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阶段版画教学

浅谈现阶段版画教学

一、现阶段版画教学浅谈(论文文献综述)

陈园园[1](2021)在《小学美术纸版画教学策略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学校开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其中,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格外重要。小学美术课程在小学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美术中的纸版画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和发现美,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积极作用。文章对小学美术纸版画进行了探究,期望能够找到更合适的教学策略,为小学美术教师开展纸版画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谢璐[2](2021)在《纸版画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邱文彦[3](2021)在《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版画课程开发研究 ——以潍坊中新双语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的高速发展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当下,美术学科基于学科本质与特点制定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这是时代对美术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版画是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具有悠久的历史,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更有工艺性、间接性、印痕性和偶然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动手、思考、表现、创造、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对小学版画课程的开发进行研究,更好地发挥版画的美术学科价值与教育价值,达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与“版画”为本研究的聚焦点与着力点,首先在阐述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与版画概念的基础上,论证版画对于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继而深入分析小学版画教学的现状,明确版画课程开发的思路,展开分学段单元教学实践。本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论文的缘起,研究的内容与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版画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与版画进行相关概念的梳理与界定,阐明版画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第三部分,对潍坊市小学版画课程与教学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不同版本美术教材中版画课程内容与分布的对比、教师与学生的问卷与访谈调查,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为课程开发与设计提供指引。第四部分,明确前、中、后期的课程开发思路,前期阐明课程开发理念,分析学校环境资源,合理安排课时与角色分工。中期进行教学构建,将三维目标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相联系,实现教学目标具体化。从版画的分类、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美术的四个领域出发拓展课程内容。运用“大单元”、分层梯级教学和逆向设计等理念转变教学策略。后期对课程进行多元有效的评价总结。按照此框架,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针对小学低、中、高学段开发了三个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版画单元课程,形成规范的教学逻辑体系,体现循序渐进与因地制宜的原则,使版画教学更加完善。第五部分是对课程开发实践的总结与展望,展示研究成果,验证实践成效,对进一步的版画课程开发进行展望。

黄国焱[4](2021)在《高州木刻画校本课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倡导民族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大背景下,本论文主要探索了高州木刻画校本课程在高中美术教学的应用与实践。高州木刻画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域性传统美术有其独特的地方人文风景,农民淳朴的精神特质,色彩与造型上呈现"稚拙性"的艺术特征,构图设色明快,装饰性强。选取高州木刻画中切合高中教学的有益部分融入到现代高中美术教学,让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教学有机结合,利用现代的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方式方法,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旨在碰撞出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之花。本课程实践体现国家课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尤其强调培养学生图像识别、审美判断、美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大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结合现代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探究式参与体验浸入式教学,强调教学结果评价也强调教学过程评价。积极应用现代信息化辅助教学拓展了木刻画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和创新表现形式的同时,改变了高州木刻画传统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模式,学习工具拓展到多媒体微课,网络教学平台、图像处理软件、手机互动辅助教学等,学生在可借助信息技术尽情发挥想象力展现艺术才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带来新的教育理念,给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州木刻画的教学带来质的变化。笔者所在S中学2014年把高州木刻画纳入校本课程教学实践的开发获得了市级“十二五”规划教育学科重点课题已结题,取得课程开发的初步成果。2018年以“高州木刻画校本资源建设”为课题立项研究,探索高州木刻画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获得了市级“十三五”规划教育学科重点项目,进一步探索一套理念先进的高效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传承与创新优良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潜能。

