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指之劳 生死攸关(论文文献综述)
游启明[1](2020)在《“群体性崛起”背景下霸权国的威胁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群体性"崛起背景下,霸权国的利益与崛起国的行为是决定霸权国威胁评估的核心变量。既有研究聚焦于"个体性崛起"背景下霸权国与崛起国互动,却忽视了面对多个崛起国的"群体性"崛起时,霸权国如何评估战略威胁从而选取最大威胁者的问题。霸权国的威胁评估要经历三个战略阶段:首先,霸权国会对自身的利益按重要性进行排序;其次,识别崛起国的行为;最后,霸权国会把第一阶段所划定的利益与第二阶段识别的行为进行对比,将严重危害自身利益的崛起国视为主要威胁者。一战前英国维护霸权地位的威胁评估的案例,揭示了把霸权国的利益与崛起国的行为作为霸权国威胁评估的核心变量,不仅有利于国际关系理论的积累性研究;也有助于在特朗普政府将中国视作战略竞争对手背景下,映照中国强国复兴战略的实践。
胡贝克[2](2020)在《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文中提出伦理是人际关系的产物,伦理学是研究人的道德行为的学问,而文学伦理学批评则是伦理学视角下进行文学批评的方法。文学和伦理学对人的共同关注构成了两个学科的交叉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新模式。以伦理为批评视角的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旨在通过文本中道德人物面对利益采取的道德行为及其后果,折射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对伦理的认知和道德行为的选择,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文学的“德治”支持,并在为惊悚小说正名的同时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文学的学术研究。维多利亚时期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探讨惊悚小说如何通过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及其利益不受侵害的伦理叙事形成其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该选题研究重在小说人物的善恶行为及其相应后果所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伦理学“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观点和以人的行为后果论善恶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观点,阐释其揭露和抨击维多利亚时期社会阴暗面的社会批判和人的本质弱点批判精神,探讨其伦理取向对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的德治借鉴意义及其对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促进作用。该选题研究以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为认知视角,将惊悚小说置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背景下,从相关伦理学观点出发,探讨人的善恶行为根源和善恶评价准则,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以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为伦理叙事对象而形成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将小说人物置于具体社会环境中分析其伦理取向以及人在本质上存在的弱点;既肯定了惊悚小说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积极意义,同时又找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论文除绪论和结论部分外,在主体部分对维多利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总体论述基础上,分别从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利益形成的人际伦理、性别伦理、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三个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并借助相关文学理论分析了惊悚小说作品形式的创新和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生成机制。绪论分别对研究问题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况、研究内容及其意义与方法、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框架做了陈述与论证。选题研究认为,惊悚小说的兴起与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背景、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形成、大众读者和专业作家群体的形成、西方伦理学发展史及其现代转向、其他类型小说对惊悚小说的影响具有直接关系。该选题研究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出发,探讨了惊悚小说作品中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物的人性和以“反主流伦理”思维模式下惊悚小说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探讨了该选题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教诲意义和促进当代大众文化时代通俗文学发展与批评的学术意义。第一章分别从贵族阶级伦理和中产阶级的焦虑、性别伦理与职业精英伦理叙事、惊悚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三个方面入手,从总体上论述了惊悚小说的基本伦理取向。研究结果发现,惊悚小说的“反主流”伦理叙事体现出马基雅维里“趋利避害”的人的本质论和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以后果论善恶的价值判断准则,而惊悚小说作品中崇尚的“善”仅聚焦于特定社会阶层的范畴内,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人类幸福论”的伦理学观相去甚远。第二章分别从财产与伦理、惊悚小说的利益关系叙事、小说的私有财产观三个方面论证了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基于新贵族和中产阶级所崇尚的伦理价值观。研究结果表明,惊悚小说通过不同作品、从不同角度、以“悬疑”和“惊悚”为主要艺术形式,揭示出新贵族和中产阶级对财产和地位的文化焦虑;小说对人物基于贵族财产的道德行为书写形象化地表达出惊悚小说对善恶的判断,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第三章从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取向对维持贵族阶级伦理秩序的意义。在分析性别伦理起源的基础上,该议题研究以作品中不同类型的性别人物为例,揭示出贵族阶级男性至上的传统性别伦理取向,论述了男权社会中性别伦理的非公平性,结论是:“性”的差异位于生理的自然属性层面,“性别”则属于社会文化范畴,后者是惊悚小说性别伦理叙事所关注的主要层面;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既有神学伦理学的根源,又有历史和经济的影响因素;作品中男性人物的身份决定家庭财产所有权的性别伦理叙事印证了恩格斯基于家庭关系的性别伦理观;而性别越界现象的性别伦理叙事则体现出惊悚小说的“反传统”态度,表达出惊悚小说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伦理取向。第四章分析了维多利亚时期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背景下惊悚小说对法律精英和医学精英维护社会公正的职业伦理取向。惊悚小说既从正面肯定了其维护社会公正的积极作用,又从反面讽刺和抨击了其违背职业伦理及其对社会公正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以逆向思维的方式批判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所谓的“崇尚法治”和“崇尚科学”的理念,进而构建起惊悚小说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第五章从惊悚小说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层面论述了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的创新及其逆主流传统的伦理取向内涵创新。研究中发现,“悬疑”和“惊悚”是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在形式层面创新的集中体现。此外,故事人物同时又是故事叙述者的叙事方式、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独特性和小说开篇对主题思想的直白表述方式等也均为惊悚小说在作品形式层面的创新;与现实传统伦理观相悖的思维模式和叙事模式形成的深层内涵以及“行善者”与“作恶者”并非泾渭分明的“模糊地带”,体现出惊悚小说在人性反思的内容层面上的创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理论和皮亚杰的结构主义方法论是惊悚小说作品研究的有力支柱:前者揭示出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的伦理互映关系;后者从惊悚小说文本的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出发,阐释了该类型小说通过不同“类别”的小说人物划分开始,最终形成了惊悚小说文本与现实世界在伦理层面上的整体性。形式创新形成了该类型小说的文艺美学价值,而深刻的伦理思想内涵则构成了政治伦理的美学价值。新颖的文本形式与伦理内涵的独特表达方式相结合是形成惊悚小说伦理取向的决定性因素。结论部分在各章分别就不同层面的伦理取向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惊悚小说基于贵族阶级和中产阶级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伦理取向虽然与主流伦理相悖,但在法制基础上构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人和睦相处、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出惊悚小说对构建和谐社会而形成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教化作用。该结论从伦理层面推翻了早期批评界对惊悚小说的负面评价,形成了促进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小说的发展与研究的学术意义,同时又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形成了以史为鉴的社会实践意义。惊悚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中发现,艾布拉姆斯将“文本”与“世界”设定为单向关系是有一定缺陷的,在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两者的关系应是双向的,因而对其做了修正,其修正的意义在于惊悚小说创作源于维多利亚现实世界,而后又以作品的文本形式影响现实世界。该选题研究在充分肯定惊悚小说伦理取向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时,发现惊悚小说又存在某些层面上的局限性:第一,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视而不见,而仅将特定社会阶层作为其伦理反思的场域,其维护的也仅是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伦理秩序和利益,对构建人类和谐社会而言具有一定局限性;第二,惊悚小说对贵族财产的来源描写甚少,似乎这个特定社会阶层的财产都是以合法手段获得的;第三,惊悚小说的幸福观并非出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而是局限于特定的社会阶层内,这与亚里士多德的“最高善”幸福观相去甚远,因而在伦理的普遍性层面上形成了惊悚小说幸福观的局限性。尽管维多利亚惊悚小说存在这些局限性,但总体而论,惊悚小说中惩恶扬善、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取向的正向价值还是其主要层面。
