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运用通量法则的关键(论文文献综述)
陈铖[1](2019)在《高寒高海拔地区薄壁高墩混凝土抗裂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薄壁高墩是高寒高海拔地区大跨度桥梁墩柱的主要形式,其结构轻巧、节省材料、施工简便、受力稳定,因此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高寒高海拔地区低温干燥、日照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冻融交替频繁的特殊环境,薄壁高墩结构的开裂情况普遍发生且较为严重,这对结构的耐久性甚至安全性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研究高寒高海拔地区薄壁高墩混凝土抗裂及耐久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探究:一是高墩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性能的提升,在对高原气候环境、桥墩病害、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高寒高海拔地区气候环境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及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从而进一步在试验中采用引气技术、陶砂和SAP内养护技术及调整配合比参数来探究提升混凝土抗裂及耐久性的配合比优化方法;二是通过ANSYS对薄壁高墩结构在大温差及日照辐射下的温度效应进行有限元分析,进而从内外部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角度分析开裂成因,并相应地针对设计配筋及施工养护来提出预防薄壁高墩开裂的有效措施。试验部分以骨料级配设计的优选配合比为基准,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快速冻融循环试验、RCM法氯离子迁移试验、收缩性能测试、平板约束抗裂测试来模拟和评价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引气剂、内养护剂对高寒高海拔地区高墩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及自收缩率与水胶比呈较强的线性负相关作用,但干燥收缩随水胶比降低而减小;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形态效应及微集料效应对混凝土后期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发展有正面影响,能改善收缩抗裂性能;引气剂能引入独立封闭的微气孔,压汞法测试发现引气后孔隙率提高的同时孔径分布向小区间改善,孔隙结构合理因而抗冻性明显提升,抗裂性也有所改善;SAP的释水模式及陶砂的微泵效应使水化完全,同时保持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同时改善收缩和抗裂性能。综合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本文设计的粉煤灰、陶砂内养护剂、引气剂三掺的C35内养护高墩HPC能满足高寒高海拔地区薄壁高墩对混凝土强度及抗冻、抗裂的耐久性要求。同时,内养护混凝土的热力学性能相对优良,在昼夜温差及日照辐射作用下,薄壁高墩的温差极值及温度应力有所降低,对控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有正面效应。结合有限元模拟分析高墩混凝土开裂成因,环境温湿度的变化、日照辐射、水化热效应、新老节段浇筑的收缩差会导致薄壁高墩温度裂缝和收缩变形裂缝的发展,而合理配置水平箍筋及抗裂钢筋网、加温拌合用水及骨料、控制节段浇筑间隔时间及拆模时间、蓄热加温或蒸汽养护、主动预偏法控制垂直度等措施能有效预防或缓解薄壁高墩裂缝的发展。
于炜[2](2018)在《层化海洋上层混合参数化研究》文中提出上层海洋是海洋运动以及大气和海洋之间进行动量,热量和水气交换的主要场所。湍流引起的垂向动量、热量及物质的混合是上层海洋的重要物理过程。研究上层海洋的垂向湍流混合及其影响要素对海洋运动以及气候变化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垂向动量、热量及物质的混合系数是海洋动力数值模式中动量、热量及物质垂向混合强度的指标。由于海洋动力数值模式时空分辨率的限制,模式的空间网格和时间步长的精度不能分辨湍流尺度的运动,需要通过参数化方法将数值模式无法分辨的湍流运动用模式可以分辨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变量来表征。提出合理的参数化方案需要充分考虑海洋中影响湍流混合的物理过程。由表面重力波引起的斯托克斯漂流与局地涡度相互作用形成的朗缪尔环流引起的垂向垂向动量、热量传输效率远高于粘性剪切引起的动量和热量的传输效率,且影响深度可以达到表面长重力波长的量级。现有的大多数二阶湍封闭模型和垂向混合系数的参数化中对朗缪尔环流引起的垂向动量、热量及物质的混合影响还有待进一步改进。而且在最常用的垂向混合系数参数化MY2.5阶湍封闭模型中湍流雷诺应力方程中的压强应力协方差项只考虑了湍流能量在湍动能和粘性剪切的能量传输分配,却忽略了由外力矩造成的流体旋转和湍流浮力引起的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使得混合模型模拟的温度垂向分布,混合层深度,平均动量的垂向分布有较大的偏差。