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乐县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规划布局(论文文献综述)
李杰[1](2021)在《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策略研究 ——以山西省临县为例》文中认为
武聪聪[2](2021)在《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研究》文中提出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土地扩张,许多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与其周围旅游景区及风景资源之间的空间关系日益紧密,城景二者的发展关系逐渐由过去相对独立转向对城景相依、协调一体的追求。然而,当前多数城市对旅游景区资源的开发建设存在强调自身利益,而忽视对自然山水及历史遗存保护等“重发展、轻保护”的现象,这使得城市与其周围密切关联的风景资源产生了“城侵景、景限城”的城景空间失调问题以及“千城一面、万城一景”等缺失地方风貌特色的现象,严重制约城景一体化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多次被提高到总布局的宏观层面探讨,因此,如何统筹风景资源保护与城市发展、协调好城景空间关系已成为诸多拥有丰富旅游风景资源的城市日渐关注的重点。本文以“城景一体”为视角,以涵盖城市与其周围景区及风景资源的麟游城区为对象展开研究。首先,在厘清城景关系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相关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麟游城区城景一体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依据。其次,通过梳理麟游城区城景二者的形成、发展现状及城景发展的现实困境,初步探讨在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的总体布局的思路。再次,分别从功能、结构、形态三个层面分析,提出相应的调整思路与对应策略:功能上,在梳理麟游城、景各自功能发展问题、城景一体功能发展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疏城强景、产城景融合发展”的思路,以旅游康养为主导产业,致力于将麟游打造为以隋唐历史文化为特色的避暑康养休闲旅游目的地;结构上,在梳理麟游城、景各自空间发展问题、确立“保护与发展统一、城市与景源共生”的调整思路,通过遵循和承续“景”的宏观山水空间格局和历史文脉基础上,确定城市空间拓展方向,并构建“一脉三心、四区多点、九山环抱、满城宫苑”的空间结构。形态上,通过梳理麟游城、景各自形态发展问题,分析城区城、景形态主要影响因素,在自然地形环境的限定以及功能结构的引导下,确立“契合地形特征,促进带形向多组团城景形态演化”的调整思路,最终形成“有机分散、组团集中”的形态。最后,将城景整体的空间要素与麟游城区功能、结构和形态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体现城景一体的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引导麟游城区长远、可持续与健康发展。本文研究的是自然山水环境与历史人文遗迹风景资源条件良好的山地小城市在城景一体视角下的总体布局,在城景矛盾频发的当下,探讨城市与风景资源的融合一体、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同类小城市的城景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叶舟[3](2021)在《西安昆明池片区核心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旅游业因其资源消耗低、带动效应强等产业特征,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的重要抓手。同时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出游频率与频次增加,旅游需求旺盛,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使得民众的休闲娱乐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有助于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旅游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刚需以及文化品牌输出的重要承载。但现状旅游业发展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辨识度低、旅游产业链条发展不成熟,旅游盈利模式单一以及旅游重商业、轻文化等问题,总体来说,目前旅游业尚存在生产率和行业效益整体较低、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旅游服务效率及服务质量等都有待提升。昆明池处于旅游发展初期,文化、生态以及城市创新等旅游资源丰富,在大西安乃至陕西省层面均具有示范标杆作用。本文选取西安周边昆明池片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以及案例研究,了解研究进展,借鉴优秀经验,为昆明池旅游产品策划以及规划布局奠定基础。首先对昆明池的旅游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昆明池旅游发展特征以及发展问题。其次对昆明池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分类,深入研究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并充分对接西安市的旅游市场,确定旅游开发思路与原则。基于以上研究给出策划昆明池旅游产品体系,策划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重点产品,并从区域空间格局、空间保护分区、旅游发展结构、开发建设布局、旅游游线组织等五个方面,对昆明池核心旅游产品进行规划布局研究,同时从旅游道路交通、服务设施布局以及智慧旅游设施等三个方面对昆明池旅游发展进行有效支撑,指导昆明池未来发展精品旅游项目,实现从策划到布局的有效落地,引导高质量旅游发展。本文通过昆明池旅游产品以及规划布局的研究,一方面弥补了产品策划到空间布局、支撑配套、实施运营的旅游全流程研究,为其他景区从产品策划到实施运营提供了理论研究方法;另一方面昆明池未来作为西安市乃至西北旅游市场的重要目的地,本次研究为昆明池高质量旅游发展提供方向和切实可行的路径,弥补西安市旅游产品短板、革新西安市旅游市场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发正[4](2021)在《会泽县新老城区旅游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三五”时期,会泽县为了解决贫困的问题,开始实行易地搬迁,在县城西部打造了一座“扶贫新城”。在此背景下,会泽县依托自身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差距,快速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会泽县城目前的城区为实际案例,通过归纳总结新老俩城的结构特点以及空间特点,利用“多规合一”作为理论支撑,应用以点到轴的方式分析县城空间优化的可行性,这样的举措有利于开发会泽县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的旅游资源。本文从空间四部分来进行论述:第一,主要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研究进行整理,从而论述本文采用的整体思路以及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意义。第二,通过对相关的定义进行分析,重新界定了“多规合一”、旅游空间优化的概念,为会泽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实现会泽县旅游资源开发体系的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第三、四部分分别对会泽县老城和老城的现状进行分析,分别指出会泽新城和古城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形成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对会泽县新老城区的空间结构现状进行SWOT分析,从而指出会泽县进行旅游空间优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第六部分对会泽县新老城区的空间优化路径实证研究,基于“点-轴”系统理论,对会泽县进行旅游空间优化进行探讨,设计两片区一主轴的优化思路。最后针对劣势及挑战提出会泽县进行旅游空间优化的保障策略。本文立足于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造新城以及旅游城市(县城)建设目标,从“多规合一”视角,把旅游开发、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规划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致力于会泽新老城区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研究,有助于拓展中西部县城旅游空间优化的研究内容及案例。
