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剂在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抗氧化剂在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一、抗氧化剂在危重病人营养支持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帆[1](2020)在《ICU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情况及护理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调查ICU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和护理现状了解临床医护人员对营养支持最新指南的执行情况,找出目前ICU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和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的建议,为改进ICU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实施及护理策略提供临床依据和理论参考。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的方法,参照国内外发布的相关研究和ESPEN最新发布的《ESPEN重症监护病房临床营养指南》,建立问卷调查内容,设计了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实施和护理情况调查表及患者入ICU/EICU后营养实施情况调查表。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ICU/EICU危重症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APACHE-Ⅱ评分,营养评估工具及营养评估结果,急性胃肠损伤分级,患者住ICU/EICU期间营养支持和护理实施情况,胃肠道耐受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28d临床转归。调查工具为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实施和护理情况调查表、患者入ICU/EICU后营养实施情况调查表。研究结果:1.ICU/EICU收治的患者以6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为主,婚姻状况以已婚为主,文化程度大多是初中及以下,住院时间以短期住院为主,APACHE-Ⅱ评分<20分者22例(14.5%),20-30分者75例(49.3%),>30分者55例(36.2%),整体病情中等偏重。2.本次研究纳入的152例患者,均进行了营养风险评估,评估工具均为mNUTRIC评分。86例(56.7%)为高营养风险(5-9分)患者,66例(43.4%)为低营养风险(0-4分)患者。高营养风险患者中,71例(46.7%)获得了营养支持,低营养风险患者中,46例(30.3%)获得了营养支持。3.152例患者中,141例(93%)患者进行了胃肠功能评估,正常(AGI0级)47例(33%),轻度损害(AGIⅠ级)67例(48%),中-重度损害(AGIⅡ-Ⅲ级)18例(13%),衰竭(AGIⅣ级)9例(6%)。4.获得营养支持的患者为117例,营养支持率为77%。其中,EN+PN联合支持的患者有67(44%)例,TEN支持的患者有37(24%)例,TPN支持的患者有13(9%)例,无营养支持患者有35(23%)例。5.117例获得营养支持的患者中,患者在开始EN支持后的72h内(含72h)达标者为47例(40.2%),72h后营养支持达标的患者为41例(35.0%),未达标患者29例(24.8%)。6.104例接受EN支持的患者中,EN开始时间≤48h者合计73例(70.2%),EN开始时间>48h者有31例(29.8%),患者在开始EN支持后的72h内(含72h)达标者有38例(36.6%),开始EN支持后的72h后达标者有25例(24.0%),未达标患者41例(39.4%)。7.EN主要喂养途径上,通过胃内喂养途径、幽门后喂养途径、空肠造口管、PEG/J途径的患者分别为96例(92.3%)、1例(0.9%)、7例(6.7%)、0例(0%)。EN输注方式上,选择分次给予、连续输注、重力输注方式的患者分别为3例(2.9%)、101例(97.1%)、0例(0%)。8.104例EN支持患者中,均在喂养前判断胃管的位置,均在EN喂养过程中抬高床头,86例(83%)患者在EN支持过程中抬高床头的度数为30°-45°,与指南推荐一致。喂养中断频率最高的原因为医护操作,共256次(62%),其次为EN不耐受,共154次(37%),最后为其他原因,共6次(1%)。9.117例营养支持的患者中,仅15例(13%)患者使用肠外微量营养素和/或抗氧化剂,32例(27%)患者使用肠内/肠外GLN,仅10例(9%)患者使用额外维生素D。10.TEN、TPN、EN+PN和无营养支持的患者入院24h内(营养支持前)的HB、TP、ALB、TF、PA、TLC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EN、TPN、EN+PN和无营养支持的患者入院第7天(营养支持后)的HB、TP、TLC、ALB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A、TF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使用LSD法进行事后分析,得到两两比较的结果,接受TEN支持的患者TF水平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TEN、EN+PN支持的患者PA均高于无营养支持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有营养支持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40.2%,无营养支持患者感染发生率为62.9%;有营养支持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0.2%,无营养支持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有营养支持患者28d病死率为26.7%,无营养支持患者28d病死率45.7%。有营养支持的患者与无营养支持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有营养支持的患者28d病死率和感染发生率均低于无营养支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目前ICU危重症患者绝大多数都接受了营养支持,其基本营养支持策略与指南一致,但在具体实施上与指南存在差距:(1)营养评估应用不足。(2)部分患者存在延迟EN的情况。(3)约四分之一的患者存在营养支持不达标的情况。这可能与患者胃肠不耐受、喂养频繁中断有关。(4)存在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应用PN支持时未进行个性化评估,指征过松。因此提出以下建议:(1)及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营养风险复评,特别是对于高营养风险的患者,可适当增加复评的频率,对于病情急剧下降的患者也应该及时复评。(2)建议组成多学科营养支持小组,对营养支持的时机、途径、管理方案等进行临床决策,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教育和培训。(3)建议形成营养支持操作流程检查单,营养泵采用专科专人负责的集中管理模式,对于早期EN不耐受、胃肠功能障碍、其他并发症等形成一套规范化评估和处理流程,并定期组织科室教育和培训,保证在营养支持过程中做到早期发现、正确处理。必要时,需要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营养策略和规范化的营养护理流程,同时加强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营养支持的效率。

