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场世纪之争——简论20世纪英美哲学中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论文文献综述)
顾益[1](2017)在《潜在可选理论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存在与已有理论在经验上等价的多个潜在理论或者理论整体引起了证据对理论的不充分决定论,即,已有的观察证据无法单独决定我们对理论的选择。迪昂和蒯因认为该论题源于整体论哲学,通过对理论整体的调整我们可以将潜在的理论整体构想出来。而范·弗拉森和库克拉提出不借助整体论,通过局部和总体算法我们也可以将潜在理论直接构想出来。然而劳丹、赖普林批评了不充分决定论中潜在理论经验等价的永久性和认识论上的等同性,认为其预设的潜在理论只是寄生的理论。凯尔·斯坦福进一步指出,该论题只是一种普遍怀疑,因为经验等价的潜在理论都是无法得到科学共同体认可和选择的虚假理论。劳伦斯·斯克拉研究认为,尚未诞生的更好的理论引起了短暂的不充分决定论。斯坦福进一步提出了潜在可选理论问题,指出现有证据无法充分决定我们选择现有哪怕是最佳的科学理论,因为存在不但得到现有观察证据同样良好地确证,还会得到未来新证据确证的理论,其中很可能包含被未来的科学共同体选择并接受的理论,它们是现有理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尽管当时并未被科学家构想出来,因而只是潜在的理论。斯坦福认为,该问题源于提出、选择理论所用的排除法的局限性。劳什也提出了相类似的包罗性问题,但斯坦福强调潜在可选理论问题适用的领域是物理学、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科学,而不只是劳什所说的高层次理论和斯克拉所指的宇宙学。斯坦福提出了对科学史的新归纳,并给出了一系列案例来支持其观点。他认为,科学家一贯没有能够构想到被后继科学共同体因为新证据的确证而接受的理论,这些理论在当时是潜在的但同样可供选择的,科学家由于想象力的缺乏无法将其构想出来。新归纳是对悲观归纳的进一步发展,斯坦福的工具论指出科学实在论者对理论结构、指称、描述的连续性和理论的趋真性论证都是得不偿失的,反而以新的视角支持了反实在论和对科学史新的悲观归纳。戈弗雷—史密斯等实在论者对潜在可选理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批评,认为潜在可选理论问题并不会对科学实在论构成新的威胁,科学共同体在当时的语境中无法认可潜在可选理论,或者科学共同体已提高了发现潜在可选理论的能力。斯坦福的回应指出,实在论者越是寻求对理论部分的选择性确证,反而给出了更多支持潜在可选理论问题的具体案例。此外,通过研究科学史,他指出科研体制的演变愈发使科学家更易陷入该问题。然而斯坦福在强调潜在可选理论与已有科学理论之间的差异性的同时,轻视了前后理论之间的连续性和进步性,从而取消了科学家在理论间进行比较的必要性,否认了我们预测潜在理论要素的可能性。协调论提供了比较评价理论协调力的多个具体合理性指标。借助协调论,我们可以在承认潜在可选理论问题的前提下,通过对已有理论局部和综合协调力的分析合理地构想后继理论的工具理论和其采用的贯通解子。
庞双双[2](2015)在《社会建构论与自然实在论的冲突和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关于科学知识的成因,出现了社会建构论与自然实在论的哲学争论。本文在科学技术社会论(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简称STS)视阈下进行社会建构论与自然实在论的冲突和融合研究。本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绪论,明确提出社会建构论与自然实在论冲突和融合研究的主要问题,围绕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学术争论、建构主义思潮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建构论与自然实在论的学术争论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与评论,说明本文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特色与创新。第二章,在对“实在”概念和自然实在论的产生和发展进行简要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总结当代自然实在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当代自然实在论在承认自然界是真实的也是客观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科学理论的独立性、科学目的的真实性等。第三章,在考察社会建构论兴起与发展的主要哲学与境和哲学旨趣的基础上,分析社会建构论的主要学派,揭示社会建构论具有以对称性取代合理性、以发现的与境取代辩护的逻辑和以建构论取代实在论等主要理论主张。第四章,描述社会建构论与自然实在论之间形成的非常复杂的冲突演化图景,指出社会建构论与自然实在论在科学观、方法论和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等三方面存在根本的不同。说明在社会建构论内部围绕利益概念和对称性原则展开了激烈的学术争论,从而导致STS的后人类主义研究的兴起。第五章,在分析社会建构论和自然实在论局限和共同的形而上学基础上,介绍STS领域出现的元哲学自然主义、科学修辞学和行动主义等三种社会建构论与自然实在论的融合方案。倡导STS的研究范式走向基于实践的解释学建构主义,回归科学的实践基础,打破传统的主客二分,强调科学知识的建构本质,重新理解和解释科学实践中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陈文荣[3](2015)在《人性概念:乔姆斯基语言观和社会观的基础》文中认为文章系统考察了人性概念以及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和社会观,并分别把其语言观和社会观与柏拉图问题和奥维尔问题联系起来。文章认为人性概念是乔姆斯基语言观和社会观的基础,因此也构成了统一柏拉图问题与奥维尔问题的基础。柏拉图问题是,人为什么知之甚多,而他的经验却是如此贫乏?而奥维尔问题是:人为什么知之甚少,而他的经验却是如此丰富?在语言研究中,乔姆斯基发现了柏拉图问题,语言认知系统中许多复杂特征,以及儿童能够自由地运用和理解语言的能力,无法用儿童语言习得时所接触的少量且零星的语言材料来解释。乔姆斯基因此提出了“语言先天假说”,认为正是依靠先天的本能知识,儿童才能从零星的材料中推导出复杂而精致的知识系统。这种本能或先天知识的模式,是人性的基本构成部分。推而广之,乔姆斯基相信在人类其它认知和行为领域,也存在着类似的模式,这些模式是人们个人行为、社会行为、以及智力行为的指导原则,它们同样也是人性的重要构成部分。乔姆斯基相信,先天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理物质基础,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究能够辨识这些生理物质基础。正如笛卡尔和牛顿试图把某些显奥的概念形式化、数学化,从而把它们纳入科学的范畴,乔姆斯基也努力把先天知识形式化、数学化,试图使得人性这个抽象的形而上学概念能够纳入到科学的概念范畴之内。诚然,乔姆斯基不否认社会因素在塑造人的行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他认为,人的生物性不但规定了人的知识范围,而且还规定了社会因素作用下的人的可塑性的范围。但由于生物性的限定是无意识的,人仍然能够感受和享受到自由选择和自由创造的可能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乔姆斯基在谈论人性时不断强调和突出自由和创造。与柏拉图问题紧密相关的是奥维尔问题。乔姆斯基认为,如果不解决奥维尔问题,柏拉图问题也难以解决。奥维尔所刻画的专制社会中诸如思想控制和剥夺自由等现象,同样存在于美国社会,但人们对此却采取了非理性的顺服态度。乔姆斯基认为他的任务就是揭示这种非理性的态度及其产生机制。因此,他从不同角度深刻批评美国社会,揭示人性是如何得到压制,从而迫使民众放弃政治参与以及对真理和真相的追求。为解决奥维尔问题,乔姆斯基设想了一个无政府工团主义组织,它是一个松散的联邦式的自由协会,在这个组织中,人性遭受压制的问题能够得以克服,人性固有的创造冲动能够在生物性规定的范围内得以充分的发挥。必须承认,乔姆斯基并没有详细地描绘出以人性为基础的理想社会模式,更无法具体地说明如何才能够成功地构建这样的社会模式。尽管这一模式和他的人性概念必定充满争议,但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意义却不容忽视。乔姆斯基研究的启发意义在于,我们应该明确人和社会的发展目标,无论它是如何难以企及。我们相信,一个理想的社会必须能为批评和改革留下余地,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批评中建立起健康的批评和对话环境,并提出可能的社会改革或社会变革理论。
