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除不利于小城镇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论文文献综述)
朱海强[1](2014)在《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与西部中小城市带动城乡一体化研究 ——以广西玉林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破解“三农问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根本要求。进入新世纪,我国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社会进步慢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完全突破,城镇化严重滞后,城乡分割的政策、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纠正,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在占我国全部人口四分之一、国土占全国面积百分之七十的广大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广大西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经济文化较为落后、发展基础薄弱、体制机制创新不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西部民族地区能否顺利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直接影响该地区的发展与稳定,直接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能否实现。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为指导,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融合思想的发展,立足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以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一体化的成功实践“玉林模式”为个案,比较分析“玉林模式”与“成都模式”的异同,总结玉林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基本规律,为进一步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7部分,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共有5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站在理论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者的理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第二章从普遍意义出发探讨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与特殊性。全章首先探讨了“城乡一体化”在我国提出的时代背景;继而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和特殊性,并结合玉林的具体情况,说明玉林面临着与西部广大地区同样的发展困境。第三章从长时段的角度探讨当代玉林城乡关系演变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本章首先从百年前的近代追溯了当代玉林城乡关系的演变发展的历史源流;其次介绍了建国之后玉林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玉林城市经济与城乡关系的发展情况,;第三是讨论了改革开放以来玉林先后经历了“玉林经济体制改革”到“农民办市”再到“县域经济发展”,最后是“玉林模式”的形成。第四章从理论与实证两个维度上探索了“玉林模式”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小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的成功模式所具有的内涵、特点、实效,以及与以“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的“成都模式”之间的异同点。第五章从理论的高度对“玉林模式”之于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总结了五个方面的借鉴意义。
王素斋[2](2014)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驱动力量。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镇,推动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转变。在我们感叹这史无前例的大变革的同时,也看到,城乡差距日益加大,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进城农民工不能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和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等诸多问题,使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成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瓶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选择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进城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力图将新型城镇化发展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论文从世界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出发,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传统模式存在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准确把握中国城镇化的特殊性,论证选择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必然性及其内涵、特征和战略方向,在借鉴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典型案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国模式”的基本要求、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从而为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实现城镇化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具体来说,论文结构上共分为理论基础、问题与经验、对策建议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和第一章),主要是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城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镇化思想、中国化城镇化理论、西方学者城镇化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理论在内的相关理论,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是用科学发展观审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回顾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总结成就和历史经验,分析问题及成因,阐明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并对中外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案例研究,为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提供现实依据和经验借鉴。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思路和原则,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框架,提出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和体制机制保障的对策建议。本文在吸收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就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进以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坚持生态优先,建设集约、智慧、绿色、低碳的城镇化,为人们提供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强化产业支撑,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农业人口转移夯实产业基础;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化质量,为人们生活品质提升创造条件;尊重自然与传统,塑造城镇特色,让人们看得见、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王娟[3](2011)在《西部地区加快城镇化体制和政策研究——以成都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体制和政策障碍极大地制约着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乡二元体制和政策缺陷是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镇化率较快提升,但仍明显落后于东中部甚至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二元体制与政策缺陷更为明显和突出。本文首先分析目前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接着梳理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滞后的体制和政策成因,进而在借鉴成都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现代田园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创新和政策措施。
张雅帅[4](2009)在《中国小城镇发展的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城镇建设是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提高小城镇发展水平,转移农村人口,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发展小城镇的条件已经成熟,本文从界定小城镇的科学内涵、分析我国建国以来各阶段发展小城镇的公共政策入手,从战略角度阐述小城镇建设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分析小城镇建设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阻碍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性因素,并借鉴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的基本经验,提出了促进我国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性建议,力求探索出小城镇发展的科学之路。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小城镇和公共政策科学内涵的界定,明确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从公共政策角度分析小城镇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概述了建国以来我国小城镇发展各个阶段,并分析了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对小城镇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针对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基本状况和存在的实际问题,重点分析阻碍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政策因素。第四部分:根据国内外小城镇发展过程的特点,总结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制定发展小城镇的公共政策的制定起到了借鉴作用。第五部分:遵循小城镇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依据小城镇与各方面因素协调发展的原则,借鉴并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经验,提出了中国发展小城镇的公共政策选择。本文重点强调发展小城镇的公共政策的制定要科学定位,从实际出发,注重小城镇的经济内容和社会综合效益,通过有效地公共政策措施使小城镇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点。