为克服这种由混合系数参数化的缺陷引起的数值模式模拟结果的偏差,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推导出一种改进的垂向涡粘性系数和垂向涡扩散系数的参数化表达式,该表达式是对原有的二阶k-?湍封闭模型的改进。该模型为两方程模型,包括了湍动能方程和湍流频率输运方程。本文在原有k-?湍封闭模型中的湍动能方程和湍流频率输运方程中加入朗缪尔湍流的影响。并且在湍流雷诺应力方程和湍流浮力通量方程中的压强-应力和压强-浮力协方差项参数化表达式中加入朗缪尔湍流影响后重新推导了垂向混合系数的表达式,使得改进的混合系数的推导考虑了更多的湍流物理过程。根据改进的二阶k-?湍封闭模型和垂向混合系数,在水平均匀且各向同性以及水平运动尺度远大于垂向运动尺度的情况下,建立了上层海洋的一维非定常混合运动的数值模型。在给定的不同驱动力和表面边界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了数值实验,对平均欧拉流场、平均温度场以及湍动能和湍动能分量垂向分布以及各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模拟。并将改进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大涡模拟结果以及其他二阶湍封闭模型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改进模型模拟结果与其他二阶湍封闭模型模拟结果之间的差异及改进模型的模拟结果相对于其他模型模拟结果的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二阶湍封闭模型相比,改进的模型不仅考虑了朗缪尔湍流的影响,推导垂向混合系数中稳定函数时采用了更合理的压强-应力和压强-浮力协方差项的参数化表达式使得湍流能量的再分配更合理,使得模拟的垂向混合强度、平均动量的垂向分布、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的垂向分布等结果与大涡模拟结果更加接近。用该数值模式对Papa水文观测站1961年至1962年的上层温度、混合层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模拟。选取1961年至1962年Papa水文站观测的海表面风应力和热通量以及温度和盐度的垂向分布观测数据作为表面驱动以及边界条件,模拟了该时间段Papa水文观测站的温度垂向分布和混合层深度随时间的变化,并将模拟的海表温度和混合层深度随时间的变化与该站观测的海表温度和混合层深度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能提高海表温度、混合层深度和垂向混合系数的模拟结果准确度,与其他二阶湍封闭模型相比,改进混合模型模拟结果与观测及大涡模拟的结果偏差更小。为研究压强-应力和压强-浮力协方差项中湍流浮力通量对海洋上层混合的影响,用包含了朗缪尔湍流影响的改进k-?二阶湍封闭模型在压强-应力和压强-浮力协方差项中有无湍流浮力通量的情况下进行了该项对混合影响的敏感性试验。在全球范围内选定四个典型区域进行了敏感性试验,这四个典型区域层结稳定度不相同。位于高纬度的研究区域浮力频率平方值大,且影响深度深,低纬度研究区域浮力频率平方最大值较小,且混合层深度浅。但是高纬度区域层结稳定度较小,尤其是冬季,而低纬度地区的层结稳定度较高。模拟结果显示:在有湍流浮力通量影响的情况下,垂向涡粘性系数发生微小改变,但仅在流速剪切较大的两个区域较为明显。垂向混合率的微小改变也能引起海洋总能量的模拟结果较大改变,尤其是在两个流速剪切影响大的区域。当垂向混合率降低,总能量减小,反之亦然。压强-应力和压强-浮力协方差参数化中有无湍流浮力通量项对垂向的平均速度分布和湍动能的垂向分布模拟结果影响很小。湍流浮力通量的考虑与否对于平均温度和盐度的模拟结果有较大的影响,考虑了湍流浮力通量模拟的温度和盐度的垂向分布与再分析资料偏差更小。将改进的k-?二阶湍封闭模型以及改进的垂向涡粘性系数和垂向涡扩散系数的表达式带入ROMS三维海洋模式的非线性垂向混合模块,用耦合的大气-海洋-海浪模式COAWST对西太平洋区域海洋动力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了改进的k-?二阶湍封闭模型垂向混合强度对台风过程和海温、混合层深度及Sverdrup输送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的k-?二阶湍封闭模型和垂向混合系数能够改进海表面温度和混合层深度的模拟结果,同时发现混合强度的大小能够影响Sverdrup输送,这是混合层以下的海洋地转运动遵循位涡守恒的原理。且改进的垂向混合系数对台风路径的模拟也有一定的改善。
