改革优化相关主体职能 |
5.1.3 深化农垦改革落实产业发展政策 |
5.2 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
5.2.1 发展垦区特色新型城镇化策略 |
5.2.2 差异化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 |
5.2.3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
5.3 科技人才策略 |
5.3.1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
5.3.2 加快农机化技术创新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2)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相关概念 |
1.4.1 优秀精神 |
1.4.2 中国精神 |
1.4.3 区域精神 |
1.4.4 黑龙江优秀精神 |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之处 |
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 |
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思想来源 |
2.1.2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支撑 |
2.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引领 |
2.1.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文化根基 |
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实践基础 |
2.2.1 救国图强的革命运动 |
2.2.2 开疆拓土的生产实践 |
2.2.3 艰苦卓绝的支援建设 |
2.2.4 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科学内涵 |
3.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 |
3.1.1 东北抗联精神 |
3.1.2 北大荒精神 |
3.1.3 大庆精神 |
3.1.4 铁人精神 |
3.1.5 大兴安岭精神 |
3.1.6 闯关东精神 |
3.1.7 其它黑龙江优秀精神 |
3.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 |
3.2.1 忠贞报国、勇于献身的爱国奋斗精神 |
3.2.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
3.2.3 尊重科学、讲究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
3.2.4 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 |
3.2.5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
3.2.6 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
4.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 |
4.1.1 鲜明的地域性 |
4.1.2 广泛的包容性 |
4.1.3 艰苦的开拓性 |
4.1.4 奉献的无私性 |
4.1.5 优秀的传承性 |
4.1.6 先进的时代性 |
4.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主要功能 |
4.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凝聚功能 |
4.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激励功能 |
4.2.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整合功能 |
4.2.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育人功能 |
4.2.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导向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
5.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 |
5.1.1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5.1.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发展 |
5.1.3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繁荣龙江文化的内在动力 |
5.1.4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促进龙江振兴的重要支撑 |
5.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价值 |
5.2.1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
5.2.2 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 |
5.2.3 当代人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路标 |
5.2.4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 |
5.2.5 鼓舞人民建设新龙江的精神动力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
6.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6.1.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 |
6.1.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紧迫性 |
6.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原则 |
6.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6.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6.2.3 全局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
6.3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 |
6.3.1 推进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
6.3.2 聚焦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 |
