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道路无信号控制交叉口行车延误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邓霞[1](2021)在《信号交叉口右转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拥堵导致全球地面交通系统出现各种问题。由于新道路建设或扩建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智能交通系统(ITS)下的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对提高交通运营的效率和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时空综合优化起着优化交通管理方案、均衡交通流、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混合交通状况的日趋严重,右转交通也越来越被重视。如何对右转交通进行安全有效的控制,设置好右转专用车道和右转相位是保障交叉口交通运行畅通的关键之一。本文以典型四相位的十字型信号交叉口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右转车辆在直右混行车道与右转专用车道中的交通运行特性,基于空间优化原则和可变车道相关理论,提出了可变右转车道的设置方法,实现了右转车道的动态控制,弥补了交叉口固定转向车道导致右转或直行车道利用率不足的缺点,对提高进口车道利用率和信号控制效益,减少车辆排队长度和行车延误具有重要意义。并根据现有延误模型的适用性和优缺点,以及右转车道的设置条件,考虑不同进口道条件、不同直行右转交通的影响,建立了进口道车均延误模型,得到了不同交通条件下的车道属性改变阈值曲线,为可变右转车道设置提供依据。随后,简要介绍了右转相位的设置形式和注意事项,讨论了允许RTOR和禁止RTOR的优劣特点,详细分析了过街行人与右转机动车的交通运行特性,总结了可接受间隙理论、冲突理论和右转相位设置条件。通过建立人车系统模型,对右转相位设置判定提供了右转临界流量和配时方案依据。然后,通过右转专用车道通行能力和出口道通行能力分析,并进行算例计算,对右转相位设置条件提出了进一步要求,以获取更精准更全面的相位设置方案。最后,以武汉市白沙洲大道-八坦路的十字型信号交叉口作为研究对象,利用VISSIM仿真软件构建交通模型,对右转车道设置依据和右转相位设置条件进行仿真验证。通过评价分析对比方案,得到本文所研究的可变右转车道设置依据与右转相位设置条件对其适用的交叉口是有效的。
刘天阳[2](2021)在《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无信号交叉口主路左转交通流仿真建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叉口将道路互相连接起来构成网络,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车辆转向导致交叉口车流之间产生冲突、合流与分流,交叉口的交通特性较为复杂,成为制约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交通瓶颈。论文基于元胞自动机对无信号交叉口主路左转交通流进行深入研究,构建符合实际交通特征的交叉口模型,分析左转车辆驾驶员驾驶行为对交叉口交通流的影响,深入探究城市道路无信号交叉口交通流的运行机理,丰富无信号交叉口交通流理论研究,为提高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和安全性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如下:选择合适的无信号交叉口进行数据调查。分析所选交叉口的基本构成,通过视频拍摄对交叉口主路左转车辆驾驶员驾驶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实地数据采集对交叉口主路路段车辆速度、交叉口主路进口道车辆速度和交叉口主路交通量进行统计分析。为后面的模型建立提供数据支持。基于元胞自动机构建考虑不同类型驾驶员左转驾驶行为的无信号交叉口交通流模型。通过分析交叉口主路左转车辆通过交叉口时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将其分为保守型驾驶行为、稳重型驾驶行为和冒险型驾驶行为,对每种驾驶行为制定相应的车辆行驶规则。在不同驾驶行为条件下,对交叉口内主路左转车辆与主路交通流产生的冲突和延误进行分析。基于元胞自动机构建考虑左转车辆转向灯影响的无信号交叉口交通流模型。模型中制定了考虑转弯车辆转向灯因素的进口道车辆行驶规则,从交叉口进口道车辆平均行驶速度、车流密度和车流时空图三方面分析左转车辆转向灯开启位置距交叉口的距离对本车道以及相邻车道交通流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左转车流量较低时,保守型驾驶行为更有利于无信号交叉口交通流的运行;当左转车流量较高时,稳重型驾驶行为更有利于无信号交叉口交通流的运行。在到达无信号交叉口前,左转车辆提前开启转向灯为后方车辆提供变道信息,有利于提高交叉口进口道车流的通行效率;但是过早开启转向灯则会造成道路资源的浪费,同时降低相邻车道车流的通行效率,对相邻车道车辆的正常行驶产生较大影响;建议左转车辆在进口道距交叉口 70m~90m时开启左转向灯。
吴尉健[3](2020)在《考虑排放的环形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形交叉口是我国城市道路网中一种特殊的平面交叉口形式,在我国城市道路发展初期,该类交叉口普遍存在,且发挥积极作用。然而随着交通量的增长,其通行能力不足的缺点开始显现,越来越多的无信控环形交叉口成为城市交通网络的交通瓶颈。车辆在交叉口的拥堵使得交叉口区域产生大量的尾气污染,导致城市交通环境的日益恶化。在环形交叉口设置信号控制,是解决交叉口交通拥堵、污染严重问题的有效途径。基于此目的,本文对考虑排放的环形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首先,论文介绍环形交叉口在国内外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总结了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的三种常见方式,并分析三种信号控制方式的适用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环形交叉口信号配时做了着重分析。其次,结合VISSIM仿真软件和机动车比功率(Vehicle Specific Power,VSP)尾气排放模型搭建尾气仿真计算平台。通过该平台对一典型环形交叉口在不同交通条件下的通行能力和尾气排放量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从节能减排出发,为环形交叉口控制方式的甄选提供了参考依据。再次,兼顾机动车运行效率和环境效益,研究多目标模型优化方法,建立环形交叉口三种控制方式的多目标优化信号配时模型,通过NSGA-II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模型求解,运用基于熵权的TOPSIS法从所得解集中求得最优解。最后,选取一个环岛进行案例研究,对交叉口几何信息、不同时段车流量以及交叉口的信号配时等信息进行调查,考虑现状方案控制方案设置不佳的情况下,考虑到信号控制方式和信号配时方法两个方面,设计出四个信号控制优化方案,基于现状控制方式和配时方案,对比不同优化方案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考虑排放的环形交叉口信号优化模型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降低环形交叉口的车辆延误,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辆环形交叉口的尾气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
