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PICmicro单片机增强电源管理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宗德媛,朱炯,李兵[1](2021)在《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工学是学生理解、掌握及应用电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在电工学教学中,将EWB虚拟仿真技术、传统实验技术及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仿真计算、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掌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EWB仿真软件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理论,同时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好基础。
徐显阳[2](2021)在《多层水质数据监测系统的采集与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快速的经济发展已让水污染变成全球的关键问题,我国正在不断推进绿色水资源建设工作,积极改善水资源质量。水污染的治理离不开水质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本文立足于多层水质数据远程监测问题的研究,以一种较简单的布线方法设计出了可提供多层多参数的采集系统,并以太阳能为能量来源的供电设备对采集系统进行稳定供电,然后将采集系统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无线传输给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针对采集系统的具体设计,本文中设计并制作出了船式和岸边固定式两类数据采集系统。其中,船式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非完全固定,具有可移动性较高的特点,而岸边固定式数据采集系统由于暴露在水面上方的结构较少,从而受风面积较小,使得稳定性更好。主要利用双单片机、信号中继器和水下传感器等设备自动实时采集不同深度位置上的深度参数和多个水质参数。通过“主机采集—从机存储”的方法优化了任务分配,还设计了“采样前供电—采样后断电”的方法,有效地节省了系统电能。针对监测系统的具体设计,主要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将单片机采集和存储的数据远程传输到自主开发的软件监测系统上,在此基础上,还自定义了远程控制指令,能够更高效地查询和远程控制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针对供电设备的具体设计,首先通过实验测试计算出负载耗电量,结合日照时间、工作时长及连续阴雨天数等参数对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进行选型和设计,使整个系统在供电方面更具稳定性、更低成本。然后对电压传输的距离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升压模块的供电方案,有效延长了电压传输距离。更进一步地,通过搭配电压传感器和光照温湿度传感器对锂离子电池电压、现场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及光照度进行采集,利用所采集的实测数据应用在回声状态网络模型上,对下一时刻的电压进行预测,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效果较好,能够为提前发现和解决电压过低问题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
黄健琦[3](2021)在《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开发》文中提出本文是山西矿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委托项目“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开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针对煤矿企业井下班中餐配送难、矿工就餐品质低、防爆蒸汽加热设备性能差等问题提出的。众所周知,煤矿井下作业环境艰苦,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时间较长,矿工从入井到升井通常需要耗时8h以上,因此矿工需要在井下就餐以保持充沛的体力进行生产。由于目前井下缺乏性能优良的矿用食品加热设备,多数煤矿企业的井下班中餐配送采用原始的人工配送模式,过长的配送时间既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也降低了班中餐食品品质,导致矿工井下用餐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制约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开发一套高效便捷的矿用食品加热设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综合比较电磁感应加热、红外加热和微波加热等技术的加热原理、适用领域和技术特点,本文基于微波加热技术,以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为研究目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控制方式、保护方法、软硬件电路设计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根据通用微波加热设备的基本组成结构,对磁控管、微波谐振腔、波导、供电电源、控制电路、散热系统等重要部件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理论研究,结合煤矿企业的实际需求,依据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内外安全标准,建立了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系统选用STM32F103RCT6作为中央控制器,设计了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的控制单元、监测单元、磁控管水冷单元、红外遥控单元、红外测温单元、输入输出单元等功能模块,为开发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和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提供了技术支撑。