石涛[3](2017)在《科学教育中声光学主题学习进阶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习进阶是近年来国际科学教育界研究的热门课题。自该概念首次提出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且研究侧重点逐渐由理论向实践过渡,美国科学教育界在借鉴学习进阶理论的基础上于2013年推出了新版科学课程标准。我国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在各自学科范围内进行学习进阶概念的研究,物理学科上的研究成果较多,针对各个主题和维度均有相应的研究,相对来说,在光学部分的研究仍然较少,且罕见与学习进阶理论相配套的测试问卷。有鉴于此,本课题选择小学科学到中学物理学科中的“声光学主题”这一主题内容,通过分析中美两国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科学教科书与人教版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基础上,构建出“声与机械波”、“光与电磁波”、“声光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三个维度的、1-12年级的学习进阶框架,涵盖进阶水平的划分、相应的学习表现,并以此为基础编制与该学习进阶框架相匹配的“声光学主题”进阶测试题,以山西省临汾市小学四年级、六年级、九年级到高三四个学段的194名学生为测试对象进行两次测试,以前测试的结果来修改测试问卷并进行第二次测试,不断完善测试问卷。本研究与测试基于两个问题展开,即中国相关教科书的编排顺序与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致性问题和“声光学主题”测试问卷的完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行使用的小学科学教科书与中学物理教科书在知识体系的编排上基本按照学生的认知发现模式,但是部分地方可以微调,另外,测试问卷可以被教师用来对学生的相关概念发展进行测试,也可以被研究人员用来继续开发相关的学习进阶,测试问卷可以在测试中不断修改与完善。
胡归[4](2017)在《构建主义视野中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教学思考》文中研究表明2017常州市教育学会学生学业水平监测高三物理中的一道试题考查了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原理,原题是高中物理课本上的一道练习题,学生一般比较容易用闭合导体一部份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来解释感生电流的产生。而颇难理解的是圆盘在转动时通过圆盘的磁通未变,通常把这个问题称为"通量法则佯谬"。本文从"学生学"和"老师教"二个角度提出个人的思考。
胡轶平[5](2016)在《基于现场检测的混凝土耐久性寿命预测方法及数据系统》文中研究指明从第一批钢筋混凝土构件问世以来,人们便开始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的研究,而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规模采用,耐久性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本文主要通过对大量已有研究成果的收集与分析,提出一种将实际工程与实验室研究结合起来的混凝土耐久性寿命预测方法——基于现场检测的混凝土耐久性寿命预测方法,并设计开发混凝土耐久性数据系统,致力于引导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破坏机理的不同,将混凝土耐久性分为5大领域。又根据影响因素是否与混凝土自身相关,明确将影响因素划分为内部因素(材料因素)和外部因素(环境因素)。提出以标准的试验方法为桥梁,分别研究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2.借鉴多重环境时间相似理论,提出基于现场检测的混凝土耐久性寿命预测方法。选取与待建混凝土环境相似的参照物,对参照物进行现场检测,并采用相同材料进行实验室加速试验,确定加速试验的加速因子,并将此加速因子用于对待建混凝土的寿命预测。3.通过对现场检测技术与实验室加速试验方法的分析比较,确定了现场检测与实验室加速试验的对应参数。通过对多重机理下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的分析,提出了一种交替循环试验方法,来作为多重机理下混凝土耐久性的标准试验方法。并对该方法的试验步骤进行了阐述。4.结合基于现场检测的混凝土耐久性寿命预测方法,开发混凝土耐久性数据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记录现场检测数据、标准快速试验数据及其他快速试验数据。该系统不仅能大大提高研究员对数据收集的效率,能够大大提高数据收集和管理效率,对今后耐久性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李申[6](2016)在《软启动永磁涡流联轴器的设计与参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对永磁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永磁涡流联轴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作为一种先进的传动装置,相比于其他传动装置,有许多优点,如软启动、过载保护、调速调矩、降低安装对中性等。但近年来相关的研究只对部分参数进行了分析,缺少全面性的探索,导体盘结构形式单一,也缺少安装误差的研究。本课题的主要工作是研究永磁涡流联轴器,全面分析多个参数,并探讨安装误差和散热问题。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并介绍了永磁涡流联轴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类型与基本结构。通过分析磁路和转矩的形成过程详细地说明了联轴器的工作过程。