郝文武[3](2020)在《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的本体论和时代性意义》文中指出劳动是人类创造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和精神文化财富的源泉,学习、掌握劳动所需的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是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和政治的基本规范。马克思主义的劳动教育既有劳动创造人的本体论意义,也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现代生产发展的时代性意义,还有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和政治的综合性意义。
李晨阳[4](2020)在《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日根据地的英模是顺应抗日战争的历史大势、得益于中共的塑造培养而大规模涌现的时代典型,他们具有着无私忘我、不辞艰险的精神品质,坚持为人民利益而斗争的价值导向,是令人敬佩的最可爱的人。抗日英模的出现,对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一方面可以展现人民英雄的丰功伟绩、积淀典型人物宣教的重要经验、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另一方面更加有利于英模文化史以及抗日战争史的丰富研究,丰富抗日胜利的影响动因,提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研究的新视角,以及拓宽中华人民共合国史的研究新思路。抗日战争的爆发是抗日英模诞生的直接动因,面对这场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战争,中国人民在领土不断沦丧、悲观情绪蔓延的情形下通过不断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功的开辟了敌后战场,英模人物的出现可以起到稳定人心、增加斗志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抗日战争的进一步发展,更深层次的社会变革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成为抗日英模诞生的根本动因。为了更好的宣传教育抗日英模,中共在学习借鉴苏联革命英雄主义、功勋奖章制度及自身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宣教模式,并进一步体现出伴随抗日战争而不断发展的初始阶段、发展阶段、丰富阶段为主要特征的阶段特征。在对于抗日英模进行宣教的过程中,中共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塑造出完备的英模宣教的制度体系。首先,中共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塑造出符合时代条件的战斗英模、劳动英模、国际友人、爱国华侨的人物谱系,并具有特殊的类别和等级划分,进而体现出贫苦的家庭出身、鲜明的党员角色、多重的身份特征、平民英模比例的鲜明特征。其次,为了服务于抗日战争的主要目标,中共划分出针对根据地、国统区、敌占区三个地区的不同宣教对象,构成了以缅怀与悼念、表彰英勇斗志、宣传劳动事迹和工作成绩的宣教内容。此外,在具体形式上,中共结合中国古代经验、苏联经验、土地革命时期的经验创造出以表彰优抚、新闻报刊、文学艺术、题词标语、会议运动为主要特征的宣教形式,并进而构造出以党政宣传教育机构、文艺机构、报刊机构、党校及培训机构为主的组织基础,以评选制度和奖励制度为基础为主的制度基础。抗日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华儿女的全民战争,抗日英模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对于抗日英模的大规模宣传教育,其重要性体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改革与建设过程的方方面面。此外,其现实作用体现在英模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历史传承、党的领导的鲜明导向、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因此,对于抗日根据英模宣教的研究既有着历史意义也有着现实意义,既存在学理价值也存在政治价值,既是一项广大青年的思想洗礼又是一项爱国主义的政治教化,回顾和重温那艰苦的抗日岁月,缅怀用鲜血和生命铸就胜利的英雄是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代人始终努力的方向。
吕毅[5](2019)在《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之列,并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新形势对高校党的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高校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不论是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召开,习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系列重要论述。此后,教育部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制度和文件陆续推出:2017年2月出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2017年3月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2017年12月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8年5月发布《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2018年10月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做出了系列规范。其中对于高校党支部的任务作出了明确要求,即“保证监督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教学科研管理各项任务完成。”可见,从保证党对高校的领导角度,高校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发挥重要作用。本科学生党支部是以本科大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党支部,集中了高校优秀青年学生代表,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时代特征。本科学生党支部对上是具有落实校、院党委关于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总体部署和要求的职责;对下则是围绕思想教育、宣传鼓舞、发动凝聚、团结帮扶、激励保障和约束规范等功能,培养、教育和管理支部所辖范围内的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并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带动、影响周围的广大青年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基层党支部,本科学生党支部在对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价值引领教育、激励团结帮扶等方面有其天然的优势,是巩固高校意识形态的有效力量,是培养优秀青年党员的主要阵地,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研究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目的论、主体论、方法论、载体论等理论知识,结合高校党的建设理论,针对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的特点、职责和功能,以调查研究的方法了解本科学生党支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进而对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论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高校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历史进程的梳理,汲取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从而明确了当前本科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从当前本科学生的特点出发,归纳总结得出本科学生党支部具有流动性大、稳定性弱、规范性差、可塑性强、创新性好、实践性强的特点。依据《中国共产党党章》等各级党内法规条例,归纳出本科学生党支部的工作职责内涵表现在他们是高校优良班风学风的引领者、是合格学生党员的培育者、是团结青年学生的带动者、是围绕中心工作的保障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本科学生党支部发挥着政治引领、宣传教育、组织凝聚、服务保障、表彰激励和规范约束等功能。论文根据问题导向的原则,针对本科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和青年学生三个维度,运用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载体等方面,对本科学生党支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从中解了当前本科学生党支部的规模、设置、支部书记角色等基本情况,调研了支部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支部发展教育党员、考察培养积极分子、在青年学生中的存在感、影响力、服务力等本科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情况,并从中发现本科学生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党员的“思想入党”意识问题、对积极分子的“培养力”问题、对青年学生的“感召力”问题、支委“领头雁”作用发挥问题、激励保障机制问题等。通过从历史与现实、客观和主观、宏观与微观的角度,从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多元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真,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对应的原因分析。最后,从指导思想、丰富内容、创新方法、拓展载体、提升能力、协同机制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对策。期望通过开展理论与实际工作相契合的研究,对今后更好的发挥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功能提供一点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参考。