微波谐振腔和水冷板的结构设计是影响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产品性能的主要因素。一个优良的微波加热平台应具有微波能效高、食品加热均匀性好、磁控管散热好、无热点聚集等特性,而这些特性均与微波谐振腔和水冷板的结构设计有关。根据微波谐振腔设计标准及水冷板传热原理,设计了适用于本设备的微波谐振腔和水冷板产品,基于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分别对其进行了建模仿真和性能验证,制定了产品的技术指标,为后续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是实现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功能控制、信息监测、故障预警和安全保护的重要环节。根据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和井下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要求,设计了能够实现各种控制功能和保护功能的电路,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供电电源、串口通信、矩阵键盘、红外遥控、红外测温等模块电路,完成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中的各项功能控制需求。结合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中的功能要求,在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基础上,基于标准C语言及MDK5软件开发环境采用模块化编程方式分别设计了系统的主控程序、水冷单元监测监控子程序、加热模式选择子程序、现场传感器信号采集子程序以及PID温度控制子程序等功能程序。同时,基于Lab VIEW软件平台开发了矿用食品微波加热监测平台,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最后在实验室制作了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装置,参照系统功能设计指标和相关国家标准对控制系统的工作性能进行了综合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工作可靠,安全性高,各项功能技术指标符合总体设计方案要求,有效解决了煤矿井下缺乏安全便捷的食品加热设备的问题。
吴昊[4](2020)在《基于STM32的东海岛站主变冷却控制器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会消耗过多的热量,导致温度大幅上升,影响变压器的作业特性,降低变压器性能,甚至严重损坏变压器而发生安全事故。于是,检查变压器温度情况,适当使用降温方法,可显着提升变压器运行安全性,避免出现事故。本文以东海岛500KV变电站的变压器的冷却控制系统为研究改造对象,对于500k V电力变压器风冷装置的配置情况为两组,每组风冷装置所包括的风机组为四台,根据变压器负荷电流、绕组温度以及油温的情况对两组风机进行动态控制。控制系统以STM32f103为核心,结合相应的检测处理电路对负荷电流、风机电流、绕组温度以及风机缺相情况的检测和显示,并根据检测情况对两组风机进行动态控制,实现变电站温度的高可靠控制,将相应的状态信息通过RS-485总线发送到中控室,通过上位软件进行监控。同时,本系统设置为两种模式,分别为自动模式与手动模式。基于STM32设计系统硬件电路,该硬件有数据采集回路、单片机最小系统、LCD显示电路、继电器驱动回路、通信电路等。在软件方面,选取的开发环境为keil,使用C语言设计系统应用程序,按照系统功能设计了包括主程序、LCD显示、电流采集、温度采集以及四种工况下的自动控制等多个子程序进行了分析设计。最后,进行仿真和实物的功能测试,结果显示符合最初设计理念,表明系统可以正常运行。该冷却控制系统的设计对能大幅度改善东海岛500KV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系统的成本,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陈璟[5](2020)在《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脑的神经活动是一个电与化学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从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的角度去研究神经活动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电化学传感方法因为其小型化、易操作、方便快速、可实时在线等的优势,成为了一个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研究方法。然而,采用电化学传感的方法检测神经递质需要突破两个关键问题。一方面,电化学传感器件(微电极)的尺寸和检测下限难以匹配生理环境,传感器难以兼顾小尺寸、高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和可重现性的问题;另一方面,缺乏稳定、高精度的便携电化学检测仪器,进一步限制了相应电化学传感器件的实际应用和推广。因此,本论文针对上述两个关键问题,设计和实现了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便携式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系统前端以多巴胺和谷氨酸两种代表性的神经递质为主要研究对象,设计了可工作于生物体内复杂环境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新型电化学传感器;系统后端针对神经递质检测的快速、高灵敏度、小尺寸和抗干扰的要求,设计了多路可拓展的便携式高精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两者整合成为一套完整的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并应用于实际样品中神经递质的多路浓度同时检测。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还原型氧化石墨烯与金纳米颗粒复合纳米材料构建的新型铂丝电化学微电极。通过电沉积的方式在铂丝表面形成均匀分布的还原型氧化石墨烯和金纳米颗粒复合膜,构建多巴胺微电极。复合膜高比表面积、高电子传导和良好生物相容的特性有助于对抗多巴胺污垢,解决了当前铂丝电极检测多巴胺时表面聚集和吸附的问题。微电极表现出对多巴胺的高灵敏度和低检测下限(16.57 nM)。同时,电极在复杂环境中能够有效抵抗DA前体和其他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干扰。