段思嘉[5](2020)在《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保护与利用等相关问题引发学术界的关注。桂林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与多样的族群构成,历史积淀厚重、人文遗迹丰富,在自然与历史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村落。随着对乡村资源的不断挖掘与探索,桂林传统村落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尽管桂林市村落资源丰富、类型众多,但还未有学者以桂林市作为地理单元,进行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量化研究。本文以桂林市域为研究范围,以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为主线,从地理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出发,选择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生成环境、类型划分、量化分析、影响因素、保护发展策略等内容构建出研究体系,并完善相关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梳理整合了桂林地区传统村落相关基础数据。依据不同分析要素将传统村落空间形态进行类型划分及研究,同时引入GIS技术、空间句法、边界形状指数分析方法等多种量化手段,对村落空间形态进行剖析和解读,为桂林传统村落提供更具体精准的形态描述,探究解读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特征及村落形态的内在形成机制。通过本文研究,一方面对桂林传统村落的类型划分、选址特点、布局结构、边界形态等方面的空间形态特性进行分析与阐述;另一方面通过研究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特征及成因,更好的解读桂林传统村落的地域性特点。这些具体内容为桂林传统村落针对性的研究与保护发展打下基础,为桂林地区村落建设、利用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参考。
钟佩[6](2020)在《基于多源数据的漓江流域旅游资源评价及空间格局分析》文中指出云计算、物联网等大数据时代如浪潮般涌入了人们的生活,其逐渐改变着社会公众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影响着相关研究领域。网络信息其数据具有易获取,且样本量大、其来源分布较广等特点。因此,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可以大批量地获取旅游资源属性数据,将其与传统数据源属性指标结合,能为旅游资源评价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本文以漓江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人工采集的方式,获取了研究所需的全部旅游资源评价对象及其新数据源属性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构建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相应评价,在评价基础上运用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核密度等分析方法,对漓江流域旅游资源空间格局情况进行探索性分析,最后,综合研究结果提出了有利于漓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优化的相关对策。主要研究发现与成果如下:(1)参与统计的有效漓江流域旅游资源点共369个,划分为3大主类,16个亚类和89个基本类,在三大主类旅游资源点数量上,休闲活动类与人文景观类相等为141个,明显多于自然景观类(87个)。在各区县的资源类别数量中,阳朔县的旅游资源类别数量最多,其次是临桂区,而叠彩区和平乐县的旅游资源组成结构较为单一。漓江流域的自然景观类综合评价值最高,其次是休闲活动类,人文景观类吸引力最低;从亚类上来看,旅游资源综合得分与资源吸引力条件得分排名前三类别一样,资源环境条件与资源开发条件得分排名情况与实际情况相符;从资源点得分来看,评价值最高的景区为西街、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象山以及遇龙河景区。(2)对漓江流域旅游资源空间格局进行探索性分析,发现研究区旅游资源点分布方向为东北西南走向,其空间分布的重心位于漓江流域的市区至阳朔段附近,且随着距漓江距离的增加,旅游资源点空间集聚度开始降低。加权后的旅游资源均呈现向南偏移,说明漓江流域南部(阳朔县)的各类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值整体高于其他区域。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因综合评价、资源吸引力条件、资源环境条件、资源开发条件四类影响因素得分而不同,其中资源吸引力条件得分呈现的聚集特征最不明显,和数据来源于旅游网站有关,而资源环境条件得分受面数据的影响而呈现出高度明显聚集特征。从空间核密度分析中发现,各类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存在聚集特征,吸引力强度片区存在异同,且三大类旅游资源的空间布局模式均呈现双核心,即四个主城区(叠彩、秀峰区、七星、象山)和阳朔县两个核心吸引力区域。最后,根据研究区域旅游资源的类型、特色、空间分布特征、交通条件等,提出了促进资源开发均衡化,统筹协同发展、精心设计跨区域旅游线路,增强区域间合作、深挖环城片区旅游资源,拓展大桂林旅游圈、积极打造旅游风景道,强化核心辐射吸引力等有利于漓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化对策,以期能为此促进漓江流域旅游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周璞[7](2020)在《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改革任务之一,空间分区或区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要义,也是地球科学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前沿课题。针对当前国土空间分区科学性不足、省级国土空间分区定位不清,以及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资源型地区空间治理亟待加强等问题,本文以全国第一个全省域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为研究区域,开展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和实证综合研究,优化提出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的模型方法与技术流程,提出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方案与空间管制建议,以期为省级空间规划分区方案制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方法支撑,为促进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一是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重构和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在国土空间分类、分区相关理论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从国土空间功能系统演化机理出发,按照平行维度分类结构的思路,优化构建了五级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根据资源型地区独特的空间演化路径和高质量发展诉求,综合考虑资源产业发展及其外部影响,改进提出了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二是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和区划技术方法体系优化。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指标设置指向性不突出、模型方法机理解释不足,功能判别的量化依据不明晰等问题,引入生态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自组织理论中的协同学等原理,构建了以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为核心,以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和空间兼容功能协同性分析为判别标准,以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定性研判为校验准则的技术方法体系。三是开展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评价、综合识别与分区方案制定。构建体现山西特色的国土空间功能“态”“势”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改进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方法进行多功能适宜性评价。基于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比较优势分析和协同性分析等结果,划定了山西省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和复合功能分区方案,兼顾了空间管制的政策需要和增强空间管制弹性的现实诉求,并提出了以功能为导向的空间格局优化建议和分区管治策略。