周乔木[6](2018)在《方拱乾父子流贬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方拱乾是清初“别有认识意义”的一位诗学名家:他出身桐城科举望族,与其流贬出关的五子,同属于顺康之际知识分子的精英群体,也是最早活跃在京城诗坛的一批桐城诗人。本论文结合方拱乾《苏庵集》康熙刻本、黄传祖《扶轮广集》《扶轮新集》诗歌选本和相关地方志等新材料,在完成方拱乾年谱简编和方孝标“认工赎罪”时期诗歌作品系年的基础上,通过对方氏父子在此期间诗歌创作的全面梳理,探讨他们的理论和创作特质,进而把握他们乱世流贬的独特生存状态和对清初诗坛、包括桐城诗学的重要影响。第一章:剖析方拱乾父子流贬的时代背景因素。主要把握两个问题:首先聚焦导致方氏父子流贬的直接原因——“丁酉科场案”,尝试将其放在顺治“文治”的框架内加以考察,对他们流贬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再探讨。其次,着力分析学界一直倍感困惑的、方拱乾流贬前“非典型性”贰臣身份形成的原因。一方面通过梳理方拱乾短暂的崇祯时期仕宦经历及其遭遇的“万死”考验,来探讨其在时代戾气伤害下,对朝廷产生的疏离感和自保意识;另一方面通过挖掘方氏家族文化中科举传家精神内涵的形成与传递,探讨方氏父子在乱世之中仍坚持儒者“兼济天下”的理想及由此对科举出仕的始终不能忘怀。第二章:梳理流贬期间方拱乾、方孝标父子的诗学思想。鉴于以往研究尚未对此有系统的归纳,本章从大量搜集的方氏父子相关诗学文献出发,特别以方拱乾两千余条杜诗批注中蕴含的丰富诗学观点为基础,认为方氏父子流贬期间的诗学思想突出表现为自觉向儒家诗教传统回归的“性情”说,其产生于三个重要的诗坛背景:“性情”与“格调”之争、“真诗”说的重提和杜诗再度经典化。由此,从方氏父子“真”“浑”兼具的性情诗学观、“怨而不怒”的传统诗教观和“诗为大道”观三方面探讨其流贬期间诗学思想的内涵,并发现其作为清初桐城诗学的重要一家,与清中叶兴起的桐城诗派在“诗为大道”“诗文相通”“诗主情实”等标志性诗学主张方面颇有共通之处。第三章、第四章:剖析方氏父子的出关诗,包括途中及流地的诗歌创作。针对方氏父子更重以现实生活的真景、真事、真情、真理来表现“真我”之性情,从而与多数东北流人诗仍延续关内诗坛“以酬赠送别、山水宴集诸作为抒写襟性”和偏于诗歌言“情”的一面不同,分别从流人生活之“群”与“我”和绝域之“人”与“地”两个角度切入。第三章通过分析方氏父子之间及他们与吴兆骞等其他流放诗人创作上的互动,以及方拱乾家居独处状态的创作,来具体呈现宁古塔文化流人的文学创作生态。第四章通过分析方氏父子写作的宁古塔风俗诗和代书诗,来表现他们对宁古塔“人”与“地”的观察、接受和深层次的文化隔膜。第五章、第六章:分析“认工赎罪”时期的社会影响因素、方氏父子的交游和创作。第五章主要考述在康熙初“四辅臣”执政的历史背景下,方氏父子入关后为完成阜成门工程,生活状态从在宁古塔“流而聚”的集体放逐而被迫变为“还而散”的自我放逐,在此期间他们的行踪和主要交游情况,以及从中折射出流贬者的特殊心态。第六章分析方氏父子的行旅诗的创作,剖析当行旅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常态时,所面对的社会和家庭伦理环境挑战,以及在旅途这一特定的时间、空间场景下所生成的诗歌文本类型。主要分析方氏父子的抒怀之作中呈现的侨寓和行旅心态,兵事题材展现的南北对立主题和水患题材展示的任运退藏主题,从中可见方氏父子即使沦落到“社会边缘人”的地位,仍具有儒者不仅“独善其身”、且“兼济天下”的深厚家国情怀。本论文充分结合时代、家族的影响因素,对以方拱乾、方孝标父子为主的方氏父子流贬诗作整体、动态的研究,同时又关注其具体创作背景和情境的把握,包括文本生成过程、艺术手法、创作心态和文学观念的变化等。同时着重分析其诗歌作品在时代戾气之下呈现出怨而不怒的“中和之音”的特色。
吴永祥[7](2018)在《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马克思能力思想视域》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的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人的能力为中心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共同强化着知识和人才在国力增强和社会繁荣中的关键作用。大学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研究型大学作为大学中的先驱,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教师是大学的生命线,大学是教师的集合体,“大学者,非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促进每位教师自由、全面、创新、和谐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尚未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传统的研究型大学人事制度存在诸多弊端,重“物”轻“人”,重管理控制轻服务激励,一定程度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存在着“大师”缺乏、教师潜能开发利用效率低、教师流动不合理、竞争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开放协作、全面协调、自主创新、和谐共生的教师发展生态尚未形成。这些都阻滞着研究型大学开展“双一流”建设,束缚着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深度与广度。基于上述背景和现实思考,论文以马克思能力思想为指导,统领全文,深入探寻马克思能力思想与教师能力建设的内在契合性,尊重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弥补以往相关研究中理论支撑不足的问题。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全面省察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坚持理论先导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提出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目标、原则和设计方略。从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劳动特点、发展需要等出发,从道德素养、学识素养、创新素养、心智潜能等方面建构充满生机活力、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结构要素体系。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战略路径,实现“供给侧”(研究型大学、政府、社会)与“需求侧”(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内、外部互动融合:一方面,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认同培育、职业压力调适、自我效能感发挥、核心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全程化、多路径建构教师自主发展体系,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开发自身潜能;另一方面,从社会支持系统、学校支持系统、权利保障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保障体系,实现以“事”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嬗变。最终,实现需求侧“合理需求”与供给侧“有效供给”的辩证统一,实现教师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和谐统一。
张岱庆,张绍波,王淼生[8](2018)在《风雨三湾路》文中指出片头醴陵县城日外工农革命军进攻醴陵县城。城下:掩体里,攻城的机枪、步枪向城上射击。战士们有的顶着桌子盖着棉被向城墙靠近;有的一两个人抬着梯子靠上城墙。城上:敌人的机枪、步枪向下面射击。有的敌人拿着叉子,刺向爬上城头的战士;有的用叉子推开梯子……
李军锋[9](2018)在《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文中认为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形象是中西文明碰撞和交流语境下晚清精英知识分子的认知和想象,是中西关系的晴雨表。作为一种对“他者”的想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西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但这种描绘并不是本土文明对异域城市准确无误的真实反映,这中间有着诸多的情感因素和想象过程。在这种复杂的认知想象过程中,不管是对其肤浅化或丑化认知,还是理想化想象,或者理性客观的体认,都反映了近代社会知识精英在对西方社会“集体想象”中寄寓对西方城市的认知或理解,对自身文明的评价和对中西关系的态度。因此,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本身就是一面镜子,既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是如何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去建构“异域城市”的,也可以看到其中误读的成分;既可以看到不断变迁的异域文明形象在中西文化史上是如何被利用的,也可以看到其中的理性与非理想因素。在晚清知识精英笔下,西方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他者”,也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效仿对象和榜样力量。每一位晚清知识分子在面对着一个个发达的域外城市之时,个人体验意识与民族家国情感必然会交织在一起,这就使得异域城市呈现出复杂的文化意蕴。在近代文学有关域外书写的不同文体中,诸多晚清使官和知识分子对他们建构的异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城市景观的表象,即异域城市中的建筑风貌、街道布局,行人容貌等成为作家们描述的对象;其次是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名胜古迹、公共文化空间以及反映城市文明特质的伦理道德、民俗风情、异域行人的衣食住行等;最后是反映城市或社会政治制度的表征,如海关、议会、政党以及华人状况的描绘。当然每种文体在书写域外城市过程中其侧重点是不同的,如近代诗歌更多展现的是域外风土人情的人文景观;近代游记注重描绘的是西方发达的科技文明、文化教育以及政治制度;近代小说侧重呈现的是在西方城市文明前国人的心理感受与行为举止。因此,本论文以1840年作为开端,至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作为结束的时间节点,通过对近代文学中诗歌、游记、小说的具体研读,揭示出不同作家在其作品中对西方城市的认知差异,探讨他们在面对不同西方城市景象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情感倾向,以及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文化意蕴。