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地铁火灾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赵一雄[1](2021)在《成都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静雅[2](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提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林晓添[3](2021)在《深圳地铁公司地铁运营火灾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不断强大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拥有自己的地铁线路,给当地人民带来了交通便利,但其运营期间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火灾风险问题。地铁由于空间封闭性、火势蔓延迅速、人员密集、扑救难度大、联络通信和逃生困难等原因,一旦发生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甚至都无法估量。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城市地铁高速发展,其火灾风险管理值得深入分析研讨。本文在对国内外地铁火灾风险管理研究的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运用风险管理理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和危险源基本理论,对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地铁运营的火灾风险管理进行研究。首先,从地铁车站消防设施设备、消防应急队伍建设、公司员工消防素质和火灾风险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等方面论述深圳地铁运营火灾风险管理现状,通过对深圳地铁近年来发生的火灾风险事故的统计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其次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问卷法对深圳地铁运营火灾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建立适合深圳地铁运营的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两方面对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和等级划分,分析风险评估结果;最后针对不同火灾风险等级,分别提出了火灾风险控制策略,并通过强化人员组织建设、加强风险监控和建立风险预警体系,为深圳地铁运营火灾风险控制策略的实施提供保障措施。本文针对深圳地铁运营火灾风险管理现状而提出的火灾风险控制策略,一方面可以帮助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改进地铁运营的火灾风险管理工作,促进企业改革,保证地铁运营安全,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各地铁企业和行业部门更好地改进相关管理工作,做到防范于未然,进一步提升行业整体管理水平。
于菁[4](2020)在《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处置研究 ——以上海市COCC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风险隐患呈现多元化、复杂化、长态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设备数量大、系统类型多、网络布局广、乘客需求高等方面。突发事件逐渐成为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日常难题,对上海轨道交通的平稳运行造成了重大的干扰。而突发事件所具有的发生时空随机、发生概率频次高、影响范围深远、事故致因复杂多变等特征,形成了对现行应急联动处置机制的巨大考验,成为了近年来广受关注的发展热点。本论文主要以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COCC)为研究视角,对现行上海轨道交通所采用的“四长联动”应急处置机制进行系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有效结合,以COCC为切入点,通过不同响应等级突发事件,分别借助与之相匹配的“实战”案例,分析并对比在实际应急联动处置过程中联动主体单位在参与数量、范围、影响等方面的实质性变化,COCC的重要职能以及联动主体单位间职能变化也是本论文的显着体现。同时本论文主要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分别从主体多元、共同准则、组织协作和系统互通四个特征入手,针对不同响应等级的突发事件,对上海轨道交通应急联动处置机制进行因果分析。同时进一步借助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的相关结果,对应急联动处置机制现存问题进行深入挖掘,充分探讨现行“四长联动”应急处置机制的问题和原因。本论文的研究表明:应急联动机制的不完善直接与应急联动主体“单一”、应急联动机制“存异”、应急联动协作“受限”和应急联动互通“不畅”存在着因果关联。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发现:应急联动处置机制的不健全不仅仅受人员、设备、技术、体系的制约,而且对资金投入程度、经济发展速度、技术水平支持等多重外部条件反应敏感,同样应急联动处置效果很大程度上与联动单位的配合度等都存在着客观的联系。本论文结合现行应急联动处置机制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原因的深入解析,分别从引入应急联动多元化主体、完善应急联动共通准则、提升应急联动高效协作和构建应急联动系统互联的四个方面,以实际操作为原则导向,提出有效的基于人才、机制、技能、体系的合理化建议,旨在为完善上海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机制提供助力,进一步贯彻落实上海轨道交通以“申城地铁,通向美好生活”为宗旨的服务理念,期盼为未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贡献绵薄的学术之力。