综合山西省分区方案衔接对比和技术方法体系总结讨论,本文提出的功能分区体系、综合识别与区划技术方法基本可行,能够对不同尺度尤其是宏观、中观尺度下的空间分区研究提供一定指导,对完善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与方法、指导省级和资源型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践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白娜[8](2020)在《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略阳县地处陕南秦巴山区腹地,县域内的小城镇均为山地型城镇,这些城镇由于受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而表现出特有的空间特征。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宏观政策背景下,略阳县山地小城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保障山地城镇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协调城镇规模拓展与建设用地、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城镇内部功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分类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其次对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解析了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地型小城镇整体的发展战略,最后进行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第一章:首先指出了本研究的政策、区域背景及现实诉求,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对主要的基础概念进行了界定,表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多个角度对国内外小城镇及山地小城镇进行了研究综述,提出本文所涉及的地理学领域、城乡规划学领域及其他领域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分析梳理了略阳县山地城镇的总体发展特征,总结了影响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自然及人文因子,解析了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及演变机制。第四章:根据对现状的解析及演变机制的梳理,提出了小城镇发展规划原则、空间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策略、镇村体系策略、形态营造策略、生态发展策略及实施保障策略。第五章:选取典型镇作为研究对象,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框架及镇村体系规划策略,总结了典型镇镇区空间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并对现有的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第六章:进行了研究结论的总结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提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刘强[9](2020)在《旅游型小城镇产业空间生产与产业振兴策略研究 ——以雪野镇为例》文中提出空间是社会经济要素的物质载体,是社会经济要素在土地上的投影。产业空间的生产是包含了多元利益主体互动的过程,旅游型小城镇的空间资源因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生态景观特质,成为不同利益主体激烈博弈的载体。由此,研究选取旅游型小城镇雪野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产业空间的生产特征、内在机制,识别空间生产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进而提出旅游型小城镇产业振兴策略,以期能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型小城镇的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以空间生产理论为基础,建立“特征研究—类型划分—机制解析—问题总结—策略应对”的研究逻辑,并以“权力——资本——农户”三元主体互动作为旅游型小城镇产业空间生产的解析框架的核心。其中,权力以政府为载体,具有利益与价值的双重诉求,不仅通过政策制定建构制度区域、财政资金投入等方式介入空间生产过程,而此承担维持社会公平、稳定的价值诉求;资本以企业为载体,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介入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形塑多元化的产业空间形态;农户基于家庭效用最大化,通过权益的资本化或自组织方式参与产业空间生产实践中。旅游型小城镇产业空间生产涉及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行为主体等四个方面。其中,产业结构方面具有“三一二”结构的特性鲜明,旅游业态为空间资源开发主导方向;农业结构调整具有典型“去粮食化”、林果经济偏向的转向特征。产业空间布局具有典型的资源导向板块化特征,城镇功能开发具有环湖聚集的集群化特征。土地利用方面,农地资源流转对象由农户逐步转向企业;非农产业以旅游房地产开发为主;已批未建和侵占生态空间现象普遍。行为主体方面,以政府、企业、农户为核心的三大行动主体具有迥异的行动偏好与行为逻辑,进而针对不同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不同的互动模式。产业空间的生产机制本质上是空间资源禀赋与主体互动逻辑的实践组合。空间资源禀赋是空间生产主体互动的前提和客体;主体互动逻辑是空间资源开发实践得以实现的基础和根本。由此,旅游型小城镇产业空间生产类型可划分为内生动力型、政策主导型、企业驱动型和综合开发型等四个类型。进而对应内生自组织机制、权力干预主导机制、资本逐利合作机制,以及综合共享参与机制。其中,内生自组织机制的空间生产主体是农户,一般以村庄为单位,通过行业能人带动,对农户土地进行大规模集中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和设施化生产,催生出大批的家庭农场。权力干预主导机制的空间生产主体是政府,政府通过政策的制定划分出特定的政策优惠区域,基于自身政绩要求和维持社会稳定的需要,通过行政力量干涉产业空间的生产过程。资本逐利合作机制的生产主体是企业,一方面,企业通过对政府公开招标项目的投资,通过修改项目用地性质的方式参与到制度区域的建构;另一方面,企业直接参与土地流转中,将农户手中的土地进行规模化、集中化流转,以此建设以乡村旅游开发为代表的庄园类项目。综合共享参与机制的空间生产主体是政府、企业和农户,政府通过政策建构制度区域,企业部门通过资金的投入,为旅游开发提供基本的硬件设施支撑;农户通过土地或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到产业空间生产。与此同时,市场导向下的生产机制存在诸如空间资源、政策制度、市场混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结合旅游型小城镇自身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而,明确旅游型小城镇产业振兴聚焦于产业发展目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实施策略等四个方面。其中,产业发展目标强调区域与本地视野、经济与社会目标、发展与保护并重逻辑;产业结构调整明确以产业融合为核心,一产特色化与规模化、二产精细化与生态化,以及三产复合化和平台化的突破方向。产业空间布局提出板块功能复合化,节点高级化以及廊道特色化的优化路径;产业实施策略围绕底线划定、主体协调、产业融合和文化塑造等方面展开。最后,总结了论文主要研究结论,以及在历时性研究与机制解释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后续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陈田[10](2020)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仅存在于区域之间,还存在于区域内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新时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东、中、西三个地带的交汇地和华南、西南、东盟三个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区位特点,虽然区位优越,但区域内情况复杂,区域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就经济总体水平而言,2018年北部湾经济区6市人均GDP为36639元,而桂西资源富集区仅为23939元;柳州市、防城港市人均GDP分别为75945、73601元,而河池市、贵港市分别仅为22302元、26635元。