江守军[2](2019)在《免疫营养在胃癌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护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很多证据也已经证实,加速康复外科方案的实施,有效的降低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有争议的处理措施,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就是其中之一。胃癌患者由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大部分术前都合并营养不良,可以导致患者免疫功能障碍,明显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因此,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意识到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对于胃癌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性。本研究通过对胃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治疗,评价其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等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在胃癌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将我院普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行胃癌根治术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EIN组n=32)与标准肠内营养组(SEN组n=32)。免疫营养组患者术前5天至术后5天口服免疫营养制剂(Oral IMPACT),标准肠内营养组则口服普通营养制剂(能全力)。在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5天分别检测患者免疫指标(CD4、CD8、CD4/CD8、IgA、IgM、IgG),炎性反应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以及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出院时间、身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所有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显着性。研究结果:EIN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5天免疫水平指标显着高于SEN组。EIN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5天炎症水平指标显着低于SEN组,差异有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EIN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出院时间较SEN组时间短,有显着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营养支持,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术后免疫水平,减轻患者术后炎性应激反应,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时间。

周彩红,孙玺荣,林霞娟[3](2017)在《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文中指出总结了肠内营养支持的内容及临床护理进展,主要内容包括肠内营养的优点、方法、营养途径、营养液的选择、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认为恰当的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在治疗危重病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扎克叶·艾米都力[4](2016)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危重病人在高度应激状态下,其代谢特点发生改变,分解代谢加速,而合成代谢受限制,机体对能量以及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增加,但是机体自身无法满足此时的需要量,必须依靠外源性营养物的补充质才能维护正常的器官结构和功能,并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因此营养支持在危重症病人救治中占重要地位,引起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重视。尽管近几年在营养支持领域有了很大进展,但由于危重病人代谢特点的特殊性,营养支持的各方面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中医在营养支持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国内一项调查显示,入院时大多数病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尽管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出院时发现病人的营养指标均比入院时降低。这项研究表明,很多病人没有得到有效的营养支持,也反映出临床医务人员对营养支持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也有些危重病人,即便得到了积极地营养支持也难以改善其预后,这是因为营养支持与其他治疗一样,需要共性与个性的结合,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因此,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制定个体化、阶段性的营养支持方案,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研究目的40例ICU危重病人,首先对其转入ICU时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经常规治疗加营养支持治疗7-28天后再次予以营养评价,观察其营养指标变化、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验证营养支持在危重病治疗中的重要性,探讨危重症营养改善敏感指标。研究方法选择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经口进食,需要营养支持的40例危重病人,结合病情需要,给予他们合理的营养支持,经常规治疗加营养支持治疗7-28天后观察其营养指标(血红蛋白、淋巴计数、C-反应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甘油三脂、血糖、尿素氮、血清肌酐;NRS2002评分等)变化。具体如下:①比较病人转入ICU及转出ICU时营养状态及各项营养指标之间的差异;②根据证候特点不同,分为虚证组和实证组,比较转入ICU时两组病人NRS2002评分、APACHEII评分、年龄之间的差异;比较两组病人各项营养指标之间的差异;比较虚实证候与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③研究转入ICU时血清白蛋白水平与NRS2002评分、APACHEI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④比较不同临床结局病人,转入ICU时血清白蛋白、NRS评分、APACHE II评分、C-反应蛋白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结果发现:①对40例危重病人,转入ICU与转出ICU时各项营养指标进行比较,NRS2002评分、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尿素氮、血糖水平具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NRS2002评分、血糖水平较转入ICU时下降,余指标均较转入ICU时升高;血红蛋白水平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转出ICU时较转入ICU明显下降;C-反应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转入ICU时,虚证组和实证组比较,NRS2002评分水平具有显着差异(P<0.05),虚证组NRS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实证组;两组之间年龄、APACHE II评分、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比较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虚证组死亡率高于实证组;④转入ICU时,血清白蛋白水平与NRS2002评分之间存在负相关;血清白蛋白与APACHE II评分、NRS评分与APACHEII评分之问暂不具有相关性;⑤两种不同临床结局的病人,CRP与NRS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高于存活组,血清白蛋白与APACHEII分两组病人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合理的营养支持能够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态。2.各项营养指标观察发现,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转入ICU时改善;血清白蛋白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值比较反而有下降趋势;NRS2002评分较转入ICU时降低。3.虚证组NRS2002评分及死亡率更高。4.血清白蛋白水平与NRS2002评分之间存在负相关,白蛋白越低NRS2002评分越高。5.CRP与NRS2002评分与预后相关,死亡组CRP、NRS2002评分高于存活组。

