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灰粉煤灰综合稳定土各种材料比例的确定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朱凯建[1](2021)在《工业固废在路基工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
李春祥[2](2021)在《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黄土基层的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在黄土中添加石灰、粉煤灰、水泥和其他无机结合料可形成稳定的黄土,通常用作路面基层或底基层材料。然而实践证明当使用石灰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的黄土作为路面基层材料时,早期强度较低并且摊铺后的开放时间相对较晚,这对于需要尽快开放交通的路面基层维护项目,稳定黄土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季节性冻融地区的稳定黄土经常受到冻融循环的破坏,石灰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的黄土不能在低温条件下(≤5°C)施工。鉴于春季路面基层融化期的病害,有必要开发一种经济、环保、防冻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以确保低温期摊铺后路面基层得以保持,并具有硬化快、强度高、通行及时、抗冻融性好等特点。硫铝酸盐水泥(SAC)具有显着的早期强度,因此在本研究中将其添加到石灰-粉煤灰稳定黄土中以提高稳定黄土的早期强度。但是国内外对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黄土的力学性能的研究很少,关于胶结材料稳定的黄土的力学性能的定量评价还缺乏相关的研究。因此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的无侧限抗压试验及劈裂抗拉试验,以探讨SAC含量、养护时间和孔隙率对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另外分别对在低温下养护和经受了冻融循环的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研究稳定黄土在低温条件下的抗冻性和可施工性。无侧限抗压试验和劈裂抗拉试验的结果表明,养护时间的增加和孔隙率的降低导致了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拉伸强度的持续增长。硫铝酸盐水泥(SAC)的添加显着提高了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黄土的早期强度。当养护时间、孔隙率和无机结合料总含量恒定时,随硫铝酸盐水泥含量的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会增加;对于无机结合料总含量为30%,硫铝酸盐水泥含量为5%的稳定黄土养护1天后,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0.7MPa,可以满足开放交通的要求,因此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的黄土可以用作优良的道路养护材料。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建立了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与主要影响因素(无机结合料含量,养护时间,孔隙度)的关系,为合理选择粘结料用量、压实度和养护期提供了参考。最后基于Mohr-Coulomb理论,提出了一种计算稳定黄土c和φ的简便方法,该方法只需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或劈裂抗拉强度即可得到抗剪强度参数。冻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稳定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质量均降低,但无机结合料总含量为30%的稳定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质量下降幅度较小,但试件质量损失率不超过5%满足工程需要。无机粘结剂含量为20%时,试样表面出现剥落现象,而无机粘结剂含量为30%时,试样表面没有剥落现象。随着硫铝酸盐水泥含量的增加,稳定黄土的强度显着提高,当粘结剂含量为30%、硫铝酸盐水泥含量为5%的稳定黄土在低温养护条件下养护4d后,解冻条件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0.8MPa以上。未解冻条件下因冰的作用无侧限抗压强度高于解冻条件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所以在春季由于早晚的温差大,路面基层处于解冻度不同的状态,这导致路面基层的承载力不均匀,从而更容易导致道路变形和破坏。
连尚承[3](2021)在《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石灰粉煤灰普通硅酸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后期强度高、稳定性性好的特点,是我国常用的路面基层材料之一,但是其早期强度较低,用作路面维修养护材料时不能快速开放交通。硫铝酸盐水泥(SAC)的早期强度较高,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具有抗渗、抗冻、耐腐蚀、碱度低等特点,已被成功用于道路快速施工、路面抢修等。为此,本文以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碎石作为路面基层材料,并与石灰粉煤灰普通硅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UCS)、劈裂拉伸强度(STS)以及抗冻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为工程提供参考。本文首先根据泰波理论在规范推荐范围内确定碎石的级配,并根据分形理论计算了碎石的分形维数,然后确定了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最后对材料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采用击实试验确定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随着所用无机结合料掺量的增加而减小,而最佳含水率随之升高;当无机结合料的掺量相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随着碎石中粗集料掺量的增加而降低,最大干密度随着粗集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大。(2)将不同配合比和级配的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与石灰粉煤灰普通硅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试样分别养护1天、4天、7天、28天、90天,然后对不同龄期的试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UCT),探讨了养护龄期、水泥种类、水泥掺量、无机结合料的掺量、碎石级配对混合料UCS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养护龄期和水泥掺量的增加,混合料的UCS也随之增加,石灰以及粉煤灰对材料的后期强度影响显着,硫铝酸盐水泥则对混合料的早期强度提升明显,且后期的UCS没有明显的降低,可以满足基层材料UCS的要求,达到快速开放交通的目的。(3)将不同配合比和级配的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与石灰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分别养护1天、4天、7天、28天、90天,然后对不同龄期的试样进行劈裂拉伸强度试验(STT),探讨了养护时间、水泥种类、水泥掺量、无机结合料掺量、碎石级配对混合料劈裂强度(STS)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硫铝酸盐水泥能够提高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早期的STS,随着水泥掺量和养护时间的增加,混合料的STS也随着增加,石灰粉煤灰对材料后期的STS提升起重要作用。(4)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养护28天时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冻融循环五次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损失(BDR)为指标,考察了水泥掺量、碎石级配、水泥种类,无机结合料的掺量对其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掺量和无机结合料掺量是影响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BDR的主要因素,相对来说水泥种类和碎石级配对BDR的影响较小,硫铝酸盐水泥类稳定碎石混合料相比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类稳定碎石混合料,其抗冻性能更好。可知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比石灰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早期强度更高,且后期强度没有明显降低,冻融性能良好,是一种良好的路面基层材料。用于道路的快速施工和维修养护时,可以达到较早开放交通的目的。