作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促进整个广西经济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推动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发展、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地理、经济基础等因素致使广西经济发展总体滞后并且区域经济差距大,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但是,从什么样的角度去划分广西的经济区域才能较全面的观测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平衡程度是怎样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如何,影响因素是什么?未来如何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进行划分,剖析其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测度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探究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内容安排:第1章导论,提出问题、介绍研究意义、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2章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对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前人成就、挖掘文献留白,借鉴基础理论、构建分析框架;第3章介绍广西的禀赋,动态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西总体的经济演进,静态解剖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第4章基于所划分的经济区域,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法,以及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变异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四种指数,探讨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多维差距;第5章在全面把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第6章探讨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第7章基于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与机遇,结合国家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文件,探寻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出推进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第8章研究结论与展望,对本文的基本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主要观点和结论有:(1)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就,但横向比较依然落后。从广西内部的区域来看,桂南沿海经济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快,而桂东经济区和桂西经济区则相对滞后。(2)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存在于经济板块间、城市间、县域间、城乡间,表现于经济总体水平、产业发展、人民生活、基本公共服务等多个层面,是多维的不平衡。因此,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促进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3)经济总体水平在各等级的区域间呈现扩大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人均GDP差距,区域经济总体差距依次来源于区域间差距、区域内差距、超变密度;人民生活水平的区域差距有缩小的趋势,表现为收入差距的缩小,但差距依然明显;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域差距也呈缩小的趋势,表现为小学教育差距和医疗卫生差距的缩小,但是,中学教育的差距还较大。因此,要缩小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4)广西的民族自治(待遇)县、陆地边境县、民族乡的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民族自治(待遇)县之间、陆地边境县之间、民族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分明,不平衡性突出,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明显。未来要加大力度支持民族自治(待遇)县、陆地边境县、民族乡经济的加快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并注重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5)2010-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从2010年的勉强协调或濒临失调逐渐向2018年的中等协调或初级协调转变,预计未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会进一步提升。但是,面临边地和边缘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少数民族发展滞后,以及地理禀赋、科教水平、开放程度区域差距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拥有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等诸多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6)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采取“集中均衡”式发展模式,要积极打造以南宁为核心的北部湾经济高地,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推动区域之间融合、互动发展;要加大力度支持广西欠发达地区、民族自治(待遇)地区、沿边地区加快发展;要深化新时代广西经济对外开放,以大开放激发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活力,提升区域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要注重经济与社会尤其是经济与人民生活、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经济与社会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要加大力度支持民族聚居区的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提升少数民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坚持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前提下,加强普通话的推广力度,破除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语言障碍,力求缩小广西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少数民族与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
二、平乐县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规划布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乐县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规划布局(论文提纲范文)
(2)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我国城景空间关系发展的现实困境 |
1.1.2 发展背景:国家相关政策对城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
1.1.3 现实背景:麟游城景一体空间发展的现实要求 |
1.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及相关概念 |
1.2.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2.2 相关概念 |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2.城景关系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综述 |
2.1 城景关系与城市规划 |
2.1.1 城景关系的内涵 |
2.1.2 城景关系的属性 |
2.1.3 蕴含于城市规划中正确的城景观念及价值选择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城景关系相关传统理论 |
2.2.2 新时期城景关系相关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实践案例 |
2.3.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3.2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