谢佛荣[4](2014)在《戴维森和达米特关于意义与真理理论之争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唐纳德·戴维森和迈克尔·达米特关于意义与真理理论的论争,在当代逻辑哲学和语言哲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对于这场论争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厘清意义与真理的关系,而且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意义理论和真理理论的研究。本文拟系统深入地研究戴维森和达米特在意义理论与真理理论方面的持续争论,并探究两者的追随者所提出的辩护和反驳。在此基础上,运用吉尔伯特·赖尔关于“Knowing How”与“Knowing That”之区分和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关于“语意”与“思意”之区分的思想,探究解决两者争论的路径和方法。在关于意义理论的论争方面,文章做了多层面的梳理与分析,特别是对双方所依赖的理论原则及其沿革进行了比较研究。戴维森创造性地基于塔尔斯基的真理理论而构建了成真条件意义理论,并为了使其成真条件意义理论能够在经验上得到验证而提出了彻底解释理论;而达米特为了批评戴维森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提出了构建一个合理意义理论所必须遵守的四个原则,即全面性原则、显示性原则、分子论原则及反二值性原则,并基于这四个原则对戴维森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进行了质疑和批评。达米特的批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成真条件意义理论与知识论和说话者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无关,它不是关于语言的理解理论;(2)成真条件意义理论是把“真理”视为已知的,而没有进一步阐明“真理”概念所意谓的是什么;(3)成真条件意义理论所持的是一种整体论语言观,它违背了一个合理的意义理论必须坚持的分子论原则;(4)成真条件意义理论一个基本的假定是,任何一个语句必须为真或为假,而这个二值性原则使得真理超越于人的认识能力,通过它把握语句的意义必无法显示人们使用语句的能力。面对达米特的批评,戴维森对其意义理论进行了发展,试图通过提出三角测量模式理论及先在理论和转换理论的区分,为成真条件意义理论进行辩护。两者的追随者也就此进行了多维度讨论:达米特的追随者主要通过借用断定性条件、否定知道语句的意义在于知道语句的成真条件等方面,对戴维森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进行了批评;而戴维森的追随者主要对达米特的反实在论意义理论进行了批驳。在关于真理理论的论争方面,文章系统分析了论争的历史进程及其在互动中的发展。戴维森的早期实在论真理理论,实质上仍然是一种传统的真理符合论,因而受到了反实在论者达米特的有力质疑和批评。戴维森为了回应达米特的批评,后期通过提出“取消指称概念”和“融贯导致符合”的观点为其实在论的真理理论进行了新的辩护,并通过探究真理概念的客观性来源来回应达米特通过分析真理概念的起源对其理论的质疑,指出解释者、说话者与世界的“三角互动”是客观真理概念的最终来源,这实质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新型符合论。两者的追随者主要参与了对论争对方观点的批驳:达米特追随者主要表明,戴维森的真理概念是以世界为导向,而不是以说话者为导向的一个概念,这种概念并不能真正阐明人们使用语言的实践;而戴维森追随者主要表明,从真理是客观的并不能像达米特所认为的那样可以推出真理是与人无关的。针对以上讨论所呈现的问题的症结,本文探究了戴维森和达米特关于意义与真理理论之争的两条解决路径:一条解决路径是,运用赖尔关于“Knowing How”和“Knowing That”区分对论争进行评析。文章试图表明,戴维森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实质是关于语言意义理解的“Knowing How”理论,它所阐明的是,解释者正确解释说话者的话语意义并没有预先假定解释者拥有关于语言意义的“Knowing That”,解释者是在具体的交流行动中知道如何使用真理概念在交流过程中正确解释说话者的话语意义,为此,解释者形成自己合理的转换理论;而说话者也知道如何使用真理概念使自己的话语被解释者所恰当的解释,说话者形成自己恰当的转换理论,据此,当解释者和说话者两者的转换理论达到一致时,就意味着解释者正确解释了说话者的话语意义。因此,在戴维森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中,语言的意义是在解释者和说话者的交流行动中形成的,它表达的是一种行动能力,这种能力并没有预设说话者拥有关于语言意义的“Knowing That”。而达米特的反实在论意义理论实质是一种关于语言意义理解的“Knowing That”理论,它所表明的是,人们是预先拥有关于语言意义的“Knowing That”,然后在其指导下进行语言的理解或交流的,它所强调的是对语言意义的一种认知。另一条解决路径是,运用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思想来评析论争。文章着重阐明的是,戴维森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之所以遭到以达米特为代表的反实在论者的有力质疑和批评,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是,戴维森的理论的一个重要缺陷主要是把语言的意义和思想的意义没有进行彻底的区分,混淆了报道与所报道之物的特征,而正如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所着力阐明的那样,语言的意义与思想的意义之间是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二者不能相混淆;二是,戴维森混淆了真语句和真命题,他把某个语句为真等同于某个语句所表达的命题为真,而没有对两者进行区分。真语句与真命题之间也是一种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两者之间是两个不同的层次,而戴维森同样混淆了报道与所报道之物的特征。文章进一步表明,戴维森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虽然具有上述的不足,但是经过其后期改造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的合理性在于,它表明了意义的公共性、确定性、客观性最终必须诉诸于解释者和说话者与世界之间的“三角互动”,即诉诸于解释者和说话者具体的主体间交流行动。它实质表明的是,意义的公共性、确定性、客观性必须诉诸于主体的客观行动。而达米特的反实在论意义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其没有认识到主体的客观行动对于思想和语言的根本性作用,从而没有认识到通过客观行动可以保证语言意义的公共性、确定性、客观性,从而难以避免陷入相对主义怪圈之中;同时,达米特的反实在论意义理论并没有对语义事实和语用事实进行区分,它实质所强调的是一种语用事实,强调个体对于语用事实的一种认知性,没有认识到客观行动对于这种事实的根本性作用。文章进一步指出,达米特的反实在论意义理论虽然具有本身的不足,但其合理性在于,力图从语言使用者的言语行动和意识行动视角探究意义理论。在分析上述解决路径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指出,戴维森后期实在论思想已接近于情境实在论,情境实在论应该是发展戴维森实在论思想的一个方向。