潘俊燕[4](2020)在《多路交叉口结构设计与信号控制方案优化》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速,所带来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逐渐突出。道路交叉口作为交通冲突的主要来源地,往往是城市路网交通流运行过程中的瓶颈所在。我国现有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多路交叉口由于受到社会、历史因素影响较多,其交通流向复杂、道路交角和转弯半径的设置不合理以及信号相位设置较多造成时间资源的浪费等严重影响到多路交叉口的有序高效运行,甚至造成整个路网的交通状况“瘫痪”,同时还会伴随着交通安全隐患。本文的研究内容基于多路交叉口的平面结构设计和信号配时,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研究:(1)提出了一种多路交叉口分散信号组织的方案。首先,调研收集了我国多个多路交叉口的交通组织状况和流量数据。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在多路交叉口各流向交通流量均衡情况下对传统五路交叉口进行服务水平分析。其次,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一种降低交叉口复杂程度的结构优化方法,引入“连接道路”。最后,对改进后的方案重新仿真分析,测试结果证明该方案可行,并且得到了最优的交叉口尺寸大小。(2)基于CTM的多路交叉口信号配时。首先,依据元胞传输模型的基本原理及模型,构建“五边形”五路交叉口CTM模型,然后,把最小延误时间作为目标函数,考虑红绿灯最短时间约束和相邻元胞传输关系约束等,构建基于CTM的配时方案优化模型,最后利用matlab平台对模型进行求解并进行案例分析,找到最优的各相位绿灯时间。(3)特殊情况方案分析。考虑到在实际路网中,由于某些不可控因素的出现,存在交叉口有进口道但无流量的情况。整体研究内容基于城市内某地点发生突发事件需要对车辆进行应急疏散的大背景下,以五路交叉口仅有两个进口道有交通流为例,考虑这种特殊情况的优化方案。沿用第三章提到的结构设计方案,但是对配时方案进行改善,得到了适用于仅有两个进口道有交通流的五路交叉口最优改善方案。本文提出的多路交叉口分散信号组织方案较传统五路交叉口相比,增加了车辆渠化引导,从而减小了车辆间的交通冲突;与多路交叉口环形交通组织相比,将环岛内逆时针单向交通组织调整为双向组织,缩短了进口道左转交通走行距离。测试结果表明,车辆以新提出的结构设计方案通过交叉口,所产生的延误时间相对较少,达到了改善交叉口运行状况的效果。
张成祥[5](2020)在《车联网环境下无信号交叉口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日常出行问题之一,拥堵会导致出行时间损失、污染排放增加和交通事故增多,其带来的经济损失已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5%8%。交叉口作为交通拥堵的关键节点,交通事故、行车延误、尾气排放多集中于此,如何对道路交叉口行有效地交通组织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关键措施之一。随着车联网的不断发展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本文应用车联网技术构建无信号交叉口系统,采用间隙穿行理论对车联网环境下无信号交叉口集中式优化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车联网技术、无信号交叉口可接受间隙理论、路权理论、高低车流进口道理论,构建无信号交叉口控制系统,制定车-路侧设备-中央控制中心信息交互策略,规划无信号交叉口优化控制流程。以无信号交叉口安全、通行高效为核心理念,设计三种适用于不同交叉口进口道的优化控制方法:(1)设计适用于交叉口低车流交汇的CV-LL(Connected Vehicles-Low Flows and Low Flows,CV-LL)优化控制模型,该方法构建以加速度、速度为变量的模型,通过优化加速度来影响车速诱导车辆安全且高效地穿行交叉口,并设计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2)设计适用于交叉口低车流与高车流交汇的CV-LH(Connected Vehicles-Low Flows and High Flows,CV-LH)优化控制模型,该方法通过调整高车流车头间隙,让低车流车辆可以以合适的车速互相穿行,并设计遗传算法求解该模型;(3)设计适用于交叉口高车流交汇的CV-HH(Connected Vehicles-High Flows and High Flows,CV-HH)优化控制模型,该方法通过车辆位置调整算法优化交叉口各进口道车辆车头间隙,使车辆间以最优车速安全且高效地穿行。最后设计三组试验,从排放、效率、安全、可靠性四方面科学建立综合评价函数S EF评价优化控制模型的有效性:(1)设计传统驾驶环境下的三组实际交叉口与车联网环境下使用三种优化控制模型的无信号交叉口的对比仿真实验来验证优化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先通过VISSIM仿真宁海线(海安县段)与兴龙路无信号交叉口、中新大道与方中街信号交叉口、中新大道与钟南街信号交叉口,然后通过VISSIM联合仿真车联网环境下应用优化控制方法的无信号交叉口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三种优化控制模型能提升交叉口总体效益,交叉口车辆排放、停车时间和延误由降低,平均车速、行程时间可靠性、安全性分别得到提升。(2)设计交叉口不同进口道流量下分别采取三种优化控制模型的对比仿真实验来界定控制方法流量界限,得出当各进口道流量在[100,1000](p cu/h)内时,选用CV-LL、CV-HH优化控制模型适宜;当交叉口有两进口道流量在[100,1000](pcu/h)内,其余进口道流量在[1000,1900](pcu/h)内时,选用CV-LH优化控制模型适宜;其他情况下选用CV-HH优化控制模型最佳。(3)设计本文提出的优化控制模型与已有优化控制方法的对比仿真实验来验证本文提出方法的优越性,发现本文提出CVHH优化控制模型实能提高交叉口总体运行效益,优于现有的类相位控制方法、SIs控制方法、速度控制方法。