2.4 本章小结 |
3.麟游城区空间现状城景关系及总体布局探析 |
3.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形成 |
3.1.1 “景”的形成 |
3.1.2 “城”的形成 |
3.2 麟游城景发展现状 |
3.2.1 “景”的现状构成及分布特征 |
3.2.2 “城”的总体布局现状特征 |
3.3 当下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发展的现实困境 |
3.3.1 城市可建设用地紧缺,“城侵景”、“景限城”矛盾频现 |
3.3.2 优良风景资源发掘保护不足,城市空间发展特色不显 |
3.4 对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发展的思考 |
3.4.1 麟游城区空间现状城景关系判定 |
3.4.2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一体”发展探析 |
3.4.3 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思路 |
3.5 本章小结 |
4.衍生于城景一体的麟游城区空间功能 |
4.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的功能发展分析 |
4.1.1 “景”的功能发展分析 |
4.1.2 “城”的功能发展分析 |
4.1.3 “城景一体”的功能发展探析 |
4.2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一体的功能发展基础条件分析 |
4.2.1 优势资源条件分析 |
4.2.2 城景发展相关政策研究 |
4.2.3 区域产业发展对比分析 |
4.2.4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功能总体发展研判 |
4.3 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功能 |
4.3.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功能发展思路 |
4.3.2 产业发展研判及策略 |
4.3.3 城区功能定位 |
4.3.4 “城景一体”功能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5.凸显城景一体的麟游城区空间结构 |
5.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结构发展分析 |
5.1.1 “景”的空间发展分析 |
5.1.2 “城”的空间发展分析 |
5.1.3 “城景一体”的空间结构发展探析 |
5.2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一体的结构发展判析 |
5.2.1 “景”的宏观空间格局分析 |
5.2.2 “城”的空间拓展方向分析 |
5.2.3 “城景一体”的空间结构总体调整判析 |
5.3 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结构 |
5.3.1 麟游城区空间结构发展思路 |
5.3.2 “城景一体”空间结构 |
5.4 本章小结 |
6.强化城景一体的麟游城区空间形态 |
6.1 麟游城区空间城、景形态发展分析 |
6.1.1 “景”的形态发展分析 |
6.1.2 “城”的形态指标测度分析 |
6.1.3 “城景一体”的形态发展探析 |
6.2 麟游城区空间形态形成主要影响因素 |
6.2.1 自然地理景观环境形成限定及引导作用 |
6.2.2 历史文化风景资源限制形态边界 |
6.2.3 内外交通网络主导形态发展路径 |
6.3 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形态 |
6.3.1 麟游城区空间形态发展思路 |
6.3.2 “城景一体”空间形态 |
6.4 本章小结 |
7.麟游城区空间城景一体总体布局思路及发展策略 |
7.1 布局思路 |
7.2 发展策略 |
8.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不足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表1 麟游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199 处) |
附表2 麟游县文物保护单位(38 处) |
附表3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
附表4 旅游资源评价等级与图例 |
致谢 |
(3)西安昆明池片区核心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对城市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
1.1.2 现状旅游业发展的质量有待提升 |
1.1.3 昆明池担当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6 研究框架 |
2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旅游产品内涵 |
2.1.2 旅游区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旅游产品相关理论 |
2.2.2 旅游空间相关理论 |
2.3 相关案例借鉴分析 |
2.3.1 旅游产品策划相关案例 |
2.3.2 旅游空间布局相关案例 |
2.3.3 景城融合模式相关案例 |
3 昆明池片区旅游资源基础与发展现状解析 |
3.1 资源价值评析 |
3.1.1 旅游资源分类 |
3.1.2 资源价值体系 |
3.1.3 资源价值评价 |
3.2 发展现状解析 |
3.2.1 自然条件 |
3.2.2 产品现状 |
3.2.3 空间布局 |
3.2.4 市场现状 |
3.2.5 交通现状 |
3.3 问卷调研分析 |
3.3.1 游客特征分析 |
3.3.2 旅游体验分析 |
3.3.3 旅游需求分析 |
3.4 特征与问题总结 |
3.4.1 发展特征 |
3.4.2 问题总结 |
3.5 小结 |
4 昆明池片区旅游产品策划 |
4.1 旅游发展趋势研判 |
4.1.1 旅游产品趋势 |
4.1.2 旅游市场趋势 |
4.1.3 游客特征分析 |
4.2 产品开发swot分析 |
4.2.1 优势 |
4.2.2 劣势 |
4.2.3 机遇 |
4.2.4 挑战 |
4.3 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
4.3.1 规划资源转化产品 |
4.3.2 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
4.3.3 顺应旅游发展趋势 |
4.3.4 价值确定产品方向 |
4.4 核心旅游产品谱系 |
4.4.1 文化体验类重点产品 |
4.4.2 生态休闲类重点产品 |
4.4.3 创新城市类重点产品 |
5 昆明池片区旅游产品开发的规划实施策略研究 |
5.1 旅游产品布局原则 |
5.2 旅游产品空间布局 |
5.2.1 构建区域空间格局 |
5.2.2 明确空间保护分区 |
5.2.3 规划空间发展结构 |
5.2.4 开发建设布局研究 |
5.2.5 核心旅游产品布局 |
5.3 旅游交通布局及游线组织 |
5.3.1 交通布局原则 |
5.3.2 道路交通规划 |
5.3.3 旅游游线组织 |
5.4 旅游服务设施布局 |
5.4.1 服务设施分级 |
5.4.2 服务设施分类 |
5.4.3 旅游智慧设施 |
5.5 旅游产品开发实施运营策略 |
5.5.1 旅游市场营销 |
5.5.2 目标市场定位 |
5.5.3 营销渠道策划 |
5.5.4 重点节庆营销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件 昆明池游客调查问卷 |
(4)会泽县新老城区旅游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造新城 |
二、旅游业将整合新老县城发展 |
三、“多规合一”是会泽新老县城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关键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二、国内易地扶贫搬迁研究综述 |
三、 “多规合一”相关研究综述 |
四、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融合协同研究综述 |
五、会泽县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实地调查法 |
二、SWOT分析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多规合一” |
二、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旅游规划理论 |
二、点—轴系统理论 |
第三章 会泽县新老城区旅游空间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一节 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造新城的现状分析 |
一、会泽县概况 |
二、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造新城的现状特征 |
三、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造新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二节 会泽古城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
一、会泽古城概述 |
二、会泽古城区旅游发展现状 |
第四章 会泽县新老城区旅游空间优化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优势 |
一、新老城区旅游资源的互补态势 |
二、区位优势逐渐凸显 |
第二节 劣势 |