冯亚松[4](2021)在《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文中研究表明工业污染场地的绿色可持续修复及安全再利用不仅是当前环境岩土工程学科的难点,也是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工作的迫切需求。当前固化稳定化技术中广泛使用的水泥具有能耗高、污染重等环境友好性差的弊端。因此研发可持续固化剂并开展固化工业重金属污染土的效果测评研究,对丰富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内容,推进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9YFC1806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877248、41472258)、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13AA06A206)和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No.2016031)为依托,以工业重金属污染土的高效修复和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目标,结合我国工业污染场地污染特征和绿色可持续修复需求,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对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发了针对镍锌污染土的钢渣基可持续固化剂,查明了固化土的环境土工特性。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钢渣基固化剂对污染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重金属浸出浓度、酸碱度、电导率和基本土性等环境土工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渣基固化剂能够提高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p H值,降低污染土浸出毒性与电导率;钢渣基固化剂加入后,污染土的液限、比表面积、有机质含量、黏粒组分含量降低,阳离子交换量、比重、最大干密度及砂粒组分含量增加。(2)揭示了污染土强度提升和重金属稳定的控制机理。通过对污染土的孔隙结构、酸缓冲能力、重金属化学形态、X射线衍射及对固化剂净浆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查明了固化土的微观特性和反应产物。结果表明:水合硅酸钙对土颗粒的胶结作用及钙矾石、氢氧化钙石和重金属沉淀的填充作用,减少污染土孔隙体积,促进固化土强度提升;氢氧化镍、镍铁双层状氢氧化物、锌酸钙和碱式氯化锌等产物、水合硅酸钙的物理包裹及钙矾石的离子交换作用促进重金属化学稳定性增加;碱性反应产物显着提升污染土的酸缓冲能力;污染土酸缓冲能力和重金属化学稳定性的增加共同导致重金属浸出浓度降低。(3)研究了不同拌和含水率和压实状态下固化土的重金属浸出特性。通过毒性浸出和半动态浸出试验,查明了拌和含水率和固化土压实度(干密度)对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和表观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拌和含水率(17%~26%)对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高达50%;重金属浸出浓度最低值对应的拌和含水率与击实试验获得的固化土最优含水率接近;固化土压实度(75%~100%)的增加促进重金属浸出浓度和重金属表观扩散系数降低。拌和含水率对固化土浸出特性的影响源于重金属化学形态和固化土孔隙分布的差异。重金属化学形态和固化土粒径分布造成不同压实度条件下固化土浸出特性的变化。(4)研究了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的演化规律。通过改进ASTM D4843试验,分析了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的质量损失、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响应过程,阐明了固化土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24次内),固化土相对累积质量损失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转折点对应干湿循环次数均为18次;重金属浸出浓度变化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转折点对应干湿循环次数为6次。固化土劣化的主要原因是固化土的孔隙分布和重金属化学形态变化。(5)测评了扩散和渗透作用下固化土的重金属运移参数。通过柱状扩散试验和柔性壁渗透试验,研究了一维扩散和渗透作用下重金属的运移特征,对比了污染土固化前后重金属的有效扩散系数、分配系数和渗透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扩散时间的增加,与土样接触溶液中重金属浓度增加;随着渗透时间的增加,渗透液中重金属浓度降低。固化剂改变污染土的重金属运移参数。固化剂掺量8%的固化土的镍和锌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污染土的3.75%和3.60%;重金属镍和锌分配系数分别为污染土的169和175倍。固化剂掺量8%的固化土渗透系数较污染土降低约2个数量级。(6)评价了钢渣基固化剂固化土作为道路路基填土的工程、环境和经济性能。通过现场试验,建立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再利用的技术工艺,论证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安全再利用的可行性,并与传统的水泥和生石灰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钢渣基固化剂固化土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道路路基填土。固化土的回弹模量满足《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中快速路和主干路回弹模量设计值,重金属浸出浓度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IV类地下水标准限值。钢渣基固化剂工程性能指标与水泥接近,优于生石灰;钢渣基固化剂环境和经济性能指标均优于水泥和生石灰。(7)研究了自然暴露场景下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长期稳定性和污染物运移特征。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安全再利用的长期稳定性,预测了固化土中重金属向离场土的运移距离。结果表明:监测600天内,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持续降低、回弹模量持续增加。固化土的重金属运移距离小于5 cm;服役50年后,污染土中锌向离场土的扩散距离为18.9 cm,而固化土中锌向离场土的扩散距离为3.2 cm。
彭秋玉[5](2020)在《二灰稳定察尔汗干盐湖盐岩基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基于察尔汗干盐湖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自然气候以及道路修筑情况,秉着就地取材的原则,提出使用石灰粉煤灰加固盐岩材料作为路面半刚性基层。通过大量室内试验,测试并分析了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温缩性能,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按照相关试验规程,测试了盐岩、饱和卤水、石灰以及粉煤灰各项原材料的技术指标和组成成分。同时测试了天然状态下盐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并对盐岩以及二灰稳定盐岩的典型配合比进行了击实试验,确定其最佳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2)通过五因素五水平回归正交试验设计,对二灰稳定盐岩材料进行了27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确定了强度与各因素之间的二次回归方程,同时分析了各因素(卤水含量、石灰含量、粉煤灰含量、初始干密度及养护龄期)对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强度影响规律以及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最后取养护龄期为7d,以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值为标准找出了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最佳配合比(石灰含量为18%,粉煤灰含量为25%,盐岩含量为57%,整个试件卤水含量为6%,初始干密度为1.798g/cm3)。