并针对7.5 kW的软启动永磁涡流联轴器进行了结构设计,主要包括联动机构的设计、转矩传递路径的选择以及整体结构的设计。其次使用ANSOFT仿真软件对永磁体参数和导体盘参数进行了详细地研究。永磁体参数主要包括永磁体材料、形状、占空比、数量、厚度以及内外径。永磁体的材料选择了钕铁硼N35,选定永磁体的形状为扇形结构,占空比考虑多种因素在7580%之间选择,数量为14,厚度在1618 mm内选定,内外径由转矩大小与其他空间结构共同决定。导体盘主要有四种结构类型,包括环状导体盘、条状导体盘、开槽导体盘以及开槽填充导体盘。本文对比分析了四种结构,确定了各自的优缺点,选择环状导体盘作为导体盘的结构。并对导体盘的厚度和内外径进行了仿真计算,导体盘厚度选择7 mm,导体盘内外径根据安装误差要求和传动轴的大小而定。最后分析了永磁涡流联轴器的安装误差,包括轴向间隙、径向距离和端面夹角。确定了轴向间隙可在25 mm之间进行调动,径向距离对传递转矩没有影响,端面夹角能够增加转矩大小,但在结构上会产生倾覆力矩,永磁涡流联轴器能够有效地承受安装误差。使用ANSOFT和ANSYS对联轴器的散热进行了联合仿真,得到7.5kW联轴器的自身结构能够满足散热要求的结论。对于较大功率型号,需要附加散热装置,本文对多种散热装置进行了介绍。本文得到了性能可靠的软启动永磁涡流联轴器,其研究方法以及结论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唐忠敏[7](2011)在《中学物理教学疑难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以及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涌现出很多老师们非常关心、甚至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疑难点,研究造成这些教学疑难的深层原因,放眼中学物理教学的提高与大学物理师范生的培养。本研究将中学物理教学疑难问题按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部分分别讨论。在全面掌握以上中学物理教学五个部分教学疑难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造成这些教学疑难的因素,为中学物理教学和本科院校师范生的培养提供策略建议。在收集资料方面,拟采取对全国知名的中学物理教学相关的五种期刊中涉及的教学疑难问题进行文献统计的方式进行。专题个案研究运用经典的物理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对产生中学物理教学疑难原因进行合理地归因。研究结论如下:一、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如下(文献统计项总数排序的前5位):(1)力学部分,存在的教学疑难主要有:摩擦力弹力相关(13.3%)、牛顿运动定律(10.0%)、机械振动问题(7.6%)、动量守恒定律(7.6%)、万有引力定律(6.8%);(2)热学部分,存在的教学疑难主要有:物态变化(22.5%)、物体的内能(10.5%)、分子的大小(9.9%)、分子热运动(7.5%)、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7.2%);(3)光学部分,存在的教学疑难主要有:光的折射(35%)、光的反射(18%)、光的直线传播(14%)、光的干涉(7%)、光的色散(6%);(4)电磁学部分(包含电学和磁学部分),存在的教学疑难主要有:电磁感应及其规律(14.5%)、闭合电路的分析(10.8%)、恒磁场(9.9%)、电动势电阻(8.2%)、电场的基本性质(5.4%);(5)原子物理学部分,存在的教学疑难主要有:光电效应(21.7%)、能级(13.8%)、核反应(12.9%)、原子结构(10.6%)、光的波粒二象性(9.7%)。还有个别文献也讨论过狭义相对论相关问题的教学疑难问题。二、产生中学物理教学疑难的原因,综合分析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有关物理知识点本身的复杂性、隐蔽性而引起教学疑难;(2)物理教师专业知识的储备不够造成教学疑难;(3)大多数物理教师对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实验操作不成功造成教学疑难;(4)物理教师的教学方式固化、单一,对知识点教学处理不当从而形成教学疑难;(5)有些物理知识点在中学物理教材或教辅资料上讲得比较少,缺少完整的说明,从而干扰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造成教学疑难。
钱振华[8](2010)在《电磁感应》文中提出一、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这一重大发现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从而开辟了电与磁之间关系研究的新领域,引导出一系列的新发现。其中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是继奥斯特的发现之后在电磁学领域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
周继芳,段志春[9](2009)在《有截面导体回路中通量法则的推广和应用》文中提出从功能关系出发,把线形导线所满足的通量法则推广到有截面导体的回路中,指出了应用有截面导体回路的通量法则时应注意的问题,并用有截面导体回路的通量法则成功解决了三个电磁感应佯谬问题.