一、城市品牌美誉度欠佳 |
二、旅游开发程度较低 |
三、相关专业人才匮乏 |
四、区域竞争力不足 |
第三节 机遇 |
一、渝昆高铁修建带来的机遇 |
二、相关政策有力支持 |
三、地方发展战略强力支撑 |
第四节 挑战 |
一、旅游开发投入较大 |
二、同质市场竞争激烈 |
三、古城保护与旅游利用的矛盾 |
第五章 会泽县新老城区旅游空间优化路径 |
第一节 搭建“多规合一”平台 |
一、建设会泽县“多规合一”空间规划管理信息协同平台 |
二、按照行政审批管理要求,完善一套行政审批机制 |
第二节 构建“点—轴”空间结构 |
一、老城:融入历史文化,塑造主题文化空间 |
二、新城:配套基础设施,营造亲水休闲空间 |
三、 “轴”线:打造绿道空间 |
第三节 保障措施 |
一、加强政府职能管理 |
二、树立“会泽名城”品牌 |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
四、提升居民保护意识 |
五、加快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双城互动发展是解决会泽当前发展问题的有效方式 |
二、 “多规合一”是会泽新老县城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关键抓手 |
三、县城空间结构优化实施的主体是县乡两级政府 |
第二节 存在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
1.3.1 研究区域范围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3.3 名词释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传统村落研究综述 |
1.4.2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
1.4.3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量化研究综述 |
1.4.4 桂林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2 桂林传统村落生成背景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条件 |
2.1.4 气候特征 |
2.2 桂林地区的历史背景 |
2.2.1 历史沿革 |
2.2.2 人口迁徙 |
2.3 桂林地区的资源条件 |
2.3.1 自然资源 |
2.3.2 文化资源 |
2.4 桂林地区传统村落的文化特色 |
2.4.1 天人合一的自然文化 |
2.4.2 耕读传家的儒家文化 |
2.4.3 古朴多元的民族文化 |
2.4.4 繁盛发达的会馆文化 |
2.5 本章小结 |
3 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类型划分 |
3.1 基于自然条件的空间形态类型划分 |
3.1.1 高山河谷类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1.2 丘陵河岸类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1.3 峰林平原类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2 基于传统文化的空间形态类型划分 |
3.2.1 耕读文化型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2.2 民族文化型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2.3 商业文化型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3 基于平面特征的空间形态类型划分 |
3.3.1 等高线台阶状布局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3.2 线型布局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3.3 网络型布局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3.4 行列式布局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量化分析 |
4.1 量化分析的样本村落概述 |
4.1.1 样本村落样本选取 |
4.1.2 样本村落空间形态概述 |
4.2 空间形态的生成因素分析——基于GIS的村落选址特征分析 |
4.2.1 村落选址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 |
4.2.2 村落选址的社会环境特征分析 |
4.2.3 桂林传统村落的选址特点 |
4.3 空间形态的秩序分析——基于空间句法的桂林传统村落结构分析 |
4.3.1 空间整合度分析 |
4.3.2 空间可理解度解析 |
4.3.3 空间形态社会属性分析 |
4.3.4 桂林传统村落空间秩序特点 |
4.4 空间形态的边界形状分析——基于边界形状指数分析法的村落边界形态分析 |
4.4.1 边界指数分析 |
4.4.2 桂林传统村落的边界特点 |
4.5 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5 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影响因素与保护发展策略讨论 |
5.1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
5.1.1 自然环境是传统村落空间生成的基础 |
5.1.2 传统文化是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本底 |
5.1.3 社会变迁是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发展的动力 |
5.2 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传承与发展 |
5.2.1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 |
5.2.2 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发展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桂林市各县(区)传统村落统计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基于多源数据的漓江流域旅游资源评价及空间格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价值 |
1.3 理论基础 |
1.3.1 空间结构理论 |
1.3.2 资源禀赋论 |
1.4 文献综述 |
1.4.1 旅游资源评价可视化分析 |
1.4.2 旅游资源评价国内研究进展 |
1.4.3 旅游资源评价国外研究进展 |
1.4.4 旅游空间结构可视化分析 |
1.4.5 旅游空间结构国内研究进展 |
1.4.6 旅游空间结构国外研究进展 |
1.4.7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获取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自然环境 |
2.1.3 人文环境 |
2.1.4 社会经济条件 |
2.1.5 旅游业发展状况 |
2.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2.2.1 OTA网络数据 |
2.2.2 其他数据 |
第3章 漓江流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 |
3.1 漓江流域旅游资源分类 |
3.2 评价原则 |
3.3 评价体系构建 |
3.3.1 指标选取 |
3.3.2 指标解释说明 |
3.4 权重分析 |
3.4.1 层次分析法 |
3.4.2 熵值法 |
3.4.3 AHP-熵值法赋权 |
3.5 评价值计算 |
3.6 小结 |
第4章 漓江流域旅游资源特征分析及综合评价 |
4.1 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
4.1.1 数量结构特征分析 |
4.1.2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2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
4.2.1 各类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
4.2.2 漓江流域旅游资源点综合评价 |
4.3 小结 |
第5章 漓江流域旅游资源空间格局分析 |
5.1 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特征 |
5.1.1 标准差椭圆分析方法 |
5.1.2 标准差椭圆分析 |
5.1.3 加权标准差椭圆分析 |
5.2 旅游资源空间差异分析 |
5.2.1 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
5.2.2 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 |
5.3 旅游资源空间核密度分析 |
5.3.1 核密度分析方法 |
5.3.2 核密度分析结果 |
5.4 小结 |
第6章 漓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优化对策 |
6.1 促进资源开发均衡化,统筹协同发展 |
6.2 精心设计跨区域旅游线路,增强区域间合作 |
6.3 深挖环城片区旅游资源,拓展大桂林旅游圈 |
6.4 积极打造旅游风景道,强化核心辐射吸引力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2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1 基本概念界定 |
2.1.2 相关基础理论 |
