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将增加北美木材制品进口(论文文献综述)
吴天博[1](2020)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步入21世纪后,中国林业产业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国际贸易自由化浪潮以及世界木质林产品需求日益增加的现状,不断提升自身生产加工水平、扩大产品生产种类及规模,促使我国林业产业生产及供给能力得到了飞速发展,木质林产品外贸规模显着扩大、贸易流量逐年攀升,产品与市场结构也日趋完善。时至今日,中国林业产业已在国际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木质林产品生产国、加工国及贸易国,被誉为“世界木材工厂”。尽管如此,林业作为我国战略性基础产业,随着中国经济逐渐步入“三期叠加”时期,中国林业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压力也在与日俱增。一方面,随着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持续推进及“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政策”的贯彻实施,中国林业经济结构随着国家森林资源禀赋水平及比较优势发生了深刻调整,在这种背景下,有效利用国内外森林资源与市场是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也是维护我国木材安全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时至今日我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市场仍长期高度集中于北美、东南亚、东亚及少数欧盟国家,没有形成规模化的木质林产品全球供应链及稳定出口渠道。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战略构想,以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建设为具体途径,秉承包容性发展理念,强调推动世界经济更加包容和平衡发展,通过提高区域间开放水平,开展跨国互通互联,提升经贸合作水平,以此实现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再平衡。“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为我国打造稳定的、高质量、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林业开放发展新格局提供了有利契机。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视角研究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背景,以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分析了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从贸易规模、贸易产品质量及贸易竞争力等三个层面入手,对双边贸易影响因素及发展潜力进行了测度,对中国进口产品质量及提升潜力进行了分析,对中国与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并对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终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发展对策,以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及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长足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参考。本文具体结论如下: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表明:21世纪后,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我国常年处于贸易顺差。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产品结构及市场稳定且集中,进口产品以原木、锯材、木浆等木材原料为主,出口产品以人造板、纸制品、木制品、木家具等木材制成品为主,进口对象主要集中于东欧及北欧国家,出口对象主要集中于西亚及西欧地区国家。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与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贸易水平得到了显着提升,但双边木质林产品贸易合作空间仍未得到充分开拓,仍需要深入挖掘。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的研究表明:双边人均经济水平的增长对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的提升作用最为显着,双边人口规模的扩大同样有利于提升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空间距离对贸易的阻碍作用仍然存在;“五通”建设整体水平及各分项指标水平对中国与沿线国家各类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效率均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现阶段看来,“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效率提升的贡献更大,但从发展角度而言,“民心相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贸易效率提升潜力层面,双边贸易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除“资金融通”外,其他“五通”建设水平的提升均有利于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各类木质林产品贸易效率的升级。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研究表明: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后,中国从大部分沿线国家进口木质林产品质量呈显着上升趋势,除原木进口质量小幅下滑外,其余各类产品进口质量均稳步提升。“五通”建设总水平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均有助于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的升级,但由于现阶段我国与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建设水平的相对滞后,“民心相通”指标回归结果显着为负;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推进,“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质量升级潜力有着巨大的正向促进作用,表明贸易便利化和民意基础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贸易畅通”和“民心相同”应是未来的重点关注领域。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表明:中国木质林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于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但限于我国森林资源禀赋水平、林产工业发展水平及投入资本等诸多因素,我国木质林产品在出口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与国际化水平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木质林产品综合竞争力在研究国家中处于下游,“大而不强”仍是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国在木材原料产品的竞争劣势表现明显,且在短时间内无法逆转。但木材加工产品在国际竞争中优势明显,人造板、木制品及木家具等3类产品竞争优势突出,印证了近年来中国林产工业发展水平的突飞猛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竞争优势与中国相似,多集中于木材加工产品,表明未来沿线木质林产品国际市场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贸易畅通”和“设施联通”水平的提升以及科技的进步对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起关键作用。最后,依据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果,从完善“丝绸之路经济带”木质林产品贸易环境、提升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及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多元化木质林产品市场等三个层面提出政策启示,以期为推进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及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长远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参考。
吴頔[2](2020)在《“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有限的耕地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虽然我国可以通过进口解决一部分农产品供应不足问题,但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问题不得不再次作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战略被着重研究。习近平主席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之际明确表示,在经济合作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建设的对接合作。“一带一盟”的提出,为我国调整国际农业合作思路,调动海内外农业产业资源创造了机遇和渠道。研究“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对中国农产品供应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应用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以及国际贸易、系统工程等相关学科方法理论,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不同合作模式间的风险差异并提出合作战略。本文以我国农产品供需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近20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部分重要农产品供需数据,通过Verhulst模型相关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基础上,构建国内农产品消费需求模型,结合垄断优势理论、比较优势投资理论、农产品供应安全的PSR机理、区域产业合作理论等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分析国内外因素对我国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建立了国内重要农产品供给模型及进口需求模型;并对我国未来5年重要农产品供需情况进行预测,创新提出“农产品表观消费额”概念,并推演出未来5年,我国农产品市场消费额约在10311亿美元至10411亿美元之间。虽然受制于人口增速减缓、境内耕地利用趋于饱和、农产品出口增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等因素,国内农产品消费价值量增长放缓,但整体上看,可以判断我国农产品消费市场仍呈现增长趋势。本文从“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的角度,对中俄双方开展农业合作的现实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我国耕地资源相对匮乏,也由此产生了进口“虚拟耕地”、“虚拟林地”的巨大需求;在相关投融资政策上,我国也鼓励农业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给予充分的金融政策和技术指导。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耕地资源非常丰富,且大多处于“闲置”状态,俄罗斯对于引进外资“促开发,增出口”的行为在整体上是以认可和鼓励态度为主。借此也能够为推动中俄两国农业合作和农产品贸易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创造条件。在“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国与俄罗斯开展农业产业合作利弊并存,但无论对彼此哪一方,农业合作的正向效应是主流。因此,从中俄双方开展农业合作的需求与效应层面来分析,双方间的农业合作具备客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本文对中俄农业产业合作中常见的纯贸易合作、投资参股合作、海外并购三种模式进行研究并分别建立风险评价模型。经研究,三种模式各具自身优缺点。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各模式进行评价,其中投资参股合作模式风险评价得分是三者最低的,也就是在“一带一盟”背景下,由中资企业在俄罗斯境内,与俄罗斯本地企业合资投资进行农业生产,并将农林牧渔等农产品向中国出口的合作模式是风险相对较小的合作方式。而三种模式中,海外并购合作模式风险评价得分最高,说明“一带一盟”背景下,中国农业企业赴俄罗斯并购本地农业生产企业的合作模式风险比较大。最后针对当前国内重要农产品供应现状及问题,提出“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战略。宏观经济方面,加强中俄两国农业国际合作,除了对国内经济指标的直接影响外,还间接影响着区域发展的稳定,也能更好的满足国内各种消费群体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升国内农产品质量,确保合理定价,有利于运输安全与战略储备安全。在我国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方面战略包括: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海外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储备战略和“一带一盟”背景下“藏粮于地”发展战略。“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的策略有:优势互补,投资促进口;建立农业自由贸易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走出去”。把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作为底线,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实行品种保证,增加供应总量,优化供应结构,扩大供应来源,提高供应质量,加强农产品储备、保障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完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努力建立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