董书洋[6](2020)在《智能网联纯电动自动驾驶车队交叉口最优逃逸通行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上的重要节点,也是易堵瓶颈点,多方向交通流的行驶轨迹在此处形成冲突点,交通状况复杂,车辆易发生冲突而带来安全隐患。车辆在避免冲突而调节行驶状态的过程中,会进行频繁的变速运动,不仅降低了交叉口处的通行效率,同时也消耗大量能源,并带来空气污染等负面效应。另一方面,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智能网联交通系统与自动驾驶技术为城市道路交叉口处的交通控制与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车路协同技术所提供的车车通信、车路通信技术,自动驾驶车辆能够利用交通系统中的丰富数据信息进行更为精确的控制,并组织为车辆队列的形式在道路上行驶,有效缩短车辆间距、减少车辆所受阻力,从而达到简化车辆控制、提高交通效率、节约能源与减少污染等目标,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本研究对智能网联环境下基于生物最优逃逸模型的纯电动自动驾驶车辆队列在交叉口处的通行过程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对国内外当前对交叉口处智能网联车辆队列的通行控制方法研究进行梳理。同时对生物界中猎物在遭遇捕食者并进行逃逸决策的过程进行分析,在理解猎物逃逸理论中各要素含义与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不同模式下的逃逸模型机理,并对猎物进行逃逸策略选择过程与车队在交叉口处通行过程的相似性进行分析,为本文所提出方法提供理论研究基础。此后将生物最优逃逸模型核心理念应用至交叉口处车队通行控制过程中,为城市道路交叉口处不同方向车队进行车队组划分与车队角色选择,以确定各通行时间重叠且行驶方向冲突的车队之间的相对角色(猎物或捕食者)。在此基础上,考虑车辆在通行过程中的能量消耗状况,构建车辆通行的最优化目标函数;并为角色判定为猎物的车队构建相应的单车策略计算模块,单车策略选择模块与车队策略选择模块。其中单车策略计算模块为车队中每辆车计算其行驶路径上可行目标位置处的两种通行策略,分别为在捕食者车队到达之前完成通行的逃逸策略与在捕食者通过后再到达并通行的不停车躲避策略;此后单车策略选择模块结合各可行策略的时间成本与能量消耗,选取综合指标最优的方案作为该车辆的通行方案;车队策略选择模块以各单车策略选择模块的反馈方案为基础,考虑各方案对前后车辆的影响,为车队确定最终的通行方案。在完成车队通行策略的确定后,为猎物车队的通行过程构建车辆行驶状态调节与车队行驶状态调节模块,以确保车辆准确按照所选策略进行调整。在以上通行控制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对实现该模型所需仿真环境、仿真模块功能划分与实现方法进行阐述,并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对交通仿真平台SUMO(Simulation of Urban MObility)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其交通控制接口与车队模块搭建本研究所需城市交叉口处交通控制平台,实现车队在最优逃逸策略下的通行决策与控制的仿真。在对本文所构建模型与交叉口处感应式信号控制模型以及无信号优先通行控制模型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对各模型调节下车辆队列在交叉口处的通行状态进行分析与比较。对交叉口处车辆队列通行过程中的行程时间、平均速度、停车次数、停车时间等交通效率指标以及车辆能量消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生物最优逃逸模型的车辆队列交叉口处最优逃逸通行控制方法能够明显提升车辆的通行速度,降低停车延误,并在行驶平均速度相近的情况下降低能量消耗,进而有效提升交叉口处交通效率,优化车辆通行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祝涛[7](2020)在《基于交通冲突的城市道路近距离交叉口交通安全分析及改善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节点,车流在交叉口处反复分流、合流及换道发生冲突,而近距离交叉口作为交叉口的特殊组合形式,在道路中承担过渡各交通流的重要作用。目前针对近距离交叉口的研究尚比较欠缺,已有研究大量集中在以道路情况为主的这一静态属性对冲突的影响,而缺乏流量、速度等动态属性对冲突的影响。本文以城市道路近距离交叉口为研究对象,旨在减少交通冲突带来的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及行车安全性,并通过仿真平台验证改善效果。本文首先定义了研究范围,从车速、车头时距、车流密度等交通流参数分析近距离交叉口交通运行特性,然后利用实测数据进行卡方拟合优度检验,计算冲突MAPE值,并对VISSIM软件和SSAM软件的主要参数阈值进行标定,在此条件上分析近距离交叉口交通冲突类型特征与区域特征,并计算近距离交叉口通行能力,为计算路段饱和度提供依据。其次对南岸区两个近距离交叉口组合开展交通调查,仿真后进行模型有效性检验,利用灰色关联模型计算交通冲突影响因素不同时段综合关联度,得出关联性较强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交叉口间距、V/C、车速、信号联动协调性、交通构成及车道数,分析各安全影响因素与交通冲突的关系并验证相关性,通过XGBoost计算得到各安全影响因素权重。随后建立近距离交叉口交通冲突强度模型,利用典型相关性分析交通冲突指标与交通运行指标的关系,量化近距离交叉口交通冲突时间强度阈值MTITC为5.5次/(辆·小时)。利用灰色聚类评估模型根据冲突程度划分出良好、轻度、中度、严重四个近距离交叉口危险等级。利用有序概率模型确定冲突严重性影响因素,用边际效应计算其方向及大小。再以不同的近距离交叉口组合类型为出发点,明确不同近距离交叉口实施不同改善方法,详细讲述各改善方法实施情况,错位交叉口组合和双T型交叉口组合采用左转右置渠化方法;混合型和双十字型交叉口组合采用排阵式交通控制方法,确定左转右置与排阵式交通控制各自适用条件。最后搭建仿真平台对南岸区不同类型交叉口组合进行仿真,利用相应改善方法进行实例验证,检验改善前后冲突状态,结果表明改善措施能有效缓解严重交通冲突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近距离交叉口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交通冲突强度模型能量化分析城市道路相邻交叉口交织段交通冲突状态,可用于查找城市路网相邻交叉口交通冲突严重路段,针对不同类型交叉口组合确定对应改善方法能有效提高近距离交叉口行车安全性,并且行车效率也有一定提升。
门玉宝[8](2020)在《许可相位条件下左转车辆行车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左转许可相位交叉口中,左转车辆与直行车辆、过街行人在时间和空间上仍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交通安全问题十分突出。虽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左转车辆应礼让直行车辆先行通过,实际上并不奏效,左转车辆往往存在着复杂多变的运动状态。因此,本文对左转许可相位交叉口左转车辆运动特性及从微观层次对左转行车安全展开了研究,研究内容如下:(1)使用无人机对西安市四个交叉口进行数据采集,利用视频分析软件George 2.1进行轨迹提取,作为基础数据。根据左转车辆与对向直行车辆相互作用时的行为表现,将左转车辆转弯行为分为三种模式:抢行模式、让行模式、无干扰模式。从单车辆行驶方向变化以及多车辆转弯位置聚类两方面,分析不同转弯行为模式下左转车辆轨迹分布规律,重点分析左转车辆与对向直行车辆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变化特性。(2)在分析左转车辆运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左转车辆行车安全分析方法。从车辆角度,选取行驶速度差、速度变化量、最大减速度三个反映单车辆速度变化的评价指标,构建基于熵权-Vague集复合物元的单车辆行车安全等级判定模型;从交叉口空间角度,将交叉口划分为三个区域段,选取速度变异系数、加速度标准差、急动度标准差三个反映区域段速度离散程度的评价指标,构建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区域段行车安全评估模型;使用所构建的模型对科技四路-团结南路交叉口进行左转车辆行车安全分析。