蔡常洁[5](2012)在《外科危重病人代谢改变及其对临床营养指导意义》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对外科重症病人病理生理认识的进一步提高,使严重创伤和感染的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明显缩短了病程,改善了预后。在此过程中,营养支持治疗是一项重要的内容。由于严重应激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及各种炎性介质大量激活,必然会对体内的主要营养物质,如:糖、脂、蛋白质等的代谢产生严重影响。了解这些营养物质的病理生理变化机制,对指导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赵允召[6](2012)在《危重病人伴急性肾损伤营养支持》文中指出ICU中急性肾损伤(AKI)病人营养支持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适当的热量,预防组织蛋白和瘦肉组织不必要的浪费,改善组织修复,支持免疫系统,降低病死率。应首选肠内途径,但即便如此,仍然经常需要辅以肠外营养,以满足目标营养的需求。需要特别关注肾脏替代治疗(RRT)对三大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的影响以及可能导致并发症的防范。事实上,由于肾脏体液平衡功能的急性丢失,常需要RRT治疗,AKI病人尤其易出现血糖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体液、酸碱、电解质的失衡。

华晨[7](2010)在《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临床价值》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危重症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观察其对危重症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评价其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6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入ICU的24-48h内行肠内营养,对照组则在入ICU的48h后开始肠内营养。比较两组营养支持的耐受性、营养及生化指标、达肠内营养目标喂养点所需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平均ICU住院天数及28天死亡率。结果:治疗组的前白蛋白、氮平衡及肝功能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达肠内营养目标喂养点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且两组在营养支持途径方面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平均ICU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28天死亡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①早期肠内营养能及时纠正患者的负氮平衡,改善危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②留置鼻空肠管是实现早期肠内营养较为恰当的途径;③早期肠内营养能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ICU住院天数,但对28天死亡率无明显影响。