钱立卿[5](2013)在《现象学哲学作为严格的构造性科学体系 ——论胡塞尔的《观念》》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依照胡塞尔自己思想的展开顺序逐步推进,以解释性复述的方式全面研究《观念》三卷本的内容,并以它们为核心,结合其他早期着作,对其科学论和现象学思想作出详尽分析,力求阐明现象学哲学的基本观念,揭示哲学作为一门奠基和自我奠基的严格科学的实质。胡塞尔早年受教于魏尔斯特拉斯和布伦塔诺,这段经历使他产生了通过分析概念在意向体验中的构成情况来严格阐明科学基础的想法。《逻辑研究》从数学和逻辑的基础研究扩展到一般可能的科学理论形式,提出了流形论样态的纯粹逻辑学纲领,为完整的科学论奠定了形式上的可能性。在接下来对纯粹逻辑学的真理性与合法性的辩护中,描述的意向学或现象学成了关键,整个科学论问题被赋予了“逻辑学-意向学”的结构。在《逻辑研究》第二卷遭受的批评声中,胡塞尔意识到要真正解决科学论问题,为一般知识寻求普遍的、严格的基础,就必须考虑全部知识的可能性条件问题,早期的描述现象学只是第一步,认识论的彻底转向,考虑意识与超越性之间的关系才是唯一出路。同时,早期的经验科学和观念科学之争,以及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关系问题,也都成为胡塞尔关注的论题。通过1906年开始的一系列尝试,系统的先验现象学终于在三卷本的《观念》中第一次建立起来,使上述问题的彻底解决成为可能。先验现象学仍保留了《逻辑研究》中的结构,但将其变为某种复式“建筑学”,即各种本质科学和相应的意向性分析都被囊括到纯粹意识的领域中,得到先验的阐明。为此,《观念》第一卷的首要目标是将所有超越性对象都作为意向活动的相关物,分离它们的内容和存在性质,取消一切本体论上的默认条件之有效性,把它们看作纯粹意识的“创造”结果,所有不同性质的对象性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只是符合意识本质结构的“意义”。这奠定了一般可能认识的最普遍前提,它单独构成意识领域的科学或狭义的纯粹现象学。通过对“本质”的概念分析,胡塞尔将所有本质对象分为三个总体类型,分别构成质料区域、形式区域以及纯粹意识的原区域,要完全建立起严格的科学论,必须对这三类区域本身及每个区域上的本质科学分别作出现象学的描述与解释。主导的方法便是还原与构造。《观念Ⅰ》并未讨论形式区域及形式本体论的具体问题,而将精力集中在意识区域的结构分析上。《观念Ⅱ》对整个质料区域作了相当细致和全面的研究,把构造现象学的方法运用到下属的三种区域上,即物质自然、动物自然和精神领域。自然和精神分别具有不同的科学论和现象学,它们的对象与自我及整个世界的关系都可以按不同的态度形成独特的意义构型,只有以静态和发生构造的方式从对象之显现和领会次序中把握到原初的给予性和本质间的奠基情况,方能理解自然科学的局限性。自然主义态度必须以完整的自然态度——亦即精神或人格主义态度——为前提,自然实在必须从属于精神世界的绝对存在,才能使相应的科学成为普遍有效的知识。《观念Ⅲ》进一步考虑了区域之上的本质科学或本体论,研究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本质学和现象学的关系。它既是对作为本体论的科学论之正面说明,也是将科学论置于现象学基础上,考察双方的异同。通过分析自然科学中某些典型(物理学和心理学),我们关注描述科学内部的不同类型,以及现象学的描述对科学论的意义,试图说明本体论与现象学在自身性质和方法上各自有何特点,以及为何先验现象学是澄清一切本体论之意义与合法性的唯一途径。本文大体对应于《观念》系列的写作结构,总共七章。第一章从思想史和问题史的角度解释胡塞尔严格科学概念的形成和转向先验哲学的过程,第二章与第三章分别从本质学和现象学角度解读《观念Ⅰ》。第四章到第六章逐一考察《观念Ⅱ》划分出的三个区域的构造问题,阐明自然与精神的关系,第七章关于《观念Ⅲ》,研究自然科学的现象学基础。通过具体的分析我们最终得以理解,先验现象学的实质是用本质描述的方法研究一切对象性的意义在纯粹意识中的构造方式,考察对象本质间的静态结构关系和时间意识中的发生关系。从科学论的角度看,一切可能的知识都按其形式和质料的特性奠基于形式及区域的本体论上,而这些本体论的合法性与真理性最终都只能在严格的、构造的先验现象学中澄清。
郭建萍[6](2012)在《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逻辑探究》文中指出现代形式逻辑的产生,不仅迎来了逻辑的“新生”,而且带来了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现代形式逻辑的奠基者弗雷格指出,真为逻辑指引方向。现代形式逻辑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求真方式。基于现代形式逻辑,塔尔斯基形式化语言中的真定义使我们有了一种形式化的、外延的思考语句真的逻辑分析方法。同时,也正是在现代形式逻辑的语境下,弗雷格提出了基于真研究语句涵义的意义理论,由此,开创了语言哲学,哲学领域发生了“语言学转向”,也因此,真与意义联系起来。20世纪,意义理论成为语言哲学、逻辑哲学研究的显学。随着意义理论的深入研究,真与意义之争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对真与意义之争的有效解决无疑有利于促进意义理论的研究,厘清逻辑和哲学的关系,进而弘扬逻辑。全文共分五部分:导言部分简要阐述了传统形式逻辑境域下对真与意义的探究及现代形式逻辑产生之后真与意义研究的突破,指出基于真研究意义是20世纪意义理论研究的特点,真与意义之争使得意义理论更加纷繁复杂。接着,分析研究了真与意义之争的现状,认为20世纪真与意义之争主要表现为两种观点之争,即“真与意义的融合论”与“真与意义的分离论”之争。并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研究状况,指出对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根源进行逻辑探究是国内外研究的欠缺,表明鉴于目前国内外对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根本原因分析研究的欠缺,本文拟以此为切入点,对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根源进行深入的逻辑探究,这既有利于对意义的澄清,又有利于对逻辑的弘扬。导言还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目的、难点及创新之外、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章追根溯源探讨真与意义的渊源。第一节界定真的含义。指出本文侧重于探讨语句的真。第二节提出探究真的两种方式,即基于逻辑分析、逻辑推理探讨语句的真形成“逻辑意义上的真”及基于认识论的、经验的方法探讨语句的真形成“哲学意义上的真”。第三节阐述真的渊源。从传统形式逻辑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认识论及逻辑中的“真”开始,至现代形式逻辑的创始人莱布尼兹、奠基者弗雷格的逻辑及真理论。指出他们都认为逻辑以求真为使命,是以“必然得出”为内在原则,基于形式推理而进行的求真的科学。而且他们都已认识到探求真的两种方式,并试图区分基于逻辑的“真”与基于哲学的“真”,区分“逻辑意义上的真”与“哲学意义上的真”。而且“逻辑意义上的真”随着逻辑的日渐成熟完善,也更加清晰起来,从而促使人们以逻辑分析的方法研究哲学问题。第四节探究意义理论的渊源。指出弗雷格的逻辑演算系统及理论有重要的哲学意义,促进了对意义的研究。论述了弗雷格意义理论的提出,指出意义是对语言表达式认识论价值的思考,弗雷格意义理论由涵义与意谓构成。接着详细阐述了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分析研究了弗雷格意义理论的核心,指出意义理论是围绕句子展开的,而且,弗雷格意义理论基于真对涵义进行的思考,真是其意义理论的核心概念。第三章阐述研究现代形式逻辑产生后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在这一章中,我根据真与意义之争的特点,把这场争论大致分为两大阵营:“真与意义融合论”和“真与意义分离论”,并分别以戴维森和达米特作为两大阵营的代表,具体阐述他们各自的主要观点。