6.3.3 建立黑龙江优秀精神弘扬培育机制 |
6.3.4 纳入各层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北大荒精神及其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北大荒精神的形成 |
1.1 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
1.1.1 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国际背景 |
1.1.2 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国内背景 |
1.2 北大荒精神形成与发展过程 |
1.2.1 艰苦创业时期北大荒精神初步形成 |
1.2.2 文革动乱时期北大荒精神进一步发展 |
1.2.3 改革开放时期北大荒精神生成发展 |
1.2.4 新时代北大荒精神创新发展 |
1.3 北大荒精神的主要渊源 |
1.3.1 黑土文化是北大荒精神形成的根基 |
1.3.2 军旅文化是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动力源 |
1.3.3 移民文化是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催化剂 |
1.3.4 知青文化是北大荒精神形成的新能量 |
1.4 北大荒精神的概念和特征 |
1.4.1 北大荒精神的概念 |
1.4.2 北大荒精神的特征 |
第二章 新时代北大荒精神的意蕴 |
2.1 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 |
2.1.1 自立自强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核 |
2.1.2 勤俭节约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底色 |
2.2 勇于开拓的担当精神 |
2.2.1 敢闯敢干是勇于开拓精神的底蕴 |
2.2.2 改革创新是勇于开拓精神的灵魂 |
2.3 顾全大局的工作作风 |
2.3.1 胸怀全局是顾全大局精神的本质 |
2.3.2 富民强国是顾全大局精神的核心要义 |
2.4 无私奉献的思想境界 |
2.4.1 心怀责任是无私奉献精神的精髓 |
2.4.2 淡泊名利是无私奉献精神的实质 |
第三章 新时代北大荒精神的价值 |
3.1 北大荒精神始终是北大荒人的精神支撑 |
3.1.1 艰苦奋斗是北大荒人的精神底色 |
3.1.2 勇于开拓是北大荒人自身发展的精神动力 |
3.1.3 顾全大局是北大荒人的时代风范 |
3.1.4 无私奉献是北大荒人的道德追求 |
3.2 北大荒精神为政治稳定提供助力 |
3.2.1 北大荒精神为坚定党的领导凝聚共识 |
3.2.2 北大荒精神为党的廉政建设指明正确的价值向度 |
3.2.3 北大荒精神为稳定社会秩序夯实群众基础 |
3.3 北大荒精神是垦区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
3.3.1 北大荒精神是打造垦区粮食“航母”的精神动力 |
3.3.2 北大荒精神是农垦改革的驱动力 |
3.3.3 北大荒精神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助力器” |
3.4 北大荒精神为文化自信提供力量 |
3.4.1 北大荒精神丰富文化土壤,筑牢文化自信之基 |
3.4.2 北大荒精神指引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 |
3.4.3 北大荒精神凝聚社会正能量,滋长文化的信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个体化”到“集体化”、“机械化”:改革开放前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开发与建设(1945-197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开发与建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 |
第三章 “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改革初探阶段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1979-1995) |
第一节 改革农业生产关系实现农业“第一次飞跃” |
一、“包、定、奖”责任制的恢复与改进 |
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与推广 |
三、家庭农场掀起农业生产关系改革高潮 |
第二节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力 |
一、第一批农业现代化试点的建立 |
二、垦区科研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
三、一百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的开展 |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及新挑战 |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第四章 “规模化”、“产业化”与“科教兴农”:改革深化阶段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1996-2012) |
第一节 调整农业生产关系探索农业“第二次飞跃” |
一、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稳步推进 |
二、新的土地承包制度的陆续出台 |
三、农业产业化局面的逐渐形成 |
第二节 科技引领下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
一、农业现代化战略部署的提出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装备工程的实施 |
三、“科教兴农”战略的纵深发展 |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及新挑战 |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第五章 以“规模化”和“科技兴农”为核心:改革全面深化阶段黑龙江垦区的农业建设(2013-至今) |
第一节 改革农业生产关系冲刺农业“第二次飞跃” |
一、“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部署 |
二、农工(民)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发展 |
三、土地承包制度的逐渐完善 |
第二节 “农业要振兴,就要插上科技的翅膀” |
一、“藏粮于技”战略的不断落实 |
二、“藏粮于地”战略的有序实施 |
三、数字农业的迅速兴起 |
第三节 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及展望 |
一、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探析 |