王成[10](2008)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的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都呈几何级增长。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爆炸式的增长,对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具有海量性、生动形象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激发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大学物理作为理工科非物理专业学生必修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等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由于大学物理理论知识抽象难懂,大学物理实验受到课时、仪器等因素影响制约,不少学生逐渐地丧失了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一些学生还产生了大学物理学习困难的现象。针对上述状况,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中的物理资源高效地开展大学物理自主学习,提高自身大学物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课题主要进行了四方面的研究:首先,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这部分内容主要从大学物理知识的特点、学生学习的现状、社会发展的要求三个方面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的必要性;从网络教育蓬勃发展、互联网中有丰富的物理资源、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便捷交互方式与手段以及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四个方面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的可行性。其次,建构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的模式。笔者以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按照“我”为中心、交互和联系现实课堂教学的原则从学生的角度建构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的模式,并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特征。最后,给出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的实施方法及建议。结合第三章中提出的网络环境下人学物理自主学习的模式,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的学习两方面探讨了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大学物理时,应采取的具体方法,并结合目前学生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二、正确运用通量法则的关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确运用通量法则的关键(论文提纲范文)
(1)高寒高海拔地区薄壁高墩混凝土抗裂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寒高海拔地区桥用混凝土抗裂性能的研究现状 |
1.2.2 混凝土内养护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薄壁高墩温度效应问题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青藏高原地区的桥用混凝土现状调研 |
1.3.2 高寒高海拔地区混凝土制备及抗裂性能提升研究 |
1.3.3 高寒高海拔地区内养护剂改善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
1.3.4 薄壁高墩温度场及温度应力仿真分析 |
1.4 技术路线及创新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原材料性能与试验方法 |
2.1 高寒高海拔地区桥墩用混凝土原材料情况调研 |
2.2 原材料质量控制要求 |
2.3 试验原材料性能 |
2.3.1 水泥、粉煤灰及骨料 |
2.3.2 减水剂及引气剂 |
2.3.3 超强吸水树脂SAP |
2.3.4 免烧陶砂内养护剂 |
2.4 试验方法 |
2.4.1 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试验 |
2.4.2 抗氯离子渗透RCM法试验 |
2.4.3 抗冻试验 |
2.4.4 收缩性能试验 |
2.4.5 抗裂性能试验 |
第三章 高寒高海拔地区高墩HPC配合比优化及性能研究 |
3.1 高原气候环境及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 |
3.1.1 青藏高原地区的特殊气候环境 |
3.1.2 青藏高原地区高墩混凝土典型配合比调研 |
3.1.3 青藏高原地区高墩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
3.2 试验配合比优选及新拌混凝土力学性能 |
3.2.1 高寒高海拔地区C35 高墩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2.2 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3 陶砂及SAP内养护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高原氯盐环境下高墩HP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
3.3.1 氯离子侵蚀机理 |
3.3.2 试验数据分析 |
3.3.3 各因素对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3.4 高原冻融环境下高墩HPC抗冻性能研究 |
3.4.1 引气剂对高墩HPC抗冻性的影响 |
3.4.2 陶砂及SAP内养护剂对高墩HPC抗冻性的影响 |