钱玉英,钱振明[5](2008)在《中国农村城镇化公共政策问题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对中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公共政策作用的认识,城镇化公共政策问题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有关研究是从两方面展开的,一是从城镇化发展需要的条件出发,分析城镇化所需要的体制和政策条件,二是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分析城镇化过程中的各种具体政策。在现有的研究中,研究者认识到了公共政策对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影响,并提出了通过政策创新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但是,这些研究注重于具体的城镇化公共政策内容的描述,而缺乏深层次的理论提炼。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我们加强城镇化公共政策研究,特别是加强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政策、户籍政策、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的研究,促进有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张文[6](2007)在《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三农”问题仍是困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题,其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就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鼓励和引导农村富余(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与城镇转移。中部欠发达地区作为我国的主要农业省区,目前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三农”问题相对突出,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中部崛起与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与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将有助于推进中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迅速崛起。因此,对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是站在促进中部崛起的宏观高度,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视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背景,立足中部地区“三农”实际,从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出发,运用比较分析、计量分析以及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系统深入地考察了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价值分析。从理论上论证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高度相关性,以及二者对实现中部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具有的重大战略价值。并以江西省为例,运用计量模型对二者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工业化与城市化双重演进模型,从劳动力转移的视角分析了江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2、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全面分析了市场性、体制性、政策性、素质性、管理性和技术性等六大类主要因素;并以江西省为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农民实际收入水平、农村教育状况、城镇失业率、农业产值比重与城镇化率是影响转移的最重要变量。3、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系统考察了当前中部地区在农村人力资源数量、质量、流向和转移方式等结构上以及教育投入方面的特征与问题,并分析了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市场特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和市场建设问题。以河南省为例,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与收入以及基于成本收益对比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测算分析了中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及其转移的发展趋势。4、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与政策创新研究。从四方面探讨了促进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与政策创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创新市场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创新产业政策,拓宽非农产业就业空间;创新社会政策,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创新城市(镇)规划机制,增强城市(镇)综合承载力。5、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机制与政策创新研究。从五方面探讨了推进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机制与政策创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国内外的经验启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模型设计与微观和宏观评估机制创新;农村人力资源教育培训体系创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机制与组织机制创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区域合作机制创新。
郭灵[7](2007)在《小城镇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城镇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长远的规划作指导。在国家“小城镇、大战略”的宏观政策指导下,在一定时期内,小城镇的数量和规模将得到较快的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应有新的思路,不断总结和探索小城镇建设的科学思路与方法,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以指导小城镇建设。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中,要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突出重点,优先发展条件成熟的小城镇。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小城镇的素质。农村的城镇化与工业化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小城镇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乡镇工业集中发展可产生规模效应,带动商业、金融、交通、通讯、文化、教育的全面发展,从而带动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我国的小城镇普遍偏小,对资源的集聚能力普遍较弱。正确引导小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不断提升城镇的档次和品位,大力推进城镇现代化。一是要大力加强城镇建设与管理,逐步推进城镇建设、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实施城镇净化工程、绿化工程、美化工程、亮化工程,努力促使小城镇向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城镇的档次和品位,增强城镇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力。二是要营造独特的文化内涵。要赋予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实施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和现代城市标志性景观的构筑,同时,切实增加投入,建设一批上档次的文化设施,繁荣群众文化,多出文化精品。三是要推进人的现代化,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在加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要正确引导市民的文化消费,注重培养居民现代的思想意识、现代的行为道德、现代的知识技能、现代的生活方式,为小城镇走向现代化培育良好的主体因素。四是要坚持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人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和谐协调,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严格控制人口,切实保护环境和资源。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要动员全社会力量,依靠科技进步,治理环境污染,通过绿化造林、植树栽花种草、治理河道,进一步绿化、美化环境,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吸引投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统筹规划,建设道路通畅、设施配套、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也是建设管理小城镇的依据。小城镇发展重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体系,有序推进。在小城镇化建设和发展规划中,要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指导思想,严格按照规划有序地进行城镇建设和管理,强化城镇的功能集聚、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促进产业的规模化、外向化和高级化。按照超前性、科学性和本土性的原则,统筹规划,把小城镇建设与县城建设、开发区建设结合起来,与旧村改造结合起来,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合理布局结合起来,与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和休闲娱乐场所通盘考虑,建设道路通畅、设施配套、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城镇,实现城乡的一体化。