王婉如[3](2019)在《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中后期,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以促进对外贸易。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又一轮动力。贸易政策的变化成为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各国合作的加深,推进全球化的发展、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自由贸易,依旧是全球治理中的共识与长期趋势。贸易开放仍然是永恒不变的主题,然而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导致政府干预成为必要。税收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贸易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扩大贸易开放的影响十分重要。在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疲软的现象日益加深,我国进出口贸易呈现出增速放缓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继续扩大贸易开放,既源于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开放诉求,又源于全球开放形势变化的客观需要。在国际贸易的博弈中,一国可以通过关税、出口补贴以及贸易壁垒这三个政策工具达到自己的目的。本文通过运用最新版GTAP数据库研究各种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发现其中关税的影响程度最小。然而,贸易开放程度的加深,也会给一国的经济及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扩大贸易开放会增加外来风险与经济及财政收入的不稳定性。同时,会给本国带来其他的潜在问题如给环境污染、导致不公平竞争等等。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有些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选择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投入品进行生产,进而危害环境。对于幼稚产业,如果政府不给予它们短期保护或者支持性政策,这些新兴产业或者是发展中的幼稚产业自身国际竞争力并不强,便易因遭受国际上成熟产业的打击而受损等。这些不利因素都会制约贸易开放度,因此,本文在研究税收政策影响贸易开放的基础上,探讨贸易开放度的变化对一国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以税收收入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完善在税收政策进行调整时所需考虑的因素,以便更好地进行税收政策调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单一政策调整或实现单一政策目标往往显得势单力薄.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在研究我国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中考虑宏观调控经济措施协调搭配更加能够使得财税政策发挥更大的效用,享受贸易开放带来的正面影响,而尽量控制其所带来的负面效果。通过微观层面实现单一政策目标的研究以及宏观层面其他经济协调政策的合作,对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内改革和融入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对世界经济稳定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故在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中,还将搭配财政支出政策与非关税壁垒进行分析。本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方法,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等。并梳理了贸易与税收相关文献,分别从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贸易开放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研究进行归纳整理,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分析部分,从理论上回顾了不同贸易理论下的税收政策主张,包括古典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并分析税收政策通过价格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一方面影响组成商品的要素价格进而影响商品的成本,导致各国商品之间比较优势的差异,通过影响贸易模式与贸易条件对该国贸易发展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影响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进而影响进出口贸易与贸易开放度。反过来,贸易开放也会通过影响一国税收收入进而影响税收政策的调整幅度。第三章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后税收与贸易政策的发展并分析其中的不足。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贸易政策逐步向开放型发展,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逐步前进。平均关税税率一降再降,尽管仍比多数发达国家高,但是我国一直是贸易自由化的坚定拥护者。我国扩大开放是顺应全球化大势的表现,而且这几十年的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开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税收政策作为市场调控的重要手段,在适应新环境推动贸易开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第四章与第五章为本文的主要实证分析部分,第四章实证分析我国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国税收政策也会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进而影响贸易开放程度,最终会影响贸易自由化进程。税收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通过价格。价格是税收政策影响贸易发展的中间传导变量。税收政策通过影响税金进而影响贸易水平。本章重点关注的税收政策或者工具主要包括三种,即对进口贸易中征收的关税、出口贸易实施的出口补贴及同国内经济活动一样对产品生产等征收的所得税。通过构建GTAP模型,使用第九版最新数据库研究分析一国税收政策对于进出口贸易、产业部门等的影响,分析不同税种(关税、出口退税与所得税)对贸易发展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税收政策的调整会影响我国经济与贸易各个方面,而不同税种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第五章分析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调整的制约因素;税率的降低会刺激经济的发展,并促进贸易往来。但是税负并非越低越好,尤其会受到财政收入的约束。贸易税收政策的调整会促进贸易开放,然而贸易开放会对一国税收收入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依靠贸易税收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这反过来对一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产生负面的影响。另外,随着开放度加大,会对该国劳动力市场及收入分配、本国产业等均产生影响。这些都会制约贸易自由化进程。根据本文研究对象,选取税收收入为主要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贸易开放对税收收入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GMM模型等分析贸易开放对税收收入包括贸易税收收入的影响。并通过国家分组讨论,研究发现贸易开放初期可以暂不考虑对税收收入的制约影响,但是随着贸易开放加深到后期,需要着重考虑这一因素,放缓税收政策调整步伐。第六章则研究国外贸易开放背景下税收政策的做法,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在贸易开放程度加深的背景下完善我国税收政策的借鉴思路。在国家的选取上,先选择了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美国很早就实现了贸易自由化,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税收政策的调整及对贸易与财政的影响。另外,文中主要是以发展模式、经济制度等与我国较为相似的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为借鉴,故选择了泰国、加纳与印度等国进行研究。其中前两个国家贸易自由化初期财政盈余,而印度财政出现赤字状况影响贸易自由化进程进而反复调整贸易政策,印度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其贸易自由化与相关税收政策的调整。通过总结这些国家的经验做法,为我国在继续扩大贸易开放过程中税收政策调整提供思路借鉴。第七章为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与支出政策、非关税壁垒等搭配;研究为了优化税收政策的作用效果,降低贸易开放给本国带来的负面影响,选择支出政策、贸易政策、非关税壁垒等宏观经济调节措施与税收政策进行搭配调整。故本章分三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搭配财政支出政策,一国贸易开放会对税收收入产生影响同时也会给政府支出带来影响,同样地,政府支出规模又会反过来影响贸易开放程度。一方面由于受到财政预算的约束,政府支出会受到税收收入的影响。另一方面,贸易开放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影响与冲击要求政府运用支出政策进行配套调整。第二部分是考虑贸易政策,在贸易开放过程中,各国所选择的贸易政策(如自由贸易、进口自由化、进口替代、受保护的出口导向型等)有所不同,税收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应该考虑不同的贸易政策背景;在贸易政策的选取上,由于各方利益不同,导致了政府采取贸易自由化政策后形成了支持与反对这两股政治力量,最终结果就取决于政府对于冲突双方的调停。第三部分是结合非关税壁垒,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不明朗,各国出于本国经济发展和保护本国产业需要出发,采取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其中因非关税壁垒天然的隐蔽性特点而逐渐被各国重用,贸易保护呈抬头趋势。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非关税壁垒对于贸易的限制作用甚至会高于关税壁垒,阻碍贸易开放的扩大。第八章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到相应的政策启示。包括贸易税收(关税、进口增值税与消费税、出口补贴)、国内税收(所得税)及搭配财政支出、非关税壁垒等的政策建议。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一、不同税种税率的调整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不一降低进口关税税率会促进该国的进口与出口贸易,而降低出口补贴(退税率)效果恰恰相反。也就是说降低关税与增加出口补贴会促进进口与出口贸易。其中,出口补贴率对贸易的影响程度比关税税率大。另外,从影响程度的角度看,下降同等幅度的税率,出口补贴与国内所得税政策的影响效果要高于进口关税政策。可能是因为我国平均关税税率已经下降到较低水平,因而进一步调整空间对各行业部门的影响相对较小。二、贸易开放会影响税收收入进而限制税收政策的调整幅度一方面,随着贸易开放度的加大,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国际贸易活动将愈发频繁,使其规模扩大。一国总税收收入将增加,但是贸易税收收入的变化方向不定。另一方面,根据发展中国家收入分组实证讨论结果,在低收入国家中贸易开放程度加大,对该国总税收收入的影响并不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在中低收入与中高收入国家中,贸易开放的深入将提高这些国家国内销售税以及所得税收入,进而弥补由于关税税率下降导致贸易税收收入的减少,最终导致总税收收入提升。然而在高收入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度的加大,会降低总税收收入水平。三、支出政策与非关税壁垒搭配税收政策调整扩大贸易开放通过联立方程组的3SLS估计结果发现,贸易开放度与政府支出呈现出倒U型关系。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初期,补偿假说占据主导作用,需要扩大政府支出规模,以减少开放对本国产业及经济带来的风险冲击及消极影响。随着贸易开放的深入,效率假说会超过补偿假说占据主导地位。随着贸易开放程度的加深,可以紧缩财政支出政策,降低政府干预程度,充分发挥市场的效率。另外,配合贸易政策,同时降低贸易壁垒措施。