另一方面,电极在重复试验中表现出较高的可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为3.98%)和稳定性(100次的重复扫描后损耗为3.43%)。通过初步实验验证了电极具备在麻醉大鼠的纹状体内检测多巴胺浓度变化的功能。该电极在灵敏度和选择性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为多巴胺实时动态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2.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谷氨酸氧化酶的新型谷氨酸电极,电极表面修饰还原型氧化石墨烯、普鲁士蓝、金纳米颗粒以及壳聚糖复合膜。高催化活性的表面使电极表现出对谷氨酸的优越的电催化性能,检测下限达到41.33 nM,并在细胞外间隙的生理浓度范围内表现出浓度-电流的线性依赖关系。电极在100次检测中仅损失3.62%,并在放置14天内保持92.14%以上的初始信号强度。另外,初步实验观察到电极能够在大鼠纹状体内检测到谷氨酸浓度的变化。该电极在尺寸、检测下限、抗干扰性、使用寿命等综合性能上有所提高,为谷氨酸实时动态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3.设计并实现了用于神经递质检测的便携式、高精度、多路可拓展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通过集成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和电源抗干扰技术,实现高扰动下的微弱电流信号检测,具有小尺寸、高精度(误差<3%)、高信噪比(77.52 d B)、低检测限(5.35 n A)、宽线性范围且可以无线传输等优点。该仪器能够在标准混合溶液体系中对多巴胺和谷氨酸的浓度实现同步检测,并在大鼠纹状体中检测到多巴胺和谷氨酸的浓度受人为干预产生的变化信号以及动态代谢信号。初步实验验证了系统进行多巴胺和谷氨酸在体检测的可行性。综上所述,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便携式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该系统包含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新型多巴胺和谷氨酸传感器,以及高精度、便携式检测仪器。进行了体内实验的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在生理环境中检测到大鼠脑内多巴胺和谷氨酸浓度水平的动态变化,有望在今后的在体神经递质浓度实时检测和相关研究中发挥作用。
张文建[6](2020)在《煤矿井下煤流运输集控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皮带运输机是一套重要的井下煤炭运输设备,现有的多条皮带集中控制系统大部分采用具有隔爆外壳的PLC控制,该设备体积大、质量重,安装移动非常不便。由于煤炭生产的需求,皮带的集中控制系统是提高煤炭产量的必要设备,若有一套功能完善、移动安装方便、具有煤矿本安型的集中控制系统对煤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济矿集团安居煤矿的煤流集控系统项目提出的井下现场实际要求为依托,基于微处理器设计了一套具有皮带八大保护、语音报警、多条皮带集中控制、井下主机显示和远程控制功能的煤流运输集控系统。本论文运用了传感器检测技术和CAN总线通信技术建立了皮带运输机的运行参数动态检测系统,并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以及皮带的运行状态参数进行采集与分析。该系统采用高性能的STC15W4K32S4微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设计了井下控制分机。可通过位于皮带操作台的控制主机实现所接皮带的启停,能够将设备运行的状态信息与故障信息等参数进行清晰直观的显示,并且能够对报警阈值进行设置,对相关的数据进行保存与分析。本论文还设计了以STM32F103RCT6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语音控制器,可实现语音广播、声音报警、联络打点和实时对讲的功能。此外,整套设备设有远控、近控、检修和急停四种模式以满足井下不同的工作需求。本文设计内容全部通过了实验室的单机、联机和系统调试。各种传感器参数的采集、传输、显示和控制输出等功能均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采集的数据准确,实时性好,系统运行稳定,可以进行煤矿井下的工业现场试用。
卢熠昌[7](2020)在《新型煤矸光电分选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当前,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一直牢牢支撑和保障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的煤炭产量大,但是由于一直以来传统选煤行业存在的弊端,诸如传统分选技术工艺复杂繁琐,智能化程度低,分选效果不尽如人意,造成有效产能低下,因而急需一种新型的选煤设备。故针对新的选煤需求及井下开采作业的特殊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双能X射线扫描的新型煤矸光电分选机,并主要针对新型煤矸光电分选机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现。针对传统分选设备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对新型分选设备的系统结构的分析,完成了对新型分选设备的主控制系统、信号处理系统、进料控制系统及喷阀驱动分选控制系统的设计。主控制系统对整个设备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并通过操控台的通信连接与分选设备实现人机交互。主控制系统使用PIC18F4520单片机作为控制器,CPLD XC95144实现逻辑电路的扩展,设计了外部存储电路、电压监测电路、开关信号电路;并完成对PIC18F4520与操控台及各子系统的通信连接电路。进料控制系统采用电磁振动进料方式,利用电磁振动进料控制原理,建立了进料器的调节参数与供电参数的关系,并据此设计了电磁振动进料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交流电过零检测、晶闸管触发及通信电路的设计。信号处理系统包含光学系统,采用双能X射线透射被检测物;喷阀驱动分选控制系统采用高速电磁阀及阵列喷嘴等器件完成喷阀剔除装置机构设计,并据此设计了喷阀驱动分选控制的动作电路。整个设备的运作过程是利用双能X射线透射得到的被检测物的光谱信号,通过信号处理系统对光谱信号进行处理并传送至主控制系统,最后主控制系统通过得到的电信号控制喷阀驱动分选控制系统进行动作,完成被检测物的分选。通过对整个设备系统的仿真模拟调试,完成对设备的模块化设计,并结合搭建的实验样机,经过反复调试,各系统设备取得良好成效,并且其识别的分选精度高,处理粒极宽。图60表7参73