罗崇敏[8](2006)在《中国边政学新论》文中指出本文试图探索广义边政学的思路和构架。在充分借鉴以往边政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立足现实实践,理性考察历史,面对未来发展的学术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边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并突出边疆发展、边疆和谐和边疆安全这三个重点。 本文在学习借鉴中,对边政学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和反思,把边政学发展过程进行历史和逻辑性的归纳,提出边政学研究和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边疆史地研究阶段、边疆史治研究阶段、边疆民族研究阶段、边疆发展研究阶段。而四个研究阶段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融汇、相互促进的。在肯定以往边政学的积极贡献后,指出了以往边政学研究的特点是:诠释性强、政策性广、单一性多、狭义性明显、人本性不突出。对广义边政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探索,提出广义边政学是关于边疆地区以人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管理和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内陆地疆界内地区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管理和发展。它具有六个特性:人本性、发展性、集成性、统筹性、和谐性、前瞻性。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都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的。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包括:边疆史地范畴、边疆政治范畴、边疆经济社会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边疆发展战略、边疆经济发展战略、边疆城市化演进、边疆新农村建设、边疆文化建设、边疆和谐社会构建、边疆治理方略、边疆安全建设等问题。 关于边疆发展战略。分析了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和以往边疆发展战略的特点,提出加快边疆发展战略转变的思路。在探讨边疆发展战略的本质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的边疆发展思路,即以人为核心要素、以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思路。我们处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快。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边疆地区的发展应以社会系统论思想为指导,探索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边疆地区实施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一个基本的要求是促进“三个转变”和“五个良性互动”。“三个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转变。“五个良性互动”是: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区域之间的
丁兆庆[9](2005)在《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要害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过低、农民太多、就业严重不足的问题。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尽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传统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只是想方设法让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至于离开农村后的结局怎样,城市能否接纳他们,他们进入城市后能否留下来,劳动力转出后的农村经济社会能否取得发展等问题,则缺乏系统的研究和论证。结果,伴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空壳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越来越深化,城市就业问题日益越来越突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成本越来越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越走越窄,从而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陷入新的困境。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要调整改革和发展思路,使改革和发展重点适度向农村倾斜、向“三农”倾斜。把“三农”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来抓,把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到与城市就业同等重要的高度来抓。转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思路,以社会全局为着眼点,以创新转移模式为突破口,以提高“三农”为基础,来谋划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即通过发展农村夯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和平台,通过提高农民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技能和竞争力,通过敞开城市大门通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道路,通过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创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好市场环境。 全文分为八章,各章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如下: 第一章和第二两章从总体上把握了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状况,为全文的理论分析、战略选择和政策制定奠定了现实基础。中国农村劳动力规模大,富余比重高。农村劳动力过剩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人口的高增长率与低生产力矛盾、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业就业比重低以及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等是农村劳动力过剩的一般原因,其中,人口高增长率和低生产力矛盾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头等难题;而政府对资源的垄断造成城乡发展和工农发展失衡、片面追求 GDP 增长导致以城市和工业为中心、不合理的政策阻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非科学发展观忽视了农村发展等则是导致中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特殊原因。需要指出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一定的失业人口也是正常的,这是特定的生产方式的产物,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路径和方式做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还存在着制度性、经济性以及农村劳动力自身性的障碍因素,存在着片面强调提高城市吸纳能力而忽视农村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性偏差。这些障碍和偏差不仅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彻底转移,还诱发
李毳[10](2004)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是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共同趋势。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60%以上的人口大国,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转移显得尤为重要。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剩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取得史无前例的进展。但是农业劳动力向乡镇企业转移的速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则逐渐地减缓,并在近几年因市场变化而出现倒流现象。因此,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重心逐渐向城市转移,而我国城市就业结构矛盾问题非常突出,在这样的形势下,农民进城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基于此,本文将农民进城就业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障碍性因素。本文基于如下假设:农民进城就业除了要受一系列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同时还要受其他非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约束。农民进城就业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部门,处于非正规就业状态,没有割断他们与土地的联系,移而不迁,因而是不彻底的迁移。这种迁移的不彻底性根植于畸形制度安排所导致的城镇化严重滞后的客观现实。因而,只有破除制度性障碍,探索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结构模式,消除不利于农民进城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业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快速推进城市化,才能使农民真正在城市稳定就业,也才是实现真正意义的城市化。 本文的基本研究结论是:目前我国农民进城并没有实现稳定就业,因而是一种不彻底的迁移;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滞后的,这种滞后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化的滞后造成了我国就业岗位的丧失,也阻碍了经济增长;从经济和非经济的角度考察进城就业农民的行为选择,发现虽然经济动因很重要,但还有一些其它诸如家庭、个人偏好、社会关系等因素也起了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虽然制度因素有所放松,但是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障碍性作用依然存在;由于劳动力的歧视、劳动力进入的制度成本、城乡福利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歧视性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无助于缓解农业剩余劳动力对城市的就业压力,反而造成了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容量损失,降低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最后,为了改善我国农民进城就业的状况,提高进城就业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的研究特色在于将农民就业问题放入城市化的背景下来研究,以城市化为主线,研究农民进城就业问题,分析现阶段农民进城就业的特点;研究农民进城就业的条件,其除了要受一系列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同时还要受其他非制度性因素的制约;从制度性因素和农民自身选择行为出发,研究农民进城就业的障碍性因素,并对农民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本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创新:(1)将农民进城就业放在城市化过程中考察,探讨在目前制度有所放宽条件下,中国农民进城就业的制度性因素的影响作用;(2)对城市化进程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详细分析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滞后发展状态,并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测算了城市化滞后对就业岗位及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3)详细分析并研究农民进城就业个人选择行为。