二、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新时期展望 |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农业建设 |
二、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 |
三、坚持实事求是,立足垦区实际 |
四、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利益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的现实启示 |
一、加强党对垦区农业建设的领导,推动垦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
二、坚守垦区农业建设的逻辑主线,把握改革全面深化的导向 |
三、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升垦区农业生产力水平 |
第七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北大荒精神的历史演变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趋势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北大荒精神的形成背景 |
第一节 北大荒的自然地理概况 |
一、地理概况 |
二、自然环境 |
第二节 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历史渊源 |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展 |
二、中国革命精神的延续与升华 |
三、龙江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第三节 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
二、北大荒人的艰苦实践 |
第三章 北大荒精神演变的历史过程 |
第一节 开发初创时期的北大荒精神(1947-1958) |
一、自力更生和实干创业的艰苦奋斗精神 |
二、披荆斩棘和开荒建场的勇于开拓精神 |
三、屯垦戍边和强国富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
四、扎根黑土和献身荒原的无私奉献精神 |
第二节 建设发展时期的北大荒精神(1959-1978) |
一、以苦为乐和以苦为荣的艰苦奋斗精神 |
二、解放思想和尊重科学的勇于开拓精神 |
三、服从大局和报效祖国的顾全大局精神 |
四、恪尽职守和爱岗敬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北大荒精神(1979-) |
一、勤俭节约和克己奉公的艰苦奋斗精神 |
二、勤于探索和敢于争先的勇于开拓精神 |
三、胸怀全局和心系垦区的顾全大局精神 |
四、淡泊名利和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 |
第四章 北大荒精神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和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北大荒精神在新时代的集中体现 |
一、艰苦奋斗是北大荒人的实践观 |
二、勇于开拓是北大荒人的进取观 |
三、顾全大局是北大荒人的大局观 |
四、无私奉献是北大荒人的价值观 |
第二节 北大荒精神在新时代的基本特征 |
一、独特的地域性 |
二、广泛的群体性 |
三、历史的继承性 |
四、鲜明的时代性 |
第五章 北大荒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弘扬路径 |
第一节 北大荒精神的当代价值 |
一、促进垦区发展的精神支柱 |
二、推动龙江振兴的动力支撑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
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
第二节 弘扬北大荒精神的具体路径 |
一、深化学习研究 |
二、健全制度保障 |
三、树立典型模范 |
四、开展宣传教育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学术价值、应用前景 |
(一)对北大荒文学的总体性研究 |
(二)对北大荒文学的微观研究 |
(三)学术价值与应用前景 |
三、论文基本结构和主要研究内容 |
四、本文的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开发北大荒与北大荒文学生产 |
第一节 开发北大荒:历史与社会的透视 |
(一)北大荒的人文历史特征 |
(二)北大荒开发的阶段进程 |
(三)北大荒开发的历史意义 |
第二节 作为生产的北大荒文学 |
(一)文学作为生产 |
(二)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概念内涵 |
(三)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性质 |
第二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与社会主义想象 |
第一节 解放、平等与开创:北大荒时空场域内的社会主义想象 |
(一)革命的浪漫理想与解放的激情 |
(二)集体劳动与身份平等 |
(三)面向未来的新世界 |
第二节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意象与意向性 |
(一)文学的意象化与意向性 |
(二)北大荒文学的现实意象与社会意向 |
第三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制度性实践 |
第一节 制度设计的党性原则与去专业化写作 |
第二节 报刊杂志与文学生产空间的开辟 |
(一)《北大荒文艺》与北大荒文学的军旅气质 |
(二)《北大仓文艺》与文学作品的文化空间 |
(三)生产与生活的战歌:《农垦报》的文学副刊 |
第三节 群众性文艺活动与北大荒精神认同 |
(一)群众创作氛围的形成 |
(二)北大荒气质与北大荒精神 |
第四节 文学生产与集体主义的生成 |
第四章 北大荒作家群体的结构生成 |
第一节 结构肌理的差异性与复杂性 |
(一)北大荒作家队伍的人员构成 |
(二)作家队伍的结构重塑 |
(三)两个时期的作家队伍生产 |
第二节 分殊与共相:新老作家的发展曲线 |
(一)老作家的改造与移位 |
(二)文学生产制度下的新作家养成 |
(三)共相:意识与记忆的共同体 |
第三节 群众作者队伍与新型文学生产 |
(一)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文学生产方式 |
(二)与时事政策相呼应的文学生产 |
(三)与农场群众性文艺活动结合的生成方式 |
第五章 现实与浪漫:北大荒文学作品的三重面相 |
第一节 客观现实与观念现实的互文 |
(一)互文性概念的内涵 |
(二)北大荒文学互文性的表征与价值 |
第二节 独特伦理风物的外化:人物、结构与风格 |
(一)塑造与记录:把捉“时代新人”的典型元素 |
(二)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 |