李泽新[8](2020)在《基于μC/OS的多功能中频电治疗仪研制》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电疗仪因其良好的疗效、适应症广等优点,在医用治疗和家庭保健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目前,市场上许多电疗仪存在着输出波形单一、输出电流不稳定和安全性较低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功能中频电治疗仪。通过对现有电疗仪和电疗医学理论分析,结合单片机技术、模电数电知识、操作系统原理和电子电路设计等,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和技术参数。为增加输出波形的多样性,在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硬件基础上,设计了输出调制中频电流的方案:微处理器输出的中频载波经过6种低频调制后得到治疗波形,治疗波形通过4种调制方式组合,再经过功率放大,通过电极片输出到人体。依照方案完成了整体硬件电路设计,包括:最小系统电路、存储电路、显示电路、语音提示电路、D/A调制电路、功率放大电路、温度控制电路、温度采集电路和电源电路等。治疗波形采用压控恒流源进行功率放大,提升了输出电流的稳定性。通过电极片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对电极片连接和输出电流状态监控,提高了安全性。治疗仪通过温度控制电路控制加热膜温度,实现了热电综合治疗,增加了治疗功能的多样性。在硬件系统的基础上,制定了软件系统方案。主控制器软件移植了μC/OS-Ⅲ实时操作系统,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任务划分和代码开发,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温度控制上使用分段式PID,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温度采集上使用滤波算法处理,提高了采集数据的平滑性和可信性。屏幕系统软件使用DGUS+DWIN OS开发,显示内容简洁美观,操作易用简单。多功能中频电治疗仪通过硬件调试、功能调试、综合测试和电磁兼容测试,各项功能均可实现,输出处方波形和电热膜温度符合制定的技术参数,达到了本文预期的设计要求。
李德媛[9](2020)在《基于ARM的煤矿智能传感及监控分站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煤矿的安全技术及监控管理系统的落后导致了矿难频发,因此如何预防煤矿安全事故已经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煤矿业监管部门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煤矿生产作业区域的规模不断扩大,现场的电磁和自然环境的情况更加复杂,因此对煤矿安全监控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更高。目前煤矿安全监控设备和系统已经应用较广,但仍然普遍存在着通信协议不规范、设备互不兼容、通信的速率太慢、监控设备和分站的人机交互界面差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研究与开发一款新型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该论文通过对国内外井下煤矿安全监控分站的深入研究,并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以A公司现有的KJ2000X_F1型煤矿安全监控分站所存在的问题为基础,进行了相应的技术升级,完成了新型分站功能的研究与开发。该论文的主要技术研究内容如下:(1)监控分站的关键技术创新和总体设计。根据井下煤矿设计规范对KJ2000X_F1型监控分站提出技术创新的关键点、总体设计要求和设计参数,并规划制定总体的设计升级方案。(2)监控分站的硬件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整体结构和设计思路,对CPU及其外围控制电路、电源控制电路、RS485/CAN/工业以太网通讯模块等进行设计。(3)监控分站的软件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井下监控分站的主程序、传感器数据采集处理程序、控制处理程序、通讯处理协议、图形界面处理程序等的软件设计,并对井下监控分站软件抗干扰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和设计。(4)监控分站的调试。对分站的相关硬件和软件进行调试。实验结果表明:升级后的监控分站具有更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抗干扰能力更强,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等优点,可以对井下生产工作环境的监控及时提供准确的环境参数和安全生产依据,能够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需求。最后对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后续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和地方。该论文有图44幅,表4个,参考文献56篇。
胡平[10](2011)在《球型电场传感器测量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电场测量在诸多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如能实现实时、准确监测空间电场的大小,无论对于电力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全运行,还是日常生活中电磁环境的监测或者其他方面的应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传感器在测量电场时,在场域中探头尺寸的大小、电极材质、测量电极的极间耦合和测量人员在场域附近等因素将引起周围电场的畸变,而影响测量精度。因此,分析传感器探头在场域中引起的畸变量大小,优化设计传感器探头结构,研究一种可远程采集测量数据的电场测量系统,对于提高电场测量系统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在均匀工频电场环境下,采用分离变量法分析了球型探头在均匀场域中引起的电场畸变量,对不同探头大小、电极材质和测量电极的极间耦合等因素引起的畸变电场进行了仿真分析,从而对传感器探头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利用影响因子矩阵法对电场畸变进行了校正,以提高系统测量精度。