3.4.3 冻融循环过程中高墩HPC的外观形貌 |
3.5 冻融环境下高墩HPC抗冻性的微观机理 |
3.5.1 冻融破坏机理 |
3.5.2 压汞法测试孔隙结构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寒高海拔地区高墩HPC抗裂性能提升研究 |
4.1 高寒高海拔地区桥墩HPC收缩变形性能研究 |
4.1.1 高寒高海拔地区桥墩HPC收缩变形机制 |
4.1.2 配合比参数对混凝土收缩变形性能的影响 |
4.1.3 内养护剂对混凝土收缩变形性能的影响 |
4.2 高寒高海拔地区桥墩HPC抗裂性能研究 |
4.2.1 常温下内养护剂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 |
4.2.2 低温下内养护剂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 |
4.3 高寒高海拔地区高墩HPC抗裂性能的微观分析 |
4.3.1 陶砂内养护剂限缩抗裂的原理 |
4.3.2 基于水化程度的内养护HPC陶砂掺量计算 |
4.3.3 SAP内养护剂对HPC内部相对湿度的影响 |
4.3.4 粉煤灰提升HPC耐久性的微观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寒高海拔地区薄壁高墩温度作用及开裂问题研究 |
5.1 薄壁高墩温度场与应力场分析理论 |
5.1.1 热分析控制方程 |
5.1.2 温度场的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5.1.3 温度效应的有限单元法 |
5.2 薄壁高墩混凝土的热力学参数 |
5.2.1 导热系数 |
5.2.2 比热容及线膨胀系数 |
5.2.3 水化热及绝热温升 |
5.3 高寒高海拔地区薄壁高墩有限元分析流程 |
5.3.1 工程背景 |
5.3.2 薄壁高墩热-应力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思路 |
5.3.3 有限元分析的计算条件及主要步骤 |
5.4 大温差及日照辐射下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特征 |
5.4.1 大温差及日照辐射下温度场特征 |
5.4.2 内养护混凝土温度场特征 |
5.4.3 大温差及日照辐射下温度应力特征 |
5.4.4 内养护混凝土温度应力特征 |
5.5 高寒高海拔地区薄壁高墩裂缝控制技术研究 |
5.5.1 薄壁高墩开裂成因分析 |
5.5.2 薄壁高墩裂缝控制的配筋设计 |
5.5.3 薄壁高墩裂缝控制的施工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2)层化海洋上层混合参数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上层海洋垂向混合系数参数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改进的混合数学模型 |
2.1 改进混合模型中的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 |
2.1.1 平均控制方程 |
2.1.2 湍动能方程和混合长方程 |
2.1.3 平均控制方程和湍流方程的边界条件 |
2.2 改进的垂向涡粘性系数和垂向涡扩散系数中稳定函数的推导 |
第3章 湍流浮力生成项对垂向混合影响的敏感性实验 |
3.1 全球浮力频率的时空分布及敏感区域的选取 |
3.2 数值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进模型与其他已有模型之间的对比 |
4.1 数值模拟与大涡模拟结果的对比 |
4.1.1 第一个实例 |
4.1.2 第二个实例 |
4.1.3 第三个实例 |
4.2 改进的混合模型模拟结果与OWS Papa观测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表面重力波修正的湍封闭模型对三维海洋运动及台风模拟的影响 |
5.1 海洋环流模式ROMS简介 |
5.1.1 模式控制方程组 |
5.1.2 边界条件 |
5.1.3 海洋模块ROMS坐标系统 |
5.1.4 地形跟随(σ)坐标下的控制方程 |
5.2 海浪模式SWAN介绍 |
5.2.1 海浪模式SWAN的控制方程 |
5.2.2 波能源(汇)项S_(tot)的计算 |
5.3 WRF模式简介 |
5.4 三维海洋模式计算结果及分析 |
5.4.1 敏感性实验及耦合方案设置 |
5.4.2 改进前与改进后的模型模拟结构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工作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6.2 工作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科学教育中声光学主题学习进阶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学习进阶的源起和定义 |
2.2 学习进阶的特点 |
2.3 学习进阶的要素 |
2.4 学习进阶的开发模式 |
2.5 学习进阶的实践价值 |
2.6 学习进阶研究现状 |
2.6.1 国外研究现状 |
2.6.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与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过程 |
4 声光学主题学习进阶建构 |
4.1 美国新版科学课程标准对相关知识的规定及其特征分析 |
4.2 我国课程标准对于相关知识的解读 |
4.2.1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相关知识的解读 |
4.2.2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相关知识的解读 |
4.2.3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相关知识的解读 |
4.3 教科书中对“声光学主题”相关知识的编排 |
4.3.1 小学科学教科书相关知识点梳理 |
4.3.2 义务教育物理教科书相关知识点梳理 |
4.3.3 高中物理教科书相关知识点梳理 |
4.4 相关概念内容体系的建构 |
4.5“声光学主题”学习进阶模型 |
4.6 评价工具的开发 |
5 声光学主题学习进阶的测试 |
5.1 测试对象 |
5.2 测试过程 |
5.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4 测试卷的完善 |
6 研究结论与思考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思考 |