唐巾杰[5](2021)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小学吹塑纸版画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吹塑纸版画是集设计性、操作性和探索性为一体的艺术创作活动,吹塑纸版画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观察表现等多种综合能力的提升。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强调学习的情境性、主动性以及建构性、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切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吹塑纸版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设计了《我是非遗传承人》的整体单元课程,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转变传统吹塑纸版画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主动性与创新性,用综合、创新的方式传承民族文化。本研究首先概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内涵、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教学观及建构主义理论下的三种教学模式,明确其含义和特点。其次,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和对美术教师和非遗传承人的访谈,了解所在学校吹塑纸版画课程开展情况、学生对吹塑纸版画的掌握程度、兴趣等,发现当前吹塑纸版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着,根据吹塑纸版画教学的特点结合建构主义观点,明确建构主义融入教学的意义、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再通过设计案例将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设计了三种模式的教学案例,探究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在小学吹塑纸版画教学中的应用。最后反思实施中的制约因素和不足,得出结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小学吹塑纸版画课程的设计与实践性探究,更加有利于拓展吹塑纸版画课程设计思路,使吹塑纸版画教学实施效果更佳。

宋哲琦[6](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胡柱娟[7](2020)在《《综艺》杂志现实主义艺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综艺》杂志创办于1948年的天津,以刊登现实生活题材的艺术作品和文章为主要内容,分享艺术工作者的实践经验与艺术思想,展现1948年的时代风貌与艺术生存状态。本选题拟从艺术理论的视角全面把握《综艺》杂志的内容,整体探析《综艺》杂志的主要艺术思想主张,挖掘当时现实主义艺术思想的具体表现内涵,进一步分析《综艺》杂志艺术思想的价值与意义。《综艺》杂志在天津创刊的主要原因有三点,其一,现实主义艺术思想的影响为《综艺》杂志的创办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二,时世政局的转变:从1947年12月国民党创办的《天津民国日报画刊》的停刊,到1948年1月先进杂志《综艺》的创办,前后时间连接紧密,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里,《综艺》杂志继续发扬毛泽东延安文艺精神,为宣传和革新艺术做出重要贡献;其三,在这个中国社会命运鼎革的关键时期,艺术界除了鲁迅引领的木刻新艺术发展繁盛外,其他艺术基本步入低潮时期,基于此,一群先进艺术工作者试图以创办《综艺》杂志改善这一现状。《综艺》杂志涉及美术、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等多个艺术门类,是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杂志。内容包括中西艺术理论、艺术实践与技法、艺术教育等文章,是一本与国际接轨的杂志,可谓当年艺术界的百科全书。《综艺》杂志的作者,如叶圣陶、徐悲鸿、矛盾、郭沫若、刘铁华、马思聪等都是人民艺术家,倡导现实主义,他们的艺术思想影响着当年艺坛的整体发展方向。从当代反响来看,《综艺》这群作者的艺术思想及其作品一直流传至今,他们的艺术创作技法与艺术思想对当今学者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综艺》杂志以“为人民艺术”为宗旨,以现实关照艺术,尝试净化艺术、改革艺术教育,倡导艺术家能够把握时代的脉络,创作新艺术,发展新思想,从而用典型抗战生活为题材的艺术作品进行宣传教化。这种科学性的艺术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艺术作品深入人心,因此深受大众追捧。《综艺》杂志的创办为推动新艺术的发展和艺术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西艺术相互交流与碰撞促使艺术多元化。

李佳妮[8](2020)在《数码版画艺术语言与绘画艺术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在人类艺术发展史中,版画的发展与人类制版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飞跃式进步,数字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也给视觉艺术的创作带来了深远影响。数码版画由此应运而生,这不仅大大提升了版画创作的便捷性,还给传统版画艺术带来了全新的生命力。在西方,数码版画作为一个新兴版画种类,已发展得较为成熟,然而在中国,数码版画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争议。因此,分析数码版画的现状,讨论这一新生事物的艺术价值,对其在我国版画界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旨在梳理数码版画在国内外的发展脉络,通过大量的数码版画创作和数字技术的运用实验,分析、总结出数码版画的绘画语言特征,并采用比较的方法对数码版画与传统绘画的关系进行辨析,从而表达数码版画的意义和价值,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本论文使用了文献研究、归纳总结、实践创作等多种研究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探索数码版画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同时,本课题的数码版画创作借鉴了超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使用数码技术表现出传统版画的艺术语汇,探索了数字艺术语言和传统艺术语言相结合的形式,为数码版画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张亚敏[9](2020)在《版画作为艺术治疗的媒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速、生活压力增大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剧增,绘画艺术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心理治疗形式逐步走向大众化。