总之,近代文学中的西方城市展现出本土化、奇异化、妖魔化以及理想化的复杂特征,折射了晚清知识分子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西方城市在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中既是欧洲列强侵略中国的载体,也是近代晚清学习的榜样。同时,近代文学中反映异域城市的游记、诗歌、小说等文体,因其内容上的异域情调、叙事策略的本土化、语言上的简练易懂等特点,在民间传播更为广泛,其影响也较为深远。这些不同文体所建构的“异托邦”城市体现了晚清知识分子对西方城市的多元化认知和想象,也体现了在民族危机严重情况下中国知识分子集体无意识的家国情怀,对于建构自己理想的独立民族国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刘汉峰[10](2018)在《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体系中的宝贵财富。张闻天是中国共产党着名的理论家,同时又是一段时期内担任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职务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曾游学美、日、俄,对哲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均有涉猎。张闻天的学术背景和积累在中国共产党内是非常少见的。这种经历是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的重要来源。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张闻天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有一个重要规律,就是他的一切研究都是围绕着如何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这样一个主题进行的。因此,张闻天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都有着很强的党的建设属性。即使研究他的经济方面的论着,也可以发现他的研究实际在范畴上属于政治经济关系研究,而最后的落脚点仍然是党的领导、甚至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对于这一点而言,目前学界认识并不是很清晰。本文指出并阐明了这一规律,并以“大党建”为框架对张闻天各个时期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归纳,形成了这部论文。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是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这首先与他的经历是密切相关的。他从莫斯科回国后不久,即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此后长期担任党中央重要领导职务。这个经历使张闻天有条件对中国共产党党内建制进行分析研究,乃至改革完善。所以,对党内建制工作的贡献就是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第一个重要特点,也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中的第二个特点是在党的价值观念上的突出贡献。这其中包括三个主要方面:民主思想、党群关系思想和党性思想。这三个方面的思想也是张闻天自身行为方式的指南和写照,在共产党人中可以说是知行合一的典范。具体看这三个方面是这样的:张闻天党内民主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在他作为党中央总负责人的位置上党内开始形成了集体领导模式。这个模式的形成一方面是党内民主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这个模式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的成功贡献了极为重要的力量,因此这个模式逐步发展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重要历史经验中的重要部分。张闻天党群众关系思想是一个比较严整系统的思想系统。他从党的学说的角度对党与群众关系进行了定位。他的“领导群众论”涉及了党中央后来总结提出的群众观点的重要内容。与其他领导人不同的是,张闻天提出了群众的民主权益问题。这比一般性地论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显然是深入了一个大的层级。此外,他对党的策略与群众、实际之间的关系阐述也很有新意。这说明他对实际的认识既体现了事物的客观规律的一面,也强调了人的客观规律的一面。这也是张闻天党群观与众不同之处。至于张闻天的党性思想,则是与他的民主思想与党群关系思想密切相关的。正是由于张闻天具有很高的民主素养和群众观念,所以他的党性素养和党性观念都是很强的。这个强的一面不仅仅是通过思想,而很多是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张闻天始终能够做到“知行合一”,他的行为与他的思想始终是统一的,这也就形成了他鲜明的“政治人格”,这也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修养。自从教条主义转变到正确路线上来以后,他在政治上始终保持了比较清醒的认识,这与他的政治人格有很大关系,亦与其党性修养有很大关系。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中的第三个特点是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做出了独特贡献。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这两大理论是党的建设理论体系的基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成功地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没有对这两个理论的科学认识是不可想象的。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而言,本文从区分这一理论形成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出发,分析了这一理论形成的过程。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张闻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同毛泽东等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对这个理论的形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应该说,张闻天的贡献是独特的。张闻天在这个理论形态形成的过程中,无论在思想理论还是在实际行动上都发挥着其他人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正是张闻天的历史价值和责任所在。对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而言,如何科学认识无产阶级专政,是张闻天对党的基础理论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无产阶级领导全体人民向共产主义迈进过程中的历史阶段的基本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组成部分。无产阶级专政期间要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运动,抓住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才能为向共产主义过度提供条件、打下基础,因此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认识就是必须聚焦的重大理论问题。张闻天始终坚持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认为党的主要政治任务就是把所有活动集中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这个目标上。张闻天指出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如果不能迅速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就不可能是巩固的。为了阐释这个原理,张闻天对生产关系两重性进行精彩地分析。这个分析是对马克思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的进一步深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科学诠释。这对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发展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贡献的这些特点用通俗一点的语言归纳出来,就是“一二三”,即一个建制问题,两个重大理论问题,三个基本观念问题。“一二三”既是张闻天革命思想的核心内容,又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严整的党的建设框架下的思想理论体系。正因为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特殊贡献和价值,因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最后一部分关于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当代价值和启示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牢牢把握理论创新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问题。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保证党的建设始终保持生机勃勃。总之,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是具有非常独特的学术研究价值的,是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这一份中国共产党内难得的思想养料,是永远值得崇敬的。
二、一指之劳 生死攸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指之劳 生死攸关(论文提纲范文)
(1)“群体性崛起”背景下霸权国的威胁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已有研究评析 |
(一)均势论 |
(二)“威胁制衡论” |
(三)权力转移论 |
(四)大国分化论 |
二、霸权国利益、崛起国行为与威胁评估难题 |
(一)威胁与威胁评估的含义 |
(二)霸权国威胁评估的过程假设 |
(三)对潜在质疑的回应 |
三、案例分析:一战前英国的威胁评估实践(1871-1914) |
(一)英国的主导地位 |
(二)英国面临的“群体性崛起”挑战 |
(三)英国的国家利益及其排序 |
(四)德国的行为 |
(五)英国的威胁评估 |
(六)替代性解释及其不足 |
结论 |
(2)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
第二节 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选题研究的内容、意义与方法 |