第一节阐述了真与意义融合论代表戴维森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首先阐述了戴维森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的基础——塔尔斯基的真之语义论。然后具体从戴维森意义理论的提出、困难及构造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戴维森基于对塔尔斯基真理论的继承、反用及修改而形成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并通过分析研究显现于戴维森意义理论中的真理论,指出真是戴维森成真条件意义理论的核心,戴维森自然语言中的意义理论与其自然语言中的真理论是融合的。第二节通过对达米特意义理论的提出及框架构建的论述,以及达米特对戴维森成真条件意义理论的批驳分析,阐明达米特意义理论是从语言如何工作出发,对自然语言意义进行彻底解释,真概念不能成为意义理论的核心。并详细阐述了达米特基于直觉主义逻辑的证实对其反实在论意义理论的构造。最后,从现代形式逻辑的视角分析指出达米特意义理论中表现出来的真与意义的分离实质上是对经典逻辑中基于二值原则的真的拒斥。第四章对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进行深入的逻辑探究。第一节分析研究戴维森、达米特意义理论的争论点。论文从构建意义理论的出发点、意义理论彻底解释与否、对二值原则的态度及核心概念的选择这四个争论点进行剖析。第二节基于前面对各个争论点的剖析,继续深入挖掘,指出他们的争论焦点实际在于对语句的真如何理解及是否坚持二值原则。第三节对争论根源进行逻辑探究,指出之所以会出现两大阵营的争论,是因为:①对“真”界定不清,从而突出“逻辑意义上的真”;②逻辑基础的不同,以不同的逻辑系统为基础则形成不同的意义理论,从而凸显逻辑的重要作用。两大阵营的意义理论都是试图基于逻辑意义上的真对语言的意义做出解释,在这一点上它们殊途同归。第五章着重论述了基于对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所进行的深入逻辑探析后得到的重要启迪。第一节通过探析意义理论的发展史及其中的激烈争论,指出真是解决意义问题的有效途径。第二节通过对20世纪逻辑与哲学融合的大背景下,现代形式逻辑的发展对哲学研究的积极影响及逻辑分析方法、逻辑意义上的真对意义理论解决所起的促进作用的论述,厘清了逻辑和哲学的关系,凸显了逻辑对哲学的重要作用,指出逻辑是哲学问题研究的基础,从而极大地弘扬了逻辑。
王伟[7](2011)在《罗蒂与关系主义文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观是罗蒂反本质主义的逻辑起点,它直接关联并决定其反本质主义、真理观、历史观、文学观、文化观乃至政治观等。罗蒂反本质的理论来源丰富,但论者对“历史主义”与“浪漫主义”之举足轻重未有足够认识。罗蒂反对与实在同构的真理“符合论”,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世界的存在,我们仍可作出确切的真假判断。罗蒂反本质主义之后走向了“泛关系论”、“关系主义”,这种关系式思维最重要的理论来源是结构主义。关系主义可以有效应对盛行的“相对主义”指责。关系主义不再钟情于总体性。布迪厄的理论与关系主义相互发明,又作出了重要补充。罗蒂较早指出(文学)理论是一种新文类,但却背上了“反理论”的恶名,伊格尔顿与萨义德等的此类批评均为漫画式的。罗蒂尤重理论的实用性,反对科学崇拜。文学教育不能低估文学理论,应在理论资源与中国问题相遇时复杂而曲折的情节上多下功夫。流行的审美价值与文学性皆与文学本质无缘,文学应该置于多种关系的网络中定位,文学的阐释亦是如此。但罗蒂打碎“使用文本”与“诠释文本”之间的疆界并将诠释仅仅归结为出于不同目的之使用又与关系主义相悖。罗蒂赞同布鲁姆对经典启迪价值的推崇导致其对文化研究存在偏见,而其根本原因是他与“文化左派”间有着严重的政治分歧。罗蒂重估现代主义宣告了对线性的、目的论式历史观的抛弃,这有助于我们反思以往的文学史写作。“后哲学文化”中的文学批评的主要方法是词汇的再描述,它以理解诸种事物怎样关联为要务,试图解开文化中纠缠的千头万绪。放弃对不变本质的追求之后,我们迎来的是文学文化,想象力是其进行救赎的惟一源泉。这种观点来自昆德拉,但与罗蒂的乐观相比,昆德拉较为清醒地指出了文学文化已经和正在遭受的侵蚀。这对罗蒂的论述起着拾遗补缺之效。文学文化中的知识分子是先锋不再的文化英雄,而其人文知识分子十一条显然又寄托着理想与厚望。在反本质主义的理论视野下,大写的乌托邦土崩瓦解。没了乌托邦,人们会更加务实,致力于“零星工程”。乌托邦退场后带来的并非悲观厌世,而是自信与坦然:所有我们对社会历史的想象都取决于关系的博弈。
行宇[8](2011)在《论达米特反实在论的路径 ——对其意义理论的解析》文中提出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纷争由来已久,从古希腊一直延续到当代。在20世纪语言学转向之后,二者的论争表现出新的特征,真理和意义问题作为论争的核心问题随之有了新的解释。对二者进行理解和把握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自然语言。语句的真是否是因为有客观事实为依据,语句的真值是否就是语句的意义,意义是否与人的理性认知有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争论的焦点问题。当代着名语言哲学家,反实在论的代表人物迈克尔.达米特(Michael. Dummett)提出了“意义理论”,本文站在反实在论的立场深刻解析了达米特的意义理论,明确其反实在论的立场。为此,本论文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一、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该部分追溯了实在论问题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存在形式,介绍了20世纪语言学转向的历史背景,指出在语言学转向之后二者的争论都无不与语言有着密切关系,深刻分析了二者在当代的具有代表性的论战,凸显了达米特批判实在论的一些方法和策略。二、真理的语境介入。本部分在真理的判定过程中介入语境原则,论证了语境对真理的决定作用和构造功能。把语境原则渗入到语形、语用、语义三个层面,泛化了语境的框架范围,延展了语境在理性领域的功能。解释了真理的动态性,强调语言实践的重要性,弱化了真理的中心地位,提升了人类理性在真理辨明过程中的构造功能。三、理解的知识理论。这部分主要通过分析意义、知识和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地解释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意义既是一种知识理论,也是一种理解理论,最终将其定位为一种理解的知识理论。提出了句法结构在理解语句意义的过程中的规约作用,进而过渡到隐含知识的分析,并坚持在语用过程中显示归属于言语者的隐含知识,并对于达米特关于隐含知识的显示方式进行了评论。四、意义的构造。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作为意义的本质设定的意向,指出意义的构造过程就是意向的实现,并指出了这种实现在实质上就是达米特所谓的确证。从而揭示了达米特的构造意义理论所具有的如下特征:(1)言语者是意义的形成基准,(2)凸显出意义的经验维度,(3)拥有产生确定性的基础,(4)具有相对性,(5)它的实用性表现等特征。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做出小结,20世纪的反实在论就是关于语言、意义和逻辑的学说,达米特关于意义理论的论述可以作为一种反实在论的方法论来理解。实在论所坚持的二值原则,排中律等在这一策略之下都无能为力.对意义的理解应该放在语用实践层面,言语者作为主体在其中的作用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实在论对意义的构造分析受到特定的意向成分的影响……