版画作为传统的绘画拓印形式,在材料选择和制作程序方面具有极强的参与性,具有其它绘画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艺术治疗优越性。因此,研究版画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可行性和实践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从概念内涵而言,版画艺术治疗就是以艺术原理、艺术心理学、心理学治疗理论为基础,通过形式多样的版画制作体验,激发参与者特有的生理、心理潜能,从而对人体机能和心理问题产生积极调节作用的心理治疗形式。本论文以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为背景,运用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实践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综合应用心理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理论,分析版画艺术与艺术治疗主流媒介的融通性、版画艺术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优越性、独特性和可行性,以及开展并探索版画艺术治疗的基本实践范式和具体路径。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三章),主要分析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基础,以及版画艺术治疗作为绘画艺术治疗的重要实践形式,二者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融通性。从理论视角分析,绘画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治疗的媒介,就在于艺术学与心理学的联姻,源于大脑功能分工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依据;实践中,绘画艺术对于参与者具有自我意识的确定性、视觉接受性和治疗范围空间的广延性等特征。版画作为绘画艺术的一种形式,同样具有与其他绘画艺术作为心理治疗媒介的融通性,主要表现在审美过程的融通性、创作特质的融通性,以及艺术亲和力的融通性等方面。第二部分(第四章),以版画艺术的实践形式和特征为依据,分析了版画作为治疗媒介的优势与独特性。版画作为艺术治疗的独特性根源于版画艺术的非确定性特征及其所体现的心理意境,主要表现为版画艺术“主体在场”的审美语境、“非主体性”的审美体验、“内心关照”的移情倾向、“印迹色彩”的情感表达等方面。实践中,版画制作的艺术特质彰显出较为独特的艺术治疗功能,版画艺术颜色材料的丰富性有助于培养个体情趣,制版方式的多样性有助于愉悦个体心境,印制过程的间接性有助于激发个体心理潜能,呈现形式的复数性有助于平复个体心态。从实现机制而言,版画艺术治疗的优势是通过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丰富个体情感、完善个体心理品质来实现的。第三部分(第五章、第六章),分析版画艺术治疗的原则、程序、判据,案例研究版画艺术治疗的基本模式及其实践成效,以及推广和普及版画艺术治疗的主要途径。从治疗对象来看,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老年人等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以及焦虑症、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和神经衰弱症等处于亚健康心理状态的群体。基于相关心理治疗理论,比较分析心理慰籍、情感依托、情绪宣泄、情感重建等四种版画艺术治疗模式及其操作程序,达成了积极的治疗效果。调查表明,版画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治疗媒介,人们对版画艺术治疗寄予较高的心理期待,获得了较高的认可度,版画艺术治疗与参与者的心理结构、心理教育规律相契合,与学校素质教育、情感愉悦功能相贯通。当前,关键问题是要积极营造版画艺术治疗的社会认同环境,深入挖掘版画艺术治疗社会公共资源,并以学校为阵地,推动版画艺术治疗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高歌[10](2020)在《江丰美术教育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丰是中国着名的木刻版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江丰便开始致力于木刻创作和新兴革命美术运动,《码头工人》、《冰雪中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何处是家》等均是他艺术生涯中的代表作品,鲜明体现出江丰“以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主张;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鲁艺”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国立杭州艺专和中央美术学院,这位无产阶级美术家将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在新中国社会主义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中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本文重点研究和论述江丰的美术教育实践,重新探寻其美术教育理念。第一部分,主要从鲁迅艺术思想的影响和珂勒惠支与苏联木刻的启发两方面分析江丰美术教育理念形成的关键,为其后对其美术教育实践做出理论分析;第二、三、四部分将依次整理出江丰在延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以后的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以还原其所处的时代及内在成因,同时发掘其中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的教学方法,这是重塑江丰美术教育家形象的最核心工作;第五部分从回归历史语境的角度出发,一方面总结江丰美术教育实践活动在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清醒客观地剖析江丰在美术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通过个案研究江丰的美术教育实践活动及教育理念,不仅是对艺术家本人的缅怀,亦是探寻现代化进程中,对中国美术教育中具有代表性现象的研究。

二、现阶段版画教学浅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阶段版画教学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美术纸版画教学策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小学美术纸版画教学现状分析
    (一)小学美术教学只注重形式
    (二)纸版画教学没有得到重视
二、提升小学美术纸版画教学价值的方法