6.3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问卷编制细目表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5)基于现场检测的混凝土耐久性寿命预测方法及数据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混凝土耐久性的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 |
2.1 破坏机理 |
2.1.1 碳化作用 |
2.1.2 氯离子侵蚀 |
2.1.3 冻融破坏 |
2.1.4 碱-集料反应 |
2.1.5 硫酸盐侵蚀 |
2.2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内部因素 |
2.2.1 水胶比 |
2.2.2 水泥用量 |
2.2.3 外加剂 |
2.2.4 掺合料 |
2.3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外部因素 |
2.3.1 温度 |
2.3.2 湿度 |
2.3.3 浓度 |
2.3.4 干湿循环 |
2.3.5 荷载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寿命预测方法 |
3.1 模型反演法预测碳化作用下混凝土的寿命 |
3.1.1 已有的碳化深度模型 |
3.1.2 碳化模型对比 |
3.2 METS方法 |
3.2.1 METS方法的主要步骤 |
3.2.2 METS方法的评价 |
3.3 基于现场检测的寿命预测方法 |
3.3.1 基于现场检测的寿命预测方法 |
3.3.2 参照物及劣化参数的选取 |
3.4 寿命预测实例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加速试验与现场检测 |
4.1 加速试验方法标准 |
4.1.1 单重机理下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与主要指标 |
4.1.2 多重机理下试验标准的建立 |
4.1.3 多重机理下标准试验建议方案 |
4.2 现场检测 |
4.2.1 耐久性损伤检测 |
4.2.2 环境记录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混凝土耐久性数据系统 |
5.1 总体设计 |
5.2 系统实现与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6)软启动永磁涡流联轴器的设计与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永磁涡流联轴器概述 |
1.2.1 永磁涡流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及优点 |
1.2.2 永磁涡流耦合器的种类 |
1.3 永磁涡流联轴器的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5 关键技术 |
2 结构设计与理论计算 |
2.1 永磁涡流联轴器的基本结构与磁路分析 |
2.2 麦克斯韦方程组 |
2.2.1 高斯电场定律 |
2.2.2 高斯磁场定律 |
2.2.3 法拉第定律 |
2.2.4 安培-麦克斯韦定律 |
2.3 等效磁路法计算转矩大小 |
2.4 软启动型永磁涡流联轴器的结构设计 |
2.4.1 联动结构的设计 |
2.4.2 转矩传递路径的设计 |
2.4.3 整体结构的确定 |
2.5 本章总结 |
3 软启动永磁涡流联轴器的参数研究 |
3.1 Ansoft Maxwell软件介绍 |
3.2 永磁体盘的设计 |
3.2.1 永磁体材料分析 |
3.2.2 永磁体的形状 |
3.2.3 永磁体的数量和占空比 |
3.2.4 永磁体内外径 |
3.2.5 永磁体的厚度 |
3.3 导体盘参数分析 |
3.3.1 环状铜盘 |
3.3.2 条状导体 |
3.3.3 开槽的导体盘 |
3.3.4 开槽铜盘填充导磁体 |
3.3.5 导磁体厚度 |
3.4 气隙大小与转速差大小的影响 |
3.5 本章总结 |
4 软启动永磁体涡流联轴器的安装误差与散热 |
4.1 安装误差 |
4.1.1 轴向间距 |
4.1.2 径向轴间距 |
4.1.3 端面夹角 |
4.2 转速差的确定 |
4.3 散热分析 |
4.3.1 热源的确定与散热路径的分析 |
4.3.2 永磁涡流联轴器的联合仿真 |
4.3.3 散热方式的分析 |
4.4 本章总结 |
5 总结 |
5.1 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7)中学物理教学疑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中学物理教学疑难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
2.2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及其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启示 |
2.2.1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 |
2.2.2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启示 |
第3章 中学物理教学疑难问题的研究 |
3.1 研究一:中学物理疑难问题的文献统计研究 |
3.1.1 统计的主要文献 |
3.1.2 统计维度选取及缘由 |
3.1.3 各期刊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
3.1.4 统计结果与在线网络问卷调查结果相关性检验 |
3.1.5 中学物理教学疑难问题文献统计研究结论及分析 |
3.2 研究二:中学物理教学中典型疑难问题研究 |
3.2.1 力学中典型的教学疑难问题案例分析 |
3.2.2 热学中典型的教学疑难问题案例分析 |
3.2.3 电磁学中典型的教学疑难问题案例分析 |
3.2.4 光学中典型的教学疑难问题案例分析 |
3.2.5 中学物理中典型疑难问题的研究结论 |
第4章 总的结论与反思 |
4.1 总的结论 |
4.2 建议 |
4.2.1 关于现阶段中学物理教师的教学 |
4.2.2 关于教师的继续教育 |
4.2.3 关于师范生的教育 |
第5章 本研究有待改进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电磁感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
二、电磁感应定律 |