第四节 理论框架:文学伦理学批评 |
第一章 惊悚小说的总体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伦理秩序与中产阶级的焦虑 |
第二节 性别伦理和职业精英伦理叙事 |
第三节 小说伦理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 |
第二章 贵族阶级财产引发的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财产的伦理叙事 |
第二节 贵族阶级的私有财产伦理观 |
第三节 贵族财产层面的文学伦理学批评 |
第三章 惊悚小说的性别伦理取向 |
第一节 贵族家庭成员的性别伦理观 |
第二节 男性人物的性别伦理取向 |
第三节 性别伦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四章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一节 法律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二节 医学精英的职业伦理取向 |
第三节 职业精英的职业伦理反思 |
第五章 作品形式与伦理取向的关系 |
第一节 伦理叙事的形式美学创新 |
第二节 政治伦理美学价值的生成 |
第三节 艺术创新与伦理取向的形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3)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的本体论和时代性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劳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 |
二劳动的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和教育意义 |
三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及综合技术教育 |
四劳动的教育价值论分析 |
五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
(4)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选题论证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价值 |
三、学术史综述 |
(一)对抗日根据地宣传教育的研究现状 |
(二)对于抗日根据地英模的研究现状 |
四、相关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空间界定 |
(三)概念界定 |
五、学术要点 |
(一)选题切入点 |
(二)学术探讨难点 |
(三)学术创新点 |
第一章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抗日英模的诞生 |
一、中共对英模宣传教育的渊源探析 |
(一)中国古代的旌表制度 |
(二)苏联英模宣传教育的借鉴作用 |
(三)土地革命时期对英模宣传教育的历史经验 |
二、抗日战争对根据地英模人物的呼唤 |
三、社会变革与抗日英模的涌现 |
四、抗日根据地英模宣教的阶段划分 |
(一)初始阶段(1931—1937) |
(二)发展阶段(1937—1942) |
(三)丰富阶段(1942—1945) |
第二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人物特征 |
一、类别概览 |
(一)战斗英模 |
(二)劳动英模 |
(三)国际友人 |
(四)爱国华侨 |
二、称号概览 |
(一)类别划分 |
(二)等级划分 |
三、特征概览 |
(一)贫苦的家庭出身 |
(二)鲜明的党员角色 |
(三)多重的身份特征 |
(四)平民英模比例 |
第三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内容及对象 |
一、英模宣传教育的内容 |
(一)缅怀与悼念 |
(二)表彰英模的英勇斗志 |
(三)宣传英模的劳动生产事迹 |
(四)宣传英模的工作成绩 |
二、英模宣传教育的对象 |
(一)面向根据地的党政军民 |
(二)面向国统区的党政军民及海外华侨、爱好和平者 |
(三)面向敌占区的敌伪军和广大群众 |
第四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形式 |
一、抗日根据地对英模的表彰优抚 |
(一)对英模的表彰奖励 |
(二)对于英模的优待抚恤 |
二、抗日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一)抗日根据地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二)国统区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三、抗日根据地文学艺术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一)小说诗歌及报告文学 |
(二)戏剧美术 |
(三)影视作品 |
四、抗日根据地题词标语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一)纪念题词 |
(二)标语口号 |
五、抗日根据地会议运动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
(一)会议宣传 |
(二)运动宣传 |
第五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机制 |
一、机构沿革 |
(一)党政宣传教育机构 |
(二)文艺机构 |
(三)报刊机构 |
(四)党校及培训机构 |
二、制度类别 |
(一)英模评选制度 |
(二)英模奖励制度 |
第六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一、陕甘宁劳动英模吴满有 |
二、晋察冀爆炸英雄李勇 |
三、模范党员张初元 |
四、归国华侨民族英雄李林 |
五、国际友人白求恩 |
六、英雄主义的刘老庄连 |
第七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历史与现实 |
一、历史作用 |
(一)促进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 |
(二)积淀解放战争的雄伟力量 |
(三)积累新中国英模宣教的丰富经验 |
二、经验启示 |
(一)充分发挥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 |
(二)推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现实融入 |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四)发挥人民群众蕴含伟大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5)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程及当前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 |
一、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 |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初步建立 |
(二) 注重在青年学生中发展党员 |
(三) 重视青年学生的理论教育和实践锻炼 |
(四) “文革”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期间 |
(一)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
(二) 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不能动摇 |
(三) 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 |
(一) 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内容 |
(二) 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 |
(三)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本要求 |
(四)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基本原则 |
四、当前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 |
(一) 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前提 |
(二)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
(三)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
(四) 以学生为中心为价值导向 |
(五) 以艰苦奋斗精神为基本要求 |
第二章 本科学生党支部的特点、职责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作用 |
一、本科学生党支部的特点 |
(一) 本科学生党支部与其他党支部的区别与联系 |
(二) 本科学生党支部的特点 |
二、本科学生党支部的职责 |
(一) 学生党支部职责的基本遵循 |
(二) 学生党支部职责的制度依据 |
(三) 本科学生党支部职责的基本内涵 |
三、本科学生党支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一) 政治引领功能 |
(二) 宣传教育功能 |
(三) 组织凝聚功能 |
(四) 服务保障功能 |
(五) 表彰激励功能 |
(六) 规范约束功能 |
四、本科学生党支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
(一) 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阵地 |
(二)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抓手 |
(三)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
第三章 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
一、现状调查 |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 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
(三)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四) 访谈设计与内容分析 |
二、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 |
(一) 组织优势较突出 |
(二) 实践活动较丰富 |
(三) 主题教育较扎实 |
三、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 |
(一) 学生党员的“思想入党”意识不足 |
(二) 积极分子的“培养力”较弱 |
(三) 青年学生的“感召力”不强 |
(四) 支委“领头雁”作用发挥不够 |
(五) 激励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
第四章 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环境变化带来多重挑战 |
(一) 社会思潮多元化的挑战 |
(二) 互联网二重性的挑战 |
(三) 大学生价值观和入党动机变化的挑战 |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够到位 |
(一) 理论引导不充分 |
(二) 实践锻炼不丰富 |
三、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入行”不够充分 |