在贸易壁垒措施上,降低非关税壁垒对我国贸易的促进作用要高于关税壁垒,为此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同时完善非关税壁垒相关法律法规,与国际相关法律相接轨。四、国外在扩大贸易开放中税改以所得税为主间接税为辅贸易自由化过程中,需加强财政预算的管理,避免财政赤字问题的出现。对于一些国家而言,关税税率的下降会导致国际贸易税收收入的大幅减少,进而制约了贸易自由化进程。所以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一国会对国内税收政策进行调整,将对国际贸易税收的依赖性过渡到国内直接税与间接税收入中,以免贸易税收收入大幅降低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美国、加纳与泰国国内税制改革的过程中,以所得税改革为主,间接税改革为辅。在扩大贸易开放的国家中其税收政策的调整经验包括:所得税的调整以降低边际税率或提高税前所得扣除额为主要改革内容;国内间接税的调整以扩大征税范围为主要改革内容。此外,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运用最新版GTAP数据库试图分析不同税制下税率的变化对贸易规模的影响。以往许多研究都集中于单个税种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关税、所得税、出口补贴等不同的税收政策角度进行权衡分析对经济与贸易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相比关税政策,降低同等幅度的所得税与增加同等幅度的出口补贴政策更加能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二,研究发现贸易开放与税收收入并非线性关系。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贸易开放对税收收入的影响不同。起初至中期,贸易开放与税收收入呈现正相关;到后期,贸易开放与税收收入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弥补了前人在贸易开放与税收收入关系研究的不足。第三,本文立足于新的视角即继续扩大贸易开放可能会对本国经济市场所带来的优劣影响对税收政策的调整进行分析,在继续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同时,对贸易自由化可能带来的问题进行配套政策完善,试图减少贸易开放的成本。且本文从政府收支角度考虑综合研究贸易开放对税收、财政支出等的影响,反过来运用这些政策进行调节等,丰富了税收政策与贸易开放的相关研究。第四,通过联立方程组的3SLS方法发现贸易开放与政府支出之间关系既不符合效率假说又不符合补偿假说,而是符合U型假说。为少量支持U型假说的研究提供了补充。
黄伟荣[4](2019)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研究 ——贸易效应与发展前景》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自由贸易区合作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则是其中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初步建设以来,双方大幅度降低或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双边贸易流量大幅度上升,给双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推进作用。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双方签署自由贸易区的旧协定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双边经济发展的需求,经过多次谈判,双方于2015年11月2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玻正式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议定书》,主要丰富、补充与完善原有协议,提升了该自由贸易协定的标准。然而,贸易自由化的提升也是一把双刃剑,中国与东盟各国绝大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资源和生产的产品相似性较高,导致区域内成员国竞争激烈,部分成员国内各产业受到自由贸易的冲击,加上受到区外的不利影响,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的挑战。为此,尽可能地减少中国与东盟在自由贸易区合作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促进双方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对目前正在升级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一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将主要讨论:1.升级版的原由和当前的进程如何;2.自由贸易区的成立给中国与东盟对外贸易发展带来的影响;3.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后将给中国与东盟经济与贸易发展带来的影响;4.双方各产业从自由贸易便利化的提升中是否得到福利;5.如何战胜各种内外的不确定性,以及未来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如何发展。并按照如下逻辑进行阐述: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出学界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研究,以及该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历史分析法进行解析,阐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建设的发展历程,从该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期至全面建成,而且还对该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梳理解释。其次,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阐述了该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背景,以及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对双方的经贸合作的影响,并指出了未来合作面临各种可能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再次,分析升级后对双边货物贸易的影响及变化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细分中国与东盟在各类产品的竞争性与互补性,通过使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通过运用GTAP模型进行模拟预测升级版全面实施后对中国与东盟及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宏观经济、贸易和福利水平,乃至各国各行业产出和贸易的变化。此外,还设定CPTPP生效所带来的影响。最后,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并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未来发展提出政策建议,从而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实现自由化,为双方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提供参考。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从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与贸易效应来看,自由贸易区合作对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双边贸易增长率高于各自的整体对外贸易增速,双边贸易规模占双方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双方的贸易差额仍存在不平衡。而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中国向东盟出口产品结构倾向于工业制品,而中国自东盟进口产品结构则倾向于初级产品。这与中国和东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的结果一致,说明中国与东盟各类产品贸易中存在互补关系,但是在一些产品中,双方的贸易仍存在这竞争关系。最后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增长发挥着积极作用,说明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给中国与东盟带来积极的贸易效应。第二,从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未来发展的贸易效应来看,GTAP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全面实施后给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增长、福利水平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升级版对双方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带来积极影响,并给中国与大多数东盟国家的贸易条件进一步改善。但在贸易平衡方面,除了新加坡以外的成员国均出现贸易差额恶化状况。在产业层面,中国与东盟各行业产出和进出口贸易额增长均出现明显增加,贸易差额均得到改善,主要集中在双方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相反受到冲击则为各国具有比较劣势的行业。在升级版全面实施的前提下,CPTPP的成立给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增长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不明显,说明双方贸易自由化的提升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区外带来的影响。尽管如此,部分成员因国内产业则受到冲击,而导致其的贸易条件出现恶化。同时还给区外非成员的经济与贸易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第三,中国与东盟在自由贸易区合作未来发展仍面临着复杂严峻的内外环境,双方应该加快推进升级版的落实及内容的完善。推进双方发展战略协调与对接,通过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共同体《2025蓝图》建设,以互利共赢方式帮助东盟互联互通建设,打破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瓶颈,不断地扩大双方经贸合作规模,进一步加强政治互信,并加大推进区内各国之间社会文化和民间的交流,设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秘书处,确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未来发展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
梁馨元[5](2019)在《中俄木材贸易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对木材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但为保护国内生态环境我国采取了启动“三北”防护林等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国内木材砍伐量,这使得我国国内的木材采伐量有所下降,需要通过从国外大量进口木材来保持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是世界上重要的木材出口国,并且与我国接壤,边境口岸众多,拥有便于开展木材贸易的交通条件,两国在生产要素方面也存在很多互补性,这为中俄木材贸易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此外,两国木材贸易从苏联解体、俄罗斯独立算起已历经20多年,合作历史悠久。目前俄罗斯经济状况不稳定、关税政策多变、相关机制不完善、木材走私现象时有发生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在制约双方木材贸易及木材加工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因此,只有两国加强沟通交流,深化互信合作,把木材合作纳入国家或地区合作的战略层次,才能解决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中俄木材贸易合作的水平。在中俄木材贸易发展前景方面,短期来看,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中俄木材贸易合作在贸易量以及贸易结构方面仍有尚待开发的潜力,但长期来看,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及木材替代品的不断出现,两国的木材贸易量可能会有所减少。