(三)追求崇高:北大荒文学生产的美学风格 |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美学生产 |
(一)意识形态与文学生产 |
(二)北大荒文学:美学产品的意识形态规定性 |
第六章 北大荒文学生产的经验、潜流与问题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想象的阶段性完成 |
(一)新社会个体自觉的文学塑造 |
(二)社会主义文化氛围的形成 |
(三)北大荒文学生产的时代效应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艺制度的实践经验 |
第三节 潜流与暗礁:北大荒文学生产经验中的局限 |
(一)过度依赖特殊的历史语境 |
(二)平白的艺术表现方式 |
(三)刻板的政治宣传 |
第四节 后革命时代的坚守与重生 |
(一)后革命时代的新问题 |
(二)突围与重生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研究 ——以新湖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引言 |
2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1.1 国家政策支持 |
2.1.2 地方发展目标导向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研究 |
2.2.2 特色小城镇理论研究 |
2.2.3 城镇产业发展理论研究 |
2.2.4 城镇空间发展理论研究 |
2.3 研究意义、目的及方法 |
2.3.1 研究意义 |
2.3.2 研究目的 |
2.3.3 研究方法 |
2.3.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2.3.4.1 研究思路 |
2.3.4.2 技术路线 |
2.4 创新点 |
3 相关术语、概念及理论解析 |
3.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其特性 |
3.1.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3.1.2 兵团的特征性分析 |
3.1.2.1 兵团的基本特征性分析 |
3.1.2.2 兵团的空间特征分析 |
3.2 特色小城镇的概念及特性 |
3.2.1 特色小城镇概念 |
3.2.2 特色小城镇发展历程 |
3.2.3 特色小城镇特点 |
3.3 兵团特色小城镇的概念及特性 |
3.3.1 兵团特色小城镇的概念 |
3.3.2 已建兵团特色小城镇分析 |
3.3.3 兵团特色小城镇的特性 |
3.4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3.4.1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概念 |
3.4.2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 |
3.4.2.1 田园城市理论 |
3.4.2.2 产业集群理论 |
3.4.2.3 特色小城镇产业培育和发展研究 |
3.5 本章总结 |
4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研究 |
4.1 特色小城镇规划基本要求 |
4.1.1 特色小城镇规划构成特征 |
4.1.2 特色小城镇规划的基本要求 |
4.2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特殊要求 |
4.2.1 兵团特色小城镇构成特征 |
4.2.2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特殊要求 |
4.3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技术路线 |
4.4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重点内容 |
4.4.1 兵团特色小城镇产业规划设计研究 |
4.4.1.1 兵团现状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 |
4.4.1.2 农业现代化发展 |
4.4.1.3 特色产业规划设计 |
4.4.2 兵团特色小城镇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
4.4.2.1 空间规划设计要点 |
4.4.2.2 空间规划设计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实践分析论证—新湖农场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 |
5.1 规划背景 |
5.2 规划定位与目标 |
5.2.1 总体定位 |
5.2.2 发展目标 |
5.3 规划内容 |
5.3.1 产业规划 |
5.3.1.1 新湖农场产业发展现状 |
5.3.1.2 新湖农场产业上位发展目标 |
5.3.1.3 新湖农场农业现代化发展 |
5.3.1.4 新湖特色产业规划 |
5.3.2 空间规划 |
5.3.2.1 生态渗透格局 |
5.3.2.2 “点、线、面”空间要素设计 |
5.3.2.3 节点文化传承——节点风貌设计 |
5.3.3 体制机制创新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北大荒精神的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北大荒开发建设历程的研究 |
1.3.2 关于北大荒精神内涵的研究 |
1.3.3 关于北大荒精神价值的研究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大荒的基业草创 |
2.1.1 荣复转业军人开荒建农场 |
2.1.2 青年垦荒队的兴起 |
2.1.3 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 |
2.1.4 五十四万城市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 |
2.2 改革开放以来北大荒的新征程 |
2.2.1 黑龙江垦区的变革新路 |
2.2.2 新时期北大荒的科学发展 |
第3章 北大荒精神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 |
3.1 北大荒精神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
3.1.1 北大荒精神的形成阶段 |
3.1.2 北大荒精神的成熟阶段 |
3.1.3 北大荒精神的发展阶段 |
3.2 北大荒精神的基本内涵 |
3.2.1 北大荒精神的核心:艰苦奋斗 |
3.2.2 北大荒精神的精髓:勇于开拓 |
3.2.3 北大荒精神的本色:顾全大局 |
3.2.4 北大荒精神的境界:无私奉献 |
3.3 北大荒精神的特征 |
3.3.1 独特性 |
3.3.2 时代性 |
3.3.3 先进性 |
3.3.4 群体性 |
第4章 北大荒精神的作用及价值 |
4.1 北大荒精神的作用 |
4.1.1 凝聚作用 |
4.1.2 导向作用 |
4.1.3 规范作用 |
4.1.4 激励作用 |
4.1.5 辐射作用 |
4.2 北大荒精神的历史价值 |
4.2.1 北大荒精神为大规模开垦耕地提供了精神支撑 |
4.2.2 北大荒精神为缓解新中国粮食短缺增强了动力源泉 |