本装置以美国微芯公司的PIC18F4420单片机作为系统的中央处理器,进行信号A/D转换、数据处理等;采用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仪器放大器INA128对微弱信号进行放大;采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TC35i通信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在软件上主要以MPLAB IDE为开发平台,主要设计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通信等模块,并在数据处理中对测量数据进行畸变校正。同时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相应的软件抗干扰研究。在根据国标GB-T12720-1991要求,设计的均匀电场产生装置下的试验表明,本系统在选取取样电容为350pF时,通过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电场测量值进行拟合后,在工频电场强度值小于12kV.m-1内,系统的非线性误差为6.68%左右,外部电场与传感系统的输出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可以满足实际工程需要。
二、新型PICmicro单片机增强电源管理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PICmicro单片机增强电源管理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计算 |
2 EWB仿真计算 |
3 实验验证 |
4 理论、实验、仿真对比分析 |
(2)多层水质数据监测系统的采集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质远程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2 总体方案设计 |
2.1 数据采集系统 |
2.1.1 船式 |
2.1.2 岸边固定式 |
2.2 远程监测中心 |
2.3 小结 |
3 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 |
3.1 选型设计 |
3.1.1 采集存储模块 |
3.1.2 水下传感器 |
3.1.3 信号中继器 |
3.1.4 无线网络模块 |
3.1.5 降压模块 |
3.2 多层多参数采集设计 |
3.3 仪器成果展示 |
3.4 小结 |
4 远程监测系统软件开发 |
4.1 数据传输与远程控制设计 |
4.1.1 数据传输 |
4.1.2 远程控制 |
4.2 水质监测系统界面开发 |
4.2.1 系统主界面 |
4.2.2 网络配置 |
4.2.3 接收管理 |
4.2.4 数据解析与存储 |
4.2.5 数据查看 |
4.2.6 数据导出 |
4.2.7 数据库管理 |
4.2.8 下位机管理 |
4.3 监测数据展示 |
4.4 小结 |
5 太阳能供电设备研究 |
5.1 供电方案设计 |
5.2 供电设备组件介绍 |
5.2.1 锂离子电池 |
5.2.2 太阳能电池板 |
5.2.3 太阳能控制器 |
5.3 实验测试 |
5.4 升压设计 |
5.5 电压预测研究 |
5.5.1 回声状态网络简述 |
5.5.2 数据描述及预测 |
5.5.3 预测效果分析 |
5.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参与项目、获奖情况 |
致谢 |
(3)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新型食品加热技术 |
1.2.1 电磁感应加热技术 |
1.2.2 红外加热技术 |
1.2.3 微波加热技术 |
1.3 煤矿井下微波加热设备发展现状 |
1.4 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基本组成部件 |
2.1.1 磁控管 |
2.1.2 微波谐振腔 |
2.1.3 供电电源 |
2.1.4 波导 |
2.1.5 炉门 |
2.1.6 磁控管水冷单元 |
2.1.7 监测单元 |
2.1.8 控制单元 |
2.2 系统功能设计 |
2.2.1 食品加热功能 |
2.2.2 红外遥控功能 |
2.2.3 安全保护功能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微波谐振腔和水冷板仿真研究 |
3.1 COMSOL建模原理 |
3.2 微波谐振腔的仿真研究 |
3.2.1 微波谐振腔体积微扰理论 |
3.2.2 微波谐振腔几何模型 |
3.2.3 模型仿真条件设置 |
3.2.4 微波谐振腔仿真结果与分析 |
3.3 水冷板的仿真研究 |
3.3.1 水冷板传热理论 |
3.3.2 水冷板几何模型 |
3.3.3 模型仿真条件设置 |
3.3.4 水冷板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1 系统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
4.2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 |
4.2.1 JTAG/SWD接口电路和备用电池电路 |
4.2.2 晶振电路 |
4.2.3 供电电源 |
4.2.4 串口通信电路 |
4.3 输入输出模块 |
4.3.1 键盘电路 |
4.3.2 继电器驱动电路 |
4.3.3 显示器电路 |
4.4 红外遥控模块 |
4.4.1 红外发射电路设计 |
4.4.2 红外接收电路设计 |
4.5 监测单元 |
4.6 红外测温模块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系统主控程序 |
5.2 水冷单元监测监控子程序 |
5.3 加热模式选择子程序 |
5.4 现场传感器信号采集子程序 |
5.5 温度控制子程序 |
5.6 上位机监测平台程序设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综合调试 |
6.1 系统试验平台搭建 |
6.2 系统整体性能测试 |
6.3 加热腔体微波泄漏量测试 |
6.4 微波输出功率及能效等级测试 |
6.5 磁控管水冷散热效果测试 |
6.6 温度控制算法准确度测试 |
6.7 微波加热均匀性测试 |
6.8 水冷单元安全性测试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STM32的东海岛站主变冷却控制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主变冷却控制系统技术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压器冷却系统现状 |
1.2.2 温度控制策略现状 |
1.2.3 变压器冷却控制系统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主变冷却控制系统方案设计过程研究 |
2.1 冷却装置的工作原理 |