俞颖杰[9](2010)在《达米特反实在论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是现代哲学中最核心和最富有魅力的话题,因为它关涉到形而上学最基本问题的回答和处理。达米特的“研究纲领”意图转换传统的论证方式,使一种“恰当”意义理论的建构成为解决实在论反实在论之争的基础。相对于实在论者关于这个世界实在性的预设,达米特的思想是反实在论的,因为他关注语言的意义而非热衷于独断我们能认识独立于人心之外的实在。本文从两个方面对这种自下而上的视角(从意义理论到形而上学)进行了辩护:(1)纵向维度。如果所有形而上学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一种意义理论的正确选择,那么这种意义理论就需要坚实的语义基础,而语义理论的涵义和逻辑常项的解释紧密相关;如果逻辑规律是可以自我辩护的,那么意义理论就是恰当的。这种类似于递归的方式保证了“研究纲领”的一致性和合法性。(2)横向维度。辩护主义意义理论的核心是对“真”概念的直觉主义解释并提出新的意义判定标准,而这种标准需要面对所有类型陈述的检验。达米特的“辩护”来源于直觉主义数学的可构造证明,如果能保证它适用于一切非数学陈述(经验命题),并且至少可能和经典的说明方式相协调,那么这条“确定普遍的论证路线”是可以贯彻到底的。此外,本文还详细阐述了达米特式“研究纲领”的四个特征:(1)传统反实在论论证方式的失败;(2)“研究纲领”处理具体的主题(时间和意义理论)时所表现出的反实在论倾向;(3)直觉主义逻辑是普遍有效的但未必是唯一正确的选择;(4)不可判定陈述的存在。一种恰当的意义理论由涵义及指称理论和语力及实践理论组成,它是达米特反实在论纲领的基础,也是其反实在论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从意义理论的核心——辩护主义的判定标准——出发,达米特才能考察形而上学中所有的争论,所以它既是“研究纲领”的微观反应,又是达米特式反实在论的手段。如此一来,只要自我辩护的意义理论成形,我们或许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形而上学问题。当然,本文也认为这个“研究纲领”还不够完善,它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1)达米特并没有严格细致地规定何为恰当的辩护主义意义理论;(2)陈述类型的划分及意义判定标准的适用范围问题,具体的说就是辩护的意义理论在说明不可判定陈述的前提下,如何能做到对非不可判定陈述的说明优于经典的意义理论说明或至少和它保持平衡;(3)用意义理论处理形而上学问题在何种程度上能和科学探索或生活世界的规则相一致,既我们需要限定某种意义理论对形而上学的适用范围或干脆指出真正的形而上学问题是什么。论文的最后部分尝试给出消去达米特反实在论思想预设的方式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当然这很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赵雁林[10](2009)在《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的认知转向》文中研究表明意义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哲学研究的内容之一。它主要研究语言符号依据于什么而具有意义,什么是命题的意义的标准,意义是否具有确定性等问题。这一问题不仅是分析哲学关心的问题,而且它还广泛地映射到其它哲学领域。随着20世纪初语言学转向的深入,引领这股潮流的分析哲学家们对意义理论这一古老问题重新进行思考,并且赋予了它新的内容。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之下,20世纪的分析哲学乃至整个当代西方科学哲学都围绕着意义问题的不同层面不断地生成、展开和转向。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对意义理论所进行的一系列论争就是这一现象的具体表现之一。由于反实在论哲学家从意义问题的各个方面对实在论不断予以攻击,实在论的哲学家不得不做出回应和辩护,从而促进了意义理论在当代科学哲学中的繁荣发展。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部分,简要地说明了意义理论、反实在论等背景知识。第二部分论述了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认知转向的动因,一方面它是当代反实在论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认知科学研究外部推动的结果。第三部分论述了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认知转向的特征,这是全文的重心所在。通过阐述几位反实在论哲学家的意义理论及相关哲学思想,剖析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发生认知转向的发展轨迹及具体特征。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强调语境条件、突出主体参与,创造了认知转向的契机;卡尔纳普的意义证实理论重视逻辑分析、引入经验证实,提供了认知转向的催化剂;罗蒂对符合论真理观的主客二分进行批判,凸现主体间性,导致认知转向的形成;而达米特的隐含知识论运用类比思维、注重意向扩张,正是认知转向深化的结果。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就是沿着上述路径不断发展深化的。第四部分论述了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认知转向的意义,一共列举了四方面的意义。第一,促使当代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从对立走向相互渗透;第二,加强了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解释哲学和分析哲学的沟通;第三,为后现代主义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第四,拓展了意义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最后的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束语。就整个文章做出概括性的总结,并简要说明了文章的写作意义。
二、一场世纪之争——简论20世纪英美哲学中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场世纪之争——简论20世纪英美哲学中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论文提纲范文)
(1)潜在可选理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依据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和内容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框架和内容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潜在经验等价理论引起的不充分决定论 |
第一节 迪昂一蒯因论题 |
一、迪昂:不存在判决性实验 |
二、蒯因对潜在经验等价理论整体的构想 |
第二节 潜在经验等价理论的算法 |
一、对比不充分决定论 |
二、经验等价理论的局部算法 |
三、经验等价理论的总体算法 |
第三节 围绕潜在经验等价理论的争辩 |
一、蒯因对观察渗透理论的反驳 |
二、拒斥由一词多义构造的理论变体 |
三、选择理论的文化相对主义悖论 |
四、对潜在经验等价理论可选性的质疑与辩护 |
第四节 潜在经验等价理论并非真正可供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潜在可选理论问题 |
第一节 短暂的不充分决定论 |
一、不充分决定论的短暂性问题 |
二、真正可供选择的是尚未诞生的假说 |
三、斯克拉温和的怀疑论 |
四、通过比较暂时保守现有理论 |
第二节 斯坦福的潜在可选理论问题 |
一、潜在可选理论问题的概念阐释 |
二、潜在可选理论问题不依赖于经验等价理论 |
三、潜在可选理论问题基于公认的理论 |
四、不充分决定论与潜在可选理论的问题域比较 |
五、“The Problem of Unconceived Alternatives”的翻译问题 |
第三节 高层次理论还是基础理论:劳什和斯坦福的问题域之争 |
一、劳什的包罗性问题 |
二、潜在可选理论的问题域之争 |
第四节 排除推理的局限是产生问题的根源 |
一、排除推理的局限性 |
二、排除推理的可靠范围是非基础理论科学 |
第五节 得到投射性证据支持的理论不在问题域内 |
一、理论获得证据支持的多种方式 |
二、投射性证据支持化石的生物起源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科学史的新归纳 |