(3)将二灰稳定盐岩材料最佳配合比组与纯盐岩组试件作为对照进行基本力学性能试验,对两组配合比试件在三种龄期(7d、14d、120d)下进行间接抗拉强度、弯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研究各组试件间接抗拉强度、弯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随龄期变化的规律,同时对比分析最佳配合比下的二灰稳定盐岩材料各力学性能的改善情况,并将各项力学性能值与常规二灰稳定类材料相对比。结果表明,最佳配合比下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间接抗拉强度、弯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且各项力学性能值均接近或高于常规二灰稳定类材料。(4)分别对二灰稳定盐岩材料最优配合比组与纯盐岩组进行温缩性能试验,研究各组材料的温缩性能随龄期增长的变化规律,并将温缩性能与常规二灰稳定类材料相对比。结果表明,最佳配合比下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温缩性能接近于各类常规二灰稳定类材料。以上针对二灰稳定盐岩材料进行的一系列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在饱和卤水的环境下,使用石灰、粉煤灰对盐岩材料进行加固,可较大程度地提高稳定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使得二灰稳定盐岩半刚性基层的路用性能更佳。适用于察尔汗干盐湖地区的二灰稳定盐岩基层施工的推荐最佳配合比为:石灰:粉煤灰:盐岩=18:25:57。
李刘旺[6](2020)在《工业废料应用于公路工程基层底基层中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砂石料的日益短缺已经严重阻碍我国各地区公路工程建设的发展,同时数量庞大且再利用率低的工业废弃土占据大量的场地空间,甚至造成环境污染。论文依托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的科研项目,展开工业废弃土应用于公路工程基层底基层中的室内试验研究,最终验证了经过固化处理后的工业废弃土可以应用于公路基层底基层中。论文针对山东枣庄某地区两处工业废弃土的特点,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展开应用常规土壤固化技术处理工业废弃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固化处理后的工业废弃土应用于公路基层底基层中的研究。论文首先根据现行试验规范研究分析两处工业废弃土的技术性能: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安全性能及工程力学性能。然后分别采用石灰、石灰粉煤灰和水泥三种常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对两处工业废弃土进行固化处理,针对固化处理后工业废弃土的强度特性和耐久性进行全面系统的室内试验研究。论文以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控制指标,评价固化处理后工业废弃土作为公路基层底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分析无机结合料用量、养护龄期及方式、固化剂等因素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论文以CBR强度为控制指标,评价固化处理后工业废弃土作为路基填料的路用效果,分析无机结合料用量对CBR强度的影响。论文以残留抗压强度比为控制指标,评价固化处理后工业废弃土的抗冻性,分析固化剂对残留抗压强度比的影响。最后依据现行的规范,提出石灰、石灰粉煤灰和水泥固化处理两处工业废弃土在公路基层底基层工程应用中的科研成果:(1)石灰、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1#工业废弃土可以作为公路基层底基层材料,石灰、石灰粉煤灰稳定2#工业废弃土可作为路基填料。(2)1#工业废弃土作为低等级公路底基层材料时,石灰稳定:石灰合理剂量为5%~8%,石灰+固化剂S-1稳定:石灰合理剂量为3%~5%。石灰粉煤灰稳定:配合比合理范围为7:23:70~10:20:70,石灰粉煤灰+固化剂S-1稳定:配合比合理范围为10:20:70~15:15:70。水泥稳定:水泥合理剂量为7%~10%,水泥+固化剂S-Y-1稳定:水泥合理剂量5%~7%。(3)在选择新型固化剂时,应进行工程验证,同时考虑固化剂对强度和耐久性的提升作用,若不能有效提高强度或者改善耐久性,不建议采用固化剂。
刘星辰[7](2020)在《电石灰在公路工程中的综合利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对于道路工程建设要实现绿色和环保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工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中所产生的电石灰、煤矸石、建筑垃圾等工业废弃物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影响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因此开辟电石灰、煤矸石、建筑垃圾等大宗工业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新途径,并解决道路建筑行业所面临的原材料短缺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电石灰/粉煤灰作为道路稳定材料中的结合料,针对煤矸石与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综合稳定料,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以期待将这些工业废弃物应用于道路工程,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电石灰对于环境的影响,开展了电石灰的理化性质试验,包括X射线荧光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热重分析、腐蚀性分析等。试验结果表明,电石灰原状样呈现灰白色,含水量一般在30%以上,部分成团,但易于打散。电石灰中主要矿物成分为Ca(OH)2,并且有效钙镁含量高达72.5%,并未在其中检测到放射性元素以及超量重金属元素。电石灰p H值一般在12.5以下,不属于国家标准中危险固体废物范畴。(2)开展了电石灰改良不同性质原状土的试验研究,包括重型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石灰对于改良较高塑性指数的土可显着提升其力学特性,对于低塑性指数的土则需要采用电石灰以及粉煤灰共同改良才可以明显提升改良效果,电石灰改良后土的水稳定系数大多在0.6~0.8之间,说明电石灰改良土的水稳定性性能有不利影响。(3)针对道路工程中的基层或底基层进行了电石灰与粉煤灰稳定煤矸石试验研究,包括重型击实试验、7d~180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煤矸石空隙率为控制指标,采用体积比的形式对煤矸石二灰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可以满足各级道路基层对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的要求。煤矸石本身的颗粒分布对于电石灰粉煤灰稳定煤矸石的强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煤矸石中的细集料含量越多越有利于其电石灰粉煤灰煤矸石混合料强度的发展。(4)针对道路工程中的基层或底基层进行了电石灰与粉煤灰稳定砖砼类再生骨料试验研究,包括重型击实试验、7d~180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虽然砖砼类再生骨料的工程性质较差,但是采用较低掺量的电石灰和粉煤灰进行稳定后,其7d无侧限抗压强度较高,完全满足各级道路基层或底基层对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的要求。但是鉴于砖砼类再生骨料的本身性质较差,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建议用在道路底基层建设中,不建议用于道路基层建设。