(一) 教育内容单一 |
(二) 教育方法落后 |
(三) 教育载体单调 |
四、支部委员的核心作用发挥不够突出 |
(一) 队伍不够稳定 |
(二) 理论水平不够高 |
(三) 创新意识不够强 |
五、协同管理机制缺乏统筹 |
(一) 学校党委的顶层设计待提升 |
(二) 院系级的具体实施保障能力待加强 |
(三) 学生党支部的设置与学生管理体制不协调 |
第五章 优化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对策 |
一、坚定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
(一)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
(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
(三) 坚持知行合一的方法 |
二、丰富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一) 增强舆情分析能力是基础 |
(二) 筑牢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 |
(三) 规范“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是根本 |
三、创新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一) 团体辅导与个别谈心 |
(二) 表彰激励与批评指导 |
(三) 朋辈帮扶与网络引领 |
四、拓展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一) 活动载体 |
(二) 话语载体 |
(三) 文化载体 |
(四) 网络载体 |
五、完善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
(一) 建立校院系齐抓共管的协同机制 |
(二) 创新党-团-班-社团联动机制 |
(三) 完善有效的关爱帮扶机制 |
(四) 健全科学的质量评价机制 |
六、提升本科学生党支部委员和党员的能力水平 |
(一) 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 |
(二) 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
(三) 加强分级分类培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方拱乾父子流贬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流贬原因考辨及方拱乾贰臣身份成因探究 |
第一节 顺治“文治”的牺牲者:方拱乾父子流贬原因的再探讨 |
一、对“二方”联宗、刘正宗和方氏家难关系的考辨 |
二、顺治“文治”框架下对方氏流贬原因的再认识 |
第二节 短暂与多舛的仕明经历:“非典型性”贰臣形成原因之一 |
一、方拱乾在明朝短暂的仕宦经历 |
二、明末“万死”经历令方拱乾对时势具清醒认知 |
第三节 “吾家世业儒”:“非典型性”贰臣形成原因之二 |
一、方氏科举望族自觉传承的文化使命 |
二、方氏后人科举仕清的不懈努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流贬时期方氏父子的诗学思想 |
第一节 “真”与“浑”兼具的性情诗学观 |
一、“真诗”需抒写“我”之真性情 |
二、从忘我体验出发感知浑然之境 |
第二节 “怨而不怒”的传统诗教观 |
一、“不怒之怨,怨更深也” |
二、“愤而得其正” |
第三节 “诗为大道”观 |
一、“诗之道大矣” |
二、向杜诗学习如何表现“诗为大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方氏父子的出关诗:流人生活的“群”与“我” |
第一节 方氏父子的唱和诗 |
一、流贬途中的唱和 |
二、宁古塔时期的唱和活动 |
第二节 方拱乾的宁古塔家居诗 |
一、写作背景:宁古塔家居生活的冷清寂寞 |
二、仪式化写作:方拱乾的节令诗 |
三、风、雪、月、夜题材的反复咏歌 |
四、打破创作的自我禁忌——方拱乾的“和韵”诗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方氏父子的出关诗:绝域之“人”与“地” |
第一节 风俗诗:蛮荒与淳朴主题的交错表达 |
一、清初文人对宁古塔“苦寒”与“死地”的想象 |
二、方氏父子宁古塔风俗诗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
第二节 代书诗:独白式的倾诉 |
一、方氏父子自建“邮路”及与辽宁流人的文学往来 |
二、方氏父子流贬期间代书诗的数量、分类与诗体选择 |
三、方拱乾两首长篇代书诗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认工赎罪”时期方氏父子行实考及交游考 |
第一节 清廷“认工赎罪”令的颁布及方氏父子的行实考述 |
一、康熙“认工赎罪”令之颁布 |
二、方氏父子“认工赎罪”时期的行实考述 |
第二节 方氏父子“认工赎罪”时期的交游考述 |
一、桐城“亲友圈”及重点人物关系考 |
二、“官场圈”及重点人物关系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认工赎罪”时期方氏父子的行旅诗创作 |
第一节 方氏父子流寓播迁中的抒怀之作与心态变化 |
一、航程的起点:从《出都》《问家》诸诗看方拱乾父子进入“认工赎罪”赎罪时期的心理基调 |
二、“客中家”与“客里还为客”:方氏父子不同的侨寓心态 |
三、方孝标《舟中》《发淮阴》诸诗传达的家庭伦理重负 |
第二节 兵事题材行旅诗与南北对立主题的集中呈现 |
一、方拱乾南下行旅诗正面展现兵戈意象 |
二、方孝标江南行旅诗侧面展现兵戈意象 |
第三节 水患题材行旅诗与任运退藏主题的集中呈现 |
一、方拱乾南下行旅诗的洪水情境与“泊”意象 |
二、方孝标江南行旅诗的风涛情境与“轻风浪”意象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顺治十六年(1659)冬方氏父子与吴兆骞乐府唱和诗统计表 |
附录二:方孝标“认工赎罪”时期诗歌作品系年表 |
附录三:方亨咸、方育盛和方膏茂作品辑佚情况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马克思能力思想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迫切需要科学理论引领 |
1.1.2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
1.1.3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 |
1.1.4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之举 |
1.1.5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客观需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人的“能力”的概念 |
1.3.2 “研究型大学”的概念 |
1.3.3 “大学教师能力”的概念 |
1.3.4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概念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马克思能力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
2.1 人的能力的基本内涵 |
2.1.1 人的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统一 |
2.1.2 人的能力是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统一 |
2.1.3 人的能力是现实能力与潜在能力的统一 |
2.1.4 人的能力发展是“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统一 |
2.2 需要是人的能力建设的动力源泉 |
2.2.1 需要与能力的关系 |
2.2.2 需要的异化 |
2.2.3 人的需要的社会历史性 |
2.2.4 人的需要的层次性 |
2.3 劳动是人的能力建设的核心路径 |
2.3.1 劳动与能力的关系 |
2.3.2 劳动的形态 |
2.3.3 劳动的异化 |
2.3.4 劳动的解放 |
2.4 制度创新是人的能力建设的组织保障 |
2.4.1 分工与协作制度的创新 |
2.4.2 产权制度创新 |
2.4.3 社会制度创新 |
2.4.4 制度创新与能力建设的关系 |
2.5 人的发展是人的能力建设的价值旨归 |
2.5.1 人的发展的历史是人的能力从低级到高级嬗变的过程 |
2.5.2 人的发展的核心是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 |
2.5.3 人的发展的关键是个体能力与类整体能力的共同发展 |
2.6 马克思能力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
2.6.1 对“需要是人的能力建设的动力源泉”的继承与发展 |
2.6.2 对“劳动是人的能力建设的核心路径”的继承与发展 |
2.6.3 对“制度创新是人的能力建设的组织保障”的继承与发展 |
2.6.4 对“人的发展是人的能力建设的价值旨归”的继承与发展 |
第三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取得的成就 |
3.1.1 经济社会发展为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创造了历史机遇 |
3.1.2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为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夯实了组织基础 |
3.1.3 教师人事制度的建立健全为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提供了发展支撑 |
3.2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
3.2.1 开放协作的能力成长格局尚未形成 |
3.2.2 全面协调的能力培育机制尚未形成 |
3.2.3 自主创新的能力促进制度尚未形成 |
3.2.4 和谐共生的能力发挥机制尚未形成 |
3.3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教师能力建设的宏观环境不完善,阻碍大学办学自主权落实 |
3.3.2 教师能力建设的目标错位,影响教师能力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 |
3.3.3 教师能力建设的原则迷失,缺乏科学合理的导向性、独特性和动态性 |
3.3.4 教师能力建设的路径单调,未能充分、有效激发教师的创新潜能 |
第四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战略理路 |
4.1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目标 |
4.1.1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自由发展 |
4.1.2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全面发展 |
4.1.3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创新发展 |
4.1.4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和谐发展 |
4.2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原则 |
4.2.1 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4.2.2 坚持方向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