李玉铭[6](2018)在《远洋航运与上海城市变迁(1850-1941)》文中研究说明上海远洋航运业在开埠之前虽已有发展,但范围却仅限于朝鲜半岛、日本等邻近国家。1843年上海开埠后,随着贸易重心由广州逐渐转移到上海,作为中西贸易运输载体的远洋航运中心也随之转移到了上海。1850年英国大英轮船公司将伦敦——香港的定期远洋航线延伸到了上海,标志着近代上海定期远洋航运的历史正式开启。本文以近代上海远洋航运业发展过程中轮船企业的竞争、船舶的更替、航线的扩大以及远洋贸易结构的变革为主线,对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发展与变迁进行了梳理与探究,并以此为视角来探讨近代上海远洋航运业在近代上海城市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19世纪70年代以前,上海远洋航运业的经营者主要是在沪大洋行,他们凭借雄厚的实力垄断了当时上海的进出口贸易。在运输载体上主要是帆船,同时,为了提高效率争与夺市场,各大洋行争相使用了专门用来运输鸦片与茶叶的飞剪船。在货物运输方面,主要进口鸦片以及西方工业品,并以鸦片为主;出口方面则主要是中国的茶叶和生丝。1850年大英轮船公司开辟上海与欧洲间的定期航线,表明专业轮船公司开始介入上海远洋贸易,但直到70年代初,不管是大英轮船公司的一枝独秀亦或是与法国邮船公司、英国海洋轮船公司的“三巨头”争霸,由于轮船载重量小、运费高等限制性因素,专业轮船公司仍不是此一时期上海远洋运输的承运主力。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欧亚海底电缆的成功敷设以及轮船的大量使用等交通、通讯工具以及造船技术的发展与变革,使得上海远洋航运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自此以后,轮船逐渐代替帆船,成为上海远洋航运的主要运输载体,专业性的轮船公司也逐渐代替了在沪大洋行,成为上海远洋航运运输业的主要经营者。甲午中日战争后,上海远洋航运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这一方面表现为太平洋远洋航线的形成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全球远洋航运网络的形成。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变幻以及自身能力的衰落与发展,各国以上海为中心的远洋航运势力此消彼长,主要表现为由“一战”前的多国航运势力竞争到“一战”期间的英、日两国争霸,再到战后以英、日、美三霸并争为主的局面。随着远洋运输条件的改善与发展,远洋运输货物在此一时期亦发生了彻底的变革,进口方面逐渐由鸦片、西方的轻工业品转换成了机器设备、化工产品、燃料、五金器材等生产资料;出口方面也逐渐由生丝、茶叶转换成了其他农副产品以及部分工业产品。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的远洋航运业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虽因战事爆发,大部分远洋轮船公司曾一度暂停了上海的远洋业务,但随着战事转移,上海的远洋航运业很快又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发展程度甚至一时超过了战前。日本战后在完全控制中国内河航运、沿海航运的情况下,却唯独没有阻断上海远洋航运的原因是为了将上海作为战时战略物资的中转站,这是日本在战时为了尽可能的获取战略急需物资,以达“以战养战”目的,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远洋航运是直接沟通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纽带与通道。在当时社会条件限制下,是远洋航运的船舶逐渐将西方先进的制度、理念、文化等西方文明带到了中国,进而使古老的农业文明开始与先进的工业文明开始发生碰撞。同时,也是远洋航运的船舶将中国的一批批茶叶、丝绸以及其他一些大宗的原料产品带入了西方社会,进而使东方文明开始逐渐的融入西方社会。作为近代远洋航运中心的上海,其同样充当了沟通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角色,在这种沟通与交流中对于上海本地传统航运业、对于近代上海的港城建设等各方面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近代上海远洋航运业是在国力衰微、航运主权旁落的情况下,主要有外资轮船企业经营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殖民性与掠夺性。但另一方面,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发展也使得上海作为一座枢纽性城市成功的将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了一起,在近代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远洋贸易的不断深入,将上海乃至中国带入了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之中。
宫毓雯[7](2018)在《自由贸易协定对垂直专业化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过去三十年,以产品跨境生产阶段分散化为特征的垂直专业化贸易迅速增长。与此同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之间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数量也在快速增加。尤其是,新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包含了更多高标准的“边境内措施”议题,如促进竞争政策、劳工标准、环境标准、市场透明、中小企业发展、金融监管等。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同时快速涌现,似乎在表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抑或是包含更多“高标准”议题的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与垂直专业化贸易的快速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性。本文首先对自由贸易协定、垂直专业化贸易的发展趋势展开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成员诉诸于双边或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深化彼此经贸往来,其所包含的具有法律约束力条款的平均数量有呈现小幅递增的趋势,亚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趋势更是呈现出“发展快、多边化、重叠多、高标准”的特征;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各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贸易的比重迅速增加,且亚太区域的整体制造业垂直专业化贸易变化趋势,与总体变化趋势相一致。本文对于自由贸易协定对垂直专业化贸易影响关系的研究是分别基于案例、逻辑推演和实证分析展开的。基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案例研究表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的确会对其区域内垂直专业化贸易产生“扩大效应”。但在双边层面也呈现出一些差异性,这表明自由贸易协定的“扩大效应”可能受到各国的经济开放政策、经济规模、要素禀赋、技术水平、协定一体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逻辑推演的研究进一步给出了本文的关键假设,即与传统的最终产品贸易不同,垂直专业化贸易对于贸易成本、国家间经贸关系的变化会更加敏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对于区域内的垂直专业化贸易存在“扩大效应”,这种“扩大效应”一方面是在垂直专业化贸易下,由于产品的生产需要多次跨越边境,贸易成本降低的影响会被“扩大”,产生“扩大效应”;另一方面是垂直专业化贸易下的跨境生产活动,对于国家间的“边境后”政策规则的协调提出了新的“定制化”要求,这些“高标准”议题将更大的促进成员间垂直专业化贸易的增加,产生“扩大效应”。与此同时,本文指出了这种“扩大效应”的大小还受到多种可能因素的抑制,如自由贸易协定某些自身条款的限制、成员国内部的国内区域链条的完整、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以及单边和多边贸易壁垒的降低。实证分析的研究是分别基于传统引力方程、结构引力方程、拟泊松最大似然比估计引力方程展开的,并基于这些方程分别考察了双边及多边FTAs、FTAs的一体化程度、FTAs时间滞后累积效应、FTAs内生性问题的影响。实证估计结果验证了:一方面,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使得协议国更多的使用了对方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明显的促进了协议成员间的生产联系,缔约国之间的垂直专业化贸易大幅增加,存在“扩大效应”;另一方面,签署一体化程度更高的自由贸易协定,的确会促进缔约国之间的生产过程更加分散化,协议一体化程度愈高,区域内垂直专业化贸易的增幅愈大,对于生产链从区域外向区域内的转移影响也会愈大,存在“扩大效应”。最后,综合主要研究结论,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本文分别对于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和应对亚太区域“高标准”合作浪潮提出了政策建议。
钱志权[8](2018)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出口贸易等方式快速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成为“世界工厂”,在全球价值链日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大量的出口贸易也引起反倾销、反补贴等纷至沓来的贸易制裁,使中国备受国际压力。中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源净流出国,由此引发了能源消耗、环境破坏和生态承载力下降等问题。扭转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贸易结构低碳化和价值链高端化双重转型,是当前中国出口贸易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出口贸易嵌入全球价值链成本和收益进行综合评估,实现等量增加值国内隐含碳排放最小化,或者等量隐含碳国内增加值最大化。本文围绕中国出口贸易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成本收益评估、原因分析以及干预措施这一研究主题展开,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阐述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本文的研究主题、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主要内容安排和创新点。指出运用出口增加值隐含指标可以为国家价值链治理和确立出口贸易隐含碳减排目标提供决策依据,为其他领域评估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技术效率提供方法论支撑。第二、概括了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贸易隐含碳、增加值、碳排放效率和减排潜力等多个领域的主要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指出贸易隐含碳、增加值贸易单独研究出口贸易的环境成本或收益,而碳排放效率只研究和行业或者区域的总体效率而非出口贸易相关效率。因此,有必要将三者结合,综合研究出口贸易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成本、收益,评估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效率和减排潜力。第三、基于隐含碳研究思路,提出了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核心概念,阐述了从传统增加值贸易、出口隐含碳扩展到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构建省域、全国可比价格环境投入产出表的方法,以及在此框架下提出了可比价格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第四、基于投入产出方法核算了中国全国、分行业、分省域的出口增加值隐含碳,分析了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总体趋势、行业特征和区域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出口增加值隐含碳远远高于单位GDP生产侧二氧化碳排,中国出口贸易创造的增加值的环境代价远远高于国内所创造的GDP。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虽然下降幅度最快,但在全球仍处于较高水平。分行业来看,中国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增加值隐含碳下降幅度最快,石油化工冶金、交通运输等能源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增加值隐含碳居高不下,使得出口增加值隐含碳下降减缓,行业差距不断扩大。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及其降幅呈现东中西逐次上升的区域分布特点,高排放、低附加值出口贸易有向中国中西部地区河北、山西、内蒙古、贵州、宁夏、新疆等能源资源型省份集聚的趋势。第五、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结构分解分解方法,测度和比较了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变动原因和国别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虽然下降幅度最快,但在全球仍处于较高水平。虽然生产技术进步、出口结构优化对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但碳排放强度的持续下降是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减排的主要因素。各行业的增加值率、生产技术变动的增加值边际效应对于降低出口增加值隐含碳虽有影响,但影响在收窄,出口结构变化的增加值边际效应为负且有扩大的趋势,说明中国出口贸易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第六、运用动态面板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43行业参与国际垂直分工对出口增加值隐含碳影响。结果表明,参与国际垂直分工对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排放整体效应为正,说明参与国际垂直分工存在着一定的低端锁定现象。嵌入不同的国际垂直分工环节对于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有着十分不同的影响。嵌入到高能耗、高附加值、资本密集型行业则有助于降低出口增加值隐含。嵌入劳动密集型行业不利于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减排。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服务贸易环节可以降低出口增加值隐含碳,但是嵌入高端服务业反而会增加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说明中国处于全球高端服务业的低附加值高排放环节,不利于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减排。第七、运用松弛变量模型评估了中国省域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效率和减排潜力。研究表明,尽管中国省域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效率有大幅度的提升,但仍有较大的区域异质性,呈现了东中西逐次递减的格局,但西部地区增长速度最快。即便在省域技术可行性集约束下,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仍存在着较大减排潜力。