张茂鑫[8](2020)在《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快速固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软土进行固化处理,在软土地基表面快速形成一层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人工硬壳层,使其能够满足工程施工设备进入场地进行现场施工。人工形成的硬壳层具有施工速度快、强度高、成本低廉等优点。本文从石灰土和水泥地基固化机理角度出发,重点阐述了石灰土和水泥稳定土地基固化的机理,以及影响强度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利用水泥、粉煤灰和激发剂混合配制的粉体固化剂,并进行了室内不同龄期、不同掺入比的试验,给出了试块无侧限抗压强度的随龄期和掺入比的变化规律。根据室内强度试验的研究成果,在营口沿海地区进行了工程实践,经过在现场实际工程过程中,对相关试验数据的采用、收集、整理、分析、验证,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以室内平板载荷试验为基础,选取营口沿海滩涂地区软质土,分别试验不同的强度和厚度的人工硬壳层,深入分析了随着人工硬壳层弹性模量、厚度的变化固化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影响程度,得出固化后地基承载力与人工硬壳的弹性模量厚度之间的关系。并得出提高人工硬壳层的厚度可以有效的提高地基承载力。
段晓倩[9](2019)在《石灰/粉煤灰混合土力学特性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工程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被用于稳定土,混合土也因此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工程实践。虽然国外和国内的很多学者也对石灰粉煤灰混合土进行了相应的力学性能研究,但是目前的研究还很少涉及到由混合料填筑而成的人工边坡如高填方路基边坡的稳定性问题。鉴于我国石灰粉煤灰使用巨大的前景,对其填筑而成的路基边坡进行稳定性研究,力求对之后的石灰粉煤灰混合土的推广和使用带来一定的应用价值,提高边坡稳定性。本论文通过制作不同配合比的混合土试件,并对其进行直剪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不同配合比对混合土强度的影响。从试验结果可以得出,随着石灰和粉煤灰含量的增加,混合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c,φ也随着增加。配合比为10:20:70的二灰土试件抗压强度是最大的,二灰比越大,二灰土的强度越大。随着石灰和粉煤灰含量的增加,抗压强度也在不断的增加。相同剂量的石灰和粉煤灰,石灰对于提高混合土的强度影响较大,而粉煤灰相较于石灰,对混合土强度的提高并没有较显着的影响。建立与试验相同的试件模型,通过FLAC3D软件对混合土试件进行单轴压缩数值模拟,并发现对于此种类型混合土体,加权平均法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实际。将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数值模拟达到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结果很接近,变化规律也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数值模拟的时候没有考虑水的影响,故模拟值要大于试验值。建立一个路基边坡模型,并基于强度折减法对不同混合土边坡进行数值模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配合比为10:20:70的二灰土边坡稳定性系数最大,配合比为10:30:60的二灰土边坡的位移最小。边坡安全系数随着石灰/粉煤灰含量的增加而提高,边坡的滑动趋势逐渐降低。监测点A的竖向和水平位移随着石灰/粉煤灰的含量增加而减小,减小的幅度随着石灰/粉煤灰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与石灰相比,粉煤灰的效果较差,相同含量的情况下,石灰对于边坡稳定系数的提高作有着显着的效果。
李良[10](2019)在《改良低液限黏土在改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低液限黏土液限低,塑性指数小,CBR值和强度低,水稳定性差,在施工时压实较难。若直接将其作为路床、底基层修筑填料,可能会因为稳定性和强度不足而导致路基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因此,如何对低液限黏土进行改良,使改良后的低液限黏土能满足路床、底基层的技术标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针对河南省漯河市G240保台线北舞渡至舞钢段改建工程中出现的难题,对改良低液限黏土作为路床、底基层填筑材料的改良方案和路用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通过试验路段的铺筑和检测验证方案的合理性。论文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包括:通过筛分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击实试验、CBR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等土工试验,对该地区的低液限黏土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分析。通过击实试验、CBR试验、膨胀率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回弹模量试验分析不同石灰掺入量石灰土的关键指标变化规律,分析比较不同石灰掺量的石灰改良土路用性能。研究表明石灰改良土随着石灰掺量的增加,最佳含水率、CBR值、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逐渐增大,最大干密度和膨胀率逐渐减小。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本项目石灰改良土石灰最佳掺量建议值6%。本项研究对不同改良方案用作底基层材料的可行性作了介绍,分析了单掺石灰、水泥改良方案的不足。通过干缩试验、劈裂强度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对不同配合比的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用作底基层填筑材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依据试验结果,给出了本项目底基层稳定材料的最佳配合比为水泥:石灰:土=4:6:90。根据路床处治石灰掺量建议值和底基层混合料配合比建议值,铺装并检测了试验路段。检测结果表明该建议值的改良方案能够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为该地区其他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二、石灰粉煤灰综合稳定土各种材料比例的确定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灰粉煤灰综合稳定土各种材料比例的确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黄土基层的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方法以及反应机理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的基本性质 |
2.2.1 黄土 |
2.2.2 粉煤灰 |
2.2.3 熟石灰 |
2.2.4 硫铝酸盐水泥 |
2.3 试验方案 |
2.3.1 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黄土混合料的击实试验 |
2.3.2 试验方案设计 |
2.4 试样的制备 |
2.5 试验方法介绍 |
2.5.1 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黄土的养生试验方法 |
2.5.2 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黄土低温养护方法 |
2.5.3 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2.5.4 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黄土间接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
2.5.5 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黄土冻融循环试验方法 |
2.6 反应机理 |
2.7 本章小节 |
第3章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方案及试样制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案 |
3.2.3 试样制备 |
3.3 试验结果及讨论 |
3.3.1 养护时间(t)对UCS的影响 |
3.3.2 无机结合料体积含量 L_V和硫铝酸盐水泥体积含量 C_v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3.3.3 孔隙率η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3.3.4 建立UCS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的函数关系 |