4.2.3 坚持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
4.3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设计思路 |
4.3.1 坚持“供给侧”与“需求侧”发展目标的高度融合 |
4.3.2 坚持“供给侧”有效供给与“需求侧”合理需求的辩证统一 |
第五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结构要素建构 |
5.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结构要素的生成 |
5.1.1 马克思能力理论是教师能力结构要素生成的理论先导 |
5.1.2 国内外学者的实践探索是教师能力结构生成的重要参考 |
5.2 研究型大学教师道德素养 |
5.2.1 理想信念 |
5.2.2 道德情操 |
5.2.3 核心价值观 |
5.2.4 学术道德 |
5.2.5 社会担当 |
5.3 研究型大学教师学识素养 |
5.3.1 本体性知识 |
5.3.2 条件性知识 |
5.3.3 实践性知识 |
5.3.4 人文知识 |
5.4 研究型大学教师创新素养 |
5.4.1 学术自由意识 |
5.4.2 创新思维能力 |
5.4.3 协同创新能力 |
5.4.4 国际化视野 |
5.4.5 终身学习能力 |
5.4.6 信息整合能力 |
5.5 研究型大学教师心智潜能 |
5.5.1 学术民主意识 |
5.5.2 耐挫抗压能力 |
5.5.3 沟通协调能力 |
5.5.4 健康生活方式 |
第六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自主发展 |
6.1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概述 |
6.1.1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
6.1.2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意义 |
6.1.3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基本特征 |
6.1.4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主要内容 |
6.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的自主规划 |
6.2.1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与内涵 |
6.2.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
6.2.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
6.2.4 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职业生涯自主发展 |
6.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的自主培育 |
6.3.1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与内涵 |
6.3.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存在的危机 |
6.3.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的主体构建对策 |
6.4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自主调适 |
6.4.1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概念与内涵 |
6.4.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分析 |
6.4.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危害 |
6.4.4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自我调适策略 |
6.5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自主发挥 |
6.5.1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
6.5.2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主要特征 |
6.5.3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自主发挥的意义 |
6.5.4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促进对策 |
6.6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自主提升 |
6.6.1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
6.6.2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典型特质 |
6.6.3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自主提升的路径选择 |
第七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 |
7.1 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概述 |
7.1.1 马克思能力思想与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的关系 |
7.1.2 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的基本内容 |
7.2 社会支持系统 |
7.2.1 社会支持系统构建的意义 |
7.2.2 政府调控支持系统 |
7.2.3 市场调节支持系统 |
7.2.4 社会组织及其他支持系统 |
7.3 学校支持系统 |
7.3.1 学校支持系统建设的意义 |
7.3.2 “大师”引培支持系统 |
7.3.3 学科文化支持系统 |
7.3.4 组织环境支持系统 |
7.4 权利保障系统 |
7.4.1 权利保障系统构建的意义 |
7.4.2 资源禀赋保障系统 |
7.4.3 公平激励保障系统 |
7.4.4 民主监督保障系统 |
7.4.5 继续教育保障系统 |
7.4.6 法制保障系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概念、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瀛海谈荟:近代之前史料笔记中的西方镜像 |
第一节 汉魏六朝史料笔记中的“大秦国” |
一、大秦琳琅满目的物产 |
二、大秦理想化的社会图景 |
三、大秦与汉魏六朝的友好往来 |
第二节 隋唐文献中的拂菻景象 |
一、拂菻地理方位的再认知 |
二、拂菻都城的独特风貌 |
三、拂菻的风俗民情 |
四、拂菻与隋唐的交往 |
第三节 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认知与想象 |
一、明代史料中的“佛郎机”、“大吕宋”与“红毛番” |
二、明代对西方社会的虚妄认知 |
三、西方认知背后的文化解读 |
第四节 清初樊守义《身见录》及谢清高《海录》——乡土天人观向多元史地观的嬗变 |
一、固守传统:明清之际中国人的乡土天人观 |
二、亲历欧美:樊守义《身见录》对欧洲都城的多元呈现 |
三、放眼世界:谢清高《海录》对西方社会的全面观照 |
第二章 结契海外:近代诗歌中的异域城市抒写 |
第一节 黄遵宪“足遍五洲多异想”的新体诗与日本城市文化 |
一、文化移译:东洋都市所折射的西洋文明镜像 |
二、混杂与调适:日本城市民俗风情的独特景观 |
三、模仿及开放:大和民族的文化特性 |
第二节 康有为“大地环三周”的海外诗与域外城市 |
一、流亡者眼中的异域之城 |
二、欧美城市的历史名人 |
三、文明面纱下的生存困境 |
四、异域城市想象中的维新改良梦想 |
第三节 晚清海外竹枝词与欧州城市风情 |
一、伦敦的女性风貌 |
二、柏林的民俗风情 |
三、圣彼得堡的市民生活 |
四、海外竹枝词城市书写的语言策略 |
第三章 乘槎西游:近代游记中的城市面相 |
第一节 郭嵩焘域外游记的城市建构及其文化解码 |
一、英伦、法京的物质文明 |
二、泰西之城的人生百态 |
三、繁华都市的文化景观 |
四、文化认同的密码解读 |
五、盛世中华的想象建构 |
第二节 美国大都会与梁启超《新大陆游记》的城市观 |
一、异域城市的政治图景 |
二、美国都市双面性的揭橥 |
三、爱之深与责之切:移民之城的华人群像 |
四、从革命到保皇:美国之行对作者思想之影响 |
第三节 单士厘游记中的异域城市镜像 |
一、俄国城市的社会图景 |
二、意大利之城的艺术氛围 |
三、域外城市的文化名人 |
四、女性城市书写的艺术特质 |
第四章 都市叙事:近代小说中的西方城市想象 |
第一节 《孽海花》中的海外都市想象及书写 |
一、域外城市风情的想象 |
二、西方英雄人物的描绘 |
三、欧洲城市想象性建构的文化意蕴 |
第二节 《文明小史》与文人的域外情怀 |
一、东洋之城建构下的媚日丑态 |
二、西洋城市书写中的违和叙事 |
三、出洋之旅叙写的众生相 |
第三节 《海上尘天影》与中国文人的域外壮游愿景 |
一、异域都市的文明气象 |
二、欧洲城市之飞地:上海与邹弢西学知识的习得 |
三、文人域外壮游的愿景 |
第五章 人到海西头:王韬《漫游随录》中的欧洲城市 |
第一节 “在场”——伦敦、爱丁堡的文化空间 |
一、大学、教堂与本土文化的弘扬 |
二、博物馆、图书馆与西方文明的呈现 |
三、道义之交与人文关怀 |
四、娱乐文化场域与民众的开放意识 |
五、异域文化空间对作者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西洋有美——王韬游记中的女性书写 |
一、十九世纪中晚期国人对异域女性的认知 |
二、 《漫游随录》建构的新型西方女性形象 |
三.理解与认同:颠覆的异域女性观 |
第三节 《漫游随录图记》对西方城市的中土化描摹 |
一、异域城市景观的古典式呈现 |
二、西方人物书写的本土化意识 |
三、域外插图中的东方性想象 |
四、中土化描摹的文化心理 |
总论:跨文化视阈下的城市异托邦构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近代文学中涉及西方城市着作一览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相关学术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张闻天思想研究与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 |
1.2.2 张闻天思想研究的基本脉络与基本方面 |
1.2.3 张闻天思想研究的基本特点 |
1.2.4 张闻天思想主要领域与内容的研究及进展情况 |
1.2.5 张闻天思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3 主要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1.3.1 写作基本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发展阶段 |
2.1 “五四”前后的思想启蒙时期 |
2.1.1 寻求革命思想是张闻天认识和追求共产主义事业的思想起点 |
2.1.2 对中国革命形势的思考与实践比较后实现了向共产主义思想的转变 |
2.2 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初步参与党内政治生活时期 |
2.2.1 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党内政治生活 |
2.2.2 在红色教授学院期间的理论思考 |
2.3 留俄回国后至中央苏区时期 |
2.3.1 共产国际理论和政策的执行者 |
2.3.2 对错误思想路线的初步反思 |
2.4 从遵义会议到党的“七大” |
2.4.1 摆脱教条主义路线转变到正确路线上来 |
2.4.2 为中国共产党走向发展成熟作出独特贡献 |