2.2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研究 |
2.2.1 国土空间功能类型划分 |
2.2.2 国土空间功能评价方法 |
2.2.3 国土空间功能识别与分区 |
2.3 国土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研究 |
2.3.1 国外空间规划发展与分区类型 |
2.3.2 我国“多规合一”的发展背景与分区对比 |
2.4 资源型地区相关研究 |
2.4.1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研究 |
2.4.2 资源型地区空间发展相关研究 |
2.4.3 山西省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
2.5 研究进展评述 |
3 山西省国土基本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资源环境 |
3.1.2 土地利用状况 |
3.1.3 经济社会发展 |
3.2 国土空间分区现状和开发利用问题 |
3.2.1 现有国土空间分区类型对比 |
3.2.2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主要问题 |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处理 |
4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 |
4.1 国土空间优化治理的需求分析 |
4.1.1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理论与现实需求 |
4.1.2 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诉求 |
4.2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机理分析 |
4.2.1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的一般机理 |
4.2.2 资源型地区空间功能演变的主要特征 |
4.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类型优化 |
4.3.1 分区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
4.3.2 “多规合一”国土空间功能分区体系优化构建 |
4.3.3 基于省级资源型特征的山西省分区类型改进 |
5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 |
5.1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方法改进 |
5.1.1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基本原理 |
5.1.2 功能“态”与“势”评价模型 |
5.1.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
5.1.4 改进的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 |
5.1.5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动态综合评价 |
5.2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评价指标和参数选取 |
5.2.1 标准地域单元确定 |
5.2.2 功能“态”与“势”评价指标构建 |
5.2.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与参数选取 |
5.3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和分析 |
5.3.1 功能“态”和“势”测度结果 |
5.3.2 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结果 |
5.3.3 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位”适宜度测算结果 |
5.3.4 国土空间功能适宜性空间关联分析 |
6 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区划 |
6.1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判别与分区技术流程优化 |
6.1.1 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 |
6.1.2 国土空间功能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
6.1.3 国土空间功能协同性分析方法 |
6.1.4 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路径 |
6.2 基于比较优势分析的主导功能识别与分区 |
6.2.1 多功能比较优势分析 |
6.2.2 主导功能调整优化 |
6.2.3 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方案 |
6.3 基于协同分析的潜力功能识别与分区优化 |
6.3.1 国土空间兼容功能性识别 |
6.3.2 兼容功能协同性指数测算 |
6.3.3 兼容潜力功能类型判别 |
6.3.4 国土空间复合功能分区方案 |
6.4 国土空间功能格局主要特征和政策导向 |
6.4.1 功能区的市域分布规律统计 |
6.4.2 功能区分异特征和调控政策 |
6.4.3 与相关分区成果的衔接与对比 |
6.5 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和技术体系适用性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
附录2 个人简介和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
(8)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区域背景 |
1.1.3 现实诉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山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 |
1.2.2 有助于欠发达山区地域经济的发展 |
1.2.3 有助于略阳山地小城镇的科学发展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典型小城镇的选择依据 |
1.3.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分析 |
2.1.1 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 |
2.1.2 国内外有关山地小城镇的研究 |
2.1.3 国内外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
2.1.4 有关陕南秦巴山区的研究 |
2.2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
2.2.1 地理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
2.2.2 城乡规划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
2.2.3 其它相关理论的构成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及动力机制 |
3.1 空间特征 |
3.1.1 总体发展特征 |
3.1.2 空间分布特征 |
3.1.3 空间发展特征 |
3.2 影响因子 |
3.2.1 自然因子 |
3.2.2 人文因子 |
3.3 动力机制 |
3.3.1 山地条件:塑造城镇形态特征 |
3.3.2 交通发展:促进城镇空间发展 |
3.3.3 自然资源:山地城镇发展支撑 |
3.3.4 历史沿革:奠定空间生长基础 |
3.3.5 经济增长:城镇演化根本动因 |
3.3.6 城镇规划:外部引导以及控制 |
3.3.7 政策制度:城镇发展宏观调控 |
3.3.8 居民需求:城镇增长外部拉力 |
3.3.9 技术进步:空间拓展有力牵引 |
3.4 演化机制 |
3.4.1 选址 |
3.4.2 集聚 |
3.4.3 扩散 |
3.4.4 跨越 |
3.5 本章小结 |
4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策略 |
4.1 发展规划原则 |
4.1.1 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4.1.2 协调人与人工环境的关系 |
4.1.3 协调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 |
4.2 空间发展策略 |
4.2.1 与外部形态协调 |
4.2.2 与城镇功能互适 |
4.3 产业发展策略 |
4.3.1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
4.3.2 转型升级传统工业产业 |
4.3.3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
4.4 镇村体系策略 |
4.5 形态营造策略 |
4.5.1 城镇公共空间 |
4.5.2 城镇街道空间 |
4.5.3 城镇特色景观 |
4.6 生态发展策略 |
4.7 实施保障策略 |
4.7.1 城乡空间控制技术 |
4.7.2 支撑保障体系构建 |
4.8 本章小结 |
5 典型小城镇的实证研究 |
5.1 带状延伸式——硖口驿镇 |
5.1.1 基本概况 |
5.1.2 产业发展导向 |
5.1.3 镇村体系构建 |
5.1.4 镇区空间规划 |
5.2 片状发展式——郭镇 |
5.2.1 基本概况 |
5.2.2 产业发展导向 |