二、消除不利于小城镇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消除不利于小城镇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与西部中小城市带动城乡一体化研究 ——以广西玉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
二、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一) 城乡融合 |
(二) 城乡统筹 |
(三) 城乡一体化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的梳理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乡融合”思想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 |
(二) 列宁的城乡融合思想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的发展 |
(一) 毛泽东的城乡融合思想 |
(二) 邓小平的城乡融合思想 |
(三) 江泽民的城乡融合思想 |
(四) 十六大以来党的城乡融合思想发展 |
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和特殊性 |
一、“城乡一体化”在我国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两个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 |
(二) “三农”问题的凸显 |
(三)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负担较为沉重 |
(四) 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
(五) 农村发展滞后,与城市的差距拉大 |
二、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特殊性 |
(一) 地理环境的恶劣 |
(二) 生产生活方式相对滞后 |
(三) 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水平低 |
(四) 封闭性自给经济导致先天基础不足 |
(五) 制度机制创新任务艰巨 |
三、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紧迫性 |
(一) 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
(二) 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能否顺利推进 |
(三) 是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三章 近现代以来玉林城乡关系变迁的长时段考察:从历史到现实 |
一、近代玉林城乡关系变迁的历史考察:1840-1949年 |
(一) 近代玉林城乡的空间架构:村——镇——城 |
(二) 近代玉林的城市人口 |
(三) 近代玉林地区圩镇的崛起 |
二、改革开放之前玉林城乡发展:1949 -1978年 |
(一) 建国初期玉林城乡行政建制的变化 |
(二) 计划经济时期的玉林城乡人口的起伏变化 |
(三) 计划经济时期的玉林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 |
三、改革开放以来玉林城乡关系的新发展:1978-2012年 |
(一) 1978-1992的玉林城乡体制改革 |
(二) 1992-2002的“农民办城市” |
(三) 2002-2009年玉林城乡关系的变革 |
(四) 2009至今“玉林模式”的形成与完善 |
第四章 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玉林模式”分析 |
一、“玉林模式”的内涵 |
二、“玉林模式”的基本特点 |
三、“玉林模式”与“成都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玉林模式”对西部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
一、以中小城市的发展带动广大农村,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 |
二、以工扶农,带动农业结构升级和农村人口转移 |
三、以商促农,逐步实现城乡经济两旺 |
四、加强城乡各方面的对接联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
五、加强制度创新,破解城乡一体化发展难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2)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与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城镇化及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镇化的理论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城镇化发展的思想 |
三、西方学者关于城镇化的相关理论 |
四、科学发展观理论 |
第二节 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相关概念 |
一、城镇化 |
二、城镇化发展模式 |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
第二章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回顾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化的发展 |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的模式与特点 |
一、动力机制: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
二、城镇化方针:从小城镇战略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取得的成就与基本经验 |
一、城镇化取得的成就 |
二、城镇化求索的基本经验 |
第四节 从科学发展观视角审视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城镇化发展与“以人为本”理念的偏离 |
二、城镇化发展与“全面发展”理念的偏离 |
三、城镇化发展与“协调发展”理念的偏离 |
四、城镇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偏离 |
第五节 城镇化中存在不科学发展问题的成因 |
一、对城镇化发展的认知偏差导致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 |
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阻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三、土地制度改革滞后制约城镇集约发展和农民增收 |
四、不合理的财政税收体制影响城镇化健康发展 |
五、等级化的城市管理体制制约着城镇体系优化与协调发展 |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典型案例研究 |
第一节 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必然性 |
一、中国现实国情的必然要求 |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
三、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型的现实需要 |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内涵 |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特征 |
第三节 国内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典型案例 |
一、统筹城乡路径下的新型城镇化——成都城乡一体化改革实践 |
二、低碳路径下的新型城镇化——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发展实践 |
三、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华明镇“宅基地换房”城镇化实践 |
第四节 典型国家城市化发展模式及启示 |
一、英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二、美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三、德国城市化发展模式 |
四、日本城市化发展模式 |
五、拉美国家城镇化发展模式 |
六、典型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国的启示 |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发展目标与路径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思路与原则 |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 |
一、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二、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一、以人为本,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 |
二、生态优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低碳城镇化 |
三、强化产业支撑,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
四、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 |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化质量 |
六、尊重自然与传统,塑造城镇特色 |
七、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体制机制创新 |
第一节 健全城乡规划制度,形成规划先导机制 |
一、增强规划的全局指导性 |
二、城镇规划中要突出人本理念 |
三、城镇规划要坚持生态导向 |
四、城镇规划要有前瞻性 |
五、增强规划的刚性约束 |
第二节 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健全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城镇化实现机制 |
一、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明确各自职责 |
二、完善市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
三、加强政府制度供给,完善政府调控职能 |
第三节 创新土地制度,完善土地集约利用和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
一、明晰土地产权关系,完善土地物权性质 |
二、健全土地流转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市场的市场化机制 |
三、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 |
四、规范土地使用制度,形成土地集约利用机制 |
第四节 改革户籍制度,形成人口自由流动机制 |
一、降低落户门槛,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
二、剥离附着福利,恢复户籍的人口登记功能 |
三、协调推进户籍制度的配套改革 |
第五节 创新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完善保障机制 |
一、改革教育制度,推进教育公平 |
二、改革就业制度,畅通劳动力流通渠道 |
三、改革住房制度,确保农民工在城镇“住有所居” |
四、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
第六节 改革行政管理与财税体制,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
一、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构建合理的事权分担机制 |
二、改革城镇管理体制,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 |
三、改革财税体制,增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
四、创新投融资方式,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
五、改进政绩考核体系,形成引领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激励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西部地区加快城镇化体制和政策研究——以成都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现阶段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 城镇化率水平相对较低 |
1、城镇化率水平和增长速度都低于东中部以及全国平均水平。 |