3.3.5 根据函数关系预测UCS强度 |
3.4 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黄土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劈裂拉伸强度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案及试样制备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案 |
4.2.3 试样制备 |
4.3 试验结果及讨论 |
4.3.1 养护时间t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
4.3.2 无机结合料体积含量 L_V和SAC体积含量 C_v对劈裂拉伸强度的影响 |
4.3.3 孔隙率η对劈裂强度的影响 |
4.3.4 建立STS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
4.3.5 根据函数关系预测STS强度 |
4.4 稳定黄土莫尔库伦破坏包络参数(C和Φ) |
4.4.1 方法的提出 |
4.4.2 计算c、φ值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冻融循环试验及低温养护条件下稳定黄土的力学性能 |
5.1 引言 |
5.2 材料及试验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案 |
5.2.3 试样制备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冻融循环次数对UCS的影响 |
5.3.2 低温养护条件对稳定黄土UCS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3)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试验介绍及强度形成机理 |
2.1 原材料性质 |
2.1.1 水泥的性质 |
2.1.2 石灰的性质 |
2.1.3 碎石的性质 |
2.1.4 粉煤灰的性质 |
2.2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的确定 |
2.2.1 无机结合料与碎石比例的确定 |
2.2.2 石灰粉煤灰比例的确定 |
2.2.3 碎石级配的确定 |
2.2.4 水泥掺量的确定 |
2.3 试验介绍 |
2.3.1 击实试验介绍 |
2.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3.3 劈裂拉伸强度试验 |
2.3.4 冻融试验 |
2.4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 |
2.5 强度形成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UCS |
3.1 试验方案 |
3.1.1 试验方案设计 |
3.1.2 试样的制备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养护龄期与UCS的关系 |
3.2.2 水泥掺量与UCS的关系 |
3.2.3 不同水泥类型与UCS的关系 |
3.2.4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UCS随养护龄期的增长模型 |
3.2.5 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UCS的预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STS |
4.1 试验方案 |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养护龄期与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STS的关系 |
4.2.2 水泥掺量与综合稳定碎石混合料STS的关系 |
4.2.3 水泥类型与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STS的关系 |
4.2.4 STS随养护龄期增长的模型 |
4.3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摩尔-库伦破坏包络线探讨 |
4.3.1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STS与 UCS之间的关系 |
4.3.2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摩尔-库伦破坏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抗冻性能 |
5.1 试验条件及方法 |
5.2 试验方案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直观性分析 |
5.3.2 方差分析 |
5.3.3 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抗冻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固化稳定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我国污染场地现状及修复需求 |
1.2.2 固化稳定化技术技术特征及应用现状 |
1.2.3 固化剂应用现状 |
1.2.4 固化稳定化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1.2.5 固化稳定化效果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 钢渣在岩土工程和环境工程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钢渣的物理化学特性 |
1.3.2 钢渣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
1.3.3 钢渣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
1.3.4 钢渣激发研究现状 |
1.4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总结及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钢渣基固化剂处理镍锌污染土的机理研究 |
2.1 概述 |
2.2 可持续型固化剂研发 |
2.2.1 研发思路 |
2.2.2 激发剂筛选 |
2.2.3 电石渣和磷石膏的化学属性 |
2.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案 |
2.3.3 试样制备 |
2.3.4 测试方法 |
2.4 固化剂组分优化试验结果 |
2.4.1 转炉钢渣、电石渣和磷石膏固化土的强度和重金属稳定率 |
2.4.2 固化剂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2.5 BCP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 |
2.5.1 固化土的基本土性参数 |
2.5.2 固化土的酸碱度和电导率 |
2.6 BCP固化土的强度特性 |
2.6.1 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
2.6.2 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酸碱度/电导率的关系 |
2.7 BCP固化土的浸出毒性 |
2.7.1 硫酸硝酸法重金属浸出浓度 |
2.7.2 固化土浸出液的酸碱度和电导率 |
2.7.3 重金属浸出浓度与浸出液酸碱度和电导率的关系 |
2.7.4 浸提液p H对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 |
2.7.5 液固比对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 |
2.8 BCP固化土的环境土工特性变化机理 |
2.8.1 固化土的酸缓冲能力 |
2.8.2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 |
2.8.3 固化土的孔隙特征 |
2.8.4 BCP固化剂与重金属镍和锌反应机理 |
2.8.5 BCP掺量和龄期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机理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拌和含水率和压实度对固化稳定化效果影响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案 |
3.2.3 试样制备 |
3.2.4 测试方法 |
3.3 污染土拌和含水率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 |
3.3.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3.3.2 重金属浸出浓度 |
3.3.3 固化土酸碱度 |
3.3.4 固化土含水率 |
3.3.5 固化土干密度和比重 |
3.3.6 固化土颗粒分布 |
3.3.7 重金属化学形态 |
3.3.8 固化土孔径分布 |
3.3.9 固化土微观形态 |
3.3.10 固化剂掺量和污染土拌和含水率进行优化 |
3.4 压实度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 |