    (一)教师的职业素养必须得到相应的提升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三)教师要让学生理解纸版画的内涵
    (四)鼓励学生创新
结语

(3)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版画课程开发研究 ——以潍坊中新双语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五、研究创新之处
    六、理论基础
第一章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与版画的概述
    第一节 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概述
    第二节 版画的概述
    第三节 版画与培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
第二章 小学版画课程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小学版画课程的现状调查
    第二节 小学版画课程调查的内容分析
    第三节 小学版画课程调查的结果分析
第三章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版画课程开发与教学构建
    第一节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版画课程开发实践价值
    第二节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版画课程的开发原则
    第三节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版画课程的开发流程
第四章 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版画课程设计与实践
    第一节 第一学段开展以实物拓印为主的版画课程——以《奇妙的肌理之美》为例
    第二节 第二学段开展以橡皮章为主的版画课程——以《美丽的校园印迹》为例
    第三节 第三学段开展以木版为主的版画课程——以《木版上的年味》为例
第五章 版画课程开发的成效与展望
    第一节 版画课程开发的成效
    第二节 课程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潍坊市小学版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4)高州木刻画校本课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高州木刻画
        二 ﹑校本课程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高州木刻画课程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木刻画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第二节 木刻画课程研究现状
    第三节 高州木刻画课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现状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二 ﹑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章 高州木刻画校本课程的优势与特点
    第一节 高州木刻画校本课程的优势
        一 ﹑促进学生五大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 ﹑培养学生对传统美术的兴趣
    第二节 高州木刻画校本课程的特点
        一 ﹑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时代性
        二 ﹑传统与当代结合的创新性
        三 ﹑打破固有思维的突破性
        四 ﹑促进学生对传统美术的体验性
        五 ﹑打破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性
第四章 高州木刻画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第一节 高州木刻画校本课程设计
        一 ﹑高州木刻画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二 ﹑高州木刻画校本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三 ﹑高州木刻画校本课程教学对象分析
        四 ﹑高州木刻画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及策略设计
        五 ﹑高州木刻画校本课程教学评价设计
    第二节 高州木刻画校本课程教学实施案例
    第三节 教学效果评价
第五章 教学实践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教学总结
        一 ﹑教学成果
        二 ﹑不足之处
    第二节 教学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高州木刻画传承人吴思志先生访谈笔录
附录二:高州木刻画校本课程任教教师访谈笔录
附录三: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四:高州木刻画校本课程教学实施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小学吹塑纸版画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内容与对象
    (五)研究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2.研究步骤
        3.创新点
一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1.吹塑纸版画
        2.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内涵
        2.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教学观
        3.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教学模式
二 吹塑纸版画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学生与教师调查分析
        1.学生问卷调查与分析
        2.教师访谈调查与分析
    (二)非遗传承人访谈分析
        1.访谈内容
        2.访谈结果分析
    (三)吹塑纸版画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关注
        2.吹塑纸版画创作形式不够丰富
        3.学材设置有待完善
        4.课堂评价不够全面
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吹塑纸版画教学设计分析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融入教学的意义
        1.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2.培养创新思维
        3.强化实践能力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融入教学的设计原则