外贸大省广东、浙江以及能源消耗大省山东、河北出口隐含碳减排的重点区域,辽宁、山西、新疆、四川、内蒙古、云南等东北及中西部地区也有较大的减排潜力。第八、对文章进行了总结,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讨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展望了未来研究发展方向。指出应当将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指标作为低碳价值链构建的重要监测指标,强化出口部门减排的效果。加大对中国石油化工冶金、交通运输等高能耗行业的监控和技术研发,优化外贸结构,加快低碳技术市场建设和碳排放权交易,提高减排效果。加大对外贸大省广东、浙江以及能源消耗大省山东、河北,辽宁、山西、新疆、四川、内蒙古、云南等出口增加值隐含碳减排潜力较大省份的宏观生态约束。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原崛起、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开发战略时,应当避免东部地区高排放产业和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防止出口贸易隐含碳跨省域碳泄露。由于前期研究、数据等方面的限制,本文还存在省际转移排放、进口品均一化假设、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效率跨国比较等不足,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加以深化。本文基于改进的RAS方法和GDP核算历史数据、进出口贸易数据、物价数据,编制和更新了全国和各省连续时间可比价格投入产出表,有助于将目前以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范式为主的投入产出研究与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结合。构建的核算出口贸易环境成本和收益的综合评估方法,可以克服传统以地域为统计边界经济统计方法的不足,为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多学科评估环境承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刘莹[9](2015)在《我国进口北美木材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全球自然资源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国际社会环境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世界目光基本不约而同聚焦在了木材资源。就我国的情况分析而言,日益增长的消耗量和减少的木材产量产生了供需矛盾。在木材缺口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促使我国木材的供应将更趋向于海外资源的进口。近年来,我国与北美地区的木材贸易往来显得十分活跃。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首先通过分别对我国和北美两地区的木材供需情况介绍,得出互相补充的特点有利于两地区开展木材贸易。继而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选取近十年的木材进口数据进行梳理分析和测算数据,清楚的掌握我国进口北美木材的现状。针对北美进口木材贸易指出利弊因素,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借以提出的我国进口北美木材贸易发展的建议,对我国更好的参与国际林产品贸易、促进贸易稳定发展、切实保护进口企业利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通过选取部分原木及板材进口企业为调查对象,通过追踪产品流向、最终用途和中间每个环节利润差价。北美木材的流向和用途数据分析,反映了北美木材的应用优势;而北美木材价格的增减趋势分析,说明了我国木材市场对北美木材的需求状况。最终所得的结论将为木材进口企业和我国北美进口木材贸易发展提供参考。
沈强[10](2015)在《中国对北美硬木板材的进口贸易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但人均森林资源稀缺,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木材资源的需求变得更加突出,但是近些年为了治理环境更是加大了对森林采伐的保护监管力度,使得国内木材供给矛盾更加突出。中国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木材资源,国内木材供需严重失衡,特别是对生产实木家具和室内装潢所需的硬木木材的需求失衡。虽然这种供需失衡可以利用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和寻找替代物的方式来起到缓解的效果,但市场经济下需求的改变只能加以适度引导,无法改变。最快速有效的方式依然是通过传统的贸易方式来实现全球资源的合理分配。因此我国在进口政策上也适时的提出了鼓励性的木材进口政策以保证进口木材的供给。但这一方面也导致了我国木材供给的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受进口国出口政策和进口商的市场策略的影响较大,给国内木材产业稳健发展带来潜藏的危机。中国的木材进口商看准了北美的硬木资源和生产能力,北美的出口商也关注了中国这片市场,近年来北美硬木占中国进口硬木的大多数份额。北美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林业行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发达,产品质量高,产品可持续性生产性强。据此,本文探讨了中国进口北美硬木板材贸易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业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尝试解决中国进口北美硬木板材的贸易问题。本文以重点阐述北美硬木板材的市场概况和中国的木材消费现状及增长潜力,以中国进口北美硬木板材作为研究主体,探讨中国进口北美硬木板材的进口贸易的现状及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根据现实市场状况及相关数据和理论加以分析中国进口北美硬木板材贸易问题的原因,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自身三个角度总结提出解决中国进口北美硬木板材的建议和对策。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相关木材进口在国内外研究的综述,通过分析北美硬木板材的全球及中国市场的状况,结合归纳、探讨国内外现有关于木材领域研究及相关理论,明确了目前木材行业贸易存在的普遍贸易问题和风险,结合相关研究结果,从贸易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措施等角度,针对如何提升贸易量和抗风险能力,增强贸易可持续行方面为中国相关进口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谏言献策。第二章分别从国际竞争力理论及测定方法来分析北美硬木板材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从比较优势理论中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来解释北美硬木板材的国际贸易市场的优势和市场竞争力。最后以贸易壁垒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来分析北美硬木板材相对于国际市场上其他国家硬木制品面对贸易壁垒的较强的通过性,结合贸易可持续发展性,分析北美硬木板材的市场前景。第三章论述硬木板材的概念定义及美国的硬木资源占有量,介绍了相关北美硬木的材种和评级标准,从定量的角度对北美硬木板材的市场占有率与全球其他硬木生产大国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中国对北美硬木板材的进口量和增长趋势,在分析中国森林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强调未来市场前景。第四章针对中国进口北美硬木板材贸易面临的障碍问题进行分析,列出如依存度过高、企业内外部风险管控不足、贸易信息不对称、检验检疫问题、检尺制度等问题,从政治、经济、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方面归纳原因,总结出这些问题的特殊性和严重性。第五章结合之前分析的问题,分别从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自身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措施。国家相关部门推动中美贸易对话构建双边良好贸易环境;行业协会搭建交流平台并完善对接相关行业标准;企业自身在提升抗风险能力和经营能力同时要加快行业人才的培养。
二、我国将增加北美木材制品进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将增加北美木材制品进口(论文提纲范文)
(1)“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研究综述 |
1.2.2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展的研究综述 |
1.2.3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下国际贸易的研究综述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理论框架 |
2.1 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理论基础 |
2.1.1 国际贸易规模相关理论 |
2.1.2 国际贸易质量相关理论 |
2.1.3 国际贸易竞争力相关理论 |
2.2 “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站位 |
2.2.1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理论内涵与意义 |
2.2.2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国际贸易规模 |
2.2.3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国际贸易质量 |
2.2.4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国际贸易竞争力 |
2.3 理论框架的构建 |
2.3.1 国际贸易规模、国际贸易质量与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逻辑关系 |
2.3.2 国际贸易影响因素的理论支撑与经验支撑 |
2.4 本章小结 |
3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中国与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
3.1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及特征分析 |
3.1.1 中国木质林产品整体贸易现状 |
3.1.2 中国木质林产品分类产品贸易现状 |
3.1.3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发展特点 |
3.2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 |
3.2.1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范围界定 |
3.2.2 双边贸易流量分析 |
3.2.3 双边贸易结构分析 |
3.2.4 双边贸易互补性关系分析 |
3.2.5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存在问题分析 |
3.3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五通”建设水平分析 |
3.3.1 “丝绸之路经济带”五通指标体系构建 |
3.3.2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五通水平测算 |
3.4 本章小结 |
4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及潜力评估 |
4.1 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1 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
4.1.2 研究国家选取及数据来源 |
4.1.3 模型回归结果及相关分析 |
4.2 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4.2.1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构建 |
4.2.2 模型回归结果及相关分析 |
4.2.3 变量相对重要性分析 |
4.3 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效率提升潜力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5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分析 |
5.1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测度 |
5.1.1 国际贸易产品质量测算方法选取 |
5.1.2 研究国家选取及数据来源 |
5.1.3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测算结果及相关分析 |
5.2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设定 |
5.2.2 模型回归结果及相关分析 |
5.2.3 变量相对重要性分析 |
5.2.4 影响机制讨论 |
5.3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质量的提升潜力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6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
6.1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 |
6.1.1 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经验及理论综述 |
6.1.2 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 |
6.1.3 研究国家选取 |
6.1.4 木质林产品整体国际竞争力评价 |
6.1.5 木质林产品分类国际竞争力评价 |
6.2 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
6.2.2 数据来源 |