3.4.1 无侧限抗压强度 |
3.4.2 重金属浸出浓度 |
3.4.3 固化土酸碱度 |
3.4.4 固化土界限含水率 |
3.4.5 固化土粒径分布 |
3.4.6 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
3.4.7 固化土粒径减小后金属浸出浓度 |
3.4.8 固化土半动态浸出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重金属浸出行为演化规律研究 |
4.1 概述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案 |
4.2.3 试样制备 |
4.2.4 测试方法 |
4.3 传统试验方法测试结果与讨论 |
4.3.1 浸泡液p H值和重金属浓度 |
4.3.2 试样质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
4.3.3 重金属浸出浓度和重金属全量空间分布 |
4.3.4 试样破坏情况 |
4.3.5 ASTM D4843 试验方法的局限性 |
4.4 改进试验方法测试结果与讨论 |
4.4.1 浸泡液p H值和重金属浓度 |
4.4.2 试样质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
4.4.3 土样空间均质性 |
4.4.4 试样破坏情况 |
4.4.5 土样中重金属浸出浓度和全量 |
4.4.6 土样pH值 |
4.4.7 土样干密度和粒径分布 |
4.4.8 重金属化学形态 |
4.4.9 土样孔隙分布 |
4.5 土样环境土工参数变化对应的干湿循环次数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固化土重金属扩散和渗流运移参数测评研究 |
5.1 概述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案 |
5.2.3 试样制备 |
5.2.4 试验方法 |
5.3 扩散试验结果与讨论 |
5.3.1 试验前后土样土性指标 |
5.3.2 试验前后土样孔隙水中金属浓度 |
5.3.3 上层溶液金属浓度 |
5.3.4 有效扩散系数和分配系数计算 |
5.3.5 有效扩散系数的讨论 |
5.4 渗透试验结果与讨论 |
5.4.1 渗透系数 |
5.4.2 渗出液pH值 |
5.4.3 渗出液镍和锌浓度 |
5.4.4 渗出液钙浓度 |
5.4.5 USEPA 1314和USEPA 1316 试验结果比较 |
5.4.6 基于柔性壁渗透试验结果求算重金属运移参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现场试验研究 |
6.1 概述 |
6.2 试验场地 |
6.2.1 污染场地概况 |
6.2.2 污染土 |
6.2.3 下卧土 |
6.2.4 固化剂 |
6.3 固化稳定化修复 |
6.3.1 试验方案 |
6.3.2 施工工艺 |
6.4 固化稳定化效果评价 |
6.4.1 取样点位 |
6.4.2 测试方法 |
6.5 试验结果与讨论 |
6.5.1 气温及固化土温度 |
6.5.2 干密度和含水率 |
6.5.3 贯入阻力 |
6.5.4 回弹模量 |
6.5.5 无侧限抗压强度 |
6.5.6 固化土浸出毒性、酸碱度和电导率 |
6.5.7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 |
6.5.8 下卧层土重金属全量 |
6.5.9 BCP与传统固化剂性能比较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固化污染土填筑路基的耐久性与重金属运移特征研究 |
7.1 概述 |
7.2 试验场地概况 |
7.2.1 污染场地概况 |
7.2.2 污染土 |
7.2.3 离场土 |
7.2.4 固化剂 |
7.3 固化稳定化修复及监测 |
7.3.1 试验方案 |
7.3.2 固化稳定化施工工艺 |
7.3.3 原位测试及取样点位 |
7.3.4 测试方法 |
7.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7.4.1 试验期间气象条件 |
7.4.2 干密度 |
7.4.3 贯入阻力 |
7.4.4 回弹模量 |
7.4.5 重金属浸出浓度 |
7.4.6 固化土p H值和EC值 |
7.4.7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分布 |
7.4.8 固化土重金属向离场土运移特征 |
7.4.9 固化土重金属向离场土体扩散运移距离预测 |
7.4.10 多场作用下固化土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5)二灰稳定察尔汗干盐湖盐岩基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盐岩的研究现状 |
1.2.2 二灰稳定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性能及试验方案的确定 |
2.1 试验原材料的基本性质 |
2.1.1 盐岩 |
2.1.2 卤水 |
2.1.3 石灰 |
2.1.4 粉煤灰 |
2.2 天然盐岩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
2.2.1 试样制备 |
2.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2.3 盐岩的破坏过程 |
2.3 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击实特性 |
2.3.1 击实方法 |
2.3.2 击实试验 |
2.4 试验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回归正交设计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3.1 试验方法与步骤 |
3.1.1 五因素五水平回归正交试验设计 |
3.1.2 试件成型方法 |
3.1.3 试验过程 |
3.1.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
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
3.2.1 试验数据整理及回归分析 |
3.2.2 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规律 |
3.2.3 最优组合的确定及其7天强度检验 |
3.3 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强度形成机理分析 |
3.4 影响二灰稳定盐岩材料强度的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其他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4.1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 |
4.1.1 试验方法 |
4.1.2 间接抗拉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3 与常规稳定类材料的间接抗拉强度对比分析 |
4.2 弯拉强度试验 |
4.2.1 试验方法 |
4.2.2 弯拉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3 与常规稳定类材料的弯拉强度对比分析 |
4.3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
4.3.1 试验方法 |
4.3.2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3 与常规稳定类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温缩性能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温缩性能试验 |
5.2.1 二灰稳定盐岩材料温缩试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2 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温缩性能试验方法 |
5.2.3 二灰稳定盐岩材料的温缩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4 与常规稳定类材料的温缩性能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工业废料应用于公路工程基层底基层中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固化土在公路基层底基层应用中的研究现状 |
1.2.3 文献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业废弃土技术性能研究 |
2.1 物理性能分析 |
2.1.1 试验项目 |
2.1.2 工程分类 |
2.2 化学性质分析 |
2.2.1 XRF检测 |
2.2.2 XRD检测 |
2.3 安全性能分析 |
2.3.1 重金属浸出毒性检测 |
2.4 工程力学性能分析 |
2.4.1 击实性能分析 |
2.4.2 CBR强度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灰稳定工业废弃土应用于基层底基层的试验研究 |
3.1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1 设计要求 |