立足于现行上海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四长联动”应急处置机制,通过多理论文献支持及问卷、访谈所得数据实证分析得出现行COCC在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实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借助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典型案例”进一步深入探寻产生该现状的原因,主要从应急联动处置的“横向”和“纵向”层面分别解析内部、外部各专业或各单位的“协作效果”及明晰各自职责所在,为优化未来上海轨道交通应急联动处置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林晓飞[5](2020)在《地铁乘客火灾应激反应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3年,韩国大邱地铁火灾,将地铁火灾疏散研究推向了研究热点,一直持续到2015年,相关研究成果达到顶峰。目前,无论是从历年地铁火灾事故统计数据、地铁运营管理者对地铁火灾的风险认知,还是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数量,地铁火灾仍然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地铁乘客,作为地铁火灾的最关键承灾体,其安全疏散问题也一直被研究,前人研究的重点是疏散过程中的疏散特性、疏散路径选择等,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为调查问卷和模拟仿真。本论文将采用试验法和数值模拟法研究地铁乘客面对地铁火灾时应激反应,并比较不同干预方式的影响效果,以提高地铁安全管理水平,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准确的参数和有效的研究方法。本论文以地铁火灾事故致因分析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了地铁乘客火灾应激反应,并提出了应激干预方式:(1)以火灾三要素和事故四要素为基础,用事故树分析地铁火灾事故原因,结果表明,火源是地铁造成火灾事故的关键,电线电缆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的电火花是火源的主要原因;用人、机、环境作为控制变量,建立地铁火灾燕尾突变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无论点火源的大小和形式如何,只要有火源,地铁系统就有可能发生火灾;除了火灾损坏外,地铁火灾往往会造成二次伤害,符合地铁火灾事故特征。(2)采用模糊德尔菲法和三角模糊数法筛选地铁乘客火灾应激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得到12个最终变量,分别是:性别、年龄、有毒气体浓度、烟气浓度、火场温度、二次伤害概率、拥挤度、针对问题的应对、灭火救援设施完好率、引导力、应急能力、火灾疏散知识;采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12个变量,认为可以分为五个重要性不同的等级,其中最重要的是性别、年龄、有毒气体浓度、烟气浓度、火场温度和拥挤度。(3)以地铁火灾应激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的分析结果为基础,根据应激的CPT理论,构建由应激源、应激中介调节因素、应激反应三要素构成的地铁火灾应激反应模型;应激源为地铁火灾,应激中介调节因素为地铁火灾应激反应中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应对结果有生理反应、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三个方面。(4)以心率和血压作为应激生理反应的指标,创新性地设计VR地铁火灾诱发范式,测量生理反应指标,结果表明志愿者应激反应的心率指标和收缩压指标正常,属于积极应激反应;舒张压指标的最大值超出正常范围,需要引起关注。用尖点突变理论,分析地铁乘客生理应激反应,认为其符合尖点突变的特征,当血压P和心率R的取值落在曲线83+272=0上时,乘客状态S将发生突变。(5)设计地铁火灾焦虑状态量表,用焦虑水平衡量应激心理反应,用地铁火灾情绪片段诱发应激。结果表明:数据质量高,乘客对地铁火灾的焦虑水平较高。男性和女性的焦虑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的常模,总体水平位于抑郁症组常模。而且,女性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男性的焦虑水平。(6)以地铁火灾应激反应模型为基础,构建Vensim疏散模型和Pathfinder疏散模型,并与进行实地模拟疏散。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均可以控制性别比例、年龄比例、舒适距离(拥挤度)、引导力的作用程度(疏散行为)四个变量。如果可控制因素在合理范围,均能在6分钟内成功疏散3000人,Vensim疏散时间大于pathfinder和实地模拟疏散时间。(7)设计地铁火灾逃生PPT培训、VR体验和现场演练三种方式进行预防性干预,分别对不同干预方式下焦虑水平量表的得分进行分析,并对干预方式和性别作为影响干预效果的显着性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从干预效果的持久性而言,现场演练对男性的影响时间更久,VR体验对女性的影响更大;从干预效果的程度而言,VR体验比PPT培训和现场演练更有效。
李萌[6](2020)在《基于贝叶斯与复杂网络的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期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工程建设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和难度最高的国家。随着我国铁路交通网络的建设,高温、高寒、强风沙、高海拔等极端环境以及高应力、强岩溶等条件恶劣的地区铁路隧道修建越来越多,(尤其是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铁路隧道)在其长期运营过程中,面临诸多威胁,一旦隧道发生重大病害或者结构失效,轻则导致行车中断,重则导致车毁人亡等重大事故,这必将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的运营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势在必行。但是,目前对运营期铁路隧道系统安全风险存在着对风险因素相互作用认识不足、评估方法定量层面少、评估结果不够科学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铁路隧道运营期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文献调研及铁路隧道事故案例调查,对铁路隧道运营期风险评估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六要素综合评估的运营期铁路隧道复杂系统的风险评估方式,并揭示了大多数隧道运营事故的多风险因素作用方式。(2)建立了铁路隧道运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运营期五类主要事故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图。