(3)在对已有交通冲突指标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后侵入时间将直左冲突严重程度划分为四类:无冲突、轻微冲突、中等冲突、严重冲突。分析与直左冲突严重程度相关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构建直左冲突严重程度回归预测模型。模型结果表明:左转到达速度、转弯行为模式、信号阶段、平均车头间距及平均速度差对直左冲突严重程度具有显着影响,可用于预测给定条件下,直左冲突处于不同严重程度的概率。(4)根据左转许可相位交叉口内左转车辆运行特征及行车安全分析结果,提出交叉口行车安全改善措施。考虑机动车行驶轨迹、二次过街设施、左转导流线施化范围等因素,构建出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左转导向线模型;从交通管控阶段考虑,分别提出交叉口速度控制方法与相位优化方案,改善左转许可相位交叉口紊乱的行车环境,给相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孙春刚[9](2020)在《山地城市平面交叉口左转待行区建模及应用》文中提出随着城市交通拥堵加剧,平面交叉口是城市路网的重要节点,需着重优化,左转交通流是影响交叉口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优化左转待行区设置是提升效率的主要手段之一。山地城市平面交叉口条件有限,左转待行区设置更需精细化考虑。为了准确、科学地构建山地城市左转待行区模型,本文利用无人机高空视频采集优势,选取了多个典型山地城市平面交叉口进行左转车辆轨迹行为研究,主要从基于交叉口几何特性的待行区模型构建、基于无人机高空视频的左转微观轨迹数据的待行区模型构建、基于遗传算法的左转待行区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如下:(1)归纳总结了左转待行区设置的方法与条件,并分析了左转车流的运行特性。(2)基于交叉口几何特性的理论待行区模型构建。本文针对目前左转待行区相关研究未考虑山地城市车道窄、坡度大、部分交叉口畸形等几何特点的局限,为了明晰在实际应用中待行区“是否设置”、“如何设置”的问题,本文利用左转排队长度分析探讨了待行区是否设置的边界条件及待行区需要设置时的最短设置长度;基于冲突分析法明确了待行区设置安全间距,构建了左转待行区长度设置区间模型;结合仿真提炼出不同坡度下左转车辆通过冲突点时间变化特征,提出了当道路纵坡坡度超过-5%时对模型的修正方法;探讨了畸形交叉口、中央隔离带及车道属性对待行区设置影响。(3)基于车辆实际运行轨迹的待行区模型构建。本文首先通过无人机高空视频拍摄及数据处理工作,获取了一批具有山地城市特色的交叉口左转车流轨迹数据,通过轨迹特性分析与相关函数拟合分析,确定了单相指数衰减函数为车辆左转轨迹基本函数原型;然后通过交叉口几何特性,确定了起点、讫点、冲突限制点三个约束条件,对左转轨迹函数原型进行了标定,构建了以交叉口几何参数为自变量的车辆左转轨迹的函数模型;基于曲线线形识别法,确定了交叉口车辆左转轨迹由两段缓和曲线组成,根据缓和曲线公式,构建了关于左转待行区长度与半径的分段函数模型。(4)基于遗传算法的左转待行区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研究。本文针对前面章节构建的左转待行区模型,修正了HCM手册中的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并构建了以通行能力最大、平均延误最小、平均停车次数最少为目标,相位绿灯时间、信号周期为寻优参数的多目标求最优解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得最优解,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验证。为实现城市精细化管控、提高城市交叉口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提供支撑。最后,结合实例计算出了理论待行区模型和实际待行区模型的待行区长度,建立了VISSIM仿真模型,仿真运行结果显示理论待行区模型计算的待行区长度相较于现状待行区长度,平均每车延误下降了29.5%;实际待行区模型计算的待行区长度相较于理论待行区模型计算的待行区长度,平均每车延误下降了11.2%。
刘洋[10](2020)在《自动驾驶环境下交叉口“穿插式”通行模式及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动驾驶技术已成为智能交通发展的趋势,在自动驾驶环境下,基于车-车、车-路之间的双向信息交互,交叉口可无需信号灯控制,自动驾驶车辆之间能相互协调、相互穿插地通过交叉口。因此,如何设计安全、高效的面向自动驾驶车辆通行的交叉口通行模式和管控模型,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自动驾驶环境下的交叉口通行模式和控制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自动驾驶环境下交叉口通行模式基础问题研究。首先提出自动驾驶交叉口控制机制,分析“穿插式”通行模式的的控制机制;其次,将交叉口空间离散为等距网格并建立网格坐标方程,考虑车辆在交叉口内部的行驶轨迹,建立车辆轨迹边界方程。研究行驶轨迹与交叉口网格的映射函数,建立网格被车辆路径占用的时间方程。最后对交叉口机动车、行人之间的冲突进行分析,为后续冲突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2)基于自由转向车道的自动驾驶交叉口控制方法研究。设计交叉口自由转向车道,允许交叉口所有进口车道都能“左直右”通行,以到达交叉口所有车辆的车均延误最小为目标函数,以车辆进入交叉口的时刻和在交叉口内部的行驶路径为决策变量,建立面向自动驾驶交叉口交通控制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线性变换。模型引入换道惩罚项平衡车辆换道的负面影响,提出全局最优控制策略、基于滚动时间窗的先到先服务控制策略、基于滚动时间窗的全局最优控制策略,并对比三种策略的控制效益。为克服求解速度偏慢的问题,模型在使用AMPL(A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Languag)编译,使用CPLEX进行求解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动态步长的改进算法,并对改进算法的效率进行了验证。(3)自动驾驶交叉口行人过街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自动驾驶“行人摆渡车”的行人过街策略,过街行人需乘坐“行人摆渡车”,然后由“行人摆渡车”运送行人过街。在自动驾驶环境下,“行人摆渡车”可在交叉口内部来回穿梭。首先根据不同“行人摆渡车”的数量,建立“行人摆渡车”在交叉口内部来回穿行的最佳运行路径模型。在此基础上,以交叉口人均延误最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同时优化“行人摆渡车”和自动驾驶车辆进入交叉口最佳时刻的交叉口控制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对模型效益进行分析。在国家大力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和相关产业的背景下,本文针对自动驾驶环境下的交叉口通行模式和控制方法进行研究,设计和优化了自动驾驶环境下交叉口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方案,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城市自动驾驶测试区和示范区的建设,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城市道路无信号控制交叉口行车延误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道路无信号控制交叉口行车延误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信号交叉口右转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右转车道研究现状 |