6.2.3 模型回归结果及相关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政策启示 |
7.1 完善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环境 |
7.2 提升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竞争力 |
7.3 打造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多元化木质林产品市场结构 |
7.4 研究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1 “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 |
1.3.2 中俄自贸区 |
1.3.3 中俄农业国际合作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理论基础 |
2.1 “一带一路”倡议概述 |
2.1.1 “一带一路”倡议概念 |
2.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合作现状 |
2.2 “欧亚经济联盟”概述 |
2.2.1 欧亚经济联盟由来 |
2.2.2 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对接的历史机遇 |
2.3 农业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
2.3.1 农业产业布局的国内影响因素 |
2.3.2 农业产业布局的国际影响因素 |
2.4 博弈论 |
2.4.1 博弈论理论模型 |
2.4.2 博弈过程 |
2.4.3 全球农产品供应的博弈 |
2.5 农业产业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
2.5.1 垄断优势理论 |
2.5.2 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
2.5.3 重要农产品供应的PSR机理 |
2.5.4 区域产业合作相关理论 |
2.6 相关分析模型 |
2.6.1 GM(1,1)灰色预测模型 |
2.6.2 Verhulst模型 |
2.6.3 贸易引力模型 |
2.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中国农产品供需分析 |
3.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
3.2 中国农业产业现状及农产品需求预测 |
3.2.1 中国农业产业现状 |
3.2.2 基于Verhulst模型的中国农产品消费需求预测 |
3.3 中国国内农产品供需矛盾 |
3.3.1 国内农产品供给现状 |
3.3.2 中国国内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矛盾 |
3.4 中国农产品对外需求分析 |
3.4.1 我国农产品贸易现状 |
3.4.2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大豆进口需求预测 |
3.4.3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小麦进口需求预测 |
3.4.4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木材进口需求预测 |
3.4.5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水产品进口需求预测 |
3.5.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农产品进口需求预测结果分析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中俄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 |
4.1 中国农业产业资源与政策 |
4.1.1 农业产业资源 |
4.1.2 我国对俄合作的鼓励措施 |
4.1.3 对外合作中的金融支撑 |
4.2 俄罗斯农业产业资源与开发政策 |
4.2.1 产业资源禀赋 |
4.2.2 俄罗斯投资环境 |
4.2.3 中俄两国农业产业等投资日益深化 |
4.3 俄罗斯农产品港口投资探究 |
4.3.1 俄罗斯农产品港口投资可行性 |
4.3.2 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港口现状 |
4.3.3 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产品港口开发思路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中俄农业合作效应分析 |
5.1 基于经济利益分析 |
5.1.1 中俄农产品贸易现状 |
5.1.2 部分农产品种植效益分析 |
5.1.3 中俄间物流效益分析 |
5.2 基于社会效益分析 |
5.2.1 虚拟耕地进口 |
5.2.2 “虚拟林地”进口 |
5.2.3 金融合作 |
5.2.4 区域发展 |
5.3 中俄农业合作面临的挑战 |
5.3.1 激化经济安全观念矛盾 |
5.3.2 加剧经济利益冲突 |
5.3.3 显露文化认知差异 |
5.4 正负效应下中俄农业合作可行性分析 |
5.4.1 基于博弈论的正负效应对比 |
5.4.2 基于交易成本的正负效应对比 |
5.4.3 基于比较优势投资理论的正负效应对比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模式的风险评价 |
6.1 国家间农业合作的模式 |
6.1.1 纯贸易合作模式 |
6.1.2 投资参股合作模式 |
6.1.3 海外并购合作模式 |
6.2 纯贸易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
6.2.1 宏观风险 |
6.2.2 主体风险 |
6.2.3 技术风险 |
6.2.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
6.3 投资参股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
6.3.1 宏观风险 |
6.3.2 主体风险 |
6.3.3 技术风险 |
6.3.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
6.4 海外并购合作模式风险评价 |
6.4.1 宏观风险 |
6.4.2 主体风险 |
6.4.3 技术风险 |
6.4.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 |
6.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战略 |
7.1 中俄农业合作对中国农产品供应安全的意义 |
7.1.1 中俄农业合作对国民经济发展稳定的意义 |
7.1.2 中俄农业合作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稳定的意义 |
7.1.3 中俄农业合作对农业产业上下游发展稳定的意义 |
7.2 中俄农业合作中的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
7.2.1 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
7.2.2 “一带一盟”背景下海外农业资源开发战略 |
7.2.3 “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储备战略 |
7.2.4 “一带一盟”背景下“藏粮于地”发展战略 |
7.3 “一带一盟”背景下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的策略 |
7.3.1 优势互补,投资促进口 |
7.3.2 建立农业自由贸易区 |
7.3.3 促进民营企业健康“走出去”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不足 |
8.3.2 展望 |
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 发表论文 |
二、 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呈抬头趋势 |
二、国际贸易壁垒发展逐渐偏向以非关税壁垒为主关税为辅 |
三、中国进出口贸易呈下降趋势然居民境外消费热度不减 |
四、经济全球化及竞争的加剧急需具有竞争力的税收政策 |
第二节 研究思路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主要概念及问题的厘定 |
一、贸易开放及其度量 |
二、贸易开放与贸易封闭的税收政策 |
三、贸易开放可能带来的问题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际贸易与税收关系的研究 |
二、贸易政策、财政收支与收入分配等研究 |
三、简要评述 |
第五节 研究内容 |
一、贸易开放的衡量指标及其评价 |
二、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三、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制约因素 |
四、国外在扩大贸易开放中税收政策做法 |
五、税收政策如何搭配其他宏观政策实现扩大贸易开放 |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价格因素 |
二、非价格因素 |
第二节 不同贸易发展理论下税收政策选择 |
一、古典贸易理论中贸易税收政策的选择 |
二、保护贸易理论中贸易税收政策的选择 |
三、新贸易理论中贸易税收政策的选择 |
第三节 税收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机制分析 |
一、价格是税收政策影响国际贸易的直接传导枢纽 |
二、税负转嫁或补贴等间接方式影响国际贸易发展 |
三、国际贸易税收政策的效应分析 |
第四节 贸易开放受到税收收入制约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三章 开放背景下中国贸易与税收政策回顾与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政策回顾 |
一、逐渐开放的贸易保护政策(1978-2000 年) |
二、WTO规则下公平贸易与保护贸易并存发展(2001-2018 年) |
三、我国扩大贸易开放的必要性 |
第二节 贸易政策变化下我国贸易开放状况 |
一、贸易规模及开放度变化 |
二、货物与服务贸易开放状况 |
三、我国贸易开放程度与其他经济体的对比分析 |
第三节 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税收政策回顾 |
一、开始降关税并提供出口补贴以促进对外贸易(1978-1991 年) |
二、继续降关税并进行分税制改革刺激对外贸易(1992-2000 年) |
三、大幅降关税并调整出口退税以扩张贸易规模(2001-2018 年) |
第四节 中国扩大贸易开放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关税政策 |
二、出口退税政策 |
三、所得税政策 |
四、非关税壁垒政策 |
第四章 我国税收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二节 GTAP模型及假设 |
一、模型假设 |
二、基本框架 |
第三节 数据处理及模拟方案 |
一、模型数据特点 |
二、分组处理 |
三、政策冲击方案设计 |
第四节 关税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证结果 |
一、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将促进本国进出口贸易发展 |
二、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将提高本国GDP增速并改善社会福利 |
三、降低进口关税税率将刺激我国畜牧业的对外贸易与轻工业的出口 |
第五节 所得税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证结果 |
一、降低国内所得税税率将促进本国出口贸易而阻碍进口贸易 |
二、降低所得税税率将恶化本国贸易条件但改善全球社会福利 |
三、降低所得税税率将刺激我国工业与纺织业的产出及出口 |
第六节 出口补贴政策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证结果 |
一、降低进口补贴率将抑制本国进出口贸易发展 |
二、降低出口补贴率将改善本国贸易条件但恶化社会福利 |
三、降低出口补贴率将较大抑制我国采掘业的出口及纺织业的进口 |
第七节 本章研究小结 |
第五章 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制约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调整主要约束因素 |
一、税收收入 |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
三、国内保护与产业结构升级 |
四、本章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实证设计及数据选取——以税收收入为例 |
一、基本模型 |
二、解释变量的选取 |
三、数据来源及其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实证研究方法 |
一、静态研究方法 |
二、动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实证研究结果 |
一、贸易开放对贸易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 |
二、贸易开放对总税收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五节 低、中、高收入发展中国家分组讨论 |
一、贸易开放对低收入国家税收的影响 |
二、贸易开放对中低收入国家税收的影响 |
三、贸易开放对中高收入国家税收的影响 |
四、贸易开放对高收入国家税收的影响 |
第六节 本章研究小结 |
第六章 国外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经验 |
第一节 公平贸易论下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政策调整:以美国为例 |
一、1933 年以前美国贸易与税收相关政策 |
二、1934 年-《1974 年贸易法》出台期间美国贸易与税收相关政策 |
三、1974至2018 年美国为推动公平贸易的税收政策 |
四、贸易开放对美国关税收入及贸易的影响(1790-1934 年) |
五、贸易自由化对美国财政及贸易的影响(1934-2016 年) |
六、经验小结 |
第二节 贸易自由化失败后适度保护贸易下税收政策做法:以印度为例 |
一、印度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期 |
二、1991-1998 年印度贸易与税收政策改革 |
三、1998-2017 年印度贸易与税收政策改革 |
四、贸易开放对印度税收收入的影响 |
五、经验小结 |
第三节 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引入增值税调整所得税:以泰国为例 |
一、二战后泰国贸易政策相关背景 |