第一节 悲观归纳对非奇迹论证的反驳 |
一、科学实在论的非奇迹论证 |
二、对科学史的悲观归纳 |
第二节 实在论者对理论连续性的重建 |
一、沃勒尔对非奇迹论证的修正 |
二、结构实在论对理论连续性要素的阐述 |
三、趋真实在论对理论指称和描述连续性的论证 |
四、对科学理论的选择性确证 |
五、重构现有理论以通向真理 |
第三节 科学实在论得不偿失的胜利 |
一、趋真实在论的问题 |
二、选择性确证缺乏预期可适用的标准 |
第四节 对科学史的新归纳 |
一、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僵局 |
二、斯坦福的新归纳 |
三、斯坦福的反实在论思想 |
第五节 科学家笃信的理论最终都会被抛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在论者对潜在可选理论问题的反驳 |
第一节 实在论者对潜在可选理论问题的批评 |
一、潜在可选理论问题并不是新的论题 |
二、科学共同体可以克服个体想象力的局限性 |
三、先前的科学家不会赞同潜在可选理论 |
四、塞缪尔·伦可夫的综合性批判 |
第二节 实在论者应对潜在可选理论问题的策略 |
一、缓解潜在可选理论问题的策略 |
二、建构论证理论连续性的属性实在论 |
第三节 斯坦福对实在论者的回应 |
一、特定语境不会阻止科学家接受潜在可选理论 |
二、选择性确证反而凸显潜在可选理论问题 |
三、选择性确证缺乏具体的标准 |
四、工具论是对理论恰当的认知态度 |
第四节 科研制度的变革越发阻碍新奇构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协调论视阈下的潜在可选理论 |
第一节 斯坦福对理论比较和预测的轻视 |
一、协调论与潜在可选理论 |
二、斯坦福取消了理论比较的意义 |
三、斯坦福否认对潜在理论可能的预见 |
四、斯坦福非累积性的进步观 |
第二节 潜在可选理论可能的发展路径 |
一、理论增生原则的局限性 |
二、斯克拉重构已有理论方法的困境 |
三、预测潜在可选理论的工作理论 |
四、潜在可选理论中的贯通解子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后记 |
(2)社会建构论与自然实在论的冲突和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与评论 |
三、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
(一)研究的视角 |
(二)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研究内容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自然实在论的思想观点 |
一、实在概念的历史考察 |
(一)古代的实在概念 |
(二)近代的实在概念 |
(三)现代的实在概念 |
二、自然实在论的产生和发展 |
(一)原子实在论 |
(二)语义实在论 |
(三)科学实在论 |
三、自然实在论的主要观点 |
(一)科学知识的客观性 |
(二)科学理论的独立性 |
(三)科学目的的真实性 |
四、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社会建构论的兴起和发展 |
一、社会建构论出场的哲学与境 |
(一)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争论 |
(二)社会建构论出场的哲学旨趣 |
(三)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产生 |
二、社会建构论的历史发展 |
(一)爱丁堡学派的发展 |
(二)巴斯学派的发展 |
(三)巴黎学派的发展 |
三、社会建构论的理论主张 |
(一)以对称性取代合理性 |
(二)以发现的与境取代辩护的逻辑 |
(三)以建构论取代实在论 |
四、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社会建构论与自然实在论的冲突演化 |
一、社会建构论对自然实在论的挑战 |
(一)科学观的冲突 |
(二)方法论的冲突 |
(三)生产方式的冲突 |
二、社会建构论的内部争论 |
(一)“利益”概念冲突 |
(二)对称性原则冲突 |
三、超越社会建构论——后人类主义的兴起 |
(一)STS人类主义的兴衰 |
(二)后人类主义的兴起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社会建构论与自然实在论的融合及走向 |
一、社会建构论与自然实在论融合的必要性 |
(一)自然实在论的困境 |
(二)社会建构论的困境 |
(三)共同的形而上学基础 |
二、社会建构论与自然实在论的融合方案 |
(一)基于元哲学的自然主义融合方案 |
(二)基于科学修辞学的方案 |
(三)基于行动主义的融合方案 |
三、走向解释学建构主义 |
(一)库恩的解释学转向 |
(二)后SSK的异质建构论 |
(三)基于实践的解释学建构主义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人性概念:乔姆斯基语言观和社会观的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与柏拉图问题 |
第一节 柏拉图问题——认识论的根本问题 |
第二节 语言习得中的柏拉图问题 |
第三节 乔姆斯基对柏拉图问题的回答 |
第四节 语言学与人学 |
第二章 乔姆斯基的社会观与奥维尔问题 |
第一节 奥维尔问题——社会学的根本问题 |
第二节 美国社会中的奥维尔问题 |
第三节 乔姆斯基对美国社会的奥维尔问题的回答 |
第四节 社会学与人学 |
第三章 人性概念:西哲史上的中心问题 |
第一节 远古希腊到苏格拉底时期 |
第二节 中世纪基督教时期 |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 |
第四节 从达尔文时期到20世纪初期 |
第五节 “后现代时期” |
第四章 人性问题、柏拉图问题与奥维尔问题 |
第一节 乔姆斯基的人性概念:语言、心智与社会 |
第二节 乔姆斯基与福柯的辩论:生物限定性和社会限定性 |
第三节 再谈人性:科学概念还是形而上学概念? |
第四节 人性概念作为乔姆斯基语言观和社会观的统一基础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戴维森和达米特关于意义与真理理论之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的选题价值 |
1.1.1 意义与真理理论之争的基本诉求 |
1.1.2 戴维森和达米特之争的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戴维森和达米特的基本思想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结构及成果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研究结构 |
1.3.3 本文的研究成果 |
第2章 戴维森和达米特关于意义理论的论争 |
2.1 戴维森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 |
2.1.1 塔尔斯基的真理论 |
2.1.2 基于塔尔斯基真理论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 |
2.1.3 基于真理解释语言意义的路径——彻底解释 |
2.2 达米特对戴维森成真条件意义理论的批判 |
2.2.1 达米特论合理意义理论的构成及原则 |
2.2.2 基于显示性原则的质疑 |
2.2.3 基于全面性原则的质疑 |
2.2.4 基于分子论原则的质疑 |
2.2.5 基于反二值性原则的质疑 |
2.2.6 达米特批评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实质 |
2.3 戴维森对成真条件意义理论的辩护 |
2.3.1 戴维森三角测量模式概述 |
2.3.2 论通过三角测量模式理解说话者的语言意义 |
2.3.3 论共享语言的知识不是意义解释的必要条件 |
2.4 两者的追随者关于意义理论之争的分析 |
2.4.1 达米特追随者对实在论意义理论的批评 |
2.4.2 戴维森追随者对反实在论意义理论的驳斥 |
第3章 戴维森和达米特关于真理理论之争 |
3.1 戴维森的早期实在论真理理论 |
3.2 达米特对戴维森实在论真理理论的批判 |
3.2.1 通过否定传统真理符合论质疑戴维森的真理理论 |