其中,针对先验概率的获取难的问题,采用了从历史数据中获取先验概率的方法。并利用Noisy-Max/Min算法与专家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条件概率表;利用Netica软件实现了贝叶斯网络中节点双向概率的推理计算。(3)构建了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事故致因网络,提出了连通度、可达密度、异质风险平均最短路径、异质节点中心度以及事故节点中心度五个表征参数,通过对比新旧参数构建网络的可达密度值,验证了新参数用于铁路隧道运营风险分析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推演了可量化的风险后果计算公式。(4)以关角隧道为对象,对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综合实例验证。得到可量化的评估结果,进而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可量化的风险控制措施,验证了风险评估模型的合理性与先进性。
任尧龙[7](2020)在《大连市地铁应急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土地和地面道路资源成为城市的稀缺资源,地铁作为轨道交通的一种类型在解决交通拥堵和汽车尾气污染等问题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铁如今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伴随着线路的扩建和市民出行习惯的变化,地铁肩负起了重要的客运任务,而保障运营的安全则是地铁运营工作的生命线。地铁由于所处环境特殊,再加上突发事件的不可预见性,导致了地铁应急处置对救援、人员疏散、安全防卫等方面上有着特殊的要求。产生突发事件的原因是多元化的,所以自地铁出现以来国内外发生的重特大突发事件,在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以及社会稳定上都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自2003年的非典疫情爆发以来,我国政府对公共安全的综合应急管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地铁的应急管理更是衡量当地政府公共安全管理能力的标准之一。本文着重对大连地铁运营中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进行研究,本人通过对大量相关理论和文献研究总结归纳后,阐述了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定义、特点以及理论框架。通过实地调研收集到了大连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相关文献与政策,并归纳总结了现有的成功举措及成效,着重于剖析大连地铁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即预案,体制,机制,法制),发现了预案管理制度亟待加强、体制缺乏专业性的协调机构、机制操作流程复杂等几项问题。通过借鉴于国内外各城市的先进举措和经验,充分结合大连地铁具体情况研究分析提出大连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本文目的是为大连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希望对大连地铁提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可供借鉴的建议。
华云[8](2019)在《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当前社会,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压力。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准时等优势,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修建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大部分位于地下(地铁),空间较为封闭,发生疫病传播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人员疏散难度较大。在地铁环境下爆发相关疫病时,传播迅速且不易控制。因此,做好地铁疫病传播的应急管理工作,有利于确保地铁安全运营,保障社会安定和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从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的相关概念以及应急管理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的研究意义;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关于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的相关论文进行分析,通过所呈现出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和研究机构共现图谱等发现,国内对于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的研究存在不足;在对主要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运用危机管理4R理论对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现状进行梳理,并通过访谈和实地调研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造成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借鉴国外地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有益经验(例如东京处置“沙林毒气事件”的经验),以期能够对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方面提供参考;最后基于4R理论提出完善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的对策(主要从缩减力、预备力、反应力、恢复力4个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该论文有图8幅,表2个,参考文献48篇。