2.2 方案设计与器件选型 |
2.2.1 功能需求分析 |
2.2.2 系统架构设计 |
2.2.3 关键器件选型 |
2.2.4 显示模块选型 |
2.3 风冷控制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2.4 变压器冷却系统的控制策略分析 |
2.4.1 油温变化实现自动控制 |
2.4.2 绕组温度变化实现自动控制 |
2.4.3 风冷装置实现综合投切控制 |
第3章 主变冷却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STM32最小系统设计 |
3.1.1 STM32芯片特性分析 |
3.1.2 芯片电源管理电路设计 |
3.1.3 晶振与复位电路设计 |
3.1.4 JTAG电路设计 |
3.2 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 |
3.2.1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
3.2.2 风扇电机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
3.2.3 主变负荷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
3.3 继电器驱动电路的设计 |
3.4 按键与LED电路的设计 |
3.5 LCD显示控制电路设计 |
3.6 RS485通信电路设计 |
3.7 电源电路设计 |
3.8 印制电路板及电磁兼容设计 |
第4章 主变冷却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主程序设计 |
4.2 温度采样子程序设计 |
4.3 电流采样子程序设计 |
4.4 控制子程序设计 |
4.5 LCD显示子程序设计 |
4.6 通信子程序设计 |
4.7 上位机程序设计 |
第5章 主变冷却控制器仿真与实验结果 |
5.1 仿真结果分析 |
5.1.1 仿真模型搭建 |
5.1.2 仿真功能测试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5.2.1 实物焊接与调试 |
5.2.2 实物功能测试 |
5.3 仿真与实验结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6.2 后续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神经递质多巴胺与谷氨酸的功能介绍 |
1.2.1 多巴胺简介 |
1.2.2 谷氨酸简介 |
1.2.3 多巴胺和谷氨酸联合作用的介绍 |
1.3 神经递质检测现状 |
1.3.1 常用检测技术 |
1.3.2 电化学检测方法 |
1.3.3 电化学电极设计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3.4 电化学检测仪器设计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多巴胺/谷氨酸电极的设计及分析方法介绍 |
2.1 引言 |
2.2 微型多巴胺电极的设计 |
2.2.1 多巴胺电化学检测原理 |
2.2.2 微型多巴胺电极高灵敏度复合膜的构建 |
2.3 微型谷氨酸电极的设计 |
2.3.1 谷氨酸电化学检测原理 |
2.3.2 微型谷氨酸电极高灵敏度复合膜的构建 |
2.4 电化学分析方法 |
2.4.1 .循环伏安法 |
2.4.2 差分脉冲伏安法 |
2.4.3 电化学阻抗谱 |
2.4.4 电流-时间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构建 |
3.2.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
3.2.2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实现方法 |
3.3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优化 |
3.3.1 还原型氧化石墨烯的修饰方法 |
3.3.2 金纳米颗粒的沉积方法和尺寸控制 |
3.4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性能分析 |
3.4.1 表面形态和元素组成分析 |
3.4.2 电极的电性能分析 |
3.4.3 电极对多巴胺的响应分析 |
3.4.4 电极的特异性分析 |
3.4.5 电极的稳定性和可重现性测试 |
3.5 微型高灵敏度多巴胺电化学电极的应用 |
3.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5.2 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构建 |
4.2.1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 |
4.2.2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实现方法 |
4.3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优化 |
4.3.1 铂的活化 |
4.3.2 普鲁士蓝的修饰方法 |
4.3.3 金的沉积次数 |
4.3.4 NAFION膜的修饰 |
4.4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性能分析 |
4.4.1 表面形态和红外光谱分析 |
4.4.2 电极的电性能分析 |
4.4.3 电极对过氧化氢的响应分析 |
4.4.4 电极对谷氨酸的响应分析 |
4.4.5 电极的特异性分析 |
4.4.6 电极的可重现性和稳定性测试 |
4.5 微型高灵敏度谷氨酸电化学电极的应用 |
4.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5.2 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便携式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的设计 |
5.1 引言 |
5.2 便携式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的硬件设计 |
5.2.1 检测仪器硬件框架设计 |
5.2.2 控制和数据传输 |
5.2.3 电位控制 |
5.2.4 微弱信号采集 |
5.2.5 抗干扰电源管理 |
5.3 便携式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的软件设计 |
5.3.1 下位机程序设计 |
5.3.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5.4 便携式电化学神经递质浓度检测仪器的测试和验证 |
5.4.1 仪器标准性能测试:控制精度 |
5.4.2 仪器标准性能测试:采样精度 |
5.4.3 仪器标准性能测试:噪声 |
5.4.4 仪器应用验证:与商用仪器比较 |
5.4.5 系统应用验证:体外同时检测多巴胺和谷氨酸 |