3.2.2 论真理概念的起源与本质 |
3.3 戴维森对于实在论真理理论的辩护 |
3.3.1 “取消指称概念” |
3.3.2 “融贯导致符合” |
3.3.3 论真理概念的客观性来源 |
3.4 两者的追随者关于真理理论之争的分析 |
3.4.1 达米特追随者对戴维森实在论真理理论的批评 |
3.4.2 戴维森追随者对达米特之批评的反驳 |
第4章 关于意义与真理理论之争的解决路径探析 |
4.1 运用“Knowing How”与“Knowing That”的区分评析两者之争 |
4.1.1 关于“Knowing How”与“Knowing That”的区分 |
4.1.2 戴维森的意义理论是关于“Knowing How”的理论 |
4.1.3 达米特的意义理论是关于“Knowing That”的理论 |
4.2 运用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评析两者之争 |
4.2.1 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思想阐述 |
4.2.2 论争双方缺陷与整合路径评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现象学哲学作为严格的构造性科学体系 ——论胡塞尔的《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观念》的历史与意义 |
第一节 《观念》的问题意识与文本形成的历史 |
一、《观念》的问题线索 |
二、《观念》的文本历史 |
第二节 《观念》的结构与本文的写作思路 |
第三节 《观念》的研究状况与文献综述 |
注释 |
第一章 通向《观念》的思想史线索 |
第一节 胡塞尔的动力:“严格科学”的观念之起源 |
第二节 胡塞尔的哲学起点:从严格性的探求到数学哲学之路 |
一、对于严格性的追求到数学哲学问题 |
二、数的观念:弗雷格与胡塞尔的基本立场 |
三、早期胡塞尔的构造思想及其意义 |
第三节 胡塞尔的基本立足点:作为普遍科学的纯粹逻辑学 |
一、《逻辑研究》的总体目标与其第一卷的地位 |
二、逻辑学及一般理论科学作为规范科学 |
三、作为科学论的纯粹逻辑学的任务和形式 |
第四节 更深层的立足:从描述性本质学向先验现象学的转变 |
一、现象学的基本方法:描述性的本质科学 |
二、转向先验现象学的契机 |
注释 |
第二章 《观念Ⅰ》对本体论纲领的形式研究 |
第一节 事实科学与本质科学 |
一、哲学的目标与两种科学的辩难 |
二、本质与明见性,本质观点对两种科学的约束 |
第二节 本质科学的领域规划图:区域与形式的本体论 |
一、区域和范畴,质料与形式的本质 |
二、两种区域本质的系统性:形式性的研究 |
第三节 区域科学的形态及描述科学与精确科学的关系 |
一、区域科学的类型 |
二、本质与先天的观念 |
三、描述科学对精确科学的独立性 |
附图一 |
附图二 |
注释 |
第三章 《观念Ⅰ》中的先验现象学与原区域本质学 |
第一节 先验现象学的基本进路——自然态度与现象学方法 |
一、对自然的两种态度 |
二、自然态度之外的剩余和及世界与意识的关联 |
三、超越对象与纯粹意识领域的关系和现象学还原的方法 |
第二节 意识区域的研究方法 |
一、先验现象学的自反性与清晰性 |
二、意识的原区域及先验现象学的反思性 |
第三节 意向性与意识区域的本体论 |
一、作为Noesis与Noema之关联性的意向性 |
二、Noema的结构及其意义 |
三、意识区域内的本质形式 |
第四节 意识的命题学和理性理论的科学 |
一、意向性、本体论与命题学 |
二、理性现象学与本体论的理性理论问题 |
注释 |
第四章 物区域的构造:从《物与空间》到《观念Ⅱ》 |
第一节 感性显现物的构造 |
一、感知分析的一些基本问题 |
二、不变的外感知 |
三、变化的感知与运动的感知综合 |
四、感知物在视动觉系统中的构造 |
第二节 空间物与空间性的构造 |
一、眼动场对空间的构造 |
二、空间性的进一步构造及客观变化的构造 |
第三节 实在物和物区域的构造 |
一、实体或质料物的本质 |
二、客观质料物在主体中的构造因素 |
小结:物区域的构造和物理科学的关系 |
注释 |
第五章 《观念Ⅱ》的进路与动物自然的构造 |
第一节 《观念Ⅱ》的基本思路和诸态度之间的对观 |
一、《观念Ⅱ》的进路 |
二、理论态度和非理论态度 |
第二节 自我的基本意义,纯粹自我作为内在的自我极 |
第三节 作为心灵实在的自我与物质实在的关系 |
第四节 身心结合体的构造和移情的现象学功能 |
一、身体对心灵的构造意义 |
二、移情对实在的构造作用 |
注释 |
第六章 精神世界的构造与总体科学观念的辩护 |
第一节 作为精神区域构造基础的人格主义态度 |
一、自然主义和人格主义态度 |
二、人格与周围世界 |
第二节 动机引发与精神世界的构造关系 |
一、动机的现象学意义 |
二、动机、因果性与精神客体 |
第三节 人格自我在精神中的构造 |
一、人格自我的各个方面 |
二、人格作为具有权能性的主体 |
三、人格的自我理解和交互理解 |
第四节 精神世界对自然世界的本体论优先性 |
一、自然主义和人格主义的相互统摄与平行关系的可能性 |
二、自然的相对性和精神的绝对性,两类科学的关系 |
小结:构造现象学作为科学基础问题的解决方法 |
附图一 |
附图二 |
注释 |
第七章 现象学与自然科学的本体论 |
第一节 不同实在区域的科学与现象学的关系 |
一、区域本体论与区域科学的现象学定位 |
二、现象学和心理学,不同科学的本质性与描述性特征 |
第二节 现象学对本质科学和经验科学的意义 |
一、现象学和本体论的不同态度 |
二、澄清科学基础的可能性 |
注释 |
结语:胡塞尔哲学“第一次体系化”的成败得失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术语译名表 |
致谢 |
(6)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逻辑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真与意义的研究状况 |
1.1.1 传统形式逻辑境域下对真与意义探究 |
1.1.2 现代形式逻辑产生后对真与意义研究的突破 |
1.2 真与意义之争的现状 |
1.3 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研究状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总结 |
1.4 研究目的 |
1.5 难点及创新之处 |
1.6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真与意义的渊源 |
2.1 “truth”的含义——“真”与“真理” |
2.2 探究真的两种方式 |
2.3 真的渊源 |
2.3.1 亚里士多德认识论及其传统形式逻辑中的“真” |
2.3.2 现代形式逻辑中的“真” |
2.4 意义理论的渊源 |
2.4.1 弗雷格逻辑演算系统及理论的重要哲学意义 |
2.4.2 意义问题的提出 |
2.4.3 弗雷格的意义理论 |
2.4.4 弗雷格意义理论的核心 |
第三章 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 |
3.1 真与意义融合论——以戴维森成真条件意义理论为代表 |
3.1.1 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基础:塔尔斯基的真之语义论 |
3.1.2 戴维森成真条件意义理论的提出 |
3.1.3 给出自然语言中意义理论的困难 |
3.1.4 戴维森对自然语言中意义理论的构造 |
3.1.5 真与意义融合——显现于戴维森意义理论中的真理论 |
3.2 真与意义分离论——以达米特反实在论意义理论为代表 |
3.2.1 达米特反实在论意义理论的提出 |
3.2.2. 达米特反实在论意义理论的框架 |
3.2.3 达米特对戴维森成真条件意义理论的批驳 |
3.2.4 达米特反实在论意义理论的构造 |
3.2.5 真与意义分离——实质是对经典逻辑二值原则的拒斥 |
第四章 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探析 |
4.1 戴维森与达米特意义理论的争论焦点 |
4.1.1 争论点一:构建意义理论的出发点 |
4.1.2 争论点二:彻底解释与否 |
4.1.3 争论点三:对二值原则的态度 |
4.1.4 争论点四:核心概念的选择 |
4.2 争论的实质——对语句的真如何理解及是否坚持二值原则 |
4.2.1 对争论分歧点的分析 |
4.2.2 对争论焦点的分析 |
4.3 争论的根源探析 |
4.3.1 对“真”界定不清 |
4.3.2 逻辑基础的不同 |