冷小秋[9](2019)在《地铁轨顶风道排烟效果与替代方式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屏蔽门制式地铁车站,国内地下车站隧道几乎全部按半横向通风设计,即设置轨顶排风系统,对轨行区进行正常运营通风和火灾排烟,然而在实际工程建设中,轨顶风道存在着工期紧张、实施难度大及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从其功能性出发,若取消轨顶风道后,其所负担的排烟作用能通过其他途径解决,轨顶风道则无设置的必要性。本文选取某标准地下二层侧式地铁站,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有、无轨顶风道时轨行区列车火灾烟气特性及疏散通道安全性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应用国内外相关地铁设计标准制定了轨行区火灾时的烟气参数控制标准,根据标准屏蔽门制式地铁站的一般结构,利用PyroSim软件建立侧式车站三维模型,在现有设计条件下对设置轨顶风道排烟时列车不同着火位置下的烟气扩散特性及疏散通道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来评估轨顶风道的烟气控制效果。取消轨顶风道后,本文提出了采用隧道风机双向排烟的排烟方案,火灾发生时关闭离火源最近三扇屏蔽门,其余屏蔽门开启。选取不同列车速度对应下的轨行区断面及不同火源产烟率进行研究,分析了新排烟方式下轨行区列车火灾时的疏散通道安全性。文章最后采用一维模拟方法建立了无轨顶风道的标准地铁线路,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对不同通风方式下的隧道口风量进行计算,结合上文计算结果得出了不同轨行区断面下的隧道通风系统配置方式。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轨行区列车不同位置火灾,现有设置轨顶风道排烟时的烟气控制效果具有很大差异,当列车外部发生火灾时,现有排烟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烟气扩散,疏散通道不受火灾影响,当列车内部发生火灾时,站台近火源区域不满足人员安全疏散条件,烟气控制效果不佳。火源位于列车中部时,轨顶风道起到主要的排烟作用,火源位于列车端部时,隧道风机排烟作用更明显。(2)取消轨顶风道后,新排烟方式下当隧道口排烟量达到一定值时逃生通道内即可满足安全疏散条件。当火源产烟率为0.042kg/kg时,各断面下满足人员安全疏散要求时的隧道口最小排烟量应大于28m3/s;火源产烟率为0.1kg/kg时,不同轨行区断面下的隧道口最小排烟量范围为30m3/s45m3/s。(3)轨行区列车火灾工况下,为了获取不同断面下的隧道口设计最小排烟量,可通过选取合适风量的隧道风机、开启相邻区间隧道风机及加装射流风机辅助排烟等方式,同时,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综合考虑站台结构、列车类型以及隧道结构等对通风系统的影响,合理选择通风配置方式。
余博[10](2017)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以南京地铁为例》文中认为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是地铁安全、可靠运营的前提和基础。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地铁以其运量大、速度快、平稳、准点、噪音低、无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少以及安全等特点,成为各大城市的公共交通主动脉。但是,近年来地铁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严重威胁到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城市地铁交通安全保障信心有动摇。城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地铁企业的高度重视和广大民众的关心。本文从公共突发事件和应急管理两个方面综述国内外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把握学术界应急管理研究的前沿,并通过梳理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分类、界定及其机理特征,探究我国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为研究对象,以南京地铁为个案,结合案例分别就运营组织模式、应急管理现状等问题,探讨南京地铁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尚待改进的地方。通过对国内外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成功案例的分析,总结可参考借鉴的经验和启示,进而就南京地铁应急管理中存在的欠完善方面,从南京地铁应急管理基础性工作、应急管理体系优化、人才应急管理理念、协同联动机制和媒体信息与通讯保障五大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对策,旨在完善南京地铁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南京地铁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处置能力。
二、日本地铁火灾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地铁火灾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3)深圳地铁公司地铁运营火灾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风险管理理论 |
2.1.1 风险的概念 |
2.1.2 风险管理的概念 |
2.1.3 风险管理的过程 |
2.2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2.2.1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2.2.2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2.2.3 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
2.3 危险源相关理论 |
2.3.1 危险源的内涵 |
2.3.2 危险源、隐患等相关概念分析 |
2.3.3 危险源理论 |
2.3.4 危险源辨识方法 |
2.4 地铁运营火灾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深圳地铁公司地铁运营火灾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3.1 公司简介 |
3.2 火灾风险管理现状 |
3.2.1 地铁站内消防设施设备 |
3.2.2 消防应急队伍建设 |
3.2.3 地铁员工消防素质 |
3.2.4 火灾风险管理组织和制度建设 |
3.3 火灾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3.1 火灾风险事故的统计分析 |