2、西部地区城镇化率同样存在“虚高”问题。 |
(二) 城镇化结构性矛盾明显 |
1、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 大中城市较少, 小城市和小城镇众多。 |
2、城镇经济结构不合理。 |
(三) 城镇功能发挥不佳 |
1、城市辐射带动功能较弱。 |
2、人为强化集聚功能和抑制辐射功能。 |
3、综合服务功能不高。 |
(四) 城镇管理有待改善和创新 |
1、城镇管理有待改善。 |
2、城镇管理有待创新。 |
(五) 城镇资源环境承载力压力凸显 |
1、土地资源利用不当。 |
2、水资源短缺。 |
3、环境污染严重。 |
(六) 城乡发展不协调 |
(七) 城镇化进程中存在不和谐因素 |
三、西部地区城镇化问题的体制和政策成因 |
(一) 规划体制不健全 |
1、规划体系部分、城乡分割现象明显。 |
2、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不强。 |
3、规划监督机制不健全。 |
(二) 土地制度存在弊端 |
1、农村土地产权主体虚置。 |
2、农地征用补偿标准过低。 |
3、现行土地制度制约农村人口向城镇自由流动。 |
(三) 财政管理体制不完善 |
1、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等。 |
2、城市收入结构不合理。 |
(四) 农村人口流动制度障碍明显 |
(五) 行政管理体制和管理考核政策不完善 |
四、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现代田园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探索 |
(一) 成都市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历程 |
(二) 成都市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主要做法 |
1、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 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的城镇体系 |
2、坚持“三个集中”, 实现“三化”联动发展 |
3、推进“六个一体化”, 确立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点 |
4、实施“四大基础工程”, 夯实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基础 |
5、建设现代田园城市, 描绘新型城镇化的蓝图 |
(三) 成都市探索新型城镇化的经验启示 |
1、以组团式城镇布局和产业协作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良性互动发展 |
2、以“三个集中”实现“三化”联动 |
3、以建立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
4、以产业的集中集聚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强大支撑 |
5、以市场化改革搭建农村生产要素与外部资本对接的平台 |
五、西部地区加快城镇化的体制创新与政策建议 |
(一) 加快形成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 |
1、继续将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
2、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
3、给予小城镇重要政策支持。 |
4、加强城乡生态保护, 树立构建“现代田园城市”的理念。 |
(二) 发挥科学规划的引导作用 |
(三) 创新土地管理制度 |
(四) 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
(五) 健全公共服务体制 |
(六) 完善和创新城镇管理体制 |
(七) 加强经验借鉴 |
(4)中国小城镇发展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小城镇的基本内涵 |
1.1.1 小城镇概念 |
1.1.2 小城镇的类型 |
1.1.3 小城镇的功能 |
1.2 现阶段中国小城镇发展政策的基本内容 |
1.3 现阶段中国小城镇发展政策的基本理论 |
1.3.1 区域小城镇定位理论 |
1.3.2 人口迁移理论 |
1.3.3 城乡一体化理论 |
1.3.4 城镇体系理论 |
1.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 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性 |
1.4.1 实施小城镇战略是突破三农瓶颈的现实选择 |
1.4.2 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是推进农村工业化的客观要求 |
1.4.3 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 |
1.4.4 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
第2章 中国小城镇发展各个阶段的政策因素 |
2.1 1949-1978年的小城镇发展进程及政策演变 |
2.2 1978年至今的小城镇发展进程及政策演变 |
2.2.1 恢复时期(1979-1983年) |
2.2.2 小城镇高速增长时期(1984-1991年) |
2.2.3 小城镇与城市迅速发展时期(1992年以来) |
2.2.4 城市化及发展小城镇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
第3章 中国小城镇发展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3.1 户籍政策的障碍 |
3.1.1 户籍政策限制了人口的自由迁徙,增加迁移成本 |
3.1.2 户籍制度改革缓慢,限制了城镇化进程 |
3.1.3 户籍政策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改善,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
3.2 土地政策的障碍 |
3.2.1 土地产权政策的障碍 |
3.2.2 土地征用政策的障碍 |
3.2.3 土地流转政策的障碍 |
3.3 投融资政策的障碍 |
3.3.1 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 |
3.3.2 财政有效投入不足,资金配置效率低下 |
3.3.3 投融资管理僵化,缺乏相应法律规范 |
3.4 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的障碍 |
3.4.1 就业政策的障碍 |
3.4.2 社会保障政策的障碍 |
第4章 国外主要国家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及启示 |
4.1 国外各主要国家小城镇的发展 |
4.1.1 美国的小城镇发展 |
4.1.2 英、法、德等西欧国家的小城镇发展 |
4.1.3 日本的小城镇发展 |
4.2 国外主要国家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启示 |
4.2.1 重视对小城镇发展的支持 |
4.2.2 重视小城镇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权威性 |
4.2.3 注重发展小城镇经济 |
4.2.4 强调市场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
4.2.5 重视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 |
4.2.6 重视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 |
4.2.7 鼓励公众参与小城镇建设 |
第5章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政策选择 |
5.1 户籍政策 |
5.2 土地政策 |
5.3 社会保障政策 |
5.4 剩余劳动力转化政策 |
5.5 产业政策 |
5.6 融资政策 |
5.7 财税政策 |
5.8 环保政策 |
5.9 人才政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农村城镇化公共政策问题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成果 |
二、主要观点 |
三、基本评价 |
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6)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文献研究的回顾与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 |
1.2.2 国内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3.1 论文的研究目的 |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论文采用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论文预期达到的成果与可能取得的创新 |
1.5.1 论文预期达到的成果 |
1.5.2 论文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价值 |
2.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
2.1.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涵义 |
2.1.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性 |
2.2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
2.2.1 中部地区提高城市(镇)化水平、扩大内需的必由之路 |
2.2.2 中部地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 |
2.2.3 优化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
2.2.4 中部地区提高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2.3 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作用 |
2.3.1 中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基础 |
2.3.2 中部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战略核心 |
2.3.3 中部地区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支撑 |
2.3.4 中部地区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途径 |
2.4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效应分析——基于江西省的实证研究 |
2.4.1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
2.4.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分析 |
2.4.3 基于劳动力转移的江西工业化与城市化双重演进模型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 |
3.1 市场性因素与体制性因素 |
3.1.1 市场性因素 |
3.1.2 体制性因素 |
3.2 政策性因素与素质性因素 |
3.2.1 政策性因素 |
3.2.2 素质性因素 |
3.3 管理性因素与技术性因素 |
3.3.1 管理性因素 |
3.3.2 技术性因素 |
3.4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
3.4.1 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指标和数据的选择 |
3.4.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3.4.3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其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3.4.4 结论 |
3.5 小结 |
第4章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4.1 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分析 |
4.1.1 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 |
4.1.2 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结构 |
4.1.3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流向结构 |
4.1.4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转移方式 |