3.1.2 原材料检测 |
3.1.3 设计步骤 |
3.2 无侧限抗压强度研究 |
3.2.1 试验方案设计 |
3.2.2 石灰剂量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 |
3.2.3 养护龄期及方式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 |
3.2.4 固化剂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 |
3.3 CBR强度研究 |
3.3.1 试验方案设计 |
3.3.2 石灰剂量对吸水量的影响分析 |
3.3.3 石灰剂量对CBR值的影响分析 |
3.4 耐久性研究 |
3.4.1 试验方案设计 |
3.4.2 固化剂对抗冻性能的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灰稳定工业废弃土应用于基层底基层的试验研究 |
4.1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1.1 设计要求 |
4.1.2 原材料检测 |
4.1.3 设计步骤 |
4.2 无侧限抗压强度研究 |
4.2.1 试验方案设计 |
4.2.2 石灰粉煤灰配合比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 |
4.2.3 养护龄期及方式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 |
4.2.4 固化剂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 |
4.3 CBR强度研究 |
4.3.1 试验方案设计 |
4.3.2 石灰粉煤灰配合比对吸水量的影响分析 |
4.3.3 石灰粉煤灰比值对CBR值的影响 |
4.4 耐久性研究 |
4.4.1 试验方案设计 |
4.4.2 固化剂对抗冻性能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泥稳定工业废弃土应用于基层底基层的试验研究 |
5.1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5.1.1 设计要求 |
5.1.2 原材料检测 |
5.1.3 设计步骤 |
5.2 无侧限抗压强度研究 |
5.2.1 试验方案设计 |
5.2.2 水泥剂量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 |
5.2.3 养护龄期及方式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5.2.4 固化剂对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 |
5.3 耐久性研究 |
5.3.1 试验方案设计 |
5.3.2 固化剂对抗冻性能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电石灰在公路工程中的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石灰改良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煤矸石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建筑垃圾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
2 电石灰理化性质分析 |
2.1 电石灰基本物理性质 |
2.2 电石灰化学成分分析 |
2.3 电石灰矿物组成分析试验 |
2.4 电石灰热分解特性 |
2.5 电石灰腐蚀性(pH值)检测 |
2.5.1 实验设计 |
2.5.2 实验结果 |
2.6 电石灰活性钙镁含量随时间变化规律 |
2.6.1 试验方案 |
2.6.2 试验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3 电石灰改良土试验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土样 |
3.1.2 电石灰 |
3.1.3 粉煤灰 |
3.2 试验方案 |
3.3 试验方法 |
3.3.1 标准击实试验 |
3.3.2 试件成型 |
3.3.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3.4 劈裂强度试验 |
3.3.5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
3.3.6 水稳定性试验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击实试验结果分析 |
3.4.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3.4.3 劈裂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3.4.4 抗压回弹试验结果分析 |
3.4.5 水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电石灰与粉煤灰稳定煤矸石混合料试验研究 |
4.1 煤矸石基本性能研究 |
4.1.1 煤矸石的粒径分布 |
4.1.2 煤矸石的密度、吸水率以及空隙率 |
4.1.3 煤矸石的洛杉矶磨耗值 |
4.1.4 煤矸石的化学性质 |
4.2 试验原材料 |
4.3 试验方案 |
4.4 试验方法 |
4.4.1 重型击实试验 |
4.4.2 试件制备 |
4.4.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4.4.4 劈裂试验 |
4.4.5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4.5.1 重型击实试验结果分析 |
4.5.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4.5.3 劈裂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4.5.4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电石灰与粉煤灰稳定砖砼再生骨料试验研究 |
5.1 砖砼类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基本性能研究 |
5.1.1 砖砼类建筑垃圾的破碎 |
5.1.2 砖砼再生骨料颗粒分析 |
5.1.3 再生骨料的密度、吸水率及空隙率 |
5.1.4 再生骨料中的杂物含量 |
5.1.5 再生骨料洛杉矶磨耗试验 |
5.2 试验原材料 |
5.3 试验方案 |
5.4 试验方法 |
5.4.1 重型击实试验 |
5.4.2 试件制备与养护 |
5.4.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5.4.4 劈裂强度试验 |
5.4.5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
5.5 试验结果分析 |
5.5.1 击实试验结果分析 |
5.5.2 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分析 |
5.5.3 劈裂试验结果分析 |
5.5.4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快速固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软土地基处理的研究进展 |
1.2.1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
1.2.2 软土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3 土壤固化剂的研究进展 |
1.3 固化双层地基附加应力场的研究进展 |
1.3.1 形成双层地基理论并建立模型 |
1.3.2 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4 固化双层地基相关试验的研究进展 |
1.5 固化双层地基承载力及破坏模式的研究进展 |
1.6 固化双层地基变形和沉降的研究进展 |
1.7 人工硬壳层地基附加应力的扩散和封闭作用 |
1.7.1 人工硬壳层地基附加应力的扩散作用 |
1.7.2 人工硬壳层地基附加应力的封闭作用 |
1.8 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 |
2 石灰土和水泥地基固化机理的研究 |
2.1 石灰土地基及固化的机理 |
2.1.1 石灰加固土原理 |
2.1.2 影响石灰加固土的因素 |
2.1.3 提高石灰加固土早期强度的措施 |
2.2 水泥土地基固化的机理 |
2.2.1 水泥土固化机理 |
2.2.2 水泥稳定土固化机理 |
2.2.3 水泥土和水泥稳定土小结 |
3 土壤固化剂在无侧限强度试验的研究 |
3.1 土壤固化剂技术及固化土研究 |
3.1.1 土壤固化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
3.1.2 土壤固化剂的应用研究 |
3.2 土壤固化剂的设计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2.1 固化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背景 |
3.2.2 室内试验方法 |
3.2.3 固化剂的设计及试验 |
3.2.4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2.5 数据分析强度模量龄期关系 |