5.2.3 镇村体系构建 |
5.2.4 镇区空间规划 |
5.3 跳跃式发展——观音寺镇 |
5.3.1 基本概况 |
5.3.2 产业发展导向 |
5.3.3 镇村体系构建 |
5.3.4 镇区空间规划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9)旅游型小城镇产业空间生产与产业振兴策略研究 ——以雪野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振兴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政策 |
1.1.2 国土空间规划变革明晰生态保护的底线思维 |
1.1.3 新型城镇化要求注重人的城镇化 |
1.1.4 全域旅游热潮为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数据来源与研究区域 |
1.5.1 数据来源 |
1.5.2 研究区域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 |
2.1 旅游型小城镇研究进展 |
2.1.2 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动力 |
2.1.3 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模式 |
2.1.4 研究评述 |
2.2 产业空间研究进展 |
2.2.1 产业空间的概念 |
2.2.2 产业空间发展方向 |
2.2.3 研究评述 |
2.3 产业振兴研究进展 |
2.3.1 产业振兴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
2.3.2 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方向 |
2.3.3 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 |
2.3.4 研究评述 |
2.4 空间生产理论 |
2.4.1 理论的内涵及发展 |
2.4.3 空间生产的逻辑 |
2.5 产业空间生产的解释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雪野镇产业空间的特征研究 |
3.1 产业结构特征 |
3.1.1 “三一二”的产业结构特性鲜明 |
3.1.2 空间资源开发的业态为旅游业主导 |
3.1.3 农业结构调整的“去粮食化” |
3.2 空间布局特征 |
3.2.1 镇域板块化的产业格局 |
3.2.2 环湖地区城镇功能开发 |
3.3 土地利用特征 |
3.3.1 土地利用效率低,资本“圈地”现实明显 |
3.3.2 城镇开发以资本主导的房地产开发为主 |
3.3.3 土地流转日趋规模化,流向企业化园区 |
3.3.4 政府管控力度偏弱,开发侵占保护红线 |
3.4 生产主体特征 |
3.4.1 权力主体 |
3.4.2 资本主体 |
3.4.3 农户主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雪野镇产业空间生产机制解析 |
4.1 空间生产的机制逻辑 |
4.1.1 空间资源的禀赋 |
4.1.2 主体互动的逻辑 |
4.2 产业空间的生产类型 |
4.2.1 内生动力型 |
4.2.2 政策主导型 |
4.2.3 资本驱动型 |
4.2.4 综合开发型 |
4.3 生产类型的机制解析 |
4.3.1 内生自组织机制 |
4.3.2 权力干预主导机制 |
4.3.3 资本逐利合作机制 |
4.3.4 综合共享参与机制 |
4.4 生产过程的问题总结 |
4.4.1 权力约束的缺失 |
4.4.2 管理模式不健全 |
4.4.3 公共利益的忽视 |
4.4.4 缺乏对民生的关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雪野旅游型小城镇产业振兴策略 |
5.1 发展目标策略 |
5.1.1 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5.1.2 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5.1.3 产业发展目标 |
5.2 结构调整策略 |
5.2.1 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 |
5.2.2 一产特色化与规模化 |
5.2.3 二产精细化与生态化 |
5.2.4 三产复合化和平台化 |
5.3 空间布局策略 |
5.3.1 产业空间适宜性评价 |
5.3.2 产业空间的布局结构 |
5.4 产业实施策略 |
5.4.1 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划定雪野镇产业功能分区 |
5.4.2 协调多方利益,发挥多方主体在雪野镇发展中的作用 |
5.4.3 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
5.4.4 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融入中华文化枢轴旅游大格局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可能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10)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第3章 广西禀赋、经济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
3.1 广西壮族自治区禀赋 |
3.2 广西的经济演进(1949-2019) |
3.3 广西经济区域划分及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3.4 小结 |
第4章 广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多维差距 |
4.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测度方法 |
4.2 区域经济发展多维差距评价指标体系 |
4.3 区域板块间经济发展差距 |
4.4 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 |
4.5 县际经济发展差距 |
4.6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
4.7 小结 |
第5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估 |
5.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
5.3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分析 |
5.4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特征 |
5.5 小结 |
第6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机遇 |
6.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
6.2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机遇 |
第7章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与保障措施 |
7.1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目标与格局 |
7.2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
7.3 广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平乐县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规划布局(论文参考文献)
- [1]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策略研究 ——以山西省临县为例[D]. 李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2]城景一体视角下麟游城区空间总体布局研究[D]. 武聪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西安昆明池片区核心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研究[D]. 李叶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会泽县新老城区旅游空间优化研究[D]. 金发正.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段思嘉.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基于多源数据的漓江流域旅游资源评价及空间格局分析[D]. 钟佩.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7]山西省国土空间功能综合识别与分区优化研究[D]. 周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8]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白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旅游型小城镇产业空间生产与产业振兴策略研究 ——以雪野镇为例[D]. 刘强.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10]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从不平衡走向协调[D]. 陈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