        1.突出主动建构的学习方法
        2.强调情境创设的作用
        3.主张协作学习
        4.利用信息资源支持教学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融入教学的实施策略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3.完善评价体系
四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吹塑纸版画教学实践
    (一)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吹塑纸版画教学设计
        1.单元总体设计思路
        2.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3.教学工具设计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吹塑纸版画教学过程
        1.支架式为主的教学设计
        2.随机进入式为主的教学设计
        3.抛锚式为主的教学设计
    (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吹塑纸版画教学成效
        1.学生内在驱动力的激发
        2.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3.学生运用能力的提升
        4.学生自信心的增强
五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吹塑纸版画教学的思考与展望
    (一)吹塑纸版画教学的思考
        1.本研究创新之处
        2.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二)吹塑纸版画教学的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7)《综艺》杂志现实主义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学术研究综述
    三、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综艺》杂志在天津创刊的时代因缘
    第一节 现实主义艺术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政局转变:从《天津民国日报画刊》到《综艺》
    第三节 杂乱的艺术发展现状
第二章 《综艺》杂志的创办主旨与栏目设置
    第一节 《综艺》杂志的宗旨与取向
        一、以现实关照艺术净化艺术
        二、用现实主义艺术思想改革艺术教育
        三、探索“为人民艺术”的发展道路
    第二节 《综艺》杂志的栏目设置
        一、美术
        二、戏剧
        三、电影
        四、音乐
第三章 《综艺》杂志的艺术思想
    第一节 提倡新艺术新思想
        一、倡导新艺术
        二、发展现实主义
    第二节 把握时代性脉络
    第三节 推崇以典型抗战生活为主的艺术创作题材
        一、塑造典型艺术形象
        二、以抗战生活为主要艺术题材
第四章 《综艺》杂志艺术思想的价值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综艺》杂志艺术思想的价值
        一、推动新艺术的发展
        二、加快艺术教育改革
        三、促使艺术多元化
    第二节 《综艺》杂志艺术主张的当代启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综艺》杂志文章信息概览及部分作者简介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数码版画艺术语言与绘画艺术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毕业设计选题与实现方案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内容、目的和意义
        1.2 本领域相关专题设计动态分析
        1.3 毕业设计方案及成果
第二部分 数码版画艺术语言与绘画艺术的关系研究
    第二章 国内外数码版画的现状分析
        2.1 中国数码版画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2.2 国外数码版画的发展现状及思考
    第三章 数码版画艺术与绘画艺术
        3.1 数码版画和传统版画的比较
        3.2 数字技术在数码版画中的应用
        3.3 数码版画的艺术语言特征
        3.4 数码版画艺术语言与绘画
        3.4.1 传统绘画与数码版画
        3.4.2 传统绘画与数码版画艺术语言的共性与特性
        3.4.3 传统绘画与数码版画表现形式的特殊性
        3.4.4 数码版画的特点思考
    第四章 数码版画创作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尝试——以毕业创作《梦的永恒》为例
        4.1 数码版画《梦的永恒》创作构思与确立
        4.2 数码版画《梦的永恒》创作语言来源——超现实主义绘画的语言特色
        4.3 数码版画《梦的永恒》创作陈述
        4.3.1 素材的搜集与创作
        4.3.2 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尝试——《梦的永恒》数码制版与输出
        4.3.3 《梦的永恒》作品中数码版画语言的继续探索
    第五章 数码版画的未来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版画作为艺术治疗的媒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价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绘画艺术治疗
        1.3.2 版画及其内涵
        1.3.3 版画艺术治疗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特征
    2.1 绘画艺术治疗的产生和发展
        2.1.1 绘画艺术治疗的产生
        2.1.2 绘画艺术治疗功能的发展
    2.2 绘画艺术治疗的生理-心理学基础
        2.2.1 生理科学理论基础
        2.2.2 精神分析心理学基础
        2.2.3 绘画艺术治疗的理论取向
    2.3 绘画艺术治疗的心理学特征
        2.3.1 绘画艺术治疗的视觉接受性
        2.3.2 绘画艺术治疗的多元空间性
        2.3.3 绘画艺术治疗的自我实现性
        2.3.4 绘画艺术治疗的适用广泛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对比分析:版画与其它绘画艺术治疗媒介的融通性
    3.1 版画与其它绘画艺术治疗媒介的审美融通
        3.1.1 审美认知的相通性
        3.1.2 审美教育的相容性
        3.1.3 审美愉悦的相融性
    3.2 版画与其它绘画艺术治疗媒介创作特质融通
        3.2.1 创作过程的意象性
        3.2.2 创作过程的手工性
        3.2.3 创作过程的自由性
    3.3 版画与其它绘画艺术治疗媒介的亲和力融通
        3.3.1 艺术精神的传统性