1.2.2 右转相位研究现状 |
1.2.3 可接受间隙理论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3 论文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信号交叉口右转交通的基础理论 |
2.1 空间优化的目标与内容 |
2.1.1 空间优化的目标与原则 |
2.1.2 空间优化的内容 |
2.2 右转车道的设置 |
2.2.1 右转车道设置形式 |
2.2.2 右转专用车道设置定性分析 |
2.3 信号交叉口右转车辆交通特性与延误模型 |
2.3.1 右转车辆交通特性 |
2.3.2 信号交叉口延误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号交叉口可变右转车道设置方法研究 |
3.1 问题的提出与假设 |
3.1.1 问题的提出 |
3.1.2 假设条件 |
3.2 信号交叉口可变右转车道设置方案 |
3.2.1 交通条件 |
3.2.2 设施条件 |
3.2.3 可变右转车道开闭时间 |
3.3 信号交叉口可变右转车道设置依据 |
3.3.1 车道功能属性改变的阈值条件研究 |
3.3.2 三车道进口道可变右转车道设置依据 |
3.3.3 四车道进口道可变右转车道设置依据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号交叉口右转相位设置条件研究 |
4.1 概述 |
4.1.1 红灯时的右转控制 |
4.1.2 右转专用相位的设置形式 |
4.2 右转车与行人的冲突分析 |
4.2.1 冲突特性分析 |
4.2.2 行人过街特性 |
4.2.3 可穿越间隙 |
4.3 信号交叉口右转相位设置条件 |
4.3.1 判别条件与指标 |
4.3.2 人车延误分析 |
4.3.3 右转专用车道和出口道通行能力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分析与评价 |
5.1 案例背景 |
5.2 信号交叉口右转车道设置仿真评价 |
5.2.1 VISSIM仿真内容与过程 |
5.2.2 进口道右转车道设置仿真评价结果 |
5.2.3 信号交叉口右转相位设置仿真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2)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无信号交叉口主路左转交通流仿真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无信号交叉口研究现状 |
1.2.2 交叉口元胞自动机研究现状 |
1.2.3 路网元胞自动机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无信号交叉口数据采集与交通特征分析 |
2.1 无信号交叉口定义与分类 |
2.2 无信号交叉口选择 |
2.3 无信号交叉口数据采集 |
2.4 无信号交叉口交通特征分析 |
2.4.1 无信号T型交叉口冲突点分析 |
2.4.2 无信号T型交叉口车流运行优先等级 |
2.4.3 无信号T型交叉口驾驶行为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不同驾驶行为左转交通流模型构建 |
3.1 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及其演化机理 |
3.1.1 元胞自动机基本构成 |
3.1.2 元胞自动机跟驰模型 |
3.1.3 考虑理性激进换道行为的元胞自动机换道模型 |
3.1.4 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边界条件 |
3.1.5 交通流仿真中元胞自动机的优越性 |
3.2 交叉口元胞空间划分及路段车辆行驶规则 |
3.2.1 交叉口元胞空间划分 |
3.2.2 路段车辆行驶规则 |
3.3 不同驾驶行为类型下左转车辆行驶规则 |
3.3.1 驾驶行为类型及特征分析 |
3.3.2 保守型驾驶行为演化规则 |
3.3.3 稳重型驾驶行为演化规则 |
3.3.4 冒险型驾驶行为演化规则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驾驶行为左转交通流仿真分析 |
4.1 车辆冲突与延误数值模拟 |
4.1.1 交叉口车辆冲突 |
4.1.2 交叉口车辆延误 |
4.2 车流分布特征分析 |
4.3 交叉口车均冲突频次分析 |
4.4 交叉口车均延误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考虑转向灯因素的左转交通流仿真建模 |
5.1 考虑转向灯因素的左转交通流模型构建 |
5.1.1 转向路段转向灯换道规则 |
5.1.2 交叉口内车辆行驶规则 |
5.1.3 模型有效性验证 |
5.2 平均行驶速度数值模拟与分析 |
5.3 车流密度数值模拟与分析 |
5.4 车流分布特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考虑排放的环形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 |
1.2.2 机动车尾气排放模型 |
1.2.3 考虑排放的信号交叉口配时优化 |
1.2.4 研究现状中所存在的不足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特色与创新点 |
2 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基本介绍 |
2.1 环形交叉口的定义与构成 |
2.2 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方式 |
2.2.1 左转单独控制 |
2.2.2 单重信号控制 |
2.2.3 左转二次控制 |
2.3 环形交叉口信号配时 |
2.3.1 交叉口信号控制的主要参数 |
2.3.2 单重信号控制信号配时 |
2.3.3 左转二次控制信号配时 |
2.4 本章小结 |
3 环形交叉口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 |
3.1 机动车尾气仿真计算平台 |
3.1.1 基于VSP变量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模型 |
3.1.2 交通仿真软件VISSIM |
3.1.3 微观交通尾气仿真计算平台搭建 |
3.2 环形交叉口控制方式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 |
3.2.1 VISSIM环形交叉口仿真 |
3.2.2 方案设计 |
3.2.3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考虑排放的环形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 |
4.1 交叉口控制目标选取 |
4.1.1 交通信号控制评价指标概述 |
4.1.2 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模型 |
4.1.3 环形交叉口车辆延误模型 |
4.1.4 车辆排放模型 |