李晓丽[8](2009)在《添加四君子汤的肠内营养剂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文中提出背景机械通气已广泛应用于危重病医学等多个临床领域,是抢救的重要手段之一。机械通气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很高,已经成为ICU中常见的潜在致死性并发症,也是导致呼吸机依赖的主要原因之一。机械通气患者的早期多以高代谢反应为特征,临床上表现为分解代谢增强,机体内存蛋白质和脂类大量消耗,呼吸肌萎缩,呼吸无力,呼吸机依赖。因此如何对危重病中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至关重要。目的本研究探讨了中药营养剂(四君子汤)对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临床的效果,通过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比较添加四君子汤的肠内营养(EN)支持前后各种营养指标的变化、呼吸功能的改变及不良反应,为中医药在危重病营养支持领域的应用作了一些尝试。方法选取2007年4月至2009年2月入住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能全力500ml),治疗组予以常规营养支持(能全力500ml)加四君子汤200ml。均于支持前和营养支持后第十日监测营养指标如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淋巴计数(TLC)等。并观察其营养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机械通气的天数等情况。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均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①治疗10天后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②研究示白蛋白、上臂肌围、三头肌皮皱厚度两组在EN支持前后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在改善呼吸功能方面更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添加中医药四君子汤的肠内营养剂比单纯给予肠内营养剂更能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治疗10天后营养指标如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均有所升高,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证实了中医药在危重病营养支持确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崔金玲[9](2008)在《“免疫调节”营养支持在ICU危重症患者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危重病人的代谢支持是目前危重病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者对于危重疾病的代谢生理和活性作用了解甚少。危重疾病的代谢改变非常复杂,很难确定何时以及如何开始治疗。研究业已证实,危重病人许多器官的急性和晚期时相代谢特点是不同的,同时发现在危重病人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10](2006)在《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抗氧化剂在危重病人营养支持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抗氧化剂在危重病人营养支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ICU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情况及护理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营养支持的发展历程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相关名词解释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样本量计算
    2.2 调查内容
    2.3 研究工具
        2.3.1 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详见附录一)
        2.3.2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实施和护理情况调查表(详见附录二)
        2.3.3 患者入ICU/EICU后营养实施情况调查表(详见附录三)
    2.4 资料收集方法
        2.4.1 资料收集
        2.4.2 质量控制
    2.5 统计学处理
    2.6 技术路线图
3.结果
    3.1 人口学特征
    3.2 营养风险评估情况
    3.3 胃肠功能评估情况
    3.4 营养实施情况
    3.5 EN开始时间和达标情况
    3.6 总营养摄入达标情况
    3.7 营养支持能量供给
    3.8 胃动力药的应用
    3.9 营养支持护理
        3.9.1 床头抬高的应用
        3.9.2 喂养前判断喂养管的位置
        3.9.3 喂养中断情况
    3.10 营养支持辅助治疗
        3.10.1 肠外微量营养素和/或抗氧化剂的使用
        3.10.2 肠内/肠外谷氨酰胺的使用
        3.10.3 额外维生素D的使用
    3.11 营养支持效果及临床结局
        3.11.1 营养支持效果
        3.11.2 临床结局
4 讨论
    4.1 营养风险评估情况
    4.2 营养实施情况
    4.3 营养支持开始时间和达标情况
    4.4 营养支持能量供给
    4.5 胃动力药的应用
    4.6 营养支持护理
        4.6.1 床头抬高的应用
        4.6.2 喂养前判断喂养管的位置
        4.6.3 喂养中断情况
    4.7 营养支持辅助治疗
    4.8 营养支持效果及临床结局
    4.9 问题与建议
        4.9.1 营养评估应用不足
        4.9.2 EN与PN的应用时机和比例与指南存在差距
        4.9.3 营养支持中断频繁
    4.10 不足与展望
5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免疫营养在胃癌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营养制剂、支持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
    3 分析指标
    4 主要实验方法与步骤
    5 统计方法
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2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
    3 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比较
    4 两组患者免疫指标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3)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肠内营养方法
    1.1 分次间断适量推注法
    1.2 持续经泵滴注法
    1.3 间断营养泵泵入
    1.4 重力滴注
2 肠内营养途径
    2.1 经鼻胃置管
    2.2 螺旋形胃肠管
    2.3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
    2.4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
3 肠内营养液的选择
    3.1 聚合物性喂养品
    3.2 预消化制品
    3.3 免疫调节剂和抗氧化剂
    3.4 单纯配方
4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4.1 鼻胃管堵塞及滑脱
    4.2 胃潴留、恶心呕吐、腹泻及反流
    4.3 误吸和吸入性肺炎
    4.4 水电解质紊乱
    4.5 血糖异常
5 小结

(4)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
        1 正常生理代谢
        2 危重病人的代谢特点
        3 危重病人营养状态的评价
        4 营养支持途径选择及启动时机
        5 能量需要量的计算
        6 免疫调节营养支持
        7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学对营养的认识
        1 中医营养学的概念和内容
        2 中医营养学的起源与发展
        3 中医营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4 中医营养治疗学的主要特点及基本原则
        5 中医营养学在危重病人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3 诊疗标准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比较转入ICU和转出ICU时的各项指标
        3 比较虚实两组病人的各项指标
        4 比较虚证组与实证组两组的死亡率之间的差异
        5 观察以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外科危重病人代谢改变及其对临床营养指导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外科危重病人应激代谢反应的基本过程及特点
2 外科危重病人主要营养物质的代谢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2.1 碳水化合物
    2.2 脂肪
    2.3 蛋白质和氨基酸
3 营养方式和时机的选择
4 特殊物质在外科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6)危重病人伴急性肾损伤营养支持(论文提纲范文)

1 危重病伴急性肾损伤的代谢改变
2 AKI病人的营养评估及与预后的关系
3 AKI病人营养支持的目标
4 AKI的营养需要量
5 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营养素
6 CRRT期间的营养支持特点
7 结论