5.4.6 系统应用验证:体内同时检测多巴胺和谷氨酸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6)煤矿井下煤流运输集控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课题主要创新点 |
2 集控系统方案选型与设计 |
2.1 系统设计要求 |
2.2 系统方案选型 |
2.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4 系统工作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3 集控系统硬件设计 |
3.1 井下分机硬件电路设计 |
3.2 微处理器电路设计 |
3.3 RS-485通信电路设计 |
3.4 输入/输出电路设计 |
3.5 地址识别与显示电路设计 |
3.6 语音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
3.7 专用电源电路设计 |
3.8 数据存储与播放电路设计 |
3.9 CAN总线通信电路设计 |
3.10 本章小结 |
4 软件设计 |
4.1 分机程序设计 |
4.2 分机工作模式设计 |
4.3 A/D转换程序设计 |
4.4 RS-485通信程序设计 |
4.5 液晶屏显示程序设计 |
4.6 语音控制器程序设计 |
4.7 数据存储程序设计 |
4.8 CAN总线通信程序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5 井下主机软件设计 |
5.1 开发工具选择 |
5.2 关键程序设计 |
5.3 主要模块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集控系统调试 |
6.1 上电前检测 |
6.2 上电测试 |
6.3 单机调试 |
6.4 联机调试 |
6.5 远距离调试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新型煤矸光电分选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国内煤炭行业的发展 |
1.2.2 煤矸分选的必要性 |
1.3 煤矸分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人工选煤 |
1.3.2 重介质法选煤 |
1.3.3 跳汰选煤 |
1.3.4 基于机器视觉选煤 |
1.3.5 光电分选机选煤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新型煤矸光电分选机的系统设计 |
2.1 新型煤矸光电分选机的工作过程 |
2.2 新型煤矸光电分选机的硬件结构设计 |
2.3 新型煤矸光电分选机的通信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主控制系统的设计 |
3.1 主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2 主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3.3 主控制系统的核心单片机 |
3.4 主控制系统的存储电路设计 |
3.4.1 存储电路的设计 |
3.4.2 存储空间的分配 |
3.5 主控制系统的温度监测电路设计 |
3.5.1 温度监测电路的设计 |
3.5.2 监测温度的采集 |
3.6 主控制系统的电压监测电路设计 |
3.6.1 电压监测电路的设计 |
3.6.2 对监测电压的采集 |
3.7 主控制系统的开关信号电路设计 |
3.8 主控制系统的CPLD XC95144部件 |
3.9 本章小结 |
4 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 |
4.1 双能X射源透射系统模块 |
4.1.1 X射线的基础理论 |
4.1.2 X射线的透射原理 |
4.1.3 双能X射线的透射原理 |
4.1.4 双能X射源透射系统的组成 |
4.2 信号采集系统模块 |
4.2.1 信号放大电路 |
4.2.2 信号检出电路 |
4.3 通信连接模块 |
4.3.1 Modbus协议及传输模式 |
4.3.2 CRC校验方式 |
4.3.3 通信帧格式 |
4.3.4 与MT5000的通信硬件设计 |
4.3.5 与MT5000的通信软件设计 |
4.4 信号处理系统的硬件设计 |
4.5 信号处理系统的软件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电磁进料控制系统的设计 |
5.1 电磁振动给料机的工作原理 |
5.2 电磁进料控制系统的理论分析 |
5.3 电磁进料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 |
5.3.1 过零检测电路 |
5.3.2 晶闸管触发电路 |
5.4 本章小结 |
6 喷阀驱动分选控制系统的设计 |
6.1 分选控制系统的三大核心模块 |
6.1.1 喷阀控制模块 |
6.1.2 喷阀剔除装置 |
6.1.3 分选动作电路 |
6.1.4 喷阀控制模块系统设计 |
6.2 分选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6.3 分选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7 分选机系统的抗干扰性研究及调试 |
7.1 系统的干扰来源 |
7.2 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7.3 分选系统的调试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8)基于μC/OS的多功能中频电治疗仪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医用电疗法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目标与主要工作 |
1.3.1 课题目标 |
1.3.2 论文主要工作 |
2 系统总体方案 |
2.1 系统总体结构 |
2.2 系统硬件方案 |
2.3 系统软件方案 |
3 硬件系统设计 |
3.1 主控系统设计 |
3.1.1 微控制器选型 |
3.1.2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3.1.3 存储电路设计 |
3.2 交互系统设计 |
3.2.1 屏幕选型 |
3.2.2 串口屏电路设计 |
3.2.3 语音提示电路设计 |
3.3 电刺激电路设计 |
3.3.1 输出波形概述 |
3.3.2 调制电路设计 |
3.3.3 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
3.4 热疗电路设计 |
3.4.1 加热器选型 |
3.4.2 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
3.4.3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
3.5 电源系统设计 |
3.5.1 电源系统结构 |