3.3.2 存在问题分析 |
第四章 深圳地铁公司地铁运营火灾风险识别与分析 |
4.1 火灾风险因素识别 |
4.2 火灾风险因素分析 |
4.2.1 人员因素分析 |
4.2.2 设备因素分析 |
4.2.3 管理因素分析 |
4.2.4 环境因素分析 |
第五章 深圳地铁公司地铁运营火灾风险评估 |
5.1 火灾风险评价指标的确立 |
5.1.1 火灾风险评价指标的初定 |
5.1.2 火灾风险评价指标的第一次筛选 |
5.1.3 火灾风险评价指标的第二次筛选 |
5.2 火灾风险评价模型 |
5.2.1 构建火灾风险评估矩阵模型 |
5.2.2 计算火灾风险源等级 |
5.3 火灾风险评估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深圳地铁公司地铁运营火灾风险控制策略 |
6.1 低风险源控制策略 |
6.2 中风险源控制策略 |
6.3 高风险源控制策略 |
6.4 重大风险源控制策略 |
第七章 深圳地铁公司地铁运营火灾风险控制策略的保障措施 |
7.1 组织和人员保障 |
7.2 风险监控保障 |
7.3 风险预警体系保障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世界地铁典型风险事故统计表 |
附录B 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专家问卷调查表1 |
附录C 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专家问卷调查表2 |
附录D 地铁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专家问卷调查表3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处置研究 ——以上海市COCC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2 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 |
1.4 论文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轨道交通 |
2.1.2 突发事件 |
2.1.3 应急联动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协同治理理论 |
2.2.2 危机管理“4R”理论 |
第三章 上海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的现状分析 |
3.1 上海轨道交通基本发展现状 |
3.1.1 上海轨道交通发展历程简介 |
3.1.2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与应急指挥中心(COCC)情况简介 |
3.1.3 上海轨道交通基本运营状况 |
3.2 上海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现状分析 |
3.2.1 上海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现有应急联动预案现状 |
3.2.2 上海轨道交通应对突发事件的“四长联动”应急联动处置现状 |
3.2.3 基于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COCC)的应急联动处置现状 |
3.2.4 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建立专项应急联动处置现状 |
第四章 上海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应急联动主体“单一” |
4.1.1 参与联动主体简单 |
4.1.2 联动主体权责“单一” |
4.1.3 联动主体处置技能固化 |
4.2 应急联动准则“存异” |
4.2.1 联动人才队伍建设不规范 |
4.2.2 联动技术支持平台不统一 |
4.2.3 联动系统运行机制不完善 |
4.2.4 联动执行保障机制不全面 |
4.3 应急联动协作“受限” |
4.3.1 联动协作能力不足 |
4.3.2 联动处置配合嫌隙 |
4.3.3 联动过程职权不清 |
4.3.4 联动管理权限时滞 |
4.4 应急联动互通“不畅” |
4.4.1 联动专业技术沟通不足 |
4.4.2 联动应急资源共享欠缺 |
4.4.3 联动处置指令传达失误 |
第五章 上海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的建议 |
5.1 引入应急联动多元化主体 |
5.1.1 规范联动主体的引入 |
5.1.2 拓宽联动主体职责权限 |
5.1.3 加强联动处置技能更新 |
5.2 完善应急联动共通准则 |
5.2.1 规范联动人才建设机制 |
5.2.2 搭建联动技术支持平台 |
5.2.3 优化联动系统运行机制 |
5.2.4 强化联动执行保障机制 |
5.3 提升应急联动高效协作 |
5.3.1 全面培养联动协作能力 |
5.3.2 高效强化联动间默契度 |
5.3.3 明晰联动处置职能要求 |
5.3.4 合理规范联动管理授权 |
5.4 构建应急联动系统互联 |
5.4.1 加强联动专业技术沟通 |
5.4.2 贯通联动资源共享模式 |
5.4.3 建立联动指令传达核准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5)地铁乘客火灾应激反应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地铁事故统计分析 |
1.1.2 地铁风险调查分析 |
1.1.3 地铁火灾文献趋势分析 |
1.1.4 研究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铁火灾事故 |
1.2.2 应激反应 |
1.2.3 疏散行为 |
1.3 研究内容和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理论与方法基础 |
2.1 基础理论 |
2.1.1 突变理论 |
2.1.2 应激反应理论 |
2.1.3 行为学理论 |
2.2 基本方法 |
2.2.1 实验方法 |
2.2.2 软件模拟 |
2.2.3 调查研究 |
2.2.4 数学建模 |
2.3 本章小结 |
3 地铁火灾应激源分析 |
3.1 地铁火灾特性和危害性 |
3.2 地铁火灾事故模型 |
3.2.1 地铁火灾原因 |
3.2.2 事故模型构建 |
3.2.3 事故模型分析 |
3.3 火灾应激源要素分析 |
3.3.1 应激源问卷设计 |
3.3.2 应激源要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地铁火灾应激反应变量研究 |
4.1 调节变量 |
4.2 中介变量 |
4.3 变量分析 |
4.3.1 变量初定 |
4.3.2 变量甄选 |
4.3.3 变量结构模型 |
4.4 基于变量的应激反应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乘客火灾应激生理心理反应研究 |
5.1 VR诱发地铁火灾应激试验 |
5.1.1 试验设备 |
5.1.2 试验过程 |
5.2 应激生理反应分析 |