2.5 从东北走向全国胜利 |
2.5.1 建立东北根据地,争取全局胜利的思想 |
2.5.2 研究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
2.6 对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
2.6.1 庐山会议前后一个时期的思想认识 |
2.6.2 对无产阶级专政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肇庆文稿 |
第3章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逻辑构架与主要内容 |
3.1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 |
3.1.1 实事求是是张闻天始终如一的追求 |
3.1.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把握“实际” |
3.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是“大党建”研究视野下的初步探索 |
3.2.1 张闻天思想中的内在逻辑规律 |
3.2.2 把握张闻天思想内在逻辑规律是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的基础 |
3.3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相互关系 |
3.3.1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系统性特征 |
3.3.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4章 张闻天关于党的建制科学化的思想 |
4.1 建制的规范化、科学化是党的建设中一项基础工作 |
4.1.1 中国共产党组织建制的基本内涵 |
4.1.2 中国共产党早期建制工作的创立与规范化发展概况(1920—1930) |
4.2 张闻天对党的建制科学化的贡献 |
4.2.1 探索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科学化 |
4.2.2 党要加强对每一部门工作的具体领导 |
第5章 张闻天关于党如何开创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理论新境界的思想 |
5.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东方发展道路独特性问题的阐发 |
5.1.1 马克思的“俄国公社”观以及对东方革命道路重大命题的提出 |
5.1.2 列宁关于俄国式革命道路的追求与实践 |
5.2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实现形式的探索与建树 |
5.2.1 张闻天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认识与初步实践 |
5.2.2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内涵及其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
5.3 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成果——毛泽东思想形成作出的理论贡献 |
5.3.1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理论 |
5.3.2 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 |
第6章 张闻天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党领导政治经济工作的思想 |
6.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阐述 |
6.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概念的提出与阐释 |
6.1.2 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 |
6.2 中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发展 |
6.2.1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引入与初步阐释 |
6.2.2 关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准备阶段 |
6.2.3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发展中逐步深化 |
6.3 张闻天论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共产党如何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
6.3.1 研究探索利用资本主义 |
6.3.2 深入阐述无产阶级专政下政治与经济若干理论问题 |
第7章 张闻天关于党内民主的思想 |
7.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主思想 |
7.1.1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党内民主原则的阐述 |
7.1.2 列宁关于民主集中制思想的形成和确立 |
7.2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中的民主思想 |
7.2.1 陈独秀、李大钊对民主的认识 |
7.2.2 中国共产党其他早期领导人对民主的认识以及党内民主观念的发展状况 |
7.3 张闻天民主价值观的形成及实践 |
7.3.1 张闻天民主价值观的初步形成 |
7.3.2 马克思主义民主价值观指导下的制度建设 |
7.4 张闻天民主价值观念与民主作风 |
7.4.1 民主的价值要通过党的教育得以落实 |
7.4.2 发扬民主是坚持党性的表现 |
第8章 张闻天关于党群关系的思想 |
8.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群关系的论述 |
8.1.1 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紧密联系群众的根本原因 |
8.1.2 列宁丰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与群众关系理论 |
8.2 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理论的探索 |
8.2.1 中国共产党对群众及群众工作的认识 |
8.2.2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理论的发展与成熟 |
8.3 张闻天党群关系论的主要内容 |
8.3.1 张闻天党群关系论对群众路线理论的重要贡献 |
8.3.2 张闻天党群关系论的基本框架和要义 |
8.4 联系群众、联系实际的中心环节是调查研究 |
8.4.1 马列主义政策策略离不开群众和实际这两个基本工作 |
8.4.2 调查研究是决定一项工作成败的主要关键 |
8.4.3 调查研究是为了熟悉群众 |
第9章 张闻天关于党性修养的思想 |
9.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性的阐述 |
9.1.1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党性概念 |
9.1.2 列宁的党性观 |
9.2 中国共产党对党性问题的认识与党的自身建设水平的提高 |
9.2.1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实践对加强自身建设进行的曲折探索 |
9.2.2 延安时期在发展与巩固党的过程中酝酿并逐渐形成了党性观念 |
9.3 张闻天党性修养的思想与实践 |
9.3.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体现了追求真理与自我改造相结合的坚定性 |
9.3.2 正确把握党的政策和策略思想——体现了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自觉性 |
9.3.3 加强共产党员自身修养思想——体现了恪守共产党员政治人格的一贯性 |
第10章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
10.1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总体特点 |
10.1.1 时代要求是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形成发展的总前提 |
10.1.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发展的基本特点 |
10.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
10.2.1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理论价值 |
10.2.2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实践价值 |
10.2.3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的文化价值 |
10.3 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留下的思考与启示 |
10.3.1 坚持和发扬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始终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 |
10.3.2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党的长期历史任务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一指之劳 生死攸关(论文参考文献)
- [1]“群体性崛起”背景下霸权国的威胁评估研究[J]. 游启明.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2020(06)
- [2]维多利亚惊悚小说的伦理取向研究[D]. 胡贝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的本体论和时代性意义[J]. 郝文武.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4]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D]. 李晨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高校本科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 吕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6]方拱乾父子流贬文学研究[D]. 周乔木. 黑龙江大学, 2018(05)
- [7]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马克思能力思想视域[D]. 吴永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8]风雨三湾路[J]. 张岱庆,张绍波,王淼生. 剧作家, 2018(04)
- [9]想象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域外城市镜像研究[D]. 李军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10]张闻天党的建设思想研究[D]. 刘汉峰.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