4.2 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分析 |
4.2.1 中部地区的教育总体投入较低 |
4.2.2 中部地区的城乡教育投入比较 |
4.2.3 中部地区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教育投入比较 |
4.2.4 中部地区教育投入结构的失衡 |
4.3 中部地区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分析 |
4.3.1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市场特点 |
4.3.2 中部地区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几点矛盾 |
4.4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分析 |
4.4.1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 |
4.4.2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收入 |
4.4.3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其转移决策 |
4.5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资源供求的发展趋势分析 |
4.5.1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测算 |
4.5.2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程度将不断提高 |
4.5.3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区域模式的多样化趋势 |
4.6 小结 |
第5章 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与政策创新 |
5.1 市场机制创新:形成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 |
5.1.1 劳动力市场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 |
5.1.2 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实现条件 |
5.1.3 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对策建议 |
5.2 产业政策创新:拓宽非农产业就业空间 |
5.2.1 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产业政策 |
5.2.2 大力挖掘二三产业就业潜力 |
5.2.3 鼓励全民创新创业 |
5.2.4 促进劳务输出产业化经营 |
5.3 社会政策创新: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
5.3.1 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5.3.2 建立城乡统一税制 |
5.3.3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
5.3.4 变革农业生产组织方式 |
5.4 城市(镇)规划机制创新:增强城市(镇)综合承载力 |
5.4.1 中部地区城市(镇)规划的战略要求 |
5.4.2 中部地区合理规划小城镇建设的举措 |
5.5 小结 |
第6章 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机制与政策创新 |
6.1 国内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与启示 |
6.1.1 国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 |
6.1.2 国内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 |
6.1.3 国内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 |
6.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模型设计与评估机制创新 |
6.2.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模型设计 |
6.2.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评估机制创新 |
6.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教育培训体系创新 |
6.3.1 加强巩固农村基础教育 |
6.3.2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
6.3.3 积极完善农村成人教育 |
6.3.4 着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 |
6.4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机制与组织机制创新 |
6.4.1 健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 |
6.4.2 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府调控型组织机制 |
6.5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区域合作机制创新 |
6.5.1 建立有效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区域合作机制 |
6.5.2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区域合作的政策建议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小城镇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1章 小城镇建设基本理论 |
1.1 小城镇建设的理论发展 |
1.1.1 集聚理论 |
1.1.2 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
1.1.3 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
1.1.4 增长极理论 |
1.1.5 城市化理论 |
1.2 小城镇建设的提出 |
1.2.1 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
1.2.2 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
1.2.3 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
1.2.4 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 |
第2章 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
2.1 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
2.1.1 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
2.1.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
2.2 小城镇建设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2.2.1 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城市化的基础 |
2.2.2 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加快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
2.2.3 发展小城镇,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城市化道路 |
2.3 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
2.3.1 解决“三农”问题必然要加快小城镇建设 |
2.3.2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
2.4 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途径 |
第3章 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困境 |
3.1 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
3.1.1 小城镇的规模普遍偏小 |
3.1.2 资金短缺导致乡镇政府的急功近利行为 |
3.1.3 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是导致小城镇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
3.1.4 小城镇建设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不够密切 |
3.2 小城镇的乡镇企业发展状况 |
3.2.1 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的关系 |
3.2.2 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3 小城镇的户籍制度 |
3.4 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
第4章 小城镇建设的对策研究 |
4.1 科学规划统筹发展 |
4.2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
4.3 改革户籍制度 |
4.4 改革投资体制改善投资环境 |
4.5 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中国边政学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边政学缘由 |
一、边疆文化的滋养 |
二、边疆履职的体验 |
三、边政理论的研究 |
四、边疆发展的需要 |
五、学业学养的选择 |
六、研究的现实性 |
第二节 边政学历史沿革及反思 |
一、边政学历史沿革 |
二、目前相关研究情况及成果 |
三、边政学反思 |
第三节 边政学新论的理论框架 |
一、广义边政学研究的意义 |
二、广义边政学的研究方法 |
三、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 |
四、边政学新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边政学新论的特点 |
第一章 边疆发展战略 |
第一节 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 |
一、民族性 |
二、滞后性 |
三、不平衡性 |
四、复杂性 |
五、差异性 |
第二节 边疆发展战略选择 |
一、边疆发展战略内涵 |
二、边疆发展战略反思 |
三、边疆发展战略转变 |
四、边疆发展战略选择 |
第三节 坚持以人为本的边疆发展观 |
一、以人为本是边疆战略发展的本质 |
二、把人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动力 |
三、把人才战略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性战略 |
四、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目的 |
第四节 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方式 |
一、梯度推进方式 |
二、中心辐射方式 |
第五节 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 |
一、良性互动集成发展战略思路的含义 |
第六节 构建边疆发展战略体系 |
一、边疆发展战略体系内容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 |
三、边疆新型工业化战略 |
四、边疆城市化战略 |
五、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
六、科教兴边战略 |
七、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八、和谐社会构建战略 |
九、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战略 |
第二章 边疆经济联动发展战略 |
第一节 边疆经济联动发展构想 |
一、边疆经济特征 |
二、边疆经济增长与发展 |
三、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 |
五、边疆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
第二节 边疆农业产业化 |
一、农业产业化是边疆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
二、市场化调整: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 |