5.2.1 统计分析 |
5.2.2 定性拟合分析 |
5.3 应激心理反应分析 |
5.3.1 一般资料 |
5.3.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3.3 统计分析 |
5.3.4 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乘客火灾应激疏散行为研究 |
6.1 火灾疏散行为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
6.1.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
6.1.2 系统框图和因果关系图 |
6.1.3 状态变量、速率与流图 |
6.1.4 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
6.2 火灾疏散行为的PATHFINDER模拟研究 |
6.2.1 模拟环境 |
6.2.2 运行结果分析 |
6.3 现场疏散模拟试验 |
6.3.1 疏散过程设计 |
6.3.2 疏散结果分析 |
6.4 疏散结果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乘客火灾应激干预体系研究 |
7.1 地铁火灾监测预警机制建设 |
7.1.1 预警原理 |
7.1.2 预警模型 |
7.1.3 预警准则 |
7.2 地铁火灾干预机制研究 |
7.2.1 干预模式 |
7.2.2 干预机制 |
7.3 地铁火灾干预方式试验 |
7.3.1 设计方案 |
7.3.2 PPT培训组结果 |
7.3.3 VR体验组结果 |
7.3.4 现场演练组结果 |
7.3.5 不同干预方式对比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地铁风险项目调查问卷 |
附录 B 地铁火灾应激源调查问卷 |
附录 C 影响地铁乘客火灾应激的变量专家问卷 |
附录 D 地铁火灾应激反应志愿者招募信 |
附录 E 地铁火灾应激试验知情书 |
附录 F 地铁乘客火灾应激反应网络问卷 |
附录 G 地铁乘客火灾状态焦虑问卷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贝叶斯与复杂网络的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期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2.2 风险评估方法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研究现状 |
1.2.3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期事故统计与风险识别 |
2.1 铁路隧道系统的复杂性分析 |
2.1.1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的组成 |
2.1.2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的特征 |
2.1.3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的研究方向 |
2.2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期事故统计分析与风险因素构成 |
2.2.1 运营事故数据调查与统计 |
2.2.2 运营事故数据统计分析 |
2.2.3 运营风险因素构成 |
2.3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风险因素关联性分析 |
2.3.1 风险因素耦合的定义 |
2.3.2 风险因素耦合的类型 |
2.3.3 铁路隧道运营期风险因素关联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铁路隧道运营风险概率评估 |
3.1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1.1 风险评估指标选取原则 |
3.1.2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3.2 贝叶斯网络概述 |
3.2.1 贝叶斯网络理论基础 |
3.2.2 贝叶斯网络简介 |
3.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铁路隧道运营风险概率评估 |
3.3.1 网络节点及状态的确定 |
3.3.2 贝叶斯网络结构构建 |
3.3.3 根节点先验概率的计算 |
3.3.4 非根节点的条件概率 |
3.3.5 双向概率的推理计算模型 |
3.3.6 风险概率等级的划分标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复杂网络的铁路隧道运营风险后果评估 |
4.1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事故网络模型 |
4.1.1 模型假设 |
4.1.2 模型构建 |
4.1.3 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事故致因网络 |
4.2 铁路隧道运营事故网络模型的拓扑分析 |
4.2.1 复杂网络传统表征参数 |
4.2.2 铁路隧道运营事故网络新定义表征参数 |
4.2.3 传统拓扑分析结果 |
4.2.4 新定义参数拓扑分析结果 |
4.2.5 拓扑分析结果的比较 |
4.3 基于复杂网络的铁路隧道运营风险后果评估 |
4.3.1 风险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风险后果计算 |
4.3.3 风险后果等级划分标准 |
4.3.4 基于ALARP准则的风险评估矩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路隧道风险评估模型应用研究 |
5.1 关角隧道风险评估流程 |
5.2 关角隧道工程概况 |
5.2.1 关角隧道自然特征概况 |
5.2.2 关角隧道气象特征概况 |
5.3 关角隧道复杂系统运营风险概率计算 |
5.3.1 关角隧道历史数据采集 |
5.3.2 非根节点条件概率的计算 |
5.3.3 风险概率推理结果分析 |
5.4 关角隧道复杂系统运营风险后果计算 |
5.4.1 风险指标权重计算 |
5.4.2 风险后果计算 |
5.5 关角隧道复杂系统运营风险综合评估 |
5.5.1 关角隧道运营期风险综合评估 |
5.5.2 关角隧道运营期风险预报与防控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7)大连市地铁应急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地铁突发事件 |
2.1.2 应急管理 |
2.1.3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危机管理4R理论 |
2.2.2 公共治理理论 |
2.2.3 信息化管理理念 |