第五章 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启迪 |
5.1 真是解决意义问题的有效途径 |
5.2 逻辑是哲学问题研究的基础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罗蒂与关系主义文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引言 当前文论界围绕"反本质主义"的讨论 |
第一章 "镜式"真理的破灭 |
第一节 罗蒂在中国的接受 |
第二节 语言与真理 |
一、语言:罗蒂反本质主义的逻辑起点 |
二、真理:一个赞词 |
第三节 被轻忽的理论资源 |
一、历史主义 |
二、浪漫主义 |
第二章 走向关系主义 |
第一节 关系主义的内涵 |
第二节 关系主义与相对主义 |
第三节 关系主义与结构主义 |
第四节 关系主义与总体性 |
第五节 关系主义与布迪厄 |
第六节 关系主义与块茎思维 |
第三章 洞见及盲点:关系主义视野下的文学理论 |
第一节 (文学)理论:一种新文类 |
一、理论的兴起 |
二、"反理论"的真相 |
三、"科学性"的魅惑 |
四、文学教育:岂能撇开理论 |
五、理论资源与中国问题 |
第二节 文学:消散的本质与多样的功能 |
第三节 意义的偶然及其隐患 |
一、转向:从认识论到解释学 |
二、文学阐释之争 |
第四节 经典启迪的推崇及对文化研究的偏见 |
第五节 重审文学史 |
第六节 文学批评:再描述 |
一 再描述的由来与含义 |
二 再描述的文本范例与演练 |
第四章 "文学文化"中的知识分子与认同 |
第一节 后形而上学时代的文学文化 |
第二节 知识分子:先锋不再的文化英雄 |
第三节 知识分子:反讽的自由主义者 |
第五章 政治维度:本质主义与关系主义的关捩点 |
第一节 伊格尔顿:为"本质主义"喝彩 |
第二节 没有乌托邦的日子怎么过 |
第三节 拉克劳与墨菲:反本质主义的激进政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论达米特反实在论的路径 ——对其意义理论的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 |
1.1 实在论问题的发展 |
1.2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当代纷争的焦点 |
二、达米特真理的语境介入 |
2.1 语形蕴涵真理 |
2.2 语用确证真理 |
2.3 语义构造真理 |
三、理解的知识理论 |
3.1 意义:对知识的理解 |
3.2 句法结构:对理解的规约 |
3.3 隐含知识:知识的归属 |
四、构造的意义理论 |
4.1 意义构造中的主体意向性 |
4.2 意义构造的实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达米特反实在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达米特的反实在论纲领 |
第一节 传统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疑难 |
一、构成物理世界的对象是什么? |
二、科学的理论实体是虚构的吗? |
三、可观察行为是内心状态的证据吗? |
四、传统反实在论的论证方式及其缺陷 |
第二节 达米特的新策略:从形而上学转向意义理论 |
一、从争论的对象类到争论的陈述类 |
二、对经典逻辑和二值原则的拒斥 |
三、一种新的研究纲领:语义反实在论 |
第二章 达米特反实在论思想的基础:数学直觉主义 |
第一节 数学柏拉图主义 |
第二节 数学直觉主义真之标准 |
第三节 区分典范的证明和示范的证明 |
第四节 数学直觉主义真之标准的扩展:知识、理解和意义 |
第三章 达米特关于"意义理论"的反实在论思想 |
第一节 指称理论的反实在论思想 |
一、单称表达式和复杂表达式 |
二、通名的涵义和指称 |
第二节 语力理论 |
第三节 语言能力理论的反实在论思想 |
一、意义理论是理解理论 |
二、涵义理论与语言能力的联系 |
第四章 达米特关于"时间"问题的反实在论思想 |
第一节 关于"时间"的实在论及其问题 |
一、"过去"和"将来"的实在论 |
二、"时间"的真实性 |
三、"时间"是什么? |
第二节 从"时间"转向"时态陈述" |
一、关于过去陈述的反实在论思想 |
二、关于将来陈述的反实在论思想 |
第五章 达米特反实在论思想的自我辩护策略 |
第一节 语义理论是意义理论的基础 |
第二节 "真"是语义理论的中心概念 |
第三节 断定的正确性就是"真" |
一、"真"与"真"的根据 |
二、"真"与演绎推理 |
第四节 推理规则辩护的自返性 |
第六章 达米特反实在论思想的预设 |
第一节 所有形而上学问题都是意义问题 |
第二节 意义理论的"认知"预设 |
一、"真"的可还原性 |
二、"真"的可获得性 |
第三节 "不可判定陈述"的存在预设 |
第四节 达米特哲学的特征 |
第七章 达米特反实在论思想的困境和改进方案 |
第一节 困境 |
一、本体论的困境 |
二、认识论的困境 |
第二节 改进方案 |
一、取消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截然二分 |
二、承认陈述的多样性和"证实"的相对性 |
三、意义标准的多元化和实用主义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10)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的认知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二、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认知转向的动因 |
1、当代反实在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
2、认知科学研究的外部推动 |
三、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认知转向的特征 |
1、意义表征的语境依赖性 |
2、意义证实的可操作性 |
3、意义解释的主体间性 |
4、意义理解的意向性 |
四、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认知转向的意义 |
1、促使当代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从对立走向相互渗透 |
2、加强了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解释哲学和分析哲学的沟通 |
3、为后现代主义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 |
4、拓展了意义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
五、结束语 |
六、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一场世纪之争——简论20世纪英美哲学中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潜在可选理论问题研究[D]. 顾益. 东南大学, 2017(02)
- [2]社会建构论与自然实在论的冲突和融合研究[D]. 庞双双.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06)
- [3]人性概念:乔姆斯基语言观和社会观的基础[D]. 陈文荣.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4]戴维森和达米特关于意义与真理理论之争的研究[D]. 谢佛荣. 南京大学, 2014(05)
- [5]现象学哲学作为严格的构造性科学体系 ——论胡塞尔的《观念》[D]. 钱立卿. 复旦大学, 2013(03)
- [6]真与意义的融合与分离之争的逻辑探究[D]. 郭建萍. 山西大学, 2012(01)
- [7]罗蒂与关系主义文论[D]. 王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8]论达米特反实在论的路径 ——对其意义理论的解析[D]. 行宇. 首都师范大学, 2011(08)
- [9]达米特反实在论思想研究[D]. 俞颖杰. 武汉大学, 2010(09)
- [10]当代反实在论意义理论的认知转向[D]. 赵雁林. 山西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