三、产业化经营:产业与市场贯通,农户与市场承接 |
四、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
五、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化的系统工程 |
第三节 边疆新型工业化 |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
二、边疆新型工业化面临的问题 |
三、实施产业转型战略 |
四、建设边疆群体支柱产业 |
五、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 |
第四节 边疆服务业现代化 |
一、推进边疆服务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
二、边疆地区加快服务业现代化的重点领域 |
三、加快边疆地区服务业现代化的对策选择 |
第五节 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 |
一、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的内涵和依据 |
二、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战略意义 |
三、实施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战略 |
第六节 发挥设施、体制联动功能 |
一、发挥基础设施的联动功能 |
二、发挥体制机制联动功能 |
第三章 边疆新农村建设 |
第一节 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二、边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特性 |
三、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第二节 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
一、边疆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
二、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
第三节 边疆现代农业建设 |
一、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点 |
二、建设边疆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 |
第四节 改善边疆农民生活质量 |
一、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
二、实施新型农民素质工程 |
三、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 |
第五节 建设新农村保障体制 |
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
二、加强乡村治理机制建设 |
第四章 边疆城市化建设 |
第一节 城市化内涵、意义及建设历程 |
一、城市化内涵 |
二、边疆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三、中国城市化建设历程 |
四、边疆城市化建设特点 |
五、世界城市化建设趋势 |
第二节 边疆城市化战略选择 |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
二、实施城镇多元化战略 |
三、坚持大城市主导战略 |
四、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 |
五、实施城市特色建设战略 |
第三节 边疆城市全息式建设思路 |
一、边疆城市规划与设计 |
二、边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三、边疆城市产业建设 |
四、边疆城市文化建设 |
五、边疆城市管理经营体制建设 |
第四节 边疆省区城市化发展思路简述 |
一、内蒙古建立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化布局构思 |
二、新疆非均衡的城市化发展思路 |
三、甘肃城市化发展框架模式 |
四、云南新昆明建设战略 |
五、广西打造现代沿海城市群思路 |
六、西藏拉萨中心辐射思路 |
第五章 边疆文化建设 |
第一节 文化和文化功能 |
一、文化的涵义、特征和社会功能 |
第二节 边疆文化优先发展战略 |
一、文化优先发展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 |
二、实施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 |
三、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内涵 |
第三节 实施科技兴边战略 |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 |
二、弘扬边疆科技文化 |
三、实施科技兴边战略 |
第四节 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
一、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 |
二、实施边疆教育整体发展思路 |
第五节 边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 |
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
二、边疆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
三、发展边疆少数民族文化 |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第六章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 |
第一节 人力资源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
一、人力资源建设及其内容 |
二、人力资源建设的特点 |
三、人力资源建设的主要形式 |
四、边疆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
五、边疆人力资源建设的现状 |
第二节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构想 |
一、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取向 |
二、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选择 |
三、致力于人力资本开发 |
第三节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重点和对策 |
一、人力资源建设重点 |
二、边疆地区人力资源建设战略对策 |
第四节 实施人才强边战略 |
一、实施人才强边战略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
二、实施人才战略,应坚持能力建设为核心 |
三、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实用机制 |
四、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建设 |
第七章 边疆和谐社会建设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传承 |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 |
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体 |
三、风俗和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 |
四、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点 |
五、羁縻、怀柔是历代封建帝王促进边疆和谐的战略思想 |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意义 |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关系问题 |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 |
三、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 |
四、正确处理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关系 |
五、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
第四节 构建和谐边疆的战略举措 |
一、贯彻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
二、保持边疆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
三、发展边疆社会主义民主 |
四、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六、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
七、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
八、加强边疆社会建设和管理 |
九、加强边疆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 |
第五节 构建和谐的边疆民族宗教关系 |
一、民族宗教问题对构建边疆和谐社会的现实影响 |
二、努力构建边疆和谐的民族宗教关系 |
第六节 构建和谐的国际周边环境 |
一、构建和谐边疆面临的周边环境条件 |
二、构建和谐的边疆国际周边环境 |
第八章 边疆治理方略 |
第一节 古代边疆治理方略简述 |
一、经营边疆的政治方略 |
二、守备为本的军事方略 |
三、边疆经济发展方略 |
四、边疆教化方略 |
第二节 新中国边疆整体治理方略 |
一、边疆政治发展方略 |
二、边疆经济发展战略 |
三、边疆文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边疆开发战略 |
一、20世纪50-70年代两次西部开发 |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 |
三、兴边富民行动 |
第四节 边疆民主法制建设 |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 |
二、边疆民主法制建设的特性 |
三、边疆民主法制建设原则 |
四、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
五、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趋势 |
第五节 边疆地区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设 |
一、边疆地区党的建设 |
二、边疆地区民主政治制度化建设 |
第九章 边疆安全建设 |
第一节 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内涵 |
二、和谐世界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三、努力实践和谐世界战略思想 |
第二节 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 |
二、建立国家安全体系 |
三、构筑中国安全战略 |
第三节 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中国同东北亚国家的关系 |
二、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 |
三、中国与南亚大国的关系 |
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
第四节 边防建设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边防的基本概念 |
二、中国新时期边防的特性 |
三、边防的地位作用 |
四、边防建设的主要任务 |
第五节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
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
三、中国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发展 |
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9)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 论 |
一、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体系结构及创新 |
第一章 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及原因 |
第一节 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总体状况 |
一、农村劳动力总量大富余比重高 |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
三、未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大 |