3 大连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举措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大连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举措 |
3.1.1 建立了应急管理预案 |
3.1.2 应急管理体制日益形成 |
3.1.3 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日益完善 |
3.1.4 应急管理法制体系初步健全 |
3.2 大连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3.2.1 应急管理预案实用性不强 |
3.2.2 复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协调能力不足 |
3.2.3 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跟不上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 |
3.3 大连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应急管理预案缺乏编制合作机制 |
3.3.2 应急管理预案演练认识不足 |
3.3.3 应急管理过程存在“多重领导” |
3.3.4 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软硬”不协调 |
4 国内外其它城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案例分析及启示 |
4.1 国外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案例及分析 |
4.1.1 案例一:韩国大邱地铁火灾事故 |
4.1.2 案例二:日本地铁沙林毒气袭击 |
4.2 国内其他城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案例及分析 |
4.2.1 案例一:香港地铁突发火灾 |
4.2.2 案例二:上海地铁碰撞事故 |
4.3 国内外其他城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启示 |
4.3.1 成立协调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
4.3.2 完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体系 |
4.3.3 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 |
4.3.4 快速开展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
5 完善大连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策分析 |
5.1 不断完善大连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 |
5.1.1 强化应急预案间的兼容程度 |
5.1.2 形成大连地铁应急预案的闭环管理 |
5.2 协同推进大连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各体系建设 |
5.2.1 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成员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
5.2.2 协同推进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发展 |
5.3 鼓励大连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 |
5.3.1 落实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和体系 |
5.3.2 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2 主要概念及基本理论 |
2.1 疫病传播及应急管理的主要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3 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中的问题与原因 |
3.1 徐州地铁情况介绍 |
3.2 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现状 |
3.3 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 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致因分析 |
4 国外地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经验借鉴 |
4.1 国外地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具体实践 |
4.2 国外地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对徐州的启示 |
5 完善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的对策 |
5.1 提高重视程度,完善专项预案 |
5.2 加强监测预警,收集应急信息 |
5.3 加强各方合作,建立专业队伍 |
5.4 增强处置能力,注重事后总结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地铁轨顶风道排烟效果与替代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地铁发展状况 |
1.1.2 地铁火灾事故及特点 |
1.2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1 轨行区通风系统设置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问题提出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地铁火灾研究方法与控制指标 |
2.1 地铁火灾烟气特性 |
2.1.1 烟气扩散特性 |
2.1.2 烟气回流现象 |
2.2 地铁火灾计算方法 |
2.2.1 基本控制方程 |
2.2.2 湍流模型 |
2.2.3 燃烧模型 |
2.2.4 辐射模型 |
2.2.5 火源热释放速率 |
2.3 火灾安全性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铁车站轨行区火灾模拟 |
3.1 轨行区烟气控制策略 |
3.1.1 工况设计 |
3.1.2 隧道通风排烟系统 |
3.1.3 排烟模式分析 |
3.2 PyroSim模型建立 |
3.2.1 车站物理模型 |
3.2.2 火源模拟参数 |
3.2.3 模型网格划分 |
3.2.4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3.3 无活塞风影响 |