3.3 小结 |
4 利用平板载荷试验对固化地基的研究 |
4.1 概述 |
4.2 室内平板载荷试验 |
4.2.1 土样及仪器设备 |
4.3 平板载荷试验 |
4.3.1 人工硬壳层的制作 |
4.3.2 平板载荷试验数据分析 |
4.4 试验结果 |
4.4.1 试验结果数据采集整理 |
4.4.2 试验图表分析比对 |
4.4.3 固化土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模量 |
4.4.4 固化地基承载和变形受人工硬壳层厚度的影响分析 |
4.5 人工硬壳层的弹性模量和厚度与地基承载力关系 |
4.6 平板试验小结 |
5 土壤固化剂在软土地基快速固化工程实例 |
5.1 营口地区地质概述 |
5.2 营口项目工程实践目标 |
5.3 现场施工数据分析及整理 |
5.3.1 现场无限侧试验记录 |
5.3.2 现场施工过程说明及注意事项 |
5.4 施工效果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创新点 |
6.2 展望 |
6.3 总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石灰/粉煤灰混合土力学特性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二灰土的研究现状 |
1.2.2 灰土的研究现状 |
1.2.3 粉煤灰的应用现状 |
1.2.4 混合土边坡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路线 |
2 石灰、粉煤灰加固土体的机理 |
2.1 粉煤灰的性质 |
2.2 二灰土强度的形成机理 |
2.3 影响二灰土的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3 石灰、粉煤灰混合土力学特性室内试验 |
3.1 试验材料 |
3.1.1 粘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
3.1.2 石灰的物理性质 |
3.1.3 粉煤灰的物理性质 |
3.2 试件制备 |
3.2.1 配合比的制定 |
3.2.2 试验仪器 |
3.2.3 试件制备 |
3.3 混合土的直剪试验 |
3.3.1 试验仪器 |
3.3.2 试验步骤 |
3.3.3 试验数据分析 |
3.3.4 参数敏感性分析 |
3.4 混合土的抗压试验 |
3.4.1 抗压试验步骤 |
3.4.2 破坏过程分析 |
3.4.3 试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二灰土试件力学特性的数值模拟 |
4.1 FLAC3D程序介绍 |
4.1.1 前后处理 |
4.1.2 计算原理 |
4.1.3 求解过程 |
4.2 试件模型的建立 |
4.3 应变软化模型 |
4.4 两种方法的对比 |
4.5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5.1 二灰土试件数值模拟 |
4.5.2 石灰土试件数值模拟 |
4.5.3 粉煤灰土试件数值模拟 |
4.6 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二灰土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 |
5.1 强度折减法与极限平衡法的对比 |
5.1.1 极限平衡法 |
5.1.2 强度折减法 |
5.1.3 强度折减法的原理 |
5.1.4 强度折减法的优点 |
5.2 边坡模型建立 |
5.2.1 模型的建立 |
5.2.2 模型的边界条件 |
5.2.3 模型材料 |
5.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5.3.1 纯粘土数值模拟结果 |
5.3.2 二灰土边坡数值模拟结果 |
5.3.3 石灰土边坡数值模拟结果 |
5.3.4 粉煤灰数值模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改良低液限黏土在改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低液限黏土的研究现状 |
1.3 改良土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低液限黏土基本性质研究 |
2.1 低液限黏土物理性质试验 |
2.1.1 土样的筛分试验 |
2.1.2 土样的天然含水率试验 |
2.1.3 比重试验 |
2.1.4 界限含水率试验 |
2.1.5 膨胀率试验 |
2.2 低液限黏土力学性质试验 |
2.2.1 击实试验 |
2.2.2 CBR试验 |
2.2.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灰改良低液限黏土路基试验研究 |
3.1 石灰改良低液限黏土机理 |
3.2 试验材料 |
3.2.1 土料 |
3.2.2 石灰 |
3.2.3 水 |
3.3 击实试验 |
3.3.1 试验结果 |
3.3.2 试验结果分析 |
3.4 CBR试验 |
3.4.1 试验结果 |
3.4.2 试验结果分析 |
3.5 膨胀率试验 |
3.5.1 试验结果 |
3.5.2 试验结果分析 |
3.6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3.6.1 试验结果 |
3.6.2 试验结果分析 |
3.7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
3.7.1 试验结果 |
3.7.2 试验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石灰改良低液限黏土底基层试验研究 |
4.1 水泥改良低液限黏土机理 |
4.2 原材料性质及改良方案研究 |
4.2.1 试验材料 |
4.2.2 改良方案 |
4.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
4.3.1 试验结果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4 干缩试验 |
4.4.1 试验结果 |
4.4.2 试验结果分析 |
4.5 劈裂强度试验 |
4.5.1 试验结果 |
4.5.2 试验结果分析 |
4.6 抗压回弹模量试验 |
4.6.1 试验结果 |
4.6.2 试验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体工程 |
5.1 工程概况 |
5.1.1 地理位置 |
5.1.2 气候 |
5.1.3 地质特征 |
5.1.4 改建工程路面结构 |
5.1.5 交通量组成 |
5.2 试验路修筑 |
5.2.1 石灰稳定土路床试验路修筑 |
5.2.2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底基层试验路修筑 |
5.3 试验路检测 |
5.3.1 试验路段路基检测 |
5.3.2 试验路段底基层检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石灰粉煤灰综合稳定土各种材料比例的确定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工业固废在路基工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 朱凯建.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2]石灰粉煤灰硫铝酸盐水泥稳定黄土基层的力学性能研究[D]. 李春祥.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石灰粉煤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连尚承.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4]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D]. 冯亚松. 东南大学, 2021(02)
- [5]二灰稳定察尔汗干盐湖盐岩基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彭秋玉. 长安大学, 2020(06)
- [6]工业废料应用于公路工程基层底基层中的试验研究[D]. 李刘旺. 长安大学, 2020(06)
- [7]电石灰在公路工程中的综合利用研究[D]. 刘星辰. 郑州大学, 2020(02)
- [8]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快速固化的研究[D]. 张茂鑫.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9]石灰/粉煤灰混合土力学特性的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 段晓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改良低液限黏土在改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李良.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标签:硫铝酸盐水泥论文; 粉煤灰论文;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论文; 石灰粉论文; 土壤重金属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