第二节 中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主要原因 |
一、农村劳动力过剩的一般原因 |
二、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特殊原因 |
第二章 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和进展 |
第一节 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
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效益的需要 |
三、增加农民收入和为农村经济发展积累资金的需要 |
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为农村培育人才的需要 |
五、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的需要 |
六、提高城市化水平和扩大内需的需要 |
第二节 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展情况 |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有效性及其前景 |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双重二元结构”及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
一、“双重二元结构”的本质 |
二、“双重二元结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
第三章 国内外有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 |
第一节 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界定 |
一、刘易斯的“零值边际劳动生产率”说 |
二、郭熙保的“地—劳比率变动”说 |
三、张培刚的界定 |
四、陈吉元的界定 |
五、本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界定 |
第二节 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
一、经济发展水平低导致农业劳动力过剩 |
二、人口增长过快是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重要原因 |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
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引起农村劳动力过剩 |
五、农业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影响 |
六、农村耕地渐进性缺失的影响 |
七、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是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重要原因 |
八、工业化战略偏差导致农业劳动力过剩 |
九、农村资金不足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就业 |
第三节 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对策 |
一、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基本模式 |
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的对策 |
第四章 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原则和战略思路 |
第一节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以减少农民为目的和落脚点 |
二、坚持与推进城市化相统一 |
三、坚持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相结合 |
四、坚持转移方式的多样性 |
第二节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思路 |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以社会全局为着眼点 |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以创新转移模式为突破口 |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以提高“三农”为基础 |
第五章 发展农村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治本之策 |
第一节 建立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制度环境 |
一、建立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户籍制度 |
二、建立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土地流转制度 |
三、建立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支农制度 |
第二节 建立有利于农村发展的产业环境 |
一、发展现代农业 |
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
三、发展特色农业 |
第三节 积极推进乡镇企业发展 |
一、乡镇企业的基本属性 |
二、乡镇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
三、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第六章 提高农民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前提 |
第一节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
一、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应正确处理好几个基本关系 |
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路径选择 |
第二节 提高农民劳动能力 |
一、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
二、提高农民身体素质 |
第三节 提高农民社会地位 |
一、农民社会地位不公的主要表现 |
二、提高农民社会地位的对策措施 |
第七章 敞开城市大门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当务之急 |
第一节 为农民进城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
一、清除农民进城障碍,让农民进得来 |
二、创造农民进城就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让农民留得住 |
第二节 保障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 |
一、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
二、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 |
三、加强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对策建议 |
第八章 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 |
第一节 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表现及其后果 |
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表现 |
二、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后果 |
第二节 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构建 |
一、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性 |
二、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 |
三、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面临的主要障碍 |
四、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 研究范围、概念界定与数据来源 |
1.6 论文创新 |
2 城市化与农民进城就业理论基础 |
2.1 城市化的基本规律 |
2.2 关于城市化的基本理论 |
2.3 关于农民进城就业的基本理论 |
2.4 理论评价 |
3 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的现状分析 |
3.1 农民进城就业的总量分析 |
3.2 农民进城就业的结构分析 |
3.3 农民进城就业工资率总体水平 |
3.4 农民进城就业的贡献 |
4 我国城市化滞后性及其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影响 |
4.1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
4.2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滞后性分析 |
4.3 城市化滞后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影响 |
5 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的决策及行为分析 |
5.1 农民进城就业的成本与收益 |
5.2 农民进城就业的决定因素分析 |
5.3 农民进城就业行为分析 |
5.4 农民进城就业与城市化 |
6 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的体制性障碍 |
6.1 户籍制度 |
6.2 土地制度 |
6.3 社会保障制度 |
6.4 就业制度与城市用工制度 |
7 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均衡 |
7.1 本地劳动力与外来劳动力市场 |
7.2 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 |
7.3 供给分析 |
7.4 需求分析 |
7.5 供需均衡分析 |
7.6 歧视性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引发的问题--农民工工资拖欠 |
8 典型案例分析 |
8.1 样本点基本情况 |
8.2 制度因素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影响 |
8.3 外来农民工就业与城市化的关系 |
8.4 农民进城就业的个人选择行为 |
8.5 进城就业农民与本地劳动力市场 |
8.6 案例总结 |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9.3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消除不利于小城镇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与西部中小城市带动城乡一体化研究 ——以广西玉林市为例[D]. 朱海强. 广西师范大学, 2014(05)
- [2]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 王素斋. 南开大学, 2014(04)
- [3]西部地区加快城镇化体制和政策研究——以成都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为例[J]. 王娟. 宏观经济研究, 2011(02)
- [4]中国小城镇发展的政策研究[D]. 张雅帅. 大连海事大学, 2009(09)
- [5]中国农村城镇化公共政策问题研究述评[J]. 钱玉英,钱振明.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08(02)
- [6]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 张文. 南昌大学, 2007(06)
- [7]小城镇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 郭灵. 四川大学, 2007(06)
- [8]中国边政学新论[D]. 罗崇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2)
- [9]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D]. 丁兆庆.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10]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问题研究[D]. 李毳.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标签:小城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