3.3.1 列车中部火灾 |
3.3.2 列车端部火灾 |
3.4 综合活塞风影响 |
3.4.1 列车中部火灾 |
3.4.2 列车端部火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轨顶风道排烟替代方式模拟研究 |
4.1 轨顶排烟替代方式可行性探讨 |
4.1.1 国内地铁排烟设计 |
4.1.2 日本地铁排烟设计 |
4.1.3 轨顶风道排烟替代方案 |
4.2 模拟方案设计 |
4.2.1 物理模型建立 |
4.2.2 模拟工况设计 |
4.2.3 最不利火灾位置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3.1 烟气扩散过程分析 |
4.3.2 排烟量对人员高度处温度的影响 |
4.3.3 排烟量对人员高度CO浓度的影响 |
4.3.4 排烟量对人员可见度的影响 |
4.4 无轨顶风道时排烟方式总结 |
第5章 无轨顶风道隧道通风系统设置 |
5.1 系统配置及模型建立 |
5.1.1 系统配置方式 |
5.1.2 研究方法 |
5.1.3 模型建立 |
5.2 轨行区列车火灾 |
5.2.1 开启两端隧道风机 |
5.2.2 开启相邻区间隧道风机 |
5.2.3 加装射流风机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以南京地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突发事件 |
2.1.1 突发事件的概念与特性 |
2.1.2 突发事件的分类 |
2.2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 |
2.2.1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界定 |
2.2.2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分类 |
2.2.3 城市轨道交通中突发事件的机理特征 |
2.3 应急管理 |
2.3.1 应急管理的组织架构 |
2.3.2 应急管理的一般环节 |
2.3.3 我国现有的应急管理体系 |
第三章 南京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分析 |
3.1 南京地铁线网运营概述 |
3.2 南京地铁运营组织模式 |
3.2.1 正常情况下的运营组织 |
3.2.2 非正常情况下的运营组织 |
3.3 南京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 |
3.3.1 南京地铁应急管理体系组织架构 |
3.3.2 南京地铁应急管理体系运行现状 |
3.3.3 南京地铁突发事件案例分析 |
3.4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国内外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 |
4.1 国外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
4.1.1 日本东京地铁 |
4.1.2 英国伦敦地铁 |
4.1.3 美国纽约地铁 |
4.2 香港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
4.3 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经验与启示 |
第五章 完善南京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 |
5.1 完善南京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基础性工作 |
5.2 南京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优化 |
5.2.1 完善地铁应急预案 |
5.2.2 建设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系统 |
5.2.3 健全地铁法律法规保障系统 |
5.2.4 更新地铁应急管理科技支撑系统 |
5.2.5 健全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物资保障系统 |
5.3 树立地铁突发事件人才应急管理理念 |
5.3.1 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
5.3.2 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公众危机教育 |
5.4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协同联动机制 |
5.5 建立信息平台与通讯保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文研究尚存问题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日本地铁火灾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都地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 赵一雄. 四川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深圳地铁公司地铁运营火灾风险管理研究[D]. 林晓添. 兰州大学, 2021(02)
- [4]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联动处置研究 ——以上海市COCC为例[D]. 于菁.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5]地铁乘客火灾应激反应及干预研究[D]. 林晓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6]基于贝叶斯与复杂网络的铁路隧道复杂系统运营期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李萌.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3)
- [7]大连市地铁应急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任尧龙.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8]徐州地铁疫病传播应急管理研究[D]. 华云.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9]地铁轨顶风道排烟效果与替代方式研究[D]. 冷小秋.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10]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以南京地铁为例[D]. 余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