4.2 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多目标模型优化研究 |
4.2.1 多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的建立 |
4.2.2 基于NSGA-Ⅱ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模型 |
4.3 基于熵权TOPSIS法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评价 |
4.3.1 基于熵权的TOPSIS法 |
4.3.2 环形交叉口信号优化方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实例应用 |
5.1 研究对象与数据采集 |
5.1.1 道路条件调查 |
5.1.2 交叉口信号控制调查 |
5.1.3 交通流量的调查 |
5.1.4 交叉口现状问题及改善方法 |
5.2 信号配时优化方案设计 |
5.2.1 相位相序的设置 |
5.2.2 基本参数的计算 |
5.2.3 考虑排放的多目标配时优化 |
5.2.4 Webster法信号配时优化 |
5.3 仿真结果分析与评价 |
5.3.1 仿真建模 |
5.3.2 尾气排放优化结果对比 |
5.3.3 交通效益指标对比 |
5.4 多时段信号控制方案选择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多目标优化配时 nsga II 算法主程序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多路交叉口结构设计与信号控制方案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现有研究不足以及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交通设计与控制基本理论 |
2.1 平面交叉口主要形式 |
2.2 多路交叉口交通流线特征 |
2.3 多路交叉口交通冲突分析 |
2.4 交通流宏观基本图 |
2.5 交通信号控制方案适应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多路交叉口结构设计及流线组织研究 |
3.1 多路交叉口的几种常见形式 |
3.2 传统五路交叉口服务水平分析 |
3.2.1 传统设计方案 |
3.2.2 VISSIM实验设计 |
3.2.3 实验结果分析 |
3.3 五路交叉口结构优化设计方案 |
3.3.1 结构设计方案 |
3.3.2 VISSIM实验设计 |
3.3.3 实验结果分析 |
3.4 优化前后对比 |
3.5 各流向交通流不均衡时的可行性分析 |
3.5.1 案例一 |
3.5.2 案例二 |
3.5.3 案例三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CTM的多路交叉口信号配时研究 |
4.1 CTM基本原理及模型 |
4.2 “五边形”五路交叉口CTM模型构建 |
4.2.1 交叉口元胞划分 |
4.2.2 交叉口模型建立 |
4.3 基于CTM的配时方案优化模型 |
4.3.1 优化的目标函数 |
4.3.2 约束条件 |
4.3.3 算法求解 |
4.4 案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特殊情况方案探讨 |
5.1 传统五路交叉口服务水平分析 |
5.1.1 传统设计方案 |
5.1.2 VISSIM实验设计 |
5.1.3 实验结果分析 |
5.2 五路交叉口结构优化设计方案 |
5.2.1 优化方案一 |
5.2.2 优化方案二 |
5.3 三种方案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车联网环境下无信号交叉口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不足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 技术路线 |
2 无信号交叉口控制理论基础 |
2.1 传统无信号交叉口控制概述 |
2.1.1 无信号交叉口的几何特征 |
2.1.2 无信号交叉口分类 |
2.1.3 无信号交叉口的车辆运行特征 |
2.1.4 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规则 |
2.2 无信号交叉口基本理论 |
2.2.1 冲突理论 |
2.2.2 路权理论 |
2.2.3 可接受间隙理论 |
2.2.4 高低车流进口道理论 |
2.3 车联网环境下无信号交叉口理论 |
2.3.1 车联网环境下无信号交叉口技术体系 |
2.3.2 系统简化约定 |
2.4 本章小结 |
3 无信号交叉口优化控制模型 |
3.1 无信号交叉口控制系统 |
3.1.1 控制范围 |
3.1.2 控制系统 |
3.1.3 控制流程 |
3.2 车辆冲突预判 |
3.3 CV-LL优化控制模型 |
3.3.1 问题描述 |
3.3.2 优化控制模型 |
3.4 CV-LH优化控制模型 |
3.4.1 问题描述 |
3.4.2 优化控制模型 |
3.4.3 控制策略 |
3.5 CV-HH优化控制模型 |
3.5.1 问题描述 |
3.5.2 优化控制模型 |
3.6 基于遗传算法的CV-LL和 CV-LH优化控制模型求解 |
3.6.1 遗传算法简介 |
3.6.2 算法设计与分析 |
3.6.3 算法求解 |
3.7 本章小结 |
4 无信号交叉口优化控制模型仿真验证 |
4.1 仿真实验分析准备与处理 |
4.1.1 实验分析方案设计 |
4.1.2 综合评价函数设计 |
4.1.3 数据预处理设计 |
4.2 交通数据调查 |
4.2.1 静态交通数据 |
4.2.2 动态交通数据 |
4.3 实验仿真 |
4.3.1 传统驾驶环境下VISSIM仿真 |
4.3.2 车联网环境下VISSIM仿真 |
4.4 仿真实验对比分析 |
4.4.1 第一组仿真实验分析 |
4.4.2 第二组仿真实验分析 |
4.4.3 第三组仿真实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及研究成果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6)智能网联纯电动自动驾驶车队交叉口最优逃逸通行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能交通系统与自动驾驶 |
1.2.2 智能网联环境下车辆协同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
1.2.3 城市交叉口处车路协同通行控制方法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生物逃逸行为模式与车队通行控制类比分析 |
2.1 生物逃逸行为概述 |
2.2 经济逃逸模型 |
2.3 最优逃逸模型 |
2.4 车路协同系统与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辆体系结构 |
2.5 生物最优逃逸模型与交叉口处车队通行策略选择类比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生物最优逃逸模型的交叉口处车队通行控制方法 |
3.1 研究环境与假设 |
3.1.1 研究环境 |
3.1.2 研究对象与假设条件 |
3.2 两方向车队单车单点目标位置通行策略计算 |
3.2.1 两方向车队组队划分与相对角色判断 |
3.2.2 单车单点目标位置处初始状态关键信息确定 |
3.2.3 单车单点目标位置处Escape通行策略计算 |
3.2.4 单车单点目标位置处Remain通行策略计算 |
3.3 两方向车队单车到达路段通行策略选择 |
3.3.1 策略选择路段与可行目标位置选取 |
3.3.2 通行策略综合评价指标构建 |