二、泰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中贸易税收政策 |
三、泰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国内税制改革 |
四、泰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贸易规模的变化 |
五、泰国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政府税收的变化 |
六、经验小结 |
第四节 成功推动贸易自由化下简化税制降低有效税率:以加纳为例 |
一、加纳独立后相关背景 |
二、加纳1983 年经济改革计划中贸易与税收相关部分 |
三、加纳1995 年入世后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
四、贸易自由化对加纳税收及贸易的影响 |
五、经验小结 |
第五节 国外经验的启示 |
第七章 扩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与支出、非关税壁垒等搭配 |
第一节 搭配支出政策调节收入分配 |
一、效率假说与补偿假说 |
二、贸易开放与政府支出之间U型关系的检验方法 |
三、贸易开放初期搭配支出政策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
四、随着贸易开放加深可逐步紧缩支出发挥市场效率 |
第二节 税收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配合 |
一、贸易政策的选择及实施效果 |
二、发展中贸易大国的贸易政策改革措施 |
三、我国税收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协调 |
第三节 税收政策与非关税壁垒政策的组合 |
一、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 |
二、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果比较 |
三、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政策的搭配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不同税种税率的调整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不一 |
二、贸易开放会影响税收收入进而限制税收政策的调整幅度 |
三、支出政策与非关税壁垒搭配税收政策调整扩大贸易开放 |
四、国外在扩贸易开放中税改以所得税为主间接税为辅 |
第二节 扩大我国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建议 |
一、进口贸易税收政策 |
二、出口补贴政策 |
三、所得税政策 |
四、财政支出政策 |
五、非关税壁垒措施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研究 ——贸易效应与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结构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技术路线 |
1.3 研究创新、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1.3.1 研究的创新 |
1.3.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综述 |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
2.1.2 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类型 |
2.2 自由贸易区理论概述 |
2.2.1 自由贸易区理论概述 |
2.2.2 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理论 |
2.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1 有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与贸易效应的研究综述 |
2.3.2 有关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综述 |
2.3.3 有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研究综述 |
2.4 小结 |
第3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及其主要内容 |
3.1 建设的历史进程 |
3.1.1 建设前期 |
3.1.2 建设期间 |
3.1.3 全面建成后 |
3.2 主要内容 |
3.2.1 货物贸易合作 |
3.2.2 服务贸易合作 |
3.2.3 投资合作 |
3.2.4 其他领域合作 |
3.3 小结 |
第4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背景、内容与障碍 |
4.1 升级版的环境与背景 |
4.1.1 升级版提出的背景 |
4.1.2 升级版的必要性 |
4.1.3 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现状 |
4.1.4 "一带一路"倡议对升级版的影响 |
4.1.5 东盟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现状 |
4.1.6 东盟共同体的建设对升级版的影响 |
4.2 升级版的现状与内容 |
4.2.1 升级版的现状 |
4.2.2 升级版的主要内容 |
4.3 升级版面临的挑战 |
4.3.1 经济方面 |
4.3.2 政治方面 |
4.3.3 国情方面 |
4.3.4 合作机制方面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
5.1 双边贸易整体发展现状分析 |
5.2 若干贸易指标分析 |
5.2.1 贸易增速变化分析 |
5.2.2 贸易比重变化分析 |
5.2.3 贸易平衡变化分析 |
5.2.4 贸易结构变化分析 |
5.2.5 贸易竞争性分析 |
5.2.6 贸易互补性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实证分析 |
6.1 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与发展 |
6.2 贸易引力模型的设定 |
6.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4 贸易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贸易效应模拟实证分析 |
7.1 GTAP模型的理论基础 |
7.2 GTAP模拟情境设定 |
7.2.1 国家(地区)与行业设定 |
7.2.2 情境模拟设定 |
7.3 升级版贸易效应模拟实证分析 |
7.3.1 对各国家(地区)宏观经济的影响 |
7.3.2 对各国家(地区)贸易的影响 |
7.3.3 对各国家(地区)各行业产出的影响 |
7.3.4 对各国家(地区)各行业贸易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快升级版的落实及内容的完善 |
8.2.2 推进双方发展战略协调与对接 |
8.2.3 扩大双方经贸合作的规模 |
8.2.4 设立秘书处及优化现有的合作机制 |
8.2.5 加强政治互信 |
8.2.6 强化社会文化和民间交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俄木材贸易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第一章 中俄木材贸易合作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中俄木材贸易合作的发展历程 |
一、1992—1998 年低速发展阶段 |
二、1999—2007 年快速发展阶段 |
三、2008—2015 年起伏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中俄两国木材贸易合作的现状 |
一、贸易规模 |
二、贸易种类 |
三、贸易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影响中俄木材贸易合作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
第一节 影响中俄木材贸易合作的有利因素 |
一、中俄两国生产要素的互补性 |
二、中俄两国的地缘优势 |
三、中国相关政策的推动 |
第二节 影响中俄木材贸易合作的不利因素 |
一、俄罗斯相关体制机制不完善 |
二、俄罗斯非法采伐、走私木材现象时有发生 |
三、俄罗斯国内政策多变 |
四、俄罗斯经济状况不稳定 |
五、我国木材市场存在恶性竞争 |
六、第三方的竞争压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俄木材贸易的合作前景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中俄木材贸易合作的前景 |
一、短期内仍有发展空间 |
二、长远看贸易量将有所下降 |
第二节 中俄木材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提高投资水平,优化贸易结构 |
二、完善市场秩序,合理有序竞争 |
三、完善相应制度,改善投资环境 |
四、深化政治互信,奠定合作基石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远洋航运与上海城市变迁(1850-194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概念界定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四、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一章 兴起与革新: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发轫 |
第一节 帆船时代:近代以前上海远洋航运概述 |
一、唐宋时期远洋帆船贸易 |
二、清代至开埠前的远洋帆船贸易 |
三、上海与长崎远洋帆船贸易 |
第二节 开埠初期上海远洋贸易形态与结构 |
一、开埠初期西方工业品的进口 |
二、鸦片走私进口贸易 |
三、丝、茶的远洋出口贸易 |
第三节 定期远洋航线的开辟与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 |
一、定期远洋航线的开辟 |
二、帆船到轮船:远洋运输方式的转变 |
三、垄断到竞争:远洋运输主体的变更 |
四、传统到现代:远洋贸易方式的变革 |
小结 |
第二章 发展与竞争: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对外贸易 |
第一节 近代上海远洋航运的全面发展 |
一、日本加入上海远洋航运的竞争 |
二、太平洋远洋航运网的形成 |
三、以上海为中心的全球远洋航线 |
第二节 英、日、美远洋航运势力的角逐 |
一、一战期间英日远洋航运的分霸格局 |
二、一战后各国远洋航运的恢复 |
三、英、日、美的三国航业争霸 |
第三节 远洋贸易结构的变革 |
一、传统远洋贸易的衰落与终结 |
二、新兴远洋贸易品的兴起 |
小结 |
第三章 恢复与繁荣:孤岛时期上海远洋航运 |
第一节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远洋航运概况 |
一、远洋航线的恢复 |
二、交易量的回升与贸易中心的回归 |
三、主要远洋航线 |
第二节 远洋航运与孤岛时期上海 |
一、上海民众生活物质仰赖外洋供给 |
二、工业原料进口与商品出口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供给需求与上海远洋航运 |
一、日本“以战养战”的战时经济体制 |
二、日本战时航运政策与在华第三国之关系 |
小结 |
第四章 促进与变革: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港城变迁 |
第一节 近代上海沿海、内河航运业的发展与革新 |
一、技术变革与沙船的衰落 |
二、新式轮船公司的建立 |
第二节 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港区变迁 |
一、港区与洋船停泊区的开辟 |
二、远洋贸易与港区功能变迁 |
第三节 远洋航运与近代上海港城建设 |
一、外资码头的修建与兴起 |
二、船舶修造业的建立与发展 |
小结 |
结语 |
一、贸易、失序、进步与近代上海远洋航运 |
二、国家行政力量与近代上海远洋航运 |
三、远洋航运与近代海上丝绸之路新起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7)自由贸易协定对垂直专业化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1.5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有关自由贸易协定的效应及动因研究 |
2.1.1 自由贸易协定的效应研究 |
2.1.2 自由贸易协定的动因研究 |
2.2 有关垂直专业化贸易的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 |
2.2.1 垂直专业化贸易的定义与测算方法研究 |
2.2.2 垂直专业化贸易的效应研究 |
2.2.3 垂直专业化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 有关引力模型的理论框架研究 |
2.4 有关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研究 |
2.4.1 多边贸易阻力项的处理方法 |
2.4.2 零贸易问题的处理方法 |
2.4.3 自由贸易协定政策效应的处理方法 |
2.5 自由贸易协定对垂直专业化贸易的影响研究 |
第3章 自由贸易协定的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 |
3.1 自由贸易协定的定义与议题 |
3.2 自由贸易协定的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
3.3 亚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3.3.2 美国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第4章 垂直专业化贸易的定义及发展趋势分析 |
4.1 垂直专业化贸易的定义与计算 |
4.1.1 垂直专业化贸易的定义 |
4.1.2 垂直专业化贸易的数据来源 |
4.2 制造业垂直专业化贸易总体发展趋势分析 |
4.3 国别制造业垂直专业化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
4.3.1 中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
4.3.2 美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
4.4 双边制造业垂直专业化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
4.4.1 北美自由贸易区内垂直专业化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