(7)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进展
    正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缩写语
致谢

(8)添加四君子汤的肠内营养剂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一、呼吸衰竭患者营养支持的中医理论基础
        (一) 培土生金
        (二)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
    二、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的现代医学研究
        (一) 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代谢特点
        (二) 机械患者的营养支持
    三、四君子汤的现代研究进展
        (一) 调节肠道屏障
        (二) 调节内分泌(胃肠激素)功能
        (三) 促进代谢以及造血
        (四) 抗脂质氧化、抗衰老
        (五) 提高免疫功能
    四、立体依据及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 病例来源
        (二) 诊断标准
        (三) 纳入标准
        (四) 排除标准
        (五) 剔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 试验方法
        (二) 观察指标
        (三) 营养指标的测量方法
        (四) 试验材料
        (五) 统计学方法
        (六) 研究过程示意图
    三、结果
    四、讨论
        (一) 营养指标的选择
        (二) 四君子汤对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评价
        (三) 肠内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四)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体会
        (五) 设想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论文提纲范文)

1 危重症与营养支持
    1.1 营养支持概念的发展
    1.2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目的
    1.3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原则
    1.4 营养支持途径与选择原则
    1.5 危重病人能量补充原则
2 肠外营养支持
    2.1 应用指征
    2.2 经肠外补充的主要营养素及其应用原则
        2.2.1 碳水化合物
        2.2.2 脂肪乳剂
        2.2.3 氨基酸/蛋白质
        2.2.4 水、电解质的补充
        2.2.5 微营养素的补充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2.3 PN支持途径与选择原则
3 肠内营养支持
    3.1 EN的应用指征和禁忌证
        3.1.1 EN的应用指征
        3.1.2 EN的禁忌证
    3.2 EN途径选择与放置营养管
    3.3 EN的管理与肠道喂养安全性评估
    3.4 常用EN的制剂选择
4 不同危重症的代谢特点与营养支持原则
    4.1 脓毒症和MODS病人的营养支持
        4.1.1 脓毒症和MODS病人的代谢特点
        4.1.2 脓毒症和MODS病人的营养支持
    4.2 创伤病人的营养支持
    4.3 急性肾功衰竭病人的营养支持
        4.3.1 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 代谢变化
        4.3.2 ARF病人的营养支持
    4.4 肝功能不全及肝移植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4.4.1 肝功能不全病人的代谢特点
        4.4.2 肝功能不全病人营养支持的原则
        4.4.3 肝移植术后营养代谢特点
        4.4.4 肝移植术后营养支持的原则
    4.5 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的营养支持
        4.5.1 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 的代谢特点
        4.5.2 SAP营养支持要点
    4.6 急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营养支持
        4.6.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的代谢特点及营养支持原则
        4.6.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的代谢特点及营养支持原则
    4.7 心功能不全病人的营养支持
        4.7.1 心功能不全病人的代谢特点
        4.7.2 心功能不全病人的营养支持原则
        4.7.3 营养支持的配方
        4.7.4 特殊并发症及其监测
5 营养支持的相关问题
    5.1 特殊营养素的药理作用
        5.1.1 谷氨酰胺 (Gln) 在重症病人中的应用
        5.1.2 精氨酸在ICU重症病人的应用
        5.1.3 鱼油 (ω-3PUFA) 在重症病人中的应用
    5.2 重症病人的血糖控制与强化胰岛素治疗
    5.3 生长激素 (growth Homone, GH) 在重症病人的应用

四、抗氧化剂在危重病人营养支持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ICU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情况及护理现状的调查研究[D]. 徐帆. 湖州师范学院, 2020(12)
  • [2]免疫营养在胃癌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研究[D]. 江守军. 青岛大学, 2019(02)
  • [3]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J]. 周彩红,孙玺荣,林霞娟.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05)
  • [4]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研究[D]. 扎克叶·艾米都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5]外科危重病人代谢改变及其对临床营养指导意义[J]. 蔡常洁.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2(02)
  • [6]危重病人伴急性肾损伤营养支持[J]. 赵允召.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2(02)
  • [7]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临床价值[D]. 华晨. 苏州大学, 2010(02)
  • [8]添加四君子汤的肠内营养剂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D]. 李晓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 [9]“免疫调节”营养支持在ICU危重症患者的应用[A]. 崔金玲. 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 2008
  • [10]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J].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6(10)

标签:;  ;  ;  ;  

抗氧化剂在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