3.3.3 单车策略选择 |
3.4 两方向车队通行策略选择 |
3.5 多方向车队通行策略选择 |
3.5.1 车队组划分与角色判断 |
3.5.2 车队组通行策略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车辆队列通行控制模型功能模块构建与仿真平台搭建 |
4.1 仿真环境描述 |
4.2 功能模块构建 |
4.2.1 单车通行策略计算与选择模块 |
4.2.2 车队通行策略计算与选择模块 |
4.2.3 智能网联环境下自动驾驶纯电动汽车车队组模块 |
4.2.4 智能网联环境下自动驾驶纯电动汽车车辆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实验验证与数据分析 |
5.1 交叉口处车辆队列最优逃逸通行控制模型仿真验证 |
5.1.1 仿真验证对比方案 |
5.1.2 仿真参数设置 |
5.2 仿真结果数据分析 |
5.2.1 车辆整体运行状况分析 |
5.2.2 各方向车辆运行状况分析 |
5.2.3 各权重组车队运行状况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作者简介、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7)基于交通冲突的城市道路近距离交叉口交通安全分析及改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现状总结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道路近距离交叉口交通运行特征分析 |
2.1 近距离交叉口概述 |
2.1.1 研究范围 |
2.1.2 类型 |
2.2 近距离交叉口交通特征分析 |
2.2.1 交通流特征分析 |
2.2.2 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
2.3 近距离交叉口冲突特征分析 |
2.3.1 参数标定 |
2.3.2 交通冲突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道路近距离交叉口交通调查及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
3.1 交通调查 |
3.1.1 交通调查及处理 |
3.1.2 模型有效性检验 |
3.2 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关联度分析 |
3.2.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
3.2.2 交通冲突影响因素关联度 |
3.3 交通冲突与安全影响因素的关系 |
3.3.1 影响因素取值范围标定 |
3.3.2 交叉口间距与交通冲突的关系 |
3.3.3 V/C与交通冲突的关系 |
3.3.4 车速与交通冲突的关系 |
3.3.5 信号联动协调性与交通冲突的关系 |
3.3.6 交通构成与交通冲突的关系 |
3.3.7 车道数及禁止换道线与交通冲突的关系 |
3.4 基于XGBoost的安全影响因素重要度 |
3.4.1 XGBoost简介 |
3.4.2 重要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道路近距离交叉口交通冲突强度分析 |
4.1 交通冲突技术 |
4.2 交通冲突强度基本概念 |
4.2.1 交通冲突空间强度 |
4.2.2 交通冲突时间强度 |
4.3 近距离交叉口交通冲突强度阈值判定 |
4.4 近距离交叉口危险等级划分建议值 |
4.4.1 灰色聚类评估模型 |
4.4.2 灰色聚类分析 |
4.4.3 危险等级划分 |
4.5 近距离交叉口交通冲突严重性分析 |
4.5.1 指标选取 |
4.5.2 交通冲突严重性判别 |
4.5.3 交通安全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道路近距离交叉口改善方法及案例分析 |
5.1 改善方法简介 |
5.1.1 空间优化法 |
5.1.2 时间优化法 |
5.1.3 改善方法的选取 |
5.2 左转车道右置 |
5.2.1 左转车道右置概念 |
5.2.2 适用性 |
5.2.3 左转右置设置办法 |
5.2.4 左转右置优点与不足 |
5.2.5 案例分析 |
5.3 排阵式交通控制 |
5.3.1 排阵式交通控制系统定义及原则 |
5.3.2 排阵区长度的选取 |
5.3.3 排阵式控制条件 |
5.3.4 排阵式交通控制优点与不足 |
5.3.5 案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
(8)许可相位条件下左转车辆行车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交叉口机动车运动特性研究 |
1.2.2 交叉口机动车行车安全研究 |
1.2.3 交叉口左转交通冲突研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与不足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础数据采集与处理 |
2.1 基础分析 |
2.1.1 左转车道设置 |
2.1.2 信号相位控制 |
2.2 数据采集 |
2.2.1 采集方法 |
2.2.2 采集时间 |
2.2.3 采集地点 |
2.3 数据处理 |
2.3.1 坐标定义与测量 |
2.3.2 摄像机标定 |
2.3.3 截面选取与参数定义 |
2.3.4 提取原则与软件操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左转车辆运动特性分析 |
3.1 左转车辆转弯行为 |
3.1.1 转弯行为定义 |
3.1.2 转弯行为分类 |
3.2 轨迹特性分析 |
3.2.1 轨迹空间分布特征 |
3.2.2 行驶方向特性分析 |
3.2.3 转弯位置聚类分析 |
3.3 速度特性分析 |
3.3.1 速度特性 |
3.3.2 加速度特性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基于运动特征的左转车辆行车安全分析方法 |
4.1 行车安全分析方法提出 |
4.2 面向车辆的行车安全等级分析模型 |
4.2.1 单车辆行车安全评价指标 |
4.2.2 基于熵权-Vague集复合物元安全等级模型构建 |
4.2.3 单车辆行车安全等级判定 |
4.3 面向交叉口空间的行车安全分析模型 |
4.3.1 区域段行车安全评价指标 |
4.3.2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区域段行车安全模型构建 |
4.3.3 区域段行车安全相对等级 |
4.4 左转车辆行车安全实例分析 |
4.4.1 速度变化规律分析 |
4.4.2 单车辆行车安全分析 |
4.4.3 区域段行车安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左转车辆与直行车辆冲突严重程度预测方法 |
5.1 冲突类型 |
5.1.1 基于行驶轨迹的冲突分析 |
5.1.2 基于冲突角度的冲突分析 |
5.2 冲突指标及影响因素 |
5.2.1 冲突指标概述 |
5.2.2 冲突指标选取 |
5.2.3 影响因素分析 |
5.3 冲突回归预测模型 |
5.3.1 模型构建 |
5.3.2 变量相关性分析 |
5.3.3 模型参数求解与检验 |
5.3.4 回归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5.3.5 模型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许可相位条件下左转交通安全优化 |
6.1 左转导向线几何设计 |
6.1.1 左转车辆轨迹模型 |
6.1.2 左转导向线设计 |