4.4.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垂直专业化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
第5章 自由贸易协定对垂直专业化贸易的影响机制 |
5.1 FTAS关税降低对垂直专业化贸易的扩大效应 |
5.2 FTAS政策协调对垂直专业化贸易的扩大效应 |
5.3 FTAS及其他因素对“扩大效应”的抑制机制 |
5.3.1 FTAs附加条款的抑制机制 |
5.3.2 国内区域产业链的抑制机制 |
5.3.3 跨国公司主导产业链的抑制机制 |
5.3.4 单边或多边贸易壁垒降低的抑制机制 |
第6章 自由贸易协定对垂直专业化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传统引力方程 |
6.2 结构引力方程 |
6.3 PPML引力方程 |
6.4 自由贸易协定内生性问题的处理 |
6.4.1 国别配对固定效应法 |
6.4.2 倾向得分匹配法 |
6.5 行业层面的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性评述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亚太主要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签署及谈判现状 |
附录B 主要国家间投入产出表的行业分类 |
附录C 北美自由贸易区垂直专业化贸易分行业变化趋势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现实意义 |
1.1.2 理论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结构框架和内容安排 |
1.3.1 结构框架 |
1.3.2 内容安排 |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贸易开放的环境影响研究 |
2.1.1 贸易开放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 |
2.1.2 国际贸易、产业转移和碳泄漏 |
2.2 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成本与收益研究 |
2.2.1 增加值贸易与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收益 |
2.2.2 贸易隐含碳与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成本 |
2.2.3 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碳排放效应研究 |
2.3 碳排放效率与减排潜力的研究 |
2.3.1 碳排放效率研究 |
2.3.2 减排潜力研究 |
2.4 小结 第3章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概念界定与测度方法 |
3.1 核心概念定义 |
3.1.1 从出口隐含碳、增加值贸易到增加值隐含碳 |
3.1.2 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效率 |
3.1.3 RAS方法与投入产出表更新原理 |
3.2 全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测度方法 |
3.2.1 全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测度模型 |
3.2.2 全国投入产出表更新方法 |
3.2.3 全国能源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3.3 省域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测算方法 |
3.3.1 省域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测度模型 |
3.3.2 省域投入产出表更新方法 |
3.3.3 省域能源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3.4 小结 第4章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分布特征 |
4.1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总量特征 |
4.1.1 出口贸易与二氧化碳排放 |
4.1.2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 |
4.2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行业特征 |
4.2.1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行业比较 |
4.2.2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行业动态变化 |
4.3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区域特征 |
4.3.1 中国省域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测度结果 |
4.3.2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区域比较 |
4.4 小结 第5章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结构分解:国别比较 |
5.1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5.1.1 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的多区域模型 |
5.1.2 多区域结构分解方法 |
5.1.3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5.2 出口增加值隐含碳国别比较 |
5.2.1 国别总量比较 |
5.2.2 国别行业比较 |
5.3 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结构分解 |
5.3.1 总体分析 |
5.3.2 国别比较 |
5.4 小结 第6章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原因分析:行业视角 |
6.1 动态面板分析方法 |
6.1.1 面板数据及其特点 |
6.1.2 动态面板模型 |
6.1.3 动态面板估计方法 |
6.2 垂直分工指数及其分解 |
6.2.1 垂直分工指数 |
6.2.2 垂直分工指数分解 |
6.3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6.3.1 模型设定 |
6.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基本模型估计 |
6.4.3 嵌入GVC不同环节的分析 |
6.5 小结 第7章 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效率与减排潜力分析:省域视角 |
7.1 研究方法 |
7.1.1 环境生产技术 |
7.1.2 SBM模型 |
7.1.3 Malmquist效率 |
7.2 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
7.2.1 出口隐含投入产出核算 |
7.2.2 模型设定 |
7.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7.3 中国省域出口增加值隐含碳效率评估 |
7.3.1 测算结果 |
7.3.2 区域共同前沿比较 |
7.4 中国省域出口隐含碳减排潜力分析 |
7.4.1 测算结果 |
7.4.2 减排潜力区域分布 |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建议和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附录1 全国投入产出表基准表行业归类方法 附录2 海关HS编码行业归类方法 作者简历和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
(9)我国进口北美木材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木材 |
2.1.2 原木 |
2.1.3 锯材 |
2.1.4 人造板 |
2.1.5 木质家具 |
2.1.6 纸浆 |
2.1.7 木材贸易 |
2.1.8 针叶材 |
2.1.9 阔叶材 |
2.1.10 贸易依存度 |
2.1.11市场份额 |
2.2 相关理论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第三章 我国木材资源供给与消费情况 |
3.1 我国木材资源供给情况 |
3.1.1 中国森林资源 |
3.1.2 我国木材供给情况 |
3.2 我国木材市场消费情况 |
3.3 我国木材市场供需趋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北美地区的木材资源 |
4.1 北美地区森林面积 |
4.2 北美林业发展状况 |
4.3 北美木材的供应市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进.北美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5.1 我国进.北美材的数量构成 |
5.1.1 我国进.北美材贸易数据 |
5.1.2 与世界主要原木和锯材进.国家的横向比较 |
5.2 我国进.北美材的树种构成分析 |
5.3 我国进.北美木材依存度分析 |
5.4 我国进.北美木材市场份额 |
5.5 我国进.北美木材比较优势指标差异对比 |
5.6 我国进.北美木材用途及优势 |
5.7 我国进.北美木材的区域构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北美木材流通调查 |
6.1 我国现行的木材流通市场体系 |
6.1.1 木材的运输方式 |
6.1.2 木材流通的市场体系 |
6.1.3 北美木材流通的地域特征 |
6.1.4 北美木材的流通现状 |
6.2 以太仓港部分企业为例的产品流通调查 |
6.2.1 太仓港口岸 |
6.2.2 进境木材主要用途调查 |
6.2.3 进境木材价格变化趋势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进.北美木材贸易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及对策 |
7.1 我国进.北美木材贸易影响因素 |
7.1.1 我国北美地区的贸易政策带动木材贸易发展 |
7.1.2 国内木材供给的缺.带动进.木材的增加 |
7.1.3 经济增长促进木材进出.贸易的发展 |
7.1.4 汇率浮动对进.原木价格的影响 |
7.1.5 原油价格等运输成本的影响 |
7.1.6 森林认证的积极及消极影响 |
7.1.7 国际市场对我国进.北美木材贸易的影响 |
7.2 我国进.北美木材贸易发展趋势 |
7.3 对我国进.北美木材贸易的对策建议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对北美硬木板材的进口贸易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
一、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
二、国际竞争力测定方法 |
三、比较优势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 |
四、非关税贸易壁垒 |
五、贸易可持续发展 |
(一) 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 |
(二) 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方式 |
第三章 中国进口北美硬木板材的贸易现状 |
一、北美硬木板材资源状况 |
二、北美硬木板材市场现状 |
三、中国市场北美硬木板材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
第四章 中国进口北美硬木板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中国进口北美硬木板材存在的问题 |
二、中国进口北美硬木板材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一) 政治原因 |
(二) 经济原因 |
(三) 法律法规原因 |
(四) 行业标准差异原因 |
第五章 解决中国进口北美硬木板材贸易问题的对策措施 |
一、相关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 |
(一) 推动双边对话,构建有利发展环境 |
(二) 加强法规建设,杜绝非法进口渠道 |
(三) 完善贸易政策,帮扶进口企业发展 |
二、行业协会充分发挥服务职能 |
(一) 加强行业合作交流,维护企业利益 |
(二) 完善统一质检评级检尺标准 |
三、企业加快自身市场活力发展 |
(一) 提高木材进口市场针对性 |
(二) 丰富进口形式 |
(三) 企业提升抗风险能力 |
(四) 创新物流管理 |
(五) 培养行业优秀综合素质人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四、我国将增加北美木材制品进口(论文参考文献)
- [1]“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研究[D]. 吴天博.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2]“一带一盟”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研究[D]. 吴頔. 吉林大学, 2020(01)
- [3]扩大贸易开放的税收政策研究[D]. 王婉如. 中央财经大学, 2019(10)
- [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研究 ——贸易效应与发展前景[D]. 黄伟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5]中俄木材贸易合作研究[D]. 梁馨元.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6]远洋航运与上海城市变迁(1850-1941)[D]. 李玉铭.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9)
- [7]自由贸易协定对垂直专业化贸易的影响研究[D]. 宫毓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5)
- [8]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研究[D]. 钱志权.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9]我国进口北美木材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D]. 刘莹.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05)
- [10]中国对北美硬木板材的进口贸易问题研究[D]. 沈强. 安徽大学,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