1. 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 |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三、动生电动势与感生电动势 |
四、例题分析 |
(10)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有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网络环境 |
1.2.2 自主学习 |
1.2.3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物理自主学习 |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1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 |
1.3.2 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研究的意义 |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1.4.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1 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
2.1.1 大学物理知识特点呼唤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物理自主学习 |
2.1.2 学生学习现状呼唤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物理自主学习 |
2.1.3 社会的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大学物理学习模式 |
2.2 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的可行性 |
2.2.1 网络教育蓬勃发展 |
2.2.2 互联网中丰富的物理资源 |
2.2.3 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便捷交互方式与手段 |
2.2.4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开展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心基础 |
第3章 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模式的建构 |
3.1 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 |
3.1.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1.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3.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2 建构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模式的原则 |
3.2.1 “我”为中心的原则 |
3.2.2 交互的原则 |
3.2.3 联系现实课堂教学的原则 |
3.3 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的模式 |
3.4 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特征 |
3.4.1 以计算机网络为学习平台 |
3.4.2 结合大学物理知识特点 |
3.4.3 强调学生的自主意识 |
3.4.4 注重交流互动 |
3.4.5 注意与外界现实环境相联系 |
第4章 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的实施及建议 |
4.1 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理论知识的自主学习 |
4.1.1 设置学习目标 |
4.1.2 制定学习策略 |
4.2 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实验的自主学习 |
4.2.1 设置学习目标 |
4.2.2 制定学习策略 |
4.2.3 网上虚拟实验操作步骤 |
4.3 建议 |
4.3.1 学生应熟练掌握各种信息技能和技巧 |
4.3.2 学生应不断增强自我监控的能力 |
4.3.3 教师应引导学生科学地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物理自主学习 |
4.3.4 丰富提高网络中大学物理学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4.3.5 完善网上大学物理虚拟实验平台 |
4.3.6 建立有效的监控和信息反馈机制 |
4.3.7 改善网络环境 |
第5章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正确运用通量法则的关键(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寒高海拔地区薄壁高墩混凝土抗裂技术研究[D]. 陈铖. 东南大学, 2019(05)
- [2]层化海洋上层混合参数化研究[D]. 于炜.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8(08)
- [3]科学教育中声光学主题学习进阶的实证研究[D]. 石涛.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3)
- [4]构建主义视野中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教学思考[J]. 胡归. 湖南中学物理, 2017(04)
- [5]基于现场检测的混凝土耐久性寿命预测方法及数据系统[D]. 胡轶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9)
- [6]软启动永磁涡流联轴器的设计与参数研究[D]. 李申. 郑州大学, 2016(02)
- [7]中学物理教学疑难问题研究[D]. 唐忠敏. 西南大学, 2011(09)
- [8]电磁感应[J]. 钱振华. 物理教学, 2010(12)
- [9]有截面导体回路中通量法则的推广和应用[J]. 周继芳,段志春. 宜宾学院学报, 2009(06)
- [10]网络环境下大学物理自主学习的研究[D]. 王成. 陕西师范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