6.1.3 案例应用 |
6.2 交通管控措施 |
6.2.1 行车速度控制 |
6.2.2 相位优化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山地城市平面交叉口左转待行区建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背景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组织架构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待行区设置条件 |
2.1.1 几何条件 |
2.1.2 临界条件 |
2.2 待行区设置方法 |
2.2.1 渠化设计 |
2.2.2 信号控制设计 |
2.3 待行区仿真建模及评价指标 |
2.4 山地城市待行区研究框架探析 |
第三章 左转车流运行特性分析 |
3.1 平面交叉口左转车流特性分析 |
3.1.1 左转车流的冲突特性 |
3.1.2 左转车流对交叉口车流运行的影响 |
3.2 左转车流交通组织方法 |
3.2.1 左转车流在交叉口渠化中的设计 |
3.2.2 左转专用车道及信号相位的设置原则 |
3.3 左转待行区的概念及交通组织方法 |
3.3.1 左转待行区的概念 |
3.3.2 左转待行区的交通组织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左转待行区设置影响因素分析及建模 |
4.1 基于交叉口几何特性的理论待行区模型研究 |
4.1.1 车辆排队长度 |
4.1.2 安全距离 |
4.1.3 纵坡 |
4.1.4 中央隔离带及属性 |
4.1.5 不规则交叉口 |
4.2 基于车辆实际运行轨迹的待行区模型研究 |
4.2.1 基于无人机视频跟踪技术的车辆轨迹数据获取 |
4.2.2 车辆左转轨迹拟合函数分析 |
4.2.3 构建车辆实际运行轨迹的待行区模型 |
4.2.4 基于曲线线性识别法构建左转轨迹分段模型 |
4.2.5 基于左转轨迹分段函数的待行区模型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左转待行区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法研究 |
5.1 多目标函数模型分析 |
5.1.1 设置左转待行区前后车道通行能力变化研究 |
5.1.2 设置左转待行区前后车道延误变化研究 |
5.1.3 设置左转待行区前后车辆平均停车次数变化研究 |
5.2 约束条件设置研究 |
5.2.1 临界绿灯时间设置研究 |
5.2.2 临界周期时间设置研究 |
5.3 遗传算法 |
5.3.1 遗传算法基本流程 |
5.3.2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 |
5.4 案例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例分析及仿真 |
6.1 数据采集及处理 |
6.2 VISSIM微观仿真建模与对比分析 |
6.2.1 交叉口微观仿真建模 |
6.2.2 左转待行区模型计算 |
6.2.3 交通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1.1 主要结论 |
7.1.2 论文创新点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红黄路-紫荆路交叉口西进口道左转轨迹曲率数据表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自动驾驶环境下交叉口“穿插式”通行模式及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现实需求背景 |
1.2.2 理论需求背景 |
1.2.3 相关技术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自动驾驶环境下交叉口控制方法研究 |
1.4.2 研究现状评述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自动驾驶交叉口“穿插式”通行基础问题研究 |
2.1 自动驾驶交叉口控制机制 |
2.1.1 交通信号控制 |
2.1.2 让行规则 |
2.1.3 穿插式控制 |
2.2 自动驾驶交叉口空间分配 |
2.3 自动驾驶交叉口车辆通行轨迹 |
2.3.1 直线轨迹 |
2.3.2 曲线轨迹 |
2.4 行驶轨迹压与交叉口网格的映射 |
2.4.1 确定轨迹压过的网格 |
2.4.2 外边界投影降维法建立轨迹与网格的映射关系 |
2.4.3 计算轨迹上车辆驶入网格和驶出网格的时刻 |
2.5 自动驾驶交叉口冲突分析 |
2.5.1 机动车之间的冲突分析 |
2.5.2 机动车与行人的冲突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自由转向车道的交叉口控制方法研究 |
3.1 控制模型 |
3.1.1 基本模型 |
3.1.2 换道惩罚模型 |
3.1.3 控制策略 |
3.2 模型求解 |
3.2.1 模型中非线性约束线性化处理 |
3.2.2 改进算法 |
3.3 模型验证和案例分析 |
3.3.1 模型求解与效益分析 |
3.3.2 换道惩罚模型效益分析 |
3.3.3 改进算法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行人过街的自动驾驶交叉口控制方法 |
4.1 自动驾驶交叉口行人过街策略 |
4.2 基于“行人摆渡车”的过街模型 |
4.2.1 “行人摆渡车”路径优化模型 |
4.2.2 同时考虑行人过街与车辆通行的控制模型 |
4.2.3 优化步骤 |
4.3 模型验证和案例分析 |
4.3.1 单个摆渡车优化结果 |
4.3.2 多个摆渡车优化结果 |
4.3.3 模型对比与敏感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B AMPL部分主程序代码 |
四、城市道路无信号控制交叉口行车延误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信号交叉口右转控制策略研究[D]. 邓霞.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无信号交叉口主路左转交通流仿真建模研究[D]. 刘天阳.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3]考虑排放的环形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方法研究[D]. 吴尉健.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4]多路交叉口结构设计与信号控制方案优化[D]. 潘俊燕.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车联网环境下无信号交叉口控制方法研究[D]. 张成祥. 江苏大学, 2020(02)
- [6]智能网联纯电动自动驾驶车队交叉口最优逃逸通行控制方法研究[D]. 董书洋. 东南大学, 2020(01)
- [7]基于交通冲突的城市道路近距离交叉口交通安全分析及改善方法研究[D]. 祝涛.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许可相位条件下左转车辆行车安全研究[D]. 门玉宝. 长安大学, 2020(06)
- [9]山地城市平面交叉口左转待行区建模及应用[D]. 孙春刚.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10]自动驾驶环境下交叉口“穿插式”通行模式及控制方法研究[D]. 刘洋. 长沙理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