        3.3.2 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3.3.3 艺术创作的游戏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心理学视界:版画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独特性
    4.1 版画艺术的“非确定性”及其心理意境
        4.1.1 版画艺术“主体在场”的审美语境
        4.1.2 版画艺术“非主体性”的审美体验
        4.1.3 版画艺术“内心关照”的移情倾向
        4.1.4 版画艺术“印迹色彩”的情感表达
    4.2 版画的创作特质及其艺术治疗功能
        4.2.1 颜色材料的丰富性:培养自我之情趣
        4.2.2 制版形式的多样性:愉悦自我之心境
        4.2.3 印制过程的间接性:激励自我之潜能
        4.2.4 呈现形态的复数性:平复自我之心态
    4.3 版画作为艺术治疗媒介的实践优势
        4.3.1 激发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
        4.3.2 表达参与者的丰富情感
        4.3.3 完善参与者的心理品质
        4.3.4 保持治疗效果的持久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治疗判据与实践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实施与分析
    5.1 版画艺术治疗实施的基本原则与框架
        5.1.1 版画艺术治疗实施的基本原则
        5.1.2 版画艺术治疗实施的基本框架和形式
    5.2 版画艺术治疗的适症群体与心理判据
        5.2.1 治疗适用群体及其心理特征
        5.2.2 版画艺术治疗实施的心理症状判据
    5.3 版画艺术治疗的实证案例和分析
        5.3.1 实证案例使用的相关评估工具
        5.3.2 儿童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心理慰籍模式——“描绘出你心中的家”
        5.3.3 大学生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情绪宣泄模式——“心情的流露”
        5.3.4 成人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情感依托模式——“幸福计划”
        5.3.5 老人案例:版画艺术治疗的情感重建模式——“老胡”的故事
        5.3.6 版画艺术治疗的实证案例的总结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成效与推广:版画艺术治疗改革与发展路径选择
    6.1 版画艺术治疗推广状况的描述性分析
        6.1.1 版画艺术治疗认可度的问卷调查
        6.1.2 版画艺术治疗成效的访谈分析
    6.2 版画艺术治疗实践的改革取向
        6.2.1 版画艺术治疗与心理结构功能相契合
        6.2.2 版画艺术治疗与素质教育功能相统一
        6.2.3 版画艺术治疗与情感愉悦功能相贯通
        6.2.4 版画艺术治疗与心理教育功能相融通
    6.3 版画艺术治疗推广与普及的路径选择
        6.3.1 积极营造版画艺术治疗的社会认同环境
        6.3.2 挖掘版画艺术治疗的社会公共资源
        6.3.3 学校版画艺术教育与版画艺术治疗相结合
    6.4 本章小结
结语: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附件
    附件一 调查问卷
    附件二:症状自评量表系列调查问卷(Self-Reporting Inventory)
    附件三:自我接纳问卷(Self-Aeeeptanee Questionnaire,SAQ)
    附件四:版画艺术治疗认可度的调查问卷
    附件五:心理幸福感测试
    附件六:版画制作步骤图

(10)江丰美术教育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研究背景
    第二节 选题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选题研究现状
    第四节 选题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江丰美术教育理念的形成及渊源
    第一节 鲁迅“艺术为大众”思想的启蒙
    第二节 珂勒惠支及苏联木刻的启发
第二章 延安时期美术教育的新探索
    第一节 促进“鲁艺”教学“正规化”和“专门化”
    第二节 推动延安木刻民族化和大众化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现实主义美术教育道路
    第一节 现实主义美术教育理念的贯彻和实施
    第二节 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争论
    第三节 对于“民族遗产”的认识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后的美术教育取向
    第一节 坚持社会主义美术教育
    第二节 扶持不同艺术取向的美术家
    第三节 支持发展和研究民间美术
第五章 江丰美术教育实践对当今美术教育的启示与时代局限
    第一节 对当前美术教育的启示意义
    第二节 江丰美术教育实践的时代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江丰美术教育年表简编
附录B:江丰美术文献索引
在校获奖经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四、现阶段版画教学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美术纸版画教学策略初探[J]. 陈园园. 名师在线, 2021(34)
  • [2]纸版画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的实践研究[D]. 谢璐. 伊犁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版画课程开发研究 ——以潍坊中新双语学校为例[D]. 邱文彦.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4]高州木刻画校本课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黄国焱.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5]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小学吹塑纸版画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 唐巾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7]《综艺》杂志现实主义艺术思想研究[D]. 胡柱娟. 河南大学, 2020(02)
  • [8]数码版画艺术语言与绘画艺术的关系研究[D]. 李佳妮. 山西大学, 2020(01)
  • [9]版画作为艺术治疗的媒介研究[D]. 张亚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10]江丰美术教育实践研究[D]. 高歌. 郑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浅谈现阶段版画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