3.5.2 医用开关电源选型 |
3.5.3 电源系统电路 |
4 系统控制算法 |
4.1 温度控制算法 |
4.2 温度传感器采集滤波 |
5 软件系统设计 |
5.1 主控软件系统 |
5.1.1 实时操作系统简介 |
5.1.2 μC/OS操作系统简介 |
5.1.3 μC/OS-Ⅲ操作系统移植 |
5.2 任务程序设计 |
5.2.1 交互任务 |
5.2.2 电刺激任务 |
5.2.3 温控任务 |
5.2.4 其他任务 |
5.2.5 任务间通信 |
5.3 屏幕系统开发 |
5.3.1 屏幕界面开发 |
5.3.2 屏幕软件开发 |
6 系统调试 |
6.1 系统硬件调试 |
6.2 系统功能调试 |
6.2.1 屏幕功能调试 |
6.2.2 电刺激功能调试 |
6.2.3 温控功能调试 |
6.2.4 综合测试 |
6.2.5 电磁兼容测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硬件电路原理图-PartA |
附录B 硬件电路原理图-PartB |
附录C 硬件电路原理图-PartC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基于ARM的煤矿智能传感及监控分站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监控分站概述 |
1.4 监控分站存在的技术问题 |
2 监控分站的升级改造方案 |
2.1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和研究任务 |
2.2 监控分站技术升级主要内容 |
2.3 关键设计 |
3 监控分站的硬件设计 |
3.1 分站硬件电路基本组成 |
3.2 分站硬件电路主控模块 |
3.3 KJJ660(A)交换机 |
3.4 矿用电源及备用电源 |
3.5 传感器 |
3.6 远程断电器 |
3.7 PCB的设计 |
4 监控分站的软件设计 |
4.1 主控板卡软件设计 |
4.2 采集程序 |
4.3 通讯协议 |
4.4 软件抗干扰设计 |
5 调试与实现 |
5.1 硬件调试 |
5.2 软件调试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球型电场传感器测量系统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电场测量技术研究概况 |
1.3.2 电场传感器的种类及优缺点 |
1.3.3 电场标定研究 |
1.3.4 电场测量在电力系统及特高压中的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电场传感器测量探头的畸变优化分析 |
2.1 电场传感器测量原理 |
2.2 工频电场测量的畸变分析 |
2.2.1 畸变电场 |
2.2.2 球型探头畸变理论分析 |
2.3 传感器探头空间占位性的畸变分析 |
2.3.1 空间占位性 |
2.3.2 不同形状的探头畸变仿真分析 |
2.3.3 不同大小的探头畸变仿真分析 |
2.4 不同材料球体的畸变分析 |
2.4.1 极化电荷与电场畸变的关系 |
2.4.2 不同材料球体的畸变仿真分析 |
2.5 测量电极间的耦合畸变分析 |
2.5.1 探头电极的杂散电容分析 |
2.5.2 测量电极间的耦合畸变仿真分析 |
2.6 电场畸变校正研究 |
2.7 小结 |
3 电场传感器测量系统研究 |
3.1 电场测量系统的整体设计 |
3.2 传感器探头设计与等效分析 |
3.2.1 探头的设计与制作 |
3.2.2 探头等效分析 |
3.3 信号处理电路 |
3.3.1 前端放大电路 |
3.3.2 滤波电路 |
3.3.3 电平抬升电路 |
3.4 PIC 单片机处理电路 |
3.4.1 PIC18F4420 概述 |
3.4.2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 |
3.5 通信接口电路 |
3.5.1 短消息及TC35i 简介 |
3.5.2 串行通信设置 |
3.5.3 通信接口电路 |
3.6 电源电路 |
3.7 PCB 电路整体设计 |
3.8 小结 |
4 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MPLAB IDE 开发环境的介绍 |
4.2 程序总体流程介绍 |
4.3 系统各模块的软件设计 |
4.3.1 数据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
4.3.2 数据处理模块软件设计 |
4.3.3 数据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
4.4 软件的抗干扰设计 |
4.5 小结 |
5 系统试验研究 |
5.1 取样电容的选择 |
5.2 系统调试与性能测试 |
5.2.1 系统调试 |
5.2.2 传感器性能测试 |
5.3 输变电设备的电场测量 |
5.3.1 变电站外测量试验 |
5.3.2 输电线下测量试验 |
5.4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目录 |
四、新型PICmicro单片机增强电源管理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J]. 宗德媛,朱炯,李兵. 电子世界, 2021(22)
- [2]多层水质数据监测系统的采集与控制研究[D]. 徐显阳.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矿用隔爆型食品微波加热设备控制系统开发[D]. 黄健琦.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STM32的东海岛站主变冷却控制器的设计[D]. 吴昊. 吉林大学, 2020(03)
- [5]基于电化学传感技术的神经递质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D]. 陈璟. 浙江大学, 2020(01)
- [6]煤矿井下煤流运输集控系统的设计[D]. 张文建.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7]新型煤矸光电分选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卢熠昌.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8]基于μC/OS的多功能中频电治疗仪研制[D]. 李泽新.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ARM的煤矿智能传感及监控分站的研究与开发[D]. 李德媛. 华北科技学院, 2020(02)
- [10]球型电场传感器测量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 胡平. 重庆大学, 2011(01)
标签: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论文; 仿真软件论文; 功能分析论文; 电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