4.2.3 北大荒精神为激励北大荒人建设兵团汇集了精神力量 |
4.2.4 北大荒精神为开发建设垦区以实现边疆繁荣凝聚了精神干劲 |
4.3 北大荒精神的当代价值 |
4.3.1 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4.3.2 彰显了以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创新精神 |
4.3.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范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国有农场绿色发展问题研究 ——以安徽皖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国有农场 |
2.1.2 绿色发展 |
2.1.3 乡村振兴战略 |
2.2 理论基础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2.2.2 区域经济理论 |
2.2.3 产业组织理论 |
2.2.4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 |
2.2.5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3 安徽皖垦茶业集团绿色发展现状分析 |
3.1 皖垦茶业集团发展现状 |
3.1.1 皖垦茶业集团概况 |
3.1.2 皖垦茶业集团绿色发展现状 |
3.2 皖垦茶业集团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2.1 皖垦茶业集团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2 皖垦茶业集团绿色发展存在问题成因 |
4 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皖垦茶业集团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
4.1 做好产业结构优化,全力推进茶农业绿色发展 |
4.1.1 做优做强做大茶产业,同时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 |
4.1.2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企业自身绿色发展能力 |
4.1.3 强力推行林长制,做好环境资源保护 |
4.2 拓展深化垦地合作,为茶业集团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4.2.1 巩固垦地合作成果 |
4.2.2 创新合作方式 |
4.3 完善及改革现有管理制度为绿色发展提供保障 |
4.3.1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构,加强工会建设 |
4.3.2 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机制 |
4.3.3 关注群众诉求,创新工作方式 |
4.3.4 加强宣传指导,提高茶农绿色认知 |
4.4 全面深化茶区人才制度改革,做好绿色创新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 |
4.4.1 创新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
4.4.2 强化皖垦茶业集团人才振兴支撑战略 |
4.4.3 构建完善的绿色发展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
5 研究结论 |
5.1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国有农场绿色发展的基本目标 |
5.2 环境资源保护是国有农场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 |
5.3 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国有农场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 |
5.4 绿色技术创新是国有农场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 |
5.5 绿色发展是国有农场融入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沧桑巨变看鄂垦 砥砺前行展新姿——湖北农垦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巡礼(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 |
农垦改革负重奋进破浪前行 |
现代农业示范引领作用凸显 |
海外合作开发硕果累累 |
幸福垦区建设谱写新篇 |
湖北农垦改革开放40年经验启示 |
四、坚持与时俱进 不断深化垦区经济体制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赵世秀.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1)
- [2]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D]. 王福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北大荒精神及其价值研究[D]. 杨圆圆.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4]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垦区农业建设历程研究[D]. 王倩.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5]北大荒精神的历史演变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帅嘉文.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6]社会主义的想象与实践 ——北大荒文学生产研究[D]. 张冬.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7]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研究 ——以新湖农场为例[D]. 班博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8]北大荒精神的基本问题研究[D]. 苏金瑞.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9]国有农场绿色发展问题研究 ——以安徽皖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D]. 张睿鑫. 武汉轻工大学, 2019(01)
- [10]沧桑巨变看鄂垦 砥砺前行展新姿——湖北农垦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巡礼[J]. 湖北省农垦局办公室. 中国农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